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优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9 08:03: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教育的优势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2-01

博物馆是典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传统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是社会作为教育的很好的体现形式,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习基地。博物馆是集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这三项基本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一切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 ,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收集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社会教育服务。如果单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和档案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 ,它就称不上是博物馆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办好博物馆的根本要求,即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博物馆教育对观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环境,即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的说教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大学生,继而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来影响大学生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至于接受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一座具有独特风貌和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览的第一印象是馆舍建筑环境,它不仅可以打动并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还可以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参观环境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到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其陈列展品,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实物为基础,配合多样化的形式设计手段,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环境物证,达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这些馆藏文物是先辈们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历程,而且这些实物是其他机构和场所不具备的,是研究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物佐证 ,是文物独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所具备的独有优势之一。而博物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它能够尊重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地给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可以根据他们,他们的特定要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讲解和服务,能够把大学生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让大学生在博物馆当中充分感受到友爱、和谐、美好。这对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和场所不同的教育形式,就是与它有着相类似作用的图书馆也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博物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那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平台,其载体主要体现在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依托,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事物等方式,接受到所需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而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大部分还是书籍、读物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看的就是书本,假期时间还是再让他们看书本怎能不腻烦,根本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广泛应用 ,博物馆的直观教育的手段和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自主性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保持主体地位。因己施教,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兴趣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完全凭学生们自己的兴趣,愿意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就研究哪些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自然就可以给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这样便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学生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这对大学生接受书本上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篇(2)

一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会教育

初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多2~3岁,在家中如“众星捧月”,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应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如一楼都有哪几个班,二楼是谁的教室,让幼儿知道喝水、上厕所、上舞蹈室的地方。对新的环境有了了解,逐渐培养他们热爱幼儿园的情感。让小班幼儿参加到中、大班的活动中,鼓励他们和大家一起玩,教师运用奖励、表扬的方法,说出哪个玩得好,没有抢玩具,没有打闹。对玩得好的小朋友,给他一颗小星星贴到身上,并鼓励其他小朋友都向他学习。对整天表现都出色的小朋友,评价出每天的幸运小天使。教师教育幼儿与小朋友相处要有礼貌,要团结友爱,学习过集体生活。在游戏《玩具分享会》中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玩具?应该怎样玩?小朋友有的会说自己玩,有的会说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时教师可以说:“小朋友只玩自己的玩具,其他的小朋友都没有看到、玩到你的玩具,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交朋友,你多么孤单啊?我们把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再把玩具借给你,这样你又多玩了一个玩具,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多好啊!”让小朋友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分享,对不愿借出玩具的小朋友,教师应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幼儿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帮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礼貌交往,如教育幼儿见到老师和同伴懂得问好,离园时说“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习讲卫生,可以用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认识自己的小手等,让幼儿学会怎样清洗自己的小手,教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进而教他们学会自己洗脸,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让幼儿知道手上会生长出很多细菌,如果吃东西时不洗手,细菌会吃到肚子里,身体就会生病。由此教育幼儿爱清洁,爱护用具等。在教育判断真伪时,要让幼儿知道社会上有正直善良、也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教师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让幼儿明辨是非,学有榜样,学习文明行为时,教育幼儿走路轻,说话轻,做事时多为他人着想。

二 家园结合进行社会教育

家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的独生子女,都以“我”为中心,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如何爱父母、爱他人是许多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在爱家庭活动中,指导幼儿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组织幼儿分成几组拿出炊具玩具洗菜做饭,边做游戏边问爸爸妈妈:你们每天要上班,回家又要买菜,做我们爱吃的,你们辛苦吗?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体味父母的爱,进而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篇(3)

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组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定,是教学设计首要的、关键的一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表述,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基本功。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节课“我的家在哪里”,教师应当在分析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状态、学校教学条件、本课教学主题等因素后,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独立绘制出所在学校的平面草图;2.分析并初步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3.利用自己绘制的平面草图,描绘某个地点的具置,并能进行地图上的简单计算;4.利用图介绍周围的环境;5.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对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的具体落实,因此,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型的设计力求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应博采众长,无论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课,还是茶馆式的讨论课,应积极创设和鼓励人人参与的授课情景,发挥各种课型的优势。启发式的课型能诱发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讨论式的课型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对问题深究的习惯;练习式课型则能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述式课型能更多地传授新知识、新概念。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深浅度等,先进行单元备课,了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授课的教学课型,然后再进行备课。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节课“大洲和大洋”的内容,以组织读图、理解的方式解决陆地、岛屿、半岛、海、大洲、大洋等抽象的概念,除了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插图之外,另外向学生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海陆模型。学生通过自学为主的学习,基本能够准确地区分概念,比之由教师抽象地解释概念效果要好得多。从学生课堂练习所反馈的情况看,能基本落实课标要求,这个课型的设计是成功的。

再如,第二课“自然环境”的内容,涉及地形、气候等知识,多为学生未亲身体验过的,也很难拿直观的物体来演示,我就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运用想象,解决概念,理解现象。

三、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多样化

教学中的活动一般包括:讨论、辩论、模拟、角色扮演、制作、合作探究等。当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设计课堂活动的内容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活动设计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有机联系,又要与教学内容本身存有逻辑意义的、实质性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师在讲“文字的发明”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字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先组织了一个“口耳相传”的游戏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总结在无文字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衰减和扭曲现象。设计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2.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活动内容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课堂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而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例如,“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课,探究活动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两次航海活动的对比及反思,而如果将郑和船队的布阵情况作为活动的内容,占用大量时间,就有喧宾夺主之感。

3.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应只注重其外在表现方式,还应注重其内在品质,设计出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励性。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早期国家与社会”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探讨关于早期城市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让各组画一幅城市的想象图,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好。这个活动不仅要体现个别学生的美术特长,更重要的是,要在图画中体现出早期城市基本特点的内容。如有的小组所画的想象图,虽然画技一般,但勾勒出了属于早期城市的一些重要元素,如河流、市场、高大的宫殿等,因而受到老师的表扬。

四、命题的方式要做到多样化

这里所说的“命题”,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命题。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本身就决定了命题的多样化,可以是说的、答的、画的,也可以是游戏的、表演的、参观的;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也可以以主持的形式开展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活动形式,确定不同的命题方式,使命题多样化。但在同一个活动中,命题也要做到灵活多变。

例如,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文明的摇篮”时,设计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为线索的活动课,穿过时空隧道,纵览古希腊的文明发展,命题形式有“填”“讲”“辩”。“填”:在教学描绘的示意图上填上古希腊文明的发祥地,并用箭头标出古希腊文明中心的转移概况;“讲”:“时空旅游团导游”分别介绍雅典、斯巴达的所见所闻;“辩”:举行辩论赛,伯利克利的说法到底是完全正确或是部分正确或是错误的?在一个以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型中,以命题的多样化,体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充实活动的内容。

再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中,我把课型主要设计为自学课,提供给学生一张自学工作表,内容包括:人物、学派、生活年代、主要思想或主张、地位或影响,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自学;之后分组代表一个学派陈述自己的观点,组织辩论,在课堂上演绎“百家争鸣”。辩论的环节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一堂课拘束于单纯的“自学”形式之下,把课堂推向。

五、努力使教学内容变得充实

虽说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教材有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这给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社会、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带来了麻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补充一定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延伸、扩展知识。

例如,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汉朝的建立”和第四单元第二课“隋的兴亡、唐的盛衰”时,我们可补充些西汉、东汉的历史,也可以补充些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的史实,如三国时期的社会矛盾,隋朝的政治,盛唐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等,只有适当地补充知识,才可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知道朝代变迁的规律。

再如,教学古雅典时,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联系起来,宣传奥林匹克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教育学生懂得古为今用,学会分析事物的联系性;教学“焚书坑儒”时,使学生懂得如何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学会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教学西汉“和亲”政策时,借“昭君出塞”,自然带出古代中国的“四大美女”,让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教学唐文学史时,吟上几句千古绝句,欣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巅峰时期的传世名句;教学近代史西方列强对我国侵略、瓜分时,联系上当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国情教育、正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等。

六、要转变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课堂教学不单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教材,不断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既可以塑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体会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巩固、掌握过程。有时候,教师由于自身接触社会的局限性,许多知识点还不如某些学生懂得多,例如,在九年级教材中有关资源与环境、市场经济、科技之光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同学家庭是有企业的,对市场经济方面认识较深,由他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效果更好;同样,科技之光方面,有的同学介绍了武汉电视台摄制的“科技之光”内容,还有的把最新的军事科技知识讲给大家听,通过学生的讲授,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就会更自然,老师自身也得到了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教材,查找重点知识,编写考试题来考查老师,这种方式在运用中学生会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必须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更进一步。

七、重视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

“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绝不仅仅是布置课堂或课后作业那么简单。传统的作业布置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总体而言,它是比较随意的,针对性并不强。而在学习测评手段的设计中,每一个手段的确定,设计者都应该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这个手段是为检测哪一个教学目标的落实而定?

2.这个手段为什么能够检测这个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篇(4)

新课程实施以来,品德与社会课愈来愈引起重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使品德与社会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讲,当前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发展不平衡,效果不显著,还难以在大面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中,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教”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扎实、充分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他们因为工作头绪多,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没有时间顾及对本课程的研究以及应有的教学准备,以至于出现了让学生收集资料,自己却不准备;让学生去调查访问,自己却不参与;有的甚至是连教材都没看过就进课堂了。我们的老师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准备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

其次,要做好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准备。

第三,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好教材。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如社会中的新信息,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教学真实、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决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不能将教育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教师要注意课程内容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要丰富多样

当今时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时常让学生感到单调、烦闷,课堂上容易出现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恹恹欲睡的情形。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科学设计课堂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研究课堂提问,科学设计课堂提问,做到以问助教,让每一个课堂问题都切实有效;以问促思,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发展;以问导学,让每一个问题都关注学生需要。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一是问题的难易应适度;二是问题要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要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三是提问的方式应多样化。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历史和地理的知识,在教学中,用现代化手段去创设情景,学生在相应的情景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三)创设情景,引发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体验带给学生的是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着他们的个性,促进着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能引发学生积极体验的教育情景,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和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体验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体验,也可以在探究、合作中体验,还可以在讨论交流、辨析演讲、观察实践、动手制作等活动中体验。体验的时间可以分为课前体验、课堂体验、课后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握活动目标及活动的价值。

(四)课外延伸,强化社会实践

篇(5)

一、讲授的有效性

1.成功的导入。采用乐曲、图片、谜语、故事、动漫、实例对比、热点时事分析等导入方式,课堂伊始就能深深吸引住学生。如《品格的试金石》教学中,教师课前拿出一张假币让一位同学去买东西,教室里砸开了锅:“老师怎么能用假币呢?”“还想让同学去骗人?”。上课了,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有人大声叫起来“老师不讲信用!”,但很快又有同学大声喊着“原来老师是为了教育我们……!”这时,再配合教师精心设计的口头说明,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读起课文……再如教学《诚信的回报》一课前,教师播放课件:一位电冰箱厂经理在库房里检查电冰箱质量,检查出问题冰箱76台堆积如一座小山,工人们提出便宜点处理给职工,而经理却抡起大锤砸向冰箱……情景的引入,把单纯口头语言的讲授化为多种形式、多种媒体所组合的情景,让学生能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化。

2.善于捕抓细节,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文明的传递》的视频时,有一个学生在做记录,老师告诉学生:“边欣赏视频,边做笔记,是一种认真学习的好习惯。”一节课能教给学生一个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发展将是终生受益的。

3.注意“留白”,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孔子举例“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识的生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深层知识,灵活运用。

二、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让学生更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有效提问首先要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如教学《为平凡感动》,教师让学生知道受人尊敬的人不仅仅是只出现在惊心动魄的场合中,还要使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自己学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教学“算算家庭帐”教师在提升观点的阶段时提出问题:“请在小组内向你的伙伴提几个关于家庭理财的问题,问题必须能够帮助伙伴一家科学理财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思考、讨论,最后形成“开源节流、合理开支 ”的科学家庭理财观念。显然,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直接告诉他如何科学理财要好得多。

提问首先应注意学生学习知识学习规律,问题由浅入深,从表面到深层探讨;其次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提问,关注全面。

三、倾听的有效性

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掌握他的品德发展现状,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俄国一位文学家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我们要善于倾听,捕捉学生的真心话,并将其转化为教育契机。在教授“说说我的零花钱”时,老师听到一位同学说自己每月的零花钱300元,而给他姐姐的零花钱则是50元。可当着全班的面却说自己的零花钱只有20元。老师不动声色地在全班汇报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有同学每月的零花钱是300元,你们想知道这些钱是如何支配的吗?”同学们纷纷说:“想!”于是,老师请那位同学与大家共同分享,最后还鼓励他说:钱多钱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用得其所。学生们认识到钱应该用在有需要的地方,这样“用钱”才具有最大的效益;还“意外”地收获到“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不可取。

四、活动的有效性

1.指导落实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步骤、方法,让活动的开展达到预想的效果。如《算算家庭帐》一课,让学生共同制定并明确活动目标,然后分析家庭每个月基本的开支应该有哪些项目;再指导制定调查计划,并共同设计调查表。

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充分让学生体验,而生活就是学生体验的最好场所。陶行知曾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如《爷爷奶奶讲故事》,教师指导学生寻找自己家中的老照片,并在祖辈的指导下了解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把老照片带回来展示并讲出故事,学生间接“体验”了当时的生活;再让学生动手调频老式收音机,亲身“体验”,真切地感受那时生活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他们产生珍惜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品德未必就在课堂上生成,也许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效果;而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复杂性,他这方面表现好,可能另一方面表现就不尽人意或者他在学校表现好而在家庭、社会上就办不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可持续性。

(1)多元性。评价方式不应只是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可以多形式评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竞赛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注意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品德生成与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2)可持续性。一节课堂结束,对学生的评价并不能也到此结束。考虑到学生品德养成的长期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持续。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教师可以继续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层面、多元的评价者重新评价学生,以获得对学生全面的、动态的综合评价。

六、反思的有效性

篇(6)

每次听到的“娘啊……娘啊!白发亲娘……”我总会泪流满面;每次听到阎维文的“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我总会泣不成声,也许是我已身为人母,才会如此感受至深,才会如此撕心裂肺啊!

父母是五十年代的人,勤劳俭朴,直到现在仍然如此,稍微有点“奢侈”,也是一次生病后“大把大把钞票”买药后实在心疼而为之。父母的勤劳俭朴成为我最大的财富,否则,在如此花花世界中,我不在跟头才怪呢!父母的爱竟然在无声的教育中。

小时候,父母对我的爱,可以用“离不开”三个字概括,有父母的地方有我,有我的地方有父母,就连上学时也一直盼不到回家,想妈妈的饭,想妈妈的一声“乳名”,想爸爸的“歌声”。

长大后离开家,每次回家,父母没有太多的话,只有我喜欢的饭菜,一次次深深的注视。隔三岔五回家问候父母成为彼此的心照不宣,此时,父母的爱竟然又在漫长的等待中。

直到现在,我仍然享受着父母的爱,成家立业了,还跟父母索取着爱,哪一天,不想做饭了,电话一打,父母无论有啥重要事先搁着,保准人到饭熟,享受啊!首长一级的享受啊!哪一天有伤心事了,总是跑去跟父母说,直到有一次,因为老公失业,我们无家可归,只得搬往我单位的破窑洞一事,我痛哭流涕,父母虽说嘴里说着‘不受点苦,那能行呢?’却疼在心上。不长时间,我发现:父母的头发一下子全白了。那一次,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在揪心的痛中。

我发誓:以后无论有多难,多过不了坎的事,决不再跟父母说。这也许是为人母后的良心发现,因为以前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爱孩子的感受,父母头发变白了是如此的刻骨铭心,是如此的能理解,相反,我们对父母的爱为什么竟如此不堪一击?

当父母生病时,牢骚满腹,竟告诉他们“你们健康就是最大的疼爱我们”,以至于父母不健康还装健康,有病忍着不说,不孝啊!大不孝!

我真希望父母的爱,赶快停止,少一点,我就少一点自责,少一点痛苦。难道我爱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对自己的惩罚?我怎样才能补偿父母父母对我的爱呢?

这样的迷惑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吸引人?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会使每个人像恋父母一样恋着它?而是仅仅为了混饭吃?使我想到了: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比较缺失,一味的追求成绩是我校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嘴里喊着“素质教育”手里却抓住“应试教育”不放,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唯一的评价就是成绩,以致于一切朝着成绩努力。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资料,老师有批不完的作业,熬不完的日夜。学生叫苦连天,老师苦不堪言,简直太“充实”了。

以我县新民煤电对教师提供的奖励为例可见我县教育现状。

乡下中小学寥寥无几,孩子们几乎都拥进县城上学,县城有条件的学生去更好的城市上学。进入县城的学生,接受着等级的洗礼,好学生进好班,差生进差班,大部分学生上学很困难,上好班比登天还难,同样,教师也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检验――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无不是认可的标准。那么,这样的环境中对教师奖励,无疑存在着偏颇,说是成绩优秀奖,其实并非如此,倒不如说是社会关系网奖,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没有良好的心态是不行的。

篇(7)

一、 社会活动生活化——探索渗透在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教育

良好的幼儿社会教育应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的价值,和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扩展、迁移和巩固经验。

1. 环境创设中渗透社会教育

幼儿园环境应具备社会的感染力、美感、情趣性。我们在环境设置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等溶入其中,使社会教育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例如,幼儿园的围墙栏杆有意识地布置了不能攀爬的标志、图片,对幼儿进行爱护生命的教育;楼梯台阶贴着上行靠右、下行靠左的小脚丫图形,提示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

2. 日常生活中了解社会认知

幼儿的思维是感性、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社会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社会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无时不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社会认知,练习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例如,“厕所堵塞问题的解决”,首先是疏通,其次是找原因,最后是解决,一层一层下来,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厕所也不再堵塞了。

3. 家庭教育中重视社会教育

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生活中的家长对幼儿的“社会”教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平时,可让孩子讲讲家庭成员的生日,说说自己父母喜欢的电视频道及内容,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脚等。

二、 社会活动游戏化——探索渗透在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教育

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游戏环境的创设能让幼儿轻松地在“玩”中“学”。

1. 编制幼儿喜闻乐见的社会活动游戏

我们通过分析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围绕近期目标,设计了角色游戏、音乐游戏、亲子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五种类型的游戏,无论哪一类游戏都有社会化教育的内容与作用,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结构游戏要求幼儿认真细致、克服困难、团结协作;角色游戏要求幼儿间相互配合协调;智力游戏要求幼儿善于自控、遵守规则、诚实操作。例如,为帮助幼儿体验小伙伴一起玩的快乐,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孤独的一条鱼和快乐的许多鱼”;为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设计了亲子游戏“衢州小吃”,请企业界人员、家长、孩子一起来做、“推销”、品尝邵永峰麻饼、美妍蛋糕、龙游发糕等。

2.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组织方式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游戏的组织方式要丰富多彩。小班组织的游戏形式要单一、情节性要强,中班的游戏形式可多样化,大班则可多一些让幼儿练习行为规范的环节。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小班可投放大量相同的娃娃、餐具,中班可再开设一些医院、理发店、餐厅点,提供幼儿更多选择的机会;大班则可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去体验。

三、 社会活动整合化——探索渗透在家园环境、各学科领域的社会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无论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一个整体,教育者应该充分协调多种资源、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社会教育形成一个系统,使各种因素发挥整体的影响,以提高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

1. 家庭与幼儿园社会教育价值导向的整合

幼儿的社会教育关涉整个社会,又需要整个社会关注,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更多元化的群体。单纯通过幼儿园而没有整个社会的系统协作,幼儿社会教育是很难走出困境的。我园建立了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促进了家园之间幼儿的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沟通。如进行父母价值观的调查,了解父母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期望;幼儿园向家长发放有关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手册并对家长进行辅导,组织家长进行价值观讨论等,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2. 社会领域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整合

潜移默化是社会领域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在社会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边际交融。如在中班科学“打气球”的活动中,我们就渗透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提供给幼儿各种充气的工具时,各组的材料不同,鼓励幼儿在活动时相互协商、操作。

四、 教育内容“时代”化——探索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教育内容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时代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幼儿社会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1. 关注身边的问题

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素质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构成。我们把幼儿“社会性素质”培养的目标第一条定位为:不成为危害社会的人。近段时间,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染色馒头、毒花椒等,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成为公共安全的顽疾。我们开展了“食品安全你我他”活动,组织幼儿给有关部门、企业主写信,寄发“叔叔阿姨,我要吃最安全的食品”的照片,倡导“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做食品安全小卫士”的理念。在全社会进行反对酒后驾驶的活动中,我们的孩子也积极参与其中,给爸爸妈妈写信,不乘坐喝酒以后的人驾驶的车辆。

篇(8)

从生活走向物理,用物理知识指导社会生产和生活是物理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式学习,也不一定要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物理知识可探究点并不多,我们应选择那些在实际条件允许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引起学生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章节内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二、明确活动课的任务和目的

确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后,必须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即: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课学生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能证实哪些物理知识和规律,能否通过所学知识对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三、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是能否成功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和前提,也是在活动中能否得到学校和上级部门支持和配合的重要依据。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可行性分析

社会实践以安全为首,它的教学活动过程不是在教室和校园内,而可能是在游乐场、工厂、社区、市场、农场等,因此学生的人身安全显得尤其重要。活动前必须先与实践活动目的地主管单位和个人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后,请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协助安全保卫和应急事件的处理。此外,还要分析活动的时间是否与学校重大活动及活动所在地发生冲突,活动时的天气情况等。由以上分析确定好参加活动的人员、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活动对象及内容,若是利用寒暑假、主题夏令营等较长的活动时间,则更应该与家长取得联系,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让家长和学生一同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则更有利于活动的成功开展。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分组和分工

不同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均可能不同。如若是在体验“超重与失重”活动中,让患有心脏病的学生去坐过山车就不适合。有些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可能观察力强,有些学生可能活泼好动,擅于交往。每个学生都有他闪光的一面,教师在分组和分工时,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确定好活动小组长和具体任务,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相互搭配,使他们在组内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取长补短,更好地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以更好地完成所布置的活动任务。

3.保持各组之间的联系和信息反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指导和处理

4.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方案

对学生活动进行合理、公正、有效的评价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肯定,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活动是否符合主题

②是否有问题的提出

③准备活动(本组是否有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④实施活动计划和方案过程中表现如何

⑤根据调查内容能否得出结果

⑥对这次活动的体会

四、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心理指导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一般很高,一旦出了校门就可能是脱缰的野马,有些学生可能各方面都不错,但有些学生可能连基本工具的使用都不会。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必须言明纪律,再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基本技能指导(仪器的使用、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出本组活动计划和方案,使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和基本技能准备,以更好地去面对实际的挑战。

五、活动的实施

虽然这个阶段主要由学生完成,但教师却是最累、最紧张的时候,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原来想到和可能没有想到的问题都会随之而来。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及时收集学生中的各种信息,快速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直到全体学生集合归队安全返回为止。

六、创设交流合作空间,及时总结和评价

一个活动课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只完成其中某一方面的探究。在各小组完成本组活动计划和方案后,及时集合起来进行讨论、研究和分析,各组阐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互相交流,相互协作,让学生知道原来处理问题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争论和辨解中学会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的良好品质。

教师根据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各组进行合理评价,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各组的研究成果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拓展。

七、活动后的反思

组织一次活动课并不容易,不管效果如何都有其成功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有利于更充分地了解学生且做到因材施教,也能给自己和其他教师以后再进行类似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

八、活动课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篇(9)

如今,一些小学生都会参与斗殴事件,这不得不引起小学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究竟是在哪一环节出现了纰漏和差错,导致校园恶性事件愈演愈烈?毫无疑问,教师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工作准备不够充分是原因之一,由此也给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品德教育的实施已刻不容缓。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是渗透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优势的发挥,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促进教学效果。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也正是这一原因,小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课,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德行。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绝大多数任课教师仍沿用机械化的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升。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为了使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二、如何深化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1.不断挖掘生活教学资源

小学生的知识文化汲取途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和课余学习,课余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生活中对知识的汲取,这个途径可以是生活中的互联网、家庭文化氛围又或是书刊杂志等。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从多途径汲取相关知识进行指导,此过程就是小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认知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

例如,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布置调查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环境污染的情况。在授课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上交流调查结果,学生的答案无疑是多样化的,然后再引导小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这时候学生便会想要迫切地改善环境。为此,笔者组织了一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引导学生一起想可行性方案,从而为社会环境的保护献自己的一份力

量。这样一来,授课就能够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以便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观察以及分析,继而对自我的日常生活行为作出反思,从而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加生活化,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得到全面的发挥。

2.重视教学生活案例的导入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为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任课教师要重视教学生活案例的导入,将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社会延伸,这样教学内容就能够与生活整合。例如,在进行《“法”在我身边》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先明确了教学目标:目标一,由课堂学习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必要性;目标二,引导小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其了解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优良习惯。首先,笔者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定地生活,是因为法律在保障我们,法律一直都在我们身边。”紧接着,笔者出示了生活中的案例:由于家庭重男轻女,在家庭贫困的情况下,妈妈为了保障弟弟的物质生活,令小玲辍学,请同学们辨析一下这种行为。这时,学生就能够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明白法律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保障,从而树立懂法、守法意识。这样一来,在生活化案例的导入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源于生活,帮助其对知识的汲取与感悟,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质的飞越,有助于生活化教学优势的发挥。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生活化教学存在着诸多教学优势,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小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学习体验,并促进小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与理念,从而更好地规范自我的行为,全面、健康地发展。

篇(10)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如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实施有效教学是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命题。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有效教学的源头。对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可归纳为两种派别:一派是从促进学习者角度来定义,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主要关心某种教育活动怎样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理想学习。另一派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角度来界定,主要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保障下,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最优质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的教学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深入探讨社会学视域下的有效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教学是由有哪些要素组成。

二、有效教学的组成要素

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很多,若提一条粗线条框架,则可含四个方面,即课堂教学自身社会系统、课堂教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课堂教学的社会功能、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模式。 笔者认为,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主要包括三大组成要素:时空要素、角色要素和外部资源要素。

(一)有效教学的时空构成

有效教学的时空构成是指教学时间构成和教学空间构成。教师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课堂教学的时空构成,而其体现着特定的课堂教学的某些社会学体特征。

1.时间构成

课堂教学的时间构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不同类型的互动所占时间比重来体现的。研究者对28个班级的课堂进行观察后发现,课堂交往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师生交往独占型、师生交往主导型、师生交往混合型。其中,师生交往主导型所占的比重最大。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课堂在时间的分配上着重于师生交往,但生生交往基本无法得到落实。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交往,创造条件使生生交往真正得到落实,从而彰显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2.空间构成

课堂教学空间构成一般分为传统型空间、马蹄型空间和分组型空间构成。有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构成主要形式是传统型,即“秧田型”。在这种课堂中,就座与讲台附近的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互动较多。而座位一般由教师安排,教师出于便于控制课堂的目的,有意识的安排学生的座位。这种空间构成形式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展开,因此,将课堂教学的空间构成由“秧田型”改为“马蹄型”,既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此外,分组型课堂空间构成也是有效教学可取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相结合,其目的都是达到有效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中的角色

社会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角色主要有两种,即教师和学生。如何扮演好这两种角色,是课堂内实施有效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

1.教师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知识传播者”和“社会代表”两种角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其只有在知识的占有上先于、多于学生,才能奠定教师的知识权威的地位。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的特征是“社会规范性”,它“迫使”教师不仅必须向学生明示何谓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而且其自身首先就必须成为这些特定文化的范型,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与文化熏陶。

2.学生角色

在课堂教学行为中,与教师角色相对应的便是学生角色。针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社会学视角),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类是认为学生角色是“受抑角色”,由于制度、班级人数及权利等原因,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不高,总是受到各种压抑,其扮演的课堂角色多为遵从者,取悦者,忍受者等;[6]还有一类观点认为学生角色是“适应角色”,这一类学者在承认学生有受抑的一面的同时,着重强调其反抗的一面,认为学生在课堂中并非一味遵从、取悦与忍受,而是经常不参与、阻碍或与教师交涉,即扮演旁观者、诘难者及谈判者等角色。

(三)有效教学的外部资源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角色扮演外,课堂的外部资源条件也是保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形式受到冲击和挑战,多媒体等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扩大了知识面,加快了知识的更新。要想实施有效教学,相应的设施需配备齐全,这才能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个可能性条件。

三、有效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学视域下的有效教学有其时空构成和角色构成,并需要外部资源条件的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有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与“你”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韦伯认为教师权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权威,即在长期的传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权威;第二种是感召的权威,即由个人魅力所获得的权威;第三种是合理――合法的权威,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的或法定的权威,另一类是专业的或理性的权威。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 垃圾处理的方法 下一篇: 产业链形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