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5 11:42: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70-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技术教育。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

近几年,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了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在深入分析了职业活动特点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引入了许多源于企业的工作过程或工作情景。开发出大量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训环节比重普遍较高,所需的实训环境成为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各院校为网络实训的环境建设花费了大量财力,但实训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1 现有网络实训环境的问题

在精心进行了课程设计的前提下,实训效果依旧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实训课程开发人员在设计网络互联类课程的实训时,通常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分解成数十个基本实验,每个实验包含很多操作命令序列。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在试验中通过反复键入命令,获得正确结果而强化记忆命令。实验的环境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购买大量低端交换机和路由器,使学生人手一台,购买少量高端设备用于教师演示。另一种是,购买少量高端设备用于演示,学生则使用Boson或PaketTracer等虚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采用这种实验方法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十分有效,但是实验不等同于实训,它不能提供贴近“上班式”工作现场的环境,无法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也不能提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训练。在网络工程、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等其他课程的实训环节设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是为了能让学生体验“上班式”工作现场,很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对应一个企业的基础网络系统,通常在修建厂房、公司装修时就已规划实施完毕,大多数的线缆都已经埋在墙里或地下等,学生即便是下了企业也看不到什么,更不用说亲自实践;涉及到系统维护的许多操作都是需要有足够高权限的账户才可以实施,为了安全起见,高权限的账户通常只是极少数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才能拥有。学生即便是去了一家承接网络工程的公司,但企业肩负着按工期、保质量等一系列责任,很难把关键的任务交给实习的学生完成。所以,结果就是多数学生只能干些表面的、皮毛的工作,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动手实践。由于网络工程的特点,每个单位通常只能接收几名实习学生,几十人的一个班级通常要找几家甚至是十几家接收单位,学生接受的岗位、任务很难保证一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也不能用下企业实习替代实训。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环境建设

为了解决实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实训。实训是在教师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可以将实训分为技能训练、任务实训、项目实训和岗位实训四个阶段。技能训练采用较高强度的重复操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任务实训则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单项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实训是通过完整项目,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岗位实训是训练学生在遵守职业道德、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通常各院校的网络实训环境可以较好的支持技能训练和任务实训,但对项目实训和岗位实训的支持不够,而后者正是典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的实训。为了实现“上班式”的实训,首先实训环境要具备营造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符合企业规范的生产环境中,获得直观的感受,受到严格的训练。其次,实训环境要能够灵活的组合变化,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使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第三,要有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配合,使学生得到良好职业氛围的熏陶。在此,将符合上述基本要求的实训环境称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实训环境。下面提出一个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实训环境建设方案。

3 网络技术专业实训环境建设方案

本方案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将企业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集中在一个实训室。确保全部区域的设计与施工都符合GB50312、GB21671、GB50174等网络工程标准,与企业中的实际工作场景无异,同时避免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尴尬。

该实训室面积约100 m2,根据网络综合设计目标,分为A1~A7共七个功能分区。A1:核心网络区(模拟总部);A2:布线工程区;A3:分支网络区(模拟分支办公室);A4:服务存储区;A5:安全服务区;A6:网络应用区;A7:无线网络区,布置在天花板。另外还包括一堵工程假墙。A1与A3采用光纤连接,其余各区间采用双绞线连接,不同区间从天花板或地板走线,使用部分玻璃地板并打开几块天花板,供学生观察走线情况,如图1所示。各分区主要设备及功能如表1所示。

在这个实训环境中,通过不同区域的组合,可以设计完成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层次的实训任务。通过将职业能力技术化、技术训练任务化、任务完成标准化、考核形式大赛化等手段,让学生由表及里受到严格训练。在实训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按照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建立与实训任务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实训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具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4 结语

本文根据教学改革中总结的实践经验,给出实训环境的建设方案,能够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课程实训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教室大多为本方案的100 m2左右,空间有限。实施时需要考虑将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训任务。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及规划组织。为了提高实训环境容纳学生的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加1~2倍实训面积,作为A3、A6区的扩展。

参考文献

篇(2)

实习的心得体会: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公司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公司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公司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公司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

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做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给自己一个机会会比她们做的更熟练、更出色。

对于如何签发支票,作废的收据、填错的支票怎样处理又回顾了一下,有些细节上的东西以前学时没太注意,等到实际操作上就要犯错误了,签发支票、收据等都要特别信心,要有耐心,不能浮躁,会计其实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看我们如何对待了,我本人比较喜欢计算,喜欢数字,喜欢把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我对会计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做会计。

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以冶金设计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后来由于我的耐心等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帐和总帐等,让我总结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以及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己去判断,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依赖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

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实习期间没有涉及到有关报税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了,应该能学到好多知识,毕竟以前的会计岗位角色模拟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有关税的问题,而在公司中,对会计而言,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实习期间还是学了不少社会知识,要多感谢实习指导人、公司出纳、会计的关照和帮助以及实习指导老师的细心教导,耐心讲解。

篇(3)

思路的程序性

思路,就是演讲者的思维脉络:程序是指演讲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的顺序。竞聘演讲不像一般演讲那么自由,它除了题目和称呼外,一般分为五步:

第1步,开门见山讲自己所竞聘的职务和竞聘的缘由。

第2步,简洁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年龄、政治面貌、学历、现任职务等一些自然情况。

第3步,摆出自己优于他人的竞聘条件,如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既要有概括的论述,又要有降人的论据。比如,讲自己的业务能力时,可用一些获得的成果和业绩来证明。)

第4步,提出假设自己任职后的施政措施。(这一步是重点,应该讲得具体详实,切实可行。)

第5步,用最简洁的话语表明自己的决心和请求。

【专业技术师岗位竞聘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企业领导、专业前辈:

大家好!

我叫xx,XX年6月即将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专业。

得知贵公司正在招聘一名自动化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我就赶来应聘了,虽然我深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内容与招聘要求相去甚远,但我还是满心希望地参与竞聘,理由有三:

一、熟悉公司电气设计的职责范围及设计各阶段任务;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分工;电气专业设计各阶段工作程序等等;能够协同主题专业参加现场勘察。选站、选址、选线及收集有关本专业的各种基础资料(包括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功率因数要求、外部线路走向及当地气象条件等);能够论证供电方案,根据工程项目的用电负荷,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及用电负荷估算,确定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原则,选择变配电所的配置;能够完整的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熟悉各专业接口分工问题,确保分工明确。在设计审核方面,有我师傅和其他工程师负责,确保设计无误。

二、熟悉单位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及检修工艺是我的一个明显优势,我从1996年到单位,从刚开始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运行,至今一直都工作在一线,能够熟练地从事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及预防性试验等,特别是公司从二期工程以来,采用了许多新型的电气设备及全自动微机控制,电气设备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我对电气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及保护等方面都比较熟悉,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知识与能力,经过努力和加强学习我完全可以胜任。

三、在公司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多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在刚来的时候,抚顺项目部的一、二、三厂及洗化厂的污泥脱水工程、高升轻烃项目等设计都是由我师傅设计,我负责施工前设计交底及竣工图。今年的主要项目有:大庆聚南八放水站沉降罐气浮改造工程及大庆南ⅱ沉降罐加气浮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现场试验工程,虽然电气方面的内容工作量不是很大,对撬块内的用电设备配电,但我依然能够细心完成;华锦集团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四台500方气浮及加药系统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等;kbm油田采出水回用蒸汽发生器源水处理中试试验项目,集装箱内用电设备配电,照明、接地等;新疆油田风城油田重32井区1号特稠油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撬块配电及过滤管管线电伴热;陆梁作业区水厂水处理设备优化改造工程,撬块内配电。

四、在目前的企业实践中,专业对口招聘虽是常规,但专业人才的成长和杰出好些都来自专业外的精英。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在灌输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专业基础,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专业理论知识,这是教育的主流,目的是理论灌输和专业素养浸染以提升专业能力;二是教育学生如何利用专业工具(包括文献、著作等)快捷、方便地为现实专业服务以提升应用能力。而好多历史故事甚至当下现实告诉我们,应用能力的快速提高才是职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

五、我认为,刚出校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不管是专业对口的还是专业不对口的,都需要重新再学习,几乎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不过专业对口者有事半功倍的优势而已),而这种学习的效果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绩效可以说千差万别,甚至与专业本身相去甚远的现象都会发生。所以,我想自己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悟性较高,学习速度快,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电气工程师所要求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的专长,把一些电气开发程序等固化成软件,从而为公司自动化专业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篇(4)

“环境艺术是一种综合计划,由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与艺术构想方案两部分组成,细化下来有审美功能计划、使用功能计划等。环境设计是艺术的一种,比建筑规模更为庞大,规划领域众多,和工程比起来极具情感。这种艺术包容了众多的艺术,爱管闲事,是举世瞩目的传统艺术”。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城镇化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市场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师。环境艺术专业使培养的人才熟悉家居装饰设计手段,掌握施工图制作能力与效果图制造能力,具备简单技能技巧与综合预算技能,培育面向多领域,如服务领域与管理领域等专业技能人才。环境艺术是一类系统性新型边缘工程,交叉了多种学科,涵盖了材料学美术等多领域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广度与多样性上,均具有典型性。

二、艺术设计行业情况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层面广泛,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政建设工程大量兴起,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众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专业打破了传统的室内设计发展,变成了当前多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包含了桥梁设计与室外设计等。人们生活和公共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设计不再集中于过去的硬件设计,转变成立多深度与更深意的理解,其中有对人生理和行为等的重视,讲究联想性、美观性和艺术性是行业新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广,只要涉及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均可胜任,如环境景观改造与室内外效果图设计都具有不错的待遇。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就业区域分布

环境艺术设计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取得了质的发展。尤其体现在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上,这方面的社会需要逐渐增长,为此,该专业人才也出现了缺口,社会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以往国内大型美院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开设这门专业得到市场的检验,因为本专业在行业中成本高,为此员工资福利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区域分布及岗位上,可以从事的单位包括装饰公司、园林公司等。刚开始从设计员做起,经过两年磨练,担任高级设计师,一些时候还可以成为公司领导,管理工程,抑或开设自己的公司,在区域上主要遍及上海、苏浙等地,一般发展中的城市均开设了这门专业。

四、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及分析

(一)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具体包括以下领域:企事业单位、三维制作、市容规划、建筑设计等。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均离不开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场所消费档次越来越高,环境设计不再是以往的偏重于硬件环境设计,转变成了当前意义更为广泛的理解,包含了对生理环境、生理及行为等的理解,不仅具有美观性,而且还追求创造性与艺术性,是新融入市场的一类行业。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有着宽广的就业前景,只要是和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多可承担,其中像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等具有着可观的薪资待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如果作为设计师工作转正后薪资待遇在3000 元上下,基本工资2000元加提成,往上没有极限[1]。主任或者高级设计师工资收入在5000~8000 元上下。

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行业可以从事的职业有施工监理,在设计行业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工装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此外,还可以从事新闻出版行业等。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后可以在以下企事业单位中工作,如景观设计工程公司与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或者在一些大专院校从事教育行政方面的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事房地产方面的工作,当然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担任建筑设计管理及城市规划方面的职位。

(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就业分析

就业层面宽、职业人才紧缺、职业优势对比。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市政建设项目兴盛,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均需要此类专业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以往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拓宽到了多种领域,如城市道路桥梁设计及室外设计上,范围广,层面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新的建筑开始增多,城市环境改善是必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炙手可热,是对环境的艺术加工。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建筑与园林环境等。建筑环境划分为室内外环境。环境艺术非艺术视觉而存在,在多种感官方面吸引观众,将观察者所处的整体环境视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拉近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破除了传统审美的界限,让艺术和生活的距离更近一步。一份调查数据表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职位比较受计算机行业的青睐,企业对这种职位的招聘需求旺盛。国内许多计算机行业也来越重视这类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我们生存的环境融入了许多美好,美化环境也是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现状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关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类毕业生成为新宠,市场需求下,各院校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短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迎合了市场的部分需求。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来百人的系部发展成千人,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市场容量毕竟有限[2]。

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层面不广,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岗位来看,多限定在设计师与制图人员上。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装饰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细化开来。一是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师与制图人具有有限的市场需求;二是市场匮乏该专业的工程项目预算与管理人才;新兴的家具和家居饰品设计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为扩招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但并非主要因素。就业难根本原因是由于环境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设计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要求毕业生要具备工作经验,重视应聘人员实际技能,希望新员工能够立刻熟练工作,以创造工作效益。在企业制定的众多招聘标准中,最先看重的是经验,所占比重达42%,其次是技能要求,所占比重达24%,紧随其后的是理论知识,所占比重达18%,职业规划与面试素养所占比重分别为9%、7%。从中可见,企业招聘的是有技能和经验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上岗即入手的要求。部分学校在培养中,未重视对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学生不具备工作经验,没有形成职业意识,尽管一些学生拿到了文凭,然工作能力和普通设计要求相差甚远。

六、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新培养方案

(一)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

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适时调整课程设置,采用“双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取得执业资格证书,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适应工作岗位。在一些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对应资格证课程设置,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工程预算员与项日经理的资格证,为学生就业提供充足指导[3]。

(二)推进高校实验、实践基地构建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训基地建设营造逼真的实践环境。安排《毕业设计》、《餐饮空间》等一些课程;设计专题要考虑企业或者行业案例,以案例开展教学。有效表现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这种逼真的实践环境中接受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学生做完有关理论设计及技法学习后,借助设计有关材料,操作自己的实施方案,将设计付诸现实;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就业的基石。构建科学的产学基地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争取获得企业支持,拓宽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4]。从企业意见反馈中,让学校了解企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毕业生很快融入职场角色,缩短适应期。

(三)以企业为依托,建立‘双师型”师资团队

篇(5)

[作者简介]杨广荣(1978— )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江苏 镇江 2124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38—02

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在专业就业内容上一般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块,室内设计既是一个专业方向,也是一门专业课程,国内室内设计是装饰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四个专业的基础课。以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施工、陈设设计与相关配套等,而室内设计课程是专业方向的核心与基础,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国外,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更多地倾向于视觉传达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与国内高职教育的现状差异性较大,可参照性较小。因此,进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对提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一、高职高专环艺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室内设计通常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约90~120学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室内设计史论、室内空间划分、室内界面设计、设计色彩、风格、不同性质室内空间设计以及室内陈设等。室内设计课程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美术、建筑基础、工艺装饰、人体工程学、材料学、色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室内空间并进行系统设计的工作能力。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多数为五个学期,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结合生源素质和教学模式,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学生的基础能力薄弱。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艺考热”,高职高专艺术类在校生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对于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高考考试内容一般为基础的美术加试,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认识,对室内设计专业缺乏了解。室内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设计、建筑、装饰等领域,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美术和设计基础外,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而这恰恰是高职高专学生的薄弱点。

2.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一些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不够明确,室内设计方面的课程教师引导的多点,学生就以室内设计专业自居,相反学生就以景观设计专业自居,弱化了“一个界面两个就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各大院校室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网络资源的共享,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面,很多学校相互模仿,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上处理不当。其次,各大学校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面缺乏个性,导致毕业生缺乏相对突出的竞争力。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综合性强,在常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否则会使学生学完课程印象不深。从企业回馈信息反映,学生在进行相关室内设计项目时,往往不知如何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操作。

3.课程教学方法定位不准确。当下,各大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多数专业课程都在推进项目化教学、工作室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而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而言,室内设计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有一定的理论性课程性质,而对于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的学生而言,根本不具备室内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条件,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配以相应的案例分析,才能不断积累实践项目操作能力,因此过多地模仿项目化、工作室化等教学模式,不依据自身专业体系的个性化特征,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惘。

4.课程实践环节的缺乏。室内设计课程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特征的综合体,要求学生除具备一定的造型、色彩等能力基础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体验。而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体现为实践教学学时、“双师型”专业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等方面的短缺,使得常规理论教学成为“纸上谈兵”。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这种实践方式在时间上不连续,学生难以获得对室内设计系统的认识;校外企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无法跟踪指导,企业没有接纳和指导学生的义务,部分学生甚至找不到实习机会,因此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这一举措往往效果不够理想。

5.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较“独立”,缺乏相互贯通。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在室内设计课程开设前,一般辅以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制图、造型基础、建筑理论等,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大环境为主,缺乏对专业的考虑,不能顾及后续课程的教学需求,使得各课程相互孤立,导致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整。此外,环境艺术专业在开设室内设计课程时,还开设其他专业课程,如景观设计、观赏植物等相对于户外的课程,但在教学和实践上缺乏一定的协调性,导致同一时间内,学生专业学习丧失方向,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

1.找准课程定位。在找准室内设计课程定位前,必须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讨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终是面向人居环境的艺术设计与技术实施,人居环境从狭义方面讲包括室内和室外,因此,室内设计课程是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面的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往往能够引导学生往具体的职业方向发展。课程应在相应基础课程开设后进行,如设计制图、设计基础、建筑理论等,使得学生在学习室内设计时,能有一定的专业设计思想和基础性知识。

2.依据特色,合理安排课时分配。除艺术类高职高专外,普通高职高专在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时,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较强的职业竞争力。因此,课程教学必须因地制宜,在具体室内设计的课程安排与课时分配方面有以下考虑:

一是室内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安排。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就业方向来看,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室内设计基础理论,同时具备系统室内设计的技能,因此,在室内设计课程定位方面,应将室内设计课程分成夯实基础和综合实训两个阶段,分解成室内设计原理和室内空间专项设计两门课程,前者室内设计原理在一年级下学期或者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为专业基础课程,重点以室内设计基础理论为主,配以专题设计训练,提升学生对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的认识;后者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化或者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团队形式完成不同专题的综合设计项目,系统运用所学各课程知识完成不同性质、功能的室内空间设计。

二是室内设计课程的具体课时规划。以普通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从室内设计基础原理的性质考虑,室内设计课程每周4课时,总计90学时左右,在课时分配上采用“1/2学期的理论讲授+1/2的理实一体讲授+1周的课程设计环节”的形式。第一部分的理论讲授旨在让学生较好地认识室内设计,了解室内设计的任务和工作内容;第二部分的理实一体讲授主要依据相应的专业知识,设计一些室内空间的局部环节,如背景墙设计、顶棚设计等;最后在课程内容结束后,通过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完成教师制定的空间设计,一般以某一性质、功能的室内空间为设计平台,全面地完成某一空间设计,包括室内界面、装饰造型、照明设计等,最终完成平面、顶面、侧立面的设计,以及主背景的设计图纸和相应的空间装饰透视效果图。从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角度出发,在大三上学期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与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专业支撑课程,包括装饰材料与构造、家具设计、陈设设计等,通过结合前面所学课程,融会贯通,开设室内空间专项设计,一般考虑课时90~100学时。在这个环节里,宜采用项目化、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上课过程中,以“案例分析+命题”的方式,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包括全面系统的设计图纸,最后模拟项目招投标的形式进行方案评讲,模拟公司实际业务操作流程,以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期末再进行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专业教师命题,学生单独系统地完成全套设计及图纸。

3.合理使用教学方法。(1)理论内容“实务化”。在室内设计原理基础教学内容方面,以实际工作中的目标任务为行动导向,讲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比较有用的专业理论或者实务知识,应由市场为导向,配以相关设计理论,达到“教而不空,学而不乏”,不空放理论的教学效果。(2)专题内容“模块化”。无论是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还是室内空间专项设计的教学过程,都要将教学内容按照专题分成若干模块,在一些概念性、规则性理论方面,以专题模块化形式的教学,让学生重点认识、掌握相对应知识点的核心内容,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配套训练更加紧密,具有实际生产性意义。(3)项目分析法。 项目分析法适合于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室内空间专项设计内容一般包括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商业空间、办公空间、旅游空间、医疗空间、餐饮空间等不同性质、功能空间的系统设计方法和实践,因此要以项目分析法,结合案例分析,如主题别墅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地铁站或火车站大厅设计项目、某中型主题商业广场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企业写字楼设计项目、主题酒店设计项目、某美容院室内空间设计项目、某主题酒楼室内空间设计项目等,对给定空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通过课堂的案例分析,学生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结合自主创新,较好地完成相关设计。(4)工作组模式实训教学。 在室内空间专项设计课程中,进行项目操作时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以工作组为实践单位;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完成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绘制、技术图纸、设计方案投标解说等一系列过程,教师予以指导,实现课堂项目与企业实际项目的无缝接轨,达到较好的团队训练、团队合作效果。

三、结语

室内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室内设计行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必须根据专业特征以及办学优势、特色,进行合理调整和布局。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市场规则,如招投标的运作、项目操作实务、工程施工实务方面的具体方法与规则等,使课堂项目紧紧围绕企业实践开展。在室内设计课程艺术性设计方面,必须加大学生对文化、民俗、材料工艺、宅配等的认识,提高其对室内设计项目内容的认识,从而系统地学好室内设计课程,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74-01

一、毕业设计创作模式改革需求

为了培养出更多地满足市场需要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改革与调整,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从“展板上的虚拟空间”形式到“实景中的实体空间”的“实景实体实作”创作模式,完成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转型。

二、传统毕业设计――“展板上的虚拟空间”

多数的高职环艺毕业设计课题通常由老师命题,以模拟课题训练为主。老师首先进行理论讲解,布置毕业设计要求,随后学生自行完成。学生普遍没有压力,缺乏有关技术知识的培养,不能从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来寻求解决方案,没有参入项目的真实感受。学生对怎样与客户沟通、图纸与施工的关系、材料与施工工艺等都没有切实直观的认识。造成的结果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对实践工作能力强、专业过硬的人才一将难求;另一方面,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薄弱,导致就业形势严峻。解决的途径是从市场需要出发,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是综合能力运用表现的有效方法,是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体现,学生动手与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

在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这个综合教学环节整合所学课程内容,强化综合训练,所以我们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创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探索出符合我们教学状况的模式:实景实体实作的三维立体创作模式。

三、创新毕业设计――“实景中的实体空间”

与常规的高职院校环艺专业采用设计展板展出的方式不同,以学校展厅环境为毕业设计展示空间,进行“展示化”、“实景化”、“实体化”、“实作化”的呈现。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方案完成了三维立体形式, 突破传统展板、文本等二维平面展示形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院实训室的设备,比如平板雕刻机、激光雕刻机、UV平板喷绘机等仪器,帮助学生打开了创作思路,同时也为学生作品制作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学生变成了在“工地”――展厅、实训室、工作室、材料市场等完成他们的设计任务。

学院展厅由原有单一的展览功能,转化为一个综合的实训基地。学校成为理实一体的大基地,教师成为实训的引导者。在毕业展这个平台,很好地实现了“教室与设计室合一、教师与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与设计人员合一、理论知识运用与动手实践合一”的“四合一”的教学模式。以“装饰设计”为主题,“装饰效果”为目的,注重视觉“装饰化”,强调新奇的概念,寻找不同切入点和新颖表现形式,呈现出前卫、多元化的特质。

学生首先完成虚拟空间的整体设计方案,选取最具精华,最具表现力的区域,进行实体呈现,打造局部展示空间。由于展示区域变小,则展示效果需增强,装饰重点需突出,这是对学生创作过程中提出的要求。

尝试证明了改革效果是成功的。学生作品创意独特,制作精良,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开始逐渐变得有扎实的动手能力,大胆地利用多种材料、材质,研究性、探索性地设计,将学生潜能发挥到极致。制作过程中,也使学院的实训设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实景实体实作创作模式研究成果

(一)强调“综合跨界设计”,增强视觉展示效果

“跨界设计”适应于当今多元的设计风格,学生在毕业创作中应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而不是对专业门类狭隘、机械地理解。环艺方向学生应该强化对二维的形式感分析,以此强化空间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在毕业设计创作指导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二维的平面设计意识,有意识地加强平面版面的布局、结构、色彩、内容等的分析,增强毕业设计展示的视觉效果,强化展示的整体效果。

(二)“艺术与技术并举”、“创意与实用并举”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55-05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三段式”安排: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笔者所在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群(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等专业)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群的模块。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包括专业认知与体验、艺术写生考察、环艺设计工作室、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等环节。作为主要实践环节的工作室,贯穿三个学期(第三—五学期),二个年级(大二、大三)。在全面推行工作室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必修、部分选修、可跨专业选修),考核评价体系,师资的配置不足(十几个工作室同时开设,师资、场地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等。以江浙两省高职院校来说,较为成功的艺术设计工作室运行模式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但毕竟占少数,推广性和实效性还有待验证。反观其他众多的高职院校,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地方性院校,运行工作室模式教学碰到的第一个“瓶颈”就是师资,有实践工程经验的教师缺乏;其次是受众的学生群体面,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小班化教学组织,一般不超过20名学生;第三是工作室实践教学项目缺乏与企业的直接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与企业真实设计过程缺乏对接[1]。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核心课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住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也是确保学生应知、应会,立足社会现实的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特别是学校非重点建设的专业,往往由1~2位专业教师负责核心课程的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对课程的能力目标、项目选题、实施要求、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缺乏有效的规范要求,实施过程松散、片面。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在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性还不够。对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核心课程并没有体现其“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作为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第三模块”,目前的专业实践课教学,对前一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综合、提升,对后一阶段的定岗实习、毕业设计也缺少有效的指引、过渡。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内涵

运行工作室模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技能训练也通过这个特定的教学平台得以提升。而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综合实训,是以岗位群典型综合性技术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而进行的项目教学,是在学生完成单项、单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集中训练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以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课程开发[2]。与工作室模式比较而言,综合实训课程更适用于全体学生,更有利于知识整合和技能综合,更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教学,秉承“开放场地、开放项目、开放实施、开放教学、开放考核”的原则,基于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的工作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如室内设计方向,针对中小型装饰工程公司家装设计师岗位,完成“别墅装饰工程项目”(

括庭院设计)的设计及施工参与的综合实训项目。教师针对企业或职业技术领域的典型设计工作,提炼出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实践[3]。其目的是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的完整训练,以拓宽同一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促成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初步养成,从而缩短学生到企业设计单位工作的适应期。

(一) 以实际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构建实训课程

课程主要针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设计开发开放式综合实训课程。如室内方向对应具体的需求岗位包括: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后期表现、概预算等。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细分的思路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以实际企业岗位工作内容构建课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着重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典型住宅设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如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决策能力、客户的沟通能力、设计图纸绘制能力、施工文件的编制能力、施工的参与及管理能力。除常规的专业能力外,学生也能获取一定的社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协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就业岗位目标,有效缩短适应期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首先面临室内和室外的择业,细分又对应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后期表现、概预算等工作岗位。通过开放式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学生在参与真实的设计过程中,了解了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和发展前景,近可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提供直接的感知,远可为学生职业生涯作引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较明确的岗位认知与规划。 三、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实施

以“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这一典型项目实施的过程为例,说明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总体能力目标

在住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效果图制作、材料与构造、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项目的综合实践,其目的是通过校内责任教师与校外设计公司设计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的设计,使学生在典型项目设计的完整工作过程中获得技能训练。这种在依次完成单项能力基础上的集中实训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技能,更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实习、就业岗位的适应度。

(二)实训项目选题

联排别墅室内及室外环境设计项目,建筑面积基本选择在200~300 m2之间。通常具有客厅、主卧室、次卧室、书房、娱乐室、客卫、主卫、厨房、地下室、庭院、屋顶阳台等典型空间。

(三)项目实训任务分解

实训任务分解的子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四) 过程实施要领与规范

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境、教学组织过程、作业及考核安排等内容见表2。

四、以强化综合实践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从工作室到综合实训,艺术设计专业的责任教师一直在尝试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基本确立了以学校为主导,设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突破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训的诸多不足。

首先是场地,实训场地不是仅放几台电脑、陈设一些材料的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如测绘、平面方案、施工图绘制等),都可以由责任教师和设计公司协商,在施工现场由设计师指导。跟踪参与一个具体、完整的设计,对接有实力的装饰公司,比挂有多少铭牌的“人情”实训基地更有效。

其次是实训项目,改变主要依靠任课教师个人工程项目进行实训的现状(往往还缺乏典型性,与学期授课进度不同步),通过联动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紧密结合设计企业,整个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与装饰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尽可能同步(整个综合实训总课时为76课时,贯穿一个学期)。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熟悉材料和了解基本的施工工艺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难点。在综合实训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学习,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材料市场,抄绘施工图,而综合实训课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单一材料认知到综合应用。在施工现场的阶段性同步跟踪中(实训过程中就核心技能点可多次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由公司施工图设计师现场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构造方法,重点不是创新,而是理解程度。阶段性教学或最终项目作品答辩,引入一线设计师进行指导、评价,校内责任教师

与设计公司设计师共同指导、评定,有效提升学生实训作业的质量。作为学校课程教师与公司项目设计师,对学生实训作业评价的侧重点肯定是有差异的,这是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与实际设计的差距,也是学校教学质量与用人单位期望之间的差距。在课程的阶段评价及最终评定中,更多地引入、尊重公司设计师即用人单位岗位的评价标准。

最后是强化专业师资。高职校内责任教师的普遍软肋是:年轻的硕士生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程实践项目参与太少,这可以在整个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改善。只有参与具体的设计项目和具体的施工过程,教师才能与设计企业的设计师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技能。当教师和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优秀毕业生一起投入精力,把综合实训项目做得扎实、有序时,诸多看似困难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瓶颈”问题,包括实训场地、项目、师资、教学质量评价等,自然迎刃而解。

通过综合实训的项目运行,从专业教师到专业负责人、分院领导,无论是意识观念,还是实践效果,自下而上都达成了一致,艺术设计专业群形成了浓厚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氛围。在学校新一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正式把综合实训作为一门核心实践课程,纳入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两个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训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形成了能力串联、递进的关系,这是一种基于职业能力综合性递进式培养的体系构建。综合实训的前修课程为设计制图、设计速写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室内设计初步、住宅空间设计、电脑效果图、材料与构造、公共空间设计、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而后续课程是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成室内、室外两个方向,以选修课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等。相对而言,设计制图、住宅空间设计、电脑效果图、室内设计初步、材料与构造、工程预算等课程更多侧重于单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等活动以校内课程责任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较封闭。综合实训课程,强调基于完整工作过程(即设计过程)的教学组织,与真实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吻合,既对前修各课程的单项能力有了提升、综合,又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加深学生对设计方向各具体岗位的认知,提升职业技能。

五、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这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整个实训的实施过程,不是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而是设计过程的完整性构建,即资料收集与现场勘测、与客户业主洽谈沟通、方案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效果图制作、工程预算、设计实施与跟踪等一般工作程序的训练,其关注的重点是保证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经验、知识、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责任教师或是主导者,或是企业设计师的教学协助人。在项目实施中,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教学设计,既要尊重学校现有的实训条件及教学管理机制,又要考虑设计公司的工作环境及设计过程。这种融入企业生产要素,强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带有普遍的意义,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可行化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6):4-7.

[2]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3] 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7-50.

comprehensive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 art desig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en jun

篇(8)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65-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会员单位。该校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于2008年6月获批眼镜验光员(高级/三级)校企合作项目。 2009届学生是首批培训对象,截止到目前,眼视光技术专业共有三届近80名学生从该项目中受益,平均通过率达到64.3%。由于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各大眼镜公司几乎都将国内总部设在这里,营业点遍布全市,非常有利于眼镜验光员(高级/三级)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三年来,在总结经验、协调改进工作的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坚持走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优势合作、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致力于实现课程设置技能培训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课证融通,探索课程设置与考证要求相融合

实施校企联合办学,课证融合是关键,也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的主动脉。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拥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3人,每届招收学生30名。另外,学生实习期间企业安排实训带教教师3~4人。专职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4人,拥有高级职称者达到60%以上;有2人是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会员,并获得了眼镜验光职业资格高级技师证书;有1人被上海市劳动局验光职业资格工种聘为专家组成员;有1人是同时具有眼科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证和视光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我们及时捕获行业最新信息和职业资格考证最新动态,将其吸收并纳入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了基于考证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课程与工作过程、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与项目要素的融通。第一学年末,要求学生通过验光中级考试;第二学年,组织学生参加行业技能竞赛;第三学年,开设双眼视、斜弱视处理技术、低视力学、验光综合实训、配镜综合实训等课程。根据考核标准和要求,组织优秀教学力量,专门安排校企合作项目辅导课程,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时间节点设置上,尽量与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要素相接轨。

如从2010年开始,根据“应知”和“应会”指导方针,校企合作项目的考核模式也分为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即新增理论考核模块,考试形式为电脑抽题,时间紧、题量大,给考核增加了难度。我们适时针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并拟定了课程安排表,委派专业教师收集资料,查阅辅导书,分配查题、做题和辅导任务,将考核知识点分解并与课程配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项目实施顺利,课程设置日臻成熟和完善,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我们依据职业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从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修订出发,以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为主线,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纳入课程设置之中,在突出工科特色的同时保持了错位竞争优势。

工学结合,探索专业教学与企业行业需求相融合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职业技术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也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先后与我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有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红星眼镜有限公司、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上海爱尔眼科医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眼镜公司和眼科医院。

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本着“贴近学生、贴近企业、贴近就业”三贴近原则,落实“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习基地”三结合。眼视光专业实验室筹建于2002年,现在已建成四个专业实验室:综合验光实验室、眼镜定配加工实验室、隐形眼镜实验室、镜店仿真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有500平方米,实验室设备资产总值192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价值39万元人民币的捐赠设备,设备总数437件,5万元人民币以上大型设备共计12件。2009年视光实验室获批20万资金,暑假期间基本完成眼视光实验室展示中心的装修任务,新增了“体验式”眼视光实训室,分展示区、接待区、验配区、保健区等不同功能划分,同时也作为校内本专业实践活动地点。目前,可开设实验实训项目数50个,主要有考证实训、验光实训、眼镜定配加工实训,配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

作为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和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会员单位,我们会定期收到行业协会赠送的教学资料。我们力图把最新的眼视光行业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并引入实训环节。通过交替在教室、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教学,使教、学、做连成一体。如从2007年开始,我校与上海强生视光学苑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每年年底派遣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去强生总部进行为期2~3天的全包式免费培训,并进行考核及颁发结业证书和获奖证书。

上海市职业考核培训中心也是我们的校外实训点之一,借助他们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组织每届学生强化现场技能训练,基本可以满足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参加眼镜验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

“订单式”培养,探索技能培养与实习就业相融合

借助企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使以“订单式”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本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每年就业率接近100%,签约率达到95%以上。并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早已被三联、视良等知名眼镜连锁企业提前预订。

本专业学生曾在上海市首届“眼协杯”验光技能竞赛中与来自各大眼镜公司的员工同台竞技,获得第三名并被破格授予技师称号,其重要原因就是教学中实施了技能培养与活动项目的结合和融通,使得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得到大幅提升,给学生就业拓展了极大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0年11月,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先后主动要求来我校为毕业班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面试工作,爱尔眼科医院、宝岛眼镜、巴黎三城等企业也陆续就岗位人才需求情况与本专业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我们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和调查,历届毕业生中有133人接受了调查访问,其中:视光行业从业人数88人,达到受访者的66%;验光师从业人数43人,达到受访者的32.3%;在各大眼镜公司门店担任店长等骨干职务的有 5人;在上海轻工业学校担任眼视光技术教师的有1人;自营眼镜店的有4人;拥有高级验光员资格证书的有77人,达到受访者的58%;在职通过技师资格考试的有 13人,通过高级技师资格考试的有5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2004届到2010届,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高级验光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就业的对口率也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实施校企合作项目以来的2008~2010届毕业生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即取得“眼镜验光员高级证书”的行业通行证,从他们中间涌现出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总店眼镜校配师、上海视良眼镜有限公司技术骨干等。

加强组织管理,探索技师学院统一

指挥和各专业具体分工负责相融合

学校专门成立技师学院,校长任理事长,各学院院长任理事,各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任负责人和联系人,协调分工、统筹安排。

我校理学院从院领导、专业负责人、联系人到专业教师都对技师学院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专门的工作时间节点表和任务分配表,详细到每一次走访企业、每一份表格资料的提交,责任到人,尽量做到不延误、不扯皮、不懈怠。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也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将走访企业等有关合作项目推进和实施的工作环节纳入二线工作量进行考核。同时,密切关注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定期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来校做专业讲座,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

同时,在制度和措施上我们也及时跟进加以落实和保障。如2010年校企合作项目对学生实习环节有了新要求,新增“学生在协议企业实习期需满60个工作日”的规定,并且要求学校项目负责人按月上网登录输入实训信息。针对这一新要求,为加强对实习环节的管理,我校及时制定并颁布了《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定》,并与企业人事部门进行沟通,与学生就下企业实习注意事项签署《实习安全承诺书》,并将实习表现、企业评价与“毕业实践与制作”课程学分挂钩,该举措得到协议单位的一致认可。

2010年,上海市对各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更为严格、监督更为到位、执行标准也比往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促进培训项目质量很有帮助,不但派遣检查组来学校整体抽查校企合作资料,专门召开检查工作会议,而且派出两路督导:一路赴校企合作协议单位与企业带教教师、实习学生座谈访问;一路来学校通过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与指导教师座谈,与项目负责人访谈,进行关于项目报名培训、收费情况、课程安排、考核等各方面具体工作环节的审查。

结语

校企合作项目对规范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促进招生与就业等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通过学校与社会、课程与考证、专业与行业、学习与岗位的相互接轨和相互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零距离”,对学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

参考文献:

[1]黄冬梅,汤天啊.基于“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3):68-69.

[2]李志强,匡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教育研究,2011,(3):8-10.

[3]潘红艳,陶剑文.以项目为核心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7):14-15.

[4]王学成.试论工学结合情境下的职业能力分层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13-14.

[5]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

篇(9)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和《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等都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实践育人的高度。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研究生是培养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技术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硕士研究生水平的高级管理人才,从而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掌握系统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该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一、强化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无论是招生总规模还是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2011年研究生招生达56万人,在学研究生165万人;普通本专科680多万人,在校生23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亦即毛入学率今后年平均至少提高1.5个百分点,每年毕业生将达1000多万人,这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将更趋激烈。目前我国有130所高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社会发展转型,对应用性人才需求强劲,也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第8条中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第9条中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创新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技术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不断交叉、融合而设立的,按教育部对该专业的描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的生产、流通及应用三个部分。技术的生产主要包括开发与管理、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等;技术流通主要包括技术转移的方式确定、途径选择、效果评价等;技术应用既包括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的应用,也包括技术在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因此,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从事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国民经济部门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现状,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和灵活应用知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财经类院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就总体而言,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理工类院校明显高于财经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在课程和课时分配上重理论,轻实践

财经类院主要依靠其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优势设置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虽然各校有所差异,但大都集中在投资融资决策分析、资产评估与产业重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技术经济评价与管理、项目投融资管理、资产评估及管理、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其所涉及的技术是“软技术”,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或管理中的问题,很少讨论产品开发、生产、运输、储藏等“硬技术”的创新及管理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和课时分配上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课程、课时分配明显不足。

2.在实践教学内容上重课程实验,轻技能实训和科研训练

篇(10)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工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具体职业岗位有很多,在国内目前还没有真正完全明确的划分体系。但是,不论是如何划分这些具体的职业岗位,这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工作都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出了鲜明而强烈的实践特性。以室内设计工作为例,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各种相关的专业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必须能够在具体的项目现场对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做出虽然是初步但却必须是正确的判断。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边缘学科和交叉领域很多,很多又都是新兴的学科,既有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知识,也还有很多需要探索、总结、积累的实践知识,这就决定了这个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而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特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掌握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职业工作的实践特征和知识内容的实践特征,共同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也一定是要在实践中进行的。这个专业的学习,无论是感性认识的积累还是理论知识的理解,无论是动手技能的形成还是想象思维的塑造,都是无法离开实践环节的。我们常常会说某些学生“眼高手低”,这其中就有实践性环节脱节的问题。

二、实践环节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实践性环节。从培养目标来看,动手型人才充分说明了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实践性环节的必不可少,动手型的人才必须在不断的“动手”之中才可能成为“人才”,而不是“动口不动手”的“秀才”。只有通过各种必须的实践性环节的学习,我们的学生才能掌握各种专业的实际技能从而踏上社会职业岗位进而为社会发展服务。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必然要求实践性环节。德国机床制造协会所开办的职业学校,一方面聘请相关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到学校来任教,另一方面把学生送到各个机械制造和加工企业去实习,由于这样的职业学校从本质上是各个企业联合出资所办的学校,所以各个企业非常支持这样的培养模式,积极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同时也积极安排带教教师辅导来企业实习的学生。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必然要求实践性环节。社会和市场对毕业学生的认可,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是否已经基本具备了某个专业所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这样就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以学科为本位还是以能力为本位?相信还是会通过一定的实践,逐渐打破旧有的一些束缚,最后采取实践性环节的方法来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环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1.高职环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框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在实践环节的开展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要么重复重叠要么相互脱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指导框架来组织我们这个专业教学中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就环境艺术专业的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来说,开展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感性认知实习——情景模拟实习——顶岗商业实习”这样一个逻辑框架。以这样的实践指导框架展开的教学工作,在进程设计上必然会表现为“工学交替”,在组织形态上必然会要求“校企结合”,在实际效果上也必然能实现“双证融通”。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指导下的实习实训是行之有效的。

2.高职环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途径。校企联动、产学结合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事实上,实际操作这一点远比认识到这一点要难得多。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给专业教学定好位,组织制定和实施专业实践性教学;二要充分运用好学校已有的资源,避免出现用有限的校内资源重复市场和社会已有的公共资源的情况;三要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以项目合作、开展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四要积极提升自身在行业和市场里的知名度,加强自身的品牌号召力。

3.高职环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方法。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打分,就决定着学生朝着何种方向去如何努力。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应从学生的动手能力入手,主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从而形成可量化的评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3).

上一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下一篇: 幼师教师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