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40: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体制改革存在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0 引言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1 我国发展新经济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发展新经济虽然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非常现实的挑战,我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纳斯达克股灾发生以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新经济有过分乐观的预期,这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资产价格的上升,股市的财富效应又进一步拉动了消费。但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生产能力开始过剩,投资的数量和投资的回报无法对应,消费者和市场开始质疑,泡沫开始破灭,新一轮的调整开始发生,美国经济减缓开始对其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资本的流动、贸易需求的变化、人才的流动和预期几个方面影响到其它国家,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目前各个方面都在关注美国经济什么时候,以何种形态复苏。
1.2 发展新经济的要求与传统体制的冲突 新经济并不简单地对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政府的信息化并不意味着仅仅增加投资、微机和用网络把工作流程连接起来,实现无纸办公。它本质上是业务流、信息流的重整、体制结构的重整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种种冲击,特别是对即得利益进行调整。它要求着产生一种新的、扁平的、互动式的结构,并对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和金字塔结构进行挑战。
1.3 人力资本的局限性 中国的人力资本尽管相对丰富,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专业分割得非常厉害。工程师的知识集中在非常狭窄的科技领域,由于这种职业的偏好,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做一些体现技术水平高的工程项目,而对主流经济存在的特点以及对主流经济进行体制改革的要求似乎不重视,也不理解,这就导致了技术与市场需要两层皮的现象。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非常需要产生一批具有亲和特征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对市场理解,对技术也理解,把两者的行为可以对接起来,而企业家必须产生于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目前我们的治理结构无论从理论、政策和实践来说,都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因此,人力资本的局限性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新经济发展的另外的一个重要制约。
1.4 垄断的制约 新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竞争、自由流动,但目前我们存在两种垄断,非常不利于新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更令人担心的是,发展新经济的本意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促进体制改革,但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沿续,很可能产生一个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新经济的发展强化旧的体制。
1.5 使创新活动没有出口,资本市场尚不发育 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我们不能对传统的大型企业在新经济领域发展方面报以过大期望。但中小企业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依靠自身的积累,不足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获得财政的支持。因此,只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发育来获得发展的资金来源。因此,发展新经济意味着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而发展中小企业意味着对资本市场报以厚望,但是目前这方面进展的步伐仍然缓慢,存在着种种担忧。
1.6 基本的市场制度尚不键全 包括信用制度、知识保护产权制度、担保制度、中介机构的服务、公司治理结构等等各个方面,如果不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就不可能实现新经济的振兴。
1.7 新经济和数字化差距或者数字化鸿沟 新经济确实存在着双刃剑的现象,一方面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对公平问题提出了挑战。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现象正在出现。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就业,而创造就业和直接发展新经济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研究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使得这部分人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发展机会。
2 我国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市场作用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通过“中央各主管部委——地方各主管厅局——行政性公司——国营工厂(商店)”这一管理链条对国有资产(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集多种职能于一身,企业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后建立了“国资委(局)——控股公司——企业”的管理体制框架,国有企业在现代公司化改组过程中正在形成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市场化的“委托——”关系。
2.2 计划体制的改革 计划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指令性计划已经或正在变为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如产业政策等)。计划的行政色彩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计划的比例大大减少,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产销、供求等已基本放开,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或主要作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以前中国实行计划价格,它既不反映供求,也不符合价值;改革后,先后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调整了工业消费品价格并采用“价格双轨制”。
2.3 财税体制的改革 在国家与企业等纳税人之间的财务税收关系上,以前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没有理财自主权。80年代后的两步“利改税”,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但存在税收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制过于复杂的问题。近几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的运作成功,标志着新的财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财税体制下,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各税种的调整和完善,预算外及体制外资金管理的规范,使政府在增加财力的同时,保证其职能能够完整地发挥,并改善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一、引言
长期以来,技师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采取的授课模式都是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地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这种方式尽管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课堂变成了只有老师的课堂,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显然与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应该实施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力。
二、技师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边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只强调分数的效果和价值,却不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引导,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学生只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吸收者。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的人才,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为此,就必须要适应时展,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只有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技师院校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理论空洞乏味
技师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坚持的教学宗旨为: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国情,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然而,现今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内容普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很大的说理成分,明显与实际生活相背离。与此同时,过于陈旧的观念给学生一种空洞枯燥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兴趣,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这无疑给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2、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们认为具有趣味富有激情的课程才是最受欢迎的,同样,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能与学生亲近并且有着渊博知识的老师才是最受欢迎的教师。然而,一些技师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固步自封,仍旧采用复读机式的教学方法,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此外,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始终把思想禁锢在书本中,一味的讲述、恩格斯理论等,却不能将其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化,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兴趣。
3、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现如今,许多高校都采用的大班教学模式,受条件制约,教师们往往都采用传统的填鸭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方式上很少采用网络课件等新兴设备,单调且守旧。加上技师院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有排斥心理。因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就成为了自由课。
四、技师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
1、整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此外,还要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拉近师生关系
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每班都必须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上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目前学生家庭大多配有电脑,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可延伸校外“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班级或年级QQ群、MSN群等,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制作各种学习栏目,展示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自主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语音聊天等形式,师生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意识
在课前教师应对教材认真研究,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保证所提的问题与生活实践有着必要的联系,要有思考价值,给学生启迪,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以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
4、建立起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体系内容更为系统,考试题型中逐渐加重了主观分析题分量,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对真学、真懂、真用。此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巩固知识。技师院校应将那些具有较高素质和责任心的教师纳入到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队伍中来,鼓励教师多参加进修、培训和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动手技能。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从而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摸索着前进。本文主要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探讨,并对已取得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完善。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及扎实的动手技能。
1.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核心部分有三点,一是设定能力目标,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任务为引领。教学主线是事先设定好相应的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最后以完成相关任务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就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教学改革。
1.1教学中能力目标的设定不具体。
行动导向教学能力目标一般分为知识、方法、社会三个层次。很多教师设定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区分知识目标、方法目标、社会目标。大部分教师设定目标时,都是站在本专业角度进行的,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及岗位升高后的目标没办法体现。从高职教育本身来讲,主要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考虑发展问题。
1.2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方面的训练比较轻视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把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排在第一位,是高职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忽视学生主动及选择实验技能的这种思维。把学生当成只要动手操作的工作对象培养。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只有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其思维、道德、价值观、职业精神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符合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3行动导向教学方式的方法太过流于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近几年迅速全面展开,各高职院校更是赶时髦一样迅速开展工作,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开展。很多课程都是照搬其他学校和专业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适应阶段。教师不熟悉教学模式,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课程开展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注重实际情况,最忌生硬套用。在高职职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专业、课程具体情况,改良行动导向为己所用,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2.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借鉴
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现,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我们从教学实践角度对一些经验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2.1行动导向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从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原理就是从目标设定、组织实施到效果评判,所有过程都需要以学生为本组织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设定课程,组织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习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达到多方面作用,注意学生的成长过程。
2.2提倡团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需要在课堂外进行相应鼓励,当前最主要的是倡导团队文化、专业信念、职业精神。这需要学校全面组织和规划,在全校形成一种有文化、信念、精神的学习风气。
2.3明确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保障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
前文已明确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辅导,并全面监控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可设定一些可以量化的考核量表,学习课程前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非常明确了。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管控,有利于教师面对数量众多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管。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结合书面考核、个人口试、小组内部评议等全面评价和考核学生。
3.结语
高职院校当中已开始全面推广行动导向教学,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校、上课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过程中应该配备的相关硬件建设,加强对上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教师应该加强提高,努力钻研,争取找到合适合理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一、日本的公共年金体系
日本年金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前,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现在的比较完备的体系,分为公共年金制度和非公共年金制度两部分。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主导施行的年金制度,而非公共年金是由国家以外的组织运营的年金体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公共年金制度。
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民年金(基础年金)。国民年金具有强制全民加入的特点。第二层次为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与加入者的收入相关。以下对这两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
1、国民年金。它是以全部的国民为对象的年金制度。具备参保资格的人分为三类:①第一号被保险者即个体工商户或学生;②第二号被保险者即厚生年金或共济年金制度的加入者;③第三号被保险者即第二号被保险者的配偶(20岁以上且未满60岁)。这三类被保险者缴纳的保险费都不同。第一号被保险者缴纳的费用与个人收入无关,每月是定额的。对第二号被保险者,有关部门定期从其工资中每月扣除相应费用来缴纳保险费。而第三号被保险者无需缴纳保险费。
其发放标准为:79万7000日元*z(缴费月数+半免保险费的月数*2/3+全免保险费的月数*1/3)/480个月{
2004年改革后,将国民年金的国库负担比例提高到了1/2。
2、厚生年金。它与个人的收入成正比。原则上正式员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加入厚生年金,缴费方式为劳使折半。
应缴纳的保险费为:标准月工资额*保险费率(逐年增加,到2017年固定为18.3%)
发放额为定额部分、报酬比例部分与加给年金额部分的总和。
3、共济年金。它以国家公务员、教员等特定职业的人员为对象。2015年10月开始,厚生年金将与共济年金统合在一起。
二、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在少子高龄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随着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到公共年金制度的存续。总结来看,日本公共年金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年金财政恶化问题。根据2003年6月发表的资料显示,此前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的厚生年金在2001年出现了约7000亿日元的赤字。并且,2001年以后,连续三年都出现了赤字。根据野口悠纪雄(2013)的测算,厚生年金将在2030年前后破产。这是由于日本的年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即现在的劳动年龄人口缴纳的保险费用于发放给现阶段领取养老金的人群的方式,而伴随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逐渐增多,但缴费人群逐渐减少,政府不得不采取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并提高缴费额的政策。
厚生年金赤字问题已经产生,并且今后会将长时间持续下去。政府需要正面去面对此问题,并向国民说明情况,实施危机管理。
2、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总结来看,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不确定保险费将增加到多高,因此而感到不安。
②与自己交的保险费相对应,不确定自己将来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因此而感到不安。
③代际之间缴纳的保险费与得到的养老金相差悬殊,因此而感到不满。
对于保险费上升的不安,归根结底来自于少子高龄化的现实,少子高龄化的压力应由年金的缴费方和领取方共同承担。此外,关于现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今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的不安,这是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引起的。日本的年金制度中,每人缴纳的保险费与他们领取的养老金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从上一节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养老金发放额的算式中并没有把缴纳的保险费纳入考虑,即使由于保险费率上升而导致缴纳的保险费增多,也不会使最终的领取额增多。结果,有时甚至会发生缴纳的保险费甚至比领取的养老金还多的情况,这确实是不公平的。关于此问题的改革,需要参照瑞典的模式,之后加以分析。
3、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日本公共年金制度的一大特征是代际间抚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保险费率取决于领取年金的人数和在职加入年金制度的人数之比例。伴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深,势必会产生代际间的不平等问题。
根据日本劳动省2010年的测算,在厚生年金方面,70岁的人群一生中需要缴纳的保险费为900万日元,可以领取5600万日元的养老金,是缴费额的6.5倍;45岁的人群可以领取到自己缴费额2.7倍的养老金;30岁以下人群领取到的养老金是自己缴费额的2.3倍。在国民年金方面,70岁人群可以领取到缴费额4.5倍的养老金;而35岁以下人群只能领取到1.5倍。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可见一斑,也由此引发了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满。
4、年金空洞化问题。国民年金方面,2002年第一号被保险者中有近四成没有缴纳保险费,如果再加上学生、保险费免除者的话实际上有近半数的人都没有缴纳保险费。而厚生年金方面,空洞化现象更加明显。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压缩人力费、逃避为员工缴纳保险费,而大量雇佣派遣工等的非正式员工,而非正式员工由于不能加入厚生年金,而被纳入国民年金制度,又因保险费过高而逃避缴纳保险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三、日本年金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改革日本的年金制度,使其能够持续下去,是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将瑞典模式与日本模式相结合,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在瑞典,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加入的是报酬比例年金。保险费率是固定的18.5%,其中有16%采取现收现付制,剩下的2.5%采取基金积累制。这种制度下,如果缴纳的保险费少,领取的养老金也会较低。因此,政府为了保护一定生活水准以下的人群,设立了最低保证年金,其财源来自于税收。
瑞典模式的一大特征是在现收现付制之下实现了缴费额与领取额关系的明确化。这对于消除日本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瑞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忽略了年金制度的社会收入再分配原则。在瑞典模式下,年轻时如果收入高,缴纳保险费高,随之年老之后得到的养老金也高。而如果年轻时收入低,则年老后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养老金。
将日本模式与瑞典模式相结合,可以解决现在日本存在的年金财政问题、国民对年金制度的不信任问题、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及年金空洞化问题,但具体细节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今少子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研究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后,为了避免重复犯日本的错误,中国应积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全民皆保”的政策,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适当、适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缓解养老保险压力。使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下去。(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机制不健全。通过改革,我国在市场机制的完善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目前总体上仍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价格信号的逼真度仍然不高,很难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仍然存在,价格信号的灵敏性仍然不够,不能尽快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第二,市场法规不完备。首先,体制转换中产生一些新事物、新矛盾,而经济立法较慢,于是经济运行中无法可依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修订。再次,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上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往往使法律在实际中难以起到规范、约束、制裁的作用。
第三,市场体系的残缺。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有形市场发育较快,而无形市场明显滞后;初级市场发育较快,高级市场发育缓慢;区域市场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尚未完全接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定型。关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不够,应该继续深入,通过强势手段介入市场,向市场延伸自己的触角,建立一种强势政府主导市场的经济模式。而且现在欧美金融危机不断波及我国,政府更应该强化对经济的干预,以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究其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度,市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弱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却都有着各自的市场。
其次,不科学的政绩观和不完善的干部考核任命制度的错误导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都视发展经济为政府第一要务,能否提高当地的GDP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进入市场去参与竞争,有的地方政府通过手中的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去干预微观经济行为。这些政府行为的本意是想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结果却造成了投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最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靠法治来保障。虽然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三、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都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
关键词 大部制改革 优势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和内涵
(一)“大部制”改革产生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政府机构改革,虽然都以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为目标,却无一例外地走进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二)“大部制”改革的内涵
所谓的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 ,即指在政府机构设置中,将那些职能、业务范围趋同的部门,整合重组为一个较大部门,来统一行使管理职能,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端,还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积极意义。本次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有15 个 机构,正部级机构减少 4个,新组建五个部门,改革后的国务院除国务院办公厅外,组成部门为 27 个。
二、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必然性
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历史悠久,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至今,前后绵延近 3000余年之久,各个历史时期所设置的政府职能机构,尽管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其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般的规律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必然诉求
党的以来,我国逐渐意识到了“市场”的重要性,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高度集中、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放松规制和下放权力这一国际化潮流使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同时充分发掘其中的机遇,成了各国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现代政府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马克思・韦伯所设计的“官僚制”模式。
(三)提高政府效能及降低成本的目标导引
目前我国政府的效能情况总体来说偏低。主要表现在行政体制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需要;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现象较为突出;政府部门内部存在习气,人浮于事,公文旅行等等。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自总书记提出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该执政理念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且后一种和谐是更本质层面的和谐内涵。
三、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问题
(一)推行“大部制”的主要优势
1、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的推行,按部门的性质和内容予以有机合并,从而减少了机构设置,机构的减少,政府欲行细化的管辖显然已经不再可能。
2、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落实问责制。正是由于政府部门设置过多,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难以避免。相对而言,我国即将推行的“大部制”能较好地协调这一矛盾。
3、有利于克服部门本位主义且实现决策科学化。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通过实行类似职能部门的整合,原来的部门利益融入到大部门整体利益之中,由大部门统一行使权力,分配资源,有利于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
(二)推行“大部制”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
1、部门整合问题。大部门体制改革,必然要进行部门之间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并不能等同于简单的部门合并,而是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将某些相关部门有机合并,进而开展权力与机构的重构。
2、上下级权力关系及权限冲突问题。“大部制”下的行政首长与其下属的权力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部制”中的行政首脑其管理幅度必然增大。因此,行政首脑对其下属的监督控制能力极为重要。
3、大部门体制的协调问题。我们要重视“大部制”的协调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一项决策在部门决策层形成以后,关键是要落实到各司局处室去付诸实施,其次,大部门体制是一种新的制度,这就意味着我国行政机关缺乏相应的协调实践经验,并且一个新机构的良好运行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4、大部门的监督问题。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抑制权力的消极作用,保证权力的积极作用,始终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是“大部制”监督问题的理论源泉。
5、人员分流问题。我国推行“大部制”改革,虽然不以机构精简为其主要目标,但精简人员仍然不可避免,机构的减少势必产生一批机关富余人员,而要安置好这批人员,做好员分流工作并不容易。
四 、完善我国“大部制”改革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具体建议
1、相对稳定原则。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和前提。对稳定的重要性认识,我国已有较为深刻的教训。
2、回应性调适原则。政府回应性,即政府注重民生、反映民意,按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办事,对回应性提高的追求是责任型政府的直接体现。
3、总体性统筹原则。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从整体着眼,纵观全局,而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我们推行“大部制”改革必然要涉及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这要求改革者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统筹,才能制定出符合改革实际需要的“大部制”改革方案及推行策略。
4、自上而下改革原则。到底是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路线,还是走自下而上的改革道路,这实质上就是改革的逻辑路径问题。
(二)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我国从党的十四大以来,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是,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培育的状态。
2、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衔接点,行政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实行“大部制”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求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以避免行政体制改革“孤军深入”。
3、法律规制“大部制”改革。“法治”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为了减少政府治理中的人治现象,使各项工作进入规范化的法治轨道,我国也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参考文献:
一、社会保障需要宏观制度环境的改善
在当代,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呼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人认为非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长期争执不下。到底该怎么办?需要对社会问题性质与社会保障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
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的是整个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必然受它们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发挥通常并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是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即使社会保障设计理念和目标相同,但是由于执行差别太大,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从实践来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民主制度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往往都是民主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对工业化社会带来各种风险的一种技术性修复,更是公民意志表达的结果,因此深深地植根于民主制度之中。而当代中国诸多问题,最终莫不与政治体制相关。因此仅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忽视政治体制建设,被许多人认为并非治本良方。
二、当代中国几大社会问题对社会保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双重要求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流失及浪费现象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堵塞国有资产的流失漏洞,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能否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范围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 国有资产的概念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基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及投资收益形成的,以及国家拨款、接受赠与等形成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权利。国有资产是属于全民所有及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从经济学理论上讲,资产不能等同于财产,只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才能成为资产。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国有资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国有资产与国有财产或国家财产同义,是指依法归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即包括增值型或经营性国有财产,又包括非增值型或非经营性国有财产。狭义的国有资产仅指增值型或经营性的国有财产。我们所说的国有资产是指广义的国有资产。
(二)国有资产的范围
在我国,国有资产主要由以下几个渠道形成:一是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二是国家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三是国家凭借权力取得的属于国家的财产;四是凡在我国境内所有全部明确的各项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也属于国有资产。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性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国家经济管理一般机构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权责划分及管理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及相关关系;国有资产所有者权能的实现方式,即国家实施国有资本运作,对国有企业实行管理监督的制度等。
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科学,权责不明确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政府部门对于社会经济管理和所有权管理两种职能的行使采取的是合一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职能转换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行了政府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相对分离,但从我国实际看,仍存在问题。首先,政府部门仍可凭借双重管理职能对企业进行干预,国有资产的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其次,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管理总体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权限不清的状态,造成事实上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局面。第三,在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不到位,致使国有资产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国有资产受到损失。
(二)国有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
对国有资产进行准确的评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因此,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进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以及在与外商进行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低估国有资产价值,甚至无偿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权益受损。
(三) 国有资产收益环节管理薄弱, 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保护国有资产并使其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国家没有对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亏损进行有效管理,国有资产权益受到严重损害。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经济效益持续下降;国家税款大量流失;国有资产账外资金数额惊人;立法和执法不完善,国有资产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国有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创造一个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他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但是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有很多企业仍然因改革严重滞后而难以摆脱困境。如果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门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履行出资人职责,这定会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为政企分开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深化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主体明确、职责分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组建:
(1)宏观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主体是国家,具体是指政府。即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总代表,具体由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
(2)微观经营主体。这一体系中的主体是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具体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需要由企业最终实现。
(3)宏观经营体系。这一体系中的主体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二)健全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严格科学的资产评估制度是管理国有资产的重要前提。缺乏完备的资产评估管理制度,既难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又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首先,应制定科学的资产计算评估办法。其次,应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制度的建设和管理。
(三)完善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制度
国有资产是我国公有制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并进一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应当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评价和考核体系,从总体上考核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对国有企业的财产保值状况进行监督评价,健全定期资产清查制度,及时了解国有资产的盈亏和报废问题,并及时分析其原因,找出相应解决办法,对违法行为应给予必要处罚。同时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领导体制,强化税收的征收管理,堵塞税款流失漏洞。
(四)加强国有资产的立法和执法保护
加强国有资产的立法和执法保护,应当成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执法保护,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保护国有资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27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不仅经济总量的排名逐步提升,而且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综合实力水平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改革,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使很多人走上了致富道路,不仅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改革红利的释放,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企业发展面临极大困境,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极有可能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因此,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使更多人享有改革红利的成果。
1 改革红利的发展现状
改革红利是指改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并配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比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目前来说,改革红利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说,旧改革红利行将消失之日,就是原有改革的优势潜力耗尽之时,此时必须推出新的改革措施,才能保证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的出现。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等,说明我国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合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就是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农村地区实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在城镇地区,推动食品、服装、住房等从计划供应到市场供应转变,逐步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在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的同时建设一批百万级人口大都市。在企业界中,从厂长负责制的探索到现代公司制度的设立,实施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对民营经济由禁止到限制再到鼓励,建立包括银行、证券、基金、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释放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活力,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 改革红利与经济发展
2.1 经济发展是改革红利的体现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这充分说明,要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因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间,我们要改变以前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粗放经营,在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加强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更好地与国际相接轨,以利于深化改革开放。
真正的改革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利,通过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全体人民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想真正享有改革红利的成果,必须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而在释放改革红利的过程中,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的阻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革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同时也需要改革相应的政治体制。
2.2 经济发展会促进改革红利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06-03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一)高级人才的概念界定
高级人才是人才的精华部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决定性资源[1]。一般认为,高层次人才在人才结构中居于顶端的位置,拥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处于各专业的前沿,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和文化领域中,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2]。本文所指的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能承担重要任务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二)相关文献综述
1.交易费用理论。科斯(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当企业依赖外部服务商时,则把市场合约作为治理结构形式;当依赖内部员工时,则把组织等级制度作为治理结构的形式;当获得投入的质量相同时,企业将选择总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所以,当企业长期拥有高级人才的成本很高时,市场治理结构能够更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市场机制,非永久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是更有效率的选择。
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可定义为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的总和。关于中国的人力资本配置制度,郑伟(2004)提出中国的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应主要从配置的政策法规、市场配置制度、配置的价值观念等基本制度安排入手,进行相应的创新,进而推动整个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发展[3]。宋晓梅(2006)认为中国的经营者选拔制度以行政任命制为主,激励制度不健全,约束制度内部没有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市场约束机制也存在问题[4]。提出了对改革经营者选拔制度、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实现经营者市场配置制度的创新。
二、中国高级人才配置现状
高级人才理应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创新能力在各个领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等原因,许多高级人才并没有发挥出他们全部的知识才干。20世纪末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打破垄断,构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在人力资本配置,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配置方面,垄断的坚冰仍然存在着。体制原因导致中国的高级人才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一些高级人才的专业素质出现下滑。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更多的高级人才倾向于一种体制内的工作,如政府机关、高校、大型国有企业等,由于缺少有效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措施,使一些高级人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人才质量的下滑。第二,市场配置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高级人才流动存在障碍。经济学家认为,任何要素只有在流动起来后,才能在生产中得到最佳利用,并实现利润最大化[5]。目前中国人才处于计划和市场的双重机制的配置下,制度的不健全人为地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把人束缚在某一地区,使人才难以按市场经济的需求流动起来,阻碍了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三、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研发投入产出的实证研究
由于许多高级人才都处于研发领域,所以本文选取了G8国家和临近的韩国在研发(R&D)领域投入产出现状与中国作比较分析,运用DEA方法和DEAP2.1软件,试图反映中国目前R&D的人员投入和产出在国际上的水平,进一步论证中国高级人才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本文选取了1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研发投入指标上,本文选择了科研人员全时当量这个个指标。研发产出指标上,本文选用了专利数量、高质量科技论文数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以作为研发活动的四大产出指标。
(二)研发的总效率评价
总效率也称综合效率或规模技术效率(crste),当某被考察各决策单元的总效率值为1时,称为有效。当被考察单元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时,则为规模技术有效,crste由B2C模型来测度。由于一些国家近几年的数据有缺失,所以本文使用了最近的2007年的数据来分析投入产出效率。表1为2007年G8国家以及中国、韩国在研发方面投入产出的原始数据。
根据表1的内容,用DEAP2.1软件中的B2C模型分析各国的数据,可以得出表2的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的综合效率值为0.589,在十个国家中排名第九,处于落后位置,并且离最优值1有一定差距,说明中国要在短时期提升研发效率是有难度的,必须要依靠长期的制度改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率值。另外中国的纯技术效率值远远高于规模效率值,说明造成中国综合效率偏低的原因是规模效率的低下,即人员投入未达到最佳值,而规模效率处于递减状态则说明了目前中国科研人员投入相对于产出过剩,存在人才闲置、人才流动不畅等现象。
将表2中的各类效率做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可以直观的看出中国的科研人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