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6: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切实做好大春病虫害防控工作,严密监测,发现疫情及时处理,防止因稻飞虱、稻瘟病、水稻螟虫、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漫延而造成粮食减产,确保我乡粮食生产安全。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把此项工作提高到疫情危害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真正认识到大春病虫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成立由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大春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大春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
三、实施联系村责任制。
实行联系村组长包联系组,联系村人员包村,技术人员包防治的“三包”工作制(乡大春病虫害普查及防控人员名单见附件3)。由各联系村组长带头,督促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及后勤保障。包村工作人员负责包村、包组、包户、包田块、包普查、包监测、包防控,确保普查防控不漏田块。技术人员负责培训防控知识,指导落实防控措施,监测防控效果,资料收集及数据汇总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监测预报。合理设置大春病虫监测点,在全乡12个农村行政村设置12个监测点,安排专人落实,规范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及时上报病虫调查情况,以便准确预报,紧急情况警报。各村社应及时按预报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二)加强宣传培训。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纳入水稻高产创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阳光工程等项目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会议、赶场天等时机,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大春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让广大群众对大春病理常识有更深的认知,加强田间指导,提高防治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三)抓好技术示范展示。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建立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水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监测和防治效益评估,展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效果。
(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扶持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专业化防治领域,鼓励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农户等创办专业化防治组织,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连锁经营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五、防控技术措施
(一)水稻
稻飞虱: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在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杂交稻穗期防治指标可放宽到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茎基部粗水喷雾施药防治。“治虫防病”,有效切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传播途径。可选择使用噻嗪酮、吡蚜酮、吡虫啉、异丙威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利用稻田稻鸭共育,对水稻抽穗前的稻飞虱、螟虫等虫害以及草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稻纵卷叶螟:重点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的防治,防治指标为百丛50个束尖。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bt.、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或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药剂进行防治。
螟虫:水稻分蘖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坚持按防治指标开展化学防治,二化螟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一代,掌握在产卵高峰后,抓住枯鞘期施药。二代,在螟卵孵化高峰期内,重点挑治抽穗不到80%的稻田。防治螟虫可选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杀虫单•bt等药剂。
稻瘟病:在搞好品种合理布局及稻草处理的基础上,严格把好“三关”,即药剂浸种和带药移栽关、叶瘟挑治关和穗颈瘟预防关。苗叶瘟要大力推广带药移栽技术,开展叶瘟挑治,抓住发病初期;穗颈瘟要抓住破口初期施药;常发区、重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区要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药剂以选用三环唑、咪鲜胺、氟环唑、氯啶菌酯等高含量单剂为宜。
纹枯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耕沤稻田时打捞浪渣,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蘖末期晒田,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30%时药剂防治。可选用井冈霉素、纹曲宁、爱苗、拿敌稳等农药品种进行防治。施药的重点部位是:水稻中、下部。
稻曲病: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开展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可选用纹曲宁,或爱苗、拿敌稳、好力克等高效对路药剂,在有效预防稻曲病的同时可兼治纹枯病。
(二)玉米
玉米螟: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使用性诱剂诱杀,羽化高峰期开灯诱杀。一、二代玉米螟产卵高峰期为投放赤眼蜂传毒的最佳时间。在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时喷洒bt制剂。心叶末期撒施bt或毒死蜱或辛硫磷颗粒剂等点心,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或氯虫.噻虫嗪(福戈)喷雾。
玉米纹枯病:合理密植和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土壤潮湿的地块,应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人工剥除植株下部的有病叶鞘。药剂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受害叶鞘位较低(不超过第八叶鞘位)时进行。可选用井岗霉素或纹枯净防治。注意防治前应先剥除植株下部的病叶和病叶鞘。
玉米大、小斑病:选用抗病品种。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病株残体翻入土壤,用秸杆沤肥时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后再用,未经处理的秸杆要用泥封起来。适时早播,重病区实行秋翻和轮作,提倡玉米与矮秆作物,如花生、豆类间作。增施基肥,适时分批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透度,降低发病程度或推迟发生期。在心叶至抽丝期的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村要高度重视大春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成立大春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普查和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村主任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要将大春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每个组及农户,杜绝出现控防工作死角,确保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实。
(二)切实增加投入,提供物质保障。大春病虫害防控经费由乡财政给予补贴。主要用于普查监测、紧急隔离、公共场所的无害化处理和防控经费等。建立大春病虫害应急防治物质储备制度,确保疫情防控的紧急调用。
中图分类号:S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54-1
1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在农机管理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农机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为做好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先后在吉林省农机化信息网上及时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40多条,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和农机户适时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务,针对全市水稻插秧机、水稻、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较多,适宜机械作业期较短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组织水稻插秧机80多台,玉米、水稻收获机130多台开展跨村、跨乡、跨县、跨省机械作业。据统计,全年共组织完成跨区作业面积180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亿元。
2 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主要是以农民自发松散型为主,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农机跨区作业认识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宣传工作不到位;行政和法律约束力不够;缺乏宏观调控和指导;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人员素质较差,作业市场不规范,供需矛盾突出。
3 抓好农机跨区作业采取的措施
面对迅速发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市场,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是提高农机综合使用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农机化进程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统筹各方力量,把农机跨区作业抓实抓好。加大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能。
3.2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提高现有机具使用效率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力争使东丰县农机跨区作业在规模、秩序、效益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3.3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管理工作;要坚持免费发放的原则,严禁以培训费、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种名义搭车收费、变相收费。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不能跨行政区域发证;三是坚持有明确作业地点的原则,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要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明确作业地点和任务后,再发放《作业证》;四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在发放《作业证》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通过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登记《作业证》发放信息。要成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点),组织农民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专门协调解决农民在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组织农机协会等方法,加强管理,做好服务,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不断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水平。
3.4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农机跨区作业与一般农机作业相比无论是对机械的技术状态,还是对机手的驾驶操作技术,以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机跨区作业开始前,要结合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驾驶操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党和国家对农机跨区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机跨区作业的基本常识,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5 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要强化安全生产和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面做好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放心粮油”工程是粮食经济转型发展工程
以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为契机,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推动粮油产业优化、提升粮油产品档次、提高粮食经济效益,实现粮食经济发展全面转型。一是能使粮食企业做强做大,促进粮食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转型发展动力;二是能使粮食安全保障力显著增强,强化粮食市场监管力度,提高粮油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三是能使粮油产业应对市场挑战能力得以提升,培育粮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化解粮油经营市场风险指明了经营方向。
(二)“放心粮油”工程是粮食经济安全发展工程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粮油食品中残留超标,加之土壤、灌溉水等污染加重和使用增白剂、增筋剂、增色剂等,改变了食品固有的结构特质,加大了粮油食品的不安全性。事实表明: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确保数量安全,也要确保质量安全;不仅要重视生产过程的安全,而且要重视储备加工过程的安全。
(三)“放心粮油”工程是粮食经济和谐发展工程
“放心粮油”工程,触及群众冷暖,关乎民众安康。从广大群众“吃”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广大群众饮食“放心”基本要求,是粮食工作者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现,也是顺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四)“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政府倡导、行业实施、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从确保粮油食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树立为“三农”服务的观念,充分认识“放心粮油”工程的重要意义,鼓励和引导企业多生产安全、放心粮油,增设城乡销售网点,提高“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
二、广泛深入宣传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基石
旺苍县粮食局组织粮食行业协会和放心粮油生产企业、放心粮店、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利用各种媒体、会议、宣传橱窗、广告牌和“粮食科枝活动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周年宣传活动、“世界粮食日”等方式和时机,广泛宣传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要意义,宣传“质量至上、信誉至上、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宣传“营养、安全、健康”的质量方针,宣传粮油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城乡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对“放心粮油”产品和“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的认知度,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宣传,一是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防假、拒假和安全消费的意识;二是提升了“放心粮油”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度,放心粮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便于消费者选购;三是让放心粮油示范店和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充分认识到推广放心粮油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放心粮油”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科学合理布设网点是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的重要经营载体
(一)科学编制总体规划
“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粮油产品产销的各个环节和各类市场主体,涉及履行监管职能的有关部门,也涉及广大消费群体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用为民的理念、科学的态度,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编制好“放心粮油”工程总体规划,确保对“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引领和有序推进。
(二)把握好建设重点
一是把握好质量。质量是核心,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安全来开展。二是重点规范。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重要环节建立规范的管理和控制制度,规范生产和流通过程。三是注重监管。建立对粮油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达到随时放心、长期安全。四是强化引导。加强宣传引导,着力于提高全民安全健康消费意识,实现全社会参与。
(三)统筹处理好建设难点
一是参与度。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也要调动发挥民营粮油经营企业的作用,达到两者有机结合。二是长期性。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发挥好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确保放心粮油长期有效发展。三是覆盖面。做到地域概念上的全覆盖和各个主要环节的全覆盖。
四、求真务实,抓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
(一)把握“放心粮油”示范工程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以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城乡销售示范店和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为基础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二是建立覆盖收储、加工、配送、销售等重要环节的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粮油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加强对纳入“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的企业和经营者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二)强化项目建设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建设,不得随意调整;二是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做到依规合法;三是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四是落实项目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项目管理,在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五是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真实反映项目建设全过程,为绩效评价提供真实、可靠依据;六是严格执行“店牌统一、装修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台账统一、服务统一”的创建标准。
(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完全符合程序和要求;二是保证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必须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严禁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特别要严格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五、抓好“放心粮油”的运营和监管
一是质量检查。主要检查经营的粮油商品是否经有关部门检验并取得“QS”认证的合格产品,散装粮油重点检查色、味是否正常,有无变质等,决不能在“放心粮油店”销售“三无”产品(无厂名地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无商标和检验合格证)和假冒伪劣商品。二是卫生检查。重点对经营场所的清洁卫生等进行检查,确保卫生达标。三是查台账、三证等。重点检查产品来源、质量检验报告和卫生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是否齐全,进销台账是否按时、有序、规范填登。
六、“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放心粮油占有率还比较低。农村放心粮油销售网络还未完全建立。二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同等条件下,没有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一些加工企业参与“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企业甚至不愿涉足此项工程。三是“放心粮油”产品的销售网络不够畅通,覆盖面不广泛。粮油购销网络建设和服务体系滞后,给“放心粮油”产品进农村、进社区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四是“放心粮油店”经营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目前,在网点建设上,存在着部分“放心粮油店”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台账不健全、经营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我县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防灾减灾等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县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比较薄弱、农村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务必针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二、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减轻农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快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整合气象、水利等部门资源,优化布局,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气象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要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有一名分管农业的领导分管气象工作,在机关干部中指定专人担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本地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有关指导、协调、督办工作。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村干部或农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挑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熟悉本地农业生产、乐意为农民服务的人员担任气象信息员,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气象信息员的通信费。县气象、农业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信息传递、防灾减灾、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把农村气象信息员培养成农业气象知识的宣传员、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员、农业气象灾情的情报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员。
(三)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各气象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尤其要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和农村人口密集区的预案演练,提高农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作战水平。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管理,尤其是重点加强对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农民建房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避开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积极开展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建设。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推进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企业以及成片农民新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并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气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农村住宅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指导图集,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各地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与宣传,建设至少一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提高农民防御雷击灾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为目标,以推进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一)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县气象部门要开展针对水稻、油菜等作物关键生育期、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影响会商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稳定。
(二)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结合高产创建,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建立集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服务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开展为示范性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气象服务。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建成以气象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县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以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建立村村有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的气象信息接收平台。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防御气象灾害和安排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
(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为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环境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动态预警服务。积极组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落实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队伍等,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
四、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领导
一、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又称“小农水”)工程是指国家、集体投资修建的国有、集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小二型水库、塘坝、小型饮水工程、小泵站、小型灌区和大中型灌区支渠取水口以下的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小农水”工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它的修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这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难度,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发挥,使得农田水利设施遭受破坏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河南、江西、江苏、辽宁等省份对“小农水”工程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农民用水纠纷也相应减少,工程完好率得到大大提高等等。但“小农水”工程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
二、“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中的问题
1、产权改革不彻底,涉及面不大。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很多“小农水”工程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但大多数工程产权改革是不彻底的、是浅层次,实质是经营权利置换管理责任,多数都是经营(盈利)权利置换日常简单的管理责任,产权承接人基本上都是兼业的(从事多种经营),只承担日常简单的管理看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的建设、维修等责任仍然留给了政府。另外,改革仅限于机井、土元井等单个中小型水利设施,而一些水库、塘坝、小流域等涉及较少,“小农水”工程改革的范围较窄。
2、水利系统内部关系未理顺,工程的作用难以发挥。通过产权改革,农民成为水利设施的“法人”或经营者,被赋予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农民成为法定的水利主体。产权改革之后,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层面分割了大中小水利设施之间的联系,导致水利系统性的瓦解。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切断了联系,农田水利趋于分散性和小型化,村组集体无权调配全村的水资源进行抗旱,也无法组织全村组统一进行水利建设;水源没有保证了,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缺乏稳定性。
3、改革进度不平衡。有些地方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地方不具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条件,如水利设施破坏严重,水资源严重污染,各种改革配套机制不健全,经营者无利可图,致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举步不前阶段。
4、产权改革导致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错位。站在国家的角度,水利具有战略性,关涉到粮食生产安全,关涉国计民生,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从个体农民来看,水利是家庭经济问题,是投入与收益的计算问题,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来自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通过“产权改制”将农民变成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农民考虑是否进行水利投入时,当然不是站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而是站在是否合算的角度。以农民作为水利主体来解决水利问题,会产生与国家战略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因为当水利投入不合算时,水利设施自然就会被废弃。将水利交给个体农民,就消解了其战略性。实质上是将国家战略问题变成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问题。这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5、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调查表明,许多地方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条件不具备或无人经营的情况下,部分工程没有进行产权界定,低价、甚至无偿转让给经营者,或者承包费定的很低,或者就没有规定承包费,合同、协议等文书也不规范,致使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状况严重。
三、“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问题因素分析
1、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相应政策不到位。市场机制要求“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是明确、安全、可转移和可实行的,这种有保证的产权可以让产权所有者放心地持续投资。但是,“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涉及深度较浅,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干部群众对产权改革认识不够,观念也未完全改变。在突破长期的水利管理机制的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普遍存在怕风险、怕投资、怕政策变化等思想障碍。
2、工程本身特性的影响。“小农水”工程具有区域自然垄断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提供的服务共享程度较高,排他成本较高,许多“小农水”工程从水源到配水处,除了地下输水管,基本是敞开式的,而且输水线路很长,经营者不可能整天值守。即使能做到这样,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付出的成本也可能远远大于收益,经营者的权益严重受损。同时,“小农水”的资产专用性较强,目前一般只是在遭遇干旱季节使用率较高,遇到风调雨顺时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农民没有或很少接受灌溉服务,仍然需要付出与其他年份相同的费用,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高。
3、社会因素影响。“小农水”市场化经营在农村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环境里可能会受到较大阻碍。由于村庄作为用水者出生、成长和生存的场所,村庄里的关系是一种亲情与乡情的混合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还会带到水费的收取上来。收取过程让经营者难堪而难以承受,感觉“为了一点小钱而丢了面子不值得”,最后放弃工程的经营。另外,由于工程产权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和用水者很少愿意让工程的经营者永久性持有产权。工程产权虽然明确但是不能正常流转,即不可轻易转移或继承从而缺乏安全性。
4、工程技术管理缺乏。“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后,政府缺乏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水利技术人员不到位,造成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工程必要的除险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续建和安全防汛等工作没有合理规划,日常检查几乎没有进行,工程的利用率低下,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积极性大打折扣。
5、监督机制不到位。对工程产权制度过程、结果和后续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合同、协议等文书的执行得不到有效保证。“小农水”工程的承包、租赁所得绝大部分用于与水无关的其他开支,无法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四、推进“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机制的对策
1、做好“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前的宣传工作。把“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营造气氛,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健全“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机制保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凡是改革相对成功的“小农水”工程,大都有一套相适应的配套机制来保障,如激励机制需求,即对于工程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明确“小农水”工程的所有权及其主体,为产权所有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收益预期,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励所有者经济行为的发生,使工程高效运行。为保证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化,还需构建监督机制,“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进行调控和监督,使其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保障工程经营的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还应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使产权所有者和经转让后的财产持有者权益都得到保护,有利于使经济行为长期化,产权流转机制运行顺畅,可以促进资源正常流动,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做好以点带面工作。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条件优越的工程,按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取得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而推广普及。
4、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政府应组织水利、财政、农业、计划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措施,规范产权制度改革行为。同时,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合同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粗放管理和掠夺性 经营等短期行为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进程和效果。
5、确保群众自愿,民主决策。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所以,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做好资产评估,根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现状和效益等情况,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租赁费、承包费、拍卖底价,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
6、处理好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以采取一次性拍卖工程所有权的办法,使购买人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有机统一。同时,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稳妥地处理好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五、结语
“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促进设施良性运作的有效途径,但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这不仅与农田水利设施相关,还应根据“小农水”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操作程序,扬长避短,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稳步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明建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讨[j].农村经济,2007.7.
基金项目:河南省农村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课题(hnc1111)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又称“小农水”)工程是指国家、集体投资修建的国有、集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小二型水库、塘坝、小型饮水工程、小泵站、小型灌区和大中型灌区支渠取水口以下的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小农水”工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它的修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这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难度,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发挥,使得农田水利设施遭受破坏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河南、江西、江苏、辽宁等省份对“小农水”工程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农民用水纠纷也相应减少,工程完好率得到大大提高等等。但“小农水”工程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
二、“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中的问题
1、产权改革不彻底,涉及面不大。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很多“小农水”工程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但大多数工程产权改革是不彻底的、是浅层次,实质是经营权利置换管理责任,多数都是经营(盈利)权利置换日常简单的管理责任,产权承接人基本上都是兼业的(从事多种经营),只承担日常简单的管理看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的建设、维修等责任仍然留给了政府。另外,改革仅限于机井、土元井等单个中小型水利设施,而一些水库、塘坝、小流域等涉及较少,“小农水”工程改革的范围较窄。
2、水利系统内部关系未理顺,工程的作用难以发挥。通过产权改革,农民成为水利设施的“法人”或经营者,被赋予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农民成为法定的水利主体。产权改革之后,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层面分割了大中小水利设施之间的联系,导致水利系统性的瓦解。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切断了联系,农田水利趋于分散性和小型化,村组集体无权调配全村的水资源进行抗旱,也无法组织全村组统一进行水利建设;水源没有保证了,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缺乏稳定性。
3、改革进度不平衡。有些地方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地方不具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条件,如水利设施破坏严重,水资源严重污染,各种改革配套机制不健全,经营者无利可图,致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举步不前阶段。
4、产权改革导致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错位。站在国家的角度,水利具有战略性,关涉到粮食生产安全,关涉国计民生,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从个体农民来看,水利是家庭经济问题,是投入与收益的计算问题,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来自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通过“产权改制”将农民变成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农民考虑是否进行水利投入时,当然不是站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而是站在是否合算的角度。以农民作为水利主体来解决水利问题,会产生与国家战略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因为当水利投入不合算时,水利设施自然就会被废弃。将水利交给个体农民,就消解了其战略性。实质上是将国家战略问题变成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问题。这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5、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调查表明,许多地方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条件不具备或无人经营的情况下,部分工程没有进行产权界定,低价、甚至无偿转让给经营者,或者承包费定的很低,或者就没有规定承包费,合同、协议等文书也不规范,致使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状况严重。
三、“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问题因素分析
1、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相应政策不到位。市场机制要求“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是明确、安全、可转移和可实行的,这种有保证的产权可以让产权所有者放心地持续投资。但是,“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涉及深度较浅,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干部群众对产权改革认识不够,观念也未完全改变。在突破长期的水利管理机制的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普遍存在怕风险、怕投资、怕政策变化等思想障碍。
2、工程本身特性的影响。“小农水”工程具有区域自然垄断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提供的服务共享程度较高,排他成本较高,许多“小农水”工程从水源到配水处,除了地下输水管,基本是敞开式的,而且输水线路很长,经营者不可能整天值守。即使能做到这样,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付出的成本也可能远远大于收益,经营者的权益严重受损。同时,“小农水”的资产专用性较强,目前一般只是在遭遇干旱季节使用率较高,遇到风调雨顺时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农民没有或很少接受灌溉服务,仍然需要付出与其他年份相同的费用,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高。
3、社会因素影响。“小农水”市场化经营在农村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环境里可能会受到较大阻碍。由于村庄作为用水者出生、成长和生存的场所,村庄里的关系是一种亲情与乡情的混合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还会带到水费的收取上来。收取过程让经营者难堪而难以承受,感觉“为了一点小钱而丢了面子不值得”,最后放弃工程的经营。另外,由于工程产权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和用水者很少愿意让工程的经营者永久性持有产权。工程产权虽然明确但是不能正常流转,即不可轻易转移或继承从而缺乏安全性。
4、工程技术管理缺乏。“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后,政府缺乏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水利技术人员不到位,造成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工程必要的除险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续建和安全防汛等工作没有合理规划,日常检查几乎没有进行,工程的利用率低下,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积极性大打折扣。
5、监督机制不到位。对工程产权制度过程、结果和后续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合同、协议等文书的执行得不到有效保证。“小农水”工程的承包、租赁所得绝大部分用于与水无关的其他开支,无法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四、推进“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机制的对策
1、做好“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前的宣传工作。把“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营造气氛,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健全“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机制保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凡是改革相对成功的“小农水”工程,大都有一套相适应的配套机制来保障,如激励机制需求,即对于工程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明确“小农水”工程的所有权及其主体,为产权所有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收益预期,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励所有者经济行为的发生,使工程高效运行。为保证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化,还需构建监督机制,“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进行调控和监督,使其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保障工程经营的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还应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使产权所有者和经转让后的财产持有者权益都得到保护,有利于使经济行为长期化,产权流转机制运行顺畅,可以促进资源正常流动,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做好以点带面工作。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条件优越的工程,按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取得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而推广普及。
4、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政府应组织水利、财政、农业、计划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措施,规范产权制度改革行为。同时,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合同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粗放管理和掠夺性 经营等短期行为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进程和效果。
5、确保群众自愿,民主决策。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所以,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做好资产评估,根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现状和效益等情况,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租赁费、承包费、拍卖底价,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
6、处理好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以采取一次性拍卖工程所有权的办法,使购买人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有机统一。同时,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稳妥地处理好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五、结语
“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促进设施良性运作的有效途径,但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这不仅与农田水利设施相关,还应根据“小农水”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操作程序,扬长避短,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稳步运行。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明建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讨[J].农村经济,2007.7.
作者简介:李瑶(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植物遗传及生物技术。E-mail:
* 通讯作者:李兴锋(197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小麦遗传育种及基因组学。E-mail:
摘要:对山东省近年育成的16个小麦品种(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苗期性状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小麦品种泰农18、济麦21和品系山农711、山农4079四个材料在生物量、吸磷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低磷高效;品系山农737、山农224两个材料在高磷条件下各方面指标表现突出,高磷高效。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水培;磷吸收;山东
中图分类号:S512.1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044-04
磷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参与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的化合物合成和代谢活动。虽然土壤中的全磷含量较高,但多以无机难溶态或有机态的形式存在,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较低。世界可耕地面积的4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磷问题,我国农业生产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1]。因此,施用磷肥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磷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富磷矿仅能维持我国使用10~15年[2],磷矿资源的短缺限制了磷肥的扩大生产[3]。而且当前我国磷肥利用效率较低,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10%~15%,大部分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4]。由于耕地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已经积累成一个巨大的潜在磷库。因此,充分挖掘植物本身磷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提高农作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利用效率,培育磷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对于减少肥料投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及保护生态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8]。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培育磷高效利用的小麦品种同样是一条十分经济有效和生态安全的途径[9]。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磷素的效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进而筛选耐低磷种质,对于提高小麦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中低产田的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近年来选育的部分小麦品种(系),对其苗期在低磷胁迫下的反应及其性状特点进行研究和鉴定,评价这些材料的耐低磷特性,以期为小麦磷高效育种提供新的种质材料。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材包括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0(JM20)、济麦21(JM21)、济麦22 (JM22)、山农22(SN22)、山农23(SN23)、泰农18(TN18)、泰农19(TN19)、汶农17(WN17)、烟农999(YN999)、烟农0428(YN0428)、紫麦1号(ZM1),以及本课题组新选育品系山农126(SN126)、山农224(SN224)、山农4079(SN4079)、山农711(SN711)、山农737(SN737),对照品种为小偃54(XY54)和小偃81(XY81),以上材料均由本实验室保存。
1.2方法
1.2.1营养液培育选取大小一致的小麦种子,经H2O2表面消毒30 min后转移到湿润的滤纸上,至种子露白后播于纱网上,光照时间14 h/d。待幼苗长至1叶1心时,用蒸馏水洗净后去胚乳移入pH值为5.8的营养液中,在光照时间14h/d、光强2 000 μE/(m2·s)的人工气候室中培育,每隔3~5 d 换1次营养液,共培养30 d。
设置2个磷浓度处理:P10(10μmol/L,低磷)、P50(50μmol/L,正常供磷)。每个处理养苗4株。
1.2.2测定方法与指标计算 ①生物量测定:小麦植株地上部、根部收取后,105℃条件下杀青,65℃烘至恒重并称取干重。②全磷测定:植株样品采用H2SO4-H2O2方法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③小麦根系特征:部分材料用万深LA-S全能型植物图像分析仪系统测定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半径等。④指标计算方法:相对生物量=低磷处理下的生物量/正常供磷处理下的生物量。
1.2.3数据处理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用DPS 7.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所有结果均用LSD法检验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供磷水平下小麦品种(系)的生物量与根冠比
表1所示为不同品种(系)地上部干重与地下部干重的差异。可以看出,在P10水平下,所有材料的根干重中,济麦21、山农737与山农4079的根干重较大,山农22、山农224的根干重较小。对供试材料地上部干重进行比较,其中济麦21和山农126的较大,干重分别为0.096、0.097 g,与其余大多材料相比差异显著;山农224、山农22的地上部干重小,值为0.045、0.046 g,对低磷胁迫敏感。山农126和山农4079的相对根干重较高,相对值为1.250、1.125;山农224和汶农17的较低,相对值为0.588、0.552,表现为低磷敏感。对所有材料的相对地上部干重进行比较,山农126、烟农0428的相对值较高,分别为1.169、1.045;山农22、山农737、泰农18的相对值较低,分别为0.517、0.573、0.577。
如表2所示,P10水平下,山农126和山农22的根冠比较小,山农4079和泰农19的根冠比较大。烟农0428在P10与P50水平下的相对根冠比有明显增加,但其相对生物量并不大;泰农18与山农4079两个材料的相对根冠比值较小,分别为0.95、1.00。
2.2根系性状特点
最长根长的结果如表3所示,P10与P50水平下山农737的都最长,分别为37.83 cm和48.10cm,与其它多数材料相比差异显著;P10水平下,山农22的最长根长最短。但在相对最长根长的比较中发现,山农126和泰农18的相对值最大,分别为0.931、0.916,汶农17和紫麦1号的相对值较小。
利用根系扫描仪分析了供试材料在不同磷水平下的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的相对值,结果列于表3、表4。P10水平下,济麦21、山农737、山农224、山农711在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3个性状方面都表现较好,山农4079、山农23的绝对值与其它材料相比较低。从P10与P50水平下的相对值可以看出,山农224、泰农18总根长、表面积、体积的相对值都较高,其中泰农18的根系并不大,但其相对量比值较大,表现为对低磷不敏感;山农224虽然总根长在所有材料中并不突出,但其总根长、表面积与体积在低磷(P10)与正常供磷(P50)水平下的相对值表现为较大。
2.3不同小麦品种(系)的磷吸收量
在一定生长期内,植株磷的累积量可以反映植株对磷的吸收能力。如表5所示,在低磷条件下所有供试材料中,SN711和SN4079的全株磷吸收量最大,分别为1.238 mg/株和1.112 mg/株,前者与其它材料相比,差异显著;SN22最低,SN23 次低。在正常供磷条件下,YN0428的全株磷吸收量最高为2.096 mg/株,SN126位次,为1.958 mg/株,除YN999、SN126、 JM21外前者与其它材料相比差异显著;TN18的吸收量最低,SN23次低。
3讨论与结论
通过比较小麦在低磷与正常供磷条件下的相对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品种在低磷胁迫下的耐受程度[5,6]。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所有材料的根干重中,济麦21、山农737与山农4079的根干重较大;地上部干重济麦21和山农126的较大;山农126和山农4079的相对根干重较高;相对地上部干重,山农126、烟农0428较高;泰农18与山农4079两个材料的相对根冠比值较小。
根系方面,低磷条件下,济麦21、山农737、山农224、山农711在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3个性状方面都表现较好。从P10与P50水平下的相对值可以看出,山农224、泰农18总根长、表面积、体积的相对值都较高,其中泰农18的根系并不大,但其相对量比值较大,表现为对低磷不敏感;山农224虽然总根长在所有材料中并不突出,但其总根长、表面积与体积在低磷(P10)与正常供磷(P50)水平下的相对值表现为较大。
在全株磷吸收量方面,品系山农711和山农4079两个材料在低磷条件下的全株磷吸收量最大,应属低磷高效型。高磷条件下,山农737的吸磷量最大,且在生物量方面也表现较好,可能属于高磷高效基因型。
综合分析,供试材料中,品种泰农18、济麦21,品系山农4079、山农711四个材料在低磷条件下各方面表现较突出,属于低磷高效基因型;品系山农737、山农224两个材料在高磷条件下,各方面表现较突出,可能属于高磷高效基因型。
苗期是鉴定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耐低磷性的重要时期[7,8],但最终衡量一个材料对低磷胁迫的耐性高低,需要在大田低磷和对照条件下对其产量性状进行考察和比较[9,10]。因此,上述试验结果仍需进一步通过大田试验来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建中,李振声,李继云. 利用植物自身潜力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J]. 生态农业研究,1994,2(1):16-23.
[2]柳正. 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6,1:21-23.
[3]沈善敏. 论我国磷肥生产与应用对策(一)[J]. 土壤通报,1985,3:97-103.
[4]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2008,45(5):915-923.
[5]郭玉春,林文雄,石秋梅,等. 水稻苗期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87-1591.
[6]孔忠新,杨丽丽,张政值,等. 小麦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591-595.
[7]孙海国,张福锁,杨军芳. 不同供磷水平小麦苗期根系特征与其相对产量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2001,16(3):98-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收入四部分构成。其中,前两个部分占农民全年总收入的97%左右,1995年和2003年,石家庄市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6%和59%,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对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部分的分析。(1)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进入市场约束型阶段,农民增产不增收。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在转变。1996年开始,全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的资源约束型转为供过于求的市场约束型。全国粮食价格连续6年持续下滑,2002年粮食价格是1996年的60%左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2)生产成本上扬,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流动资本和固定资产的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的物质成本不断提高,全市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化肥和机械化总动力从1995年到2003年分别增长了18%和90%。活劳动成本也在上涨,从事农业生产的雇工工资由1990年的2―3元/日,增加到目前的10―15元/日。两种生产成本的上升,再加上萎迷的市场需求对农产品价格的打压,形成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空间不断减少的现实。(3)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城镇化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城镇化率37.6%,农村人口563.9万人,农业从业人员比重36.36%,农业从业人员328.69万人,其中227万人是富余劳动力,占60%。未来13年城镇化水平如果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就必须向城镇转移120万人,每年需转移9.23万人。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3.2%,农民人均GDP只有城镇人口的8%。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造成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失衡。
2、对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部分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2001年,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增加值为350亿元,占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的70%,吸纳劳动力121万人,农民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21%增加到33.6%。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激烈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乡镇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石家庄市乡镇企业多数产品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处于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其需求弹性趋弱,同类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多数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二是自身体制的问题。改制前,乡镇企业大多存在政企不分的弊病,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属集体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统一,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不在经营者手中,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社区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2001年,全市13.6万家乡镇企业中有近5000家是集体企业,这些企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52.7%下降到2001年的25.7%,下降了27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布局不合理。全市乡镇企业中只有20%在乡镇,80%在农村,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在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造成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大量的乡镇企业没有受到城镇化聚集、辐射带动作用的支持,在吸纳人才技术、更新经营观念、企业融资及市场的形成和开拓等方面受到限制,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四是乡镇企业贷款难。2001年,全市县及县以下企业贷款额只有290亿元,仅占贷款总额的28%。这里面既有银行体系中缺乏对中小企业承贷业务的因素,也有乡镇企业自身信用基础差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乡镇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不断下降。乡镇企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96年的87%下降到2001年的70%,下降了17个百分点;同期,吸纳劳动力人数也由156万人下降到121万人,下降了22%。在全市农村人口以年均0.6%左右的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用工人数的大幅下降,对农民增收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建议
1、编好各类规划,重点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倾斜
把继续抓好“十五”规划的贯彻落实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编制“十一五”规划更加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充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把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作为重点;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都要体现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的内容。在规划方法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意见;在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内容和指标,并将该指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并分解到各县(市)区。
2、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全市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目前,石家庄市已提出优质麦、饲用玉米、鸡蛋、牛奶、大枣、梨果六种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布局,计划到2005年,年产量分别达到200万吨、145万吨、100万吨、60万吨、15万吨和70万吨,使之成为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产品来源。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要做到人无我有,还要努力做到人有我优。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工程、依靠生产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要突出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各个环节的附加值,并吸纳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生产,拓展农民收入来源。目前,石家庄市畜牧产业增加值只有第一产业的42%左右,农业产业化率也只有4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5%和90%的平均水平。2001年,石家庄市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为519元,只占农业收入部分的32%。这是全市农业增效的潜力所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积极发展中小乡镇企业
在社会大生产过程中,农民由于自身技能和素质等问题,主要就业于乡镇企业。要把农民吸收进乡镇企业的劳动者队伍当中来,就要进一步降低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开办门槛,如注册资金的多少、人员组成和学历要求、开办场地的限制等各种制约,并在银行贷款方面积极开办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以开办者的诚信度为担保,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从而形成新的创业浪潮,增加农民的就业。
4、合理布局和重点发展小城镇
石家庄市的城市功能布局和规划,在以市区为中心进行向外不断拓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城市为中心的重点城镇的合理布局,并逐步建立以市区为中心的卫星城环状结构,从而在有规划、有布局、有重点的运作中,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增加社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创造机会。目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要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加大对小城镇的投入力度,突出搞好重点城镇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打好基础。
5、加大对农民的技能掊训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县、镇三级“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按照用人单位需要开展培训教育,组织职业介绍,开展用人推介,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体化格局。
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系质。2001年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中,中专以上从业人员8.4万人,其比重只有2.4%。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又明显低于城市水平。2001年,全市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额度为12.54亿元,其中,用于农村的部分占65%。但是,石家庄市农村中小学的在校人数却高达141.7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在校人数的74%。也就是说,用于每个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财政支出是用于城市中小学学生的63%。在城市人均收入高于农村、城市家庭对教育的投入高于农村的情况下,农村如此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对农村孩子的素质培养和知识教育来说,显然是不相称的,对他们长大后寻找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也是不公平的。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把其作为今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三是改革和完善培训模式。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改革现有培训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具有办学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石家庄市财政局按照当年资金安排及培训计划,统一印制培训券,通过城镇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直接发放到列入计划的农民(民工)个人手中。参训人员凭政府免费发给的培训券,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各类具备条件、愿意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均可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由劳动部门认定备案后,可以组织培训、接收培训券,并凭券向财政部门兑现培训费。
四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网络。“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按照用人单位需要,组织职业介绍,开展订单式培训和订单式输出,形成招生、培训、就业一体化格局。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和劳务市场信息库,形成以劳动力市场为轴心、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载体、村级劳务输出信息员为补充的信息网络平台。
6、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对国民收入结构进行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变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为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二是降低农业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三是考虑到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的特点,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性保险,保障农民的正常收入。
7、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扩大农村社区股份制试点范围。总结钟家庄、东简良村社区股份制试点经验,试点范围由石家庄市城郊推广到县级城关镇和有条件的重点镇。改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资产的占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发展内在要求的新型集体经济运行体制,实现城郊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的对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改革步伐。针对石家庄市乡镇企业群体少、规模小、实力弱的现状,尽快制定促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引导和扶持现有乡镇企业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适销产品。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乡镇企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水平。
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在鹿泉市、栾城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力争到2007年,在全市2/3的农村县(市)区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在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抓好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力争到2005年全市基本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并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具备条件的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试点,积极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稳步扩大覆盖范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708-05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伴随着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全面转型的动态过程。城镇化过程集中体现为乡村散居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聚集,同时城镇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不断向乡村渗透和扩张,直至城乡融合形成一体化格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我国的城镇化比率由1978年的17.92%[1]急剧增加到2011年的51.27%[2],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结构性转换和城乡关系演变的一个新阶段,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比率仅为39.4%[3],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仅反映了区域城乡分离依然严重,更是体现了区域内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怎样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推其在城镇化过程中迎头赶上全国发展水平,本研究拟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给于解读,以期对破解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阻滞进行有益的探索。
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
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就是由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引发的乡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和集中,在城镇体系不断升级演变的同时,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与城镇接轨,最终实现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居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质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而引发乡村向城镇变迁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城乡产业的发展和调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非农化的发展,分散的乡村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集中,逐步形成新的城镇,在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中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和文明,逐渐摆脱自然环境和旧有观念的束缚。反过来,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本身固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条,缩短了经济创新周期,加速了新兴技术的传播,有效改善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2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制约因素
城镇作为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动态的变迁过程,其实质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引起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的过程。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对区域城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西部地区而言,制约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阶段,加上区域自然环境以及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老弱妇孺,既难以提高第一产业的剩余产品,又阻碍了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入,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虽然比重较大,但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影响严重,多以能源、煤炭、石化、采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设备、技术陈旧且产能落后,“三废”排放极为严重,由于受资源存量、矿藏品性、区域地形地貌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大都处于初级化阶段,难以担当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最接近,但这并不表明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因为评价产业结构先进与否的标准除了产值指标,还应看其产业内部构成的现代化程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商品流通业与旅游业,信息、金融等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则均较落后,而且由于改革滞后等原因,人员素质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4],不仅缺乏促使区域内居民增收的能力,而且难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2.2 产业内部链条收缩,产业关联不够紧密
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较多,致使区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质量都呈现下滑趋势,进而引起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内部链条收缩严重,不仅难以为区域内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剩余农产品,也很难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受第一产业影响,第二产业基本停留在初级均衡阶段,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其松散,难以进行新的技术开发,不仅不能满足三次产业间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更难以满足西部居民自身的生活需要。加上第二产业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制约较为严重,过于依赖产业的外循环,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以加强产业内部关联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由于受地域自然环境影响,不仅产业链条过于简短,投入产出不甚合理,而且上游和下游产业开发不足,加之产业发展以商品流通业和旅游业为主,缺乏前向和后向关联,不仅难以使三次产业发展形成环向关联,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
2.3 资源禀赋制约严重,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西部地区各次产业空间布局受资源禀赋制约极为严重,产业空间布局杂乱无序。第一产业由于受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近年来恶劣气候环境和大规模干旱的影响,导致可耕种土地面积锐减。且可耕种的土地大多属于中低产田,不但规模小,而且极不规则。大量农副产品由于道路、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制约难以为居民增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产业受资源存量、品性、地域、交通以及埋藏深度等影响,难以人为对其进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同时个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又远离资源产地,交通运输不便使得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难度加大,成本提高。相反,农户富余农副产品又因无法销售、无人收购而大量积压。这不但挫伤了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也无法使现有第二产业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受制于资源禀赋存量及差异性,深度开发不够,同质化倾向严重,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受土地状况、社会发展现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居住分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迟滞。
2.4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产业政策有待调整
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被动封闭保守到主动对外开放三重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内循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大量对中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比较稀缺的农业资源,比如西部地区的绿色家畜家禽、绿色果业、绿色木竹制品、稀缺中草药、民间传统工艺品等都尚未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很难成为区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支撑点。第二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太大,过于注重初级开发,精深加工不够且资源税费体制不尽合理。过度开发虽在短期内增加了区域财税收入,但环境破坏造成持续发展难以为继。长远来看不仅难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更难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受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严重,存在着大量的盲从性和不认同感,加上从农业领域退出的劳动力资源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现有第三产业存在规模小、管理混乱、配套设施欠缺、服务意识较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市场机制的健全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3 产业发展视角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策
西部地区要通过城镇化发展弥合区域差距,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迎头赶上,其抓手和核心应该是通过产业发展和调整以促进城镇化,集聚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诸多生产要素,并在城镇化过程中促使乡村产业非农化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其主要思路和举措有以下几点。
3.1 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促使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是影响乃至决定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西部地区要把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首先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在宏观上由以农业发展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主转换。通过区域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来加快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时区域城镇化过程本身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就业方式向非农化就业方式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其转移速度的快慢,也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产生着直接影响。其次,进一步在中观上增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间的协调性,为区域城镇化增添动力。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0.0∶36.9,而同期东部地区为6.3∶49.4∶44.3,产业结构影响资源分配格局[5],进而导致区域边际增长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要通过农业新兴实用科技推广、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等方式尽快降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提升、改造以资源采掘、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方式和服务领域。促使三次产业在西部地区协调和优化发展,使得区域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基本动力和后续动力能够有效衔接,共同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
最后,就微观角度而言应该加快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调整。针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方式传统且市场化水平偏低的特点,按照地域特色,结合区域第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强化科技兴业意识,确保新兴农技推广普及。通过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农副并举、种养结合、先进技术、错位生产,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以增强第一产业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应尽快结合地域资源特点选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扶持潜导产业,对衰退产业、夕阳产业和淘汰产业加大改造力度,推进区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应加快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渠道,吸纳第一、二产业富余劳动力资源,协调三次产业在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为区域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3.2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需方面和产业的技术供给方面[6]。西部地区现有三次产业由于各自内部收缩,不仅导致产业关联极为松散,而且影响到各次产业之间产品的供需和技术的供给,进而使城镇化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为此,第一产业应该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改造原有的传统耕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新兴实用农业耕作方式,为区域城镇化提供大量农业富余产品,这些富余产品不仅应该包括粮食、蔬菜、肉蛋奶等食物型产品,还应该包括充足的棉花、烟叶、油料等半成品性原料,以保障区域城镇化过程中非农化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在第一产业内部应该大力推广兼业化经营和深化分工合作,努力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使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发展果业、林木业、编织业、绿色养殖、无公害种植等行业,实行种、养、加结合,农、副业并举,区域内错位生产等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促使产业链条延伸。
第二产业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本助推力量,应该从单一的资源采掘、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循环生产、低碳发展转型。其生产不但要满足区域原有人口和新增非农化人口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还要满足各次产业发展对原材料、技术、产品等的需求。同时第二产业要通过自身聚集效应、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促使原有的零散企业逐步向企业群、产业群集聚,在延伸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加快区域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搞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第三产业发展要推陈出新,逐步引导其向具有高科技的产业发展,摆脱简单的衣、食、住、行等商业流通活动,积极向为生产发展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渗透,把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医疗保健、绿色工艺品等作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城镇化的吸引力,吸纳较多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资金。因为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能够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增强城镇化动力,还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
3.3 优化产业布局,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组合与分布。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镇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镇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西部地区除部分大中城市外,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经济成分比重较大,工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落后,第三产业蓄势待发,导致城镇化发展受阻严重。为此,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全局、兼顾效益、有分有合、持续发展、注重均衡、谋划长远”的原则对三次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以破解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阻滞因素。
第一产业应该结合区域土地、劳动力、水资源、气候、植被等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按照资源禀赋的地域分异规律实施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草和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在实现对各类农业资源禀赋巨大潜力深度开发的同时,为区域城镇化构建良性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在区域内按照资源比较优势构筑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产业,变同质化种养为差异化发展,实施错位生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使现有棉花、毛皮、林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等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并向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对农用土地采取符合地域特色的“农业土地银行制度”,以解决特色农副产业发展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现实困扰因素。
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应充分照顾到区域内资源禀赋特色、运输成本、人口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依赖性、科学技术潜力等因素。加快对现有西部地区能源、煤炭、石化、采掘等第二产业的循环化科技改造,通过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对个别资源枯竭型产业和工业企业实施关停并转,通过回填、绿化、复垦、移民等措施在调整转型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木竹制品,充分挖掘民间艺人的工艺品技艺,使其与新工艺结合,推陈出新;加快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布局的空间优化,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劳动力价值低廉的特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经济服务化、科技支撑化转变,在优化区域第三产业布局的同时提升产业内涵,不仅能增强第三产业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力量,还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以达到全方位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的。
3.4 变迁产业政策,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阻滞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和扶植幼小的战略产业;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就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而言,急需变迁产业发展政策,以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土地、资金和市场等动力阻滞。
第一产业应该大力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自愿平稳有序转移,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体制[7]。推行“土地银行制度”,让农民把不愿耕种的土地交给类似银行的中介机构,再由中介机构出租给其他集体或农户集中经营,农民从中收取一定租金,这样既可解决土地撂荒和闲置问题,又可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题,农民既可收取一定租金,还可进入新的土地经营公司务工获得打工收入,形成多赢局面。加快农林产权体制改革,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基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建设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系统。加快区域第一产业的内部循环,充分挖掘全国稀缺而西部富余的农副产品资源,在理顺市场机制的过程中,推进品牌化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产业应加快资源税费体制改革,改变传统资源计税体制的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资源消费与税费征收更趋合理,让区域资源采掘能真正造福当地居民,提升区域财政收入,加快探讨实施生态财富购买机制。生态环境是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和区域性特点[8]。为了解决“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和“上游负担,下游受益”的问题,西部地区应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购买机制,建立生态效益的评估机制与支付机制等,确保生态建设的劳动价值得到有效补偿。
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更新理念,提升劳动者素质,促使普通大众对第三产业就业和从业有更多的接受和认同。同时在现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意识、管理方式、品牌潜力、配套设施、发展规模和差异化发展上进行规范和扶持,促进第三产业在西部地区以“优质服务、标准管理、做强品牌、做大规模”为目标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和西部城镇化发展增添力量。
4 结论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区域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更是如此。区域产业结构重心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必须伴随有相应城镇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即城镇化是产业发展和实现的主要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依托城镇化来进行,而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又是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布局优化以及政策变迁所引发的。
参考文献:
[1] 牛凤瑞.中国城市化60年回顾[J].城市住宅,2009(10):67-68.
[2] 赵国锋,段禄峰.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构想和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3(4):73-77,97.
[3] 王 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1(2):62-71.
[4] 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杨庆育.对我国落后地区科学跨越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案例为主分析[J].财经界,2012(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