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粮食安全的对策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7 16:10: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解决粮食安全的对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解决粮食安全的对策

篇(1)

1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粮食质量的内涵已不再是普通产品质量的概念,它应是粮食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卫生、品质、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粮食的特征指标必须达到相关标准的合格水平、卫生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最低水平、品质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规范中的安全性要求、营养指标必须符合正常国民健康水平的合理要求。“合格、卫生、有品质、有营养”这就是新时期的粮食质量安全的内涵[1]。

1.1 粮食安全是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粮食不仅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食用纤维等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所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粮食质量安全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由于粮食业的食物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粮食质量安全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容易被放大。在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中,有物理性危害,如杂草籽、金属碎屑、渣瓦石等;有化学性危害,如农药和重金属及有机溶剂残留、滥用添加剂染污、脂类物质酸败等;有生物性危害,如细菌和真菌及毒素的污染、害虫及鼠类的危害、转基因种质的危害等等。这些突出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在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用说人类的现代文明。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就是农业,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粮食生产的农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我们若想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

我国仍是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所以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是不是能够取得稳定的发展,这对于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农业无法为社会供应充足的粮食时,就必然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破坏社会的安定,使生产发展遇到阻碍,国家也就无法更好地实现自立。从这一角度来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因此,粮食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当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农民自然会有更多的收入,进而逐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繁荣,更顺利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我国目前在粮食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中存在如下危害:

2.1 物理因素

在收割粮食时,很可能将泥土、杂草或者是粪便带入到粮食中去;在对粮食进行加工时,粮食会比较容易受到附近烟尘的污染等等。

2.2 化学因素

2.2.1 重金属。粮食中之所以会混入有毒重金属(汞、镉、铅),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这样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在其生长过程中被慢慢侵蚀。当人们使用了这些被重金属污染过的粮食就很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损坏其神经系统、智力可能会变低、骨质疏松,甚至细胞癌变。

2.2.2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指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的量。当人们食用了带有农药残毒的粮食,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死亡。我国粮食在出口时,要对粮食中的近50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包括:磷化铝、莠去津、敌菌灵、灭多威、久效磷、戊唑醇、氯化苦、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艾氏剂、狄氏剂、甲草胺、敌草快、六六六、甲基毒死蜱、乐果、滴滴涕、敌敌畏、甲拌磷、百菌清、、敌百虫、克百威、杀螟硫磷、七氯、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甲萘威、矮壮素、百菌清、溴氰菊酯、二嗪磷、乙硫磷、溴甲烷、氯菊酯、磷胺[2]。

2.2.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由微生物引起的粮食质量问题。土壤、空气和水中都有不少的微生物,他们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传播到粮食及其加工品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粮食本身的传带寄附在粮食籽粒上的病原菌,随播种传到田间。②自然媒介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雨水、尘埃等传播给粮食。③在进行粮食加工时,机具、器材上的灰尘和粮食粉屑中附有大量腐生微生物会污染粮食[3]。

3 保证粮食安全要有硬措施

我们要在粮食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以及食用的整个过程中保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首先要熟悉在这整个过程中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各个因素,进而做好预防措施,最终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3.1 技术对策

3.1.1 在面对物理因素导致的污染时:收割之后,要清洗粮食,还要对其进行分级、筛选;加工过程中,厂区要保持清洁,要做好对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要在粮食中掺入其它杂物;贮藏的库房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持库房的干燥、阴凉、卫生。

篇(2)

前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有着世界人口的22%,但仅有世界耕地的7%,粮食安全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粮食安全放在了农村各项政策的首位。当前,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的出现、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粮食金融投机的凸显,使得粮食金融化特征愈发明显。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粮食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波动,在粮食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由来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对粮食安全至今仍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的,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曾任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得华.萨乌马198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其内容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三项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

(二)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可分为悲观派、中立派和乐观派和三种。悲观派以莱斯特·布朗为代表,他认为,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城市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从而挤占农业用,最终影响中国的粮食生产,其结果仍然是中国巨大粮食缺口及其由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强大购买力将使中国买断世界所有粮食出口,而其它贫穷而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存将受到威胁,从而动摇世界安全。更多的学者则处于中立派,美国农业部费里德克·科鲁克认为,布朗博士在长期预测中没有把市场经济的自我矫正机制因素考虑进去,中国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林毅夫(2008)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还有一些学者则属于乐观派,芝加哥大学的约翰逊教授(1994)认为,中国并没有粮食问题,倒是有一系列与粮食收购、贮藏和购销有关的政策问题。

二、粮食金融化的特征

在粮食供给和需求两端都没有剧烈变化的情况下,2008年粮价上涨带来的粮食危机,说明了粮食不仅是农业问题,更是一个金融问题,粮食的金融化特征越发明显。

(一)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和国际化

2008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说,截至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粮价再也不是一国自己能说的算的事,粮价的国际化趋势明显。

(二)粮食价格与期货交易紧密结合,金融投机性明显

当前,世界粮食供给稳步上升,而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也没有表现出强烈上升的趋势,粮食供给和需求两端都没有剧烈变化。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的出现、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粮食的金融投机的凸显(主要由于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转移风险的需要),粮食成为被炒作的对象,使得粮食金融化特征愈发明显。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粮食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波动。《粮食战争》作者拉吉.帕特尔(2008)认为粮食不仅仅是食物,而且是战略武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高价时代已经带来。美国通过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战略和美元的不断贬值成为这次粮食危机最大的受益者,非洲一些国家则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粮食的金融特性不断显现。

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粮食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粮食安全新框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政策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内涵,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笔者建议:

(一)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粮食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在粮食流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货市场所特有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现货流通,利用期货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基本理念。魏东(2008)认为美国通过金融市场牢牢地控制着粮食的定价权,是由于芝加哥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一个定价中心,以及风险控制的一个中心。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来给自己规避风险,通过这个市场来发现市场的趋势,并且为自己将来的采购计划做预先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政府应尽快采取有力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看,所有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中,政策居于核心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制度政策是经济增长农业、粮食增长的内生变量。王雅鹏(2001)认为,我国粮食总量主要靠自己来解决,应坚持“国内生产自给为主,国际进口调节为辅”的方针来调控国内外粮食供给总量与结构,同时他建议政府以保护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清仓核库、积极收储,完善粮价监测调控体系,遏制粮食总量供给下滑。郭生祥(2008)认为建议成立中国“三农”投资公司,正如为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中国外汇公司;为建立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成立中国金融中心投资公司;发展“三农”,长期来看必须建立中国“三农”投资公司。

(三)加快技术进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黄季焜(1995)通过建立农作物生产供给模型,证实了技术在农业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例如:水稻产量增长中各因素的贡献率是投资科研(94%)、制度创新(29%)、灌溉投资(5%)、价格政策(2%)、环境(-3%)、耕地与劳动力(-22%)、其他因素(-5%)。目前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严重不足(不到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0%),其中仅仅有1%的投资用于推动我国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农业的技术进步,自然难以担负重任。笔者建议,在

农业银行体系中(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设立类似于“助学贷款”的农业科研专项贷款,发挥银行项目评估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农业科研投入,这也是目前可行和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肖国安.中国粮食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篇(3)

以上三个方面都属于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由粮食供求和粮食价格等因素导致的。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是因为收益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介入才能够解决,即将粮食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予以重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不需要政府介入,让市场自行恢复平衡,当然如果出现“蛛网效应”的苗头,政府可以适当调控;对于第三种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则需要政府前瞻性的防范,完善粮食储备系统和流通设施,防止投机性大资本“上山下乡”,扰乱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是指生产能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即是否具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而诱发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耕地数量。耕地数量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有了一定数量的耕地,粮食安全就有了基础。但是有较多的耕地数量,并非就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很多耕地丰富的国家,粮食安全也不能保障。因此,耕地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二是耕地产能,即分析粮食安全问题要将生产条件――旱涝保收的耕地数量考虑进来,考虑耕地的质量。只有旱涝保收的耕地,才能够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旱涝保收的耕地也只是粮食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三是速生粮食生产能力,即如果遇上粮食安全问题,耕地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且迅速种值粮食的能力,其能力还包括速生型粮食品种和技术储备――品种是否比较多,是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四是技术和管理问题,即粮食种子的改良及田间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改革开放50多年,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粮食品种的技术改良而保证的。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生产能力的问题,但是生产能力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而技术条件的改变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判定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将市场性粮食安全问题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区别开来。前者可以通过政府必要的调控和干预予以解决,后者是结构性的问题,短期无法解决。而对于能力性粮食安全问题也要根据其类型具体分析:对于耕地数量,现在关注的学者和官员比较多,但是必须认识到耕地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从粮食生产能力视角来看,必须将粮食安全保障重点放在提高粮食增产技术和改良中低产田方面。另外,还需考虑到即使有耕地、有旱涝保收的耕地、有增产技术也不见得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因为粮食安全问题还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僵化地看待耕地及其数量,不能总是盯着耕地和播种面积,而更应该注重粮食生产能力:一是要保证有基本的生产粮食的能力,严控耕地的非农化,保证农业用地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二是要保证万一出现粮食短缺,能够迅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确保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的能力,即粮食生产的快速应变能力。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只要a-定数量的农业用地和快速生产粮食的能力,任何粮食安全问题都不足为虑。

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意指自然灾害诱致的粮食减产和绝收的粮食安全问题。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更不是同质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是某一个区域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如]998年江南地区的大洪灾、今年西南地区的干旱。二是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比如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因为气候问题而诱致某类粮食产品短缺,从而影响粮食供给结构,导致粮食安全问题。三是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问题,即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粮食产品遭受了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的重大减产。

不同的自然灾害诱致粮食安全问题的程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总体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是短期性的,带来的冲击力度比较大。但是相对于市场性、能力性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而言,灾害性粮食安全问题比较单纯,也较易解决。具体而言,对于局部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可以通过国内贸易调剂或者通过部分进口解决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对于产业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更不足虑,虽然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主食替代率比较低,但完全可以通过国际粮食市场进行调剂,解决结构性供给问题。对于整体性灾害诱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则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启动应急性速生粮食生产机制,迅速生-产速生性粮食作物;二是迅速抛售国家粮食储备,保证粮食正常、稳定供给,平抑供求关系。

篇(4)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27-01

一、粮食安全的内容及其衡量指标

(一)粮食安全的内容

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应该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二)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

粮食安全的指标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4项:1.外贸依存度,如果粮食产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则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比值就称为粮食外贸依依存度。通常认为,该比值小于5%表明已实现粮食自给,既粮食安全水平较高。2.粮食储备水平。在观察期内用期末库存量除以总消费量得到的比值,可以反映粮食供求的紧松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既全部粮食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需求量的17%-18%。3.粮食产量变异系数,一般将一定时期内历年粮食产量的标准差除以相应的平均数称为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粮食安全程度越差。4.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粮食需求,可显著提高一国或一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

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一)耕地面积的减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抛弃土地到相对发达的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大量土地被闲置荒废,耕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受干旱、洪涝、盐碱等自然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在我国现有耕地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

(二)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亿多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广大地方都缺水,黄淮海地区、华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同时,我国北方干旱严重,引起耕地沙漠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

(三)粮食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粮食浪费问题日趋严重

就国内而言,首先全国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率1%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到2020年将预计达到16亿人口,每年口粮需求量净增100亿斤。二是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剧食品的消费数量越来越大。三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十一五末人口的城市化率已经提高到4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商品粮需求每年100亿斤以上。

就国际而言,全球粮食偏紧已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的人口有8.5亿多人,其中发展中国家8.2亿人,转型国家2500万人,发达国家900万人。

在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粮食浪费问题、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

三、我国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对策

(一)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

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要继续加强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建设,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扩宽粮食生产空间,同时注意粮食的节约

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初步建立起发展粮食专项生产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制度,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同时要加强对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结合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现有农田和粮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生产水平。另外,党政机关带头进行粮食节约行动,并且形成长效机制坚决杜绝浪费。

(三)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篇(5)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有史以来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如今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粮食安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农村科学储粮非常必要。

1.何谓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定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各国为粮食安全定义的解读也在不断地变化。20世界70年代,在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第一个相对比较权威的粮食安全定义“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随时间的推移,在1983年,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的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在此次提出了买得起的基本所需求食品的概念,丰富了粮食安全地定义范围,既要确保粮食需求的供给,也要发展经济,保障人们“买得起”所需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地定义扩展,是基于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国家的发展情况考虑,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关注,从改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的角度出发而定义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我国现有国情而言,粮食安全的定义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区别于发达国家。因此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国情,我国粮食研究学者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定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何种不测事件的能力”,我国现有国情下的粮食安全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粮食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日常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就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除此之外,要能够在各种突况面前保障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例如:突发自然灾害、大规模经济危机等。

2.农村储粮现状

在农村粮食储藏过程中,储量损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据不完全调查,平均每户的储量损失率在5%左右,相当于每100吨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就要损失5吨左右,在全国范围农村来看就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会直接影响农户全年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粮食储藏方式,科学合理储粮,是当前农村粮食储备的重中之重。部分地区推出了“丰产仓”的储粮模式,利用农村普遍使用的彩钢板材质,利用其轻便、易得、成本低廉的优势,利用合理的科学设计,制造“丰产仓”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储粮的防潮、密封、避虫鼠等问题,减少粮食损失率。每个“丰产仓”的造价约在1000元左右,在政府现行的惠民政策下,农户需要承担的费用仅为20%,每个仓仅为200元左右,但却有效降低的储粮的损失率,提高的储存粮食的品质。

随着“丰产仓”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不断推行,对农村储粮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效果比较显著的能够将年损失控制在2%左右。还是按100吨算,每户约节省粮食3吨,相当于多开垦土地10亩田地。在当前土地资源有限,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为有效。

3.农村科学储量的意义及作用

部分地区已采用了多种手段对农村储粮进行了科学改进,已初有成效,改进后的储粮方式可有效地降低粮食损失,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多数地区的科学储粮改造工程还得到了政府的补贴,农户仅承担很少的一部分就获得了较大的受益,对“丰产仓”等科学粮仓改造都非常欢迎,对于加快推进粮仓的改进非常有利。与此同时,因为粮仓改造的惠民工程,也一改政府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过去许多人认为,粮食部门无所事事,没有业绩科研成果,对农户生产提高没有贡献。通过科学改进农村粮储,减少了粮食损失,还改善了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提高了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号召力,树立了良好形象。

基于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应对各类突况,在面对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或国内外情况引起爆发式经济危机时能够保障人民有粮可吃,能够在粮食供给方面安全渡过危机。改善农村储粮条件,科学储量能够提高农户的储粮积极性,在遇到突况时不仅能够保证自己的温饱,还能够有余粮去帮助需要粮食的人,也就是“藏粮于民”。增强农村对突发危机的粮食安全应对能力,缓解国有粮仓粮食储备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改善农村储粮条件,还可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老式的农村粮储设备比较简陋,密闭性差,就会导致有漏粮现象,周边会衍生很多虫鼠,就会有一些“虫蛾滥飞,老鼠乱窜”的现象出现。科学储量后,改善了储量条件,加强了储量容器的密闭性,避免了漏粮的现象,也就减少了虫鼠省生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促进了农村村容的治理,降低了疾病的传播机率。

推行科学储量方式,降低了农村原有的粮仓建设成本,改善了储量条件,新型储粮容器防潮、密封还美观卫生。同时制作、维护成本还低,大大降低了农户粮储的年损失率,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结语

全国范围农村的推广科学储粮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原有储量条件,降低储量成本,显著降低年储粮损失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储粮能力是国有粮库以外最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增强农村储粮能力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6)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一)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及发展趋势

1、耕地资源

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我国属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家,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耕地减少是难以避免的。但需要强调的是,保护耕地问题已进一步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规定对占用耕地实行补偿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这些法律规定无疑会对遏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发挥重要作用,再考虑到复种指数的变化等因素,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水资源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60%以上。全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大部分集中在雨季,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且浪费比较严重。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耗水1吨,是先进国家的4倍。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和节约用水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各种节水措施的逐步推广,已经为此开辟了广阔前景,也预示着我国完全有可能把水资源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3、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适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但气候条件中也有不利因素,如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年际降水变化大,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等。近几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每年都在300亿公斤左右,这说明我国至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果能够提高实际光能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幅减少损失,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的供给量。因此,从气候资源来看,我国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科技进步因素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科技进步在我国粮食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1%,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的增产潜力很大。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和一些专家的研究都表明,我国的粮食单产还有约1倍的增长潜力。如果加大投入,开展技术攻关,改良品种,我国有可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粮食总量翻番。

5、其他社会经济因素

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粮食生产除受以上自然、技术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生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政策、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以农村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革,1995、1996年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以及2003年底2004年上半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成为粮食增产的强大动力。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时期,市场粮价下滑,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也是可以加以引导和调控的。今后,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粮食价格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生产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措施得当,我们就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的供给,并把自给率保持在确保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较高水平上。

(二)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1、人口增长

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人口增加将推动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因此人口因素是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国内一般认为,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6亿人,而一些人口学家则认为届时我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只有15.5亿人。这样,我国的人口增长将在2.5亿人以上,由此带来的粮食消费增长量也是巨大的。按人均消费400公斤推算,由于人口的增加,届时粮食消费量将比现在净增1亿吨以上。

2、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经验表明,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都将大幅度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口粮的直接消费比重会逐步下降,间接粮食消费(由粮食转化的动物性食品消费)比重会逐步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将会有所增加,特别是饲料粮的消费会有较快增长。

3、未来粮食消费增长趋势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会大幅度增加,但各方面对未来粮食需求量预测却存在着较大差距。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中国的粮食需求量约为6.97亿吨;而国内一些学者曾预测我国2020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4亿吨。国务院新闻办1996年10月发表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预测,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到13亿人时,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粮食总需求量为5亿吨;2030年我国人口增长到16亿人峰值时,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6.4亿吨。而前两种预测结果明显高于白皮书所做出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人均占有量的估算值较高造成的。从目前的实际消费情况看,我国2000年的粮食消费总量为4.75―4.8亿吨,人均376公斤左右,比白皮书中对2000年人均占有量的预测值低9公斤左右,这说明白皮书中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的预测并不保守,且最接近于实际。因此,可以把白皮书中的预测值作为我国未来粮食需求的上限。

(三)粮食流通发展趋势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流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变化具有引导、促进或抑制作用。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的粮食流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其发展变化趋势将对粮食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1、购销市场化对粮食流通的影响

粮食购销市场化意味着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放开粮食经营,粮食收购主体将实现多元化,粮食价格也将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首先,由于没有了收购保护价和粮食购销企业敞开收购的政策,农民卖粮必须直接面对市场,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将大大增加,这无疑会增大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其次,流通主体多元化和多渠道激烈竞争,可能会使市场粮价波动的频率加快,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走向市场后,也使政府对粮食流通的控制力减弱。最后,现有的保护价粮食库存逐步销售处理后,企业的粮食商品周转库存会大大降低,这将进一步削弱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三年内粮食供求出现紧张,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能够动用的手段只剩下国家粮食储备和进出口。因此,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对今后的粮食储备政策和规模及早进行研究,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城市化对粮食流通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不到40%,如果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上升到55%左右,城镇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吃商品粮的人口和比重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带来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买粮群体的迅速扩大,也可能成为市场粮价波动的推动因素,从而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同时,粮食流通量会成倍增加,大量的商品粮集中进入流通领域,对流通渠道和流通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粮食流通不能及早适应这些变化,就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粮食市场的稳定,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四)粮食进出口发展趋势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食进出口能否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影响程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内粮食供求能否保持基本平衡,以及我国的粮食生产是否具有竞争力。目前很多人认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高于国外,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一种误解。因为国外粮食的低价格是以巨额补贴为支撑的,而我国粮食生产不仅没有补贴,还要支付农业税和各种负担费用。如果美国、欧盟取消补贴,价格就会高于我国;如果我国取消了农业税费负担,国产粮食价格优势就更大了。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国的粮食产不足需,必须依赖进口解决,那么问题就会变得比较复杂。因为目前世界粮食贸易量大体保持在2亿吨左右这个平衡点上,如果我国大量集中进口,受世界粮食增产潜力的限制,将会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这样,一方面将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制于国际市场,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粮价上涨也会增加所有进口国的经济负担,结果必然是害人又害己。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地把粮食进口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且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测,那就不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大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是否进口粮食,主要应看比较效益如何。如果能用进口粮食腾出的土地生产劳动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出口,那么选择进口就是明智之举。对于粮食进口问题应当采取既谨慎又积极的态度,因为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就意味着高风险;而把外贸依存度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并能主动把握时机,适时适量组织进口,可能意味着双赢。

三、关于粮食安全的对策选择

粮食安全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五个统筹”的要求,为今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指明了方向。面临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国内和国际,来考虑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一)必须把严格保护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控制人口增长,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继续抓好“种子工程”,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切实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逐步减轻人口压力。要把这些措施作为从长远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粮食供给,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要逐步降低、取消农业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三)继续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

各级粮食储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新情况,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要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

(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为调节国内粮食市场服务

我们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当进口调剂余缺”的方针,根据国内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根据国内品种调剂需要,及时采取不同的进出口政策,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实现国内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五)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保持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篇(7)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1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及结构现状

1.1 东北地区粮食概况

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粮食产量高而且稳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近八年年东北粮食产量几乎为稳步上升状态。其中松嫩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耕地面积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半数以上。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占东北区玉米总产量的64%左右,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松嫩平原也是甜菜、奶类的重要生产区。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高。

1.2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及结构

东北三省是中国未来30年内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后备基地,该地区的水土资源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配置是重振东北的一项重要任务。东三省2010年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大豆、小麦、玉米。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达到了14.67%,32.8%,37.21%,东三省粮食安全对于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觑。

2 新时期粮食安全有关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粮食总量安全问题,它主要指一国的粮食总供给能否满足总需求的问题。新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即2001年世界粮1R-安全大会提出的“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不仅包含了粮食的总量安全,还包含了粮食的可获性、食品质量和营养方面的安全。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粮1R-概念,谷物主要有小麦、粗粮、稻谷。粗粮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物”我国习惯上常译成 “粮食”。根据东北地区及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结构情况,加入了豆类,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3 东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3.1 东北地区粮食结构不均衡

东北地区水稻、玉米的产量大,占全国产量比重也大,大豆和小麦的产量较低,这恰好与我国不均衡粮食结构不谋而合。小麦适合干旱地区生长,而东北地区水资源丰富,再加上小麦的主要消费地区是黄淮地区,所以东北地区小麦产量较小。东北平原玉米产量最高。玉米之前一直作为牲畜的饲料,但近些年来由于提倡健康粗粮饮食,玉米需求量增加,玉米的产量不降反增。

东北作为两个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其产量与玉米水稻比很低,中国自1996年以后大豆以净进口为主。其原因是由于收购价格低,种植成本高,再加上进口大豆价格低廉,我国大豆受外国大豆的严重冲击,大豆产量不能满足我国工业生活的消费,使得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长此下去,我国大豆价格会被外国所控制,产生粮食结构失衡风险,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种产量的不均衡,会严重制约我国粮食的发展。

3.2 粮食产量的波动

我国的粮食生产波动幅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稳定性也远高于世界。作为主要的粮食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基本与全国一致。虽然近五年来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成上升趋势,但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521.3万吨,产量的波动较大。产量的波动影响到了价格的波动,2009年东北地区粮食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影响了地区粮食安全。

3.3 科技对土地的的开发利用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逐渐加大,近四年来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增长17.4%,拥有的农业机械数量增长26.93%,农业机械化程度发展迅速,科技贡献率逐步增大。再加上近些年来对旱涝及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是粮食产量依旧成总体增长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4 东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解决路径

(1)促进粮食的多元化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稻谷产量高,大豆等产量较低,这些有历史原因,也有市场因素。粮食结构的不均衡危害着我国粮食安全,容易造成某种粮食的供应过剩而另一种的需求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进行宏观调控,出台政策优惠,如对大豆进行补贴,输出大豆种植技术,降低成本等措施,保护东北地区以豆为主的农民的利益,以保护我国大豆的自主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结构呈现均衡发展。(2)加大技术投入,稳定粮食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近些年粮食机械化呈上升趋势,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机械化程度较低,单位产量也不高。因此我国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对农业机械等进行补贴,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传播教育等,提高农民的作业水平。东北地区容易发生严寒灾害等,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威胁,实现粮食产量的平稳发展。(3)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粮食价格波动。根据上述分析,当粮食产量不稳定时,粮食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居民和企业的粮食消费,从而影响粮食安全。对此国家应该加大粮食储备量,当出现粮食供需不平衡时,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稳定粮食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和粮食价格,从而保证粮食安全。(4)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增强地区间合作。东北地区虽然土壤肥沃,但是不是所有的农作物产量都那么高。加强地区间合作,各地区间相互联系,实现技术的交流共享。加快东北地区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加大对外国农业的投资,实现多领域投资多元化。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02-02

云阳县是秦巴山区一个贫困落后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为了保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消除贫困,笔者结合云阳县粮食生产现状,就云阳县粮食安全存在的潜在危机及对策进行探讨。

1 云阳县粮食生产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一是增加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对粮食生产实行补贴政策并减免了农业税;三是大力推广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粮食生产实现科学生产、合理规划,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云阳县推行以上措施后粮食产量连续8年获得大丰收。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达5 500 t,农民人均粮食367 kg,人均纯收入5 430元[1-2]。

2 潜在危机

2.1 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云阳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2.1%,全县荒山秃岭的面积约占50%。由于该县的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量大,径流系数高,平均径流深692 mm,丘陵区在5—9月久晴暴雨冲溅下,形成强大地表径流,紫色土砂页岩(T2S)和遂宁组(T3S)泥岩抗蚀力弱,因而引起严重的砂砾化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24.6万hm2,占土地面积67.1%。土壤侵蚀模数严重区每年达5 500 t/km2,每年流失泥沙450万t,相当于2 000 hm2土地被冲走,致使塘库泥沙淤塞,耕地变薄,可种植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对云阳县粮食增产不利。

2.2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云阳县有134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560 m2,造成云阳县人多地少的局面。此外,随着农村向城市化发展和国家退更换林政策的实行,人均耕地面积将会越来越少,粮食生产失去了土地支撑,潜在的粮食危机迟早会出现。

2.3 农村缺乏劳力,水库年久失修

长江流域横贯县境,流域面积≥100 km2有13条,过境水丰富,地表水量大,人均水资源3 100 m3。由于农业利益较低,农村有38.4万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老妪,挑塘修堰笨重的体力劳动无人干,水利年久失修。全县水利工程9 145处,小型水库154座,山坪塘7 498口,病塘病库占23.1%,灌溉面积减少到1.4万hm2,旱涝保收面积占20.4%。由于水利建设滞后,不能保障粮食持续增长。

2.4 人口科技文化水平低

云阳县经济发展一直落后的根本原因与农民的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根据调查,云阳县人口中大学毕业(包括大专)3.21万人,仅占2.4%,初中小学文化的人口占据主导地位,达83.4%,其余的基本上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农民的文化素质低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影响农机化的推广,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不利,从而制约了云阳县粮食的发展,也阻碍了该县经济的发展。

2.5 自然灾害频繁,污染严重

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由于该县的植被覆盖率低,造成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差,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逐渐增长,特别是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当地旱灾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如2006年夏秋季节连续干旱85 d,其中有24 d温度达到40 ℃,导致当地土壤龟裂,池塘干涸,粮食大幅度减产[3]。

在农业上云阳县每年施化肥24 688 t,喷农药493 t,用塑料薄膜1 175 t,加之畜禽大发展,估计每年排猪粪144万t、牛粪90.46万t、羊粪50.04万t。由于农村缺劳力,大量粪便不能施入土中,造成一系列链式污染,使土壤硬结酸化,土壤重金属铜、汞、镉含量超标,据在彭溪河口采样测定,当地水质为三类,硝酸盐含量达30 mg/L,加剧了面源污染,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对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

3 对策

3.1 稳定播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保障粮食安全是发展云阳县农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经济的手段,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严格执行《国土法》,依法整治非法占用耕地,抛废闲置耕地行为,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持耕地互补平衡,推行冬闲田种粮食和绿肥,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增施有机肥料,以保持耕地总体上动态平衡,质量上逐步提高,确保粮食安全。

3.2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要使农业旱涝保收,必须首先搞好水利基本建设,扩大旱地浇灌。但是目前存在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领导只注重工业园区和城镇化进程建设,忽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倾向;二是农村缺乏重劳动力挑塘修堰,笨重体力劳动无人干。为了解决这2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县、乡领导责任追问制,大力宣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要保证粮食安全,首先要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如果农业滞后,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国家要增加资金的投入,整治病塘病库,力争旱涝保收,确保粮食安全。

3.3 推广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良种良法是粮食增产的载体。解决云阳县134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发展农业的第一要务。以往该县的粮食生产主要是靠施肥、喷药等措施来保证粮食生产,但是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破坏甚大,长期持续破坏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降低粮食产量。因此,该县可以借鉴外国成功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大量选育新的优良抗病品种和超级杂交稻,提高粮食产量的经济效益[4]。目前就全国而言,我国农作物转基因专利不足美国的1/10,因此望科研院校尽快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普及推广到农业实践中去,确保粮食安全。

3.4 推行专业合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目前云阳县农业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封闭式格局下运行,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很难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了解决目前农村缺劳动力问题,不误农时,要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土地入股分红,统一经营,尽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县乡要建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农民进行实用增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农业粮增产钱增收。

3.5 控制工业“三废”直接排放,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为了改善云阳县脆弱的生态环境,首先种树植草、封山育林、绿化荒山、含蓄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增强农业抗旱防洪能力,对工业园区的企业应采取先进工业设备,控制工业“三废”直接排放,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加强《环保法》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广泛推广沼气净化池,实行节能减排。在农业上还要恢复豆科作物面积,多施有机质肥料,搞测土配方施肥,纠正目前大量单独偏施氮素化肥的习惯,提倡生防,减轻化学物质对农业环境和地下水源的面源污染。

3.6 扩大薯类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

红苕、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是云阳县山区农民的重要口粮和饲料粮。一般产量20 t/hm2以上,产量比水稻、小麦高1~2倍,增产潜力大。为了保证云阳县粮食总产持续增长,应扩大红苕和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以增加总产[5],特别要指出的是,薯类作物虽然是粗粮,但是属粮食作物,营养好,能充饥解决饥饿,是保证粮食安全不可忽视的举措[6-9]。

4 参考文献

[1] 袁大海.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6):62-63.

[2] 夏兴成.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10(1):72-74.

[3] 张亚东,唐治诚.云阳县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2):51-53.

[4] 肖连全.云阳县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60-61.

[5] 黄荣.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危机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3):53-54.

[6] 彭新宁.三峡库区农业经济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1, 10(16):37-38.

篇(9)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涉及粮食安全存在四个不可逆转、两个日益加大和一个投入不足。

四个不可逆转:一是人口越来越多的趋势不可逆转。按5.28‰的自然增长率推算,今后每年增加700万人口,相当于增加一个较大的地级城市。二是耕地越来越少的趋势不可逆转。2007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6%,如此发展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将会越来越少。三是人民对粮食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可逆转。四是“靠天吃饭”的农业在一定时期不可逆转。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难以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侵袭。

两个日益加大:一是土地质量下降的幅度日益加大。由于大量的施用化肥、农药,土地日益板结退化。据有关专家测算,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发达农业大国像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质量,采取耕地轮休制,而我国基本是掠夺性生产。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耕地是否存在不毛之地的危险。二是农民种粮成本日益加大,这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和市场失控,当然也有坑农害农的不法因素。

一个投入不足:就是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就拿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亿斤阶段性水平,目前的经济总量(GDP)是380亿元,不足东南沿海地级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20亿元,不足发达地区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是个吃饭的财政,产粮大市、财政穷市,无力对农业投入,就连对国债资金的配套也举步维艰。

分析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结合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发展和谐社会战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最起码也要循序渐进。

二、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保土地稳粮

保土地,就是要保证土地耕种面积,保证土地质量。必须加强行政手段和措施,严格控制占用耕地。我国十五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是条警戒线,必须死保,天字号工程也不可占用和挪用。保证土地质量,就是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日趋板结,地力每年都在下降,要积极采取措施,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重点支持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工程建设,提升扩大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规模和范围,引导农民增加对土壤有机质的投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杆还田、施用农家肥、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同时,要积极地开发可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合并村屯、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居住条件,可取得农村城镇化和腾出大量耕地,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要向荒山野岭要耕地,开发扩大耕地面积。只有保证土地资源,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二)兴科技增粮

一是要大力推广良种,对玉米、大豆等主推品种的良种,要以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榜样,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开发高产优良品种;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启动有机农业基地建设,逐步恢复地力和改良土壤结构。加快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综合治理农业有害生物,倡导生物防治,推进绿色植保;三是要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把那些适应于无土栽培的作物,尽量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减少占用耕地面积,腾出土地种粮食;四是要注重以科技手段对中低产田、盐碱地、沙丘地进行改造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是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要尽最大可能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三)施政策促粮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惠及了广大农民,采取“三免一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这是解决粮食安全制约因素的起步阶段。为确保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上,中央还在对粮食主产区实施保护政策:一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上中央高度集权,统一收缴,集中使用,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逐步缩小省际之间贫富不均现象。这一点,从中国历史上及现实发达国家都有先例。二是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粮食加工规模逐步淘汰和改造粮食粗加工企业,对粮食要扩大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储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为宜。三是全国大局政策。根据三次产业比重和当地资源优势,划分主体功能区,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全国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形成全国一盘棋。四是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对粮食主产区,采取三种渠道,即中央补贴一块、工业发达省份支持一块、地方政府拿出一块的方法来补贴农业,促进粮食生产。五是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稳定农资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

(四)强设施保粮

篇(10)

一、完善粮食收购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民的“收入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制约,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粮食安全”。现在很多农民种粮没有什么积极性,关键在种粮的效益不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三次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但是大部分散户农民甚至连自己的补贴是怎样算出来的都不知道,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粮农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技术推广不畅,种粮效益难以提高,所以有关部门还要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扎实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保证粮食补贴落实到每个农民手中。

有的人认为:按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量对农民进行补贴,更有利于调动那些真正种植粮食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国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有人认为:改成了按交粮量来发放补贴,腐败的空间会猛增,有粮的农民可能一斤粮都交不上去,反倒是那些有关系的粮贩子与有关部门官员,勾结起来狼狈为奸大食其利。农民可能连现在仅有的一点粮食补贴都拿不到,种粮意愿必然更加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得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与农民签订能体现保护农民利益的收购订单。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粮农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搞好粮食收购的前提。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坑害农民利益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民多种粮多收入,从而真正得到政策补贴的实惠。

二是如何稳定农资价格,使大多数农民得益。

稳定农资价格,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完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控机制。

第二方面:强化农资成本监审工作,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

第三方面: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用油的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

第四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农资经营中的牟取暴利及价格欺诈行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储备粮是政策性的计划管理物资,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储备粮在国家需要时,必须要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发生任何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拥有充足储备量

丁声俊说:按照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我国粮食储备数量应该在8500万吨~9000万吨之间,而我国粮食储备数量的安全警戒线应高于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标准线,以相当于全年粮食总消费量的25%~30%为宜。我国粮食年总消费量大体为5亿吨,按此标准计算,国家粮食储备量应保持在1.25亿吨~1.5亿吨。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时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我国经受住了今年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灾等多次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就是充足的粮食储备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储粮损耗和污染,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保证储备粮的品质。

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力度,不仅可以使国家储备粮在储藏过程中的数量损失和质量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而且能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较为顺利地实现轮换更新和保值增值。

加大绿色储粮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建立真正的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切实从源头上确保国家储备粮收购的原粮质量安全。

第二方面: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限制使用各种杀虫剂。

第三方面:确保粮仓及配套机械设备和材料不污染粮食

第四方面:重视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毒有害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技术。

三、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开发无形粮田

据统计:全国60%的粮食储存在农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农户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相对于粮食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粮食的储藏技术落后,农户储粮状况令人堪忧。据调查,每年仅农户储粮损失达1500万吨至20__万吨,造成经济损失180亿至240亿元。因此,做好农户储粮工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四、 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结构,拓宽轮换粮源市场,增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储备体系宏观调控载体作用,保证市场供给,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确保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

五、阻断粮食能源化道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

以玉米为例:最近几年,为了提升其附加值,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扶植,一时间号称东北万吨级乙醇生产

企业达百家之多。这加速了玉米等粮食的工业性消耗,刺激了玉米价格的飙升,不仅如此,现在的玉米加工产品已由淀粉、酒精等初加工向发酵、精细化工产品过渡,目前由玉米生产的产品已有200多种,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因此,可以说玉米价格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在商品市场上造成“蝴蝶效应”。由于能源紧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但应把重点放在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等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而尽快阻断粮食能源化之路。可以说这是保证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对策手段。六、 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卫生安全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三绿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施,逐步构建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质量、认证全过程质量监督标准体系,使得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声誉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技术和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粮油食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原粮及粮油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建康,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粮油食品市场管理和监督体系,不仅要在粮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严格、高质量地实施haccp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在储藏、运输及经营过程也要注意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因素。

2.坚决打击不法生产和销售食品的黑窝点和商贩,进一步开展“放心粮油工程”。

3.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食品安全领域专门人才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检验技术的发展。

4.提高粮油食品安全科技水平,优先研究可靠、快速、精确的粮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

5.大力加强粮油食品生产企业iso9001、iso9002、is014000、haccp体系和gmp、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

上一篇: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 下一篇: 焊接技术的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