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方向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5:48: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特殊教育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特殊教育方向

篇(1)

一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转变导致课程设置目标和方向模糊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师范教育格局也随之改变,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原本的培养目标由为中等特殊师范院校积极培育师资团队向为特殊学校直接培育师资团队转变[1]。原有的课程设置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使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方向变得模糊。这种根本性变化对于以往局限于接受一般性特殊教育及心理教育,却很少接受基础性课程,如数学、语文等学科性较强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则很难胜任特殊学校中教师的工作。

曾经分配到特殊小学负责教学的毕业生业已无法驾驭中学的课程,更何谈现今那些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教学实践也表明,更多的特殊学校更愿意选择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如数学、语文、计算机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缺少专业课程知识和能力的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现实的就业对抗中已显得形单影孤[2]。

2课程孤立发展,内容落后,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特殊教育专业各种新理论不断发展,但高校对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则相对落后,更缺少积极地更新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致使高校教师无法按照课程的发展尽快地调整教学战略。我们在对国内几所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进行相关调查时表明:40%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学生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而25%的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却认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并无太大作用。这说明在校期间,高校学生用自己的宝贵时间配合教师演绎着陈旧的知识理论的学习,而毕业后在工作中,继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理论,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此外,在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中,教师所授课程内容相对单一,陈述方式陈旧,对课程之间的关联把握粗糙,重复讲授现象严重,严重阻碍学生的逻辑形成和思维发展。

3课程结构不合理,影响学习效果

目前,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中,必修课占据比例相对较大,选修课程则较小,且类型也很少,总的呈现出一种选修课教学流于形式的趋势,学生少有选修课的挑选,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使其内在潜力难以挖掘。

理论课与实践课分配不科学。往往是理论课占据大多数学时,实践课则占时较少[3-4]。即使是实习,一般也就占用总课程时间的10%,且实习多在毕业前夕进行,这让几乎完成全部理论学习的学生何以在学习理论时与实践结合?理论学习的效能难以提高和发挥,故常导致知识遗忘,在实习中表现为大量查阅书籍和咨询老师等现象。一旦其走上工作岗位,仍需花大量时间重新学习、摸索和探究,大量的重新学习,这不但降低其自信,更使其在工作中出现急躁、焦虑的情绪,影响其工作质量。

4强调课程质量,忽视学生个人发展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但在其培养过程中,往往过重强调专业课程质量,重视其是否符合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培养要求以及是否具备教师的素质,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例如,在高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安排较少,偶尔穿插与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等课程,匮乏哲学、艺术等课程,乏善上述人文课程的教学安排,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缺少人文气韵,何谈全面发展?此外,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也奇缺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身心发展受到抑制,无法调动积极性。

目前,高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也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缺少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力,不善于提出疑惑,这必然限制其思维发展。这些均有碍社会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忽略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必然影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方向

1重视专业理论,发展多项技能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专业理论,且专业理论的学习不能模糊不清,应系统全面。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洞悉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而且要培养相当的综合素养。以此为前提,着重打造学生特殊教育的专业特长或者课程专长,尽可能地让学生拥有至少一项特殊教育的专业特长。

并且,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也需按多方向和综合培训。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进行相关的理论实践,实现向多技能和综合发展,具备较高的技能和一项以上专业特长。

于此,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方向尤显重要,它应当帮助学生确立清晰完整优化的学科,结合实际地协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强项和发展特长。科学的课程设置必将赋予学生今后的教学和实践,提高其工作效能,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2课程设置向系统化、结构化发展

高等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必须严谨科学。每一学科的安排都需合理而细致,不应出现忽视和偏颇。课程设置必须周密计划,从培养目标出发,按照具体教学方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在教育理念上要不断更新,适应不断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教学实际中,教师不仅需注重通识性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更需突出课程之间的层次性和关联性,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学科的内核。对于同一阶段设立的课程还需注重相互协调,避免相互抵触,不同阶段设立的课程还需保持连续和互补,避免脱节。理论性课程和实践课程,两者需要统一协调,在理论中指导和推动对实践的发展,在实践中协助和促进对理论的理解。所以必须强调,无论何种课程,设置时都要符合系统化、结构化发展方向。

3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加强实践力度

课程设置要在相关教学中加强实践的力度,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相关理论,培养理论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们在相关几个设置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授课或聆听专家讲座时,对相关理论知识都表示了解,但不知将其如何运用,尤其缺少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引导,这反应了实践的重要性,故而加强实践的力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设立实践课程时,尤需平衡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与实践内容的有效性,强调小组讨论、专家讲授、学生亲身演示等实践方式方法。实践的课程要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两者相互匹配协调,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掌握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教师也要把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让学生切实了解,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来培育学生,推动实践的发展,发挥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不但是一名教育者,更是一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及突发事件,使相关毕业生面临困惑和挑战,需要其不断思考,寻求解决和突破之道。

虽然,某些困惑和挑战可以寻求有关帮助,但更多情况需要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给予解决,故而学生在具体岗位上必须具有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自行解决实际中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自信心和职业竞争力。

于此看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设置相关课程,素养学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提高其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最终自己能独立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是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

5课程设置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与时俱进

鉴于如今新形势下高等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转化,已不简单囿于培养合格的教师,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涵养,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特殊教育教师。故而高校在课程设置时,秉承现代教学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突出于设立相关人文课程,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塑造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教师。

课程设置上力求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发展实践技能。不但充实人文等课程,更融入个性化的课程。使学生各种素养能充分发展,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充分学习,不但真正地喜欢专业,更喜欢学习,为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但要符合现代教学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要在踏实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不断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质量,为特殊教育事业的高效、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人才,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13.

篇(2)

数字影像技术教学中如何把知识更好的传播给学生,我们除了一颗热爱教育的炽热之心,还需要讲究方法技巧,结合本专业掌握教学设计的艺术,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需要,贴近岗位工作过程,打破单纯学科片面强调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探索以项目、任务、活动、案例为主的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性评价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过程细化:学习目标启发思考与认识(教师演示)确定学习任务(教师引导)项目实践1(学生做,子任务1)互动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项目实践2(学生做,子任务2)互动2项目相关理论知识(教师讲)项目评价(课内考核)课后作业。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必须有创造性”。实践证明,创造性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的品质。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创新意识,使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形成高超的技能技巧,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一个班级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爱学习、并能够主动学习的类型。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在班级里树立典范,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有的时候可以当教学的小帮手。有些基础弱的学生更愿意找他们来讲解知识难点,他们也很愿意来教。既缓解了教师反复教学的劳累,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们自身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第二类是边学边玩型。这类学生自觉性差,对于学习惰性十足。但只要对他们多督促,他们还是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容入时尚元素的案例,甚至可以直接向学生了解他们最感、最希望学的内容,把这样的内容结合知识点做为教学实例,吸引学习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三类是不学习型。这类学生基础差,甚至是无基础,也有点自暴自弃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我在讲课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全程的视频录像。把录像拷贝给大家,课后可以一边看一边学。这样的学生有着极强的个性,不愿循规蹈矩。我在教学中尽量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他们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比如在二维动画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就不按我课堂讲的内容去练习,他说自己美术不好画不好人物形象,自己用圆圈、线条画小人并录了动画,我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在阶段小结时对他提出了表扬。这下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后的学习中,这位同学居然用这种方式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画,大家说原来他这么有才呀。在艺术的教学中由为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领域的艺术,它基本上继承了艺术的含义。如果从上述“ 艺术” 的两层含义出发,结合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来考虑,我们可以将教学艺术表为师生交互作用、紧密合作,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利用各种教学变项,最佳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特征。在这个定义中,“师生交互作用,紧密合作,遵循教学规律”是教学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 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变项,最佳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学艺术最高境界的和结构内核。

教学艺术的创造,同其他艺术中的创造一样,具有求异性和原创性。但由于教学的对象是身心特点各异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因而教学艺术远比其它艺术更为复杂,是一切艺术中最复杂最精细的艺术。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每一次课,都必须进行一次创造性的劳动,经历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首先,要使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掌握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深入钻研,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逻辑序列,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序列,选择适合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怎洋启发学生,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点。疑点引出后,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这也要讲求教学艺术。正如《学记》所言,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再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意外事件,需要教师迅速决断的处理,这要求教师必须有相当的教育机智。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离开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教学艺术修养,要获得教学成功是不可思议的。

综上,教学方法要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勇于创新,教学艺术要具有创造性。在事业中放大自己的个性,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中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学为人师,清风两袖养浩气;行为世范,热血一腔育栋梁。

篇(3)

2012年8月10日,通过百度高级检索,包含完整关键词“思想教育”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4928438个,包含完整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约2729129个;包含完整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约46222个;通过Google高级检索,与上述三种字段完全匹配的对应数据分别是10400000个、1910000个、98200个;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快速检索三个主题,对应数据分别是114378个、30423个、44个。由此可见,目前对于“思想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也进入深入研究阶段,而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研究,可以说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综述

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敢于挑战、特立独行、追求个性、专业突出,但他们也存在着理想模糊、信念淡薄、集体观念弱化、合作意识不强、文化功底相对薄弱等思想问题。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已经成为当前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学术界从多方面展开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研究。例如刘文明认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征主要包括1)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思想素质有待提高;2)自主意识强,责任意识弱;3)专业素质高,文化基础弱;4)个性特征多样,自我认知不足。徐彩萍也认为该类大学生1)生活追求现实,理想信念淡薄;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3)思想过于开放,社会责任弱化;4)个性发展自主,自我认知片面;5)专业兴趣浓厚,文化基础薄弱;6)易受不良影响,追求生活刺激。总体上看来研究者对如何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还处在初步阶段,我们亟待需要一种完善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或者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引入完善的通识教育模式是解决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重要举措

篇(4)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实现和谐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育人为基本目标,依托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影视、曲艺等艺术载体,通过赏析优秀艺术作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拓宽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和人生境界,然后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气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大学生的一生有着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21世纪是人格的发展时代,人格的完善需要艺术熏陶。艺术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最具表现力的教育形式,艺术的精神力量可以从政治态度、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影响众生,艺术教育运用其丰富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领会理解艺术的内涵,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智商与情商, 从而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变化、定型和巩固时期,高品位的艺术审美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获得更高层次美的享受,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艺术气质和艺术素养。积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理解力。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讲的这个道理。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素质

人类通过两种途径认识世界:一是科学;二是艺术。当我们接触到艺术作品时,就会被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所感动,学生通过艺术教育感知美,将审美情感升华为社会道德情感,使艺术审美对现实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陶冶性情,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能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激发智慧潜能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艺术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大脑,有效地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创造力,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若没有逻辑思维的指导,也难以有所成就,反过来,科学家从事发明创造,形象思维无疑给科学家的想象力、洞察力注入了新的生命,艺术需要想象,科学更需要想象。

(五)艺术教育有利于构建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教育体系

人们常常会被一些消极心理所影响和变化,当代大学生更是心理预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心理承受力差、适应能力差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原则,提高大学生心理意识和调适能力,而艺术教育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美的享受和放松的感觉,能唤醒人们积极心态的产生,容易产生幸福、快乐和满足的感受,容易产生心理阳光普照的积极倾向。

二、湖北高校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以所有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基本任务,目标指向是让大学生接受美的体验或艺术的熏陶,一次高校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把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确立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课程确立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乃至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湖北省九省通衢,高校林立,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绪,创造和发展了富有楚文化传统的多种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湖北院校艺术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和充实湖北高校艺术教育的内涵,将湖北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下面就湖北高校艺术教育与湖北地方特色文化结合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团结协作,健全和拓展艺术课程管理机构

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就要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门和相应的管理机构,由专人分管、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并强化其岗位职责,明确其岗位权限,下设专门负责部门和管理人员,也可以邀请和聘请大量省内文艺名人、名角、文艺界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来担当院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领导和顾问,督导等,充分发挥这些名人、离退休老干部等的社会效应,不断拓展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渠道,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联手,加快课程管理步伐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的指示精神,高校要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优化课程体系。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使用和评估教材,将国家级、示范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纳入课程开发的同时,结合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引进湖北地方文化特色的题材,满足武汉乃至湖北地区大学生舞蹈、戏曲、绘画、歌唱等多方面的艺术需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的动态平衡,把地方文化艺术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1、影视文化教育:影视文化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学生欢迎。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必须经常开展影视文化教育,如湖北是红色革命的摇篮,可以经常利用思政课时间和课外电影场馆组织大量爱国题材的专题电影录像的观赏;还可以邀请名人名片进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如:刘亦菲、邵军等名人和他们主演的片子,从而促进大学生对湖北特色红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2、戏剧文化教育: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极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艺术。所以高校艺术教育中必须加强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化教育。湖北地方剧种有22个,有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有东路花鼓戏,湖北花鼓戏,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清戏,以及高台戏,灯戏等,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汉剧、楚剧和荆州花鼓戏。这些地方剧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是湖北特色经典剧种和剧目,可以大量组织大学生观赏和学唱,比如说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百余年历史,楚剧从京剧,汉剧中吸收了大量的艺术成分,并要求演员熟悉本地方言俚语,生活习俗和人情世故,因而保持了浓厚的湖北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经典传统剧目有《葛麻》、《百日缘》、《泼粥》、《狱卒平冤》和现代剧《双教子》、《追报表》等。

3、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融为一体必不可少。湖北每年的名人巡演、大型音乐会和名人演唱会层出不穷,武汉的琴台音乐会则是国内外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同展风采的盛会,显示了楚风汉魂的民族特色,它与“上海之春”、“羊城花会”、“哈尔滨之夏”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音乐节。各大高校应该选派学生参加湖北省盛大音乐盛事,组织学生团体观赏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引进湖北音乐名人名家走进校园,如高峰、、胡杨林、梦鸽等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和歌唱演员。

4、舞蹈文化教育:舞蹈是人体艺术之一,有动作而无声音,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艺术手段之一。所以,高校理应强调舞蹈艺术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表演和创造大型特色的地方歌舞,湖北歌舞在国内外较具影响的有《编钟乐舞》、《九歌》、碟子曲、薅草锣鼓,以及穿号子,邰丽华的《千手观音》等。如编钟乐舞是湖北省久负盛名的大型歌舞剧,全剧分成十个部分,以楚史和楚文化为依据,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既保持了古朴粗矿的荆楚风貌,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作欲望。

(三)梯队兼顾,加强和提升教师师资水平

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要求高校在稳定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基础上,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可以走出去,请进来,派教师以参观、访学的途径学习国内外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技巧,或是聘请资深教授、艺术造诣高深的学者、演员、名人名家来学校作报告,开讲座,进行学习交流,实现经验共享,切实提高教师的艺术专业理论水准。此外,可以任用和聘用湖北演艺界一些名人名家,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来担任高校艺术教育的客座教授和专职教师和艺术指导,建立行之有效的交流与学习渠道,提升艺术教师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内外兼顾、艺术和科学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专多能的优秀师资,来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终身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质量意识。

篇(5)

近几年新型材料迅速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水泥、耐火、玻璃和陶瓷材料,逐渐涵盖了包括由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成为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型产业,各工科院校都增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行,内蒙古中西部呼包鄂地区的矿产资源为我国新型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除钢铁产业外,与煤矿资源、黏土矿、稀土矿和沙漠硅砂等相关的无机非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因此,我国中西部高校无机非专业的学生培养宜与当地资源和就业要求相适应,具备自身的特点。

一、结合当地矿产及企业资源,因地制宜指引学生专业方向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除金属资源外,还有大量煤矿资源、黏土矿、稀土矿和沙漠硅砂等,这极大促进了本地区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三垧梁工业园区,地处蒙、陕、晋三省交汇处,陶瓷生产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优势突出,高速公路、铁路主干线贴近工业园,物流运输十分方便,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如陶瓷厂、电厂、氧化锆粉体制备企业、稀土氧化物加工企业等。另外,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成了热点。这些企业及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引入大量高素质无机非金属专业人才。

内蒙古中西部工科院校生源的50%来自内蒙古,学生就业意向留在当地,因此,该地区的无机材料专业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既满足本地市场要求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目前的主要方向包括水泥生产、建筑用陶瓷生产、稀土矿提取与加工、玻璃生产、耐火材料生产及光伏产业等,因此要根据学生兴趣加强这几方面的专业素质培养。

二、应新技术发展要求,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求学生稳扎稳打地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夯实基础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组成、材料的制备、材料的表征、材料的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等,还要增加交流拓展类学科的知识,如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工程技术类知识,如工程制图、工程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设计、制备、研究新材料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素质。与此同时,除专业能力以外,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品质和与主要面向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踏实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

三、加强应用科学和实践教学,培养“上手快,留得住”的优质专业人才

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普遍的就业对象是工矿企业,工作环境较枯燥和艰苦,很多学生的就业思想比较理想化,真正参加工作后往往觉得与想象差距太大,不能吃苦也不能坚持,对个人发展没有规划和定位,容易频繁跳槽。加强应用科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和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精神,使学生改变“眼高手低”的学习态度,增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认识到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让学生多进实验室培养动手能力,多进企业和厂区了解现场环境及工作要求、与企业领导接触、与技术人员沟通,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专业规划,制订学习计划,增强专业信心,且不好高骛远。这样,学生就业后就可以很快上手工作,并且在企业环境中稳扎稳打,开辟自己的职业生涯。

四、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增强学生专业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生产大多具有能耗高、排放污染大的缺点,如何保持产业的继续发展,又与环境相协调,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目标,同时对无机非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内蒙古中西部的生产企业逐渐在向废物利用和节能减排方面发展。如水泥厂原料采用电石渣和煤矸石取代熟料,陶瓷厂采用粉煤灰和沙漠硅砂取代黏土和石英,并在相关领域取得发明专利。因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一条有效且必要的措施,让学生认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潜在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了解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学习污染控制的各种技术手段,掌握个人防护的技能,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内蒙古中西部的无机非材料相关产业将进一步持续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强,这对该地区本专业人才培养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对口培养逐渐向适应型教育转变,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高校学生培养既要多样化,又要具备地区适应性强的特点,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敏薇.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探索[J].希望月报,2007.10:74,29.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54-02

高等师范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科体系,其中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主要是指为特殊教育学校或者康复机构培养教师和其他与残障人群有关的社会服务人员,是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师范大学中从事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二级学院或者系,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此类高校作为传统师范类院校,师范类专业有优势,特殊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实力较强。第二种是中等师范特殊教育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如郑州师范学院是在原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成立了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类似的高校还有潍坊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这类高校从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较早、师资力量比较强,是当地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首要力量。第三种是由中等特殊师范学校独立升格为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辽宁特殊教育师范专科学校等,此类高校重视特殊教育专业,以特殊教育为特色,打造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方向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很多高校通过申请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或者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因此,认真研究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30多年来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的发展

1.办学规模

1984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始招生,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招收第一批特殊教育本科生,首批招收15个学生,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学院等高校相继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截止到1998年,全国总共建立了35个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7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2所省属师范大学设立了本科和大专层次的特教师资培训部。蒋云尔、李泽慧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7年底,全国涉及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共18所,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合计8000多人,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必须增加支持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培养更多优秀的特殊教育师资。2008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新模式。2014年,中国残联等七部委联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随后各个省陆续出台了本省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支持本省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如《海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在省属师范院校设立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山西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自2014年起每年招生人数达到200人以上,其他师范类院校和有条件的高校适时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很多高等院校应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61所高等院校计划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学生7260人,相比于2012年实际招生人数增加77%,办学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增加。

2.办学层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以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为主,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所培养的特殊教育本科毕业生主要定位于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课教师,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已从20世纪的中等特殊师范教育模式,经由专科特殊教育培养模式向本科特殊师范教育模式转变,比如南京特殊教育中等师范学校,在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正式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培养手语翻译研究生,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于1993年首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硕士点,随后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特殊教育硕士点,截止到2015年,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知,我国共有15所大学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术型硕士,特殊教育专业型硕士点也具有了一定的招生规模。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博士始于华东师范大学,根据已有资料查知,到目前为止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招收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整体而言,我国高等师范特殊教育由专科层次为主向本科转变,形成了以学士为主,学士、硕士、博士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3.专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的培养主要由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承担,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由本科、专科层次的院校承担,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盲、聋、培智三类特殊学校,由于专业不细分的缘故,多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师范生主要掌握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不针对某特定残疾类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对特殊教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是由于泛泛而学的缘故没有一样是精通的,很难满足对某一类残障儿童进行专业性质较深的教学或康复工作。

随着特殊教育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情绪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唐氏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等新的残疾类型不断出现,他们的教育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另外,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趋势来看,一部分聋校、盲校、培智学校正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化,这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以适应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但是整体而言,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按照特殊教育专业大类开设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盲、聋、智障三类残疾儿童上,远远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对象扩大的需求,培养出来的特殊教育人才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原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当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在原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拓展专业方向和学科领域,发展集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专业发展平台,具体而言主要为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细化特殊教育,培养专业化人才。如毕节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形成了以“服务+实训”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并逐步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专业、康复训练专业、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教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方向群。重庆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分为特殊教育职教师资、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方向。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专业细分为手语翻译、学前教育、学前融合教育等方向。这样细化的结果是培养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操作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某一类残障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工作。

第二,增设新的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医教结合”“教康结合”等理念的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开设教育康复学专业,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合作,本科学生不仅仅要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还要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修满60个学分,学生毕业时既可获得教育学(教育康复专业)的学位证书,还可以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治疗学的学位证书,很多高校也在特殊教育培养方案中开设康复课程,甚至划分了康复方向,部分师范院校通过申请开设运动康复学专业,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兰州城市学院将小学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相结合,开设了小学教育(特殊教育方向)。这些复合型专业的开设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 分析与展望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8-03

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也称融合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全纳教育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对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提出挑战。全纳教育理念,要求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接纳残疾儿童并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全体教师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在我国,谈全纳教育、融合教育,首先应该谈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特殊需求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加入,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要照顾特殊需求儿童,还要对所有学生的进步、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普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全纳教育的素质与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教育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国家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残疾人教育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3]因为全纳性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规定,尚未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而且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是相对独立的,普通学校的师资培养并未设置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造成全纳性教育师资的缺乏,从而影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学习,导致随班混读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全纳性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昆明学院于2011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专业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注重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具有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可在政府部门、社区与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咨询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4]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殊需求人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要服务对象。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的大学生,要求可以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工作,并要求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数6.34%;云南省总人口4300万,残疾人288.3万,占总人数的6.46%。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0.99%。[5]云南省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9729名,占84%。因此,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其必备的技能。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6]了解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由表1可知,有58%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特殊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57%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但不知如何沟通交流。

由表2可知,142位大学生中,有60人从未听过融合教育一词,所占比例为42%;其中98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所占比例为69%。有104人表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会接受并进行教育。

由表3可知,33%的大学生接触过《特殊儿童心理学》,24%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有关知识,21%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曾了解过《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知识。

由表4可知,21%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18%的大学生表示对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感兴趣,17%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了解较少,有部分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与其沟通、交流,不知如何利用其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但是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排斥特殊需求儿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他们会接受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教育与帮助。69%的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一般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来教授特殊需求儿童。69%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认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了解特殊需求儿童。

四、意见或建议

1.坚定的信念、接纳的态度。加快全纳教育师资的培养,重要的前提是要树立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态度。在全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不是没有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不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对特殊需求儿童有排斥、不接纳的心态。这是全纳教育开展的最主要的阻力,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全纳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将态度、信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习、实践,让大学生了解、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逐渐接纳特殊需求儿童,认可全纳教育模式。并在开展全纳教学中,坚定信念,遇到问题、挫折不退缩、不畏惧。

2.将全纳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问卷调查中会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特殊教育有初步的了解,而33%的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因为昆明学院去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特殊儿童心理学》设为专业限选课,并将《融合教育》设为专业必修课,所以大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对特殊需求儿童及全纳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必修课的开设,督促学生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并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学专业来帮助、教育特殊需求儿童。目前已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全纳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想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

3.全纳性教育课程内容的分配。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因而在开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选编[Z].2012.

[2]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金平,王建颖.特殊教育政策选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篇(8)

1.1特殊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黔南地区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良好,所有学校均已开设体育课,但各学校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上并不相同,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学校体育课每周只有1个课时,大约45分钟,开展较好的学校每周可达3课时,而60%的学校每周2课时。特殊学校没有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调查中发现整个黔南地区的特殊学校中只有一所特校拥有自编校本教材,20%的学校使用专门针对特殊学生的教学标准和体育教材,另有20%的学校使用的是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而60%的学校没有使用任何标准和教材作为体育教学依据和参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为单一,几乎全部以田径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但也说明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缺乏。

1.2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通过对黔南地区5所特殊学校体育教师调查了解,5所学校共有体育教师12人,其中男性教师11人,女性教师1人。调查期间发现12名教师中在岗从事教学工作的为9人,另3人因个人原因暂离教学岗位。在岗体育教师学历情况普遍不高,具有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1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仅2人,其余皆为兼任体育教师,他们或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是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因教学需要长期兼职担任体育课教师。35岁以下教师4人,35岁以上未退休5人;具有十年以上教龄1人,超过半数教师教龄不过5年。以上数据表明,黔南地区特殊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非专业性等严重问题。特殊学校体育教师严重匮乏,这是限制特殊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实地调查中发现,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师生比严重失调,以黔南州特殊学校为例,全校一百多名学生,而体育教师仅2人,师生比超过1:50。其次,没有专业的专任教师则是影响特殊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绝大部分进行特殊体育教学的教师没有学习过专业的体育教学理论,仅因个人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便被安排承担体育课的“光荣”任务。

1.3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培育方式

目前黔南乃至整个贵州省都没有专门培育特殊体育教育人才的专门机构。全省有四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以特殊教育的理论及手语盲文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虽然通晓特殊教育理论,掌握特殊教育的规律和实际教学技能,熟悉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但由于他们缺乏对体育知识的专业学习,在从事特殊体育管理、特殊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活动等学校体育方面的工作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而单纯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直接进入特殊学校从事特殊体育教学工作又会因为不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相应的特别要求而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2特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1促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保障身体健康。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由于自身生理缺陷的原因,造成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残疾儿童的身体普遍长期缺乏锻炼,使他们存在较大的隐患健康。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开展特殊体育活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残疾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残疾儿童的特殊性,通过参加特殊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善,提高机体的补偿性,使身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代偿功能[5]。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机能的重新组合或部分替代,特殊体育活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比如有视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盲人乒乓球或者盲人足球等活动,提高听力功能。因此,残疾儿童经常系统的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肢体活动能力,以及其他感官系统的感知能力,平衡身体各能力的发展,使各器官和系统以及身体运动能力得到统一协调的发展。2.2丰富残疾儿童的娱乐生活活动。残疾儿童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缺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参与常规性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残疾儿童休闲娱乐的需求及权利。在联合国公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中明确规定,残疾人有权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创造性活动和娱乐活动。特殊体育活动本质上属于体育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残疾儿童通过接受特殊体育教育既能体验体育的趣味性以丰富生活,又能掌握体育方法将体育作为健康的娱乐方式。同时,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节残疾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活动,使他们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3提高残疾儿童社会化的程度体育除了健身娱乐还能促进人际交往、增进情感交流。残疾儿童由于残障的客观存在,对外交流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特殊儿童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封闭、孤僻、消极、甚至仇视的不良心理,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限制因素。因此,引导鼓励残疾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他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互动,促进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

3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设特殊体育教育方向需解决的问题

3.1培养目标的精准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教育方向的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具备普通体育教育的知识能力外还要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了解针对特殊学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相关活动的组织和操作方法,能够满足在特殊教育或相关机构、部门从事特殊体育教育实践、研究和管理需求的复合型人才。3.2课程体系的全面化。特殊教育是一门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以培养普通中小学教师为主的体育教育专业拓展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就需要在保持体育教育主干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体系增设或修订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可在前三年体育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在第三年下半年或第四年选择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同时选修相应的以特殊教育及特殊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知识。这就亟需在借鉴特殊教育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同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征及要求创新思维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并编写适用的特殊体育教育教材。3.3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师资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一个专业的成败与否在于能否建设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因此,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专业或者方向发展的关键。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对专业师资队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教学团队须掌握完备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学团队还要拥有积极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补充学习特殊体育教育方向需要的各种知识。再次,教学团队必须有极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研究,是一个涉及体育、教育、心理、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综合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3.4实训平台的可操作化无论是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是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在其工作实践中并不能直接将理论知识转化形成实际掌握的工作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一定的实地训练才能习得。这就需要建立适应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学生需求的“课内实践—课外实训—校外实习”一条龙式实践平台。课堂上通过课件制作、专题研讨,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校内进行教学实习、总结经验、交流反思、名师讲座、观摩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最后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增强特殊体育专业素质。

4结语

目前我国能够培育特殊体育专业人才的机构仅限于天津体院、广州体院等5所专业院校。从培养数量和影响范围来看都远不能满足我国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正面对应用转型的要求,因此探索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方向性教学成为一举两得的最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这各高校就可以盲目调整,专业改革需要漫长而充分的准备,而当下仅只是特殊体育教育的起步。

作者:凌媛 代向伟 张娟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永馨.特殊教育学(第3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0.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S].1985-05-04.

篇(9)

【中图分类号】G521

一、边远地区发育障碍儿童教育体制的主要形式

由于我国边远地区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又较对落后,党和国家为保障残疾人各项权利,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形式。我国现有的适龄发育迟缓儿童教育体制主要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入学和送教上门三种形式,其优缺点各为:

1、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我国的寄宿制学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现在寄宿制学校正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中的一种。为确保所有的适龄特殊儿童都能够接受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省、市、县都有一所或多所或公办或民办的专门招受或聋或盲或发育迟缓或综合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具有师资队伍专业、有较为先进的软硬件设置设备、食宿方便便宜、能享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怀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学校封闭式管理,让儿童与社会相对隔离,影响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的缺陷。

2、随班入学。随班入学就是发育迟缓儿童跟随同龄正常儿童到普通学校入学、同普通学生在同一班级上课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优点为:中轻度发育障碍儿童能就近入学,极大程度地保障了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不足之处为:缺乏专业教师和资源教室,儿童随班入学变成了随班就坐,教育康复和文化学习达不到最佳效果。

3、送教上门。专业人员到无法在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入学接受教育的重度发育迟缓儿童家里,一对一或在专门的地方集中多位家长多名儿童,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一种教育形式。优点主要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极好地帮助了无条件入学的发育迟缓家庭,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对一教育能较好较快地帮助儿童成长;不足是费时费力费人,专业人员不可能时时与儿童在一起,教育效果受儿童家长参与度的影响。

二、理想的边远地区发育迟缓儿童受教育形式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入学和送教上门三种发育迟缓儿童教育形式各有优缺点,借鉴国外先进的特殊理念,笔者认为,我国未来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形式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理想形式为:

1、特殊教育学校+家庭教育

一般出于孩子安全、教师工作量等情况考虑, 我国现行的特殊教育学校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家长开学时把孩子送到学校,衣、食、住、行全权由教师负责,如果没有什么突况发生,家长只需在周未或学期未才接孩子回家与亲人团聚。笔者认为,这种集中教育和管理的形式虽然有好处,但也避除或减轻了家长教育子女的义务,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脱节,延迟了发育迟缓儿童发展进程。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应改变原有的办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地让发育迟缓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后,当天回到家庭,回归社会。如:无条件的儿童,则采用全日制教育;有条件的儿童则采取半天在校半天在家的教育模式。

2、随班入学+资源教育室

针对随班到普通学校入学的特殊儿童,家长应该陪读,如果课堂上没有家长陪同也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辅助发育迟缓儿童,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在普通班级上完课后,发育迟缓儿童还应该到专门的特殊儿童资源教室接受特殊的康复和教育。总得说来随班入学+资源教育室具有以下优势:

(1)随班入学,保障所有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2)正常儿童与发育迟缓儿童一起学习,为发育迟缓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3)资源教室里专业的教师和专门的康复机械能为发育迟缓儿提供最适宜的帮助。

(4)集中学习,能省时省力,节省人力和经济资源。

3、送教上门+康复咨询

对于重度多重残疾且无法到特殊教育学校或随班入学的发育迟缓儿童,最好采取送教上门+康复咨询的模式。各种专业康复人员定期到特殊儿童家中,针对病情或残疾种类,根据康复理念与家长一起为该儿童制订出合适的康复目标,寻找出适合的康复方法,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家长,并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家长有困难时可随时通过多种途径如电话、视频等向专业人员咨询并获得帮助。在送教上门+康复咨询的模式下,康复人员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康复的具体工作需要家长去承担。

三、边远地区发育迟缓儿童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国原有的特殊教育体制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发育迟缓儿童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总的说来,未来的特殊教育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

1、减少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加大各普通学前及中小学特殊教育资源教育室的建设。

国外专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是越来越少,而我国则是越建越多。我国是农业大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数家长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后根本不可能每天接孩子回家。由于把孩子全权交给学校教育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选择离家近方便接送的随班入学教育形式才是最好的选择。大量的特殊儿童随班入学,进入普校,这样特殊教育资源教育室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特殊教育资源教育室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新生阶段,政府应加大投资和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力度,让其更好更快地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

2、改变师资培训方向,师资水平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我国,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都可以从事特殊教育,国外从事特殊教育的人不但要有能力、有学识、有特殊技能,还要取得普通教师资格证和特殊教育资格证才能从业,这种入门资格的不同,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与国外发展距离不断变大,学生得不到较好教育,教师的待遇、地位也远不入国外。因此洋为中用,改变师资培训方向,师资水平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捷径、少走弯路才是我国目前发展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应考虑的问题之一。

3、创设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确保儿童能得到最好的康复和教育。

如前所述在原有的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就创设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确保儿童能得到最好的康复和教育。

篇(10)

分类号:G760

近年来,很多医学界和教育界的专业人员致力于残疾人教育和康复领域的研究。“医教结合”越来越被大家热议。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医学从来没有离开特殊教育的学科视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更多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医学慢慢走入了幕后。而今国内关于“医教结合”模式讨论与实践又将医学的作用从幕后拉到了台前,甚至被认为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从医学角度讨论特殊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将其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从“医教结合”的提出、发展及其引出的问题探讨其对特殊教育、对于特殊儿童发展的意义,旨在对“医教结合”进行一些思考,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医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但从相关文献中得知,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邳州开展的小儿麻痹症项目对儿童采用了“医教结合”的方法。邳州的“医教结合”是在用医学手段帮助小儿麻痹症儿童的时候,把教育与康复结合起来,使小儿麻痹症儿童在治疗期间不影响其受教育,不影响其发展。经过论证后,邳州设立了一个机构——希望之家,接纳部分患儿接受教育并同时接受治疗,此外有一部分患儿分散到当地学校学习,由康复人员到户开展康复工作。邳州的这种医教结合是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医学干预开始,进而开展医教结合,并逐步发展为职业教育与康复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模式。在这个项目中没有对“医教结合”做具体的概念解释,但是其做法体现了医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国内学者对医教结合的明确定义始于对聋儿医教结合康复模式的探讨,他们将聋儿康复作为撬动对象,将聋儿的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作为杠杆,以教育康复为动力。其支撑点就是医学康复,包括听觉康复与言语矫治。在杠杆原理下,在相同的条件下,支点越接近阻力点,推动阻力就越省力(见图1)。如果将杠杆下方的维度看成时间轴,就是说聋儿在听力补偿与听力重建的基础上,需要尽早地进行医学康复。聋儿医教结合模式的基本构成包括三大板块,即听觉康复、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

其后有学者认为对其他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也可以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有学者认为“医教结合”的“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医教结合的“教”是指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综合的方法,在家庭和社会影响下对其所进行的补偿与补救性教育。在实践中,有人将“医教结合”总结为把现代医疗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整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等,可以有效地解决或改善智力残疾、脑瘫等学生在运动、感知、言语、语言、认知、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相关方面的功能或机能,将技能进一步内化为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以上对“医教结合”的定义来看,尽管有学者对“医教结合”中的“医”的具体所指有所分歧,但是“医教结合”的医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医学康复,它所涵盖的范围已经有所变化,包含的内容大而广,多指包括医疗、心理、教育、社会、职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康复。

2.医教结合引出的问题

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该文件决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在部分特教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以探索在特教学校医疗康复与教育相结合的路径,通过试验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特教学校推广。首批实验基地的名额为10个,试验学校确定后,华东师范大学将筹资给每所实验学校配备部分医疗、康复设备仪器,其教师将优先得到国内外医疗康复方面的系统培训和专家指导。

2011年4月,中国教育部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常州、广州、哈尔滨的18所特殊教育学校成为“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此后,各个实验基地从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其更有利于“医教结合”的实施。

2013年1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成果鉴定会在上海举行,通过课题实施,上海正在确保全体残疾学生享受持久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服务,将医教结合的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教育、康复领域扩大到保健领域,将服务对象从少部分残疾儿童扩大到全体残疾儿童,加强教育评估与医学评估的有机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个别化医教结合服务,实现医教的融合。但“医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问题。

2.1导致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方向的迷惑

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医为主?还是教为主?或者二者并重?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并重是不可能的,如果只考虑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那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学科又该怎么办?

2.2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出现知识结构的迷惑

许多学校在理解上出现误差,“医教结合”就是配医生、配治疗师。更有甚者,教师也去受医疗训练,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医学的治疗与干预。例如,有的学校让教师学针灸、按摩。教师首先与专业医生的学历训练不符,另外,也不符合医学规律。虽然让教师学习些医学康复知识是有益的,但是让教师拿起“针”、穿上“白大褂”、教室成“病房”是何其可怕!

2.3导致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出现错位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是要以课程本位、关注潜能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医教结合使课程改革有明显的矫正、治疗性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课程需要从训练走向教育,这是特殊教育一个多世纪改革以来的成果与方向。

2.4导致医学设备和教学设备在购买和使用上的失衡

“医教结合”实施中忽视教学设备与材料的配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医学康复设备,在实际中有很多是用不上或者教师不会用的医学康复设备,这耗费紧缺的国家财力和物力,也耽误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发展。

3.医教结合:特殊教育发展政策的困惑

“医教结合”从2009年起在多个文件中提及,但是将其列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方针政策还存在许多困惑。

3.1将“医教结合”作为政策法规提出,视作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否合适

政策方针具有的效力是权威的、影响范围是全国性的。2009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八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文件明确提出了上海市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旨在以实施医教结合为核心,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2009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发出了《关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的通知(教基二司函[43]号)》,决定建立“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并向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推广。2010年9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针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推进医教结合,加强残障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综合干预的运行机制,建立医教结合的信息资源平台。

以上体现了国家是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从而具有法规的效力,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导向。相关政策、方针一旦颁布就引领了各地的特殊教育都朝着“医教结合”的方向发展,但是,医教结合却不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唯一策略。我们可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切入点,鼓励多样化综合发展的特殊教育模式。国家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应该更加提倡尊重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进行学校变革与整体提升,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如若将“医教结合”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导策略,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会相当多,甚至会阻碍特殊教育的发展。

3.2医学与教育,谁为手段谁为目的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特殊教育发展历经了从医学模式跨入教育学模式再到现今的社会学模式。医学模式聚焦个体的病理缺陷,其目的是为了矫治缺陷,提供养护,否定或者忽视了教育的作用。教育学模式聚焦于个体残疾学习困难,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这两种模式都忽视了环境或个体之外的教育情境因素的支持。社会学模式强调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条件性;环境支持与环境障碍的消除;注重环境与个体适应,促进发展。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曾经说过“医学的终结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起点”。从医学与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来看,医学应为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目的。现今,我们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其最终目的是希望特殊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并融入社会。学校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是专业的教师代表社会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成长的地方,并非患有疾病的儿童接受医学治疗的场所。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康复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培训,从而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一名教师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培训是达不到医生的标准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学校的职责本末倒置,让学校成为“医院”或者“康复机构”。

3.3医教结合是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特殊儿童

美国的《残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将特殊儿童分为特殊学习障碍、言语或语言障碍、智力落后、听觉损伤、自闭症等13类,不是所有类别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的方法得到适合其自身的发展。以自闭症孩子为例,早期汉斯·阿斯伯格推测自闭症有生物和遗传方面的原因,但是科学家们至今仍不能明确指明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究竟有何问题。可以说自闭症的成因迄今为止并不明确,对于这种连障碍的原因、机制都没有弄清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医学措施的效果极其有限;医学康复对专业的医生尚且具有较强的挑战性,怎么可能是教师的专长?同样,对于学习障碍等儿童,医学与康复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其人生。即使是目前采用医教结合模式最多的听力残疾学生,语言康复与训练也只是奠定教育的基础。而且,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是存在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孩子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医教结合过程中,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通过医教结合得到康复,只有把握了关键期才能够尽可能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

3.4特殊教育学科角度是不是只受医学和教育学的影响

从学科角度来说,特殊教育是不是只有医学、教育学这些学科对其有影响?显然,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奠定了特殊教育学科的最核心理论基础,其是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养分,近代脑科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学也被特殊教育所利用。所以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显然,特殊教育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医教结合”体现的仅仅只是医学、教育学对特殊教育的影响,但忽视了其他学科对其影响。

4.医教结合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4.1“医教结合”违背了特殊教育的多学科交叉的规律

从上述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特殊教育是多学科结合框架下的“教育为主的模式对于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有机包容的形式”,“医教结合”使特殊教育从多学科退回两学科,甚至是一个为主、其他为辅的学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严重削弱,这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4.2“医教结合”是对心理医学模式-社会教育模式的规律的违背

从特殊教育范式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西方特殊教育经历了心理一医学(medical-psycho)、社会学(sociological)、组织学(organizational)、教育学等不同模式的转换与融合。无论是法国国立聋哑医院的医生伊塔德对狼孩维克多进行为期5年的教育和干预实践,还是法国精神科医生谢根在巴黎创办最早的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抑或是奥地利儿科教授阿斯伯格在奥地利大学设置的治疗学部,都说明单纯的医学治疗不能将残疾人治愈并使之适应社会。“医教结合”把教育和医学结合起来,充其量只能把“医”作为促进教育的工具,“教”才是主要目的。如果“医”跨越工具就可能成为教育的枷锁,将特殊教育退回至心理一医学模式中,这并非是特殊教育本质的回归,而是历史的倒退! 4.3“医教结合”是对从隔离到融合教育的规律的违背

进入20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为所有孩子提供学校教育,学校不仅要为普通学生提供教育和指导,还应该对那些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与服务。全纳教育的提出,彻底承认了每一个儿童所具有的享受平等适当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医学、慈善模式到教育模式的发展变化正是体现了人们对看护与治疗为特点的隔离式特殊教育的摒弃。“医教结合”恰恰违背了从隔离到融合的发展规律。

4.4“医教结合”是对我国特殊教育完整体制特殊教育学校与随班就读二元融合发展的违背

我国特殊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共同的;并没有什么医疗或者医疗性质的康复。教育目的是共同的,而“医教结合”显然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仅仅是纠偏,而没有发展性的教育。对随班就读来说更是不可行,任何改革都需要在更高层次体现特殊教育的本质。“医教结合”打破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完整体制,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上一篇: 企业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 医疗医药行业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