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策略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7 15:49: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发展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业发展策略

篇(1)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篇(2)

2日本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及当前衰落的原因

2.1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产生及背景

CSA起源于1965年的日本,20世纪5O年代后期,日本因发生“水俣病”事件而引起全民对于环境和食品的恐慌,安全健康的食品成为人们迫切需求,同时日本与国外农业贸易的失衡也影响着其食品供应,当时市场所谓的有机食品没有统一客观的认证体系而且供求也不平衡,这样就促使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直接合作,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义务劳动、参加支付预付款等方式鼓励农民生产有机产品,如牛奶和蔬菜等,并得到相应的产品配额,这种小规模、地方、非盈利的社区支持农业被称为“Teikei”【l1,该模式倡导的有机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使人们更加注重地方的生态环境和永续发展,对日本有机农业运动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这种社会支持农业形式也逐渐影响到欧美,在20世纪7O年代在欧洲出现,80年代传到美国。社区支持农业之所以在日本首先发端,而不是其他国家源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日本自二战以后,人们为了度过难关,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组成了大量的合作社,特别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乎囊括了所有农户,这些合作组织都基于小农经济,平均农场面积仅1.5hm2[1,消费合作社发展成员达两千二百万之多n。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为日本战后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遇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食品危机时,人们为追求有机生产,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合起来,“Teikei”模式应运而生。

2.2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不同发展阶段

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呈增强趋势,反而在进入新世纪后在逐渐衰减o"Teikei”产生后,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20世纪70年代是发起阶段,1971年日本成立了有机种植协会,1978年日本第四届有机种植大会上提出了“Teikei”发展的互助、协商、民主、控制规模、逐步发展等十大原则,使得其发展逐渐走上规范的道路;8O年代是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80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和无核化社会运动使健康、安全食品得到空前关注u,大量城市消费者开始寻找有机产品,直接带动了这种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9O年代多样化发展阶段,形式多样“Teikei”模式得到传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日本有机农业协会和《土壤与健康》杂志成为一面旗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在CSA发源地日本,社区支持农业“Teikei”模式却在逐渐衰减。

2.3社区支持农业在日本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当前日本“Teikei”的发展困境重重:参加人员日益减少,参加主体家庭主妇和学生人数逐渐降低,而老人、双职工以及有小孩的家庭因又很难加入劳动;消费者在固定单调的供给面前变得越来越麻木;有机蔬菜市场的涌现,以其方便快捷的运送体系,紧盯民众之需,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订购,同时也允许志愿者加入其中,人们选择更加自由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灵活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究其衰减原因,并不是人们对有机食品兴趣降低,而是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影响使然Ol。从外部来看,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日益全球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财团、大公司和跨国企业陆续进入有机食品领域,本国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而人们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安全食品连锁店以及有机农产品分销处规模和数量猛增,人们更愿意直接购买这些有机产品。其次,在“日本有机农业标准”颁布后,多数农场没有经过有机认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在标准实施前日本有1万个有机农场,但经过严格认证后只有约4000家取得了有机农场认证证书,这样就使得原来主要以个人信任为基础的模式很难防守全球行业标准的进攻。另外,“Teikei”兴起之初人们不单单是为了得到有机食品,而是追求和宣传生态和自然的价值理念,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强盛,那些需要经常性、固定性参加紧密型公益组织开始逐渐下降,松散型的得以增长,人们为了价值追求可以自由方便加入而不必受原来束缚。从内部来看,首先,参与者个人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迁,大量家庭主妇开始参加工作,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Teikei”的劳动和运作。其次,固有的内部矛盾日益凸显,“Teikei”的发起是消费者的运动,为了保证生产者的利益,要按照一定的价格提前给预付款,并签订固定的合同,但是,一旦出现生产过剩,双方就容易产生矛盾n;再者,也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合作关系,双方在建立关系之前,需要信任对方,之后应该民主平等,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消费者往往需要参与劳动,甚至被生产者分派田间劳作、分拣、运送等繁琐任务,长期下来不免疲惫。此外,实际运营中也有一些棘手问题不好处理,诸如生产产品种类,难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而生产过剩大于需求,利益又难以再分配;因具体生产资源和生产经验等限制,在很大程度上种植计划往往被生产者决定,消费者就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产品相对单一,即便是这样,常常也会由于天气、配送等影响不能够确保稳定供应;长期繁杂的生产和管理,尽管有志愿者参加,有时也难免产生厌倦,而聘用全职人员又增加了经营成本;由于生产有机产品是直接保护了环境,而不单单是为了产品,而对环境贡献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生产者往往更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价值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双方合作的凝聚力。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日本的社区支持农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逐渐趋于衰减。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连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新型模式“sanchoku”,强调有机生产和产品直销,而不用消费者参与劳动,和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主导的地方食品运动“chisan.chisho”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Teikei”模式的不足。

3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在美国尽管兴起较晚,但是两国相比,日本的社区农业主要强调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产销经营模式;而美国社区农业在此之外,更注重背后的社会功能和价值选择,如社区活动、民主决策、消除社会偏见和对全球化的反思以及对生态伦理的推崇口。这种模式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尽管不像有机认证有权威部门为其颁发资格证书,人们仍旧投以热情,给以人力、财力支持并乐此不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3.1美国CSA的兴起及社会背景

社区支持农业在2O世纪70年代引入到欧洲,8O年代传到美国,美国第一个登记的农场于1985年出现在马萨诸塞州,发起人试图以此来弥补主流食品供销体系的不足”。CSA先行者JanVandertuin在南波克夏的印第安边线农场(IndianLineFarm)把瑞典的CSA模式介绍给RobynVanEn,随开始着手实践,起初的参加成员可以选择以1份额或半份份额加入,经过4年的发展,成员由刚开始的30个增加到150个:次年,新罕布什尔州的威尔顿寺庙农场(TempleWiltonCommunityFarm)也开始进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刚加入的会员按需分配而不管缴纳会费的多少。之后,CSA作为恰逢生态伦理思潮过后开展的一项社会运动,即作为可持续农业运动的一部分,在美国从东部向西部得以迅速推广。CSA的发起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们根据双方协议灵活调整,各具特色。与日本相比,美国CSA的兴起也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7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民间就已成立了自然有机农场协会(theNaturalOrganicFarmersAssociation),推动了有机农业发展,使有机食品逐渐受到人们青睐;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期间,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环保人士等大力宣传可持续农业,CSA日益受到人们关注;9O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地方食品运动”,反思食品受制于跨国垄断企业的现状,谨慎对待工业化生产和转基因食品,提倡自由选择、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反对长途运输、工业化生产、过度包装和廉价低质食品,很多学校、医院和社区加入进来,进行社区农园和市民农园建设,另外农场主还可得到政府及推广机构的技术培训和服务,这些无疑为CSA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2美国CSA发展现状

美国CSA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大西洋岸和中西部北方地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分布最多的州包括纽约州、加州、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州和康斯威辛州。在威斯康辛州,从1988年第一个CSA开始,到1996年已超过65个;在麦迪逊,从1992年第一个CSA,到1996年参加居民已有约8000人参与。在土地属性方面,调查显示美国的CSA租赁土地占很大比例,1999年和2001年分别占27%和23%1。在生产方式方面,大多数CSA农场采用了有机种植或生物循环农业方式。关于成员的加入,参加成员申请的份额,通常可以满足一个中等规模家庭的蔬菜供应,有时也可以申请半个份额;成员加入费用因生产季节、成本、产量、质量及配送等差异而各不相同,通常为300~700美元口。关于成员退出,Henderson在对354个CSA的调查显示,仅有5.4%的成员打算退出,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变迁,同时也有个人身体情况、收入等因素影响。成员的更替是CSA发展的自然现象,美国CSA当前仍旧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美国现在有约200万个农场,约有80%为小型农场,而且大部分为家庭私有,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把产品通过CSA项目、农贸市场、粮食合作社等渠道直接出售给消费者1。2007年的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已有12549家农场采用社区支持型模式开展生产[241,可见美国的CSA发展之快。

3.3美国CSA蓬勃发展下的小规模、多元化趋势

美国的CSA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亦表现出2个明显趋势:地块规模较发展早期趋于减小、类型日趋多元化。1997年CSA农场面积小于20hm的比例占72%,而2001年调查显示,面积小于4hm2的比例达84%,小于2hm2的占65%】。此外,CSA组织结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依照最初主导的发起者,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农场或农民发起的CSA(Farmer-InitiatedGroupCSAs),成立农业生产者直销组织直接向消费对象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产品价格一般很理想,多数能以市场同等产品价格的80%出售;第二种是消费者发起的CSA(Consumer-InitiatedCSAs),由城市社区居民组织发起一个CSA计划,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选择地方生产有机产品,促进环境友好寻找合适的农场或者农民生产特定的农作物或其他产品;第三种是农场或者农民与消费者共同发起的CSA,由社区居民及附近农民协商、合作,共同制定一个CSA计划,一起管理CSA的日常运作。以上这些都是CSA的基本模式,在实际开展中,结合社会需求和理念定位,具体形式日益趋于灵活多样。表现为:产品种类多样化,如一些CSA拓展其服务功能,被称为组合模式CSA(mixandmatchstyle),消费者不是固定被动选择既有蔬菜产品,而是主动选择自己喜好的产品种类进行组合,从蔬菜、水果到鸡蛋、肉类、牛奶、自制奶酪、面包,甚至花卉等多种农产品及加工品;服务对象多样化,通过联系地方教会和食品银行等公益组织,向急需食品援助的老年人、患病者、流浪者或教区居民开展无偿配送,同时以折扣会员价等形式吸纳需要帮扶的社区成员,与特定人群合作发起CSA,如学校学生、养老院老人、社区农园成员等充分发挥了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CSA多元化发展;合作形式多样化,以上类型以多元形式存在,如生产方部分地块参加CSA,其余的仍按常规方式生产,而消费者特别是学校等单位也可以同时加入多个CSA,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按季节、年度分期付给生产者预订款,也可以采取一次付款或认养等方式长期获益。

4两国CSA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及美国的实践证明:如果CSA只是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其执行力就日渐削弱;而美国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得以迅猛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所处的地位和价值取向不同,只有充分尊重对方,双方都开展再教育,农民需要普及环保知识,消费者要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灵活协调内部矛盾,两者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理念,才能持续合作:人们加入CSA的同时,要求尽量减少时间和义务劳动的束缚,因此,招募志愿者、雇佣外部劳动力可能是社区支持农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良好的社会基础是其兴起的必要条件,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况且CSA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政府及公益组织等可以支付一定的环境份额予以适当鼓励,CSA进行有机认证,有利于提高公众认同度。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的社区农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而中国的社区农业发展刚刚起步,多数关注者缺少对CSA的系统认识,对其营建程序知之甚少,从而影响CSA的顺利推广,基于两国发展经验和对美国洛杉矾地区CSA个案的调查访问,对此总结如下:

4.1开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1)CSA可以很好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加入社区支持农业,农民的新鲜农产品去掉了中间商可以直接在当地被买家收购,降低了小农户在全球化市场条件下的被动性,农民不必担心价格大幅波动对自己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农产品有了稳定的市场,农民有了收入保障。

(2)csA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日常话题之一,而在社区支持农业中,消费者可以跟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从而降低了生产者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等化学品以及对包装的依赖,确保了生产环境、生产方法及产品的安全,建立了城乡食品“绿色”通道,这些让消费者吃了定心丸。

(3)CSA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开展频繁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了市民和农民的交流。使得生产者同城市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强化其服务意识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人们对当地农耕文化的认识和对劳动者的尊敬,更加珍惜劳动果实,同时也有助于革新其消费观念。

(4)有助于提高环境质量和生产品质。多数CSA采用有机生产,对于施肥和害虫防治等都与严格规定和限制,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因采用有机生产而相对于常规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得到消费方得资金支持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选择有机产品的同时也是在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同时差异化定位,也促进功能的多样化。

(5)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社区发展。农民以其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得到社区消费者的相应回报;城乡共享健康食品和美好环境;通过把过剩的农产品可以协商捐献给食物银行、救济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也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生态和农业文化教育;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了当地闲散劳动力,并为城市社区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锻炼机会。此外,通过加入CSA,使人们返璞归真,近距离接触土地和绿色,放松身心,感恩自然和传承农耕文化,播种希望、辛勤培育并饱尝丰收的喜悦。总之,CSA具有多种功能,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食品。

4.2社区支持型农业建设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

(1)发起者号召成立CSA,开始招募成员。向朋友或邻居建议或联系现有的合作组织、学校、团体、协会等,参加者都要遵循平等信任、互利互助、协商管理的原则。

(2)筹备预备会议。详细介绍什么是CSA。地方食品的益处、支持小型农场的意义等,解答现场提问,评估参与者的认同度,并吸收热情高的参与者成立核心小组。在接下来的讨论会上,形成共同理念。如对有机食品、地方食品的认识,是否吸收不同社会背景的成员,是否允许儿童参与,如何分配劳动份额,生产产品的种类以及是否愿意公开成员信息等。

(3)核心小组开始筹备具体事宜。确定种植者和生产规模,产品分配原则及配送范围,明确成员责任,审议生产者提出的预算,制定会费和交付细则,明确目标种类和数量规模,制定儿童守则,明确购买的配套装置所有权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开始宣传,组织招募,招募成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控制成员规模。

(4)参加成员达成共同协议。提前支持下季产品的预付款,分担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损失,参加田间劳动、配送以及其他日常工作,登记注册法人资格,可以是消费者协会、农民合作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或非盈利组织等。

(5)融资、获得土地。启动资金包括生产者分摊资金、消费者会费、外界捐赠款项、借贷等;土地使用权获得可以是生产者自有土地,也可以通过土地信托组织、中介组织进行租赁。

(6)具体分工及经营管理。参加农场劳动及日常管理的包括会员及其家庭、雇佣人员及义工和见习生,参加劳动成员日常安排主要包括田间日常劳动和配送两大部分。按合同协议明确各自职责。开始正常运转后,具体经营管理维护事宜由所有成员民主决策,协调实施。

5关于中国发展CSA的讨论及展望

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兴起不是因为粮食蔬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其生产质量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健康和安全。而着眼中国国情,一方面要实现13亿人口粮食的自给自足,另一方要求开展持续农业生产,给后代子孙留下可持续的生产资源和环境,笔者认为,开展CSA合作,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途径,可以在如下方面做出一些思考和尝试。

(1)深刻反思中国当前小农户农业生产现状。中国空前的城市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外出打工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由于劳动力成本明显增长,为了“省事省力”,农民更热衷于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的应用,而且常常过量使用,这种高污染和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因此,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来化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矛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篇(3)

二、金融机构对订单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三年永清县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至2012年全县各项贷款分别增加86953万元、93620万元和85807万元,远高于2009年(增加43141万元)以前各年度,其中涉农贷款分别增加63985万元、84308万元和72821万元,而其中订单农业贷款一笔未放,据调查,永清县能够形成订单农业的不仅仅是蔬菜产业,其中棉花加工、奶牛养殖均是订单农业的生力军,特别是棉花加工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高峰期每户企业资金需求在300万元-400万元,全县棉花加工企业年资金需求总量在1.6亿元左右,而每年仅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20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达1.4亿元。造成金融机构对订单农业支持乏力的原因:一是受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对纯农业贷款投放积极性不高。二是金融机构创新意识不足,缺少适合订单农业的金融产品。

篇(4)

1.1形成都市农业布局

通过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基本形成。在城市农业圈中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园艺、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在平原农业圈中,接受城市农业圈产业的转移,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配套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农业圈中,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茶、桑、果、林、中药材、畜禽、蔬菜等名特优新产品基地和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

1.2建成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围绕杭州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50条农业产业带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技术支持,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竹业、节粮型畜禽、水产品、水果、干果、蚕茧、药材、蜂业等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蚕茧、茶叶、淡水产品、竹业产量产值已在全省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值219.5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69.4%,在农业产业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1.3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成都市农业专业村1000个、主导产业状元镇(乡)20个、省级高新农业示范园区2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9个、特色优势产业强县14个、产业强镇(乡)18个,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9家,出现了“南有传化、北有森禾”的农业示范企业。在全国率先启动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程,完成项目183个,实施叶菜应急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建成叶菜基地5000亩,粮食、蔬菜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1.4提升农业生产基础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立市级示范方444个,面积34.39万亩。土壤地力等级、抗灾能力明显提高,种养结合、立体种植、农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新增农机具7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工厂化育秧、节水灌溉和大棚作业机械得到推广应用。

1.5发展物流会展产业

搭建农产品物流平台,发展农业会展业,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为提升杭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夯实了基础。构筑了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与浙江新农都物流中心两大农产品交易平台,每年举办迎新春农展会,参加京、沪、粤、港、台等地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打响杭产农产品品牌。

2统筹发展难点分析

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直接表现,虽然杭州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要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2.1结构分析

2.1.1产销结构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农业生产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笔者对余杭区的种养销大户调查发现,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占50%以上,而农产品经营和加工比例都在20%以下;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调查,从事种植业的接近80%,从事农产品经营、农产品加工在20%以下,从事农机、植保在10%以下。这说明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分析、市场预测、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1.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顺序正在加速形成。如杭州一二三产比重由1978年的22.3∶59.6∶18.1、2000年的7.5∶51.3∶41.2逐步变成2010年的3.5∶47.8∶48.7,农业经济比重迅速变小。在“三二一”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政府如何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农业城市绿肺的作用、有效保障应急状态下的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统筹城乡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2.1.3就业结构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笔者对余杭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250位从业人员调查,年龄在39岁以下的有41人,40~49岁的120人,50~59岁的77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9人,本科17人,大专53人,中专21人,高中72人,初中66人,初中以下12人。资料显示,在种养销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比例占40%以上。

2.1.4技能结构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技能。而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水平总体较低,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上述被调查的250位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为18人,中级70人,初级45人,无职称117人。资料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专业技能相对缺乏,对于先进科技的掌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2瓶颈分析

2.2.1资源禀赋不足杭州市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1/3,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597立方米,仅为全国的2/3强,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14。然而,在如此严峻的资源禀赋下,仍然存在冬夏两季农田抛荒多、夏秋茶利用率低、土著鱼种急剧减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现象,已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现实威胁。

2.2.2发展空间有限杭州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农业用地面积有限,生产方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加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被蚕食,农业用地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业发展“落地难”现象存在,并趋加剧的态势。

2.2.3基础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与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上,对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则是杯水车薪。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有些设施连正常状况都很难维持,更难抵御旱涝灾害。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建成的大项目和线形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排灌系统雪上加霜,农民仍在“靠天吃饭”。

3统筹发展对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自觉”,强化政府责任;需要“民本自发”,尊重农民意愿;需要社会共谋,把握统筹的重点和力度,注重实效、量力而行。

3.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坚决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统筹用地规划。抓住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和其他村镇规划修编、新编之机,设定发展规模,明确中心镇、中心村位置,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空间发展农业。要统筹产业规划,在认同三二一产业比重演变规律的前提下,仍要以保证“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守住230万亩粮田,建设100万亩吨粮田、10万亩市级蔬菜基地。

3.2强化农业功能区建设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功能区,以明确的土地功能来达到稳定农业产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向优质特色区域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标准化管理、集群化发展格局。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3.3培育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县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乡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现代农业领域创业,着力改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条件。加强县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4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优先”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地力培肥、农机(技)推广、种子种苗、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绿色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涉农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增强农业企业融资能力。按照“省市合力,共同分担”原则建立财政支农机制,推动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3.5积极创建区域品牌

引导杭州农业产业集聚性建设,打响杭州农产品品牌。要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按产业标准进行生产销售;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和高标准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区域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集聚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让居民了解杭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双赢”。

3.6注重生态循环可持续

篇(5)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34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最基础的项目生产方式之一,设施农业是基于机械化、工程化、工业化手段开展的农业运行模式,它有助于摆脱过去的手动农业存在的不足,为动植物生长提供可以控制的环境,突出土壤在生产中的作用,并降低劳动力投入数量,保证高品质生产。另外,设施农业也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农业的革命,提高蔬菜产量。然而设施农业的发展却很容易带来病虫害的影响,增加病虫的存活期,影响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根据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如何对蔬菜病虫害加以防治,找到有效的策略提高蔬菜的质量,为百姓提供健康的饮食。

1 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的病虫害问题

1.1 容易滋生病虫害危险

设施农业的推广,会影响蔬菜生长的气候,造成温度过高、湿度大、通气条件不好等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为病虫提供滋生的土壤,加快他们的繁殖速度。例如引发灰霉病等,造成茄子、黄瓜、辣椒遭遇威胁,降低产量和质量。

1.2 为病虫度过冬季提供场所

冬季气温低、冰冻严重,天气条件差,有助于杀死病虫,为来年夏天蔬菜生长打基础。然而设施农业的利用缩短了蔬菜种植的周期,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为病虫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1.3 增加病虫害的种类

设施农业大面积的生物技术的应用,会改变气候环境、蔬菜的生长条件等,温度、湿度的不同,必然会为病虫出现滋生土壤,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以往没见过的病虫危害,加大治愈的难度。

2 设施农业下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2.1 选择优良品种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蔬菜病虫害问题,既有生产方式方面的问题,也有作物品种选择方面的不足。如果品种选择不当,那么在后期的管理方面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在设施农业生产首先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应该更加注重农作物的抗病性能,让农作物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

2.2 正确施药

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又一问题就是滥用农药,过度注重农作物产量,加大肥料的施放力度,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产,而且会对土壤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须把握好肥料的施放度;在病虫害的治理方面,应该正确用药,针对用药不均的现象,可利用药物粉尘进行喷洒的形式能有效治理蔬菜的病虫害。对于容易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虫害,应该采取治理土壤的方式,两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2.3 把握好治理的时机

蔬菜生产与设施化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病虫害危险的出现,虫害种类不同,对空气湿度、温度的要求不同,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治理效果。蔬菜生长的初期,是最容易滋生病虫的时间段。因此,在治理病虫的时候,必须抓住机遇,做好预防工作,找准最佳的撒药时间,在蔬菜还是幼苗的时候就进行喷药,并注重喷洒方式,保证药物均匀,且控制好药物使用数量,在遇到大面积病虫害威胁的时候,更要做好及时治疗,确保实现最好的防治效果,提高蔬菜产量,及时解决病虫危害。

3 结束语

设施农业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实现集中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人员耗费,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农业设施的推广由于会改变蔬菜生长的温度、湿度,改变环境情况,很容易滋生病虫危害。对此,必须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法和手段,选择优良品种,正确进行施药,并掌握好最佳的喷洒时间,确保蔬菜产量的提高,降低病虫危害,为百姓提供健康的蔬菜作物。

参考文献

[1]张留江,李荣博,刘蕴贤.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天津农业科学,2010(2):149-151.

[2]朱增改,田平素,陈彦龙,白风歧.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6(3):17-18.

篇(6)

从近5年无锡农业发展状况调查中了解,无锡农业发展平缓、略有上升,农业总产值占全市GDP比重仅在3%左右,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的发展。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依然重要,全力推动无锡现代农业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无锡传统农业的基础较好,在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初见成效,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知名农业品牌产品丰富、具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全省领先、休闲观光农业园初具规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二、无锡电子商务比较优势

1.庞大的网上消费群体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无锡市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超过百万户,庞大的网上消费群体不仅为无锡市开展特色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为包括同城电子商务在内的特色电子商务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据2014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网购、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增长势头良好,全年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23.9%,已成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较高的企业上网率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无锡市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全省领先。早在2013年,无锡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均建立了独立的网站、上网率达到100%;本土企业上网率也达到90%,有近50%的企业或通过互联网渠道展示或销售自己的产品,或通过互联网查询和获取采购产品信息。如无锡远东电缆通过建立了子公司,建设和运营电缆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宝。“锡货网上行”综合性网上商城,更是政府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连接无锡消费者和无锡品牌商家的平台。无锡市企业较高的上网率和多类型的优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壮大了本土网络消费群体、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空间,为无锡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3.发达的物流业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交通发达,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城市。目前,无锡市已建立的苏南快递产业园区是全国首个快递产业园区,在物流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将是无锡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必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无锡市的电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物流设施和物流部门,大力发展同城等特色物流。

4.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无锡市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传统支柱产业包括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家电)等五大类。在经历了较快的发展之后,开始面临着如何应用电子商务,突破瓶颈、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性问题。目前也面临如何应用电子商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方面,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电子商务,有助于将“无锡制造”、“无锡特色”推广至全国及全球。

5.领先的信息技术为提升电子

商务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无锡市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领先的信息技术和强大的应用能力不仅为无锡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基础,也为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电子商务推进无锡现代农业发展的策略

1.选择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发展模式

由于传统农业在制度基础、经营方式、技术支持和经营主体四个方面先天不足,在市场环境下必然存在生产规模小、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和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基本特征是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是一种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无锡市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基本硬件条件已具备,特别是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目前的主要障碍依然是农民比较传统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农业企业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必要性,然后以国家农业政策为依托,实现农业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2.加强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无锡现代农业,但政府必须为无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政策扶持、组织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在做好无锡现代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投入;重点做好农业园和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及农业电子商务项目。

3.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其突出问题的根源是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通过平台建设,实现:(1)建立以品牌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包括接单、研发、生产、产品检测、成品及物流配送等环节,解决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生产,形成新的销售模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2)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市场品牌。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生产,从源头到终端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3)建立农产品需求监测和预警管理系统,适时把握市场行情和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4.建立农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信息流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来传递的,资金流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完成的。由于农业企业地点分散,而大部分农产品需要保鲜,使得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充分发挥无锡物流业的优势,结合无锡农产品的特点,建立覆盖整个无锡地区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加快农产品流通。

篇(7)

在非农产业部门自然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在农业生产领域,自然资源禀赋则一直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当今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成功实现了由“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成功地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约从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摆脱了自然资源耗竭的陷阱,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农业技术还没有根本的突破,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地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土地等自然资源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普遍和最有约束力的限制。分析中国的“三农”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而不能像传统经济学理论那样,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自然资源禀赋看做是既定的因素而忽视其作用。

二、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制约

中国在比较早的历史时期平原地带的人口密度就比较高,这种高密度的人口之所以出现,与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以及传统的地产继承习俗有关,当然也与封建时代的国家政策有关。中国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国君以及当时的许多思想家就意识到人口众多是国家强大的保证。正如《管子》中所言:“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齐国在齐桓公时期有男子20必婚、女子15必嫁的法令。越国的勾践也颁布过类似的政令,如家有30未娶的男子、17未嫁的女子,父母会被判有罪,多育子女的家庭则可获得奖励。到秦代,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小农经济的结合体制的牢固的地位,秦代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执行着相同的政策,每个朝代在建立初期都试图遏制大土地所有制,并扶持小农经济。其结果是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密度较高,形成以种植作物为主、耕织紧密结合并大量投入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的小规模家庭农业。特别是自明清代开始,这种趋势日益明显。中国人口明代时曾高达1亿左右,清中叶飞跃发展,乾隆当政的60年间,连续突破2亿、3亿大关,道光年间发展到4亿。尽管在近代中国由于连年战乱,人口增长有些起伏波动,但人口大国的地位仍然得以确立。1949年后,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营养健康状况的改善,加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和免费教育制度使家庭生育成本外部化,大多由社会来承担,从而使生育的经济约束趋于消失。中国人口从1952年的6.5亿急剧增加到1978年的9.6亿,使清朝以来本已严重的人地矛盾变得前所未有地尖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农业人口密度(耕地上承载的农业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无疑也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以耕地资源为例,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2003—2005年农业人口密度为5.5人/公顷,而世界平均农业人口密度只是1.7人/公顷,发达国家则仅有0.1人/公顷(见表1)。再以水资源为例,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左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世界153个国家中排在第121位。而且,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方和北方差异巨大,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人口占44.3%,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人口和耕地分别占了34.7%和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84%的水资源量集中在人口占53.6%、耕地占34.7%的南方地区[5]。

中国的“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是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很强的制约,从而影响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和进程。

第一,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在劳动力与耕地这两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方面,中国劳动力数量相对过剩,耕地相对不足,易垦荒地严重缺乏,人地比例关系极为紧张。中国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目标和土地生产率目标之间的关系。美国式的现代农业侧重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日本式的现代农业侧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农业发展的目标必然要以土地生产率为主,兼顾劳动生产率,由于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有利于增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增收,中国这种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紧密结合的趋势,虽然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的供给,但也带来农民增收的困难。

第二,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商业化。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大陆国家都是大规模经营,西欧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也都比我国大得多。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170,仅是加拿大的1/350。这种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一方面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农业剩余,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足够的“资本”发展非农产业,同时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和农业商业化经营却起到了抑制作用。中国在明清时期由于无新的农业技术进步,又缺乏能够调剂劳动力的工矿业政策和移民政策,人口压力与繁重的封建剥削交织在一起,全部倾注到小农经济头上,这就像一条饥饿的鞭子驱使他们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中找出路,结果是进一步加强了耕与织的结合。因为在这样小块的土地上,无论维持生活或致富,都非牢牢抓住手工业不可[6]。到现在,许多小农仍然存在种“口粮田”“应付田”的现象,商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兼业化程度高。

第三,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状况制约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形下,中国传统农业结构以农桑结合为主要特征,这与西方农业结构农牧并举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差异。西方的农牧结合,使得耕地上的一切作物都用人类的食物和家畜的饲料,比之于以农桑为主的中国农业,可以饲养更多的家畜,而更多的家畜不仅可以给人足够的衣食,而且可以给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肥料和动力,从而保证作物的丰收,使得西方的农牧业能得以协调发展。而中国农桑结合的农业需要比农牧结合多得多的劳力,在耕地不足且又面临地力下降的时候,只能靠大量投入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有限的土地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从而使中国农业走向深耕细作[7]。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畜牧业占很大比重的西方农业比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的中国农业更具有适应性。英国在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从15世纪起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生产出大量的工业产品(特别是纺织品),出口到欧洲及世界各地。这一切使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并走向富强。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使得种桑养蚕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于是出现了“桑争稻田”的局面。由于种桑养蚕较之于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大,“桑争稻田”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而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的使农村人口减少、城市工业人口增加的情况。应该说,中西农业结构的这种调整趋向,正是人口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关系制约的结果。由于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目前耕地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而不是西方经济学里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的“生产要素”。因此,只要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结构的调整就十分困难。中国农业直到1978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高达82.3%,而林、牧产值比重分别仅为3.3%和14.0%。到1984年,中国农业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仍高达78.3%,仅比1978年降低了3.9个百分点,林业占8.4%,牧业占13.3%。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或城镇,人地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后,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才出现加快的趋势,林业、牧业、渔业所占比重才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总之,目前中国的农业仍然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活动,在人口增长压力下,自然资源相对稀缺程度日益提高,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急剧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是不容易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却强行把资源配置到工业部门来实现经济现代化,最终掉入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食品价格上升,迫使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所谓“李嘉图陷阱”之中。可以说,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自然资源约束下的农业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约束,劳动力/土地不利的比率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选择,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也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桎梏。中国农业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

1.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实现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的转变

在农业发展的初期,土地是最普遍和最有约束力的限制。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主要是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且不引起土壤肥力退化的耕作制度。这种耕作制度的创新尽管能够很好地满足人口年增长率不到1%情形下食品需求的增长。但是,当人口年增长率超过2%时,它就不能保持足够长期的生产增长了。那么,在土地资源的严峻限制下,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呢?速水佑次郎教授认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的发展是这一问题的主要答案。所谓以科学为基础的农业,是指借助于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约从而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早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就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长期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对现有生产资料使用的低效率,而在于农业技术的长期停滞与生产要素长期得不到更新。这样,农民世世代代只能沿袭古老的、传统的耕作方法,生产率低下,处于极其贫穷的地位。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农业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20世纪60—7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也兴起了一场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绿色革命”,其主要内容是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优良品种,曾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出。中国过去几十年里,能够较好地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化肥的使用等农业技术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实现农业由资源型农业向科学型农业转变:第一,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由于大多数农业科技具有公共产品或者非竞争性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无法达到农业科技投资的最佳均衡点,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在农业科研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担当重要角色。第二,加快农业市场的开放。根据学者有关研究文献,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生产者从农业科研投资中的受益幅度逐渐提高,而消费者则正好相反。在价格不变和市场完全开放条件下,中国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科研投入(如1元),所产生的社会总福利增加量在1997—2011年间总和将达到36.2元,即收益/成本比达36.2,在此情况下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9.6%,但这时科研投资带来的社会福利全部由生产者获得。而在价格可变和不继续增加市场开放度条件下,农业科研投资的收益/成本比为28.6,投资回报率也高达55.8%,在此情况下,科技投资的受益者仅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8]。因此,要使农业生产者从农业科技投资中获得充分的收益,就必须逐渐放开农产品市场,同时完善国内农产品流通体制,减少价格波动。第三,要积极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农业科研领域。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有极高的回报率,但是中国农业科技产权保护制度却很不健全,农业技术产权在市场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阻碍着社会资金流向农业科技行业。因此,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来进行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第四,要改革农业科研的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针对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实际需求开展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2.选择合适的农业经营方式,着重扩大农户外部经营规模

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农民可以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这种在农户家庭内部实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中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农户内部规模经营,这是农业规模经营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形式。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在不改变各自土地占用规模的条件下,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跨区收割等农业服务体系,也可以实现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这种通过农业生产者联合和合作形成的规模经营可以称之为农户外部规模经营。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在中国实行大范围的农户家庭内部规模经营并不可行。一些文献研究也表明,单纯扩大农户的内部经营规模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却会降低土地生产率。这是因为小农场复种指数高和劳动力投入多,实现精耕细作,因而单产相对较高。世界银行对肯尼亚的大小农场土地产出率比较研究的结果,就证明小农场有更高的土地产出率。可见,单纯农户内部经营规模扩大的结果,可能带来部门总产出减少。而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仍是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容忍以牺牲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发展农业。更何况农村土地集中和农户内部规模经营在微观层次来说也许是有效率的,但如果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则完全有可能损害整体的和宏观的效率,使社会付出更大的制度成本。许多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表明,小规模农户生产同样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民利用不同地区小麦成熟期不同的时间差,创造了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方式。20世纪90年代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小麦产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逐年增加。2007年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41.8万台,完成机械化收割3.5亿亩,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1%。联合收割机平均单台单季作业面积由400—500亩增加到000—1500亩,作业时间由5—7天增加到30—40天,有效作业时间200小时左右。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时间甚至能达到50天以上,作业面积达4000亩以上。有资料显示,美国、加拿大联合收割机平均单台作业1200—1800亩,作业时间120—180小时,日本的年作业量仅为300—400亩,作业时间60—80小时。农机跨区作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农机跨区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机手的效益,满足了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水平,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业问题,不能只靠中国自身,也要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解决办法。中国人均资源少、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处于劣势。但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明显或潜在优势。这里所谓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指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中国的这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蔬菜生产为例,其产品单位价值产出所需的土地投入只有粮食的10%—30%,而劳动力需求则是粮食的4—5倍。所以,中国农产品出口重点应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换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中国油料作物常年种植18亿亩左右,并且主要油料品种在世界油料生产中名列前茅;糖料作物常年种植2700万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使中国的糖料生产具备了发达国家难以达到的自然和经济优势。二是水果。中国主要水果的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50%左右,有的甚至低70%以上。三是蔬菜。近几年来,中国蔬菜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约为进口金额的50多倍。四是畜产品和水产品。中国目前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59%,牛肉低84%,羊肉低54%,并且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在水产品生产上,由于中国的水产品养殖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价格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9]。因此,中国应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规格,发挥比较优势,抢占这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引导国内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篇(8)

2密云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

2.1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根据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密云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饮用水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库区水面面积l88km,蓄水量43.75亿m,2010年密云库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达40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绝大部分地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3项指标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可以说密云县已成为净水、净土、净气、无公害的绿色乐园。生态资源成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2.2绿色农产品品种多样

密云县户籍总人口4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从总体上说,密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渔各业兴旺发达。密云是全国“三高”生态农业示范县,是北京的副食品基地。良好的环境使密云生产的农副产品无公害、无污染,是自然天成的绿色食品。目前已有密云水库淡水鱼、山楂果茶等10余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有机农业已形成品牌化生产,多年农林业种植积累下来的果木品种为观光果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其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成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2.3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享誉全国。近年来密云投入大量资金对历史人文景观、遗址、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提高了区域的文化内涵,为密云的旅游开发营造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司马台长城以晾、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4】,千年古镇古北口镇是目前保存良好2个长城古镇之一(另一个为山海关)。密云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这些为开发农业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2.4休闲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建设,到2010年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为中心,带动东西南北4条旅游热线的“一城带四线”的休闲产业分布格局。全县开放景区33家,度假村、星级饭店29家㈣,旅游民俗村40个,其中市级旅游民俗村23个,密云己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曾获“国际最佳旅游休闲名县”称号。

3密云创意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是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密云依托其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使多功能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县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157个,观光园总收入13226万元;民俗旅游接待户169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180万元;观光园和民俗旅游从业人员5620人;接待人数达到4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此外,应运而生的创意农产品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业吸引力。目前北京的创意农业可以基本总结为7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其中3种模式就是以密云的创意农业为案例总结出来的,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爱斐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al。这些模式都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而形成的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端高效的产业。

3.2密云创意农业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密云创意农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一段时间以来,其特异性、生态性、野趣性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其高效优质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了京郊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这种产业还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较低,其创意影响的持久性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其发展潜力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目前,创意农业对全县农业及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还仅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创意农业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观光农园普遍创意不足,旅游策划相对滞后。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许多观光农园就是从原来的经济种植简单转变而来的,功能单一。

(2)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特色不明显。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景区内项目单一,则缺乏竞争力。相比其他地区,密云农业旅游借助于生态涵养区潜在的优势对游客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两者并没有有意识的加以筹划,共同发展。

(3)农业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观光采摘是目前农业旅游主要的效益来源,城乡差别的新颖性促进了创意农业的起步,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型的农业类型,自然也是如此,但农业文化的研究与内涵的发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期以来遭到了忽视,所以其文化元素难以在创意农业实践中体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4)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创意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的开拓。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模式使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处于一种白发形成的状态,尽管近几年来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的农业合作组织或者“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郊区创意农业缺乏的是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农业产业链。

(5)创意农业只处于一种零星分布的状态,未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市场影响有限;山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条件虽然有利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但土地资源稀缺、分散,不利于创意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北京目前的创意农业品牌并不多。(6)创意农业项目经营运作不够,一些创意农业初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后期经营运作存在问题,往往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

4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原则

通过对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4.1环境承载力原则

由于密云被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密云的发展必须以保护水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任何开发行为必须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

4.2创意产品独特性原则

在现有特色资源发展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挖掘,形成具有密云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提升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3智力引领原则

20世纪90年代出现旅游农业之后,中国创意农业呈现出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业“双轮驱动”的局面,即一方面在现代农业上继续进行创意,另一方面是在发展旅游农业产业上推进了前所未有的休闲、观光、习技、品尝、购物等观光农业创意业态”1。密云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农业产品的开发集现代科技与智力于一体,促进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转变,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密云创意农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5.1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要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作用。应在密云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将自然景区与农业旅游及单个以农户为主的农业旅游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利用密云发展的后发优势,将生态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开发、乡情民俗的保持结合在一起,高端起步,打造精品,提高档次,带动密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几大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其次,对目前遍地开花的观光农园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第三,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发展潜力和发展要求的园区进行重点创意策划。

5.2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

北京农业文化资源深厚,农业物质、精神消费的市场广阔,因此突出特色资源,形成创意性的农业品牌是首都农业发展方向”。门头沟樱桃沟是一个古为今用的创意u,利用樱桃沟独特环境条件,选用现代优良的大樱桃品种,形成自己的唯一性产品,在千亩樱桃园中将农业成果与农业文化、寺庙文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游客慕樱桃之名而来,但是在休闲的过程中品味的是山水,是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密云全境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应以此为基础,以主题创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增加创意元素,开发主题产品,形成具有密云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如通过开发古道、古树资源,发掘特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形成创意农业的核心产品;通过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休闲养生需求相结合,创意京城慢生活模式,培育休闲典型,打造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5.3构建产业链条,增加服务价值

篇(9)

农业生产是生物环境和社会生产劳动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农业生产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道路的选择.

1.1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南阳市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4.5~15.8℃,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为4688~5125℃[2],满足一年两熟制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立体垂直分布差异明显.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除了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有黄豆、绿豆等较高经济价值的的小杂粮品种分布;蔬菜品种为大陆菜种;油菜、棉花、烟叶、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品种优势;中药品种,五味子、丹参、石、杜仲、麝香等有一定的声誉;林木资源丰富,材树种有近350种,如华山松、红豆杉、黄檀、水曲柳等.现有水库、塘堰等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已达24.4亿立方米.

1.2社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南阳市工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初具规模,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企业面临困境.乡镇企业在较低的起点上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经营分散、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使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当前生活消费和修房建屋,再生产能力不足.财政收入仍然农业财政.工业和城市发展依靠农业积累资金,极有限的资金反哺农业.

1.3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原有的农业水利设施无人负责,年久失修,大量被限制毁损.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4%,农业生产受制于天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且涝、风、雹等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也较频繁.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以人畜为动力.手工操作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资源的优势没有发挥,农业生产机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耕地的大量减少,人口的增长过快.农业生态环境,仍然处于边治理边破坏的状态,特别是水质的污染日趋严重.还有些山区、库区,农业生产落后,在正常年景仅仅解决温饱问题.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些有长期积累下来的,也有些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后新出现的.

1.4人口剧增,人均资源占有量锐减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负荷不断加大.1993年到2003年间,全市人口由890.8万增加到1014.4万,2010年全市人口达到1160万,耕地面积由1983年的91.4万公顷,到2010年减少到82.5万公顷,人均占有量下降到0.07公顷.人口的剧增,粮食消耗量的增加和污染的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了资源的衰减.

1.5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有些地方搞掠夺式经营,毁林开荒造地,陡坡开荒,毁坏植被及过量开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25.7%;同时,由于受农业投入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耕地机耕深翻率低,土壤耕层变浅,偏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入,土壤有机含量降低,土地退化趋势加快.

2南阳市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区优势;又要服从经济规律的要求,是新农业生产产业化.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目标,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无情破坏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持续农业是人类在反省了几千年来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沉重教训后所提出的发展战略[3].农业生产增长源来自于人的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自然资源是固定有限度,资源利用量的扩张提供的增长潜力也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劳动、资金和技术与资源的投入组合.在资源量一定的情况下,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从而创造出农业生产不断增长的无限源泉.自然资源是生产增长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在自然资源中,除恒定资源外,再生性资源会因为过度开发利用而丧失再生性,非再生性资源也会因为利用而耗尽,农业资源基础并不是永恒的.如果农业的资源日益枯竭脆弱,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保证农业的持续增长.农业持续发展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外,关键还要正确处理“吃饭”、“增收”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当前的生活和实现农民致富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储备经济实力和资源基础.按照持续农业的基本准则,南阳市农业发展首先应遵循公平原则[4],持续发展涉及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之间的关系,用牺牲当前生产的办法储备资源和利用破坏资源的办法求发展都是错误的,南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消除贫困,因为贫困是破坏资源的根源.其次注意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回复力,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冲击,缺乏回复力的农业生产系统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维护南阳市农业产系统的回复力,就应该改变目前对林地的滥伐和对耕地超负荷利用的生产方式,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维护和改良,改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三,注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按照对永恒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应当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应当节约利用的原则,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防止“竭泽而渔”或资源闲置的情况.

3南阳市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1增加物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达到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全市尚有荒地、荒坡、荒滩近500亩,没有得到利用,就是已利用的农田、林田和水面也不尽合理、经营粗放,生产力很低,故应大力推进土地建设,增强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第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第三,农电建设今后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必将对电有更大的需求.要继续改善农村用电设备,提高农村用电水平.第四,采用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人才.努力调动本地科技人人员积极性,在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外地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五,南阳市是一个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较富裕的地区,在努力发展本地产业的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和一些不能就地加工的原料输出,换回经济收入,防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篇(10)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区域,浙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从浙江的市场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态势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4位[1]。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和度假活动,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浙江知名度很高的一些老景点多以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为主,模式基本相同。在旅游旺季,省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无法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对宁静清新舒适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2]。休闲观光农业集农业景观观赏、农产品生产、农事活动、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活动空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3]。这一新的游憩场所的出现为减轻传统旅游热点景区的黄金周客流压力提供了缓冲的场所,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1•2浙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符合农业实现高效益的需要

浙江地处中国三大经济发展中心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日益低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滑[4]。在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休闲观光农业做为一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产业形态,其经济和社会功能日益显现。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同时又可以休闲观光农业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附加值的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5]。从而使农业及耕地能在农业地位日益弱化的情况下得以保存和发展。因此,休闲观光农业一经出现便受到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

1•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改善浙江农业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在《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浙江省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6]。但是由于农业负载量的快速增加,农业环境质量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资源不合理开发,有的过量消耗;另一方面,农村工业污染缺乏有效治理,有污染的城市工业向城郊扩散,城市垃圾在城郊大量堆放,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向郊区,灌溉农田,造成农业污染,农业环境治理与保护迫在眉睫。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具有一定旅游观光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为招徕游客,必须绿化美化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环境质量。

1•4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及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客源的形成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城市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城市人口越多,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越大,所提供的休闲观光农业客流量也越大[6]。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也多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的国家,这些国家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发展最早,而且规模也最大。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远离乡村,这就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展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裕稳定的城市客源市场。

2浙江体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与开发模式

2•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过程

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绍兴上旺大队的参观访问[7],但浙江真正的休闲观光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业主投资农业势头日益旺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观光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经营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作者对全省70个县(市、区)的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调查统计:1995年前只有22个,2000年达到81个,2001年新建47个,2002-2004年发展达到,每年新建个数达70个以上。至2005年5月底,杭州、绍兴、宁波、丽水等4个市分别达到了97,71,63,47个,占全省的60%以上。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休闲观光农业在浙江各地已呈星火燎原之势。据对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统计,规划总面积已达8•2万hm2,规划总投资为92•0亿元。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已经有6家较为规范的农业旅游示范点通过国家旅游局的验收,并依托各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杭州的高科技农业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金华、衢州的传统型农业,丽水的生态农业为特色的较为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地区差异化格局。

2•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多种多样,但根据其依托的载体形态、休闲内容、观光对象和活动项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7种主要模式。

2•2•1休闲农庄型特点是主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原有现代农业园区、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基础上,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特别是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憩、游乐、就餐和住宿等服务内容,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需求。目前浙江的休闲农庄主要集中在绍兴地区,“农庄经济”已经成为绍兴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全省予以推介。

2•2•2农业园区型特点是依托遍布浙江各地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和高新农业园区的农业产业、设施兼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形态,通过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农艺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为人们提供高新农业观光,优质农副产品采购,农业知识教育和品尝采摘等游憩产品。如浙江传化承建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慈溪长河蔬菜出口创汇有限公司承建的慈溪长河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与生产、示范、观光和教育相结合。

2•2•3农业产业型主要特点是依托浙江的13个优势农业产业带,挖掘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优美的乡村环境,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和购物等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的场所。如衢州市依托3•3万hm2柑橘Citrus产业基地,发展以“周迅家乡,橘子红了”为形象,以柑橘采摘游为主要载体,以旅游促销售,将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传绕柑橘产业升级、橘乡振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浙江的仙居杨梅Myricarubra节、台州枇杷Eriobotryajoponica节、余杭蜜梨Pyruscommunis节等都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典范。

2•2•4商贸流通型特点为依托各地大中型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和优质农副产品采购等服务活动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如浙江杭州市的中国浙江花木城,依托商贸活动中丰富的花木品种的优美景观,让游客在如画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充分体会现代农业品种与技术发展的奥妙,并为市民提供采购花木盆景及配套器具的场所。新昌县的浙东茶叶商贸城的旅游开发等,均为这一发展模式。

2•2•5农业公园特点为充分利用现代栽培技术和管理成果,以品种资源保存基地为依托,着重提供优新动植物(农业)品种、奇异作物形态、优美作物造型和新奇动物赛事等游憩观光活动,并辅之以少量的采摘修剪等体验活动。如奉化腾头村、中南百草园和新昌七盘仙谷等为这一发展模式。

2•2•6旅游产品特供型这一模式一般位于著名的旅游景区附近,为旅游餐饮提供配套的果、菜、蛋、肉等农副产品。浙江目前较为多样的土鸡生产基地就是这一发展模式。在农家乐发展到一定规模,参与农户的自身农业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游客需要时,旅游产品特供型农户或村庄就会越来越多。

2•2•7农家乐型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如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的农家乐,西湖区梅家坞的农家乐,上虞市驿亭镇白马湖餐饮垂钓中心等。特点主要是凭借其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或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产品,以绿色、安全、新鲜见长,通过提供自产的蔬菜、家禽和水产品等,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

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成效与问题

3•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成效

3•1•1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整体农业产业的拉动能力明显从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来看: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区中52•36%以多种产业为支撑。其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结合的104个,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结合的117个,种植业、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三者结合的有77个,占18•24%。二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有282个(含与畜牧、水产相结合的)。其中花卉59个,茶叶32个,蔬菜瓜果28个,杨梅24个,梨17个,竹笋14个,中药材7个,其他水(干)果如青梅Prunusmume,枇杷,柑橘,桃Prunuspersica,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葡萄Vitisvinifera,柿子Diospyroskaki,枣子Ziziphusjujuba等97个;三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132个(含与种植、水产相结合的)。其中,鸡为72个,猪18个,鸭鹅11个,牛3个,羊3个,蜜蜂Apisceranacerana3个,孔雀Pavomuticus,鹿Cervusnippon和鸵鸟Struthiocamelus等特种动物22个。而且这些地区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

3•1•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目前,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已投资金36•49亿元,其中由各级财政投入的只有5•27亿元(省级为1•33亿元,市级1•56亿元,县级2•38亿元),仅占已投资金的14•44%。而这些资金仅是各级财政对休闲观光农业区前身(如农业园区、农产品基地等)的投入,而不是针对休闲观光农业区项目的。建设的绝大部分资金投入来自社会各界和工商业主,达29•67亿元,占81•31%。如德清市雷甸镇杨墩农庄,面积达133•3hm2,业主个人投入已达800多万元,近期还将投入200多万元,用于休闲配套设施建设;桐乡乌镇华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是外资企业华章电气(香港)控股公司投资建设,占地97•3hm2,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又如秀城区东进园艺场(周家庄)休闲观光农业点,是农民个人(原来是从事苗木经营和绿化工程施工)投资的,已投资278万元从事休闲观光农业开发。

3•1•3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了多种农业要素与生产形态的有机整合从浙江的实际情况看,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加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已与旅游观光功能进行了有机耦合,“农家乐”“渔家乐”等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据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各种休闲设施建筑面积已达738•09万m2,其中智能化大棚27•20万m2,连栋大棚400•66万m2,普通钢管大棚174•61万m2,管理用房18•40万m2,展示室2•49万m2。这些现代农业设施通过与休闲观光有机耦合,使其功能得以拓展,从原来单一的生产,拓展到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使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机结合。同时也使这些休闲观光内容成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

3•1•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促进作用明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安吉县充分发挥竹乡特色和生态优势,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10个乡(镇)兴办了农家乐,成立了7个“农家乐服务中心”,经营农户1000多户,床位超过4000多张,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经营农户户均收入一般超过2万元。安吉县报福镇石岭村农民金加东开办1年多来,收入已达7万多元,大溪村农家乐户均收入高达10万元,有20多户经营户购买了汽车,开始了农家乐联网经营。临安市2004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25万人次,经营农户人均增收3000多元。农家乐型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使直接从事休闲观光农业的农户增加了收入,还有力地带动了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拓宽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

3•1•5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休闲观光农业区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农村人文资源和农业自然环境等旅游资源,实行农旅结合,形成了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良性互动。据调查统计,422个休闲观光农业区中有很大部分区同时具有观赏、采摘、游乐和度假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其中具有采摘项目的237个,游乐项目的290个,度假设施的195个(含与种植、畜牧养殖结合的),有垂钓功能184家。2003-2004年422个区观光人次达388•57万,旅游观光带来的收入已达6•22亿元。但目前只有103个区已与旅游部门联系比较紧密,仅占总数422个的24•41%,旅游开发的拓展空间还很大。

3•2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尽管发展势头不错,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3•2•1从主管机关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有效而规范的管理部门与手段目前还没有专门机构对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立项的审批、备案、可行性论证等技术职能以及对观光农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检查与管理等行政职能负责。导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管理失控和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出现了有的地方或者没人管,任休闲观光农业自生自灭,或者谁都管的混乱现象,最终使得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①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包括对开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对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对经营者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规范标准,造成项目建设随心所欲,从业人员无序竞争等现象随时随处发生,严重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应当很好地借鉴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中国台湾农政主管机关制定有《休闲观光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非都市土地申请休闲观光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项目辅导实施作业要点》等[8]。②缺乏有力的政策手段。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路之一,政府应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从资金方面看,省财政还没有设立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从舆论宣传方面看,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力度都不足,尚未引起社会多方关注,用地、税收、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对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的、大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营造的环境尚不够。如果没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作为新兴产业的观光农业必然缺乏长远发展的软环境支持,发展乏力。

3•2•2从产业经营的角度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缺乏科学的经营手段和专业人员,经营档次较为低下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市场定位不明,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全省休闲观光区多为低档次,小规模,较散乱。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区较少。多数观光区设施普遍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高品位。目前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生产、加工和营销工作的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事休闲观光农业服务业方面的人员,绝大多数不是正规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虽然有关方面专门组织了短期的岗前职业培训,但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3•2•3从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上看,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与目前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形成反差的是,浙江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有些领域还是空白。缺乏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起来的,如衢州柯城柑橘采摘游、台州杨梅节和余杭的蜜梨节等,均是在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改造或发展起来的。但他们均是采取“农业+旅游”的衔接,其中许多技术关键没有很好解决。如传统果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受损果树及果园环境的恢复问题,观光果园的改造,设计与管理问题,观赏果树品种的引进与改良问题等,都有待相关科研部门的协作攻关去解决。

4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领导,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真正把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拓展旅游的重要举措来抓[7~10]。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管理,既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浙江农业的长远发展,既有统一协调,又有分工协作,更有利于事业发展。要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打破地域界限,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建议安排一块休闲观光农业资金,用于补助省级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设立一块专项资金,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投入力度,扶持与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议地方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以解决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对休闲观光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对休闲观光农业区改造相关接待设施和排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以贴息的方式予以扶持;对从事种养业取得的所得,3a内免征所得税;对从国外引进种子、种苗和设施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用于种养业生产,冷藏保鲜,增氧排灌等方面的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制定吸引海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的优惠措施,鼓励他们以协作、参股、合作和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建设,同时,应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4•2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结构,协调浙江休闲观光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和谐发展

有关部门要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县以上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从全省的角度优化布局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7~9]。规划起点要高,内涵要深,突出特色与个性化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重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牵涉面广,关联性强,它可以带动与农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本身也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交通、建设和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3,7,8]。这种特性决定了它要特别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与旅游及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融合发展。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与统一,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应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尽量避免原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环境压力转嫁到农村,给农村带来“生态负担”,应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后代人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4•3加强行业管理,重视人员培训,促进浙江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在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原则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同时,依法加强土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依法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区的食品卫生、安全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消费价格等的监督、检查工作,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要特别注意防范休闲观光旅游可能给农业、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7~9]。休闲观光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和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7,8]。各地可以通过组建休闲观光农业行业协会等方式,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我服务和约束管理机制,组织对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4加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增强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一篇: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下一篇: 政治经济学的来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