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内涵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4:37: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人文教育的内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文教育的内涵

篇(1)

关于语文教育内涵的争论,建国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情感教育说。有研究者认为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所以能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据此,进一步得出:“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立体流程”⑴,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教育。生活教育说。张孝纯先生可谓是国内此说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素质教育说。认为语文教育具有素质教育的特性,“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教育功能,除智育功能外,还有德育、美育等项教育功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⑵。审美教育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焕发审美光辉,以适应语文学科本身的审美本质”⑶,语文课的教材、教法、传授过程本身就充满着审美本性,不能将美的对象肢解成知识零件,道德片段或政治概念。

上述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把语文教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情感具有两重性,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情感一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将会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但其偏颇在于只看到了情感在认识事物和教育教学中的一般性作用,没有看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语文教育中的情感不能等同于日常情感,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中的情感表现为在审美过程和审美心理结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是审美情感。从学理来看,情感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审美心理结构本身。日常情感不等于审美情感,“审美快乐不仅多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如情感、想像、理解),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⑷很明显,审美情感渗透着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若将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语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是失之偏颇的。

把语文教育界定为生活教育,这种观点看到了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但语文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对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概念的内涵入手,而不能等同于概念的外延。生活之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没有对生活的新鲜体验还是学不好语文的。这种观点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认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识到了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此种观点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其犯了逻辑上不周延的错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宽泛的,虽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语文教育也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已。

把语文教育说成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看到了语文学科具有审美特性,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审美教育。但这种观点容易把丰富的语文教育狭窄化。应该认识到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可见,审美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性的完美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语文教育除此以外,还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呢?语文教育内涵的生成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具有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1.语文学科的性质

反思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旧的语文观和新的语文观两个时期。旧的语文观以语文“工具”论观点为支撑,把语文学科看作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教育“工具”论观点的明确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继而,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再次提出了语文教育“工具”论的观点。由于语文“工具”性质的片面提出以及对科学化的过度强调和追求,了语文教育的审美特性,窒息了语文教育的生命力,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末路。从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的发飙始,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90年代初,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状况表示强烈的不满,乃至于90年代后期发生了由《北京文学》首先发起,并很快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加盟的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大批判。从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到洪禹平的《误尽苍生》,这些文章针对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式的片面追求科学价值,把语文仅作为“工具”,而忽视人文精神培育,置美学价值于边缘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催发了对新的语文观的构建。面对片面追求科学价值而带来的严重恶果,90年代初期和中后期,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两个《语文教学大纲》,即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立足于传播知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进而掌握语言和语言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能力;“人文性”立足于文学熏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人的精神,着眼于人形成健全人格。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把语文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语文教育的美学价值,语文学科的审美特性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目的影响,仍摆脱不了技术主义的阴影。2008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4期高端访谈栏目《80后写作与语文教育——昌切访谈录》一文中,昌切教授说:由于现行的应试教育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程式化,公式化,丧失了人文性,使语文课变得鸡零狗碎而令人索然寡味,导致中学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适应和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的学习需要。昌教授大力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篇(2)

新课标实施至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在这期间,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与认同始终贯穿其中。虽然在语文学界提倡人文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有感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刻感受到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滑向应试化、机械化、工具化的深渊。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得不直面和思考的课题。

我的家乡昆山是一座充满灵秀气息的江南水乡城市,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昆山人,我工作、生活在这里,热爱昆山文化,熟悉昆山的教育现状,渴望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做出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并把它们渗透到教学中,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气质,使学生在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中吸收知识,传承文化,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一、活动设计

(一)实施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评价、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恰当地开展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精神,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活动预期目标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眼光理性、辩证地评价顾炎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评价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2.在调查研究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专题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珍视,在生活学习中以实际行动来保卫地方传统文化建设。

(三)资料链接

1.人物介绍:顾炎武(公元1613——1682),江苏昆山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2.酬王处士九月见怀之作(2008年北京卷诗歌鉴赏)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3.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略

4.《昆山文史选集》、《昆山县志》、《昆山礼赞》、《三贤诗文精编选》、《传是楼集》等图书馆藏资料。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分小组前往昆山亭林公园顾炎武纪念馆实地考查,赴昆山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查找顾炎武生平及著述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研究调查情况对顾炎武生平事迹或著述文章写调查总结。

第三阶段:各组进行评价、展示和交流,并举行研讨会,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老师对优秀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对一些富有启发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后续调查并总结评价。

二、分析评价

地方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怎样把它潜在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本次综合教学实践活动中,地方文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如何评价地方文化在提升语文教学人文气质中起到的作用,怎样通过了解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深入思考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充分认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把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在阅读和鉴赏中,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①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88-0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大学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和情感教育,逐步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形式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心、关怀,大学生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就是用人文教育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对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起点,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过多关爱,离开家庭到学校以后巨大的落差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因此就非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防止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迫切需要,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条件。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特征

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特征的分析,可以科学地理解大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教育,更是一种管理上的融入性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对学生的关心出发,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个体性

高校是由众多学生组成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学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个体成长,因此,对学生个体的关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和谐校园的保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要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展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一)人文关怀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改变一直以来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转向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对话式教学体现了大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尊重和情感的投入,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说服型教育转向关怀型教育。

(二)人文关怀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学校要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比如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来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进而萌发出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人文关怀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通过人文关怀,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从某些方面来说,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就是开掘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精神品位的提升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结语

高校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目的是端正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思想解放,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在教育管理中怎样融入人文关怀,怎样把人文关怀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篇(4)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24—02

在时下所能见到的大多数人文工具词典中,仍查不到“人文精神”这一词条,尽管在相关实践中已被运用了20年。它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由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及其当前针对性,继而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理论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看,适逢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曾出现了普遍的价值失落、文化失范、道德失度等状况,这成为提出“人文精神”的现实起源。而它的被提出,也正是以期实现对这种丧失的有效救赎。

“人文精神”概念一经提出,便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表述、理论规约到疏理其学术前史的发展过程。纵观这一轨迹,其含义彰显于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作为一种“意义领域”(相对于后现论的“无意义”而言),它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与把握,是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着眼于对人类的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沉思。

第二,它是对人之为人所持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是对建立于个体精神原则基础上的人的尊严、人的感性生活、特别是个体的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力的珍视,也是对建立在教养有素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由发展的珍视。其中每一层次都包含并体现着人的永恒追求,且具有超越当下而展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前景的意义。

第三,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提升。它由历史发展积淀而来,又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流动的、处于不断重建的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意识,其生命力

在于它与现时的结合上。

第四,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与追问。这些由不同论者所给定的含义,既有相同取向,又有相异角度。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人文精神”的全面阐释和界定。

无论何时何地,教育的发展首先建立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这一基本目的之上。人的生存与发展,其质量如何、前景如何,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就目前为止所形成的关于人文精神的各种解释来看,显然它是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之一。因此,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对人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自己的方式予以深思和解决,尤其在当下中国社会从心理深层仍未彻底达成发展与平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当前教育发展中全面而深入地提倡人文精神,不仅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从当代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大背景看,它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挑战:人类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生态环境的全球化危机;激烈的竞争——经济的、文化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这其中也包括教育自身所携带的机制性、认知性困境……诸多问题都需要得以解决,特别需要通过教育来解决,而所有这些问题又都非常直接地成为人文精神关注的焦点。

此外,就中国国情而言,社会生态给人的普遍生存带来的种种冲突,在深层仍属于人文精神范畴。例如经济生活与文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等等。所有这些冲突,无不浸染着人对自身价值、生存意义、权力与尊严的不断思索与追问,饱含着人文精神的气息,呈现出对人的文化关注与终极关怀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张力。这都是当前教育发展所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下教育对“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若从“人文精神”角度解读,或具有革命性,但功利的生态使得教育在定义内涵、实践内涵等要害环节大打折扣。如此而言,弥望的便是“稻草人”的舞蹈与“空心人的歌唱”景象。

人文精神的匮乏首先表现在教育的匮乏上,进而也表现了生存的匮乏。这便是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词的关键之所在。

提升人的素质,要义是提升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第一所指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文化关怀(或人文关怀)。这便是人文精神与教育发展的链接点。同时,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构成的要素,它与人文精神拥有同质的关联性。但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传递、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和播种机。这是可将人文精神纳入教育发展内容的理论依据。教育也将因此而获得它的当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这对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输氧、补血的过程。如何在当前教育发展中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形精神与教育发展的目标确认。人文精神以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人为核心,直接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并从人的心理、意识、精神等内在层面出发,探究人的内部世界对自身生存的潜在或显性的影响。正如“人文精神”在字面意思上所显示的那样,人文精神以反思、选择、批判和重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己任,它是一项非直接物质化的生存工程。教育发展不仅具备这种非直接物质化的特性,而且在终极目标上与人文精神有着同质、同向的关系。此外,从教育角度看,这一目标的确认,也意味着对教育本身从思想到方法都是一种充实和革新,使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人文思考,获得更丰富的内涵。

2 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从思辨意义上讲,“工具理性”本身处于“价值理性”的思考范围之内。相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思考容易陷入实用与狭隘。人类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功利选择和急功近利心理,往往导致对“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和对“价值理性”的忽视。在这方面,历史的教训数不胜数,人类也曾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当人类凭借技术发明和科学进步在自然界获取了生存保证后,对“工具理性”的崇尚与信仰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价值理性”而到达彼岸天国。事实上,自工业文明发生以来,普世性的对人自身含义的反思与追问,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的质疑,对人的异化的重重忧患……这一切始终伴随着人、困扰着人。这都是因偏废“价值理性”而带来生存恶果的常识性例子,也是对“工具至上”、“技术万能”的讽刺。在20世纪最后的三四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人为中心论题的研究,哲学和各人文学科重返“人”这一主题,正是对工具理性极度扩张而导致人的物化这一现实的积极救正。在西方,像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人的现代性困境的反思,都集中到了对价值理性的进一步追寻上。这表明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会限于追求物质财富一端,他们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富于理性的人类,其智慧也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运用上,因为他们同时还具有发展“价值理性”的巨大需求和潜能。

篇(5)

我国是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了优化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文化传承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现阶段,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文化育人的内涵以及路径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内涵

1.1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思潮下,“以人为本”是核心内容,无论是在开展各项生产活动,还是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承方面,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文化思想上去认同,去积极的投入,才能够有所提升和创新。在接受这种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心理上和感情上的认同,如此才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接受这种文化。而在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形势下,所以需要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在传承文化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够对人才进行理性的开发以及对健康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教育之本。

1.2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基础

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才进行特殊的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使其在思想境界方面的提升,对其潜力进行无限的开发,并且在理想追求上超越世俗的牵绊,不在受到物质利益的诱惑,而是从人本的角度是考虑问题,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导向以及科学的视野去评判世间的各种现象。人类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维的开阔,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于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其中的分支包罗万象,但是其终极目的还是对人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文化育人就是从人本主义出发,在遵循正确的价值引导下,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1.3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并且这种资源是可以转化的,其可以转化为精神力量,在人类的精神领域进行价值引导,从而彰显文化育人的内涵。文化育人的功能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活动,是确定社会能够持久运行并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文化育人能够对人的心理以及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对人们所追寻的意义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关注人的主体性为核心要素,这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路径

2.1注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

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创新与文化熔铸的特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在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积淀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种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文化力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和“力”结合起来,从育人的角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才更加能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功能和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和利用,便能释放出更多的、对人的精神层面的“规范价值力”和“意义内驱力”。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职能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2.2.1注重信仰与价值体系的建设

多元取向的时代,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动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要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2.2注重传道

道是道路、方向与目标,道也是灵魂、信心与责任。当代社会,多元化思想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功利主义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似乎变得过时,为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价值追求似乎变得陌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水平,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2.3不仅要强调“文”,更要强调“化”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基础工作是普及文化知识,但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人文精神,最终把文化知识转变为支撑人们自觉行动的动力。文化育人的形式是“文”,本质在“化”。要想真正实现由“文”入“化”,发挥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就要率先践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德行为标准,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周围的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直的人格去影响教育的对象,这种身先示范的做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被教育者起到心灵上的理解,从而更加适应和接受文化育人的氛围。

3、结束语

人类主宰社会的万物生长,掌控着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重要的基础,在对人的思想以及行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向高级的逐渐转变,无论是在生产力还是精神文明领域的发展,都需要充满智慧的人才来进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对人才进行特殊的价值培养,从文化育人的立场出发,在思想境界上更加纯洁,在思维上更加灵活,始终能够坚持以人文本的路线方针,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

1.人的灵魂

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早已涉及到灵魂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继承与发挥了这一学说,在他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因此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灵魂的净化需要教育,柏拉图对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称其为灵魂的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人的灵魂中,理性是是灵魂的本性,也是灵魂的最高原则,它与理念相通;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则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想让你的灵魂免于遭受俗世中那些欲望打扰,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正你的思想、你的立场,用美德来克服欲望,净化你的心灵。柏拉图关于灵魂的观点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探讨,是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探索。他强调理性对激情、欲望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作为德性形成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思想路线。灵魂的状况仍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灵魂塑造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一切美德。柏拉图的灵魂说使人类对美德的获得寻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试图先通过达到对美德最本质的认识,以至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灵魂说强调对人德性的教化,倡导人向善,希望通过改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使公民拥有理性的灵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进而完成政治上的抱负,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 转贴于

2.正义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三种正义观,一是以色拉徐马库斯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他指出:强权就是正义,拥有权力的人就代表正义。不正义为善,正义为恶;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有利、快乐,最不正义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二是克法洛斯开始认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但是到最后就不再坚持这个观点。三是苏格拉底对色拉徐马库斯和克法洛斯观点的反驳,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善的理念的体现,是人性追求的极致。

正义分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两者间是一种相互维系的关系。一个城邦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性是智慧,他们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武士的德性是勇敢,他们保护城邦不被侵犯,维护城邦内部的秩序,劳动者的德性是节制,他们应懂得控制欲望,辛勤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而个人的正义是指公民自身的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和谐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人性的教化,进行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锻炼才能获得知识,从而拥有德性,这是实现个人的正义的过程。在人性修养中,只有达到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美德。当时的雅典处于连年混战之中,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使公民学习正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安邦,实现一个安定和谐的王国。

三、基于人性假设前提下的教育使命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净化公民的灵魂,养成正义的美德,引导他们获得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德性。

1.教育回归人性

柏拉图的教育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灵魂特性,以社会属性为本。柏拉图认为教育应适应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尊重人的天赋禀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当今教育在学生选择专业上依旧以“物化”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禀性,这种重功利的为学理念与柏拉图旨在发展人的理性、达到心灵和谐的理念相悖。因此,强调回归人性的教育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知名教育学者科尔指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活动,它应当通过激发人的人性方式来培养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同类型、不同天分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追求向善的路径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人性的完善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产物,同时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要引导心灵的转向

教育引领心灵趋善在《理想国》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只有理智才可以指导灵魂,只有德性才可以教化心灵,它们相互协调才可以形成正义。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篇(7)

关键词:

茶道精神;体育人文教育;作用

作为我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重要一类,茶道精神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茶道精神的价值被不断挖掘,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并成为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体育人文教育,对于学生自身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现状来看,通过茶道精神推动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并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仍然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析,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1茶道精神简析

何为茶道,最为简单、纯粹的理解就是品味茶、欣赏茶的美感之道。我国种植茶叶、饮用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道精神的内涵从最初的饮茶方式到饮茶艺术,再到成为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内涵被不断丰富、不断扩充。到今天为止,茶道精神的内在实质已经非常丰富,并自成体系,茶道精神不仅仅代表了饮茶、品茶的礼仪精神,也包含了从茶叶中品味出的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代表着清静、悠然、与世无争、修生养性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成熟,深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茶道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质的载体,带有深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理念的烙印。从茶文化体系层面来说,茶道精神即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道精神中包含了儒家文化,茶道精神崇尚的和谐、仁义、礼仪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包含了道家思想,茶道精神中超脱世俗、安静从容、悠然自得的精神追求,就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茶道精神中也包含了佛家文化,茶道精神倡导的清心寡欲、静坐修身、俭朴求真的理念,就是佛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茶道精神的灵魂,与其说是茶叶文化的灵魂,倒不如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可见茶道精神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以及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联系之紧密。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精神内涵一同影响着中国人,一同引导着中华民族在思想层面上的前进方向。爱茶人士将茶道精神归结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具体来说,理指的是理智、事理,引导人们通过饮茶明理,做事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理智的支撑下,在事理的主导下,行为才能不失方向、不失准确,做人才能正直;敬指的是敬意、礼貌,引导人们通过品茶明礼,要重视各种行为活动中的礼仪、礼节,通过礼貌增进人和人之间的情谊,通过礼仪实现人和人之间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清指的是清廉、清心,品一杯清茶,让心中的杂念沉淀下来,让心绪回归内心的本真,回归心灵的纯粹,以此涵养人的节操,升华人的品格,引导人做一个心灵纯洁、精神超脱、清廉正直的人;融指的是融洽、和谐,品茶的气氛是融洽的气氛,茶道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在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人和人之间的包容、和谐,茶禅一体,世间万物尽在包容本心。

2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可行性分析

体育人文的精神,是包容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和谐的精神,是公平正义的精神,客观地看,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联互通的。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共同之处,将茶道精神的内在本质提炼出来,促进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来说,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和实践价值的。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对于二者来说都可以受益。在融合过程中,茶道精神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茶道精神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传承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茶道精神的影响力必然会继续扩大,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和核心内涵也必然被更多的人所知悉、所接受。而茶道精神对于体育人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则更加突出,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契合度,茶道精神的融入,可以迅速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实现体育人文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轨,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更加能够增加中国人对于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教育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体育人文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提升。

3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实践表明,在茶道精神的辅助和推动下,体育人文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正是基于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此,将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突出作用分析如下:

3.1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现代体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达体育人文精神内涵,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内涵单一且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在体育人文课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严重阻碍了体育人文教育的开展。而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有所不同,茶道精神的内涵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茶道精神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也更加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改变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单调、乏味的客观现状,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本质。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良好融合,从更大层面上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升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而且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拓宽学生的体育人文视野,可谓一举多得。在现代体育人文教育中,茶道精神的融入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其基础就在于丰富和升华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体育人文教育可以从更宽广的精神领域向学生传达理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来说,益处良多。

3.2突出了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

体育人文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体育人文素养、涵养人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人文教育的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人文性、持续性和多样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公平正义、崇尚健康(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皆有之)、和谐包容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塑造学生成为真正具有现代体育精神、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体育人文教育重点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茶道精神的核心表现不谋而合,这为茶道精神与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人文精神和茶道精神的比较、融合过程中,二者的相同点被数倍放大,而这些相同点正是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通过茶道精神的良好推动和有效支撑,体育人文教育的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学生可以更加鲜明、一目了然地掌握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内涵,而教师也可以更加一针见血、事半功倍地将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教授给学生,大大提升了体育人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实现了体育人文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3.3以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

现代体育竞技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从体育和人文的角度来看,这是体育竞技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重要表现。然而在真实的体育竞技项目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的行为、不正当的做法、不科学的理念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甚至将现代体育领域的价值观引向偏颇。在这样的情况下,茶道精神的引入,犹如一股清泉,以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底蕴,有效净化了体育竞技领域。茶道精神崇尚和谐、融洽、包容,茶道精神追求明理、明礼、正直,这都是茶道精神中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茶道精神的影响为推动力,将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展现出来、传达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养之于现代体育竞技是多么的重要。真正的现代体育竞技,是人文和体育的结合,是道德与竞技的融合,茶道精神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从体育竞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以茶道精神中的人文素养净化体育竞技领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

3.4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时展到今天,无论何种层次的教育,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内在、外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培养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将茶道精神融入现代体育人文教育当中,就是促进学生内在人文素养和外在体育素养全面提升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做法。从内在人文素养来说,茶道精神可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何为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从外在体育素养来说,在全面健身的理念下,茶道精神倡导的和谐、融入、交流互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体育参与习惯,产生体育参与需求,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人文素养为支撑的正确的体育竞技价值观、判断力,使学生在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过程中,既完全融入,又张弛有度、行动有节,以一个健康、向上、公平、正直的体育参与者的姿态,促进现代体育竞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4结语

体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基于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高度契合度,将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茶道精神对体育人文教育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未来,应当继续挖掘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精髓,探索茶道精神和体育人文教育的融合方式,更好地将茶道精神植入、融合到体育人文教育当中,丰富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拓宽学生体育人文视野,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人文内涵并塑造科学的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同时,间接促进体育竞技领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推动体育竞技领域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泯 单位: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张彦斌,郭娇.“茶道”融入体育精神———以足球运动为例[J].福建茶叶,2016(2):191-192.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93-02

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他们富有个性,对社会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绝不是仅仅为了应试而进行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贯彻人文性的教育,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小学学生通常胆怯、缺乏自信心、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差,所以学校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人文性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灌输人文精神。

一、何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滋养,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在教育中,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的职责。教书是我们常常很重视的一方面,而育人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指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关注学生的内涵,从而启迪其心志,陶冶其情操,能够协调好自己和他人、家庭、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到个人的责任,不断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人文化的教育成果无法从成绩单上显示出来,但却对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课文中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欢乐、融洽的人文气氛,在引导学生张扬自我个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心灵健康、理想饱满,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人们认为在语文课程具有两个特性,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但就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校过于强调语文的学科性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教师更多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性,没能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灌输人文神,并不等于传授学生一些人文性的知识,而是从素质涵养方面来教育学生成为健康的人,通过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只一味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本就没有进行人文性的教育,老师们普遍认为小学生接受能力差,所以就随便教学,根本没有在教学中花费心思,就更不用谈在教学中灌输人文精神了。

目前在中国教育实践中,普遍都是过多关注语文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甚至把语文的学科内容"知识人文性"等同于"人文性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依然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句型、手法等等方面,死记硬背,只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这种行为看似有效,其实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里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即使学生有很好的成绩,却没有文化内涵,学生无法理解课文中的人文思想、道德意识以及更高境界的教育,永远只能停留在低层面的语文学习上。

三、如何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1.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中写作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的时代,接受人文的熏陶,也可以给他们机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自己的个性,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作文与生俱来的属性。但是受各种环境的影响,最富有人文性的教学内容――作文已经论文纯粹的写作工具了,与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人文分离。写作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是简单的套模板写作文拿高分。事实上,写作是育人的摇篮,更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语文的开端,可以轻易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机会,写作可以让学生从观察感性到经验观察、捕捉信息、提炼素材,直到作文结构概念的形成,最后写成章,每个环节都可以让学生露真情、真理观,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思想。

2.认真分析课本内容中的人文内涵

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选择那些富有人文内涵、价值观、文化观、生命意识内容的课文进行教学,比如说小学课文中的《孔融让梨》、《背影》等,这些文章都饱含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亲情感受都有深远的意义。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知识和技巧,更要深挖课文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文学思想和价值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和自我思维能力。传统小学语文教材中穿插的政治教育有些过度,这使还处于小学时代的学生们感到十分费解,我们应该打破这一现状,关注当下,与时俱进,摈弃陈旧、乏味、与现实脱节的内容,带领学生阅读和欣赏全新的内容,培养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们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打好基础。

3.用人文性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和学生

人文性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还应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性的教学理念将赋予教学价值,并提升它的价值,所以,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更具有实际意义,更能被他人、被社会所接纳、需要、尊重。可以说,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基本价值和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使受教育者能深切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和超越自己的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始终站在职业的角度,用人文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用真心来打动学生们的心,就必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21-02

一 高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不是纯粹的就业教育,如果片面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高职院校和现代工匠培训中心没有两样。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高职生的人文内涵,以此促进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即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即人文知识,唤醒受教育者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人文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人文主义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空前繁荣并形成一种思想体系,对近代教育史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对现代教育仍有积极影响。“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周易》,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中已有体现人文主义教育,即重视人的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人文教育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其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使人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

2.高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已越来越被各界所重视。但是,高职教育也走了一段弯路,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既有高职生自身的问题,例如有的在校生更多的是专注于技能学习,而忽视了做人的问题;也有来自高职院校内部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人格无疑是片面的,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注重人文教育必将影响,甚至最终阻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人文教育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掌握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整体素质上,高职生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差距,对于高职生而言,有必要提高认识,健全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既要着力提高专业知识,又要注重吸收人文精神,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务必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变重专业、轻素质的局面,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将很难实现,也就更谈不上高职教育的成功。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通过加强人文教育,改善人文氛围,从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二 增强高职人文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美育渗透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质且身心和谐的人。进行美育渗透就是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人文教育各个方面和环节,对其进行美的感知与教育,加强和改进人文教育,从而增强高职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通过精选人文课程渗透审美教育

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应纳入高职内涵建设的范畴,这是人文课程渗透审美教育的前提。精神源于知识,修养源于知识,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是要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主要包括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做法是将人文素质课作为选修课,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普遍课时少且选修内容有限。如何有针对性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操、感受高雅的人文空间,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美好的品质呢?关键在于精选人文素质课程。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课程内容涉及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还有舞蹈、影视、文学、书法、摄影、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由于教学目标及课时所限,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设置过多的人文课程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色,积极开发相关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文课程,将人文教育与美育有机结合,通过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在精选人文素质课程的同时,还要给予课时的保障。例如,我院主要开设了《普通话》(20课时)、《成才与素质》(24课时)、《文学欣赏与写作》(20课时)、《职场交流与艺术表达》(20课时)等人文选修课,内容包括语言美、素质美、文学美、职场美等方面,体现了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审美内涵。

2.通过人文课程教师渗透审美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进行美育渗透的任务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审美观念等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由于高职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偏重于专业课教师,因此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各高职院校要加大人文教育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现有人文课程教师进行培训、再提高;其次,人文课程教师要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人文知识结构,懂得美育的基本理论,在人文知识传授过程中能运用美育思想进行教学,激发高职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人文课程教师的美育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能保证有效进行美育渗透,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人文教学效果。

3.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渗透审美教育

高职人文教育常常只注重课堂、注重教,过于形式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人文教育是一个实践人文精神的过程,不能“就知识而讲知识”,要遵循“美的规律”,如果照本宣科,势必吸引不了学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人文课程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要加强美育渗透。首先,人文课程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善于把本门课程内容的美提炼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即一个感受美的过程,从而发掘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人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表现在教学设计上,一是做好教学导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借助得体的肢体语言(目光、表情、手势、姿势、态度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明确本堂课要学的内容;二是营造美的教学氛围,教室就是一个舞台,舞台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具有审美元素,教师要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效开展教、学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形成美的课堂教学。再次,加大美育实践的力度,从单一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通过富有审美内涵的教学活动,增强人文学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自觉研修人文学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审美意识,进行审美实践和创美实践,从而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 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一些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人文精神已成为稀缺资源,这在大学校园及其他许多领域都是这样,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尝试改变这种现状,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到基础性的位置来落实。实践证明,美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对于提高高职生的人文内涵具有促进作用,美育渗透能增强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有必要全方位地在高职人文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明辨善恶美丑,这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篇(10)

工匠精神最初作为政治用语被写在政府报告之中,成为全国人民讨论的重点。工匠在我国发展中虽然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但是无法被复制,是我国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人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的主要育人途径,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而工匠精神正是人们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的。因此,高职教育是锻造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工匠精神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还涉及人文层面,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人文教育也成为锻造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就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研究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不仅能够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能够有效拓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1.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古代便已经有了工匠精神,但是,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且,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内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以道德精神为核心,强调德艺兼备,主要通过身心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并且,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十分强调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强力而行。另外,古代工匠精神还强调爱国为民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而西方的工匠精神与西方人追求完美的文化理念有着密切联系,追求完美在西方已经成为共同的精神。这是因为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基督教都提倡追求完美与极致。虽然古今中外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外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都强调爱国、敬业、求精、创新。而我国现在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延伸层面这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主要内容包括技能和技术,工匠在产品锻造的过程中想要打造好的产品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因此,物质层面的技术和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条件。精神层面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主要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创造卓越等在内的隐性内容。延伸层面主要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运用工匠精神在做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工匠精神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了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学会敬业和奉献,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精益求精,以追求卓越和创新为主要目标;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解决社会上的浮躁和应付工作的现象,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后,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补充,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工匠精神深化了职业道德和社会主流思想,不仅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而且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意义

1.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而进行的个人教育或社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塑造理想人格,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心境界,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通过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人生实践来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并且,人文教育既重视文化由外而内的养成,也十分强调个体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强调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而且,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和成人教育这三个方面。其中,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而成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社会群众,旨在提升社会群众的人文素养。2.人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开展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丰富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拓宽受教育者视野,加强受教育者对我国传统人文知识的了解,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其次,开展人文教育能够丰富补充学科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在学科之外的知识,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人文教育能够在提高人们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两者密不可分。首先,工匠精神追求真实和完美,要求在制造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求真求实、尽善尽美,以塑造最佳品质的物品,进而使制作者产生美感和愉悦感。而人文教育即包括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要求受教育者能够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对待文化产品。并且,人文教育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对文化产品或文化现象的情感体验,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的内涵;其次,很多文物古迹、手工艺术以及文化瑰宝等都是工匠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工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些文物古迹、手工艺术和文化瑰宝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工匠在打造优质产品的时候需要与文化相结合,赋予手工艺术品较高的文化价值;最后,我国古代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讲求琢磨和切磋,而这一方法和态度已经被古人运用在修身、政治和文学创作之中,广泛渗透到人文领域,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技能锻炼的方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实现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

四、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所强调的重要精神指南,政府十分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面向全体社会群众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培养全社会的工匠精神;其次,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有着密切联系,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工匠精神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再次,高职教育能够鲜明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必要。并且,高职人文教育能够将技能操作相关文化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后,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练地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敬业奉献、精益求精、乐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积极创造。而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人文精神能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满足社会的要求。由此可见,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十分必要。

五、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存在的不足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甚至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接受人文教育学习人文知识,只需要学会技能知识,拥有操作技能即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难以运用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人文工匠精神只是政府提出来的相关要求,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工匠精神的培养,只是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放在口头上,并没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并没有真正实施;再次,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没有将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也没有对人文精神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只是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事例,缺乏深入分析,教育效果不明显;最后,部分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只重视理论的灌输,一味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而一些历史性的人文知识距离学生较远,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人文知识所体现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教育方法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作用。

六、以高职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途径

1.开展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人文教育,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充足的人文养分和肥沃的人文土壤,在让学生掌握技术和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选修课,并通过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精神评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人文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应将人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一个整体,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作用。2.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才能够激励制作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具体来说,人们只有具备责任心才能够主动关心自己周边的事物,关心社会,也才有动力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对生命和环境的人文关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强调学生的责任心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等学科知识。工匠精神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并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自然学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哲学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哲学、自然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在了解各学科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而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4.开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正确价值观念、崇高理想和健全人格是锻造工匠精神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高职院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将德育教育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锻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习自觉性。5.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优秀的工匠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想象和审美情趣,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技能完美结合,进而制作出高品质产品。因此,高职院校在以人文教育锻造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将想象力培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要在抽象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审美教育,通过音乐艺术课程、美术课程、艺术欣赏课程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品质;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进行产品创作,并开展创造竞赛,通过学生实践来培养工匠精神。

作者:傅向东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究———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论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庄群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应为与可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上一篇: 智慧旅游的理解 下一篇: 工厂数字化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