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4:38: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发展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自发行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市场及技术条件,使企业面临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也得出一个区位选择矩阵,在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上,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或明确地或隐含地假定空间是匀质的,进而完全抽象掉了空间因素,并假定所有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无成本地瞬时流动。但事实上,由于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在空间并不均匀分布,而不同自然禀赋作为区际贸易的基础还涉及不同空间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也就应考虑其运输成本与流动性问题,所以,企业在进行区位决策时必须考虑与市场和资源的接近程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诸多传统因素。现在还增添了诸如信息、创新、外部性、聚集效应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空间经济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运输成本与生产及消费的规模效应,而传统的经济学却是把这些给忽视掉了,而这又正是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展起来的。这是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由于世界各国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理论开始注重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区域政策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区域收敛(RegionalConvergence)问题。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研究成果,其中非常有影响的有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累积的循环因果关系理论、中心边缘理论、依附理论、收入趋同假说等。也许在谈到区域发展理论时,不能不谈到一个概念———创业能力。它和区域发展密切相关,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是在国家经济背景下提出并也是解释国家差异或趋异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区域差异。而创业能力差异却往往被认为是文化差异的结果。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经济发展非常感兴趣,并且毕生致力于完善其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交织,无法分离。其主要理论便是创业能力、创新与制度环境。在其思想体系中,创业能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率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创业能力供给又取决于“社会气候”,也即环境因素。创新成功则会形成“仿效者群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将资源禀赋差异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后,引致国际贸易的这种空间异质性也能引致区际贸易,尽管国际贸易与区域贸易具有不同的边界含义。当然,如果要素完全可以流动,那么,真正流动的可能是要素而不是商品与服务。
总之,资源禀赋差异与要素在地区之间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流动性便会产生区际贸易。把区际贸易融入新古典经济理论,并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瑞典经济学家俄林。他指出了个人在职业上的专业化与区域在地理上的专业化的相似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禀赋;同样,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也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使其具有生产某些产品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然在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下,只要生产要素可以完全流动,不同地区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便可消除,这便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提出的区域收入水平趋同假说的内涵。但在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发展趋势及收入水平是否真正会趋向一致呢?现实中的收入差异或经济增长差异又使得人们提出了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②很明显,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并不能对区域差异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而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严格假设下,却能得出下列结论:贸易使区域价格结构趋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从而会缩小不同地区劳动/人间收入水平与福利水平的差异。而提出这一观点并做出数学证明的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48)。当然,其证明包括大量的简单化假设,这些简单假设并不符合社会现实。由于规模经济性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不能完全流动与技术偏好等原因,传统的新古典理论假设受到质疑,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新经济地理理论。区际或国际贸易使所有的贸易伙伴从中受益,同时也使得资源稀缺的生产要素及商品得以丰富并相应降低了其价格,从而使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但是,由于自然资源禀赋与人力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垄断程度、需求结构、内部市场规模、地理区位、运输成本及社会文化甚至政府部门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区域受贸易影响的程度也不尽一致,区域贸易带来的利益也大不相同。这现象就很难从一般均衡理论中找到满意的答案,这实际上是各区域的贸易条件问题。与区域贸易理论密切相关的是经济基地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其基础产业增长的一个函数;这些产业都是出口产业,它们被吸引到某一区域的主要原因不是利用该区域的市场,而是因为该区域能够为产品出口到其它地区提供一个有利的基地,从而为出口产业提供了一种比较优势。这与后面所要讲述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具有相似之处。而且,任何一个地区,出口的初始增加会导致总收入与就业水平十分显著的增加或提高,这里面同样也有乘数效应问题。所以,有些经济学家将出口称为增长的发动机。著名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认为,经济发展的时机和速度取决于出口部门的成功、出口产业的特征及出口产业实现收入的支出结构;只有一种出口商品的地区或国家最终总是无法实现持续扩张,区域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区域的自然禀赋、出口产业的特征、技术和转移成本的变化(Higgins和Savoie,1997)。在区域发展分析中,一般还是采用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两分法,从而探讨不同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成功的区域经济增长是因为出口产业的初始扩张导致了出口基地的扩大及区域内部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收支结构的状况又决定了非出口部门需求的增长,进而导致非出口产业形态的不断变化。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出口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对现实经济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行为在解释区域收入增长方面只有较低的预测价值。传统的新古典经济思想认为市场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如果一旦偏离原来的均衡状态,具有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即使是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也认为市场体系并没有产生使其自身恢复均衡的力量,而更可能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累积的循环因果过程,这一过程使它越来越偏离均衡。这便是累积的与循环的因果关系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它既可以解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同样可以用于解释区域的历史变迁。累积过程是双向的,市场力量的作用可能会加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一个地区的扩张对其它地区的影响通过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来说明,也许劳动力、资本及服务流动的本身并不会阻挡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自然趋势,人口迁移本身就有利于迅速增长的地区,而不利于其它地区。也许没有哪一个概念象增长极那样能够成为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区域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作为提出这一概念的创始人佩鲁(Perroux)认为,增长总是被极化,增长极作为能动的创新企业聚集的结果能产生前向与后向效应,并通过传播机制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1•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克鲁格曼(1991)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Geography)一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他与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运用的马歇尔(Marshall)的外部性经济概念不同,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认为,企业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第一,几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区位提供了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确保了较低的失业概率及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第二,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的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独企业的生产函数。①而克鲁格曼却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经济,而不是特定于某一产业的外部经济,所以,其外部经济概念是与需求及供给关系相联系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外溢效应。格斯贝茨与施姆兹勒(Gersbach&Schmutzler,1999)通过模型探讨了存在产业外部与内部外溢效应条件下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地理分布,以及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他们认为,递减的联系成本支持产业的聚集,同时也存在产品创新的多重均衡。产业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效果可以达到两阶段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这通过美国硅谷的经验而得到证明。瓦尔兹(Walz,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的经济增长起因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所表现的持久的生产率增长,这同样与技术等要素的溢出效应密切相关。
他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弗塞尔与伯格曼(1999)通过区域与产业群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形成聚集优势的理论基础: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途径依赖等,并且还通过价值链与投入—产出途径来确定产业群的存在,通过区位系数、网络分析等对产业群进行分析。马丁(1999)探讨了存在聚集经济条件序列区位竞争的结果,他通过模型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第一次的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而这种第一次区位竞争的动态竞争力也使得对序列竞争的补贴或者说激励趋增,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马丁的模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及产业的地理集中进行了预测,指出了第二个企业选择与第一个企业相同区位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产业群,在同一区位的企业随着外生的(自然的)相对成本优势与内生的(获得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但埃利斯与罗格斯(Ellis&Rogers,1997)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各区域利用激励措施吸引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囚徒困境状况:它们为吸引新企业进入而提供激励,各区域之间为争夺企业而进行的竞争便从此开始,区域提供给企业的激励最终可能会超出其对该区域的真正价值,使得区域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区位竞争它们或许会更好。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OfficeLocation)、零售区位(RetailLocation)等。泰姆泊尔(Temple,1994)在把办公活动分为三类的情况下分析了办公区位的选择。她认为,传统的工业区位决定因素对于决定诸如会计、广告及市场营销等服务部门的办公区位并没有多大作用,这些部门本身会产生自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正是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得金融与市场营销等部门会聚集或定位于城市中的相同地区,即这种外部经济性产生了自身的动向或推动力,从而成为决定办公区位的一个决定因素。当然,对产业聚集地也有另外不同的观点,如哈德、瑞斯与斯文森(Head、Ries&Swen-son,1999)推测群居行为(HerdingBehavior)可能导致产业群;而Decoster&Strange(1993)则提出了问题可能是隐藏在聚集之后的一种重要作用力的观点,这主要涉及经理人员决策制定的声誉成本问题。
2•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将距离因素以运输成本的方式自然地纳入到整个理论体系中去,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对贸易产生影响的看法。而运输成本的减少也就成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中聚集现象发生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并以此来回答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回答的事实:(1)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2)价格在区位之间并不相同,地点之间的距离越远,差异也越大;(3)要素回报在国家之间并不均等;(4)不同国家的行业生产率差异很大。地理位置虽作为贸易量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但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其理论含义并没有得到强调。距离及其相联系的成本不但决定着贸易流量,而且也决定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域贸易方式、产业结构、要素价格与收入差异等。克鲁格曼(1991)利用简单的两区域模型、农产品无运输成本假定和萨缪尔森(Samuelson)的“冰川”(Iceberg)型工业品运输成本来说明区际贸易的产生及最终的中心———增长模式,即每一单位的工业品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而这部分工业品与区域运输成本呈反比例关系,或者说是运输成本的倒数指数,它也是决定区域收敛或发散的最终参数。且有两种作用力———本国市场效果与价格指数效果使得区域趋向发散,而另一种作用力———本地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度使区域趋向收敛,而最终是否收敛或发散则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比较。
沃纳伯尔斯与李冒(Venables&Limao,1999)在利用传统的李嘉图及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并将运输成本纳入到理论中去时,发现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并不是确定贸易方式及生产方式的充分条件,这也依赖于国家或区域的位置———特别是与经济中心的距离及物品的运输成本。而且,他们还给出了运输倾向性的确切定义,它依赖于运输最终产品及用于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成本。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还降低了实际收入。它对不同要素价格的影响却显得较为复杂,这依赖于运输密集度与要素密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运输成本使偏僻地区的实际收入降低,但减少运输成本却并不能必然使所有区域受益,由此所引致的供给反应将导致贸易量的变化,典型的情况是运输成本的降低可能会导致相对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增加,而却减少了欠偏僻区域的实际收入。当然,偏僻区域并不必然是一个活动贫乏的区位,因为它们的距离已经反映在它们的要素价格水平上。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活动的密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度与运输密集度。伊顿与考图姆(Eaton&Kortum,1999)不但将地理因素而且还将技术因素纳入其贸易模型,并探讨了贸易获益、贸易使技术的收益扩散、技术与区位决定专业化的模式、移民对工资的影响、关税减少的结果等五个方面。他们认为,自由贸易使各国都会受益,小的国家可能比大的国家获益更多,这与后面要讲的新区域主义的观点相类似。而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技术进步可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技术扩散的受益大小则取决于受益国的资源与扩散国之间的相似性等状况。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收敛及发散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后,随着以罗默(Romer,1986)与卢卡斯(Lucas,1988)为代表的内在增长理论的延生,在20世纪80年代小阿莫斯(AmosJr,1988)提出了“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的假说。罗默指出标准的索罗增长模型的技术假定会导致贫困国家或地区将经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递增收益概念的引入,并且通过利用该概念建立的理论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与战后各国的经济增长情况基本上保持一致,没有出现较贫困的国家与较富裕国家收敛的趋势,也即现实中的区域发散性。这与新经济地理理论相似,因为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从聚集经济、外部性等内生增长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增长。对于区域发散的观点主要有三种解释:(1)生产技术内生地有利于技术领先者,这使得存在递增收益条件的结果是富者越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技术因素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能否扩散影响到区域不对称性的延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的收敛与发散。基凡奈蒂(Giovannetti,1999)则在区域不对称的演变过程模型中指出,作为由不同区位企业适应性决定的结果,区域不对称(主要是技术方面)具有四种均衡状态:持续不对称(PersistentAsymmetry)、蛙跳式(Leapfrogging)、保持进步(ForgingA-head)与追赶式(Catchingup)。他认为,持续不对称不会被企业所采纳;蛙跳式是低质量企业采纳的方式;保持进步则是高质量企业采取的方式;追赶式是每个企业都能采纳的方式。(2)鲍默尔(Baumol)与巴罗(Barro)等人认为,虽然收敛是最终的结果,但只有拥有一定人力资源基础的地区或国家才能够利用现代技术保持收敛趋势。一个贫穷的国家只有在一定的人力资本基础上才能比较富裕国家增长得更快。而多瑞克与圭根(Dowrick&Ngugen,1989)则认为,收敛只会发生在最富裕的国家,特别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所以被人们称作“俱乐部收敛”(ClubConvergence)。(3)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Sala(I(Martin,1991和1992)等人提出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Convergence)观点认为,尽管国家现在的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就越快,但由于没有长期增长的潜能,致使最终趋向发散。但不管是哪种观点,如果从内生增长或递增收益的角度探讨区域收敛或发散问题,这些观点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贫穷国家的来说则是较悲观的。
二、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先进技术、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驱动力。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成为企业迅速崛起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并提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 增长极 技术创新
伴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也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本文基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旨在为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梳理
在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研究范畴内,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是均衡的,市场竞争条件充分,资本和劳动力能够自由流通,就会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均衡发展。但是,这种静态分析的方法无从解释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这些地区并不具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源禀赋,而市场力量的最终作用结果通常是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并非完全充分竞争中的市场供求关系能决定资本收益。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极理论,试图从另一角度解释当代社会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和新经济的崛起。他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总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产业和领域,这些产业和领域就被称为“增长诱导单元”,也称为“增长极”。例如,斯坦福大学塑造了硅谷的神奇,MIT和哈佛大学谱写了美国波士顿地区“128号公路”沿线的繁荣,它们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并对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认为:“熊彼特片面注重私人厂商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私营厂商的作用。但是当局和他们的首创精神以及较小的、为适用于当地情况所作的创新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增长极既是创新的发源地,又是扩散源,当这种产业增加资本或者购买服务时,也会对其他领域产生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最终从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到区域的均衡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引来质疑之声不断。例如,1957-1966年期间,意大利为了解决南贫北富的地区二元结构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南部选取4个增长极典型区,建立了钢铁、石油化工、机械、金融加工、电机等“推进型”产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理论有待完善。作为一种开创性的发展理论,该理论没有就怎样来确定推动型产业和适宜发展增长极的地点,推动型产业的支配效应即集聚经济的正负效应表现如何,增长极理论自身的数量、规模、内部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进行理论推演。第二,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在该理论中经济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无从考察任何空间中两个地方的各种物质流、资本流、劳动力流、技术流、信息流,从而也就无法找到增长极的支配效应、联系效应以及分配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劳动力、技术和制度,这些因素是独立的,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其交互作用和渗透作用则是复杂的。无论是从范围经济还是范畴经济的角度看,企业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而制度、技术和劳动力则是保障因素,以保证实现生产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载体,各种企业之间形成了强大的以地缘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包含忠诚信任、互惠双赢、竞争与合作的内在依存性,进而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通过知识渗透和传递、人力资本流通、资本流通,形成区域优势与特质。基于上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新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于1944年11月提出“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的新经济政策,并且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载体,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塑造了硅谷的传奇和辉煌;成为各国纷纷效仿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辐射作用和渗透作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升级进行差别化竞争。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cus on the spac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heory of space structure,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theory, these theories i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tendency to realize the city - region and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spatial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全球范围的延伸和后工业化经济组织的巨大变革,城镇发展的区域化与区域发展的日益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主体趋势。目前我国己出现若干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其中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南部地区、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等。
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响应,也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要求行政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向有序的经济型、生态型空间结构体系转变[1],促进空间结构的体系化,即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不是指空间连片,而是指存在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本文主要从空间的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其理论基础如下:
1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始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德国,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区域空间内所有经济客体形成的空间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规模等级关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而区域内部群体中的城市彼此都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一体化的内在基础。存在差异的一体化,是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合理方式。空间结构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在不断发生演变、始终在进行重组,空间结构永远不是静态的[2]。有影响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主要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网络型城市理论等。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关注宏观层面上区域总体经济结构与形态的模式研究。从注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3]。
2 复杂系统理论
城市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系统。城市系统经历着从中制约到协调,再由协调到制约的一系列演化过程,这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4],也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循环发展形式。城市系统与城市结构概念不同,城市系统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要素之间的动态作用,而城市结构则强调的是城市内部要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通过城市功能相互作用,即:当城市结构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必要功能时,便可认为城市系统在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中处于一种均衡而有序的状态;而当城市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功能要求时,城市系统中就会涌现改变城市功能的力量,城市结构走向无序直至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诸多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城市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与此相关,因此在空间规划时要应用城市系统的自适应性规律。自适应性规律体现在互动性、共生性和整合性等相关方面,因此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战略要考虑促进城乡空间功能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主动调整城市系统的组织与结构使之跃迁至新的平衡状态、及通过空间自觉调控与自然演进结合形成高效的空间利用和平衡发展。
3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认识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及揭示其相互关系为主要目的,既吸收了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又继承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思想,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性视角,也为人们了解景观的生态效应,并通空间规划、管理等手段有意识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规划工具。如果说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那么城市景观无疑是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直接体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其中过程、格局和尺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格局和尺度是有强烈空间性质的概念,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由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定量直接地去研究生态过程的演变特征,往往是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变化来反映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即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或空间结构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5],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景观空间形态分析、景观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空间构型分析[6, 7]。
结语
区域一体化是以空间为载体,涵盖了城市及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应当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港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生态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于不实现自身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理论基础, 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经济地理, 2003,23(004): 445-450.
[2]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002): 65-69.
[3]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 111-118.
[4]谭跃进, 邓宏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 2001,19(005): 1-6.
[5]肖笃宁, 李秀珍.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科学, 1997,17(004): 356-364.
关键词:比较优势 区域物流 创新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形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先后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这种理论形成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理论更加信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早期较少的被运用在经济发展中进行探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企业制定目标、战略规划的可操作性和优势。
对于区域物流而言,区域物流作为一个新型产业能否得到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活动的类型和种类。具体到区域物流发展,区域经济下的各种环境要素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区域物流,应该以何种模式发展区域物流这些都需要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一个地区和一个产业要实现融合的最佳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对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地区强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结合分析,这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一个有效的保障方式,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才能实现区域物流的稳健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解析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除了保留原有的相关理论以外,在新时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色,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又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新一轮的拓展和升华。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来源是是生产中所需要涉及到的不同生产要素。根据不同的生产要素学说,比价优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国际上的通行理论标准是将比较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比较优势,而另一种则是内生比较优势。外生经济优势是指由外部与经济系统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客观状况和水平,是先天性的条件差别所带来的优势利益,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这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内生比较优势是指由经济体系运作内部各因素影响决定的优势利益,这种比较优势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劳动积极性,围绕着既定利益标准展开拓展活动。例如当某一个国家决定重点支持某一个行业时,就会内生出原本并不存在的经济优势,这可能包括国家对行业的资本投入加大、政策倾斜更加明显、组织制度更加合理等一系列主动创造才能存在的优势。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即为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这些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和模式都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这也是区域物流比较优势必须关注的部分。
(二)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相当于一次意识理念的移民和融合。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比较理论必然有许多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现状不相融合的部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遵循我国的客观情况,对于比较优势理论选择性的借鉴运用。同时,联系我国特有的新趋势和新情况,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打造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特色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理论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规模经济优势。从经济学的理论评述上,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是一个行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的一种比较经济优势。第二,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其实是一种经验借鉴优势,它是指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着众多发达国家的现状下,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从而避免出现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过的错误和已经走过的弯路,以更加科学便捷的方式途径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缩短同经济水平较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后发优势的关注,是新时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创新比较优势。创新优势与传统比较优势的不同在于,传统的比较优势都是基于已经存在的要素进行比较,创新优势是指大家都没有的,但是可以通过创新来制造和实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在创新比较优势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结合特色进行创新,将这种比较优势落到实处,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如何将比较优势理论顺利的运用于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如何实现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环境优势
自然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属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交通的便捷度比一般的行业要严格许多,因此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考察区域物流是否应该发展和如何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的地势走向是西高东低,南方地区多丘陵,这种先天的自然环境因素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交通便捷发展程度。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发展物流业,交通状况是首要的考虑因素。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中东部地区更加适合发展物流业,因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线组成的运输网,并且地质条件比较平稳,从便捷性和稳定性上都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优势
区域物流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有些地区,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区域物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灵活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又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规模。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各不相同。区域物流的发展必须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产业靠拢,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例如在煤矿也比较发达的山西、河南地区,物流运输的主要内容应当就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物流方式,一是有广大的市场,二是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对于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外贸行业发展较快,因此与之匹配的应该就是以消费购买为主的小商品物流运输,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把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才能对区域物流的对象、模式有比较精准的定位。
(三)重视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意味着相对成熟的发展行业和发展模式。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当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已经较为平均和稳定的时候,就应当考虑整合该地区的各项物流资源,形成庞大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部各个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协作水平,更加能够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物流活动的规模,进而促进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对市场需求的重视,有利于培育本区域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规模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是每一个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都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起步阶段,平均成本较高,整个物流行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政策倾斜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产业,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受到各种国家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我国这种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适当的政策倾斜会给整个行业和企业带来相应的比较优势。政府重视对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由国家的政策支持,可以制定国家的战略性物流发展政策,促进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培养区域竞争优势
各种比较优势,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将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已是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优势的打造,除了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以外,还需要制定适合全行业的区域物流业系统发展的竞争规则,实现区域物流之间、区域物流内部的良性竞争,良好的竞争环境才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技术创新优势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步减弱,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追求的重要方面。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这种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对物流集散技术、与交通工具的对接合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全行业的操作模式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谁能够有效抓住技术领域的创新,谁就将站在全行业的制高点,取得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建设。
(七)法制健全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除了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以外,也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制。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所有的民事活动、经济活动都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法并没有对物流行业进行明确的立法,这是法律的滞后性使然。但是当区域物流逐渐成为一个大规模的行业时,法律就必须重视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经济活动,明确而规范的立法,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规制,更是一种保障。有了健全的法律,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有章可循,并且,更容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实现与外部经济体的协作和发展。这是区域物流往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是单独一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都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将区域物流的发展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对各个细节要素的考察比对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建立恰当的研究模型和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地把现代经济理论与我国物流发展的前景相结合。同时,积极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模式,根据比较优势动态拓展的理论模式,在坚持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比较优势结构,通过制度创新发展我国的区域物流产业,实现区域物流产业的长期发展。这是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2.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家,2004(5)
3.赵晓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J].经济经纬,2007(3)
4.张军.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3)
5.韩美贵.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南京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5-02
一、理论研究背景
在2004年12月7日的“经济学50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做了题为《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通过借鉴生物学中生态学原理,提出金融生态理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新观点。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研究范围也局限于国内,对该问题的详细研究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目前对金融生态概念给出的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两种,分别是李扬和徐诺金。李扬(2005)认为,金融生态系统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徐诺金(2005)认为,金融生态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结合以往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生态主体通过金融生态客体功能的运用和发挥,以达到实现自己资金最优配置的目的,在此过程中,金融生态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生态主体进行内在和外在的调节,以达到适应金融生态环境的体系和总体。
二、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目前对金融生态系统结构比较权威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李扬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组成,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三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包括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如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经济、社会、法制和文化环境等。第二种观点是由徐诺金给出的,他认为金融生态系统应该由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治、法律、文化和其他;金融生态主体包括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组织;金融生态调节包括外部调剂和内部调节两
部分。
我们认为以上两位学者均忽视了金融生态客体的重要作用,这对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欠缺,因此我们提出了自己金融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金融神态主体,卖方如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组织,买方如居民、企业、政府(消费者)、国外;金融生态客体,交易对象如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交易通道如交易所、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等;金融生态环境,如法制环境、经济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文化环境等;金融生态调节,自动调节包括竞争性价格调节机制如自负盈亏、改善经营,强制性市场退出机制如兼并、收购、破产,制度调节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及协会。
三、指标体系构建和对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
分析
在学习借鉴了其他学者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四个原则;指标选择包括宏观经济、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政府支持力度、金融业自身发展状况和金融中介发展状况等七个方面。其中,宏观经济选择了经济总量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开放度指标三部分;信用环境选取了社会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四个指标;法制环境主要考察了金融案件结案率、法院积案率、银行诉讼赔偿率三个方面;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包括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劳动就业率、政府最低保障补助水平、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四个指标;政府支持力度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总量、对金融产业投入总量;金融业自身发展情况包括发展指标、开放度指标、盈利能力指标;金融中介发展情况包括区域金融中介总数量、每万人律师数、每万人会计师数三部分。
利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金融法律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经济基础弱三个方面。
四、加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做强做大核心金融产业
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天津滨海新区尽快彰显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使天津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聚集地、金融产品创新和中心资金集散中心,引导金融机构主体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金融辅助产业和支撑产业
金融产业不仅仅包括以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为中介的资金交易,还包含其他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交易和管理,金融产业链不仅包含传统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信用评级、投资公司、会计、咨询评估、审计等众多中介机构,核心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金融服务功能的提升需要发达的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纳入金融产业发展整体规划中,给予大力扶持和培育,因为两者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的有力支持核心金融产业需要大量相关产业的支持,如精算业会计法律管理咨询业、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广告和市场调研等。同时核心金融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又带动和促进其辅产业和支撑性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保持金融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平衡发展
无论是发展核心金融产业,还是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都应该注意保持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发展,不能单纯为了发展某一产业而忽视其他部分的发展,整体而言,只有当核心金融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有对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的需求也才能够解决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聚集的成本问题,也只有解决了成本问题,金融辅助产业和金融支撑产业才可能跟进,这是金融生态系统螺旋式发展的基本模式。
五、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发展方向
(一)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
加快金融产权的多元化进程。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金融产业,实现金融主体成分的多元化。任何性质的产权主体都应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承担责任,实现金融产权的完整化。
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央行应积极参与金融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在金融立法工作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规划和协调,从而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和评估制度。同时加强人民银行诉讼案件的管理工作,做好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要加强法制宣传,推进金融法制工作全面
发展。
(二)以政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仅要承担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职能,还承担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职能,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受各种因素影响还难以一步到位,在提供信用公共产品方面滞后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形势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必须充分激活自身效能,有所不为的同时突出有所作为。
切实维护和规范信用领域市场秩序,提高政府信用度,增强政府信用权威。区域地方政府在处理经济活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政府应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兼顾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得到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针对市场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暴露的突出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稳定各级政府财政收支,为提高政府信用打好财政基础。加强对各级政府公务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府
行为。
要改善社会诚信,第一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改善政务环境,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树立公权服务私权的行政理念;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要在保持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优势的基础上健全诚信管理体系,积极培育知名的本土金融信用中介服务品牌,加强金融信用中介行业协会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经济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强化对经济运行的分析、监测,科学把握地方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将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企业的经营优势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综合运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信息、土地供应、环保评价、市场准入等措施,立足类似天津滨海新区等一系列经济开发区的实际,突出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跨越。
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发行短期融资券等企业债券,为直接融资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
(四)健全金融监管机制
金融生态体系中必须有专门行使监管职能的监管主体,以动态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及时处理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金融事件;必须有维护生态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交易规则,保障交易的公平性,以防止欺诈和不正当的交易等行为;维护普通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使得金融生态体系中,包括存款人、股民、投保人等具有相对分散特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实现金融监管主体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要准确、全面、及时地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其承受的风险超出警戒水平。为此,我们的监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健全的、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金融机构会计反映的经济事实真实、全面;二是及时对金融机构的资产所承受的风险要进行量度,以便随时得到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况;三是同时加强事前审批与事中监管,做到实时监管;注重表内业务监管与表外业务监管的联系;问责制度与救助制度并重;该变指标体系监管的传统模式,采用系统化的动态模型监管,以提高监管
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
[2] 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N].上海证券报,2005.
1.1国外现状的研究
在对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这一问题有德国经济学家提出,并对其从工商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发展经济就一定要先从道路交通运输的方面入手,提倡由道路运输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这项研究,得到了很多经济学者及国家的认同,例如在荷兰,经济学学者分析了通过降低运费对提高运输能力和节约劳动力而带来的财富增长,在传统的认知中,人们认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总要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中,人们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由于研究及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在实施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咱国外的研究及建设中,大多都是针对将来的运输及规划,主要是以经济、规划、环境及政策方面着手,一般都是从单方面入手,很少能有综合性的分析及评价,而且对于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研究不是很多。
1.2国内现状的研究
在我国见过之初,有前苏联经济学家通过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的建议,所以在1959年成立了综合运输研究所,主要真对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并且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倡导下,取得了很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之后各种研究成果涌现在各大媒体上,让人们更过的了解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目前而言,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过的存在于概念层次,在运用上更多的是从经济、农业、科技和环境方面,没有结合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在综合研究及运用方面,这才是解决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综合方面着手,注重实际意义,并且对政府及决策层应该普及这方面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补充其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性的作用。
1.3研究的目的
交通运输对各方面的影响都相当重要,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那么粮草的运输也是困难重重,所以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同样重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交通,那么各种商品的运输则会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如何能够科学的对道路进行规划就需要各种科研人员及大家的共同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确定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且要明确总体思路,确定研究成果对改善交通运输的能力,只有确定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切实有效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还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理论依据
2.1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特点
2.1.1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在实际中,主要以客运和货运为主。客运就是对人的运输,其中包括客车、火车等运输,货运则以物流为主,通过交通运输的方式实现全国各地在资源及产品上的交换,而有效的规划及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而公路运输则具有速度快、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所以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中,都是以公路运输为主,所以说道路运输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路运输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长途运输费用高、货运量不大、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在建设公路发展的同时,铁路、水路、航空的运输方式也需要协调发展,只有综合性发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告诉的交通运输网络。
2.1.2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就是以空间为单位产生的经济整体,可以将某一省或某一市看做一个区域,也可以更小或者更大,没有固定的范围,而区域经济就是在这一空间单位中,从事资源的生产与在生产的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叫做区域经济,可以将区域经济看做地区经济的个体,由个体集合之后,产生了地区经济,这样的集合不单单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如果能够有效的结合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则可以产生更加庞大的经济价值,反之,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很好的结合那么将会出现一加一小于二或者各自为战的情况出现。
2.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理论为区域开发论。区域开发理论主要是围绕着两点:原点论、增长极论和交通运输论,原点理论就是指一个区域的开发要有一个重点,也就是说以某一点为圆心,从这个点像周边发展,只有将资源集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经济的作用,如果发展的范围在初期就定的很大,这样就容易造成精力分散的情况出现,基本不可能将所有地方都发展的很好,这一问题在现阶段人们都有了一定的共识,在实际应用中,将原本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或聚居地集体搬迁至以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城市中,然后在对城市进行集中发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各种资源集中利用,不免了分散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增长极理论是集中所有资源,发展经济最好的地方,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使其在短时间能够见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以所在区域为中心,建立关联产业,并且应该选择增速快,创新能力强的产业,这样更加有力于接下来的发展与开发,应该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原有的优势产业,增加地区特色,在政府方面,也应该通过政策来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建立以城市为主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论则是指出,交通运输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子系统,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中,担任催化剂的角色,所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的经济中,交通运输无论是新的发展,还是对原有运输模式进行改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受到区域划分的束缚,很难讲真个交通系统完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往往都是在本区域内协调发展,但是涉及到其他区域时,即使想要互相协调,也会受到各种制约,难以实现,所以在交通规划上应该整体管理、宏观调控,这样才能将目前各自为战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从而解决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
3、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资源的运势、生产及销售这三个环节,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车辆的增对,对道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各种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则成为了政府规划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则成为了核心问题,所以在区域经济的规划中,应该将交通问题列为重要议题,如果在原材料的运输上,距离过远,那么就很容易增加运费成本,而且对道路的压力也会有所增加。各个关联产业应该规划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中,这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也减轻了运输车辆对城市交通的负荷。在产品的销售方面,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就会出现有商品,无法运输的尴尬窘境,这种问题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出现,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说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一)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一罗丹(Paul,N・Rosenstein―Rodan)[4]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实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能相互依赖,互为市场,克服“不可分性”,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因此他认为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到平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Nurkse,R)[5]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纳克斯指出,“如果各资本同时投资于广泛不同的行业……其结果是市场的全面扩大。在若干个互补性行业中使用更多更好工具的人们相互成为客户。从他们互为对方提供市场并且互相支持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迎合大众消费的行业是互补的。归根结底,这种基本的互补性起源于人类欲望的多样性。‘平衡增长’的论据是建立在对‘平衡饮食’的需要基础上的。”
(三)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6]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956)一文,以马尔萨斯(Malthus,T.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冲出“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四)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有两方面:第一,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第二,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缺陷如下:第一,均衡发展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由于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第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第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三、结构主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结构主义者从结构变革角度分析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向发达状况转化问题。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有刘易斯(Lewis,W,A.)、缪尔达尔(Myrdal,G.)、辛格(Singer,H.W.)、普雷维什(Prebisch,R.)、赫希曼(Hirschman,A.O.)和钱纳里(Chenery,H.B.)等人。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G.)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强调“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作用。缪尔达尔提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由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使核心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由此产生和拉大了区域差异。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也要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Hirschman,A.O)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一书中,同意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投资来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观点,但认为把投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平衡发展战略不能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才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鉴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联系效应”理论来解释。他认为,投资项目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在把“引致决策”应用于经由“短缺的发展”和经由“超能力的发展”的选择中,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一个是投入供应、派生需求或后向联系效应;一个是前向联系效应。这样一种“联系效应”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赫尔希曼认为,凡是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不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够通过这个产业的扩张而产生引致投资,引致投资不仅能促进前向、后向联系部门的发展它反过来还可以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整个产业部门都得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他指出,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不仅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更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这就是产业部门发展优先次序选择的技术标准,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三)中心―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R.)发表《拉美的经济发展及主要问题》(1950)一文,最先创立了“中心―”的结构主义分析范式[7]。“中心”与“”构成一个统一和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不平等性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在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下,“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主要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中心国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所有好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国家则由于同质性和单一性的经济,除初级产品外其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工业发展十分缓慢,资本品生产几乎是一个空白,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来克服。弗里德曼(Friedmann,J.R.P.)[8]。进一步发展了中心―理论,把社会发展过程也纳入到思考过程中。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中心区是创新活动活跃的地区,具有使区服从和依附的权威和力量。中心区通过优势效应、信息效应、心里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支配着区。但是,这种趋势并非长期不变,到了一定阶段,由于中心与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会使中心和之间在文化、心里、政治、等方面矛盾尖锐化,争取发展过程优势的要求越来越大,必然伴随产生潜在的社会冲突,此时由于政府政策的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四)威廉姆逊倒“U”理论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C.)[9]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根据2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提出来的一种假说。该理论认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平衡”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成长的差距将逐步扩大,呈现不平衡增长,但经过一段时期,地区差距将逐渐保持平稳。当经济进入成熟期以后,地区差距最终将会趋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间因素引入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注意到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随时间推移呈非线性变化,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这种运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达到平衡发展的目标,也成了区域规划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论强调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提出资源应合理配置这一重大课题,这是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现状的,抓住了经济发展初期各种问题的关键。第二,不平衡增长既强调了经济计划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三,不平衡增长论提出的“引致决策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们从总体上和局部上认识一国的经济现状与特点,对于私人投资者和计划工作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工具。第四,不平衡增长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或新的思路,它告诉人们,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或战略。缺陷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理论低估了产业部门间不平衡增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经济总体发展不协调或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稀缺可能会产生垄断,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其市场残缺不全、价格刺激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第三,该理论更多地关注结果――倒“U”的终点,忽略了从初始到成熟的这一过程中,地区差距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第四,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3
一、 理论背景
一直以来,徐州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以淮海经济圈为代表的徐州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的形成规模效应,徐州城市的发展呈现出5个新变化: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徐州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促进徐州本身又快又好的发展,还对于充分发挥,徐州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作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通过对描述徐州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各种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一方面找出用来衡量徐州城市经济实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样本数据和输出值的观察和拟合,利用多项式逼近,探索徐州经济发展的方程,以便对未来徐州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
二、相关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协同关系,协同关系的本质是完成了混沌到有序、有序到混沌的改变。贝塔朗菲(1945)首次阐明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贝塔朗菲认为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广泛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量化研究并描述系统功能。
国内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在研究框架与内容上基本相同,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略有不同。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现有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政府公布的经济运行指标及其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和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杨洁(2009)、孙君俐(2010)等人的研究。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例如,Ke(2008)等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标法,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汤玲等人提出了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思路,郑广华(2010)等人通过引入离差系数模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量了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衡量系统发展协同度的目的,师帅(2014)等人利用BP的系神经网络和SOV网络偏重对历史样本数据的曲线拟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自动分类的目的。本文从相关性分析入手,对现有指标提取公因子,借助最小二乘法拟定发展方程,并引入数据自相关分析,从而消除数据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
三、区域发展系统及其评价模型构建
1.区域发展系统构成
区域发展系统从结构及功能上可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是在4个子系统之间寻找均衡态,通过对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种指标的量化研究,找到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临界点。
2.理论构成
协同理论研究的本质是通过对不同指标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的量化计算, 反映系统显示状态理想状态的差距。首先对不同指标下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对不同指标进行统计量分析, 包括频率的正态分布情况、卡方、游程、K-S分析;第三,对不同子系统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统计学显著效应,形成相关系数矩阵;第四,对系数矩阵进行样本因子分析,包括降维、公因子提取。第五,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定方程,估算参数,评估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残差。
(1)指标归一化
归一化是一种无量纲处理手段,使数值的绝对值变成某种相对值关系。在统计学中,归一化的具体作用是归纳统一样本的统计分布性。归一化在0-1之间是统计的概率分布,归一化在-1--+1之间是统计的坐标分布。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
A Min-Max标准化
Min-Max标准化方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设MinA和MaxA分别为属性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A的一个原始值x通过Min-Max标准化映射成在区间[0,1]中的值x',其公式为:
这种方法基于原始数据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将A的原始值x使用z-score标准化到x'。z-score标准化方法适用于属性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未知的情况,或有超出取值范围的离群数据的情况。
(2)游程及K-S分析
A 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亦称连贯检验或串检验,是一种随机性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很广。取一个序列里的游程总数作为检验统计量,记为R。 设样本总数为N:
(3)相关度计算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
取值范围为[-1,1],r>0表示正相关,r
偏相关分析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控制变量为1时,称作一阶偏相关系数;控制变量为2时,称为二阶偏相关。控制变量为0时,称为零阶偏相关,也就是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步骤:提出零假设H0,即两总体的偏相关系数与零无显著性差异;选择检验统计量,其中r为偏相关系数,n为样本数,q为阶数,t服从n-q-2个自由度的t分布。
(4)降维和公因子提取
主成分分析试图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这种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
计算贡献率,即第i个主成分的方差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称为贡献率 ,反映了原来P个指标多大的信息,有多大的综合能力 。计算累积贡献率:前k个主成分共有多大的综合能力,用这k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来描述,称为累积贡献率。即:
于是在原始变量和主成分之间形成一组相关系数,用图表可以表示为:
(5)最小二乘法
已知函数y=f(x)的数据点( xi , yi )(i=0,…,m),在函数空间中,求函数(aj* 为待定系数),使拟合函数S*(x)与所有数据点的误差向量δ*的分量平方和 最小。然后求解方程如下,从而估计参数值。
四、实例研究
为了研究徐州地区经济发展各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本节选取2011-2014年徐州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及其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所用数据采集自徐州市统计局的2011-2014年统计报告中。
区域经济指标系统的内涵很多,各要素的独立运动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指标选取会直接决定了研究的偏相关性不同。这里我们选取的11项经济运行指标在徐州市统计局的年报分析中重点论述的,在一段时间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序参量群。通过研究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目前徐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文对2011-2014年上述公布的11项经济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计算规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加速计算过程的收敛。根据Z-Score方法,计算出标准化结果如下: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不同指标之间的协同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通过控制变量,对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指标偏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指标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正相关性,计算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1、表2、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
(1)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显著。2011-2014年,徐州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水平,固定投资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这表明在过去的4年中,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2)进出口总额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不显著。这与徐州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有关,在过去4年中,对外贸易降幅收窄。相比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相关性系数为0.49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一阶段徐州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非消费拉动。
(3)交通运量持续扩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历史以来,徐州一直是,苏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五省通衢的美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1-2014年,公路旅客运输量逐年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经过偏相关分析,证实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4)城市化水平揭示创新驱动“后劲足”。以专利授权件数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代表的科技贡献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3.方程拟定
(1)主成分分析
KMO检验得分0.769,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表明被测试数据来自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本研究中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的分析。
进一步分析变量中所包含原始信息的公因子, 表中成分1,2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通过绘制碎石图,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已超过了1,其他成分得分快速收敛。
下表给出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根据此矩阵可以直接写出各公因子的表达式:
(2)探索研究
经济数据通常带有非平稳性特征,具备自相关性特点,可以通过滞后K期,观察其与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通过高阶差分或差比的处理,首先是时间序列平稳下来,在进一步研究造成时间序列波动的原因。下面提取地区生产总值绘制散点图:
通过一阶差比图,可以看出数据序列趋于稳定,差比出现自回归特点,一直稳定在1附近,考虑使用ARCH模型描述方程。通常对滞后K期数据观察设定取值K
进一步对单位根求解,计算滞期为1时的单位根,得到结果如下,初步分析认为以上结果具备时间序列特征,表现出高度自相关特点,适合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相关对象是随机变量本身Xτ还是ετ扰动项,此文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志平,穆东.系统协同发展的DEA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2:75-81.
[2]杨洁,王艳,刘晓.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09(4):35-37.
[3]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0:684-687.
[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8-29.
[5]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7-9.
[6]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LI Tan,L Wang,Y Wang.Research 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etween Efficiency of Port Logistics and Its Hinterland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中固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6-0087-04
近年来,各地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有的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区域旅游创新发展问题,旨在通过梳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基本框架,尝试构建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希望能给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
行动者网络理论又称为转译社会学(Sociology of Translation),是由法国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巴黎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图尔(Bruno Latour)构建的理论。
(一)核心概念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有:行动者(agency)、转译(translation)和网络(network)等。
行动者一词在行动者网络理论里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指行为人,还包括观念、技术、生物等许多非人的物体,任何通过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物状态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行动者”。行动者概念包括了科学实践中的一切因素。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行动者最基本的特性,表示不同的行动者在利益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是不同的。行动者作为网络的建构者和利用者,在此还具有哲学的本体论意义,描述的基本混沌与无序体现了一种权力本原。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行动者概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称地看待自然和社会在科学技术实践中的作用,反对社会还原论与自然实在论,避免落入这两种解释模式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行动者概念的广义界定,行动者网络理论试图取消对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传统二元划分,达到自然物与社会性观念之间的真正对称性。
转译是指行动者不断努力把自己的问题和兴趣转换成网络中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兴趣,或者相反,并通过相互磋商来界定各自角色的过程。只有所有行动者的角色界定后,行动者网络才能顺利连接完成,而网络中每个行动者的角色都是通过其他行动者而得到界定的,这就需要行动者不断磋商来界定角色。行动者只有通过转译才能被组合在一起建构行动者网络,转译是建构行动者网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由于只有通过转译才能实现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相互理解和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并且符号学意义上反映的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把来自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的一切因素纳入统一的解释框架中的原动力也是转译,行动者网络理论在此意义上也被称为“转译社会学”。
网络这个词暗示了资源集中于某些节点,它们彼此连接成链条和网眼:这些连接使分散的资源结成网络,并扩展到所有角落。网络是一系列的行动,所有的行动者,包括人(human)和非人(nonhuman)都是成熟的转译者,它们的行动也就是在不断地产生运转的效果,每个点都可能成为一个歧义,而作为一种描述连接的方法,网络强调工作、互动、流动、变化的过程。网络不仅是具有一定功能的行动者聚合体,还是动态变化而富有政治色彩的过程。行动者网络的构成就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确立,如果网络固定下来,就意味着科学理论的成立。
(二)网络建构机理
行动者网络理论所秉持的是异质建构论的观点,主张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建构不只是由社会来决定,而是同时由人与非人物质构成的异质性的网络来决定的。
行动者网络的建构是通过转译过程来完成的,转译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建构过程。卡龙认为,转译过程有“五个转译的关键”: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排除异议。行动者网络的建立需要各主体之间有共同的强制通行点,并能通过共同的强制通行点使每一个主体都能因此获得各自的利益。通过这些转译的关键,每个行动者主体都被转译,由此共同构建成一个无缝的异质网络。
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科学实践是由多种异质成分彼此联系、相互建构而形成的网络动态过程。行动者网络建构基本的方法论规则是“追随行动者”,即从各种异质的行动者中确定一个有力行动者,通过追随行动者的方式,形成以有力行动者为中心的网络。在网络建构过程中,自然与社会、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的边界不断改变,同时网络的范围逐渐从局部扩展开来,力量由弱到强,边界由模糊到清晰并相对固定下来。与此同时,已有的网络不断被改变,新的网络也不断生成。行动者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其动力来源是转译。在已有的行动者网络的案例研究中,有力行动者(也有翻译为关键行动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把其他行动者组构起来的作用,通过利益分配将其它行动者征召进网络,并动员其发挥作用。在多元复杂的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中,有力行动者会发生取代,这种取代会使网络持续发展或者变得更强大。
二、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的建构
旅游创新是旅游新创意、流程、产品或服务的产生、接受和实现的过程。构建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就是要全面提高区域旅游的创新发展能力,因此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中的行动者的筛选、建构过程十分重要。
(一)行动者的筛选
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是由所有参与到创新发展网络中的各种类型的行动者,包括人的行动者和非人的行动者构成的。人的行动者包括个人的行动者和组织的行动者,个人行动者有政府官员、企业家、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组织的行动者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金融机构等。非人的行动者包括物质性的行动者和非物质性的行动者,物质性的行动者有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等,非物质性的行动者有地方文化、民俗风情、行业规范等。具体而言,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选取的行动者有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吸引物、旅游从业人员、游客。
(二)网络建构过程
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构建的目的是解决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问题。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需要有力行动者,围绕着强制通过点征召各类参与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行动者入网,通过转译活动建构一张异质的无缝网络。在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者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初始阶段的有力行动者一定是地方政府,因为此时只有地方政府才有能力将所属区域中的旅游企业、旅游吸引物、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其他行动者组构起来。在网络构建成熟后,地方政府要通过制订有关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让旅游企业成为创新发展主体,由旅游企业“征召”“动员”其他行动者,即让旅游企业成为有力行动者。因为在市场经济机制完善的条件下,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才能保证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旅游创新发展思路
区域旅游就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与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包括各种类型的旅游区和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以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旅游。作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关乎区域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宏观层面考虑,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包括观念创新、策略创新和行动创新。
(一)观念创新:广义对称性原则
广义对称性原则(general symmetry principle)是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主张,它要求从实际过程的角度考虑取消对自然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传统二元划分,要求将具有行动者效用的对象都纳入研究的视野,要完全对称地处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认识因素与存在因素、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等等这些二分事物,对称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在区域旅游的发展中,观念的创新十分关键。根据行动者网络理论,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之间的区分不再是确定无疑的,认识因素与存在因素也不再是对立的,要完全对等地处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认识因素与存在因素,打破以人类为中心的思考问题局限。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人和非人两者相互作用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任何一方的因素并未被赋予特别的优先权。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资源为非人因素,其他的行动者都属于人因素。应采取同人一样的态度去对待非人因素,强调把非人(自然环境、地景建筑、文化制度、历史、语言、工艺、美食、生态、劳力、资本与知识技艺等)与人(个人与团体组织)对等看待,由人行动者与非人行动者共同联结成一个异质行动者网络,作为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基础。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策略上,就是要改变单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发展模式,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尊重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敬畏非人因素的天然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切实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策略创新:辩证整体论思想
行动者网络理论将自然和社会这两个不同范畴视为同一个整体,认为它们相互嵌入、共同建构或演进而构成一张无缝之网,从而为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网络的概念中可以看出,行动者网络理论是把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该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混合,而是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行动者网络理论利用网络中行动者的行动来替代空间上内外的分隔,通过行动者网络把空间内外的行动者(包括人与非人)联结起来。行动者网络理论考察自然和社会互动的研究路线,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整体论界定。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可分为内生式发展和外生式发展,两种发展模式各有优劣。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区域旅游创新发展,意味着在发展动因上不再区分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在影响因素上不再区分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在发展策略上更加时刻关注空间内外的联结,把区域视为一个整体的事物。区域旅游的创新发展,不仅要依靠当地包括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激发其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同时也要强调对区域外部力量的依靠,要强化对外部的市场、技术、政策、社会趋势和机构资金的可获得性等的利用。在制定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策略时,要把区域旅游创新当作一个整体,时刻注意区域空间内外的联结,保持本地力量和外部力量之间平衡。
(三)行动创新:巴斯德化的经验
巴斯德(Louis Pasteur)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在19世纪下半叶通过研制炭疽病疫苗并使牛得以免疫,从而成功解决牛炭疽病的问题。这原本是一个医学与公共卫生的案例,拉图尔通过考察巴斯德微生物实验室的扩展与法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之间的共生关系,展示了一个行动者网络的建构过程。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构造了一个强大的异质行动者网络,并不断地努力把这些行动者的利益同其实验室联系起来,竭力让实验室成为这些行动者的必经之点。科学知识的成功建构必然以成功地转译相关行动者利益并赢得其支持为前提,巴斯德的实验室由此成了相关利益群体的必经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