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3 14:50: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篇(1)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明显。所以,只有科学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1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运营与养护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农作物减产,使用消冰雪的盐对水、土壤和农作物都有不良影响;汽车尾气和盐类有害物质影响公路沿线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地貌、休息场所、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1.1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和其它附属设施,影响沿线生物和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长达数十到数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县,路线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等,会造成分割从而影响路线两侧的生物交往及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会活动。还有的会给一些文物、古迹地的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另外,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山丘形成路堑,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边坡失稳、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弃土场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山区坡面弃土可带来长时间的水土流失,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路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较高,土方量较大,施工期间路堑的开挖、路基的填方对地表的扰动较大,路线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坏,土壤疏松,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对降雨集中季节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弃土,施工前临时占地,使路线所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减少,路线两侧

20~30m

范围天然植被破坏,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不利影响。施工期临时用地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人员的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复耕后一定时期内肥沃度难以恢复,影响作物生长,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2)桥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由于桥梁的修建,使河床过水断面受到压缩形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下沉。桥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冲刷。此外,施工期间基坑开挖、筑岛钻孔、打桩,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以及泥浆废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质变差。

隧道的修建虽对洞身所处地段扰动不大,但隧道进出口两端,仰坡面的开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坏,对局部山体的稳定不利,另外,隧道废碴若处置不当,碴土可能随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沟渠、河道,破坏良田等。

4)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的作业,每日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所产生的扬尘,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所散发出来的气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厂石料的破碎过程,粉尘很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拌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粉尘也较大,近年来采用除尘设备,达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

施工期间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钻孔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路面材料拌和机、压路机及各种运输车辆等所产生。这些机械的噪声源强,一般为

80~100dB(A)。对施工人员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员,另外对500m以内的区域有一定的影响。

1.2社会生态环境问题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过较低的运输费,能较方便地到达市场、工作地点、购物处及诸如健康和教育设施而给周围社会带来效益。在一些主干公路和高速公路项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长途运输,而当地的效益可能极小。然后,公路建设与公路改建项目总会改变一些公路周围社区或社会环境、影响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会和经济活动等多个方面。

当公路或其它基础设施截断已有的公路时,就产生了社区隔离现象。在新建的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设计车速较快,又进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离措施,当地出行的路线加长,直接影响企业业务、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连接线的修建可解决公路与社区之间的冲突,减少交通对社区的影响,有时也会给当

地商业业务带来繁荣,同时社区也会担心由于交通分流而损失业务,有时社区活动就会朝连接线迁移,潜在地改变了现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设项目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网络上车流量的变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会产生公害。当农田被一条新建公路而分割时,农业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干扰现有的耕种方式以及田块之间的连接。同时旅游业也会因公路建设受到影响,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与快速会对旅游业有利;而如果管理不当,旅游点商业活动增加,会影响旅游的吸引力。

当比较孤立的社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联系日益增加时,会产生“文化振荡”,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路建设,加强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开放程度加大,当地让其它人来开发与居住,从而扰乱了人类与土地之间的脆弱的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迁移与当地人口的减少。对于大部分当地居民来说,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计中一个珍贵和不可摆脱的部分;确实植物与动物都基本上被认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公路建设太容易破坏这种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当地与外界联系加强,外界人员有的会占有土地种田,有的开发诸如矿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资源;对现有资源的日益增加的竞争,尤其是当居住者引进一种生态上不合适而又未被证实的生产系统时,将可使当地人口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员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健康与社会问题,包括疾病、生活习性、就业压力等,这些将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易使其受到伤害;当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价值,将赶走一些低收的租户和住户,公路建设会损害当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设必然造成住宅、地产、企业及其它生产资源的被征用,必将引起社会干扰及使受影响的居民遭受损失。征地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而且还是社会和心理方面的;经济影响包括房屋或一个企业的损失、业务收入的暂时或永久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估计和作价的,但是,对这些损失的具体计价却往往是一个相当困难和持久的过程;社会和心理费用更加复杂,有时更加具有破坏性,社区或村庄被分割和破坏,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减少,甚至失去联系,商业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这类问题往往在居民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压抑中表现出来。

公路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迁;路堑的开挖,路堤的填筑对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坏,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和水系的影响等。

2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所称的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

公路应绕避生态环境中所列的保护对象。公路对生态环境中的保护对象产生干扰时,应结合受保护对象的特性提出保护方案,将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条件时,宜进行环境补偿。

2.1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

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宜不小于100m

。当公路必须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数量,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之外不影响视线的林木。公路用地范围内,应按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栽植。有条件时,填方边坡的植被覆盖率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应达到

70以上;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应达到50以上。

公路经过草原时,应注意保护草原植被。取、弃土场地应选择在牧草生长差的地方。公路进入法定保护的湿地时,工程方案应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施工废料应弃于湿地之外。

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为动物横向过路设置兽道。

2.2、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

应调查和搜集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的地表水资源分布、容量以及水体的主要功能。路面径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体;当路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

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

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防护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库等地表径流汇水区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公路对地表径流的阻隔。公路经过瀑布上游、温泉区等特殊水体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确定避让距离。在作饮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排、渗水构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时,应采取措施隔离地表污水。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隐患。跨越溪、河、沟的桥涵的过水断面,应保证泄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时,应根据山谷宽、深及汇水面积等选择通过方式,有条件时宜优先采用桥梁跨越。工程废方弃置应作出设计,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应充分调查沿线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种类及覆盖率、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采用生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区公路地质病害地段,当采取生物防护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时,应考虑当地区文秘站 域水土保持规划。山区、丘陵区公路应尽可能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减少开挖面、开挖量,注意填挖平衡。弃土场应做好排水防护设计,以避免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点宜选择荒山、荒地。暴雨强度较大、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石质挖方边坡或松散碎

(砾)

石土填挖方边坡地段,宜采用植物与工程综合防护措施。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将路界范围内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沟中。各种排水沟渠的水流不应直接排放到水源、农田、园林等地。应注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灌木、乔木等植物,对路堤边坡、弃土等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外,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体讲,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3.1公路交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公路建设和营运对地区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采石取土区、工程施工区以及永久性建筑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对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公路建设和营运还会干扰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有可能对某些珍稀濒危动植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布局,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3.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遵守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

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野生动物保护法》指出,“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明确保护措施,并经

主管部门审批。2)保护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条例》还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合理选线

公路选线,通常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

4)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必要时,可以对某些受直接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

4结语

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论是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生物资源破坏将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从而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将通过降低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而使生态系统遭受冲击。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破坏也必将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行业标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行业标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127-0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进入新一轮的。作为与东部地区主要交通枢纽,青藏铁路的建设运营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2],与此同时,为实现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性提高,地区内部铁路交通路网工程建设也迫在眉睫[3]。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农业经济水平较为落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必将成为全国乃是世界关注的热点[4],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解决了因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但就国家、省部级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而言,其建设宗旨是为改善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发展水平,在这一层面上,原有针对工程项目自身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环境保护措施成效略显不足[5]。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较多[6~7],但是关于利用工程项目自身优势开发利用区域优质资源,促进和引导线路周围区域建设持续经济型生态农业方面的工作与研究鲜见报道,而积极有效的促进引导对于区域生态农业转型、实现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仅就西部山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过程中有关工程周围经济生态型农业建设引导方面提出一管之见,抛砖引玉。

一、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与铁路工程建设构成矛盾统一体

西部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距离、带状分布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受区域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其他工程项目更为明显[8~9]。西部山区普遍具有生态环境脆弱[10]、植被覆盖低、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作用强烈、降雨年内分布不均等不良环境特征[11~12],在铁路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阶段都存在着自然灾害干扰的风险[12~13],由此产生一系列附加的环境防护措施而增加工程量与工程投资。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同样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积、生态承载力等指标,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虽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及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种影响,但环境质量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这种负面效应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有水平[5,12,13]。

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来自外部及自身双重环境压力。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而工程本身对外部环境的扰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同样制约着工程建设,而问题的根源是区域环境质量不高、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提高区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成为实现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条件和问题

经济生态农业水平落后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的关键。农业生产是西部山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区域交通、通讯闭塞,农产品输出较为困难;生产成本投入不足、产品产出质量数量低,贫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产能源主要来源于周边林地或灌丛,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于产生[13];落后的经济水平决定落后社会意识的产生,西部山区人口增长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区落后的经济生态农业水平决定了区域居民只能依靠现有山区资源维持生存,当农业生产收入无法通过作物产出质的改变而提高时,耕作面积量的改变就成为原始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进而形成以人类活动干扰为表现的生态环境的破坏[14]。

西部山区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山地农业具有与平原、丘陵等地区不同的背景条件,其农业发展系统化建设过程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区域具有适宜某一物种或相似物种生长的优质气候、土壤等条件,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困难条件制约了其生长规模[15],这点类似于一些经济价值高、产量低的物种对其生长环境要求也极其苛刻一样。例如,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区域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257.7小时,无霜期320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9.3℃,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极其丰富,是特质级烤烟种植的理想种植场所,但农业水资源匮乏,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等负面生产条件导致烤烟种植一度无法实现规模化种植[16]。“一江两河”区域同样也存在着相似的特点,区域优厚的农业气候条件适宜某些经济型物种的生存[17],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18],但因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种植规模[19],导致区域内仍以种植小麦、青稞等耐旱性常规作物为主[11]。

三、工程项目区生态修复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

1.生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解决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关键

目前在西部经济生态农业生产“非适宜区”之所以生产水平不发达、经济落后,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满足农业发展建设,而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质的限制影响了特质资源的发挥,即便这些地区的特质资源往往丰富到了某一物种生长需求的极限。如何将这些“落后区”、“非宜农区”建设成为“良种区”、“优质区”,充分利用区域特质资源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因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也是解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

工程探索、实践与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颈,实现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发展。我们自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西南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进行相关基础内容的研究,区域气候雨热同季、光热资源充足,优越的农业气候条件是优质烤烟、蚕桑、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但水资源匮乏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仅在一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小范围种植,经过与当地居民、政府官员交流、座谈,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建设了“长藤结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间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20~21],并通过等高固氮植物篱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并进行了科技示范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推广。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区域已经形成了以烤烟、蚕桑、甘蔗为主的经济生态农业产业,农户与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内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基本杜绝,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成为维持其经济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而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2.传统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不足

传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式存在资金来源匮乏、技术相对保守、工程施工困难、示范区选址局限等诸多因素困扰。我们在横断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区开展等高固氮植物篱相关内容的研究,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植物篱为基础的山区复合经济示范区建设。在近二十年工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偏远山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目前国内多数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主体单位为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也会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小规模的示范区建设。两者均存在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首先拟建立经济生态示范区的地区多数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区域,政府部门财力相对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项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工作,示范区建设多作为研究基础而设立,这也决定示范区建设规模多数很小。技术上,政府部门多采用学习考察的方式将其他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搬移过来,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抑制因素,进而因效益不明显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术实力较为丰富,但工程经验较为欠缺,对示范区建设的结构单元、施工组织方式、资金运用等方面都较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佣当地社区居民来解决施工人员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多以追求即时利益为劳动目的,其本身并不具备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者的能力。因此,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监督职能。示范区选择问题上,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资金匮乏多选择一至两处较有代表性地域进行示范区建设。首先通过土地租用的方式从农户手中购买示范区建设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建设完成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期间农户会以农作物损失、土壤扰动损失等缘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断。

经济生态农业的示范建设一直都作为西部山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设过程变得困难和漫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铁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优势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生态农业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西部山区铁路施工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多成斑块状分布在铁路沿线两侧,建设后期生态治理根据临时工程占地性质而采用复垦、绿化等措施进行修复,多以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工程占地为目的。生态修复工程目的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相对丰富的经济、技术、工程优势。铁路建设项目具体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上,铁路项目投资中具备生态修复专向治理资金,改变原有生态修复措施投资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投入。(2)技术上,铁路设计部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铁路设计涵盖国内全部和国际部分区域。在铁路设计的同时,涉猎并掌握了国内多数地区乃至国外较为先进的经济生态农业设计理念及方法,且在设计过程中多与科研院校等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在生态农业建设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3)工程上,铁路建设拥有一支优秀且庞大的施工建设队伍,能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思想进行工程实施。(4)载体上,取弃土场、弃渣场、大临工程等项目面积大,为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条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辐射作用。

铁路建设环境保护设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待生态修复的临时工程为载体,借助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势,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调查分析沿线农业资源特征;(2)通过走访、座谈及基础资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结分析经济生态农业规模化的瓶颈因素;(3)总结区域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4)筛选、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5)提出利用临时用地进行经济生态农业示范工程设计方案;(6)监督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方案实施;(7)建立铁路工程对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8)与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技术体系。

四、结论

铁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限于以植物种植。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大力提倡进行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生态补偿多采用路基边坡、取弃土场、大临工程表层的植被覆盖。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铁路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容性,降低了工程建设的生态扰动强度,但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并未朝向良好趋势迈进。农业“三料”匮乏、农业水平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多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仍在发生,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特别是耕地占用对沿线居民个体的农业生产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短期的土地赔付无法解决土地长期收益断裂问题。因此,铁路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铁路沿线的农业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生态保护实体化工程设计是铁路工程生态修复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的生态修复设计仅限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的,针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不利生态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多数并未考虑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工程本身生态修复内容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贡献问题,而这两者往往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有机体,以铁路建设生态示范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反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对于铁路安全运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周期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9,(2):27-30.

[2]张世聪.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梁书民,厉为民,白石.青藏铁路对城市(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06,(4):15-18.

[4]章轲.孙红烈: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不可逆转[J].环境保护,2006,(13):25-27.

[5]吕冬梅,白晓军.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现阶段存在问题的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保护,2009,(36):255-257.

[6]李海峡,马金晔.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195.

[7]谢汉生,李耀增,姜海波.新建茂湛铁路对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9,(36):234-237.

[8]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沙漠铁路环境影响评价[J].铁道学报,2009,(5):84-89.

[9]谢永胜.浅谈铁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J].海峡科学:铁道科技,2005,(9):39-40.

[10]李友根.浅析西部农村环境承载力[J].生态环境,2009,(10):130-133.

[11]马玉恒.西部开发战略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4.

[12]唐亚,孙辉,谢嘉穗,等.中国西部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J].山地学报,2003,(1):1-8.

[13]唐亚,陈克明,谢嘉穗,等.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1999,(1):73-78.

[14]刘淑珍,范建容,朱平一,等.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环境灾害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1,(2):25-30.

[15]樊勇,李晓思.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矛盾及求解――从发展合理性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09,(5):98-101.

[16]张炎周,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横断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02,(1):9-14.

[17]杜军,胡军,周保琴,等.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1):141-145.

[18]孙维,余成群,李少伟,等.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19]杨本津,刘厚田.”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J].环境科学研究,1997,(1):46-51.

篇(3)

1 前言

连江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北纬26°07'-26°27',东经119°17'-120°31'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傍福州城区、南扼闽江口、北接罗源湾;陆地东西长67.8 km,南北宽36.5 km,陆地总面积1193.1 km2(不含马祖列岛),境内山多、海阔、海岸线延绵曲折,沿海岛屿密布,浅海和滩涂资源丰富;连江县隶属福州市,全县行政建制22个乡(镇),256个行政村,人口61.19万人。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9.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万元,三大产业构成为40:25:35,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4.23亿元。近年来县域经济取得长足进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连江县资源环境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生态县建设目标和重点,为连江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资源环境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2.1 优势条件分析

2.1.1区位优势

连江县城的宏观区位与微观区位均具有强大优势。宏观区位来看,连江地处闽东南经济繁荣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港口经济的市场区位优势。微观区位上,连江县城位于闽江口北岸,与福州马尾开发区靠近,东部的台湾海峡处于太平洋西岸经济圈的关键部位和国际主航道线的交汇中心,即将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交往最繁忙的海域之一。随着对台交往的不断扩大,发展对台的经贸合作和海运业务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福州经济结构调整,第一、二产业布局逐步向周边转移,为连江县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1.2港口资源优势

连江县海岸线曲折绵长,达209.38km,拥有大小岛屿82个,岛岸线长达151.55 km,形成天然港湾47处,其中包含诸多天然的优良港湾。此外连江地处著名的“三湾两口”(黄岐湾、罗源湾、定海湾、闽江口、敖江口),县城正居于三湾两口的几何中心地带,与东岱、浦口组成敖江口“银三角”。县城东北部可门港具备开发现代港口经济的优越条件。主航道水位涨潮落差大、不积不淤、泥沙底锚张力好、锚泊地隐蔽安全及抢滩作业的优点,而且还具备大中型码头所需的离近的开阔地作业区良好条件,已经作为福州外港开发的理想口岸。

2.1.3海洋水产优势

连江是国内第二、全省第一水产大县。连江县海域面积广阔,其中近海面积约280 km2,加上地处沿海、半沿海的乡镇就达13个之多,长久以来连江人民精通水产养殖、捕捞等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产业基础非常雄厚,在发展水产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2.1.4旅游资源优势

连江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连江史称温麻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留传下众多的人文遗产,如战国时期的山堂独木舟、三国孙吴时代的造船遗址“铁竹篙”、宋代的定海古城墙、清代的长门古炮台、近代的林森藏骨塔等。全县目前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透堡和定海分别被列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文化名村。连江境内自然风景优美,山、海、江、岛、温泉资源兼而有之。海域内海岛、半岛为数不少。山地在县域占较大比重,且境内有青芝、长门、五虎、双龟、云居等著名旅游景点,发展森林旅游业前景广阔。连江地热丰富,温泉众多,可供开发温泉休闲旅游的资源较多。连江县在开发与发展海滨、度假、休闲、健身及风景名胜、森林公园景观、果园观光等旅游方面前景十分广阔。

2.1.5人力资源优势

连江是我国著名侨乡,目前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达33.33万人,侨眷27多万人,归侨712人,海外侨汇每年达2.6亿美元。在台人员2100多人,与台湾血缘、经济、文化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大量侨资回归故里,为连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此外连江籍旅外乡亲通过艰苦创业,逐渐在全国网吧、钢铁交易等行业取得统领性优势,现在他们一方面回乡捐资、投资、兴业,另一方面将部分在外所创收入回流家乡,有力地推动了县城商业、房产等市场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2.1.6经济基础优势

连江县域经济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提出“工业兴县、港口强县”的发展战略,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四大平台:连江经济开发区、可门经济开发区、海峡西岸水产品加工基地和贵安温泉旅游开发区;同时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迅速推进。可以预见在相当长时间内,连江县经济将持续快速平稳发展。

2.2 劣势条件分析

2.2.1自然灾害频繁

连江县地处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带,风、洪灾害频繁,主要有水灾、风灾、旱灾、雹灾。连江风灾主要是热带风暴(台风)造成。水灾多由台风带来的过程雨和回南雨引起,加上海潮顶托,洪涝灾害尤为严重。其次旱灾、雹灾也时有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将给城市综合发展带来较大负担,综合防灾方面任务艰巨,为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2.2.2区域竞争激烈

自海西经济区提出以来,福建省各地区都在努力寻求突破,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即便是在福州市内部,各县市区也都展开了产业竞争。在连江较有先天优势的港口发展方面,既面临着来自福建省内其它几大深水良港的竞争,更有来自罗源湾北岸、福清湾等相邻港口的竞争。这就要求连江必须在人员、资金、招商、宣传等各方面给予较大的投入,努力扩大市场,寻找具有竞争力的投资者,这对连江来说不仅是机遇,还充满挑战。

2.2.3土地资源不充足,城镇扩展空间狭小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闽江口黄金地段,境内多山,属海滨丘陵地带。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未来不论是城镇建设开发还是产业经济发展,都将受到较大限制。

2.2.4城港空间关系疏离

可门作为县域最重要港口,与县城距离较远,需要良好的交通设施支撑发展,通过大投入来提升两地的交通联系,加上沿途地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联系线路的开发成本。随着疏港公路的改造以及后期福温铁路可门港区专线、疏港高速公路等的建设,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较好解决,但仍需付出交通距离成本。

2.2.5旧城改造任务繁重

当前还有较大面积旧城区需要改善综合环境水平,由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旧城交通、卫生等基本条件仍较差,而且街坊内部建筑布置混乱,建筑间距、日照、通风、采光不符合规范要求,生活质量差,与周边优美环境不相协调。

2.2.6水资源相对匮乏

连江县仍存在着时空、工程、水质性缺水问题。由于降雨量时空变幅大, 加上山区与敖江流域平原、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形成的反差, 使各乡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悬殊严重。据统计,全省除西北山区及敖江中上游沿岸的小沧等7个乡镇(占全县人口33.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1500m3/人以上外,另有2/3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贫乏区。尤其是地处东部的黄岐半岛苔录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46.7m3/人,水资源的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当地渔产品加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3生态县建设目标和重点

3.1 指导思想

根据连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明,实现连江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把连江县建设成为经济良性循环、环境优美、生活小康、社会文明的生态县。

3.2 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县建设,使连江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更合理,形成以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得以弘扬;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各项事业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3 阶段目标

3.3.1第一阶段(近期):2008年至2010年,建设启动阶段

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加快县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单位GDP资源消耗量降低,循环经济模式雏形形成,生态保育和恢复力度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建立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为生态县建设奠定基础。

3.3.2第二阶段(中期):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

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基本建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设施、行政管理模式得到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成为连江县文化主体;有机、绿色食品成为农产品生产主导产业。生态县建设基本达标。

3.3.3第三阶段(远期):2010年至2020年,提高完善阶段

全面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县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日趋和谐,初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把连江县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比较发达、人居环境舒适优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域。

3.4 生态县建设重点

根据连江生态县建设存在的差距,确定生态县建设的重点为:

3.4.1 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水资源和石材开采资源,努力提高全县经济实力,是当前连江生态县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3.4.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通过流域综合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不断提高退化土地治理率,提高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降低化肥农药施用强度。

篇(4)

第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工作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对全国水土流失和水土坚持状况实施监测,第三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为国家制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继续发展服务。

分级负责的原则。第四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负责制订有关规章、规程和技术标准,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织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技术与交流,全国水土坚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管理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对辖区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实施管理。县级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设立的水土坚持机构、以及授权的水土坚持监督管理机构。

第五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作为水土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第六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对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行修订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同意。

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或报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心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监测站网的建设与资质管理

按基本建设顺序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第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指导下。其运行实行分级负责制。

二级为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辽河、太湖等)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九条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由以下四级监测机构组成:一级为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三级为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级为省级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

根据全国及省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省组重点防护区监测分站。设立相应监测点。具体布设应结合目前水土坚持科研所(站、点)及水文站点的布设情况建设,防止重复,局部监测项目可委托相关站进行监测。

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三、四级及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建设的监测站点不得随意变卦,国家负责一、二级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确需调整的须经规划批准机关的审查同意。

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第十条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演讲监测效果。

第十一条下级监测机构应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须由具有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单位承担。第十二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方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考试合格,第十三条从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

第三章监测机构职责

建立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第十四条省级以上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实施计划。承担并完成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质量保证,开展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研究及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负责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对下级监测效果进行鉴定和质量认证,及时掌握和预报水土流失动态,编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演讲。除本款规定的职责外,各级监测机构还有以下职责:

组织对全国性、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坚持监测,水利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国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具体管理。负责拟定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负责对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技术认证,承担对申报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资质单位的考核、验证工作。

负责组织和开展跨省际区域、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大江大河流域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参与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和协调工作。

承担国家及省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坚持设施的验收监测工作。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管理。

对列入国家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维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的水土坚持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第十五条省组重点防治区监测分站的主要职责:按国家、流域及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计划。汇总和管理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演讲。

整编监测数据,监测点的主要职责:按有关技术规程对监测区域进行临时定位观测。编报监测报告。

依据批准的水土坚持方案,第十六条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效果由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上报时间为次年元月底前。第十八条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行年报制度。

向当地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演讲。下级监测机构向上级监测机构演讲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其整编效果。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

年报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

监测公告分别由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省级监测公告前经国家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审查。第十九条国家和省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效果实行定期公告制度。

水土流失危害及发展趋势,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坚持情况及效益等。

重点省、重点区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效果根据实际需要。国家水土坚持公告每五年一次。

第二十条各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外提供监测数据须经同级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同意。

不按规定开展监测工作,第二十一条对在水土坚持生态环境监测中无故不上报监测数据。监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未经同意擅自对外提供监测数据的按有关规定处置。

篇(5)

在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水平、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在传统城市建设中,为了增加城市居住率以及土地的利用率,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工程的增加,使得原有生态环境结构受到了影响,进而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水平。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理论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两种理论正在向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过以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的城市建设能够使城市建设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的要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以此实现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基础分析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在房地产过热的背景环境下,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建筑密度的增加使得核心人口密度加大。进而导致了城市绿化面积太少、大气污染问题与噪声问题加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水平、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理论的应用,我国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日益提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相关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方式与重点

(一)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针对我国旧有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忽略等问题,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应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意义。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为中心,指导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以此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构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能够更加注重城市土地的合理使用,注重城市绿化环境对大气、噪音等问题的改善。以城市绿化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构建。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不重视的问题。减少城市规划建设对湿地等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生态植被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城市周边湿地、河流流域两侧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作为重点,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以生态社区为基本单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中,应加强对住宅小区绿化的监管。通过新建小区审批控制,保障住宅小区建设的绿化面积。同时,在审批后还应加强跟踪检查,确保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审批手续进行绿化建设。另外,对于旧城区住宅小区也应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绿化改造。针对现代社会中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减少,拆除原有自行车棚。在原址上建设住宅小区绿化花园。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实施中,还应以小区物业、社区为重点强化绿化植被的管理。对于病虫害而引发的植被死亡进行治理与补种,保障绿地内植物的繁茂,实现绿化的目的。

(三)注重道路绿化对大气污染与噪音的治理效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构建

城市道路绿化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与噪音的重要方式。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能够以绿色植物改善大气污染、吸收噪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目目的。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道路规划与建设应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的设计。针对大气治理与噪音治理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通过针对性的绿化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构建的目标。

三、以园林公园、景观的建设为重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加快城市园林公园、景观的建设。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利用现有公园面积、街边空地等打造园林景观,实现绿色植被的合理种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的构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生态环境构建过程中园林景观、绿化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篇(6)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篇(7)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2日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多是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坚持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型生产发展模式。

影响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首要因素当属环境。首先,重视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和居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设施配套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接续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其次,鼓励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前提保障。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政府需发挥主导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和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延续打好基础。生态环境是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是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复杂、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提出绿色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劳动力状况、环境保护压力、产业情况等都有所差异,所以适合一个地方的转型经验也许会在另外的资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寻适合本地的经济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任务。它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转型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各个领域,涉及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投入及产出等各个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经济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展开实施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内部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说,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包括以下五个关系: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如主导产业转换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等等,无数迫切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艰难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资源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先开采、后治理”、“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经济增长之路,再不能忽视和淡化生态环境问题,重犯历史性的战略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经济转型中应有之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实施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三个资源同时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摆在关系经济转型整体和全局、关系经济转型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才能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有可能选择和走上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道路。

(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同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任务,其中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容忽视,不能偏废。既不能重修复、治理,轻建设;也不能重建设,轻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建设的关系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转型的起步之年、转型初期,就必须一刻也不耽搁地立即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的修复、治理,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它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还不是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不致发生旧的生态环境问题刚刚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接踵产生的尴尬,就必须治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办法。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是要建设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呢?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用形象化语言说,生态经济即绿色经济,它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经济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推广和实行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使经济的增长不再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理想,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人类与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不致发生修复、治理了旧的生态环境破坏,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再度产生的悲剧,打破“生态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与一般生态环境项目的关系。经济转型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很难说哪一个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无关,只不过相关的程度有强弱,相关的性质有正负之别而已。投资项目中有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显著,其建设和实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建设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它们成为重点生态环境项目。而另外一些项目,从生态意义上说只是一般性项目。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要区分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和一般生态环境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借以带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全局。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效果。无论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要从生态环境项目的特点出发,坚持如下两条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资源开发过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气体、液体排放物进行科学化、生态化处理,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和城市设施建设滞后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讯、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反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从而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设施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从全局、长远、根本上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些具体问题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生态效益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一个投资项目或一个企业,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钱多了,会加大建设和生产成本,相应减少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益。一个城市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钱多了,就会相应减少投在经济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尽可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既不能不顾生态效益只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社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严重冲突,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时,则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损失甚至牺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损害生态利益的方法谋取经济、社会效益,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到头来,也会最终损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政府调控与运用市场机制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共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一情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具有价值,从经济利益上减弱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社会公共产品及某些外部性极强的领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管理责任,或者国家管理比任由市场自发力量支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强,所以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强制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或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疑比单纯市场调节更为有效。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虽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国家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企业、个人为此付出成本,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和实施政府调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同时绿色发展以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能促进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区别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树立标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原则,既对以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运行和互动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2、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目前,城区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排入受纳水体后,直接污染了地表河流,随着有毒、有害物质的入渗,间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对人民的身体产生直接的危害,有些有机物会在人体积累以致于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水质的恶化还带来其他负面的影响,第一,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恶臭气体,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第二,使得水体的自净能力日渐衰弱,水生生物日益减少,鱼类、虾类无法存活,或有毒物质积累于鱼虾体内从而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其污水排放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果不尽快扩建污水处理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已达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运行,逐步增加的污水量得不到解决,必将造成该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投资环境,不利于伊宁市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3 、本项目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对伊犁河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将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伊宁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高度和谐,从而可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统一。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为伊宁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潜力。

篇(9)

中图分类号:TU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65-01

引言

事实证明,城市的发展与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矛盾体,永远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国以往的城市建设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的。近年来,我国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推出诸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方针,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要注重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绿色建设。

一、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类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对立的关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统一性。要想提高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要依靠市政工程项目来实现,但是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又势必会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这时,市政工程管理就需要发挥其二者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中间的协调关系,能够尽量使得鱼和熊掌兼得,既能满足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市政项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忽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数量会对市政项目的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势必会对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市政项目的数量增多。因此需要市政工程做好对其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市政项目只是注重于表面上的城市人口对能源的需求量上面,而忽视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使都市生态环境与城市人口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忽视了人文生态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每个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历史人文,而在市政项目中的人文标志就是古代建筑。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上涨,使得有些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遭到破坏,虽然其中有些古代建筑不属于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当中,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古建筑物的消失是对都市人文生态的极大破坏[1]。

二、我国出现都市生态问题的原因

(一)对城市生态保护的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中存在着对城市生态的保护观念薄弱的现象,这将成为导致都市生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市政项目是贴近百姓民生的项目,它既是对城市结构的优化,又是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市政项目建设应在确保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属于三四线城市的市政项目建设,更是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用水受到污染等现象发生。

(二)政府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

市政项目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这些古建筑是形成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都是一个地区的特有文化标志,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文化”等,此类的人文生态文化都应该被重点保护。但是目前的市政建设中专业的文物鉴定部门却不参与到市政建设中来,使得进行市政建设时不清楚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缺乏专业的鉴定,将会导致古建筑受损使得城市的人文生态遭到破坏[2]。

三、如何有效的解决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对城市的保护意识不强,政府各部分之间缺乏合作等等,使得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时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对城市的人文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之,提出了几条有效的解决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工程施工前期注重都市生态问题

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开始之前,既要考虑到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善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近几年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我国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将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正确认识都市生态保护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就开始注重绿色建设,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造成的破坏[3]。

(二)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

事实证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可以通过市政工程管理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力度,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协调市政建设与都市生态二者关系的作用。首先,市政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将即将进行的市政项目根据其工程类型进行分类,并且研究分析出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时可能对都市生态中的哪些部分造成损害,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其次,市政项目的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其监督职责,定期对市政项目的施工进展进行检查和监督,将市政项目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针对目前我国市政项目中存在的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市政建设对古建筑的价值不明确而造成的,并且有关文物鉴定的部门不在市政建设的范围之内因此无法进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才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在日后的市政项目发展中,应加强与市政项目所需部门的沟通合作关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互协作,使其能够对人文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因此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应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发挥对市政项目的监管职能,严格的将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生态的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冰.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274+280.

篇(10)

中图分类号:S718.51

文献标识码:A

联合国在《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中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以此可见森林的生态系统所处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一、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的现状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可以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来表示。

(一)森林生态功能减弱。从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林区已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1.1亿立方米,上缴利税40多亿元。然而到2004年末,活立木蓄积量已由开发初期的7.3亿立方米减少到5.4亿立方米,减少了26%;成过熟林蓄积量由4.6亿立方米减少到1.6亿立方米,减少了65.2%。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的生态功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自1992年以来,对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是触目惊心,成百上千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被猎杀,越来越多的常见物种变为珍稀、濒危物种。

(三)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在大兴安岭林区,素有开采黄金的历史,多年来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恶劣的成因分析

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恶劣的成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文主要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分析说明。

(一)外因层面:

1.政府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严重不足。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大部分装备和仪器设备还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产品。推进林业科技发展的重点不明确。林业科技工作与林业建设,生态建设结合也不够紧密。整个林区现有林业技术配套性差,重大科技成果少,转化率不高,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生态保护,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极低。

2.政府资金的支持不到位。大兴安岭林区的企业经营从1993年开始出现滑坡,1997年当年亏损1.2亿元,最好的林业局也只开10个月工资,累计欠发工资高达3.9亿元。很多林区的工作者对于日益脆弱的林区生态环境,只能是有心无力;此外,林区政府自身以及林区的广大居民靠天吃饭的意识上没有太多的改变,面对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似乎没有一些积极求变的想法。这种意识上的“滞后”可能是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丝毫不见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因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态环境建设自身具有许多不为人们所共识的特性,因此当人们只是盲目的一味索取时,就必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劣。

1.林区生态环境建设在产品属性上有其很强的公共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的产品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特征,这就造成了它的需求与供给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因此在现实中公共物品很难通过个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来提供。

2.林区生态环境建设在资金的投人上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个体或企业的效用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存于其他人所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具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即它的社会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为者的个体收益或成本。

3.林区生态环境建设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本身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局部来看,保护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仅仅只是促进该林区的各方面发展,但从长远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性还体现在生态本身是没有任何地域的界限的,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就是造福社会和广大人民。

三、政府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责任建设

基于目前大兴安岭林区的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自身所具有的极强的产品的公共性。投资上的外部性和产品消费上广泛社会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由我们的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担负林区生态建设的重任。

(一)充分运用经济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投资主体的作用。政府在林区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上要加大预算,同时也要积极通过转让租赁林区的某些土地,发行林区生态建设债券等经济,金融方式筹措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来支持林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资不应仅仅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更应该加强对国有林区进行人才的投人,设备的投入以及科技的投入。

(二)充分应用政治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的作用。政府应努力进行政策的创新,用政策的杠杆来引导各企业和广大人民加入到保护林区生态环境中来。一方面大力倡导林业的分类经营,另一方面明晰林业产权,重塑经营主体,从而有利于广大林农可以放手发展林业产业,这对于保护和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力。

(三)充分运用法律职能手段,政府应发挥生态环境建设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作用。法律是实现国家基本职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国家本身又是法律存在与发展的政治基础与有力保障。加强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今天,我们虽然已经从许多方面都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制度以及地方条例,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结合我国林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纳入林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轨道,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成是一项事业而达成一种国民的共识。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前方还有很多艰难的路要走,但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河水更加清澈,为了森林更加茂密和繁盛,我们的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为了广大人民的福祉,应该把保护和建设林区的生态环境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深深的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叶。

上一篇: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下一篇: 电力工业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