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6: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道路交通预防和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2017 年,由机动车辆碰撞引起的全球死亡中有9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在这些国家,道路交通伤对穷人的影响特别大,那里大多数受害者是最脆弱的道路使用者,如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儿童和乘客。
3.道路交通伤问题的严重程度因地理区域而异。在所有道路撞车造成的死亡中,有半数以上发生在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非洲区域的道路交通死亡率最高。
4.撞车受伤的危险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由道路交通伤造成的全球死亡中约50%发生在年龄为15 岁至44 岁的青壮年中间。就全球而言,道路交通伤导致的男性死亡率几乎比女性高三倍。
5.道路交通伤的受害者类别因一国经济水平而异。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客占道路交通死亡的多数,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死亡主要发生在行人、摩托车手、骑自行车的人及公共交通的使用者中间。
6.道路交通伤的经济后果包括延长医疗的费用,养家者的损失以及由残疾造成的收入损失。这些合在一起,通常在许多低收入至中等收入国家使家庭陷入贫困。这些费用通常消耗一个国家1.0%至2.5%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低收入至中等收入国家,这些费用估计每年达650 亿美元。
7.需要一种“系统处理办法”以查明公路撞车所涉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通过在系统所有部分:人、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方面的干预减轻其后果。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超速、酒后驾驶,不使用头盔和其它安全装置,如安全带和儿童限制系统,道路设计差,车辆安全标准不适当以及创伤医疗系统薄弱。
8.需要对预防道路交通伤采取多部门办法,由公共卫生与交通运输、教育、警察和财政等其它主要部门一起发挥重要作用。行动应以道路交通伤的正确分析和准确证据为基础,并且适合国家情况。卫生部门的参与对于下列方面极其重要:收集关于致命和非致命伤及所涉费用的准确数据;调查道路交通伤的原因;实施干预和评价其成本效益;建立综合有效的创伤医疗系统;在起草预防道路交通伤的政策方面提供投入;以及提倡对预防道路交通伤更加重视和增加资源。
9.在高收入国家已导致道路撞车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战略和政策并不一定适合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那里可能要求可特别变通应用的战略。
一、石家庄交通现状
1、设施方面
石家庄目前的交通存在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停车位无法满通需求,交通管制不够等主要问题。交通问题使得石家庄市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所以应该针对石家庄市道路标志标线不完善、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和交通设施不足等问题,对石家庄交通设施进行改善。
2、管理方面
石家庄市交通在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石家庄市非机动车数量巨大,石家庄市民交通意识淡薄,自行车和行人的大量违章现象等,所以增大了交通管理难度,这使得石家庄市交通警察工作强度巨大。
3、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石家庄市存在两点主要问题,其一,道路交通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无法保障道路交通的长远发展;其二,交通设计没有涉及到安全交通方式的选择、路网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使得道路设计难以得到改善。
二、石家庄交通安全建设的建议对策
1、政策层面的建议对策
各级地方政府及各职能管理部门责任划分要明确。通过实施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改变只有驾驶员对事故负责,政府管理部门、运输企业等不负责的局面.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工作。
首先要建立政府牵头的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其次要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会同交通、规划建设、城管等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交通安全形势、研究事故预防对策,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并根据省政府要求,主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专报、重特大事故检查和道路交通安全情况通报三项制度;再次是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机制,将交通安全责任纳入乡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考核监督体系;最后要落实交通安全社会教育、制约机制并完善道路交通社会应急救援机制。
2、规划层面的建议对策
①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公共停车设施
针对石家庄市市现今发展规划,我们应当根据未来规划发展用地的不同,在城北、城东、城西适当的地方预设停车场地以满足未来的发展,而对于城南的老城区,已经没有多于土地的情况下,建议根据调研数据和可行性分析在合适的地段建造立体式停车场,以满足城南,尤其是繁华地段的停车问题。而针对停车场,这一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分流汇流的中心,建议应该设置多个入口出口,以满足快捷便利的需求,也不至于使在停车场周围出现汽车排队、堵车的状况。
②改善中央分隔带上的交通护栏
为防止行人横穿马路以及机动车的行车安全,石家庄市在大多数的道路中的中央分隔带上设置了交通护栏。这个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机动车的违章调头情况,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行人横穿马路的现象。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依旧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翻越护栏,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也造成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对此,我认为应当为了消除隐患,为更多的生命负责,应当在不对机动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在交通护栏上设置少量微小的针状物,以示对试图翻越护栏者的震慑。
另外,为方便机动车驾驶员能更佳的认清中央分隔带及地标,在高速公路的相应位置会设置反光镜。而针对城市交通,我认为可以在中央分隔带的护栏上设置材料,以提高驾驶员的警惕,防患于未然,因此建议在中央分隔带的护栏上装置如“S”性的反光材料,方便双向的车辆都能看清,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③加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投入
应该针对石家庄市实际情况,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资金投放,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及事故特征,以减少日后交通事故的发生。
3、技术层面的建议对策
①完善交通安全指示信息
对于现今指路不清的指示牌进行重新改造,使之方便所有人能识别认清;对于放置不明显的指示牌,如果被树木或广告牌遮挡的,将其重新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如果指示牌太小而是驾驶员不能看到的,应当重新改造成大的,确保引人注意,使所有人能够及时关注。
对于看不清的标线进行及时的涂刷,对专用道以不同的颜色涂刷,以警示人们对专用道路的警惕。针对原有标线而今已经有新线代替的情况,需将原线完全擦干净,尤其是人行横道,以防人们行车或行路时对标线的错误判断,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威胁。
②规范专用道
大公交战略在石家庄市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石家庄的公共交通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且为公交车专门开辟了公交专用线。
然而,实施起来并不仅如此,公交大巴野蛮运行,想走哪条道就走哪条道,而非公交车辆又为了自身的方便和快捷,也常常占有公交车道,因此规范公交专用道迫在眉睫,出台相应政策应该成为技术层面的首要任务。
③建立车辆安全技术标准
政府在新车的安全技术中建立强制性的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通过法律手段可以进一步促进石家庄市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为了有效处置群死群伤及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强化我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防止重大交通堵塞,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的,做到组织指挥统一、赶赴现场迅速、信息反馈及时、救援措施有力、工作有条不紊。
(三)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细则》、《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规定编制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辖区内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置。
二、组织指挥
成立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区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市公安局分局、消防大队、交警大队、区卫生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安监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分局,由副局长王智任办公室主任。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建立联警处置措施。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要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小组成员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保持联系渠道畅通。遇有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能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把交通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大限度。
(二)建立交通事故联警制度。实行110、122、119三警联动,遇有报警三警种要快速反应,互相连通,并讯速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迅速组织抢救伤员,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遇有火灾,消防队员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扑火,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因交通事故引起交通堵塞,交通民警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三)加强现场保卫,确保财产安全。遇重大交通事故引起的翻车及不能立即运走的货物,交通民警应与治安民警一起组织现场保卫,划定保卫界线,保护好交通事故的现场财产,以免被盗或丢失,遇有必须立即转移的货物应立即转移。属于危险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等特殊货物,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采取果断应急措施,疏散围观群众,确保安全。
四、应急响应
(一)建立逐级汇报制度。凡辖区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执勤民警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对于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值班民警的责任。
(二)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措施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各警种、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务必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并加强各警种及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严格按照部署和分工开展工作。
(三)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及医务抢救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要坚守工作岗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尽职尽责,要发扬连续作战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同时要充分做好安全防范的准备工作。
(四)所有参战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反应迅速,措施有力,力求把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对在事故处理中消极怠慢不负责任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五)分级响应和程序
应对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启动I级响应。应对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启动II级响应。由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应对一般性道路交通事故,启动III级响应。由市公安局分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六)信息共享和处理
1.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共享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1)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2)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3)直报:发生特大、重大事故,可直报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
(七)指挥和协调
1.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获悉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2.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有关方面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派出应急专家组赶赴现场,参加现场指挥部的有关工作。
4.必要时派应急救援队伍前往支援。支援队伍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5.由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对相关系统职能部门进行协调。
(八)紧急处置
重大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件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5.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8小时内写出事故快报,分别报送区人民政府和安监、监察、检察、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并及时上报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
6.重大事故快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2)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九)事故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组织专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已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后果评估。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按照《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开展事故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1.应急结束后,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
(1)整理和审查所有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情况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2.应急结束后,各乡镇办事处、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出书面报告。
3.形成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得出经验教训,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特大事故的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
(二)社会救助
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社会救助,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与社会救助联系,明确获得社会救助的要求及程序,并监督社会救助资金的流向或发放工作。
(三)保险
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指定专人负责为事件影响人员以及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保险业务联系工作,与保险机构衔接,明确保险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四)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办组织专家工作组负责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工作,并写出事件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负责将已发生事故的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及改进建议适时予以通报。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查明的事实;
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3.得出事故结论;
4.提供各种必要的附件;
5.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2道路交通环境色彩配置
道路交通环境色彩配置主要基于色彩心理,应满足以下设计原则:①利用色彩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②利用色彩提醒交通人集中注意力;③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④合理配色,避免色彩污染。
2.1路面系统色彩
单一的灰、黑色路面长时间充斥驾驶员的视野,容易使其昏昏欲睡而引发交通事故。我们可以通过对道路及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的护栏、分隔带、排水沟和树木植被的色彩进行合理配置,以此达到刺激驾驶员的目的,从而保持清醒的驾驶状态。彩色沥青路面作为一种道路面层,除其技术性能能够满足各种荷载与气候条件的要求外,还可以与道路周围的建筑艺术更好地协调,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可以对交通的组织和控制起积极的作用;在人行道、广场等铺设彩色路面会给行人愉悦的感觉,使人心情舒畅。但彩色路面的路面色彩不是能够任意选用的,为避免不当的设置路面色彩给道路使用者造成不便,应对不同功能下彩色沥青路面的色彩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规划。
2.2交通标志色彩
为避免交通标志对驾驶员接受信息产生干扰,应对交通景观进行一定程度的治理。道路沿线特别是路口处、过街人行横道处交通设施的色彩应尽可能使用红、黄、绿等交通信号差别明显的颜色,引起驾驶员注意。同样,道路沿线路外的广告、建筑装饰等设施的外观、色彩应尽量保持与交通信号设施的差异。当色彩对比不强或背景不合适的时候,交通标志可识别性差,易引起驾驶员心理紧张或判断失误。
2.3车辆色彩
2.3.1车内色彩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设计具体车内的色彩配置立足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用色彩的属性对内饰及设备设施进行配置,改善车内环境,充分运用美学、人体工程学及艺术造型的方法,使其在实用功能、人机关系和色彩心理上达到充分协调。
2.3.2车身色彩
基于安全考虑,车辆宜选用具有前进性的色彩。但在白色背景前,属暖色的黄色其有后退感,而属冷色的蓝色反而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因此,在为车辆选择色彩时,还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合理的色彩搭配可改善汽车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正确选择汽车颜色,有益于视觉、生理、心理和驾驶安全。着色不协调的汽车容易引起其他车辆驾驶员视觉上的反感,从而增加其烦躁情绪。合理调配汽车颜色和增加明度,可以使标识明确,识别迅速,便于操纵;可使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安全性;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愉快,减少疲劳;使环境整洁,层次分明,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
2.4交通人服饰色彩
二、工作任务
1.成立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站,确定分管交通的领导担任交管站站长,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
2、落实镇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会议,督促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根据会议要求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各单位、各行政村要强化日常管理。督促辖区所有单位车辆登记备案,备案率达到100%。每月25日前,由交管站通报本辖区交通安全情况,包括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超标、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等内容。
4、各行政村、各职能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区域道路的维护,积极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收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信息,对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道路平整,设施完备。
5、驻镇单位应积极参加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和交警中队组织的交通安全活动,配合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履行责任制的单位,按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如逾期不改则禁止其机动车上路行驶。
6、定期组织各村、单位,围绕市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加强对村民和职工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乱点、堵点、事故黑点治理,维护交通秩序及重大活动勤务路线周边秩序;适时动员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公益活动。
7.交管站要将辖区内建筑(道路)施工、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违法超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等单位,作为工作重点进行走访,要建立走访工作档案,每季度走访率达到100%。
8、对发生重大、特大亡人事故的单位,由镇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市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
9、建立校车户籍化管理制度,建立监管档案。大溪滩交警中队与使用校车的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督促学校与校车驾驶员、乘坐校车学生的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每月核查校车驾驶人安全行车状况,凡不具备规定资格的驾驶人,不得驾驶校车;学校要在假期前对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村、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把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预防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到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进一步加强我镇交通安全组织,增强村民和职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督促各单位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有效控制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防止单位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死亡人数不超过控制指标。
二、工作任务
1.成立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站,确定分管交通的领导担任交管站站长,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
2、落实镇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会议,督促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根据会议要求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各单位、各行政村要强化日常管理。督促辖区所有单位车辆登记备案,备案率达到。每月日前,由交管站通报本辖区交通安全情况,包括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超标、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等内容。
4、各行政村、各职能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区域道路的维护,积极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收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信息,对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道路平整,设施完备。
5、驻镇单位应积极参加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和交警中队组织的交通安全活动,配合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履行责任制的单位,按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如逾期不改则禁止其机动车上路行驶。
6、定期组织各村、单位,围绕市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加强对村民和职工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乱点、堵点、事故黑点治理,维护交通秩序及重大活动勤务路线周边秩序;适时动员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公益活动。
7.交管站要将辖区内建筑(道路)施工、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违法超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等单位,作为工作重点进行走访,要建立走访工作档案,每季度走访率达到。
8、对发生重大、特大亡人事故的单位,由镇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市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
9、建立校车户籍化管理制度,建立监管档案。大溪滩交警中队与使用校车的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督促学校与校车驾驶员、乘坐校车学生的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每月核查校车驾驶人安全行车状况,凡不具备规定资格的驾驶人,不得驾驶校车;学校要在假期前对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村、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把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预防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到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一)依法管理的原则。
(二)方便群众的原则。
(三)责任相当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省委托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公安厅分管副厅长担任,副组长由省农业厅分管副厅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担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办公室主任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分管副总队长担任,副主任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秩序处、省农业厅农机化管理处、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领导小组要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省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地抓好工作落实。
各州(市)、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全面抓好本行政区域内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工作。
三、委托监管范围和权限
(一)委托监管范围
委托监管范围原则上是本行政区域内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及其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失管失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地方,委托监管范围可以扩大到除拖拉机及其驾驶人以外的其他机动车及其驾驶人。
(二)委托监管权限
1.检查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及其驾驶人。
2.检测拖拉机驾驶人体内的酒精、国家管制的和品含量。
3.依法收缴拖拉机非法装置。
4.根据拖拉机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轻重情况,依法对拖拉机驾驶人实施警告、罚款、暂扣驾驶证等行政处罚,并可按照有关规定当场收缴罚款。
5.处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确定具体的委托监管范围和权限,核发《农机监理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证》。
2.检查指导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3.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农机监理部门,取消其监管资格。
4.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收回《农机监理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证》。
(二)义务
1.在法定权限内进行委托。
2.承担委托执法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
3.积极研究农机监理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和改进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工作。
五、农机监理部门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行使委托监管范围内的执法权限。
2.规范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执法行为。
3.提出加强对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意见和建议。
(二)义务
1.在委托监管范围和权限内进行执法活动。
2.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落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改进意见。
六、实施方式
(一)各州(市)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培训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人员,经考试合格的,由州(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制作的《农机监理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证》。
(二)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建立农机监理部门交通违法处罚台帐,制定并落实监督备案制度和执法检查制度。
(三)农机监理部门要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定期分析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及时提出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意见和建议;要依法查处拖拉机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要深入开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拖拉机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四)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人员上路行使执法权,要统一着装,佩戴农机监理部门统一标识,亮证执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车辆要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喷涂标志图案。
(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向受委托的农机监理部门提供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文书和罚款票据;农机监理部门处理拖拉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没收入,全额交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上缴财政。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道路改造工程深入实施,村村通公路后,农村道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新的主要增长点,正在取代城市成为我国交通事故的高发区域。因此,农村交通安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交通安全问题现状
根据公安部通报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数据,全国县道、乡道等农村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101757起,造成23707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22.6%和24%。全国农业人员及农民工因交通事故死亡28035人,占总数的28.4%,见图1,2。可见,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所占比例较大,农村交通安全问题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村交通事业建设,县通镇公路建设完成大部分;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稳步推进,大多数村委会已完成镇到村委会公路硬化。然而,公路建设发展了,并不等于道路交通安全了,发生在农村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乡、村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交通事故多发区域正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图1全国县道、乡道等农村公路上发生图图 2 全国县道、乡道等农村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次数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2.原因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农村,车主大部分是农民,当事人多半是农民。统计资料表明,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农民占近70%,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缺乏
一是大部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不全,道路设计不够合理,道路开口随意增多,占道路堆放东西等方面问题。
二是农村道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养护维修不能落实到位以及道路本身线形不科学且路况差。
(2)农村各类车辆车况差,管理混乱
当前在农村道路上通行的车型非常杂乱,有各种汽车、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人力三轮车、残疾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可谓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二手车、拼装车、报废车,加上车辆缺少检修保养,“只要能跑就行”的现象给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由于受人力、物力的制约,中队只能把有限的警力和装备集中投放在主要道路交通管理,大量的农村道路根本无暇顾及,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盲区。
(3)事故处理程序、方法不完善,无法为人们提供指导性建议和预防措施
由于农村在交通管理上不够重视,因此在对发生的事故分析及处理上也不够及时,不够程序化、规范化。论文参考网。这使得一些事故因调查的不够细致,或者不能及时处理,或者处理的方法不得当等等,都造成了事故处理分析的偏差存在,使一些人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都使得我们公安部门不能得到当地事故发生、处理情况的准确的统计资料,影响到对客观基础设施的改善的进程,并且预想通过正确处理交通事故所得到的结果来给村民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及预防事故措施等设想都无法实施。
(4)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交通法规知识欠缺
交通法律知识缺乏,沿线公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农村道路沿线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其交通行为存在着很大随意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论文参考网。
(5)现有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滞后
现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模式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管理手段陈旧,管理形式单一,管理效率不高。
3.对策研究
(1)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拥有一个符合驾驶条件的路面是保障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条件。其次要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论文参考网。
(2)加强对农村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任务。
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加强对农村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任务显得更加繁重。就分析的原因来看,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是管好现有的农用车辆及其驾驶员,因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根本在于管好车和人,然而目前我国农用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混乱,相应的管理部门其实并不掌握农用车辆和驾驶员的基本情况,也就谈不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整治。由于对农用车辆及其驾驶员管理的混乱和滞后与其数量的迅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今天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相关部门对农用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排查,在排查的同时进行治理和教育。
(3) 不断建立健全农村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信度。
事故处理这方面的加强首先要使得相关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然后给事故处理部门要从现场数据的采集,到处理及分析等方面积极借鉴城市中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农用车的实际参数和城乡行人的出行特点及心理因素等方面不断完善处理程序和方法。另外,对村民法律意识的加强也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比较真实准确的处理结果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才能加速基础设施改善的进程,并给村民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及预防事故措施,最终达到减少事故的效果。
(4)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以农民为对象的专项交通安全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要做好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应对农村的主要交通违章及其成因有所了解、认识。其次,交通安全教育应独辟蹊径,推陈出新,积极提高群众的参与兴趣。第三,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应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力争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5) 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多方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是解决农村交通安全难题的行之有效方法。
要广泛建设“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社区”,实行交通安全与乡镇领导、与包村、挂村干部以及村委会干部政绩挂钩的责任制,把每个村的驾驶员分别纳入包村挂村干部、村委会干部进行管理,建立奖罚制度,奖罚分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各种影响交通安全的隐患,及时披露或向有关部门提出。同时,交警部门和农机部门要把农村低速运输车的管理,拖拉机及驾驶员管理等专项列入工作重点,与乡、村部门定期召开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动员和调动全社会参与交通管理工作。
4.结束语
随着农村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安全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和理解、支持交通安全管理,才能真正构建农村和谐、平安的环境,建设文明、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陈永德.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及预防[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刘守国. 交通事故分析与防治[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 裴玉龙,王炜.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公安部通报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N].
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部署及要求,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群众出行安全为出发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社会化机制,巩固深化全县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战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促进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治理公路交通事故隐患,逐步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提高农村道路设计标准,提升安全性能,改善通行环境。
(二)通过开展全县安全大检查、交通秩序大整治、“三超一疲劳”专项行动、交通安全进农户主题宣传、三方合署办公(派出所、交警、农业)等工作,使各项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农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三)通过加强对客货运输企业、送子车驾驶员群体的日常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和对违法驾驶员的再教育工作,及时清理资质不合格的驾驶员和安全性能不达标的高危作业车辆,保证重点监管驾驶员群体的健康发展及车辆的良性运转。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重点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交通陋习及形成交通难点症结问题的原因,广泛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有效提升农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加强农村交通规划建设。加大农村地区交通投入,合理规划农村交通布局,缓解交通供需矛盾,完善现有路网功能和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交通建设薄弱问题。
(三)加强农村交通陋习治理。以哈肇、庆木等隐患较多、路况复杂、流量较大的主要公路及县乡公路为重点管控区域,以送子车、长途客运车、送工车、农用车、摩的港田车等易发违法违规行为的车辆为重点整治对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黑车运营、违规载人、“三超一疲劳”、酒后驾车、涉牌涉证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加强农村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积极开展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治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缺失、硬性隔离设施欠缺、公路平交路口过多、交通标志标线不健全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点(段),以及存在潜在事故诱因的路段。
(五)加强农村公共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和郊区公共交通,提高公交线网覆盖面积,解决运力不足带来的农用车载人、客车超员和非法送子车等问题,满足农村客运需求,提高群众乘车安全系数。
(六)加强农村交通事故防控。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对交通事故预防负第一责任,以及各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职责,科学分析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和交通事故形态、分布特点、诱发原因,建立交通事故预防机制,积极推动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落实,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组织机构
成立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县长王思库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杜雪冬、县安监局局长李春波、县公安局副局长刘晓春担任。办公室设在县公安交警大队,主任由县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杨绍军担任,具体负责督导、检查整治专项行动的推进和落实工作。
五、职责分工
(一)各乡(镇)政府。一是发挥主体管理职能,统筹开展辖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所属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综合治理交通环境。二是发挥基层政府作用,整合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安监等部门的管理资源,落实上级部署,加强各类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调研整改突出问题。三是将农村交通安全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制定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整治任务。
(二)宣传部门。一是制定《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方案》,大力倡导主动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守法驾驶、遵章出行的文明交通风尚,倡导市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二是协调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声、屏、报、网”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活动工作动态,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浓厚的社会氛围。三是开展“交通平安新农村”主题宣传活动,指导和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客运站、农村集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区域,采取悬挂交通安全宣传条幅、挂图、发放宣传单、播放交通安全宣传专题片等方式,集中宣讲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危害性,警示各类交通参与者。
(三)安监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督促道路隐患整改和安全措施落实,并牵头组织联合督察组,检查、指导整治专项行动的推进与落实。
(四)公安部门。一是集中优势警力,在农村、城乡结合部、服务站设置交通陋习整治点和交通安全宣传站,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上限处罚,迅速形成高压严管态势。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联勤打击非法营运、违规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有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强化对公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巡逻管控,加大事故高发点段巡逻密度,排查整改事故黑点黑段,通过公路测速、定点执勤、巡控纠违等方式,提升交通安全管控水平。四是依托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模式,教育提升各类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并利用检车检证契机,加强对送子车、农用车、长途客运车等重点车辆和农村驾驶员的源头管理。五是组织相关警种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开展农村交通安全管控工作,排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六是组织乡镇派出所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督促农村居民按照要求办理牌证,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交通事故。
(五)交通运输部门。一是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道路、农村道路和各级公路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改治理事故隐患黑点,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各类交通标识,最大限度地强化事故预防硬件设施建设。二是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运力,加强公交、客运企业行业监管及从业人员素质教育,满足农村客运需求,全面提升公交和出租行业服务质量。三是牵头治理送子车、旅游车及无手续“黑车”等非法营运行为,净化运输市场秩序。
(六)城乡建设、城乡规划部门。一是结合道路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地完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道路基础设施和行人过街设施。二是依据职能,优化路网通行能力,努力消除事故黑点及交通事故高发区域的道路安全隐患。
(七)农业部门。负责对农业运输机械摸排清理、登记造册,对安全性能差、私改拼装、达到报废期限的依法处理,并在春季播种前,对农机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讲解农业机械操作规范,签订安全责任状。
(八)教育部门。一是将交通安全宣教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健全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交通安全领导小组。二是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互动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及家长的文明交通意识,同时安排学校共同参与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三是对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员及乘车学生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监督学校不得使用拼装车、报废车和“黑车”作为接送学生交通工具,并将发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指示精神,认真吸取我县道路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结合农村实际道路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整治工作进行梳理、细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层层抓好落实。
(二)加强管控措施。各乡镇政府要积极发挥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将管控触角进一步向城郊结合部、乡镇和通村道路延伸,对重点人群、车型、路段实施监管,加强对管控薄弱时段的警力布控,合理划分重点管控区间、区段,明确责任区、落实责任人,遇有突发事件要做到快出警、快施救、快处置、快撤除、快疏通,严防因处理不及时而引发交通堵塞或导致次生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监管力度。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路面、企业、场站、社区、学校和农户开展安全联合检查,全面摸排重点车辆驾驶人违法信息情况,严密排查车辆安全状况,严格重点车辆的准入制度和驾驶员资格审查,坚决禁止和取缔不具备准驾资格的驾驶人进行违法操作,杜绝重点人群、车型、路段出现失教、失管、失控现象。
一、2020年截至目前交通事故及查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总体情况
(一)交通事故情况,2020年截止目前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受伤*人,财产损失*元,分别为下降*上升*。事故发生辖区分别为:*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起,其中受伤*人,死亡*人,*、*、*均未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二)交通违法查处情况,2020年全县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起,其中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起,占违法总量的**%,查处饮酒驾驶*起、醉酒驾驶*起,无证驾驶*起,行政拘留*人,刑事拘留*人。
二、2020年截止目前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总体情况
2020年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起,其中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起,警保联动调解*起,截止目前发生一般程序以上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指数分别下降*、*%,上升*。目前来看总体向好,预防道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各项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弱项:
(一)乡镇农村交管机制运行工作滞后。各乡镇农村“两站一室”发挥作用不明显,机制不健全,未按要求有效开展工作,农交安APP使用率不高,未按要求上传劝导日志,尤其是***对县交委会安排的工作置之不理,基本上未开展工作。各乡镇两站一室经费长期以来落实滞后。新挂牌成立的三个乡镇交警中队发挥作用不明显,未能按要求完成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二)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不到位。各乡镇及职能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不重视,未能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多次对县交委会排查下发的隐患问题及整改通知书,不整改、不上报整改落实情况,导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能形成闭环,存在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期风险。
(三)目标责任形同虚设。各乡镇及职能部门落实一岗双责不力,对单位内部人员管理不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然突出。无牌、超速、不系安全带驾驶机动车,电动车违法载人及不戴头盔驾驶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尤其是公职人员、党员干部驾驶电动车不戴头盔交通违法行为占比较高。
四、交通事故防控措施及建议
(一)、要强化源头管理,继续开展辖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县交委会要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监督检查,重平时、重基础、重预防、重落实,严格按照目标管理办法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综合治理作用,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谐。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两站一室”作用,与乡镇交警中队协同作战,加强宣传,加强排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县公安交警、交通、应急管理、住建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继续加大对事故多发点段、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工作力度,确保排查治理取得成效,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二要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夏末将至,天气多变,沙尘天气、高温天气容易使驾驶员驾驶反应迟缓,发生交通事故概率加大。公安交警部门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有效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加强重点地路,重点时段的管控,强化国省道以及各县乡公路、特别是马鬃山马桥连接线的交通安全管理;始终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牌、无证、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