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4:59: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管理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张爱霞(1975-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系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李富平(1965- ),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业工程的教学管理工作;赵树果(1969-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矿业工程的教学管理工作。(河北 唐山 06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联合大学教改立项课题“《管理系统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1017-0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34-02
系统工程是高等院校交通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系统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工程技术课程。课程以定量分析为主研究管理问题,将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科学的、数学分析的方法,通过建模、检验和求解数学模型获得最优决策的科学。要求学生学习系统与系统工程、系统优化、存储论、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模拟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系统思想并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系统工程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系统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工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工程的学习难度较大。系统工程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是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运筹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各种管理系统问题的思想、程序和方法。系统工程侧重于研究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涉及面广,教学内容丰富。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又缺乏实际的系统工程理论的实践活动,学生难以理解概括性极强的数学表达式和抽象框图的理论表示方法,这增大了系统工程学习的难度。
2.教学效果一般。教与学信息反馈不及时,师生互动性差。部分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够,师生互动有限,整体学习效果一般。
3.与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程度不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只是单纯地讲授、学习课程,将各门课程生硬地割裂开来,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将本课程与专业相关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对整个专业学习的整体把握,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系统工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1.系统工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工程是本科生在修完基础课后接触到的首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系统与系统工程、系统优化、存储论、系统预测、系统决策、系统模拟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系统思想,并能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课程对培养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和实现管理现代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所学系统工程思维方法是交通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在后续课程中发挥直接的作用。
2.系统工程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我国开设系统工程课程的高校来看,由于各高校服务对象不同,对系统工程学的理解不同,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差异较大。有的院校授课内容偏重“运筹学”,重点讲授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最优化问题,如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有的院校则偏重于系统工程学,主要是解决系统优化问题,如西安交通大学。
按系统科学体系,系统工程属应用科学层次,是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运筹学属技术科学,是系统工程的基础数学理论与方法,系统思想是辩证唯物论在认识世界中体现的基本思维方法。根据河北联合大学开设系统工程学的教学经验,系统工程学内容体系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有一定的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求部分考研深造的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和运筹学的基本方法。将系统工程和运筹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方法和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不同学校对考研考试内容的不同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不能统筹兼顾,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将运筹学的数学工具和方法与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做到重点突出,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人才培养的要求。
3.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根据以上分析,要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在系统思想指导下,应用运筹学提供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论课程。课程体系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有机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系统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系统思想定量化和计算机应用设置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体系、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模型化等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与养成系统思想,形成面向问题,在定性分析指导下进行定量分析的系统思维方式,掌握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步骤,其核心是树立与养成系统思想。第二部分:从实现系统思想定量化和计算机应用出发,按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模型化和计算机求解为重点,构建由系统最优化模型、系统预测模型、网络优化模型、系统决策及多目标决策、实验和模拟方法、网络计划方法等具体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针对实践具体问题抽象化建模、求解和结果分析技术,给学生一个“方法库”和“工具库”,核心是定量化方法与工具。
在系统思想指导下,按在定性指导下进行定量的原则进行科学决策是21世纪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掌握了现代决策思想和决策方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只有掌握系统思想,全面综合地研究问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系统工程课程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设计、改革和建设的,既体现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4.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系统工程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灵活掌握管理系统工程基础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活学活用所学课程知识;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1.系统科学体系设置系统工程学课程。结合一般同学和考研同学的需求,突破系统工程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引入了运筹学的数学工具和方法,按系统科学体系设置系统工程学课程,包括系统思维方法并应用系统思想进行系统分析,思维方法的发展、系统工程的概念、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的关系、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掌握建立模型的理论与方法:预测模型、线性规划、网络及网络计划方法、决策模型等;各种模型求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线性规划、网络模型、CPM网络参数计算、目标规划法等;掌握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灵敏度分析、预测模型检验等;加强实践环节,引入运筹学软件QM和国际上流行的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等。
2.制定教学文件,改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相应的48学时、36学时的系统工程学大纲、教学日历,整理完善了课件。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克服单纯使用板书信息量少、单纯使用多媒体技术速度快、学生理解时间短的缺点,既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又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教学注重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学方法与计算工具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选用理论讲授与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传授模式,启发式教学与研讨式学习相结合的互动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将重心向模型的建立、求解和求解结果分析转移,侧重实践应用;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重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建模”“算法”的计算机实习训练,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增加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基本形成理论—软件—应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
4.锻炼学生实际解题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点突出运筹学、系统工程基本理论,先以例题入手,讲解怎么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重做此类题,掌握原理及方法。每讲后布置两个小时左右的课后习题,追求作业解题层次清晰、方法新颖、书写规范,锻炼学生实际解题能力,计入40%的平时成绩。
5.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以48学时为例,其中安排讲课学时40学时,上机8学时。针对上机环节,编写了上机指导书,制定了上机实验、实践安排。系统工程实践性较强,强调结合实际管理等问题的应用。在教学中提出以下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系统工程及管理学、工业工程等方面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或有关研究报告,并定期或不定期在课堂上介绍与交流。根据学生的表现或研究结果计入10%的平时成绩。二是提出问题,并完成简明应用系统分析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在“系统工程方法论”课程结束前,结合实际提出一个可用系统分析原理加以分析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组建由3~4人组成的系统分析小组,拟分析问题;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各小组完成应用系统分析报告的框架,结课前在全班进行交流;课程全部结束后,完成正式的系统分析报告。根据系统分析报告的结果计入20%的平时成绩。
6.收集丰富实践案例库。查阅各大院校和相关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网站相关资源以及课题组教师科研项目,建立了实践案例库。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理解和运用运筹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优化与决策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对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按照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这一定位出发,要把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相结合,通过系统工程和方法论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定量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按照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思路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以人为本的先进方法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课程特色。经过教改实践,教学内容先进合理,系统、完整地涵盖了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体现了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教改坚持“思想、理论、方法、工具四统一”的教学方法,即加强系统思想、系统工程理论讲述,强调数学模型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结合科研实践总结、收集、编写案例,指导学生上机实践,掌握计算机工具,进行实践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对理论方法的运用能力。通过采用教学案例、课堂讨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上升,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爱霞,李富平,赵树果.系统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GIS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数据的处理、存贮和管理、查询和显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测与应急救援、安全的辅助设计与评价预测等方面。GIS的运用对安全工程行业和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所依托的学科不同,GIS在安全工程中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为了使高校非GIS类学生获得必备的GIS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将来能将GIS应用于安全管理和科学研究中,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一定的策略,突出GIS、安全工程和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多元关系。
二、GIS和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与特色
GIS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本文根据高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GIS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提出“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宗旨。
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是以面向煤矿、建筑、交通、石化、消防、电力等行业为主,培养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管理设计、开发和安全科学技术知识,以安全管理、安全健康、安全监控、安全评价等为主要应用方向。高校学生应学习GIS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构建基于GIS的应急救援、城市救灾、重大危险源管理等安全信息技术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安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三、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1.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目标。传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培养目标具有单一性,这往往有悖于社供需状况,不能顺应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格局。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GIS、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综合理论知识;掌握GIS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GIS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熟悉基础GIS平台软件的使用,运用GIS、安全工程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如下:
(1)依托安全专业进行GIS研究。突出GIS的特点,将计算机理论、空间科学、安全系统工程、测绘遥感、监测监控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GIS理论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决策系统,为企业和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
(2)依托GIS进行安全知识研究。突出企业安全知识的获取、数据处理等优势,利用GPS、R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多维GIS空间数据库、集成空间数据,进行安全产品开发,进行“4D”“3S”等安全集成产品的应用开发,重点进行安全工程专业的GIS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
(3)依托“互联网+”进行GIS开发研究。以“互联网+”为基础,集成和融合GIS技术,实现全国安全行业远距离空间数据传输、交换及共享,为公共安全提供GIS服务,建立大规模的GIS平台,为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2.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应针对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抓住“应用型人才”这个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研究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特点,划分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层次开发人才第一层次技术人才第三层次研究人才第四层次创新人才
图1立体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人才培养模式分为GIS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研究人才、创新人才四个层次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培养能熟练应用GIS基础理论和技术,面向安全行业服务的GIS应用类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在计算机、图论、安全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的GIS开发类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在前沿领域具有很深的理论基础,具备成为科研、教学行业条件的GIS研究类人才;第四层次培养具有从事独立研究、具备应用开发能力,在行业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类人才。
四、具有安全工程特色GIS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构想
根据立体培养模式,建立理论―技术―应用的教学体系,并根据安全工程专业背景、学生特点和GIS市场的人才需求,确立面向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GIS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且将逐步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应体现安全特色,加强开发能力培养,强化实验开发环节,培养GIS创新意识,强调安全和GIS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学科交叉的特征,体现分类培养的理念。安全工程、GIS与计算机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课程设置的特征,设置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体系如下:
安全、GIS与计算机关系安全工程理论软件知识硬件知识图2安全工程、计算机课程和GIS知识的关系
主要基础课:以拓宽学生基本理论为核心,以工科院校基础课程为基础,面向各行业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等在内的数学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空间图形学等在内的图论课程,包括数据结构、VB/V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主要安全工程专业课:以就业为导向,以拓宽学生安全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面向企业和社会高危行业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仿真学、事故灾害分析、安全系统工程、公共安全图像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在GIS中的应用等。
主要GIS课程:以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在GIS软件平台上的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GIS软件及应用、MapGIS二次开发、数据采集技术等。
其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综合应用,并衔接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JAVA等的高等计算机课程,包括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理论等的高等数学课程,包括GIS系统集成基础、WebGIS、三维GIS技术等在内的高等GIS课程,包括安全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安全评估技术、重大危险源控制理论等的高等安全工程课程。
五、安全专业GIS教学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教学模式应确立以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教学环节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改模式,并以此构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体系,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安全专业GIS人才培养方式是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为主的培养方式。
1.课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使学生掌握安全和GIS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GIS与安全工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将GIS应用于安全工程专业的目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主导,常常采用讲授式、展现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通过GIS实验室MAPGIS7.0系列软件、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习的合理安排,培养学生对MAPGIS7.0软件的综合应用与二次开发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训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研训练。通过给学生提供参与科技研究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科研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教师下达多个科研任务,每个任务选取4~6名本科生参与课题,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后,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估。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GIS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设置名师讲堂、进行科研训练,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参加GIS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把学生在科技大赛、社会实践、发明创造等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奖励以及发表的论文等计入学生综合测评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结论
安全工程专业GIS课程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安全工程和GIS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安全工程学生的GIS应用能力,拓宽安全工程W生的知识面,改变安全工程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基于“为安全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办学理念,提出应用安全工程专业GIS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色的GIS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安全专业的GIS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郑贵洲.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科学,2014(9).
随着石油行业改革的深层次推进,油田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局面,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改进。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设备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和保护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就油田的设备管理进行了思考,望大家参考。
一、设备管理的背景分析
设备是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过程中对设备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设备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所起的作用将上升到主导地位。设备管理又称设备工程,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以提高设备效能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试制、制造、选型、安装与调试、使用与运行、维护与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素质的提高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多少,在企业能否实现经营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保障,实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的经营日标。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设备保障的必要手段,其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国内企业必然更加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作用。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把管理看成生产力,向管理要效益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主题。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突出管理的重要地位。当然,作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因素之一的管理,不仅是设备管理,也包括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但是首先要管好生产工具(劳动工具)一机器设备。
尽管设备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建立市场经济及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矿山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设备管理出现了整体水平下降,设备技术状态恶化等令人担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制约了设备效能的发挥,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对这些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改进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帮助企业提升设备保障能力,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实现预期经济效益。
二、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是国外40年代开始出现,近30年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应用技术,是现代设备管理主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所谓系统工程就是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应用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理论,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用现代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管理系统的技术。系统工程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等特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现代设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1)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企业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设备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工程的整体原则出发,在开展设备管理的时候,必须首先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全局,自觉地坚持设备管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的目的。
(2)设备管理需要企业整体的支持。企业管理中包含着生产、质量、财务、设备等诸多管理子系统,按照系统工程的综合性原则,企业管理系统的目标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就是说,企业在追求产量、利润的同时,也必须讲求质量、注重设备完好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护和发展企业的生产力。
(3)设备综合管理要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从系统工程的时间整体性原则出发来看待设备管理,就必须摒弃只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管理阶段的观念,而应把设备管理的范围扩展到从设计制造到报废的全过程,确立把设备的一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管理的新观念。
(4)设备综合管理是从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3个方面进行管理的综合。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设备管理系统整体性的客观要求。设备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现代设备的新技术含量正日益增加。从技术角度看,现代设备本身是机械、电子、电气、仪表、化工等多门技术的综合,技术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是有形的固定资产,从 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到改造更新,每一阶段都有费用发生,涉及价值形态的管理。以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佳的设备综合效率,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对设备一生进行的技术、经济管理,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只有依靠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最好的设备投资。
2、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设备寿命周期是指设备从购置规划、选型开始,经过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一生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一次支出或者集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支出的购置费(主要包括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及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需定期多次支付的维持费(主要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维修费、后勤支援费、报废清理费等)两部分。
即: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购置费十维持费。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为设备的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设备具备规定功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购置费与维持费的总和达到最经济,以此作为选购设备的重要决策依据。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和方法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决策技术。在设备一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决策,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
三、结论
总之,设备管理 是关系油田长久发展的根本之际,搞好油田的设备管理,要分析国内外设备管理的新形势、新背景,研究设备管理的新理论,指导设备管理上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兴旺. 有关矿山机械设备的液压故障分析与处理[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9)
二、软件工程课堂的阴霾
软件工程是一门教学难度比较大的课程。教学的已有旋律是给学生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说明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感觉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学生的情绪会同时影响老师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三、课堂应有的节奏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讲的是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在助学和帮学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变化课堂节奏。
1.教学方式的交融
教学方式的交融,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讲和练的节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最为适宜,它以实际作为基点,基于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如部队公文管理系统,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学员学籍管理系统,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等),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亲验性、启发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课则推荐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即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互结合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分解于一个个任务模块中,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学习方法的疏导
教育之所以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在于人的学习是可迁移的,迁移是一种显著影响学习效率的普遍现象。面对具体的情况,学生往往不知道迁移,或不清楚该如何迁移?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良好的编程素养出发,从编程到软件、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学生能自然地接受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并应用到实践中。学生学习的成效不仅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还在于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已有经验去解决新问题。
3.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信息承载,教学内容的表述程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把握程度。软件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如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十分丰富。就目前诸多的软件工程教材来看,在内容取舍、知识结构、章节安排、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教学内容上较少体现软件工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综合。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4.学习时间的保障
从教学时间跨度上讲,学生接触这门课的时间不够,一般情况下,软件工程这门课只开设一个学期,一般学校只上36学时。对于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来说,是不够的,不能够满足软件工程课对实践的长期要求。由此,要想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延长实践课的时间非常有必要。
1993年国家教育部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试办IE本科专业,从而开始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IE学科建设。1999年12所重点大学招收IE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大范围的办学格局。截至2009年底,根据教育部高考专业目录的检索,2010年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为159所,“211”工程建设高校44所,其中“985”21所。目前我国高校IE人才办学模式主要概括为4种[3]:1)管理类4年制本科,以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2)管理类5年制本科,以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这种模式前3年时间在工程类专业学习,后2年在管理学院学习。3)机械类4年本科的工业工程专业,以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主要代表。这种办学模式专业工程技术学习较为扎实,基础较好。4)冶金、能源、化工及其它产业类型的工业工程专业4年本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为代表。这些院校的IE专业模式既体现了很强的专业工程基础,又体现了专业特色。前2种设置在管理学院(系),约占全国的40%,管理特色浓厚;第3类设置在机械工程学院(系)、机电类背景较强,约占全国的50%;第4类工程特色明显,约占10%。
1.2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现状
通过对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15]的查阅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依据其建设内容的完备和先进程度,大致可以分成4类: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验证型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和规划设计阶段工业工程实验室。
1)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是指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或实验体系先进,得到工业工程专业院校的好评,成为实验室建设学习的对象。目前,国内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有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山东大学IE大型综合实验中心和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
(1)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是在国家“211”和“985”专项经费支持下建成。通过实地对美国排名前4位的工业工程系和德国阿亨工业大学实验室、香港4所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实验室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培养需求与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在多位国际知名工业工程专家的讨论下,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设一个体验与演示中心,取代购买大量昂贵的机械电子设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共享外部设备。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建立的工业工程系实践教学中心包括3个分实验室和1个体验中心,即先进制造与数字化企业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以及支持上述3个实验室的体验与演示中心。
(2)山东大学面向IE专业的大型综合实验体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于1996年提出了建立工业工程教学实验体系的设想,经过进行1999年“面向IE专业的大型综合实验体系”、2002年“管理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等项目的建设和探索,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其具体的做法是[5]:选择一个较典型的工业产品为主要实验对象,各门专业课根据工业工程总体培养要求结合该课程本身的知识点、围绕这个统一的实验对象来开发实验,使整个工业工程实验体系能够模拟企业从设施规划与布局、物流系统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流程改进、人因工程等包括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全部或大部分IE活动。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实验室建设成果,开发了一些实验软件,出版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与实习教程》指导书。
(3)天津大学工业工程标准实验室。天津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是在全国现有150多个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首个建立的专业实验室[6],侧重于工效学或人机工程实验、动作与时间研究和生产过程组织实验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具有明确的实验室定位和发展规划。
2)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以教学服务为主,其综合性体现在实验室的构成、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的组织形式、实验设施的组成等方面。根据工业工程主干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专门的IE实验室,满足如基础IE、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实验需要,支撑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建立了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的高校,以上海交通大学[2]、东北大学[7]、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8]、中国矿业大学等为代表。部分综合型实验室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3)验证型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基本建立了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大多以验证型为主,侧重对所开设的基础工业工程和人因工程专业知识的验证测试[9-10]。
(1)基础工业工程的实验:作业时间测定和动作测定实验,即流程程序分析、机操作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双手操作分析、时间研究实验、工作抽样、模特法应用实验等。
(2)人因工程的实验:心理感知实验、条件反射动觉实验、听觉反应和记忆实验、生产环境计测实验等。具体有注意广度实验、反应时间测定实验、学习曲线实验、劳动强度与疲劳测定、环境照明噪声粉尘测定等。
4)规划设计阶段工业工程实验室。在159所工业工程院校中,还有一部分院校没有建立工业工程实验室,尤其是近3年新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十几所院校,专业相关实验主要依靠外单位实验室。这些院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尚处在规划设计阶段,基本不具备工业工程相关实验的条件。
2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构成
2.1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依据
1)工业工程学科特征。工业工程学科的体系内容及其特点是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从工业工程学科本身出发,建设工业工程实验室,因此,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体现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工业工程学科具有以下特征[16]。
(1)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2)IE的研究对象是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服务系统。
(3)IE的研究方法是数学、物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工程学中的分析、规划、设计等理论,特别与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技术关系密切。
(4)IE的任务是如何将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要素设计和建立成—个集成系统,并不断改善,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运行。
(5)IE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获取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6)IE的功能是对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
2)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工业工程师工作核心是降低成本;工作目标是生产率和质量[17];工业工程研究的实质是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
(1)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学习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业工程理论、方法及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素质。
2.2工业工程实验内容构成
工业工程内容体系十分广泛,根据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1982年修订版),从学科角度可把工业工程知识领域分为17个分支[17]。这些知识领域涉及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工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比较广泛,其专业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但其中人因与效率工程、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和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等4个方面内容是最基本的。工业工程从基础工业工程时展到现代工业工程的时代。基础工业工程以经验分析为主,研究生产过程的局部或小系统的改善。而现代工业工程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多学科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复杂大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和评价。IE实验室的构成既要体现基础工业工程的特点,更要反映现代工业工程的特点。因此,IE实验室规划应包含基础IE实验室和现代IE实验室两大块。
2.3工业工程实验模式
根据国内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现状的综合分析、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依据以及工业工程实验内容的基本组成,建立工业工程实验模式构成体系,分为教学型、综合型和平台型3个层次的实验模式,该模式体系由实验模式、实验类型和实验体系组成。
1)实验体系。现代IE实验室和基础IE实验是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的两大基本模块,是工业工程实验室的核心和关键。
2)实验模式。
(1)教学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立足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验需求,搭建教学实验平台,以服务本科教学实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
(2)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立足实验条件,在满足工业工程本科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结合工业工程问题,创造科研条件,培育科研方向,具有从事相关工业工程科研的能力。
(3)平台型工业工程实验室构建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平台,具有从事工业工程基础理论、方法及重大项目实践研究的条件,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基础,具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三大主要职能。
体重:
44公斤
求职意向描述_应聘岗位:系统分析员
软件/软件测试工程师
系统工程师/网管
Internet开发工程师
岗位描述:程序员 工作经验:0 年 期望月薪: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
中央民族大学 最高学历:硕士 专业:信息安全
电脑水平:优秀 外语语种:英语 外语水平:优秀
教育历程:
1999-2003 中央民族大学 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03-2006 中央民族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信息安全专业
工作简历
[1]2004/12 参加中央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组织的2004年北京市高校数学年会工作 会议秘书
[2]2004/06-2004/10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资讯部 数据处理、文档管理、信息采编
[3]2003/04-2003/07 参加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京沪高速铁路设计项目 项目助理
[4]2003/03 完成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招生的数据录入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
[5]2002/11-2002/12 参加开发中央民族大学留学生管理系统 用VB6.0+SQLSERVER
[6]2002/032002/06 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系网页制作 用ASP+SQLSERVER
个人能力及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开朗自信,学习能力强,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技能:
具有杂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密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精通信息加密原理和算法:DES、AES、RSA和ElGmal等,尤其是ECC;熟悉各种密码协议,包括网络安全协议SET和SSL等。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及较强的编程能力:精通C、C++、VB、ASP等编程语言;熟悉数据库语言SQL;熟悉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软件测试、编写软件测试报告和用户使用说明书等软件开发文档。
能熟练使用常用计算机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
编程软件:TurboC VisualC++ VisualBasic
数据库:SQLServer MYSQL Access FoxPro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软件:SAS Matlab Mathematic Maple
网页制作:ASP PHP Dreamweaver FrontPage
操作系统:Linux Unix WindowsXP WindowsNT
办公软件:MicrosoftOffice系列
语言技能:
0 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面向信息与软件产业需求,实现以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施测试实验、获取预期结果、进行实验比较等分析与解释数据能力的基本方法。
数据管理课程群是对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有序互动、可构成完整数据管理模块的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规划和整合的有机集成单元。在数据管理的范围内,物联网、数据仓库、信息安全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不断地涌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使得数据库课程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的数据管理课程群。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数据管理课程群在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即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基础上,按照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工程方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群共同实现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基本训练。
1 建设数据管理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过程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发展需要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的实践过程进行宏观规划,不仅要求对专业教学实践环境的任务进行必要的评估,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来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还要在每学年或每学期针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需求对具体实践项目的内容进行评估、修改和完善,从而使得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动态性管理,基本步骤如图2所示。而具体内容可以从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来描述。
1.1 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因为信息技术的行业特点而具有动态性。数据管理实践教学团队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数据库技术理论水平、数据库软件操作能力和责任心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团队中除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之外,熟悉软件开发和数据管理的软件企业工程师必不可少,这是直接影响团队的建设质量。可以根据软件行业特点,聘请有一定实践历练的研究生、软件工程师或者在企业工作的校友参与实验、实训的指导,建立由不同类型教师组成的专家平台,以利于学生通过不同的课外途径与教师的进行沟通,利用多种方式保持辅导交流渠道的畅通,将实践教学向更广范围延伸,并与不同课程群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
1.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课程实践应该密切结合课程内容,可以分成5个模块,即数据库系统与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与标准语言SQL、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以及数据库新技术。
从实验内容层次看,可以针对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点设置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主要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提供的实验环境。从课程设计或实训层次看,实施方案通过实现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完成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到和ODBC/JDBC 编程,完成软件开发的系统性训练,以最终能够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
1.3 建立动态的质量保障体系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定期修订实践教学督导制度,企业实践跟踪监控制度,以及学生评教与教师考核制度等,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尤其是严格考核实践环节。通过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定期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实验内容、环境进行核查,并对生成的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估,保持一个动态的、相对与企业期望相符合的满意模型。
2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本过程
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了教学实践内容的新颖性。对于数据库课程群来说,可以重点选择常用的Oracle 、SQL Server、DB2、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通过市场调研,预估今后一段时期的生产企业的软件应用情况,在教学网络平台中设计工业生产、商业金融、工商管理和各类教育等不同行业岗位群的数据库示例,创建与实际生产应用相近的数据库和表等数据库对象,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数据完整性与数据库安全性的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1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践教学的灵魂,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首先将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设计成包括教学演示、实验操作、分组交流和简单设计等形式。
针对数据库课程群依托的软件更新速度快、教材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材建设,并向动态化和立体化发展。构筑以实践教学大纲为依据,随着教学软件的版本而实现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指导讲义、习题、测试题的动态化更新,并定期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更换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
2.2 数据库课程的实验设计
数据管理领域的实践模块设计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维护与编程、数据库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实现。在数据库编程方面的实施方案要求掌握存储过程和ODBC/JDBC 编程。其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设置与数据管理课程群的授课内容相符合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熟练掌握SQL语言基本数据库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还要学习管理和维护具体的数据库系统,针对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认识DBMS运行、数据库创建与管理、查询语言、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触发器和存储过程实验、通过JDBC/ODBC 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事务管理和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实验等。
实验教师在初期可以m当的演示一下相关实验具体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验证性实验着眼于通过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研究性引导。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基础状况采用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2.3 数据库课程的实训项目设计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综合实训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培养。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生产环境中完成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使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通过实训,学生可以进行实训操作与软件开发、进而参与企业的软件过程改进和产品研发,同时重视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习的内容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的结合,使项目开发实践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技能向项目经验的转换,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2.4 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要把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表现、学生日常上机实践情况、实践能力考核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内容。从而达到全面检测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和理论运用到实践等方面能力。例如,同一门课程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考核,可以采用学生多次申请、多次考核的方式保证学生的知识要求达到大纲要求。
3 结语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学院、企业、教师、学生和实践项目内容选择等各方面环环相扣的更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的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教师团队的组建、实践模块的划分、学生的兴趣引导和团队对数据库新技术的掌握程度等,都需要教学团队不间断的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也是本课程群实践体系建设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周顺平,等.面向卓越计划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9):37-40.
[2]金梅,等.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3(1):84-86.
[3]张晓龙.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0(5):10-13.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并且以其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而这些特点离不开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高速公路信息系统是高速公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支持系统,是交通信息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道路工程一样,对经济建设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以人为本,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信息系统正规化管理水平
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和保障,以优质服务为标准,严格落实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以规范的值班、文明的用语、热情的服务和熟练的操作、可靠的技术保障,树立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良好形象。
“信息无小事”,信息系统应确保信息有效、及时、准确上报或。在信息工作中多数有效信息是动态的,在短时间内发生着变化,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极为重要的,信息系统许多工作都要围绕其开展。
鉴于潍莱路信息系统组建晚、人员新,建章立制、业务建设都刚刚起步的情况,我们加大对员工的值班纪律、工作程序、设备维护维修、文明服务、仪表工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求做到严格规范、履行职责、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不断提高信息采集、综合、处理能力和设备维护维修能力,为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员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务;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营提供一流的技术保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提供一流的通信保障。
二、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提高全员专业技术水平
随着更多企业将业务流程构筑于信息系统之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大家比较一致的认识。进行良好的培训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知识、年龄结构、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的频率、广度、深度。对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是一项投入少、人才培养准确率高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可以使员工更加了解企业、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工作。
潍莱路信息系统竣工验收在即,各级信息管理部门将要全面担负系统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为使各级监控员能够做到规范值班、履行职责,提高信息的采集、综合和处理能力;为使各级维修工程师能够不断提高没备的维护维修能力,掌握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急需的技术知识,达到独立维护、维修的要求,保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2004年在交通厅项目部安排的厂家培训及信息管理总中心统一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潍莱路信息系统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岗位,按专业分工,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技术训练及全员竞赛、岗位练兵活动。
专业技术训练分为12项专项训练、两个短期培训班、两次预案演习、两次业务考察学习、两次全员业务竞赛五大部分共20个项目。上半年主要以监控、收费外场设备为主,学习设备的工作原理、实际操作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下半年主要以通信、收费机房设备为主,学习各系统原理、常见故障排除及相关业务知识。针对各不同时期的训练内容,每个月安排两天集中授课,举办一次技术交流会。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系统各级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另外,上、下半年分别组织进行系统内的监控、维修人员全员岗位练兵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等内容,对成绩优秀的给与奖励,以调动大家的训练热情,提高专业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在培训工作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岗位练兵”这一主题,以建立自上而下、运转灵活、扎实有效、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合作协同能力的信息管理体系为目标,围绕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信息采集、综合、处理能力和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保障能力两大重点,以专业分工为主,结合系统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急用先学的原则,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信息处理方法,全面掌握上岗所需的基础知识。
(一)、自学为主,每月考核。根据员工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岗位,按专业分工,制定学习计划,每月一课题,一月一考核,对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维护维修及常见故障排除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指导,使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组织学习,专家授课。为强化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针对性地邀请设备生产厂家就设备的工作原理、构成及常见故障的排除进行现场讲解。采取授课与答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交流,并到设备现场实际操作,使员工熟悉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三)、厂家培训,学习交流。2004年以来,先后组织了20批共59人次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包括:网络测试仪、逻辑分析仪、紧急电话系统、磁盘阵列、车道检测器、避雷、票据打印机、IC卡读写器、车道控制器、操作系统、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UPS电源及传输设备等等。外出培训人员回来后,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全体员工,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学习培训中我们采取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讲解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听”“看”“写”“讲”“考”相结合,使大家受到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
三、加强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为保障三大系统(通信、监控、收费)的统一性、整体性和有效性,规范维护工作,合理利用资源,将维修、维护工作流程制度化是必要的。设备维护维修的质量是考核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指标,也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能力。要求员工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和程序,严格落实设备维护维修制度。一是按照设备的日、周年维护保养内容,逐条逐项认真完成,做到时间、内容、质量三落实。二是加强设备巡检巡修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三是发现设备故障时或采集到设备的故障信息后,立即组织工程技夕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按照“抢代通”的排故原则,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四是又备故障要采取跟踪监视的方法,分析研究故障的性质,直至排除故障。五是对重大疑难性设备故障,要组成专题技术攻关小组,制定排故方案,彻底排除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潍莱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于2001年11月18日投入试运行,并于2003年7月31日顺利完成设备交接,进入设备缺陷责任期。监控、通信、收费系统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设备老化、供电质量、操作失误、设备内部个别器件质量的问题或器件的老化、运行软件和操作软件中的个别软件丢失等因素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加之今年夏季雷雨天气较多,造成大量系统设备尤其是外场设备出现故障。因系统未进行竣工验收,设备处于保修期,我们处于缺资料少备件的特殊情况,设备出现故障后,厂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进行维护维修,有些设备故障时间长达3、4个月,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
中图分类号:TP311.13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atabase Course in College
Diao Hongxia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course teaching problems,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and unifies own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xperience,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to appl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Databas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ethod
一、引言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课程是《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教程》中规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又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然而很多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数据库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以至于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古板式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应用与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年一直从事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改革方法的研究,对该课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归结。
(一)理论与实践联系脱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一部分院校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前半部分集中介绍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具体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也分成了两个阶段:对于前期部分纯粹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都是一些抽象晦涩的概念和理论,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后期介绍一种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授课的内容就变成了纯粹的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至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学生学完课程后,只是掌握了几个孤立的知识点和一种软件的基本操作,不能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和设计,同时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也无法联系到对应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教学目的单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而且理论课和实验课都是在不同的时段分开讲授,理论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和演示操作,实验课都是学生在机房按照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际练习,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实践联系。而且很多学校的数据库实验课程,主要是安排一些基础性的、验证性的实验,这种实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与数据库开发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最终学生实验内容变成了对一个软件的菜单操作和管理配置,没有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数据库开发过程。
(三)考核方法陈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对于该课程的考核,很多学校还采用理论考试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的方式,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例如一些简单的选择、填空和简答之类的题目。卷面上有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也仅仅是让学生手写答题,如一些常见的查询、ER图设计以及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等。学生对于手写的程序是否能够在实际系统中运行或者运行中出现的错误都无法进行实际的调试。这种考试方式也就迫使大部分学生仅以考试作为目标,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一些概念理论,不注重实践操作,偏离了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教材和参考书是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基础,因此对教材的选择就变的尤为重要。当前的数据库教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讲授数据库理论知识的教材,另一类则是偏重于介绍某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VFP、Access、SQL Server、Oracle)为目的的教材,选择这两类教材会造成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践联系脱节。笔者认为应该选取一本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材,然而这种教材比较难找到。目前我院选用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该书是国家规划教材,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比较丰富。但该书以标准SQL语言为例,它和SQL Server中的T-SQL语言之间有一些偏差,易使学生混淆。因此,我们另外再选用了钱学忠、陈国俊等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作为学生上机实验时的参考教材,这样,学生既能使用SQL Server开发数据库,又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数据库开发过程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上面的指导理念和教材选择,我们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编排进行了整合与改革。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课程设计。理论课我们将数据库课程内容分成四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设计与应用开发部分、系统部分以及新技术介绍部分,四大部分之间相辅相成,构成我们授课的主体内容。基础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以后数据库内容的基础。设计与应用开发部分主要讲解在开发应用系统中如何在已经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数据库,如何基于数据库系统编程。系统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查询处理和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新技术部分主要讲解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进展,使学生在完成前面三部分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开阔思路和眼界,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实验课我们采用专题实验形式将理论课内容涉及到的实践操作分成十二个主题。包括数据库系统安装与环境介绍、数据库操作、表与视图操作、SQL查询操作、SQL更新操作、嵌入式SQL应用、索引使用、数据库存储优化、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安全性和完整性设置、并发控制、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课程设计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结构以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为支撑,系统设计以软件工程步骤实施。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该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并加强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的联系,探究问题本质,善于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数据库发展阶段时,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我们知道数据库系统阶段实在文件系统阶段之后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领域却还是在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而没有使用数据库系统。例如Web时代的宠儿Google,Yahoo,MSN均不用数据库来管理其数据,而用文件系统。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实际思考并课后查阅资料,下一堂课让学生自己讲解,通过这种授课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数据库典型应用领域的兴趣。在讲解数据库设计过程时,我们采用经典的学生选课系统作为案例,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以及程序实现和运行维护整个开发过程,讲解完成后也就实现了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同时鼓励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内容,而是要主动的参与其中,整个过程的开发都要学生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和提出问题,最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计阶段,为了紧密和实践接轨,我们聘请了数据库方面的培训讲师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并结合实际的公司项目系统的完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设计开发。同时引入了协同作业法,要求学生成立项目组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过程完全模拟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的考核采用提交项目报告并进行答辩的形式。老师对每个小组推荐的代表进行答辩,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在答辩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最后由授课老师和培训讲师一起给出每个小组成绩作为课程设计的考核成绩。
(三)教学考核的改革
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对这门课的考核还是沿袭传统的方式,即笔试的卷面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教学考核改革方案:数据库课程的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闭卷考试(4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考勤、课堂的表现情况和作业情况三部分组成,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期末闭卷考试考察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考核是以课程设计的内容作为最终的考核标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和应用数据库的能力,从而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数据库开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在掌握数据库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各类竞赛以及一些数据库的认证考试,为将来获取一个好的就业机会提供基础。随着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从事数据库系统维护和数据库开发的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专业人才的匮乏使数据库技术人才处于就业强势,在IT行业中属于高薪职业。根据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调查,持有微软数据库管理员证书(MCDBA)的IT专业人员,平均年薪要比持微软认证专家(MCP)、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证书的专业人员的高出30%~50%。因此,要想涉足这一领域,选择一个合适的认证培训项目,是必做的“功课”。数据库方面国际认证主要有ORACLE数据库专家认证、ORACLE数据库开发专家认证、微软数据库管理员认证等,国内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也有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认证。
四、结束语
数据库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内容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案都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最终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黄德才,龚卫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模块的组织原则与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169-171
[3]李峰.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81-8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专业[1]。由于其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动态性。在该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和技能、支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构建适时、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是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学校该专业的办学背景不同,教学侧重点差别大,导致课程体系不尽相同,因此给出一个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统一”体系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本文旨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该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一种思路,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相关的研究的队伍中来。
1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地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即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科学为支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培养以应用为目标,管理、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型管理人才。这一方向和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注重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树立“技术进步促进管理理念的发展,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实现”的思想[2],让学生获得信息化管理与决策的专业技能。
课程是教学的根本,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3]。虽然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有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导向3种模式[1],课程体系方面有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课程重点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院校,课程重点在于情报学、信息学等基础课程;以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课程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侧重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教育三大类[4]。这些模式虽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无论何种模式与课程体系其共同特点都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计算机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分界明显,不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及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照搬任何一种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社会需要,结合实际提出一种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构建一套符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科学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和动态性为原则[5],课程设置坚持“基础为先,重在主干,突出特色”的导向。从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在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学生知识结构、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2)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特色;(3)体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风貌和要求;(4)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发的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决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无论何时,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培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在数据建模的基础上完成信息分析、服务于管理决策、实现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6]。围绕这一目标,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是社会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推导知识模块,在由知识模块决定开设课程,构建一个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3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设计
3.1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开发、设计知识、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和信息化管理知识七大模块,分类于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底层是上一层的基础,上一层是对底层知识的应用。
(1) 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具有熟练利用计算机从事文档、办公及通讯工作的能力。
(2) 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模块。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体系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能自主学习常用软件的使用,会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组装和维护,具有对实用软件和硬件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系统工程知识模块。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懂得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此引导学生加深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4) 系统开发、设计知识模块。这一知识模块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至少会用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小型系统的开发设计,并将所学管理融合到系统开发与设计过程中。
(5) 系统集成、应用和维护知识模块。在对信息系统有全面认识和开发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能将小型系统集成起来,并加以应用,同时能系统进行整体的维护。
(6) 信息化管理知识模块。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借助计算机或相关工具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能把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
3.2专业方向设置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要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社会的竞争能力,仅有知识面广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在具备广博知识面的同时还能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某一方向的专业能力。为此,在第4学年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本专业的学生分为信息管理方向和信息系统方向来进行培养,开设不同侧重的课程。前者注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者重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方向的设置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3知识模块与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设置思路和原则,将课程分为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计算机技能类课程、技术与管理融合类课程、信息管理类课程五大类型。知识模块所对应的课程群,课程所属类型和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
3.4课程开设建议
第1学年: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具有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管理工作的能力。针对这一目标,可在本学年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系统概论课程。第2学期开设常用工具软件使用和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第2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存储、信息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存储与检索。
第3学年: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简单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调试与维护的能力。本学年可在第1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第2学期开设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综合型实验课)。
第4学年: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能有效进行信息组织与管理,并能解决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使用中常见问题的能力。本学年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分两个方向(信息管理方向、信息系统方向)进行选修。信息系统方向可开设计算机应用新技术、IT项目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Web 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系统开发实践等;信息管理方向可开设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原理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案例等。
4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计算机技术由于其发展变化快,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能只进行简单的知识累加和课程增加,而应该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准确把握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实时构建面向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学颖,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8-381.
[2] 张基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3] 查先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索:基于科技信息专业背景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03,4(22):507-512.
[4] 翟丹妮,黄卫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6(10):41-43.
[5] 张劲松.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 情报杂志,2008(11):102-106.
[6] 蔡淑琴,张子刚,张金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25-29.
The Design on Computer Class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Special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LV Yong-lin,SHI W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