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2 15:57: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篇(1)

一、文化产业化相关内容及意义

1.“文化产业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文化实现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并且,即使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以实用性和“文化内涵性”相结合的新的需求。举个简单例子,穿衣的目的从基本的保暖御寒,演变为体现个人特色风格的“时尚性”。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的主导产业,然而在1995年时,日本娱乐业的年收入额就已经超过了汽车制造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发达。其版权产业、视听产品、影视业以及出版业都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比重。

2.我国实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1)为了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要实施文化产业化。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人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旅游行业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娱乐上面投入较多,旅游不再是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进行的活动了。

(2)文化产业化是文化走进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文化不再只是脑海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可以生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一件“产品”,艺术、大众传播以及娱乐休闲等文化事业借助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产业化引导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掺入了产业化,例如象征体育文化最高级别的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大集合。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功劳,它与商业运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

(4)文化产业化促进未来文化的优良发展。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性、科学性、普适性。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步,才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添一抹色彩。科技使人进步,文化的科学性能够使文化摆脱封建、愚昧,向正确的、高级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普适性即大众性,单指望政府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产业化,借助商业力量的推动,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文化商业化的相关概念及侧重点

文化商业化可以说是文化实现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单借助于政府对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传承来发展文化,文化无疑会走向没落。因为它没有跟大众挂钩,而是独立存在于一种保护机制内。所以文化商业化是让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群众的不二选择。

1.文化商业化使文化保持常青、新鲜

现在的社会是由商品组成的,以人(或者说是金钱)为主导,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商品包围着。所以,将文化以商业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体验都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无疑是使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2.文化商业化构建了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

商业化会赋予文化以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价值和内涵,自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受众比例下降。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他们觉得将传统文化与商业隔离起来,才是对其的尊重和保护。这种想法显然是感性的,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和生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墨守成规者企图将文化产品关入壁垒,以为这样就可以抵御外界新文化的入侵,实在是太过自欺欺人。

3.当文化商业化过度偏重于经济效益时,会导致文化产业市场走向衰亡

当前商业化的存在的问题是,只发展文化衍生产业,而没有在其根本上探索及创新。舍本逐末的下场一定是惨淡的,所以政府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上,重视源头产业,才能够提供不断新生的文化养料。

三、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商业化的共同点

当前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海量,想让优秀文化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产业化,以一种制度模式来制约其散漫甚至恶性发展。而无论是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最终都是以商业的形式进行传播与发展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就意味着它是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前提,“产品”则体现其商业性,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将其“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度商业化上

过度商业化,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过度娱乐化甚至媚俗。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导致一些文化产业单位急功近利,过多强调利润,以低成本制作影视、音乐等面向大众的文化作品,虽然利润相当大,但是却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影响恶劣。这种过度商业化对青少年的毒害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所谓的“青春文学”“伤感的青春影视片”“神化明星”“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会诱导他们形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景端.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J].博览群书,2012(12)

篇(2)

“文化”是人类对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表征;而人们则指称那些依循着时间的脉络延续与传承下来的东西为“传统”。虽然学术界已有诸多对“文化”定义的说法,但仍有必要在此阐述笔者对于文化定义的看法:文化是一群人经由行动所产生并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与互动合作模式,并以此经验为依据所开展出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有形与无形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文化观念”就代表了一个族群的“价值观念”。

文化的存在必须与时代的演变与需求起到互动作用,所以传统必然会因此而有所改变,此现象可称之为“演变中的传统”。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要求的变化脚步太快,而具有传统生态的文化社群消化这些新东西的速度太慢,甚至根本来不及消化,所以文化出现了断层。全面的现代性与现代化所揭示的是一种持续变迁的精神,并与过去决裂及对于传统的疏离,传统文化因此失去了现实价值的有用性,缺乏需求性,因此无法与当前的世界强势文化、流行文化相抗衡。尤其是那些曾经属于民俗的、非主流的文化随着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改变。

文化产业被美国政府认为是娱乐传媒产业的一部分,而所谓的文化产业包含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和音像制品。将文化或文化遗产作为产品的两个根本矛盾的观点是:一方面,在商业上,文化产品被视为和其他产品相类似的娱乐产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被视为一种传递价值观、想法和涵义的财富,是一种社会传播的工具,它有利于维持、推广特定社群的文化身份。以上的看法,显然窄化了文化内涵。

姑且不论新文化被如何界定,不容讳言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物质发展与各种思想、行为等多方面“价值观”趋向“全球化”的同时,新的地域文化也不断相应产生。区域性文化的生成、延续与发展不仅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更与人文环境紧密配合。

二、群集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象

基于重新获得重视、创造文化新价值的需求,在全球各地兴起一股文化产业群集化的园区或发展基地形态经营的趋势,试图透过群集的整合力量发扬文化、创造市场,以获取新的文化经济力量。此构想固然美好,却仍存在疑问:群集是否就必然能创造足够力量?文化真能透过群集扩大影响力吗?文化产业如何界定?群集的操作和效益有没有一套准确的事前评估方法?事实上,群集具有创作和商业两种类型功能,就创作而言,群集可发挥彼此砥砺、刺激创作的效果,其作用是相对缓慢的;商业功能则是现今大多数政府和企业的期待,希望透过丰富文化创意内涵来创造经济机会,这个目标讲求的是速效。过往对群集式创作的讨论已经很多,而商业功能文创群集的落实仍众说纷耘、尚在摸索,我们对文化商品化质变和其群集趋势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应当先予深入探讨。

从商业价值做评估的主要理由在于,商业和文化创意在行为上有极大的不同。如前所述,文化的产生相对缓慢,商业却是快速的;文化创意本身可能是适合独享、不受周遭影响的,商业的成功却需要倚靠市场的聚集才能提升经济机会。因此,以商业目标为主要考虑之一的文创群集基地,必须经过一套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不同的商业性评估后,才能导出文化商业价值的评估。到此时,文创群集基地内涵的选择,不再纯粹以文化意义本身的重要性来决定,还须加入其对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必须创造产生吸引力的方法,甚至不得不有所取舍。换言之,在流行的文创群集基地设立风潮下,文化将产生快速且数量庞大的新创与舍弃。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应以创造新的科技文创特色为主要策略,打造一个崭新但包含既有传统的全新文化。其孕育素材,正是基地所在处的传统精神、文化、产业和观光或科技实力。

以我国台湾地区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台湾馆为例,它目前已经落户台湾新竹,将以“产创园区”形式重新运营。世博台湾馆本身就是一个结合多样地方文化和科技的创新型主题文化展馆。在整个产创园区中,同时规划了突显新竹及台湾的文化创意,并与台湾馆既有意象相呼应的精品文创展示商场、特色文创主题餐饮、互动科技展示和体验式文创孵化基地。这个新文创群集基地的设计面临很多挑战,既结合多个专业领域,又包含传统文化创意的转型变革,以达到促成文化培养、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目的,是经过有系统的市场分析、效益主题发掘、商场规划和文化主题确定,及营销筹资方法研究而成的,与传统文化缓步发生截然不同,更非一般文化和经济专属科目所能独力做到。

从以上文化产业困境、需求和案例反映出几个未来发展机会:

1.地方特色及文创产业势必需要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观光资源结合,尤其是在一些具备打造国际观光景点条件的地方,可以吸引消费采购力高的国际观光客来扩大所在地文创产业的经营绩效,并协助相关业者走向国际市场。

2.透过文创与科技产业彼此间的交流,有机会在科技文创方面做进一步整合与应用,开发兼具文化与科技特质的新型文创商品,甚至跳脱传统工艺品范畴,成为流行时尚产业。将文化创意经济价值有效发挥,成为传统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蜕变的契机。

3.对于较难以创新商品化的文化传统产业,如地方美食、食材等,可以透过文化氛围环境营造、科技应用导入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文创美食风格,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成为文化群集基地另一个创新文化形态。

4.经由导入专业化的管理及精品化行销,加上国际观光客集中采购所创造的消费氛围,文化群集基地有机会协助地方传统文创与科技经济发展。

5.由于多数文化创意业者并不具备经营专长,或缺乏商业化资源,透过前述具有商业化市场分析、运营单位的辅导和管理,将能够协助这些文化创意业者弥补其不足,并且经由文化感受、传播与消费享受的综合价值,达成互相带动效果。

6.对一些希望导入文化或创意作为其产品或销售元素的非文化创意企业而言,文创群集基地中有足够的商品与文化创意可供选择,部分商业也可以此类型具消费功能的基地为验证场,测试大量商业化可行性。

三、在商业化过程中的文化内涵维持

从现实角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不质变的文化。所差者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的质变程度替代了多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或者说有多少新文化进入了主文化圈并融合于其中。文化既已往商品化、商业化和群集经营形态发生质变,如何维持其中文化内涵将是长期运营必须注重的核心问题;虽然世界价值体系笼罩在消费文化的宰制下,然而,在当前全球化之下所产生的各种各样新的地域文化,仍是由传统的“人文”为基石建构起来的。

传统中各种有形、无形的媒介文化被现代化进程一点一滴地淘汰,但我们仍可以将“传统”与“文化”通过现代世界能够接受的文法展现出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以“重塑形象”“创造价值” 与“文化精神扩展”作为策略。文化的起源基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与适应方式,因此评估生活环境并改变与调整生活方式,就成为文化取向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不应该存有哪一种文化比哪一种文化更优秀的观念。更关键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发展不应该只以维持中国文化的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为主导,所谓的文化多元必须建立在尊重“选择”的自上;没有人有权力决定某一类人应该怎么样过生活,而应该以世界为前提,寻找对世界有帮助的传统文化精髓并予以发扬。这样的思维模式与从前的如何复兴与保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发现世界的缺陷并以传统文化来填补,这样文化的价值才有发挥的空间,并且跳脱由自身维持自身文化的局限。

对于文化的变革议题,必须认识到所谓“变革”,不论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首先意味着“传统”的接受或容忍。因为“变革”是基于某种定义上的“外来文化符号”,并以符合其生存需要为前提,最终达到“适应”目的,因此所有的改变都必须符合当前我们所身处的商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化的大环境之下。许多地方文创基地发展时,相当排斥这类“变革”或“外来文化的侵略”。事实上,倘若外来文化不符合生存需求,那么也不会出现“变革”,也就不会有“文化侵略”的说法,更不会有复兴传统文化的必要。若是以“文化观念”是“价值观念”这样的命题来看待“变革”,文化的改变就是因为需要、由于交流成长而发生,它或许和传统不同,但却是新元素带来的新生命,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在商业化过程中亦是如此。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内涵存在的形式就像一张蜘蛛网,彼此间相互制衡也相互影响,在创意与商业化过程中,必然同样面临矛盾、冲突和反复地消长。例如中国文字经过几次改为拼音文字的争论,甚至当计算机普及时,对于汉字不利于数据输入的论调使汉字面临“落后的文字”的说法,然而积极创造、研究、开发与运用汉字的优势,探索汉字在结构上、思维逻辑上与新科技的内在关联,并以此得到汉字在数据处理、思考学习、大脑开发及有助于智力均衡方面有优于拼音文字之处,自然增强汉字持续存在的条件与优势。这是一个合乎理性且印证文化内容优秀的成功案例,我们不能将某个文化的丧失归结为商业化所致,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创造自身文化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并提升自身文化的优越性,使它不因为商业化等目的性扩展而丧失其价值。

四、新文化创意时代学术单位的角色

为了延续文化精神,文化创意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必须要深入了解文化精神及其创意演化过程,否则就只是一般的商业创意。然而,一般企业并不具备此类研究能量,学术单位以其充足且全面的学术研究能力、丰富的研发人力,在无获利压力、时间弹性较佳之下,可累积更多文创知识和技术,成为企业投入文化创意的人才与技术后盾;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学术单位的确缺乏实务化及商业化能力与经验,使得部分研究与开发和社会发展方向脱节而被弃置,成果未必能付诸实施。

求取学术研究价值最大化,在相当比例层面上可导入企业合作关系。以台湾的做法为例,很多学术研究单位成立产学合作中心,或在设计中心具备产学合作功能;而合作内容依其性质原则上分为“产学计划”“服务性检测与调查”“人员训练与讲习”“专业咨询或诊断”“技术移转”等五种方式。

这五种合作方式中,“产学计划”是指接受民营事业机构与政府机构委托研究开发之项目研究计划,也是深入进行共同或委托具体文创开发的合作,这是教育单位吸收企业经验、企业利用学术力量量身订做所需项目的最佳方式。“产学计划”和“人员训练与讲习”在产学合作方面是扎根型的项目,其进行时间通常也较长,许多时候企业已然具有部分成果或成见,或希望速成,此时学术单位所拥有并累积的庞大文化创意资源,就成为企业可依赖并调整其既有成果的必要支持。

透过这些共同产出和资源支持,学术与企业均得以在文化创意发展上,进一步掌握以文化艺术语言、艺术社会学等观点诠释不同文化与商业新趋势的融合能力,扎实并快速反映文化和时代变迁与价值延伸上的新表征。

结语

关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从认识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把文化当作一种资源这两种概念综合起来进行:

1.认识文化自身的价值,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以持续传承的理由、意义与价值。

篇(3)

一、旅游业发展对丽江古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在为一个地方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扩大城市影响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些消极的,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利的影响因素。

1.积极影响

(1)旅游业为丽江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成为宣传,传播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有效的宣传和传播也促进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使其更具群众性。

(2)有利于促进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增强了丽江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丽江人更了解祖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现代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2.消极影响

(1)外来文化会同化和变异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当外来文化随着游客进入丽江时,旅游者所表现出的可能是不受约束和放纵精神等的“客源地文化”,而这种文化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保存了几千年的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的短短几年内发生不好的变迁。

(2)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丽江民族文传统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那些没有真正体现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仅凭个人喜好任意拼凑,编造,虚构的伪文化,反而破坏了传统文化的背景,阻碍了丽江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今,丽江旅游地随处可见的大同小异的民俗表演脱离了真实的文化背景,明显带有迁就游客的表演成分,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害无利。

(3)旅游对丽江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旅游业的快速不健康发展对当地人原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丽江的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出现了退化遗失的现象,给人以民风日下的恶劣印象。

二、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变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文化的良性变迁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丽江旅游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丽江人亲自见证和感受了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实惠。民族文化认同得到了强化,使丽江人增强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自愿站到爱护,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立场上了,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2.制约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在现代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呈现被同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着装的同化和纳西语面临失传的危险。

(2)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丽江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给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

(3)由于旅游业的开发,现在丽江不仅是一个古城,而且还是一个弥漫着浓厚商业气息的现代小城。民族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削弱了本土特色,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下丽江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措施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促进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也可能会导致恶性的变迁。面对旅游业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想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只有通过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

1.政府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当地政府应意识到保护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当地文化机构和团体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及抢救。防止旅游业的过渡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过分商业化。丽江民族传统文化大多被年纪很高的老东巴掌握,随着老东巴们年龄增长和去世,导致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成立研究纳西文化等的单位和组织,培养专门的研究和传承纳西文化的人才。纳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这样关系民族发展的庞大工程必须要有国家的财政保证。

2.要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充分利用丽江丰富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要能体现丽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要能体现出民族文化内涵,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3.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交流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及从业人才。

4.从实际出发,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条例、法令等

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政策和法令的强制命令,才能从根基上保证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打击各种不文明的破坏行为。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运用旅游规划、法规和法律政策来调控和管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宗晓莲.旅游开发与社会变迁——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文化为例[D].博士论文,2002.

篇(4)

“文化工业”的概念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并明确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自己的批判对象。“所谓的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①而文化工业理论集中表达了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大众文化受其影响最甚,在当时大众传媒发展有限的条件下,电影、广告、广播、报纸是传播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受文化工业影响最为明显。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手段、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融合趋势,都在与文化工业的相互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文化工业理论有很多与当代大众文化现状相契合的部分,因此该理论在当代仍有其合理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为我们呈现出过度的速食信息和速食文化,人们接受的信息和文化也越来越浮于表面。在这种被文化工业抹杀了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文化环境中,大众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虚和娱乐透支后面对文化荒漠的焦灼。“我们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②

一、文化工业理论的产生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下降

“在垄断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为了对它们所精心生产出来的废品进行评价,真理被转化成了意识形态。”③在这种模式化、工业化的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明显下降。

2、加剧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

“‘文化工业’从生产机制上讲主要是受商业资本和统治阶级的控制,生产出来的文化商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④从此看出信息的消费是文化工业中大众传媒商业资本运作的根本,也是大众传媒之间争取受众、进行商业化竞争的源头。怎样获得最大利益,让自身在市场竞争机制中不被淘汰,是大众传媒必须考虑的因素。文化工业商业化的特质,让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3、政治色彩淡化,娱乐性增强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有欺骗大众的性质,用文化产品娱乐方式的渗透来迷惑大众。“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娱乐确立起来的;公开宣布的法令并不会对此产生破坏作用,相反,娱乐规则中所固有的敌意倒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因为这种敌意比它针对自己的敌意还要强。”⑤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娱乐现象成为大众传媒精心捕捉的噱头,其一为挖掘商业利益,其二为利益集团控制对其有益的消费人群。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将这种外在娱乐化的手段称为“别有用心”,大众传媒的娱乐方式让受众沉溺于猎奇、欢愉之中,追求生存压力下身心头脑的完全放松,从而失去思考力,不知不觉成为文化工业的俘虏。

二、大众传媒的现状与特征

1、大众传媒的发展现状

当今大众传媒逐渐迎合人与人之间需要密切联系的社会化进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渠道多元化。继报刊、影视、广播之后,有“第四媒介”之称的网络媒介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通讯技术的提高,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与传统媒体激烈竞争,媒介融合趋势也不断加强。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角色也开始从受传者到传播者转变,形成自媒体。文化工业在当下继承以往的特质,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2、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大众传媒的特征

(1)程式化、同一化。文化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产品,有着统一固定的模式,“由电视、电影、唱片、广播等构成的庞大的文化工业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产品的批量化和标准化,这使得文学艺术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造性,变成了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低级媚俗的娱乐产品;导致文学艺术的庸俗化、低级趣味化;扼杀了文化消费者的丰富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⑥大众传媒所传播给受众的信息更是无限量的进行复制,尤其在网络媒体泛滥的当下,同一则新闻被多家媒体反复转载。信息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受到冲击,受众也盲目地接受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除了内容方面,大众传媒在影响受众的手段上也呈现模式化的规格。比如大众传媒的程式化宣传,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和引导受众意识形态的影响严重。

(2)过度商业化。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具备原有纯粹的艺术本质,而是呈现商品化的特征。大众传媒的商品化性质首先表现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传播技术发展,成为文化工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其次是大众传媒中对广告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尤其当下报纸、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植入广告逐渐增多,广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广告的宣传,一方面不断诱导受众的商品消费欲,另一方面广告的赞助收益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除广告在大众传媒中份量的增加外,信息的商业化交易也愈加明显。大众传媒收集信息和受众获取信息的收付费项目显著增多,让大众身陷商业化的信息潮流当中。此外,为吸引大众眼球而产生的媚俗化现象,也是大众传媒以追求商业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结果。

(3)个性的毁灭。“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通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⑦文化工业使大众传媒在自由的表象下传达给受众标准化的信息和思想,本质上扼杀了文化的个性。使受众被动地接受已设定好的模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是由于文化工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征决定的,它必须大规模地生产和复制文化产品。因而导致了真正的文化艺术所应包涵的自由、个性本质的毁灭。意识形态的操控更如枷锁般让文化的创造性不能得到施展,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无意识向受众传达着统一的思想。

三、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意义

1、回归文化本质

第一,加强创新性。由于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工业的影响,其文化艺术的本质正在渐渐流失。因此大众传媒在时代背景之下虽不能脱离市场规律存在,但可以力争在为大众营造文化氛围的同时,从传播手段和内容上加强创造性,减少对同一模板的复制。在保证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运作,打破受众思维定势,训练人们的品鉴力和思维力。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反映文化独创性的题材,依靠“源头活水”来防止文化的枯燥和僵化。第二,摒弃媚俗化。不为迎合取悦大众而媚俗,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需要有厚度和深度。大众传媒在为受众传递文化时,要坚持自我风格和立场,严格审核传播内容,不能一味为吸引眼球和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而抛弃了文化应具有的深度和厚度。

2、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鱼龙混杂的文化发展和传播让大众传媒在宣传过程中逐渐流失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作品中更多地融入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拯救,一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了更有利的自身个性发展的素材,另一方面有利于大众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些艺术形式如果仅仅依靠现代技术进行简单的复制,将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以及韵味,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平衡好文化产业化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侧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应尽量慎用复制技术,保留其原有的姿态和意味,体现其欣赏价值和审美趣味。

3、细分受众,将传播内容做深做精

文化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主流文化而抛弃小众文化,在标准化的模式之下很容易忽视有价值的小众文化。要既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又突出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必须要求大众传媒在市场化的发展中细化受众。通过专一的文化传递避免文化工业中齐一化、一律化的弊端,同时兼具文化的深度,体现出大众传媒的立场及其所传播文化的特质。受众也可以通过传播内容的细分而各取所需。将传播内容依据受众需求做深做精,有明确的文化传播的目的和方向性,有利于受众增强文化底蕴。发挥大众传媒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为受众提供独树一帜、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也是大众传媒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①衣俊卿 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的深层次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3

②王海平,《在当下中国看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是与非》[J].《阴山学刊》,2011(3)

③⑤⑦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8

④梁郁郁,《论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音乐天地》,2011(5):4

篇(5)

很多人对本土化的理解都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很多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在审视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时,应该以商业化和本土化结合的方式去提高设计的表现力。同时,唐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需要城市建设的带动,所以唐山地区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1 商业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方式

1.1 本土化表达内容的改变

在我国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很多人对本土化的理解,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人们的这种目光和思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唐山地区本土化的传统形式是在人流聚集的广场,通过城市建设的方式,对广场的结构进行设计,而不会融入现代的新鲜元素。所以,为了实现商业化和本土化结合的目标,使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就必须改变自己对本土化艺术的理解。在过去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无法接触到新鲜的事物。现代社会很多事物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介入,唐山地区的发展抓紧转向商业化和经济化。因此,对本土化的理解模式必须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以便更好地提高唐山地区的经济收益。[1]

1.2 采用相互渗透的方式结合

要想更加自然地发展地区经济和艺术,就在要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使商业化合理地渗透到本土化中,进而使本土化可以提炼出经济与艺术发展的形式。根据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唐山地区在发展产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在商业化和本土化中,找到环保艺术的表现形式,既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提高了唐山地区环境保护的能力。例如,唐山骨质瓷使用绿色设计的原则进行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的4R1D原则,要求唐山骨质瓷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回收与处理方式等,要考虑全生命周期并符合国际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的要求。在内部空间结构上,唐山骨质瓷可以“自内而外”设计空间紧凑合理、结构形态丰富的包装,有效实现产品多样化的组合包装要求。在绿色材料方面,唐山骨质瓷包装设计可以采用量轻质硬、保护性能佳、能很好吻合产品尺寸与外形的再生纸浆模塑来代替聚苯乙烯的包装、衬垫、填充功能;如果表面处理光滑还可以被消费者拿来当垫子再使用,延伸包装设计的功能,进而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商业化与本土化的相互渗透,可以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范围,加大艺术的宣传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设计师一定要根据唐山地区的产业结构,去判断艺术的表现形式。[2]

1.3 转换设计的思路

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总是注重平面设计的内容,在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如唐山皮影之后,来对城市的建筑艺术进行设计,但是随着唐山地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会对身边的很多建筑以及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也会表现出很多的不满,这就说明人们的审美眼光在不断提高,所以视觉表达设计师要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转换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而改变文化的表现形态,同时也要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实现产业结构的整合。视觉传达设计的思路是表现艺术的主要环节,也是实现视觉表达功能和目的的重要途径,只有及时地克服意识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转换视觉传达设计的思路。设计师要扩宽对本土化的理解,可以在经济进步的情况下,结合唐山具体的产业结构对文化进行探索,使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带动唐山的经济发展,促进环保工作的落实。[3]

2 商业化与本土化的视觉传达设计特点

2.1 突出唐山地区的产业结构

对于唐山地区来说,其具备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也是体现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多元化与国际化发生的冲突中,视觉传达设计者扮演着生活创导者的角色,如何在挑战中建立城市产业结构,才是城市综合水平的一种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从视觉中体现作品的造型和寓意,进而提高产业结构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审美的视觉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丰富艺术的表达方法,重组设计元素,赋予传统符号新的内涵和意义,进而体现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精髓和魅力。例如,从设计范围与传播形态上,由原来比较单一的几种媒介,发展到今天综合化、多元化的媒体时代,视觉语言“静态”延伸扩展到“动态”,从平面走向“二维”乃至“四维”的空间。

2.2 加大环保经济的发展能力

唐山地区在经历了历史的变革和进步之后,已经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加大了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在商业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过程中,其体现的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更加突出了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可见,商业化与本土化结合的重要作用,在唐山地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就要加大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支持,可以使城市的建设能力得以提升,进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可以彰显城市魅力,也可以发现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但经济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形象,所以唐山地区要充分利用商业化和本土化结合的方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过程进行管理,使其在拉动产业经济的同时,提高城市的综合形象,并满足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

3 结语

唐山地区经历过重大的自然灾害,也经历了城市发展的变革,其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经济收益。2016年,唐山又迎来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和金鸡百花电影节两大盛事,对广大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唐山地区通过产业结合经济的形式,建立了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对策。但是设计师一味地重视本土化,从根本上降低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设计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以城市产业的结构为基础,建立商业化与本土化结合的体系,进而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可以跟随时展的步伐前进。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非物质与物质文化,把视觉传达受众所在区域的文化,融合到唐山地区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去。同时,也要实现环保、快捷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来体现唐山地区的产业经济结构,进而提高经济的收益和城市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刘霞,任芳宁,等.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代设计学学科教育课程设计的改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0.

[2] 梁町.源于生活的“绿色”设计策略[J].装饰,2010(12).

篇(6)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4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一些国家兴起,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国于2004年加入此公约。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官员、学者纷纷为非遗保护献言献策,但在这种“非遗热”的背后,非遗传承人却成为讨论的缺席者。而他们却是活态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最该有话语权的传承人的失语注定我们的各种讨论在一开始就存在致命的弱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对他们的社区母体或族群的民众具有现实意义,他们对非遗的生存前景具有相当程度的决定作用,没有他们参与并适时反馈信息,保护措施是否得力就无法及时得到检验。所以,调查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措施的认知,了解传承人的真实意愿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具有基础意义。

河北省拥有不少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启动实施“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审暂行办法》。各地市县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河北省同样缺少对非遗传承人的后续调查和跟踪研究。本文以河北省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的认知为视角,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再思考,希望能对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有所贡献。

一、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笔者对河北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了调查,相关内容包括传承人对国家和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政策法规的认知、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入选名录后的传承情况、最佳保护方式和发展前景以及商业化等问题,综合分析有关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传承人对非遗法律保护工作的认知与诉求。

(一)关于“非遗”法律保护效果

传承人对相关保护政策、法规有一定了解,“非遗”法律保护取得一定效果。他们普遍反映,被确定为“非遗”后,所传承的文化遗产知名度得到提升,媒体关注度增加,有媒体或机构、个人对其传承的“非遗”进行记录、拍照或录像,有的得到国际交流的机会,想拜师学习的人有所增加,也得到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生存情况较被确定为“非遗”前有所改善。

“非遗”中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美术、歌舞等属于民间文化表达的部分可以在《著作权法》中获得一定保护,还有一些传承人主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也有一些传承人选择通过商标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尤其是那些已经投入市场竞争的“非遗”。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商标意识越强,生存能力也较强,反之则较弱。还有少数传承人使用专利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总体来看,传承人的维权意识普遍较弱,能主动为“非遗”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传承人目前还是少数。

(二)“非遗”的演变、传承情况

许多传承人都认为,与传统相比,现在所传承的“非遗”已经有不少变化或内容减少较多;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变化,尤其是民间音乐舞蹈类,传统的使用场合多为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祭祖等活动,不少与民间有联系,在形式的背后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而现在的使用场合很有限,有的已转为商业演出。即使这样,传承依然很难。相比而言,传统技艺类的生存、传承情况较好,有的还有发扬光大的趋势,比如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安新芦苇画、曲阳石雕等。可见传承情况与“非遗”自身性质有很大关系。

(三)“商业化”问题

同样,因“非遗”自身性质的不同,传承人对商业化的看法也不相同。一般而言,与民间、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了解商业化带来的好处,但也担心商业化会淡化、破坏所传承项目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影响传承者的学习动机,不利于真正传承。更有一些传承人明确表示所传承项目完全不适合商业化,保护非遗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传承、光大传统文化。而与民间、文化传统等关系不太密切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商业化持欢迎态度,甚至主动寻找商业化机会,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尤其是传统技艺类。

(四)影响传承的因素

传承人对影响传承的因素认识较为一致:缺乏有效地传承机制,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人们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非遗失去了生存环境;非遗缺乏创新,没有市场前景等,甚至传承区域群众对保护的认识问题也被提及。

(五)最好保护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举办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搭建平台,加大宣传;保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等都在传承人的选择之中,而让文化产品商品化也是一些传承人的考虑方向。安新芦苇画传承人杨丙军说,传承非遗文化,一方面要把传统技艺完整地保护下来,延续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还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形式、载体的创新,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1]。杨丙军公司良好的销售业绩就是对他这种做法的一种肯定。而井陉拉花传承人武新全曾经着力创新拉花艺术,但他越来越感觉到拉花必须回归原生态,因为很多创新后的拉花都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已经变成一般舞蹈了。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创新,古老的原生态的拉花艺术不能丢[2]。总之,让大家了解非遗,使用非遗,让非遗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非遗才会有活力,才能传承下去。

(六)主要保护责任承担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承人能用在传承、发展非遗项目上的时间较为有限(当然以此作为职业或主要生活来源的传承人除外),事实上,不少传承人只是出于责任才坚守至今。面对现实难题,传承人非常强调传承区域群体的传承责任,同时认为传承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力量也应该承担责任,有了政府的支持,传承人对传承前景还是乐观的。

二、关于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从传承人认知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一)保护内容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难保护,问题不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性”,更在于其表现形式背后的与民间信仰、文化传统相关的精神内核。因而单纯技艺类的保护起来比较容易,越是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越困难,但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所以对于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连同传承区域群体的文化认同、传承一同考虑,这样才不会得其“形”而遗其“神”。

(二)文化意义与经济利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远大于其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人看重的实际是其经济效益,如果保护的出发点有问题却希冀得到好的结果无疑是自欺欺人。我们看到的“非遗异化”现象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结果,我们必须摒弃那种以经济价值大小来衡量“非遗”是否值得保护的思维模式,更不能有把非遗当摇钱树的想法。

(三)原生态与创新问题

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一个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对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强调“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原生态并不是排斥创新,而是排斥脱离所处环境、脱离传承区域文化认同、破坏非遗精髓的创新。相反,越是与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创新,越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这种创新反过来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四)行政干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原本就是一项自上而下推动的工作,行政干预从保护工作一开始就存在。实际上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抢救、保存了那些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唤起人们保护非遗的意识。但是过度干预,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规律的干预不是保护而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民俗”成了“官俗”。笔者认为,从国际、国内非遗保护的实践来看,完全去除行政干预是不可能的,对非遗保护也是不利的。政府要做的是如何顺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给予良性干预,实现由濒临灭绝的民俗到政府扶持的民俗再到传承群体认同的活态民俗的转化,最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五)传承机制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生存问题,还有传承问题,当前的难题是非遗后继乏人。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传承者,还需要有接受者,现在的年轻人原本对非遗就不感兴趣,再加上非遗的学习并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但学习之后的前景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仅靠项目传承人个人的努力,许多项目难以实现顺利传承。因而有学者提出要在加强对传承人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对被传承人的激励机制的研究,要关注被传承人的切身利益[3]。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升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依靠国家、地方政府、社会、教育机构、传承区域群体、传承人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来传承。比如梅花拳的保护,广宗县政协协助政府采用民间传统形式向一些资深拳师授予“武术世家”的称号并赠送木刻门匾,还每年组织以梅花拳为主题的民间艺术节,让日渐式微的梅花拳文化重新得到社会关注。广宗县政府在农村小学体育课中专门增设了以了解梅花拳为主的课程。在县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广宗县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城镇、农村对梅花拳及其团队建设的重视和保护,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焕发出新的活力[4]。这种群体认识的提高才是非遗传承的最好土壤。

三、建议

首先,政府必须彻底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提高认识,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传承规律,注重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

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一直强调“要尊重文化持有者自身的意愿”,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保护的倡议”到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一直贯穿了这一原则,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仅为了收集一些歌舞或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在母体社区作为一种活体文化传承下去,留住我们多样的文化。“礼失求诸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乡野,其保护也应该回到乡野。我们必须尊重传统知识来源群体或个人的文化习俗与意愿,尊重他们对非遗的一切自然权利,尊重其自然的传承特点和传承方式,尊重他们发展所传承项目的自,政府可以鼓励、引导,但不能代替传承区域群体作决定,当然更不能命令必须如何发展。

现在所看到的“非遗”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至于将来发展成什么样,我们只能引导,无法决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注重对传承区域群体的培育,教育民众珍视当地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适合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这样非遗才不会失去生命力。

再次,把握个性,区别对待。非遗保护应把握个性,区别对待。对于适合商业化的,给予其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做大做强;对于不适于商业化的,尽力打造展示的平台,加大宣传,在不破坏其自身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展示舞台,结合各地乡土教材建设,推动非遗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解决后继乏人问题;增强传承人和传承区域群体传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鼓励、帮助传承人著书立说,对濒危项目作好抢救式记录,多收集其作品,使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有文献上失传的遗憾。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上的根,它的流失是我们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必须立足现实,从文化多样性的大视野上、从中华文化传承角度来理解非遗保护工作,培育文化生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课题组成员:董保莉,温芽清,王岩云)

参考文献:

[1]非遗博览会白洋淀芦苇画抢风头[N/OL].http://,2012-09-08.

篇(7)

丽江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0.61%;旅游社会综合收入为25736.23万元,同比增长20.88%,玉龙雪山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为64964人,同比下降4.42%;;丽江古城维护费共计征收84995人,同比增长17.85%。丽江旅游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对丽江旅游市场环境也有了深入了解的需要。

一、丽江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1.1人口规模

根据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丽江统计局报丽江市总人口数为1244769人。人口增长以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长为1.0%。

1.2人口年龄结构

丽江市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7498人,占总人口的18.28%,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153人,占总人口的7.72%。

1.3人口分布及流动

古城区人口数为211151人,玉龙县人口数为214697人,永胜县为392024人,华坪县人口数为168028人,宁蒗县人口数为258869人。全市5个县(区)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6046人,占总人口27.8%。居住在农村人口数898724人,占总人口72.2%。

2、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上半年丽江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87元,同比上年增长15.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由于收入增加,物价上涨因素消费量呈上升趋势,人均消费5056元,同比增长8.9%。

3、自然环境分析

旅游业和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是依托自然环境为基础。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游客的大量流入,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环境的污染,降低环境质量,破坏自然景区的生态环境;游客的增加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而且,游客在去景区游玩时的触摸攀爬、乱刻乱画会危及历史古迹,破坏景区的原始风貌,政府的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景观。所以在旅游内容上更应该注重环保旅游和生态旅游。

4、文化环境分析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水融,这是丽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来人口在丽江流动,与当地居民在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些交流中有对丽江的社会文化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对年轻人而言可以通过旅游来使自己开阔视眼,增长知识和才干在丽江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在包揽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二、丽江旅游产品的特点

(1)综合性。它所包含着食、住、行、娱、购、游六大组成要素。丽江的旅游市场不仅包含着人们所熟知的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物质文化,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东巴文化、摩挲风情、丽江美食。由物质与非物质的构成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提供旅游服务不仅是企业在做,政府及相关部门来相应需要参与。

(2)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它不同于其他产品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在空间上就不能转移。

(3)需求波动性较大。旅游产品不同于平时的消费品需求稳定,旅游产品会受到政治、战争、经济、气候、文化等的影响。

三、丽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旅游环境的破坏。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来丽江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在国名素质不高的基础上,给丽江旅游景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过度商业化。丽江古城是最明显的标志或者说其他旅游景点也是商业化严重。整个大研古城随处可见的商业街道。新华街大部分、新义街积善巷、百岁坊都是人们喜欢的购物区。

3、名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保存,比如手工文化、土特产、民风民俗等正在大量的流失。都说丽江泸沽湖有着走婚习俗,可是至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差不多在遗失,同时也包括殉情等一系列的民俗。 4、周边旅游区存在的竞争压力。丽江虽然是旅游名城,但与它相邻的大理、香格里拉,同样拥有者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新开发的资源也孕育而生。由于丽江过度的商业化与环境等遭到破坏一些列的问题出现后,人们也会相应作出旅游选择。 --!>

四、丽江旅游市场对策分析

1、政府要完善旅游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在旅游中营造氛围、塑造旅游形象,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旅游业正常良性运转。

2、要营造保护民族文化环境,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挽救濒危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丽江市民和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文化意识,使大家从思想上保护丽江旅游资源,同时也应该大量宣传可持续发展观。

3、加强媒体宣传,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各种公共活动来宣传丽江的旅游文化,为发展旅游文化同时也应该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点。引导丽江的文化产业朝正向发展。(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宗晓莲.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3—67

篇(8)

在当代中国,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和演出,同样是影视、戏剧艺术常见的现象。这种改编也同样诞生了中国式的经典视觉艺术作品。甚至根据左翼文学或红色文学改编的作品,也被普遍接受并获得广泛好评。像《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红旗谱》、《城南旧事》等。鲁迅作品的改编始于1956年的《祝福》,是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由改编的同名电影。这次改编虽然在试图极力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力求在保持鲁迅冷峻、凝重、深沉的悲剧气氛和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而且他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期许,但对添加的祥林嫂砍门槛这场戏仍然存有不同争论。这一争论与那个时代对鲁迅的理解和对艺术功能观的理解有很大关系。在原作里鲁迅以巨大的悲悯书写了祥林嫂既是礼教的受害者,同时又没有能力觉醒的悲剧,但却通过这一情节把祥林嫂塑造成了同神权观念彻底决裂的形象。这与鲁迅的原意显然是存在距离的。可以理解的是,任何改编行为事实上都是试图通过原作表达改编者对现实的态度,都是试图通过原作回答或回应当下的问题。在的时代,民众神话和阶级斗争的历史观是思想界不能超越的界限,自不能幸免。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体准确地再创造了鲁迅的《祝福》。

1981年,在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阿Q正传》、《伤逝》和《药》相继搬上银幕。这次改编的成就虽然还有待于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改编者同样怀有对鲁迅的尊崇、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看到改编者的谨慎甚至拘泥。这些作品虽然还难以达到观众的期待,但他们的努力却为改编鲁迅积累了某种经验。

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编风潮却反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诉求。特别是对《雷雨》的改编,肇始了利用经典迎合低俗趣味的恶劣倾向。关系在话剧《雷雨》中还是个隐约的表达,还是对畸形婚姻关系的一种控诉。繁漪在那口“残酷的井”里的挣扎,既有诗意又令人惊恐不已。但到了电视连续剧《雷雨》,对关系兴致盎然的演绎和添加,居然在被放大为20集的连续剧里津津乐道。它漫长的延宕,表达的恰恰是编导者对这一核心剧情充分利用的惊喜心情。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察觉,这一剧情被充分利用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这是一个在今天难以想象或编造的情节。因此,90年代对经典作品“波普”化的改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艺术家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空前匮乏,是对现实丧失把握、理解能力的反映。

篇(9)

一、研究现状

2014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四部局联合公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保护在一批学者长期呼吁下,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初步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制定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并根据保护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等定级管理。至2014年11月,全国已有2 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辽宁省共有8个: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就全国范围而言,近几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形势依旧严峻。随着城镇化建设与外来文化的冲击,辽宁省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二、辽宁古村落现存问题与严峻形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很多村落被空置或遗弃。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的扩大等原因,加大了外来文化向农村渗透的力度,古村落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其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挑战。

(一)古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

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并非个案,由于大多数村落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村民搬离越来越多,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古屋的闲置率高,无人居住的房屋显得更加破旧,空心化已经成为古村落延续生命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破坏了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

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急功近利,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价值,即使极少数古村落被当做旅游开发项目保留下来,也常常按照商业规律来进行改造,导致传统文化被肢解、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态被改变。

(三)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的技术力量匮乏

长久以来,很多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纷纷改行,很多谙熟乡土村落建筑样式和特色工艺的工匠大师已后继无人,给古村落建筑维修带来难度。

三、辽宁古村落保护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当前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严重性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古居民与现代人的生活拉大了距离,造成古村落的原住民居越来越少。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延续是在古村落里。在保护好村落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同时,要积极寻求与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等相统一的科学发展模式,防止传统村落“空心化”成为演变态势。要使传统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质量。整治重点是处理好村庄协调发展的问题,既要对村落建筑进行维护与改造,维护好文化遗产,又要重视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要正确引导原住民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帮助农民建立并强化留守和保护意识。比如,在不破坏村落传统格局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在古村落先选择1―3处代表性的传统民居进行示范改造,在保持传统风貌和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室内设施进行现代化提升;激活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用民俗活动来充实和改善村民的生活;发展古村落的文化产业,复兴传统手工业,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实现“文化富民”路径。

(二)保护乡土建筑地方政府要有担当

振兴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不能靠改变古村落原住民的生活形态。古朴的村落,美丽的景色,原始的生态,纯朴的民风,都成为城里人的看点。古村落吸引的不仅仅是城里人,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也吸引了开发商的目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是开发古村落资源的重要途径,但要坚持适度有序。在古村落没有确定科学保护方案前,首要任务是保护村落的原貌,不要轻易改动。古村落具有唯一性,每个村落的历史、环境以及民族文化都各不相同,保存的现状也存在差异。面对古村落的多样性,难以出台一个统一的保护标准或保护规程,必须针对每一个村落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再确定保护与发展路径。古村落的发展规划第一要义就是保护。比如,不能为了发展旅游不考虑村落的整体风貌而建设大规模的停车场;村口的改造不能随意建成个大广场,或者把大型游憩设施生硬地嫁接到古村落上。在古村落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村落资源的承载力、村民的接受度等。古村落在发展中不能过度商业化,它发展旅游的目的是展示村落的文化内涵,宣传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村落的活态保护,即保护居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场所。为了商业开发而将村里的居民全部搬迁,然后对空荡荡的村落加以整体包装,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古村落的致命破坏。古村落的原住民没有了,就像村落没有了灵魂,古朴的韵味也失去了。

(三)维持古村的整体风貌

为维持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应当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采取措施活化并建立古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人才队伍。辽宁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人员和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将文化传承做到后继有人。很多村民对村落的保护是自觉的,政府应以物质形式鼓励对“根”的敬仰和世代相传的淳朴民风的补偿。

在辽宁古村落保护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保障村民的经济和文化利益,更要注重村民自身的文化保育和发展能力建设,这才会有古村落的长远发展。人田分离的古村落,不仅文物、古建逐渐荒破,更重要的是,贫困的现实让村落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要留住人,就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立足于本地优势的产业经济。来自政府的拨款总有用完的一天,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社会各界都要认识到保护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配套相关的保护资金和政策,让政府、民间共同挽救濒临消失的村落,寻回山水间的乡愁。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刘永泽.扎实推进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J].当代经济,2011,(11).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Liaoning and retain cultural roots

WANG Shu-hui

篇(10)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作为村落文化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面临商业化的挑战。民间艺术商业化带来最直观的部分就是经济收益,然而,民间艺术的商业化过程中可能会丧失艺术固有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展示等等诸多的问题,而那些不能商业化的民间艺术又可能会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有关于民间艺术在商业化趋势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包括如何挖掘民间艺术的商业价值为旅游业所利用)以及在商业化趋势中民间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问题,而且多侧重于从理论层面上论述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开发和保护,民间艺术商业化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剖析龙游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就民间艺术如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获得进一步的弘扬和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为当地文化管理部门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浙江龙游民间艺术发展困境调查

1.1浙江龙游民间艺术资源概况

龙游县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尤其以民舞为最,有滚花龙、断头龙、脱节龙、硬头狮子、貔貅、小脚灯、十二月花名、三国走马灯等近20个品种100余组。其辖下湖镇镇,镇域面积101.64平方公里,下辖39个村,两个居委会,总人口4.94万人,是一座具有浓郁商业氛围的商埠重镇。该镇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先后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民间艺术之乡、省历史文化村镇、省东海明珠等称号,现有民间文艺队伍64支,参与演员达2218人;共有15个民间舞种,其中龙舞8种,狮舞37对,彩灯4支,坐唱班15个。最近十来年,该镇民间舞蹈队伍频繁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加演出,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两项表演金奖,在西博会上16头硬头狮子献艺狂欢节,受到了组委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1.2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2年8月22日至8月30日在龙游县多个单位进行,包括龙游县文化馆,龙游民居苑,湖镇镇文化站、下叶村、新光村、下童村等,问卷对象是上述3个村的村民,访谈对象对相关政府文化部门科室负责人和3个村的村支书或村主任。这3个村都极具代表性,其中下叶村的硬头狮子,新光村的硬头狮子和貔貅,下童村的甘蔗龙、貔貅、硬头狮子和小脚灯都是远近有名的民间艺术。本次调查共进行村民问卷调查30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3.3%;对民间艺术组织负责人的访谈总共有3份,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总共有5份,对文化管理部门的访谈有3份,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预设问题。

1.3浙江龙游民间艺术发展困境调查

1.3.1对村民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1)基本信息

41-60岁的受访者及其配偶占了绝大多数,都占总数的75%。在调查的56个村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了半数,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6.1%。受访者中务农人数占57%,打工人数占39%。通过比较年收入水平,被调查地区农民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4万之间。另外,一般来说,当家庭中有成员曾从事过民间艺术表演,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在28位受访者中,有家庭成员从事过民间艺术的只有6位,仅占21.4%。

(2)意愿调查

调查显示,共有17位受访者表示会接待表演,占60.7%,说明愿意接待民间艺术入户表演的村民占多数,民间艺术商业化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民间艺术蕴含着一种喜庆气氛和人们对未来的良好祝愿,因此图吉利成为了大多数村民的愿意接待表演的首要原因。另外,民间艺术产生于当地民间,在当地村民中会产生亲切共鸣,有8人选择了“热爱民间艺术”。对于不愿接待的11位受访者,10人选择了“不信奉”,说明村民的主观认识和信仰对其选择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在能够接受的接待费用方面,17户家庭中,13户每年平均消费50元以下,占76.5%,说明大多数家庭只是礼仪性地进行接待,并不愿意在此类消费中花费较多;3户选择了“50-100元”,这与其家庭成员经历等相关的,只有对民间艺术具有特殊感情的家庭才愿意多消费;1户选择了“100-150元”,这是因为该户是经商的,图吉利的心愿更加强烈。

在能够接受的入户表演频繁程度和最佳表演次数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对目前入户表演频率有所不满,认为次数过多;在最佳表演次数上,大多数人选择“一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村民的图吉利心理。

在谈到当地民间艺术发展存在问题时,所有受访者都认为目前存在着“参演人员老化、接班人不足”的问题,23人认为“当地民间艺术组织管理存在问题”,18人认为“当地缺少优秀的民间艺人”,14人认为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只有2人认为是设备道具的问题。

1.3.2对民间组织负责人的访谈整理分析

(1)组织负责人对民间艺术商业化原因的观点

访谈调查显示,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商业化,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地处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有限,文化方面获得的财政资金较少,以至于各民间艺术组织长期停滞不前,设备得不到维护和更新,人员的流失也较为严重,关键是成员不愿意在节日期间无偿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表演,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激励,成员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被更好地调动起来。当政府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各民间艺术组织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多在喜庆日子里走村串户,实现数量上的增加,从而带动收益的增加。

(2)组织负责人对民间艺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问题的看法

在采访中,三位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相互间的竞争。目前各组织主要还是依靠正月等喜庆日子在农村中开展演出,但“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不仅不能带来丰厚的利益收入,而且存在着各民间艺术组织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利于整个龙游县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发展。各组织目前还很少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合作关系,需要予以突破。

表演方式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各组织的性质、表演内容、气氛类似,而大多数村民图的就是吉利心理,并不在意这种心理是由哪支队伍带来的。

再有就是成员老化问题。目前各组织的成员骨干都是十多年前的班底,目前平均年龄差不多50岁左右,难以满足表演体力需要,而年轻一代愿意从事表演的较少,表现突出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成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将影响该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持续发展。

1.3.3对政府文化部门的访谈整理分析

(1)尚未制定民间艺术商业化的政策计划,缺少整合协调机制

目前文化部门对于民间艺术还处于初始的保护和开发阶段,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商业化趋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政策思考,没有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加以引导和规范。同时,文化部门与各民间艺术组织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协调机制,各组织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交流;另外,政府部门也没有充分发挥各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的纽带作用,不能将市场需求信息很好地反馈给各组织。文化部门表示,各村的民间艺术组织有点涣散,文化管理部门在整合地区所有民间艺术资源、实现规模效应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2)高素质人员和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文化部门一些工作人员对文化缺少工作热情和专业知识技能。文化事业由于其自身特点,难以为地方主政者带来短期效益,在财政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文化部门获得的资金较少。而民间艺术只是文化事业中的一部分,所以得到的政府财政支持更少。政府部门不能为各民间艺术组织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也很难开展一些大型活动,造成民间艺术及其组织商业化步伐较为缓慢。

3.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商业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着比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且民间艺术的商业化发展模式在目前政府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调动参演人员积极性,维持民间艺术组织的生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村民不仅是民间艺术商业化的市场基础,也是其组织成员的主要来源,但频繁的入户表演影响了村民接待的积极性,偏低的福利待遇也造成较少有村民愿意从事表演;民间艺术组织商业化模式单一,表演时间集中,内容同质性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内部人员老化现象严重;政府文化部门尚未建立起广泛的资源整合协调机制,服务职能薄弱,存在着专业人才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民间艺术的土壤在民间,要保护这些民间艺术,首先要保护好民间百姓对民间艺术的感情。要充分挖掘当地企事业单位和旅游景点的文化市场,通过开张表演、增设文化艺术展位等扩大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和创收能力,同时合理进行入户表演,珍惜村民对民间艺术的感情,积极听取村民的改进意见,创新表演内容。其次,可以加大表演所得分配力度,改善参演人员的福利待遇,重视精神奖励,可以开展先进演出人员的评选活动,增加演出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各民间艺术组织要积极吸收时代新鲜素材,通过网络学习、专家指导、群众建言、个人发明等途径,使表演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表演形式类似的民间艺术组织也可以协议合作,甚至相互融合合并,做大做强组织实力。当然,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文化部门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逐步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创建文化表演活动市场供需平台,及时将市场需求传递给各民间艺术组织,强化市场化概念,激活民间艺术市场的潜在能量;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钟泓,郝革宗.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开发建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3):22-27.

[2]汪琳,晁岳春.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6):185-186.

[3]伍鹏.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J].时代经贸,2008(2):1-2.

[4]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6):54-61.

[5]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2):64-69.

[6]谢珠华.浙江省龙游县湖镇“硬头狮子”现状调查[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822-824.

[7]余继宏.湘西州舞龙运动商业化运作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237

[8]吴倩,宋维山.艺术与市场整合: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J].河北学刊,2009(1):227-229.

作者简介:

上一篇: 健康教育课教案 下一篇: 教学研究调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