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6:56: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2901
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好中,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好的深化和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必须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创新工作的高效发展
(1)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是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公司经营生产形势日趋良好,企业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但仍然处于发展时期。一是作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承担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而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我公司成为煤炭市场的重要角色,需要用国内统一市场的视觉来重新规划未来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代的脚步、角色的变化、自身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路径,以期提高各项工作水平并整合为全公司的新档次、新水准。逐步形成以技协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技协的引领下,实现创新工作的规范、持续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选择在企业中心工作切入,可以得到企业行政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力度,加强活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从而受到职工的欢迎,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2)新时期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转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这种转变变得十分迫切,我国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经过若干年的运作,已经习惯性的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过去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者在企业中仅仅代表了企业管理者的意愿,却忽视了对劳动者利益的重视,工人在企业中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完全是按照领导的意图去被动的执行,领导者完全忽视了职工的发明创造及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很少能够发挥出来,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新时期的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生存的各个方面都是通过员工的做工来实现的,对于如何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发明创造、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激励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诚实度,挖掘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对员工而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也不在是简单的求生方式。
(3)基于以上认识,为了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吉煤集团职工技协成立以来,在职工技协的引领下,重点针对安全生产、提高矿井资源利用水平、解放煤炭储量、提高开采技术,先后立项攻关了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06项,创经济效益7200多万元,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去年以来,创新活动中征集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000多条,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56项。技术创新工作实践证实,创新工作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有利于融合入企业大局,各项活动做到了与企业同频共振,有利于创新工作的不断高效发展,有利于得到企业的支持和职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从而充分体现工会在引领广大职工建设企业中的群众优势和作用。
2 注重与人才素质工程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特别是进入知识性及信息性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以来,只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信息性及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该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同时也是加快知识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2)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工作软环境,给予员工家庭式的安慰;比如:每逢重要的节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宴会、联欢会、生日庆贺会、祝福会等等,从而密切联系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距离,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基层,下矿、厂、下车间、下段队、下班组,与员工平等对话,并经常组织增加领导与员工之间沟通的集体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使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使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企业的旁观者。
(3)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对于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知识型的人才,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至发挥最大的效益,正确的激励和引导、鼓励,是管理好员工的重要方式。
3 应当重视并将薪酬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研究
(1)薪酬不仅是劳动者的权利,还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之一。员工获得合理报酬后,其最原始的生理要求得到满足,同时还需要得到有效激励,员工才会加入到与企业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列中,当员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中,企业管理者才会得到充分支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氛围,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
离开了薪酬战略的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甚至障碍。有其内在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目前薪酬已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型报酬。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科技发展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实现职工成长成才,企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深化与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意义重大,成为企业工会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提高三种认识,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的积极举措。在煤矿企业面临传统工艺逐步退出市场,机械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新形势下,职工原有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与企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工会能否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破解这个难题上来,能否引领职工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这个难题上来,对企业发展、职工发展、工会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对职工在企业生存发展权利的根本维护。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提高职工素质、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企业要从多方面给职工搭建成才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实现职工潜能开发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我成才”。
(三)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实现队伍高素质化;有利于发挥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三个重点,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
(一)紧扣企业中心,构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格局。确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实施、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创建评价体系,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态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突出工作重心,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作实效。一是利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和智慧,努力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对煤矿企业来说,就是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设备技术等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充分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职工现场处理隐患、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献身煤炭事业。二是将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坚持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培训、全员创新、全员发展;坚持活动与管理一体化推进、与项目一体化实施、与指标一体化考核;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创新活动的切入点、落脚点,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
(三)拓展创新领域,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抓常新。一是强化市场意识,以效益为中心,经营活动延伸到哪里,创新活动领域就拓宽到哪里,把活动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二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既要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也要覆盖思想、覆盖企业文化,凡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益的方面,都要纳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拓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域。对煤矿企业来说,既要在岗位技能、产品质量、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上创新,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等方面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成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徐新华、
二、活动时间
自2007年4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结束。
三、总体要求
充分发挥各工会小组的作用,紧紧围绕省公司1号文件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着公司2007年“两会”和公司工会工作要求,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职工自身价值和公司发展的互利双赢。
四、活动内容
紧紧围绕“保安全,促生产,助力公司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在全所广大职工中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围绕中心,开展建工立业劳动竞赛活动。
工会组织要从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入手,立足本岗位,以推进公司技术进步和提高职工素质为重点,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节能降耗、扩销增收、优质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按着2007年公司工会会议要求组织好《长春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争先创优竞赛活动》,深入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
2.巩固创新,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围绕“安全生产、扩销增收、优质服务、提高技能”等方面内容,认真组织职工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①组织开展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活动;②组织开展无违章班组竞赛活动;③组织职工代表开展安全生产巡视检查活动;4做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
3.结合“保安全,促生产,助力公司发展”系列活动方案,做好下列工作。
(1)建立健全群监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由工会主席、总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负责本单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和生产现场安全监督。
(2)认真学习春检专刊、安全月活动两本专刊,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3)组织开展三项活动:安全示范岗、青年安全哨活动;当好贤内助、吹好枕边风竞赛活动;个人无违纪、班组无违章、单位无轻伤竞赛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筑起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以保证全年安全生产指标的顺利完成。
(4)积极开展“十佳班组”活动,按着公司工会制定下发的“十佳班组”评比条件,申报、考核、评比。
(5)提炼总结百条合理化建议。广泛发动群众,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大力开展攻关有价值的建议或课题,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公司生产、经营、增效做出新贡献。
五、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积极取得行政、党支部的支持。把制定的“方案”落到实处。
2、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重点抓住创新活动的群众性,结合今年“安全月”,广泛宣传“创新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全体参与,人人努力创新的热潮。
主任:
成员:
二、活动时间
自2007年4月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结束。
三、活动范围
电能计量中心各班组、各专业人员。
四、活动内容
1、围绕中心,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
围绕着电能计量中心今年的重点工作,中心改建后,将结合省公司开展的《电能计量竞赛》活动,做好专业选手的选拔工作。在此期间,结合竞赛方案,制定竞赛的准备方案,严格监督考核参赛选手,结合实际进行操作演练,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时,结合这次竞赛,在班组中也要开展“全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活动。
2、巩固创新,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认真组织职工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①组织开展双增双节合理化建议活动;②组织开展无违章班组竞赛活动;③组织开展向农民合同工送安全文化活动;④在农村供电所组织所长、技术员、安全员开展与农民工签订安全包保合同活动;⑤组织职工代表开展安全生产巡视检查活动;⑥举办一期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培训班。
3、结合“保安全,促生产,助力公司发展”系列活动方案,做好下列工作。
结合电能计量中心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要建立健全一个网络,征集春秋检期间的两件好人好事,组织开展三项活动,总结提炼十条合理化建议。
(1)建立健全一个网络——群监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重新审查电能计量工会的群监会组成是否按照公司工会的要求组成,并按照要求真正发挥职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督检查网络。
(2)春秋检期间的两件好人好事——在各班组和专业间征集春检和秋检好人好事,并综合评比报公司工会,加大宣传力度。
(3)组织开展三项活动——安全示范岗活动;给各位家属一封感谢信,当好贤内助活动;个人无违纪、单位无轻伤竞赛活动。发挥先进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保证全年安全生产指标顺利完成。
(4)总结提炼十条合理化建议——广泛发动群众,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能计量中心建设的实际提合理化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组织各班组QC小组进行攻关,形成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五、活动的相关要求
1、各班组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结合本班组和专业的实际,由班长负责,班组安全员具体执行,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为了进一步总结中央企业职工创新工作情况,研究推广央企职工创新成果的新思路、新模式,3月13日至17日,国资委群工局与中国发明协会组成调研组赴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开展调研座谈活动。
调研组一行由群工局工会处副处长贺建飞带队,群工局工会处吴月华、中国发明协会朱汉夫及南方电网公司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刘文权等一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在广西电网公司召开了座谈会,走访了贵港供电局、崇左供电局、百色供电局等职工创新工作各具特色的基层单位。
广西电网公司董事、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工会主席瞿佳兵和工会副主席苏宏羽出席座谈会并介绍了公司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情况,广西电网公司是南方电网全资子公司,员工5.1万人,下辖22家分公司,44家县级供电企业,资产总额511亿元,年售电量933亿千瓦时(度),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广西电网公司工会成立于2005年9月,与广西电力工会合署办公。2005年以来,有6人获得全国劳模称号,18人获得广西劳模称号,15人获得南方电网公司劳模称号,5人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9人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5人获得广西技术能手称号。广西电网公司职工创新工作有两大亮点:一是试点建立“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以师徒结对、传帮带的方式,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二是不定期举办青工“五小成果”(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评比活动、现场召开青工创新成果会、举行五小成果巡展,及时把获奖的成果推荐给业务部门推广应用。近两年来,评出职工创新成果282项,其中一等奖29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65项、优秀奖142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700万元。
广西电网公司各单位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也很有特点。南宁市供电局在22个基层单位设专题开展“员工论坛”、“创新论坛”、“管理论坛”,围绕“如何防止外力破坏”、“如何消除设备隐患”等25个专题开展讨论,挖掘职工创新成果,并组织推广应用。2011年在南宁市总工会指导下,首设“技术标兵创新工作室”和“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先后投入220万元为创新工作室添设备、改建培训场地,激发了技术标兵和劳模的创新热情,在工作中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贵港供电局每年都会组织各部门申报技改、创新课题,聘请QC(质量控制)专家进行指导,生技部、企管部跟踪每个项目小组的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支持,每年召开QC成果评审会暨会;围绕重点工程、重点施工项目和生产实际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等。崇左金马变电站班组共11名员工(2名研究生、7名大学生、2名大专生),负责5个变电站的巡检和运行维护,探索出“行政班+备班”值班模式。百色供电局借助集团整体的职工创新工作体系和成功模式,快速提升了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涌现出央企劳模黄战英等一批创新标兵。
据南方电网集团工会职工权益部刘文权部长介绍,南方电网今年将建设50个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年底将评选出十大优秀创新工作室,以此全面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历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川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越发壮大,其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重。2004年,民营企业增加值达到43.6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近1/4。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积极寻求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即经济技术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涵
经济技术创新概念,起源于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 “创新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经济技术创新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和企业利润为目标的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引入新的产品、 采用和推行新的技术、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
对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本文认为,是通过教育培训,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让员工全面参与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并在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运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创造新产品,实现企业运作机制的最佳状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方面。
攀枝花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现状及原因
尽管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经济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但是,与国内外、省内外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相比,经济技术创新在涉及领域、数量、质量以及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明显不足,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热情不高,且创新水平较低。
总括起来,制约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认识不足。许多企业满足于现状,他们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攀枝花市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产业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依附于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愁销售,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改进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半数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属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资金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碍企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2004年攀枝花市国民生产总值163.82亿元,但整体攀枝花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仅有8978万,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小于1%以下的企业占2/3以上。
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然而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现状令人堪忧,这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决定,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前景差、福利待遇差等多方面因素,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技术创新机制缺乏。机制不健全是阻碍非公有制企业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领导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尚处于“初始、本源”状态。因此,针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活动的总体方略上采取需求拉动模式,即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销售信息反馈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创新的市场检验。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渐进性创新,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就要构建及完善其绩效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结合本地创新资源和企业状况,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设置为三个指标类A、B、C和15个指标项。具体设置为技术创新投入(资源) A(包括RD资金投入强度A1、RD人员投入强度A2、技术改造投入强度A3、RD经费占年销售之比A4、网络建设情况A5、RD经费年增长率A6);技术创新产出(效率) B(包括主导产品更新周期B1、RD成果B2、企业开发成功率及转化率B3、技术引进消化能力B4);技术创新实现(效益) C(包括企业新产品市场占有率C1、企业新产品收益率C2、企业新产品销售率C3、企业劳动生产率C4)。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设定之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量化评价,其程序如下:
确定权重值,结合各项指标在体系中的作用程度,进行综合权衡确定,其各项指标权重αij值(A1=0.2,A2=0.2,A3=0.15,A4=0.15,A5=0.15,A6=0.15;B1=0.20,B2=0.30,B3=0.30,B4=0.27;C1=0.18,C2=0.21,C3=0.22,C4=0.18, C5=0.21)和各类指标权重Wi值(A=0.3,B=0.3,C=0.4)。
用Yij=50(Xij-minXij)/(maxXij-minXij)+50对每项指标统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变为标准值。
指标项和指标类的评价值计算,指标项评价值Kij=αijYij,指标类的评价值Ki=∑nj=1WiKij。
评价分析,根据评价总值和各层次的评价值,对企业进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也可对其中部分进行单项对比分析。按标准把经济技术创新划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可分辨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价分析可弄清创新企业的创新特点、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管理,引导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评价值达到90分以上者为第一层次,达到80分至89分者为第二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三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四层次,60分以下者为第五层次。通过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相差较大,低级水平的企业较多,第一、二层次的企业所占比太小,说明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较弱。从评价总分排列上,最高分为90.63分,而最低在45.64分,两者分数相差很大。可见,企业创新工作开展很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采用该指标体系对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出活动的实际状况。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在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对策
政府行为对策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是促使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保障。各级政府应考虑各种经济实体的协调发展,把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经济技术创新机制,为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广泛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创造条件。
制定优惠政策,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要给予非公有制企业更大的扶植和支持,以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攀枝花市建立和完善“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经济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加快服务体系、网络的建设。国家应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指导和培训。国家应逐步建立完善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性、全国性信息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和金融投资、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服务。
企业行为对策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攀枝花市许多企业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难以开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行为观念,提高认识,提升文化知识水平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认识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非公有制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以职工为主体,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必须坚持经济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综合推进,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载体、职工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
共同入股成立担保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广筹资金 在攀枝花市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入股成立“会员制、封闭型”的担保公司,将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信誉和银行赢利愿望连成一条融资回路,为企业谋求发展。
加强技术管理,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强技术管理,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缩短与国有企业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引进对象从以“产品导向”技术为主逐步向产业基础技术、主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引进以后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并加大投入强度,为企业创造效益。
此外,建立以产学研联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结合当前科研院所转变的契机,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使科研院所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源。
市场主导对策
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导作用,这是市场积极体制与市场积极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市场主体合格了,企业才会对市场信号有灵敏的反应,才会有技术创新的潜在利润,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才会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
应递减一些行业进入壁垒,使金融业、通信业等有步骤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赋予非公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重组整合,其结果必然是善于技术创新的企业。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228-01
环境保护工作是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保护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系统调查研究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建设提供依据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它既为了解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又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及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条例提供客观的科学的数据支持;同时,还为环境管理个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提供技术监督,任何环境决策都离不开环境监测基础数据的支持,每一项环境管理措施的优劣成败都要依靠环境监测来验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强调了环境监测的法律属性,在环境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说,环境监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对于摸清环境状况,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公众的环境之情权,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1 创新环境监测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落实“十二五”环保规划,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观念,创新环境监测工作思想。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时期,大力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适应和满足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为工作方针,一切从环境管理出发,实现三个说得清,即努力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情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着力提升“说得清”和“测的准”能力,为环境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有效地环境监测报告,整整做好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
2 创新环境监测工作领域
2.1 以污染减排为重点,说清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监测体系是污染物总量减排的三大支撑体系之一。通过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才能实现对减排工作成效的客观评价,对各项减排措施的科学验证。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必须依靠监测手段来度量,科学的减排考核体系必须依靠监测数据来支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列为约束性指标,减排幅度是8%-10%。环境监测必须服务于污染减排工作的大局,围绕这个目标,必须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重点污染源排放总量的监督性监测,确保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监测部门通过多年的污染源监督监测,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周期有所了解,对污染物排放数据的波动比较敏感,应及时跟踪重点监管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为减排任务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依据。
另外作为技术支持单位,监测部门积极参与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等污染源管理工作,利用普查和统计数据配合总量减排工作,全面分析评价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污总量,全面掌握污染物排放状况和设施情况,建立污染源档案,使环境管理部门及时调度和动态管理,摸清减排工作进展,评定减排考核业绩,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2.2 强化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说清环境质量变化的成因
环保部周生贤部长在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污染减排将从环境质量改善等三方面入手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质量受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政府有义务将环境质量状况如实告知与众,其手段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监测的功能。监测数据只是监测部门的初步“产品”,还没有进行深加工,这些数据是孤立的、离散的,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获取尽可能全面的、完整的、有规律的成果资料,监测部门能够系统地总结过去一段时期内区域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并以环境质量日报、周期、月报、季报及年报等形式上报主管部门。为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对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监测部门应强化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和数据实情解读,努力使环境质量信息贴近老百姓的感受,本着创新思维的理念、跳出思维定式,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分析成果的针对性;尝试逆向分析,提升信息的流畅性;学会流变思维,提高综合分析的科学性;强化对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判读,对数据出现明显异常或明显变化的,及时分析原因,提交异常报告或预警信息报告;加强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取,要用系统的环境数据说变化、以真实的质量数据说风险,让管理部门在成绩面前找差距,在环境质量现实面前谋对策,为环境管理与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2.3 围绕环境安全,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环境污染事故大都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和影响的长期性等特点。在当前环境事故频发的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准确把握环境安全隐患所在,牢牢控制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主动权。为此监测部门应提升环境应急监测手段,做好应急监测能力的储备,加强实战演练,在次基础上,高度重视区域环境安全,紧紧盯住特定区域的特定污染源,科学设计监测的项目、范围、频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合理调整,做到重点风险重点防范,使环境监测与环境风险源监控实现无缝链接。确保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监测,为事故处置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耳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工作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工作。在新的时期,应紧紧围绕环境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心,不断提高监测部门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要做到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利用自身技术专长,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不断拓宽思路,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推进环境监测转性 为探索环保新道路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环境监测[J].2009,25(6):1-2
[2]马晓晓,方土等.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环境科技,2010,23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要在激烈的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竞争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创造和更新知识。对于企业这种组织而言,知识创造活动主要是由企业和个人行为来完成组织性的知识创新过程。其特点是主要完成这一过程要依赖于组织中个人的知识创新,没有个人的知识创新活动就不可能有组织的知识创新。因此,为了保持企业知识创新的持续性,必须重视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其自身的组织特点使其对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并且比一般普通的企业对员工知识创新的能力都要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知识创造理论回顾
东西方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知识创造的问题,西方学者认为组织是信息处理的系统,创新是信息处理的一部分,却没有能动的过程来考虑知识创造的过程。在实证哲学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下,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与1995年在他们合著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能动的知识创新的过程SECI模型,并对知识创新的知识场――巴,以及知识创新的结果与支撑――知识资产进行全面论述。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内存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两类,所谓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即那些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知识;而显性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如专利、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可以被编码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转化有经历四个阶段――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即著名的SECI模型(详见图1),每一个阶段完成一次螺旋上升都有一个“场(巴)”存在。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阶段的“场(巴)”,分别为“创始场(Originating Ba)、对话场(Interacting Ba)、系统化场(system Ba)、练习场(Exercising Ba )”。
SECI模型,强调隐形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该模型和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知识创造过程,即知识通过SECI的循环转化实现不断螺旋上升。但是国内芮明杰、任洪波等学者认为CECI模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该模型没有区分“创造”和“创新”,知识创造是在组织内部产生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则包括采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野中郁次郎论述的知识创新一文中隐含着创新就是产生新知识过程的假定。因此精确地说,野中郁次郎实际上是在探讨组织中知识创造的问题,只是知识创新的一个子集。二是该模型只考虑知识创造的过程中的隐形知识,而忽视了显性知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在此分析基础上,芮明杰(2004)等人通过引入知识价值链的概念,对野中郁次郎的模型进行修正了扩展,认为企业知识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融合、知识创造、知识保护和知识扩散。并借用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的3个基本模块,即知识场、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资产,提出企业知识创新模型(详见图二)。将企业知识创新划分为获得、选取、融合、创造、扩散和共享6个阶段,认为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核心阶段。同时考虑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创造。该模型对SECI模型进行了扩展和修正,企业知识创造的过程就变成了组织获取外部社会知识,在对外部知识进行筛选的基础之上实施知识融合,接着是知识创造、然后在组织各个层次进行知识的扩散,达到知识共享目的。
二、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特征及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1.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特征
高新技术是指以世界科学技术新发明为基础,以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为条件的新兴的科学工业技术,他是建立在世界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一个动态的概念。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以高新技术成果为主要技术和资源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非常关注知识创新的过程,而且是快速创新的过程。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融合、知识创造、知识保护扩散和知识共享六个环节,即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价值链;二是知识价值链的运作速度要求比较快;三是知识创造和共享这两个环节是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主导着知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
2.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能力是指主体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的基础上从事活动的功能与力量。一般来说,能力的主体分为个体和群体。个体的能力是在个体遗传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与实践而获得,增长的能力;群体能力不是个体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特定群体结构、组织形式、社会行为而形成的新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知识创新主体依靠知识的进步、更新而改变世界的一种能力。知识的创新能力只有与人的知识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活动中,企业员工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它需要员工具有探索精神、独创意识、批判的能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特征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野中郁次郎SECI知识创造模型和芮明杰等人提出的知识创新模型,我们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知识创造能力的培育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展开:
1.创建组织文化,营造知识场
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的创造是在一定得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景中实现和完成的,即他所命名的“巴”,就是所谓的“场”。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创造和共享的过程中,也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知识场,我们把知识场的组建过程理解为当今比较流行的组织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得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共享性文化,使每位员工都认为共享知识和与人分享知识是一种自然行为。知识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形成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树立合作竞争的关系,把个人创新与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2.组织结构创新,组建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称未来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学习型组织”,变动时代唯一的竞争力,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知识价值链的运作速度比较快,因此学习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习型组织不仅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将学习作为个人和企业成长的方式。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追求柔性化、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以增强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同时组织中的成员必须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坦诚相待,了解组织的运行方向,每个人都认同组织的愿景,然后为实现组织愿景共同努力。
3. 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知识库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库不一定指一个在技术上实际存在的知识库或数据库,他会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知识的一部分可以保存组织的每个成员的头脑中,也有一部分可以保存在组织的经验、数据库、操作规范或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把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库分为两类:一是以储存显性知识的知识库;二是储存隐形知识的知识库。
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要注重企业网站、局域网和数据库的建设。企业网站面向所有用户。是界外了解企业以及进行网上交易和交流的窗口,目的在于宣传、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企业和外界的沟通学习。局域网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往来、交流和共享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只是储存与管理,它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在人际系统交流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企业知识库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信息查询、需寻求解决方案及有关经验等提供支持。
四、结论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创造和分享知识是一种无形的活动,只有人们愿意合作时,知识资本才能通过员工对知识的应用,使这种资源转化成真正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明杰,李鑫等.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对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修正与扩展.[J].2004(5)
要培植主体产业,继续突出针织内衣行业作为街道主体产业的重要地位,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针织内衣行业实现转型升级;要培植主体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通过外来资本注入、内部机制创新等,鼓励企业实施规模扩张,培育一批行业领头、技术领先、市场领跑的领军企业和示范企业;要培植主体产品,积极开展专利产品的申报和审批,力争年新增升级新产品10个以上。
做好专业化和规模化
在前阶段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专业化分工体系,实现针织内衣产业各环节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积极发挥PTA原材料、印染、绣花加工、设计人才、管理、贸易、物流中心等资源优势,加快打造本地区优质产业链,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针织内衣企业的利润。同时,积极利用建设街道工业园区以及盘活土地、存量厂房等契机,以内衣协会为平台,积极发挥土地、劳动力资源、产业、区位和交通优势,主动接轨并积极承接大江东新城的发展,按照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原则,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针织内衣行业相关企业的引进,扩大街道针织内衣行业企业的数量,增加经济总量。
加快推进创新发展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但是现代社会因交通意外等因素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青年患者的比例较前明显增多,而青年人作为国家的栋梁,家庭的支柱,其预后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青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不仅影响其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性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和经济损失[1-4]。因此,如何提高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改善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众多,但倾向于用手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5-7]。为寻求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笔者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旨在规范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6例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和CT检查确认。②患者有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指针。③患者均小于45岁。④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治疗。②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停药未到2周。③患者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Ⅰ~Ⅱ级。④患者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未完全纠正好。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和骨折部位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
1.2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①优: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大于或者等于90分。②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89分。③可: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0~79分。④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观察组63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疗效优,8例患者疗效良,治疗优良率为88.89%,而在对照组6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疗效优,10例患者疗效良,治疗优良率为74.60%,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对股骨颈骨折的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临床上,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众多,但尚缺乏未形成统一的治疗规范[8-10]。
乔俊等[11]总结2000~2006年在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老年股骨颈骨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髋关节功能重建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有点, 有助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而邱卫华等[12]采用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两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术后制动12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现: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笔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旨在规范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
参 考 文 献
[1] 李瑞龙,张强.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医学述,2011,17(14):2127-2129.
[2] 陈琪,张曦.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概况.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427-428.
[3] 周运勇,靳嘉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华夏医学,2011,24(6):734-737.
[4] 刘张章,吕龙.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2):209-212.
[5] 李国威,董明岩,张海飞,等.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2):4061-4064.
[6] 赵春斌.后外侧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体会.临床误诊误治,2011,24(8):57-58.
[7] 彭笳宸,李安余,吕国庆.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8(31):3176-3177.
[8] 邓胜利,刘小卫.DHS与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4-15.
[9] 吴记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