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18 16:01: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互联网营销的理解

篇(1)

在以苹果、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发展成熟的今天,继以个人计算机为媒介的Pc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正逐渐进入了一个以手机终端为主要媒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递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同时也是单向传播,信息相对封闭。互联网媒体时代实现了海量信息与双向交互,但受众获取信息的时段还是受到限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限制都被打破了,手机成为了离受众最近、粘性最强、受众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移动互联网渐成为主流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增长速度可想而知。2010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亿美元,预计至2015年,这个市场会增至为240亿美元的规模,接近9倍的增长空间。在中国,这个市场正以100%的年增长幅度快速扩张。

在3G门户首席营销官张曼翠看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却已经历了两个时代:第一个是无线广告的时代,更多是通过彩信、短信、手机报等进行沟通;第二个时代才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开启首先得益于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两大平台,它们的加入将手机从传统通讯工具逐渐演变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工具。同时,随着微博、SNS等新媒体的出现及3G网络的普及,用户对手机上网的粘性和依赖度也越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开启了移动互联网营销的黄金期。3G门户总裁张向东断言,“未来每个公司都将变为移动互联网公司”,以Pc互联网为基础开展的营销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移动营销将逐渐成为企业的常规营销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不是与Pc互联网重合的网络,但也不是与Pc互联网完全割裂的网络。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迎来一个PC机、手机及其他所有终端相互链接、相互融合的“大互联网时代”。

手机:超级媒介

张向东曾在自己参与撰写的―本书《我手机》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手机是什么?手机就是另一个我。”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一直以来被传播学界奉为经典,在张向东看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麦克卢汉的理论,手机作为媒介已不仅仅是人的延伸,手机本身就成为了一个人,因为“在大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社会,手机是惟一可以贯穿人所有行为的终端。由于终端先天的移动性和个人属性,它承载的是人的身份识别,链接所有信息行为,把社交、实时、位置三要素打通。”作为“超级终端”,手机占据着和其他所有数字终端不同的位置。任何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终端,手机都可以具备它的功能,一个真正智能的时代,将由手机带来。

中同手机用户接近9亿,并且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手机上网。数据显示,手机已经取代传统媒介,成为受众每天最早接触、最晚离开及接触最频繁的媒介。手机南碎片媒体转变为随处媒体,传统的受众变成了动众。手机由于其贴身性和专属性正在给移动互联网营销创造更多的可能,无论是现场搜集信息、发表感想,还是在线及时交流,用户都可以借助手机这一开放的平台全方位参与其中。只有理解手机,才能理解移动互联网,这也是3G门户在创办和发展中对自己的定位。

KEY MARKETI NG

把握核心与关键

Key是什么?Key是钥匙,是关键,是核心,是枢纽。针对此次3G门户的全新营销理念“KeyMarketing”,3G门户首席营销官张曼翠给予了生动的解读:“Key Marketing是移动互联网整合营销解决方案,它以移动终端为核心,从时间、空间上对各种形式媒介进行补充,在营销链条中扮演枢纽作用。Key Marketing营销理念,以用户的位置信息、机型、时间信息为基础,结合用户个人习惯信息,通过再现用户的状态、分析用户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幅轮廓清晰的消费者素描画像,找到互动、精准营销的钥匙。”他还表示:“在已迎来‘黄金’发展时机的移动互联网将不断掀起热潮,新技术、新模式将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无法复制Pc互联网营销的既定模式,唯有通过不断探索新营销模式,引领=企业营销创新。”

移动互联网所蕴含的营销价值是包括传统互联网在内的其他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移动互联例的份额与发展速度。正如前文提到的,手机上网的潜在人群数量庞大,移动互联网市场几乎保持翻倍增长,这个市场,将人十任一其他媒体所形成的市场;第二,目标人群的价值。移动互联网人群是非常优质的人群,通过消费者的手机使用习惯,商家可以建立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传播;第三,移动互联网加速资讯的前置化。手机的贴身性与强大功能,使得受众能够越来越早地了解资讯、获得信息。第四,碎片时间变为主流时间。人们在手机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营销价值将越来越大。第五,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重大营销项目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手机官网,甚至未来,每个公司都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公司。

篇(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优质服务成为吸引顾客、提升产品价值、增加顾客忠诚的竞争武器,企业日益重视服务营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服务营销的思维和营销手段等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企业服务营销的生产体系、供应体系、销售体系、支付体系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与教育教学也不断融合,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数字化教育席卷全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服务营销》也应该不断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与整合。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服务设计、服务质量管理、服务传递、服务有形展示和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使得服务营销内容和手段面临新的变化,具体变化见表1。

1“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互联网+”改写了《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

1.2“互联网+”为《服务营销》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并且教学时间、教学场所相对固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传统教育焕发新的活力。就《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而言,“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的互动:一是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足不出户共享世界范围内的名校、名师的课程教育资源。目前通过互联网搜索共有东北财大、复旦大学在内的21个院校和平台推出的《服务营销》精品课程、包括浙江大学、世界大学城和广东培训学员提供的8个《服务营销》课程视频和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服务营销》的互联网课程;二是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服务营销》相关视频、案例,这些网络素材多是专业团队精心制作的,不仅生动有趣,还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好;三是教学更加人性化,避免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允许他们在各种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四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将《服务营销》相关的资料、学习心得通过QQ、微信进行分享,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等进行实时沟通。

1.3“互联网+”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的新型服务营销岗位,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更加强调在线的方式服务顾客,并借助网络强化与顾客的互动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因此服务营销人员就需要具有“互联网+”的思维,即体验思维、电商服务思维、关联思维和定量思维。其次,互联网新型理论突破传统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需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顾客建立关联、改善顾客感体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建立顾客关系来获取回报,因此需要具有互联网操作技能,如会用大型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会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与客户沟通、会用CRM进行客户管理,深谙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还能巧妙运用数字营销进行宣传。最后,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服务营销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服务营销》教材内容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企业服务营销的理念、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目前《服务营销》教材中却没有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如《服务营销》教材仍以十年前的老版本居多,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新出版的《服务营销》对新的服务营销模式和服务营销手段变化也少有涉及,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数字媒体、网络支付、水军等几乎在《服务营销》教材中找不到。如果教师不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授课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学生只能学到传统的服务营销知识,而对新时代下的服务营销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闻所未闻,到社会上工作时就会捉襟见肘。

2.2《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等技术利用不足,对教学效果帮助不大

目前《服务营销》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为多媒体教学、部分老师会利用网络答疑来实现师生互动。总体而言,《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运用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首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上海量、立体和有趣的精品课程、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来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其次,是不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知识也难以内化。最后,《服务营销》教学方式仍采用教师为中心,较少运用互联网教学的场景化、碎片化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2.3《服务营销》课程培养目标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呼唤对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业能力的服务营销人才,而目前高校《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少基本职业规范素养,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也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下对服务营销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不外乎:缺少与互联网融合的教材,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师对互联网+服务营销理解上不准确和不完整,对学生在服务营销思维、营销模式与手段认识上引导不够;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方案,学生的互联网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应用不足、枯燥的课堂教学对综合质量和效率的帮助不大,培养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3“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的教学改革策略

3.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服务营销人才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重点是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应该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对服务营销人才要求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企业对服务营销岗位的要求来设定《服务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地传授服务营销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的服务营销理论知识引入到学生课堂,如客户生态价值链、数据分析、服务流程设计、网络调查、网络策划、微博微信营销等知识,不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知识。在实践上,加强互联网化的服务技能培训,如运用微博、微信、QQ等与客户沟通、网上进行宣传推广、学会网上开店等。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

3.2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服务营销》的课程内容建设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材陈旧的问题,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在教材方式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利用更多的现代化信息互联网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媒介、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如纸质教材、网络课程、网上的PPT、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视频、网络教学游戏;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服务营销的理论前沿,准确理解后并将服务营销的变化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如服务营销思维的新变化、运营手段新变化、营销手段新变化等。对天猫、京东、聚美优品和共享单车等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为案例。

3.3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机遇,进行《服务营销》混合式教学

3.3.1传统课堂、微课和慕课相结合,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资源开放性是互联网数字化教育的最大优势,《服务营销》教学除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也可以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线上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如学生在兴趣、就业和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服务营销》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国内外的《服务营销》、《电信服务营销》、《酒店服务营销》、《银行服务营销》等互联网课程、微课程的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完成相关课程考核都可以获得课程分,或者在学习《服务营销》外还选择相关网络课程学习,可获得一定的课程加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国内外服务营销的相关案例、有趣视频、试题库、小游戏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搜集相关知识点,消化理解不了解的知识。3.3.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利用开放的互联网技术资源构建实战性的实训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调研、网上策划、网上设计、网上促销,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加深对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新变化的理解;扮作顾客深入到企业服务营销中,比较实体与网络服务营销的差别与联系;作为服务人员参与到互联网服务营销中去,我校与京东合作,学生深入到京东的后台服务,具体深入的服务营销实践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微商、电商等方面的创业,培养其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3.3.3利用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更要突破书本、教室、时间的局限,增加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让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如将所授课程《服务营销》教学内容做成PPT,学生需要阅读的相关资料、案例录像放在互联网平台上,学生自主选择互联网终端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教师与同学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教学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知识、师生利用微博、微信和QQ群进行网络讨论、学生在线求助;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分享,学生可以将自己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所参与的实践、自身的心得体会通过微信和QQ群链接进行共享等。

3.4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

为了适应主动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教学,呼唤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既要考核结果也要考核过程,考核学生参与微课、微作业、微答疑、课堂研讨与分享中的频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考核可以灵活点,通过在线课程考试就可以免修该课程、到电商企业参加实习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可获得加分奖励;网上开设淘宝店或做微商的同学,如果营销业绩达到要求可以获得创业学分;考核还可以更加有趣,如参照游戏的通关模式将每个章节的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为每个模块设立绩效值(达到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学生只有通关成功上一模块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达到需要重新学习、如果重新学习还没有通过考核,只能选择下一学期重新学习。

参考文献

[1]2017-01-22新京报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EB/OL]

[2]廖波,黄政武.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118-120.

[3]吴泉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教法展台,2014,(26):67-70.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228-229.

篇(3)

一、品效合一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品效合一强调的是品牌和产品的联合发展,在传统的互联网企业营销中,品牌和产品似乎是对立的,企业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广告、公益视频还是其他形式的传媒宣传模式应用,无非就是在进行产品推广或者是品牌介绍,但是,当前市场营销情况是供大于求,因此消费者是各大互联网企业争相抢夺的对象,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会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自身优势的宣传,吸引消费者关注,打响知名度[1]。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行业间竞争加剧,产品和品牌推广的次数过于频繁,加上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过去的几年内,尝试通过多种推广和宣传途径来进行营销,导致很多消费者深受广告的困扰,因此,现代消费者对于广告似乎并不十分接受,在进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介绍完品牌介绍产品的模式已经不适用的,这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单一的介绍产品似乎也不能完全让消费者信服,消费者会存在诸多疑虑。因此,互联网企业的营销中似乎遇到了一些困境和误区,导致互联网企业营销受阻,无法突破传统营销模式,品牌和产品的推广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互联网企业对于品效合一的理解误区

在很多人看来,品牌和产品本身就是对立的两个面,产品的生产以及品牌制造的场所是不一样,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一般只会选择一样来介绍,或是产品、或是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在对互联网企业销售部的品牌部传播内容提炼中,品牌和产品出现二选一的情况的主要原因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品牌和产品关系理解不当造成的,互联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过度的倾向于“情感营销”,因为在他们看来,情感营销要比理性营销更有效果[2]。在品牌工作中,互联网企业通过让消费者和品牌产生情感认同,接受品牌理念,这对于促进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提升是很有效果的,形成了品牌忠诚度,消费者才有可能持续进行产品消费,成为长期客户。因此,很多互联网企业看到了这一点优势,所以在营销中,打局情感营销旗帜进行品牌理念传播,研究怎样拍出感人的品牌纪录片、品牌创业故事视频、品牌公益广告等,目的就是要迎合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情感观需要,强调在传播中避免直接提到产品,防止消费者因此产生戒备和厌恶的心理。他们讲究的是通过和消费者建立情感关系,达到价值观认同的效果,从而让消费者倾向于消费品牌系列产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互联网企业营销品牌传播中似乎又过于刻意避免产品的提及,显得有些做作,实际的传播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3]。这种习以为常的品牌推广也被很多消费者认为是“套路”,互联网企业在品牌穿哦中,过于修饰和隐藏真实的目的,拍摄创意大片、撰写公众号软文等,在相关内容呈现上也过于谨慎,如履薄冰,往往只能在文末结尾位置引出产品,体现自然转化,在处理品牌和产品的关系上一直小心翼翼,避免过早的产品营销目的暴露,防止消费者怀疑企业是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这种在企业看来是有用户意识的做法,实际上是他们对于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楚的表现。实际上,一般伟大的品牌都是源于其伟大的产品,因此产品是品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品牌建设是必然少不了优秀的产品基础的,而品牌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依靠产品,还可能是服务、售后、产品创始人的品质、认知观、价值观等等,随着现代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升,真正成功的品牌是建立在优质的产品基础之上的,并辅之以其他方面的价值和创新,品牌推广不能脱离产品,也不能脱离品牌讲产品,品效合一是很有必要的,它强调的不仅是给消费者提品,也不是虚幻的品牌,而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品牌解决方案。

三、互联网企业营销的品效合一实现对策

(一)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价值

品牌是企业产品推广的标杆,也是对于企业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代表,企业要深入探究品效合一理念,把握品牌和产品的关系,不能单一的进行产品推广,在传播过程中,应先以品牌建设为基础,以品牌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为发展动力,强化品牌标准化建设。从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做起,开展对标达标活动,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完成修订相关标准。此外,还要强化制定品牌培育新蓝图,以争创驰名商标和省名牌、市知名品牌工作为重点,按照“培育一批、推荐一批、认定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创新发展驰名商标,省名牌、市名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在成功创建省级品牌产品认证示范资质的基础上,启动国家品牌产品认证示范单位创建工作[4]。用优质可信赖的品牌建设为产品的发展推广奠定良好基础,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

(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维持和提升品牌形象

产品和服务是互联网企业直接面对客户的前端,也直接代表了品牌理念和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口碑,如果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理想,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过高等,都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大打折扣,为了实现品效合一,互联网企业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就拿移动通信公司来说,当前移动、联通以及电信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足鼎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网络通信服务市场,作为这类公司,要实现品效合一的营销发展,必须要从无线、有线两方面入手,完善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加快客户投诉热点问题解决,全面压降投诉量,提升客户感知。要强化支撑工作,提升处理效率。加大对网络投诉的分析和梳理工作,对于问题区域进行重点测试,严格按照投诉处理时限时间内首次联系客户,针对重复、疑难超出权限范围内投诉,按照逐级处理、逐级上报原则及时调配资源,加快响应速度,提高解决效率。还要加大维护力度,减少投诉用户[5]。加强线路巡检力度,尤其对近期市政改造区域要求每日定时定量巡,必要时安排盯防人员,保障光缆线路畅通,减少投诉量。同时加大重点基站巡检次数,保障重点区域无线、有线网络畅通。只有不断做好网络优化,提升网络质量,才能维护和甚至提升品牌形象。互联网企业要加快做好网络优化测试,与市公司网络部积极沟通,通过对主干路、乡间路地区信号质量进行路测,检测汤阴整体覆盖状况,以便确认各基站天线方位角、倾角是否适当,各基站扇区是否正常工作,通过方位角、下倾角、频点调整改善网络质量。此外,也要建立通报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每日、周、月对各项指标进行通报,密切关注工单量环比增降幅、营销活动办理异常等情况。每月召开服务分析会,对落后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重点提升。通过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让消费者体验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消费,在产品和服务感知中,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和支持也会进一步加深,这样能够发挥的联动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转变传播模式,体现品效合一理念融入

传统广告概念需升级。目前的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在媒体上付费展现的商业信息,每年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来推广品牌和产品,但是却忽略了口碑传播,新闻事件策划,免费网络推广,内容营销营销等一切可能引发传播的行为。要实现品效合一,传播价值最大,投入产出比最优,当然需要多进行免费广告的开发。事实上,强社交平台,自媒体如微博、抖音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实现粉丝变现,流量带货的。对此,现代互联网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并能够加快转变传播模式应用,注重品效合一理念下的推广模式和内容创新[6]。例如,移动通信公司要想宣传自身网络提速后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可以尝试借助目前用户量比较大的抖音平台来创新设计相应的品牌故事、借助一些有趣的桥段展现,使用示范等,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移动推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这样的推广不仅成本低,效果也会更好。

篇(4)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发展规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顺势而为。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同样需要思考这一趋势带来的挑战、机会和因应之道。本文试图从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挑战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企业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对自身商业模式及营销策略的影响,自然也包括对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的营销人才的需求。

 

以我们对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看,毕业生所在单位对互联网营销人才需求的紧迫感很强烈。受访毕业生中这一比例高达七成,而不太需要和不需要的比例仅占7.96%。

 

正如科特勒所言,互联网虽然没有改变营销的本质,但极大影响了营销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全国高校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上还严重落后于市场需求。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单薄,营销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受教育仍然是以传统营销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绝大多数院校在互联网营销方面也仅有网络营销一门课,或者通过选修课增加一些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二是课程相对空泛,绝大多数院校在课程内容和授课过程中还基本是理论演绎,无法有效结合应用场景展开实践性较强的方法与技能传授。

 

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学生是受教育主体,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如何做,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上。2004年,奥地利学者林德纳于提出了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随着媒介终端设备的微型化,尤其是手机端的互联网化,移动式的微型学习有了天然的物质基础和工具条件。

 

目前,高校学生人人有手机是普遍现象,随时随地上网也渐成趋势。从学习行为上看,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的学生们也越来越看重网络渠道的学习。这从我们对现有学生学习行为调查的一些数据上可见一斑。

 

三、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对网络环境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定位

 

基于网络环境下互联网营销人才需求的强劲增长及学生移动式碎片化网络化学习行为的凸显,我们认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要把互联网营销人才作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手段上,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为人才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简便高效的平台与工具。

 

为此,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正和调适,强化互联网营销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把“理解互联网对组织与商业的影响,把握互联网营销的趋势,掌握互联网营销的知识与技能”列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同时,整个人才方案在保留传统互联网营销专业知识和理论专题的基础上,专门开拓互联网营销专题,在互联网营销的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上作深度挖掘,集中全系师资和关联院系资源向互联网营销倾斜,力图把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列为专业的亮点和特色全力打造。

 

四、对接市场需求,围绕应用型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

 

营销学是应用科学,营销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背景下,高校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理应面向市场强化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培育。

 

为了达到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三个课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一)第一课堂:以课程为载体,增加互联网营销的相关内容,或开发新课程。目前嘉庚学院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将互联网营销列为专业必修课,并在专业选修课课程组中拓展了互联网营销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与营销、互联网消费洞察、移动互联时代的微营销、网络传播学、新媒体营销、电商平台运营实务等;

 

同时,课程教学强调以案例研究和情景实训为主要教学方式,强化方法的系统性和技能的实践性,强调通过应用让学生把所学的方法和技能固化下来,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第二课堂:以互联网营销研究中心为载体,组建学生兴趣小组,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开展互联网营销的专题研究;

 

研究中心作为教师自治的非行政组织,一方面是教师进行互联网营销研究的学术组织,另一方面也是对外合作,推动互联网营销实践教学的平台,培养互联网营销的专业人才。研究中心聚焦三大模块:互联网消费行为、数据挖掘、全网整合营销,其组织结构如下:

 

中心将在三大模块能力的积累基础上,实现三大功能:

 

第一,整合团队,开展科研,申报互联网营销的相关研究课题;

 

第二,对接企业,承接项目,提供互联网营销的培训与咨询;

 

第三,组建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互联网营销专才。

 

(三)第三课堂:以实习基地和企业项目为载体,承接互联网营销的相关课题与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增强应用能力。为此,嘉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发力:

 

1.增加校企合作基地,尤其是互联网营销的合作基地,合作基地对象向一些新兴互联网创业公司倾斜。

 

篇(5)

由制向经销制的变革,是经销商的第一次渠道变革。这个年代,他们必须与制造商现金现货,并以此方式向下级分销商进行商品覆盖。这次不但对经销商提出了资金实力的要求,更带来了经销商渠道运营能力的快速提高。

第二次渠道变革,源自终端为王的年代,终端的强势崛起让经销商面临着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渠道运营中心由渠道上游向终端转移,经销商快速由原来的渠道覆盖角色向终端服务角色转型,如由经销商转变为物流商,由经销商转变为服务商。原有经销商的业务类型也发生了本质变化,由分销业务为主导向直营与分销结合转变,甚至随着渠道扁平的加剧,分销业务基本被直营业务全面替代。

以上两次渠道变革,并没有让经销商就此消失,而是让他们的使命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渠道的变革会更加深刻,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渠道类型的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但是这不会让经销商消失,反而会成就一批全新思维方式的经销商群体,传统经销商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他们毫无疑问将被淘汰。

非互联网时代,经销商运营的重心是渠道和终端,因为传统渠道和终端是消费者接触商品的唯一场所。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商品,甚至是体验商品。互联网的诞生,意味着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客户中心得到充分放大,渠道或终端中心渐渐弱化。这是一切互联网思维的根源,而这也是对传统经销商思维转变最大的挑战。

一旦能够从骨子里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中心,传统经销商的转型也将随之而来,那便是向客户体验服务商转型。这个转型首先是从思维方式开始,即客户中心的客户服务意识,然后是经营方式的转型。

客户服务意识建立,有两个核心: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并由此形成品牌价值。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扁平,客户对商品的选择会更加本质化,更加关注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所以如何站在客户体验的角度,让客户真正获得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是传统经销商需要发生的第一个转变。

篇(6)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202-01

在当今纷乱的营销环境中,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否已经老化?在互联网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今天,我们能否尝试运用新的方式创造奇迹?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的赢利模式已被提上历史日程,新媒介时代下的互联网营销已向我们走来。

一、互联网营销的发展趋势

2006年7月,全球最大的个人空间网站首度以全美互联网访问量4.46%的份额,超越了Yahoo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站。2006年,以MySpace及YouTube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介,一个以5.8亿美元的现金卖给新闻集团,一个通过股权置换折价16.5亿美元卖给Google。

模式一:注重消费者体验的互动式营销。

消费者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传统广告通过吸引眼球向消费者宣传品牌和产品。而互联网营销则利用网络作为互动平台,吸引消费者主动体验,给予消费者更多机会了解和体会产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性。首先,从用户心理来说,互联网信息量大,获取信息的方式快,使得个体在上网时,相比使用传统媒介,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产品的功能、特性。其次,从媒介特性来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和传统媒介比较,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模式二:引领潮流的参与式营销。

过去消费者只是单纯从电视或报纸广告来接受产品信息,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输入。现在,在网络等新兴媒介形式的冲击下,电视作为主流媒介的地位在渐渐下降,人们上网的时间和看电视的时间几乎差不多。年轻观众看电视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观众,比起电脑来,电视已经逐步失去其吸引力。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再有真实性的效益了,当营销信息以“干扰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中,它可能会让消费者不高兴,并不断被受众“屏蔽”。而参与式营销使消费者积极地参与到生产和营销活动的创意中来,借助互联网鼓励消费者参与到其品牌演进过程当中。参与式营销通过引人入胜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整合媒介渠道,并从智力上或情感上吸引它的受众参与其中。与过去的传统媒介将所有营销诉求归结为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参与式营销创造了更开放的理念,能够让它的受众在情感上投入其中,强调体验分享。

趋势三:受众细分下的精准营销。

广告主需要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互联网技术成为精准营销的有效推动力,目标受众的属性特征通过个人博客、space、RSS定制、内容分享等新的技术应用变得相对显性起来。与传统营销相比,精准营销更注重对受众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对受众类型的细分,它们将媒介形式深入于受众的生活,并将其与受众生活方式紧密结合,在对受众生活方式充分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使广告主的营销信息得以传播,从而形成更具个性化和亲和力的营销方式。

趋势四:策略性的整合营销。

媒介形态多样化,营销通路多样化,促使广告主选择跨媒介多通路的营销策略。互联网凭借其深度、互动、创新和高效的营销模式将成为整合营销的主舞台。媒介选择与投放科学合理的确可以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而互联网在围绕产品受众接受心理的同时坚持走以销售为中心的道路,真正达到了整合媒介、优化传播的效果。在策略上,以整体协同、相互配合的战略发挥广告宣传职能。

二、新媒介时代下蓬勃发展的网络购物营销模式

大众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影响力变得越来越低,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报纸、看电视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少了。在80、90年代的时候,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影响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到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篇(7)

网络营销之势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传播是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做传播就是一个造“势”的过程。在传播重点发生转移的新互联网时代,企业该如何借得消费者的“势”呢?造势的形式多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一种营销的境界,“无中生有”、“拉大旗作虎皮”则是一种营销噱头。互联网事件营销的主体以商业品牌为主,也包括个人、各类社会机构、区域甚至国家;传播客体为营销目标群体,主要包括终端消费者、商业客户等;信息以适合网络传播的人际交流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论坛、微博、贴吧、APP等社交平台和网络视频、电商、搜索引擎渠道传播。做互联网营销就是抓住用户的需求点,并且把它最大化,乃至改变消费者的思维和习惯。

在当前电子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消费者需要的是被尊重、被倾听。不同理念的消费者,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观点表达习惯,“同心圆式”的信息传播网络等,这些都要求信息的传播要守正出奇,用互联网思维去拥抱消费者,拥抱品牌的蜕变之痛。从前一个品牌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一条广告循环播放一年,就能让一个品牌家喻户晓。而网络时代花大钱买黄金时段砸广告的做法已成“昨日黄花”。

近两年新媒体不断涌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观念和营销理论。在新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能不能成为“热门话题”,能不能引发消费者的“围观”,能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已成为当下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曾说,小米手机利润除了30%来自运营商,其余70%都来自互联网,而更进一步,小米50%的最终确认购买订单都来自微博等社会化渠道。微博帮助这样一个生产装配代工的科技公司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媒体、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不只影响到企业营销部门的某一营销策略,而且从营销人的营销思维到企业的组织架构,都开始面临着转型挑战。数字时代,对企业而言,“改变”成为了关键词,重新思考营销模式成为了企业的新课题这种挑战的“痛点”之一就在于营销人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运作。

网络营销之思

新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拥有强大的自。这一点颠覆了传统的营销环境,在这样的营销王国里,消费者是“国王”,而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必将彻底打破传统的营销思维。纵观传统经济模式,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几千年的博弈中,鲜有像乔布斯那样独树一帜的大师,能以一种哲学的高度,作出一系列极致的产品来颠覆一个行业,从而引领了消费者需求。很多企业做产品,并没有这样的思维,从而不能引导需求,也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往往沦为营销的反面案例。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从“经营产品”变成了“经营用户”和打通“最后一公里”,有了用户就不愁盈利模式,而且这样的盈利模式更为持久、持续。传统思维的核心是产品,通过大规模生产、推广、实现销售盈利,赚的是人口红利的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越来越对称,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红利也越来越薄了。互联网思维下,用户导向让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品牌推广,与消费者的交流开始变得越发重要。互联网思维需要企业深度挖掘和开发互联网服务,对整个产业的价值链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整合平台、产品和技术,以更优质的产品、更实惠的价格、更便捷的服务得到用户的认同,使商品价值链建立良性的循环,让利益各方得到实惠。为了匹配这种思维,就涉及到企业的架构调整,这对企业管理而言既是一道门槛,又是一次勇敢的创新。

在网络营销时代,营销的想象和创意空间都非常巨大。因此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网络营销公司,还是广告主都应该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互联网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如多样的展现形式、创意方法以及媒体平台等等,因此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在是否足够深入把握互联网的核心特性。

网络营销之路

网络营销,只是提升营销效率的一个手段。互联网作为一个手段,可以提高研究消费者需求的效率。同时,新营销时代,无论消费者是做消极被动的产品接受者,还是做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和推动者,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品牌价值的创造等,网络营销都可以给其提供一个高效、平等的参与沟通平台。

篇(8)

都在谈情怀,到底什么是情怀呢?

情怀带有互联网思维痕迹

情怀可以理解为心情与情感,延伸一下可以解释为对待某个领域或者爱好的感情,某个人具有某个领域的情怀,并不意味着他是成功的。没成功可以用情怀表述,这可以理解为持之以恒的动力或者一种自嘲式的励志;成功者也可以情怀来表述,正是坚持某种情怀才能成功。由此,情怀是中性的,谁都可以拥有。

情怀本用于表达人们的心情与胸怀,但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貌似就有些不同了。周鸿祎说“以前是先做事再说情怀,现在则是先讲情怀再做事”。这样做的结果是无论事情是否能成,反正先以情怀来示人,让人能感觉这是一个能做事的人或者企业,颇具营销的味道,以此有人称之为情怀营销,这不足为过,因为情怀营销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思维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情怀是说给粉丝听的,一般人对情怀并不买单,但是粉丝不同,粉丝们把情怀当作产品的内涵,他们认为具备情怀的产品是有人文意识的,或者说具备情怀的产品是活的并且有性格的。所以当初小米手机的质量再被诟病也能包容,锤子手机的双玻璃破裂还能包容,而无论马佳佳的项目成功与否,创投界一直认为马佳佳本人是可投的,这就是结合了互联网思维的情怀逻辑。

情怀与做事应该哪个在先?

在互联网情怀这个点上,当前圈内普遍讨论的是应该先有情怀还是先做事。情怀是一个人必须的,这种几乎等同于的理想的概念化胸襟似乎是一种催生剂,能够让人树立起伟大的目标,然后向这个目标奋进。至于最后能否成功,似乎就是另外一种说辞了,自古至今人们都会把成功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要素,那么不具备成功要素的情怀自然是不容易成功的,却正是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伟哥把这个归结为创业者的情怀,曹操是这样,诸葛亮是这样,光绪帝也是这样,至于罗胖和雷布斯,还得看以后,尤其是如今化身工匠的雷布斯,已经回归到了产品本质,这真有些难说。

搞出一个产品之后再说胸怀,就是另一种概念了。须知成功者的胸怀与创业者的胸怀是不同的,成功者的胸怀是在远大理想之上的,有“九天揽月九州捉鳖”之势。创业者则还在“屡败”与“屡战”这两个行为之间循环的阶段,能够保证项目存活就是一种胜利,完全是实干家的胸怀,长远目标会有但无法顾及太多,更多心思放在产品是否成功或者资金是否充足上,甚至于某个用户的反应足以令其敏感到难以入眠。

互联网情怀与互联网思维相辅相成

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人们接触互联网越来越容易,对互联网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正在被不断的透析。早期互联网企业们可以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而眼下越来越多商家的产品都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包装,一些产品则开始追求标新立异。因为互联网思维就那么几点,一种互联网文化能够存在3年以上已经算是奇葩,因此这个时段需要另一种不同的声音来代替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情怀算是应运而生。

虽然是脱胎于互联网思维,却又与互联网思维不同,因为情怀更强调精神意识,如果说互联网思维是方法论,互联网情则是意识指导。也就如军长与政委的关系,军长运用各种战术与战略策划作战方案,政委则是在精神上不断的鼓舞士兵的斗志,所谓“一鼓作战”也是这个道理。伟哥的看法是,虽然情怀的出现是互联网思维的迭代,却仍旧少不了后者的支持,若把互联网情怀看作精神口号,如何聚众,如何让众人按意愿所为,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完成,两者可谓相辅相成。

互联网产品与互联网情怀的关系

再说互联网产品与互联网情怀的关系,大家可能也有意识,某个产品具备了互联网情怀以后,即便是与其他商家一样在做同样的事情也能得到包容与理解,譬如业界公认的锤子和小米都是在抄袭苹果,但是因为具备情怀,做出来的产品就就与苹果有明显的不同,即使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像苹果。

篇(9)

我国互联网营销模式起步比较晚,在服装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的模式单一,营销管理模式不完善,以及营销存在着顾客感知风险。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营销的发展,需要成立多元化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对营销模式划分中,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同时采取品牌个人定制、营销售后等服务。

一、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营销模式

(一)直营模式。针对纺织服装企业营销模式分析,其营销模式受到传统的商业模式影响,大部分采用直营的模式。在直营模式中,销售所面向的对象是商和客户,该种销售模式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其销售范围比较窄,销售渠道不畅通。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直营模式适应性降低。

(二)互联网营销。互联网营销模式一般指移动互联网营销,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实现商品的销售。一般情况下,互联网营销能够借助短信、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进行商品的销售,该种销售模式能够在传统的销售基础上,增加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促进消费。完善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网络营销品牌个人定制服务、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提升网络营销服务质量

二、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的模式单一。互联网营销模式席卷我国商业领域,很多商业组织纷纷加入到互联网营销模式中来。不得不说,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出现,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在实现互联网营销环节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单从营销模式上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模式比较单一。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对于互联网络营销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网上销售产品方面,将服装产品搬到互联网中,等待着客户购买。而对于如何应用互联网开展营销缺乏系统的考虑,不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纺织服装网络业务的拓展。

(二)纺织服装企业的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不完善。完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营销实现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互联网营销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不法分子借助营销管理的漏洞,骗取消费者资金,为互联网营销带来诸多消极的影响。而要想完善纺织服装企业的互联网营销管理,需要在市场监督机制的协助下,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互联网营销的科学管理。

(三)互联网营销存在着顾客感知风险。基于互联网营销模式是建立在虚拟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购买端口,客户在进行购买环节中,不能够直接的接触服装,也不能通过传统的试穿方式来选择服装,这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网络购买风险。很多消费者在进行服装购买环节中,会担忧买不到合适的服装,而商家也会担心网络退货率增加,浪费物流成本。为了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需要将网络服务质量提升。

三、解决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模式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形成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模式多元化。在互联网营销中,不同类型商品所吸引的顾客类型不同。要想提升顾客的满意度,需要想顾客所想,吸引顾客,形成多元化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在进行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划分中,需要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顾客经常浏览的信息进行总结,帮助顾客制定偏好集锦,将该方面的更新商品直接推送给顾客,让顾客不需要对商品进行搜索,就能够直接进行购物。

(二)完善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完善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需要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对不法营销分子进行法律制裁,促进健康营销。借助市场监督机制,对互联网营销进行监督与控制,为互联网营销设定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为了完善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管理模式,还需要特别注意客户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互联网营销模式与普通实体商业形式相比,基本没有团购客户的出现。换言之,互联网营销中客户群呈现分散趋势。客户的特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得到,根据顾客的购买记录,将客户的性别、文化背景、年龄以及作息时间进行分类汇总,实现营销需要。此外,需要捕捉客户个性,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所谓了解客户个性并不是对所有客户个性进行逐一了解,而是经过企业发展的标准划分客户群个性,发挥互联网营销的市场调研能力。

(三)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提升网络营销服务质量。在进行纺织服装互联网营销中,降低顾客的感知风险,需要提升网络服装营销服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纺织服装展示。传统的天猫、淘宝服装展示上多以图片方式展示,消费者在进行服装选择时,只能够了解到服装的款式、颜色等信息,而不能对服装的材料、细节等特点进行观察,采用动态视频的服装展示形式,能够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服装的真实样貌,便于做出选择;第二,服装展示技术。通过三维的试衣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利用专业的“试衣”软件,虚拟消费者的人体模型,帮助消费者真实的体验服装在自己身上的样子,实现网络“试衣”。

(四)网络营销品牌个人定制服务。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互联网营销,需要以传统线下服装营销所不具备的服务为切入点,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创新服装营销模式,与互联网特性相互结合,开展个人服装定制服务。纺织服装的经营规模逐渐增大,服装企业可以在自身实力基础上,进行业务的拓展。以裂帛服装企业为例,裂帛品牌服装的风格鲜明,民族特殊的设计,吸引力诸多的网络消费者,开展品牌的个人定制服务,需要尊重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在裂帛互联网官网中展示服装信息,在服装信息版面将服装的袖子、领子、图案、颜色、面料等细节展示出来,为消费者提供自由组合的窗口,消费者在三维服装展示平台中,根据自己个人喜好,拼选出符合个人特点的服装组合。同时增加智能客户服务系统,在该系统中,对客户的信息进行了解,根据用户需求,以及以往消费者的经验,向消费者推荐最佳搭配方案,供消费者选择。

(五)形成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售后服务意识。在直营销售模式中,企业能够直接面向消费者,消费者在与纺织服装接触的环节中,能够直接做出消费者反馈,服装的售后能够保障。但是在互联网营销中,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服装筛选,产品的质量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产品的售后服务不能保证。为了维护消费者群体,需要促进互联网营销树立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为消费者购物带来保障。

四、总结

互联网营销渠道对纺织服装企业的市场而言有着巨大的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项技术和服务措施的完善,以及电子信用支付体系逐步成熟及社会化配送系统的完善,加上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网上服装销售模式将日趋成熟,纺织服装企业互联网营销必然会成为信息社会重要的销售模式,并促进服装工业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斌.纺织服装企业营销系统组织创新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

[2]代琳.我国服装类产品网络营销渠道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3]李红丽.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

篇(1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受访中小企业中,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23.0%。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营销推广的首选渠道,其中搜索引擎营销推广以53.2%排名第一。百度公司和前程无忧联合2012的《中国互联网营销职业发展白皮书》报告显示,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旺盛,未来3年岗位需求增幅将达30%,培养互联网营销人才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针对高职互联网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构成进行阐述,结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思想,探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设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营销越来越受到关注,互联网营销人才的缺口仍然很大。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培养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通过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和百度公司的合作,我校开设了培养互联网营销人才的新专业。该专业学生有两条学习主线,分别是软件开发方向和互联网营销方向,主要学习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 超级文本预处理语言)技术和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 搜索引擎营销)技术,从而掌握网站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营销方案设计等。

在设置课程时,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分析职业特点,在加强实践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集中实践,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其中“C程序设计-网页基础-数据库基础及应用-PHP程序设计”构成了软件开发核心课程主线,“SEM基础-SEM基础方案训练-SEM营销方案设计”是互联网营销核心课程主线。

二、课程体系构成

(一)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根据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指导方针制定的,主要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外语类课程、政治类课程及体育类课程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完成学校规定的基本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和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的特点,了解互联网营销的基础知识,熟悉网页开发的整个过程。核心课程如下:

1.数据库基础及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SQL语言和主流数据库的使用。

2.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掌握网络通讯原理,理解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任务及TCP/IP协议族典型协议的基本结构、通讯方式。

3.C语言程序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理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网页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静态网页、客户端动态网页的设计方法,为后续学习PHP打下基础。

5.电子商务: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网络营销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 专业技术课

专业技术课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互联网营销方案的分析设计和管理,掌握网页设计技术以及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等。核心课程如下:

1.PHP程序设计: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使用PHP进行Web开发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Web应用开发能力。

2.SEM基础:使学生理解互联网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网络推广常见的方法及特点。

3.SEM基础方案训练:要求学生掌握SEM基本原理和了解百度网盟推广,通过基础方案的训练,掌握推广方案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流程。

4.SEM营销方案设计:培养学生整合营销的思想,正确分析企业的营销目标,掌握SEM方案制作思路,管理和优化设计方案。

5.SEO搜索引擎优化技术:该课程从技术层面优化网站,使其更容易被搜索引擎命中。

6.网站分析工具:学习如何利用网站分析工具,对网站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结论,指导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最终创造更大的网站价值。

(四) 集中实践

互联网营销专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结合两条主线的课程体系,依据学院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通过不断深化、循序渐进的实践和实训,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第1~4学期分别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实践课题和毕业实训。

一级实践课题安排在第1学期的最后1周。一级课题是使用C语言,完成一个基于控制台的小应用程序,系统地训练学生的编程思路及C语言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

二级实践课题安排在第2学期的最后3周。二级实践课题是通过设计和制作动态网页,练习HTML网页标签基础和JavaScript动态脚本技术。

三级实践课题安排在第3学期的最后3周。三级实践课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百度沙箱系统模拟互联网营销环境,练习营销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另一种是WEB应用程序开发,通过使用PHP技术完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的练习开发网站的流程和方法。

毕业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毕业实训是让学生在校外或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完全实境的项目练习,体验实际的项目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进一步为走向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各个实践环节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三、核心问题与相关措施

互联网营销近几年发展迅速,技术知识更新块,营销推广平台也是多种多样,因此互联网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核心问题。本文从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相关措施。

1.单靠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专业需要。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两年专科的学生来说,时间短任务重,只能有重点选择主流技术平台进行讲解。新技术的一些介绍可以穿插在专业课程中讲授,或者利用讲座或者培训等对新技术进行讲解。积极利用和企业的合作,让师生都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工作中去,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2.缺少适合教学的成体系的教材。目前把互联网营销作为专业开设的院校还相对较少,配套的系列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选教材时只能根据教学大纲来选择相近的技术书,主要还是依靠老师自己编写讲义。这给授课带来了很多不便,对学生听课过程也要求更加严格。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众多同行的共同努力。

3.师资力量较薄弱。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一定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重视教师培训,通过请企业相关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新技术的普及,以及将教师送到公司加强培训,及时补充新知识。另外,不定期聘请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技术专家举办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模拟实践环境与现实应用之间存在差距。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模拟平台进行营销方案的设计与管理,相对于现实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重视实验室建设与校企合作,尽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并鼓励学生多了解和使用不同的平台和技术。

四、结语

为了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互联网营销人才,我院建立了科学的互联网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以两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依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希望在社会环境的支持下,互联网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改进和发展,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互联网营销人才。

[基金项目]1、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软科学),软件学院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A520051。2、中原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文号:中工教(2014)22号,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车战斌,韩玉民,刘安战.高职Java手机游戏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2,(2):44-45.

上一篇: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 下一篇: 节税和税收筹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