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7 14:40: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智慧供应链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智慧供应链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全球一体化经济导致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的集成和深度应用密切结合在一起,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经营“智慧”的重要性。

美国IBM公司2008年11月对外公布了“智慧地球”;2009年2月,奥巴马批准推进“智慧地球”项目的发展,“智慧地球”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推出了打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城市的政策。《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把武汉建设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重在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社会管理、产业发展、市民服务等领域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特征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传感器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物联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在物联网发展方面,武汉有技术和产业优势,很多单位都具备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技术。2010年4月25日,武汉东湖开发区提出创建“智慧光谷”,发起成立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合作,以获得物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扩大物联网在湖北的推广应用,打造新的千亿元产业。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下,武汉对物联网建设的重视,给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它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将会大大提高企业供应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物流管理的高度自动化。

1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及物联网

武汉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推进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也将发生巨大变革。

物流是企业决胜市场的生命线,而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才能促进物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中小企业是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是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生力军,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以及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和武汉市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但因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个体“小”,他们在获得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技术和管理水平,赢得更大空间和社会关注上,较之于大企业,依然处在弱势。

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其取得稳定地位并发展壮大,必须实现供应链创新。供应链信息化的实施实际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武汉大力建设“智慧城市”,给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和发展契机,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成本,为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条件。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会带动物联网的发展,而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将改变供应链流程,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有关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属于空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用前瞻远瞩性的眼光研究供应链流程再造,有很强的研究价值。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在量的方面要求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质的方面要求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物联网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功能,以及对信息化高度集中,将对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产生巨大影响。本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反应型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以订单为中心,凭借物联网强大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预测和预见物流需求,并依靠一系列灵活适应、自动协调的物流及功能流程,形成灵活的全维保障网络,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流程,力求达到“业务流程精悍、组织结构扁平、订单执行加快、物流与信息流统一”的BPR标准,为“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创造一套独立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灵活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业务流程。

本文对中小企业供应链实现创新,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物联网—BPR”供应链业务优化模型,探讨出智能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帮助武汉市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准确地进行定位,确定自身的核心业务及发展方向,有效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回收、提升交付能力、加快进行资源整合,进而动态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各种变化,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企业的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智慧产业聚合升级,为努力建设武汉智慧城市作出贡献,真正实现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最终把武汉建设成“两型社会”、和谐宜居城市以及创新型城市。

2 物联网供应链创新性研究内容

物联网是物与物(人)通过网络而智能相连,从而提升整个地球的智慧水平。它不仅是两化融合的核心战略,而且是构建智能社会的新网络工具。完善和创新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必须提高其信息化与智能化。在供应链中,数据和信息是核心。由于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都是处于运动或松散的状态,因此,信息和方向常常随实际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转移,影响了信息的实时性及精确性。智慧型供应链是供应链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通过智能的业务分析,供应链数据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供应链信息,通过整合的方式提供给企业。智慧型供应链的核心是实现供应链企业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通过智慧型供应链,既可实现将营运的关注点从过去的“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上来,同时又能借助对来自客户端的种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进而对行业上游采取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产品进行规划、采购指导,也有利于终端领域的市场推广、消费行为研究、科学陈列、增值销售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跟进。

物联网能全面感知、实时准确传递物品信息、利用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智能化控制,其核心是数据。因此,借助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供应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可及时追溯原材料源头,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减少库存管理重复作业,并可对运输工具和货物自动定位,可用于损耗控制,并能促进“智能商场”、“智能货架”、“智能仓库”的建立,打造智慧供应链。由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BPR)技术在研究供应链成员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集成优化方面起着助推器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在供应链创新研究中提出技术工具——“智慧/物联网—BPR”。所谓“智慧/物联网—BPR”是指物联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本文研究的内容如下:

(1)武汉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

(2)研究“物联网—BPR”的建模方法。在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共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现有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建立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Petri网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智慧/物联网—BPR”的参考模型和过程模型,分析其经营模型、活动模型、供需协作模型,并建立它们同过程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3)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是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支撑手段,在综合分析物联网技术要素、业务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智慧/物联网—BPR”的运营运作模型以及方案实施模型。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分析“智慧/物联网—BPR”的动因,研究“智慧/物联网—BPR”信息集成和共享问题,给出“智慧/物联网—BPR”工作流、数据流,以及信息系统与“智慧/物联网—BPR”之间的关系。

(4)信息共享的实现离不开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项目将以复杂的三级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的库存成本和持有水平在实施“智慧/物联网—BPR”前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建立绩效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在供应链协同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博弈理论对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配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智慧/物联网—BPR”环境下“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协作关系和信息共享价值的利益分配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研究如何将供应链信息共享后获取的额外利益合理地分配给各个成员企业,提高他们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积极性。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运作方式如图1所示。在研究总结基础上,最终形成“智慧/物联网—BPR”协同化、集成化模式和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和方法。

3 研究意义

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印证了“中国智慧”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武汉与深圳一起,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试点城市,目前武汉已经拥有物联网、光电子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和丰硕成果,“智慧城市”正在发展中。“智慧城市”是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和便捷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武汉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将推进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创新中小企业供应链,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点,也是武汉市发展“智慧城市”的大举措。

目前,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实力不足,比较落后,其供应链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对整个供应链的变化做出实时反应,导致供应链控制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运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可以使物流、信息流具有可同步、可协调性,真正使物品具有可标识性、可追溯性和可继承性。本文为武汉市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创新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和建议,以达到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1)通过在供应链业务流程中应用物联网等智慧技术,构建中小企业的大规模、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丰富相关理论成果,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2)符合武汉市“十二五”发展政策。2011年年初,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武汉市未来5年工业“倍增计划”,此次会议意见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壮大作为武汉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推进全民创业,搭建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基地,优化创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

(3)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是武汉市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通过完善和优化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业务流程,探讨出智能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式,实现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最终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武汉整体经济实力,促进武汉“智慧城市”的建设。

(4)有利于促使中小企业提高战略意识,完善企业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各节点之间的亲密合作来达到“双赢”或“多赢”。本项目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未来发展动向,以战略眼光来为企业做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 Zhang Yunchuan. Research of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 on the basis of Petri—net[C] //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 Management in Japan, ISTP, 2008.

[2] Zhang Yunchuan.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strategies of china''s logistics enterprises[C] //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ICPOM’08), ISTP, 2009.

[3] 张予川. 电网物资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及其软件设计[J]. 物流科技,2008(9):119—121.

[4] 张予川. 产业集群供应链形成机理研究与应用[J]. 物流科技,2010(5):103—105.

篇(2)

引言

据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脑等产量约1. 82 亿台,社会保有量约9亿台,而报废量约2900万台,2009年的汽车报废量达到270万辆[1]。同时,由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成为社会的呼声,开展逆向流对生命周期结束(EOL,End-of-life)的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成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策略。目前,对于闭环供应链网络设施选址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Fleischmann考虑了正向与逆向物流渠道的整合,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以影印机与纸的再制造业为案例进行分析[2]。El-Sayed建立了包含正向与逆向物流网络的多周期多阶段随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得到设施的位置、运输路线及设施间产品流量决策方案[3]。Hong等利用混合线性规划方法,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系统模型进行研究,并在假设具体的关键不确定性参数下,进行了模型稳定性研究[4]。以上文献大多都是考虑回收确定的情形,而忽略了回收过程的不确定性。陈月霄研究了不确定需求条件下单一制造商和两家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的渠道选择,并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渠道选择的结果[5]。韩小花假设了制造商再制造成本是不确定的,研究了不确定性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影响[6]。上述关于不确定性因素对闭环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对闭环供应链的综合影响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本文结合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及废旧品回收的特点,构建一个以(再)制造商为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鲁棒优化模型,并分析回收率、再制造率的不确定性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网络设施选址模型的影响。

一、问题描述

考虑一个由I个已知产品报废点,J个一级回收中心备选点,L个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Z个(再)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图1)。

图1 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

假设各报废点的位置已知,生命周期内各报废点产生的报废量已知。各报废点产生的废旧品不能完全被回收,假设回收率与回收价格成简单的线性关系。各一级回收中心之间属于相互独立关系,即各自负责(再)制造商委托的回收任务,不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一级回收中心与二级回收中心的备选位置已知。一级回收中心主要采用零售商联合回收,其主要作用是对废旧品进行回收,本身并不具有对废旧品的处理功能,回收品达到一定数量后运往二级回收中心。二级回收中心,主要采用(再)制造商独立设置,可在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也可以另择新址,主要负责废旧品的回收与处理,二级回收中心既可以负责对报废点的产品进行直接回收处理,也可以负责对一级回收中心的回收品进行处理。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

假设在j地开设一级回收中心的固定成本为 ;在l地开设二级回收中心的固定成本为 ;一级回收中心j的最大回收能力为 ;二级回收中心l的最大处理能力为 ;(再)制造厂z的最大再制造能力为 ;单周期内报废点i产生的废旧产品数量为 ;单周期内报废点i产生的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为 ,且0

假设单周期内由报废点i运往一级回收中心j的废旧产品数量为 ;单周期内由一级回收中心j运往二级回收中心l的废旧产品数量为 ;单周期内由报废点i运往二级回收中心l的废旧产品数量为 ;单周期内由二级回收中心l运往(再)制造厂z的废旧产品数量为 。

假设 表示是否在备选节点j建立一级回收中心,是取1,否取0; 表是否在备选节点l建立二级回收中心,是取1,否取0。

设计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物流网络时,应使各物流设施及运营成本之和最小,即使整个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的总成本最小:

(1)

(2)

(3)

(4)

(5)

(6)

(7)

(8)

其中,式(2)、(3)、(4)表示各报废点、一级回收中心、二级回收中心、(再)制造厂之间的物流流量守恒;式(5)表示一级回收中心的回收能力约束;式(6)表示二级回收中心的处理能力约束;式(7)表示(再)制造厂再制造能力约束。

上述优化问题综合考虑了回收率与再制造率存在的不确定性对再制造闭环供应回收系统设施选址模型的影响。该优化问题可以采用Lingo11.0软件包求解。

三、模型求解

构建一个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物流网络,已知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有2个具有再制造功能的制造厂,5个废旧产品报废点,5个一级回收中心备选点集合,3个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集合。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为0.5,再制造率为0.4,需要确定一级回收中心、二级回收中心的数量、位置及物流分配量,并使整个过程成本最小。

其中,在j处开设一级回收中心的固定成本( )分别为 , , , ,

;在l地开设二级回收中心的固定成本( )分别为 , , 。

单周期内,一级回收中心j的最大回收能力( )为

, , , , ;二

级回收中心l的最大处理能力( )为 ,

, ;(再)制造厂z的再制造能力( )

为 , ;报废点i产生的废旧产品数量( )

为 , , , , 。

单周期内废旧产品由报废点i运往一级回收中心j的单位变动成本( )如表1所示:

表1

单周期内废旧产品由一级回收中心j运往二级回收中心l的单位变动成本( )与单周期内废旧产品由报废点i运往二级回收中心l的单位变动成本( )如表2所示:

表2 ( )

单周期内废旧产品由二级回收中心l运往制造厂z的单位变动成本( )如表3所示:

表3

根据上述仿真数据信息,利用Lingo11.0软件包进行求解,结果如下: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为1062300,应在1、2、5号一级回收中心备选点建立一级回收中心、在1、2号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建立二级回收中心,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的最优的物流路径及各设施的最优物流分配量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一级回收中心与二级回收中心共同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工作,一级回收中心负责主要回收工作;(2)已选一级回收中心1、2、5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回收的废旧产品数量都达到了各自最大回收能力。(3)已选二级回收中心1、2处理的废旧产品尚未达到各自的最大处理能力,但是计算结果还是选择建立两个二级回收中心,理由如下:目前,一级回收中心已达到最大回收限度,一旦产生额外的废旧产品,一级回收中心将不能满足需求回收,在不准备开设新的一级回收中心时,二级回收中心就可以负责额外废旧产品的回收活动。

四、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不确定性研究

在上述模型仿真计算过程中,假设回收率与再制造率是确定的,实际上,这两个因素往往是不确定的,为此,需分析回收率和再制造率的不确定性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设施选址成本、数量、位置及物流的配送路径的影响。采用情景分析法,令

为废旧产品回收率不确定性的未来可能情景组合,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为 ,且 ;令

为废旧产品再制造率不确定性未来可能情景组合,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为 ,且 。

1.回收率与再制造率对设施数量及物流配送路径的影响

假设废旧产品回收率 存在5种可能情况,分别为0.3、0.4、0.5、0.6、0.7,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为0.1、0.3、0.3、0.2、0.1;废旧产品再制造率 存在5种情况,分别为0.2、0.3、0.4、0.5、0.6,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为0.2、0.2、0.3、0.2、0.1;由此可知,将产生25种不同的组合。首先,利用Lingo11.0软件包进行求解,不同情景组合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设施选址决策组合 如表4所示。

其次,建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一级回收中心与二级回收中心设施选址的期望模型 和 :

(11)

(12)

经计算,一级回收中心与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的期望值分别为 =0.90、 =1.00、 =0.15、

=0.23、 =1.00、 =0.83、 =0.87、

=0.23,。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回收率和再制造率发生变化对设施选址决策的影响:(1)不同的情景组合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设施选址决策也是不同的。当回收率和再制造率逐渐增大时,系统将会开设新的回收中心。当回收率达到0.7时,在再制造率由0.2增加到0.4过程中,五个一级回收中心备选点将全部被选择进入回收系统;当回收率和再制造率都达到最大时,三个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将全部被选择进入回收系统。(2)根据各备选点的期望值大小,可以得出各备选点对于建立回收系统的重要程度,对于一级回收中心,备选点2、5和1是相对重要的,更容易被选择进入回收系统;对于二级回收中心,备选点1和2是相对重要的,更容易被选择进入回收系统。

2.回收率与再制造率对设施选址成本的影响

本文将设施选址的成本划分为两部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主要由开设回收中心的固定成本构成,可变成本主要有各设施之间的物流变动成本构成。不同情景组合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设施选址决策组合 的成本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从图3各曲线的趋势变化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随着回收率与再制造率的增加,设施选址的总成本也是逐渐增大的;二、从固定成本趋势图可以得出,随着回收率与再制造率的增加,设施选址的固定成本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幅度,而变动成本的变化趋势与从成本的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因此,可以得出回收率和再制造率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的影响能力,回收率和再制造率的变动对可变成本的影响较大,对固定成本的影响较小。

五、结论

本文针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中回收设施功能的不同,将回收设施划分为一级回收中心与二级回收中心,实现了零售商与制造商共同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工作,利用混合整数规划建模方法建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设施选址模型,整合了闭环供应链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另外,使用情景分析法研究了回收率和再制造率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设施选址的影响,得知当零售商与制造商共同参与回收时,废旧产品的回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回收系统设施选址的影响是比较小的,进而提高了闭环供应链回收系统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言东,刘光复,宋守许,等.基于家电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7,15( 3) : 72-75

[2]Fleischmann M, Beullens P, Bloemhof-Ruwaard J M, etal. The impact of product recovery on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J]. 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 2001, 10(2):156-173

[3]El-Sayed M, Afia N, El-Kharbotly A. A stochastic model for forward-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design under risk [J].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0, 58(3): 423-431

[4]Hong I H, Assavapokee T,et al. Planning the e-Scrap Reverse Produc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y in the State of Georgia: A Case Study [J].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 Packaging Manufacturing. 2010.29(3):150-162

篇(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公众对城市交通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智能公交系统虽然起步晚,但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将GPS技术、GI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公交系统相结合,构成了现在智能公交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运营调度、公交信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

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18年要基本实现公众可“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及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享受导航、票务和支付等“一站式”服务。这意味着我国交通运输正在进入综合协调、优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如何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运输服务成为了交通运输发展成了关键问题。

1 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智能公交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系统通过GPS/BD卫星定位、无线通信、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网络、计算机、自动控制、软件等多种技术,实现了调度信息管理、运营计划管理、调度执行管理、实时监控、实时调度、公交信息、统计分析决策、视频监控等功能,公交管理中心与公交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信息互动。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大量的数据交换指挥并协调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推动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规范化、运行监管自动化、决策支持科学化、运营调度合理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让市民出行更安全、便捷、环保。

2 “互联网+智慧公交”应用平台的功能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为了使公共交通更好的为市民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互联网+智慧公交”平台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2.1 公交查询

用户可以直接选择查看该站点电子站牌所示车辆位置信息来了解线路的到站情况,线路规划结果也会显示用户所乘车辆的到站时间预测。乘客也可以通过公交网站和手机APP或微信平台查询实施的公交信息,包括下一趟车在哪一站、大概几分钟到站。

2.2 最优路线规划

当前的线路规划基本以静态数据为主。智能线路规划功能综合考虑乘客出发的时间及目的地,出发时间的路况预测,公交到站预测等因素,给出最优出行方案,包括所选择线路、车辆,所消耗时间,所换乘次数及所花费费用等信息,同时会对车辆拥挤度做提示。乘客也可以直接输入自己的所在位置、目的地和时间限制,系统将根据目前的交通拥堵情况来规划最佳的路线,使出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2.3 手机移动支付功能

目前公交系统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投币或者刷卡系统,但近年来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尤其是微信支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占领的市场比例正在减少。同时,手机自带的NFC功能正在逐渐完善当中,因此,“刷手机”坐公交的想法也正在被实现。

2.4 报警功能

公交车上偷窃、骚扰事件频发,但是很多乘客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选择了沉默,而让犯罪分子更加猖狂。可以在手机APP中加入报警选项直接连接到110报警中心,输入乘坐的车辆,指挥中心根据响应的GPS信息可以连接实时的车内视频监控系统,及时派出警力,保证乘客的财产及人身安全。

2.5 B2B业务

根据不同公司、小区的需要,可以添加以公司、企业、小区、社区、物业等为客户的B2B业务,提供公司员工接送上下班定制服务、市中心接送服务等,也可以添加旅游包车服务等。使公共交通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快捷。

2.6 智能广告推送

通过公交客流数据分析挖掘可以辅助解决户外广告无法精准评估广告的到达率及转化率的问题,可以将乘客出行信息、线路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信息融合挖掘,实时获取公交站点客流量及停留时间,分析出不同渠道广告受众的流量,为广告商提供精准的广告投放。[2]

3 “互联网+智慧公交”新技术的应用探索

3.1 微信公众平台

为了发挥公交系统的优势,并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智能公交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让乘客可以随时了解路线信息、到站情况等,还可以进行留言,对公交管理系统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2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就是智能化,交通信息来源于直接的交通参与者。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能力,实现“事前预判”, 将“先知”逐渐变为现实,通过信息整合最终为人服务。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大数据信息被合理的利用,在乘坐公交车规划最优路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交通工具和道路的使用效率。

3.3 NFC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NFC功能目前大家熟悉的主要是应用在手机应用中,主要是接触通过、接触支付、接触连接、接触浏览和下载接触等方面。而自带NFC设备的手机充当公交卡的功能已经实现,坐公交刷手机的方式即将被广泛应用。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公交系统必将逐步完善,“互联网+智慧公交”平台也将逐步建立并推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交服务。市民通过查询路线相关信息,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最优线路,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3]。同时,也使公交公司管理中心更好地、更高效地管理车辆,整顿公交运营的客观环境,创新运营模式,强化公交企业自身的监管改革,推行人性化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而社会资本作为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集合体,既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又会提升创新绩效。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绩效;社会资本;知识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2.4;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2-0037-08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其特征是竞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剧。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供应链要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是产生和维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最可行战略[1]。供应链企业无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本质是知识的创新。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供应链成员核心业务能力的互动和重组,来实现知识经济化和知识增值的动态过程[2]。这种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3]。

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供应链尤为强调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以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多的利润潜力。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知识分享可以为成员获取外部知识提供保证,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Roper和Crone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供应链中存在着互补性的知识,这些互补性的知识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意义[4]。

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通过获取、共享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5]。Hult和Ketchen指出一个供应链之所以比另一个供应链更具有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供应链中,企业能充分运用了其内部存在的知识资源,并将知识资源当作供应链中的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了吸收利用[6]。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创新绩效。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个人和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资源集合体[7]。供应链是企业间结成的上下游关系,嵌入于这种关系中的企业可以从供应链关系中获益,或者说供应链关系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社会资本,这种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供应链关系的,通过供应链关系可获得的,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和获利能力。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接近和获取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知识资源[8],企业能够依靠社会资本提高供应链中知识分享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这种社会资本也成为供应链企业创新的关键影响要素[9]。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开发了研究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收集了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假设,最后对研究结论和局限进行了讨论。

二、 研究假设

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与企业创新绩效

知识的分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内建立交流的网络,为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创造基本的行为环境[2]。产品创新源于企业对知识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造,不仅要依靠自身占有的稀缺资源(包括知识),还需要企业积极从外部获取新的关键知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知识分享的程度对企业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有直接影响[10]。供应链知识分享能够为成员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知识来源,激活供应链知识存量,提高对已有知识的使用价值,进而加快供应链知识创新的速度,以及新知识在成员企业中应用的速度,使供应链成员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增强企业的实力[11]。

供应链企业合作共生的关系为在供应链范围内的知识分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能性,其成为企业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如提升运作绩效、财务绩效,以及改善产品,并可以提升知识创造水平[12]。供应链上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知识以促进产品创新[13]。企业应分享利用上下游企业的知识,使得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能力[14]。供应链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资源,如供应商知识资源、顾客知识资源等,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资源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等费用[15]。

通过供应链知识分享网络,供应链成员能及时地解决经营中的问题,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发生[16]。Hult和Ketchen通过使用201个公司的实证资料构建了模型,说明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仅会发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还包括文化竞争力及知识发展过程[6]。供应链上客户知识的分享也尤为重要,它能使研发团队在新产品开发中直接体现客户偏好,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与设计[13]。供应链上技术性知识的共享能让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进行碰撞与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成员企业技术能力的目的[9]。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

H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会促进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

2.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分享

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包括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7]。

从结构维度看,社会资本关注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7]。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与供应链网络结构紧密相关,供应链的网络密度、网络联接强度、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分享有显著影响[17],在供应链结构中虽然通过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可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但最重要的是核心企业带领各成员企业有效地分享知识。Cheung通过研究126家双结构供应链企业数据,发现对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结构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强关系使得供应链企业间容易分享态度、主张和信念[18]。

Modi针对聚合类型供应链结构,分析了供应商因素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发现在知识分享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审查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跨组织的交流也是转移企业成果,提高供应商绩效的重要手段[19]。Love和Gunasekaran把组织学习理论运用到供应链知识管理中,提出组织间的学习促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组织间学习的开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供应链整体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中的连通性需要穿过企业边界建立,所以不是直截了当的,一些成员企业可以穿越网络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获得关联信息优势[21]。

从认知维度看,社会资本描述了提供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间共同理解的文化、目标、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7]。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它有助于企业成员了解企业运作,并规定其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文化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企业在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将存在差异[22]。文化会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行为,它决定了知识分享的内容和对象,构建了知识分享的社会平台,塑造了新知识被创造、传承和传播的过程[23]。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分享的激励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知识分享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24]。

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节点间的知识结构、范围、水平在直接交流与学习中逐渐接近,减少了上下游企业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由于文化距离、背景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因素造成的障碍[17]。当成员企业进入供应链时可能有不同目标,通过协商他们能达成大多数企业接受(如果不是全部都接受的话)的目标[25]。如果矛盾的目标依然存在,伙伴间会发生冲突,冲突会导致挫折和不满,这种不良氛围不利于伙伴间的知识流动[26]。虽然供应链企业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供应链经常在文化妥协的基础上形成,如果某个企业僵硬地推行它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出现文化冲突[27]。

从关系维度看,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具体关系,涉及信任、标准及可辨识身份等[7]。本文主要关注信任,因为信任是组织间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随着信任的发展,供应链企业会降低对知识的保护程度。信任对于知识分享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信任能够促进企业间合作,从而促进其知识分享;另一方面,信任能够加强知识分享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知识的有效利用[28]。在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的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与组织学习活动中,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供应链成员对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预期。信任在知识分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当知识分享的双方之间存在信任,人们更愿意给予对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更愿意接受和吸收他人提供的知识[29]。

Batenburg和Rutten与Ke和Wei认为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供应链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30-31]。Ke和Wei通过对在六个中等规模企业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社会政治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核心企业是否把知识分享给一个具体的合作伙伴的决策,特别地, 对伙伴及其能力的信任也是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一个重要因素[31]。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32]。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2:

H2 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a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b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c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供应链协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在供应链中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更低的成本。供应链协同的合作伙伴选择对于一个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3]。作为知识演化的平台,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影响着集群的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作为结构洞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可以在社会化、外化、知识融合和内化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桥梁作用”,促进供应链中的企业创新[34]。Love和Gunasekaran提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组织学习与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组织间的承诺、组之间控制机制以及合作成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9]。

Quinn研究了文化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分别指出了实现供应链协同各节点企业应该具有的文化理念和阻碍协同实现的特定思想行为因素,着重研究了协同的价值受益[35]。袁磊和武振业通过分析文化冲突可能导致的管理问题,讨论了如何在供应链联盟中进行文化整合,指出了文化协同的重要性[36]。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供应链成员联合解决问题可以推动合作知识创新[37]。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信任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实施协同供应链的关键。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38-39]。如果供应链合作伙伴缺乏诚信感,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把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看作共同的目标,那么会使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无法实现,导致企业间的分道扬镳[40]。

信任是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保障,只有创造信任的氛围,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建立信任机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机制保证下,使供应链各成员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参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分享与交流,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9]。Akkermans等通过对计算机支持的高科技电子供应链的案例研究,证明了在技术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合努力、信任和透明度是实现供应链创新的关键要素,指出合作伙伴努力建立信任、实现可视化的过程就是供应链创新成功的过程[41]。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3:

H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a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b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c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综合以上假设,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嵌入于供应链中的企业,这种企业至少要有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企业,其本质上应该在供应链关系中扮演一个中间角色。本文运用国内外研究中常见的“方便抽样”方法,从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了260家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供应链企业,这部分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间存在合作关系,也有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这260家企业发送了调查问卷,企业中接受调查的人员主要是熟悉客户关系及运作情况的企业高层人员、技术部门负责人、销售/客户经理、供应链/物流经理或知识管理项目负责人等。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53%。

研究对象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所处产业类型、产权性质、成立时间和每年销售额等项目。表1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所获得样本涵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从有效的回收问卷看,包括机械制造企业38家、电子信息企业35家、化工和化学材料企业26家、纺织服装类企业19家、生物制药企业12家和其它行业企业8家。样本的产权性质分为民营、外资和国有企业,其中民营企业62家、外资企业41家和国有企业35家。从企业设立年份来看,样本既包括不到5年的新生企业,也包括成立了10年以上的老企业,其中以成立年数在5―10年的企业居多。从企业规模统计来看,年销售额在1 000万以下的小型企业占18.8%、年销售额在1 000万到5 000万之间的中型企业占34.8%、年销售额在5 000万到2亿之间的中大型企业占23.9%、年销售额超过2亿以上的大型企业约占22.5%。综上分析可得,本文采集的研究样本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量表开发和检验

本文属于企业层面的研究,所需数据基本上是无法从公开的资料中获得,因此本文的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设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参阅和结合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创新绩效、社会资本和知识分享等相关文献,吸取了文献中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成果,设计了相关题项。研究涉及到5个变量,分别是供应链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3个变量、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我们在利用已有研究量表的基础上,初步开发了测量量表。其次,征求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意见,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最后,对企业界人士进行了预测试,我们预测试了10家企业的中高层人员,根据他们的反馈,又一次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形成了最终问卷。

(1)信度分析

本研究测算了最常用的Cronbach-α值,一般α系数达到0.7以上证明测量工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本文测量问卷的整体信度系数为0.968,大于0.9,证明了其可信程度非常高,表1反映了测量量表中五个测量维度的信度系数,整体问卷21个项目的信度系数为0.968。

(2)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6.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如表2所示,表明各变量的研究题项均有较好的效度。

四、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了结构方程建模(Structru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技术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为Amos 7.0。

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导入进行运算的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结果说明:模型拟合的x?值为310.751(自由度df为175),x?/df为1.776

表3模型拟合指标值

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看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93,C.R.值为3.096,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02,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这说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假设H1得到了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分别为4.720和2.162,均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000和0.031,分别达到了0.001和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2a和H2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为-0.238,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812,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2c未能得到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为2.225,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26,达到了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3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分别为0.159和-1.850,均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873和0.064,均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3a和H2c未能得到验证。

五、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前文中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这表明了:首先,知识对企业创新确实是重要的。Grant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将知识资源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42]。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是创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并创新产品以实现市场价值。对知识的管理和合理运用会决定企业的成功,对从事创新的企业来说,尤其是这样。其次,在供应链关系中,知识的有效分享对企业创新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创新需要知识积累,而这种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使得企业能够借助于供应链关系,较为方便和低成本地获取上下游企业的知识资源,用之于企业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创新型企业结成供应链关系,知识分享至少是重要的副产品,企业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都需要这种基于供应链关系的知识分享的发生。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也被验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供应链中,企业的上下游关系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社会资本理论来自于社会学,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在管理学中发展壮大。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交织在一起,促进了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联系,尤其是经常性和频繁的联系对企业间的知识分享非常有利,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更为重要。Hansen指出,企业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尤其需要强联系的支持[43],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支持这一观点。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使它们拥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标,减少了矛盾冲突,分享知识也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使企业间更容易沟通,这对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也非常有利。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企业知识分享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确实,企业间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供应链虽然拉近了企业间关系,也未必能建立起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信任对知识分享应该是有利的,但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这表明,供应链企业的共同目标,使得协同创新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和创新绩效。但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从结构维度看,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间可能扮演了中介作用,企业间联系通过促进知识分享,进而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但从关系维度看,信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仍旧可能是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当然,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P值为0.064,虽然未能达到0.05级别的显著水平,但也有一定的显著性,说明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也可能是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变量。

总的来说,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2)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3)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样本从某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抽取,尽管获得的有效数据满足了研究的要求,但代表性仍有不足。在社会资本的变量测度上,考虑了主要的社会资本要素,而其它代表社会资本的要素也可能对整个模型产生影响,另外社会资本的自相关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收集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截面数据,而企业创新和知识分享作为一个持续过程,长期跟踪研究也许会对上述结论有所修正。笔者计划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更加广泛的调查样本,结合深入的案例研究方法,争取对中国供应链企业创新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Kirk,A.P., Curtis, M.G.,Cors,T.M.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3,39(2):95-121.

[2]韩焕法,薄利娜,薄亚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创新保障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165-167.

[3]吴冰,刘仲英.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网络[J].科学学研究,2006,(8):280-285.

[4]Roper, S.,Crone,M.Knowledge Complementarity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Local Supply Chai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4 (4): 339-355.

[5]陈建新,谢磊,土建东.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42-145.

[6]Hult, G.,Ketchen, D. Knowledg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in Supply Chains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 24(2): 458-475.

[7]Nahapiet, J.,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8]Yli-Renko, H., Autio, E.,Sapienza, H.J.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587-613.

[9]吴翊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讨论[J].供应链管理,2008,(12):109-111.

[10]彭灿.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与组织学习[J].科研管理,2004,25(3):81-85.

[11]张旭梅,陈伟,张映秀.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10):34-45.

[12]林岩.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水平: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9):138-147.

[13]林,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89-102.

[14]李兴国,李世林,王磊.基于知识的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5,(7):2-4.

[15]Christensen,W.J.Build-to-order and Just-in-time as Predictors of Applied Supply Chain Knowledge and Marke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6):76-92.

[16]吴冰,刘义理,赵林度.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激励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20-124.

[17]曾德明,文小科,陈强.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6-45.

[18]Cheung,M.S.Does Relationship Learning Lead to Relationship Value? A Cross-National Supply Chain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32(6):98-113.

[19]Modi,S.B.Supplier Development: Improving Supplier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3(1):45-78.

[20]Love,P.,Gunasekaran,A.Leoingallianees:Aeustomer-Supplier Focus for Eontinuous Improvement Inmanufacturing[J].Hidustrial and Comxnereial Training,1999,31(3):88-96.

[21]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2]张慧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中的知识破损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11):46-48.

[23]Delone,W.H.,Ephraim,R.M.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Dependent Variabl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24]Karlsen,J.T., Gottschalk,P.Management Roles for Successful IT Project[J].Project Management,2002,8(1):7-13.

[25]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3):293-317.

[26]Anderson,E.Two Firms, One Frontier: On Assessing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0,31(2):19-30.

[27]Koka, B.R.,Prescott, J.E.Strategic Alliances and Social Capital: A Multidimensional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5):795-816.

[28]徐莉,库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调节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2009,(3):119-123.

[29]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97-103.

[30]Batenburg, R.,Rutten, R.Managing Innovation in Regional Supply Networks: A Dutch Case of Knowledge Industry Clustering[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3,8(3):263-270.

[31]Ke, W.L.,Wei ,K.K.Factors Affec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3):297-308.

[32]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33]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51-154.

[34]张丹宁,杜晓君.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造中的功能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45-51.

[35]Quinn,F.Collaboration:More than just Technology[J].ASCET,2001,6(3):32-39.

[36]袁磊,武振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协同[J].管理百科,2001,(5):36-38.

[37]Uzzi, B., Gillespie, J.J.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6):34-67.

[38]张翠华,任金玉.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协同供应链[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07-410.

[39]赵光华.论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体系的构建[J].供应链管理,2010,(3):30-33.

[40]周立华,宋殿辉,王玉民.供应链协同的竞争优势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6.

[41]王宁.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高[J].图书馆学报,2009,(2):12-14.

篇(5)

一、煤电供应链基本架构

煤电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链上游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设备商、煤矿生产企业,供应链供应链中游包括所有的运输、中转、储存等物流企业环节,下游则是所有的煤炭用户,包括电力企业、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其主要节点企业为煤炭生产企业和火电发电企业。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家的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炭生产企业是以地下煤炭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开发型企业,80%左右通过火电企业转化为电能。电和煤均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供应链上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和依存度。

煤电供应链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二、煤供应链管理特点

煤电供应链管理以煤炭消费客户为中心,通过煤炭生产与火电企业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社会网络结成战略联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煤炭生产企业与电厂终端用户需求之间,连接港口、铁路等物流活动,集成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配煤加工、库存管理,提供标准化产品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从坑口到炉口之间价值逐级增加,提升客户满意度。

煤电供应链有其独有的行业特点:

(1)供应链物流管理复杂。煤电供应链物流物理距离长、物流方式复杂,涵盖了皮带、汽车、火车、轮船多种运输方式。

(2)供应链节点企业复杂。煤电供应链节点多,并且各个节点企业的权属归不同的行业产业主体,包括个体户、国有企业等各个行业的多种性质不同的合作伙伴,在客观上加大了各节点间管理协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3)煤电价格管理矛盾突出。煤炭价格由国家计划调节和市场供求关系双重决定,电能上网电价格由国家行政刚性控制,两者缺乏市场化调节功能的联动机制和制度安排,导致在煤价上涨与下降之时,电价调整严重滞后,煤电价格机制错位运行,不利于煤电供应链的运行。

(4)煤电仓储管理矛盾突出。煤炭生产与销售可以短暂库存,而电能生产与销售同步运行,无法存储,客观上供应链存在煤炭与电力生产销售节拍的矛盾。

(5)煤电供应链协同落后。由于煤电供应链点多、线长、面广、网大、人杂,供应链管理的更需要高度协同,但恰恰这也给供应链协同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三、智慧供应链诞生发展

“智慧供应链”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中和企业间构建的,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这一概念由复旦大学罗钢博士在2009年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会议上首先提出。

传统供应链的发展,技术的渗透性日益增强,很多供应链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智慧供应链”将技术和管理进行综合集成,综合集成供应链理论、方法和技术,指导现代供应链管理与运营的实践。

“智慧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具备以下特点:

(1)智慧供应链技术复合创新。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在智慧供应链的语境下,供应链管理和运营者主动吸收包括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内的各种现代技术,主动将管理过程引入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2)智慧供应链可视移动化。与传统供应链相比,智慧供应链更倾向于使用可视化的手段来表现数据,采用移动化的手段来处理供应链运营问题。

(3)智慧供应链智能人性化。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在主动吸收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同时,智慧供应链更加系统的考虑问题,考虑人机系统的协调性,实现人性化的技术和管理系统。

四、煤电智慧供应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总体部署,“去产能”系列政策持续发力,煤电供应链的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的生存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煤电智慧供应链的管控模式成了煤电供应链核心企业增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煤电智慧供应链管理就是充分结合煤电供应链的管理特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各种现代技术在供应链中科学耦合,实现供应链业务运营和金融产品的管理创新,达到供应链运作管控协同、资源高度共享、交易成本最低的供应链战略共赢的供应链管理效果,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煤电供应链中的先知先觉企业,面对竞争环境的压力,大胆创新,纷纷采用煤电智慧供应链管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管理效果,值得煤电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企业学习借鉴。

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是华电集团煤电供应链燃料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管理优势,抢抓机遇,通过强力整合华电集团内外部煤炭资源、物流资源、客户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加强战略协同和精益管控,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管控精益”的智慧供应链服务与管控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内外部一体化的互联网+煤电智慧供应链战略管控创新模式,燃料物流综合成本同比大大降低,极大地提升了华电集团战略协同核心竞争能力,开创了我国煤电智慧供应链实践的先河。

篇(6)

去年底,京东宣布正式成立京东Y事业部。Y事业部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塑造智慧供应链能力。于永利出任该事业部负责人。于永利是IT技术出身,做过ERP实施,担任过CIO,过去几年则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智慧供应链”。从CIO到智慧供应链负责人的转型,于永利认为,最重要的是更懂业务,具备精准的专业能力,“不仅要深耕技术,也要深耕业务。”

供应链“无人”体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到底在京东供应链扮演怎样的角色?

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很火,但实际上京东内部做数据、算法和应用已经好多年了。目前,京东数据总量已达200个BP,每天新增1.5个PB,日处理已达150亿条。“在Y事业部,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流程再造,实现供应链效率最大化。”于永利说。

供应链的源头是好商品。现在商品极大丰富,但并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外面的全部商品都搬到京东上卖,要选择最贴合消费者的商品,同时也为供应商输出最适合的产品。“好商品”就是把商品“分好堆”――哪些SKU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哪些是要赚净利的,哪些是赚毛利的,哪些是赚流量的。京东目前有300万个SKU的自营商品。如果靠人工,每人管一两百个商品是可行的,但到了500个或1000个,就需要工具介入。“我们希望用数据和算法为商品分好堆,这就是大数据选品”。

“分好堆”后的下一步是要做定价。定价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复杂,像产品的生命周期、竞争信息、促销信息、是优先毛利还是净利、季节因素等。“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在其他10多个参数都平衡的前提下,保证其中一个参数最优。”于永利解释说。通过京东的数学专家,智能动态定价被抽象为数据和算法问题,帮助采销找到更合理的价格。

在动态价格研发过程中,找到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是一个探索和挑战。现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放在首位的可能并不是价格。例如,在新米上市季,一些消费者把新米作为首选。而一些住在购物不便地方的消费者,希望第一时间收到商品。京东要找到消费者购物决策因素的真正排序和对价格的敏感度。在这个前提下,再设置合理的价格防护栏。这样,既能让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也能让商品体现价值,让供应链健康可持续。

除了商品和定价,在智慧供应链的探索中,最重头的是要做出“好计划“,这无论在传统供应链还是正在到来的智慧产业链中,都是一个大挑战。现在,京东用人工智能技术应对这个挑战。

“预测技术是整个供应链的大脑,它在我们积累的供应链经验上,加入数据和算法,预先感知消费者行为,提前把商品运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在提高库存转化率、优化库存管理的同时,满足消费者体验。”于永利说。

京东已在供应链计划和预测上耕耘四五年,这是整个供应链中目前做得较深入的环节,也是让其在全球供应链大赛中一鸣惊人的基础之一。“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先从图书品类开始测试完善算法,进行覆盖。然后做3C,发现图书的算法不适合3C,于是在垂直领域做进一步研究。四五年才覆盖了所有SKU,过程很艰辛。”于永利表示。

目前,这个人工智能支撑的计划体系,可以预测某个商品SKU当日、7天、14天、28天、半年、全年等不同时间段上,在京东300个仓中各应备多少货。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Y事业部要把库存管得更好,价格做得更好,商品选得更好,这是智慧供应链的大前提。”于永利说,“我认为这还不是未来。智慧供应链应是人工极少参与的未来。机器智能在未来的比例可能是30%、50%、70%,不断提高。”

“命运共同体”

最近,京东把供应链经验开放,京东智慧供应链白皮书。

“白皮书中告诉大家,智慧供应链该怎么做,它的一些逻辑和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接触学习到京东的精华部分,让品牌商认识到供应链协同,这是第一步。”于永利说,“下一步,我们会陆续开放一些核心算法,像定价算法、预测算法、运筹学算法,这是技术开放。先有思维,再有技术,希望大家一起打造一个大供应链平台,这是未来的重点。”

在供应链业界已有这样的认识:供应链是开放和包容的,企业发展供应链应实现协同,让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能互利共赢。“供应链中某个环节亏损了,整个供应链平台不是要降低成本,而是要提升成本,来保证这个环节的健康度,供链要构建命运共同体”。而正在到来的智慧供应链,本质不是利益分配,而是新价值创造。只有这样,供应链才是有生命力的。

2014年,京东与美的开始探索供应链协同,双方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IT系统,要实现“以销定产,达到零库存”。之后,在不同行业,京东与大品牌商分别打造了样板工程,探索行业供应链。

篇(7)

[DOI]10.13939/ki.zgsc.2017.09.172

1 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项快速发展应用的新技术,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由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最早提出来的。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最早是在2009年8月,时任国家总理的同志深入阐述了“感知中国”和物联网传感技术新理念,物联网得到快速发展。

早期,“物联网”也称“传感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的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用户端扩展和延伸至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条码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微纳传感器、数码摄像头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011年5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1年)》给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连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概括来说,物联网目的是实现万物互联,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主要内容:一是硬件层面上,物联网把射频识别(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红外传感器及其他多种传感器等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二是软件层面上,物联网将采集到的海量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服务器上,并采用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物联网在生产、营销、物流的未来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物联网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物联网的应用有三个层次:一是传输通信,它是物联网应用的保障。利用企业网、互联网、无线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通信载体将感知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送。二是全面感知,它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利用RFID读写器和标签、传感器、二维码、条码阅读器、智能终端及其他各种感知设备实现随时随地对各种对象信息的采集,全面感知世界。三是应用方案,它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物联网是面对具体应用而存在的。物联网的创新、普及和应用,要以具体的应用解决方案的整合创新为出发点。

以物品状态信息作为流动主体的物联网应用,是物流供应链的关键。通过物联网,可以使得物品在整个供应链上下贯通,提高物流运输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形成端到端的智能物流配送服务流程,保障配送。管理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定位最优线路,实时向运营车辆发送指令,实现对物流车辆及司机的全程监控和调度管理,可以使得运输过程的数据传输更加正确、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对车、人、物、路、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保证货物在最短时间送至消费者手中。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标签随时查看货物从生产到存储到出库全过程信息。运用物联网,能够促进物品在物流供应链流转过程中的透明管理,可视化程度更高。物流中心内部的上架、补货、扫描、发运等进程都通过相关信息系统进行跟踪和监控,供应链的每个成员都可以追溯产品生产者、产品特征以及产品流转运动轨迹,依此推广品牌和降低安全质量事故。对于物流行业整体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可以分为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下页图所示。

感知层主要是获取并处理物品信息,由最低端的条码标签、RFID标签、传感器、摄像头、GPS以及传感网关、传感节点设备组成。主要是对物流供应情况进行信息采集。网络层负责传输感知层信息。应用层是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转化成视频、数据等方式,方便对物资进行调度、跟踪监控、运输安排、仓储安排,从而实现物资流转的全程可视。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推动企业物流供应链向智慧化、智能自动化发展。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物流供应链的构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采购、生产管理

在采购、生产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采购、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物料、零部件进行质量跟踪和追溯,对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自动识别,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有助于帮助生成者合理安排生产和进度,保证生产线稳定作业,保证产品质量。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架构

3.2 运输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运输车辆进行智能调度、在途监控,实现对运输路线、运输时间与运输货物的可视化跟踪。此外,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行车线路,提前预知货物的到达时间,进一步提高运输到货及时率和客户物流运输跟踪体验。

3.3 仓储管理

通^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库自动扫码出入库,自动指引上下架,在库自动化盘点,对库内存放位置进行精准定位等,实现准确收发货,及时补货,降低库存,减少物品损耗。

3.4 销售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减少销售物流等待时间,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进而提升顾客满意度。

3.5 物流设备设施管理

物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应用能力,促进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向智能化发展。除了比较成熟应用的条码技术、RFID技术、GPS、G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外,物流设施设备都将嵌入RFID电子标签或其他感知载体,通过标签所记录的信息帮助相关信息系统及时掌控各项物流进程,促进物流管理、运行效率提升,降低物流成本。

4 结 论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智能化物流供应链的构建可以使得物流环节更加高效便捷,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化、可视化,利用新的RFID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感知技术,将带动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推动敏捷智能的供应链变革,开创智慧物流新局面,并从整体为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蔡丽艳.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J].物流科技,2010(12).

[2]白剑,金静阳.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J].科技视界,2013(26):21.

篇(8)

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智能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宁波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016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式生产,而是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按照客户订单、客户化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的拉动式生产。借助于庞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动是工业4.0时代实现上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综述

制造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郑丽娟(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2002~2013年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盛珊珊(2015)从智能制造对供应链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唐振龙、陈湘青等(2015)认为工业制造业到了工业4.0的智能制造能促使物流业与制造业走向融合。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像制造业的全面渗入,可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灵活度配置和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从工厂布局、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等进行变革。工业4.0时代的智能物流服务的是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供应链、生产链,在工业4.0时代,客户需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继续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快,这些不仅仅是智能生产系统本身的问题,更是对整个服务于智能生产供应链的物流系统提出的挑战。与此同时,业务流程、物料供应链由传统的企业内部为主的链接发展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上下游高效供应链为纽带、以企业之间的智能物流为支撑的虚拟制造体系。从物流与生产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智能物流是实现从客户到智能制造工厂环境的关键,也是构建整个智能工厂的基石,具体而言包括从智能采购物流、智能生产物流以及智能销售物流等不同的物流作业环节。

从生产物料周转单元来看,智能物流系统需要具备既有自助管理本单元库存的能力,又有具备与该供应链上下游作业实现自动库存报告与动态更新的能力,实现单个生产流程对库存的智能化控制。在这方面,德国物流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自主研发了inBin智能周转箱技术,并且通过该周转箱技术实现了对企业整个生产、运输系统的主动控制,使得运输系统能自动地将箱子送达对应目的地。

三、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政策梳理

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宁波在智能物流发展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宁波市就制定了《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服务规范》、《第四方物流平台电子商务交易规范》等12个第四方物流平台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作为全国首创的该领域标准,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专项物流技术,综合集成各种物流信息,实现互联共享、融合创新,构建具有优化资源、中枢决策、流程协同、人性化服务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并且在2012年,宁波市全面启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市质监局和市发改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宁波市物流行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研究形成了《宁波市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围绕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对智慧物流的定义及其标准化工作的功能特征、任务目标、关键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依据,在具体实施方面:宁波市相继开展了20多项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涉及平台服务、集装箱运输、危化品运输、零担货运、仓储管理等物流产业各个领域。其中,既有塑料电子商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有交通物流业RFID技术应用、航运交易服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集装箱双重运输服务等一批省、市级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

从现有的主要物流体系平台状况来看,宁波现有的智能物流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物流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和具体的非企业生产物流方面,而针对以企业生产物流为核心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物流产业及物流服务还较少,但这恰恰是工业4.0时代,制造业链接消费者实现按消费者需求完成低成本的拉动式生产的关键之一。

四、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展望

宁波物流业要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在现有物流体系基础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切合宁波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慈溪家、余姚塑料以及新兴材料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物流智能化升级服务。

首先,可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资金等资源的调动进行科技资源的集聚,通过以智能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驱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实现现有产业物流供应链上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实现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要先具备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占领制造业高端的恰恰又是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要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必须着眼于企业智能制造所需的包括智能物流在内的资源的获得;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特点和规律,整合现有的宁波智能物流、平台标准,借鉴国内外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智能装备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

最后,通过“制造+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链控制力。当前,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提升价值链控制力的焦点,因此宁波发展“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业也应考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服务”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附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丽娟.灰色关联模型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地区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2]盛珊珊,邱伏生.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应链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2.

[3]唐振龙,陈湘青,王卫洁,关秋燕.工业化演进与制造业物流发展及对佛山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12.

篇(9)

大数据在我们中国的起步比较晚,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当前,大数据应用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比较多的是市场需求和营销两个领域比较多,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大数据分析在供应链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存储在供应链领域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大数据分析的内涵

大数据分析是基于网络自由流通,通过大数据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决策等,从而实现大数据知识体系中的资源按需使用、能力智慧管理、过程职能控制。因此大数据知识服务体系是大数据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全世界有将近90%的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传统的知识服务体系又无法将知识进行纵向扩展和多角度的眼神,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而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的,能够实现知识的纵向扩展和眼神,同时在提取大数据信息的时,还能为一些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常规或者深度分析以及知识服务竞争力方面的分析,帮助企业进行有效预测。

与传统的数据分析相比,大数据分析在服务模式更趋向于个性化、智能化、自主化、体验化,技术上呈现规模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特征。大数据分析最典型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大数据分析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数据信息只能是代表过去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未来社会发展变化,谁也无法预料;第二大数据强调用户的参与,所有大数据信息来源、服务资源、知识体系都是来源于网络大数据这个环境中,很多数据资料都是来源于大数据用户,所以大数据分析的时候,更多的体现在用户自身需求上面;第三大数据是一种自主需求的智慧服务;第四大数据需要付费按需使用;第五大数据是一种共性技术与个性技能相集合的知识服务模式;第六大数据是绿色环保的知识服务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最先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的新的管理模式。直到90年代中后期,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由国外一些跨国公司传入我们国家,我国才开始了有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供应链管理,是从企业的供应链为中心,通过供应链管理,让客户以最少的成本,让客户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达到缩短企业资金周转时间、实现企业盈利增长、减低企业风险等目的。

(一)供应链管理的内涵。每一个企业都处在一个相应的供应链条上,所有的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渠道才能最终到达客户的手中,供应链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作为管理对象,通过协调和优化供应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创造更高的利润,从而达到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最大利益化,实现企业的共赢。

(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目的。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程度、提升企业产品流程和服务质量,让供应商和制造商能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

三、供应链管理与大数据融合

(一)供应链管理引入大数据。在互联网和云时代的发展下大数据可以满足现代市场对数据资源的需求。大数据不仅仅有着庞大的数据量,同时能够有着更深层次的数据利用价值,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可以优化供应链。通过分析企业大量的数据信息能够对其中隐藏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能够在经营管理、交易模式等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优化企业供应量的管理,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提升企业数据资源的价值。应用大数据,能够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基础。目前供应链和网络一体化发展模式是未来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在供应链发展中,需要不断加深中间业务环节和内容的复杂程度,企业对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处理质量、市场业务开拓、合作伙伴选择、商业运作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大数据引入供应链管理,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全程协同数据,运用云计算对数据进行获取、跟踪、预测、分析,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可靠信息,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

(二)大数据升级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发展与大数据的运用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供应链上从需求、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到对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各成员通过大数据的运用进行监控、分析、反馈,对供应链全局进行掌控,以提升供应链运营的有效性,有效减少供应链成本,并实现从历史数据决策向即时数据决策的推进。大数据在供应链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将企业状态、交易过程、资源运用等数据可视化,而是通过有效的数据配置和管理,对数据资源深入发掘,并充分运用至企业经营决策与实施中,通过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加快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运营节奏,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响应速度,以推动供应链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供应链自身价值,形成智慧型供应链。大数据在数据加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挖掘、管理、分析大数据信息,从而将企业流程优化,为企业打造新型的产品,优化供应链,提升供应链价值,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和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特点,进而提出了大数据和供应链融合的价值,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篇(10)

中图分类号:F713.36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智慧物流概念综述

在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2009年12月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又称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了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目前,智能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物联网背景下,李书芳(2010)认为,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术,完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服务,同时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整体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和匹配的管理和服务技术基础上,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发展状态。

章合杰(2011)从智慧物流的内涵、概念、功能、体系结构、价值及智慧物流的实施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对智慧物流的理解。

智慧物流一般定义是指将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运用于物流领域,实现物流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动,使得物流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甚至达到“智慧”状态。

1.2 智慧物流内容体系

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区域智慧物流、国家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1.2.1 企业智慧物流层面。在企业层面,应用新的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智慧化和一体化。

1.2.2 区域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省、市或经济区域等)建设智慧区域物流中心。就是指通过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区域各个层次的物流系统,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化及网络化,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满足政府部门监督行业与规范市场的信息需要,使得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1.2.3 国家智慧物流层面。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和规范、政策和制度等,鼓励及支持智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整合地方物流信息平台成为全国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1.3 研究目的

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智能物流是国家物联网重点投资的十大产业之一,也是宁波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智慧物流,有助于促进宁波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打造更为完善的物流辐射网络,实现物流业、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为广大企业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强大竞争力。而发展智慧物流,宁波又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人把宁波市智慧物流发展情况与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宁波智慧物流尽微薄之力。

2 国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近年来,智能物流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标准上,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和设施的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系统运转难度。在物流信息交换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各国之间的系统交流更简单、更具效率。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沃尔玛在1969年开始使用电脑管理跟踪库存,并在1979年率先采用24小时物流网络化监控,完成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的工作。美国联邦快递利用InterNetShip物流即时跟踪系统,让包裹准时送达率达到99%。美国UPS公司则是通过条码、扫描器、数控笔、全国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即时地跟踪、监控货物在全国各地的行进状况,并提供给顾客进行即时查询。美国Fisher公司在应用第三方物流公司Catepillar开发的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后,销售额、货物量、库存周转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英国电信也与Omnitrol Networks合作,部署基于RFID的零售库存解决方案,实现即时库存管理与追溯,创造更加智慧化、协作更紧密的供应链。日本AIS研究所研发的RalC系列三维物流规划设计仿真软件,在多个行业的企业物流等都有应用,并且产生了相当好的效益。

3 国内“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3.1 电信引领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

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大旗的引领下,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与当地政府、高校及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平台,构建“智慧物流”产业环境。电信成立了物流呼叫中心,组建全区域VPN网,提供天翼定位、全球眼及无线全球眼等服务,实现了对货物运送、存储全过程的调度和管控,让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大大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3.2 “物流淘宝网”+“示范工程”的广东模式

广东林安物流园创建于2003年,是广东省、市、区重点扶持大型物流超市发展项目,是以网上信息交易平台()、网下物流信息交易市场(林安物流信息交易市场)、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总部、物流招投标中心、物流结算中心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园区。是国内目前唯一实行物流信息网上、网下实时交易的市场,会员单位或个人可以在交易所的网络平台上货物托运信息和车源信息,互相联络达成交易意向,组织网上竞价。为降低网上交易的风险,平台还建立起了一个3重保险的全方位验证体系:实名制,车险+林安物流首赔担保,车位通GPS全程监控定位系统(随时监控车、货去向,保证不会出现骗车、骗货及货损得不到赔偿的问题)。依托该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广州林安开张了全国首家的“物流超市”,形成了一个“物流淘宝网”。

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肇庆致美物流(城市快速配送中心)是工信部全国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此工程为广东物流企业向转型升级实现“智慧物流”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广东省物流协会在加入工程申请的审查、工程的中期检查和验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审查通过的企业,协会根据其所在行业的业态、行业特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为其量身订做实施计划,这个计划是包括了物流装备改造、企业品牌培育、管理水平提升、行业自律强化、物联网技术应用“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五位一体”的每个方面都有详细的条款和标准,只要有一方面不符合就视为不合格。所以,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也不仅仅是对车辆等装备进行改造,而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3.3 南京以标准引领的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模式

在智能物流领域,南京市企业主导起草了20余项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以标准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催生了南京(江宁)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的成立。联盟是一个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旨在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开放性的政产学研多方面共同推动的工作平台。联盟的任务是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的接口和标准,组织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集体攻关,出台技术标准,促进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共享,实现技术研发、市场、技术标准、产业链等方面的全面联盟,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全面提升南京市乃至全国智能物流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宁波市一直在物流领域尝试推进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开发应用港口智能闸口系统、智能集卡系统、智能集装箱系统等物联网应用系统,推进了宁波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信息网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了数据中心。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共建了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及“IBM智慧物流中心”。与中国联通携手建立了基于IBM物流行业解决方案的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融合IBM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析及移动等一系列全球顶级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为货主企业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供应链可视化、供应商门户网络、供应链网络优化、运输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未来五年,平台将吸引100家企业加入平台并实现在线交易,实现年线上物流业务交易额500亿元,建成覆盖华东,辐射全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5 宁波智慧物流SWOT分析

5.1 优势

物流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及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为区域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奠定了一定基础。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提升了宁波整个物流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5.2 劣势

缺少智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跨行业和跨系统之间的信息还不能共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智慧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高技术设备研发比较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物流技术设备缺乏,物联网技术、新装备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体制和商业模式有待创新,与智慧物流的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5.3 机会

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智能物流关键技术攻关。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智慧浙江”的倡议,宁波市政府把智慧物流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三大先行试点工程,出台了《宁波市智慧物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了智慧物流建设步伐。智慧物流技术逐渐成熟。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投入宁波智慧物流建设洪流。这些都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4 挑战

宁波智慧物流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采购成本过高,制约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产业与广东、江苏、上海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法规不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6 宁波智慧物流发展对策

一般来讲,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和行业组织、最终用户等。当前,宁波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要走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6.1 政府

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技术标准建设和平台整合,形成“四网融合”、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环境。通过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创造国内外合作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智慧物流建设中,引进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智慧及相关解决方案,引进和实施国内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机构和项目,集中各方力量对智能物流关键技术进行合作攻关,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6.2 行业

行业组织主要指物流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要以它为载体,成立联盟专家委员会,尽快制定和提出智慧物流相关标准争取成为全国甚至全球标准。由其组织提出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的立项、检查及验收标准,并为加入到工程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促进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和成果共享,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管理模式创新。

6.3 企业

企业的职责是找准产业链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智慧物流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发展物流商业智能,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并以此开拓市场。加大智慧物流的几个方面在企业中的应用,建立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及智慧企业供应链。

6.4 高校及研究机构

宁波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精力进行理论问题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开设与智慧物流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创办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促进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和智慧物流科技创新。

6.5 用户

用户主要是在应用中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7 结束语

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智能物流代表了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面,它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宁波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但智能物流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发展既要跟随世界智慧技术、智慧国及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也要以点带面,示范推进,逐步发展,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 张成海,张铎. 现代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文和.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 物流技术,2010(7):172-173.

上一篇: 双减政策概念 下一篇: 医院辐射防护工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