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0: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思维的独特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88-01
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以创新为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活动性、敏捷性。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创造和谐、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是有思维能力的独立个体,不是教师控制下的附属品,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人翁的作用,将课堂变成师生共同互动的阵地,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挖掘学生自身内在的潜能,在课堂内要保证学生有较多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消除紧张的畏惧心理,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受课本和教师传授内容的束缚,甚至要敢于否定课本中或教师传授的某些内容,教师不要打击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的学习作风和精神,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给予答案,要善于诱导或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培养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创造性人才。
二 激发联想,促成思维的活动性
联想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是促成学生思维活动性的基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扩大学生的思维,拓展思维的范围,因此,激发学生的联想,才能促成思维的活动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促使思维活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实践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没有科学的新发现,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实际应用于现实中,就能使主体的思维发生层次的飞跃。思维的独特性、活动性、敏捷性、求异性等都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中学各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前后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使学生感到知识内容新颖,引发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维上产生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品质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 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具有求异性、独特性、敏捷性、形象性等品质。对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我们进行了多年探索与实践,并总结出了一些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本文所阐述的做法与认识能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有借鉴意义。
1.反向思考,培养创新思维的求异性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逆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考。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而运用逆向思维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逆向思维能打破习惯思维的框架,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带有创造性,常使人茅塞顿开。 地理教学中采用“探讨逆命题的真假”及“反证法”是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便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否,风力沉积物分选性亦较好)。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为此,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度,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标新立异,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特性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这两者缺一不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有独立见解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危害很大,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台风的登陆及其破坏的视频,让学生讨论:如何减轻台风危害?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多种方案:加强防灾意识,尽量在家;转移危险区人口;组建防灾救灾精干队伍;灾前充分估计灾情,灾后及时救援;在沿海营造防护林,减轻风暴潮的危害;参加保险,使灾后能尽快恢复生产;在重灾区尽量不要建重要的经济部门;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发育而成,能否通过施放大量制冷剂来降低台风强度,甚至消灭台风;能否改变台风的路径,不让台风登陆。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思维的独特性。
3.加强联想,培养创新思维的敏捷性
“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既有助于学生通过联想理清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灵活、便于运用的知识网络,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常用以下几种联想。
3.1 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触发物与联想物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促成知识条理化和系列化。例如,南美洲东南沿海地区( 10°S~25°S)的热带雨林气候是由低纬信风越过暖流洋面后遇地形阻挡抬升形成的,由此可以联想到成因相同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中美洲东部沿海地区。
3.2 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指触发物与联想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联想,这种联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活化对应的知识。例如,学习地球运动意义,可以从夏至日联想到冬至日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从某日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季节联想到北半球同纬度的情况;学习天气系统时,可以从气旋联想到反气旋,从冷锋联想到暖锋;学习工业生产时,可以从传统工业联想到新兴工业;学习城市化时,可以从城市化联想到逆城市化,从发展中国家联想到发达国家城市化状况等。
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向教育者提出素质教育“的课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何谓创新呢?从广义上讲是指凡是产生新颖的而且有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成果或活动。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首创性、独特性。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往往能克服思维定势,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不循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在语文学习中,创新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动机
创新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在《望湖楼醉书》一课教学中,针对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启发学生用运用表现黑云翻滚的情景。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有的同学用双手流动的手势;有的用衣襟表演……;这样比比划划引发了学生更广泛的联想,加深了对文章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再有学习苏轼《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它抽象、富有哲理的特点,我采用肢体语言,形象地表达诗意。我伸出手,把并拢的五指慢慢转动,表达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这种方法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点。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如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获胜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争论,形成了不同意见:(1)认为东吴获胜这是历史事实;(2)认为曹操获胜,中国就可以统一了。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对的。曹操获胜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很容易建立,但对于六年级孩子说没有这个观念。建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创造性提高。今后他们就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看待历史、现实、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的角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为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是由学生通过不断的思维和实践,伴随着对挫折、成功、愉悦的体验和积累,逐步自主内化、被熏陶出来的。创新性思维的具体过程包含准备、酝酿、实施和验证四个阶段。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从分析问题到确立算法是准备和酝酿阶段。但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方法往往有许多种,各有利弊,对此以创新性的意识去比较、分析、领悟、吸纳,有时就会“灵感一现”,顿悟到新的算法。在确立了算法,完成程序的设计编制后,还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和优化,此时又有可能出现新的思路,甚至会有再寻捷径的强烈欲望,因此,程序设计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在比较中寻找差异的目标,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通过比较,探寻新课题与已掌握的知识间的差异,实现思维的迁移,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会发现,程序设计中这种新旧问题之间的差异是各种各样、异彩纷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养成通过比较去寻找差异的思维习惯,以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思维的变通能力。
例如,输入A,B两个数,交换值后输出。此时大多数同学总是会这样来编写(以A=2,B=3为例):A=B,B=A运行结果:A=3,B=3。当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笔者引导大家借助第三个变量来实现交换。趁机提醒学生思考:如果不通过第三变量,用数学知识应如何解决?最后,学生研究讨论后得出利用两数四则运算解决的方法。此题笔者着眼于数学知识与程序设计思路的迁移,虽然只是简单的思维变通,但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从寻求差异到开拓新思路的快乐,也尝试了变通思维的一种方法,实现了由固有知识到对新知识的建构。这种变通性的思维新方法将在他们日后的程序设计中,乃至解决某些问题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分解或改编目标,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不一定局限于借助对诸多因素的分析之后,提出一个隐含着的关键问题,也可以在问题已经明确,但由于一时难以着手解决,而从原有问题的框架中超脱出来,以连贯性的思维和迂回方式逐步加以分析,找出要达到最终目标之关键要素,逐一加以攻克, 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最终方案。也就是说,将大目标加以分解,转换到比较明确的小问题上,找到解决这些小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大目标的要求,将这些方法优化组合起来。这样由小及大的思维方式,既可以激发新灵感,又有利于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流畅性。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这种创新性思维方式是较为常用又至关重要的。
例如,对已有的10个整数进行从小到大排序。
从问题本身来说,目标已经一目了然。但如何入手呢?具体要解决些什么问题呢?在教学时,我启示学生将此问题改写成自己认为与题目类似,并且简单到运用已有知识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有学生将问题变成:10个人排队,每趟找出个子最矮的同学,将此同学排在最前面,然后再对剩下来的人用同样的方法,最后完成任务。此种方法比较直观形象,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有学生将问题改写成:用10张扑克牌来模拟排序,方法类似于排队,此种方法的实现比较简单。
更让笔者感到惊喜的是有组同学利用数组的下标完成了排序:将数组定义成下标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范围,由于VB中变量数值型变量定义后初始值都为零,所以,读入数组值的时候,如果元素值和下标相同,则将该元素值加1,最后输出的时候,以下标作为循环控制变量,输出值不为零的下标值。代码如下:
Dim a(-10 to 1000) as integer‘最小值为-10,最大值为1000
Dim I as integer,j as integer,x as integer
For i=1 to 10’数组元素输入
X=val(inputbox(请输入数组元素值)
A(X)=A(X)+1
Next i
For i=-10 to 1000’从小到大输出数组元素值
For j=1 to a(i)
Print i;
Next j
Next i
上述代码中丝毫没有任何的比较语句,并且巧妙运用了循环语句实现的条件。由此可见,并非是学生不肯动脑筋,他们的创意和智慧是无穷的。
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原始问题的分解、改编处理,使学生掌握了由简到繁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在掌握整个问题的算法时更有认同感,同时,使他们体会到了只要对一个小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就有可能使整个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明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地分解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了用自己编制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成功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思维既发散又集中,不至于产生断续和不连贯,体现了流畅性的创新特点。
三、鼓励大胆假设,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贵在思维的独特性,思维是无法拷贝复制的,独特创新的思维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保护独特性的思维意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鼓励在思维中产生种种假设,才能实现思维的突破和创新。要激发这种思维火花,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假设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氛围;即使学生的思维有失误或偏颇,也应宽容而不随意否定,因为对错误思维的修整也有可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
例如,输入A、B两个数,输出其中较大的值。(不允许用条件语句来实现)传统的解决方案用if语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不允许用条件语句。此时要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分小组展开讨论。
有的组想到用绝对值的方式:Print abs(A-B)/2+(A+B)/2
有的组想到利用逻辑表达式强制转化为整数类型时true为-1,false为0的方式来实现:print -a*(a>=b)-b(a
由于VB语法的不严谨性,还有的组想到了这样的方法:print A>B and A or A
由此可见,不断假设可以触发各种新的思维模式,当假设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时,会有更多新的思考方法涌现出来。当然,假设绝不是胡猜,它是建立在对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基础之上有一定依据的设想。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不断假设,引导他们抓住关键,多角度提出假设。
总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也不能把它们程式化地凝固起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决不能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方式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强加于学生,因为这必然会遏制学生的自主思维,也违背了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加强变向练习,培养思维的运动性
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提出和解决众人没想到的问题和方法,而这些问题和方法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包含在很多平常的现象中,只有那些善于“由此思彼”的人才能想到,这种“由此思彼”的联想能力,称为运动思维能力。它通常表现为正向运动、逆向运动、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四种形式。从“创新”的角度看,逆向运动和横向运动更值得重视,这里仅对两种形式略作探讨。
思维的逆向运动。即发现一种问题后,立即联想到它的反面,从反面提出问题,如求函数y= 的定义域,容易求得此题的确答案是0<x≤1,如果反过来问:定义域为0<x≤1的函数有哪些?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训练,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穷无尽的。
思维的横向运动。即发现一种问题后,立即联想到与它相似的其它问题,如:
2. 善于归纳猜想,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归纳思维模式是加拿大课程理论学家塔芭女士提出的,是为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设计的。它普遍使用于各门学科中。中学数学的许多定理、公式往往也都是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其成果。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往往可以发现问题的结论,探索出解题的方法。
问题:平面内的n条直线,可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
分析:平面内的1条直线可分平面为2部分;
平面内的2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2+2=4部分;
平面内的3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2+2+3=7部分;
平面内的4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几部分?可以归纳猜想为2+2+3+4=11部分;
平面内的n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几部分?不难猜想得其结果为:2+2+3+4+5+……+n部分。
猜想是对客观事物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联想、类比等进行归纳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合情合理,属于综合程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性的高级认识过程,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重要心理因素。许多定理的创造,首先是猜想,然后才被证明。这已被数学史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猜想欲望。猜想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应该提倡并鼓励学生猜想,猜想错了也无妨,错误的猜想往往是正确猜想的先导。解数学题时运用猜想,往往能得到简捷的解题方法和满意的解题结果。
3. 提倡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发展性
从心理学角度讲,创新思维是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有机结合,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应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开展课堂讨论,组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图多画等训练,使学生思维朝着各个方向发散开去。
如:正三角形两个顶点的坐标是A(1,0)、B(2,1),第三个顶点C在第一象限,求C的坐标。
要求得本题的结果是不难的。但如果教师能就本题组织一题多解(如方程法、三角法、复数法、参数法、极坐标法等)的教学,那么将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6-0103-06
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学龄前儿童是创造力开发的敏感期,儿童的发展存在着一个可预知的、普遍性的渐进顺序,包括身体、情感、社会性和认知等各方面,3~6岁儿童正处于思维与认知高速发展时期,创新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并在其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有研究表明,人在5岁时具有90%的创造力,但在7岁时只具有10%的创造力,而在8岁以后其创造力就下降到2%了。这一结果本身说明,由于儿童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与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思维不断地被固化,从而丧失了想象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在儿童创新思维发展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本研究立足于当前幼儿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基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从“寓教于乐”的角度通过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培养3~6岁儿童创新思维的新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结合文献法、观察法及访谈法这四种方法对3~6岁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便了解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优化现有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
1. 研究假设
假设一:3~6岁儿童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前后创新思维水平有显著差异。
假设二:3~6岁儿童创新思维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假设三:3~6岁不同性别儿童创新思维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2. 研究样本及其抽样
本研究在湖南省抽取2所幼儿园(长沙市岳麓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常德市第一幼儿园),并均有3~6岁年龄段大、中、小班的平行班,即实验幼儿园同年龄段有2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其中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大、中、小班实验与对照班人数分别达到30人,共约195名3-6岁儿童作为研究的被试,小班平均年龄3.17岁,中班平均年龄4.06岁,大班平均年龄5.12岁。实验班一周接受2次创新思维游戏训练活动,对照班则不接受训练,仍按照原计划组织一日活动,实验为期3个月,即前测——实验——后测。
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3×2因素实验设计。因素A包括两个水平:A1为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实验班),A2为没有训练(对照班);因素B为年龄段,包括3个水平,B1为3~4岁段,B2为4~5岁段,B3为5~6岁段;因素C为性别,即男孩与女孩两种性别。
4. 实验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 自变量为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分为两个水平:创新思维游戏训练与无训练,分别对应于实验班与对照班。
(2)因变量 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3)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实验在三个年龄班同步进行,幼儿教师为实验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每个年龄段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师资方面尽量选择了教学经验、年龄、文化水平、个性较为一致的4位教师,其中2人为实验班教师,2人为对照班教师,实验班教师在实验前均接受过培训,以确保实验班教师真正掌握创新思维游戏训练方法,对照班教师一日活动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师亦不接受任何与实验相关的培训。
5. 实验材料
(1)训练材料 本研究以《创新思维游戏课程》作为3~6岁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训练材料,主要通过让儿童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观察、解决问题、自主操作等,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品质。
(2)测验工具 本研究中实验所使用的创新思维能力测验工具为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图画测验A卷(叶仁敏等编译、修订)。适用对象从幼儿到研究生,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该测验正式使用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无论从项目的设计与评分的规则上,都较为严谨且成熟,因而在心理测量中它的信度、效度系数较高。TTCT-A由三个项目构成:项目1要求被试把一个边缘为曲线的颜色鲜明的纸片贴在一张空白纸上,贴的部分由他自己选择,以此作为基点进行想象绘画;项目2提供十组画,每组都有不同形状的曲线条,要求被试应用这些曲线完成图画;项目3要求利用众多成对的短平行线尽可能多而新地画出不同的图画。本测验时限为30分钟,每个项目限时10分钟,实际操作加上测验指导语、解释、问答、收发卷,大概在45分钟左右。测验皆根据基础图案绘图,有5项评分指标:1)流畅性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图画的数量;2)独创性是所绘图画的不同寻常的水平;3)标题抽象性是对图画所起名称的概括、描述与奇特的水平;4)精致性是图画中对基本反映之外的细节的打分;5)沉思性(抗过早封闭性)是图画中对曲线的封闭与开放程度的限制性的比较水平。
6. 数据统计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3~6岁儿童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前后创新思维水平呈现显著差异
根据E·P托兰斯创新思维测试卷《TTCT-A施测与评分指导手册》的评分标准,对三个年龄班的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测试情况分别予以计分,并对总体情况进行方差分析。
本研究将3个年龄水平的儿童创新思维测试的总分与5个维度分别进行t检验,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儿童成绩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分别如表1、表2所示,实验前与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儿童创新思维在总分与各维度上的比较如表3所示。
从表1、表2、表3可见,在实验前大体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实验后每个年龄班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创新思维测试的总成绩与各维度分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且实验班在实验后总体得分增加。小班、中班、大班的实验班与对照班无论是总成绩还是5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总成绩、流畅性、独创性上差异尤其显著(p
2. 3~6岁不同年龄儿童创新思维水平表现呈显著差异
本研究按照儿童的3个年龄水平作为年龄差异分析的标准,即大班、中班和小班3个年龄组。各年龄班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差异比较如表4所示。
表4表明,总体情况来看,各个年龄班之间的差异极显著(F=83.287,P
3. 3~6岁儿童创新思维水平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被试儿童创新思维水平在性别上差异变化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如表5,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5和表6可得出,各年龄组在性别上的总分与各维度得分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接受虚无假设H0,拒绝研究假设H1,假设三成立,即3~6岁不同性别儿童创新思维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 论
1. 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对3~6岁儿童创新思维品质发展总体上是有效的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思维游戏训练对儿童创新思维发展有显著效果,即创新思维游戏训练明显提高了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水平。这说明若通过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是能够提高个体创新思维能力的,以活跃儿童思维为主要目的创新思维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创新思维能力。为什么创新思维游戏活动能促进3~6岁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究其原因可从创新思维的4个特点来分析。
(1)儿童思维敏捷性水平有提高 首先教师采用低控制教学,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给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可能性,这是培养儿童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其次,从实施过程来看,对儿童实施创新思维游戏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实施:一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二是让儿童充分表达,讨论问题的特征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自主探索操作,解决问题。知识学习并不作为创新思维游戏的主要目标,对儿童来说,信息量存在一个最优值,适中的知识量才最有可能利于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引导儿童观察与讨论,不仅为了了解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鼓励儿童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开阔思维的广阔性,加强逻辑性,这是与常规课程的差异所在。教师在活动中常留给儿童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引导儿童根据不同的条件灵活改变策略,摒弃以往固守陈规的教育方式,不断调整思维方法,使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加强,在细致观察、逻辑推理、开阔思路、灵活思维的教育中,儿童创新思维的敏捷性得到加强。
(2)儿童思维流畅性水平有提高 思维流畅性水平主要指思维发散的量的多少。首先从教学方式来看,更注重儿童多元化表现,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能与儿童展开对话,帮助儿童扩展思路,正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 [1 ],各种启发式、开放式问题,促使儿童思维更加流畅,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儿童更愿意分享与表达,成为创新思维的源动力。其次,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与儿童自由操作的时间。儿童的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活动性,在创新思维游戏的动手操作中,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想法更加丰富。活动中,教师常会鼓励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寻找一切可能的资源,虽然儿童有些潜在的想法可能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在想办法的前期阶段,数量比质量更重要。正是因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才为儿童以后的选择判断打下基础。
(3)儿童思维变通性水平有提高 思维变通性水平主要指思维发散的类别或方面。思维变通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教师,首先是注重活动内容的变通,活动不仅限于所使用的教材,而是更注重活动的迁移性,教师鼓励儿童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使之能在生活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培养儿童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育,运用发现法、质疑法、讨论法、批判法、游戏法等多元化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主动性,活跃思维,培养其思维的变通性。比如:“南瓜可以用来做什么?”孩子们都在吃的范围寻找答案:南瓜饼、南瓜汤、南瓜饭、南瓜冰淇淋、南瓜粥等。老师就启发孩子们,南瓜除了可以做成吃的,它还可以用来做成别的什么?孩子们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找到了更多不同类别的答案:南瓜灯、南瓜帽子、南瓜面具等。
(4)儿童思维独特性水平有提高 思维独特性水平主要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成分、罕见程度。首先,教师在活动中将儿童视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儿童主体性发展以及儿童各种个性化表现,并用开放型问题引导儿童大胆提出新质疑,启发儿童去发现“新”问题,并从多种不同的“新”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儿童的求异思维;其次,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并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并在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动手操作中体验创造的愉悦感;再次,将游戏作为活动的主要方式,培养儿童创新思维。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再现,游戏更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对于儿童来说,创造力还处于初级层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人思维对事物的理解去评判儿童思维的独特性表现。开展创新思维游戏时,教师应尊重儿童的创造性成果,给儿童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允许儿童提出质疑和不同意见,尊重其主体性发挥,由此提高儿童创新思维的独特性水平。如上例,孩子在教师引导下能想到南瓜可以用来做成碗盛东西,做成南瓜马车在马路上开行,就是一般情况下孩子想象不到的比较独特的答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创新思维特点,教师多多肯定和鼓励儿童,就能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 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
(1)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在总成绩、流畅性、独创性这三个方面都存在极显著的年龄差异(p
(2)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实验结果表明,3~6岁男女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且大中小3个年龄阶段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男女儿童创新思维水平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年龄发展具有一般发展规律,相同年龄段的男女儿童在认知水平、思维模式上呈现出普遍性特点,尽管男女儿童在机能发展上存在不平衡性,并存在个别差异,但在创新思维方面表现并不明显。另外,在社会文化方面,传统观念中成人对男孩和女孩在社会角色、性别期待、教养方式等方面都会有差异,“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但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在转变重男轻女的观念,成人对女孩的教育同样重视,女孩同样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因此男女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
3. 3~6岁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1)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 从儿童观上来看,传统教育的儿童观基本上属于工具主义,把儿童作为工具或物品,是成人的私有财产,教育者可以任意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以便为社会需要服务,突出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从而极大地忽视了儿童本身。儿童必须学会顺从,不能随便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人的问题有预设的标准答案,而这种答案是文化传承下来的标准答案,儿童没有选择的权利。久而久之,儿童开始变得越来越“听话”,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符合成人的期望,失去创造的自由和创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从知识观来看,“学科本位”的教育目标,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承人类文化知识,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与结构性。儿童一味地被灌输知识,学习写字、算术等等,成人很少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特点、兴趣、个性、实际需要。由此,在深受“学科本位”、“知识中心主义”观念影响下的我国幼儿园教育,儿童发展水平高低总是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衡量标准,这里的“儿童”是被抽象化了的群体,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
从教学观来看,教师只关心教材和教学方法,却不会考虑作为教育主体的“儿童”,教师根据上级要求确定预设的课程内容,将教学程序化、标准化,而不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来灵活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适宜的教学方式,以致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多以机械记忆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并把知识由整体分割成部分,妨碍了知识随情境的变化而灵活迁移,儿童缺乏独立自主性,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思维僵化,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教师素养对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的影响 儿童创新思维发展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更容易摆脱过去的机械式教学模式,领悟性高,能准确把握创新教育的理念,根据儿童的反应做及时的教学调整,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师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更能灵活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促进教育机制的发展。访谈中发现,教师对“创新思维”了解并不多,在此基础上,能否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教育中,成为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巨大挑战。很多教师对于创新理念的迁移表示存在很多困难,如果儿童一旦思维发散,常规教育管理便会受到阻碍,尤其对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难以驾驭。因此,教师素养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课程教学实施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守旧的教学方式使儿童易于形成“从众”心理,使儿童的思维模式呈线性发展。通常现有的幼儿园教学大多采用集体式教育,并以“活动”形式开展,这里的“活动”是属于低开放式的活动,即教师控制性强,过程刻板程序化,儿童活动范围狭隘,内容选择欠丰富,评价方式单一。真正的活动能充分地体现儿童主体性和创造力,它是“一种以构建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幼儿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 [3 ]。由此可见,幼儿园现有的教学“活动”并未很好体现活动真正的价值。
课程实施中儿童缺乏动手操作探索机会。丰富的环境刺激能有效促进儿童多种感官的发展及大脑发育,为创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常规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控制整个活动过程,无论是时间长短、空间区域还是活动材料,都由教师统一计划,儿童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自由空间”。常规课程中很少提供操作材料,大部分材料都由教师制作、准备,不仅给教师加重了工作任务,并且操作材料的利用率不高。
(4)超额班级人数影响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实施创新教育时,特别需要教师与儿童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以及给予儿童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班级人数越多,人均的表现机会越少,互动也越贫乏,极大地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效果。从被试统计情况可看出,三个年龄组实验班的人数编制均超过30人,也由此在实验进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有位大班实验班Y教师提到:“创新思维游戏本身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游戏时还要给小朋友充分的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因此每次活动需要减少一定的人数才能保证实施效果,但班级人数普遍达到30~40人,因此要不就分批上课,由每周两次增加到4次;要不就保持每周两次活动。”如果按第一个方案执行,实验课程每周增加到四次活动,必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且影响到其他常规课程的正常安排;如果按第二种方案执行,班级儿童分两组分开教学,教师仍保持每周两次活动,则课程进度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访谈幼儿园教师发现,各实验班在尝试分批教学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大班集体教学。
(5)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 人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在世界中,人的身体向世界作感性延伸 [4 ]。儿童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扩大,儿童受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儿童创新思维的表现在于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调控,使环境“符合”自身要求。尽管每个儿童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其在环境中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却是一种可能性——创新思维不一定在环境中表现出来。成人需要给儿童提供的是一种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同伴、教师等等人及各种社会关系、群体效应,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创新力外显出来。由于家长时间、精力、文化程度以及与教师沟通少等问题,家长对待创新教育的态度不一,因此儿童本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儿童在教师权威管理下,由于怕老师批评,所以即使有新奇的想法也不敢表达出来;低创新力儿童与高创新力儿童在一起相处,低创新力儿童的创新力会被带动起来,创新意识与能力都能得到加强,高创新力儿童在一起相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另外,大社会环境里会受到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如处于大社会中影响最大的来自媒体,儿童接触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创新思维发展,大量直观的动画图像让儿童被动接受,限制了儿童主动探索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思维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杨莉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之师资保障体系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3,(9):62-66.
[3]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3-6-years-old Children’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 Li-jun,QIAN Yong-zhen,YU Xian-rui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1.1 从训练时间上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展开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2.1 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①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②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性的过程。因此,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1.2.2 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②文尾续写式。③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④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
2 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2.1 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1.1 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教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1.2 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作文题目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一)敏锐性
对于服装方面来说,敏锐性是指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灵感、审美和观察具有独特能力,用精准的专业眼光进行发现和把握服装流行趋势信息并碰撞出设计灵感的“火花”。就如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上,意大利队的圆领球衫引领了本届参赛的潮流,带动了国际运动服装设计的新思维,给设计师带来了不少的创新启发。
(二)独特性
服装设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的新、异及首创,换言之,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要与别人有所不同,要具有自身独特性、区别性,就如:服装大师夏奈尔在她设计生涯中充分采用了黑白犬齿图案,金属纽扣、长项链,以及金属与珍珠结合的腰带的风格,这点独创造就了她设计独特性,也给服装发展史带来了积极影响。
(三)变通性
服装设计的变通性,主要指在设计师进行设计过程中脱离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束缚,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新设计方法,用时代智慧的眼光,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在设计中将材料与创新想法进行有效结合,打破传统的用料与搭配模式,将材料与设计理念形成完美一体。
(四)综合性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是一个知识运用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加上个人设计经验、设计理念等进行多方面结合运用,以及个人对服装有独特的理解、或服装文化、服装风格、服装时尚性等综合性的见解。将对整个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职业高中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指导思想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从当前职业高中服装专业教学过程来看,更多的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说,一是强调学生主体性,一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要以增加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为教学要求。要强调学生达到:学会和会学的两个中心点,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走出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模式。因此,在服装实践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设计效果图以及各类配饰图案加上音乐结合一体进行教学感染。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构思自己的设计,也可采用辩论方法,提高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要敢于尝试,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探讨新事物,如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不要限制设计效果如何,主要勇于尝试,认真发现问题,探讨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二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来源于个人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个人自信心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要强调学生参考性,主动性以,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因此,在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敲定好教学目标、内容、知识点、难点,并充分地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在设计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强调创新性,同时要设定内容得当,难易把握要准。应该在学生具备完成能力的条件下注重引导和启发。
(四)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
知识是生产力,它的前提在于合理运用。在过去教学中,我们过分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因此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其实,在服装设计中除要具有课本相关知识以外,更多应该教授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为老师更应多注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多倾听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也是了解学生知识之间的联系性,知识的联系性往往就是创意的源泉。服装艺术设计思维与自然界的事物一样需要新陈代谢,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活动过程。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的前提条件。
(五)进行“教师少说,学生多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其实更多是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是老师“少说”,让学生“多做”。多做就是指多实践、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学科,在教学中要求注重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多练”。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外出实训,或校内工艺实训练习相应教学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三、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从色彩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色彩是外出服装设计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主要运用服装设计风格以及搭配方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对色彩空间的理解,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从色彩中得到灵感,让色彩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灵魂之光。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对季节色彩、自然景物色彩、人工色彩、民族色彩等的搜集引用而获得启示。使学生懂得季节色彩包括:春天明媚的绿、青、黄色;夏天鲜艳的红、黄、兰、绿色;秋天绚丽的金黄、褐红色;以及冬天宁静的的兰紫、青灰色。自然景物的色彩包括:山川、河流、海洋、沙滩的色彩;有红花、绿叶、草木、树丛的色彩、也有蓝天、白云、阳光、月照的色彩;还有驼、羊、鱼、虾之色。人工色彩如对建筑、轻工产品、工艺产品和日用产品等人工配制的色彩所进行的迁移引用。
(二)从形态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如龙、虎、斑马等动物;荷花、马蹄莲、郁金香等花卉形象;还有各种鱼类、贝类等海洋形象和自然中其它各类形象,大到宇宙星球,小到沙砾树叶真菌,这些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只要经过艺术的思考推敲,其外部与局部的各种形态都可在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创作之后升华为好的设计作品,都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创造力。人类自身营造的人为环境也给拓展迁移设计带来生机与思路,借助先者与智者的造型艺术,再经过一番想象创造也可推出美观新颖的设计形态,这种直接引用转化的设计方式是一条迅速有效引出创新设计的捷径,使人类借助巨人的智慧和才华去攀登造型艺术的新高峰。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服装设计中尤其是在一些表现创意的服装中广泛地借鉴和采用自然景物及人为形象已不足为奇,并被很多设计者情有独钟,成为艺术情感与才能的挥洒之作,无论是外国设计大师的郁金香、鸟笼和藤蔓的时装外形,还是中国设计师的鸡冠花、花篮和故宫、长城的服装样式都深深浸润着对大自然的崇尚和对文化艺术的礼赞,从而使这类题材形态的联想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经久不衰。
(三)从材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从实践运用,我们知道,服装材质对于整个服装设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重要性言而喻,它也关系到设计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材质性能、材质的表面以及审美方面进行综合运用与搭配。为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材质的性能、工艺等知识。促进学生正确选用服装材质。
创新思维是具有创新精神思维人捕捉到新颖、有价值的信息并把它输入大脑后,进行分析、整理,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研究、推理、判断后形成新颖、独特、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计划或观点的思维过程。
一、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本质特征是新颖性,它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而在于要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改组或重建,创造出个体所未知或社会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与一般思维比较,创新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 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那种能力。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方法、思维的角度、思维的层次、思维的深度、思维的广度等方面与一般思维有所差别。
2. 抗压性。由于创新思维产生的观点、方案、计划会与别人的不一样而遭到反对、抑制,而创新思维不会因为这些原因而改变或灭亡,反而会更完善、更科学。
3. 实践性与综合性。创新是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创新思维所产生的观点、方案、计划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产生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创新思维是站在巨人肩上的思维,即把许多前人的理论观点吸收过来进行整理、综合,使之成为思维的材料,加快自己思维的进程,同时还把自己思维过程中的观点进行综合,加强其条理性。
4. 全面性与多向性。面对现象,创新思维不但考虑表面的东西,更考虑其本质的东西,观察现象的各个方面,并且这种思维不定期由此及彼,联想思维中相近的、类似的或相反的东西。创新思维的局限在于它所面对的现象和已经确定的思维目标,它的思维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所产生的观点、设想、方案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 转变观念,鼓励进行数学推广、提倡问题解决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足够大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大的空间表现自己的聪明才干。教师要对学生信任,要给他们足够多的信心,鼓励他们实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进行数学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创造由隐性到显性的中介,提出数学猜想的过程本质上仍是数学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例如,考虑“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让他们先观察这类型的图形,并讨论它们可能具有的性质;其次,让他们动手操作,看通过怎么样的操作可以使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再次,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来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3. 鼓励进行数学反驳、反思。反驳也是一种数学创造,是促进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反思思维的训练,可以改变思维习惯,可以得到许多创新的灵感。培养反向思维有两种方式:一是把事物的作用过程倒过来思考。受思维习惯的影响,人们思考问题时往往沿着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程序去进行,顺着事物发展和作用的正常程序去进行。反向思维弥补了正常思维的不足,对于变量多而复杂的重大问题,常常能取得满意的解决方法。二是把事物的重要结果倒过来思考。反向思维将结果倒过来思考,可获得常规思维发现不了的新出路、新方法、新结果。
4. 拓宽学生知识面。在当今社会,社会需求的不再是专业人才,而是综合型人才。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的数学知识外,更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些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适当参加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另外,在科研活动中,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6. 创设问题情境。对于优秀的数学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外,还要会创设情境问题,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创造情绪起到激发作用,有助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重新定义各种证明的方法、运算的准则及各种定律。老师除了帮助学生解答各种疑问的同时,还应该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适量的安排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一些比较实际性的问题,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乐于钻研、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让他们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83-01
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自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就是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做起,越早越好。那么,就我国现行的教育情况而言,应该如何通过义务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历史渊源较为久远的自然学科,经过长时间的自我锤炼和不断完善,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相对来讲已经较为齐全。因而,现阶段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首创知识、首创见解,而是侧重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模式、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对旧知识的创新应用等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技能训练,力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从心理学上来讲,动机是个体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驱动力,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活动都是内在心理动机的一种外在表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我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具体方法如下:
①通过问题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小学生正是好奇心比较强的年纪,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主动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纪特征的问题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内心对未知好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下更有利于以创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②创设故事情景,培养思维品质。小学生的年纪相对来讲还比较小,数学教学中采用一些儿童经常接触到的的故事情景更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自身较为熟悉的故事场景中,学生的思想束缚相对较小,更容易诱发联想、想象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品质的培养。③创设生活场景,创建思维平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建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通俗常识,从而为学生创新思维平台的搭建打下良好基础。4、创建竞争情景,激发创新热情。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不拘泥于传统数学观点,敢于坚持自己的认识,由此激发学生的竞争、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中的情境创设也不是随意选取的,数学情境的的选择即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启发性,让学生即能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强化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