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7 16:10: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 CBD)结石约占胆系结石的11%左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 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或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其中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效果好、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人群广泛. 而经十二指肠镜CBD取石以往多在X线透视下进行,我院于200501/200511采用经十二指肠镜联合B超进行CBD取石,效果明显.
1对象和方法
①对象:患者30(男18,女12)例,平均年龄51.6(29~75)岁. 其中曾患胆囊结石已行胆囊切除16例;出现发热18例;黄疸20例. 30例均出现腹痛. 均经腹部B超检查证实有CBD结石和CBD扩张,其中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9例;结石大小约9~19 mm,CBD扩张14~20 mm. ②器械:SSD210DXⅡ型手提式B超,Olympus TJF240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切开刀、导丝、球囊导管、鼻胆引流管及高频电发生器等配件. ③方法: 按ERCP常规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后, 经十二指肠镜选择性插管用注射器从造影管回抽发现黄色胆汁证实在CBD后行括约肌切开术(EST),然后用取石网蓝和球囊导管取石,术中、术后运用B超了解结石情况.④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果
①手术情况:所有患者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均获成功,17例见旁憩室,30例均行EST切开,切口直径10~20 mm,在B超定位下用取石网蓝及/或球囊导管取结石,术后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影,行后下鼻胆引流管引流,50 g/L甲硝唑液每日冲洗2次,临床症状完全改善后拔管,拔管前行鼻胆管胆道造影未发现有结石残留. ②疗效:术后当日,患者腹痛明显好转,次日发热明显好转,1~2 wk后复查腹部B超及肝功能,见CBD平均直径、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明显好转(表1). ③并发症: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经保守治疗2~3 d后治愈. ④随访结果:4 wk后复查腹部B超未发现CBD残余结石. 表1治疗前后腹部B超及肝功能变化(略)
3讨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CBD结石的治疗基本上采用外科开腹探查取石.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开展以来,随着内镜器械及附件的发展、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CBD结石的内镜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外科治疗. 内镜下治疗CBD结石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目前,经内镜切开术(endoscopic papillotomy,EPT)治疗CBD结石的适应证明显扩大. 经十二指肠镜CBD取石绝大多数是在X线透视下进行的,如果病情复杂或者技术不熟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样较长时间的X线照射势必会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 为趋利避害,同时促进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医用辐射)更好地发展,切实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21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2]. X射线照射可引起受照者眼晶状体混浊,混浊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加重[3]. 另外,由于放射线可损伤口腔黏膜及腺体,影响其功能而导致口腔溃疡及口干[4]. 所以如果能在B超下完成此项工作,将会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免受这方面的损害,也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但该治疗方法只适合于在B超下可以诊断CBD结石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岳树强,李开宗,窦科峰,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原因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599-600.
1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核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放射医学的发展,形成了4类放射诊疗活动: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和X射线影像诊断,使医学诊断学、肿瘤学和循证医学等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疾病诊治提供了有力手段[1]。但在获得医疗便利的同时,放射医学可能带来的辐射损害也不容忽视。电离辐射可对生物细胞造成损伤,还可能会诱发肿瘤、增加罹患遗传疾病的概率。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2]。加强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已成为放射医学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大力倡导核安全文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均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法规标准,但要切实到达高标准的辐射安全水平,仅有政策上的手段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表现[3],这种态度和行为表现即指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词的提出源于对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两次严重核事故中人为错误的分析,首次出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986年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的总结报告》(INSAG-1)中[4]。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安全文化》中对安全文化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安全文化的完整概念,强调只有全体员工致力于一个共同目标才能获得最高水平的安全[5]。《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这样定义安全文化,“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即防护与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6]。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放射源安全和防护实践中,是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蓝本,它强调人员的工作态度、思维习惯和组织的工作方法与优先性。在这一标准中强调“应当反复灌输用以支配所有与辐射源有关的个人和组织机构对防护与安全的态度和行为的安全文化”[7]。核安全文化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图1是核安全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及职责,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的结果,它包括相关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决策层。
2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疗行业是电离辐射技术应用广泛的领域,是辐射事故的多发行业,医疗照射是公众接受电离辐射剂量负担最大的人为来源.我国的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服务面大等特点,现在最大的职业性受照群体即为医疗行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大量接受放射诊疗服务的患者或受检者则成为最大的非职业性受照群体。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的数据显示,在辐射卫生被监督的50196家单位中,医疗机构就有46712家,占93.6%。在这些单位中,疑似放射病的人数是490人,其中医务人员就有481人;职业禁忌的人数有1539人,医务人员占88.4%;个人剂量监测超标的人数有801人,医务人员占88.0%[9]。我国1988~1998年发生的辐射事故中80%以上可以避免,不适当的安全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事故的发生[10]。因此,医院辐射安全管理既要切实实现辐射防护,还须关注潜在照射的问题,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医疗辐射事故的发生[11],保障医疗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综上所述,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标,管理和组织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目标,但要从根本上保障安全,最终还要靠自身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不会自然产生和存在,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只有提高从业者和管理者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更新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才能不断创造安全医疗服务的新局面。
3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核安全文化概念已提出二十多年,在核工业、煤炭、建筑业、民航运输业、工程管理、电力等企业和机构得到初步的重视和发展,但在医疗卫生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统一的核安全文化体系,从辐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等角度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也不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3.1核技术的医疗应用专业多,分支细,各专业核安全文化建设差异大。放射医学主要包括放射肿瘤学、临床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诊断学等四大学科,每项专业又有很多细的分支。不同的医学工作在辐射防护和安全要求上各有侧重,且有自己的运行体系。因此各专业核安全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在文化建设统一上必然有一定难度。3.2医院等级不同,工作任务量及种类存在差异,核安全文化建设参差不齐。根据我国的卫生法规,医院实行等级制度,不同级别的医院承担不同的辐射医疗服务工作。等级低的医院辐射工作单一,工作量相对较轻,等级越高的医院所从事的辐射医疗服务越全面,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越繁重。因此不同的医院对辐射防护和核安全文化的要求不尽相同,造成医院间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参差不齐。3.3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存在差异,辐射安全态度和意识水平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教育体制和医疗就业环境,造成医务人员的学历高低与医院级别的高低相对平行,导致不同医院间的从业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其医务人员的再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使得业内员工不能形成统一的核安全文化水平。即使在一个医院内部,医务人员也因职位不同、层级不同、工种不同形成不同的辐射安全态度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有部分工作人员不认真佩戴个人剂量计,认为“没有用”;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嫌“麻烦”、“不卫生”;进行介入诊疗、核医学等高剂量放射操作时认为“反正就一会儿,时间短,没多大剂量”,持有这些思想的工作人员不在少数。3.4上级主管部门对核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足。我国目前针对辐射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已基本健全,也已多方提及核安全文化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总105)《中国医刊》2017年第52卷第1期监管部门多把目光放在场所评价、人员管理、设备检测等方面,对医疗机构核安全文化水平的建设和评价缺乏重视。部分医院的领导层和管理者对辐射安全不重视,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和提高。
4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国家大力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的大环境下,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并积极解决,笔者提出如下几点解决措施及建议。
4.1建立科学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贯彻核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相关放射医学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核安全文化是无形的,但其建设水平会直观的体现在医院辐射安全业绩上,科学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是医院建设高水平核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及有形考核指标。规范合理的操作规范、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可有效规范约束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其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医院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核安全文化水平。4.2重视自我辐射监测,开展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自我辐射监测是医院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的辐射监测能力是做好自身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的前提。辐射监测可分为工作场所监测和个人监测。就放射医学而言,工作场所监测重点关注外照射水平、表面污染及空气污染;个人监测主要关注外照射、内照射和皮肤污染监测。在制订监测方案及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培训相关人员,转变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辐射监测的重要性。医院应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定期检定,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客观,并及时记录,做到有据可循。对于异常监测结果,要积极处理,深究原因,切实解决辐射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4.3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培养辐射安全管理人才核安全文化属于管理的“软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会对医院发展成败起到关键作用[13]。国际经验证明良好的安全文化对保证医用辐射健康发展、减少事故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将具有导向功能、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达到转变工作人员辐射安全观念的目的,带动患者转变辐射安全观念[14]。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可利用宣传展板、宣传画、演讲、培训、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核安全文化建设对医务人员自身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有很高要求。辐射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人的职责,需要与梯队形管理团队进行。建设高文化素养的医院辐射管理人才团队,需要重视人才的筛选,建立规范合理的用人机制[15]。针对专业型管理人才和业务型管理人才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使他们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为医院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4.4转变观念,院领导带头参与核安全文化建设院领导应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着眼于医院效益及业务拓展的同时,带头参与核安全文化建设,积极贯彻国家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及辐射防护工作的政策,狠抓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促进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规范本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以科室为单位,建立以科主任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科室自身的约束机制,提高科室乃至全院的整体素质,减少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16]。
5结语
核安全文化建设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得到医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在实际工作中,应建立科学的辐射管理机构及制度、做好自我辐射监测工作、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核安全文化素养,实现辐射防护目标,保证放射医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欣,邓明卓,刘江.对综合性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31):59-60.
[2]UNSCEAR.Ionizingradiation:sourcesandbiologicaleffects[M].NewYork:UN,1982.
[3]刘长安,王文学,贾廷珍.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发展辐射安全文化[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1):54-56.
[4]INSAC.Thesummaryreportonthepost-accidentreviewmeetingonthechernobylaccident[J].IAEA,1986,5(5):403-404.
[5]INSAG.Safetyculture(IAEASafetySeriesNo.75-INSAG-4)[J].IAEA,1991,7(1):121-129.
[6]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7]19-295-1997.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安全丛书No.ll5[S].
[8]范深根.我国放射事故概况与原因分析[J].辐射防护,2002,22(5):277-281.
[9]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200908/42635.htm.
[10]胡莲芝.江苏地区1960-1993年放射事故调查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1995,4(4):240.
[11]刘长安,贾廷珍,王文学.培育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6):457.
[12]张璐.浅谈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以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管理[J].大众商务,2009(9):91.
[13]张久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绩效[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2):75.
[14]张亚兵,丁牧原.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9):59.
研究所主要开展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放射防护标准的研制、环境放射性水平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放射病防治、核辐射医学救治基地的建设、山东省济南地区环境放射性本底常规监测以及核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等工作。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辐射卫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3年7月,研究所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12年6月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2008年8月获得卫生部甲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11年8月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换证,2012年8月分别通过了卫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延续;2011年8月获得了山东省卫生厅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通过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续展。
研究所对职业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购置超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系统、α谱仪、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6150A/D环境剂量仪、防护剂量仪、中子剂量仪等辐射检测设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先后派出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班,均取得了个人评价资质证书。
研究所发挥科研优势,近几年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各项成果奖10余项。受卫生部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托为国家制修订《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等10余项国家标准,为规范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放射防护评价与检测
科学研究
研究所主要承担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及环境辐射监测方面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订,重点关注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或患者的辐射防护及相关措施,及环境放射性对公众的辐射监测及防护研究。
在放射防护评价与环境放射性监测方面,研究所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水平较高的项目,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研究所制订的《油(汽)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油(汽)田非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国家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余项,对规范核和辐射技术应用单位的放射防护技术与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技术服务
放射防护监测评价科室目前配备超低本底液闪、高纯锗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中子剂量率仪、热释光测量仪、环境X-γ剂量率仪等大中型监测仪器。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科室每年检测工业探伤设备20余台,密封放射源200枚左右,总体看来,由于《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原因,造成卫生与安监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放射卫生监管出现了衔接真空,因为缺少监管力度检测的覆盖率比较低。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是技术服务的主要工作,评价范围涵盖了工业加速器、辐照中心、工业用放射性仪表等。
目前,研究所已经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合作完成了荣成石岛核电的放射防护评价工作,完成了包括齐鲁石化等大型企业放射源的检测工作,多个辐照中心以及工业加速器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
个人剂量监测。配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每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度监测人数达6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的在逐年增加。
环境放射性监测。每年监测济南地区大气沉降物中90Sr、137Cs沉降量、济南地区生物样品中90Sr、137Cs活度浓度和济南地区露天水源水中90Sr、137Cs活度浓度。每年对送检矿泉水、地热水、稀土等样品进行放射性检测、分析。
核事故应急监测。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卫生部召开日本核事故对我国食品及饮用水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会议,由研究所负责山东省食品和饮用水样品的应急监测工作,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上报检测数据,完成了应急监测任务。
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山东省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将于2014年并网发电,目前研究所承担着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连续2年的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负责核电站周围20km2范围内全部水样(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调查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研究所于2004年获得了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作为省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了山东省省直和多个地市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研究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加强与各地市卫生防疫、医疗部门合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获得资质以来,每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5000余人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覆盖了卫生部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所涉及的各种项目。研究所不断的完善实验室,查体项目日趋完善,仪器先进,染色体全自动分析仪能进行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分析;自动生化分析仪可进行肝功、血脂血糖等全套血生化分析,同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测定也处于领先水平。实验室建立了自己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自2007年参加全国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比对,比对结果均合格。
在健康检查过程中,研究所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部分不适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调离了工作。研究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优势突出、科研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医学科研机构。
研究所科研计划项目来源逐步扩大,计划项目数逐步增加,项目级别和经费额均有明显的提高。课题“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课题根据我国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针对济南市放射防护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济南市有X线机进行防护调查测试与改造;拟制《X射线的防护》录像科教片,编写材料,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与环境监测,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成了济南市放射防护6项管理办法与制度,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查体,对其健康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发现的可疑病例均做了相应处理,尤其是提出的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其放射损伤诊断价值具有独见性。该项研究是一项剂量监测、卫生防护和健康调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工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研究所主检医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位进行健康查体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放射线接触史,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每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由主检医师审核后填写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并签名。处理意见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提出对受检者从事放射工作的适任性评价意见;检查结果如有异常,需要复查的,明确给出复查的内容和事件,发现疑似放射损伤的,提示受检者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通知放射工作人员所在的放射工作单位。在工作中,研究所的主检医师随时可以向各类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咨询和医学建议,并接受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检查结果的质疑或咨询,如实向放射工作人员解释检查结果和提出的问题,保障了山东省各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放射性损伤诊断工作
研究所2005年获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近5年来在放射职业病的诊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放射病诊断组成员,承担了4名超剂量受照人员长达30余年医学观察和临床处置工作,积累了辐射损伤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宝贵经验。取得诊断资质以来,先后诊断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等放射性损伤26例,并按照职业病病例报告的相关规定,报送本地卫生行政部门。
加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管的主体由卫生部门转变为安监部门,前期存在的工业企业放射卫生的监管薄弱必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而得到改善。
建议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加强对核和辐射技术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承包经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的监督监测力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放射防护组织,确立放射防护负责人,将安全保管责任落实到责任人。
该加速器总设计师张天爵研究员说,为了在核物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核医学、放射医学等应用研究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并结合大量的强流束流动力学研究结果和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最终将该加速器设计的目标确定为100MeV。而将加速器设计为紧凑型,可保证高流强、高效率,降低建造费用和运行费用。
observation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retired army soldiers involved in the nuclear fo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Xiang-guo , NI Qian-ying ,GAO Shen-y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ollege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31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 status of demobilized soldiers involved in the nuclear. Methods Based on 15 target organs under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the diagnosis of radiation disease, mainly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peripheral blood, total white blood cell in hematopoietic system, rate of eye lens opacity and thyroid nodule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used to be the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the total white blood cells between the retired soldi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Eye lens opacity,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yroid nodul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significant (P
【Keywords】 Chromosome aberration; Thyroid nodules; Eye lens opacity; White blood cells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73-02
应有关部门要求对涉核部队退伍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涉核部队复退官兵181名,平均年龄56岁(45岁-82岁),122名男性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均无射线接触史,平均年龄57岁(50岁-69岁)。
1.2 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1]:使用真空的肝素抗凝采集管采集静脉血3ml,取其中的0. 3 - 0. 4ml 加入到5 ml RPMI1640 培养液中, 37 ℃恒温培养47 h 加适量秋水仙素, 52 h 收获细胞,常规制片,姬姆萨( Giemsa) 染色,采用盲法阅片;白细胞计数采用五分类法,11×109.L-1作为异常判断标准; 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甲状腺;裂隙灯眼晶体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外周血染色体畸变见表1
2.2 白细胞异常见表2。
2.3 眼晶体
受检人员181例,眼晶体混浊81例,发生率44.8%;对照组93例,眼晶体混浊52例,发生率55.9%(参照文献[2])。经统计学处理 χ2=3.065 P>0.05。
受检组根据不同年龄分成3组,眼晶体混浊率各年龄组间比较,见表3。
2.4 不同年龄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
受检人员181例,甲状腺结节90例,发生率49.7%;对照组122例,甲状腺结节67例,发生率54.9%。经统计学处理χ2=0.788 P>0.05。
各年龄组间比较,见表4。
2.5 临床体检结果
体检发现1例甲状腺癌、1例乳腺癌、3例膀胱癌、1例前列腺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结肠癌。
3 讨论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引起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但必须达到相应的累积剂量。涉核官兵只是在可能有一定的放射性沾染和辐射的环境中工作过,并无明确的受照史和照射剂量,因此判定有无损伤较为困难。本文尝试累积剂量有可能达到(较小),对射线较为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变化(容易被损伤),并探讨此批涉核官兵复退后的健康状况。
染色体畸变率是辐射损伤最可靠的指标,在较大剂量受照时早期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多年后仍可检出,但不具剂量-效应关系[3,4]。
造血组织中的白细胞总数是对射线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急性较大剂量受照射时,表现为短暂性上升,而后持续性下降。慢性小剂量持续受照,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的下降。
本文染色体畸变率、白细胞总数受检者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不排除当年现场工作时有差异[5]。染色体畸变存在凋亡、丢失、修复的机制;造血组织也有自我修复的功能。眼晶体和甲状腺也是对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两者均为确定性效应[6]。眼晶体受照累积剂量达到1.5SV时,可产生放射性白内障[7],甲状腺吸收剂量达到0.2SV,可产生良性结节[8],本文受检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均无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表明年龄在50岁以上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组。
此批涉核部队退伍官兵健康体检结果发现9例肿瘤,体检对退伍官兵的健康起着监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祥寿, 张爱珍, 陈杏凤, 等. 60Co 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剂量关系的研究[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5, 14(2): 58-61HUANG Xiangshou, ZHANG Aizhen, CHEN Xingfeng,et al.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ation do-sage and chromosome aberration rate induced by 60Co γ-ray inhuman lymphocytes in vitro [J]. J Zhejiang Med Univ,1985, 14(2): 58-61.
[2] 邢万平, 王图雅.某大型企业放射工作者眼晶体混浊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年 3 月第15 卷第1 期 Chin J Radiol Health,March 2006, Vol 15, No 1
[3] 低剂量受照人员医学效应观察组. 受一次低剂量事故外照射人员4-15年细胞遗传学观察. 辐射防护,1986,6:56-60.
[4] 小剂量效应观察组.过量受照人员照后第7次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550-551.
[5] 纪桂云,王永孝,金璀珍,等.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辐射效应的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420-422.
1资料与方法
1.1个人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1]。采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FJ-427A型微机热释光剂量仪, FJ―411型热释光退火炉;热释光剂量探测元件为中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生产LiF(Mg,Cu,P)粉末,将其封入直径为3mm、长度20mm
塑料管,剂量探测器外壳为长方形塑料盒。 热释光剂量元件经退火处理(240±1)℃ 15min后,受测人员工作时在外衣左胸前暴露位置配戴剂量盒,配戴周期为2个月。本底值采用同批退火处理后的个人剂量探测器存放于实验室内与到期回收的剂量探测器一同测定,测定结果扣除本底值。仪器由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质量控制。
1.2环境监测
工作场所及环境辐射水平监测用美国Victory公司生产450P型X、γ监测仪;有用线束输出量用RD-98,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生产、测试位置及评价标准按《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等要求进行。
1.3体检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除常规检查外,尚包括神经内科、眼科裂隙灯及特殊检查。
2结果
2.1不同年份个人剂量监测
从表1可看出,1999―2004年共监测6 776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11 459.41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1999年的1.98mSv/a,最低为2001年的1.36mSv/a,其中95.29%的受测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在5mSv以下。这表明我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较低,防护较好。年剂量在5~15mSv有249人次,占受监测人次数的3.67%;15~50mSv有70人次,占受监测人数的1.03%;未发现年受照剂量达50mSv者。从1990年起人均年剂量当量逐年下降至2001年的1.36mSv/a[2],之后徘徊至在1.70mSv/a左右。
2.2不同工种个人剂量监测
从表2可看出,受照剂量当量最大的是从事非密封源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为12.71mSv/a,其次是从事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为3.10mSv/a。非密封源放射工作人员中80%年剂量>5mSv,甚至超过20 mSv的平均年剂量限值[3,4],说明现场辐射剂量水平较高,防护条件较差(表2)。
2.3各级医院X射线机防护性能
对112台X射线机进行了立或卧位和环境剂量监测,全部符合卫生标准者定为合格。从监测结果看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X射线机防护性能差别很大,乡镇级X射线机的防护超标情况尤其严重,见表3。
2.4透视防护区、有用线束照射量率监测
本次共监测了51台立位透视防护区和34台卧位透视防护区。超标X射线机主要是200mA以下的机器,有用线束照射量率合格率为80.39%。这些机器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初投入使用射线机,部分球管老化,防护铅挂帘破损,见表4。
2.5环境剂量监测
共监测65台X射线机,监测项目中铅玻璃、控制定均合格,机房门外超标5台(7.6%),机房窗外超标2台(3.08%)。
2.6健康体检
放射人员自觉症状中头疼头晕、易倦乏力、记忆力减退所占比例较高,尤以放射工龄长者居多,<10年与<20年工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皮肤损伤主要表现在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肤皲裂、指甲纵嵴等。B超检查显示为少量脂肪肝,胆囊赘生物。个别人心动过缓。
表6可见,随着工龄增加染色体、晶状体阳性率增加,10年以上3个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同类医院比较,仅2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放射人员晶体浑浊有提前的趋势。
表7中非密封源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均较高,与表2中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一致,与密封源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南通市1999―2004年共监测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6776人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70 mSv/a,明显低于职业照射年剂量限值的1/10,略高于全国监测的结果[5]。依据ICRP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及ICRP 60号出版物的建议,把剂量当量限值的1/10定为记录水平,南通市受测人员的95%均在记录水平以外。说明南通市放射工作单位和个人的放射防护工作做的较好,但仍有少数工种受照剂量较高。我市非密封源主要是气灯纱罩生产,手工操作,仅有工作服和口罩,硝酸钍半成品堆放较多,人员工作时间长,造成个人剂量较高。核医学中ECT分装、标记、注射过程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较大,至使人均年剂量稍高,应加强个人防护。医用诊断中介入的广泛开展,使少数放射人员受照剂量增加[7],一些原非放射人员(内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的加入,使职业受照人员范围扩大,而他们大多未纳入放射人员管理。
我市医用诊断人员中,乡镇医院放射人员健康状况较差,多为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已近30年工龄且机器防护及个人防护均较差,血常规异常和晶状体浑浊比例较高,自觉症状明显[6],应加强其健康监护工作。市级医院放射人员虽占比例大,但防护条件好,几乎全为遥控或隔室操作,个人剂量和体检异常率较低,早期参加放射工作且相关体检指标异常的人员均已退休,是个人剂量下降和体检达标的主要原因。
不同工种中非密封源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率最高,与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相一致,但其他项目异常率很低。从业女性30岁以下居多,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对射线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但该厂人员流动性较大,多数放射工龄不满5年,给健康监护带来难度,也使一些重要健康指标难以继续检测。
核医学中介入人员虽个人剂量稍高[7],但各项体检指标均较好,主要是防护意识强,个人防护到位且放射工龄相对较短。目前加强非密封源、介入人员及乡镇医院放射人员健康监护应作为防护工作的重点。
我市基层X射线机使用单位以200mA X射线机为主,辅以小机型隔室透视,总体防护较差,与武国亮等[8]调查相似。经过前期的综合防护改造达标率较高;大量的放射专业学生充实放射队伍,使我市的个人剂量、辐射防护、健康体检达到较佳状态。近年来机器性能老化,防护设施破旧变形,再加上医院改制等,基层医院总体防护水平明显下降;另外监测机构仪器设备更新,检测精度提高,检测项目增加,也使原来已合格项目检出超标。
有用线束照射量率超标多数为过滤厚度不够、过滤铝片丢失或根本就不安装过滤铝片,导致防护平面超标。
周围环境剂量超标以机房大门和窗外为主,其原因是各医疗单位在建X射线机房时,未能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机房布局不合理,后虽经防护改造合格,但先天不足,且现已变形破损,改造已成当务之急。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① 应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执法力度,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② 对放射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严格实行《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③ 对医用诊断X线机进行影像质量控制检测,及时更新X线机。
④ 重点加强非密封源,如汽灯纱罩生产过程中硝酸钍的控制和防护。
4参考文献
[1]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2]桑军阳,马玉兰.南通市十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2000.7(17):2015.
[3]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4]荆禄伟,张示成.1997-2002年枣庄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4,13(3):192.
[5]张良安.我国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水平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2.12(增刊):6.
陈杞教授出生于1932年,如今已近八句高龄。他18岁参军,在人民军队里成长、学习,1956年毕业于医科大学,之后分配到第二军医大学工作,如今已是享受军级待遇的退休教授。
在军队的医学类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领域都离不开和军事医学的相关联系,陈杞教授在自己的军医生涯中曾先后从事过实验性核辐射病理学、放射毒理学、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和探测,以及非放射性超微量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他还曾担任该校放射医学教研室的教授、主任等职务,是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和校专家组成员,为学校的基础核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代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并对我国的实验核医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多年的军旅和从医生涯中,陈杞教授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核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学事业。因为在专业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他曾历任中华核医学学会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华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学组组长、中华核医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军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原子核学会理事会理事及名誉理事、上海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同位素协会(IIS)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成员(第四、五届)、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华核医学杂志、核技术杂志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编审等职务。
陈杞教授主编的专业学术著作包括《核生物医学》、《实验核医学》等5部,此外还参编了《核科学技术辞典》、《军事医学辞典》等5部著作。他发表的有科技价值的专业论文超过了百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他是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的主要贡献者,并且两次荣立全军三等功,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用心血收获的丰硕成果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陈杞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研制微型化液体闪砾测量的技术,设计和完成了一系列装置及测量方法,检测结果达常规测量水平,大大节省了器材并明显缩小放射废物数量,为此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教授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堂和实验室研究核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发展和创新,但他所做的决不止步于此,而是更注重将研究取得的成果产业化、应用化。让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民众。例如,他与西安262仪器厂协作,成功地研制和生产了细胞代谢快速闪烁计数器,同时还设计了顶管式CO2扑集装置和连动的加温、振动、连续测量系统,形成和生产了配套的试剂和仪器,这项技术于1988年获得核工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他在发光分析和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由此研制成的发光光度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46-04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m。老年人口尤其是失能老人数增长快,规模大,家庭空巢化等将造成社会很大的负担。高龄老年人口已上升到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到3500万,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数规均已突破1亿大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的离退休管理工作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显著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精神追求,物质需求与以前相比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医学类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锐意创新,加强研究,与时俱进。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所属国家级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福利待遇较好,离退休费稳定。但整体人员平均年纪较高,已进入高发病期,生活、医疗难等问题凸显。空巢家庭,人员身体失能的情况普遍。为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他们解决真正的困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不同调查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今后工作思考,创新,探索提供实践依据。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管理范围内的离退休职工134人,以及近年即将退休的职工4人,共138人,占全所离退休职工91%。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收集相关数据,以自评为主,对于一些无独立能力填写的老同志,采用填查者宣读作记录,调查对象口答的方法。
1.3研究工具
我们借鉴参阅国内外文献,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二类指标。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龄,生活水平,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包括居住状况,医疗状况,子女状况等)。二是心理状态(包括心态、儿女孝顺程度、家庭和睦氛围)和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程度(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交流等)以及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等。
1.4统计学处理
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保证统计结果与现实的相对一致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38份,回收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100%。全部测评数据量化后输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统计学原理进行计算,最后又召集相关离退休职工采取座谈会形式座谈,认为得出的调查结果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2.结果
2.1离退休老同志的一般情况
放射所参加调查问卷的老同志为138人,男61人,女77人。正常退休121人,在职4人,内(病)退13人。年龄55岁以下的9人,56~60岁的25人,61-70岁的34人,71~80岁的52人,80岁以上的18人。专业技术人员93人,管理人员17人,工勤人员28人。身体健康良好为14人,较好的为27人,一般的为54人,不太好的32人,需要住院的为11人。放射所离退休职工呈现专业技术人员多,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年龄大、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及以下的占70%。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工作非常艰巨,任重道远。
2.2家庭情况
自有住房的117人,占85%。租房4人,借住房1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51人,空巢家庭39人,独身的12人,与孙辈住在一起的7人。空巢和独身的离退休职工51人占37%,即三分之一多;希望放射所提供志愿者服务,提供心理慰藉疏导。每天都需要的为2人,每月一次需求的7人,半年一次的2人,一年一次的8人。
2.3心理状态
有85%的离退休职工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睦或较和睦,子女孝顺或较孝顺。92%的人认为自己心态非常好或较好。有65%的离退休职工坚持每周进行锻炼。有87%的离退休老同志愿意出行去旅游,地点首选是国内游,其次是天津北京周边游,43名老同志愿意出国游。调查表中,47人为离退休工作处提出的主要建议就是多组织各项活动。退休后每天主要的生活方式,62%的人选择看电视,39%的人主要看书看报,买菜做饭干家务的老干部为24%。生活方式比较单一。71%的离退休同志有事才来离退休人员活动室,每天都来的有5人。
2.4社会环境
目前居住在天津的离退休职工为130人,1人北京,1人四川,4人国外,2人其他省市。对当地治安情况59%的人认为比较满意,小区的居住环境42%的满意度,食品安全25%的满意,医疗服务26%的满意,具体见表1。分析:对社会环境满意的人只有6%,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46%,不太满意的占11%,不满意的占7%。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最不满意,其次是食品安全,再次就是医疗服务。体现了离退休职工比较关心国家发展建设,关注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不满意的地方也应是国家未来需要重点治理的关键问题。
2.5最关心关注的问题
在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其中94人最关注的依然是工资问题,占68%;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是离退休职工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其次关注问题,43%的离退休职工选择养老问题。56%的离退休职工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即儿女伺候或者请保姆护工。再次关注点,29%的离退休职工选择的是医疗的问题。医疗状况中,116人能够自理,占总人数的84%;10人门诊的医保费用不需要动用,43人需要增加很多自费项目。分析: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三个问题都是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渐改善,国强人民才能富裕。具体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要做好参谋助手作用,为所领导献计献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绝大多数离退休职工能够满意,快乐幸福的度过晚年生活。
3.讨论
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人员是个特殊群体,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大多学历和职称较高,长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养成自己特有的职业素养和人生价值观。他们关心政治、勇于接受新鲜事物,重视精神和文化生活。他们与其他离退休职工的最大区别,就是精神生活需求胜于物质待遇需求。所以,根据这个原则,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更重要的要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给予关心,这是做好当前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转型工作的基本要求。
3.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针对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我们要做好相应的政策宣传,以思想建设为核心,让他们安心放心。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2016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养老金由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通过社会保障卡实行社会化发放。很多离退休职工担心以后工资社会化,将和原来的单位完全脱离关系,这样除了享受基本的养老金之外,不再享受原来的福利待遇。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心下来。改革事关每一位离退休职工的实际利益,也关系到事业单位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绝对不是把离退休职工推向社会。改革后放射所加强了对每位离退休职工的服务保障,按照党和国家有关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制定放射所自己的离退休管理制度。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按照“统筹兼顾”去谋划离退休工作,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既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整体各项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高,又要重点解决好个别离退休职工的特殊困难。在部署工作时,既要考虑满足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发展同步。从政治上、思想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3.2激励离退休职工调整状态,做好养老服务辅助工作
上了年纪之后,心态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等等不良的心理,这成为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阻碍。工作中要做到政治上关怀、经济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爱他们。遇到离退休职工看不惯或想不通的事时,可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和志愿者的作用,与之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热情乐观、积极进取。只有学会调整自己,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才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在重大节日前夕,组织研究所领导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对高龄、重病、空巢等特殊离退休群体进行慰问,使离退休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心。
3.3为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搭筑平台
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是离退休干部们晚年生活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幸福指标。兴趣爱好可以使离退休职工充实自己退休后的业余生活,更好地预防老年抑郁症。充分有效的利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适时地将活动室建设纳入研究所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正常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提供给离退休职工一个娱乐的场所,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继而排遣他们因离退休和空巢期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抑郁,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让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更加快乐。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设立一些适宜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要在文化、娱乐活动上努力创造条件。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讲座和多媒体教学,指导、支持离退休职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主动开展有益于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确保他们能够精神充实,生活愉快,身心健康,老有所乐。
【关键词】 就业;发展空间;前景;对策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前景还不明朗,医疗体制政策还不完善,较多医疗卫生单位严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进人,导致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事故频发,同时,部分专业的医学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纷纷提高进人门槛;在这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专科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1 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 个医学影像专科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 人,占35.8%,女生22 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 人,占61.3%,其中女生13 人,男生6 人,县级以下医院7 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 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 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 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专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 人,就业率达到100%。
2 就业前景分析
2.1 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 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 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2 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 年代,电子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 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 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 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 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专科生来解决这种矛盾。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影像专业也越分越细,主要分为影像诊断及影像技术两个专业,目前设有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院校相对较少,毕业生也较少,特别在西部省份的毕业生就更少,那么他们的就业情况就相对较好。
2.3 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对策
3.1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3.2 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X线也叫伦琴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11月发现的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射线,它能穿透木板、衣服和厚厚的书本,但可以被铅板挡住,在电场和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具有物理、化学、生物效应三个特性,医学检查、诊断和治疗就利用了它的这些特性。
其次,如何看待X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接受医疗照射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人每年参加1次体检,而每次体检都会接受至少1次X射线检查。此外,由于放射医学技术发展,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都会增加人类接受的医疗照射年剂量。
在我国,人均每年接受的人工辐射达到0.41mSv左右,其中医疗辐射约有0.4mSv。众所周知电离辐射是有害的,过多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造成人体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的电离和激发作用。电离和激发作用可以造成人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使蛋白质分子链发生断裂,造成DNA和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突变。
电离辐射在人体组织内释放能量,导致细胞死亡或损伤。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并不死亡,但是变成非正常细胞,有些为暂时,有些为永久的,受损但存活着的体细胞繁殖出来的细胞克隆,经过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后可能呈现一种恶变的情况,即发生癌。人体受到放射线的照射,随着射线作用剂量的增大,有可能随机地出现某些有害效应。例如它可能诱发白血病、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低,其危险度一般没有超过目前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在事故情况下,如果人体所受射线的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一些明确的预期的有害效应。如人体眼晶体1次受到2戈瑞以上的X或γ射线的照射,在3周以后就可能出现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人体皮肤受到不同剂量的照射,可分别出现脱毛、红斑、水泡及溃疡坏死等损害;另外,还可能引起贫血、免疫功能降低、寿命缩短以及内分泌和生殖机能失调等。
当人体在短时间(数秒至数日)受到大于1戈瑞剂量的射线照射后,就会产生急性放射病,危及生命;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剂量限值的射线作用后可能导致慢性放射病,造成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全身慢性放射损伤。这种情况主要针对从事射线工作的职业人员,很少在公众中发生,也不包括局部的医疗照射。要降低X线诊断对全民的辐射危害,应从合理地降低个体受照剂量和减少检查频度(指不必要的照射)两个方面来加以控制。这都要求尽量使用先进X线设备及技术,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再次,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X线防护
X线的医用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远远大其其危害,但可造成潜在性危险,X线防护的基本任务就是保障X线工作者和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ICRF将辐射损伤分为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效应,并假定随机效应的发生率和剂量之间存在着线性无阈的关系;非随机性效应可能存在着剂量的阈值,只要将接受剂量控制在阈剂量以下,即可避免非随机效应的发生。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为了对医用X线进行有效的防护,重点应放在对X线机本身的固有安全防护和X线机房的固定防护设施上,因而对X线工作者和被检查的个人防护用品应作为上述固有安全防护设施的辅助手段。
当X线机工作时,机房内外就成为具有一定照射量的辐射场。场内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大小,除取决于辐射场本身的性质外,尚与受照时间,离照射源的远近及屏蔽的程度有关。因此把时间、距离,屏蔽称之为防护外照射的基本方法。可以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前者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线。后者利用X线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一原理,通过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距离以减少曝射量。医用X线是用于医疗目地的照射。因此,在X线辐射场中,受到照射的有X线工作者、被检者,有时还有教学实习人员和陪伴人员等。在设计防护设施时,必须全面照顾,不能只有利于X线工作者,而忽视其他人员的防护。X线检查时虽然被检查者个体所受照射量一般来说不算高,但检查额度人体能接受的人工辐射剂量最多是多少。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规定,对于普通公众,1年的剂量不要超过10mSv,对于医院等场所的放射工作人员来说,最多不能超过20mSv。而1次X射线检查的辐射量,一般只有零点几毫希沃特。但对有些患者来说,根据病情的需要,在一年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接受多次放射性医学检查。但有些人经常主动要求多次做CT等放射性检查,可能得不偿失。这些都可能使受到的剂量超出国家标准。因此,要降低X线诊断对全民的辐射危害,应从合理地降低个体受照剂量和减少检查频度(指不必要的照射)两个方面来加以控制。这都要求尽量使用先进X线设备及技术,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