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2 14:5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

篇(1)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深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对高校指导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高校毕业生民族、性格、爱好等差异巨大,生活阅历不尽相同,所需职业岗位以及自我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好的咨询、指导及帮助,就必须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基础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达到帮助毕业生就业的目的。此外,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凸显职业指导效果,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指导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能力。(2)坚守职业道德,保持良好职业作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为教育事业做出无私的奉献。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开展学生职业指导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指导关系的前提。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观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好的开展。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同于普通教师,需要其具备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责任感,及对自己岗位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只有积极投身于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掌握学生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学生,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切实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指导人员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保持良好的职业作风,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现状

(1)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略显不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普遍趋于年轻化,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和系统、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从而对指导工作入手困难,影响指导效果。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学院职业指导人员共21人,但经过培训获得指导资格的人员只有4人,这表明,专职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且受专业培训人数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指导效果。(2)从事专职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目前高校中,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属于高校管理人员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而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所占比例偏低。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该校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只有2人,2011届毕业生1286人,这种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而且,多数高校把指导人员列入管理岗位的行列,将指导人员的工作简单地看成事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的工作,有的学校甚至把职业指导统归在学生处。对专职指导人员的工作不够重视,未将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中,忽视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设、发展和研究,这种状况往往造成专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工作量大、业务负担沉重、职业指导工作总体质量难以保证。(3)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目前高校中的职业指导人员,从总体上看专业能力明显不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对就业形势的预测与分析能力不足。对于当前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对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有详尽的了解,同时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针对已经了解的事实,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但就目前而言,一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对当前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分析不透彻,不能很好地预测就业形势,因此在进行职业咨询和指导的时候,难以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科研攻关能力有待提高。从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工作的主要方向来看,重在对学生就业事务性方面的指导,而参与的相关课题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科研方面的薄弱。并且,多数高校指导人员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开展咨询与指导工作,给予学生有效可行的建议和帮助,而进行相关的科研并不是自己的任务,这种心态造成他们在科研成果取得方面进程缓慢。这反映出当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重视指导而轻视理论及科研发展。

三、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职业指导人员在职培训。第一,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高校要创造条件,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及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指导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系统性、连续性地灌输给职业指导人员,达到指导人员对知识的合理组织和综合运用,拓宽指导人员的知识面,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第二,针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咨询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培训。通过培训,让职业指导人员了解人员素质测评以及人职匹配理论的基本内容,引导职业指导人员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并结合所学专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要针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形势分析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的现状,进行就业调研培训和实践性探索。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提高职业指导人员收集、综合分析、处理就业信息的能力。第三,培养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调研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现状、发展前景、用人计划、所需毕业生素质等要求,从而作出合理的分析,结合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校的工作计划,并且按照计划进一步落实。第四,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定期选派部分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工作或学术交流会议,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组织这些指导人员进行考察和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队伍的结构。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水平,增强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推进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2)加强对职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当前实际情况,各高校应尝试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解决专职职业指导人员紧缺的问题。高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尚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学校在聘任的标准上最注重的是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熟悉学生工作,这与过去单纯地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的传统有一定关系。在今后的指导人员引进工作中,可以考虑聘请社会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企业人、以及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作为学校职业指导师资的重要补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历,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方向、行业发展特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求职过程中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实现高校职业指导水平的总体拔高,也能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展开。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自身职业素养,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指导水平,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满足其职业指导需要,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走出困境,更好地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跃辉.浅谈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J].改革与开放.2009(4)

[2]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3]董树理.高校辅导员工作新途径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篇(2)

就业指导是指根据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力求就业者与职业相匹配的教育过程;而高校就业指导则是高校就业指导员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其选择合适的用人单位,并提供就业中所需的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就业的过程。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具备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1、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就业指导人员应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并帮助其实现职业发展。以人为本是就业指导人员素质要求的先决条件,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理念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业指导人员要在充分了解求职者个人基本信息、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技能特长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求职者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有个性特点的职业设计、指导和帮助。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职业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不能因为紧张的就业形势而发生偏移与动摇。正确而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职业定位与择业方式。拥有正确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才能从容地选择职业,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用有利于成功的职业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都能从工作中发现其中的价值和乐趣。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对咨询者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先保证自己坚持正确的职业观才能对咨询者产生有益的正影响。

3、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积极主动、态度认真

就业指导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就业指导人员积极主动地配合咨询者完成。就业指导人员应主动向学生解释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程序、局限性及服务对象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要主动告诉服务对象自己所处的真实状况,就业指导的局限,甚至是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这是负责任、态度认真的表现。就业指导人员要有一种信念: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要积极主动地付出和奉献,要给人以安全感,对学生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就业指导者应具备先进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

1、完善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结构

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广义的就业指导,则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拥有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知识。在生活中,就业指导人员应学习有关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根据就业指导内容和特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了解理论知识来熟悉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相关理论和社会职业分工及发展的相关理论,做到在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社交礼仪与沟通交流等方面,针对求职者的个性发展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1]法律常识也是就业指导人员必须了解的知识之一,这是为了使就业指导人员在指导帮助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该多多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管理规定》等相关条例,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与时俱进,关注职业需求的特点和变化

就业指导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没有前瞻性,指导工作就无从谈起。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超前筹划,教育引导求职者顺利就业。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信息和趋势的把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总用一个思维模式、一种眼光来看待就业工作,就会误导咨询者。发展趋势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结果。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要随时关注职业需求的特点和变化,积极研究,善于把握经验和规律,及时准确地向求职者提供指导性信息,从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耐心倾听咨询者的倾诉,准确提取相关信息

就业对每个人来说可能会决定着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状况,所以如果有咨询者询问相关就业的问题,就说明其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的确是存在很大的迷茫,向就业指导人员求助,首先说明求职者尊重信任我们就业指导人员,所以作为就业指导人员最重要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尊重求职者,要能够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在耐心倾听咨询者的倾诉之后,要通过认真分析,在头脑中获取关键信息,提取出咨询者的求职意向,具备能力,适应职业方向,要想从事某种职业还需改进的方面有哪些等等,这一系列信息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然后与劳动力需求市场这个系统进行匹对,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过程提供有效信息。[2]

2、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人员要尊重差异,不得因为服务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视服务对象,而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背景提供不同的服务,做到尊重差异。首先,要积极理解、接纳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其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开展就业指导,例如对大学生就业来说,要从长远的角度积极促进其改变,而不是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脱离服务对象的个别差异来谈就业指导,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忽视学生自身的需要,忽视人权的尊重,就不能体现人性化,这就是一种歧视。显然,把尊重差异作为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正是为了强化尊重人权,更加坚决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

3、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我

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就业指导中,圆满的完成各项工作,就业指导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建立在一个较强的逻辑思维体系上的。工作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要将理论真正的落实到工作的每时每刻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工作、学习永无止境”的工作理念,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要做到工作上的创新,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要形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要做到学以致用,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高度重视对分管工作、本职工作中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荆秋慧.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必备素质及其培养.就业调研,2008.12.

[2] 范泽瑛,王尔新.试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6.

篇(3)

根据教育部网站2012年11月24日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指导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要继续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由此可见,就业指导工作已日益受到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就变得愈加重要了。

有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高于本省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同时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指出“我国高职教育不能仅满足于高就业率,下一步努力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就业质量。”可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而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与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1.人员配备不足

2007年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各类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为1∶2000-3000,而2005年,这一数字为1∶1500。上述比例距离教育部下达的1∶500的指标相去甚远。高职学校的职业指导人员的师生比甚至低于平均值。由于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职业指导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职业指导工作不能有效深入开展,更谈不上职业指导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2.人员构成复杂

各高职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有的是由学工人员担任,有的是由班主任担任,还有的是由德育课任课教师担任。且职业指导人员大都是兼职、临时的,没有一支专职的、有组织的、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

3.专业化水平较低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认定也就是近些年来才开始的,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还不具备职业指导资格。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所具备的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大多是凭借自学、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是参加一些零散的培训,缺少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其专业化水平整体还较低。

4.职业素养整体不高

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由于专业化水平较低,高职院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都是自发成长,在职业素养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1.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及提升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较高,但就业质量却并不高。学生由于普遍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和自身的学历水平不高的问题,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有的就表现为生存型就业,即能找到工作就行,他们找的工作工资待遇一般较低;有的表现为盲目型,即随便找个工作,不满意就换,时间不长就频繁地更换工作;还有的表现为依赖性,即依靠学校的推荐或者是亲朋好友的帮助,没有主见。总之,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缺少规划,这也极大限制了他们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

2.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向的指导作用

在系统的职业指导下,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自己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职业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他们将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有助于目标实现的知识。在目标激励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将大大提高,将不再虚度在校期间的宝贵学习时光。

3.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学历水平不是很高,但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指导应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职业生涯。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早规划,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绘制一幅宏伟蓝图,并帮助他们设计一条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

职业指导能够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方面,要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团结协作,热爱学生,有积极帮助学生的工作热情,并有高尚的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格品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一个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还应具备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高职校职业指导人员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结构,比如具备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具备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预测能力。

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

1.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关心学生成长,有研究学生的热情。职业指导人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把服务对象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服务对象,要尊重其人格,尊重其情绪体验,尊重其个人选择。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职业指导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归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出发。因此,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必须充分地认识了解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热情走近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调研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连接着学生和用人单位。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要立足学生,还要面向社会需求。所以,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还必须走出校园,及时调研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指导的时效性、针对性、有效性。

(3)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前沿知识,积累经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是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职业指导人员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坚持自我提高,不断提高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其次,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是为学生的求职就业提供帮助的人,应当是学生值得信赖的人,应当给学生以安全感,这也需要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最后,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高校要加快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职业指导质量的提升还有赖于职业指导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从而不断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团队协作,共同提高,与专业课教师加强协作。高职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是孤立的,由于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和各部门的协作,增强对专业的了解。了解各专业的设置及其对应的职业群、岗位群、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使职业指导落在实处,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5)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职业指导人员要具备复合能力。职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与不同学生打交道的能力。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主动学习,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职业指导人员还应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学习一定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2.高职校要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人员的管理机制

(1)促进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队伍建设。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优秀教师吸纳到队伍中来,集中力量把职业指导工作做好。

(2)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提供培训提升、交流的机会。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不仅依靠广大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的积极努力,还有赖于学校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使培训系统化、制度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提升以及交流经验互通有无的机会。

(3)建立健全职业指导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是“兼职”,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岗位也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缺少具体的考核体系,也影响了就业指导人员的职务、职称晋升。如此,要加强高职校职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从职业指导效果上进行评价,从社会反响角度进行评价,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上进行评价,从学生及其家庭反馈角度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总之,评价做到要客观、全面、公平、公正,能够以评价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更好展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则有利于提升职业指导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增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价值感,从而促进职业指导人员自发提升职业素养。

3.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和高职院校的协调合作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应以其自身努力为主,但还需要学校的激励扶持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锦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思路[J].江苏高教,2005,

(2):115.

[2] 张晖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

2005,6(1):78.

[3] 周红,周燕.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

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3):23.

On Promotion of Career Guidance Staffs’ Professional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篇(4)

摘 要 本文基于医学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诸多实习医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基本情况做出调研,分析出当前实习医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现实状况,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缓解目前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高校培育具有高文化道德修养的全面优秀医疗人才构筑理论基础和创新平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道德 人文素养 医患关系 实习生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19

On College Intern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Statu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YAN R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5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human sciences, the humanities by many intern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basic conditions to mak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terns human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reality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ease the curren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strengthened. Universities have a high cultur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outstanding medical personnel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novative platfor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humanities;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terns

0 引言

人文素养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职业道德则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素养与品质。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完善,不但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事业时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向一名医生转变的过渡阶段,是人文素质形成与职业精神树立和巩固的时期,也是最佳结合实践的教育引导时期。培育具有极高文化道德修养和优秀人文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和医疗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20名实习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4份,有效问卷102份,所得数据用EXCEL2007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从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平时对医师执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关注的实习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1.76%,有时关注的占总人数的32.35%,很少关注的占3.92%,不关注的占1.96%。在人文素养方面,有59.80%的被调查者认为医生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社会学常识对救治患者帮助很大,31.37%的被调查者认为帮助比较大,8.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小的帮助作用,0.00%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帮助。在我院实习生对目前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总评价中,认为体现优良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4.71%,认为体现比较好的占38.24%,认为体现一般的占46.08%,认为基本无体现的占0.98%。

2.2 实习生职业道德的基本情况

(1)实习生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的自我评价。通过调查,我院实习生在医院实习和工作中,有26.4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方面做得非常好,能时刻为病人着想,能做到治疗上的帮助与心理上的安慰相结合,有56.8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到比较好,有16.67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不尽如人意。

(2)实习生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显示,有41.1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廉洁自律、恪守医德方面做得非常满意,能严格自律,严格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无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有5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比较好,认为做到一般的占5.88%,0.9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不能遵守科室对实习生的相关规定,常有迟到、早退、无故脱岗现象。

(3)实习生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42.1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优质服务、医患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谐,经常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能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有50%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做得比较好,有5.88%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能做到一般,有1.96%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得还不太好。

(4)实习生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的自我评价。在被调查的实习生当中,有39.2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严谨求实、尽职尽责方面做得非常好,能做到态度严谨、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勤学好问、慎思勤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修养,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占50.00%,认为做得一般的占8.82%,认为做得不太好的占1.96%。

(5)实习生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33.33%的被调查实习生认为在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方面做得非常好,能热心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能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活动,认为在该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占44.12%,认为做得一般的占19.61%,认为不太好,从不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占2.94%。

3 实习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现状特点

在繁琐的临床医疗工作环境里,对初到临床、业务生疏的实习生会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他们往往会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认为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增加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对构筑良好医患关系有非常大的帮助,这说明目前实习生对医学人文素养有着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在思想意识上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在观念层面上已经超出了一些临床执业医师。

有超过半数的实习生对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重要性有着足够的认识,但是在职业道德实际体现和人文素养综合评价方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能够达到良好的标准,说明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原因可能在于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进入医学校园比较晚,实习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实习机构对此方面监管不够完善,实习生的自律性不够强等。

4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对走出医患关系困境的影响因素

4.1 道德因素

每个人都有被礼貌对待和被尊重的权利和需要。尊重病人的选择,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摆在首位,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为患者提供好医疗服务的基础。医师在尊重、严谨、礼貌、奉献等道德原则下救治病人,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不遵守职业道德也就是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是造成医患关系困境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改善医患双方不和谐的局面,首先要在职业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给医患之间创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

4.2 情感因素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讲究礼节和情感的民族,与人打交道就更离不开人情二字。根据医学心理学理论,人渴望受到爱护和关心是一种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匮乏,则容易进入一种低落抑郁的状态。情感因素是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中的重要因素,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精神打击、经济压力、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磨难时,更加需要他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在自己身上倾注更多的关怀和安慰。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有着极高的人文素养和交际能力,抓住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用情感和仁爱呵护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4.3 认同因素

目前医生与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相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主动被动型,这种类型就是医生说一不二,病人处于相对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第二种是引导参与型,也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大夫所采用的类型,相对第一种类型这种方式更加能让患者接受,但容易引起价值观的冲突;第三种是共同参与型,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类型,医生与病人携手共渡难关,这种方式需要患者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所以认同因素也是消除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只有病人了解疾病,认可医生,才可以让病人与医生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抗病魔。

4.4 沟通因素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沟通技巧主要从沟通的态度,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效果这四个大方面来衡量。沟通态度做到主动,热情,诚恳,耐心,理解患者,能让患者感受到医师是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沟通方法可以做到耐心细致,用词准确,在充分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下,做到更充分更准确的交流沟通。对沟通内容,要做到规范,详实,让患者真切感到对医师的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沟通的效果是检验沟通技巧的最终标准,也就是通过交流,赢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充分理解和认同,帮助患者克服恐惧与疑虑,沟通效果越好,患者的意见就少。

5 结论与建议

大部分实习医生对提高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表示关注并在思想上认识到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是救助病患、创建良好医疗环境的助力因素,认为目前医务人员在遵守医德医风和体现人文关怀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要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首先还要从医务工作者自身做起,即更加严格地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讲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传播一定的医疗科普知识,给患者适宜的人文关怀,同时了解相关法律常识,学会保护自身的权利,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014年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实习医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对医患关系影响的调研――以郑州大学第一附为例;项目批准号:14YD00601Z

参考文献

[1] 彭丽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D].西北医学教育,2009.5.

[2] 祝鸿程等.医学人文精神早期培养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3.

[3] 张云飞等.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学职业精神――中国传统医德的现代转化[J].医学与哲学,2011.6.

篇(5)

一、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内涵与外延

一般认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指辅导员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辅导员当前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在这里,我们借鉴黄菊、黄祥嘉给出的定义,他们认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是处于特定情境中的辅导员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包括辅导员对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等,其中,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评价是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核心问题。我们从层次上可以分为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心理认同。

二、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变迁

近年来辅导员的工作环境产生很大变化,对辅导员的职能、定位、队伍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个体等宏观和微观环境变迁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辅导员工作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辅导员工作产生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学生量和质的变化。据教育部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随着1999年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扩招,2010年已录取657万,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录取数量的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事生源质量的下降,大学生在经历80年代的黄金时代、90年代的白银时代后已经进入新世纪的铜铁时代,大学生也正在经历天之骄子向平民化的转变。辅导员面对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适应能力低下、心理问题严重等新情况。

2.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与辅导员工作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重要方式,辅导员必须通过网络了解同学思想和状态,这大大扩大辅导员工作空间和工作时间,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沟通缺乏真实的身份验证和相关法律、道德管制,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毫无根据、任意揣测言论便会出现在网络并且得以迅速传播,从而导致信息碎片化,出现少数人绑架多数人的情形。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同学在思想价值判断、道德选择标准上便受到网上言论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

3.学生个体化倾向与辅导员工作

在校园中,部分学生在追求成功利益的驱使下,成为纯粹的实用主义者,有用就干,无用不干,从而导致知识的功利和精神的荒芜。一切不能带来个人利益的东西都会被拒绝,一切精神上的追求与坚守都会消失,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对个人物质利益追求一旦失败,在精神层面便会自我摧毁,由此产生当代大学生四大特征:政治信仰逐渐缺失、社会意识不断淡薄、功利倾向日益明显、心理问题急剧严重,大大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

三、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调查结果与因素分析

1.样本分析

此次调查以我校全校辅导员(部分院系书记、全体副书记、辅导员)为调查主体,其中发放问卷34份,收回33份,有效问卷31份,问卷发放有效率91.7%。

2.关于问卷

整份问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辅导员个人属性的调查,包括性别、学历、所负责的学生树、婚姻状况、荣获奖项等;第二部分是主要是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性感受,包含个体感觉以及对于所处氛围的感受,此部分共22个题目,每个题目按”程度强弱”分为五级;第三部分为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调查,主要调查学校、社会、激励等因素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影响,此部分共38个题目,每个题目按“是否存在”分为三级;第四部分侧重辅导员个体对于该职业认同的感受,包括选择辅导员职业的原因、工作的情感状态、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性情况以及离开岗位的留恋原因。

3.调查结果显示

(1)性别因素

在辅导员选择职业的因素中,男女辅导员最大的区别是:男辅导员具有迫不得已的暂时选择的特点;而女辅导员没有这个特点。在面对辅导员的工作问题时,女辅导员的消极态度比较中立,男辅导员的态度各异。男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时,较少存在挫折感,而女辅导员这种现象比较的突出。针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男辅导会有不满足感,而女辅导员却没有,整体感觉都很满意。每个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工作的状态中都比较的积极,处理帮助学生工作是激励辅导员积极工作的根本。对于学校的激励机制,辅导员们的态度不尽一致,整体来说,女辅导员肯定激励机制的作用,但这却很难符合男辅导员的想法,激励机制即使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但却不能带来职业的胜任感。

(2)社会因素

在“与自己周围的人相比,辅导员的社会认同感让我自豪”选项中,选择“否”的占到45.2%,只有16.1%的感觉到了自豪。这说明社会的认可度还很低,辅导员职业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在“社会的不合理期望耗尽了我的情感”的选项中,选择“否”的占到38.7%,超过选“是”的比例6.3个百分点。而在“某些学生和家长的不理解不会影响我对工作的热爱”选项中,选择“是”的占到54.8%,只有25.8%的辅导员认为受到了影响。

尽管社会对于辅导员职业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但是社会因素对于辅导员的影响在逐渐减少,更多的辅导员越来越自信,自身素质越来越高,更多的辅导员不会因为社会的不认可而影响工作。

(3)学校因素

在“学校的事情太多,要说的话太多,我恨不得逃离学校”的选项中,选择“是”占到16.1%,选择“否”的占61.3%。 在问及“学校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活动实际弊大于利”时,54.8%的辅导员回答“是”,选择“否”的只占到3.2%。在“民主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加强了我对学生的责任感”选项中,54.8%的辅导员选择“是”,选择“否”的占到6.5%。学校因素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以及在这种机制下采取的各种活动会直接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绝大多数辅导员对于形式化的活动感到反感。

(4)个人情感

问卷的第四部分整体都是针对辅导员个人对于该职业的情感调查,调查显示:辅导员群体是非常热爱学生的,大部分辅导员认为自己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导师和朋友,在工作过程中,辅导员群体之间关系融洽,辅导员全力以赴的工作状态赢得了学生和老师的尊重和爱戴,因此也会经常感动他人,大多数的辅导员热爱这个职业,选择“比较留恋这份工作,轻易不会改变”的占到71%,19.4%的辅导员表示非常喜欢,会一直努力做下去。辅导员也有强烈的深造愿望,他们会首先考虑与辅导员相关的专业,其次是自己所学的专业。

四、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可行性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社会、群体、高校、激励、学生、个人等因素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较大影响。我们认为,想要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应从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心理认同三个层面展开。

1.由认知重建开始的情感认同——职业认同的基础

(1)对所在环境的重新认知

辅导员工作环境的宏观变迁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不是任何个体或组织可以更改的,某种意义上说宏观环境的变迁也正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如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网络信息的时代化,这也正是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果。所以辅导员应正确评价宏观环境的变迁,而网络信息时代虽然延伸了辅导员工作的时空和地域,但也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2)对学生个体重新认知

虽然学生个体化倾向日益严重,这并非是“自我”的性格在作怪,而是生长的环境造成。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处在多元化价值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在影响当代学生,使他们的个体意识被唤醒,更多人关注个体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和实现。因此,学生个体化的倾向是环境对学生一种必然的反射,辅导员应积极看待这种反映,也正是因为学生身上存在主流价值观的偏移才需要辅导员进行思想的引导,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建国六十年群众游行方队、汶川大地震等事件也折射出80后、90后身上宝贵的品质。

2.由人文关怀开始的组织认同——职业认同的必备环节

(1)高校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辅导员对组织的向心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工作环境,高校应对辅导员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等手段帮助辅导员进行自我提高,同时予以及时评价,使辅导员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进而产生与学校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开展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辅导员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通过组织的关怀使辅导员对职业由外在的需求变为内心的确认,从而大大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克服环境变迁对辅导员的不利影响。

(2)高校从现代大学的视角审视辅导员工作,增强辅导员对组织的凝聚力

学校必须从建立现代大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辅导员的工作。从理念看,一座现代化的大学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的素质一方面包括专业课教师的智育培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辅导员的德育培养。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让辅导员回归本职工作,真正发挥辅导员育人作用,回归教师本色。因此高校应从建立现代大学的理念出发把辅导员真正纳入到组织内部,在让辅导员找到育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同时增强对组织的认同。

3.由自我感知开始的心理认同——职业认同的最高境界

(1)辅导员职业角色的自我感知与重新定位

辅导员明确被确定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标志着辅导员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上升到对价值观的引导和人生的规划。而对于年轻的辅导员而言,知心朋友容易做到,但是人生导师则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人生经验积累。学生喜欢认可辅导员他才会接受辅导员对于其大学生活、职业生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议,从而对其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对学生而言,个体情感的好恶亲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认知接受、回避与排斥的程度。在平权化的大众时代,辅导员应对职业角色进行重新评价,辅导员应更多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的内心期盼,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根本途径

新时期,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发展的根本方向。学校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培养过程中,将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培训与指导等纳入招聘辅导员的整体考核范围。因此,学校辅导员的发展规划方面要作宏观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做到学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与辅导员个人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时,作为教师身份,辅导员应享有和专业课教师同等待遇,可以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的晋升,学校可对辅导员晋升的条件予以适当放宽,使每位辅导员都有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炳武.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

[3]冯培.提升人格魅力增进组织认同有效实现大学生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J].北京教育,2011(11).

[4]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4).

[5]韩春红撰.增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对策和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7(9).

[6]彭金富,周正撰.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9(5).

篇(6)

这是达芙妮23岁时开办的晚餐俱乐部的场景。那时,她已经成为了一名素食主厨。她出生于芝加哥,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华裔。由于饮食不当,达芙妮在青春期到来之时将自己吃成了一个体重超标的小女孩。最初她选择不吃肉是为了减肥,还一度患上了厌食症。但一本名为《救命饮食》的书鼓舞了她,这本书讲述了植物性饮食习惯如何能够减少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她开始尝试用素食来对厌食症进行自我治愈,并慢慢发现,在蔬果的世界里大有文章可做。

“‘多吃蔬菜’可能正是父母给过你的最好建议。”达芙妮曾说。你可能也经历过将青椒或胡萝卜从盘子中拣出再丢到一边的挑食阶段,或许现在的你也仍是如此。达芙妮认为,人们对素食没有食欲,也许是搭配和摆盘的程序被忽略了。即使现代人类追求味觉享受,她也相信,加之搭配与设计的艺术,蔬菜完全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篇(7)

一、引言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已经将职业道德当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迫使众多高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竞争力。

基于此,本文在此针对加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达到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二、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轻视职业道德教育

从当前高校教育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没有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来说,高校没有针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因此没有在课程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开展工作,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有效教育。

一方面,高校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意识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没有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虽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一定认识,但主观上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没有为职业道德教育配备专业教师。

(二)学生的主动性不高

从教育本质来说,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的过程,学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换言之,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但从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来看,大部分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具体地说,高校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当代市场对职业道德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从主观上认为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技能才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却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也是综合素质的一种。因此,学生不愿意主动配合职业道德教育,不愿意主动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而导致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成效不高。

(三)缺乏实践性的职业道德教育

最后,从职业道德素质形成的途径来看,教师有意识地养是学生形成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氛围,才能从中领悟到职业道德素质。

换言之,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工作中领悟职业操守与职业情操,在工作岗位中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理念,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但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拓展到实践教学的范畴,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无法通过真实的工作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三、解决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转变认识,加大投入

从根本上说,要解决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众多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认识,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高校才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才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进行调整,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高校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此基础上,高校才能为职业道德教育选择合适的教材,才能制定更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高校需要为职业道德教育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既要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标准,又要针对学生心中的负面意识和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情操。

(二)做好课前教育

与此同时,高校必须改变学生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种,对其自身未来就业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学生才能明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才会认真对待职业道德教育,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目的。

因此,高校应该做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前教育,通过课前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正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主动配合教育工作,并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三)增加实践教育

此外,高校需要通过实践教育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地说,高校需要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搭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敬岗爱业的职业精神。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尽量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逐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高校应该倡导学生有意识地实践,真正进入社会,在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四)加强法制教育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道德与法制有密切联系,职业道德较低的人往往没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在不懂法的情况下触犯法律,违背基本职业道德准则。

以会计类学生为例,部分学生从事会计后,因为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而在岗位上犯错,不但违背法律,而且有悖职业道德标准。

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法制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严于律己,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四、结语

职业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之一,是现代人才不可缺失的重要能力。因此,当代高校应该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众多高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19-03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推动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迫切。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谁拥有更多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就越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1,2]。

一、本科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本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指既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本科人才,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3-5]。在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拔尖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是大学本科教育所面临的一大任务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到大众化的时代,绝大多数的高教资源被配置在了相对标准化的普及教育领域。要在本科生中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是在高校内部分化出专门的培养拔尖人才的机构,如实验班、荣誉学院、精英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6]。与此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本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同一学校内选拔出小部分具有较高智力水平、较高能力倾向、较高学习期待的本科生组成实验班来加以差别化培养的模式,它是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实践[7],下文仅就此模式做一定的探讨。以我校为例,学校于2007年成立启新学院并按类组建实验班,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秉承我校创始人林启、老校长朱新予的办学思想,汲取现代高等教育的精髓,启迪智慧、追求新知、铸造卓越,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学院根据全校专业布局,每学年按大学科门类开设5―6个实验班,从报考的高分考生中选拔优秀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培养质量,学院采用“滚动淘汰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即前期培养阶段,被学校其他学院录取的优秀学生经考核后可申请进入启新学院学习,而不适应该培养模式的学生将被退回到入学时的原班级学习。同时,进入到后期培养阶段,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从各学院择优选聘教师担任学业导师。

开展本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其必要性,体现在三个层面[7]:(1)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人才是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突显个性化,实验班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个性化教育的需要。(2)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办实验班,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更多的创新实践和锻炼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并且在实验班的带动下,能促进全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切实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3)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要。对于已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大学生群体仍旧采用中小学式的步调一致的培养模式,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开设实验班,探索培养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三、本科专业导师的角色定位

我校启新学院从第四学期起,将学生按每3―5人为一M进行分组,每组配备1名专业导师。在第五学期时,实施“培养有计划、指导有方向、学生有目标”的专业导师指导制,从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性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学科竞赛等多方面开展精细化指导。采取专业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高水平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拓展,满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1.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具体讲就是组织教学、科研岗位上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术、学科带头人对本科生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养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弥补仅依靠课堂教学造成的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方面的不足[8,9]。

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一般按以下办法实施[8]:(1)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定导师选聘办法,符合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经评聘成为专业导师后提出指导计划。学生在充分了解导师情况后,选择意向导师。原则上按双向选择结果确定对应关系,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能力拓展。专业导师组织学生参加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3)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按年度或聘期对专业导师进行考核,按结果给予相应的指导津贴,并对优秀导师进行适当奖励。同时,考核结果也将作为下一轮导师选聘的重要依据。

2.青年专业导师。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猛增长,师资规模也在相应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硕士、博士入职于高等院校,为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我校的师资情况也基本如此,青年教师在整个师资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这部分青年教师也成为启新学院实验班专业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者所在的材料与纺织学院为例,目前被启新学院聘为专业导师的教师约有45人,而青年专业导师大致占到总数的1/3。

四、青年教师担任专业导师的优势与不足

1.青年专业导师的优势。虽然比起年长的导师还有很多需要历练的地方,但青年专业导师也有以下一些优势[10,11]:(1)总的来说,青年导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够更好地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在导师L时间的言传身教下,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更快地形成基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较小的年龄差距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双方容易在交流互动中建立起感情,取得彼此的信任。这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2)青年导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领域,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科研发展动态。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高校能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又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些方面,青年导师显然更具优势。(3)实验班大学生学习需要更大的挑战性和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锻炼[12]。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熟悉科研工作,能亲力亲为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青年导师的钻研探索精神、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必将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加以实践运用、融会贯通,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体内真正植入创新“基因”。

2.青年专业导师的不足。虽然青年专业导师均有着较高的学历,都接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独立指导学生的时间不长,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研究还缺少经验积累。大多是博士毕业后即进入高校工作,“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历练,除了可给予学生科研方面的指导外,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不一定能给出太多的建设性意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考核压力,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存在着个别青年导师没有花精力指导本科生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作为被学校和学生寄予很大期望的青年导师,有必要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师生关系、业务水平、指导方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导师。

五、青年专业导师的素质要求

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对青年专业导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0,13]。

1.思想、人文素质。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榜样与模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年导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自我,遵守学术规范,并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品格、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正能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本科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年专业导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以“德”服人,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人文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专业导师也需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以更好地配合人文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智慧。

2.科研、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是专业导师的重要任务。青年导师有了一定的学术积淀后,仍需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更加坚实的业务水平,广博的专业知识,创造出更多的学术成果,进而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科学氛围和创新实践中真正学到知识、获得锻炼,培养造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学历的青年专业导师虽然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经历,但在解决面向产业的工程技术问题方面往往欠缺经验。为了提高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水平,保障培养的学生具有应对产业需要、处理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青年导师也很有必要提升自身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业务素养,尤其是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导师。

3.创新能力。参与科研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14]。青年导师应积极申报和主持科研项目,通过开展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来丰富自己的科研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主持科研课题一方面是保障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参与课题研究,逐步培养和锻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只有导师自身具备了较高的创新素质,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具创造力,所谓“名师出高徒”。

4.管理水平。熟悉导师职责和工作要求,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对学生参与课题申请立项、文献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实施、数据统计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科研实践环节进行规范的组织管理,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保障他们能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开展创新实践。同时,也要管理协调好课题组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都能融洽地参与分工协作,获得成长。

六、结语

实验班是高校探索建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积极尝试,专业导师在该模式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相对学历高、年纪轻的人群,担任专业导师既有优势,也有不足。青年专业导师应找准自身定位,努力适应角色要求,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和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排风.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95-96.

[2]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4):59-63,91.

[3]杜枫,周冉.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16,34.

[4]张晓倩.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1,(19):11-16.

[5]陈小丽,马建辉,甘世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98-102,107.

[6]扶慧娟.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7]季靖.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2010,(12):81-83.

[8]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41.

[9]牟万利.专业导师制:卓越人才培养的“孵化器”[J].中国冶金教育,2013,(S1):21-24.

[10]张昌松,郭晨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J].新西部,2014,(14):141,151.

[11]黄亮亮,曾鸿鹄,吴志强.浅析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如何做好班导师[J].高教论坛,2013,(2):91-93,122.

篇(9)

构建高校保卫干部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可维持校园的稳定安全,还能促进自身发展。现阶段,高校保卫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良好,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薪资待遇不理想等。在新形势下,积极构建职业道德素质,改进队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薪资已经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对于职业道德素质构建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高校保卫干部职业角色认定

保卫工作隶属于职业范畴,主要负责保护人类安全,消除危害因素,为满足保卫对象的安全需要,结合客观条件,使用物质、技术方面的手段,与危害因素抗衡。高校保卫工作作为保卫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维持高校全体师生的安全,在校园内进行有效的防范活动,切实保护法律尊严,严厉打击所有违法违章行为。从职业主体和服务对象层面来说,高校保卫干部同时兼顾着教师、执法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等多个角色的职能。在教育方面,不同于专业教师,高校保卫干部服务于全体师生,应充分利用所有场合开展宣传教育,面向全体师生大力宣扬法制知识,指导全体师生应认真遵守法律规范,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另外,高校保卫干部应规避在校园范围内出现违法违章行为,有效抗衡外界危害因素,切实保障教学、校园活动等的安全、有序开展。高校保卫干部虽然具有治安辅助管理的权利和责任,但不具有刑事执法权,高校保卫干部属于服务人员;在思想教育方面,指引高校师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维持政治稳定是高校保卫干部的主要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保卫干部在高校内部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道德素养就十分重要。

2高校保卫干部职业道德素质构成因素

在职业生活实践活动中所映射的道德素质便是职业道德素质。在道德规范体系中,职业道德素质主要由职业、家庭道德以及社会公德等构成,在不同职业中,具体的规范内容和要求存在差别,因此,可将职业道德素质确切的界定成建立在公民道德素质之上,具有职业特征并满足道德规范标准的一种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认识、意识等,是从业主体一定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比较稳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职业道德素质的构成因素各不相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视角进行探讨:

2.1以教师视角分析

(1)热爱自身岗位,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关心和尊重学生,表里如一,专业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注重日常言行举止。高校保卫干部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独特的魅力、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品质,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虽然课堂不是高校保卫干部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其本质属于育人工作,和高校教师拥有相同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严格遵守教师规范,才能有效开展教育工作;(2)从法制宣传教育层面来说,为全面落实普法工作,应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面向广大学生有效传输法制知识,注重课堂教学,这要求高校保卫干部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3)在职业道德素质倾向方面也存在差别,对于高校保卫干部而言,更加倾向法律以及管理层面。在充当教师角色时,不仅要具备基本道德和教学水平,还应熟知法律等知识。

2.2以执法者视角分析

(1)高校保卫干部站在执法角度上,应严格遵循公平、全面服务的原则,严格遵循客观事实,公正执法,熟稔业务,团结向上等。执法人员的日常行为和国家法制以及执法机关紧密相关,在社会生活中还将执法人员比作社会医生,在执法实践中,如若不能彻底解决纠纷,将会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由此可知,执法人员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将会引发严重后果;(2)执法人员除了尽忠职守、甘于奉献,还应适度退却;(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高校保卫干部应充分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智能犯罪率。高校保卫干部在充当执法人员时,应尽忠职守,全面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灵敏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沉着稳定,意志坚定,逻辑思维发达。

2.3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视角分析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信仰应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思维方法合理,业务能力较强,魅力独特。通常思想工作是在以下两种条件下进行:一方面,在师生思想中出现不应有观念时,另一方面,师生行为出现不正当表现时。若出现不正当表现,工作难度系数较小,若出现不应有观念,则应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平等视角下愉悦的展开工作。高校保卫干部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扎实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控校园以及社会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合理的政治保卫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保卫干部应积极走入师生内部,明确师生的真正需要,针对不同工作的开展采取适当的方法,以平等的视角进行工作,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畅通。品质、个能能力、专业知识和情感是组成职业道德素质的基本因素,高校保卫干部在兼任教师、执法人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重角色的同时,其职业道德素养相应的也应具体以上三重身份的部分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保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3高校保卫干部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策略

(1)增加对职业价值的认识。为做好分内工作,高校保卫干部应正确认识自身职业价值,构建和现展相一致的职业观念。因此,保卫干部应深入认识职业价值,进而形成强烈的工作动机,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得到更多师生的认可和尊重,树立威望。(2)重视保卫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个人能力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活动效果和整体质量,能力素质在评判职业道德素质指标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影响着威信树立情况,且是有序校园秩序的前提条件。现阶段,从整体层面上来说,高校保卫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例如,科研能力欠缺,导致高校保卫干部无法科学分析实践活动,也不能准确判断工作规律,工作效果并不好,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保卫干部的发展。(3)提升高校保卫干部的知识水平。若想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则应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水平,增加知识积累量,拓展视野,认真学习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内容,特别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犯罪手段呈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大部分犯罪活动和高新技术紧密相关,如若仍然采用传统手段,将会适得其反。虽然,当前高校保卫干部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积累和时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人员的学历较低,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保卫干部的形象,不利于保卫工作的开展。由此可知,应积极改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积累量,拓展视野,这是新形势下构建职业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为改善知识结构,一方面应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理论知识,明确前沿问题,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应注重交流,旨在通过及时的交流和探讨,明确自身不足,共同进步。(4)培养高校保卫干部的职业情感。个体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心灵反应,因个体差异,千差万别。高校保卫干部只有对职业生成浓厚的情感,认同工作职责和工作义务后,变成自由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会人云亦云,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因此,我们应重视高校保卫干部职业情感的培养。消除自卑情绪,正确认识自身岗位,同时,全体师生应大力支持保卫干部,重新认识保卫干部的职能和价值,消除偏见。

4加强高校保卫干部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以及不安定因素的慢慢渗透,高校安全稳定局面并不乐观,外加高校保卫干部的综合素质较低,和当前的高校保卫工作存在差距,因此,应加强队伍建设,这在校园秩序维持以及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1)有助于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对于高校保卫干部而言,校园政治稳定是其主要内容。积极构建职业道德素质,加强素质建设,增强高校保卫干部的责任感,提高政治敏锐力,有效把控形式,全面分析各种问题,强化防范意识,提升教育水平,提升校园政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切实维护校园稳定。(2)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校园秩序是教学以及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数量极具增加,校园开放程度逐渐增加,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在校园内出现突发事件的几率增加,安全隐患加大,危险因素增多。同时,增加了高校治安环境的复杂性,这要求高校保卫干部应具备较强的能力,构建一支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保卫队伍,增强驾驭能力,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5结语

高校保卫干部与校园的安全稳定紧密相关,高校的发展依赖保卫部门,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认识到高校保卫干部的重要性,提升价值认识度,重视能力培养,积极构建职业道德素质,使其有效履行自身职责,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打造一支实力较强、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高校保卫干部队伍。

作者:闫红洁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涵义

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结合,然而职业素质涵盖了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职业素质的深刻内涵。

(一) 职业素质的特性和要求。

职业素质是在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内在的基本品质,是指劳动者在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职业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完善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 职业素质的特点。

专业性——不同的职业,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内在性——职业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经过自己学习、认识和亲身体验,觉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这样,有意识地内化、积极地升华这一心理品质,就是职业素质的内在性。

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它一旦形成,便产生相对的稳定性,当然,随着继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质还可以继续提高。

发展性——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身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相对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们不断提出的要求,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整体性——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甚至还包括身体心理素质。

二、增强中职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

鉴于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学实践中增强中职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首先要体现在对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方面。

(一)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以能力为本位组织教学。

“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本位”是职业学校教学新模式。职业指导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以能力的形成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食品专业学生可参加技能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当中也可运用该思想,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综合的学习任务,模拟相应的职业情景,设立项目、分析案例、扮演角色、仿真练习,并经过小组学习讨论、自我调节或专家咨询建议等过程,有意识、有目标、有反馈地进行学习,整体、自我地获取经验,且构建应用知识。

这种在行动中学习的过程能有机地与职业情景和生活情景结合在一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行动能力具有实践性、自激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食品专业教师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以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 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突出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

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职业观和就业观,坚持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择业意识、创业意识。德育课不能停留在原有政治课抽象的说教上,让学生背观点、背理论,而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真正对他们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思想,对他们就业有帮助、创业有促进作用的观念与事例,从而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期间应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保持连续性和针对性。

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即第一学年从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的特点及对应的将来的职业,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或对目标进行调适后的优势;第二学年和毕业前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引导,通过系列培训,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指导学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四) 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配合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抓好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一年级以职业意识启蒙、树立职业理想为重点,二年级以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理想确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为重点,在顶岗就业实习前以端正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修正发展目标为重点,引导学生挖掘自身各方面潜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在校生活,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具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即将毕业时对学生一定要进行岗前教育,包括岗前对岗位的认知、要求,岗前、岗后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岗后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实习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的预教育、岗位教育、职业(行业)教育等。

(五) 注重建设校园文化, 创建和谐、 文明校园。

用校园文化活动启迪学生。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在积极开始心理辅导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团队合作精神,例如以小组的形式给学生布置工作内容,集体评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中职生。

(六) 用优良的校风熏陶学生。

校风是学校精神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良的校风中要力求“三风”并重。

一是实抓教风。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从教师的语言、仪表、行为、工作方法入手,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而且层次要高。要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规范学习,爱岗敬业,使他们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朴素大方的仪表、严谨勤奋的教学态度、高尚的敬业精神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是抓各级管理干部的工作作风,设立明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干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是恒抓学风。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热爱专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可以通过增加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减免优秀学生就读费用、聘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体会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专业和未来的信心以及追求上进的积极性。

(七) 加大职业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生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感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有些学生的错误言行、不道德行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或是由于道德的无知所造成,所以要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他们明辨是非,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把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三、提高中职食品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有效性的保障

(一) 编写适合的校本教材。

结合现阶段食品行业特点,编写符合学校特色的食品专业德育教参教材,并将教材投入使用,不断改进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加大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二) 坚持职业教育和德育素质教育两手抓。

中职学校应坚持职业教育、德育素质教育两手抓,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这是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三)加强学校、社区及外部社会的合作。

上一篇: 光合作用的现象 下一篇: 温室气体的治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