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4:38: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子支付的效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铁路售票;电子支付;会计处理
一、电子支付在铁路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开通,为方便旅客购票,特别是为适应自助售票机的需要,在2009 年京津城际铁路率先开通了电子支付售票业务,2010 年12 月份,武广、沪宁、沪杭、郑西高铁也开通了电子支付售票。2011 年6月伴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和互联网售票业务的开展,济南铁路局在地市级车站开通了电子支付售票业务,按照铁道部的要求,2011 年12 月10 前全局所有客运车站必须安装POS 机,开通电子支付售票业务,以满足互联网售票的要求。电子支付业务在铁路行业全面展开。
二、铁路电子支付的概念
铁路电子支付是指铁路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铁路客户接受铁路运输服务向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货币支付的行为。铁路电子支付包括站点POS 终端支付、自动售票机(TVM)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和其他电子支付。
三、铁路售票电子支付的业务流程
客户购买车票付款时,由铁路售票业务系统发起电子支付指令,经客户通过电子支付接入终端确认后,发送给电子支付平台。电子支付平台提交给银行,银行执行操作后将执行结果返回电子支付平台,经电子支付平台提交铁路客票系统。客票系统售出车票。实收票款由银行划转电子支付平台专户,再汇缴铁路总公司收入专户,售票车站按实收款列报已缴款。账务处理如下:
借:内部往来(电子支付已缴款)
贷:应交运输收入
四、铁路售票电子支付的偏差处理
每日结账后,铁路客票系统与电子支付系统的交易信息进行逐笔核对产生不一致信息时(即电子支付偏差)由营业车站按多少缴款处理。
(一)电子支付少缴款的会计处理
营业车站结账发现当日客票系统中电子支付合计金额大于POS 机交易明细表合计金额时,表明该电子支付终端核收的票款小于实际售出的车票票款,营业车站列电子支付少缴款,由旅客或责任人以现金补缴。发生时:
借:其他应收款-发生电子支付少缴款
贷:应交运输收入
由旅客或责任人以现金补缴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发生电子支付少缴款
(二)营业车站结账发现当日客票系统中电子支付合计金额小于POS 机交易明细表合计金额时,表明该电子支付终端核收的票款大于实际售出的车票票款,营业车站列电子支付多缴款,对电子支付多缴款的处理历经两个阶段:
1.2012年前的电子支付多缴款处理流程:由总公司电子支付平台将汇集的偏差信息发到各营业车站(因POS 机交易凭条在各营业车站保管),由专人审核确认偏差是否可退,并将审核确认后信息返回总公司电子支付平台,再进行资金处理。
例(1):某旅客购买一张车票,刷卡消费120 元,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未能制出车票。旅客只能再次刷卡制票,此时产生电子支付多缴款120 元。经营业车站偏差确认后,列为可退。由电子支付平台通知银行为旅客办理退款。营业车站会计处理:
发生时:
借:内部往来(电子支付已缴款) 120
贷: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处理时:
借: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贷:内部往来(电子支付退款) 120
例(2):某旅客购买一张车票,刷卡消费120 元,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此刷卡信息未传回客票系统,制票系统打印出标记为现金交易的车票。此笔业务就产生了电子支付多缴款120 元和现金少缴款120元。经营业车站偏差确认后,列为不可退。由支付平台将此电子支付多缴款划入铁路总公司收入专户,通知营业车站列账以抵补现金少缴款。
发生时:
借:内部往来(电子支付已缴款) 120
贷: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处理时:
借: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贷:其他应收款(现金少缴款) 120
优点:业务流程规范,电子支付偏差可在电子支付与现金之间进行调整。
缺点:审核确认流程环节多,需总公司支付平台、路局、车站逐级核对;工作量大,全路有1 千多个车站,每天发生大量的电子支付业务,必然产生大量的偏差需要处理;退款效率低时间长,引起旅客大量投诉,严重影响铁路声誉。
2.2012 年后的偏差处理流程:由总公司电子支付平台将汇集的偏差信息直接提交银行办理退款,不再进行确认。
例(1)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已缴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贷: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由此可见,电子支付多缴款在发生时就已从其他应付款办理退款列销。
例(2)此时营业车站不能用电子支付多缴款抵补现金少缴款,电子支付多缴款从后台直接退旅客银行卡款120元,现金少缴款需要由旅客补缴现金120元。
借:其他应付款(已缴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贷:其他应付款(电子支付多缴款) 120
借:现金120
贷:其他应收款(现金少缴款) 120
优点:不需要人工逐一审核确认,实现了电子支付后台自动比对,缩短了退款周期。
缺点:对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电子支付与现金错配业务,不法进行核销。而发现电子支付偏差大多在每日结账后,而此时旅客已多数无法联系,容易造成铁路收入的损失。
五、对铁路售票电子支付偏差业务处理的建议
在实际工作中,售票员工作疏忽误将电子支付方式退票退给旅客现金、大规模晚点或遇车站售票系统和电子支付系统发生故障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电子支付与现金错配业务会大量存在,本文作者认为现铁路售票电子支付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建议建立铁路电子支付偏差与现金支付错配业务的沟通反馈机制,由营业车站在当日结账后,将确认后的电子支付与现金错配业务情况上报,同时将电子支付多缴款列内部往来(电子支付已缴款)。由总公司电子支付平台审批后办理资金划转,并通知营业车站列账,冲减现金少缴款(即按2012年电子支付偏差会计处理方式)。否则,都按现行电子支付处理方法进行,直接从后台为旅客办理退款,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铁路客票进款资金的非正常流失。
参考文献:
一、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电子支付系统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银行无法提供全国联网的电子支付服务;在实现传统支付系统到电子支付系统的改造过程中,银行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政,未形成大型的支付网关,电子支付结算体系覆盖面较小;电子支付业务的标准性差,数据传输和处理标准不统一;电子支付的法律框架亟待健全、完善等等。此外,我国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还受到来自社会信用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信用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关键前提之一,但从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现状看,社会整体信用制度不够健全,严重影响到市场主体对电子支付安全性的认知程度的提升;同时,基础通信设施不发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从电子支付系统的供给者来看,目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尚未介入,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演变而成的中国银联。目前如果使用不受发卡银行限制的电子支付系统,最好的选择是中国银联的电子支付体系与机具,它已被全社会所普遍接受。
在我国电子支付中,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主流。银行卡消费初步实现了从“借记卡消费”向“信用卡消费”的延伸。银行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同时,银行业将传统的现金管理业务通过因特网延伸到了客户的办公室所取得的成绩,反映了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合作成果。就我国支付体系发展全局来说,我国电子支付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看,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拉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支付服务市场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外电子支付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电子支付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具有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分工日益专业化以及向综合化发展与渗透的特点。纵观国外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看出电子支付发展的格局与趋势。
(一)国外电子支付现状
目前国外电子支付正处于成熟的高速发展期,根据支付系统供应商ACI与金融分析公司Global Insight合作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电子支付年交易量达到2100亿美元,2010年将翻1倍,复合增长率是各地区GDP增长率的4倍。根据报告中的论述,2004年至2009年,全球各种类型电子支付交易复合增长率达到12.9%,同期79个国家平均GDP增长率为3.2%。同时全球电子支付也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西欧和亚太地区,增长率分别高达21.6%与19.2%,而北美这样的电子支付发达地区即使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其增长率却只有12.3%。
世界各国电子支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归纳出全球电子支付的共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
目前,电子支付技术正处于前所末有的变革洪流中,手机、生物识别、预付卡等这些层出不穷的手段似乎都在影响着末来支付方式。明天我们会应用什么技术,今天我们无法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兴的支付工具必须更为方便、易于使用,同时比现有的支付工具更能节约成本。这些都将推进电子支付产业的进化,向更高级、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电子支付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
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因此,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优胜劣汰,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具体说来,这种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全球化的需要;二是规模经济的需要。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由于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新的电子支付工具的投资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要从新的支付工具中获得投资收益,需要一定规模。这促使各个产业主体不断扩大规模,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力争建立电子支付的国际品牌。
(3)电子支付趋于综合化发展
电子支付趋于综合化发展与渗透,发展目标是多重性的。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和安全的特征,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依靠纸质支付工具传输时间长、环节多、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电子支付还提高了经济质量和运转速度,电子支付产业已广泛渗透到商业、服务业、电信业和航空旅游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转速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同时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也优化了产业结构,电子支付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完全无误的反馈给生产企业,帮助生产企业改善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使用率。电子支付产业也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电子支付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及软件产业、网络通信产业、自能机械产业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进了这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二)国外电子支付发展趋势
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子支付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合作格局,发卡、转接、收单等各个领域都有专门的参与主体各司其职,例如银行专注于经营发卡业务;银行卡组织机构专注于发展通用的支付渠道网络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分工领域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不断地构建和形成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卓著的经营成效。其次,由于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在每一个分工领域,基本都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除网络运营和收单之外,在发卡领域这种格局也非常明显。最后,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各参与主体又纷纷向其他业务领域进行渗透和融合,以便更加维持和巩固其原有的核心竞争地位。归纳起来,电子支付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电子支付替代纸质支付(如钞票和票据)的趋势不可逆转,电子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在总体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电子支付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传统落后的支付方式必定会脱离支付系统,新兴的支付方式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2)电子支付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和支付系统的电子化已成为电子支付的表现形式。同时电子支付的具体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生物识别、智能卡、移动商务等众多新兴的出现,为电子支付市场提供了个性化的支付服务产品。
(3)电子支付总体上朝着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高效、便捷、迅速是电子支付固有的优势。同时,随着安全认证技术的使用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电子支付面临的运行风险和法律风险也逐步得到控制,因而整体上不断变得安全。
三、对未来电子支付的展望
随着手机的普及,特别是手机通讯3G时代的到来,未来利用手机或间接利用手机实行网上缴费将成为可能,未来或许通过注册捆绑银行卡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客户将不是“持卡”消费,而是“持手机”消费。电子支付在克服其自身的弊端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波,孟祥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通过电子通讯网共享商业信息,保持商务联系以及从事商务交易的行为。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可以增加销售额、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对消费者来说,电子商务可以给买主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电子商务的好处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处于朝阳产业的关键时期,电子支付风险的存在及其监管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电子支付的风险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电子支付是指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在给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带来低成本、高效率、便捷性、国际性等优势的同时,存在着如下风险:
1.电子支付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
在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已经完成电子支付的操作后,由于事故或故障等原因使得电子支付无法及时、准确地完成,这将极大地影响电子支付的高效性优势的发挥,进而刺激交易方转而求助于传统的支付方式。
2.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出现问题
通过电子支付方式进行货币转移,可能因为交易当事人自己的原因或者外界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因素导致货币转移无法实现交易目的,前者如客户误操作导致转账错误,后者如黑客攻击或计算机病毒感染导致账户资金被非法转移等问题,这些都是电子支付安全性的风险。
3.电子支付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对于发生了电子支付的延迟、错误等问题,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和银行、认证机构等第三方之间关于法律责任的承担,可能出现不明确的情形。对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非出于交易当事人过错的电子支付不能,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往往通过单方声明方式主张免责,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对此持不同意见,形成纠纷。
二、电子支付风险监管及其制度完善
电子支付的风险是伴随电子商务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为了有效地解决因电子支付风险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瓶颈”制约,有必要加强对电子支付风险的监管,尤其是完善有关制度。
1.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的法律支持
在实际电子支付操作中,电子支付业务除了依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之外,很多还是依据内部规定、格式合同等进行。滞后的法律制约了电子支付的发展,应制定新的法律以填补空白点,修改与之冲突的旧法律条文以适应新情况。从整个法律体系来看,规定线条较粗,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不能满足电子支付蓬勃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电子支付方面,急需修订的现行法律主要是《票据法》的相关内容。现存的《票据法》已经无法适应电子支付的发展需求,应考虑加快修订或改订,重点应加强电子签名、电子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电子文本的效力等。另外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制定的《支付清算管理办法》,立法严重滞后,而且仅仅作为部门规章的法律层级过低,至少应该由国务院出台《支付清算管理条例》,加强对支付清算机构的规范和管理。
2.电子支付风险监管的电子认证制度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92-05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支付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票据处理效率,人民银行于2006年便着力推进票据电子化,促使票据支付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支付成本,防范票据风险,提高票据支付安全性,更好地实现票据的支付和流通。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于2007年在全国上线推广,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票据电子化阶段。当前,电子支付工具层出不穷,传统票据业务遇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实现技术与支付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支付工具适应当今支付格局变动的重要途径。从2007年起,支票电子化在我国已走过9年历程,梳理分析其中种种现象,对正确预判我国支票电子化发展趋势很有裨益。
一、支票电子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CIS基本情况
2007年6月25日,CIS在全国推广上线,开启了我国票据电子化的进程。CIS运用影像技术,借助信息网络,使支票突破时空限制,有效提高了支票业务办理效率,降低了支付成本。CIS业务处理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首先,收款人开户行收到收款人提交的纸质支票,将纸质票据截留,形成电子影像;其次,收款人开户行通过CIS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给出票人开户行审核付款;第三,出票人开户行审核支票信息,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返回业务确认信息;第四,付款给收款人开户行,完成资金清算。
CIS的建成运行,使支票支付的区域由同一城市扩大到了全国,提高了支票的通用性;让支付流程由全手工处理改为电子化处理,提高了支付效率;节省了支票办理人往返银行的时间、精力,降低了支付交易成本;影像系统采用电子验印、支付密码、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加上较完善的管理体系,避免了支票风险的发生。
(二)CIS业务发展情况
CIS实现了纸质支票支付流程的部分电子化处理,提高了支票支付优势。2009-2012年,是CIS业务从零起点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CIS业务从2009年的694.57万笔增长到2012年的1167.71万笔。从之后的2013年开始,支票业务较大幅度下降,CIS业务增长乏力,业务笔数随之下降(见图1)。经统计,2013年通过CIS办理的支票业务为1151.01万笔、金额5661.14亿元,到2015年下降到了895.93万笔、金额4476.97亿元,分别下降22.16%和20.92%。2016年第一季度,CIS处理业务177.11万笔,金额979.4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46%和12.35%。CIS业务不断下降,系统闲置率较高。
二、支票电子化业务的对比分析
(一)票据及支票的业务发展情况
1.票据业务发展情况。2010-2015年,票据业务笔数从8.97亿笔下降到4.17亿笔,下降幅度为53.51%;金额从284.52万亿元下降到238.23万亿元,下降幅度为16.27%。票据业务笔数从2010年起、金额从2011年起,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所占非现金支付方式比重亦呈现下降趋势。
2.支票业务发展情况。CIS业务量的增长及其速度,与整个支票业务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据统计,2009-2015年,支票业务笔数从8.54亿笔下降到3.91亿笔,降幅为54.22%;金额从248.62万亿元下降到211.53万亿元,降幅为14.92%(见表2)。2016年第一季度,CIS处理业务177.11万笔,金额979.4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46%和12.35%。从趋势上看,2009-2015年,全支票业务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轨迹。
(二)CIS业务的对比分析
1.支票对票据业务的占比分析。由上可知,票据业务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仅有支付功能的支票业务尽管所占支票业务量比重较大,却呈相同下降趋势。票据业务中,支票业务笔数占比从2009年的97.49%下降到2015年的93.76%,业务金额占比从2009年的92.07%下降到2015年的88.79%(见表2)。可以得出,支票业务发展缺乏后续强劲动力,在支付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削弱。
2.CIS业务对支票业务的占比分析。2015年,业务笔数仅占2.29%,金额占0.02%。CIS业务量占整个支票业务总量的比重还不是很大。绝大部分支票业务并未通过CIS办理。从发展趋势和绝对意义上看,尽管CIS业务与支票业务在绝对意义上同时呈逐年递减趋势,但CIS业务下降速度慢于同期支票业务下降速度,CIS业务占整个支票业务的笔数呈持续微涨态势(见图2)。
三、CIS业务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新型支付工具挤压了支票的市场空间
在电子支付工具出现之前,支票支付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是支付安全优势。CIS业务处理中,支票信息的传输采用电子签名技术,业务的处理采用电子验印、支付密码等技术核验确认付款,确保了支票影像及其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提高了业务办理成功率。此外,出于安全起见,规定了支票支付上限不得超过50万元。二是效率优势。通过CIS系统办理支票业务,消除了距离、交通、气候等外部影响,提高了支票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资金清算效率。根据收、付款银行的处理方式不同,最快可在2~3小时之内收到款项,一般最长在T+2(即银行受理支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可收到异地跨行支票款项。三是便捷性优势。CIS上线运行打破了支票仅限同一区域使用的桎梏,实现了全国通用。四是成本优势。选择支票工具支付,无论签发的支票有多大金额,银行只根据签发笔数收取低廉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随着支付清算市场创新速度加快,新的支付工具不断涌现,尤其是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和方式的出现、发展,对传统支票支付优势形成了极大挑战。表现在:在安全上,电子支付通过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认证、电子支付协议等措施,加强了支付的安全性;在效率上,电子支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实时到账;在便捷性上,电子支付不受时空限制,用户自主性强,可随时随地完成支付;在成本优势上,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电子支付减少了用户的交易成本,很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用户免费。电子支付的兴起,使得支票的支付优势正不断消失,其市场空间被严重压缩,导致CIS系统资源得不到充分应用,系统闲置率较高。仅2015年,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处理的电子支付业务笔数共计1873.79亿笔,金额2555.71万亿元,而支票业务笔数仅有3.91亿笔,金额211.53万亿元。
(二)CIS系统业务功能不健全
提高票据的电子化程度,是缩小票据与电子支付工具在支付的效率、便捷性方面差距的重要途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电子支票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支付工具,建成了NetCheque、NetBill、E-check等电子支票系统,通过专用网络就可实现电子支票的签发、信息传输、资金清算等环节。目前,CIS主要实现了纸质票据的电子化处理,票据的签发仍为纸质签发,支票支付流程尚未完全电子化。二是根据《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采用分散接入或集中接入模式通过影像交换系统处理支票业务。在分散接入模式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托票据交换所提交和接收支票影像信息。票据信息需提出行生成支票影像,经票据交换所向城市处理中心发起,再向提入行所在地的票据交换所发起并生成影像后,提交付款行完成验印,确认后由小额支付系统发起业务回执,完成资金清算。支票电子化程度较低,业务处理环节过多,导致资金到账速度相对较慢,支付时效性差。
(三)银行机构CIS相关配套措施支持不到位
在CIS业务处理中,票据提入行对接收的支票影像业务报文通过印鉴或支付密码核验方式进行核验处理,支票核验通过后,才能确认付款。电子验印系统对印鉴进行电子化管理,并使用验印系统核验票据上的印鉴,以确认支票影像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完善的电子印章库,对提高支票支付效率,降低CIS退票率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验印系统需要将出票人账户的基本信息(含账户账号、户名、地址、联系人、财务章、法人及人章)录入验印系统,建立印鉴数据库。在需要核对印鉴时,只需输入账号并扫描待检票据影像,即可自动核对给出结果。银行机构在电子印鉴库建设中存在印鉴不清晰、印鉴不能及时入库,甚至印鉴缺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CIS业务处理。通过支付密码器核验方式的客户,因为要承担支付密码器自行购买费用,且对支付密码器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通过CIS办理支票业务的意愿不强。
(四)CIS业务处理不当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通过CIS办理业务,理应让用户体验到支票支付的安全、快捷优势。在具体业务开展中,却存在较多的不当行为,导致支票退票率较高,降低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一是出票人规范意识不强。表现在:未填写支付密码或支付密码错误;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票据款项,出现“空头支票”;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一致;账号、户名不符;大小写金额不符、书写不规范;支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不全面等。二是银行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处理不当。表现在: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发送回执,造成报文超期直至逾期退票;缺乏票据业务能力,迫于内部考核追责压力,业务人员为回避责任,普遍采取退回做法。业务处理不当,增加了支票支付成本,影响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导致客户不愿使用支票支付。
(五)业务宣传和推广还有待加强
业务知识了解少,客户接受程度低。与传统纸票相比,支票电子化处理时没有实物券,所有票据信息均存储于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需登录系统查询才能获知,使得习惯了纸质支票的支票持有人缺少纸票的“踏实感”,一些对CIS业务了解少、电子网络知识欠缺的客户不愿办理CIS业务,而银行因业务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做宣传讲解工作,对支票电子化的推V应用产生了抑制作用。
四、支票电子化未来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发展电子支票,提高支票电子化水平
面对电子支付工具的严峻挑战,支票要继续发展,一要适当延长现有的最长10天的支付期限,充分发挥支票在短期内的背书转让功能,使支票成为经济活动中债权债务转让的重要工具,为其提供更大空间,增强支票支付优势。二要实现支票电子化签发,推动支票业务全流程的电子化处理,缩短与电子支付工具在支付效率、便捷性方面的差距。
(二)简化处理流程,促进支付效率提高
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工具,须满足“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需求。目前,CIS定位于处理银行机构跨行和行内支票影像信息交换,资金清算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处理,基本解决了纸质支票在银行间的电子化处理。鉴于支票业务量逐年递减趋势,CIS资源利用率较低,系统闲置率较高,业务处理流转环节过多,支付效率优势的事实,可考虑:一要针对CIS系统闲置率过高的现实,可考虑停止CIS运行,将其业务并入小额支付系统,通过支票影像截留处理,实现支票影像业务在小额支付系统办理。二是在支票业务处理上,可按照“一点接入、一点清算”的方式,金融机构总行一点接入小额支付系统,其分支机构作为间接参与者办理支票业务。通过这些安排,可以减少业务环节,提高支付效率,节约系统资源,减少运维成本。
(三)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支票业务高效处理
一是加快完善银行电子印鉴库,推动业务的高效处理。认真核对预留印鉴的清晰度和信息的准确性,防止录入无效或错误印鉴;确保印鉴的及时入库,防止印鉴缺失,实现电子验印系统信息与客户的一一对应,始终确保电子验印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在客户相关信息及印鉴改变后,及时在系统更新相关信息,确保电子验印系统信息的准确性。二是做好支付密钥核验优势的介绍,让客户认识到支付密码核验的安全性和低风险所带来的收益,提高客户购置支付密码器的意愿。
(四)加强业务管理,改善支票的客户体验
着眼支票支付“高效、便捷、简单、低成本”的用户体验,从两个方面加强业务管理:一是加强对y行人员的业务管理。通过制定支票退票统一标准,规范业务人员的退票行为,减少不合规退票行为对客户的不良影响;开展支票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票据真实性审核、信息录入要素准确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支票系统业务处理能力,推动支票影像业务处理效率的提高。二是加强对客户支票行为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客户办理支票业务的合规性意识;将支票违约行为纳入征信记录,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作用,建立黑名单制度,杜绝出现“空头支票”等非诚信行为;督导客户提高支票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准确性,确保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保持一致,提高支票支付的用户体验。
(五)强化业务宣传,扩大电子支票普及面
加大支票电子化业务的宣传推广,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票据电子化发展。第一,要加大对支票电子化处理所带来的良好支付及低交易成本优势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巩固使用电子票据系统完成票据支付的行为倾向。第二,要开展票据电子化业务知识、业务处理流程、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客户端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客户对支票电子化的认识,强化其线上业务操作技能。第三,要通过现场模拟和亲自操作,提高小微型企业对支票影像处理的熟悉度和安全感,增加业务使用者数量。最后,银行机构要认识到办理支票电子化在降低交易成本及防范风险上的优势,激发银行机构办理CIS业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编,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M].北京:中国金融出
版社,2013。
[2]嵇成柱.票据市场“2.0版”制度体系构建之思考[J].中国银行业.2016,(5):78-81。
[3]姜风旭.国外票据交换体系的变革及对我们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8,(4):80-82。
[4]欧阳卫民.现代支付论[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5]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创新与自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关键词 电子支付;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86-02
0 引言
电子支付主要指进行网络化商务交易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快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实施的货币支付行为。基于电子支付具有节省时间、操作方便以及成本低等基本优点,是目前电子商务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随着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方式存在心理层面上的担忧,据最新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性存在极大担忧的比例已超过30%,显然如何加强电子支付的安全管理,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亟待于解决的重大课题。
1 电子支付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网络用户对于电子支付安全性缺失足够信任度
据社会调查显示,约为23.5%的企业和26. 34%的个人一致认为诚信问题是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忧的问题,诚信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互联网交易具有开放性、广泛性的特点,交易双方不需见面,交易真实性缺乏实际的验证,因而对于社会信用度具有更高的要求。
由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仍不健全,使电子支付活动缺失可信赖的信誉基础,社会诚信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外,企业和个人各种数据信息资料不完备,海关和税务等部门不能和银行信息资源共享,银行对于客户信息资料不能完全掌握,也影响了电子支付系统的顺利开展。
据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约有80.5%的网络用户表示将会继续使用电子支付业务,仅为5%的网络用户明确表示不继续使用,大概有14.5%的网络用户不太确定,在抵触使用电子支付的网络用户中,约为70%以上的用户是过分担忧资金交易的安全问题。
1.2 电子支付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化
随着电子支付的高速发展,市场秩序的不规范抑制了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导致电子支付产业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状。
目前我国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电子支付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同时尚未制定关于保护网络消费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则,对于网上银行的运营仍没有专门法律加以规范和约束。尤其对于客户信息资料的安全保护方面,目前仍没有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成熟的经验。
比如,第三方支付企业关于法律方面的定性问题;第三方支付企业不具备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资质问题;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于电子支付过程采取哪种风险防范措施;在电子支付行为过程中发生纠纷时责任的举证以及确定问题等。
此外,我国电子商务信息跟踪、检测等各种法律法规尚未建立,通过网络进行合同签订、资金交易服务等电子商务行为中存在诸多尚待完善之处。
1.3 电子支付市场网盗事件难以避免
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电子支付技术维护能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子支付的网络安全,网上支付安全性问题主要从两方面来追溯,主要是指信息被窃取和追溯根源方面的可能性。
从信息被窃取的角度考虑,无论哪一种电子支付安全保护措施,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并得到完全证实才得以采纳,电子支付的数据传输信息,利用当前的维护技术是无法破解的。
从信息可追溯性角度考虑,网上交易所留下的信息痕迹较现实交易要多,主要是每次网络交易都会在各层面被系统记录,因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无庸置疑,进行电子支付必然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各种不安全问题的产生并不源自电子支付技术维护方面,而源自于非网络方面。基于网络交易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为各种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程序等对于网络银行系统的攻击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很多网络用户缺失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知识,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解决电子支付安全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增强电子支付的社会诚信度
1)严格限定电子商务准入体制。一般来讲,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赢利性企业必须具备营业执照,但电子商务目前却缺乏这方面的严格控制,很多经营商家并不具备营业执照,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誉保证,产品质量也缺乏足够保障,因此,应加快通过立法的步伐,严格电子商务的准入体制;
2)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据现实调查显示,71.1%的企业和64.2%的个人用户进行网络交易时定会关注卖方的信用评价指数,这就完全证实提高电子商务诚信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增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度,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公正、严格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
2.2 逐步整顿和规范电子支付市场环境
我国电子商务得以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子支付市场环境。有效确保电子支付的资金交易安全则是备受电子商务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支付清算作为电子支付事务中的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将支付清算作为关键要素突出加强以促进网络金融交易的顺利发展。一方面除了银行要加强安全维护工作外,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把加强安全维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
两个月前,央行正式颁布实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在“政策真空”下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托出水面,快钱和整个行业一道,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合法”身份。
与此同时,就在第三季度,凭借业务的放量增长,快钱紧随支付宝与财付通,跻身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前三甲。而这也仅仅是网上支付部分,并不包括快钱所擅长的线下支付。从另一方面讲,快钱也是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里面份额最大的企业,以及淘宝以外的网购市场中份额最大的支付企业。
在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业务质量双重利好之下,快钱公司逐渐壮大,且见证着快钱公司CEO关国光的那句名言:“永远不和马云抢生意。”
支付与结算的收割机
作为一家独立电子支付及清结算企业,快钱旨在为各类行业和企业提供综合电子支付服务,是目前支付产品最丰富、覆盖人群最广泛的电子支付企业。
“我们为各个行业量身定制支付解决方案,为企业降低转向全面电子商务进入门槛,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关国光表示。
传统行业的电子支付绝不仅仅是网络支付,而是全方位的电子支付清算服务。快钱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已经覆盖包括航空、网购、保险、教育和零售在内的近20个行业。其基础支付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支付,有外卡支付、神州行卡支付、联通充值卡支付、VPOS支付等众多支付产品,支持互联网、手机、电话和POS等多种终端。
正是这种不同于支付宝的服务和支付方式,使得快钱创立了一种“基于行业应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盈利模式,关国光也由此顺利绕开了马云这个互联网巨头。
以快钱在商旅行业的应用为例:当前航空电子客票给整个商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购买习惯,也改变了原有的业务模式。快钱为各大航空公司制定的电子支付清结算方案不仅仅用于网络支付,还包括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POS机刷卡支付、专用网络支付等线下支付方式,其全面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制约航空公司机票直销,尤其是大客户营销碰到的各种收支难题。
关国光介绍,针对航空公司的所有营销手段,快钱都有完善的配套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其从事的金融保理业务,通过金融服务创新,配合航空公司开发匹配直销渠道,特别是针对集团客户的产品,帮助航空公司实现在直销和大客户销售上的策略目标。
“简而言之,快钱就如同一台现代化的收割机。”快钱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而所谓“收割”,即是指钱用信息化的手段,在前端收集各个行业的需求,并将各种需求收拢到快钱,最终落地到银行。这不仅提升了银行业务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发展了信息技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以创新应用提升行业资金效率的多方受益的业务模式。
受益于这一模式,快钱的交易量已连续6年成倍增长,2010年线上线下总体交易额将达到4500亿,预计到2012年,交易量将达到35000亿。“目前,我们在航空、网购、保险、教育、零售、IDC、服装美容等行业应用中均已经取得了市场主导地位。”关国光说。
金融增值服务新蓝海
在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出现于2000年,至今已经整整走过了10年。当时出现的电子支付公司主要是为电商企业搭建在线支付平台,为初生的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网关和基础应用服务,解决资金流问题。
10年来,电子支付行业从无到有,整个行业格局逐渐走向多元:一类是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个人应用方向,类似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业务;一类是以快钱为代表的企业应用方向,类似银行里的企业金融业务。
然而,10年间,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众多民营以及合资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政策风险:政策真空使其始终处于“半阳光”状态,各方对第三方支付“类金融”形态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关国光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整个行业发展和国家政策这个大环境。
因此,9月1日央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可谓是整个行业命运的分水岭。央行《办法》出台不仅给非金融支付机构提供了通行证,还且还加快了行业规范性的步伐,从而为支付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日益强烈的电子支付需求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因,那么央行《办法》则搭建了一个规范性的行业发展平台,成为推动电子支付发展的直接助推器。关国光称,这一次央行出台管理政策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正了名。更重要的是,《办法》还通过了对行业进行规范与监管。
业内人士透露,央行首批支付牌照有望年底之前下发,在市场与技术双双向好的有利条件下,各大电子支付企业开始加速变革,占领第三方支付的制高点。
“这将有助于支付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改善支付企业运营模式。”关国光说。而快钱也很快传来了新的进展消息。
关国光表示,“经过数月的合规整改,快钱在业务范围、注册资金、公司性质、出资人、资本充足率、无不良记录等方面已完全符合要求,在反洗钱、业务设施、组织机构、制度和风控、场所和安保等方面同样合格。”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日渐明朗,第三方支付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陡增。与此同时,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支持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继续深耕C2C的同时,积极向B2C与B2B两个细分市场挺进,使得第三方支付在行业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上的渗透力日益增强。
可以预见的是,将来包括外贸领域、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制造业、连锁行业、金融理财等更多的行业,也将全面普及电子支付化。
在如今的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了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电子支付具有很多与传统的支付方式不同的特点,最大的无疑就是电子商务的交易空间是在Internet中,交易双方并不会直接见面,通常也不会见到实物,对各方的身份并无任何确认,交易本身有着某种不信任性;其次,交易双方所进行交易使用的是电子货币,买卖双方都十分希望通过一个安全的平台来完成这种交易,使得自己的财产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一、电子商务
1.1电子商务的概念
根据世界电子商务大会在1977年巴黎大会上所作出的定义,简单来说电子商务也就是商品交易与支付的电子化。从它所涵盖的交易类型进行定义就是:交易双方的交易手段是不见面的电子支付;而从技术方面进行定义的话就是:电子商务是一种涵盖数据交换、信息捕捉的一种综合易方式。
1.2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些特点
使用起来方便,大幅度的简化了交易的步骤以及节约时间,大大的提高了交易的效率;操作使用比较方便,成本低,可以提高利润率;可以跨越大的时空进行远距离的交易等诸多优点[1]。
二、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
2.1关于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一种虚拟的货币,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交易的一种货币,它是电子支付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他可以替代纸币发挥等价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电子货币又可以分为 “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电子货币和“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等很多种类。
2.2关于电子支付
指的是电子交易双方通过网络方式进行交易,也可以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资金转移或者支付。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很多的优点;电子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互联网的支付环境的。电子支付包括两种方式,也就是网上电子支付系统、在线支付两种。其中的网上电子支付系统主要包括有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在线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的是电子现金、银行卡、智能卡等几种[2]。
2.3对于网络电子支付安全的要求
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给出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中给出了电子支付安全的5个基本属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在我们的使用中,电子支付的安全性表现在:保证自己资金流动的安全稳定性;电子信息的可靠性;自己交易数据的安全性;对于交易双方的一些必要安全考量;网络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灾难的处理稳定性;数据的回复以及交易的便捷可靠性等。
三、电子支付工具
对于很多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者来讲,相比于便捷性他们更看重这种交易方式的安全系数。以往的电子结算是在封闭的网络系统下封闭性的进行统一计算,这种结算方式虽然有很高的安全性,但是结算成本是比较高的。现在,记忆式资金管理系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除了现金之外的所有交易方式都是在封闭的银行系统之间进行的。如果更加积极有效的推荐电子支票以及电子支付等多种方式快速发展,参与交易者就既可以享受开放交易的快捷,又能保持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
3.1电子信用卡
人们在开放性网络上进行购物的时候主要选择的是电子信用卡,交易过程中直接将卡号输入,可以实时的完成付款。因为信用卡交易的一些特殊性,比如它是先消费再付款,银行会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所以对于有些小额的支付可能会被拒绝。
在使用电子信用卡进行交易时,应该首先输入银行卡号码,再通过密码验证的方式进行支付,使双方的交易可以很快的完成。
虽然电子信用卡是在开放性网络上进行交易,但是它们的活动空间又不仅仅是在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中。交易双方的相关交易是在网络开放空间中进行的,但是银行之间关于信用卡的支付转移又是在封闭性的银行网络之间进行的。因为这种支付方式是记忆资金转移,具有很高的效率,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力。
3.2支付宝
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支付宝是国内比较领先而且应用很广泛的一种电子支付工具。这种支付工具不仅能够保证用户能够安全的在线支付,还可以使相关的用户之间建立信任,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支付工具[3]。
支付宝提出核心概念就是化繁为简、建立信任。用技术的进步成熟来推动人们在互联网上甚至在现实世界中的信任,所以这也是它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支付宝用户涵盖了商业服务、数码通讯等很多领域。
目前来说,支付宝已经成为了应用最为普遍的网上支付工具。支付宝支持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利用支付宝余额直接付款或者用网上银行在线付款,对于这两种支付方式来讲,只有开通了网上银行支付业务才能进行付款交易。买家应该首先开通一个支付宝账户,可以先进行网银充值也可以直接的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在进行交易活动时,买家的货款先进入支付宝公司的账户,之后支付宝会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在收到货物后在支付宝提供的平台上进行确认,然后支付宝公司会将相应的货款支付给卖家。
3.3财付通
财付通是由腾讯公司创办的,能够为广大的腾讯QQ用户提供安全的支付服务。财付通的业务覆盖范围也是非常广的,该支付工具能够提供比较安全的网上支付服务。它能够为企业用户提供安全的清算、交易服务以及基于QQ平台的特色营销资源服务;同样的,它能为个人用户提供包括充值、体现、转账等很多种的服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财付通也是在提供一种信用中介的作用。搭建了一个在线支付的平台,保证双方的交易顺利进行。支付宝的使用方法与财付通的使用是十分的相似的。
四、结语
电子支付毫无疑问是电子商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电子支付的快速、便捷,而且也越来越多的注意到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人们采用了多种方式,比如网络中常用的防火墙,以及多种多样的加密方式: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
各式各样的数字凭证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网络交易支付中,以及在数字凭证基础上的SSL和SET安全协议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交易的安全性,还是交易便捷性的重要保证。希望本文对于电子支付的一些浅薄的认识能够引起人们对电子交易的重视,做更多的研究,促使电子支付的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发展前进。
参 考 文 献
随着“互联网+”深入发展,电子支付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其应用的普遍性已逐步超过了传统的现金支付。医院为方便患者,积极适应新业态,大力推进自助缴费模式。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相应配套管理措施及财务监管未能及时跟进,势必产生一定的风险。在保障医院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变革,为患者提供多样、便捷的结算方式选择,是亟待研究开展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本文以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S医院为例,通过介绍该院电子支付集成对账平台的构思与建设,探索如何在推进智慧财务建设的同时做好医院财务监管工作,以供参考。
一、集成对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电子支付的应用现状
电子支付是指使用人通过电子终端,直接或间接向支付服务商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当前医院常用的电子支付结算方式有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渠道有收费窗口、诊间扫码、自助机、手机App等。所有渠道均支持微信、支付宝交易,窗口和自助机可持银行卡交易。患者使用电子支付的缴费流程为:收费窗口缴费,患者使用银行卡刷卡支付,或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二维码扫码支付;诊间扫码缴费,医生通过工作站开出医疗服务项目,实时生成支付二维码,患者扫码完成结算支付;自助机缴费,患者通过就诊卡、患者ID号等进入费用结算界面,使用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扫码完成支付;手机App缴费,进入医院就诊页面,绑定个人身份信息,实时获取就诊费用信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成支付。患者缴费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缴费凭据,视医院信息化支持程度,可通过自助机打印“缴费凭证”,或手机中生成的缴费信息到对应诊疗科室进行诊疗。自助缴费的广泛应用,大大缓解了窗口结算压力,减轻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的状况。
(二)支付模式的管理风险
对于医院收费、账务等系统而言,支付方式的增加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接入均会涉及业务模型或流程的变化。从门诊业务流程的再造,到信息技术的升级,再到财务内控管理的完善,都需要医院做出相应的调整。任何流程设计的不合理或管理缺失都将会产生一定的风险。1.产生的财务风险与传统的现金支付和银联刷卡支付模式相比,电子支付的多样性增加了财务对账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对账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使用传统的手工对账方式效率低下且准确度不高,对账过程监管难。如对账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重复刷卡、重复退费、单边账等问题就不能及时发现。同时,多种的支付方式与渠道分散于不同系统,导致数据统计繁琐,影响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2.产生的信息风险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时,还存在事先无法预估的各种风险。如网络故障、系统出错、网速不畅等,因此产生“单边账”、重复收费、重复退费等问题,从而对患者医疗费用结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3.产生的金融风险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的资金在未提现结算时,资金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中。就目前资金管理现状来看,如果用户未能及时提取资金,或未做到有效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有可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作其他投资,从而产生资金管理的安全隐患;若支付机构经营不善导致破产,那用户资金如何得到赔偿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另外,患者退费过程也可能产生信用卡套现的金融风险。
(三)建设集成对账平台的目的
为防范和控制风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资金对账平台建设,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HIS与医院财务支付体系的无缝对接,将交易、对账、退费在系统的支撑下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二、集成平台的建设思路
电子支付集成对账平台需要实时监控医院内外资金流向情况,按约定的对账规则和时间,通过数据比对自动进行统一对账,并将单边账(一般为银行系统已入账或第三方平台已入账但医院HIS未入账)的比对结果通过系统比对功能以异常数据的形式自动显示出来。同时,还要实现平台退费管理、异常处理等业务功能,包括对账的时间要求、对账人员的权限设置,尤其是对账后差错的处理流程及预警机制等,并能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为财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全面实现建设目标。(见图1)
(一)建立三方对账机制
三方对账的实质就是对业务与财务的数据进行稽核。三方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收入数据、各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数据、银行账户收付款明细账。要达成三方对账平衡,需要满足医院、支付平台和银行的三个系统数据一致,即医院银行收款、HIS业务收入、平台业务收入与平台银行收款四个维度的数据相等。
(二)数据核对差异分析
通常情况下三方对账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需要对异常的数据追根溯源。在正常交易的单笔业务中,HIS缴费订单号应与银行交易流水号匹配、HIS缴费订单金额应与银行收退款金额匹配、HIS缴费时点应与银行交易日期匹配。以上三项若均匹配,则交易正常不存在数据差异;若有至少一项不能匹配,则会导致医院HIS与支付平台之间产生资金差异,即为异常交易。需要查明差异原因,系统按规则进行处理,系统规则以外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在对账系统中进行核销,并进行相关业务处理。
(三)完善患者退费流程
患者退费遵循原路返回的原则。对不同情形的退费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加强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控制。建立并完善第三方支付退款业务的审核管理制度,实行退款操作与审核职责相互分离,退款通道必须由医院授权,并遵守原渠道退回的规定,即由银行卡支付退费应退回原支付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退回原支付渠道,以避免套现。
三、集成对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
电子支付集成对账平台采取分层业务架构设计,将应用层、功能层、平台层和数据层进行逻辑分层设计和部署,并采取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进行整体规范设计和实施要求。(见图2)
(一)做好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根据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对账范围,并根据今后医院支付业务拓展等因素影响,考虑系统后期开发及维护的便捷性、易扩展性,全面做好系统总体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二)完善平台数据接入方案
以综合支付管理为核心,形成从患者缴费到资金最终结算的闭环管理。完成医院、患者、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医保等业务关联方的交互处理,实现各种支付方式接入、资金的清结算、稽核对账等功能,从医院HIS系统、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业务系统获取的对账数据,通过软件数据接口形式导入综合对账平台。可根据不同的交易渠道、业务类别、结算方式、交易状态等不同对账方式进行筛选,分别生成对账文件。
(三)生成对账分析设置预警
系统能对整合汇总后的各种渠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同时也能够对不同的支付方式、交易渠道进行统计处理。并能按照预设的预警参数对系统未比对通过的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如把HIS系统无交易记录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及银行方面均有交易记录的数据用红色标记出来,并在综合对账管理平台上设置相应的退费操作,把需退费给患者的交易予以退费处理,并能查看退费信息。
(四)根据管理需求设置权限
对平台各业务模块信息、各级对账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分级设置,同时对患者信息、对账数据进行必要的维护管理。平台采集医院所有支付信息形成对账库,不开放数据修改权限。
(五)实现资金流闭环管理
为保证支付交易的准确性,防范交易资金的安全风险,资金账户归属医院,其他机构或个人无法使用。患者支付资金,直接从患者账户实时转入医院第三方支付平台商户。向患者退还资金,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商户退至患者支付账户,可通过人工审核管控退款风险。医院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按照约定的T+1结算周期,进行资金结算并划转至医院银行账户。
(六)重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平台管理的支付业务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及医院资金往来信息,系统应用、数据信息和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在系统建设之初,就应将数据安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整体设计,有效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通过采取内外网隔离技术、用户身份验证、数据签名和敏感数据加密等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全方位保障集成对账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
四、应用效果
S医院集成对账平台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至2020年11月系统建设基本完成。现有五个一级功能模块,包括订单管理、报表管理、账务管理、电子对账管理、退费管理等47个二级功能模块,满足每天近万笔业务的处理(见图3)。为了保障项目能顺利上线运行,该院成立了由信息资源部、财务部及系统供应商组成的项目组,每周召开项目例会,推动项目的建设进程。集成对账平台的上线显著提高了财务对账工作的效率和资金的安全性。一是通过把对账职责强制性地设计在流程中,解决了手工对账模式下,对账人员角色分工不清,对账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二是利用系统自动比对功能,重点关注交易异常的比对信息,大大提高了财务对账的效率,解决对账不及时、对账过程监管难的问题。三是对账平台的数据报表统计分析模块,解决后期财务分析、数据统计繁琐问题。四是实施退费款项原路退回,提高了退费效率,保障了退费过程的真实准确,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五、结语
电子支付集成对账平台的建设,不只是安装运行一套应用软件,而是要探索如何在推进智慧财务建设的同时做好医院财务监管,涉及财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等核心内容的重新梳理和完善。电子支付的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不断涌现,支付手段的不断创新必然会产生新的支付风险,需要常抓不懈地做好数据检查与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与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改进制度、流程,加强医院的网络安全建设,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和业务效率保持在一个合理平衡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郑欣之.多种支付模式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设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8,37(02):83-84.
[2]郝同祺.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支付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19(07):72-73.
[3]张海浓,张友棠.第三方支付运营风险管控研究[J].财会月刊,2018(23):56-62.
[4]高婧扬,李芳.公立医院智慧财务发展的研究与探索[J].会计之友,2021(02):128-132.
[5]许冠吾.第三方平台支付智能对账开发与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18(12):108-109.
[6]丁涛,丁小春,周作林,等.医院多介质多渠道支付流程改造措施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11):66-68.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15-0079-03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与传统的贸易有着很大的差异,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首先电子商务在虚拟的Internet网络中进行,交易的双方不见面,也见不到实物,因此各自对对方的身份不了解,不可能像传统贸易一样通过查看对方的有形的证件来加以确认,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其次电子支付交易的资金是无形的货币,买卖双方都对此极度关心,都希望通过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支付手段完成资金的交割,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和资金不受损失,因此电子支付手段关乎于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最后电子支付的安全决定着人们对电子商务活动的信心,电子支付的便捷影响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普及和发展。
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研究电子支付技术,掌握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是推广、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事业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电子商务概述
(一) 电子商务的概念
根据1997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大会对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所作的定义,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的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获得数据以及自动捕获数据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分为:EFT、电子报文传递、联机服务,WWW应用四个阶段。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运作费用低廉,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较高利润;交易虚拟化,可以简化交易步骤,提高交易效率,为多方提供了方便;覆盖面广、运作时间长、跨时空的鲜明特点大大增加了企业商业机会;开创了数字经济时代。
二、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
(一)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电子支付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本质上就是一种使用电子数据信息表达、通过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进行金融交易的货币,这种货币在形式上已经于纸币等实物形式无关,而体现为一串串的特殊电子数据。
电子货币可分为“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和“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
(二)电子支付概述
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也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技术,用数字化来完成信息传输和款项支付;电子支付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经济和安全;电子支付工作环境是依托于互联网这个开放平台。电子支付包括网上电子支付系统和在线支付方式。其中网上电子支付系统包括电子货币系统、支付清算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在线支付方式包括银行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智能卡等。
(三)网络电子支付
1.网络电子支付概念。网络电子支付是基于电子字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电子支付的一个最新发展阶段,是21世纪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支付手段。
2.网络电子支付的安全要求。根据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文献中给出了安全的5个属性: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抵赖性。对于具体的网络电子支付来说,安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网络上资金流数据的保密性;资金流数据不被随意篡改、保证相关网络电子支付信息的完整性;资金结算双方身份的认定;资金的支付结算行为发生的事实及发生内容的不可抵赖性;网络支付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快捷,做好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功能,并且保证快捷的支付结算速度。
(四)网络电子支付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网络电子支付与结算是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快捷、方便、可靠的网络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是电子商务能被广泛接受且能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
为了保证网络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网络本身的安全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协议,常用的安全措施包括保证网络本身安全的防火墙技术,数据安全传输的数据加密和解密技术,数据完整性技术,数字证书与CA认证中心,及相关的安全通信协议如SSL协议和SET协议。
此外,电子货币的形式:电子钱包、电子现金、银行卡。
三、 常用的电子支付
包括:电子现金、电子支票、智能卡、利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目前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支付宝、财付通、安付通。
四、我国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我国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子支付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基于Internet平台的网络支付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问题。网上支付硬件设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各个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发展也不平衡,严重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支付质量。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电子支付业务的支撑系统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信息泄漏、假冒通信、假冒信息等,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各方的信用风险的恶性循环会危及银行业,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会给消费者、企业、银行各方带来损失。目前我国缺乏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多为国外研发机构或IT厂商所拥有;软件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软件开发的基础平台多为国外厂商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多是由品牌的产品所垄断;在信息集成的增值和增值领域,国内企业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另外,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制定完整严格的保障制度。对于交易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不利于互联互通,同时也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必须尽快制定统一的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国家对电子商务活动领域的法律放归严重滞后于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不利于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监管措施不完善带来风险,电子支付的业务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来进行,没有传统字符的各种证书和凭据,为电子商务的监管增加了许多困难,各国都在研究采取各种技术和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我国电子支付监管方面的法规几乎是空白。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国内支付公司很难盈利,不利于本行业的发展。交易双方的诚信度太低影响电子支付的发展。国内计算机技术水平低以及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念和习惯影响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在我国电子商务的知识还亟需普及,需要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
(二)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并朝着安全、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由于电子支付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好电子支付的瓶颈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理清电子支付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在编制的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形成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方案。通过规划所确定的制度措施对电子支付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和指导。明确规划战略目标,制度措施可操作性强。明晰电子支付发展规划的编织程序所包含的五个步骤,即前期调查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育市场与构建和完善支撑环境。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信用体系,优化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环境和配套设施,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可靠性,才能逐步激发出电子支付市场的热度。
(三)解决我国电子商务问题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和应用得到了相当的普及,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策略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企业信息化的准备,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建立电子商业社区,开展电子商务。
加强政府的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的规划和指导功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偏小,信息技术落后。另外,我国的信息产业处于政府垄断经营或政府高度管制之下,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帮助难以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因此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规划和指导,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比如: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推动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构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订,另外还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并合理使用好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建设步伐。
五、结论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支付起着关键的作用,电子支付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便捷人们研制了和采用了各种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采用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网上传输信息的机密性,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SSL和SET安全协议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各种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支付过程。本文对网络电子支付活动中使用的技术及常见的电子支付工具作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电子支付技术的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管有庆,王晓军,董小燕,李养群.电子商务安全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 韩媛媛,李剑,苏永强.我国电子支付发展规划探讨[J].金融会计,2010,(7).
[4] 李振汕.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J].商场现代化,2007,(12).
[5] 徐敏,王蓓.电子商务实务项目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6] 辛明军,史豪斌,潘纬,陈英勇.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实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7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23- 02
1 引 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管理人员每年都面临着教师的岗前培训、职称评定、考试考核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师资队伍的增加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各高校也在探索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本文以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提出并实现了运用电子支付技术,对现行的各学校单独组织、现场报名交费的方式进行改革,将电子支付技术嵌入到学校的OA系统中,实行考试的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2 研究现状
2.1 高校OA系统的发展
现阶段,高校为了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要,陆续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OA系统是基于全新管理理念建立的一套集浏览公共信息、网络办公、公文管理、在线交流、规章制度、电子邮件于一体的办公系统。OA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部门及个人之间办公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实现了网络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繁琐的办公手续。[1]
OA系统为高校全面信息化构筑了坚实基础,但是高校OA系统在建设和推广方面,产生的一些共性问题,妨碍了这一系统全面发挥功能。这些问题集中在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维护方面。如何根据学校各自的特点,在通用功能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个性化需求分析,摒弃冗余功能,加强技术服务和新技术推广是高校OA系统发展需要突破的地方。
2.2 电子支付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电子支付[2],即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货币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商务核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用户只要能上网,便可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完成各类费用的网上支付,整个流程简单方便,免于现场交费的来回奔波。
电子支付技术在网上购物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些单位拥有自己的技术力量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电子支付技术之所以没有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得到推广,一方面是应用范围有限,仅学费缴纳和考试报名等相关管理工作需要用到费用支付;另一方面与高校的管理者对电子支付的重视和认知程度有关,高校的管理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办事流程,管理者对电子支付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再加上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若无实际需要或正确的推广策略,很难改变管理者的惯性思维。
其实,普通高校作为教育科研单位,虽然没有专门的部门从事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但可以依托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进而培养成专业的技术力量,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运行。
2.3 需求分析
现阶段,高校的OA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但对于网上电子支付功能没有涉及。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具有报名时间短,人员多,交费金额不同等特点,现场报名交费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如何将电子支付技术和高校的OA系统进行整合,切实满足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 研究和应用
3.1 系统架构
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网上打印准考证、成绩查询、后台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用户和管理员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完成所有的系统功能,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系统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层架构[3],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替换性。
网上支付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选择中国农业银行作为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支付标准和提供的商户开发软件包,实现了支付请求、取消支付、订单查询及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等功能。
支付请求:当用户在报名系统平台上确定订单后,选择使用网上支付付款。系统首先提交支付请求给网上支付平台,接着将用户的浏览器跳转到农行网上支付平台的支付页面。
取消支付:如当日的账单中存在用户重复交费,可以使用取消支付将重复的费用退回。
订单查询:针对未收到银行交易结果回复的订单,或银行响应交易状态未明的订单,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发起订单查询请求,查询订单的状态,如果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在该订单并支付成功,可将支付成功的参数再次发送到客户端。将订单查询功能提供给用户,用户自身即可完成对订单的对账工作,减少了电话咨询,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用户在网上支付平台上进行在线支付操作,支付成功后,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结果通知给用户,目前采用的通知方式为页面通知,即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的结果通知到系统指定的页面,让用户实时获取支付结果。
系统采用电子证书的方式来保证它与网上支付平台间的身份验证、中间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便完成电子支付安全当中非常重要的交易双方身份辨识、不可重复、防止篡改等功能。
3.2 安全管理
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以及系统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只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手段和高级别的系统安全管理,用户和管理者才能信任电子支付,从而使电子支付真正地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为此,本文采用以下3种技术和方法,提高电子支付和系统管理的安全性。
数字认证: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有可能被黑客截获,因此,一方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要加密,并且加密手段要有不可逆性,防止加密信息被破解;另一方面,对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要进行数字验证,保证通信双方身份的合法性。数字证书是标志和证明网络通信双方身份的数字信息文件,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通过数字证书的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在服务器上安装数字证书后,客户端浏览器可以与服务器上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套接层(SSL)[4]连接,在SSL连接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会被加密。同时,浏览器会自动验证数字证书是否有效,验证所访问的站点是否为假冒站点,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
网络注入的防范:注入是黑客攻击网站的一种常见技术,为了防范黑客的攻击行为,一方面,借助检测软件对系统进行注入点检测,杜绝各类注入点;另一方面,开发了注入检测系统,一旦用户提交的数据中包含攻击信息,系统会自动检测出该攻击行为并立即阻止,同时该用户的IP地址被自动添加到“不允许访问”的数据库字段中,拥有此IP地址的黑客无法再次访问本系统。
IP限制技术:为了保证系统管理员能够安全地管理后台数据,本文采用IP限制技术[5],将合法管理员的IP地址添加到允许访问数列中,限定只有在此数列中的IP地址才能访问管理员后台,假设黑客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了管理员后台的访问路径,由于其IP地址不在允许访问数列中,也无法登录管理路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台管理的安全。
4 结 语
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中,本文提出将基于OA系统的电子支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报名,改变了传统的报名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应更加注重计算机技术与高校各项工作的结合,推进高校的信息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云. 谈OA办公自动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3):133-134.
[2] 樊凯. 电子支付安全性问题研究[D].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