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1 16:48: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是中国园林工作者创建的跨世纪城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绿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运用生态园林观点,重新认识园林绿化的三个效益,是一门园林经济学,是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园林模式。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城市园林基本上属于保护、整修和维持原状;60年代是我国经受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城市园林工作者不失时机以“见缝插绿”精神,挤人社会主义建设行列;70年代末,城市园林工作者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我国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便决定将“生态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2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2.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3提高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景观园林是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人类生活水平主要指标之一,是人与自然共存的实现,站在世界生态景观设计的前沿,为保护美化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是景观园林工的责任和目标。 作为同西方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园林体系代表了东方园林景观的最高造诣。现代生态景观园林是中国景观园林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吸收共享科学技术进步条件下,创建的跨世纪城市景观园林理论,是制订城市发展规划,环境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景观园林建设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60年代是我国经受后,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70年代末,城市景观园林规划总结教训,意识到要保护城市绿色生命,必须连片成团,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方针;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北方以天津为代表提出大环境绿化,南方以上海为代表提出生态景观园林。1991年历史跨入第八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生态景观园林规划与实施”列入“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园林建设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1提高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水平
提高生态园林绿化率,同时关注垂直绿化、遮阳、园林景观;在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考虑降低噪声,以适当的绿化形成减噪设施;控制步行区的风效;讲求对原有小区绿化和数木的保护,以及原有自然地形的维护;主干道动态景线两侧推土植草,降低车道对住宅的噪声干扰,产生全新视觉形象,一步一景,予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建筑物朝向尽量保证南北向,并利用自然的地形安排建筑物,避免了建筑物相互之间过多的干扰,达到最佳组合。
3.2采用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
绿色住宅注重实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队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相配合,减少空调费用。
3.3选用环保绿色材料。
在建筑施工期间,选择较少污染和较少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更多的采用生态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材选择方面,减少使用热带硬木,用塑料、再生铝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岗石铺地,水磨石地砖,减少材料的维护与更新,选择可再生型材料,重复利用资源,选择当地材料,减少运输能耗。
3.4研制再生能源
研制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受装置。太阳能、风能是绿色能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合适绿色环保的内容。
3.5建筑平面采用节能的设计,讲求自然通风与采光。
自然通风良好的建筑平面在夏季可取代空调的作用,注重自然采光,利用天然水资源和地形的隔热性来控制建筑的温度,在寒冷的气候中创造热汇,在炎热的气候中创造温度差以产生凉爽的空气流。
3.6充分利用太阳能
合理的规划空地及高大植被,以便利用太阳能和地形条件。采用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设计的热水装置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相连接。
3.7全面的节水设计
以“零排水”作为社区排水浇灌系统的目标。利用现有的山涧和低洼地带形成连通的水系,即时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生态的排水浇灌系统。雨季时存积雨水,供园区浇灌用,通过保护自然系统来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净化和储存功能。减少硬质铺装路面,尽量使用渗透性良好的铺装材料。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方式,生活污水经过中水站处理,用于社区内的清洁,绿化,洗车等,从而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在地下水源的建设中采取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任何威胁。
4结语
总之,生态园林绿化设计应当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绿地的建设者要根据小区总体规划,制定出一个比较周密完整的设计方案,它不仅应该符合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而且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引言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环境景观建设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伴随着城市规划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最贴近人们生活、休闲的场所,对提高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现代城市最普遍、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对城市整体景观面貌和城市规划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居住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 运用植物造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绿量)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的程度,绿量越大生态作用越突出。所以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利用设计手法增加植物绿叶面积。高大乔木的绿叶面积大于灌木,甚至也是草坪绿叶面积的4 倍,要想提高绿叶面积,就要在空间的高中低位置上都有绿叶出现,这就需要在进行生态设计时综合运用乔木、灌木和草坪,形成有机式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发挥绿量的生态作用。
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注重平面形态的变化,而且立体空间层面结合乔木、灌木以及草坪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达到植被之间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多样化的植被分布。绿色植被和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绿色植被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肺”,使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洁净,这是其它景观元素所没有的功能。现在有些园林设计过多突出地设计了喷泉、假山等硬质景观,忽略植被的种植设计,过多地把种植草坪的地方进行了路面铺砖硬化,认为这样才干净整洁,这无疑是错误的,生态景观设计应该营造绿色园林,用植物来造景,从分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的分隔设计,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1.2 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的融合统一
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是一个立体空间的艺术造型设计,注重自然美,在这种美学思想体系下,生态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一致,完美统一性,也更加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生态园林追求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其自然美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展示,在形式美的框架下,突出内容美,突出体现出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生态艺术效果,使生态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态各异的植物有机组合,突出层次美和形象美。生态园林设计只有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和当地树种,突出地域特色,才能使生态美更加突出鲜明,才能使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发展。
1.3 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生态景观中植被的大量运用,这就使得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草坪的面积,景观植物给水设施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把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进行精确地计算,然后通过滴灌设备系统直接进行植物根部灌溉,这可以把植物的用水量减少50%~70%,对于草坪的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对于草、树木的灌溉要分开进行,且供水间隔时间要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剪枝和施肥要避开干旱期,并且植物的灌溉用水可采用净化处理中的水。
2.某居住小区的生态规划分析
某生态居住小区,从图片上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道路交通发达,但所设计的区域有特殊的地势,区域范围内的地势与周围地势相差较大,并呈台地的形式,上层地势平坦,下层架空为地下车库。设计按照原有地形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充分利用高差,合理布局,使得整个规划设计浑然天成,宛如天开。绿化在规划设计中也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绿化配置上还保留了原有的樟树林,原有的小生态圈得以保护,合理补充植物的层次,使生态和美学和谐结合。
“亩中山水”是整个小区的设计理念,因为地形自身大小的限制,因此需要用空间的分割来“扩展”人们的视觉空间。介于这样的客观条件,小区设计大胆构思,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综合了“以小见大”、“曲水流觞”、“一步一景”三种手法,根据原有地形,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中地叠山理水,意在为居住区的业主们营造出“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的优雅、静谧的环境。
小区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分为四个景区:康体健身区、静谧休憩区、亲子游乐区、商业区。①康体健身区主要布置了羽毛球场、儿童戏水池,并结合水系进行处理,设置汀步、亭台及晨练树林主要有康体、健身、休闲等功能;②森林休闲区:以原有的樟树林为基础,营造绿树成荫,鸟鸣山幽的环境,主要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③亲子娱乐区:以儿童沙池为主景,旁设置了一些休闲座椅设施,为小孩、老人提供了一处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乐园;④商业区:以树池坐凳为主景,为居民和游人提供了休息场所。整体的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得整个小区居住的居民都能感受到犹如居住在森林的生态小区的感觉。因此,在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原有的生态坏境条件,充分利用及保护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被包含于城市规划中,集大成者往往有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中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者无不奋力研究。通过国内外经验,大致可以总结出来城市居住环境最优设计的几点认识:①通过对设计地域原有生态的调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规划,最精确的框画出需要预留的区域和需要开发的地段;②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周边环境问题,如:水源、原有物种保护;③城市逐渐的拥挤化,因此需要与城市周边的城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留出一点的缓冲地点;④高楼环绕下的城市,需要用自然景观这样的软界限来划定;⑤城市中心的拥挤化,因此要尽可能的使娱乐休闲设施郊区化;⑥切莫为了商业利益使各功能混乱掺杂;⑦住宅的设计位置要远离城市喧闹,以远离城市主干道为宜;⑧在城市的喧嚣,住宅区的设计要以幽谧为主,多设休闲娱乐空间。
3.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科学理论,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素放到整个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考虑,结合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城市发展、邻里氛围等众多因素,保持人文生态环境的延续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出环境优美的、和谐的人文社区。
参考文献
[1]谢天,许纪存,等.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J].四川环境,2003,(6)
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完备,对于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性。景观生态规划可以用于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园林景观达到多样化发展目标。
1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
1.1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生态学基本理念,可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对于促进城市园林快速发展、消除环境污染、优化环境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美化城市,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体系,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需要。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协调发展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更有优势,可以有效节约设计成本,保证园林景观更好地符合地方环境现实需求,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建设施工难题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园林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而且还要符合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只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审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才能满足城市绿化内在需求,做到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科学分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性标准,有助于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指导。同时,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实现地方绿化元素的有效运用,做到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统筹,更好地发挥地方植物元素的应用价值。另外,在生态学视角下,可以进一步根据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有毒物质情况,发挥园林景观改善环境作用,对于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侵蚀问题有重要作用。
1.3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应用价值。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了从单一景观向综合性景观设计的转变,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实现树木的优化配置。首先,现代景观生态学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全球定位技术,收集可以用于园林景观规划的数据,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构布局问题有重要意义。其次,园林景观规划在生态学的关注下,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设计的转变,园林景观规划更注重垂直结构的植物配置设计,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营建符合长远需要的生态发展模式有重要价值。最后,生态学理论还可用来检测园林景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有利于对园林规划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指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完善设计方案。
2景观生态学指导下园林设计规划原则
2.1自然优先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优先原则,注重实现自然条件与园林规划的有机结合,在充分保留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发挥园林规划的实际价值。例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从地方自然环境气候与现有园林资源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从地方植物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出发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充分运用。只有充分尊重地方自然环境,从当地的河流湖泊、山地树木等条件出发,才能更好地发挥现有生态资源的应用价值,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符合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园林景观植物的美学价值。景观生态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实现详细、合理、全面综合的设计目标。
2.2生态协调原则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协调,做到人的审美需要与园林自然属性的有机结合。强调在满足人们园林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与有效性。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规划的多样性目标,能够结合不同的生态知识,满足人对园林景观的多样性需求。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应当注重自然景观与城市发展的平衡。只有做到既注重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又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才能达到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在生态学知识的体系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完善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融合发展原则
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注重整体平衡和满足园林发展持久需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保持工业生产、城市交通、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做到在了解城市生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自然景观是由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打造,需要提高各方面资源协调性,使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在生态效益的视角下,运用生态学知识,审视现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漏洞,从而实现各种生态元素的有效融合。
3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美化园林景观
一方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美学设计上,应当结合人们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美学需要;另一方面,运用理论标准衡量园林景观设计,从园林生态学角度审视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更好地达到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例如,云南倘甸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全面借鉴了生态园林设计规划思想,主要结合转龙镇区位优势,借助转龙镇树木林立和水系纵横的特征,发挥东川红土地资源价值,以大山的情怀和红土的厚重为基本设计理念,重点营造以湿地漫步、休闲水岸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以保留原有植物为方法,搭配常绿树种,达到展示纸马古道观景的目标。
3.2优化景观要素
生态学原理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规划应当把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合理利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质量。首先,应充分了解园林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当维护园林的多样性特征,凸显园林景观的个性,同时,合理运用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元素。其次,将多样性与其它非生物因素有机结合,在重构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地方生态系统发展需要。最后,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统一,在发挥生态效益最大潜能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建设趋于全面合理化。例如,为了提高园林景观绿化的有效性,2015年昆明市公布了城市绿线,重点加强了对龟龙湖公园、洛龙公园、入城公园绿化植物的规划保护工作。
3.3完善绿化植物建设
Abstract: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ex project, needs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overall planning, reasonable structure, stereo system standard seriously thinking of plann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into a se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economy, management in one of the city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gle, elaborated analysis concept, ecological garden city concept and fun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makes a summary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园林规划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需要在科学创新、统筹安排、结构合理、立体系统的标准上进行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各种影响因素,需要不断的参考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及技术方法,需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现象及灾害已经逐渐引起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所以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要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生产活动、城市的发展规划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1 概述
近年来,生态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人们所普遍提及的生态园林型城市,就是以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为根本归宿,以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与共生为重点,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强调的是景观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 生态园林型城市景观规划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验为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重点是要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而不单单是依靠城市绿地建设。此外,在城市建设及当地经济发展政策上,不能制定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要利用并保护自然环境,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2)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方法,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斑块- 廊道- 基质”的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充分发挥绿地效应,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之和。与此同时,紧密联系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出多个个性化的景观分区,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2.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为了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上做好功课,这是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园林是一个城市的大门,它给城市人们带来第一印象,尤其是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其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质量将会给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地段,往往需要丰富园林绿地装饰,对不同地点、街道给与不同的绿化形式,形成风格各异而又相互和谐共处的园林风景,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和美的感受。具体的措施有:建立宽厚的绿化网络;努力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适当开发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建立独特的城市风貌;繁育和保存优良的物种资源。
3 生态园林型城市规划与建设
3.1 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在具体的工程中,首先,园林设计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适用”,要考虑因地制宜,不论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看,还是当地适宜的花草物种、当地的土壤、水文地质、气候等的影响,要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的景观设计方案。其次,在保证“适用”因素的前提下,就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因素了,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已经为工程的成本节省了不少,为工程的经济性做出了贡献,比如当地的花草物种等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成活率高,不必话费大量的交通运输费用。在工程的各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做好经济管理控制工作,从每一个环节加强经济合理性的管理。再者,就是“美观”因素,要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这三个因素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隔的整体,缺一不可,需要整体的综合考虑。
3.2 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城市园林建设
自然破坏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和频发的不正常自然现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学者开始将生态环境学引入城市科学,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过多年的改进、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国内在园林绿化方面也在考虑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完美融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实现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具体思考
再良好的规划设计也要有赖于良好的执行与实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现代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的绿地建设,通过植物的作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集中地,必须加强建设与改善;(2)控制用地性质,城市绿地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坚持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要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气候特点选用不同的物种,科学合理的配置,既能绿化美化城市又能改善环境;(4)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在进行城市结合部等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强对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的保护,这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结语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的要点有很多,需要考虑的角度要不少,但关键就是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要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密度、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必须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技术来进行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3]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4]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
[5]官群.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8).
1 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1.1 生态规划的含义
生态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并创造一个适合人类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1.2 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去理解。广义的园林生态规划是从区域的整体性出发,在大范围内进行园林绿化,通过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使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人居环境的改善,促使整个区域生态a系统向着总体生态平衡的方向转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狭义的园林生态规划主要是以城市(镇)为中心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城市(镇)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园林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小气候,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营建卫生、清洁、美丽、舒适的城市。由此可见,园林生态规划的任务应包括确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选定各项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布局方式。
2 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与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时至今日,景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须依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充分说明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性。
3 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3.1 生态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3个方面要素构成,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如果从这点来理解,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在现今,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已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户外活动空间,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
3.2 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作为生态景观设计,不应单纯地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结合”上面,这其中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其他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寻求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这还必须要根据自然本身的限制条件来设计。
3.3 协调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有效措施
3.3.1 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通过对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归纳分析,考虑各种外在影响因素,构筑城市景观的总体格局,建设结构合理、特色浓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城市景观体系。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的整个过程必须贯入生态设计的思想,从城市选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都要有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体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作用,取得最佳效果。
3.3.2恢复城市湿地,巩固生物生境系统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水生或湿生植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3.3.3建立城市环境防护体系。在城市扩建的过程中,一些沿河或沿路的防护林带,往往因河岸整治、人造景观或道路拓宽而被毁掉。其他地区的防护林带也在无休止的开荒耕种或滥砍滥伐,以及农用地在转为城市开发用地的过程中被肆意切割或占用,使得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及其防护功能受到严重损坏。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形成较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不仅能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而且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 结论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口激增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发展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森林、土地、水等资源。但这还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石油泄漏等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并且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人类的生存已经遭遇威胁。可持续发展被各国提上日程,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讨论,生态设计这一行业的产生,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涉及的方面很多,工业、农业、森林等都可以进行生态设计。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问题,引发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思考,清楚的认识现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使人类真正的做到和自然和谐相处。
一、什么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1.生态设计的涵义
生态设计的概念目前没有很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是一种设计形式,并且这种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不能对环境产生破坏,要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就是把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
其实,人们的活动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态,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为了生存对周围的环境做出了改变,这种改变虽然微小,却也在生态工作范围内。现在我们把生态设计的概念外延,覆盖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2.景观生态设计的涵义
我们在探讨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时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在狭义和广义的层面
上分开研究。广义的方面是这样解释的,在对一种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运用生态学方面的原理和知识,基于这样的景观生态设计,就可以被认为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了。而狭义的层面上理解的话,就是用生态学进行景观设计,期间要应用各种生态学知识,它注重的是细节方面的东西,比如景观的空间格局,以及这种格局的构成元素。
彼得·沃克是国际知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的极简主义给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并存的。彼得的设计的生态景观是需要不停维护的,植物要不断修剪,这是他理解的景观生态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设计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景观生态设计也在不断的革新,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点就是要可持续的发展,景观是为了服务周围的群众的生活,在这个前提下,景观生态设计要尽可能的减少基区面积,而且作为景观设计,就提倡融入更多的美学因素。
二、现阶段的景观生态设计
常规设计还是很常见的,常规设计的前提是人的需求,各种功能和属性都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为原则,这种设计被叫做常规设计。在人的需要层次上,常规设计是必须存在的,但是在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不得不顾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的发展也是子孙后代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常规设计很难在满足需求,生态设计应运而生。目前我们的社会发展程度还不高,对生态设计的理解也不深刻,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满足不了进行生态设计的要求,常规设计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被生态设计代替,更多的可能是两者相互结合,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输入常规的设计中,使常规设计重新整合,使设计出的园林景观适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设计水平。
三、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1.以节约为本
近些年来我们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生态坏境,发电厂、交通工具等使用的能源燃烧后不断破坏大气环境,连水利工程都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些树木、花草、石头全部来自大自然,取材时必定会对大自然产生伤害,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应该减少使用这些自然资源,要注重资源节约。还可以采取作景观预案的方式,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增加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尊重现有的生态环境
无论是常规设计还是生态设计,都要对地表进行改造,这种改造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附近的生态坏境,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或者避免这种影响,让我们的景观设计更加符合生态系统的需要。让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降低环境恶化。
园林景观是包含在整个的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不能局限于场地内的景观设计,要在宏观上把握,整体设计。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景观,各种生态要素都要考虑,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
3.园林景观要尽量延长使用
很多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不是简单的工程建设,这样复杂的设计应该得到更好的利用,但是现在我们却很少能做到。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是生态设计的四个阶段,利用效率是我们一再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日本做得很好。景观材料在选择时应考虑到回收利用性和耐用性,这样在景观废弃或改建的时候,大量的材料可以回收,不至于造成浪费和污染。要尽量的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对景观不断维护、修理非常必要。
4.尊重生命,保护文化
在生态学的角度上,人类和世界上的其他动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要求我们要和自然界其他的生物和谐共处,以前由于城市的出现,大量的动物被迫离开城区寻找新的领域,我们应该对生物的多样性予以保护,这样更多的生物就可以重新回到城市,这也让我们的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好的国家之一,袋鼠、考拉在街上可见。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也给动物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于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师们在可能利用的各种地点建立动物保护区,建设尽可能多的园林和绿地保护动物。
各个地方也尤其不同于别地的风俗文化,一些环境也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这些文化是需要我们长期保护的,园林景观的建设不能以牺牲这些文化为代价,要尊重当地的风俗,这样也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容易得到认同。
四、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我们也在上文提到过常规设计,现阶段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不成熟,需要在常规设计的模式下开展。要先确定总的目标和规划,之后进行具体的分析、测量,确定地域和范围,在进行更为具体的细节设计,设计多个方案以备选择。
园林的景观生态设计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它是以人类的需求为主的,忽视人的需求设计也将不复存在。所以在做设计的时候,要以常规设计为依托。把生态设计和常规设计两者结合才能完成整个的园林景观设计。
结束语
不论是我国还是国外,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内还没有很成熟的体系,理论和方法还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完全适用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到底,在设计的细节方面体现出来。积极进行创新,学会和自然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 顾忠好.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要求与方法[J]. 农技服务. 2010(08)
[2] 王小克,张公保.浅议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 山东林业科技. 2007(06)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显著扩张,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过程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如城市自然景观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自然的生态过程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在消失、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突出等。这些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社会形象和区域生态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不得不更加重视景观生态的规划问题。现今,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减轻城市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生态,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次由1937年德国地理学卡尔特罗提出,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化的一门科学。我国部分研究者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生态学新分支。并认为只有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景观学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考虑,才能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
1.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与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从区域范围角度看, 城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为主的三要素构成。其中各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流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刘茂松、张明娟认为: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原理、生态流聚集与扩散原理、尺度效应与等级结构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原理、景观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景观变化与稳定性原理等7条基本原理贯穿于景观生态学的各个发展方向。
2景观生态学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借鉴作用的主要原理
2.1 自然优先原理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使其维持自我更新,减少人类对自然影响的同时,带来极大的生态效益。因此,一切园林规划与设计都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为利用和改造自然先决条件。
2.2 整体优化原理
景观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中的核心理论。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应从整体的高度上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和管理,对组成景观的各要素的构成、数量、分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2.3 多样性原理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异质性原理决定了景观的多样性的存在,而多样性的存在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生态旅游活动即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提高观赏性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林的规划设计应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2.4景观个性原理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是地域分配客观规律的要求。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2.5 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
生态关系协调,是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与自然及生态与生态间的协调。
2.6 景观异质性原理
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强,生态系统因而就更加稳定。故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利用立地条件即环境资源景观要素空间异质性,可创造城市园林中异质而多样的景观。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树立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
城市景观的规划是合理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过程,是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规划设计形式,这意味着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城市景观的平衡。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合理的规划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实现自然与文化、规划环境与生命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融合,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超越现有的景观设计。首先,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能与自然和谐共存,并维护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而不是以破坏自然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其次,应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展要求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第三,要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
3.2 重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应用
该模式是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按照“环、楔、廊、园”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布置,保证绿地景观的完整性。可以利用生态廊道将绿地斑块有机地联结起来,通过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将城市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等方式构成一个绿地生态网络,真正融入城市内部,充分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
3.3注重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环境水平的提高,使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了延续生命美感的设计方式。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生态规划指的就是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从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出发,以“顾全大局”为指导要点,进行适合地区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规划。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都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而自身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提高。飞速的经济增长让环境污染变的越来越严重,不合理的建筑、开发、消费让环境资源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发展阶段。它涉及艺术、交通、环境、气象等行业,维护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是当今形式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特点
2.1社会实践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设计者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根据相适应的自然条件、资源利用方式,在进行景观开发的基础上,协调城市中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建立一个具有社会实践性发展的过程。任何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设计都不能成为好的设计,这样的特点在以生态规划为导向的景观设计中同样适用。
2.2绿色环保性
生态规划能够运用绿地、山水等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首先,为了完成最终目标,设计者需要针对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进行系统的规划,从园林地区的面积、特征上搭配组合,提升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在全国多地雾霾天气爆发的情况下,设计者要运用生态规划,满足绿色植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绿色卫士”的需求。
2.3美学价值性
大自然在为人们创造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就了自然美景的鬼斧神工。设计师正是要巧妙地利用这些绿色资源,在不打破自然平衡的基础上,找到景观建设的最佳灵感。一方面生态规划能够强化人们在精神上的愉晚和舒适,陶冶人们在思想、信念上的情趣;另一方面在魅力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优化其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增加景观在观赏、功能上的各项需求。例如,在商业区域中的地下停车场区域设计景观绿化休闲区,乘客则能够在景观区域中休息、拍照,感受极富美学价值的景观场景。
2.4科学研究性
一直以来,自然都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蝴蝶效应”,凸显出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景观设计师的活动也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部分。生态规划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它能够挖掘自然界中人们、动物、生物等生态系统在环境平衡中的作用。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态问题
3.1园林绿化景观功能较为单一
当前形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还滞留在为了绿化而绿化的阶段。从相关部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60%以上的城市绿化设计者对自身设计的要求都不高,只停留在满足国家绿化规范条例的基础上。对于在大、中、小城市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价值并不关注,严重缺乏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功能的开发。功能的单一性直接导致城市景观设计不具备持久性、实用性,只是和环境建立关系,并没有和周边居民、设施搭建一个和谐的关系。在现在的园林绿化分布中,绝大多数的绿化景观都处于城市繁华地区,只有少部分处于城郊等偏远地区,所以,开拓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迫在眉睫。
3.2生态景观的规划缺乏群体性
在园林景观的组织中,草坪、树木、山石、道路、喷泉、栏杆、凉亭都属于规划中的一部分。硬件设施的多样化: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构建出了丰富、有趣的景观环境。有很多设计者过分重视草坪的设计,运用大面积的植被塑造出景观的特性,但却失去了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大面积的草坪容易形成浪费,实用性较弱并且养护费用十分高昂。相对于其它植物而言,在生态景观的规划上缺乏群体性的塑造,需要设计者利用适当的设施,突出群体性设计。
3.3尽量延长生态景观的寿命
在对景观园林进行生态规划的初期,设计者就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区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广东省北依南岭、南濒南海、比邻港澳,地处亚热带,所以,这里的空气湿度高,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油杉、大叶榕、广玉兰、木棉、菩提树等喜湿喜热的植物,而丹东桧、云杉、樟子松、黄杨等植物习性正好相反。设计者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设计感觉,而放弃景观的长远发展。还要考虑当地土壤的pH值,选择适应本土生存的植物。
4强化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化工作的一部分,在设计时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应用方式,通过各项措施,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充分利用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的绿化空间。
4.1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进行植物的群体设计。在植物的运用上,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宜温湿度、土壤含量等情况,进行草坪、植被、树木、卵石路、花亭等层次的搭配和种植。在群体性的景观园林设计中,要注意设计的形式感和层次感,做到环境的丰富性、美观性,方便园林工人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首先要以生态规划为导向,尽可能利用本土绿色植物和自然再生设备,大大减少在园林建设中对外地树种的依赖,在人力、物力上降低不必要的浪费。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能的植物,发挥本土植物在遗传、生理、形态、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优势,满足生态规划的发展需求。选择抗病性强的植物,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逐步降低运输、种植、管理、养护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为了让景观环境做到和谐统一,设计者在设计初期要奠定整体的基调。例如,在城市中心的一块绿化区域里,为了达到地标性的花园结构,设计者可以综合参考地域特色,根据周边建筑情况,设计不同的景观表现。商业建筑多为西式塔尖式建筑旁设计,诸如德式花园、地中海式花园、西班牙式花园等景观风格。德式花园沉稳肃穆,适宜简约、舒适的花草景观布置,设计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地中海花园风格明快,通过明亮的色调和浪漫的海洋气息,以蓝、白突出景观,让颜色亮丽的草木植物带来清新的感觉。这几种基调,都能够衬托出生态景观的层次感和画面感,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艺术的群体性景观园林。
4.2结合实用性和艺术性
对于生态规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在注重美学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绿地在人文空间中的设置,构建舒适、实用的园林生态空间。在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具体结合方面,设计师要满足居民对景观空间的需求,让绿色景观空间不但能成为一个欣赏的空间,更能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景观场所。例如,在美国,占地80hm2的红山公园是全美最大的城市公园,而它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采矿废墟。完工之后的景观设计与人们所了解的景观建设有所不同,这个举世闻名的新公园在完成了生态景观设计后,还成了市民娱乐、休闲、理疗的场所。它在选址上连接了新旧2个城区,具有3hm2公共用地、1.3 hm2湖泊、各种娱乐区的景观绿道。在这里尽情观看山水美景,享受“天然氧吧”的理疗享受,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满足了市民们的多项要求。
4.3运用生态型景观平衡法
为了让园林景观设计维护固有的环境平衡,在植物种类的设计上,形成严谨的规章制度。100m2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m2的植被,以确保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除了尽量选用当地树种外,应可能地运用绿色植物生态原理,营造景观植物群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省内各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水肥光热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并适当引进少量外来树种。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景观带,采用花(叶)色树种、常绿树种和灌木作为主题树种,种植5~10行,形成3~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在公路两侧1 km可视范围内,以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江河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沿海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海岸防护功能强的木麻黄和红树林树种。在规划景观平衡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互结合的办法,在草坪或花坛中选择常绿、彩叶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树木的生态效益,增加景观的关注点。在绿化带等地方选择丛植,起到隔离、保护、分界的效果,确保景观区域能够被划分开来,或者运用借助植物群体性栽植的方法,将众多不同的植物通过艺术的设计布局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美丽的生态绿化线。在广东省的景区规划中,设计者也应借鉴这种群体性种植方式,通过植物的共性编排,做出多种种植方法相互结合的景观园林设计。
4.4营造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接踵而至,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对于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的生态设计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产物,需要引起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重视。
一、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城市园林景观体现的是城市风貌,一个城市的园林规划建设水平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会对城市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次,现代园林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形式及水平。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最后,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定位标准不断提高,由此也改变了城市建设的环境发展。可见,城市园林景观是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础需要。
城市园林景观除了主观上的重要外,还具有客观重要性,首先,城市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绿化功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面对日趋激烈市场竞争,园林规划有效调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并为人们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来源,提高了城市人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提高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总目标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改善城市的景观结构和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城市中居住的人们一个安全合理、健康舒适、经济便利的人居环境。
1、尺度性原则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首先要考虑人口规模合理,还要考虑城市满足未来人口的增长可能,最佳方案是将人口控制在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其次是土地问题,城市生态最基本的内容是土地生态,它同时具有自然生态属性与经济生态属性。在景观规划方面,则需考虑到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结构要素。对这些区域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规划管理方案,则对实现城市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有很大的益处。
2、稳定性原则
在自然或人为的干扰下,城市景观在不断的产生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同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则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而生态多样性有利于景观稳定性。适度的干扰可迅速增加景观的异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景观还是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平衡状态。在实行该原则时,需注意适当适时地补充自然元素,协调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丰富景观结构和生态形式。
2、生态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的重点是生态合理性,生态城市要求城市的主导产业应是代表着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在规划过程中,深入研究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与物质流通特征及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等,协调与提高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制造出稳定的生态平衡,以达到生态合理性。
4、经济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需要大力地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资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同时,鉴于人类在景观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景观生态规划必须达到社会效益与景观生态效益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5、可持续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致力于景观生态资源的整合和持续利用,对整个景观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分析,促进和改善区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规划谋求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以求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景观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整体优化城市景观,促进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园林造景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
对于现代园林的生态设计而言,主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密切联系,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充分表达出了人类渴望亲近自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在公众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园林生态设计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在生态设计手法中,抛却过程、结果或者表象等,它们都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在实际应用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能源工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应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者极少产生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对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降低能源需求、减少能源消耗,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确保园林生态设计的有效性。
2、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园林景观构成中,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必然需求,一定面积的水体更可以起到丰富景观、调节局部气候、隔离噪音等作用。在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时,需要设计人员的充分考虑。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水资源污染的加剧以及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因此,在园林生态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雨水、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尽可能节约景观和建筑用水,减少对于水体的污染,对园林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3、本土主义的应用
本土主义主要是针对生态设计中的本土性而言,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尊重和适应,是各地域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下的被群体共同认知的一种历史积淀,对于区域的发展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
(1)本土自然资源的利用:运用本土的建造材料自然资源,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运输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还可以减少对异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材料运输途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当地的材料,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充分体现地方色彩,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场所感和归属感。在园林造景中,要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从气候、环境等条件出发,尽量选择地方树种。
(2)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人类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英系那个,因此,在园林设计时,要重视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尽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例如,湿地的建设以及溪流的恢复,都是园林造景中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的常见措施。
4、斑块的合理设计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斑块指的是与周围背景不同的非线性的景观元素。斑块可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在城市的绿地系统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被称为城市的“绿肺”,富含的生态功能多样,景观层次和结构也很多元化。小型的绿色斑块则被认为是物种迁移和移居的“踏板”,提高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异质性,丰富了城市景观的视觉效果。城市中大中型的绿色斑块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总面积比小型斑块要大,所以城市景观规划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而小型绿色斑块为辅,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均匀分布合理搭配,使其生态环境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5、廊道的合理设计
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的研究成果,廊道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有足够的横向长度。我国的城市街道普遍较窄,建筑异常拥挤,需要一定的时间整治。廊道的设计意义在于形成一个不同等级和功能的生态联系网络。由于廊道普遍呈线性延伸,其生态效应可以在沿线性空间深入到城市内部的同时,充分地利用廊道的延伸性,将沿廊道分散的各个斑块和小型廊道通过一定的人工途径进行连接,进而创造出一个更宽阔的廊道地带,使生态效应在纵深和横向同时扩散。
6、基质的合理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中,居住区之类的基质应该实行“大集中,小分散”的规划原则,使斑块和廊道能够将基质很好地包围起来,使居住区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接处,充分发挥生态城市的特点。总而言之,城市的绿地系统应当建立以绿色廊道组成的网络构架,将绿色斑块和基质有效地连接起来,在重要节点设计公园等大型绿色斑块。只有从整体来进行生态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才能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园林属于城市中的绿洲,是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过程中,应切实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注重节约和环保,以实现资源应用的最优化,最终实现为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服务。
参考文献
1 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 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 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和高度人工化等特点, 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干扰。而城市绿化在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 城市园林绿化的概念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门集设计规划,生态和人类学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首先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总和以及它们的各种生态过程,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 也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绿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绿化中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2.1 城市园林绿化的系统性
在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绿化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有的城市绿化系统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对其进行分类,建立起一个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为城市绿化多样性的建设奠定基础。在城市绿化过程中,有些城市原有的自然景观因为生长的纯自然性不符合人们审美需要,所以往往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被改造成整齐划一绿化景观。但是这些自然景观往往是具有地带性特征的群落,含有丰富多样的乡土植物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关系。一旦整齐划一之后,从视觉审美的角度上来看固然有好的一方面,但是整齐划一之后其生态系统的建立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在城市绿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最大可能地保持原有生态系统。
城市绿化中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是2个非常重要的准则。在这2个准则下,就要打破城市绿化和郊区林业分而治之的局限性, 城市和郊区的各种绿化都视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在城市绿化规划的设计中要注重对自然资源和非绿化建设的利用。总之,“绿地系统应保证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面, 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改善生物群体的遗传交换条件, 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1]。”
2.2 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性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和城市的主题相结合。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都有体现。以青岛为例,青岛很早就作为通商口岸被开放,所以青岛的城市现代化也就开始的比较早,因此青岛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体现。这些状况就决定了青岛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依照其浓厚的东西融合风格来设计。与青岛相类似的还有其附近的威海。威海在19和20世纪之交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在20世纪初又沦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这就使得威海的建筑和整个城市都带有这种风格。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威海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也是依附于这种风格之上的。可以说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是以城市风格为基础的,但是建设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这种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2]”。
2.3 现代与传统结合
2.3.1 与生态学相结合。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是与传统的园林不同的一种新式园林,我国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园林建设研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态园林的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园林相比生态园林更注重园林的生态作用,具有公共性,欣赏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生态园林设计的原则。首先,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布置各种绿化项目。生态园林是将生态学和审美学结合起来的园林。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个的园林布局要有整体上的把握,系统的将各种要素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结合起来。
2.3.2 构建“天人合一”的绿色和谐的生态园林环境。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服务,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的生态园林建设也要为人服务。所以,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市,人和景观的和谐统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随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这就要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征和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