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6 09:45: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盈利能力不容乐观,经营压力逐年增大
首先,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规模和盈利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银行在逆周期的背景下,盈利能力随着国有大行的下沉而下降。特殊时期下,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银行业为了助力实体经济,给中小微企业让利减费,此举措大大降低了银行业整体的利润水平,尤其是以利息差盈利为主要结构的中小银行,经营压力大大增加,生存能力不容乐观。在统计期内来看,中小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近五年都是下降趋势,城商行资产利润率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0.83%,下降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0.56%,下降率为32.5%;农商行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0.90%,下降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的0.60%,下降率为33.3%。城商行和农商行在2021年共实现净利润约12507亿元,同比增长5.96%,明显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11.92%。不同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21年资产利润率开始有回升的趋势,中小银行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改善,经营压力逐年增大。
1.2资产质量呈恶化趋势,风险隐患增加
随着城商行异地新建分支行被监管机构叫停,中小银行的经营范围受区域限制,服务范围局限于当地,存贷业务易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下沉市场加剧,本身信用风险防控压力显著高于大行。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面临信用风险隐患增加的问题,但由于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吸收损失能力不同,信用风险的走势也不同。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控较好,2017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3%和1.71%,逐步下降到2021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7%和1.37%,而城商行呈现爆发式增长到回落的趋势,从2019年第三季度2.48%的高点,回落到2021年第四季度的1.90%,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高位状态,中小银行不良压力持续加大。
1.3资本补充渠道受限制,资本补充仍困难
近年来,虽然我国监管部门先后推出了多种类型资本补充工具,但是受资本工具的适用范围、审核批准、中小银行自身经营实力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小银行在运用资本补充工具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困难,而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银行的经营发展和风险防范来说至关重要。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近几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基础都在逐步巩固,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出现了下降的情况。2021年第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是17.29%和13.82%,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长18.02%和6.01%,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2021年第四季度分别是13.08%和12.56%,分别比2017年同期增长2.59%和5.89%。
2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发展的新挑战
2.1互联网金融深入中小微客户,分流中小银行的经营业务
融科技企业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步渗透进中小银行的中小微客户群,主要表现为互联网金融对中小银行传统核心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的冲击。其一,互联网金融使得中小银行的存款业务被大量分流。在活期存款方面,互联网理财拥有流动性较强、方便、利息更高等特点,余额宝、零钱通等产品受到大量民众的欢迎,民众更加倾向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平台,大部分资金从银行的负债账户流走;另一方面,由于各大银行竞争日趋激烈,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提高存款利率,民众更愿意把钱存入利润率高的大型银行,从而使中小银行利润水平进一步下滑。其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贷款经营形成的利差是中小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互联网金融凭借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有效地解决借贷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信息流通更加对称,且其贷款门槛低于大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所以互联网金融迅速占领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转移直接冲击了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银行。其三,移动支付及互联网支付的产生,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面临巨大挑战。商业银行推出的传统支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而以微信和支付宝为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因其便捷、高效、手续费低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改变了民众的支付方式,却也很大程度减少了中小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2]。
2.2大型银行不断下沉,挤压中小银行生存空间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看不见的竞争对手,那么大型银行逐步下沉和中小银行就是面对面的较量。在当下的发展阶段,许多中小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大行逐步深入中小银行传统经营的小微客户领域,开始抢占中小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一方面,在特殊时期,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实体企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面临破产风险。对于银行业来说,实体企业的经营困难会导致银行的各项业务规模缩水,盈利水平降低;另一方面,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务院针对五大行提出的“扶持小微,下沉服务”的硬要求,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可谓是“身上的重石头又多了一块”。中小银行基本都属于区域性金融机构,一般集中在部分省会城市或二、三线城市,虽然立足于地方,熟悉当地,但是大型商业银行凭借资金实力、精英人才、规模效应、网点优势及股东背景等优势,能迅速在当地站稳脚跟,其在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中小银行当地特色经营理念不足,缺乏差异化的转型战略,不仅业务同质化严重,内部管理机制也较为落后,使得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缺少精细化设计,导致地方优势没有发挥到最大,竞争力不足。大行凭借自身优势容易把原来中小银行较为优质的客户吸引过去,中小银行的存、贷款规模以及优质客户本就有限,再受到大型商业银行“抢占”,中小银行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2.3中小银行风险问题突出,负面消息影响中小银行整体声誉
首先,相对于其他银行机构,我国中小银行的内部控制基础总体来说是较为薄弱的。从近年银行业的重大风险事件来看,事件主要集中于中小银行,例如包商银行事件、云南省联社腐败案等,导致这些风险案例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内部控制混乱。小银行机构内源性问题突出,即内控问题和道德风险。银行管理层的违规成本过低,一些风险较大的短期盈利激进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除此之外,受经营地域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银行前期盲目“垒大户”,造成大量大额风险资产。和农商行不同,由于城商行的资产规模较大,经营范围较广,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密切相关,其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外溢性,一旦出现“爆雷”,很容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其次,中小银行是金融风险混乱、腐败频发的主要场所,易对其他中小银行的信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2019年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市场对中小银行的负面消息更加关注,个别中小银行甚至出现集中取款事件,中小银行整体信誉和品牌形象受到损害,市场竞争能力下降,甚至影响了其资本补充。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一旦受到损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重新树立起来,这对信用状况不佳的中小银行来说更加棘手[3]。
2.4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起点慢,发展也缓慢
数字化时代,传统银行的技术构架、组织构架、风险构架、业务模式、产品设计、生态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转型变革,只有跟上数字化时代潮流,加快转型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科技作为支撑“上层建筑”的地基,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动辄百亿的投资和数以万计的数字团队为核心整合产品、渠道、后台资源形成一个闭环的金融生态体系,可以将数字投资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极致,中小银行由于资金及人才等资源匮乏,金融科技技术较为薄弱。不同的中小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和应用也不同,导致不同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大相径庭,成效参差不齐。除此之外,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所采用的资源投入模式也相对保守,资源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其转型进程较慢。中小银行专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地理位置,发展空间有限等多种原因,中小银行对精英人才吸引力不足,不利于中小银行进一步的发展[4]。
3中小银行实现稳健经营解决措施
3.1科学定位、始终朝向正确的服务目标
一是服务战略。近年来,中小银行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其发展受限。因此,中小银行要科学定位,始终朝向正确的战略目标。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角色,中小银行应当坚守自身使命,充分满足地方发展战略的金融需求。除了密切关注当地发展战略和方向,了解当地重点项目和工程,还要创新提出适应当地发展方向的产品和业务。二是服务实体。首先,要明确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因此中小银行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的空转。一方面,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号召下,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要求就是服务企业。中小银行受限于监管政策和自身资金实力,服务对象大多为中小微企业。因此,中小银行应该聚焦主业,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密切关注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痛点,重视小微企业的资金诉求。三是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小银行作为区域银行,应以满足当地民众金融活动为出发点,关注当地民众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结合当地情况推出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人民高质量金融需求[5]。
3.2深耕本土,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多极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是如此。消费者偏好的存在就意味着中小银行在大行的下沉挤压竞争中,仍然会有生存空间。因此,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出一条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径。首先,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思索强化地缘优势的新方式,利用自己的经验优势和对客户情况的熟悉了解,走进和聚焦优质客户的内心需求,留住优质“老客户”。其次,总结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律,把握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利用数据建模深化分析当地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偏好趋势,利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前瞻性的金融产品,率先抢占市场。除了推出本地特色化创新产品,对于旧产品的迭代或者淘汰也要持续跟进,对于热度不及预期的产品要反思和总结原因,以便对旧产品优化和升级。要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前提,重视与客户的双向沟通和打磨,营造银行积极、专业的经营氛围,赢得客户信赖。
3.3严控风险,加快数字化转型
中小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和消化能力基础较弱,再加上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大型商业银行下沉,中小银行只能继续下沉,导致获客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表现为中小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中小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重心不断上升。因此,中小银行的业务经营首先要坚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其次要提升中小银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而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隔离都需要应用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以加速我国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已刻不容缓。银行可以通过借助第三方机构来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培养和提升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各个业务部门,加强数字化风控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对于不良资产的后续处置可以选择折价转让、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快处置速度,与此同时,中小商业银行要强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防新的不良贷款“冒出”。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强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频繁发生,中小银行必须加大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准确识别潜在风险,保障银行业的稳健运营。
3.4把握内控,树立风清气正行业文化
深化中小银行内控治理改革的核心是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问题,有效的治理是中小银行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改进和优化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积极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股权和治理结构。一是进一步加强股权管理,对于股权更改、合并重组等重大事项要规范审查,要确保内外部监管到位,对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实施穿透管理。二是要全面加强“三会一层”建设,积极整改现有建设存在的不足,督促公司治理的各方人员认真尽责,发挥股东大会的监督作用,确保独立董事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独立性,还要选好各层级的“领头羊”,引领公司正确的战略方向,提升应对不确定性市场的应变能力,让公司的决策行为始终被最科学的管理团队牢牢掌握。三是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近年来中小银行高管人员违规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给中小银行的社会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同时也动摇了市场对中小银行的信心,为此银行管理层应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守法意识,树立风清气正的行业文化。
由于中小企业一般经营的规模比较小,而且信用体系并不健全,具备较弱的举债能力,也表现出不充足的抵押担保品,而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其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而关系型借贷,则是主要以“软信息”见长的制度存在,比较适合较不发达地区,譬如一线城市的郊区或是二三线城市中的中小企业贷款。基于长期关系累积的“软信息”,能够较大优势的补充小企业所不具备的高质量“硬信息”缺乏,使得银行可以实施贷款监督及信贷决策。而“软信息”获得的条件,就是企业与银行间必须由长期并且紧密、较为封闭的交易关系,也就是企业需要稳定的与数量少的银行联络。
当前我国有部分学者觉得,在对中小企业提供关系贷款方面,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具有优势,由于小银行具备信息生产成本优点,中心在于关系型借贷方面小银行具有很大优势,也就是其透过关系型借贷,可以减少银行向中小企业融资的交易费用。所以在这方面小银行独具优势。而我国所谓的中小银行,主要包括地方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这些都是我国银行业的构成部分。
二、运用关系型借贷中小银行的优势探索
从大理论而言,大银行与小银行一致,都需要依赖较多的分支来搜集到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所在,但大银行很难将决策权具备搭配到小银行同一低等级中,所以使得这些来自基层却难以传递的“软信息”,根本无用武之地,其基层人员也失去收集的动力。所以大银行更喜欢和大企业这些优质的客户,建立起信贷的供求关系,而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惜贷”、“慎贷”情况,小银行的所选则和大银行存在相反的意见。一般中小银行是属于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很多都是一级的法人体制,存在高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较少管理层级,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快,决策链也短,透过长期的合作,更加了解地方性的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而中小银行业更致力于为其提供融资,使得关系型贷款更具优势。
(一)小银行内控中带有低成本优势
大银行在面对分散的中小企业客户过程中,可以设置较多的基层分支来获得其相关信息资源,若是这些软信息难以被采集分类和编码,就需要转换,这时也需要多层信息传递的成本比较高,就需要将决策权下放到有优势的信息资源同时实施分权,这是最优的选择,但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比较之下,小银行内部层级少,而且具备简单的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决策链条也短,所以其对中小企业所给予的信贷服务决策,总成本、信息及成本都是很低的。
(二)小银行具备对中小企业“软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利用
一般来说,在大企业对银行实施借贷的过程中,其可利用财务报表或是其他信息实施决策,而其所依靠的信息都是客观实在的,并且也容易被编码、统计、收集和处理,所以就被成为“硬信息”。和大银行比较,中小银行确实没有这些优势。但是情况熟、人熟并且地熟是中小银行在信息成本上存在的优势。一般中小银行都会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施行业务,使得对当地中小企业所有者,供货商和其企业所在社区都有不同维度的了解。这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财务报表的内容,缓解了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正是因为具备了地域性的特征,所以其可透过与中小企业长期的密切近距离接触,来获取不同的各类“软信息”。此外,因为小银行组织结构比较单纯,决策链条也比较短,在“软信息”的传递方面带有优势。因此,在资信评级中,采取非财务信息的银行,会备受中小企业的喜欢。这是由于一般中小企业会因为经济实力问题而难以实现银行授信,满足不了财务指标的需要,若是银行采纳的是非财务信息,就对那些具有优良、非财务品质的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机会。
三、“小银行优势”实践对策剖析
(一)施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积极与主动性得到提高,部分地区的农商行制定了特定的业绩考核、奖惩制度,将承办贷款支行及信贷员的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以及贷款质量等,不同的综合绩效指标实施考核,透过这类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去保证中小企业贷款质量的标准。另外,在内部经营管理层面,有效开发流程化、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进一步形成了“规范管理流程”系统。
(二)努力履行社会责任
部分地区的农商行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为其地区的农户免费发放“惠农卡”,落实了40多项国家惠农补贴,从国库到用户具体的“点对点”发放到底。并且也全面了新农保业务,为其地区内部的参保人员给予金融服务;并且还积极为市政工程建设、集中供热、机场、医院、学校、敬老院、道路改造等项目,都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使得本地中小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强有力的后备保障。
(三)瞄准市场定位
农商行立足于“服务三农,服务微小中企业和优质客户”的基本定位标准,既保持了多网点,深感情,好信用的优点,又发挥了商业银行所具备的好政策,规模大以及活机制的优势,紧跟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完成自己的使命;改制后,又确定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的市场定位所在,与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四)按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特点,推出多样的金融创新产品
项目资助:本论文受2015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1420002);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学术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0日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鲜明的融资难题。保定市的中小企业呈现总量扩大、亟需资本之态,由于自身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资源有限、抵御风险能力弱等原因,受到银行金融服务忽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中小银行在规模上与中小企业相匹配,能够发挥其信贷灵活的优势,但由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差,信贷产品单一,还无法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因此,了解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不匹配的原因,提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对接的对策建议。
二、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理论基础
中小银行在资金信贷规模方面,很难满足大企业的需求;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差,也受到大银行的“排挤”。因此,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应该是规模上对等、金融服务上对接的。
林毅夫在对“最优金融结构”的研究中提到,建立与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他指出其中的资金供给方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难辞其咎,最优金融结构安排本应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由大银行主导,导致中国金融结构偏离了最优发展路径。
Banerjee等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即在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对其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道德风险。
三、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2015年7~8月,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保定市的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小组借鉴现有文献,从银行和企业两个方面了解信贷的供求情况,设计了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负责人的访谈提纲,以及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需求的调研问卷。本次调研共走访中小银行3家,包括2家城商行和1家股份制银行;走访中小企业6家,并通过网络向中小企业发放调研问卷300份,有效回收183份,有效率61%,其所属行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调研企业的68%。
(二)调研数据分析
1、中小企业运营资金缺乏,对银行贷款需求旺盛。所调研的中小企业中,为满足自身资金流动性、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开发新项目等要求,亟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占74.32%。其中,资金运转紧张的中小企业高达41.15%,而资金状况良好的占29.18%,非常充裕的只有4家,占2.4%。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企业对成本较低的银行贷款需求旺盛。调研数据显示,90.71%的中小企业将银行作为首选的资金来源,51.37%的中小企业希望能够从银行借得款项,但46.62%的调研企业表示从银行贷款非常困难。
2、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内源融资。据统计,在所调研的183家中小企业中,关于来源结构调查显示:企业的流动资金通过内部积累的占78.1%,向银行贷款占9.65%,向民间借贷占5.07%,说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内源融资,这极大地束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的资金方面,中小企业依靠内部积累的比例也占到了41.53%,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仅为15.30%,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的大约占比16.39%,而通过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途径融资的企业不到5%,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资的不到1%。
3、中小银行的金融服务有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银行的访谈发现,仅有1家区域性城商行将中小企业作为战略发展对象,另外1家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是倾向于大企业。3家中小银行都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信贷部门及专门的信贷技术,但中小企业贷款额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每家银行每年授信中小企业数量为30~100家,合计每年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额为1~2亿元。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抵押贷款,其他信贷产品几乎没有使用和开展。而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审批成功率一般在50%,授信额度最高为500万元,授信期限为1年。
4、中小银企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业务开展有难度。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对贷款政策、贷款流程并不了解,68.17%的中小企业不了解国家对其的扶持政策;44.26%的中小企业希望完善银行金融服务,开辟中小企业的融资直通车。40.17%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程序了解有限,57.12%的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得知银行信贷产品的更新信息;过半数的中小企业觉得自身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忽视,67.88%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办理时间过长,近80%的中小企业表示授信比例与授信额度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
此外,中小银行表示,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而且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过程中,其经营状况、资金状况、资产状况、企业家个人情况等资料和数据等难以获得,信息也难辨真假,以至于出现中小银行的“惜贷”、“惧贷”。
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问题原因分析
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对接,信贷产品与信贷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不仅有信贷需求与供给方的问题,也有监管部门与政府的责任。
(一)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信用基础较差。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难以吸引银行贷款,原因如下:一是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往往是家长式的领导方式和个人权威的管理方式,管理层的权利过大,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二是财务不规范,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会计制度不健全,账务混乱,不能正常地进行财务决策;三是缺少信用基础,中小企业的抵押品少且价值小,企业缺乏专利、商誉、合作伙伴等有利于增信的条件,难以跨越银行的信用贷款门槛限制。
(二)中小银行风控不完善,信贷服务落后。中小银行在获取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时面临着渠道少、不全面的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诱发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控制不良贷款率为要求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显然不是最佳贷款对象,因此银行即使是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偏向风险控制比较好的抵押贷款,而信用风险则很少采用,还款方式、还款时间等更是严格限制,缺少灵活性。
(三)银企信息不对称,缺少中介平台。中小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上,具有本土优势与比较优势,两者应该是无间合作、互助共赢的最佳拍档。但是现阶段,两者间缺少有效沟通信息的平台与媒介,造成了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了解有限,难以筛选优质客户,对申请授信企业的信息获取也比较困难;中小企业不了解各家中小银行的信贷政策与信贷条件,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由此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风险可控度低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差、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四)政府扶持不到位,信贷资源垄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由来已久,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等,但并未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国家缺乏对银行的结构性控制和方向性引导,尤其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没有对其服务对象进行界定,使得中小银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于与之资金规模不匹配的大企业,造成了众多银行都抢着给大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却找不到贷款银行的局面,而且在信贷不良贷款率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贷款标准是一致的,也使得银行没有动力,而且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
五、推进中小银企金融服务对接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要修炼内功,提高水平。中小企业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推行互联网营销战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品牌效应与特色优势宣传;建立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健全信用保障体系,注重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自制内部管理表,明晰财务报表,有效较低不良贷款率;完善企业激励制度,进行信息化培训,注重人员“再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人才型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优势,优化自身经营能力、融资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中小银行要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中小银行需顺应大数据时代,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信贷产品,开拓互联网金融,克服银行产品同质化倾向,实现信贷产品和资金供应链的多元化与差异化,挖掘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运用“互联网+信贷”,打破传统授信模式,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推出多样化表内外授信业务,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对待客户。
此外,通过自主审批、第三方审批等方式,减少贷款审批时间;同时创新还款方式,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成本;也可以开辟新的贷款渠道,利用网银、电邮、电话等形式方便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还可以根据企业现实需求,采用不同的质押方式,如动产、不动产、应收账款等。
(三)中小银行要发挥优势,有效对接。中小银行应转变战略观念,主动与中小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对接,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第一,积极组织参加银企洽谈会、信贷产品推荐会等,建立中小银企的沟通桥梁,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比较优势;第二,完善风险控制技术,组建风险防范体系,减小风险冲击,增强抵抗力;第三,发挥地域优势,深入当地中小企业,了解其经营、发展动态,建立中小企业数据资料库,实现资金供求双方的无缝对接;第四,真正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信任机制,健全信息网络,延伸合作的视角和触角。
(四)政府部门要增强调控,政策倾斜。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与政策倾斜度,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同时,设定实时动态监控指标,真正落实,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同时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基础建设服务,强化地区间协同联动,搭建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中介;充分利用政策的导向性和指引性,加强政、银、企三方的联系与合作,强化中小银行与担保、保险的合作,建立信息网络,鼓励中小银行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开辟新型资金使用“绿色通道”,引导中小银行转向中小企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8.
[2]杨波.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2.31.
诊脉中小银行
总体来看,当前中小银行更换核心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现有的核心业务系统对业务、战略发展支持不足。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小银行正积极发展零售业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通过核心等IT系统贯穿于业务发展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跨区域发展,则对银行自身服务、产品的快速创新与推出以及核心系统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中小银行谋划上市,就必须全面达到监管标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但原有的核心系统却可能因为设计、架构等问题无法提供相关支持。
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核心系统作为IT系统的心脏,不仅要充分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更要对未来3~5年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撑。然而,目前很多中小银行使用的核心系统可能是十年前或十几年前建设的系统,补丁打过一轮又一轮,新增一个服务或产品动辄就是几个月甚至是更长的开发时间,也因此,核心系统成为制约不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核心系统不能很好地支持业务、战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原有核心业务系统的技术支持能力已近枯竭。中小银行在IT理念、部署等环节相对弱势,其核心业务系统可能原本在技术理念与发展方向上就缺乏先进性和灵活性,或者从今天的技术发展来看,它们已与当前的技术理念形成过大的差别,因此不能满足银行实现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的重要目标。今天,SOA架构已成为IT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SOA架构、支持条线化的系统能很好地支撑银行的业务战略转型,这一点已在国内外很多银行身上获得验证。也因此,越来越多中小银行认同采用SOA架构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并勇于付诸实践,掀起了一场“换心”热潮。
明确定位
银行核心系统建设虽然持续了几十年,但业界对核心系统的认识却并不一致,甚至在很多项目的实施中,核心业务系统应该如何定位、涵盖哪些业务和功能,还需要反复论证。核心系统从原来的“大而全”,用一个系统解决所有IT问题,到现在的“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基础、以数字化经营为目标,其建设思路和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由此形成了核心系统在银行整个IT架构中的不同定位。而只有正确定位核心系统,才能真正理解核心系统对中小银行整个IT架构的决定性影响。
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究竟该如何定位?通常,新一代核心系统会具有以下四点特性:其一,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新一代核心系统要真正成为面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交易处理系统,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产品创新、整合服务渠道、关注风险管理与控制,并适应“流程银行”的变革。其二,要具有清晰的业务模块。核心系统包括客户信息、存款、贷款、支付等基本业务模块,既可基于银行的业务条线进行部署与扩展,又可实现模块之间的灵活组合,以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其三,要具有灵活的整体架构。核心系统应以银行整体应用为目标,通过松耦合、分层次的规划,形成基于SOA架构之上的核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其四,要具有标准化的业务服务定义和统一的信息模型,这样银行可减少对具体应用产品的关注,而重点规划业务服务建设,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我们认为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首先应该是一个以处理银行最基本、最核心业务(如存款、贷款、结算、中间业务等)为主的、面向客户和对外服务的IT系统。其次,会计核算是核心系统的主要功能,银行凡是涉及到会计核算的业务,原则上都应该纳入其中。在银行整体IT架构中,核心系统定位于实时的、基于交易的IT系统,应该是一个稳定、被动的服务提供者,只对外提供交易处理功能。需要强调的是,银行核心系统不宜实现变化大、周期短或功能相对独立的业务功能,也不宜过多地进行流程控制和数据分析。这样定位的原因在于,核心系统作为银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交易系统,需要保持稳定与高效。参考国外银行的系统建设经验,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核心系统相对很“稳定”,甚至可以做到几十年不换,而我国的很多银行,核心系统更换的频度往往是5~8年一次。
目标设定
核心系统作为银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交易系统,需要保持稳定与高效,中小银行在对核心系统进行选型和论证时可以充分考虑如下六个目标,即客户、产品、流程、风险、监管和绩效,要切实关注目标的实现情况。
1.客户服务。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必须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虽然这个理念在业内已经说了很多年,但迄今为止真正在核心系统中做到的银行和厂商并不多。新一代核心系统不仅应支持客户信息有效共享,还应建立全行统一的客户识别机制和客户忠诚度管理机制,使银行无论产品、服务还是核算体系,都做到紧密围绕客户来进行,让新一代核心系统真正成为银行面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交易处理系统。
2.产品创新。新一代核心系统要能通过参数化配置,支持银行产品的快速创新,并能对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差异化定价,能将产品及其创新及时共享给所有的银行服务渠道,从而推进产品的交叉销售和收益提升。参数化是绝对的亮点,长期以来国外银行为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业务的处理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智慧结晶就是参数。但是参数在被国内银行使用时不能硬性照搬,一定要搞清楚一个参数的具体含义、产生的环境、能解决什么问题、体现的是什么理念,做到最合适地使用这些参数,不排除要改造这些参数。所以正确使用和合理改良这个度在项目中是最难把控的。
3.流程优化。核心系统作为重要的交易系统,对银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负有重要责任。新一代核心系统要帮助银行实现作业集中处理和流程化,建立标准的业务处理流程,支持差异化的业务操作处理,形成银行前后台合理的作业流程和处理模式。
4.风险控制。新一代核心系统要对银行的操作风险、客户风险、交易风险,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支持银行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能够进行风险的统一识别。
5.满足监管。核心系统作为重要的业务数据源,要为银行的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建立统一的监管数据标准,同时也要能满足不同分支行的数据手工填报需求,确保向监管机构上报的各类数据准确、完整、及时。
(一)金融业经营制度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现状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起源于19世纪,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都实行了混业经营。但在20世纪30年生的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后,结束了银行业的此种经营的模式。当时经济学界认为:发生危机的根源是全能银行和混业经营模式。为了稳定经济金融秩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开始确立银行分业经营的管理制度。此后,英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均实行了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从此以后的50年间,国际银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占主导地位,全能银行制度只有为数不多的欧洲国家继续实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开始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又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向。最早恢复的是英国,它在80年代中期就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全面实行了混业经营制度。到9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掀起一轮并购浪潮,使得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也随之放松对金融的管制,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国会分别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细则〉》,废除了实施半个世纪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混业经营模式。日本也于1998年4月实施了金融改革,开始启动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利率市场化方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和地区经济金融不断发展及特定历史事件的影响,利率管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各国经济金融运行先后遭遇困境。如美国的“金融脱媒”和“滞胀”,日本的“滞胀”与升值压力,韩国的高通胀和企业危机,中国台湾的高通胀和升值压力,拉美三国的经济危机等。放松利率管制、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和资金市场化定价机制于是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应对经济结构转型、转变金融资源动员方式的重大举措。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始于1994年的金融整顿时代,以前曾实行过近10年的混业经营模式。但随着国际大环境和世界贸易组织后时代的发展变化,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目前在政策层面逐步打破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之间的分业壁垒。1998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允许证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1999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同意保险资金通过基金投资间接进入股票市场;200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年10月8日开始实行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接受基金管理人委托,办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可以受理开放式基金单位的注册登记业务;2004年修改的《保险法》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2005年10月27日通过的新《证券法》放松了对国企资金和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限制。2010年8月5日中国保监会正式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保险资金可运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方面。2013年5月,又出台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以相互融通,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三类资金可以直接流动、渗透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框架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合作与业务交叉有了明显进展,为下一步规范的混业经营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当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日趋成熟。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考虑是:确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通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寻找中国的均衡利率水平,逐步实现政策利率由存贷款基准利率向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转化;通过中央银行目标利率调节市场利率,引导存贷款利率,调节货币信贷总量,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金融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动因及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1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推动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内在动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使得许多原有的分业监管措施部分失去意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发展,因此,金融自由化迫使法律对这一发展趋势给予确认,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同时,金融创新也为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在负债和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工具、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拉动。另外,全能银行制和混业经营可以使多种金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2市场、客户对金融商(产)品的综合性需求
客户需要存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险、基金、债券和股票投资及申领使用信用卡,还希望获得“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而分业经营模式使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不利于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及业务拓展。此外,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得到巨大发展,他们向银行业的渗透使银行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业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相互控股和兼并收购,也促使了混业经营局面的形成。
3混业经营可实现规模经济的快速增长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从事多种经营,可广泛地向客户推销多种金融产品,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其经营资源,在多个行业、多种金融工具中进行广泛的资产负债组合,选用最富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从事最有利的金融业务,并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固定成本分摊。这既降低了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商业银行在与客户业务往来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可由金融机构整体内的任何部门共享,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实行混业经营,大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及保险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提高效益和社会总效用的提升。
4混业经营能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趋于稳定
全能化的业务经营使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即银行业某一领域金融业务的亏损可由其他金融业务的盈利来弥补。这种内部补偿作用不仅使银行利润收入稳定,而且使银行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和减小。当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业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随时调整经营方针和业务拓展重点。此外,全能化经营不仅使资产风险分化,而且资产更富有流动性,更容易实现金融机构的整体稳定性并切实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混业经营容易形成对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特别对中小银行影响极大。
5实行利率市场化意义深远
第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利率市场化,分段放开存、贷款利率由市场确定,可通过此利率机制来稳定银行体系的存款,从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相对稳定。第二,实施利率市场化还有利于增加金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适时性和有效性。从2013年7月20日起我国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些对缓解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平衡行业间利润结构均有所帮助。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集中形成于两个阶段。一是以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为代表的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二是以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为代表的各地城市信用合作社。我国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则主要是以各地(市)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而其演变过程又是以其上述的原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重组整合而成。据统计:截至2012年末,我国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村镇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合计法人机构有1 400多家,但其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5%。同时,这些中小商业银行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
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产生发展的固有基础,其股权主要集中在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少数法人大股东之手,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由于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控股地位,在决定董事长和行长人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委派,在人员选派的原则上,较多考虑相应的行政级别,对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重视不够,无法保证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
(二)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固有经营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行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
尽管我国各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并且按照公司法规定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所有人缺位,委托关系不明确,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实际被控制在少数政府资本人手中,董事会(或理事会)、监事会等权力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对银行人形成有效的监督,银行激励机制的设计并没有完全体现商业化原则,仍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激励色彩。
(三)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较差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足2%,很大一部分中小银行还处于零资本状况,与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扩充资本金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是在合并城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从成立起就承接了大量信用社时期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尽管不良资产比例正逐年降低,但数量仍然偏高。此外,由于旧的管理模式的延续,内部分工、职责划分大都属于粗放式管理,缺乏具有硬约束的监控机制,导致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高,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市场定位不明晰,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目标定位应是“民众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即主要面向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零售和小额金融服务。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市场定位不明晰,盲目地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地盘争客户求扩张,贷款对象普遍偏重于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比例很低,并且银行业务单一,经营范围狭窄,缺乏经营特色。同时,作为金融体系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些均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当前经济金融趋势下,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在混业经营和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对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中小银行本身的痼疾则为其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其内忧外患对中小银行来说是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明确经营方向,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的银行业务将不断全能化,同时会产生一批超大规模的银行,它们无论在资金实力、网点设置、竞争能力上都有着中小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小银行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按“小银行优势”理论,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地域性和社区性特点,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保持长期密切关系而获得各种非公开关联信息,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由于资金实力强,往往担负着服务大型央企、国企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的金融业务,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服务的力度不大。故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城乡居民对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及其他消费贷款的需求也将不断上升。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业务区域集中,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能够为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在对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中小商业银行能够获得并巩固这个市场,就能为其生存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调整市场定位,把业务范围锁定在本土,客户对象定位为中小企业金融及城乡居民的社区、零售金融服务方面上,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积极创新服务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及自身状况开发新的市场资源和新的投融资渠道,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信用风险。切实“安分守小”,抑制盲目扩张冲动,做好做深做透本地业务,适当控制增长速度,寻求差异化发展,这样才能在竞争中防范风险,求得生存空间。
(二)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弊端主要源于它们的产权安排,由于地方财政一股独大,行政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无法真正做到以盈利为最终目标;高管人员的职位和任免均由行政权力决定,这种人事制度无法与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模式相匹配,也不利于引进、培养高质量的银行管理人才。因此,改善股权结构,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第一,我们可考虑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民间资本或适度的外资战略合作者入股中小商业银行,这些资本的进入一是会为获取利益而认真行使自己的股权,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而其中政府持股比例的下降也有助于改善产权结构,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充分引进民间资本和引进可控的外资也可增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规范市场运作,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可采取“股权渗透”方式进行行际之间的相互持股,这意味着对单体银行的经营决策引入智力支持并起到“抱团取暖”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服务优势,与大行抗衡。同时,可防止体系外银行,特别是外资银行实施控股并取得话语权。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尚未完善,境外的一些经营模式和理念在国内极易导致风险,外资控股中小商业银行显然不是管理层愿意看到的事情。
第三,中小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当前,战略转型是中小银行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小微、服务社区居民的市场定位,做到立足本地,防止求“大”;立足简单,防止求“全”;立足稳健,防止求“快”。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导向,利用创新推动发展转型。也可借鉴美国金融业曾实行的连锁银行制模式,发展巩固本土金融业务,做强社区银行,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电商业务模式,探索无机构扩张之路。
第四,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发挥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和控制作用,保证经营决策准确无误地贯彻到业务经营的各部门及各个环节,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不断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占比,以确保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创新金融工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中小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市场差异化,而要在差异化市场上寻求竞争优势,关键就在于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以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要发现新的市场空间,形成自己的特色,方能与国内外大银行相抗衡。我们的中小商业银行也可以探索创新不同形式的同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如业务合作、结算、外汇、股权参与等,以此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空间,还要利用好贷款利率放开机制,吸引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能力。
(四)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向市场要规模、要空间
我们的中小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不同形式的发展路径,如在条件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借鉴发展较好的地方商业银行经验,积极探索资本市场,走上市扩容之路等,积极拓展规模和经营空间,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总之,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一定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中小商业银行只要明确方向、正确定位、优化股权、健全治理、坚持创新,走差异化服务之路;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秉承诚信敬业,合规高效,融合创新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积极拓展业务,为本地百姓与中小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必将迎来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再平:《中小银行九大生存法则》,中国金融网。
1. 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当正确认识自身定位,重视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关系。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争夺大客户缺乏相对优势,如果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盲目追求“抓大放小”,实非明智之举,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服务上具有以下特殊的优势。
中小银行由于贷款业务相对专业化而带来优势。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远远不及大银行,它之所以能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的服务特色。各种具有不同业务强项的中小银行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中小银行体系,避免了大银行的高昂组织成本,又不落入“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强项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小银行在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具有优势。中小企业的管理一般不如大企业规范,且多为私有,在与金融机构接触时往往有隐瞒信息的情况。若要依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不同利率贷款,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促使利率升高以防范低质量企业获贷的风险,结果就是利率普遍升高,使高质量企业无力获得高息贷款,而银行又由于贷款对象多为低质量企业而不愿追加贷款,中小银行多为区域性组织,对当地中小企业更为了解,可以较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合理地确定贷款利率,形成价格优势。
2. 期票融资
处于扩张期的中小企业,其产品已经打入市场,具有良好的销路,但自有资金不足,依靠自身积累扩张过于缓慢,因此扩张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顺利融资。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期票这种金融工具进行融资。
期票由商业票据衍生而来,是根据将来某时点发生的商品交易而设计的融资工具,具体办法是由中小企业(供货方)寻找未来的产品需求者(客户),并按照一定价格和数量签订交易合同,明确各自违约责任,约束双方到期交易。交易的货款己定,中小企业就可利用票据贴现或转让,在商业银行进行融资。
这种融资对于客户而言,可以按约定的较为优惠的价格购买产品,避免了价格风险,但要为供货方提供担保,使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对于银行,中小企业能够签订合约,说明其具备信用能力,并且有购买方的担保及监管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方的风险,使贷方亦达到风险与收益匹配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既可以避免未来产品需求的变动风险,又可以获得银行资金,真正利用了产品未来市场的优势,所以一方面规避了产品未来需求市场剧烈变动的风险,另一方面获得了扩张所需资金,可以全力以赴地组织生产。期票融资可以使三方的风险收益相互匹配,是中小企业扩张阶段融资的合理选择。
3. 风险投资
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但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难以获得债权型融资,此时可以选择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作为融资方式。
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实质是风险投资公司和开放式基金的有机组合。它首先由风险投资专家对高科技企业进行筛选评估,发行权益性投资证明,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将权益性投资证明出售给投资者,资者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管理,并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增资扩股。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可以满足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二是可以利用权益性投资期权制度吸引到高级管理人才。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单股份额少,适合投资者的调配: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调整基金总额,非常适合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另外,开放式风险投资基金规避了现有退出机制欠缺的问题,投资工具的流动性可使广大投资者随时退出。该金融工具有效地将权益性投资者的管理权赋予了风险投资家,使其直接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机性、决策性和信息披露风险,是值得投资者投资的金融工具。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风险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回收投资有一定难度: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还没有完全到位、产权界定不清,造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缺位。因此,政府应着力培育“种子基金”、产权交易市场和中介市场等风险投资体系;同时,政府还要营造一个使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适当时候可使用社会保障基金等社会资金用于风险投资。
4. 金融租赁
很多进入转型期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发出了新型产品,评估投产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以企业现有生产条件仍不能满足生产条件,必须引进新设备。租赁作为筹措资金的新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
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说明及其确认的条件购买设备后,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过程。中小企业、出租方和供货商达成融资租赁协议,由出租方作为中间人,约定供货商向承租人提供其所需设备,设备货款由出租方发行的设备抵押债券融资获得。在合同正常履行时,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由其扣除应得收益后向投资者支付,当中小企业违约时,可将设备按照折旧扣除违约费用和折价向供货商退还设备,如供货商无能力收回设备则由出租人承担收回责任。
对于投资者,根据设备的折旧速度进行投资回收和收益,这样可以规避因设备折旧而承担放大的信用风险,但须承担中小企业违约时退还设备的折价风险,相对于直接购买企业债券所承担的风险小,投资者是可以承担的。对于承租人,其获得了所需设备,并以租金的方式偿还,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但违约时需向设备回收者赔偿。出租方作为中间人,一方面,负责设备的监管和收取租金任务,与其担保责任匹配,另一方面,负责抵押债券的发行与偿还,可以据此获得收益。对于供货商,其销售了自己的设备,直接收回了设备款。
与贷款相比,金融租赁侧重于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考察,对承租人的资产负债历史要求不高,使一些未在银行建立起信用的中小企业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中期设备融资。企业取得银行贷款须经层层审批,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短、急、快等特点,而租赁手续简单,会帮助中小企业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中小企业可以和租赁公司订立各种不同的合约,以满足承租人对现金流量的要求,租金的支付额可增加或减少,与现金流的变动或经营的季节特点相匹配。支付的时间可以提前、推迟或变换不同的间隔期,显得十分灵活。而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延长资金融通期限、节约投资成本等优势,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不足,内部融资微弱的情况下,金融租赁成为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金融租赁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模式在我国远未成熟,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但还远不能适应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国家在信贷政策上还没有实施向租赁业倾斜的措施,租赁公司千辛万苦融入的高成本资金,难以与商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在同一业务层面上竞争。由于通过金融租赁方式来新增设备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因此企业不愿意改变传统的设备购置方法,也就全然没有用金融租赁方式使用设备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1-002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1.04
区域内商业银行①发展的协调性,是指某一经济区内的大型银行和一定数量的中小银行绝大多数具备稳定的偿付和盈利能力,相互之间交流机制畅通,持续稳定协作,市场竞争趋于理性[1]。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外地城市商业银行入驻。截至2010年,已有各类银行省级分行30多家,金融总量和规模列浙江省首位。目前,在杭州市开设分支机构的各类银行与当地大小银行同台竞争,发展良好,但受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竞争实力、政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不协调现象也时有出现,如竞争行为片面化、短期化,联合意识薄弱,合作关系不稳定等。本文从杭州市范围内的商业银行不协调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并对构建商业银行协调发展的机制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区域内商业银行非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竞争方面
1.非正常揽储。近年来,区域内各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虽不断上升,但实质上是彼此争夺有限客户存款的结果。上级机构通过下任务、定指标的方式要求下级分支机构员工揽取存款,而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或者变相提高利率,甚至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导致经营成本和实际利率增加,既减少了银行的利润,也给银行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2.贷款过度集中。在信贷市场上,随着银行数量增加、竞争程度增强,在申请贷款的人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个银行获得高质量贷款项目的机会必然下降,而商业银行显然还未意识到这一点。其在同一区域内纷纷倾向同一行业(如房地产)、相同项目(如个人消费)发放贷款,为了争取客户,个别银行甚至不惜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省略审批环节,不但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还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3.银行卡低效无序。银行卡业务领域的无序竞争,表现为各发卡行在相互分离中自成体系建立交易网络,配置用卡设施,一份投资往往被扩大为四份、五份甚至更多。如在杭州中心城区,每15米就有一家金融机构,仅就用卡设备来讲,凡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以及繁华地段,各银行都纷纷配置POS和ATM,整个区域内银行卡系统设施至少有30%以上属于重复投入。
4.服务原则缺失。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来自监管部门的检查项目和完成上级单位的考核任务,经常不能合理处理时点数与时期数的关系,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工作节奏前松后紧,把任务集中在年末突击,违反工作原则和程序的事件层出不穷,并在行业内产生广泛影响。
(二)合作方面
1.信息资源封闭。市场的竞争度决定于信息不对称程度,当市场有很多不透明的借款者,银行之间的竞争会比较弱,而更加透明化的借贷市场则会有更多愿意提供贷款的银行,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区域内商业银行间往往缺少主动的信息交流和情况互通,对损害银行业整体利益的行为相互封锁,而不是联手打击。这种有意弱化市场竞争的行为容易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使得一些恶意经营企业得以骗取多家银行的信用而不被发现。
2.联合意识薄弱。银团贷款业务可以加强银行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防止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一旦寻找到贷款机会,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在资金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其更愿意独自贷款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市场份额,而不是通过银团方式分散和规避风险,获取相互合作的整体收益[2]。
二、区域内商业银行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一)成本因素
通常区域内新成立的银行往往很难将与在位银行建立关系的借款人吸引过来,因为信用状况透明且经营良好的客户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将自己的信誉度信号传递给新的银行。为了减少更换银行时发生的转换成本[3],客户宁愿与已建立起贷款关系的银行进行交易,因而在客观上成为新银行在区域内拓展业务的进入壁垒。为了消除这种壁垒,新银行必然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争夺客户,因而产生了一些冒险行为。
(二)定位因素
虽然中小银行应致力于与中小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但仍有一些中小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对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外来压力分析不足,对自身优劣评价不全面,缺乏合理的战略规划,无视资金、技术、网络方面的劣势,采取紧跟型的市场定位策略[4],盲目地与大银行进行恶性竞争,相互之间协调与合作的动力因此丧失。
(三)实力因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凭借资金充裕、网点布局众多,计算机系统先进等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金融市场,拥有大量的优质客户;中小银行起步慢,受资本和网点布局的限制,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仍占中小商业银行收人的绝大比重,而新型的中间业务、个人业务、信用衍生产品还处于开发探索阶段,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市场份额小,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中小银行之间更容易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割裂是显而易见的[5]。
(四)产品因素
一方面,区域内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高度雷同,尽管存在不同的品牌或名称,但具体到某项产品或服务并无本质上的不同[6];另一方面,近年来各银行虽然有产品和业务创新,但为了避免其他银行的搭便车行为,也是以引进、消化再创新为主,原创性创新较少,因此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一时难以打破。
(五)政策因素
一方面,由于金融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风险难以避免,一旦大的危机来临,中国人民银行往往会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救助或接管,但在中小银行出现危机时则可能本着效率优先的原则让其淘汰;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国有银行相比,更能够从地方政府中获得客户资源、优惠政策以及竟争保护。因此,种种政策的倾向性都会使商业银行间不协调发展局面难以打破。
三、构建区域内商业银行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树立正确利益观
区域内商业银行开展竞争合作,需要在利益分配上有一种大局意识和长远目光。在合作初期,不能过分计较输赢和利益的大小,侧重点应放在整合资源与建立信任互助的关系上,若有必要可以适当牺牲一部分市场和利益。到了竞争式合作的中期,应侧重探索技术层面的合作,关注成本与未来收益,强调合作的发展潜力。一旦合作成功,双方确定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应更多地关注利益的大小。因为合作决不是放弃,让权也决不是放权,竞争式合作更应强调未来利益。
(二)建设区域内征信系统
从必要性来看,在区域内建立信用系统,涵盖该范围内各商业银行可能贷款对象的基本信息,不涉及单个商业银行的机密内容,不仅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大多数贷款业务,还可以降低贷款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从实用性来看,区域内的信息系统虽然覆盖面积小,但信息相对全国性的征信体系而言更详细、准确、及时,商业银行在总体把握贷款人及其项目之后即可决定贷款与否,激励各商业银行提供、共享信息的效果十分明显。
(三)成立区域危机处理中心
在区域内建立银行业的危机处理中心,是化解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将其传染性降到最低,以维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该中心在某一商业银行由于个别极端事件而面临挤兑风潮时,能够要求其他商业银行快速作出反应,例如现金援助、简化事故行票据处理程序等,协助事故行迅速走出困境,有效地规避系统风险。此外,在正常时期通过金融企业协商会议制度[7],搭建商业银行相互交流、业务协调的平台,明晰相互资金往来的脉络,能够确保资金安全和金融交易顺畅。
(四)建立银团贷款协调组织
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对银行和集团授信客户来讲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参与银团贷款的多家银行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全程监控集团授信客户融资、用资及回款等财务情祝变化,最大程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实践证明,这种贷款方式需要一定的协调机制,建议在区域内金融监管当局的鼓励、指导下,自发、自愿地成立银团贷款合作委员会[8],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公平公正地选拔参与贷款的银行,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
(五)成立联合开发小组
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并获得持久性的盈利增长,商业银行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由于单个商业银行难以承受金融创新的高风险,需要彼此之间成立联合开发机制,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产品的联合开发可以由商业银行根据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自愿组队,结合各自的优势,通过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投资并监控开发进程,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由于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多家银行参与,消费者容易认可,因而能够更快地产生收益。
参考文献:
[1]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11-112.
[2]董笑晗.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9.
[3]周闽军.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33.
[4]尹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的选择[J].现代金融,2008(3):18.
[5]张晓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6.
[6]王庆新.专业化与差异化:中小银行竞争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2007(3):56.
一、关系型贷款
关系型贷款,容易与关系贷款混淆。关系贷款中人情关系起重要作用;关系型贷款中的关系则是建立在银行与企业长期合作,提供一系列服务,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经营者比较了解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较紧密的关系。
关系型贷款最早由Berger和Udell(2002)提出,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技术概括为:财务报表型贷款、资产保证型贷款、信用评分和关系型贷款。前3种统称为交易型贷款,多为一次易行为,基于较易得到、可量化和查证的“硬”信息决定贷款的发放,如企业可靠的财务报表,有高质量的应收帐款和存货做抵押,专门机构提供信用评分信息。关系型贷款,需要银行长期内与企业及其所有者、供货商及客户、所在区域等各个维度上的接触来生产难以被量化、查证和传递的“软”信息。
二、关系型贷款银行的选择
1、由中小银行提供关系型贷款
“小银行优势”理论认为,在对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中,中小金融机构天生的组织结构少、信息传递链短以及基层信贷经理的成本低等特点,具有获取“软信息”的融资成本低等优势。早期研究发现,小银行所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高于大银行,大银行一般不愿意经营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不同的银行在贷款审查程序上存在差异。Berger等后来对“小银行优势”提出质疑,由于受法律限制和分散风险,小银行发放更大比例的中小企业贷款;以往研究未考虑中小企业的市场分布,无法判断中小企业信息的透明度、贷款风险等特征。中小企业从不同规模银行获得贷款的概率与不同规模银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成正比,不同规模银行的中小企业客户在信息透明度及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粟勤等(2011)指出对“小银行优势”的正确理解是小银行具有关系型贷款优势,大银行的交易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苏峻等(2010)验证了关系型借贷已成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的一般方法,证明了“小银行优势假说”在我国适用。
2、由大银行提供关系型贷款
大多学者认为大银行具有信息成本的跨期分担优势、信息技术优势以及网点优势,更易于与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关系型贷款是解决大银行和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小企业融资困境、拓展大银行利润空间的一种可行选择。邓超等(2010)认为关系型贷款是大银行与小企业的最佳结合路径,大银行发放关系型贷款具有多种优势,银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可以为银行带来潜在的收益——关系租金。大银行凭借其拥有的私有信息可以享有可观的关系租金收益,从而弥补短期的低收益,实现利润的跨期补偿。小企业为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有充足的动机与大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
三、关系型贷款在我国的应用
关于我国关系型贷款应用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证方面。郭田勇等(2006)、张杰等(2007)、吴洁(2009)、何韧等(2009)研究表明,关系型贷款并未在我国广泛有效地应用。银企间的长期关系交往未受重视;信贷操作简单粗放,主要基于抵押品发放贷款成为了当前中国信贷市场上的主流放贷模式,银行对小企业融资需求中抵押担保品“过度依赖”;重公开硬信息,轻私有软信息;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使得反映银企关系密切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信息处理机制与以薪酬、提拔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存在较大缺陷。小企业不能通过关系型借贷方式获取借款优势收益,也就失去了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动力。
随着各方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步加深,银行开始注重与中小客户建立长期关系,搜集企业软信息作为贷款发放的考虑因素。
1、台州银行
台州银行打造出享誉全国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关键在于摸索出了一套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指导原则,从内部管理方式到对外经营方式都体现了与中小企业融资特征相适应的制度优势。
(1)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设计。高效的客户经理制度,数量多、本土化、提供多种服务、绩效工资制。独特的信贷风控制度,将客户存款集中在台州银行,对账户现金流分析结合平时获取的“软信息”,信贷人员自编的财务报表评估客户风险程度。
(2)减少信息传递成本和成本的组织架构。台州银行是一级法人,具有较大的经营自,管理层次少,贷款决策权相对分散,支行信贷审批权力较大,降低信息传递和成本。
(3)充分监督与信贷互检制度。片区主管的日常管理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检查监管和稽核部门信贷独立事后监督监管;每年定期的信贷互检制度,保证支行贷款信息的充分披露。
(4)灵活的定价机制。创造了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导产品的利率定价体系和产品与风险相结合的定价机制。贷款利率定价主要参考市场资金供需状况和民间借贷利率、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水平、贷款成本、客户对该行的业务贡献度、贷款次数、担保状况、期限长短等。激励措施有利率优惠、信贷额度适当增长、担保条件适当放宽、提供其他延伸金融服务。通过信贷制裁和黑名单制度、信贷例外审批制度等实行严厉约束。
(5)严格的贷后跟踪制度。采用实物考察、监控现金流等方式跟踪贷款客户的经营状况、抵押物的价值变动、保证人信用等级的变化。一旦出现预期违约,采取停止后期贷款、追加担保、要求提前偿还等措施,尽早把风险或损失降到最低。
2、萧山农村合作银行
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作为“资金吸之于萧山、贷款放之于萧山”的本土银行,致力于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创利能力名列全国农村合作银行第一。
(1)把握资金需求,抢抓先机。通过金融需求调查摸清小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融资需求。实施“五个一”工程,专营小企业金融业务,实现了“小业务”撬动“大市场”。
(2)深化机制建设。出台《小企业贷款扩面增量考核办法》,以定性与定量、正向与逆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绩效挂钩考核,把小企业贷款业务拓展纳入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提高小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
(3)创新商业模式。改造小企业贷款流程,探索二级支行模式和分理处垂直管理等扁平化管理,大部分授信与审批业务全部在支行就能办理,建立起市场营销、授信审批和管理监督一体化、条块结合的小企业贷款经营管理架构。
(4)构筑安全堤坝。再造小企业贷款业务流程中,不再仅凭财务报表,将业主品德、经营历史、销售渠道等作为重要评估要素,下调财务指标比重,信用评级高的小企业可获得弱担保甚至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加大对失信违约的惩罚力度,全面整理账销案存的小企业贷款,建立小企业不良贷款“黑名单”,“黑名单”上的企业法人代表,无论个人还是新办企业借款,一律限制准入,提高失信成本,培养小企业珍惜信用、创造诚信经营的意识。
(5)对实体企业资信调查,即借款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战略目标、思想品德、社会信誉、企业目前经营现状等并形成调查报告,作为信贷管理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信息网站、银企合作促进会议、行业座谈会议等形式加强银企沟通。
3、经验总结
两家银行采用了交易型贷款与关系型贷款相结合的贷款发放方式,其中关系型贷款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足于本土化经营,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服务,具有地域优势;注重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主动上门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企业现金流、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企业主信誉、品行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来搜集生产软信息;实行贷款权限下放及信贷人员激励机制,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和成本;灵活的定价机制,建立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贷后跟踪检查制度,防范和降低风险。
在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两家银行也从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渐壮大起来,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优秀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
四、结论
在当前国有大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趋于做大做强,竞争高端客户群时,倘若中小银行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专注于本土化经营,服务于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金融服务咨询与支持机构,那么“草根金融”的发展将会开辟一片新天地,最终实现银企双赢。
由中小银行提供关系型贷款具有比较优势,但完全的关系型贷款技术的培育尚需时日,将关系型贷款与交易型贷款相结合是目前最佳的方式。中小银行应利用自身优势,在逐渐降低对硬信息、抵押品和财务报表过度依赖的过程中,注重建立与客户的长期联系,获得客户专有信息,创造规模经济与附加价值,树立在地区市场中的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粟勤、田秀娟.近二十年海外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研究及新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2011(2)
[2]苏峻、刘红晔、何佳.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论坛,2010(8)
[3]邓超、敖宏、胡威、王翔.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4]郭田勇、李贤文.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6(4)
[5]张杰、经朝明、刘东.商业信贷、关系型借贷与小企业信贷约束——来自江苏的证据[J].世界经济,2007(3)
[6]吴洁.关系银行、私有信息与企业融资[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最大难题。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信息经济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释文献众多,大多数学者都把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贷风险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成因,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事先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一个根本性的原因。”[1]相关文献的研究通常认为某种信贷配给是降低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配给也是大量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的主题。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利率和抵押两个变量,两个变量的不同搭配形成不同的信贷合约,而对应中小企业的信贷通常采用信贷抵押配给。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是鉴别高质量借款者的标志,因而,抵押品与违约率负相关。“低违约风险的借款者会用抵押品显示自己,以获得更加有利的信贷条件。”[2]“银行要求提供抵押品能够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抵押品起到信号作用,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与较高的信贷风险相联系。如英国学者Menkhoffetal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动机,从而降低道德风险。”[4]但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日本学者Ono&Uesugi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小企业中,“抵押与高风险的借款者成正相关关系。而且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品并不能解决违约率问题,还会引发很多其他问题。”[5]美国学者Scott认为“抵押价值与企业破产可能性成正比”[6];美国学者Freundetal认为“这种信贷模式将导致信用危机,银行过度依赖抵押升值而缺乏严格信用分析的激励。”[7]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将中小企业统一视为高风险群体,设定严格的抵押条件,实行抵押性信贷配给。然而,由于缺乏资产抵押是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虽然逆向选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但对于普遍缺乏资产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状况好的优质中小企业无法利用抵押的信号功能。显然,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缺乏说服力。在信用等级和信用风险上,尽管中小企业存在异质性,但统一的抵押型信贷配给将信用等级高、低风险的中小企业也同时驱逐出信贷市场。如果商业银行能够甄别中小企业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实行分类管理,则既有助于降低信贷风险,也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认为抵押品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然而,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抵押贷款具有较高的违约率,说明抵押对降低事后违约的道德风险的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普遍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效果也亟待验证。显然,假如抵押配给对降低信贷风险的作用有限,则信贷抵押并不是降低信贷风险的良好工具。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则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信贷融资困境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可行路径,突破其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分析
信息不充分、信用风险高是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严重,经营不稳定、违约率和倒闭率较高,且普遍采用有限责任的治理结构,债务融资成本较大,中小企业信贷存在很高的交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中小企业信贷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一种信贷合约行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债务合约。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理论认为,信贷合约的设计包括两个变量:信贷利率和抵押要求。一般而言,在存在很高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保证贷款履约的监督成本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予以补偿。
1.中小企业信贷利率配给
假定企业的风险都是中性,只关心投资一个项目的预期收益Ee,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同时假定所有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相等,但它们的风险程度不同。设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i,则失败的概率就是(1-pi);项目的贷款额为L,贷款利率为rL,项目失败时无利润,项目成功时的收益为R。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是:Eb=pi(1+rL)L+(1-pi)L=L(1+rLpi)企业借款的预期利润函数为:Ee=pi[Ri-(1+rL)L]。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是:Ee≥0。在企业模型中,假设:n1个低风险低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1,即:R1=130,p1=2/3;n2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拥有项目2,即:R2=140,p2=1/2,L=100。据已经假设的条件,投资项目1企业的“参与约束”为:Ee(1)=2/3[130-(1+rL)100]≥0,解得rL≤30%。同样,可以解得投资项目2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为rL≤40%。可以看出,当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小于等于30%时,投资项目1和投资项目2的所有企业都会申请贷款;但当商业银行利率提高到超过30%,但小于等于40%时,只有高风险投资项目2的企业才会申请贷款,低风险投资项目1的企业将退出借款者行列,即发生了逆向选择效应;如果利率超过40%,则没有企业愿意到商业银行借款。由此可见,当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急剧下降,更重要的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好的”中小企业被挤出信贷市场,剩下的借款者中,总体风险程度不断提高。根据上述分析,利率的提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同样,根据不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理论,不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使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以使供需平衡。即使在利率自由化的国家,银行从来也只收2%—3%左右的利差,向上是封顶的,更高利差的提议往往被银行视为有问题的信号而不被接受。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利率的风险补偿机制有限。另外,部分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旺盛,又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因而,对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即使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上浮,中小企业仍愿意付出更高的贷款成本,但同时也使信贷风险加大。
2.中小企业信贷抵押型配给
根据上述分析,提高利率往往会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效应,甚至会加剧道德风险。显然,只进行利率设计的信贷合约会陷入困境,为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银行会选择拒绝贷款,或者执行某种信贷配给政策。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银行必须全面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可是,获取真实的信息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抵押作为信贷配给的标准,以能否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来判断贷款的可行性。抵押既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的有效补偿机制,还可以减少监督成本。但是,“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8]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不大,在总资产中,大约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不动产很有限且大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价值低,变现率低,难以转让,使得自身无法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一些高新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更少。显然中小企业无法满足信贷合约的抵押要求,这是造成银行“惜贷”和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小企业抵押信贷配给的实证研究
根据传统的道德风险模型,信贷抵押能够降低违约的道德风险,学术界对此尚存在争议。以下研究试图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抵押信贷配给对降低信贷违约风险的实际效果。
1.不同类型贷款的违约情况和资产质量
由于专门的中小企业的微观信贷数据很难获得,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辽宁省某工商银行2006年至2009年的各类企业贷款数据。虽然数据来自于各类企业的贷款,但是所分析的结果同样可以说明中小企业抵押型信贷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表1的统计结果上看,抵押贷款占贷款总比数的48.64%,占比最高,是银行贷款的主要类型。抵押贷款违约率为14.14%,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本文不仅关注抵押对违约率的影响,也关注抵押对贷款质量的影响。根据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贷款质量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正常和关注贷款归为正常类贷款,其他形态为不良贷款。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以综合性的信用等级反映,企业信用等级对贷款质量有重要影响。从表2的统计结果上看,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在抵押贷款中,正常贷款的比例为62.00%,低于其他类型的贷款。除损失类贷款外,抵押贷款中的其他不良贷款类型均高于其他贷款形式。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贷款,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最高。
2.异质企业的抵押贷款与违约情况
为简化分析,本文界定的企业异质性体现为信用等级的不同。为了考察抵押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影响,根据银行的信用评级,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三类:高信用等级(AAA、AA)、中等信用等级(A)、低信用等级(B、D)。图1显示,评级在AA级以下企业的抵押贷款比例比较高。而且,AA级和D级企业的贷款抵押比例都高于居中的A级企业和B级企业。这说明,相对于中等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最低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贷款采用抵押的比例较高。高信用等级企业愿意提供抵押品,因为提供抵押品主要是为了显示企业的高信用等级,谋求优惠的信贷条件。而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则因为信用等级低,商业银行为避免违约风险,要求提供抵押品。从图2可知,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违约率具有显著差异。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抵押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这说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并没有因为提供抵押品而降低违约率。结合图1可以发现,AA级以下企业贷款抵押的比例较高,但违约率也很高。因此,尽管抵押对不良资产最终演变为损失还是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抵押总体上并未改变中小企业违约率高企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抵押减少风险的预期,银行从而缺乏对贷款者进行充分筛选的动力,这种情况反而使抵押造成了逆向选择问题,进而使抵押品对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低信用等级企业违约风险的作用有限。
四、中小企业的异质性甄别与银企长期合作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风险收益、财务能力和业主品德属于私人信息。如果银行能够从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外部银行”转变为信息对称的“内部银行”,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避免逆向选择。而银行只有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近距离接触与合作,才能够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问题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与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合作的可能性甚微。目前,我国垄断性大银行可选择的贷款对象众多,而且期望收益率较高。
一方面,在利率自由化条件下,为增加收益和避免逆向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会采取高利率高抵押的信贷合同;另一方面,为实现规模经济要求,必然提高单笔贷款额度和抵押品的临界规模,因而倾向于为信息透明、贷款规模大、抵押能力强的大型企业提供贷款。由此可见,众多信息不透明、收益水平低和抵押能力差的中小企业难以介入大银行信贷市场。由于在与大型银行对大型借款客户的争夺中,中小银行处于劣势地位,集聚战略成为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大型银行不愿或不屑眷顾的收益低、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会成为中小银行的目标市场,使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成为可能[8]。
同时,甄别企业异质性,中小银行更具优势。“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9]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主要来源于银企双方的长期合作。中小银行的地域性、社区性以及链条较短等特征,使其更加有利于获得企业财务、业主品德等方面的真实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长期固定地与少数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积累企业各种非公开的专门化的知识和信息,如企业的行业、经营管理特点,资产状况等,甄别企业的异质性。除了中小银行的地域性和社区性的特征外,这些银行的组织结构也有利于全面准确地甄别企业非公开化的专门知识和信息。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大银行也可以依靠其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的近距离接触,来收集关于中小企业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和信息,从而降低决策的信息成本。但是由于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复杂、链条过长,这些非公开的专门化知识所具有的模糊性、专有性特征使其很难在大银行内部不失真地传递。由于过高的传递成本,大银行贷款决策权必须下放给掌握这些信息的基层经理和信贷员,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银行内部产生了相对复杂的问题。“与结构简单的小银行相比,科层结构复杂的大银行由于链条长,解决问题的成本会更高”[9]。大银行难以将决策权配置到低层级上去,因而这些信息对贷款决策的作用不大,基层人员也将失去收集这些信息的激励。
一 前言
在美国,没有我们所谓的中小企业的说法,只有小企业(small business)的说法,但其性质、规模大小基本上与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对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以破解的信贷融资困境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虽然可以说美国是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但美国的小企业也是具有其脆弱性的。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 & Weiss)在他们建立的S-W模型中指出:在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从而银行供贷时出现信贷配给现象。首先,有机会投资于正净现值(NPV)项目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在融资时受阻,因为潜在的外部资金供给者无法证实企业是投资于一个高质量的项目,或者无法确信资金将不会被转移用于其它的风险项目。其次,由于小企业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而无法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因此银行系统的震荡(shocks)将会对小企业的信用供给造成巨大冲击,并且小企业所受到的均衡融资问题在资金市场发生不均衡的时期将会更加突出。
美国小企业克服其脆弱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以沟通信息。也就是说小企业在信贷融资中采用关系型借贷。所谓的关系型借贷,是指商业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银行在借款企业需要的时候向其提供信用支持的一种银行借贷方式。美国学者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Allen Berger and Gregory Udell, 2002)指出:在关系借贷中,银行能够通过其与借款人保持长期关系获得的信息来进行贷款决策。这些信息部分是来自贷款合约、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产品,还有些是来自于当地社区的其他相关人员,例如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等。贷款人由此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环境、组织制度、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报表、抵押品或信用评级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从而帮助贷款人更好地解决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二 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实践
美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新技术迅猛发展、管理变革、现代企业组织形成、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促成了银行业的兴旺发达。由于早期商业银行众多,并且规模较小,因此其多采用“内部人管理”模式(Lamoreaux,1994)。这一模式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渐渐式微。在这期间,美国的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普遍维系着一种密切的银企关系。在银企之间的信贷交易活动中,关系借贷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采用。这些商业银行主要发放的是短期贷款,使用两种金融工具:本票和汇票。本票实质上是一种欠款(IOU )凭单,其上注明借款人名、借款金额、借款日期、到期日和偿付行。虽然本票不实行抵押,但法律亦规定借款人需以其个人地产来担保,如担保不足,则需由一人或多人作为第三方保证人(third-party guarantors)背书担保。因此一旦出现借款人清偿不足,银行可据以向所有相关人求偿。与本票相比较,汇票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异地使用,另一是法定汇票使用时需附提单(bill of lading),因此在汇票使用中实际隐含了抵押方式,银行由此可以掌握货物的处置权并确保在发生贷款风险时及时对货物变现抵偿。
二战之后美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资本的发展趋势受到抑制,银企关系逐渐由紧密的、一体化的关系走向彼此独立、市场化的联系。银企之间不存在彼此的产权参与,其地位也是平等的,通行自由的市场交易原则。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和公司融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商业信贷市场开始出现萎缩现象,市场竞争加剧。因此那些资金实力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广大中小银行能否寻找到稳定的贷款客户资源,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尽管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发达,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它们一般信息不透明、企业生命期较短,基本上无法利用股票或债券融资,所以只能借助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因此,在美国中小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借贷的融资方式被广泛采用。
关系借贷的主要贷款种类有承诺贷款、信用额度贷款等。承诺贷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承诺贷款,即银行以合同形式许诺,按规定的利率向客户提供最高限额下的贷款。只有当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异变时或借款人未能按承诺合同履行某些条款时,银行才能收回其承诺。另一种承诺贷款只是确认信贷额度,在此情况下贷款定价并未事先确定,借款人也尚未表明贷款的意图。这种承诺能帮助借款人预先得到贷款批准,使其可以随时迅速地取得贷款。信用额度贷款允许客户在事先商定的限额以内使用贷款,通常在一年之内必须调整一次。除了在初次贷款时银行需对借款人资信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之外,其他时候借款人贷款均可即时办理。
现在美国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呈现明显的关系型融资的特点:一是社区银行成为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渠道。社区银行对区内小企业情况及其企业家的特点都已有相当的了解,特别是对企业家的人品、信用和个人能力等无法数码化的信息比较熟悉,以至于可能在社区内的小企业无法提供过硬的财务报表而又有资金需求时能给他们提供贷款;二是提供融资的银行通常是小企业的开户行。通过长期的往来,银行已清楚了解企业的财务历史及经营状况,因而开户银行和企业就形成了长期的关系型融资关系。在初始融资阶段,企业会有对未来相机融资的预期,然后是银行作为出资者在再融资时对未来租金的预期。
美国经济学家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Berger and Gregory Udel1,1995)利用从美国国家小企业金融调查库(NSSBF)中获取的数据对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银行信用额度(L/C)贷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C贷款合约特征、公司融资特征、公司治理特征、行业特征和信息关系特征等五类特征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中小企业较之其他企业在贷款时所要求的借款利率和抵押条件更为优惠,由此表明关系借贷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三、启示
在我国,一方面,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变迁之中,股票、债券市场还不发达,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是目前资金配置的主要形式,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积累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融资。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实践表明,这一融资模式不仅有利于加强银企合作,还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大力发展关系型借贷是缓解中小型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降低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利用银行业整合的外部效应,在大银行裁减分支机构的同时,准许建立新的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鼓励其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填补大银行撤出留下的金融空白,发挥中小银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导作用。与大银行相比,具有较少管理层的小银行在银行管理者和贷款职员之间因为有着不太严格的合约,因此信息传递的链条短,软信息的获得者甚至可以直接做出贷款决策,这就缓解了与多层制度相关的组织不经济和问题(Berger,Klapper,Udell,2001)。而且,小银行通常没有公开交易股票和银行债券,也就不存在银行管理层和外部索取者之间的、基于软信息的资产运用而无法披露信息所造成的合约问题。
第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报表信息不“硬”才融资受限,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也是建立在意会信息基础上的“关系型担保”。应该依托当地民间资本建立更多的民营担保公司。利用它们对当地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信息优势,给当地有发展前景又急需短期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担保。由国有大型担保公司或者政府提供再担保,从而形成运转高效、竞争有序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第三,放宽贷款利率管制。扩大确定的利率浮动范围,给予商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风险进行定价的权力,使贷款利率高低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商业原则,增加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25-27.
[2]许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