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产生的条件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3 15:3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篇(1)

一、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

关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其实不然。在经济学史中,有过非商品经济的思想,这一点在经典文献中是可以找到的,也可以在一些国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教科书中找到已经建立但并不完善的理论。然而,由于西方商品经济学的坚持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放弃,当前的经济学几乎可以说是清一色的商品经济学了。在经济学史中,还有一个问题被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学者(也包括非经济学学者)忽略,那就是在对经济学的分类中,西方经济学其实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简称。非商品经济的思想源于人们认为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以不通过商品经济的办法,而商品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正因为这样,现实经济发展的原因被经济学的目的搞混了,在指导经济发展实践的时候,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目标指向。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后,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因生产效率、gdp、资本的利润率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强烈动机所掩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一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被淡忘了,以至于我们今天不得不认真讨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经济学问题。

笔者在《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一书中曾经提出过“解决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观点已经包含了“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命题。而在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中,经济发展的目的被分解为“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和“解决好人的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存”问题应该说是可以与“人的生活需求”问题相对应的。但“人的生存”条件的保障与“人的生活需求”条件的保障不同,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样一个涉及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所批评的经济学家撇开经济目的让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状况至今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经济学的研究仍然遵循商品经济学的思路,那就将永远也走不出分析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局限,也就意味着经济学的研究永远也就别希望走到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中来。这就是说,商品经济学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即回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事实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事实、一种常识,并不需要经济学来做什么证明。经济学需要关注、或者说经济学要表明自身存在的科学性,得说明清楚为什么只局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不去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不研究商品经济为什么这样运行而不是那样运行?特别是它为什么可以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换句话说,经济学必须回答经济学研究关注不关注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行为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其中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最为密切,在没有商品交换即物物交换时,人类就依靠生产和分配的行为来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自商品经济学产生以来,商品生产、商品分配、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就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产和分配的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渐行渐远,商品生产的效率、资本的利润、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商品消费与商品生产的关系成为商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从而使商品经济学成为忠实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显学。然而,社会发展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的需要并不因商品经济学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忽视而减少,它反而要求经济学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反思,特别是要对现实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作出解释。但是,由于商品经济学在一开始就忽略了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它有意回避生产和分配行为需要对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负责的问题,用“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来说明商品经济活动以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合理,即认为商品经济活动在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过程里无形中也使社会福利得到增加、就业有所保障。商品经济学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获得需要以牺牲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甚至未来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的事实视而不见,实际上也是不认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事实。

二、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需要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

(一)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即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产生就是为了要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生产行为,指的是人用自身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并生产出生存和发展必需品的过程,亦即人创造并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种行为。生产行为有三个要素:人、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生产行为的目的是创造并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谓的分配行为,指的是按照生产条件和生产目的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产品的价值形式)进行分配并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以具备的行为。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学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的生存和发展。在商品经济学里,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不一样,一些人(主要是资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员)会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佣工人)勉强维持生存和获得一定的发展,一些人(失业者、待业者和无业人员)被作为自由市场竞争的条件而大量“储备”起来,要靠社会救助或靠别人供养。

(二)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从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经济行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不同后果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的社会思想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其给人所造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经济学不能忽略的。不幸的是,现有的经济学,特别是商品经济学,并没有把这一点当作其研究的重要方面。即便是在研究人的发展经济学问题的学者中,能够这样看的也不多,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我们这里讲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就是要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特别关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一定社会思想影响下人的行为,带有主观色彩,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品经济学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上,非商品经济思想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上,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可是,一些经济学者却在不遗余力地宣称经济学与意识形态无关,并有意回避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希望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造就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三)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人的“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思想影响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即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这就是说,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得好坏,取决于人对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选择。好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不好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将导致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受到破坏,人将得不到好的生活,更谈不上全面自由地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否得到好的保障来判断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从而判定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现实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发展,而判定人是否得到好的发展似乎找不到一个客观标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很好地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当然也就不能及时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偏差,更谈不上纠正。其实,这是商品经济学理论误导的缘故。商品经济学把人们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放在商品经济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上,资本收益的好坏、gdp的增加的快慢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已经被掩藏在这些指标背后,让人错误地认为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实现、gdp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也等同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获得了保障。不可否认,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获得保障的,经济发展是人生存和发展得到好保障的前提。但是,从经济发展是为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本质要求出发,在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能否很好地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保障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好坏的标准是有必要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以商品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传统是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相脱离的原因

(一)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

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是商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与人们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有关。笔者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这是西方经济学因要服务于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偏见,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泛滥,它又转变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偏见。这个经济学偏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是正常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就很不正常了。社会主义国家把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经济学当作显学、作为主流学科,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不管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毫无疑问,在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学影响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必然要以(不择手段、不顾资源浪费、不断增加无效消费和大量耗费社会资源)获取商品最大价值和资本最大利润为目标,因而使生产和分配行为严重背离其要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相脱离,完全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150年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就已经有所揭示。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行为如何为获取资本的最大利润而牺牲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分析就更加透彻了。

(二)在商品经济学中人被作为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甚至沦为商品

商品经济学把手段当目的,就是把发展经济从而得到财富这一创造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手段,当成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即以获得财富为目的。这一点,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体现得非常充分,它探讨的就是财富怎样增加得更快的问题。在商品经济学里,由于把追求财富当目的,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问题就被搁置不管了。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变成了仅仅是生产工具(当然不是全部,资本持有人和他的人是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主体,另外的人只能是生产工具或稍好一些——即生产要素),人的需要就必须服从于利润的需要了。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成为资本持有人争夺和充分利用来增加利润的对象,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变成对利润源泉的保护,把劳动力按质论价、当成商品就是其有的保护,即便是这种特有的保护,也只出现在能够为资本带来最大化收益的少数人身上。

(三)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是商品经济学理论的必然产物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寻找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的原因,得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情况来判定。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远古社会,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人们是因直接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那个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几乎不可能摆脱依靠直接的生产劳动来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应该承认,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

相脱离的情形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近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具备有只为了追求财富增加而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存在。但是,即便是在现代,人类社会也曾经出现过直接按照社会中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来有计划地开展的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已经坚持了50年以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朝鲜、古巴,其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基本上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现实相结合。与朝鲜和古巴的情况不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出现的严重贫富差距、“新三座大山”等情况,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没有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结果。实际上,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情况的国家,主要是实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到较好保障的如北欧的几个国家,都对商品经济运行的方式进行了较大改革。这样看来,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的原因。

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要关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应该把以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中心的研究与以商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相分开,即把经济学区分为人的发展经济学和商品经济学。由于商品经济学会误导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商品经济学会使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愿,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引导经济学回归到能够指导经济发展为社会中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得到保障的服务上来。鉴于商品经济学思想已经在社会中造成深刻的影响,许多领域已经被其彻底渗透,为清理和消除商品经济学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经济学指导经济实践时真正能够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用人的发展经济学纠正商品经济学的偏差很有可能会引起一次经济学的革命。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直接决定经济活动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好坏,因此,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从传统经济学以商品分析的视角转移到以分析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前文已经指出,经济学要表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须说明经济学为什么只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无需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必须回答经济学为什么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经济学不能回避的,因为经济学首先是研究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学问,离开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学就不成其为与人关系密切的科学了。由于经济学首先是人的经济学,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解决人的经济活动怎样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而要解决好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除了研究怎样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应该不会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说,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确定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

注释:

①笔者了解的主要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理论。本文作者对苏联及东欧、蒙古、印支三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介绍;对目前仍然在实践着的朝鲜、古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则知之甚少。此处讲非商品经济理论的不完善,是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放弃了计划经济而言的。同时也表明,本文所讲的人的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学史中出现过的非商品经济学不同,也不同于现有的商品经济学。

②在笔者看来,以研究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为主的经济学理论,都属于商品经济学的范畴,中国目前正在试验并冠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被包括在其中,西方经济学是商品经济学的典型代表。

③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至199页。

④原本的表述是:“把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提出来,是要说明,我们的经济活动、我们要使经济运行良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9页1至3行。

⑤笔者对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批评,原话是:“在一些经济学家那里,经济学不管经济的目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经济学研究的技术化倾向也表明这一点。而经济学撇开经济目的不管,只研究经济的手段、技巧、过程,最终就会变成技术表演,探求纯粹原理,与现实的经济运行脱离得越来越远。实际上,正是经济学的这种脱离现实的倾向,使我们忘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的生活需求。”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页最后一段。

⑥据笔者所了解,意识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除了笔者本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许建康教授和广西民族大学陆壹东。但把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结合起来并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的,目前只有笔者本人。

⑦关于中国1978年甚或更准确一点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以来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会得意洋洋地认为是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一些学者则坚决不认同,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明显受到具有商品经济学显著特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它不同于纯粹自由主义经济学行为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它不可能象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自由”,但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脱节,存在较大问题,“新三座大山”在中国的出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篇(2)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学不同于物理学和化学,是无法进行实验的,它主要靠观察提炼、逻辑分析推理、统计和实证检验,比较接近于天文学或气象学。受上述观点的影响,实验对经济学教学而言几乎毫无用处或难以实现。多年来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理论演绎推导的模式,这种理论的高度抽象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使经济学几乎成为一门空洞的理论,而且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方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反,经济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方式把学生置于模拟的经济环境中并要求其作出决策,它是一种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手段及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及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一)实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经济学假设市场的参与者是理性人,在此假设前提下建立起宏伟的经济学帝国大厦,并发展了许多日趋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计量模型,其严谨的分析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甚至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然而,这种事先假定的方式回避了人类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特征,导致经济理论预测结果往往不能与现实经济情况的吻合,由此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质疑。这种质疑的直接后果是在20世纪后半叶引发了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实验经济学是从验证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出发,通过可控制和重复性的实验方法揭示人在行为决策中被传统经济学所忽略的其它特征,以促使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更加贴近现实的一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验设计,实验经济学不仅从方法论上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科学和规范的研究手段,而且在多个经济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学产生了强烈地冲击和挑战,其代表人物史密斯和卡奈曼荣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引起了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1]。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法论体系,这为经济学实验在课堂解教学中的引入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条件。

(二)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每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形成的,常常要用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论证,所涉及的众多概念、原理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和难以掌握。俗话说:“告诉我,我忘了;演示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或通过参与加以体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引起学生的深厚兴趣,吸引其主导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有利于增强学生把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相对于经济学传统教学中利用经济数据建模方法或纯粹的理论演绎推导模式,经济学实验能够弥补学生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不足的缺陷,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结果就是学生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统统忘掉,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论文格式模板。而通过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可控环境中,能锻炼其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对抗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经济学实验教学给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和研究模式,让教师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产生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模式得到的经济研究成果,也可应用于经济学实验教学中。这种教学科研相长,相互促进的过程,历练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第一,如何依教学内容编撰典型的经济学实验项目,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对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敏感度,并对理论成果的应用了然心中;第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导演”角色对其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第三,及时通过书面报告或其它形式对实验教学进行对照总结实验设计,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二、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教学内容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确定的教学内容也难以保障完整实施

并非所有的经济理论都能进行实验,经济理论的自身因素也影响其可实验性。有些经济理论具有高度抽象的假设前提,实验室环境无法全部满足这些条件,因而相关经济学命题也就无法实验。因此,在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初期,可供实验的项目是比较有限的,且难以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开设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实验课程。这是独立设置的经济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全程;二是课程实验。这是在课程教学全程中穿插若干实验项目。就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而言,采用第二种方式比较可行。这样就要对原有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由于这种调整具有一定的机动性,教学管理部门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另外,考虑到实验教学工作量比理论教学工作量要大,一般情况下授课教师都倾向于尽量少做或不做实验,实验教学内容也难以保障完整的实施,结果导致经济学实验教学还是纸上谈兵。

(二)实验条件的不完备和实验设计的不完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决策的社会科学,其实验对象是具有复杂思维和特征的人类本身,这导致经济学实验不同于化学实验或物理实验的显著特征。经济学实验有两种方式:一是人类行为决策实验,具体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类。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同所有实验教学一样,经济学的实验课堂教学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比较容易实现,但实验教学软件相对缺乏短期内难以满足,主要原因是市面上的经济学实验教学软件量少价高而自主开发难以跟上;软件方面主要是实验的设计。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史密斯等人的观点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经济学实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游戏”规则的设计工作[2],课堂实验设计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质量高低。目前,经济学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游戏”规则的设计还不太完善和规范,制约了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三)实验教学师资教学水平不高、能力不强

经济学实验教学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经济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科研水平不高及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当前从事经济学实验教学的师资,存在素质不高、知识更新慢、队伍欠稳定、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影响了经济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经济学人才的培养。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的实施对策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方位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所开设的实验多为管理类实验,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从以下几点进一步推进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工作。

(一)合理选择经济学实验项目

由于多数高校经济学实验教学才刚刚起步,因此,在这方面要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可以从实验项目入手,通过实验项目构造实验单元,进而形成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通俗易懂的经济理论不一定安排实验实验设计,过于抽象的经济理论,开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二是要考虑实验环境及实验软硬件条件。优先开展那些对软硬件环境条件要求不太高、已具备相应条件的实验项目。

(二)重视经济学实验项目的引进和开发

经济学实验教学软件的使用主要有两类:一是社会流行使用的软件。其使用方向单一,价格昂贵,远超硬件建设成本,且来源单一,难以公开招标采购;二是专为经济学实验项目设计的软件。它对相当一部分经济学理论配套实验,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经济环境,以提高学生对复杂经济环境的应变能力。学校可以投入一定资金进行自主开发,不仅能满足自身教学需要,也能将之商品化,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不断规范和完善经济学实验的教学设计

1.提供清晰的实验讲解或实验手册。经济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者必须尽可能地简化实验对象的决策环境和控制实验条件,以便在课堂上再现一个可操作的环境,以及较易在此环境中观察实验对象的反应,从而达到实验结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性。为此,实验之前,实验设计者(实验教师)要提供清晰的实验讲解手册,告知每个参与者(学生)游戏的规则及游戏的情景,确保每个参与者明白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论文格式模板。清晰的实验手册主要包括:实验的讲解,回答问题的准则,货币或其他报酬的性质,被试对象的选择、个数及经验水平、角色匹配,实验地点、日期及持续时间、环境要求,使用实验助手情况,是否需要对被试者有意隐瞒或欺骗,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2.尽可能避免非相关因素的影响。由于经济学实验的目的是以参与者的反应来检验某种经济理论,为此,须控制非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如进行“市场拍卖机制”实验时,学生间的平常关系会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要考虑如何匹配参与者的角色,将人为误差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此外,整个实验的设计和进行,应力图避免给学生任何暗示,即避免让学生感到某种行为模式是正确的或是被预期的。其原因在于经济学实验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生或许会揣摩实验者的意图,并按其想象中的实验者所希望的行为改变自身的选择。甚至必要时,在实验设计中还可以“欺骗”方式迷惑学生,避免其揣摩到设计者的意图,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3.提供必要的“货币”激励。经济学实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对象具有各自的偏好。因此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实验中,要对所探讨的经济理论进行检验都不可避免地要求控制参与者的偏好。由于偏好影响着人的行为,如在市场交易模型中,人的不同偏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一致,而这种心理行为又无法被实验设计者所观测到实验设计,因此控制偏好异常困难。据史密斯等人的研究,对实验的参与者提供必要的报酬有助于减少被试者行为的变异性,减低甚至排除随意性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因而,为参与者提供一定的报酬激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更好地模拟真实经济环境下参与者的决策行为。

4.加强实验预演及实验结果分析。为保证经济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设计者可预先组织部分学生或其他教师组成小组来预演实验,从中发现和改善实验设计的不足,当然,参与预演的学生必须保密并不再参与正式实验。另外,实验设计者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验误差来源及结果,并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加快经济学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各高校不可能全面配备专职实验师资经济学实验教学,只能依赖理论教学师资采用与理论教学配套的方法来安排经济学实验教学内容。这样,要提高经济学实验教学师资水平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有计划地选派相关教师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了解经济的真实运行过程,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胜任实验教学的水平;二是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财政、税务等经济管理部门调研,筛选、验证经济学实验项目;三是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经常组织对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统计软件和实验经济学等的知识培训;提高实验教学工作量系数,在职称评聘、教研项目立项、教材立项等方面向实验教师倾斜,鼓励更多的教师开展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篇(3)

    腐败现象是古而有之,国际上有之,关于腐败的成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下面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

    1.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出发:我们知道经济学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假设条件;二是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被称为“经济人”,“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其需求取决于他所要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动;人的需求是无穷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一旦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又会出现另一种需要满足的需求。相对于无穷的需求而言,每个人用以满足的手段或资源是有限的,这种需求的无限性与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腐败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即腐败的最基本动力来源于无限需求与有限手段的矛盾。

    2.从商品的等价交换出发:如果把政府官员手中的权力也看成是一种商品的话,那么“权钱交易”是一种不公平交易,不公平表现在:首先权力价值被低价交换给行贿者,行贿者得到权力价值的效用大于行贿者付出的代价,而政府官员满足这种交易的原因在于他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政府机关所任命官员的权力影响力。组织正式授予政府官员一定的职位,从而使政府官员占据权势地位和支配地位,使其有权对下属发号施令。这种权力价值有时是无法估量的,而获得这种权力可能是由于机遇而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或者仅仅牺牲了一部分个人利益,但这种付出价值远远低于手中权力的价值。正是由于“权钱交易”的不平等性才使腐败行为更容易发生。

    3.从经济社会的现行体制出发: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里,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看不见的手”定理并不能完全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并不能完全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并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在一定的限度内掌握必要的经济资源和参与必要的经济活动(如提供公共物品,投资基础设施,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秩序等等)。这就使得权力与资源的结合在这一体制背景下具有某种天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我们知道,当个人不掌握公共权力时,其欲望的满足只能凭借个人所能独立支配的私有资源(如劳动能力,当然也能通过偷盗等其他非法形式来满足)。相反,政府权力的客观存在就为掌权者利用公共资源满足个人私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就是说,权力配置资源是腐败行为产生的体制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腐败行为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以上三条分析了腐败产生的必要条件。

    4.从腐败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腐败行为能否发生不仅取决于腐败产生的必要条件,还依赖于它产生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只是证明了腐败产生的潜在可能性,充分条件依赖于当权者对腐败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权者是否腐败取决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当权者的需求偏好、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法律法规、权力制衡机制等等。以下借助一个经济模型来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及时机,文字表达如下:如果说当权者搞腐败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那么,突破上述种种约束的努力就构成其腐败活动的成本。具体而言,腐败成本由如下几方面构成,其一,当权者在做出腐败决策时,首先就需要突破来自其自身的种种心理障碍,他必须改变其道德观念,放弃循规守法的操行,面对社会舆论的谴责等等,这些都构成腐败的心理成本。其二,由于种种体制、法规的存在,腐败行为一旦暴光,将会受到相应的政纪法规处罚,这是任何一个理性当权者在决定腐败时所必须考虑的,这种由于腐败行为败露而招致的惩罚,可称其为惩罚成本(C[,pe])。其三,当权者在位时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种种“制度特权”(如小车、住房、移动电话等等),另外还存在一些灰色收入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如一旦腐败行为东窗事发,则以上利益就会丧失殆尽,这种风险构成其腐败决策的机会成本(C[,o])。总结以上论述,可见,腐败行为既会带来腐败收益,也会产生腐败成本,其中,我们把腐败的心理成本、惩罚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加称之为腐败总成本。

    当权者也是人,他在进行腐败决策时必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假设当权者对腐败行为不能被暴光的概率估计p[,1],所获得的收益为R;而对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估计为p[,2],所得到的处罚损失为L,那么他应该得到的期望损益值为: 

    E=p[,1]×R+p[,2]×L

    当期望损益值大于或远远大于腐败总成本时,当权者才会实施腐败。

    二、腐败危害的经济学分析

    1.从不平等的交换分析。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权钱交易”是一种不平等的特殊商品的交易。我们知道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自动地配置社会资源,而这种不平等的交易不仅损害国家及公众的利益,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得不合理,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向效率低下的企业和个人流动,使稀缺资源的分布更不合理。公平和效率是困扰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问题。短短20年,中国已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分配严重不公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选择了“效率优先”、“先发展后分配”的发展战略,经济领域的改革成绩显着,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步履缓慢,从而导致权力的市场化。权力之手介入资源分配,社会成员各自依据其在社会组织中占据的不同地位进行着一场极不平等的财富积累大赛。这种不平等的市场运作机制既丧失了公平,也不可能得到效率的提高。腐败行为的这种不平等性最终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原则。

    2.从社会总效用来分析。“权钱交易”的双方都从国家及公众的利益中攫取了大量的好处,使社会分配更加趋向于不合理,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已高于国际上公认的警戒标准,而这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权力介入市场造成的,私营非法收入、政府官员的非法收入对于全社会总的收入分配差别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知道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帕累托最优。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对于富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不大的,而且随着富人财富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一个单位的财富对于穷人来说,它的边际效用是很大的。因此,如何降低富人财富的增长速度,提高穷人财富的增长速度,就是实现帕累托改进的经济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社会所有成员的财富均衡,才能使整个社会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3.从社会总效率来分析。腐败行为严重地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表明,权力垄断社会资源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收入分配的危害,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性垄断所造成的分配缺陷危害更大。每一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及技术专长,健全的社会经济秩序会促使每个人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而当今社会腐败行为的盛行,严重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为一个人靠勤劳、智慧致富,而另一个人靠投机、贪污受贿发财,除去金钱来源的道德判断外,这两者却是等值的,金钱并不因为它的不同来源而留下不同的痕迹。这在经济学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而“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结果是:只要劣币和良币等值,只要现行体制不能惩罚手持劣币者,人们便不会奉公守法,而是会仿效那些投机取巧以及贪污受贿者,整天想着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这种现象长此以往的存在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是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是社会总效率降低的关键因素。

    三、腐败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既然腐败的产生与现行社会的市场机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只能把它理解为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率、社会公正方面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既然腐败是政治权力的衍生物,只要权力存在,腐败就不会自动消亡,那么,我们的反腐败目标就不应是幻想如何彻底消除腐败,而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定为如何最大范围和最为有效地遏制腐败。

    1.利用最小治理成本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及扩大。分析近期发生的大量腐败案例,我们发现大量腐败分子在为党工作的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好的,而在腐败的初期也仅仅是接受小恩小惠或谋求很小的私利,而在后期,他们的私欲急剧膨胀,大量贪污受贿,甚至是走私贩私、出卖国家的利益。如果把腐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用L表示,那么L对于时间T是一个单调递增函数,如图1所示。

    附图

篇(4)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7-0005-06

演化经济学是达尔命和19世纪末物理学大革命所产生的新的世界观的产物,而新古典经济学仍是以经典物理学所产生的牛顿主义世界观为基础。更具体地说,演化经济学是以动态的、有机的和开放的世界观为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以静态的、机械的和封闭的世界观为基础。因此,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哲学基础上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正如尼古拉斯・乔治斯库一罗根指出的。“正当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开始为现代经济学奠基时,物理学一场惊人的革命扫荡了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机械论教条。奇怪的是,‘效用和自私自利的力学’的建筑师,甚至是晚近的模型设计师,看来都没有及时地觉察到这种没落”。因此,正如美国老制度学派的开创者凡勃伦试图按照达尔文主义重建经济学一样,根据威特的看法,演化经济学应该成为经济学中达尔文式的范式革命。

我们知道,经济学范式的转变实质上是世界观的根本性变化,哲学基础或者更特定地说有关实在的本体论假设不仅限定了更为具体的经济理论的构造,而且对经济实践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的经济学教育对哲学并不重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也缺乏自觉的哲学批判意识,这是导致存在着严重缺陷的新古典经济学被相当多的大学师生顶礼膜拜的重要原因。在演化经济学领域,自1994年福斯敦促演化经济学家加强对其哲学基础之一的批判实在论社会科学哲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撰文讨论其哲学基础问题,但绝大多数演化经济学家们仍忙于对具体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这意味着演化经济学在方法上和研究兴趣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分裂”,这是导致演化经济学目前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使演化经济学动态的、有机的、系统的和开放的世界观具体化,实现演化经济学诸流派的创造性综合,同时也是为了在哲学与经济学之间、演化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理论体系(如经济学)之间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对演化经济学的本体论假设进行深入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本文在霍奇逊和何梦笔等演化经济学家已有研究基础上,试图概括性讨论演化经济学的六大本体论假设及其对学科建设和经济政策的指导意义。

一、有机层级本体论

演化经济学深受怀特海、皮尔斯乃至马克思的有机论哲学的影响。霍奇逊在《经济学与演化》一书中,根据怀特海、克斯特勒、迈尔等人的见解,将自然科学领域的本体论上的“层级观”扩展到社会及心理领域。根据这种层级观,整个世界被看作一个层级结构。在层级结构中每一层上的系统或亚系统具有双重特征,即它们自身既是整体又是其他整体的组成部分,每个子整体(holon)既有自主性又有依赖性,这被称为“杰纳斯效应”(Jalius effect)。每个子整体拥有两个相反的极性(阴阳)――个作为更大整体一部分去运作的整体倾向和一个保持其个体自主性的自我决定倾向。在这一复杂的层级结构系统中,贯彻的是突现原则。虽然一个层面上的现象以其下层的现象为基础,并受其上层现象的影响,但是每一层上作为整体运转的系统(就像是一个同质的实体)具有不能还原为其组成部分属性的新特征。

在这种层级结构中,由于每一层级都具有双重特征,这就产生了并存的向上和向下的因果关系,并且在不同层级之间存在着反馈关系。更重要的是,每个层级的突现特征不能(甚至不能在理论中)根据其组成部分的知识演绎推出,或通过其他部分不完整的结合来割裂地理解。因此,制度、社会结构乃至宏观经济现象可以被看作个体行为的突现特征,但是,却不可以还原为个体行为进行解释。何梦笔曾以企业举例:“企业是自成一类的一种实体,不能化约为一种使个人最优的合约网络。”进而,每个层级在解释上具有某种自主性,具有其自己的解释原则和自己的分析单位。突现原则表明了所有将复杂系统简化为共同的、简单的单位和理论规律的简化论或还原论方法的无效性。因此,合理的方法论立场必然是拒绝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原子论为基础的将理性个人作为唯一的理论本原以及将描述和解释压缩到一个单一的非历史的层级,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反还原论的多分析单位和多层级的分析。

有机层级本体论对演化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创新体系文献的发展遵循着有机层级本体论的原理。自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伦德瓦尔于1985年提出创新体系的概念以来,目前该文献已经发展成由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地方)创新体系、部门创新体系和创新型企业所构成的体系框架,这种在不同层级上以互补和非简单加总的方式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有机层级本体论直接指导着演化经济学有关“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构过程。西方主流经济学试图“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推导宏观经济理论”仅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境;而且,作为一般均衡理论基础的原子论个体的微观模型一直“都遭到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和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批判”。演化经济学不仅论证了宏观经济学相对自主的本体论地位,而且进一步指出,作为个量和总量的微观和宏观框架无法处理在经济系统的中观层次上所发生的结构变迁和质变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微观-中观-宏观框架的基础上重建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二、心智/世界二重结构本体论

正如多普菲指出的,对于建立有关实在的、基本的演化动力学来说,心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何梦笔提出了演化经济学的心智,世界二重结构本体论。这种二重结构可以依据有机层级本体论的突现原则加以理解:心智本身可以被看作是外部世界特别是生物层级的突现产物,它本身不能被排斥于实在之外,但其本身又是整个实在中相对自主的领域。因此,心智和外部世界形成了一种二重结构,知识状态的变化不能化约为世界状态的变化。心智对世界的反映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必然存在错误,不正确的知识或“谬见”并非是偶然现象。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正确”或者“谬见”主要应从相对于心智单纯地作为外部世界的“镜像”这一角度来加以理解。换言之,它特别地与拉赫曼的主观预期以及罗斯比有关认知与决策的想象标准相关,意味着人类心智在与外部世界交互过程中所显现的创造力。

心智/世界二重结构本体论说明了演化经济学在本体论上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本质差别。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意味着心智单纯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即心智产生的知识状态只是由世界实际状态

和实际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并可以化约为后者。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在模型中纳入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计算成本之类的赫伯特・西蒙有关有限理性假定的一些因素,但正如杨小凯和汉斯‘伯杰等人指出的,这种改进仍然是在完全理性最优决策和均衡框架下进行的,它低估了行为人面对的不确定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理性能力的严格局限性。实际上,有限理性的假定只是强调了环境和不完备理性对人类心智的约束作用,但没有包括人类心智所具有的主观和特异性质、“根本的无知”以及人类心智的能动作用,而如果要在理论体系中处理这些因素所导致的变化,就必须打破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假定的稳定偏好、技术和制度不变等所有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对人类的本性做出新的假设。

三、人性假设:人性二重性与文明创造者的本性

演化经济学在人性的本体论假设上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命题:第一,人类在利益的本性上同时具有利己和利他这两种倾向或性质,这充分反映了人类作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人性上所具有的“二重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类原始禀赋的本能,具有基础性的本体论地位。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经济学假定中预先把它排除掉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第二,人类还具有独立于利益关系的作为文明创造者的本性,这是完全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但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却更具根本意义的人性。正如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曾经指出的,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同样我们可以说,人类经济活动的天职就在于发明、生产、创新或创造。第三,人性的形成受到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制度对人性的作用不仅是约束性的,更重要的是它在人性的塑造上具有能动性的作用。换言之,制度和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这个含义。第四,人性和制度的关系是互动的。对此,霍奇逊曾指出:“个人与制度是相互设定的。制度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并由人们的行为所塑造。”

演化经济学有关人性的本体论假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首先,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必须考虑到制度对人性的巨大塑造作用,必须考虑到如何唤起并发挥人类作为文明创造者的本性。前者的例子有:在我国的体制改革中,完全市场化的医疗保健体制改革之所以无法成功,就是因为按照“自利经济人”的“工作假设”所设计的制度解决不了医疗保健中的“老大难”问题。后者的例子则有: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按照“自利经济人”的逻辑,必然只关注于产权改革、管理层高薪和所谓资本运作,而如何通过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同舟共济”的奋斗目标就被严重忽视了。其次,文明创造者的假设在我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应该发扬光大。目前,经济学家们太多关注于人类的利益本性,而没有注意到作为创造者的本性。但人类文明史却说明,创造者的假设不能化简为利己或利他的利益本性,在许多情况下,创造的欢乐是利益的多寡所无法衡量的。因此,笔者曾经指出,国民创造力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经济学要为这种创造力的爆炸性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建设中国创造主义新文化是五四的延续和超越,发明、创造和创新应该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

四、异质性(多样性)假设

正如著名生物学思想史专家迈尔指出的,达尔命产生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在这种哲学体系中,个体群思维(population thinking)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与物理学中流行的本质论思维(typological thinking)相对立。本质论思维的实质就是把变化多端的现象化约为同质性的某种基本类型,认为世界上真实的和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基本类型的内在本质,而基本类型与它们的具体例子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作是某种可以被忽视的东西。物理学是本质论思维的避难所,其基本特点就是对质点模型的追求。为了建立均衡模型并使经济学实现数学形式化,西方主流经济学明确把经济学与物理学相类比,把丰富多彩的个人和企业行为简化为“代表者”,抹杀经济活动的不同质量及其多样性,通过对类似于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供求力量进行原子化的质点分析,制造了市场自动创造和谐的神话。这种同质性假设不仅预先从理论体系中排除了多样性和人类的创新行为,而且否认经济活动的不同质量对国家贫富所产生的极其重要影响。

达尔命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上述本质论思维的革命。在达尔文之前,生物学家们即使承认变异,也只是停留在物种的层次上,正是达尔文把它定位到了个体层次上。在人类社会中,正是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才使创新和演化得以发生。因此,达尔命对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决定性的。正如彼得・M・艾伦指出的,“适应和演化来自这种事实:知识、技能和惯例在个人间从没有完全被传递,个人之间总是有差别的”,人类心智的不完备,它所具有的主观性质,不同的制度、文化、习俗、阶级差别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塑造,个人经验以及人类心智的创造性理解等等,所有这些因素使得个人即使在面对完全相同的信息和同样的想象机会,其认知和行为也不会完全相同。以此类推,不同的企业、地区、国家乃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业都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演化经济学所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等分析框架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以个体群思维为基础的异质性或多样性假设也构成了个体知识和意会性知识这些概念的哲学基础。

五、时间不可逆、不确定性和历史重要

时间可逆和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本体论基础,恰如琼・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一旦我们承认经济是存在于时间之中的,历史是从一去不复返的过去向着未知的将来前进的,那么,以钟摆在空间来回摆动的机械类比为基础的均衡观就站不住脚了”。正是因为这种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西方主流经济学坚持认为存在着适用于一切时间和地点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但对于演化经济学来说,时间不可逆在经济系统的演化中具有基本的建设性作用,技术轨道、技术经济范式、路径依赖、路径创造(path creation)和经济类型(economic style)等演化经济学的这些概念都渗透着时间不可逆的观念。正如柏格森指出的,“我们越是研究时间,就越是会领悟到:绵延意味着创新,意味着新形式的创造,意味着不断精心构成崭新的东西”,演化过程的历史性是以新奇创新为特征的,演化意味着新质要素在时间进程中“不可改变”地不断突现,甚至时间可以被视为一系列有序的变异和选择的事件。因此,时间进程是不会完全重复的,也就是不可逆的。

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新质要素的突现是以人类心智的创造力为基础的。因此,著名的批判实在论社会科学哲学家劳森指出,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依赖于人类能动作用的转变潜能,社会经济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相对持久的,它不可避免地是以时空制约或地理历史性为基础的。……如果说自然科学家的任务是要持续不断地改进相对不变(或缓慢变化)的有关实在的理论,那么,社会科学家则要更快地改进他们对相对快速变化、具有高度时空特定性的世界的理解。爱伯纳也指出,“大

多数的经济现象是时间依赖的(lime-conditioned),根植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它们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无法用声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和概念来对待。经济理论只能通过不同的经济生活模式来应对这些经济现象,而这些模式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的”。因此,经济学以及所有的社会科学在其性质上必然是历史的和地理的科学。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存在着少数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社会经济规律,而是强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多数规律只具有历史的暂存性,其有效性与地方化的条件高度相关。

根据这种历史时间的本体论假设,脉络主义(contextualism)就成为演化经济学在以典型化事实(stylized facts)为基础进行理论建构并制定经济政策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脉络主义就是“情境和脉络特定(context specific)”的方法,这是一种历史的方法,它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考虑特定历史地理条件的精神,把社会事件及其“规律”置于事物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空间限制之中。脉络主义在方法论上依赖着一个基本的循环:经济事件依赖于经济时空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反过来,经济时空新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也是由这些经济事件所影响和塑造的。脉络主义类似于《易经》中“时位相关”的概念,按照《易经・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日生”的思想,时间和空间并不构成一个可供事物在其中发生的“宇宙容器”;毋宁说,它们是与作为创造性之脉动的事件和实在一起被创造的。因此,按照脉络主义的基本原则,经济政策都应该是情境和脉络特定的,而不是如华盛顿共识所主张的普遍适用的经济政策。

六、系统协同效应与循环累积因果机制

篇(5)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难点

一是经济学是由众多经济学派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学科理论体系庞大,派别多,具有广博性和综合性特点。仅现代经济学主流学派就包括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和预期学派等。众多的学派,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些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观点的两个学派在分析方法上就有很大的分歧。因此,要分析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是分析方法方面,具有多样性。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中广泛地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运用的是高等数学的函数分析。在一些原理的论述中是将语言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是经济学有的分析方法。大量的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学生刚开始学习时普遍感到不好接受,甚至是一些著名的经济大师,也具有同样的感受。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先生就曾说过,刚开始到国外学经济学,就是听不懂。另外,现在经济学作为一门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和研究对象的外来学科,有其特有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其教材和相关资料也大多是从国外出版的书翻译过来的,刚开始学习时在思维习惯很难与国外的思维方式适应,这无疑会增加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掌握其理论实质和具体应用的难度。

三是从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的学习的反映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复杂、难理解。譬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都有其科学意义。在此规律作用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当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充分利用时,再增加可变要素,不仅生产效率不会提高,反而降低,最终表现在总产量的减少。再如,数量模型分析,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几组变量,根据所描写或要达到的目标,引入必要的条件和限制,然后求出最佳或最优解。

当然,应该说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实证分析法,它排除价值判断的前提,即没有价值判断前提,只对事物的事实进行科学考证,回答“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科学事实来检验。这样的分析排除了规范分析的主观判断前提下出现的有可能对事实的曲解和误解,避免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它的应用,使经济分析具有普适性和精确性,根据指标,可以为定性分析给出有价值的方法,现在模型分析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企业乃至政府机关的管理。其他分析方法像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等对经济现象的描述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肯定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意义,从而有益于排除心理上对经济理论特别是复杂模型的排斥和猜疑。

二、经济学课程难点解决方法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发展。传统西方经济学着重研究物质生产领域,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很多问题,如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文化经济学都竞相发展或问世。

从而使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保留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进入了非物质生产领域;同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也从传统生产领域向新的生产领域扩展。传统研究着重的是机械工业生产,而现代化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海洋经济学、航天经济学和生物经济学。

就教学方法而言,无论教学手法怎么处理,主要有两点:

第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论必须联系实际。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学中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可以列举实例对原理进行分析。譬如规模经济原理,它是指重工业生产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在一定的规模基础之上产生效益,称之规模经济,反之称之为规模不经济。现实中我国大小汽车改装厂100多家,成气候的仅有一汽、二汽、大众少数几家,全国汽车的总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家大厂商的产量,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原理的作用。而规模经济的产生要求有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的条件: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专业化分工,管理效率高,市场条件完善等是内在经济的条件;交通设施便利、信息的畅通、尖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存在是外在经济的条件。反之,管理上的各种漏洞、管理效率的降低、市场销售条件的不完善等成为内在不经济的条件;行业过大使厂商之问竞争激烈,多数厂商为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付出更高的代价,是外在不经济的条件。如讲授弹性理论,可以列举弹性理论在价格上的应用,像弹性系数较小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属必需品的如食品、房屋、公共交通、生活服务等;弹性系数较大的奢侈品,价格上涨,不会影响人们的具体生活,只是对奢侈品的销售量(需求量)产生影响。再如,风调雨顺时,却使农民带来“丰产不丰收”,这就是弹性理论的作用,因为粮食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粮食价格大幅下降,所以一般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的利益。

第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论的教学是为了发现思想,吸收其精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经济增长考查的主要指标是人均GNP的增长或人均GDP的增长,单纯用人均GNP或人均GDP,只是说明产值的变动情况,不能全面说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差距用什么来衡量,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再如,经济增长靠什么增长,不仅是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更主要的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技术的进步。当前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应从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重视基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完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人手,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第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要创新。创新经济学教学,要增加教学时数,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引导学生树立对经济学的科学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学生普遍反映经济学难学,重要一点是现在高校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必要的经济学铺垫,所接触过的是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作为文理并重的学科,以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需求、供给规律,探讨了生产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分析了各种不同市场状态下的价格和产量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都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不同国家和社会有相同之处,从经济运行层次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很多共同性。从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诞生,到1948年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出版,到1993年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出版,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在总结西方经济运行经验时,得出了许多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管理方法。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多可以为我们所用,不能因为难学产生猜疑、排斥。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西方经济学具有内容多、模型多、难度大的特点。几乎每一本经济学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用图像表述的经济模型,这些经济模型在给定的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经济模型中的曲线就会发生位移,在黑板上描述这种变化过程不够形象和准确,而用电脑课件加以讲述就不仅会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可节省黑板上作图和写板书的时间,从而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同时也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多媒体等实施教学,可以把深奥的理论、各种复杂的图、表、公式等理论模型以图、像、文、声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简洁、直观逼真地演示出来,既能够增大课堂信息容量,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从而为新理论、薪思想的引入创造了条件,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强学生的兴趣。现在高校普遍有设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如果能够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脑课件动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课堂教学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因课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理论多以较抽象的数学推导和建立经济模型来加以论证和说明,对初学者来说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应用,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经济模型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模型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要回答好学生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每一个概念、经济模型、结论都要用一个实例或一个案例加以讲解。如当讲到恩格尔系数可以罗列不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通过分析比较加深理解,像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就有较大差别,而这恰恰与地区的富裕程度相对应;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每月的开支情况,计算食物支出的比例,估计自己的恩格尔系数,再与实际情况相比照。总之,从理论到实践,反复比较,深入浅出,学生才易于理解。

参 考 文 献

[1]曾令秋,杜伟.关于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3.

篇(6)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学习本课程,能明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了解今天流行的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吸收以往经济研究中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创立适应现代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可见,该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从我国各高校该课程的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学习存在困难,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拟从《经济学说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出发,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经济学说史》课程的特点

1.历史跨度大,涉及人物多

《经济学说史》课程内容涵盖了自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止的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年代跨过几十个世纪,涉及众多的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

2.经济理论繁杂

《经济学说史》课程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的主要经济思想和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经济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经济理论繁杂。

3.历史性强、阶级性突出

经济学说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说,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某种反映,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所以,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的。

自从奴隶社会以来的人类社会都是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分裂为经济利益对立的不同阶级。由于经济学说研究的对象直接涉及到各个阶级的经济利益,所以,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经济学说和经济理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二、提高《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编制“经济学分段表”,梳理教学内容。目前我国的《经济学说史》教材不少,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篇幅大,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陷入大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搞不清先后,分不清主次,辨不明重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通过编制“经济学分段表”, 把重要人物、重要观点、重要事件纳入其中,使学生对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把经济学说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古典经济学阶段,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以及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第二阶段是古典经济学阶段,包括从18世纪下半期亚当斯密经济学,经过19世纪初期李嘉图和萨伊等人的经济学,直到19世纪中期的约翰.穆勒的经济学,他们是产业革命前夕到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和初期发展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第三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包括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到该世纪90年代出现的马歇尔经济学,这种经济学的支配地位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第四阶段是当代经济学阶段,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开始。

第二,遵循“以一为主,联系背景,平行兼顾”原则,介绍经济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中,经济学派层出不穷,这些经济学派存续时间长短不一,影响力大小不同,代表人物众寡悬殊。但事实证明,无论哪个学派,其各个成员的观点虽基本一致,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必须遵循“以一为主,联系背景,平行兼顾”的原则,才能使学生对这一学派全面了解并且印象深刻,记忆持久。所谓“以一为主”就是找出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对他的经济学说作重点介绍;“联系背景”就是在认识这一经济学派的时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平行兼顾”就是在了解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的基础上兼顾介绍其他经济学家的学说,并把它们与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说比较着讲,对他们的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对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作出客观评价。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跟经济学家们所处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一定的历史条件赋予当时的经济学家进行理论研究的任务,也为他们的经济学说打上历史的烙印。因此,我们在评价经济学说时,要运用历史分析法,把当时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考察,才能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运用经济分析法则要求我们在评价每一个历史人物或他的经济思想时要跟他的社会经济根源联系起来。另外,由于经济学说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因此,在评价经济学说时,还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要看他是代表什么阶级说话的,在这个阶级的立场上,他的理论有没有合理的地方。综合地运用这三种方法,才能对经济学说和经济学家作出客观的评价。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篇(7)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48-01

“批判实在论”是一门源于英国、发扬于欧洲的科学哲学。“批判实在论”这个术语是巴斯卡提出的“先验实在论”与“批判自然主义”这两种思想的结合表达,其思想的主体是通过历史的自我意识和辩证法消除反理性主义和归纳论的理性主义。

1 批判实在论的兴起背景――实证主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社会科学的主流思想便是实证主义,其以休谟、康德为代表的因果律为理论核心,认为规律取决于原子式的事件或事态的恒常联系。实证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与争论,主要围绕于所谓的波普尔――亨普尔模型:社会科学必须追求科学方法上的统一,以自然科学方法为基础(实证主义观点),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最为重要的是:解释和预测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对现象进行完整的解释,则必然能预测到现象的发展。

实证主义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遭到学界的猛烈攻击。主要是来自后现代思潮的批判,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则另辟蹊径,不仅对实证主义对自然科学的错误理解进行批判,也对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反实在论观点进行批判。

2 批判实在论的哲学基本思想构建

2.1 批判实在论的立论基础――先验实在论

巴斯卡于《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1975)中提出了其先验实在论思想。柯利尔认为所谓的先验论证所指的是“从一个已经发生的现象,推出一个持久性的结构的论证,也可理解为是从一个实际事物,推导出一个更基本的、更深层的使该事物的存在成为可能的某种事物的论证形式”。而巴斯卡认为其先验论证是一种反证的论证,即从一个现象的描述,追溯到产生此现象的某一事物的描述,或是从一个现象的描述追溯到促成此现象的某一条件的描述的一种论证。此处的先验论证并不是以科学家掌握的研究成果为前提,而是科学家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不仅是先验论证的前提,也是参与论战的各方都接受的根本前提。

“先验实在论认为科学知识的对象是那些产生现象背后的结构和机制,及科学所需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知识。这些对象既不是经验主义认为的单纯的现象,也不是唯心主义者认为的是我们理性所建构出来并强加在现象之上的,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实在的结构,它不但独立于我们的认识、经验之外而存在,同时也独立于我们获得它的条件之外。”真正的实在论符合如下条件:第一,客观性:事物的真实存在不是由它们是否具有可被认识的实际存在而决定的;第二,可错性:认为上述超越实际之后的存在,并不是绝对无误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被我们后来的新知识所修正的可能性。第三,超现象性:指我们能够认识到的还包括存在于实际表象之后的看不到的结构的知识;第四,反现象性:认为我们对这些深层结构的认识,不仅仅是超越实际并能够解释表象,其有可能是和实际表象相矛盾的。

由此,可以总结出批判实在论具有以下特点:(1)它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把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社会产品;(2)它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客体的独立存在;(3)由于以上两个条件得到认可,它就把科学实验和发现解释为同时发生的物质和社会行为。

2.2 批判实在论的哲学取向――批判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主张的科学的首要目标是科学的解释与预测,也就是解释项的先行条件和普遍定律与被解释项的描述的经验事件的逻辑关系。解释是从已知结果去逆推其原因,而预测则是从已知的原因去推定其结果。认定这种因果关系是在一种普遍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而在定律的性质、理论的作用、解释的模型、以及预测的模型等层面上,提出一系列的特定主张。

批判实在论选择的折中道路首先判定先行条件与机制两种观念的因果关系,从而认定唯有机制观念的因果关系,才能通用于自然世界或社会世界这样的开放系统中,以此作为方法论的基础进而在定律的性质、理论的作用、解释的模型、以及预测的模型等层面上,提出另一系列的特定主张。批判实在论利用了介于形而上学体系和实证主义之问的第三条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世界的突现特性。所谓突现(emergent),意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聚合在一起时,有全新的物质产生,这种新物质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机构与机制,不能被还原为组成它的各个成分。

(2)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实证主义将休谟式的因果律作为理论核心,认为科学规律即原子式的事件的恒常联系,即事件x总是伴随着事件Y的发生。故我们要以先验实在论所提出的深度本体论作为基础来理解社会科学这个开放系统中的因果关系,即将因果关系视为一种机制。

3 批判实在论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批判实在论和非主流经济学都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但与非主流经济学的批判集中于具体理论有很大不同,批判实在论是从经济学学科的性质人手的。劳森认为,只有经济学家们放弃演绎主义的方法,认识到本体论推理及其对经济解释所产生的约束的重要性,经济学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

批判经济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虽然经济学界对方法论问题已经掀起过一阵研究热潮,但大多数人接受的仍属实证主义阵营的波普经济学方法论。批判实在论的提出为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另辟蹊径。

其次,这将有助于学术研究多元化的格局。许多人在谈到现代经济学时把已有很大发展的非主流经济学排除在外,这与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流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非主流经济学为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前沿问题。实证主义是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深人研究对其持批判态度的批判实在论,将为我们更多地引入非主流经济学提供更大的空间。

再次,它为非主流经济学的综合和迅速发展提供了统一的科学哲学基础。与其他种类的经济学方法论不同,批判实在论在经济学中有其自身的传统,它植根于非主流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中。批判实在论利用了许多学派的许多见解,并使之更加明确和一致,这有助于推动这些学派之间的交流和综合,形成替代主流经济学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1]Lawson.T.Reorienting Economics.London:Routledge,2003.

[2]殷杰.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3):26-38.

[3]Andrew Collier.Critical realitism:an introduction to Roy Bhaskar philosoph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20.

[4]Roy Bhaskar.Scientific Realism and Human Emancipation.London:Verso,1986,16.

[5]Andrew Collier.Critical realitism:an introduction to Roy Bhaskar philosoph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6.

[6]Andrew sayer.Realism and Social Science.London:sage,2000,15.

[7]Roy Bhaskar.The possiblility of naturalism: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nman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 Third edition,1998,3

篇(8)

上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张伯伦在课堂上进行供给和需求的试验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1962年费农•史密斯的经典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确立了经济学实验方法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为此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验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是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当今,实验经济学已经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经济研究的一种成熟工具,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功的经济学实验需要具备很多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目前,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的尝试还不是很多,如何把经济学实验科学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验环境相结合,探讨适合我国实验条件的经济学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已经成为实验经济学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把这个课题作为研究目标,力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便于表述,本文需定义如下术语:被试,指实验经济学中所进行的实验的实验对象;主试,指实验经济学中实验的主持者。

史密斯倡导实验经济学应该建立一个与主流经济学研究相衔接的体系,并将该体系总结为:环境、制度和行为。环境,即促使当事人行动或交易的初始禀赋、偏好及行动成本。制度,即对市场交流(买方出价、卖方出价)进行的定义,明确信息交流规则和行动规则,确立从信息或行动而导致某一结果的内部控制机制。行为,指在既定环境和制度条件下,参与人的决策或行动。史密斯认为,实验经济学主要检验和研究的是:在不同的环境和制度下,参与人的行为。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将以上三方面相融合提出一般的实验设计步骤(见图1)。

实验设计步骤

实验总体要求

首先,应该澄清一个认识误区,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可以做实验的。在经济学实验方法可以实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范围内,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在整体上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和预期目标。这是实验设计的总依据。

制定相应的实验室交易制度

在经济实验中,被试按怎样的规定进行交易是很重要的,因为实验室交易规则看起来很小的改变可能对博弈论的预测和观测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应作出尽量单纯的经济环境。经济环境越单纯,被试越易理解自身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实验更易受控制,实验结果的解释就越清晰。而复杂的经济环境则可能造成实验结果解释的困难。

常用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大体有14种,如:明码标价拍卖、双项式拍卖、分散谈判、清算拍卖、折扣制度等。根据所要研究的目标,可以对这些制度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加以改变或者改变实验室制度中的某一或某些参数,形成适合该研究目标的新的实验室制度,也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卖制度加以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实验室制度。例如:“列举/折扣制度”就是明码标价制度的变形。

被试的选择及报酬支付

被试对象的选择 与物理、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是,实验经济学把社会中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差异,即人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选择被试时,就要尽量注意减少被试的差异或选择被试差异对实验目的无关或者影响极小的被试。对于我国来说,选择在校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比较合适。由于我国高校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单纯,相互差异较少,学习领会能力较强,因此用于对实践经验没有要求或者要求较小的经济学实验效果更好,更易接近现实。

被试数量的选择 被试的数量与实验的质量有很大关系。由于预算经费、实验设备等限制,被试人数不宜过多,应视实验所要描述的实际经济系统而定。一般来说,实验只要接近最小数的被试即可。例如,讨论竞争市场中合理预期模型的适用性、可能性时,若利用3类交易者和两种信息上的约束。为保证任何一个组合均有最小限的竞争,把全部的交易者分为6组,每组至少有2个人,这个市场实验计划至少要用12人的被试。实际上刚好用12个人就可以了。

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同一状况下配置2~3个被试,实验室市场中达成竞争均衡是足够的。如果被试数目过多,则需重复的实验次数越多,且过多的被试使实验不易控制,结果实验效率并未提高太多反而耗时耗资;被试数目过少,虽然省时省资,但是实验质量较差,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被试的报酬支付 为在实验中做出受控的经济环境,必须给被试支付现金,因为真实的货币更易给被试提供激励,减少被试行为的变异性,降低甚至排除随机行为带来的干扰。这是实验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于我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支付大笔的现金显然难以做到。因此探求合适的现金支付数量是经济学实验的重要课题,也许寻找现金的替代品作为实验的支付手段更为实际。本文设想:如果被试是在校学生的话,用学分代替真实货币可能也是可行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表明,采用报酬手段作为诱发经济主体(即人)的特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单调性(Monotonieity)。即被试认为报酬越多越好而且不存在饱和状态。最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货币报酬。因此,经济学实验中被试的报酬通常是真实的货币报酬。其二,突显性(Saliency)。被试所得的报酬,必须与被试(以及其他被试)的行动有关,它必须由被试所理解的制度所决定。即被试的行动与报酬的关系,应该能突出显示实验主持者所希望的制度,被试应理解这种关系。其三,优超性(Dominance)。在实验中被试的效用变化来自实验报酬,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忽略不计。显然,现金可以基本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因此通常情况下,实验报酬多数使用的是现金。

学分虽然不完全能够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但至少相当接近这三个条件,作为现金的替代品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在价格层次不多的经济学实验中,学分的这种替代性可能更好。本文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考察用学分替代货币报酬的可行性。这时,需要重复同一个实验,第一个方案采用真实货币作为报酬支付;第二个方案采用学分作为报酬支付,然后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看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若无显著差异,则说明学分代替真实货币是可行的;反之亦然。

处理好主试与被试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欺骗被试。因为被试一旦被欺骗就会对实验中已说明的行动和报酬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那么实验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可能采取一些防御措施,这样就损害了实验的突显性和优超性。即使这种欺骗行为在该次实验中未被发现,那么在以后的实验中也会被发现,这样被试的后续招募就很难,即使能招募到,也可能因被试的抵触和防范使实验结果难接近真实。

但是,不欺骗被试并不等于一切信息公开。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被试隐瞒一些信息也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报酬属于私人信息,应该直至实验结束也不公开,同时规定不可互相询问,这是模拟经济现实的需要,也是经济学实验的需要。如果被试对其他人的货币报酬都了如指掌,那么可能由此产生妒忌或利他主义心理,从而无法使被试自身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而无法控制激励的效果,实验结果就会产生偏差。

实验指导语的正确编写与宣读

实验指导语的正确编写 实验指导语是具体指导被试如何参加实验的文件,应包括实验的重要信息。如实验的目的、实验室交易制度、各被试可能采取的行动等,特别重要的是要明确说明被试的行动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还应包括主试为使被试理解实验的若干问题,必须注意主试不要在问题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图告诉被试。要避免指导语中关于实验目的的叙述成为某种期望效果的暗示,而应叙述的简明具体,容易被试理解。指导语的编写可参考前人已做过的类似的实验说明书,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需要加以修改而成。编写出的指导语关键要做到正确、明确及易于理解。

实验指导语的宣读 在实验时,主试或助手应大声朗读实验指导语或播放录音。即使应用计算机在被试的终端屏幕上已有实验指导语文字,主试也应朗读以提高被试的注意力,以期让被试完全理解实验指导语中的内容。

尚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般来说,经济学实验的报酬远远小于现实的经济报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学实验的报酬与被试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因此,被试可能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来参加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尤其在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报酬可能较少,如何设计更能激发被试积极性的实验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经济学主要研究和检验的是参与人的行为,而参与人的行为同参与人的心理有极大关联。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规则,能影响参与人所受到的激励和参与人的决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法规、经济制度、传统风俗,不同国家的被试经济行为的差异不可避免。因此,研究同一经济现象或理论问题,在选择不同国家,或不同人种参与实验所得结果会不同。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也是在我国开展经济学实验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鸿祯.实验经济学导论[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篇(9)

    西方哲学以元素论和原子论为基础,追求的是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对客体的不断认识,并最终对客体实现改造,以满足主体的要求。在此思想指导下,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当人体出现疾病时,医生以其为客体,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其逐渐了解,并最终找出治疗的方法。所以,西医认为健康与疾病是躯体有特定形态学表现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躯体形态组织的完整一致性是其追求的健康标准。中国哲学以元气论为核心,认为作为客体存在的“天”、“地”是作为主体的“人”产生的根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由于人为天地所生,天地中有人类存在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所以,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生存。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医追求的不是如何改造外部的客体,而是主体的行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并最终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因此,中医认为健康与疾病是“完整的人”(与天、地合而为一)的正常与异常状态。由于中医有这一特点,所以不像西医那样追求的是治疗“已病之病”,因为只有当疾病出现时,西医才能找到需要改造的客体,而对于中医来说,只要主体的行为不符合自然的“道”,必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观点。西方经济学与西医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追求在认知客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保罗?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6]

    在此定义中,客体是资源、商品及劳务,主体则是作为有自主思维的人。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借鉴与启示是:不要过分追求改变自然,以希求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而要努力适应自然的规律,这样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加和谐。在医学中,中医的追求目标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只有在违背自然规律的时候,人体才会出现西医所努力诊治的疾病;同样,如果人们不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出现自然界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情况,这时试图认识并改造自然资源的“经济学”便会出现。“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这一经典在各个地方都有所体现。在对经济学的批判上,虽然表面上看经济学对于资源的配置起到了优化作用,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类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最大化只是以人类某一时段、某一群体而言的最大化。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某一部分利益的获得必然带来另一部分利益的损失。如果某一时段、某一群体利益的获得超过整个永续人类可以接受的最大利益,便可能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在西方经济学中,研究者认为,某一地区GDP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同时人们就会感到越幸福。因此,GDP成为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2012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在以GDP作为官员升迁重要评判标准的时代,中国地方政府出台了升级版的“四万亿”,旅游文化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等以前鲜有问津的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预示着我国的自然环境及海洋环境将开始或已经遭受大规模的破坏。这种对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以追求使国人“幸福”的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实际上,完全可以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以幸福指数作为官员施政的评判指标。相对于GDP,这一指标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的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更加符合自然规律,也有助于建立一个永续幸福的人类社会。

    (二)中西医方法论的不同对经济学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西方还原论认为,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因此高级形式的物质是可以由低级形式的物质构成的;②生命这种高级的运动形式是可以由机械、物理、化学等低级的运动形式组织起来的。如笛卡尔认为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机械系统,生物也被描述为自动的机器,可以用一般的物理规律作出解释。在此思想指导下,西医不断把人体分解成更为微小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从器官、组织、细胞等层面进一步缩小到分子、病原体甚至基因等层面,同时在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之下,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微观。这种各方面互相割裂进行治疗的方法产生的现象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到的结果是治愈已有疾病的同时,可能由于副作用又感染上了其他疾病。中医的整体论认为,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组织结构及各种器官都可以纳入到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系统中,通过经络,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②不但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时间、环境变化对人的身体也会产生影响[7]1。《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曾云:“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由于中医具有系统论中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此思想指导下,医生必须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并结合内部与外部环境综合诊断予以治疗,所以治疗疾病更加彻底。中西医方法论的不同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借鉴与启示是:在解决经济问题时应开阔视野,看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不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需要解决的个别问题甚至是个别问题的细枝末节上。目前来看,经济学研究的整体性是以某种角度来讨论资源分配问题或具体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来体现的,但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整体性应该是从各种因素以及动态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影响经济的因素,既有社会的、政治的,也有文化的甚至是自然条件方面的。在遇到某一经济问题时,应该也可以采用经济学之外的方法来解决。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的外汇储备降到低点,而且短期内尚有大批外债需要偿还。危难时刻,韩国广大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主动捐献黄金和美元给国家,换取政府公债,成功帮助政府稳定了韩元币值,共同渡过了经济危机。

    这种情形之所以发生在韩国,一方面体现了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广大民众能以整个国家的大局为重。这就是从社会方面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个案例。我们不但要看到现时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其各方面条件的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当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迅速在全球蔓延的时候,我国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在此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我国没有出现如其他国家那样的经济衰退,经济增长仍保持了高速发展。随着外部经济的复苏,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为了缓解通胀压力,我国又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四万亿投资项目大部分建设周期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项目成了半截子工程,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破坏了环境。这是没有以动态眼光考虑问题所产生的结果。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在解决经济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原本没有“经济学”这门独立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者是一体的。在古代中国,“经济”有“经世济民”之意,它既包括国家应如何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又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问题,后来由于学科的分化才出现了专门的经济学科。虽然经济学科的专业性增强了,但始终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中西医研究对象的不同对经济学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研究对象来界定其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的。从表面来看,中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同一个人类,但两者之间的内涵却有着天壤之别。西医关注的是人体组织形态的结构变化,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无生命的“人”以及已经失去生命的器官。随着生理学的发展,动物又成为了人的替代品。从临床上来看,虽然研究对象仍然是活着的“人”,但是此“人”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存在的“人”,而非存在于社会自然环境中的“人”。在西方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成为了和其他事物一样的机器,———这种观点实际上割裂了人类与之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继而通过物理、化学以及数理的分析推理得出治疗方案。由于在与自然割裂情况下诊治的标准是一个个量化的指标,所以有人认为西医培养模式下的大夫也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机器。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此人生活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而非实验室里设定的种种假设条件。由于生命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生存环境的多变性,中医不可能像西医那样细致地研究影响机理变化的每一个因素,他只能通过人类外在的形体及情感表现来进行求证。大夫通过四诊合参全面获得疾病的信息,然后结合周围的环境确定治疗方案。因为中医的很多东西是无法量化甚至观察到的,如神、气等,所以对生命的感悟、经验成为中医体系的有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大夫的培养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中医的真谛。中西医研究对象的不同对于经济学研究的借鉴与启示是:不要过分追求研究独立的经济行为,而要把研究对象置于自然存在的社会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列出“优美”的数学公式,然后通过繁琐的计算,得到人们应该遵守的结论。这种范式的重点是需要找到对问题研究影响最大的指标。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这些假设条件绝大部分都是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的现象,所以当新的问题出现时,人们又会列出新的假设条件,重新得出结论。例如,随着金融危机的一次次爆发,解释这一现象的模型已经推出了第四代。由于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资源如何最优配置时,只根据某一地方甚至凭空提出了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并不能够适用于任何地方,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得到了看起来耀眼的成绩,但在俄罗斯却无论从表面还是本质上都遭致失败。

篇(10)

二、二者的相互关系

(一)二者的相同点

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都研究法律制度与经济运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涉及到法学与经济学理论。二者都有同样的理论基础。二者都巧妙的将公平正义与效益理论相结合。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效益,这正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其对法律的研究以效益为核心,强调使公正观念等价于效益观念。法经济学家科斯和波斯纳都对“经济效益”在法经济学中的具体定义有所论述。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阐述了经济效益的本质,他通过普通法中规定的妨害问题指出:1、当交易成本为零时,社会资源不会受到有无赔偿责任的影响;2、当存在交易成本时,经济制度运行会受到是否规定了合法权利的影响。总体而言,科斯认为要将社会的整体效果考虑到赋予法律相应权利时,要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回报。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中指出了效益的含义,效益作为根本标准用来衡量一切法律乃至所有公共政策是否适当,更意味着“资源配置达到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实现”。效益理念在法经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之中都有所体现并贯穿其中。从古至今,人们对法律价值的基本判断就是法律应符合公平正义,而法经济学开辟了新领域,把效益加入到法律价值体系,认为法律除了将正义作为目标以为还应当注重效益,效益与正义一样都可以作为分析和评价法律问题的原则。其主张无论是在立法过程还是司法过程中,都不可忽略法律制定、法律执行和法律实施中蕴涵的经济效益。研究法经济学的学者认为,应将效益作为法律制度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并最终使法律朝着促进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所有法律制度的制定废止和法律活动的进行,都应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尽量将社会财富增加到最大限额。

经济法学的理论基础是法学的价值观念,即公平和正义,其研究的目标是在经济法上实现公平正义,并以此为核心建立理论体系,但这一观念似乎与效益思想相矛盾。但是法经济学家波斯纳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公平应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公平代表着社会分配绝对公平,即个人收入实现均等化;另一方面则是公平具有的普遍含义,即效益。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资源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浪费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不公正的。正如波斯纳的理论认为,将能否有助于实现社会财富增加的目标作为判断好坏的重要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善恶的最高标准应该是是否追求效益。总之,对于波斯纳而言,效益作为判断行为和制度好坏与否的标准,其目的是追求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财富最大化,即是最高的公正。显然,波斯纳将效益作为法律的最高价值,替代了传统公平正义的法律概念。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包括效益原则,也就提供了明确的经济价值,即要在经济性的基础上追求公平正义,追求公正必须考虑其本身价格,放弃不具有经济性的公正。因此,应当将效益作为选择和评价法律制度的首要标准,如何确定法律责任和分配权利义务,都应当成为实现效益的重要考虑因素。从而使资源从生产效益低的领域向生产效益高的领域转移,赋予经济发展足够的空间,使其在更高层面和长远意义上实现公平和正义,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说,效益与公平是可以协调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1、学科性质和调整对象不同。法经济学是通过运用经济学中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法律的形成、体系和运作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的法律学科,著名法经济学家波斯纳的理论研究认为,法经济学是“把经济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运用到法律体系分析”的学科。由此,笔者认为法经济学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论述法律问题及法律现象”的理论法学学科。法经济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又包括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几乎所以法律部门。经济法学是研究探讨经济法理论问题以及经济法规律的部门法学,其主要是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它着重于运用法律原理和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研究对象是特定经济社会关系中的法律调整和规制问题。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时产生的经济关系,不调整其他经济关系或非经济关系。经济法的目的是使国家干预经济在适度规范的范围内进行,因而通过对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的进行规制。因此,通常认为它区别于行政法,行政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行政管理关系,虽然经济领域或者具有经济性内容在行政管理中有所涉及,但其本身是一种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它与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经济运行有本质差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所产生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并且在原有法律体系中没有部门法与之相适应,因此只能通过经济法进行调整。

2、研究方法不同。法经济学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主要是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解释法律概念、法律体系和法律运行等具体法律问题,对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判例进行经济分析,因其研究方法独特,从而形成独立的法学流派。经济法学是通过规范性以及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判例和法学学说为研究来源,运用法学理论方法研究特定经济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其研究方法并没有特殊之处。虽然二者都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边缘学科,但是其运用的理论基础与原理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用到的研究方法也不同。由于法经济学的特殊性,使其形成了不同于一般法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法学分支。而经济法学属于一般部门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研究方法并无太大区别。

3、研究目的不同。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在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边缘性、交叉性的理论体系和法学流派,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为了完善和变革经济法体制甚至整个法律制度。法经济学服务于对法律的经济分析,运用经济原理和分析方法思考法律相关问题。经济法学是以具有经济法性质和基本特征的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部门法体系,其主要以解释经济法现象并发现运行规律为研究目的,是对经济法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关系进行调整。经济法学着眼于运用法律制度规范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有效规制国家的行为,保护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的利益。

上一篇: 统计学的知识 下一篇: 加强老干部信息化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