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5 14:56: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

篇(1)

动物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动物心理学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

研究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属于原始人类心理学的范围,与人类学相交叉。它主要研究原始人类,即从类人猿到文明人类的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起来的,它与动物心理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语言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是这方面的先驱性著作。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则是原始人类研究的较早著作之一。

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中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发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所必须阐明的问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儿童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得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构成儿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是这方面比较有系统的开创性著作。从那时以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专著不断涌现,使儿童心理学成为个体发展心理学中一个员主要的核心部分。

近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研究和著作日益增多,他们称之为毕生发展心理学,内容除儿童心理、少年心理、青年心理外,还包括成年心理、老年心理。

篇(2)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学、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篇(3)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篇(4)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篇(5)

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据说人类的自尊受到三次打击。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原先,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人类当然是宇宙的主人,也因此而有无比尊贵的地位。日心说指出,人类所居的地球其实是绕着太阳转的,这颗小小的星球在浩瀚渺远的宇宙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人类只是孤零零地居住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

尽管人类不再是宇宙的主人,那么毕竟是万物的灵长,在这颗星球该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吧?但达尔文的"进化论",又一次打击人类的这种自尊。他告诉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猴子,今天的所有文明人他们遥远的祖先无例外都是猴子。人类并非上帝造就,更不是上帝的宠儿,在这个星球上并不天然地拥有统治权和优先权。当代科技则进一步证明,人与猴子,甚至是老鼠的基因,90%多是相同的,不同处微乎其微。

或许人之高贵在于人所独有的理性和高贵的情感,这使人完全区别于动物。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给人的尊严以第三次打击。他指出,人的行为其实质只是本能的冲动,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欲望的世界,这种原始的欲望跟动物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就其心理本质而言,人并不能区别于动物。马克思也说:“人从动物来,必带动物性,不是有无,而是多少。”所以,在西方文化的视野里,倘从宗教角度看,人是有“原罪”的,人类必须不断地向上帝忏悔,求得“赎罪”,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倘从科学的角度看,人是有动物性的,本性是恶的,其实也是一种"原罪"。人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通过剖析和批判来展现人的真实存在的状态。正惟如此,人类因其向善的努力而区别于动物,赢得人性的尊严。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反思和批判,没有哥白尼,没有冲破神学的桎梏,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繁荣,现代科学就不可能诞生。没有达尔文,没有人类学的独立而充分的发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就不能高度整合,创造出奠基于现代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的现代社会。没有弗洛伊德,没有对人类本能、人性的追问和诘难,没有人类深刻的自我观照和精神提升,就不能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心理学的高度发展,影响现代哲学、艺术和教育。

人来自动物界,又从动物界提升,这是人类的必然趋势。西方因认定人有其“恶”,故用法律、宗教等手段来规范人。中国文化认为“性本善”,“人皆可为尧舜”,认为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而达到圣人的境界。“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既是修炼的目标,也是修炼的手段。中国人是完善自我,而不是批判自我。西方不认为世俗中有完人,因为只有上帝是完美的。东方认为世俗中有圣人,圣人是完美的。所以有人会扮作圣人,有人被捧为圣人。既然不肯自觉暴露自己内心的丑恶,所以自我约束很难彻底。圣人的标准太高,难于做到,故多文过饰非的伪君子。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他的伟大之处正如他所言:我的确常常解剖别人,但更严于解剖自己。倘若对人性估计太高,那么对人犯错的宽容度就小。监管既少,犯大错的可能性就多。一种民族文化有其优秀之处,也有其缺陷,每个人也如此。改过自新,长善救失,既包含着文化的尊严,也是人性的尊严。

篇(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18日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高等院校所肩负的使命越来越艰巨,大学生这一先进群体在面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事件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不尽相同的。近年来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不断出现用硫酸泼熊事件、研究生虐猫事件,以及大学生自杀事件等,这些悲剧的出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反思、探索心理学学科,这时一种主张引导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而获得更好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学科应运而生。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的思潮与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不同之处是它主张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的复杂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走向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区别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研究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更多的是关注人类一些消极的表现特征,着重于自杀的预防、心理问题的矫正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规划为疾病的治疗,而对于心态积极的人如何使他们变得更优秀则没有具体的做法和措施,总是在想如何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对如何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探究。这种模式往往导致人们认为有病的人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本能的拒绝心理咨询和治疗,而积极心理学更多的是关注人类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培养,着重挖掘人类的积极品质,对人性进行积极的评价,以使人类学会分享快乐、创造幸福、保持生命的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在立足于研究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通过激发人类的潜能,释放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进而发现和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积极心理学有着传统心理学所没有的优势,它将人的主观幸福作为关注的核心,以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体系为框架,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通过积极的人格特征促进个人的发展进步,为建设积极的公众品质和良好的社会系统提供坚实的后盾。

四、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的必要性

(一)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积极就代表着“正向的”或“主动的”意思,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注重积极的人格的塑造,通过获得人类的积极的品质和特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抵制消极情绪的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维护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引进校园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广泛干预的作用。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帮助学生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

(二)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但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并没有与此保持同步。相反,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消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与研究手段是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而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注重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的思想理念,正满足了当代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与使命,它有助于帮助人们在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生活得更幸福。

(三)积极心理学引进大学校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肯定人、重视人的发展,我们可以把积极心理学同思政教育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思想,把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相联系。通过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好学修德的和谐校园文化,同时高校应该发挥其舆论宣传的作用,善于运用各类传媒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中培养积极先进的思想。

五、积极心理学下大学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认知能力。悦纳自我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和满足感。其次是理智与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

(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的人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利用积极心理学着重于关注和挖掘个体和群体中最积极的品质和潜能,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使个体最大化地发挥出积极的品质。

(三)多渠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包括学习心理指导、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性格教育、人际交往关系指导、挫折教育、爱情教育、创新教育、就业教育和性心理教育等课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娱乐、主题团队日、野营、拉练、军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训练,特别要注重快乐、尊重、感激关心、赞赏、宽容等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四)强化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理念。教育者要坚信大学生具备积极潜能和美德,这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从而通过咨询与辅导发掘他们的各种积极品质和美德。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能够推动心理学本身发挥其积极作用,帮助人类及社会健康、良性、和谐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1.

篇(7)

关键词:主体性实践,心里本体,美学

综合李泽厚先后出版的的一系列作品的相关观点,其美学观点主要就是以人类主体性实践本体为基础和主线,来谈美学、美、美感以及艺术等问题的。可以说抓住了李泽厚的主体实践的哲学观点,就抓住了其主要或者是全部的美学思想,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以下,我们就具体分析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诸多概念和观点。

美学,有多种说法,大体包括美、美感、审美对象、审美本质等的研究,至少需要有关美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则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美学部分,是从哲学的角度谈论美学;而“主体性”,是从美学与外在社会关系转向人,对产生美本身的研究。

一、由工具本体到心里本体的实践论

李泽厚对美的研究是从审美对象、审美性质和美的本质三个层次上去理解的,其最有成就的主体实践美学主要就是美的本质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美的柏拉图之问,美不是陶罐、竖琴也不是少女,是美之为美的东西,即美的理念,但理念毕竟是一个不能让人很明白的东西,所以几千年后的我们仍为这个话题所迷惑。其实柏拉图所探讨的美是关于美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和根源问题,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也恰恰回答的是这个问题。

李泽厚认为美、美感只有人类才拥有,动物是没有的,而这种对美的认识根源就在与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类在诸多方面与动物区别开来。这种制造、使用工具的实践活动,在动物性本能的基础之上有了属于人类自己的最初的感知觉、,长此以往,形成“理性的内化”、“理性的凝聚”,进而“理性的积淀”,即知情意。也就是“人类以其使用、制造、更新工具的物质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的本体(简称之曰工具本体),同时也形成了超生物族类的人的认识(符号)、人的意志(伦理)、人的享受(审美),简称之曰心里本体或情感本体”。①

工具本体塑造“自然的人化”,而情本体则是“人化的自然”。工具本体是产生情本体的前提,没有工具本体也就无所谓情本体;“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亦然。“自然的人化”分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首先是人类在使用工具实践之中,根据客观自然规律和主观目的,经过劳动改造自然,使客体变成美的现实,在这过程之中去把握、发现人与自然同构的各种形式、结构、比例等;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达到一定自由状态时,就能有能力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客体,欣赏暴风雨、沙漠、奇林怪石等未经人类改造过但“被掌握了的规律性”的自然美,即外在自然的人化,是美形成的本质。其次是内在自然的人化,其也是在人类的工具劳动实践中不断形成区别于动物性的感官与,为形成美感做了铺垫。在劳动过程的长期积淀,人类形成了能够听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的眼睛以及永恒的爱情,这都是动物本能的听看及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区别且高于动物性本能的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即所谓“新感性”,是在工具本体主体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里本体,充满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例如中国的乐感文化与实用理性②。其实,用李泽厚的话来说,情本体来源于“积淀”,千百万年来,在自然人化的积累当中,内化为无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人化的自然”则是这种心里本体的结果。心里本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往往寻求人性的回归,达到物我相同的状态,人类的目的性服从客观的规律性,通过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欣赏以及返璞归真达到心灵的宁静,心理情感的归一。

工具本体到心里本体,自然的人化是其过程,起着桥梁作用,工具本体通过社会意识形成和影响着心里本体,而美感、审美等又是心理本体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在追寻美的本质与根源的时候就会由心理本体上溯到工具本体,这种工具本体体现的正是人的主体实践的能动性。

二、具有人类群体性的实践主体

在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里涉及一个主体性的问题,这个“主体”是指整个人类还是个体?比如,对于“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个词,好多人理解为只要把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客观对象,那么就是本质力量的实现了,其实不然。《美学四讲》里李泽厚给了一个明确的说法:“不是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③很明显,这里的主体指的是整个人类总体的主体性,所有关于人的概念都是从这个层面出发的。

李泽厚的“主体性”包含了两个双重结构:“第一个‘双重’是:它具有外在的即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即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是:它具有人类群体(又可区分为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阶层、集团等等)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这四者相互交错渗透,不可分割。”④四个方面中,李泽厚从哲学上强调:“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面是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⑤前面已经提过,只有人才能欣赏美,其中心里本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区别于动物性的能力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也就是工具本体的过程,形成了超生物族类的知情意。人类的初始阶段与动物无异,但是通过在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在外在自然人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包括感官人化和人化在内的内在自然的人化,这种变化都是通过在格式塔心里学派同构说基础上的“积淀”来完成的,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里结构和素质化为人类性的东西”。⑥这种积淀具体表现在认识、伦理和情感三大领域,其中情感部分就是李泽厚所说的“新感性”,充满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对于主体性的研究,因为涉及到主体心里本体,李泽厚不仅从哲学层面进行论述,也非常重视和主张从心里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审美心理学的探讨。在其许多理论著作里,他都谈到了美学这门学科还都需要伴随着今后脑科学或心理学研究的进步才能前进和解决。其中在主体的审美过程和结构当中是审美注意到感知、理解、想像、情感心里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才产生审美愉快即美感,且这种心里各要素的不同比例的配合都可以形成丰富且多样的美感。当然除此之外,主体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等也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从主体的内部着眼,分析其区别于动物性产生美感或者情本体的能动作用的原因。可以说,在主体实践美学中,主体性起着主要作用。

以上的主体性都是作为人类整体的主体性而言的,但这并不与个体相矛盾冲突。“个体的这种主动和独创可以是对群体的既成事实和心理积淀的挑战、变革和突破,而当这种挑战、变革和突破逐渐为群体所接受或普遍化时,它便恰好构成群体心理的事实和革新”⑦,这是这个体偶然间特殊的异,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成为群体的共同认同,再融入到已经化为无意识存在的先民的普遍感,继续推动者人类群体整体主体性实践的发展前进。

三、对美学学科研究的一家之言

美学到底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美学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争论。黑格尔《美学》里认为艺术美是诉诸情感的,不属于思考的范围;艾椰尔认为美学是一种感性情感的表现,并不像科学那样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只是一种情感反应;接着就是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进行元批评。除此之外还有美学等同于社会学,美学等的研究。

然而李泽厚对美学的看法则是多元化,美学是“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途径、多目标、多问题、多要求、多方法,相互补充,互相完善”⑧,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基础美学、实用美学)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好多小类,各类别之间又相互渗透,极为繁复,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者的结合,没有任何统一或单一的美学,所以李泽厚就从哲学的角度给了美学一个说法: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主要是受到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荣格、等学说的影响,其理论的许多来源都可以看到这些思想家的痕迹。他认为,美学首先是哲学美学,美学之所以与哲学共同的魅力是因为都深入到了人类生存、发展变化的本体论问题,都涉及到人生及真善美,这些都是只要人类存在就不会陨灭的渴求和探索,且不断变化万古常新。在哲学美学思考的基础之上,又吸收了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由于历史原因未被实行和重视的美学部分的论述,美学是艺术与社会功利的一种关系――社会功利论。通过对分析美学的思考,提出区别于动物性的不是语言,而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语言只是在实践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一部分。认为美学不是分析哲学里的语言,也不是心理学的感觉,而是以人类学的角度从实践出发来认识人,即的实践论,是从康德到席勒再到马克思的线索,而这条线索的贯穿是对感性的重视。首先是作为历史总体的人类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事实践生产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包括客观方面的工艺-社会结构,主观方面的文化心理结构;其次,在符合规律和目的的主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⑨才形成了工具本体的另一个侧面心里本体或者说是情感本体。所以当人们在欣赏美或获得美感的时候总是以感性的形式为表现特征,省略或融化了理性。

因此从主体性实践美学的角度谈美,美学就不是研究审美对象,不是科学解剖审美经验,也不是分析词语的元批评,而是对美的感性直观的把握,建立起新感性,将人性的情感心里作为本体的研究和探索,这些都具体体现在李泽厚对美、美感和艺术的解说之中,成为区别于历史上或者同时代的其他有关美学研究的一家之言。

四、李泽厚主体实践美学的意义及反思

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美学足足影响了一代人,包括现在的美学研究也还未曾超出李泽厚的视角。其主体实践性美学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美学的,却折射出了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甚至是科学的光芒,观点的阐述有如此广博和深入的根基,并非是纯粹形而上的哲学思辨。

回顾美学大讨论时的学界,当人们的美学观还停留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层面争论不休的时候,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却根据研究的理论与事实提出了自己的主体实践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进入真理与标准问题讨论之后,哲学界掀起了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李泽厚主体性的实践美学则在其中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此时《康德哲学和建立主体性论纲》、《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发表,“文章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学术地震……成为80年代重新开始的现代性启蒙的思想理论基础。”⑩通过对人主体性的关注,被异化和分裂的人被重新发现,重新找寻到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都可以有审美体验,从而不再迷惑迷茫,重拾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的本质力量的信心。

篇(8)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篇(9)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39-02

一、布鲁纳文化人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文化心理学,又称“多元文化心理学”或“跨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文化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具有同一性的各个文化团体成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揭示不同文化中人心理活动的类似性和区别性。

布鲁纳(JeromeBruner,191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早期布鲁纳受皮亚杰的影响,以结构发展论直接挑战当时的主流学派――行为主义和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掀起了“第一次认知革命”的浪潮。后期,布鲁纳接受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心理学的观点,其心理学研究取向逐渐偏向文化心理学,“第二次认知革命”由此产生。作为心理学发展史上两次“认知革命”的倡导者,布鲁纳从结构到文化的转变也有其复杂的因素。

1.社会因素

布鲁纳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转变就其社会原因看有两点:第一是大的社会背景。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让人们开始重视文化,迫切需要心理学加入到文化研究行列中,研究或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文化特性。第二是美国当时的社会动乱。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起,侵越战争引起了美国社会的骚乱,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把反抗矛头直指社会和学校教育;美国国内“发现贫穷”运动以及种族冲突加剧。这些使得布鲁纳开始意识到贫穷、异化和种族歧视等社会性因素对心灵生活有着强烈的冲击,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重要作用。

2.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因素

随着心理学不断发展,其理论流派日渐增多,各流派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这些心理学家大多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对人的作用,导致研究范围狭窄、研究结果局限性大等问题。布鲁纳也开始认识到,皮亚杰的理论太过形式主义,其心智发展理论与文化几乎毫无关系,但实际上智力的成长除了受教育的影响外,还与更广泛的文化传递有关,这也促使他将文化纳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开始了从结构到文化的转变。

3.教改失败

布鲁纳以认知学派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结构主义”这一创新教学理论,开始了教育改革运动。但随着教改运动的进行,人们逐渐发现,根据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编写或改写的各科教材并未取得想象中的积极结果。教改运动在实践中的失败,引起很多社会人士和青年学生的不满和指责,布鲁纳的课程改革实验成为众矢之的。这也迫使布鲁纳对教育改革进行反思,开始探索社会文化及语言等对人们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布鲁纳文化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与传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相比,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理解主要有几个特色。首先,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是心理过程的“先天的”、“决定性的”因素。具体来说,个体为了获得所在社会群体的认同而进行各种学习,进而将社会群体普遍认同的社会文化模型内化为自我的心理模型;语言作为文化分支系统,会在个体无意识下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个体接受某种语言也即接受了相应的行为和文化模式;文化模式不仅构造了人的思想,而且构造了人的感知。其次,文化心理学家们更加重视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作用,认为人的心理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特定的心理过程都内在地蕴涵着文化因素。最后,文化心理学以实地研究为主流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是一种“非位性”研究,它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的个别性、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它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文化,一个对象加以深入研究,并不期望对其他文化加以概括。

有关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布鲁纳在其1990年出版的《有意义的行为(Acts of Meaning)》一书中对此作了相关阐述。文化心理学也称为“通俗心理学”,“它本质上是一个系统,人们要借助这个系统把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关于社会生活的知识及自己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事务组织起来”。布鲁纳认为,文化塑造了心灵,而通俗心理学不过是文化的一种强大构成工具,它对人类的行为及行动定位、自我和他人的心灵、可能的生活模式以及人们对生活模式的选择都有一定的规范表述。对自我的认识上,通俗心理学摒弃了通过内省直接观察自我或是构建概念上的自我观点,认为自我是一个核心的、能动性的概念,会受到自我能动性和他人能动性的影响。

通俗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叙述。叙述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是叙述的内在连贯性,叙述由一系列独立的事件、意识和关于人类的一切事物组成,这些构成部分自身并无生命或意义,只有当它们作为整体并在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才具有意义。叙述的第二个特征是,“无论它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都不影响故事的感染力,也就是说,它的意义和它是否具有可考性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叙述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将例外者和普通者的联系具体化,人们可以通过叙述了解自己不熟知的其他社会文化。

三、布鲁纳文化视野下的教育观

关于文化、心灵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布鲁纳认为,文化与心灵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化可以塑造心灵,个体心灵的力量也可以对文化的实现产生影响。在将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中时,布鲁纳重点强调了文化本质如何影响心灵本质,以及在此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文化的限制

在任何文化系统中,人类都会受到两种限制。第一,是人类心灵功能本身的先天性。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造就的特定生物限制,使人类无法建构出不受心灵状态影响的“自我”。第二,不同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语言和符号系统限制了人类心灵的发展。针对这两种限制,布鲁纳认为,人类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功能并非人类固有天性,借助已有的文明成果,个体可以通过共享的符号系统,超越特定心灵功能的理解方式,降低人类心灵本身的先天限制,进而发展我们的心灵。对第二种限制,布鲁纳认同语言学家罗曼・雅克森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后设语言的天赋――即元语言,这种天赋使得人可以“反转过来”看自己的语言,以便检视和超越语言的限制,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教育的功能即是将必要的符号系统交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自知和自觉,通过这两种情形,人们理解意义成为可能,构建现实的能力也将有所改善。

2.现实建构论

布鲁纳认为,现实是通过建构而形成的,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通过自己对意义的理解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来建构的。据此,布鲁纳提出了对教育的新的理解:教育必须协助年轻人学会使用那些意义生成和现实建构的工具,以此来提高他们适应所处世界的能力,此外,教育还会在过程上协助年轻人使之发生必要的改变。

3.教育中的互动

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都包含着一个互动中的次社群,至少要有一个“发出者”和“接受者”,两者是互动关系,都可以作为“交互主体”。由此,布鲁纳提出要建立“学习互助社群”,群体内部的学习者互相帮助学习,一些人会成为其中的教师,成为知识和技能传递的“发出者”,另一些人则可能成为“接收者”。

4.教育的工具论主张

布鲁纳认为,教育是为人提供技能,提供思考、情感和言谈的方法,其本身会受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某种意义上,教育永远带有政治性。教育存在于文化之中,而文化总是和权利、身份区隔以及酬赏体制有关,教育不可能独立。因此,人们应该接受教育的政治性,也坚信教育的这种政治面要更清晰地纳入到我们对教育的说明之中。

5.教育体制的主张

文化是由各种体制构成,学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被期望能够解决各种体制之间的冲突,教育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体制。教育作为一种体制存在时,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进入其他文化体制的准备,但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会受到很多制度的限制。对此,布鲁纳提出了构建“新体制”的思想,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建立“教育人类学”这一学科。将教育放置于各种社会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中,探讨教育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二是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由来自“各行各业”,具有敏锐心灵觉察力、公正无私的成员组成,负责对美国总统提供广义的教育咨询。

6.身份认同与自视

布鲁纳认为,“自视”包含行事权和自我评价,个体自视的表现与个人气质性格以及社会文化向导有关,自视的状态也会受到外在的帮助是否便利可及的影响。针对这些,布鲁纳强调了任何教育系统、教育理论等都要重视学校对学生自视的培养以及学校本身的功能,他还提倡建立学习者社群,提高学生的行事能力和个人自视水平。此外,学校作为进入文化的门径,要不断反思学校在对学生行事权和自我评价方面的成效,重新检视教育自视的责任。

7.叙事法的主张

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布鲁纳主张采用叙事法。叙事能力的获得需要后天学校教育的培养,布鲁纳提出了两种培养途径:一是把一个文化之中的神话、历史、民间传说、通俗格式等加以综合,以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感;二是透过虚构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四、评价与反思

毋庸置疑,布鲁纳从单纯强调认知的结构化到重视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影响,这种转变促进了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其思想转变表现在教育上,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从提倡学生个体的发现学习到主张建立学习共同体;第二,研究视角从关注教育中的个体到关注与教育相关的文化等宏大的视角;第三,从关注儿童的内部认知结构到重视意义的寻求。从结构主义到文化的一系列转变,无不体现了布鲁纳作为一个学者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但是,布鲁纳思想的转变及发人深省的论断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对我国社会背景来说,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会对儿童产生深远影响。教育的文化观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方向。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也要注意到,在引进西方教育理论时,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避免引进已经在西方被实践证明是有缺陷的理论和经验;二是防止不顾国情、文化根基而全盘照抄西方的教育经验和模式。一切忽视文化语境和文化基础的教育改革都是难以成功甚至会导致混乱局面的。

参考文献:

[1]杨莉萍.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2).

[2]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Buss认为进化心理学的分析层次,包括一般进化理论(如广义适应性理论)、中级水平的进化理论(如性选择理论),和具体的进化假设(比如,若雄性会给后代提供资源,那么雌性在择偶时会考虑对方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向自己投资的意愿)。在这些进化心理学分析层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两种形成进化假设的科学策略。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理论驱动型,从较高层级的理论推导出较低层级的理论,比如从广义适应性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人类会更多的帮助较近的血亲,而不是较远的亲属或者陌生人。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观察驱动型,从较低层级的经验现象得出较高层级的假设性理论解释。比如,从男性在择偶时更看重女性的外貌这一事实,可以得出女性外貌在远古时是男性推断她们的生育能力的重要线索之一这样的一个假设性解释。Cosmides和Tooby给出的研究方法,相比较Buss给出的研究方法,更多体现了进化心理学自身研究方法的特色,是进化心理学家在进行具体研究时更容易操作的方法,也是为大多数人所支持的一种研究方法。首先Buss的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都具有的一种形式,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符合它是毫不奇怪的。其次Buss给出的研究方法的论述更多是一种理论重构,是对于已经建立的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做出一个层次划分,并没有真正反映出进化心理学家在做实验研究时真正采用的研究进路。所以,Cosmides和Tooby夫妇给出的两种进化心理学研究进路代表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Buss的理论则是对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了理论重构。所以如果抓住了解释的进化心理学和预测的进化心理学这两条基本研究进路,我们也就把握住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假设的故事”的批评

所谓“假设的故事”,是针对进化生物学中的适应主义纲领的批评。1979年,高尔德(S.J.Gould)和列沃汀(R.C.Lewontin)发表了题为“圣马可的三角拱腹与潘哥洛斯范式:适应主义纲领的一个批判”的文章,总结并激烈地批判了适应主义纲领(adaptationistprogramme)。他们所说的适应主义纲领基于这样一种观念:自然选择具有至高无尚的力量,它用于支配生物体的设计与建造的,将是可能方案中最佳的。按照这种纲领来研究适应现象,通常要进行两个主要的步骤:一是,“生物被原子化为‘性状’,这些性状又被解释为由自然选择按其功能设计的最佳结构”;二是,“逐个部分的最优化失败后,通过断言生物不能每一部分都最优化又不伴以其他部分的消耗,而承认了相互作用。‘权衡’观念被引入了,生物被看成是(满足各种)互斥要求的最佳妥协方案”。高尔德和列沃汀还列举了适应主义者的论证风格,如“当一个适应性论证失败了,就去试另一个”、“如果一个适应性论证失败了,就假定还存在另一个较弱形式的论证”、“强调直接的功利性而排斥结构的其他性质”、把适应性论证的失败归因于对生物的生命缺乏完善的理解,等等。他们所要指出的是:一个适应性故事的拒斥经常导致它被另外一个解释所取代,而非导致对于是否需要一个不同解释的怀疑;一个故事的接受标准是如此的宽松,他们可能不需要确证就可以成立。也就是说,适应性假设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一个客观可靠的步骤、程序,也无法提供经验的证明。高尔德和列沃汀对适应主义纲领的批判也成了对于解释的进化心理学最为著名的批评,因而也是对于进化心理学作为科学的最大障碍之一。Cosmides在一个采访中回应了这种批评:“具有专业进化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对于任何特征的事后解释进行虚构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化解释具有重要的约束。”也就是说进化心理学提出适应性假设的过程,是有着严格标准而绝非任意的,那些批评进化心理学是随意编造的人都是门外汉,根本不具有专业的进化生物学知识。Holcomb还明确地辩护道,进化心理学是一个最佳解释推理,而最佳解释推理是科学事业中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所以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也是科学的。

这里,需将“假设的故事”和“最佳解释的推理”背后的逻辑展示出来。我们不妨先构造一个进化心理学的例子。通过对当代人类个体行为的观察可以发现,1号男性喜欢腰臀比更低的2号女性而不是较高的4号女性,3号男性喜欢腰臀比更低的6号女性而非更高的8号女性,5号男性……,等等。这时,得出归纳命题:当代男性中的大多数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我们暂时接受描述当代人类行为的命题是真的。对于这个当代人类行为的归纳命题,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一种解释的假说,认为这是由于远古祖先面临着一个在繁殖中选择最佳婚配对象的适应性问题,如果那些具有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这样一个内在心理倾向的男性,其繁殖更为成功,那么经过多代的繁衍,当代人群中具有喜欢腰臀比值低的女性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男性的数量就会更多。对此,进化心理学家所经常使用的表述,往往是将许多概念混杂在一起,让人感觉似乎有道理,但概念的定义不明确,逻辑线索不清楚,同时也缺乏一种有力的理论表述形式。实际上,其核心命题不过是描述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界环境条件所要求的适应性问题,同时在一部分人群中出现了形成解决方案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变异;第二个阶段则是自然选择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某些内在心理机制的变异能够成功解决适应性问题,从而具有这种内在心理机制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繁殖率,经过自然选择其后代数量也就更多。概括起来说,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具有能够解决远古适应性问题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个体。令上述的解释性原因为假说a,把被解释的当代人类行为称作假说b,然后从a可以推出b。根据a和b的真假,可以得到一个因果推理、一个最佳解释推理和一个讲故事的假设:

1.如果a被考古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为真,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那么我们对b作出解释a时不会感到任何困惑。这正如用“下雨”对“地面湿”做出因果解释一样。

2.如果a的真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而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并且如果a是真的,则相对于其他可能性假说b得到最好的解释,于是有理由认为a是真的。这是具有盖然性的溯因推理。接受大爆炸学说也是这样:为什么所观测到的宇宙数据是如此这般的,宇宙大爆炸学说比其它学说的解释更为合理(有更多的归纳证据),于是大爆炸学说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

3.如果a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据证明为真,而b作为一个归纳命题被接受为真,并且如果a是真的,则b得到一个并非最佳的解释,那么a就是一个随意的假设。这就是真正的讲故事了,比如为什么所观测到的宇宙数据是如此这般的,神创说比起宇宙大爆炸学说就是一种随意的假设,就好象讲故事一样,中国人可以说是开天辟地,而印度人则说是梵天创造了世界。在批评者眼中,进化心理学属于第三种情况。他们把进化心理学中远古适应性问题的假设都看成是随意编造的故事,看不到进化心理学家在做出适应性假设时遵循的严格规范,把典型的最佳解释推理或溯因推理完全混同于“选择万能论”的适应性论证。实际上,进化心理学家大都强调他们的理论在解释力上优于行为生态学的,其根据就在于归纳证据的数量。同时,进化心理学在给出适应性问题假说时,广泛吸收了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的成果,有必要的科学事实依据。强调最佳的解释力及假说的科学事实基础,就是最佳解释推理区别于“假设的故事”的最重要的特征;而这两个特征也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科学方法的基本条件。Holcomb指出:“进化心理学已经建立起来了一套精致的专门的技术来检验关于行为的适应意义和相关机制的假说。……随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不仅仅认为这些进化假说是值得选择的,同样认为它就是正确的。”

三、对内部心智结构的预测

有些批评者认为,进化心理学家都在忙于为当前的人类行为编织各种各样的可能解释,很少做出一些可供实验检验的经验预测。即使偶尔对内在心理机制的结构构建出了各种模型,但这种预测也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猜测,仍然缺乏明确的关于内在心智结构的独立证据,因而也是成问题的。而进化心理学家则明确表示,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提供有关内部心智设计机制的预测,其途径和方法是:根据有关的环境信息输入以及心智模块所执行的任务、表现出来的行为功能来预测内部机制。进化心理学家的具体作法有下面三个步骤。第一,进化心理学家首先假定:我们都有一个石器时代的大脑,大脑最初被设计制造的时候是用来解决远古适应性问题的,所以我们关注的不是当前环境条件下的输入输出,而是远古环境条件下的输入输出。第二,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计算然后输出特定的行为。通过大脑的功能也就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任务,可以对它的内部设计机制做出合理的预测并构建出近似模型。这就类似于平克(StevenPinker),所说的“逆向工程”方法,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装置的功能,那么就能够对其内部的设计机制做出一些合理预测。第三,对于大脑内部设计机制的假设模型仍然要进一步经受检验,具体的做法就是考察其输入输出是否完全符合我们大脑的真实输入输出,也就是考察假设模型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输出是否符合人类的真实行为,符合度越高,那么我们的假设模型就越逼近对于大脑内部结构的真实描述。

按照Silverman的一项研究,我们的男性祖先要四处奔波狩猎,而女性祖先则是在固定地方采集,在这两种适应性环境条件下的男女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综合有关环境信息输入和行为输出的情况,可以假定男女具有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男性更加擅长于运动中的精确定向和对三维物体进行心理转换,而女性则更加擅长于记忆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男女具有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的假说,还要被运用于预见男女在其他方面的行为差异。比如,男性注重通过变换居住地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女性更注重通过装饰和重新摆放家具来改善居住条件。如果根据空间辨认模块假说做出的预见都是真实的,就能证明人类男女大脑中的确存在不同的空间辨认模块。这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相似性。认知心理学强调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因此,认知心理学特别注重实验设计,以求获得判定内部心理机制所需要的材料。不过,进化心理学并非是对当下的输入输出进行操作,而是通过考察远古环境的输入和人类行为输出之间的适应关系来预测内部心智结构的。

进化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都同样地把人类大脑假定为一个信息处理装置,都相信这个装置里面充满了成百上千台功能分化的微型计算机,每一台计算机专门负责处理一个特殊的适应性任务。其实,整个认知科学都采用这种功能主义研究进路。虽然无法知道心灵的物理-化学结构,但可以知道电脑的内部设计机制。而且,当把电脑看作是人脑的模型时,可以成功的预见许多人脑支配行为的许多特征。按照功能主义的主张,即使在缺乏关于黑箱内部实际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我们也能够凭借其输入输出,构建出各种功能模型来对它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即使没有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证据,孟德尔关于遗传因子(基因)的研究也是科学的,同时只要承认模型在科学中的作用,就没有理由怀疑进化心理学有关内部心智结构研究的科学性,因为虽然各种心智模块假设还缺乏直接的独立证据,但这不是进化心理学独有的“缺陷”,而是一切以模型为工具的科学研究共有的特征。

四、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足

上一篇: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下一篇: 资本市场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