时间:2024-01-04 11:44: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应用,已经改变了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和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并推动着人们生活、学习和生存方式的演化。信息化也同样在教育领域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和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意味着中国传统教育走向终结和新教育形态的逐步形成。
1.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
【分类号】F323.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农村适龄儿童逐渐减少,为优化教学资源,各地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撤并建”的布局调整,较好解决了农村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贵州为例,全省现有教学点3400多所,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22.8%。但是,这些教学点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缺乏,师资老化,信息闭塞,严重影响到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仍然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设备十分落后,现状令人堪忧。比如贵州,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在全省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学校仅占60%左右,还有相当部分教学点因缺乏硬件设备而无法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1.2农村教学点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地处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师资力量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点教师老龄化较重。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石糯尾教学点,全校7个班近170名学生,仅7名教师,且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其中1名已70多岁;二是教师流动性大。经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点教师大多由代课教师和特岗教师担任,工资低、待遇差。教师每月工资1000至2000元,加之农村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差,大多老师不愿留在基层。三是教育信息化观念落后。在一些具备信息技术条件的学校,一些教师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当成一种负担,不敢用、不会用现代教学设备。
1.3农村教学点接触教学新信息不够
由于农村教学点大都还没有开通互联网,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受限,课堂教学大多局限于传统教材。比如贵州省六枝特区朗岱镇上寨教学点,全校仅有的一台电脑也用在了学校日常办公上,因而教师获取新的教学信息较难。通过调研还发现,即使一些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教学点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也大多是面对城市教育的教学资源,适合农村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
2、对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困难的原因分析
2.1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建设,特别是对于贫困边远的省份来说,由于经济比较薄弱,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贵州为例,全省依托“薄改”项目和“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乡镇以上中小学宽带接入和多媒体终端建设超过60%,而对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口头上。
2.2农村教学点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不够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是制约现代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又一重要瓶颈问题。目前,伴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各地以县域为单位开展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但是,通过近两年培训的实际情况看,参加培训的大都是一些年轻教师。大多数老教师由于不懂电脑知识,即使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较难。
2.3农村教学点优质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教学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严格匮乏。 一方面,一些学校因缺乏现代教学设备,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再加之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一些国家规定学科如英语、美术、体育课因缺乏专业老师而无法开足开齐;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一些具备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学校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教育信息化设备闲置、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3、推进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3.1加大对教学点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因此,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来源,首先要依托财政投入。其次,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进行。通过市场运作,让企业先行垫资,后政府分期偿还,切实解决财政资金缺口问题。再次,获取社会资助。加大对教育信息建设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或捐助。
3.2注重对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培训
提升教学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要结合农村教育、学校信息化设施和教师队伍的特征,选择适合于教学点教师需要的方式开展培训。一是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培训。在已开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的学校,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提升素质。此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能力。二是开展集中教育培训。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学用结合,通过“互动式”培训, 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教师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各地要根据本地教育信息化的实际,组织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和专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选讲等方式开展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关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程,笔者认为,要从根本解决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除了要增加投外,还应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激励考核机制, 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证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注重整合资源,加强对省、市、县三级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的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指导各地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教学点教师待遇增长机制。要进一步改善教学点教师待遇,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逐步改变教学点教师因待遇过低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从而为全面推进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层次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农村中学基本没有具备教育信息技术化建设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课教师严重缺乏,一般教师也不具备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从来没有大量补充过,尤其是高层次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个别学校的信息老师大多是“自学成才”型的,对信息技术只是略知皮毛。
(2)教师培训力度欠缺 ,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几年才有一次,当地相应的培训机构也缺乏,其次农村中学部分老教师对信息技术几乎全然不知,也不愿意学习了,即使按要求规定要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效果甚微。特别是一大批以前从未接触过电脑但过去为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教师,他们即将退休,知识层次也极其有限,面对复杂的信息技术也不愿意再动脑经学习了,认为再干几年就退休了。
(3)部分农村初中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校园文化氛围淡薄。谈起教育信息化建设,很多农村初中学校领导认为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事情,认为就是信息技术教师上几节信息技术课或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几节课就表示教育信息化了。
鉴于以上原因本人认为解决农村初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针对部分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严重不足,而其它科目教师富余的情况。一方面农村中学应该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每年从专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和已取得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择优选拔教师,缓解农村中学教师“学科结构性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按照农村初中学科教师配备标准,对农村初中部分学科富余教师分流到小学任教。
教育部于2016年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到“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点之一,为响应号召,各地各院校都正在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教学管理信息化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组—整合”教学管理信息化成为各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在原先中专的基础上建院不到两年,作为一所新建立的高职院校,在浙江这个教育大省的环境下,无疑需要加快建设步伐,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建设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探索最优的互联网管理平台。
一、教学管理部门在探索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发现了现阶段存在的不少问题
(一)全局化校园数字化建设,滞后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为响应校园数字化建设,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多次召集各部门对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了相对功能强大的校园数字化平台。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所涉及到的信息化平台需重新进入顶层架构平台,最后实现完整的融通。而校园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需缓步进行,这无疑拖慢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就学院相对发展滞后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这个阶段正是需要加快进程的时期。
(二)信息化意识模糊
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各阶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都存在一定的疑惑,尤其是学院教师、学生规模较一般高职院校小,不少人员认为在不推行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下,存在数据库小、工作量少的偏差认识。教学管理不仅要适用于校内管理,还需要接轨教育厅、教育部的管理方式,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例如,早期的中专管理模式下,对课程及学生成绩的管理,只需要课程名称对应班级、学生、成绩即可。而我们在高职教学管理过程中,单“课程”就需要课程代码、课程性质、总课时、理论课时、周课时、课程类别、开课部门、归属教研室、教材、任课教师、开课班级、开课学期、上课地点、考试方式等信息,如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完整维护好这些信息,势必影响后期的各项教学检查、数据共享等管理流程。因此,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各高职院校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三)二级管理初步尝试运行,信息化推广存在权责管理问题
之前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模式处于教务处单独运行,教学部采用教务处的信息,整合源头采集的信息,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模式。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来说,还未实现源头采集、二级权限管理、信息共享、双层监控的管理模式。例如:开课信息和任务落实这两项工作存在脱节,导致教材信息也存在不能实时更新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各部门之间对信息进行一个详细的分工,落实到每一步管理权责,可以实现层级维护、检查、审核、监控。信息化维护的初期,建议先从权限的角度落实工作,再考虑责任问题。
(四)各处室信息化管理人员过少
信息化的建设是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冗余,从而最终实现用最少的人员完成最理想的教学管理工作。然而在没有人手的前提下,要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学院而言,各系、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当的大,在完成本处室的常规工作后,很难有时间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而相对于其他行政工作而言,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很难分化到各教研室(在教研室没有单独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前提下),教务处也同样存在教学管理人员紧缺的问题。如此形成一个内扣式的循环,致使学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停滞不前,如此循环的结果就是教学管理工作冗余量大,管理容易出现漏洞,数据库的存储不系统,资源达不到共享等问题。例如学生名单的管理:学籍管理人员在学籍网上实时更新,同步调整教务系统的学籍异动,按常规信息化的功能,可以实现所有部门对学生信息的实时共享。但由于教务系统的普及不够全面,导致学工线、财务、教材管理、系部乃至宿舍管理都不能实现实时的掌握第一手信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在办理平台信息更新的同时,需要将纸质的证明材料复印给各部门,各部门再通过收到的纸质文件,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更新。这个过程不仅加大了各部门的工作量,也更容易出现差错。而如何铺开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这就需要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完整的架构,这个过程仍然需要一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初期的信息维护。
(五)教学管理信息化很难满足个性化管理
学分制实施办法的正式推出,这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学院目前的教务系统是采用2008版的正方教学管理平台,其功能已经很难满足学院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学分制实施办法参考了学院的实际情况,基本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方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管理平台也必须具备个性化管理的功能。目前这一问题正在进行探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过程需要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摸索,提出需求,再进行平台建设的协商,最后尽可能的达到教学管理信息化满足学院的个性化管理要求。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学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从目前的现状分析,教学管理信息化呈现以下趋势发展
(一)接轨数字化校园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架构就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参考省内成熟的高等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基本可以实现“一号全通”。教师通过教师号登陆数字化校园平台,从校园网可以进入各管理平台,根据教师的职位不同,权限也各不相同。在教学管理平台上可以维护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教材使用信息、科研信息等,以及查看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学生账号进入教学管理平台,查看自己的学业情况,自助打印学业成绩、个人课表等,接收教学管理部门的各项通知。教学管理人员分权限维护教学管理信息,查看权限下的所有教学管理文件、信息、通知,监控、审核教师自行维护提交的信息。院级领导可通过工号登陆平台,进行审核、查看、监管等操作。
(二)网络铺开化
随着教师上班时间机动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实现全面网络化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学院因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暂未对校外开放教学管理平台,这一问题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实现教学管理平台网络铺开化,既可以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也可以满足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实时监管。同时,在教学检查过程中也可以起到简化的作用。网络铺开化的前提要求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三)扁平合作化
“共赢”是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借助系统平台,不仅可以简化直线管理的过程,“扁平”管理实现的资源共享将应用得更为广泛。而在信息数据采集的源头,相互的合作必不可少,在落实的任务网内,涉及的扁平信息也将充分发挥整个校园信息网的功能,从而简化整个数字化管理的过程。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56-02
在中等教育学校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可以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逐渐提升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念分析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与规划的情况下,各个行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整理与收集,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体系,进而达到现代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目的。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设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引进计算机设备与软硬件设备,保证可以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质量。第二,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建设数字档案信息系统,保证可以提升数字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质量,逐步优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体系。第三,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第四,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阶段性地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第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加强监督与指导工作力度,进而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
2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分析
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中等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优化其管理体系。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观念。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期间,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不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期间,也没有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的,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无法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降低。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部分中等教育学校的计算机设备较为老旧,缺乏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建设的真正需求,无法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的电子数据库,不能提升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很容易出现电子文件丢失等现象[1]。
3中等教育學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于中等教育学校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较为必要,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满足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需求。传统的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主要是档案管理人员利用手工操作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难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后,可以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方式,提升中等教育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逐渐创新档案管理体系,满足中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信息數据共享,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2]。
第二,中等教育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满足学校各类事业改革需求。在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后,可以应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进而增强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第三,中等教育学校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在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会将重要资料等保存在数据库中,不仅可以方便查找档案信息,还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增强档案管理工作效果[3]。
4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在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管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4.1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观念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首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打破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进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听取相关部门给予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见与建议,进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最后,中等学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保证学校中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为其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4]。
4.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可以提升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安装质量,保证可以支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学校需要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增强其发展效果。
4.3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
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规划中,提出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可见,建立信息化机制、优化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等仍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的思路逐步成熟,基础设施体系也初步成型,在具体运用中能够实施于多层面,具体有:
(1)校园网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为学校信息化提供了保障。
(2)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管理中,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3)信息技术以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在教学、教研中得以应用,促进和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信息化的发展,要避免“重硬轻软”的现象,要能够充分发挥所投入设备的作用;在整个地区,要考虑各个学校发展的均衡性。
目前,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不到位。当前,评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多注重硬件方面,而设施的使用效率、资源能否充分共享利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信息化的评测等方面的薄弱,都影响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
(2)不重视学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建设。合适的教育管理平台能控制和促进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调,循序渐进地发展。而分散的平台,会造成重复投入,数据不统一,信息、资源无法分享。
(3)缺少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或由商家推荐,或照搬其他同类学校的模式,没有考虑学校自身的状况。
(4)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落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管理机构,也影响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
二、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方向
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推出,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规划中,影响我们建设思路的重要的一点是:要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服务和监管水平、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学校从建立自身的管理平台中解脱出来,开始把如何高效地发挥出所投入的硬件设施的效率作为工作重心。系统的搭建,与学校的硬件、软件、应用水平的建设是分不开的。控制好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就能掌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促进学校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如何高效地实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各级部门造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要求我们及时转变工作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从等待变为推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这种压力是如何促使我们转变工作方式的:
1.对于地区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这种压力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所承担的角色“从项目实施者向规划设计者转变”“侧重管理、应用、研究等”,围绕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规划和设计好整个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的步骤、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信息化应用的标准等。另外,还要针对不同规模的学校建立各类的等级标准,并以此分配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给予各类学校。这样,对均衡区域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好处,也避免了资金的浪费。
2.对于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这种压力使得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从硬件设施转向应用,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地了解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系统的核心,进而调整学校的管理,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并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增加设施,开展教师的各项应用培训,同时,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好科学的实施方案,形成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3.对于学校教职工来说,这种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来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通过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工作效率,也能让每位教师感受到信息化管理的益处。学校也可通过每位教职工的努力,来完善学校的信息数据。
4.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国家教育管理系统直观地了解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应用状况。通过不断完善各类信息化应用标准,来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评价、平衡并解决学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加快了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它,我们可以督促各级部门认真对待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高效地发挥设施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直观地分析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弱点。如果把教育信息化比作一个网络,那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条主干线路,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各级部门精心规划和设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正在逐步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信息化在教育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大学、中学和小学各个教育阶段。然而,同样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态势。这与学前教育长期以来游离于国民教育体系的边缘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对于促进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面向未来,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乃大势所趋。随着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信息化建设在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在理论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对域外研究成果的依赖,一大批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如幼儿园英语教育、礼仪教育等相继问世,由此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从以往的数字化教学到当前日益成熟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正逐步在全国各个幼儿园推广应用。最后,2010年我国制定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战略位置给予肯定,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在我们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应给予高度的关注。现就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由于受到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同样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的问题。即便是同一地区,也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化建设的不平衡。学前教育中所存在的数字鸿沟和代际差异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以教育发达地区的上海为例,至2009年底,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基本覆盖了各市县的全部幼儿园。这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或农村地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很多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尚处于酝酿或起步阶段,要达到上海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信息化建设的区域性差异助长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公平。缩小区域性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顾名思义,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必然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的支撑。然而,国内很多地区的幼儿园在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很多幼儿园的现有设施设备甚至谈不上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方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关于学前教育的软件研发才得以开展,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学前教育软件的研发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的发展;加之,当前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迅速推广和应用,应用软件的更新换代极为迅速。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应用软件研发的滞后使其面临着被淘汰的悲惨命运。如何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3.幼师的整体水平偏低人为因素在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然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幼师的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对学前教育认知的偏见,很多人将幼师排除在教师队伍中,认为其在教书育人方面尚不及中小学教师。从当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即可看出,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专科学历,且属职业教育,并未纳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由此造成了幼师的知识学历普遍不高。这种长期的社会认知使得幼师自身也对其价值存在着怀疑,很多幼师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为照顾幼儿,而非教育幼儿,如此认知的偏差使得其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与课程结构不能进行有机地结合,即便是教育系统组织信息化教育应用的培训,其效果也并不是很明显。
二、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改进措施
1.统筹协调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区域性平衡
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区域性平衡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着力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平衡:改变以往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偏见,将其纳入到中小学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向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倾斜。保障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协同推进,避免同一地区不同教育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失衡现象的出现。其次,统筹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城乡发展:着力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共享渠道和平台,促使农村的幼儿能够得到与城市幼儿同等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消除我国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最后,统筹中西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西部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性扶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建立定点、定项的扶持机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西部地区的流动,进而促成中西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大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作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物资技术支撑,必须加大对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软硬件设施上,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及软件资源作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资,在保障数量的同时,加快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进而带动其质量的提升。加大对学前教育应用软件的研发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的以练习和训练为主的软件设计理念,进一步扩充应用软件的种类和用途。
3.加强幼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幼师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极具现实意义。首先,在思维观念上要扭转人们对幼师的传统认知。积极树立幼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进而为幼师自我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正确地进行职业定位的同时,提高其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对幼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合理调整高等院校幼师专业的学历水平,由当前的专科学历提升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从源头上提升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高校课程设置上适当地加入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增强幼师的职业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幼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专项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幼师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最后,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机制。对于幼师的考核评估应加入信息化教学的内容,着重考查其信息资源与课程结构的结合程度,考查时间体现联系性贯穿职业教育的终身。
参考文献:
[1]王吉.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26-127.
[2]孙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中华少年,2015,(31):177-178.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1],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当我们看到教育信息化的可喜成果时,也要对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冷静的思考。本文针对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建设方式、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问题提出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实现自动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整合[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与目共睹的,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也不断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实施的“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都极大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也已经完成了基础条件建设,人才和制度建设也逐渐完善,接下来要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建设。
2.1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思考。
人们谈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黄荣怀教授将这种建设方式称之为“粗放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那何为“集约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呢?黄教授认为是“共享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和提升信息素养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3]。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近几年经过国家、区域以及学校三级部门的不断努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技术环境也逐渐形成,虽然先进的技术装备不断涌现,但基础教育阶段配备的信息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跟得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过分强调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就变成了一个资源的浪费。
基于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应用上,在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条件装备下,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技术潜力,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面临转型,从原来强调教育资源库建设转移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从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转移到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自我提升。在资源建设方面,着重加强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质量,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形成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互补。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面,转变传统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培养教师自我接受、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2.2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思考。
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显著,但也普遍存在着在认识和评价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上,缺少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衡量教育信息化成果方面,很难通过一定的硬性指标来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如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就会过分强调“升学率”,导致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如果以学生素质提高为标准,但又缺乏相应的定量评价指标。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应该从影响教育主体应用的因素和教育信息化的方向与任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软硬件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规划。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还应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保证信息技术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同时,单一的评价标准也不利于信息化的建设,细化评价指标层次、规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必备条件。
2.3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分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方面。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不同的学段之间至今还没有一个系列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有统一的依照,各学段的教学起点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教学内容重复。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在目前我国这种大班制的教育条件下,教师也很难因材施教。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参照标准应该统一,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要做好有机的衔接和过度。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内容应该倾向于具体的有形象化结果的操作,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应该多以公式、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些选修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双向含义:一个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达到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另一个是“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讲,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既是一种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另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有效运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不但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主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解决之道。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与教育实际不相符的因素,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制定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将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建设中的地位,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当我们看到教育信息化的可喜成果时,也要对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冷静的思考。本文针对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建设方式、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提出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实现自动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机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与目共睹的,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改革,也不断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也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方式、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适应基础教育的实际。本文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二、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振奋的,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实施的“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都极大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也已经完成了基础条件建设,人才和制度建设也逐渐完善,接下来要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及其标准化建设。
2.1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思考。
人们谈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黄荣怀教授将这种建设方式称之为“粗放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那何为“集约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呢?黄教授认为是“共享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和提升信息素养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方式。笔者对此深有感触,近几年经过国家、区域以及学校三级部门的不断努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建设以及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技术环境也逐渐形成,虽然先进的技术装备不断涌现,但基础教育阶段配备的信息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跟得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过分强调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就变成了一个资源的浪费。
基于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应用上,在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条件装备下,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技术潜力,使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面临转型,从原来强调教育资源库建设转移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从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转移到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自我提升。在资源建设方面,着重加强区域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质量,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形成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互补。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面,转变传统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构建信息技术环境,培养教师自我接受、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2.2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思考。
经过2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显著,但也普遍存在着在认识和评价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上,缺少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衡量教育信息化成果方面,很难通过一定的硬性指标来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如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标准,就会过分强调“升学率”,导致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如果以学生素质提高为标准,但又缺乏相应的定量评价指标。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应该从影响教育主体应用的因素和教育信息化的方向与任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软硬件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规划。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还应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保证信息技术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同时,单一的评价标准也不利于信息化的建设,细化评价指标层次、规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的必备条件。
2.3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分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两个方面。目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不同的学段之间至今还没有一个系列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有统一的依照,各学段的教学起点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教学内容重复。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在目前我国这种大班制的教育条件下,教师也很难因材施教。针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参照标准应该统一,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要做好有机的衔接和过度。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比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内容应该倾向于具体的有形象化结果的操作,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发展到抽象思维,应该多以公式、文字描述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设置一些选修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双向含义:一个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达到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另一个是“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讲,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既是一种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另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有效运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不但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效,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主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根本解决之道。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与教育实际不相符的因素,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制定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完善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将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是指,学校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过程。
国外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思考
国际上,亚洲地区如新加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从政府层面着手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日本、韩国也都从政府层面给予了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美国、澳大利亚除了国家、州层面分别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有所部署外,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两国认为,技术启迪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世界,学生的视野是完全可以打开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地平线报告》对技术融入当代教育,做出了相关十大挑战预测,其中《地平线报告》(2012基础教育版)指出:数字媒体素养成为各学科专业的主要技能,而且越来越重要;中小学需要面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当今技术和实践的足够支持。
在美国,“自带设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行动给了我们很多启示。BYOD是美国中小学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信息服务模式。该模式具有用户驱动性、信息设备多样性和情境整合性等关键特征,其实质在于转变师生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的角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整合。美国中小学推行BYOD的基本理念是充分把握21世纪学习的本质——学生是信息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使学校正确认识“自带设备”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与环境支持及策略,给予学生充分利用“自带设备”的权利和自由,培养信息时代数字公民的素养。
我国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随着“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著名论断——“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使原来处于自发状态的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真正的推动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推动。但是如何将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资源开发与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及使学生在21世纪的数字环境下全面而健康地成长,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校校通”工程
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倡导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硬件、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阶段。迄今为止,比较全面地论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历程及相关概念的,如,基础教育信息化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之信息资源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之ICT素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之ICT应用;基础教育信息化之管理;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等等,是2005年由王珠珠、刘雍潜、赵国栋、李龙联合署名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下)。在报告中,专家们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挖掘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该报告制定并成功应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调查统计了一批来自全国教学第一线的珍贵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6项对策。在总结成绩时也看到存在的问题,诸如,重视硬件环境建设,轻视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重建设、轻应用;资源不能共享;使用效益不高;在旧的教育观念下使用新的技术的问题。
当时《浅谈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一文,提出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就如何缩小城乡中小学信息化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引发广泛的思考和关注。
2. 数字化校园
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种形式,部分地区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内部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系统。由于这些系统采用的开发技术平台不同、开发人员变化等原因,导致校园内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很多大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始在不同地区针对中小学现状提供各种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一些信息化建设专家也关注到“学校信息化领导力”问题,北师大黄荣怀教授在《信息化领导力与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阐述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及对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开展“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相关课题研究;建立“泛在接入”的数字校园网络环境;开展电子教材、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工具的研究和实验;开设若干门在线学习课程(选修、校本);管理信息化要先“明晰”业务流程。
3.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也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问题的焦点,除了微软、IBM等公司专项培训外,随着教师初级、中级教育技术培训教材的出版,行业协会统领下的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有关资料显示,到“十一五”结束,全国共培训了中小学教师600万人次。
4. 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从最简易的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到互动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出现,再到电子教材的制作、“电子书包”的热炒,iPad进课堂的实践兴趣以及对APP资源开发的热情,人们对改变教学模式已成当务之急的共识,无不深深印证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日益彰显出的革命性影响。
2010年,教育部将上海虹口区作为“电子书包”的实验基地,上海市将“电子书包”的实验和推进工作写入了上海市教育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虽然后来在出版资源、教育管理资源、企业资源以及学校实际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暂时出现了制约因素,但是在上海闵行区、浦东区也已先后开始了“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的实验。浙江、江苏常州等地对“电子书包”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进行素质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广东佛山、深圳等地在将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方面更是走在前面。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微课程建设、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的尝试,为学生在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从“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应该如何学”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促进并健康地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前辈何克抗先生曾撰文阐述构成教育教学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媒介,教学过程的最终效果是这四要素的相互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育媒介的核心。到底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教学工具,还是可发挥生产力作为发展原动力的作用,即“工具论”和“动力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依然在分歧中难达一致。这可能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在硬件建设、环境建设投入巨大之后,在实际应用上总给人捉襟见肘、不尽如人意的感觉的原因之一。
机会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