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的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3 17:10: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文地理的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文地理的问题

篇(1)

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先以讲授方式为主讲授中图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带领学生学习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了学习过程,为下一节自主学习做好引领和铺垫。

二、小组学习,提升地理思维

小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宣布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以人教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为例,把学生活动设计为三大组,每组呈现资料(包括图、表、文字等),提出问题,设计学案。

第一:通过阅读文字资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找出本段文字中体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呈现“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图1)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在阅读图1的同时设计了两个小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贴近图1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图表并运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对思维具有概括、深化的作用。在人文地理过程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应重视让学生把复杂的思维过程逐步用尽可能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三:根据所给资料,完成表1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的合作学习方式,完成表格1(学案),这又从语言表达上升到运用文字进行描述,需要学生根据分析组织语言转变为文字落实在卷面上,是地理思维的更高层次。

学生从资料中找出关键句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再到运用文字落实在卷面上的学习过程,逐步体现地理思维的变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为什么选择人教版《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主要原因有:教师不用到处去找案例,一是案例不一定很合适、二是不一定很科学,需要论证,再有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对于90后的孩子来说从书本上、媒体上都能知道,但具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学生就说不太清了,正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把学生脑中断断续续的片段用时间空间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影片,对文综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人文地理知识点好理解,但内容多,不易抓住重点,通过剖析《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探索》典型案例,理清线索,抓住核心,并由此迁移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节,对区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做出阐释、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6第二版.绪论2~5

篇(2)

(一)从名山大川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地标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变迁,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十集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调动航空、逐格、三维、真实再现等各种手段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并力图超越以往多数聚焦于庐山风景名胜的局限,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央视四十集大型纪录片《黄河》采取“横切面”的视角,展现黄河流域文化,还原一个“亲切的黄河”,通过黄河这个地标来展现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二)从建筑古迹中展现无限的人文气息

建筑古迹见证了历史,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科学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过真实的镜头,向受众集中展示了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该片围绕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内涵、进行大量的实地拍摄,采访了20余名中国古建筑学家、文化名人和亲历者,通过与全国各地其他不同类型的民居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向受众介绍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四川南部独特的民风民俗,从有限的古建筑遗存中展现出无限的人文气息。

(三)从名城名镇中剖析蕴含的历史内涵

名城名镇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属性。大型纪录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读、讲述郑州历史传承、风土民情、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商之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郑州从古老商汤亳都到今日商贸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国商业文明史,表现了郑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石羊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年经济文化历史的小镇,电视纪录片《梦牵石羊》由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浩大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梦牵石羊》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石羊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片长40分钟,将石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于荧屏。又如江苏苏州有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园六记》,意在探究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蕴、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境,将叙述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从吴门烟水到内涵丰厚的吴文化,从文化到文人,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

二、宏观审视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纪录片依托于悠久深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地理概念中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里以中国地理概念中的西部为例。无论是在空间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种群、地理形貌、民族习俗、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时间的长度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精神、遗产遗迹的丰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就是题材资源的优势。西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于作品的如《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敦煌》、《长安》、《汉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独立的作品外,还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纪录片、专题节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都江堰》、《布达拉宫》等。在这些系列片中,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脉,艺术地反映陕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岭不仅是陕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家园。

(二)从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纪录片《走进》巧妙地将人文与地理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从雪域独特的地域风光,独特的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走进》介绍了藏传佛教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涵,包括磕长头、天葬、转经筒、挂五彩经幡、藏族的沐浴节、唐卡画、手工银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实地体现香格里拉地域风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关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状态,并用真实的影像纪录下来,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卫视策划、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构成文明核心元素的书法、剑、曲、僧、琴、舟、茶、宅、藏书、青瓷这些千年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老物件”为主线,针对史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域风情介绍,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和民间学者,挖掘出大量尘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鲜记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纪录片力图梳理时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现实价值的探寻。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该片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作了生动的展示,有命运多舛的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使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力图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仅仅是要告诉受众敦煌的历史,更是要带领受众穿过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十集电视系列片《望长安》,是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地思考了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辐射力,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望长安》在构建三秦大地的历史文化影像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陕西曾经卓越的历史文化变迁,而是隐藏于这些恢弘文化遗产与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人与自然的故事,地理风情与民族风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历史尘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视界中得到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对于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在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最佳长纪录片奖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苦聪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们终于搬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六搬村》是一次有关民族发展和人与自然严峻命题的沉重思考,它重点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又如纪录片《楠溪江》,纪录了浙江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变迁和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以精雕细琢的细腻手法、令人心动的精美画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观察点上,表现了生活在这美丽江畔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其生存状态。

(二)聚焦地理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文化

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和探索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化。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态文化命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把绿色留给子孙》分为森林、湿地、沙漠、生物多样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贡山、大山包、西双版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文化。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人文“理想。

篇(3)

(一)从名山大川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地标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变迁,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十集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调动航空、逐格、三维、真实再现等各种手段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并力图超越以往多数聚焦于庐山风景名胜的局限,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央视四十集大型纪录片《黄河》采取“横切面”的视角,展现黄河流域文化,还原一个“亲切的黄河”,通过黄河这个地标来展现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二)从建筑古迹中展现无限的人文气息

建筑古迹见证了历史,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科学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过真实的镜头,向受众集中展示了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该片围绕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内涵、通过大量的实地拍摄,采访了20余名中国古建筑学家、文化名人和亲历者,通过与全国各地其他不同类型的民居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向受众介绍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四川南部独特的民风民俗,从有限的古建筑遗存中展现出无限的人文气息。

(三)从名城名镇中剖析蕴含的历史内涵

名城名镇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属性。大型纪录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读、讲述郑州历史传承、风土民情、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商之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郑州从古老商汤亳都到今日商贸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国商业文明史,表现了郑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石羊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年经济文化历史的小镇,电视纪录片《梦牵石羊》由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浩大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梦牵石羊》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石羊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片长40分钟,将石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于荧屏。又如江苏苏州有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园六记》,意在探究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蕴、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境,将叙述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从吴门烟水到内涵丰厚的吴文化,从文化到文人,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

二、宏观审视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纪录片依托于悠久深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地理概念中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里以中国地理概念中的西部为例。无论是在空间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种群、地理形貌、民族习俗、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时间的长度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精神、遗产遗迹的丰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就是题材资源的优势。西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于作品的如《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敦煌》、《长安》、《汉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独立的作品外,还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纪录片、专题节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都江堰》、《布达拉宫》等。在这些系列片中,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脉,艺术地反映陕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岭不仅是陕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家园。

(二)从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纪录片《走进西藏》巧妙地将人文与地理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从雪域西特的地域风光,独特的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走进西藏》介绍了西藏藏传佛教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涵,包括磕长头、天葬、转经筒、挂五彩经幡、藏族的沐浴节、唐卡画、手工银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实地体现香格里拉地域风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关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状态,并用真实的影像纪录下来,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卫视策划、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构成文明核心元素的书法、剑、曲、僧、琴、舟、茶、宅、藏书、青瓷这些千年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老物件”为主线,针对史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域风情介绍,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和民间学者,挖掘出大量尘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鲜记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纪录片力图梳理时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现实价值的探寻。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该片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作了生动的展示,有命运多舛的舞女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使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力图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仅仅是要告诉受众敦煌的历史,更是要带领受众乘坐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十集电视系列片《望长安》,是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地思考了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辐射力,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望长安》在构建三秦大地的历史文化影像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陕西曾经卓越的历史文化变迁,而是隐藏于这些恢弘文化遗产与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在人文地理的统照下,人与自然的故事,地理风情与民族风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历史尘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视界中得到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对于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在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最佳长纪录片奖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苦聪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们终于搬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六搬村》是一次有关民族发展和人与自然严峻命题的沉重思考,它重点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又如纪录片《楠溪江》,纪录了浙江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变迁和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以精雕细琢的细腻手法、令人心动的精美画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观察点上,表现了生活在这美丽江畔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其生存状态。

(二)聚焦地理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文化

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和探索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化。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态文化命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把绿色留给子孙》分为森林、湿地、沙漠、生物多样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贡山、大山包、西双版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文化。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人文“理想。

篇(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0-02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大学里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而言,如何高效地把大学新生引入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中来,便显得至关重要。现如今,“90后”已经是高校校园里主力军,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中长大起来的,他们个性更加鲜明,接受各种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同时也更加容易叛逆。具体到“首届”专业的大学新生,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对未来极高的期许来到大学校园,当发现自己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例如本专业国内尚无毕业生、考研也没有对口专业、不知就业前景如何等,这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一、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截至到本文截稿,笔者担任首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已近两年。在实际的工作中,笔者总结这些大学生的特点如下。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不明确应该是绝大多数首届专业学生的通病,尤其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因为该专业的两个部分,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都是教育部调整教学目录之前独立的两个专业。

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在学习《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时,明显表现出学习的热情不高,而对真正的城市规划专业所学习的专业课却表示出了更高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学习这个专业就应该是画图、建模等。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本专业就尤为重要。

(二)学习方式方法陈旧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还是表现出了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特点是只学习老师上课的时候所教授的内容,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尤其是在学习一些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上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笔者在翻阅了学生近几学期的考卷时发现,几乎大部分学生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除了课本中的一些要点,几乎写不出其他的支持论点的内容,足以表现学生的学习逻辑性没有被很好的建立。

(三)学习动力不足

伴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全球化又进一步使我国本土文化受到外来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很容易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等要更加的灵活多变。另外,学生考研方向不明确。一旦大部分学生没有考研的意向,学生一般都会学习热情不高。笔者发现自己所带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已经有人出现了“每科考60分,只要能毕业就成”的疲软心态。

(四)“90后”学生个性普遍偏强

笔者所带的班上的同学,大体都是“95后”的孩子。首先,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学生接收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很强,但是由于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干扰。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在这个宣扬个性的时代,学生表现自我和发展个性的需求也很突出,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最后,学生归根到底都还是一群刚刚成人的孩子,还是特别需要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关怀和呵护。

二、担任首届新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结合上文所总结的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特点,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这两年的工作重点。

(一)专业上的答疑解惑

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对于新专业的模糊认识通常是其学习热情低迷的主要原因,那么帮助同学们弄清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便也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认知这个新专业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的机遇。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地理学进行了学科调整:将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现在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地理学在我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而城乡规划学则稍显年轻,但是这两个学科的学科合作和交融在我国却早有历史渊源。很多以经济地理学见长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所,如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很早都参与过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等工作,为城乡规划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其次,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这两个学科,他们都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根本属性上有学科的互补性和传承性。城乡规划学侧重于微观空间层面上的研究和细部的实践操作,却不擅长对于学科理论的研究与拓展。因此,我们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出现,即改善了城乡规划学科对于社会经济理论和机制研究的不足,又增强了地理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对接。可以说,我们的新专业整合了这两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将为我国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输送更加全面和优质的人才。

2.帮助学生深入剖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重点。在地理学大类的学科分支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最具活力且与社会各项发展紧密联系的,涉及到各类热门问题:如资源环境问题、区域统筹发展问题、绿色城市问题等,专业的边缘性较强。地学思维注重整体与系统、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尤其重视学习方法论的研究,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研究城市系统、空间、尺度等大有裨益。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学思维尤其重要。其次,还要鼓励学生对于动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虽然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地理学,但其实践性和创造性仍不容小觑。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能够很快上手或者能够有更多继续深造的选择机会,作为班主任,也要大力鼓励学生学习实际操作的技巧。如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制图软件,如Auto、CAD、Adobe、Illustrator等。通过这些软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制作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对一两门软件的熟练掌握,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大三、大四期间更好地学习更加复杂的软件系统,减少其在大四实习期间因软件运用不熟练而浪费的时间。

3.引导学生尽快对个人学业或职业目标的设定。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接触、谈心,帮助、引导其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情况,逐步帮助其制定大学四年乃至毕业后的人生规划,并逐步落实到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个月。这样,有了具体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学生才会慢慢的养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生活情感上的悉心照顾

作为新生班主任,除了要在学业上、职业规划上予以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更要在生活、情感上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照顾和爱护。书面上的案例总会使学生感到遥远和抽象感,而现实生活中恰到好处的事迹或人物学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果。

首先,对于刚刚入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大学教师而言,与学生的年龄差距通常不大,交流沟通起来也相对容易。班主任也往往与学生具有相同的学术背景,因此完全可以拿自身或者自己熟悉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其次,班主任在工作中也要时刻关注本院系往届优秀学生在学业上或职业上的发展,如果有条件,邀请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回母校来给学弟学妹开开座谈会,谈谈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或者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座谈会通常有惊人的效果。比如,在针对学生学习热情低迷不振的问题上,本文作者几次和学生谈心、聊天,取得的效果都很平淡。大多学生都持有“学习无用论”或者“学这么多不知道以后在什么地方能用的上的”态度,曾一度让本文作者一筹莫展。然而,一次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回来座谈的班会却给学生的学习热情打上了一剂强力针。原因是,无论是在著名高校继续深造的,还是在满意岗位上工作的往届优秀学生,都表示取得这一切的成果的前提是至少要过英语六级,至少要考取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等。这样的面对面、真实经验交流的变相教育往往要比老师苦口婆心、耳提面命的教育更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年轻班主任由于资历尚浅,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更多流于形式,很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因此,这也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治学谨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主动关心那些落后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去探讨落后的原因。只有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榜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其正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三、结语

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期许和希望,因此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工作看似微小,实则责任重大。尤其是担任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这样的首届专业的学生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去聆听学生的困惑和需求,从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迎接以后的社会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篇(5)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定量分析方法――根据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我们都知道人口增长模式分为三种类型:“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也知道这三种模式的基本特点,即“高―高―低”模式具有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高―低―高”模式具有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低―低―低”模式具有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是怎么判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高还是低呢?所以,应该借助定量的分析方法,以某一数量为标准来准确判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一般规定,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均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人口出生率在3%左右,人口死亡率在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均在1%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2)定性分析方法

可根据国家类型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中国等个别发展中国家已经完成了“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的过渡,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塔状条形图,是形象地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1)构成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段,由下往上,年龄越来越大。人口金字塔的左半部代表男性,右半部代表女性。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代表某一年龄段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者各自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2)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一般可将人口金字塔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年轻型的特点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人口金字塔图呈山形(上尖下宽);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对应“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成年型的特点是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大致均衡;人口金字塔图上下基本同宽;人口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老年型的特点是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金字塔图呈坛形(上宽下窄);人口呈负增长,人口缩减,对应“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

3.人口老龄化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2)定量分析方法

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者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者地区人口总数的7%时,就说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7%),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状态。

(3)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篇(6)

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还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是对各知识点的学习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备课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要把握教材在全册书中地位,它对其它教材的重要性、影响性。还要弄清各册教材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教材与大纲联系起来。有重点的进行“双基”教育。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各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要吃透学生。切实做到眉目清楚,心里有数,因材施教。备课时备教材,要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理清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题目、回答题目尽量用课本的文字或材料里的文字作答,答题效率就有可能提高。

二、关注社会生活,联系实际,特别社会是焦点、热点

通过联系一些社会生活,将地理应用于实际之中,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很有用的,是有必要学习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能够积极参与。做到把课本与社会生活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能反映地理学科获得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的知识;介绍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最新地理学科进展和科技成果,开拓学生视野;还要有意识地把所学得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用它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比如在讲“西北荒漠化的防治”时以“大河之旅――环保中国・2005黄河万里行”活动的新闻报道为背景,以及大量西北地区沙漠化的图片,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在学生踊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了沙漠化形成的主要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针对出现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然后总结应该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防护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多方面治理荒漠化。并以不要让人类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这一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注意用水,从而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保护环境的作用,由衷地感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四、我们应注意地理课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巨大作用

们实施地理课程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地理学家,而是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地理、文化的地理、科学的地理,实现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知识的有机统一,树立科学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自觉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即达到人文素养提高之目的。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大科学家,不仅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而且在对社会与自然的理解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底蕴,他们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文素质,很难想象他们会成为时代的伟人。因而从地理教学资源的拓展入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加以拓展,促进学生终身欣赏和认识世界

篇(7)

    何谓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很明确:“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也就是说,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他人已经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人。这一定义有两个要点:第一,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既不能对原告、也不能对被告就他们之间的诉讼标的为诉讼请求,无论哪一方当事人胜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均不能从败诉方获得利益。第二,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是原、被告争讼案件的当事人,他只是与诉讼当事人一方存在另一法律关系,而该法律关系与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牵连,这种牵连使得案件的处理结果(与他发生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的胜诉或败诉)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权利关系,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一方当事人享有权利;第二,义务关系,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一方当事人负有义务;第三,权利义务混合性关系,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一方当事人既享有权利又负有义务。其中权利义务混合性关系可以分解为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分解后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的性质和内涵,分别与单纯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的性质和内涵一致。因而,一般意义上讲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便是指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但是,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其同案件处理结果之间所存之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却反指义务关系,并不包括权利关系。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一方当事人享有权利,则他享有了独立的请求权,可以以原告身份为独立的诉讼请求,这样他便是原告而不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了。

    王文指出:“在审判实践中,无独第三人(王文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简称,下同—引者注)要求参诉有两种情形:一是作为本诉当事人一方的辅助参加人通过支持该方当事人的主张,来间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免遭受不利的诉讼后果;二是将本诉当事人一方作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主张该方当事人败诉时向其承担一定的实体义务。”第一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普遍存在,而第二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似乎未曾出现过,有关诉讼法学的论着似乎也未曾论述过,看来是王文独到的见解。但以笔者之愚钝,仍存在以下疑问:其一,案外人以原诉(本文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的简称,王文称“本诉”)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独立的诉讼请求,他就处于原告的地位,这样,有原告、被告,有独立的诉讼请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诉,把两个完整的诉合并到一起,怎么会产生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呢?诉的合并不可能消灭其中一个诉讼请求,也就是说,“案外人”仍有独立的诉讼请求,他只能是原告,而不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其二,需要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与他人已经开始的诉讼,无外乎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就第一方面来讲,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原诉中的一方当事人有与原诉标的有牵连的法律关系,原诉中的该方当事人胜诉或败诉,将影响到他的利益,因而他参与诉讼以支持该方当事人。就第二方面来讲,由于原诉标的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有间接的牵连,因而他参加诉讼可以提供证据,帮助查明案件事实。如果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原诉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很显然,他只能向与他发生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那么,他参与诉讼的目的虽是主张该方当事人败诉,但此“败诉”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不是主张该方当事人在原诉中败诉,而是主张该方当事人就他提出的诉讼请求败诉,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的原因和目的相悖。同时,这也与原诉扯不上任何关系。如果说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胜诉必须建立在原诉中与其发生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在原诉中败诉的基础上,这显然又陷入逻辑的混乱:因为若如此,则他的权利依赖于原诉的另一方当事人权利的行使,而他又与该方当事人没有任何法律关系,这岂不是怪事吗?

    在实践中,对正在进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情况是存在的,但这并不导致起诉人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对他人诉讼中的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如果合并审理,则起诉人处于原告的地位;对他人诉讼中的原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一般不能与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合并审理,而应另案处理。

    二

    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王文认为有两种:“特别参诉方式”和“一般参诉方式”。“所谓特别参诉方式,是指当案外人与正在进行的诉讼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时,当事人一方向案外人或者案外人向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从而使案外人以无独第三人身份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一种参诉方式。”它包括四种情形:一是“本诉被告向无独第三人提起的参加之诉”,二是“本诉原告向无独第三人提起的参加之诉”,三是“无独第三人向本诉被告提起的参加之诉”,四是“无独第三人对本诉原告提起的参加之诉”。

    笔者认为,王文所主张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之“特别参诉方式”是不能成立的。如前所述,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能对原诉的原告或被告提起独立的诉讼请求,因此王文在“特别参诉方式”中所列的后两种情况显然是不存在的。至于前两种情况,其不可能存在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第一,在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的诉讼中,存在着两层有牵连的法律关系,一是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另一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原、被告中某一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前一法律关系的裁判后果对后一法律关系的裁判后果有预决作用。也即,在前一王新红: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几个问题法律关系解决之前,后一法律关系是否存在争执是不确定的。以第一种情况为例,只有当被告败诉且败诉的原因是基于他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关系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时,他才有必要以原告身份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起诉;倘若被告胜诉或败诉的原因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无关,则不存在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起诉的问题。因此,要当事人向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岂不等于说要他们先承认自己败诉么?第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并不解决他与原告或被告之间的法律争执,而只是帮助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执,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通过参加诉讼帮助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执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只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加入的诉讼中,除了原、被告之间的本诉和反诉外,不能再有别的诉存在。

    那么,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应以什么方式参加诉讼呢?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是:“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对法律的这一明确规定,王文虽然在一开始便进行了批评,但在论述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一般参诉方式”时还是给予了肯定。对此,笔者表示基本赞同。具体来说,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行申请参加,即案外人获悉或者被告知他人正在进行的诉讼的处理结果与自己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主动申请参加诉讼,并经人民法院许可而参加到诉讼中来;二是法院通知参加,即法院认为所审理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与案外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通知该案外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诉讼告知”并不构成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一种,因为“诉讼告知”并不当然导致受告知人成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它还受到受告知人是否申请参加和法院是否准许参加的制约。王文将“诉讼告知”也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一种,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

    三

    法院能否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对此问题,法律是做了肯定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但诉讼法学理论界对此一直存有争论。王文采取了折衷的办法,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特别参诉方式”情况下可以承担实体义务,而在“一般参诉方式”情况下则不能承担实体义务。

    笔者认为,法院不能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从诉讼理论上讲,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是案件当事人,他和与之发生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该案审理对象,而他与该案另一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因而不存在对该案任何一方当事人承担实体义务的可能。法律之所以规定法院可以直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仅仅是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即通过审理已经查明,该案一方当事人的败诉,其责任应完全或部分由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为了简便诉讼、减少诉累,故而直接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实体义务。无可否认,立法者愿望是良好的,前述立法规定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减少诉累的效果。但是,如此作法的不科学性和负效应则更是明显的:

    首先,如上所述,这样做有违诉讼理论,因而是不科学的。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5

对于很多的高中文科生来说,地理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十分枯燥、乏味且十分困难的,困难不是体现在对于知识的不理解,而是表现在对整个的知识结构缺乏一个很好的串联,每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没有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不会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就容易导致在地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即使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会忽视对人文地理环境知识的整体把握,知识掌握不牢固,希望通过更大范围内的研究和推广,可以逐渐改善目前这种状况。

一、人文地理环境的概念

我们通常提到的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的是各种人文现象之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不断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同时还包括了人类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结构等。在分析人文地理环境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仅仅只有自然环境,同时还包括了对于人类现象的研究,人文地理环境讲究的是空间以及地方对于整个地理环境演变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研究人文地理环境时需要考虑到特定地点、特点地域、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人文特色以及相对应的人文活动,还要分析这些人文活动是如何形成的,与周围的地理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同时还要关注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人文地理环境所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人文地理环境还包括了对某个区域进行分析和对某个空间进行特定分析,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可以说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效的补充,除了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引发自然现象的人和事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性,简而言之,人文地理环境指的是在地球表面活动的人类所居住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特有的人类活动,同时还包括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文地理环境的不断转变也就是人类社会化的不断转变,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部,人文地理环境的规模会因为该区域的多样性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比如说:位于海峡西岸的经济区所代表的一种经济文化结构就是一种中原文化的代表,从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到产业、人口、文化以及社会政治等,整个经济发展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不是别人可以效仿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水文地理环境特点。那么,与这种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比,整体性又是体现在哪里呢?

1、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说,不同地域之间所代表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变,所具有的气候特点也是不尽相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所具有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比较常见于亚欧大陆的副热带东部,具体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部、台湾中北部、日本群岛南端、朝鲜半岛南端。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海洋之间热力差别十分明显,在夏季来临的时候,亚欧大陆气压较低,就会促使高压向西北方向前进,从北太副高方向所扩散出来的东南带季风就会给当地带来十分丰沛的雨水。从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给亚欧大陆带来丰沛雨水的季风气候不是在该地域自然形成的,是与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相互作用之后,在气压的影响下最终形成的,两个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的相互碰撞才导致了该种气候的形成和扩散,如果两个地域之间不会这样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这么美好的气候条件。

2、人类活动的相互串联

除了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串联可以表现出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外,人类互动的相互联系也足以说明人文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的。就拿上面提到的海峡西岸的经济结构来说,虽然说它所代表的结构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各自具有各自的特色,但是从海峡西岸和东岸之间资源的相互补充、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经济市场、人力资源、文化科技交流、资本的互相转移等角度上说,海峡西岸和海峡东岸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很好的整体性,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生存,与此同时,两个不同地区之间还在追求着各自的特点,以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类似于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共存。从不同地区的服饰、家族、宗教以及传统习俗的角度上说,这些人文特点之间也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是可以从另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的,需要进行二者之间的相互比较,才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文地理环境所具有的整体性,高中地理学习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但其实不然,抓住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间的区别,再对每个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和相互串联的地方,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掌握,不仅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增强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兴趣,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需要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才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总结

地理环境包含了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地理环境的支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地理环境的了解,特别是对高中生来说,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利于自己学习效果,还有利于今后对于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在这其中,就需要注意加强对人文地理环境的掌握,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不相同,要想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就必须搞清楚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整体性,只有从整体上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了把握,才可以从小的方面的,更加细致的对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将知识要点掌握的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浅谈[J];新课程(教师版);2006(06):365-367

篇(9)

接下来,就是赶回学校,成都的校园已经变成横竖乱躺的乱岗,听大伙说,还每见一个领导来组织,安排,笑称:众亲终将爱车能开出校门了。

开始跟同学如打仗般东躺西睡的,逐渐发现在外面的越来越少,剩下的几乎都成双成对了,也是,给他们多好的机会啊。也逐渐累了,摇麻痹了,顶楼都不跑了。参加志愿者培训,自己反到受了下心理干预;报名的时候,别个早就排满队了,没机会了;连续发了两条捐款短信,感觉只是个互动游戏;去给伤员喂饭,却还不收正规军,甚至想去领养孩子,直接否认我的资格。血,药,钱,只能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搞质量的社会了。一直想使劲来点力诶,感觉周围是光突突的井洞。虽然不黑暗,却只能坐井观天。

后来总结更多的小现象:夜晚的都市人开始各自比拼谁家帐篷的质量和档次;发榜上开始以捐赠的位数自动排序;该修该补的还是要按照职位的大小反应其重要程度以之对应快慢。。。。

趁端午,赶回家,组织组织家乡人民防灾重建,家乡离得稍微远,增加了几天紧张又热闹的气氛罢了,不过,也使得亲戚朋友地质知识迅猛提升,摆谈的开头也多少增加了新话题。。。。

篇(10)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和人本思想指导下,为挖掘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实现员工个人愿望和单位未来发展的总体需要及目标,通过组织、协调、计划和激励等相关职能,对单位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作出有效计划,并通过招聘、遴选、甄别、培训和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组织、运用以及对单位中涉及到的人与人、事与事和人与事三个关系进行协调的全部活动的过程。

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在高校的诸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当前地方高校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先进理论和管理手段层出不穷,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广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工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当前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对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和分配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由于用人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具有较高技术职称的“双肩挑”人员担任,他们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因此很难保证用充足的精力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中,有的管理者不但业务生疏,而且综合素质不高,但依然不得不对人力资源工作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有的对管理制度朝令夕改,不用制度管人,而是用制度去适应人,工作随意性较大;有的管理者责任心严重缺乏,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待工作极其不严谨、不严肃。另一方面是分配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如有的地方高校在制定分配方案时根本没有深入的征求、采纳各类人员的意见建议,或者虽然征求了意见,但并没有对各类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以至于制定出来的方案既粗枝大叶又缺乏公平合理性和严谨性。有的高校一个分配方案包治百病,执行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是在执行分配方案过程中避重就轻,方案形同虚设,更无约束监督可言。

2.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配置手段简单、管理模式单一,管理目标短期化。一直以来,多数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能仍停留在人员手续办理、考勤和工资增长审批等事务堆里,日常管理中以事为中心,用人配事,忽视了对人的潜能的激发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个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特长与职位脱节。在这样的管理目标主导下,员工没有被当做资源加以开发,因此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需求也往往被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陈旧、工作缺乏创新,决策者和管理者观念落后。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陈旧,有的地方高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一用就是近十年,情况早已发生了改变,而只制度却一成不变,这些管理制度基本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是人力资源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观念仍停留在以管理人为主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上,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仍把自己当普通的办事员,认为自己从事的是简单的管理控制工作,因此很少能为员工提供内部的咨询和服务工作。

4.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分配制度僵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然而当前多数地方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都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粗泛空洞。有些岗位、特别是行政管理岗位,缺乏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没有很好地根据不同岗位和专业划分,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不同岗位、工种和不同技术人员的业绩,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其次是分配不公现象突出。一是职工的收入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工作的繁重程度、付出的多少和业绩贡献,而是取决于有无职务职称和职务职称的高低。二是职务职称终身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由于职务职称都受制于一定的职数和岗位数,加之权利拥有者和决策者认识、观念和考核、考察失衡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在职务职称的晋升上不得不使尽各种招数,而那些确有真才实学、业务素质过硬、无暇于职务职称晋升的老实人,不但职务职称得不到晋升,工资得不到相应的增长,其工作热情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三是激励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主要表现为:在奖惩方面缺乏明确和相对固定的标准,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性较大,导致奖惩不均,或是只重视奖不重视罚,忽视了员工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和需求的多层次以及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此外是忽略了员工特别是管理、工勤岗位员工对未来发展的心理需要,导致他们心理失衡、对前途感到迷茫。以上种种弊端,必然衍生出一种病态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

二、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干事”。所谓“干事”,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合适的工作调配计划,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分配工作岗位,充以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大化保证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基于上述认识,为使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使人力资源管理在地方高校的发展壮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力和物力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对人力资源进行质的管理,是对人的心里和行为的管理,即采取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协调、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组织目标。其次,应从战略实施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应从战略目标出发,以战略为指导,确保人力资源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应避免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看成是事务性的工作,由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人去应付。

2.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转换角色,使人力资源管理者由办事员向职能专家转换,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向战略性部门转变。首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人是最复杂的,他们不仅有物质需求和得到别人尊重、友好对待的愿望,更有胜任工作、取得成就、得到培训和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并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其次,战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的关键,这一转变,无论对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战略地位,还是对整个地方高校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以人为本,尊重个人,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员工作为核心资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重视集体内部、上下和平行间的沟通以及员工发展的长远规划,对员工的需求经常进行评估,定期做员工满意度调查,主动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制定出最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制度,并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建立科学的绩效制度、考核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

4.转变观念,使人力资源管理由重管理走向重开发。一流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具有一流的“造血功能”。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以学校的长远目标为导向,充分认识人作为资源的重要性,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当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开发,将员工培养成各类人才。此外是要变随意性大的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趋势发展。一是组织结构必须精简和优化,二是要重视工作分析,编写完善的岗位说明书,三是要切实搞好职位评价,不断完善绩效分配方案,四是要采用规范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正确的能力评价。

5.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借鉴别的高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是用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考核,就难分贤愚优劣,也无法实施正确的赏罚。对此我们首先是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程序,并在干部任用、职称评定上尊重事实和群众的意愿,要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切实改变单一的委任制和个别领导说了算的做法,做到人岗相宜,形成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对全校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构成情况作全面的分析基础上,根据职工的岗位特点和分类,建立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核,做到定量考核、量化评估,以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在绩效方案的制定和绩效分配上,应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水平、贡献大小、群众评议和不同岗位职责、条件及要求等因素,切实建立起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制度和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使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第三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切实奖勤罚懒、用人所长、优化组合,使竞争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体现公道和善意。第四是必须严格按协定、规定办事,一视同仁,不偏不倚,领导者必须对所有人都采取与人为善的、鼓励和帮助态度。第五是竞争要有度,即指竞争要适度,要掌握好竞争的尺度。没有竞争或竞争不足,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但过度竞争则会适得其反,一方面使人际关系紧张,破坏协作,甚至以邻为壑,一方面是产生内耗和排斥力,损害组织的凝聚力。因此竞争必须以组织目标为重,必须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包含在组织目标之中,形成良性竞争。

6.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建立既科学、合理又具有一定差异化的、公平有序的校内分配激励机制。首先,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不仅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而且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对此地方高校应努力营造一个管理科学、规范,运作有序,氛围友善、环境整洁的人文环境,以最大限度地统一职工的意志,使广大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当作自己的努力目标。其次,建立校内激励机制,其根本目的一是在于正确引导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实现自身价值及需要积极工作,二是使他们对学校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并继续保持、发扬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校内激励机制的制定首先必须建立在公平、透明和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必须以体现绝大多数职工的利益为前提,同时应让每个员工知晓、熟悉激励制度,使制度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让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应根据不同职工的类型和能力大小及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差异化的激励机制,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

7.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和能为地方高校发展壮大添砖加瓦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才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积极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变简单的管理控制工作为咨询服务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首先是要对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现状作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整改。其次是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建立一支业务一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应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队伍。

参考资料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

[2]陈玉萍.高校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绩效工资初探[J].现代经济管理,2008(1):1-2.

上一篇: 建筑产业化特点 下一篇: 校园教育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