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1 15:52: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篇(1)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篇(2)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篇(3)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0-02

积极心理学为提升人类幸福感,提供了健康方向。这要感谢马斯洛,他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要感谢荣格,他提出对生命意义进行研究;要感谢易经,它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还要感谢塞里格曼・谢尔顿( 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等多位教授,他们把积极心理学推广到全世界。

教育塑造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与和谐的。这个理念符合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品质、活力与美德”的本质特点。作为教育基础的中小学,更需要在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中根植积极品质,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实现人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世界和谐的理想。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需要倍加努力。所以,我们选择围绕营造中小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心理品质来设定教育发展目标。从1995年探索起步,到今年,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这十五年,可以说是探索与实践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十五年。

第一个五年,我们选择了几所理念先进的学校,委托他们研究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品质形成的因素,发现两个环境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这个研究结果使得我们把研究的第二步,锁定在了如何营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校环境,如何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第一中学、28中学等一批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第二个五年,是我们培养具有积极发展能力和预防能力的教师队伍的五年。我们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师培训规划”。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与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培训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学校心理咨询师要走“学者化”道路,向着科学、制度、职业、规范化发展。

第三个五年,石家庄市教育局联合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和省会文明办成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同时启动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三级体系建设,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学校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的春风吹到每一位中小学生心中。一个中心、26个分中心、245个三级站点,2000名心理咨询师,形成了石家庄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局面。2012年,心理咨询师将覆盖石家庄市每一所中小学。

篇(4)

积极心理学是指以普通人的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品质,不仅能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和神经症,同时还能让人变得更加快乐,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心态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小学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发展人格的关键时期,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从游戏转移到课堂。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知识性逐渐凸显出来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在继续迅速发展。随着年级增高,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逐渐下降,知识性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吸引力”有关。

小学生的经历有限,心理活动纯真、直率,没有明显的闭锁性,其情绪情感的表达比较外显,不善于修饰和控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如果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是学生能力范围以内的,他们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接受的,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如果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超出小学生的现有水平,而教师的讲解又不透彻,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慢慢的学生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吸引力”也影响着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也决定了小学教师的感染与影响无处不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隐性教育资源对小学生影响深远

小学生全面、良好的人格发展是在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仅有理想化、标准化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实践从而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交往活动,感知教师的情绪,主动地把握和建构知识。同时,由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长期性,教师的一举一动同样也具有榜样作用,而这种榜样作用的影响可能比有意识的知识教育更为深刻、长远。如果小学生在校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负性情绪,这将对小学生的发展和师生关系产生阻碍。学生对教师不尊敬,甚至产生敌意情绪,他们就会拒绝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拒绝老师的指导。教师情绪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当下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且会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产生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教育,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的隐形课程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必不可少。在当前着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大环境下,积极心理学中的乐观品质对小学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一)充分发挥小学课堂中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

教学不等同与一般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论化的实践,是一种智力性实践。在小学课堂中,隐形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室的布置、座位的安排、教师的言谈举止等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在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地挖掘各种资源,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发觉小学生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悉心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个细节处都表现出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潜藏着各类知识;对座位的安排,不仅要照顾相对幼小的儿童,也要考虑到学生间的带动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的言谈举止更要注重其示范作用,严肃与活泼并重。

(二)转变教育观念,以理解的心情对待小学生成长中的错误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久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性对待学生的问题和错误。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许多现象和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促使学生利用这些积极的心态来帮助身边的同学。

(三)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篇(5)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其应用

目前,在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经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但在实践中仍有侧重,仍然倾向于预防及矫正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方向为培养人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特质以及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等等,其意义在于通过强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从而更为有效且顺畅的实现人际交往。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瓶颈

纵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呈现阶梯状发展态势,软件硬件均达到一定规模与水准。然而仍存在一定问题。

2.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移

虽然“心理健康”被广泛关注,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即,老师注重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心理弱点与缺陷成为了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心理问题暴露出来的学生尤引重视,而对心理问题表征不显著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是以“消极心理学”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推进。

2.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的疏漏

老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放在个别个体上,而不是广大学生群体。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及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摆脱消极、悲观、压抑的情绪上,反而没有试图去开发其自身所拥有的如乐观、宽容、自信等积极的品质。

2.3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尽管积极心理学已经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在老师及学生的认知中,积极心理学所代表的诸如乐观、宽容、自信等性格特征是被定义好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其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尚没有融入教育模式中,教师仍然以普遍出现过的人格发展问题为主要讲论核心,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以至于变成了提出心理问题、阐述如何发生及解决、提出解决建议这样的“三段论”式的心理疏导,将“心理问题”看待成“心理不健康”。

2.4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缺失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为:对生活、学习的目标没有概念,对将来感到茫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负有一定程度上导正学生生活态度,给学生灌输向上与自信等能量的责任,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该方面的引导作用是缺失的。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及建议

3.1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们健康健全的人格,其主要表征在于维护心理健康及健全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中所定义的心理健康并非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而是具有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等。扭正原本只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呆板教育模式,端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有利于老师深入对学科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习氛围。

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关键是培养学生们积极发掘自身的品质,诸如诚实、热情、自制、公平、笃信等等,积极寻找优势的意义在于让人对自己以及生活充满希望,有助于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建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鼓励学生的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实现惠及其他课程的开展。

3.2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并驾齐驱

我们必须肯定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是必须的,但其可与心理品质的培养并行,也必须拒绝消极性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可以是理论性质的设置,也可以是探讨及活动性质的设置,加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如在心理课堂上注重对生活的讨论,分享对待问题时的乐观态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积极体验的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积极品质的塑造;进行辅导者与倾诉者互换方式,每个人都是心理疏导中的倾诉者,也是其他同学的辅导者,两者体验互换之下更容易切中问题要害,从而实现彼此开解,彼此鼓励,相互激励。同时加深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自我找寻矫正办法;此外老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部分,尤其以老师为源头要有对“积极心理学”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甚至于可以单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厚化心理素质,弱化心理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拓宽

在信息纷乱的今天,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信息分辨力不够,也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丰富教育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深化。

学校方面,切勿将心理健康教育圈定为心理健康课程,应当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各学科课堂中灌输进学生的认知中;在校园内可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鼓励积极性的社团活动,从各方面丰富学生们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从而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社会方面,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校形成无障碍沟通,随时关注学生心态发展。此外,社会各界、媒体、政府等都应当对大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可以从基本小事做起,如招聘时杜绝歧视性条件、建立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等等。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发掘潜能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要求的必然趋势。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方面为关键点,系统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从“心理问题”的源头阻截其滋生,继而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学

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篇(7)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利他行为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主要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包括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潜力,以帮助个体获得幸福为目标。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1]:第一,从主观层面上来看,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关于积极力量和人格特质,包括宽容、自律、善良等;第三,从群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行为、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积极社会组织。利他行为是公民美德之一,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被定义为自愿帮助他人而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2]。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相比更强调动机,是亲社会行为的最高阶段。利他行为使每个人在困境中不致孤立无援,情感上不致无家可归,它维系着人类必要的情感联系和相应的人类公德,是积极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

2.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已有研究显示,利他行为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利他行为水平高的个体往往心理健康程度较高[3]。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利他行为不仅能够改善人的情绪,而且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剂。一方面,通过利他行为所体验到的快乐情绪会中和甚至消灭原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再加上被助者的感激和社会的认可,会使利他者有成就感,并处于充满温暖与爱的氛围中,从而打从心底感到幸福快乐,这样平和愉悦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拥有高利他行为的个体人际关系较融洽,朋友众多,人缘极好,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对于低利他行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朋友不多,人缘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高利他行为者。利他行为能够有效地排除人们的失落感、孤寂感和焦灼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嫌隙和隔膜,从而有效地将人与人相互联系起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紧密、和谐,进而有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自身的利他行为也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调查发现,个体移情能力和人际信任度与利他行为水平的高低呈现正相关,即高移情能力、高人际信任度的个体呈现出高水平的利他行为;而自我中心与利他水平呈现负相关,低自我中心的个体呈现出高水平的利他行为[3]。移情能力、人际信任度、自我中心程度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故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个体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3.医学生利他行为现状

总体来说,医学生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大多有利他行为,愿意践行共享、谦让和助人的行为。但由于社会道德环境、家庭教育及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差等原因,部分医学生的利他倾向弱化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学医目的功利化、责任心淡薄化、自我中心化、移情能力差、心理脆弱化等。利他观念的淡薄,亦使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及自我接纳能力受到不良影响,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继而引发恶性循环,造成人际关系失调,甚至引发心理疾病。针对现状,加强医学生利他倾向的引导,有利于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医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完善。

4.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医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策略

从一般意义上讲,培养医学生的利他行为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能执行职业操守,热心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医学生自主利他。

4.1增加医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的主观情绪能够影响他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加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同时,又有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幸福感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5]。积极的情绪体验可增加个体的满意度、自信心和幸福感,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促成利他行为的发生。故在日常的高校日常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医学生建立自信、保持希望、体验幸福,进而促使个体养成良好的利他习惯。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医学生专业课程繁重,心理压力较大,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因此,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对即将从事工作的乐观心态,建构未来的希望;其次,可以帮助学生用感恩的心关注生活学习中的美好事物,如同学间的友情等,引导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用细腻的心去感受每一次的进步和成功,使他们在成功、进步、提高和美好中体验积极情绪;最后,可以通过实践实施一些带有明显利他行为的活动,如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创造幸福、感受快乐,增加积极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价值感,从而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激发其自身的潜能,促使主动的利他行为。

4.2促进医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

利他行为的产生依赖于特定的环境、个人品质、受助者的特征等各种因素,人格特征在利他行为产生的过程中起着某种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及爱的能力等特质都是人格特征的具体体现。许多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利他行为的前提是对他人情感和思想的移情,移情可以提高助人和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如果缺乏对他人情绪思想和情感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及时做出恰当的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塑造必须研究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因此,在帮助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同时,要引导他们注重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品质的培养,帮助其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积极的人格观,让他们逐渐实现自助管理、提高抗挫折能力;当然,在培养学生优秀个性品质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积极人格理论,改善其不良人格特征,如嫉妒、自我中心、情绪化等,进而促进其移情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医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合理地管理情绪,面对压力时才不会采取消极回避的应对方式,而积极勇敢地面对问题,采用工具性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

4.3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开展积极教育。

学校教育在医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本着人本主义精神开展积极教育,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医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通过加强高校内部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良好的高校形象,多给予医学生人文关怀,积极为他们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利他行为进行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展和培育。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肯定和尊重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通过对他们的生理需求、学习状态、生活条件的关注和保障,从心理和感情上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心理疏导,提高他们对各种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其保持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进而激发他们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有关资料显示,所有对青年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有80%发生在实践中。行为实践由于具有内容的生动性、形式的直观性、空间的相对广阔性,对人的心灵有很强的震撼力,能为青年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诸方面同时得到综合训练提供条件,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此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还能培养和训练医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其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宽广的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医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深刻地体会到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能懂得怎样去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利他习惯,促使思想觉悟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心理学探新,2000,20,(75):59-63.

[3]邵贵平.关于利他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21-23.

篇(8)

根据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一股新兴的研究力量,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一种伟大的尊重和赞扬,又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智理解。Fredrick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他认为人具有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具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比如常感恩的人会具有比较好的人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个人的天赋能力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大学时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自上而下的“灌输”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倡“赏识”教育,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是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主体,通过信任学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积极情绪通常与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且伴随着愉悦的主观体验,能有效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教育人、鼓舞人,更要体现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业”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机构,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健全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助、勤、补、免等多种形式,顺利完成学业。这符合大学生内在的需要积极情绪体验,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年轻人的关爱,更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挖掘和培育积极的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具有积极观念的人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从容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对非常不利的社会环境也能应付自如”[1]。人格心理学研究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两股不断抗争的力量:一股是消极的,诸如压抑、恐惧、自卑、自私等;另一股是积极的,譬如福乐、希望、负责任等。哪一股力量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取决于个体自身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强调致力于人的良好人格特质及其形成的积极因素的研究,着重培育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消除或抑制人性的消极方面[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激发培养大学生内心的积极能量,抑制消极力量,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面对外界环境的挑战。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人格特征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结合实际,寓情于理,教学效果则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成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潜心研究、刻苦钻研,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感,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这一媒介,充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以运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探索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再现小品表演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多媒体教学视频法等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教育学生用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的发展,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三、优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组织系统

Williams等人的研究显示: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当老师和同学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这些孩子心理会呈现健康状态,并且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比较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不同层面的研究都表明,强调人性的积极面、注重于培养和调动人性中固有的力量,可以使治疗、咨询、培训、教育、人际交往更为有效和顺畅[3]。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具有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体系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和组织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积极品质的形成。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范围,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必然产生影响[4]。因此,营造高校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1.挖掘主流宣传媒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加强校内报刊、宣传橱窗等传统舆论阵地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宣传党的主张,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建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校园网络,把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很好地交流、融合为一体,展现引导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兴起的网络宣传舆论阵地,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另外,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渗透到学生活动中。

社团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对社团活动的引导,使大学生以自我提高为目的,结合社会实际,组织内容充实丰富、有感召力、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提高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

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才干,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机制,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条件,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把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塞格里曼.持续的幸福[M].沈阳:万卷出版集团,2012.

篇(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1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因特网(Internet)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与标志,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有很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特点,如身份的可变性与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打破时空界限、可记录性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方式表达,以至于做出很多与自己性格不匹配的行为。因此,及时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从认知方面看,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当个体接收的信息过多时,容易导致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发生认知错位,对信息表现为迟钝感和麻木感;从情感方面看,网络的发展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感需要,使其收获了平等、尊重和自由的情感体验,但过多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性格孤僻、压力增大等,甚至加剧患焦虑和抑郁风险;从人际交往方面看,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增强大学生主动交往的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内向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但是依赖网络可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受阻,产生自闭和逃避心理,出现“御宅族”现象;从人格方面看,网络能够强化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容易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角色的切换易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是“网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网络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影响环境、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应网络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开和权威的定义。文中关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借鉴郝文清提出的概念,他将网络心理健康概括为: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同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先锋位置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一方面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运用网络技术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的认知、行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从问题产生的角度来理解的。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确定不变的,即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殊功能,关注大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时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0年1月,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能力、动机和潜能等,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中,强调“积极”是贯穿心理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主张对那些集中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病理式研究进行变革;其次,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最后,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做出适当解释,且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认知事物的消极面,那得先教他们如何认知事物的积极面。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关注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3.1适当调整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都是以治疗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心理困扰,而对个体长远发展和潜能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容易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积极向上、适应力强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克服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代替诊治各类心理问题,适当调整原有工作中的消极价值取向,根据时展特点、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重新调整和确立教育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

3.2主动渗透积极理念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很多大学生因此成为“网瘾”一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远离网络。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要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自我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要善于通过网络课程、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渗透积极理念,拉近与学生距离,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新途径,不仅要解决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营造积极的网络和现实教育环境,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使积极的行为经验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

3.3着眼全人发展

心理健康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但由于追求功利化、随波逐流等原因而导致了一些忽略人性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片面化、工具化思想必须得以转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我们要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个体,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全新空间,区别于以往教育环境的单一化,网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物理限制,更大范围地实现跨学科互动和知识的整合,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更加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培育具有现代价值观、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之一,也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新突破点。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网络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同时,要做好反馈与监督,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网络心理的研究,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多手段并举、多渠道融合,不断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篇(10)

有一些不能用人类被试进行研究的课题已经用动物来进行研究。如双亲的重要性,尤其是母亲的重要性,是心理学家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但研究者却不能仅仅为了实验就让儿童与其母亲长期分离,所以只得从自然形成的母子分离情形中获取有关的数据资料。如哈里·哈洛对恒河猴幼仔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如何应付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关于动物实验的准则同样存在:动物行为研究协会对研究者了规定,在英国,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最高管理权归内政部。有关的规定日趋严格,因而今天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过去进行的某些研究感到反感。

由此,在人类生活的某些重要领域,我们的研究方法也许永远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化”。

二、在实验设计前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意义

提出问题与形成假说是在着手进行严格控制的实验之前,有必要确定所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而不是与常识性观点大相径庭。如果不对你所感兴趣的行为进行初步观察,不在与你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下对儿童或成人进行观察,那将是很不明智的。我们不能因为验证自己一个比较偏激的观点,就进行实验设计,编造数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

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这是由于描述问题的角度不同引起的。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而实验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都是无关变量。另一说是:与所研究的条件和行为无关,但在实验中又是影响反应变量的因素称为无关变量,可见二者所指的是同一个内容。

在一个心理实验中,确定哪些因素属于无关变量,最好是通过查阅文献或用因素型实验确定,但是这很难做到,怎么办?无关变量的鉴别只能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与经验来分析、确定一个实验中应该控制的无关变量是哪些,其中有哪些必须控制,又有哪些没有必要控制。例如,感觉实验中,被试的社会关系,实验前一天吃的什么,有些什么活动等就很难进行控制,也没有必要进行控制,因而它就不能称作无关变量。在一个实验中,根据实验者的分析而确定的无关变量,有些是科学的、正确的,有些是非科学的、不正确的。那么,实验中对连续变量的控制是否成功,无关变量的确立是否正确,能不能鉴别呢?回答是肯定的,一般由实验结果误差分散的大小鉴别。实验误差分散小时,实验者的分析正确,可以认为无关变量被充分地控制了。相反,虽然充分地控制了自变量和反应,而且反应变量也认为是恰当而灵敏的,但结果的误差分散较大,就有理由认为,有些无关变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认真分析无关的因素是什么。如果经过认真分析,有些无关变量还是难以作为记述因素抓住时,就中止实验,从别的角度设计实验,或等到找出控制这些变量的新方法和技术时再实验。

四、心理实验中反应变量的观察、测定与记录

1.关于反应的观察、记录与测定问题,在心理学的不同实验的文献中,制定了很多方法,并为此设计了许多仪器。对于记录,测定反应仪器的要求基本上与对在自变量的控制中所提到的对仪器的要求一样,即仪器要真实地、灵敏地记录和测定实验中所要求的反应。

2.反应指标及度量问题,当一个刺激施于被试之后,作为被试的反应,如何度量呢?心理活动往往都是一些数量上含义不清楚的现象,如反应快慢、好或不好等。为具体地度量它,就要按一定的标准,将反应情况加以数量化,使之达到操作的程度,这就是说要给反应规定一个操作定义。这是一步很重要的工作,否则,反应就不能测量。如反应快慢以时间作标准,反应的好坏用作业分数,或速度、或频率作标准等,这个标准又称为指标。反应的指标有:正确率、错误率、反应的速度、强度等。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指标度量反应,要依具体的实验而定。指标选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另外反应的指标水平定得不合适,会使反应变量的变化不易显示,使实验归于失败。这里要特别注意天花板—地板效应,所谓天—地效应,是指由于反应指标或仪器在两头部分反应不灵敏,范围不够大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又称极限效应。例如,五分制评分中都得零分,或都得五分,但各自的水平是不同的,就会造成误差,使对反应的测量不精确,从而影响整个实验。学习实验中的正确率或错误率就易出现此类问题,即考试的题目太易或太难,大家都会做,或大家都不会做,就不能反映每个人学习上的差别。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调整反应变量的指标水平。心理实验中,经常会遇到指标选对了,但水平定得不合适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调整反应变量的指标水平。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一个好的反应指标,或者说一个好的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指标要具有有效性,即特异性或相关性,真实地反映反应的情况,度量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而不是别的;②要具有客观性,指标是客观存在的,可用客观的方法和仪器加以测量并记录下来,如小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可通过作业成绩反映出来。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当然不能只用单一的生理指标度量,应该用多项指标综合度量,才能有效地反映情绪状态。因为指标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是能够重复的;③指标要数量化;④指标要精确地度量反应的变化。即指标本身要具有灵敏性和分辨性,既要精确,又要准确。很多时候对一个反应的测定,要考虑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标度量,究竟选多少指标合适,要以具体的反应而定。[1]

五、心理实验中反应变量的控制方法

这里所讲的反应的控制,是指对实验对象即被试如何反应所进行的控制,包括实验者的言行、表情态度等所产生的对被试反应的影响,即实验者效应,以及被试本身主观上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被试效应的部分控制问题。可以设想,对同一个刺激,被试个体所进行的或能形成的反应种类是无限的。如何把无限的被试个体的反应控制在主试所意想的方向上,这就是所说的反应的控制问题,这个问题包括指导语、被试态度及被试个体差异问题。如果一个实验结果能看到显著的个体差异,应首先想到指导语及被试的态度控制得如何。

1.指导语。是向被试说明实验,交待实验中被试要干什么,完成什么任务等,主试向被试所说的这一系列话,称作指导语。指导语不同,被试的反应就不同。例如一个反应时实验,给被试呈现一个乐音和灯光,指导语如果是“无论是灯光还是乐音出现,你都按电键”或者是“只有灯光出现时按电键,而乐音出现时不按键”,指导语不同,反应时的长短就明显不同。第二种指导语比第一种指导语的反应时长得多。

实验若以人为被试,则其往往按指导语反应,指导语的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能影响实验结果。因而对指导语的控制,即成了对反应控制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指导语的编制要标准化,不能含糊不清,要严密,要使任何被试都能作出同样的反应方式,这就是说:要保证被试都能听值,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因被试的水平不同而产生理解上的差异,同时指导语也不能带有任何对反应的暗示成分。

2.态度。除了指导语能影响被试的反应之外,实验中主试对被试的态度,也是影响被试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心理实验的主要对象是人,在实验中要经常与人打交道,这就要求遵循与人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这也是控制被试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一个实验中,主试者总想找到积极合作的被试,使自己的实验成功,这就要求:对被试要有礼貌,被试来到实验室时要热情接待,主试应做好实验准备,不能浪费被试的时间,对被试的实验结果要注意保密,实验结束后要询问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并一一留作分析结果时的参考。

3.对要求特征的控制。在一个实验中,实验者往往对自己的意图保密,这就促使被试极力想从实验者所能提供的任何微小的线索中,确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实验对于被试来说,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游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被试始终在猜测实验在测他什么,对他有利无利等,我们把在实验情境中被试对反应过于敏感的特征叫做要求特征,这个要求特征有些是由实验者的效应引起的,有些则是其他实验情境——典型的是心理实验要求“育”被试的情境引起的。在实验中这个要求特征不可能完全避免,只能要求做到较好地控制。

六、刺激变量的控制方法

心理实验是要确定所操作变化的条件和某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所研究现象的许许多多的条件中,只是有组织地操作、变化特定的条件,这个特定的条件就是自变量,心理实验中称为刺激变量。实验中对刺激变量的操作、变化称为对刺激变量的控制。对刺激变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刺激变量的控制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在整个的研究构思中,所规定的自变量是否是真正的自变量,存在不存在表面上看来是自变量而实际上不是自变量,只是自变量虚假外显现象的问题。②自变量的选择是否存在单一性偏差,即自变量的取样代表性。自变量取样代表性是影响实验效度的重要方面。③自变量的层次,有些自变量的层次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有些可能没影响。因此在研究构想中,要考虑不同自变量的层次对不同因变量层次的实验效应。

2.刺激变量的具体控制方法:①对自变量必须给以清楚的操作定义。②检查点的确定。自变量中,有的是属于连续变量,如时间和强度,也有的是质的不同,属于离散变量,如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学习方法等。对于连续的自变量,实验时要选几个不同的自变量值即检查点才能进行,所选检查点的数目要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一般为三五个。③自变量的范围,对于连续的自变量来说,选择检查点的范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个范围的选择,有时前人的研究可以提供线索。④自变量的间距。当选好自变量的范围以后,还要确定各检查点之间的距离,间距的大小可依具体情况而定,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检查点,能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即间距不能小于差别阈限。⑤对呈现仪器的控制。在心理实验中,连续的自变量经常使用机械的或电子的仪器来呈现,这就对使用的仪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

上一篇: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对于碳中和的理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