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4 14:52: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消费主义的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消费主义的概念

篇(1)

自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在诸多理论流派中,生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可谓独树一帜。奥康纳指出,“在生态危机的问题上,谱系的理论要比自由主义及其他类型的主流经济思想更有发言的机会”。生态理论早期代表人物除马克思外,还有傅立叶、拉斯金、莫里斯、克鲁泡特金、布克钦、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麦克弗森和马尔库塞等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研究逐渐繁荣,产生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生态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的剖析

“现实地描述生态与资本主义的冲突,目前需要某种形式的知识性抵抗,即对进行掠夺式开发环境的现存生产方式和观念进行无情的批判”,而对生态危机原因的考察“需要超出生物学、人口统计学和技术以外的因素做出解释,这便是历史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因此,生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同时并未囿于这一对基本矛盾,分析视角由资本主义生产的非生态性扩展到消费的非生态性,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及其自身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资本的本性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社会中严重生态危机的背后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一个一个的资本家所能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工业文明时代“激起人们的最卑劣的冲动和,并且以损害人们的其他一切禀赋为代价而使之变本加厉的办法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卑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因此,只要能获取利润,资本所有者就会不顾一切的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而以资本积累为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适应资本与利润的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整个工业体系弥漫着不计后果的滥用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现象,追求金钱的目标支配着理性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企业是以利润为目标指向的,其首要的关注目标不是“如何实现生产与自然的相平衡、与人的生活相协调,如何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仅仅服务于公众为其自身所选择的目标,使劳动变得更加愉快。它所关注的主要是花最少量的成本而生产出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会将自然环境作为影响其生产的内生性因素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与“冷酷的资本需要短期回报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的形式积累财富视为社会的最高目的”,“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因此,“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必将导致资本的自我扩张和积累,而由于资本对自然界存在价值的低估,以自然和人的自由的破坏来换取利润的增长就成为必然,其后果就是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来反映生态的危机,同时生态危机的产生又会推动经济危机的产生。

(二)物质代谢链条的断裂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生产领域的具体表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自然与社会都处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自然与社会间的物质循环应严格遵守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时,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对人的剥削,而且揭示了资本对自然的剥削。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将人及社会经济活动与外部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看待,并且这一物质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代谢。对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研究最为系统的是福斯特,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生态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新陈代谢概念为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表述自然异化概念的具体方式”,而自然异化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异化特征进行全面批判的核心概念。因此,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概念对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不可逆转性具有重要意义。

蒂姆·海沃德(1994)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生态学新陈代谢概念“在自然方面由控制各种卷入其中的物理过程的自然法则调节,而在社会方面由控制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等的制度化规则来调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和财富分配制度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这一制度体系下的所有制度安排都服务于利润的获得。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物质代谢的断裂是一种必然,“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成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但资本主义生产在破坏这种物质变换的纯粹自发形成的状况的同时,又强制地把这种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可以说,马克思对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分析不仅体现在其对由于大规模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过度“剥削”而造成的人类与土壤之间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而且马克思还将其扩展到社会层面上与城乡对立分工相联系的新陈代谢链条断裂上,并且将其视为全球层面上新陈代谢链条断裂的一个证据。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城市与农村、人类与地球之间物质交换裂痕的基础上”,马克思运用断裂的概念表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对形成其生存基础的自然条件的物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内含着物质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异化,后果就是生态危机的产生。

(三)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象。生态认为,对“我们称之为‘异化消费’的现象,即异化劳动的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生态危机出现的原因,是大多数者所忽视的一个命题。那么,异化消费与虚假消费是怎样由生产决定和强化现有生产方式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出现呢?

篇(2)

现代性这个多义的、具有极大理论穿透力的概念,无疑缘起于欧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11世纪拉丁语中到18世纪法语中的“modernite",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到现在为止,何谓现代性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现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也无论其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所蕴含的价值意味是鲜明的。“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又具有价值追求和规范意味,也就是说现代性就是一种新的意识。

一、现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认为,现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现代化是一种事实,现代性是一种对事实的反思。

现代性是一种启蒙理性,即怎样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运用理性对一切作出审查。从以上对现代性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是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置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获得了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过程,用韦伯的说法就是除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此时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词。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强调现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义思维的要点,即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对所追求的具体目标进行价值大小的比较;根据预料的结果权衡行动的必要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作为选择标准;在行动中遵循严格的首尾一贯性,使一切行动合理而有序。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理性主义引起了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认识领域,理性主义造就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现代性”要求在知识领域应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数学和实验证明的实证科学,科学成了理性主义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领域,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在经济生活领域,理性主义建立了科学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关系领域,理性主义导致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总之,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产物和表现,而科学和民主则构成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体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体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相通的。“现代性”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上从群体主义向个体主义(inpidualism)的重大转变。把个人放在了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与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个体主义的实质是高扬主体性。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界定为主体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根源,认为笛卡尔是主体性话语的始作俑者。康德发展了主体性话语的典型形态,但康德没有看到现代性带来的科学、道德、艺术的分裂的实质实际上是冲突与不和。西方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种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边所说的,但是在中文中没有准确的表述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国,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意识形态中,它都是与“私”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提到个体主义就将它与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顾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这类东西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时所误解的“个体主义”的这些东西,是用另一个概念“egoism",即“自我主义”来表示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个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与个体主义之外,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这些在西方社会进程中都具体地演绎了出来。“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具体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

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类消费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它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取向得到大致的说明,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理论中,消费方式大致分为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三种。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讲的是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就是现代消费方式。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时尚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整体消费方式。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就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他们个人选择消费的理性。在此特别借助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开支的合理计划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每学期的费用是否有计划消费。结果显示:在自己的费用开支上,有7.5%的大学生有严格的计划,50%的学生有计划,23%的大学生是稍有计划,只有19.2%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计划,也说明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是在精打细算的,这种计划也可称作韦伯意义上的算计,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代性意蕴。匆忙地用消费的盲目性来定义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主流,看到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为强调个别现象,这就是现代性思潮的理性主义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第一个影响。

(二)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购物

合理性的消费是一个全面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会实施购买这一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费的开始。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购买贵重商品前进行详细了解的有45.6% ,进行大致了解的有50.1%,这两者之和就是95.7%,而选择直接购买的只有4.3%。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消费品做出合理的决策。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牌和时尚等选择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质量和价格,品牌和时尚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消费对象的主要因素。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反映的是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被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一个关键。而品牌和时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义,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分别体现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的数据就表明了质量、用途、性价比是吸引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效、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在现行的条件下分析起来是合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经济收入,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通过自己兼职挣钱并不多,这就使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开销。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谨慎消费,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尽量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篇(3)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法律制度 保护 完善 

 

      我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立法的基础来源于我国的《民法通则》,在具体的立法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中心,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为辅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系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原本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逐渐呈现出自身的滞后性,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律自身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因此,相关的立法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消费者”相关概念。消费者就是指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这种说法所包含的深层意思是,消费者既可以自己去购买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他人所购买的商品亦属于消费行为。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这里所说的“个人目的”,这种目的一般所指的都是非营利性目的,而不是在购买这些商品之后或在接受服务之后再转售给他人,这也是消费者同经营者的根本区别。最后这里所说的消费者的主体是个人,同时应该包括单位。廓清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其发展历程。所谓消费者权益,就是作为消费者应该依法享有的相关权利,以及在对该权利保护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合法权益。虽然消费的内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但是根据消费者的相关定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立法意图,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法律体系中所要保护的仅为生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最初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人权意识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越来越来重视,这种重视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消费行为也并不例外。由此,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动开始出现了,这种活动最初仅仅出现在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大国,到后来则发展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活动。最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是美国的全国消费者同盟,它成立于1898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的消费者组织。国际上的消费者组织联盟成立于1960年,简称为IOW,它是由世界各国、各地区消费者所组织起来的国际性的消费者问题议事中心,该组织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帮助消费者进行合理维权。到目前为止,各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都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法律制度。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篇(4)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法律制度 保护 完善  

 

 

      我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立法的基础来源于我国的《民法通则》,在具体的立法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中心,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为辅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系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原本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逐渐呈现出自身的滞后性,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律自身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因此,相关的立法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消费者”相关概念。消费者就是指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这种说法所包含的深层意思是,消费者既可以自己去购买商品,另一方面,使用他人所购买的商品亦属于消费行为。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这里所说的“个人目的”,这种目的一般所指的都是非营利性目的,而不是在购买这些商品之后或在接受服务之后再转售给他人,这也是消费者同经营者的根本区别。最后这里所说的消费者的主体是个人,同时应该包括单位。廓清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其发展历程。所谓消费者权益,就是作为消费者应该依法享有的相关权利,以及在对该权利保护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合法权益。虽然消费的内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但是根据消费者的相关定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立法意图,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在法律体系中所要保护的仅为生活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最初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人权意识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越来越来重视,这种重视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消费行为也并不例外。由此,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动开始出现了,这种活动最初仅仅出现在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大国,到后来则发展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活动。最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是美国的全国消费者同盟,它成立于1898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的消费者组织。国际上的消费者组织联盟成立于1960年,简称为IOW,它是由世界各国、各地区消费者所组织起来的国际性的消费者问题议事中心,该组织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帮助消费者进行合理维权。到目前为止,各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都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法律制度。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所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消费者的概念不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但是这一条中并没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什么才是该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受这种模糊性概念的影响,很多实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司法人员以及执法人员往往会对“生活需要”、“消费者”这些概念进行不同的界定,同时对于消费者的范围以及生活需要的范围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释,这种概念的不明确性以及对法律条文的随意解释必然会产生不良的法律后果。

    没有合理的举证责任规定。举证责任在权益纠纷中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维护。但是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合理的举证责任。目前,消费者权益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而民事纠纷在我国一般采取的都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模式,除特殊情况下的举证责任倒置之外。这就意味着我国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中必须要承担举证责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商品以及服务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内容,而这些不为常人所熟知的科技内容几乎全部掌握在经营者手中,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举证的困难。

  消费者保护协会的职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保护协会是在法律承认的前提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同时,该法的其他条文还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义务以及职能进行了明确规定,这说明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消协合法的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国消协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为人们遇到消费纠纷的时候,很少会向消协寻求帮助,致使消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消费纠纷方面的诉讼负荷。

    法律缺乏合理的惩罚性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如果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有关部门就应当责令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同时还要对进行适当的惩罚,处罚的金额为消费者所购买商品价款以及服务费用的一倍,这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唯一的惩罚性法律条文。这种惩罚性赔偿规定的目的在于,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惩罚,以此来更好地规范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但是这种惩罚性条款也有其不合理之处,首先是其规范的范围过小,仅是规定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进行惩处,并未涉及到其他行为;其次是惩罚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商品以及服务自身的价值并不高,但并不代表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危害程度就不大,因此用一倍的价款来对之进行惩罚明显是不合理的。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5)

0引言

“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他的学术研究和思考中看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的消亡,人们在无意识中已经进入了“幻象”的消费社会。“消费”是一种每天都会发生的行为,而消费社会则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又如空气般实实在在地弥漫在人们周围,发生在人们生活中。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场中,人是被一个看不见的“锁链”捆绑住了,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被某种虚幻的东西支配着,进行一系列的消费,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如出于某种需求购买了商品A,有了商品A就需要商品B,紧接着配套设施商品C也相继出现,这就是消费的连锁反应。而这一系列的消费并不是围绕着生活所需物质来进行的,是根据消费者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功人士”地位的欲望逻辑而形成的。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质的实质用途,不再是物质本身,而是一种社会符号。换句话说,消费的是某种被制造出来的象征性符码意义。所以,今天的消费已然不是人的真实消费,而是意义系统的消费。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已经在消费社会中死亡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在被颠倒,消费代替了生产,它就是生产。在消费社会中,文化艺术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理所应当地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初期开始的极度个人主义转变为大众流行主义,由了不可触碰的“神圣神坛”走向了商业商品的行列。

1消费与文化

鲍德里亚曾经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过“丰盛”与“杂货店”的概念。首先“丰盛”指的是“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现象”。过剩的生产力和“丰盛”的物资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物品的实际功能不再被追崇,温饱问题是大部分人已经实现的目标。过剩的资源不断堆积,需要一个场所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杂货店”。“杂货店”指的是商业中心,服装、娱乐、餐饮的综合场所。但“杂货店”消费的实质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商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氛围,文化成为了商业中心的重要部分。购物中心努力打造艺术与娱乐混合的文化氛围,商场中的儿童乐园、奥林匹克跑道、精致的书店、溜冰场和电影院等给消费者提供了多元的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了除了物质以外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表面上看,是文化改造了消费,但实质上文化已经在包装消费的过程中被消费所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被慢慢“吞噬”。文化在与消费融合的过程中起到的是美化的作用,将消费的概念偷换,人们在无形的“操控者”的引导下逐渐消费的是文化而不是物质本身。以主题咖啡店为例,在各类文化潮流的包装下,主题咖啡店比普通没有任何特色的咖啡屋更有竞争力。人们总是强调特色,实际上特色就是文化背景。例如,以“怀旧”特色为主题的咖啡屋里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咖啡用具、食品样式、食品名称以及室内布置都是以老旧事物命名,勾起了顾客的儿时回忆,又如珠宝首饰等奢侈品,除了精致的做工和昂贵的材料外,更重要的卖点是其艺术上的价值,艺术家的灵感与创意将金属材料升华了。另外,以文化为背景的品牌效应也大大提升了消费水平。通过诸多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社会的消费的金字塔结构中,越接近塔尖的消费文化价值越高,消费品的实际价值则越低。文化正在被消费着,而且在消费社会中成为了消费的顶端。

2消费社会中的现代艺术

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社会思潮的改变,艺术也呈现不同形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时代,大量剩余价值的产生使得人类物质变得空前丰富。不仅在物质方面,在精神层面,文学、艺术滋生众多流派,使人应接不暇。“营养过剩”的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花样百出”的各色事物,开始走向消极,文学、艺术由特立转向平庸,由个性转向共性。除此以外,受到“消费”利益的刺激,艺术开始更多地为商业提供服务,相互影响之下形成了以“商业”形式出现的艺术方式。

2.1安迪•沃霍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的领军人,他的艺术涉及绘画、影像、音乐等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丝网印刷作品,代表作有《玛丽莲•梦露》《坎贝尔汤罐头》《可乐瓶》等等。安迪•沃霍尔的名字一直与消费社会关联在一起,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元素,如罐头、可乐、美元钞票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寻常的事物,这些作品打破了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这正是在消费社会影响下的思潮所要表达的。安迪•沃霍尔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他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直接挪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利用丝网印刷颜色艳丽的特点,使作品醒目,具有视觉冲击。并且他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复制,将作品投入大批量生产中。这种方式在无形之中改变了艺术与艺术品的性质,将艺术创作的唯一性的概念彻底摧毁了,使艺术品的性质在大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向商品进行转换。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思维是突破性的,他将“挪用”“复制”“大批量生产”等概念带入了艺术创作中,使艺术变得“庸俗化”“商业化”。这种“庸俗化”与“商业化”无疑是符合“消费社会”的时代特征的。有人认为是安迪•沃霍尔将艺术带入了“消费时代”,事实上是消费社会中的“通俗”“商业化”的文化特征催生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

2.2利希滕斯坦

同样作为20世纪重要的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藤斯坦的波普艺术相对于安迪•沃霍尔的绚丽、时尚更加理性与冷静。二战时期,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生根发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抽象画画家,如波洛克、德库宁、马瑟威尔、罗斯科、克莱因等等。虽然美国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名词,但抽象表现主义并没有与美国的本土的“大众”“流行”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很快就被代表着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波普艺术的潮流所淹没。利希藤斯坦就是在这样的潮流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利希藤斯坦“挪用”了杂志中的漫画形象进行创作,他把漫画中的某一片段剪切下来,将其放大并且使用自制的工具制作出印刷网格的效果,然后在图中配上与此无关的文字,使观者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利希藤斯坦的艺术无疑是消费社会催生出来的产物,二战后的美国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人们的消费更趋向于多元化,促进消费的商业广告和商业行为影响着艺术家,将他们的目光引向日常生活。与其他波普艺术家一样,利希藤斯坦需要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没有刻意去批评或者赞扬,只是简单地诉说他们日常的生活。

3消费社会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3.1消费社会将艺术引向大众和流行

从安迪•沃霍尔和利希腾斯坦的艺术中我们不难看出消费社会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它分开的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种艺术思潮。从“后”字不难看出后现代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态度。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个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强调“个性”与“原创性”。而后现代主义出于对现代主义反叛的态度,主张“大众”与“共性”。而波普艺术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构成部分。波普艺术与其说是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叛,更确切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潮流。“大众”与“流行”是波普艺术的关键词。安迪•沃霍尔之所以能成为波普艺术的领军人,是因为他能抓住最为大众的事物,将其与艺术相结合,使艺术的“神性”与大众物品的“俗性”相混合,成为一种特别的又极具前卫意味的新事物。而这种事物正好符合“消费”的口味。

3.2消费社会使艺术商品化

在艺术品走向“大众”与“流行”的同时,艺术已经开始走下了“神坛”。艺术家不再重视艺术品的“原创性”,而引用了大量“复制”与“挪用”的概念。这种创作概念的广泛使用使得对于艺术家的考核标准大幅度降低。也许你不需要经过数年艰苦的专业训练也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你只需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将身边最为常见的事物巧妙地“复制”“粘贴”到一起,便能创作出一件艺术品。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任何人都能创作出艺术品。艺术品在这种思潮中数量剧增,“有技术含量的”与“无技术含量”的作品混杂在一起,使人们难以辨别。这是消费社会给艺术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改变,大批量生产使得艺术品失去了独一性,而成为了与货架上的食物一样的商品。

篇(6)

一、消费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价值观既受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限制,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价值观进行操纵与导向的主角是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机构。消费价值观服务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主义扩张需要依赖于消费的不断增长,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虚假需求”消费,以及弗洛姆所说的普遍的“异化消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客观上规定了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必须有利于两个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二、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方面保证社会资源及基础消费资源尽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合理地分配,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推动社会生产顺利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扩大消费品的消费。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不是要无节制地消费,而是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必要消费、反对枯竭型消费,这是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基础消费方面,应该提倡实行适度消费。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实际的必要需求差异并不大,亿万富豪与乞丐在每天所需要获取的卡路里、蛋白质总量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此外,基础消费是对资源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如果人们在基础消费方面过度消费,更多地占有一些实际并不必需的资源,从而使真正需要的人群不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这样将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的不公。提倡在基础消费方面适度消费,就是要改变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提倡适度消费,就是要提倡以节俭为荣、浪费为耻,反对对社会及消费者本人都不利的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毫无节制的消费习惯,反对个人以占有大量闲置不用的住宅、交通工具、高级奢侈品为荣的消费观念,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社会和谐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基础消费方面的富足与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提倡适度消费需要建立这样的消费理念:个人的富裕与成功不是依据个人占有物质财富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区分,而是通过精神财富和对社会贡献来区分的。

无止境地追求占有大量消费资源是社会生活物资短缺时代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消费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无不穷奢极欲,据天下为己有,大量地消耗以致浪费资源。如中国古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人们过分浪费资源的真实写照。当今,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将这种奢靡的消费习惯推广到更多的人,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少数最富裕的人群占有世界绝大多数消费资源,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困者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首先就要从消费方面的不公平入手,使全体人民获得基本的消费保障。

三、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遭遇了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与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消费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盲目扩张造成“环境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的认同。

绿色消费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州首先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强调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指出,绿色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汲取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所以,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的消费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减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行为,排斥与反对破环生态平衡、过度剥夺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损害的一切消费品与消费方式,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中国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而必须寻找对环境资源依存度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就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人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增长呼唤着新的消费价值观。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是推动经济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文化消费、符号消费、虚拟消费、以感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是世界消费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份,也是对资源环境依存度较低的消费模式。当然,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具有发展文化消费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多年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世界充满了魅力;世界各国文化在这里聚集、碰撞,不断产生出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国内文化消费市场,还要推动中国文化消费走向世界,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有能力走在世界文化消费产业的前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培养国民的文化消费观与文化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培植民族文化产业,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广泛汲取及相互融合。这些,都仰赖于构建良好的文化消费观。

符号消费长期被冠以奢侈品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恶名。而符号消费中凝聚了优异品质、良好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品牌消费,凝聚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概念消费,是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最具恒久吸引力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符号消费,无异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齐倒掉。由于具有附加值高、环境依存度低的特点,以品牌消费与概念消费为特征的符号消费正是中国应该大力培养与发展的消费模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市场;要不断创新消费概念,推动高新科技产品走向市场。品牌消费、概念消费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将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消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虽然网络电子游戏等有使青少年沉迷成瘾的不足之处,但网络经济、虚拟产品、虚拟社区具有低环境依存度、高附加值、低运营成本的特征,不但推动者现实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国不应当盲目地反对虚拟消费,而应该注重虚拟消费的合理内核,积极发展虚拟经济。虚拟消费是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科技与文化实力较量的场所,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的经济模式,中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虚拟经济。

世界消费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以感性消费为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正以其动态的、多变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迅速冲击着传统消费市场。美国学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认为恰恰是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会影响到客观的市场,卡尼曼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为他赢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消费对现实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不应该对非理性消费持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超出个人能力,无益于消费者自身、环境与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控制与摒弃;而有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进步,有益于创新及个性发展,有益于人民生活改善的非理性消费,则应该大力提倡。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社会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与政策建设、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要从两个和谐与中国国情出发,在基础消费方面提倡适度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并鼓励文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虚拟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的建立与发展,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地、健康地、跨越式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2][美]赫伯特・马尔塞斯: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篇(7)

消费异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提出的,他们继承了马克思的消费观,并各自将“消费异化”的观点进行了引申。马尔库塞提出了“虚假的需求”这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凡是为了满足虚假的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都是异化的消费。但他却未界定过什么是真正的需要,这给他的消费异化理论留下了令人诟病的漏洞。弗洛姆则认为,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包括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就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实在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的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可见,他主要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消费异化的,他强调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生态代表本?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人们为了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他认为消费异化是由劳动异化引起的,无节制的过度生产与消费最终会导致生态危机。

后代表让?鲍德里亚则提出了符号异化理论,他认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注重其符号价值。人们通过拥有商品符号价值的高低来辨别人在社会阶层中的位置。

从以上对消费异化概念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很多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消费异化概念。我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的手段,同样是人们彰显个性的方式。人们消费商品时不止注重其使用价值,同样注重其符号价值。但不管怎样消费都应当有“度”,真正的消费应当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凡是只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的消费,把消费当作目的的消费都是异化的消费行为。

二、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成因

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社会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消费异化正是对社会制度变化的一种反映和折射。而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其消费异化的成因又与西方消费社会不同,具体如下:

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从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变成了一个物质过剩的社会。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人们的消费只是满足生存的手段,不可能出现消费异化现象。因此,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产生的前提。

其次,国家消费政策的指引。伴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物质极大丰富,我国也开始出现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等问题。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经济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民的消费价值观产生影响。国家消费政策从抑制消费变成了鼓励消费,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也开始从崇俭向崇奢转变。

再次,人的精神危机。往往社会的转型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人们会出现价值的困惑,道德的失衡以及信仰的迷失。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在最艰难的时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建立但并不完善,市场的规则导致了人的价值观被金钱观所替代,而消费能力代替了生产能力成为证明人的价值的标准,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是导致消费异化的关键。

第四,广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殖民”与渗透。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当代中国广告也逐渐的市场化、消费主义化。广告从商品信息的提供者变成了符号意义的生产者以及新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伴随着大型跨国广告公司的入驻,广告所传播的消费主义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无人问津。可见,广告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国民消费价值观的建立起着重大的作用,是导致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特点

与西方消费社会不同,中国属于后发展国家,开始现代化的过程较晚。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异化是改革开放后才慢慢开始出现的。我认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消费异化程度不同,总体呈上升趋势。

(1)消费异化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消费异化现象多发生在收入水平较高(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有较多的金钱用于自由支配,加之大城市与国际接轨,消费场所多,消费主义价值观念较为普及,国民的消费异化程度相对较高;反之,在贫穷山区的农民往往自给自足,收入有限,加之消费场所、娱乐设施少,因此不易发生消费异化现象。

(2)消费异化程度与社会阶层结构有间接关系

陆学艺认为,当今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由于当代中国社会还不是典型的消费社会,因此我国还未出现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但往往社会阶层地位较高的人更可能处于消费分层的上层,社会阶层地位较低的人更可能位于消费分层的下层,而位于消费阶层上层的人更易出现消费异化现象。

第二,未富先奢的异化消费。当代中国社会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仍呈阶梯状的金字塔结构,离现代化国家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相差很远。在西方消费社会,消费的中、上层主要由白领阶层构成,但由于当代中国特殊的社会阶层比例结构导致了在消费阶层的上层和中上层,蓝领阶层成员的人数曾超过白领阶层成员人数。这就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又一大特点,未富先奢。

第三,青少年成为消费异化主力军。青少年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前的艰苦岁月,并从小就受到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成长。因此,青少年的消费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感性消费、时尚消费、符号消费、浪费消费、从众消费、面子消费等,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主力军。

四、当代中国社会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

如前所述,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异化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如面子消费、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品消费、时尚消费、超前消费、感性消费、浪费消费等。但深入分析便可知,蕴藏在这些异化消费形式背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面子”心理。中国人由于受到传统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影响严重,比西方国家的人更易受到所处社会结构相关群体人的影响,更加在意别人对自身的看法与评价。因此,在消费过程中,往往为了争脸、要面子和礼尚往来,而过分注重商品给他们带来的符号价值。“面子消费”是蕴含了中国消费文化的一种消费行为,但超出了正常范围的“面子消费”,便是异化的消费行为,是极为不可取的。

篇(8)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层次,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层次。分层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分成不同层次,进行层层讲解,从而达到对概念全面深刻的理解。如“按劳分配”这一概念就可分成以下三个层次:(1)分配什么:个人消费品;(2)分配标准:按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分配;(3)分配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不得。还有高二思想政治中的“规律概念也可概括为(1)本身固有的联系;(2)本质的联系;(3)必然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其它诸如“农村产业结构”、“剩余价值”等都可用分层来讲解。

二.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两个相近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易混淆概念区分开来。例如在高一思想政治课中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概念,它们共同点在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前者的范围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而后者的范围是“部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又如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这三个概念也同样可以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目的以及类四个方面来对比把握,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另外第三产业与服务业,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积累与消费,量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等均可用此法来讲解。

三.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周围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有些思想政治课概念往往是从相互关系中来下定义的,因此掌握相互关系,就可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它们。例如“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概念就是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物质即“客观实在”,这一“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而意识本质上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的特有机能,是物质的反映。”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从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来把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这样既把握了关系,又从关系中把握概念,对学生来说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篇(9)

二、现代性与启蒙运动

伍德指出,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相关,或者是因为早期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现代性,或者是因为合理化的发展产生了启蒙运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观念来源于启蒙运动的精神,是启蒙精神哺育了现代性。伍德认为,现代性来源于启蒙运动,在19世纪才得以兴起。“启蒙运动的思想改变了世界。它们的传统是西方现代性……西方自18世纪以来学术论战继承的遗产是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无论好坏,这些都是西方的现实。”启蒙运动代表了理性主义、技术中心主义、知识和生产的标准化、单线进步观以及普遍与绝对化的真理。这些特点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已经成为最流行最吸引人的启蒙工程。启蒙运动诞生于独特的非资本主义社会,其许多特点根源于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不是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脱离封建主义束缚的一种可选择的道路。伍德认为,现代性工程的主要发源地是农村占主导的法国,具有有限和分裂的国内市场,“在这个市场中,非资本主义原则仍然在起着作用,不从劳动力中榨取剩余价值,不存在生产价值的创造,而是古老的商业行为。”这个市场崇尚贱买贵卖的原则,以外地谋利为中心,主要以奢侈品买卖为主,农业人口占据大多数,是潜在的消费市场。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包括专家、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与贵族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同资本主义从封建主义的枷锁中解放没有任何关系。资产阶级对专制国家的态度是模糊的,对专制原则的挑战仅仅是对专制原则的延伸,完成了专制的集权化工程,这些同启蒙精神相悖。启蒙运动的假设是各种类型的国家都存在于西方历史中,“西方国家”在启蒙运动中形成一个共同的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然而,其描述的“西方现代性”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学术工程共同代表的单一文化形式的第一原则是理性主义。广大的历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已经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不管是启蒙运动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或两者皆有),从马克斯·韦伯或者在他之前的黑格尔到当代反启蒙的后现代主义者,几乎都以“善恶”二元对立的方式描述现代性。在这种情况下,“启蒙运动要么被看做是人类解放的高峰,要么作为在最好情况下已无法阻止现代悲剧(启蒙辩证法)和在最坏情况下导致种族灭绝和核毁灭威胁根源的惨败。”如果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代性”概念,那么现代性仍然是植根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由资本主义市场、形式民主和技术进步组成的一个复合物。后现代主义抛弃所有启蒙运动中好的东西,特别是对普遍的人类解放的追求,将资本主义的破坏性归咎于启蒙运动的价值。现在应该将属于资本主义而不属于“现代性工程”的观点同启蒙运动的方案区分开来。“这样做可能有助于去抵制反启蒙运动思想的后现代主义,也有助于反对资本主义的欢呼雀跃。”后现代主义根源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工程的回应。“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根本上是碎片化的和非决定性的。否认任何完整的过程,任何所谓的‘宏大叙事’,并拒绝对世界和历史做出综合的普遍的理论解释。”后现代主义也拒绝任何普遍性的政治工程甚至是普遍性的解放工程。伍德认为启蒙运动已经死亡,但仍有价值,它要借助社会主义得以复兴。资本主义虽已经普遍化,但不妨碍启蒙精神的再生,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类的压迫,才能实现现代性与启蒙的联盟,才能真正实现理性、科学和自由的启蒙精神。

篇(10)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消费社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消费社会,是指消费成为社会运行的主导因素,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其一,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二,消费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的一种建构性行动。正如美国学者詹明信所言:消费社会这个概念不只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风格,它也作为一个时期的概念,把文化上出现的新的方式、特点与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秩序联系起来。

消费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消费行为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甚至可以说,有人的存在,就有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满足于人们生存生理需要的消费行为,并不是消费社会意义上的消费。只有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所进行的消费,才具有建构性的内涵,因为这种消费具有确认与体现社会身份的功能。因而,消费社会是发端于特定阶层的消费行为的。桑巴特讨论了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欧洲贵族对奢侈品的消费是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炫耀性”是现代消费的一个突出特征,消费社会正是萌芽与欧洲贵族对奢侈品的这种“炫耀性消费”,但是这种“炫耀性消费”在欧洲并没有扩展到其他社会阶层,进而形成大众消费社会。新教精神强调勤俭节约的品质,这种品质培养出的私营企业、手工作坊主等阶层并没有把获得大量财富消费出去,而是当做“上帝的荣耀”的积累了起来这种“禁欲主义”的精神,扼杀了消费社会在欧洲的萌芽。直到工业革命后的美国,20世纪初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与推广,当代意义上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在美国形成。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形成以后迅速向外蔓延,欧洲工业化国家反而受到美国的发展模式的影响逐步过渡到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二战以后,大众消费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并且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向消费社会过渡。从总体上说,消费社会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一个萌芽于欧洲、发端发展于美国、最后蔓延至全球的过程。

通过考察消费社会的运行机制,我们可以发现对消费社会的界定,可以基本等同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等概念,它与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消费社会的运作过程包含了两条基本的逻辑主线,其一是从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转变,其二是从使用价值主导逻辑向符号价值主导逻辑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都是典型的生产主导型社会,生产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消费是从属于生产的次要经济活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产品的一种行为。消费只是生产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社会发展阶段,因而消费品的数量与质量一般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生产才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主轴,需要的是不断改善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不断更新的机器设备,以及以工作成就为成就动机的高素质生产人员。进入到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之后,生产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消费,消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消费不再被看成是生产的附庸、生产的手段,消费本身就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目的本身。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消费社会“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鼓励与倡导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目标。如果说,生产社会的主导社会观念是禁欲、节俭、勤劳等,那么消费社会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时尚、享受的主导社会价值。消费社会是生产社会的一种自然的延续与必然的发展结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如消费社会理论家波德里亚所说,“关于消费的一切意识形态都让我们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消费社会运行的另一条逻辑主线,从使用价值主导逻辑向符号价值主导逻辑的转变,是以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转变为前提的。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商品的有用性主要体现在其“使用价值”之中,即能够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也是生产社会衍生出的关于商品或“物”的观念。而在消费社会条件下,商品或物除了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具有“符号价值”。波德里亚认为,物必须成为符号, 才能成为被消费的物。商品具有“物的价值” 与“符号价值”双重属性。商品的“物的价值”是由商品所具有的品质、功能等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它为消费者提供了有用性的价值;同时,商品还具有“符号价值”, 这是由商品的设计、包装、广告、品牌以及企业形象等因素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这些形成了商品的意象,成为消费者感性的选择对象,换句话说,是形成了一种附加价值。传统生产型社会都是从单一的“物的价值”层面来对待商品, 而以波德里亚为代表的“符号价值”论则代表了消费社会的一种主导价值观,即在区分商品价值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强调了“符号价值”层面的主导作用。物的“使用价值”逐渐退隐,“符号价值”则日益凸显;物的“使用价值”在商品消费与广告宣传中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前提,而在生产、消费与传播的过程中,“符号价值”取代了“使用价值”成为消费社会运行机制中的主导逻辑。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 教学改革方法 下一篇: 轨道交通研究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