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6 09:45: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艺术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艺术的重要性

篇(1)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篇(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年代,在铺天盖地的垃圾信息,泛滥低俗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媒体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广告设计。

而在现今的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从事设计的人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太差,他们认为随着现有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单纯的去学习PHOTOSHOP,CORELDRAW等相关软件,利用简单的一些操作就能够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产生了一些所谓“全电脑派”。

现在的艺术类高校而言,招收的很多学生中真正掌握住素描、色彩等艺术基础课程其中精髓的并不多。有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艺术基础课在以后专业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平面设计非常简单,只要熟悉相关的设计软件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带着这种天真的想法,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一些作品只是各种素材的杂乱拼凑与毫无意义的堆积。这些学生在计算机美术设计这一新兴专业中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在现行设计教育体系中,其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代表的,而这也是从绘画基础到设计的重要转变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课程。我们在学习这三大构成时应看到其统一性,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分裂和撕裂现状。

而在构成教学中,最初都是从学生的“动手”中进行学习,也就是最开始并不接触电脑,这时应该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只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表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在构成训练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而电脑强大的表现能力,虚拟空间创造力只是辅助,以此来进行构成课程的学习。

既然这些基础的教学课程都是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那么其针对性也就应该针对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展开。

艺术设计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生产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具体艺术要求则是重设计的创造性、方法的多样性、表现的新奇性等,所以,美术基础的教学针对设计专业的需要,通过基础教学应当让学生超越摹仿而达到主动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视觉造型语言与设计要求有机的结合,体现出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因此,美术基础教学作为学习艺术设计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方式,不能仅仅体现在绘画的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基础基本能力,应注重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表现与传达能力,包括形象特征、形体结构、色彩与肌理等信息正确传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的敏锐性,注重于艺术形式自身语言的探索以及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美术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专业的要求,加强对于专业的针对性,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把美术基础训练的绘画描摹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训练转向艺术原理、创意思维、技术运用与审美观念等几个方面,技能培养紧紧围绕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逐步感知和把握来进行,使每个阶段的目标针对性更加明确,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变成了扎实的“基本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全面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规律以及艺术法则、艺术表现的方法,切实地提高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脑平面设计虽然注重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但更注重设计艺术的表现以及创意意识的培养。重应用,轻基础,这是现在学生犯的通病,他们不知道没有审美和修养,做出的图也是平庸的。把素描、色彩、设计理念等美术技巧灵活融入到平面设计软件中,以熟练使用计算机为基础,强调美术基本功训练和创意能力提高,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篇(3)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手段和大学生一起进行艺术互动,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其发展,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都具有完美的气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和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大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以及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品格行为等等。然而这些培养单单依靠思想教育是达不到的,但艺术教育却可以在无形中促使思想教育的提高,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启发,进而提高他们思想品德。同时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发展,相互运用,在本质上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并将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更加深入的层次中。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如果艺术教育脱离了思想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并使其在思想品德发展方面受到影响,这不符合教育中综合教育的理念。艺术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关系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思想教育和艺术教育之间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必然关系。

二、分析艺术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在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不单单只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培养,它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1、艺术教育中选取的题材必须要有教育目的。例如题材可以是反映艺术家们的爱国之情、奉献精神等等,并且是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文艺工作者的作品。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将艺术家表达出来的高尚思想境界和政治精神传授给学生。这样在对学生们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就能潜移默化的传递爱国思想、奉献之心等思想精神。

2、通过各类校园活动把艺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态。现在大学校园常常组织如“校园艺术节”、“XX歌唱比赛”、“XX联欢会”等活动,可以见得高校已经逐渐重视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组织这些校园活动,并让大学生们踊跃的参加到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他们对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观念,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强化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要重视艺术教育的实用性。首先,要发展和提升高校教师的艺术素养,由于高校教师团队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专业素质,这对于加强艺术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将艺术教育与所受课程相结合,并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最后,要将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发展建设融入到一起。艺术教育应在校园文化发展建设中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中体现出来,它不仅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愉快、健康的度过课余生活,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

三、增强艺术教育意识,促进思想教育发展

大学的艺术教育是学生达到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促进大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少的内容,高校需要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所以必须要增强艺术教育意识,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开展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开展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机会,为大学生增强实践兴趣,扩展他们的艺术领域,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让大学生多才多艺是对他们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艺术教育让大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他们的人生观和人生信仰。同时艺术的交流也可以走出校园,与其他院校进行艺术交流表演,这能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提供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大学生毕业后就能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展现自身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的给以各项活动大力支持,加强对学生艺术团队的管理和指导,丰富校园文化思想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建设。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28

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中医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世界医学界占有其重要的地位。英语作为当今医学界的主要用语,约80%医学期刊、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等均使用英语。因而,我国中医药院校亟需开设相应的中医英语类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国际化进程。

目前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所开设的医学英语类课程重点放在医学英语的文献阅读、翻译、口语和写作方面,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应当从医学英语术语教学开始来引导学生学习中医专业英语。

本文试图从医学英语术语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医学英语的教学要求,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水平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英语术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英语术语教学是切实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学内容要服从于并服务于教学目标。中医药院校很有必要加强医学英语术语的教学。中医药院校绝大部分学生大二就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但在阅读国外医学文献、与国外学者顺畅交流方面,撰写英语的医学论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在于医学英语术语未过关。杨明山[1]等人对469名研究生作教学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医学英语术语学课程列为榜首;对国内20名留学归来医师调查发现:反映在国外进行日常生活英语交流有困难者为零,而反映听专业授课与讲座有不同程度困难者占85%,其中反映障碍最大的是医学英语术语。医学英语区别于公共英语的最大的特点即是医学英语术语。对于医学英语术语的认知和掌握不足是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也是制约医学各专业课程教学, 特别是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2]。因此,切实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必要加强医学英语术语的教学。

2 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英语术语教学是落实医学英语教学要求的需要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英语能力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根据上述要求,国内中医药院校通常都开设了医学英语课程,但一般只涉及到少量的医学英语术语,有的院校甚至根本未提及,教学重点放在文献阅读、翻译、口语和写作方面,从而忽视了医学英语术语的教学,尤其是医学英语术语的相关历史、基本特征、关键构词法、特殊发音规则、年代学、词源学与最常用构词形式等内容,从而影响了学生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只好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另一方面,由于词汇量跟不上,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望而生畏。杨小刚[3]等人提出只有抓住医学英语的特点进行教学,加强医学英语术语的学习才是学习医学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孙慧琴[4]等人也总结了如果在进行病理学等课程双语教学的同时,传授一些医学英语术语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一定的基本医学词汇,再运用构词知识,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根据侯继丹[5]等人的教学实践,在涉外护理专业开设医学术语课程后,学生参加全国医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不断提高,为通过出国前的专业英语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加强医学英语术语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医学英语教学要求。

3 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英语术语教学是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

西医为主的医药类院校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中通常包含医学英语术语内容,中医作为医学界一颗璀璨的奇葩,有着西医无法替代的地位,并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医已走向全球各个角落,并有着更为广泛的研究群体。国外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医学英语术语教学。在欧洲、美洲、澳洲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医学术语学课程,并列入学分课程。日本、韩国等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许多医学院校也开设了医学英语术语类似的必修课程。具备了扎实医学英语术语基础知识的中医人才能用更加地道的专业语言向全世界推广中医,能使外国人更容易了解并最终认可中医。

国内中医药院校中医学英语教学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走在前列,其中医英语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提出了中医专业英语和中医英语应用与实践的教学模块,在《医学英语》必修课程中规定了15学时医学英语术语的教学,其教学总学时(56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可作为其它中医药院校的一个典范,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教学学时为36学时,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与之有比较大差距,尤其是医学英语术语方面的教学,因而,很有必要在中医药院校中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明山,蔡巧玲,汪浩.试论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术语学必修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1-3.

[2]董炜疆,钱亦华,胡海涛等.双语教学在七年制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6):402.

篇(5)

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艺术教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艺术教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艺术教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艺术教育对非专业学生在品德、审美、思维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艺术素质培养在非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需要艺术教育,非艺术类学院更需要加强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思维能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对品德的培养

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广泛而富有联系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显然达不到正确理解艺术的目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

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而且从内容上看也不只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产生的艺术也必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质。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不仅使艺术教育更为宽泛.同时对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形象以及培养爱家乡、爱本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艺术教育的实施、传授及提高方面也有便利的条件。

2.对审美观念的培养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它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对世界、对现实、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反映。对现实生活感受越深,艺术情感的表现就越深刻、越真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对生活深刻实践才完成,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就越大。在艺术类型中,最主要的、人类感觉最敏锐的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艺术作品影响人、感染人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就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3.对思维的培养

艺术素质的教育除了审美功能作用外,对形象性思维的培养是另一主要功能。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以语言、计算、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记忆、形象、情感等功能为主,左右脑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调节,互相辅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发展,才能达到增进智商的目的。

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通过非具象的手段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艺术,因此,他的创作必须以想象力为心理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充分发挥,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而作为艺术的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对感知力的培养,对艺术欣赏的二度创作,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个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过程,是受艺术情感激发的过程,是艺术不断给大脑思维提供丰富给养的过程。

4.艺术教育具有强大的实践性

艺术教育还具有强大的实践性,使学生不再是"书本到文章"的学习模式,而是鼓励每一位学生"创意付诸实践,实践获得创新"。想学舞蹈就必须自己运用四肢跟头脑,想学绘画就必须拿起画笔实实在在地在纸上勾勒;想学雕塑就必须拿起刻刀雕凿石头;想学乐器就必须动手动口驾驭音符......任何一门艺术的掌握都离不开亲身的实践。没有实践艺术教育也很难在大学生中起到提高艺术修,没有实践学生也体会不带艺术带来的快乐!

二、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味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具有艺术感的不同造型,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艺术已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且不可或缺。

作为当代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怎样才能让自己在专业以外的专业水准有更高层次的提高为将来的就业作准备,作为教师的我给学生一个建议: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加强专业以外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各方面的修养,进而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1.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

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3.要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

在学习中有必要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

赏方面以指导、帮助。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艺术修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能享用一生的财富,然而每个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艺术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多读书、多实践、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锻炼对生活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精湛的表现技巧,提高艺术修为。

三、结语

艺术素质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不论是出于什么状态的学生更应该尽可能地接受人文教育,找回丢掉的另一半,走出或超越自己狭窄的专业范围。它将成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重视,让更多的 学生参与到这有益的探索当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它将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6)

教师在叙述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言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

例如,“桌面”不能说成“屏幕”;鼠标操作中的“鼠标指针”不能说成“箭头”。因为“桌面”、“鼠标指针”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屏幕”、“箭头”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言语,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言语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二、教学言语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言语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丰富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言语去解释抽象的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言语,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记忆最深刻。记得在讲解“文件夹”的概念时说:同学们看过这样一个魔术没有,就是:一个魔术师能在一个盒子中变出一个小一点的盒子,然后打开这个盒子,里面又有一个更小一些的盒子,没完没了的,可以变出一大串的盒子。我们的文件夹就像这个盒子,可以盒子里藏盒子,再藏盒子,也可以藏其他东西。这样同学们既听懂了文件夹的含义,也使他们记忆更加深刻,终生不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言语,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信息技术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言语,效果更是不同凡响。例如在讲“网页制作”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通过 Internet知识的学习,我们只需鼠标点点,便可坐看世界风云变幻,尽揽祖国气象万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于网上的浏览,纷纷制作出自己的网页,并在Internet上。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难道还能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开船吗?你是否也想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风采?是否也想在互联网上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家园……从现在开始,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步入一个激动人心的章节――网页制作的殿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同学们的不懈追求,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

三、教学言语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和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言语、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讲授《美丽的电子贺卡》时,我要求同学们动动脑,设计出最具有自己个性的贺卡来。我发现赵同学很不认真,呆呆地在想着什么,于是我说:赵同学,你头顶怎么一亮,我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吗?非常灿烂,是不是想出好的创意了,那快点做吧。这样一句幽默又语重心长的话,不仅能够使赵同学思想集中,而且在微笑中诚恳地接受批评教育。

四、充分运用体态言语。

教学体态言语是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来补充口语的不足。有些口语或文字,学生不甚明白意思,而通过教师的体态言语,便豁然开朗。教师口语与体态言语同时使用,自然和谐,大方洒脱,具有感召力,往往会使学生情绪更饱满,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

篇(7)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验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实践活动,多渠道地学习数学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在教学“面积单位”后,我先让学生猜猜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可能有多大?一下子,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组同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于是我抓住时机,那么我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操场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它。于是我让他们先讨论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带着他们去测量操场。整个活动,大家非常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从中可以见到实践活动在数学中的魅力。

篇(8)

社会每天都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依赖的教育,更应该在这社会变迁中起着领跑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快速吸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因此,教师加强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教学反思,我们能对教学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得与失加以衡量,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重视备课环节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完成课前备课环节,课备得充分与否是决定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方面,要通读教材和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有充分的解读。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各单元的知识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是了解、理解或掌握等不同目标层次,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最后,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梳理形成教案,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的,体现课堂各个环节,设计课堂导入、怎样探究讲解新知识、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参与课堂教学、怎样精心选择课堂练习实现知识的强化、怎样做好课堂知识讲授的整理总结。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节课时,我先确定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而区别百分数和分数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接着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把百分数的概念讲解清楚,结合教学案例让学生懂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正确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布置适量的练习对新知识加以巩固。这样,我在备这节课时把数学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学生容易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开展教学工作。鉴于我校是一所特殊学校,学生的素质水平参差不平,所以要重视教师的讲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传授知识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接着要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对数学教材的特点和编写的意图进行全面解读,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做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达到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节课,我先引导学生思考:3斤是10斤的几分之几?43公里是100公里的几分之几?说出一袋苹果是斤、一袋苹果的重量是一筐的这两个分数所包含的内容,区别出斤表示具体重量,表示比例的多少。接着导入新课,我举了百分数的例子,鼓励学生列举百分数的例子,再指导学生归纳百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最后让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学会读写百分数。这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地与学生的个体体验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倍感亲切,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参与度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留心学生身边的事情,用心寻找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对有关的数学问题加以收集、整理、保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投入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在感悟中有所思考、有所探究,勇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敢于对习惯性的结论质疑,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中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彰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师要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全方位掌控,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建立在相互依赖、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他们可以交流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共同探讨共同促进,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领悟数学、体验数学,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篇(9)

“问题”是开展数学学习的“主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贯穿着“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思考、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反思”。而如何才能了解学生“问题”意识的状态呢?笔者进行了探析:假设,在活动之前李老师和张老师将各自的活动信息独立地、随机地发给了该系的k名同学,且发出的短信都能够收到,则设收到李老师和张老师所发短信的同学人数为x.问题①:求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者张老师发的活动信息的概率;②求使P(X=m)取得最大值的整数m.这道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问题意识和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分也是绝对不成问题的.然而得零分和一分的比率高达60%,这充分反映了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薄弱,也是值得教师好好反省的.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胆小怯懦,不敢或者是没有自信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埋藏在心里,拥有潜在的问题意识。这时,教师要做的事情便是鼓励这类学生,积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法,使潜在的意识转化为外在的存在形式.第二种是无法提出问题,这类学生主要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上课时不注意听讲,懒于思考,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思考,因此导致问题意识极小甚至是没有.这时,教师就要针对这类学生进行专门的知识辅导,着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考的结果,更是思考的开端。学问学问,不仅学,更要问.只有想问、敢问、善问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去主动地去发现、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数学便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与乐趣。

二、重要性解读

(1)问题意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学生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问题意识”的养成。通过让学生提出提问、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需要转变的重要方面,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问题意识是实现主动学习的关键。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极强,那么他们的自主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呢?在笔者看来,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是“迫于压力”的被动型自主学习。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缺乏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枯燥且乏味的,并且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再加上高中学习的压力很大,数学更是让大多数学生为之头疼的科目。因此,很多W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一旦这种情绪产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效率低下,无法集中注意力等.但是,一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他们遇到问题就会主动地思考解决,化“被动”为“主动”,他们便会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篇(10)

一、对兴趣的认识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兴趣对于人的活动作用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性作用

儿童早期的兴趣可以对他未来的活动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儿童幼年对积木的兴趣,以后会转变为对数学特别是对几何数学的兴趣。

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进作用

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有促进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

二、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对兴趣的概念及兴趣对人活动的作用理解的基础上,下面就数学的发展及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应用,结合素质教育及社会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浅谈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需要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它是“思维的体操”,是各类学科的基础。然而,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其作用远超过一般的基础课。KarlMarx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运用数学时,才能表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H・G・Grassmann说:“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其理性外,它还有一个训练全面考查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功能。”显然,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是学好其他学科,尤其是物理、化学的关键,也是将来工作学习的基础。另外,数学对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的学习。

2.社会发展的需要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以说数学的足迹已经遍及人类知识体系的全部领域。数学在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出人意料的应用,已成为人们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思想和方法。近百年来,数学一方面向着高度抽象化发展,形成了多种深奥的数学理论,创造出许多复杂而美妙的方法,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人们的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等方面渗透,使得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们不论其工作性质如何,都必须学习一些有关的数学知识。所以,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的方面出发,数学的学习是必然的。

3.学生成才的需要

人生是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过程。可以说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取决于他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其中不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原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辛欣,曾经论述过苏联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他认为,数学教育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中,主要有忠诚、正直、坚韧和勇敢。探索科学奥秘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就要求学生具有实事求是、正直的品质……这些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数学教育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时,数学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最能体现一个人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人才。

4.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形:讲台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讲台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或开小差等。经调查,大部分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为升学而学,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除此之外,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教学中过早地抽象训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单调和枯燥的感觉。

(2)对数学的意义和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并认为数学的用处和目的存在距离。

(3)“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暂时落后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

(4)学生的差异、教师的偏见,让两极分化更加明显,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热情。

(5)课堂教法单一,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压力增大,学习兴趣渐减。

上一篇: 风险管理问题 下一篇: 经济及财务状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