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0:39: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则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这一工作推进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做到循序渐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个方面的阻力,这些阻力既包括利益层面的阻力,也包括观念层面的阻力,对于经济发达镇来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客观评估各种阻力,在明确阻力的情况下来进行的改革方案的制定,避免改革方案过于冒进可能出现欲速则不达情况出现。
2.依法推进原则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视法律,依法推进这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法推进要求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下来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措施不能够过于激进,更不能够与我国的法律法规相违背。
3.不断调整原则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做到不断的调整,因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各项改革措施是否比较合适,难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需要根据实际效果以及环境要求变化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改革方向的正确与改革措施的有效。
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诸多突出的问题,例如权责失衡、职能扭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损害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同时更是给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1.权责关系不够对等
从目前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来看,权责关系不对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权责关系的不对等充分的体现出来了目前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经济发达镇在权力层面比较小,另外一方面则是承担了比较多的职责,二者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权责失衡导致经济发达镇在发展方面左右制肘,难以释放发展活力以及动力,从而拖累了地区发展的步伐。
2.政府职能转变落后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在不断的推进,但是依然存在职能转变落后的突出问题,即政府职能没有做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乡镇发展的需要做到不断调整,具体来说,经济发达镇依然存在的职能缺位、错位以及越位的具体问题,本来政府承担的职能政府没有承担,同时不需要政府做的事情,政府有干预太多。经济发达镇依然没有构建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全能型的乡镇管理理念依然根深蒂固,这大大损害到乡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3.监督评价没有到位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缺少监督评价,在乡镇行政机构工作开展中因为没有监督机构而容易走向一条不受约束的道路,这也是目前基层乡镇机构公信力不断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经济发达镇乡镇管理方面监督评价的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本级政府部门中没有专门监督机构,对于乡镇不同机构工作的开展没有监督评价;另外一方面就是来自于公众、媒体的监督缺失,这导致了对于政府机构的工作不能做到客观评价。
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有一些基本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良好地解决,导致乡镇管理体制目前弊病四现,针对这种问题,需要重点做好一些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完善权责对应关系
权责对应关系这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有多大的权力,就要给予多大的责任,经济发达镇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授予更多的权利,另外就是要将本该上级政府承担的职责交给上级。通过理顺权责关系,才能够让乡镇政府去集中人力、物力做好份内的工作,推动乡镇的更好发展。当然完善权责对应关系方面,也需要注意度的一个把握,在加大经济发达镇权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相应监督机制调整,确保权力不会失控。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是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全能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有着内在的冲突,因此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既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政府将职能集中在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方面,专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秩序的维护,同时还要将职能重心从单纯的经济发展方面,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层面进行转变。
3.加强监督评价建设
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重点做好监督评价工作,监督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约束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行为,让其在监督下能够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法律法规来开展工作,用好手中的权力来为人民服务。监督评价方面,一方面要注意本级政府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同时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评价,另一方面接受群众、媒体的监督评价。对于监督评价反馈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的解决,确保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
结束语
总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未来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不断推进,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实现乡镇的更好发展。(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存毅,杨勇.新型城镇化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2期
[2]张思琪.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5年27期
0 引言
经济转型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企业要不断加强财会体制改革,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及时发现并解决财会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1 目前我国企业财会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会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解决财会问题时主要依靠已有经验。此外,很多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较少,给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笔者认为,财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决策及发展前景,甚至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财会管理制度。
(2)财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会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够严格,有些企业甚至选用家人或者朋友来从事财会管理工作。由于这些人的专业素质偏低,遇到问题时大多依靠自身的经验,没有接受过科学的专业培训,导致企业整体财会管理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3)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由于企业对财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财会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企业无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只需重视业务工作,造成企业资金浪费,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会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经济转型发展对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能够与经济转型接轨,在建立财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改革后企业的发展,促进组织活动的规范性。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能够避免企业的偷税和漏税行为,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有利于保证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单据、报销凭据等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及相关行业。如果原始凭据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财务活动,则会影响企业的决策,造成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结合经济转型发展状况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开展财会体制改革,确保财务分析真实反映社会活动。
(3)推动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进行改革,并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经济转型发展推动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管理体制、发展目标、发展理念、核算方法等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逐步实现与国际财会管理的接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1)转变财务管理意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要从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和自身管理意识着手,注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观念转变。财务人员为了适应新的财会制度,要加强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掌握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和内容,将其作为财务决策的依据。此外,管理者也要转变财务观念,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具备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能够准确的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
(2)创新财会运行机制。财会运行机制是企业财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财会工作的重点可以由单纯核算的模式向兼顾企业经营决策转变,让财务部门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为企业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生产决策方面为产业结构提供建议;在经营决策中制定贷款的回收以及销售策略;在利润分配决策方面协调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3)健全财会管理制度。企业资金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企业财会体制就是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健全财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资金的管理,不仅要实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还要进行相关技术的革新,严格资金的使用制度。监督制约机制是指企业的各种款项登记及财务管理工作,都要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员工一同进行,达到相互制约的效果,避免财会处理工作出现差错及违法犯罪行为。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财会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可以重点考核财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招聘成功后要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其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保证企业的长效发展。
3 结语
企业财会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企业要不断转变财务管理意识、工作方式、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4-0007-03
一、经济发达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50%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开始进入向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的快车道。乡镇是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既是城乡各种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乡镇的发展,乡镇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基础,其中,政府必然也必须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在我国各级政府中,镇级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层,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直接的责任主体。以“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1]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权责配置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助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镇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谓经济发达镇,通常是指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经济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吸纳能力较强”[2]的区域性发达乡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大局势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面临着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公共管理以及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挑战,出现了扩大镇域发展自、提升乡镇管理效能的改革要求。这一系列的挑战和要求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遵循“改革试点——总结反思——推广铺开”的中国渐进改革逻辑,国家先期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经济发达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4月,中央编办、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部门联合下发有关通知,明确在13个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进行“强镇扩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江苏省有4个镇入选。同年,根据“镇一级改革要加大力度,省里要扩大试点范围”的指示精神,江苏省又选择了16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围绕经济发达镇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困境,近年来,江苏省作了多方面探索,特别是在构建与统筹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大胆试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获得了中央的多次肯定。基于此,我们以江苏省20个改革试点镇为考察对象进行学理和实证分析,以总结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江苏经验”,为江苏乃至全国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鲜活经验和有益参考。
二、江苏率先进行扩大和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条件
以“强镇扩权”为主题的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为何选择从经济发达镇开始?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发达镇具有强大的经济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积累的改革经验、开放而先进的意识理念、相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和不断发育壮大的社会组织等诸多有利因素。
1.基础条件:雄厚的经济资源优势。经济发达镇的发展内在地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要求通过体制创新以实现治理绩效的提升。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创新不得不面对的变革成本,这就需要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来为改革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就江苏本次改革试点的经济发达镇而言,20个试点镇近年来在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辖区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量质齐飞、快速发展,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镇域中心经济体。据统计,2011年底,江苏省GDP排名前100位的经济发达镇的GDP总和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28.6%,占全省所有镇GDP总和的51.8%。[3]这些经济发达镇基本都是本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总量规模较大,部分经济发达镇的GDP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由于这些镇的产业发达,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多,因此,这些地区居民的工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很快,其生活水平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要高出很多。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人民生活水平构成了改革所必需的有利的外部环境保障。此外,由于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先行一步,经济发达镇财政收入逐年递增,部分经济发达镇的全口径财政收入甚至达到几十亿的体量,充盈而良好的财政收入状况为改革提供了最直接的经济支持。
2.前提条件:开放而先进的精神理念。精神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长期以来,江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中,不断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旧习,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的开放而先进的精神理念。开放促进改革,开放推动创新。经过多年的实践,江苏已然形成浓厚的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有利于推动各领域更深更广的改革创新,因而江苏在本轮改革试点中才能明确提出“镇一级改革要加大力度,省里要扩大试点范围”的要求,扩大并不断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经验保障:前一轮乡镇改革经验积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是改革和发展的先行军,在发展的理念、道路、改革创新的步伐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世纪80年来以来,江苏先后多次尝试和推进乡镇体制改革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在最近一轮以“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为主要标志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江苏更是一马当先。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月,江苏乡镇总数由1998年的1974个减少为1201个,减幅达39.2%,居全国之首,改革过程中既取得了不少成就和突破,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为本轮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最鲜活直接的支撑和借鉴。
4.有利因素:人力资源的相对高素质和社会组织的不断发育成长。人才是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经济发达镇的要素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大军不断涌入其中,为深入推进改革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加速转型和变迁,近年来江苏经济发达镇的镇域范围内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迅猛,这些社会组织的逐步兴起壮大,一定程度上有效分担了政府的治理职能,但同时也对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促使政府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加速与社会无缝对接,以形成多元参与、合作共治、充满活力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充裕的相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不断发育成长的社会组织构成了助推经济发达镇改革的有利因素。
三、江苏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江苏自2010年确定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个试点对象以来,经过近3年多的努力,各经济发达镇在试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强镇”建设不放松,突出“扩权、简政、优员、增效”四个重点,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以扩权强镇为重点推进权力下放和承接工作。针对经济发达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次改革遵循扩权强镇的思路,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如昆山张浦镇下放665项,张家港凤凰镇下放401项,吴江盛泽镇下放120项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江苏在本轮试点中,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扩大镇级政府的财政自,探索建立完善财税共享激励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如苏州市要求在明确经济发达镇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基本运转安排标准及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对当年财力低于基本运转安排标准或产生缺口的,县级市财政按差额予以转移支付,同时要求经济发达镇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出让净收益扣除按规定应统筹的部分后由县级市财政全额返还。通过改革有效增强了试点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此外,通过权力扩展的逻辑实现强镇目标,不仅需要加强权力下放工作,还需要做好下放权力承接工作。为此,江苏各试点镇在权力承接工作方面做到了“四个落实”,即落实组织领导、落实方案部署、落实稽查考核、落实责任到位,从而全方位确保了权力下放和承接的规范无缝化。
2.以简政强镇为重点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江苏各试点经济发达镇在探索行政组织机构改革方面,着力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政府管理架构,总体趋势是要求实现综合扁平化,即按照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要求,优化试点镇组织结构。各改革试点镇力图以“小、精、强”的政府组织机构取代传统的“大、全、弱”的乡镇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后乡镇内设机构一般不超过10个。
3.以优员强镇为重点推进人事改革。本次试点改革,各经济发达镇都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优化,以确保拥有一支符合城乡统筹发展需求的、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化精英队伍。首先,根据“三定”原则,核定人员编制,同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激活现有人力资源。一些试点镇通过采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前来指导培训与派员赴上级相关部门跟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抓好相关下放事权业务培训工作,切实保障下放事权的无缝承接;其次,为了更好地激发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些改革试点乡镇在新机构过渡基本稳定后,探索尝试一定数额的局长(主任)、副局长(副主任)以及副股职科员职位进行竞争性选拔,从而充实和优化基层干部队伍。
4.以增效强镇为重点推进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创新。试点镇在试行新体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整体设计、全面创新。其中,职能的合理界定和科学转变是核心。颇具特色的是,全省20个试点镇100%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或行政服务局),充分体现了政府服务职能导向。通过深化改革,确立了经济发达镇政府的职能由过去单纯强调“执行上级决策、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为重心逐渐转变为以“执行上级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保障公共服务”为重心的定位,在强化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从而使经济发达镇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符合和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发达镇的实际情况。
四、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所收获的不仅是改革的直接产出,更重要的是试点经验和对乡镇改革的再认识。
1.关于改革的逻辑。改革本质上是有目的、有价值的创新活动,同时改革也是有成本、有付出的行动过程。因而,改革设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改革的逻辑必须清晰、可行、有效。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改革尝试,往往因缺乏严谨科学的逻辑进路而走偏,甚至流于形式,最终既付出沉重的代价又未能实现改革的目标。那么,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遵循的逻辑是什么,改革的理想进路应如何设计?这些问题需要改革者和设计者进一步反思。来自江苏的改革实践表明,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应以市场和社会为本位,通过微观权力结构的调整,撬动体制和机制的转型和重配,最终实现宏观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通过纵向上“县—镇”两级体制内扩权,带动横向上“政府—市场—社会”分权,从而释放市场、社会等多方活力,最终激发镇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应是本次改革的理想逻辑。
2.关于改革的动力。改革的阔步前行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既往的诸多改革类似,本轮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具有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的特征,其改革的推进步骤大体是:中央部署——省区统筹——市直分管——县镇落实。实践表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对于本轮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但改革的执行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涉及地方的改革,更是需要地方政府、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以强镇扩权改革为主题、经济发达镇改革先行的、新一轮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合力推进,唯有如此,改革的动力才能持续。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目前,部分乡镇和相关人员还存在一些认识的局限性,不能全局考虑甚至不能充分认识改革的意义,导致改革的动力和积极性不足。因此,今后的改革需要设计者在激励结构和资源支撑上多下功夫。
3.关于改革的扩散。试点的目的是为全面改革的铺开探路,这就需要总结、反思改革的经验教训,从中提取创新成果,进而扩散并服务于全局。最新一轮的各地改革虽然做法不一,但通过实践探索,已然形成不少创新性的改革共识和成效,如:坚持了服务导向,构建基层服务型政府;强化了乡镇政府能力(简称“强镇”)以提高基层治理绩效,从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明显的扩权、分权的色彩,顺应了当前“大部制”改革的背景要求等。总之,强镇扩权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破除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的行为。一些试点较成功的镇通过组织结构的重组再造以实现综合精干化,通过人员的优化高配以实现专业精英化,通过功能设计优化以实现有机协调等,以期强化地方政府能力、有效提高基层治理绩效。对于这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办法应予以总结借鉴推广,从而带动全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展开。
4.关于改革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大体上可划分为“社改乡”——“撤并乡镇”——“县乡综合改革”——“税费改革”四个时期。[4]历次改革虽然成就显著,但也遭到一些质疑,如被戏称为“无效的改革循环”,其原因在于改革的短视性和片面性问题的存在。改革不能只是进行简单温和的修补,也不能只做表面功夫。现今中国乡镇改革正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改革应走向全面和深入。因而,改革应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战略设计和布局谋划上应更具前瞻性和全局性,要着重解决体制性问题而不仅仅是机构改革等技术性问题。
5.未来的改革展望。未来,中国乡镇必然是第三波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因此,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契合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大背景、大局势的需要,又要顺应当今政府改革的趋势潮流。传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积弊已然成为中国乡镇全面腾飞的巨大障碍。要促进镇域经济发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必须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未来中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改革,应坚持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服务型政府统领各项政府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地方治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地方治理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政府间关系的重新调整过程,涉及重大利益的分配和制度的重构,要深入推进必然面临着诸多的体制性难题。同时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部署上,应做到规范推进、分步推进、协调推进、不断深入,最终实现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叶中华,王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一、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作为以承担就业安置任务为主的特殊企业群体,曾为稳定我市城镇就业形势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服企业也必须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根据《规定》的有关要求,在劳服企业推行股份合作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会议有关精神和新形势下劳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市劳动局、市体改委、市地税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应加强对我市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工作的领导,帮助和指导劳服企业健康有序的开展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工作。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把劳服企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使其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更好的承担就业安置任务。
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时,应遵照《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市政府(1994)14号令〕和劳动部等四部委局关于《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一并执行。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股权设置一般为职工个人股、集体共有股、法人股。股权设置比例由企业自定。但职工个人股和集体共有股应占企业总股本的51%以上。在职工个人股比例设置中提倡企业的负责人、生产经营骨干的股权多于一般职工。
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须对企业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进行产权界定时,按照市劳动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地税局《关于转发劳动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产权界定规定的通知〉的通知》〔京劳服发(1997)208号〕有关产权界定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执行。资产评估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劳服企业产权界定结果,涉及国有资产的,应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涉及集体、个人及其他投资者所有的,由地方税务部门进行资产核实,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核准登记,并报有关部门备案。全民所有制性质劳服企业改制工作,按《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本市国有小企业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界定为国有资产的净资产,在征得出资主体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同意后,可比照京政办发〔1997〕50号文,鼓励劳服企业职工出资购买转为职工个人股。对因净资产数额较大,一次性买断有困难的本企业职工,允许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付款,但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全部购买款的30%。对未付款部分不享有所有权。还可根据企业要求留给企业有偿使用并以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收取资产占用费。
五、界定为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可折股形成集体共有股,对集体共有股分得的股利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分配: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现职职工;一部分(约30%-40%)分配给原企业离退休人员;一部分(约20%-30%)作为企业劳动分红。集体共有股股利的分配由职工(股东)大会决定。调离本企业的职工不再享有分红权。
六、按照《规定》的有关精神,原有劳服企业改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在做好上述前期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按下列程序办理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审批手续:
(一)根据《规定》的有关具体审批手续,凡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的,由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
(二)经市或区、县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审核签署意见后,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1994〕第14号令《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京政办发〔1997〕5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再到同级委、办、局履行改制的审批手续;
(三)经同级委、办、局批准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改制的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四)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改制注册登记后,按隶属关系将改制情况报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备案。
七、新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凡经劳动部门认定并发给《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的,并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规定安置比例的,经当地地税部门批准,可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
八、原劳服企业改建为股份合作制时,凡在享受减免税期内并继续承担就业安置任务、符合安置规定比例的,可继续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至减免税期满时止。
凡被劳动部确定的本市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试点的劳服企业,自转制之日起视同新办企业,凡达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规定安置比例的,可从转制的当年算起享受劳服企业的减免税政策。
附件: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颁布《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19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体改委(办)、税务局、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现予颁发,请遵照执行。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劳服企业)促进就业、平抑失业率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是借鉴股份制的做法,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第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员入股,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三)实行民主管理;
(四)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
第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凡继续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仍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94)001号文件中规定的对劳服企业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经费、生产扶持资金和失业保险金扶持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对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劳服企业,可用适量失业保险金作为向银行贷款的贴息。
第六条 各级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行业部门劳服企业管理机构应依照《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加强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第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与主办或扶持单位签定协议,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经双方协议商定,劳服企业可有条件地为主办单位承担一定比例的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安置任务。
第八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成本工资与税后利润按股分红和劳动分红的分配办法。并根据地方政府确定的工资指导线和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因素自主决定企业的工资水平。
第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依照规定标准为企业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费。
第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自主决定用人形式,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第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及其他投资者以其所认购股份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其财产和正常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和非法干涉。
第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开展党的活动。
第二章 企业的设立
第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采取原有企业改制和组建新企业两种方式设立。
新组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由三名以上作为发起人,并有20名以上个人股东;原有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经原企业职工大会通过,有外来投资的,应征得投资者的同意。上述两种方式均需报地方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审查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由税务机关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十五条 劳服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应向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实施方案;
(三)企业章程;
(四)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或新组建企业发起人协议书;
(五)企业财产验资确认书;
(六)企业资产所有者及投资者意见;
(七)劳服企业认定证书;
(八)审批机关要求的其它文件。
第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章程必须载明下列事项:
(一)企业的名称及场所;
(二)企业的宗旨、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三)企业设立方式、股金来源和股权设置;
(四)收益分配及亏损分担办法;
(五)股份管理办法;
(六)股东(职工)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和议事规则;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程序及其职权;
(八)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九)企业组织机构及其职权;
(十)企业章程修订程序;
(十一)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的措施和办法;
(十二)其它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三章 产权界定
第十七条 劳服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应在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组织指导下进行,并吸收投资者参加,成立清产核资小组,清理原有企业债权、债务,核实企业全部资产,界定企业的净资产产权,明确债权、债务的责任。
第十八条 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的结果,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报政府授权部门确认,并发给资产确认书。涉及国有资产的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第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下列原则进行产权界定:
(一)企业开办初期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全民单位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拨给的闲置设备等实物,界定为劳服企业集体资产。扶持的资金及非闲置设备等资产(折合资金),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无协议的按照国家为解决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就业的有关政策有偿使用。经双方签订协议,这部分资产可作为劳服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时主办单位国有法人投资,或作为继续安置主办单位职工子女和富余职工的扶持条件。
(二)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所享受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所形成的资产,归企业集体所有,并依照国家规定,列为企业集体资本金。
(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银行贷款、国家借款等借贷资金形成的积累,归企业集体所有;全民单位提供担保并履行了连带责任的,全民单位应予以追索清偿。
(四)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可继续有偿使用。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缴纳土地使用占用费。
(五)企业享受国家税前还贷和以税还贷等特殊优惠政策而形成的资产,属于扶持性国有资产,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企业公积金,单独列帐反映,国家保留对这部分资产处置权,不参与管理和收益。资产可用于企业发展和安置就业。
(六)投资主体不清的资产,以及接受无偿资助和捐赠所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七)企业自筹资金,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企业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
(八)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九)其他社会法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其产权归投资的法人所有。
第二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奖金、工资储备基金等,其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第四章 股权设置
第二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股东,可以用货币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折价入股。以无形资产作价折成股份,其金额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产的20%。
第二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根据资产来源和归属设置股权。其股份按投资主体分为: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股、法人股。
(一)职工个人股,是指本企业职工个人出资及当年新安置的城镇失业人员带资入厂或以技术、实物、财产等投资入股的股金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职工个人所有。
(二)职工集体股,是指在原有企业界定产权时,划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共有的资产构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本企业全体职工集体所有。
(三)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到劳服企业的股份,或扶持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合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权为法人所有。法人股为优先股。企业章程应对优先股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的职工应按照企业章程认购所规定的限量数额股份。新组建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在本企业股本总额中应占主体。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劳服企业,职工个人股和职工集体股的股本总额应在企业股本总额中占主体。
第二十四条 职工个人股不得退股,但遇职工死亡、退休、调离、辞职或被企业辞退、除名、开除等,企业可根据情况购买职工持有的股份。当出现企业章程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股东大会同意,可由企业负责收购部分个人股份。企业收购的股份,可出售给企业其他职工或新参加企业的职工。
第二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不发行股票,只出具出资证明书,作为资产证明和分红依据。
第五章 收益分配
第二十六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按照国家对劳服企业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依法缴纳所得税。
第二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一)弥补前年企业亏损,不足弥补的亏损额,以企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的由股本金抵补。
(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三)提取公益金。
(四)支付劳动分红。
(五)支付优先股股利。
(六)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二十八条 个人股东的股份收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 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可拿出一定比例分配给在册离退休职工和现职职工。具体分配比例及标准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现职职工分配,可采取两种办法:一是直接分配给职工;二是将分配的股利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由企业有偿使用,企业扩股时可转增职工个人股股本。职工集体股分得的股利给职工分配后的剩余部分,可单独列帐,企业扩股时,转增职工集体股股本。
第三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
第三十一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积金应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或转增股本。
第三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公益金应用于企业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
第三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
第六章 管理体制
第三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合一制度。股东(职工)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议可实行一人一票制。股东(职工)大会应定期召开,听取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表决企业议案。股东(职工)大会行使下列权利:
(一)选举或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二)决定企业的设立、合并、终止和清算;
(三)批准企业安置城镇失业人员的方案;
(四)修改企业章程;
(五)批准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对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定;
(七)决定企业发行债券;
(八)对其它重要事项作出决定。
第三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立董事会。董事会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向股东(职工)大会负责。
第三十六条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发展规划;
(二)审定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
(三)决定召开股东(职工)大会,并向大会报告工作;
(四)执行股东(职工)大会决议;
(五)制定企业增减注册资本方案;
(六)制定发行企业债券的方案;
(七)审定企业安置失业人员的方案;
(八)制定企业设立、合并、终止方案;
(九)制定企业章程修改方案;
(十)选聘企业经理(厂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标准和支付办法;
(十一)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三十七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设监事会。监事会是企业活动的监督机构,由三名以上单数监事组成。其活动方式依照企业章程规定。监事的任期每届不得超过四年,但可连任。监事不得兼任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监事会议决议由三分之二以上监事表决同意,方可实行。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事会的主席或监事代表列席董事会会议;
(二)对董事和经理(厂长)履行职权进行监督;
(三)查阅企业财务帐簿和其它会计资料,要求董事会和经理就相关的问题作出书面报告;
(四)审核企业年度决算和清算的表册,并就审核的结果制作意见书,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五)必要时召集股东(职工)临时会议;
(六)对董事会和经理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议行为进行制止,必要时向股东(职工)大会报告。
第三十八条 监事会行使职权时,聘请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费用由企业承担。
第三十九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其规模限制不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其有关职责由股东(职工)大会确定专门人员负责。
第四十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产生,由企业章程作出规定。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由股东(职工)大会选举产生,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二)实施股东(职工)大会或董事会通过的决议;
(三)提出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计划和企业规章制度草案;
(四)提出职工收益分配方案;
(五)提出企业年度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
(六)决定企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任免副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决定副经理以下职工的奖励和处分;
(七)提出安置失业人员就业的方案;
(八)定期向股东(职工)会议和董事会报告工作,并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九)行使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第四十一条 各级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和税务部门,对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情况及享受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第七章 变更与清算
第四十二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企业合并应由各方签定协议,处理好债权、债务等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好企业人员。合并各方未清偿的债务由合并后的企业承担。
第四十三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分立时应由分立各方签定协议。分立协议中应明确划分分立各方的财产、债权、债务。对企业债权的承担,应事先作出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债权人,并签定清偿债务的协议。经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不得分立。
第四十四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合并与分立,应报当地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批准,依照规定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十五条 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因宣告破产、撤销或其他原因而终止,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清算组织,限定日期做好企业财产清算工作和各种债务偿还工作。
第四十六条 破产的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其财产拨付清算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
(二)应缴未缴的社会保险费;
(三)应缴未缴国家的税款;
(四)尚未偿付的债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153-03
1 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现状
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在不断更新,我国需要的各岗位优秀人才均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是重要的且基本的课程。目前全国各地区高校基本均开设有计算机教学课程,但由于计算机教学对高校相关教师团队以及硬件设备均较高,计算机技术革新快,需要教师及时做到知识更新,学校要及时进行设备更新。
1.1对计算机教学重视度较低
由于计算机教学的一些高深内容在现今一些专业是暂时不需要的,因此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知识并不感兴趣。而较为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便已经掌握,教师过多的讲授浅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则是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因此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是不将浅层次计算机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大部分的学生潜意识将计算机课程归结为选修课程,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以及深入了解兴趣,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在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的情况来看,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课程遵循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传授课程,但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有充分的实践在实验课上练习理论课所学习的知识。还有少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与理论课知识所使用的实践工具不符,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课来熟练理论知识,对于教学来说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实践教学,白白浪费学生时间。还有一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受到学校以及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重视思想,自身对课程教学抱以懒散应付的态度,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教学质量[1]。
1.2硬件设施缺乏
由于计算机教学较为特殊,需要计算机设备配合才能够较好地达到计算机教学目的。高校学生大部分均是住校,除了课上在计算机室内学习实践,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来复习熟练课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学生与教师缺乏计算机知识沟通,大部分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知识后仅能记住课上所学知识的50%左右,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大部分学校缺少让学生能够课下进行复习练习的硬件设备。另外,大部分高校还存在计算机教师职位缺乏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讲课不熟练,显得手忙脚乱,影响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丧失耐心,课上多发生学生走神、睡觉等从事与课堂无关活动的现象。
1.3评估制度不合理
现今部分学生功利心较重,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式与内容的选择主要根据学校评估制度决定。大部分高校对计算机学习成绩评估制度较为单一,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仅仅重视对学生基础内容的考察,不重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察,无法发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甚至部分高校采取纸质试卷作为计算机知识的考试形式,学生无需进行实践操作,仅需将所考的重点内容背下来,在试卷上写出即可得到十分理想的成绩,不能从实地反映出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情况。
2 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计算机教学内容
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师授课是根据教材内容备课传授的,而教材内容通常较为落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少还停留在Word、Excel等基础工具的使用,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容易使课堂学习氛围僵硬,使学生对计算机课教学认知为简单的基础计算机知识课程,无法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上,不少教师认为实践大过理论,因此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实验课,然而计算机知识并不是学生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上计算机实践课时摸不到头脑、手足无措,无法根据要求进行实践,进而使得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大大降低[2]。
2.2计算机教学方式
现今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内容设计较为枯燥,且教师在传授过程中多采用简单的灌输式传授,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学习欲望。高校的计算机课程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教师的讲课形式以及内容过于抽象化,且每个单元的前期内容学生多通过自学早已经学会,因此学生并不愿意接收教师这种平白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整体学习气氛。因此,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有必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向其他学科教师借鉴较为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容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内容较多,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肯定是记不住的,且还有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是将理论课统一在一起上的,结束理论课的课程才开始实践课,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一点忘一点,最后实际实践时根本不知道应该要怎么操作,白白浪费了早前学习的课时。计算机是一门需要理论实践充分合理结合教学才能够真正掌握的学科,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去研究分析如何结合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 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改革路径
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模式,创建更符合学生需求,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新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笔者向5所高校10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由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学生渴望学习基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缺乏积极性,且由于现今计算机较为普及,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因此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高校计算机教学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当加以创新,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计算机知识。根据调查显示,计算机课程尽量应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学生有充足时间更多精力学习计算机课程。另外,学校需要定期更新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使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能跟上时展,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通过调查还不难看出,在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实践课教学上就不能够要求学生统一练习学习,这样容易导致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轻视心里,同时也是对了解较多的学生的一种时间浪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要求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扩展知识范围,为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传授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使其在实践课堂上也能够认真练习计算机知识,进而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效率,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另外,不少同学表示,由于时间、精力以及计算机课堂知识内容较大的原因,不少同学并不能将课堂所讲知识完全记住,因此学校可以创建晚上课堂,把计算机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教学视频给学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3]。
3.2评估制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必须对齐计算机教学评估制度进行改革,不能过多侧重理论或实践任何一方,提高计算机评估考核的整体综合性,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进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上来。因此,计算机课程评估制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进行,一是理论知识部分的考核,二是实践知识部分的考核,考核内容多侧重一个系统知识由浅到深的综合性题目,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出学生是否有在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普遍对哪里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好等问题,进而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
3.3教学内容改革
不同届、不同年级及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在展开教学前需要先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适当调整教材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增大计算机课程的含金量,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另外,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计算机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创造出一些新奇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展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程序,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另外,不少高校还采取任务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在每节计算机实践课上为学生制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达到学习任务这一目标来记忆计算机知识,熟练计算机操作。教师还可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信息平台相互讨论,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计算机课堂的学习氛围[4]。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已完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计算机教学也在此形式的影响下得到了大力发展。 高校计算机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改进自身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让学生懂得计算机在今后学生工作生活中的用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另外,高校之间还需多进行计算机教学交流,共同研究分析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径,提高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进而培养出符合时展的具有优秀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邢玉娟,曹晓丽,谭萍.多视角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公共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公共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彼此孤立,互不联系。在基础英语课堂上,教师通常以书本为载体,教授的主要是基础语言知识,大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通过A 级考试为目标,学生满脑子被灌输的是普通的英语词汇知识,零散的语法知识,这些英语语言知识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学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为缺乏;在专业英语教学阶段,由于受学时、现有教学资源、学生主观能动性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讲授的是专业知识的片段,一些教师采用的是"阅读加翻译"的教学方法,学生则主要识记专业英语术语。由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联系不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较弱,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一些学生学完专业英语后,收获不大,往往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更谈不上翻译和实用写作了,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成了空谈。可以说,目前的英语教学远远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大多数高职毕业生没有掌握工作中必要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唯有将大学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完美的融合,即一体化教学,才能实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二)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行业英语教学是指教师讲授与某个行业领域相关联的英语知识,也就是说使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贴近某个行业与领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运用英语来进行工作的交际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形成、提高和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形成和提高并且会对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促进拓展作用。所以我们只有进行行业英语与公共英语相结合的英语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2008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议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基础运用能力,也要在讲授中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进行一些模拟训练,这样学生不仅会有较扎实的英语表达运用能力和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未来职场实战能力,拉近大学生与市场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差距。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才能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高层次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出能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对英语熟练运的高职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二、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途径研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 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模块,以内容为依托,通过项目、任务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
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种模式对高职学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高职学生理论不强,但是普遍喜欢活动。以笔者的"计算机类英语"为例, 引进了项目活动的实践,具体实践环节为:1、形成小组――按平均分配班级人数形成项目团队,由团队自己确定组长,安排分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谁来演讲、找资料、谁编辑、谁校对等等;2、确定话题――如"Traffic Cop-Operating System"为话题;3、查找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4、编辑资料――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编辑自己找到的资料,让学生制作教学 PPT; 5、口头汇报――要求演讲者在课堂上用英语利用 PPT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自愿进行角色演出,如这组同学自编自演了个模拟的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场景,并用DV拍下了视频,还给视频外挂了英文字幕; 6、教学评估――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汇报情况评估,由各组选派成员对当前项目组作品进行评定,并打分,最后教师也进行评定和讲解,也便于下一组能有所借鉴。从这一系列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不知不觉地已由原来的知识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话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不知不觉地促进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整体英语水平的同时,对专业认知和实践操作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也符合语言习得的认知发展过程。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教师除了具备与普通公共课教师相同的综合素质外, 还要了解和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知识,成为"双师型"教师。①把授课英语教师相对固定在某个专业大类教授行业英语, 这样有利于让教师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某个专业上,与专业教师进行密切联系和沟通,加强专业上的合作,切磋教学技能技巧,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公共基础课教师都分配到各个二级学院,融专业共发展。②选派公共英语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英语教师获取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③聘请要聘用一些既有实践运用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来补充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这在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推动高职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结合优秀的教育资源,更新并编写教材。
目前, 行业英语教材建设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 在编写教材时应更多地从理论角度考虑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应考虑到学习者在将来必然会遇到的目标场合中使用语言的客观需要,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顺序和学习方式。因此,行业英语教材选材必须依据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力求职业性、实用性、趣味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笔者认为英语教材开发的过程中主要要把握理念思路、框架体系、内容结构和真实素材等问题。教材中的素材最好能够来自于现实的工作场景中运用的真实语言要素,并且涵盖行业领域中的各方面。将真实的语言素材带入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学以致用。教材要侧重结合专业词汇与基础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材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与现状。
(四)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立体化的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是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中重要的一环。传统教学非常注重终结性考核,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卷面分数和终极评价的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考试成绩来衡量, 教师的教学也只围绕考试内容进行,为考试而考试。应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英语教学评价新模式。形成性考核应贯穿于每学期教学的全过程,并扩大其比例。在计算机类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形成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40%展开的,注重考核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成效。评价主体也不是唯一的,应该由英语任课教师、专业指导老师、学生本人、学生活动小组、企业指导老师等组成。多元化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不断进步的机会,这将有助于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持续的发展。
总之,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是符合高职英语教学规律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使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这是当前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改善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职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进展,对于切实推进21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行政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中国改革战略系统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的思路。实际上,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在总体上难以推进的情况下,行政体制改革便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进而取得自己独立地位。因此,将行政体制改革从政治体制改革中剥离出来,既有利于推进行政领域自身的发展,也可以适应经济体制的变迁,从而带动政治体制变革。这也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中国的行政改革是以经济改革的理论和经济改革的要求来推动行政改革的。所以,行政体制改革应从外源式转向内源式,从适应性调整转向形成自我积极改造机制。正像西方学者所说的:“我们不能被动地经历改革。我们要创造变革”。
建国以来的行政改革大致经历了六个不同目标内涵的历史阶段,各个阶段行政改革的具体内容受改革目标的制约,而改革目标实质上又取决于当时具体的内外部条件。其中民主和效率之间的张力尤为明显。与此相应,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可以划分为效率导向的内在目标和民主导向的外在目标两类,关键在于科学把握两者的主次秩序。
行政效能的提高有赖于政府权力在结构DD功能上的合理化,构造出现代化的政府权力。增强行政效率、建设效能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此目标下,对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化和功能的合理化,即“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即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主体的合理分化、增减和重组,主要是行政体制形式上的变革;行政功能的合理化即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作用的空间、领域和形式的合理变化,是行政体制的内在变革。
这种对行政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内外关系的分析,较之单纯的机构改革无疑是一个认识上的进步。虽然在1988年提出政府职能转变以后,机构改革获得了深层次的动力,但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并不明确,机构改革也受到了各种阻力,因而无法形成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的有效互动发展。这实际上是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的根本问题。
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促进政府权力结构――功能的协同发展,在我国当前就是要形成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良性互动机制。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效地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由于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性特征以及受政治体制改革的制约,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结构、功能两个层面上的改革,都必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影响,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作用。
在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目标的提出,改革的内容逐步从行政体系内部延伸到行政体系外部,又从行政体系外部反射到行政体系内部。表明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确保实现内容变革与形式变革的有机配合和整体推进。形成功能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必须重视政府权力功能双向合理化及协同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难题及对策是综合配套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三大改革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家-社会二元化、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依法治国等改革协调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应取得上下两个体制环境优化配套。而目前模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其次,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不配套”和“不适度”的问题。不利于中国“政府主导型”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集权过度,影响地方积极性的发挥,行政体制改革的贯彻缺乏彻底性。不适度的行政体制改革无法实现改革过程中的“帕累托改进”,而只能使历次改革彼此消解,使改革停留于循环往复的同水平状态。
最后,行政体制改革面临机构改革中的操作性困难与行政人员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性和行为性滞阻,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
目前我国外部环境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人员分流、“翻牌公司”、精简对象的具体标准以及精简后的管理整合等。行政体制改革形成的阻力具体概括:(1)利益和权力调整产生的阻力;(2)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3)对行政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阻力;(4)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5)曲解而产生的阻力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关键是要进行主动的综合配套改革,而首当其冲的则是配套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协同前进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因此,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借以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相应协调、配套和保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民众政治参与期望的提高等新因素,会与政治体制之间形成冲突,为避免矛盾的激化,必须相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上下结合部”不是简单的“经济――行政)政治”的机械顺序,因为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子系统,政治与行政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由于中国行政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高度统合的性质,经济与行政之间存在着未完全分化的关系;再加上经济、政治与行政三者之间的客观互动联系,因此,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中,有一个改革的边界,即行政体制改革谋取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互相配合。
1978-1984年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1990年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非农产业体制。1991-1995年农村改革基本停滞,乡镇企业处于治理整顿状态。1996-2003年我国开展了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再掀新。2003年至今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0年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其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2.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01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
从党的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在20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在根据实践的拓展和认识的深化寻找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断成熟。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最大亮点,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这将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与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极大地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更好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础性”作用给人的感觉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种力量在配置资源,那种力量就只能是政府。同时,过去我们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的理解,仿佛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干预经济活动。党的十四大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在表述上虽然有所调整,但那主要是对市场作用在范围和程度上的加强,只是在“量”上的调整,没有质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最本质的问题。“决定性”作用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只能是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通过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实现的。目前我国市场体制中最主要的缺陷,集中表现在政府为主导来配置资源,政府过多而广泛的行政干预、深度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及国有大企业的行政垄断,压制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过多干预有关,与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有关。
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不占有优势,但是,国有企业在很多重要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保持着政府赋予的行政垄断权力,这使市场失去了充分竞争性质,难于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和形成激励机制的作用。要建设竞争性市场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同样也不行。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资源配置上,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