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0 10:1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篇(1)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据卫生部报道,2007年上半年我国8O.91%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69.42%发生在农村,其中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为主要问题[1]。因此,重视农村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中小学校学生就餐环境、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是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重点。现就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常见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与解决办法浅谈如下。

1 农村中小学校常见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1.1 学校领导卫生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近年来,由于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行,使得部分学校领导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放弃了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或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得力,没有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纳入到学校议事日程。甚至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社会个体经营者,不管不问,不负责任,根本没有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1.2 食堂卫生制度不健全。从业及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缺乏,部分学校食堂没有制定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没有专人负责食堂的卫生管理,出现问题责任不清、相互推诿;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进行正规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卫生知识匮乏,根本不具备食品从业的基本资格;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能按照有关规程进行操作,使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发生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

1.3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随着学生就餐人数的增加,部分学校食堂的建设规模、布局不能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需要,只注重食堂的经济效益,不注重食堂布局的改造、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设备的添置,致使部分学校食堂存在着就餐人数多、食堂面积小、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布不明确、卫生条件差、设备陈旧等现象。

1.4 饮水和环境卫生条件落后,食品卫生安全没有保障。由于部分学校所在乡镇没有自来水,食堂生活用水均使用自建水井供水.没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消毒设施,没有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学校食堂周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没有防虫、防鼠、防尘设施,致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没有保障。

1.5 卫生监督和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卫生监督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宣传和技术指导不到位,教育主管部门放松监管,导致农村学校食堂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2解决办法

2.1 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卫生监督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密切配合,针对存在的问题定期联合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对不符合规定要求、达不到标准的学校食堂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2.2 提高学校领导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应将食堂卫生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改变其目前承包后撒手不管的状况,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2.3 增加资金投入,改善食堂的卫生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学生食堂的经济投入,对原有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增添设备,使其达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基础设施齐全,改变学校食堂脏、乱、差的局面,保障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篇(2)

何谓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病因是什么?专家称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敌人的说法是否科学?

食品添加剂不是最大问题

“什么是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时下在老百姓心目中,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添加剂问题,实际情况不然。”同时兼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一职的陈君石指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三大敌人依次是食源性疾病,农残、兽残、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换言之,食源性疾病是最大问题,非法使用添加剂只能位列第三位。

笔者从采访中获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那么权威专家认为的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是食源性疾病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对此,陈君石介绍,从2011年开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1000万人展开了为期一年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大约每隔两周入户调查家庭居民是否存在因饮食不当导致腹泻或肠炎等。最终的监测结果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每6.5人中就有一人曾经发生过食源性疾病。“由此推算,全国每年将有超过2亿人遭受过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源性疾病是我国食品安全的第一大敌。”陈君石说。

食源性疾病因微生物引起,将食源性疾病视为食品安全头敌不仅仅是陈君石的观点。10月中旬在厦门举行的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国际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也一致认为:食源性疾病危害远超违法滥用添加剂,中国应尽早加大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防。

据这次会议的与会专家介绍,该高规格的国际研讨会围绕“控制微生物危害,保障消费者健康”的主题,从全球化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相关危害,保证人类的健康。

篇(3)

中图分类号:X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94-01

前言

古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尤其能够看出食品对于人们生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想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除了人们自身对其种植和生产进行监管以外,还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降低食品所遭受的污染,并为食品的种植和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虽然我们高中生无法全程参与到食品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但是我们可以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环境和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确保两者能够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阐述。

一、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频发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食品监管体制不健全等[1]。而食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主要体现在:(1)种植问题。很多农民在种植食品原材料时,为了追求产量和外观,很多时候忽略了农作物的质量,通常会使用一些违禁农药,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农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充分考虑到种植位置等因素,如果在重工业园区附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虽然也能够种植出农作物,但是农作物极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2)生产问题。很多食品在供人们食用之前都会进行再加工,而再加工的过程若不合格也会造成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我国存在很多食品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当中很少有国家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而且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甚至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极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甚至威胁到人体健康,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地方的环境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环境上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安全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生物因素。生物污染是产生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其所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很大危害性,如在我国香港所发生的禽流感事件等。其次,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当前我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最常见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在种植食品原材料时,有的农户为了能够使种植出来的农作物看起来品质更好,经常会使用一些具有较强污染性的农药,这使得农作物也带有一定的毒性,从而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一些食品的生产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采用质量较次的包装材料,这种包装材料当中残留很多有害物质,当这些有害物质深入到食品当中,则会造成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后,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根据当前技术无法准确判断出转基因食物是否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其所具有的长期效应。上述种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需要人们加强对其的管理,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三、加强环保工作缓解食品安全问题

1.使用环保药剂种植农作物

用大量药剂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使人们开始注重选择和使用绿色农产品。通常绿色农产品都很少使用化学药剂,但是在这种种植模式下农作物的产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生产成本也较高,不利于规模化种植生产[2]。因此,我国相关企业开始开发生态环保药剂,在保障农作的质量和产量基础上,尽量降低其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环保作用,还能够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应当普及使用此类药剂。

2.加强企业环保工作

重工企业是给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源头,其所造成的水土污染和空气污染都会严重影响到附近农作物的种植[3]。所以,企业应当加强环保工作,应当引进先进的设备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物进行处理,在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我国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农户在选址时,应当尽量避免选择在工业园区附近,以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3.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政府部门加强在食品生产方面的监管工作,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应当取缔小作坊。政府部门应当对容易出现小作坊的地区进行严格排查,避免更多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流入市场。其次,加强对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其所造成的危害性更大(如三鹿奶粉事件),应当加强对其的管理,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够达到食用的标准。只有政府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使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我国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出现安全问题[4]。

总结

总之,食品安全和环保两者之间一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食品在种植、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环境被破坏的较为严重,产生了污染,那么必将产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应当加强环保工作,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促使食品得到安全保障,避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对我们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颜易.圣通环保: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J].国际融资,2013,03(07):32-33.

篇(4)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41-02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仍然以一家一户为主要单位,在低成本、高产量观念的驱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及违禁药物现象较为常见。食品加工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偏小,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依然危机四伏,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随着市场机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及信息交流体制建设的不断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趋于透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和为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将直接决定消费者在市场的购买行为,这也是生产厂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因此,笔者以新乡市市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试图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建议。

1 研究方法

以新乡市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书面调查问卷并辅以口头询问、查询相关资料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7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产品购买渠道

农产品销售渠道包括农贸市场、超市、专卖店、小摊贩、网络或者其他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消费者一般购买农产品渠道方面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消费者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农产品,对农产品生产厂家利用什么样的渠道使自己的商品进入市场并能及时被消费者接触和购买,以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有重要的意义[1]。

调查结果显示,新乡市有34.62%的市民通过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有53.08%通过超市购买农产品,有11.64%的市民通过小摊贩购买农产品,通过专卖店、网络或其他途径购买的市民只占到0.66%。这说明新乡市民主要通过传统渠道购买农产品,对于网络、专卖店等较新兴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接受程度比较低。

2.2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粮食、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过程中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对普及食品安全教育和生产安全农产品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新乡市市民在购买和食用农产品的过程中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差异。认为该问题比较严重的占37.93%,认为一般的占34.48%,这两者共占了70%以上。这说明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农产品的过程中对食品安全问题很关注并且有一定的认识。

2.3 对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关系的认识

农产品安全与否关系到人们自身的身体健康,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之间关系重要性的认知方面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自身健康关系的认知程度,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新乡市市民对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之间关系重要性的认知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有关系,而认为农产品的安全性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程度的占37%,认为对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占45%。由此可见,83%左右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对于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之间关系重要性的原因,有高认知水平的占64%,中认知水平的占34%,低认知水平的占2%。这说明消费者不仅关心农产品安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对于农产品安全影响身体健康的机制也比较了解。

2.4 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不仅可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有效需求,也可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改善的价值评价,其是决定食品安全市场能否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2]。

在对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经过相关分析后发现,性别、年龄和职业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产生的影响不显著,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家庭月均收入越高的消费者由于较为关注食品安全以及具备较高的经济支付能力,对于食品安全有着较高的支付意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农产品过程中对食品安全问题有较深的认识,并认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60%以上的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程度决定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有较高的认识水平。

(2)70%以上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较高的支付意愿,但他们对各类更安全的农产品的支付价格仅比一般的农产品高30%左右,并认为农产品越安全、价格越低是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也就是说,与当前食品安全的供给水平相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3]。

(3)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显著性因素有年龄、职业和家庭平均月收入,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与自身健康关系认识的显著性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显著性因素有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

3.2 建议

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产厂商的相应生产成本,可以促使其生产出更多安全的食品,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

(1)将家庭平均月收入3 000元以上,年龄20~50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消费者作为安全食品的目标消费人群,努力进行营销推广。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消费者对安全食品利益的认知,逐步形成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积极态度[4]。

(2)生产者要不断扩展和延伸安全食品的销售网络,构成城乡立体销售网络,提高消费者购买安全食品的便利性,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3)增强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权威性,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重点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化学、生物污染和造假制劣、非法经营进行治理[5]。

4 参考文献

[1] 尹世久,徐迎军,徐玲玲,等.食品安全认证如何影响消费者偏好?:基于山东省821个样本的选择实验[J].中国农村经济,2015(11):40-53.

[2] 王怀明,尼楚君,徐锐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标识支付意愿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猪肉消费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9.

篇(5)

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含四大问题:第一,农药过度使用,粮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大米及各个蔬菜在种植时因生长需求常常需要使用一定的农药及化肥等药剂,这些药剂若在使用时缺乏对剂量的控制,出现过度使用,则会导致食品受到大面积的污染,农药残留于蔬菜当中,并在日积月累下出现越来越多的农药残留物,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了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亚硝酸盐是食品中的致癌物,而这也表示过度使用农药及药剂将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许多风险。第二,食品生产者缺乏法律意识,大多数食品生产商在生产食物时都未意识到食品添加剂的风险性问题,甚至有相关生产者出现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现象,使得食品的安全性令人担忧;第三,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包装食品均会添加一定的食品添加剂,为的是提高食品的口感,同时也达到防腐的目的,因此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不同功效的添加剂,单有少数加工部门在使用添加剂时,并未按照食品添加标准来严格操作,对各色素、防腐剂等物质进行随意添加,使得食品安全缺乏保障。第四,添加非法物质,许多生产商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会采用吊白块、三聚氰胺等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加工当中,使得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 

篇(6)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色谱法的一种,它的流动相主要是液体,将不同极性溶液或混合溶液利用高压输液系统压入一个固定相的色谱柱,从而实现不同成分的分离,再利用检测器开展检测工作,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当前在化学、医学当中已经普遍应用这种做法,下面主要论述了这种做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检测的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不但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有关。保障食品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不管食品生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我国当前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农业产品污染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食品加工不达标,都会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突破了国界,当前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中也融入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因此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

利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变食品的品质、颜色、风味,利用防腐剂有利于实现食品的干燥与保存,虽然这些制剂当中含有人工合成部分与天然部分,但其对食品安全会产生极大影响,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人们认识到食品添加剂的残留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规定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说明了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检测甜味剂。甜味添加剂可以为食品带来一定的甜味,可以分为有营养与无营养二类,也可以分为合成与天然二种。依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有糖c非糖二种,不管甜味添加剂的成分如何,只要它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即视为合格,当前的甜味食品中广泛应用糖精钠添加剂,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收到较高的经济利润,置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于不顾,大量使用糖精钠,这种添加剂可以导致人的血小板大量减少,严重损坏人的肝功能,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我国专家经过反复试验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食品中含有的糖精钠,比传统检测方法更为优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检测色素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很多生产厂家也使用着色素添加剂,它可以改变食品的颜色,产生与消费者意愿相同的颜色,主要分为天然与合成二种,人工合成的色素主要使用煤焦油制作而成,天然色素则主要使用植物和动物组织制作而成,如果在食品中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则会使人出现中毒反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估量。因此检测食品中的合成色素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在检测肉类食品中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等过程中普遍应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

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重视,在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时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兽药残留现象,指的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给动物服用了一定数量的药物,农药残留则是指农民在种植植物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农药,从而产生了药物残留。人们当前越来越重视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分析其中含有的农药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且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有效检测那些吸附力强、不易去除的物质。因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食物中80%的有机物,有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兽药残留与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

总之,在当前食品检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笔者认为利用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不断提高我国食品质量,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希望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篇(7)

1 色谱法与波谱法的具体应用状况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工业化体系不断健全,在这种趋势下,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有机磷农药的滥用问题,化肥的滥用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各地贸易往来频繁,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就食品的有机磷检测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解决常见的食品农药残留问题。

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色谱法是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着重于分析物资在流动及其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通过对其方法的应用,判断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分离分析方法能够进行物资的浓度转换,进行能够被记录仪测量的电流转换,再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及其分析,进行食品中各类物资成分的检测。

上述方法的流行程度比较高,比较常见于有机磷的检测,这种方法的延伸有高效液相色普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法体系不断健全,常用于微量性农药的检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及及其推广,通过对带有电喷雾离子源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不稳定性农药化合物的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直接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液相柱层析的基础上,这种方法实现了对气相色谱理论的改进,属于一种新型的色谱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益,这种方法的灵敏度更高,具备更快的检测速度,其具备良好的分离效能,应用面非常广泛。相对于气相色谱这种方法能够对易裂解变质的,沸点太高不能气化的0PPS进行测定。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方法,该方法具备微量快速的性质,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定性比较准确,比较易于掌握。

气相色谱法继承了传统检测法的优势,在此之上结合其他方式的优点,实现了继承与创新,这种方法的应用率非常高,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需要把OPPS进行气相色谱的注入,不同的OPPS在固定相中实现分离,程序升温及其气化后,进行检测器的应用,会描绘出气相色谱图,这需要进行保留时间的应用进行定性,通过对峰面积、峰高进行标准曲线的对照及其定量。这种方法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它具备简便操作性,具备良好的准确度。

(3)波谱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其需要根据还原产物、特殊显色剂,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一定可靠性条件下,针对其化学反应结果进行定量及其定性的测定。在实践过程中,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效益,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这种方法只能检测相同基团中的一种OPPS,它的灵敏度程度也不高,这种方法的性质类似于普通鉴别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的效益,需要辅助其他工具使用,进行不同OPPS残留样品的检测,如果是呈现阳性的样品不能进行最终定性,还需要辅助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试验确证。

2 免疫法及其酶抑制法的应用

(1)相对于前几种检测方法,免疫测定方法具备更高的效益。这种方法利用抗原体反应检测,进行样品的微量物资检测,从而进行定性。针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殊性,该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进行免疫测定检测时,需要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免疫法检测体系不断健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益,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研究方法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进行农药残留测定。

在原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酶抑制法具备综合性的特点,其利用OPPS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新型检测方法体系的健全。这种方法能够进行酶分解乙酰胆碱分解速度的降低或者停止,能够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从而实现对OPPS的检测。

(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乙酰胆碱酯酶检测体系不断健全,其能够针对农药进行快速检测,再辅助其他的应用技术,实现了对农药的快速检测,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快速检测仪及酶膜生物传感器。酶抑制方法的成熟程度比较高,其操作比较简单,操作仪器比较普遍,操作效率比较高,适合大批量样品的筛选检测及其现场检测,相对于其他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的灵敏度比较低,针对不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灵敏度也不高,其回收率及其重复性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食品安全事关到社会大众的利益,通过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督及其控制,能够解决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进行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扼杀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为了更好的进行食品安全监测,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监督及其检查工作。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断健全,解决了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为实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遏制住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是必要的,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本职工作,共同维护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J].价值工程,2011(6).

[2]王守法,巢强国,葛宇,等.食物致敏原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2).

篇(8)

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不过关。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不过关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我国食品类型众多,每种食品原材料、加工技术都不尽相同,加上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导致新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各个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也没有统一,给食品原材料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造成食品原材料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有些食品本身存在一些天然有毒物质,不正确的烹饪方法就会引起中毒等问题;自然环境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给人体带来危害;植物种植中利用激素杀虫剂来增加产量,当人们食用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体造成伤害等。由于众多的造成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的原因,食品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十分困难,相关法律也十分缺乏,导致一些食品原材料安全管理的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从而引起了一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食品生产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管。食品生产过程是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缺乏严格的监管,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食品生产安全管理措施和设备,使得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多个加工环节,很容易受到污染,沾染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菌。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是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导致各个地方的食品安全标准相互矛盾,一些食品公司为了巨大的利润,利用法律漏洞生产了大量不合格的食品。另外我国对食品生产过程也不够重视,像路边摊、小作坊都没有受到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就是在食品中违规添加食品防腐剂,尽管能改善食品的外表,延长储存时间,但食品防腐剂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一些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向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如在面粉中加入 “过氧化苯甲酰”用来增白、在奶粉中加入 “三聚氰胺”增加蛋白质含量等都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食品流通环节违法状况频发。食品流通环节出现问题包括不合格食品、过期、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比如海鲜食品保质期较短,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但还是存在只注重利益的商人销售过期的海鲜造成中毒事件;食品批发市场往往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也成为不合格的食品的高频率出现场所;一些销售人员不遵守卫生标准和操作,导致食品不卫生问题出现;另外一些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低,特别是在农村市场存在很多“三无”产品。

改善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建立统一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种种问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以及技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基本情况,制定一套健全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使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都有法可依,弥补各个地方法律的缺陷。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使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篇(9)

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01-01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

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原料不合格、企业缺乏积极性、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等几个方面。

2.1.原料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缺少符合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合格原材料,食品加工企业很难生产出优质、安全的食品。造成我国食品原料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违禁药品的使用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所导致的有害物质残留等。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动植物减产或者物理质量下降等,而且由环境污染导致的有害物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等一旦进入动植物体内,便成为组成动植物体的一部分,并在动植物体内进一步富集。大量富集了有害物质的动植物初级食品或食品原料,可能已经不具有食用或者加工食品的基本安全卫生要求。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同时,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仍大量存在过量或者违规使用抗生素、剧毒农兽药、有害添加剂等行为。

2.2.食品安全缺乏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2.3.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权职不清

由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多、范围广。我国目前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农业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但各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甚至有的相掣肘,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乏力和监管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另外越权执法、违规执法、消极执法、执政不作为等,严重影响了监督管理的执法效果。

3.加强和改善食品安全的策略

3.1 完善标准、检测与危险性评价体系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与评价体系,以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一是不断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标准,把基于健康保护为目的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二是通过投入巨资研制大型精密检测仪器,开发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体系。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可检测251种农药。三是建立危险性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关法令、标准得到严格遵守。

3.2 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带有很强的短期行为的色彩,通常是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自上而下,进行突击检查和处理,而后很快偃旗息鼓。这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家三令五申之后依然泛滥的重要诱因。为保证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期性和规范化,应在目前“食品打假专项斗争协调小组”的基础上,从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公安部、国家药品监管局以及总后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抽调部分力量,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这样的常设机构,挂靠在卫生部,统筹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通过长期规范的管理遏制食品安全问题恶化的势头,促进食品安全

3.3. 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应当成为食品安全基本法,确立起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基本体制可包括: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体制,部门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体制等。基本制度包括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项重要制度。总之,《食品安全法》应当体现公正与效率价值目标的统一,权利与权力辩证关系的有机互动,监管与服务基本要素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C]2008.(05)

篇(10)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86-01

一、前言

这些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方面出现了几次比较严重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打击了人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更严重影响了我过食品行业的经营和发展,而对整个国家来讲,更是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食品质量安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常见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化肥农药对人体危害物质的残留;家禽以及水产品中的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的生产企业所用的不能食用的化学药品;过期以及变质的食品在市面上的流通等等。食品的生产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食品的安全问题就可能出现在整个生产加工中的某一个环节,下面具体来说下产生问题的几个原因:

(一)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而触碰道德底线。一些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当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饿产品的质量的把握,他们心目中利润才是放在第一位的,为此他们购买劣质材料并且不注重生产环境卫生、更不购买高质量的生产设备、并且还忽视了对质量检测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等等。如此一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必定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管理错位。现在我国一些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食品的生产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控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暂时还达不到国家所要求的食品安全生产质量的的标准,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注重原材料的加工控制,这就会引起产品后续的生产出现严重自量问题,自己企业的员工的技术知识缺乏以及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等。

(三)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造成产品源头的污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的污染也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比如违规使用农药、兽药,滥用植物激素等等。一方面是在农村环境很容易受到一些工业企业所排放的污水、污物、污气的污染,使得粮食作物等弄产品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一个方面是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被喷洒了大量的化学农药等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

(四)加工工艺的随意性产生的问题。我过一些小的加工企业(小作坊),因为资金的不足或者不舍得投入,其企业所用设备比较落后,生产工艺非常粗糙,并且没有任何质量检测的意识。

(五)食品检测环节形同虚设产生的问题。在企业检测的方面,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针对所生产的产品设置检验室或者是化验室,产品质量的检测全靠的是生产者的经验以及感官来检测产品的质量。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肯定得不到保证的。比如一些做蛋糕的生产车间,其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都没有带口罩和手套等用具,直接用手来包装,可想而知,这样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保证从何而来。

三、对策建议

笔者根据上面所描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推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

(一)针对食品管理机构进行严格的改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这种监督部门管理机制和运用机制不协调的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体制,从内到外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改革。

(二)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第一要保证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性,不但要做好检测关、把好入市的关口,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从源头上控制好,治标先治本。努力改善和维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建立起安全、优质、无公害的农业生产基地,确保需要加工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中生长,杜绝任何有害物质对弄产品进行污染。第二,保证弄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有害产品流入生产车间,同样也为质量通过的产品提供市场准入通行证。第三,应当规范化的使用农药、化肥、饲料等食品添加剂,严禁任何对身体有害的农业投入到生产和销售使用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样检查,对有问题的农产品禁止投入市场,并对生产者严厉处罚,切实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

(三)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目前涉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部门有十多个,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严格依法行政,形成一个工作高效、监管到位、老百姓信得过的食品安全监管网。

(四)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快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检验检疫、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包括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五)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区域食品污染的来源检测控制技术,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危害关键点分析与控制等技术的落后,一直制约着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应提高我国食品特别是食品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强化农药残留检验手段,形成检测网络。在完善市一级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县一级检测机构建设。

四、总结

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握和控制是对全体公民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个保证。人民只有食用了安全的食品后才能保持充分的体力和脑力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旦健康得不到保障了,那人人的工作将无法继续,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严格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是至关重要的,是为我国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打下一个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德翼,杨海娟.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2]胡慧媛,甘小平.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9,11

上一篇: 美学设计 下一篇: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