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6:56: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疗服务行业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但是,我国还依旧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整个即将老龄化的社会必须要面对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各种医疗服务产业将在市场强劲的需求下蓬勃生长。 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会暴露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更稳妥地解决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医疗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积极思考的。
二、老龄人群面对的医疗服务产业及现状
1、老年医疗保险业
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但它的覆盖和保障能力有限,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面向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年人或者其所在的雇佣企业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来补充其对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例如有预防老年人常见意外情况的保险――意外伤害住院(老年人防摔)险,意外骨折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特别是在自己年老体弱,经济收入减少时,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各式各类面向各种特定老年群体的险种的良性发展,将对整个社会都颇有益处。
2、社区养老服务业
以社区为中心的养老医疗服务业是建设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人和子女的同居率也急剧下降。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社区-家庭为主要场所的社区医疗服务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更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医疗需求。老年人往往能到社区诊所等社区医疗设施处得到诊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服务。但这之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的资源不足。除缺乏政府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支持之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缺乏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机构往往存在资金短缺,随之而来又会出现人力资源匮乏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缺乏专业的老年社区医疗团队。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护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展开服务。例如,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疾病和卧床的老年人希望得到的是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需要社区医疗人员前往老年人家中,进行周期性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3、养老机构和养老产品制造业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资金来源可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种。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以民政部门旗下的养老院为主。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有偿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老年公寓。目前,我国在机构中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群体的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入住床位有限的公立机构,而民办养老院高昂的费用又让老人承受不起。这是因为我国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结构单一,老年人的复合需求(休养、护理、医疗、交流)得不到满足;也因为养老机构自身盈利困难,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和人员进行更多的服务和管理。
养老产品制造业有着广泛商机。大多数老年人因为身体原因,对老年生活辅助用品具有强烈的需求。在老花镜、助听器、拐杖等常见辅具之外,基于医用功能的养老辅具也越来越多。此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文化用品也层出不穷,例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有按键少、菜单结构明晰,增加实体按键等优点,方便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养老产品制造业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是保健品制造。各大保健品通常利用各地生态食品等资源,进行合理提取和精深加工,向老年人提供适销对路、有利健康、安全无害的可食用产品。但是不少产品夸大了使用疗效并使用不法手段售卖,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三、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增大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会提高。这就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患病几率较高,导致医疗保障资金迅速增加。社会各界用于老年人医疗服务的费用也在大幅度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也是十分可观的。中国目前离退休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致使国家和社会的承受力已经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产生的压力将会更为严重,从而,将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
目前,这个巨大的市场仍由公立医院高度垄断,市场化程度较低。中国私立医院占38%,整体而言规模仍较小,服务量少。在2011年,仅1%的私立医院为三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量仅占总量的9%。而公立医院的三级医院数量则达到10%,提供了91%的医疗服务量。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普遍存在软硬件水平不高的问题,难以和公立医院相抗衡。
近年来,私立医院增速迅猛,也不乏一些高水平的民营医院出现。2008年至2011年私立医院的机构数增速达16%,床位数增速达19%。考虑到政府提出的2015年私立医院服务量占比20%的目标,私立医院从现在至2015年的年均患者量增长率会高达32%,这也意味着比2011年要整整多出4亿年诊疗人次。
随着国务院《卫生事业的“十二五”规划》、58号文《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和其他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医疗服务市场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这其中包含两大重点方向: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包括解决体制问题、扭转补偿机制;二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包括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市场环境。
德国、美国和印度等国家也曾开展类似从后付制到预付制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医疗服务行业的私有化进程,加速了产业竞争和整合,从而涌现出像HCA、Asklepios和Max Healthcare等医疗服务航空母舰。反观中国,我们预计目前的改革政策,在长期内也将推动中国医疗服务行业走向更加市场化的竞争,并出现更多的私有化和整合趋势。
最佳入行时机和细分板块
相较于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往往具备更高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拥有更好的服务质量,并能较易提供更高端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潜在的差异化发展方向。目前,有六大类医疗服务投资板块正逐渐浮现,差异化优势各不相同,包括:
*高端医疗: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价格较高,针对迅速崛起的高收入人群,通常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不依赖医保,单体规模较小。如和睦家。
*私立专科连锁:专科医院,通常采用连锁模式。其特点是技术壁垒低,风险小,较易标准化和迅速复制,通常针对公立医院不太重视或对医保依赖度低的科室。私立专科医院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或更低的价格与公立医院竞争。如爱尔眼科和慈铭体检。
*私立综合医院:由私人资本从无到有新建。其特点是所有权清晰,但营建周期较长,需要较强的资金、人才资源和管理能力的支持。如厦门长庚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
*公立医院转制:在政府允许下将公立医院转制为私立医院,多数为综合医院。其特点是抓住医改的政策红利,由于其前身是公立医院,具备现成的品牌、病源、医师资源和医保定点资质。如宿迁市人民医院。
*医疗产业链延伸:聚焦医疗产业链延伸,满足新兴细分市场需求。如月子中心、养老中心和检验诊断中心。
*医院集团:由多个综合医院组合而成的医疗集团,也可具备一定的专科特色,甚至包括不同级别的医院。其特点是主要靠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取胜,目前市场上还不多见,可成为综合医院的一个长期演变方向。如同仁医疗产业集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演变,各时期私立医院差异化发展的重点和条件也会随之变化(见下页图1)。
各板块的成功要素
在把握各医疗服务板块的整体发展趋势之后,深入了解各板块的行业需求特性和竞争格局并把握关键的成功要素,是帮助找寻、筛选合适商机的下一个关键步骤。
高端医疗。现有的高端医疗机构往往规模较小,集中在一线城市,这主要是受到一些行业本身特点的影响。高端医疗定位的目标顾客为高收入人群和外籍人群,群体数量较少,且主要依赖商业保险而非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规模过大会导致床位和资源利用率过低。
私立高端医疗的直接竞争对手主要是公立医院的特需病房。特需病房头顶公立医院的品牌光环,背靠公立医院通过大规模普通病源积累而打造出的强大医学实力,使得小规模的高端医疗机构很难直接在医学专业能力上占到优势。发掘高端的内涵所在,建立高端的文化理念,深入了解高端客户的需求,并进一步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品牌、服务和人才建设上,是高端医疗制胜的关键。
私立专科连锁。标准化的模式、强大的品牌以及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私立专科连锁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标准化是连锁复制的扩张基石,品牌是加快扩张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培养能力则是实现扩张的必要保障。此外,也可根据行业特性寻求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方向,打造相关优势。在扩张过程中,审慎的战略布局以实现“跑马圈地”和“夯实内功”的平衡,将会成为连锁医疗机构的新课题。
综合医院。综合医院的竞争要求具备全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首先,政策支持非常关键;其次,传统的品牌、人才和特色专科建设也十分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精细的运营和流程管理以及规模效应也日趋重要。
医院集团。在综合医院所需的全方位综合性能力基础之上,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键,这其中包括品牌资源、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专科特长、运营能力和患者管理等全方面的资源共享和整合。目前,该板块尚未起步,能够在这些方面真正实现协同效应以发挥规模优势的医院集团尚不多见。
医院集团的增长扩张模式不同于私立专科连锁医院。首先,私立专科连锁医院通常全国布局,网点众多。而医院集团往往集中在某些区域,数量也不多。其次,私立专科连锁医院的扩张速度较快,而综合医院受制于较高的进入壁垒、较长的开发周期以及不易复制的模式,医院集团的扩张步伐要慢得多。最后,医院集团的标准化程度也远低于私立专科连锁医院,主要原因在于综合医院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其科室能力的打造要切实贴合当地市场的需求(患者特点和竞争情况等)以及相关人力资源和能力的可获得性。
医疗产业链延伸。医疗产业链延伸的内涵相当丰富,既包括医院服务的剥离(如康圣环球检验中心),也包括后端对患者服务的延伸(如月子中心和养老护理等)。医疗产业链延伸的核心竞争要素,既有与其他医疗服务板块类似的地方,如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标准化模式和可复制性,也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从医院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包括和医院签订外包各种服务合约以及由医院推荐患者转诊和配套机制等,这往往需要和多家医院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进入方式
目前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有四类典型的进入方式:对于私立医院,可以选择新建或者收购;对于公立医院,可以选择转制收购或者托管。这些模式在进入时间、投资规模以及资产所有权方面各有不同。
对于新建私立医院而言,从申请营业执照、拿地建楼一直到开业,所需周期较长,且前期投资也较大,但其优势是产权明晰、投资者的控制力强。典型的例子有台塑集团在厦门开设的长庚医院,于2004年申办,2005年动工,2008年一期开业,总投资约17.8亿元。相比之下,收购一个现有的私立医院,在投资进入阶段的时间则会缩短很多,并且被收购医院往往拥有现成的医生团队和病源,无须从头开始打造。
转制收购公立医院和前两种模式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从进入时间来看,一方面收购成熟的公立医院资产能加快投资者进入,但另一方面由于转制过程中当地政策和政府支持的不确定性,也有可能拖延时间。其次,由于被转制医院通常是当地政府或国企急于甩掉的包袱,或规模不大,因此作价可能较低,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人员编制问题、政府或职工的保留股权)可能无法在近期内理清,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医院的控制力不能达到预期,产权不明晰。例如,金陵药业在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时,就保留了原有职工的事业单位编制。
托管公立医院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医院的资产所有权,只是委托经营并收取约定的管理费。典型的例子有凤凰医疗集团于2010年托管北京门头沟医院。但也不乏先托管后收购的先例,如凤凰医疗集团在2001年托管了无锡新区医院后,于2005年将其全资收购。
投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到底哪个更合适?其实两者各有利弊,更多的是要结合投资者自身的能力和目标来综合考虑。
投后经营
投资医院之后,如何做优医疗机构的业务和财务表现?我们认为,改善医院运营、提升投资回报可以凭借四大价值提升工具:
*企业化治理: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架构,重构医院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及其运作机制,加强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设。
*改善医院运营: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采购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IT等软硬件设施;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产品组合战略:根据医院自身的能力和定位,结合外部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设置医院科室,并打造差异化的专科特长。
*整体扩张战略:打造地理扩张战略、整合并购战略,并提升相关能力。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51-02
1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入世后我国医疗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之,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就医顾客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若要在这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赢得越来越挑剔的就医顾客的青睐;而要赢得顾客,最关键的就是要让顾客满意。因此,开展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提升就医顾客满意度,争取顾客重复购买已成为医院的迫切需求。
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对医院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包括服务、活动、情况、过程等的可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比较后所形成的感受状态。传统的医院服务观念是所有的人都只是为了病人,只有病人是服务对象,其实这是狭隘的服务观念。事实上,医院的服务最少包括10类人员:(1)病人;(2)病人家属或病人亲属;(3)保险公司和病人单位;(4)医院的内部员工;(5)同系统、同行业的有关单位;(6)医院近邻单位;(7)所有直接或间接领导;(8)新闻媒体;(9)供应商;(10)社会各阶层。医院的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注重病人满意度是传统观念,注重顾客满意度是现代观念,是市场观念,是发展观念。
2 国外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现状
顾客满意度测评在医疗服务行业的应用研究方面,国外的医疗服务行业最初是由提高服务质量来引入顾客满意的。同样,其研究重点是研究总体模型的建立和某单个变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性,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2.1 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
如Taylor的研究指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存在一种非回归关系且互为因果的关系,即提高患者满意会导致高的服务质量,反之亦然。
2.2 研究患者满意与医院受益之间的关系
Hudak PL,McKeever P,Wright JG.的研究发现患者满意和医院的收益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一般来讲,患者满意意味着更高的服务质量和雇员满意,会加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地位,带来更好的风险管理。
2.3 研究顾客满意与忠诚的之间关系
Mary Jo Bitner,Neeley Sabrina M.等学者分析影响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要素,并提出模型及提高满意度及忠诚度的途径。
2.4 分科室、门诊进行顾客满意度研究
Irwin Press的研究指出:对门诊就医的顾客来讲,最重要的是“医生对顾客需要应十分敏感”,即病人希望医生能理解他们的愿望、焦虑、担心及治疗,次重要的是“医务人员提供治疗与保健及相互配合得怎么样”。Satty TL,Markku Kuisma等通过研究急诊服务部门应将顾客满意调查作为评价与提高服务质量的常规工具。
由此可见,具体到顾客满意理论在医疗服务行业的应用,现有的研究多是考虑单个变量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性,对如何评价和利用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
3 中国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
我国顾客满意度理论在医疗服务行业的应用,与国外同行业以及国内其他行业相比,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目前有关学者作了相关研究。
3.1 研究病人满意度与忠诚感之间的关系
韩小芸、杨立新、汪纯孝等人通过对三家医院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住院病人满意度与各类忠诚感之间的关系。
3.2 分科室进行病人满意度研究
唐智柳等以某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从住院病人对医生、护士的态度、医疗、护理质量和住院环境的态度五个方面调查病人满意度。郑静等调查了6家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对就医环境、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三个方面的满意度。顾祝影等在“省级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分析”中,对满意度评估,构建了文明行医、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医疗收费和医院管理等五个纬度。宋桂荣、刘红波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门诊患者满意度评价,主要从医疗服务总体印象、医生技术和服务态度、护士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挂号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药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6个方面进行评价。
3.3 医疗服务品质满意度研究
唐山在“澳门医院品质管理与病人满意度的研究”中,分析了医院服务品质与满意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傅钟仁等在“我国医疗服务品质满意度实证研究”中用主成分分析法萃取医院软体、成本效益、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四个因素。
3.4 医疗服务满意度模型的研究
周谦、钟胜等在“建立在医疗服务行业顾客满意度模型下的病人满意度调查”中,从医疗效果、服务态度就医流程、病房环境等方面调查病人满意度。顾海构建了我国医疗顾客指数模型,该模型包括约束条件、顾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顾客抱怨共7个结构变量。姚贵宾、李静等运用结构方程构建了我国医疗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该模型中包括感知医疗质量、感知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患者期望和约束条件共5个结构变量。
3.5 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
唐小我、王志科等人对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顾客满意度进行研究;蒋海燕、余洪彦以柳河医院为研究载体,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柳河医院顾客满意度研究;吴凡伟、朱岁松等人阐述了如何构建了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并对以往的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进行了评述,但未实际构建一套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以往的研究主要分科室进行研究,如门诊、急诊,儿科等,且大多数研究以经验性的总结为主,主要通过医院主观认为了患者满意度指标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缺乏科学依据;近几年相关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其调研对象主要是以三甲医院为主,且主要在某个城市或某个医院进行抽样,样本缺乏广泛性,其调研得出的科学性值得考究。
4 国内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4.1 缺乏科学规范统一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不能进行比较研究
缺乏基准是国内满意度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多数医院的满意度测评研究多为自行设计,随意性相对较强,使得各级医院的满意度不具有可比性,不能为医院就医顾客提供指引,也不能为各级医院监管部门提供评价医院管理优劣的工具和方法。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套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的评标工具和标准。
4.2 缺乏科学规范的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大多数的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是没有指标体系的,其调查项目的设置往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或者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一些政策与标准,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各项目之间没有权重划分,或者平均权重,不能凸现关键问题;已立的各种患者满意度测评体系,其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置也多数参考医院人员的意见或者由调查方从自己的角度及需要出发选择制定,而不是从患者度出发。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的推断。此外,除了少数的研究对其开发的满意度测评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验外,绝大多数的问卷没有信度和效度验证,使得调查的信度和效度上存在质疑。
4.3 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单一
在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传统做法往往只是重视病人满意度调查,而不是针对上面所述的整个顾客群体进行满意度研究与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一是由于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造成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客观障碍;其次,病人往往主要通过当时的心理感受或凭借回忆来反映情况,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也容易给准确判断和正确评价带来调查难度;再次,数据采集往往多在医院内部进行,甚至被调查人就在对面,很难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偏差。其实,医院作为一个单位,在单位外部除患者以外,还有社会各个层面,对他们进行服务质量跟踪调查,也可以随时了解医院在社会服务大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在医院内部还有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医疗专家等层面,同样可以对医院作出更为准确、更为客观的评价和判断。在调查方式上,目前多数医院也只停留在“问卷调查”的层面上,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被调查医院的顾客满意度情况,严重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4 对调查的实施过程缺乏控制
目前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测评在调查的实施过程中对样本的选取,问卷的与回收缺乏控制,使得测评数据具有很大偏差,不能反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例如在问卷发放时,不向患者解释清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认查只是一种形式,导致其对调查不够重视,缺乏严肃性,从而敷衍了事,甚其所好,使满意度虚高。或者发放问卷的时机不对,如在患者接受治疗、检者休息时发放问卷,此时患者比较紧张,心绪不宁,或者缺乏耐心,草草填结果使调查失真。
4.5 对顾客满意测评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过于简单,且实证检验科学性有待商榷
很多医疗服务机构一般都是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计算患者满意度,虽然有些研究对不同部门的满意度和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作了加权平均,但也只是对数据的简单统计,得出的只是一个结论性的数字,不利于对服务过程的诊断。此外,大多数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实证检验主要以三甲医院或本地几家医院进行调查检验,既缺乏地域的比较性,也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顾客满意度比较,其实证检验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4.6 对满意度结果的表达和解释过于简单化
大多数医院仅仅提供“总满意率”这个单一指标,缺乏对指标刻度(程度)和内容的详细分析。这样做的问题在于:在满意率非常高的情况下,指标缺乏敏感性,不能从中发现问题;无助于发现特定问题。一些用满意度作为医学或管理干预评价指标的研究,对结果的解释欠妥,对结果的归因分析不能令人满意,满意度结果的范围比较局限,方法学说明不详。
5 展望
顾客满意度测评在我国医院已广泛应用,但还没有把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还有待广大医院管理者急需深入探讨与研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顾客满意度调查的实施,对现代医院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顾客满意度测评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最重要、最有潜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梅清豪(译).营销管理(第1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任真年,现代医院顾客满意度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6).
[3]刘浩,田志龙.医疗服务顾客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韩小芸,杨立新,汪纯孝,韩小芸,杨立新,汪纯孝.住院病人满意感与忠诚感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3,(7).
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
今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寄予了更高期待。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国家工信部等机构,密集出台多部互联网产业的相关文件,推动并规范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互联网+”就像一股强劲的飓风,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指出,有些是瞬息万变,有些是因势而变,有时以不变应万变,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把握好变与不变的方向、分寸与节奏,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让医疗卫生行业真正飞起来?她希望,全体与会者和所有关注医疗健康信息的组织都能够从技术、经济运行、标准、政策、人才、安全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互联网+健康”利于疾病早期预防
崔丽称,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负担。健康促进应该是应对这些疾病的优先策略,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预防,把少得病、不得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我们健康中国建设的首选。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互联网+”在公共卫生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案例,互联网本身将关注的重点和区域用大数据的方式形成公共卫生方面的需求,这些无论从过去做的直报信息到未来医院形成的医疗信息和社会的公共信息,都会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及早防控非常重要。每年将近有80亿诊疗量的医疗数据大背景下,互联网+健康医疗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has a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in small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ill exist in the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s not perfect evaluation standard, no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service, and positioning unreasonable wait for a problem. The existe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service in question, proposed the solution measur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value.
Keywords : small town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且发展态势良好。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服务面在不断地扩大,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但是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的高低看的不是门诊量和治好率,而为转变城镇居民的不好的生活习惯,令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开展家庭病房,实行计划生育以及生殖保健的引导,令疾病控制走入中小城镇社区,令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逐渐朝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发展。减少传染性的发生率和孕妇的死亡率以及婴儿的死亡率等,促使居民的期望寿命得以提高。
但是现阶段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并未将社区服务作为政府推行公益性事业的具体表现,反而把它当成为获得经济利润的工具。因此出现了较多的经济投入,却是很少的效益产出,很多的居民都是到社区卫生所取看病,而卫生服务人员到患者家中实行上门服务的甚少。这对卫生所的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对卫生服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阶段的社区卫生服务虽然赢得了城镇居民的认可,但是有的卫生服务人员没有做好工作,令居民不是很满意。第一,没有对社区卫生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行很好地宣传。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城镇居民对保健意识以及卫生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居民对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为了健康所做的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均需要卫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帮助,特别为社区卫生服务此类新型的卫生保健的服务方式。第二,城镇社区的卫生服务功能做不到位,多数只是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应对上级检查。所以,社区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社区的影响并不是很好。长期如此,城镇居民渐渐地就会不信任它。
(三)定位不合理。现阶段的社区服务并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模式。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的总量不受控制,并且布局也不够科学,没有完善的设备,人员结构不合理,没有严格明确的规章等问题。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将预防当成基础,将保健当成目标,将医疗当成依托,将健教当成重点,将康复当成手段,将效率与质量融合的六大功能。但是,当前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几乎做不到上述内容;有的社区卫生服务关注治疗但是忽视了预防,注重经济收益忽视了医疗服务,没有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和个人诊所之间的不同,不利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应对中心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不足的对策
(一)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了解卫生服务的内容。在一定时间里开展卫生预防与医疗保健以及家庭护理等讲座,宣传卫生知识,保障医疗服务人员全天都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护理等服务,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给社区居民给予上门服务。所以,社区服务就要坚持一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人文本”思想与观念。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要为居民实行上门服务,实行连续性的、综合性的、普遍性的卫生服务;开通热线电话,将大夫和护士的工作电话号码公开,及时地对病人进行检查和引导以及治疗等,令居民在第一时间里就能接受到服务与治疗。第三,于社区中构建户籍制的家庭医疗服务的绿色通道,弄清楚城镇社区服务站和综合医院两者间的关系,科学利用城镇社区卫生所现有的资源。
(二)注重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当前,世界各地均推行社区服务工作,然而,城镇居民对于该活动并不是很接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为城镇居民对卫生服务水平存有一定的怀疑,另一方面的原因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不强,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想要将社区的服务工作推广出去,变为一项较好的服务制度,从此以后,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举行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城镇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居民的个人健康意识与自我调节的技能,进而实现降低居民的生病率,达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此外,于健康教育过程里要增加导医与导药的内容等,使城镇居民能够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就医与抓药,方便居民服务成为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
(三)注重人才发展及建设。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对卫生服务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相关部门快速地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构建全科医学专业,此外还要做好在职医疗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再深造工作,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将适应性与针对性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将社区居民经常出现的病症和多发病的诊治与预防以及治疗等当成重点,逐渐构建一支将全科大夫作为骨干,包括社区护士与公共卫生等各种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队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预防与保健队伍的建设。引入专业的人才来从事此项工作,还要对在卫生所工作的预防保健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改进与完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使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更加稳定,转变重视医疗忽视预防保健的问题,使“预防为主”的方针能够在卫生行业中体现出来。
总 结:
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且发展态势良好。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服务面在不断地扩大,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但是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三方面即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注重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及注重人才发展及建设来应对中小城镇社区卫生中存有的不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改善中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一点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医患纠纷,指医患双方之间的一切争执,包括由医疗费用、医疗差错、医疗服务态度导引起的争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当推进,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医疗服务市场出现大量的医患纠纷,给当今医患立条带来了新的挑战。我院对起医患纠纷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探讨了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住院患者58632人次,发生医患纠纷共83起,占住院人数约0.14%。13起予以经济赔偿,70起经协商解决。 所发生的医患纠纷90.15%要求赔偿,到法院诉讼仅有1例。而其中真正因为医疗事故引起纠纷的不到 2%
2 医患纠纷的分析
2.1 服务观念滞后,医患沟通不畅 数据表明,75%的医患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引起的。医疗行业作为服务行业,有服务行业共性:服务对象至上。患者及家属希望了解和参与诊疗过程,自身利益的精神得到尊重。少数医护工作者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高高在上,服务态度差,缺乏对病人的关心爱护。造成患方对治疗过程不满,进而诱发纠纷;另一方面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强,许多患者不懂或一知半解,医护人员的解释工作和细节服务不到位,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缺少人文关怀,直接导致医患不现进行有效问题;再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高技术认识不足,对医疗结果的期望过高,认为进医院后一定有治,一旦病情变化出乎意料,则认为医护工作不到位,极易引起纠纷。
2.2 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个别医护人员不认真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甚至违反医疗操作规程。
现行的医院融资与补偿有三个主要来源:第一,政府的财政补助;第二,医疗服务收入;第三,药品的差价收入。现在药品差价收入已经成为医院主要的或仅次于医疗服务收入的第二个重要补偿来源。并在医院融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外,从医院的资金来源看,主要包括内部资金、外部资金两部分。内部资金主要由药品让利和医疗服务收入以及部分沉淀资金构成。医院发展与职工基本工资所需资金由财政拨款解决。随着国家财政状况以及与医院分配关系的变化,政府拨款所占医院资金的比例越来越低,医院融资的三种渠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一,政府财政补偿在萎缩。其二,药品销售差价补偿代价大,成本逐步提高;同时,大型设备检查的收费也将大幅下调。其三,唯一可以争取的,就是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特别要提高医疗技术劳务收费;但是,这又受到社会与居民承受力的制约。三方面情况使得医院的内部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同时也显示出医院融资机制与医院管理体制的内在缺陷。
与国外相比,我国医院大部分都是公立医院,对资本的运作几乎没有过多的了解,也根本不善于资本运作。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资本运作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医院融资机制的创新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医院融资机制创新
随着双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一种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新型融资机制――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将建立并居于主导地位。新型融资机制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医院融资活动已主要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而是通过经济手段(表现为各种金融工具)来调节,其调节机制主要是市场机制,是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价格――利率来调节。在市场经济中,医院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取资金: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医院不断将自己的积累(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医院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是医院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源融资是医院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它对医院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特点。因此,在经济日益货币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进程中,外源融资将成为医院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
医院必须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新型融资机制,搞好外源融资。在美国,政府医院收支由政府财政负担;非政府的非营利性医院,债权融资是其主要筹资方式,其中包括医院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多种形式。营利性医院通常采用将医院的产权转换成股权的股票融资方式,包括吸引联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外资等。在产品经营方式下,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融资方式,它们都与医院产品经营的特征相关,主要满足产品生产经营的需要。当资本经营涉及产权交易问题时,通常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务支付以及混合证券等多种形式。非营利性医院可发行债券吸引社会投资,也可通过银行贷款、接受社会捐赠、购买国债融资;营利性医院则可发行股票融资。医院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保证在实现资本经营战略后,所选融资方式不会对医院发展造成障碍。医院负债经营必须适度,举债额度应建立在投资回报和偿还能力的基础上,以免为债务所困而自食其果。
医疗服务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既能实现资本赢利的目的,又能达到壮大医疗服务产业的目的,最终实现双赢。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股东对于医院经营状况,就拥有用资本投票的权力,从而促使医院经营者不断改善经营状况,争取更多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资本市场的完善,对于股东之间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性,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股东不会过度集中,可以有效防止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侵害其他利益主体权益的行为。通过股票上市,医院可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医疗服务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不断扩张阶段,医疗服务业还不是充分竞争的行业;部分医院竞争意识较差,规模不经济,服务产品单一,管理混乱,运行成本较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较差。而国内资本市场一些上市公司看到了医疗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可预见的能够提供稳定利润、充足现金流以及税收优惠等优势,开始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目前,已有民营医院集团在证券市场中上市融资,而且也有上市公司为企业转型而准备收购医院,如万杰高科、长安信息、三九医药、同仁堂、浙江广厦、金陵药业等。
三、一个公立医院投、融资活动案例
部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投资开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1986年华山医院投资成立了第一家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营利性医疗机构“上海华山康健医疗公司”。该公司由华山医院从事业发展基金中拨款5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公司董事长由华山医院院长担任,公司总经理由院长聘任。19年来,医院通过该公司作为母体,相继成立并由公司管理了19个下属企业,公司净资产从最初的500万元发展到6600多万元(扣除外商资本),增长了近11倍,累计创利润7000余万元,公司所属企业中有4个是具有规模和影响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也是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创造利税的主力军。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医疗服务营销是指医疗服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顾客对健康的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医疗机构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医疗服务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医疗服务包括疾病诊疗的技术过程;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又包括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医院的管理,环境,促销,门诊挂号,收费,检查,治疗,拿药等各种服务都是医疗服务,是医疗与服务的有机融合。作为服务业,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要想把最基本的服务做好不难,但要做精,做出特色,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患者切实的感受到不是来求医生看病,而是像宾客,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得到尊重,爱护。让患者真真正正的感受的医院的真诚,满意医院,信赖医院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无论是服务产品营销还是顾客服务营销,都是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成长。医院的服务营销亦如此。
2009年7月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等19家三级医院的院长分别到其他医院当一天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有95%的时间在排队。医疗单为目前普遍现象是:(1)排队,门诊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收费拿药排队,整个就医过程患者怨声连连,更谈不上多满意。(2)处方大,患者拿一次药一般都二三百元,更甚者七八百元,上千元。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看病贵,看病难”。
医院要和谐稳定的发展,就要做好服务营销,切实的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服务,解决目前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中医院服务营销策略:
(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策略。医疗服务包括环境,设备,技术,就诊过程等等,医院要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就环境来说,我院新盖了多功能的门诊大楼,舒适,宽敞,明亮。因为环境大大的改善,门诊量和住院人次明显上升,半年来每天门诊量平均比原来增加11%,每月的住院人次平均提高了8%。就诊过程来说,我院也有排队现象,因为是中医院,收费要录入草药方,这样大大的影响了收费速度。为了改变现状,更便捷的为患者服务,我院通过考察,分析,现已与一家软件公司签订协议,使用“一卡通”,使挂号,收费,医生,药房等多处联网,形成门诊“四快一慢”制度,挂号快,收费快,检查快,拿药快,看病慢。这样将会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更快捷,优质的为患者服务。我院门诊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轮椅及担架车,免费提供开水及一次性口杯,方便病人饮用,对急诊就医的开设绿色通道,导医处免费抄处方等方便服务,软件更新后还可实行微机自动挂号。住院要求勤查房,勤核对住院费用,护士勤问候。住院部应设置自动打印住院明细单的电脑。让患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多方面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创新服务营销策略。创新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满意医院的服务,忠诚医院。医院的服务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及时与患者沟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其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才能为患者创造惊喜,让患者感受到期望之外的喜悦。例如,医院住院处可以设置临时存款处,随时存取。医院里人来人往,经常有小偷混入其中,因为住院患者除了交住院费外,随身还携带不小数目的现金,睡觉都不安稳。不出医院患者就能随时存取现金,这样患者不仅感到方便,而且也安心。还有我院中医的文化源远流长,走进中医院,你会欣赏到在我院各楼层的中医文化,有四季养生法,有各种食疗养生法等等,丰富多彩,并且印制了多种多样的小册子免费发放,一方面不让诊疗的病人无聊,另一方面宣传了医院,提升了医院形象。
(三)以员工为支柱的全员服务营销策略。员工是患者的直接接触者,是向患者传递价值的关键,是医院的支柱,是保持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持久动力。员工是医院的基础,医院只有让员工满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全员营销的目的就是让满意的员工服务于患者,让患者满意,全方位的为患者提供真诚完美的服务,实现医院长期稳定的发展。(1)形成统一的整体服务形象,服装干净整洁,胸卡整齐一致,梳妆打扮得体。(2)统一用文明用语,对患者礼貌,尊重,热情。(3)形成“患者为第一”服务理念,让患者切实的体会到他们就是“上帝”。(4)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方便于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思想。(5)设置一系列的服务规范和服务程序。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医院的管理中,为医院出谋划策,才能用心对待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差异化服务营销策略。异质性是服务营销的特点。对医院来说,每一个患者都是不完全一样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因此,医院应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对医疗服务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让患者都能感受的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例如:就服务渠道来说,可根据患者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渠道为患者服务。路程特别远的,可通过网络跟医生咨询,诊治;电话方便的,可以用电话咨询;医院还可以邮寄光盘等等,通过不同的渠道快捷方便的服务于患者。
医院的服务营销就是以就医需求为中心,让患者满意,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公立医院的收费是否合理以及该为医疗服务买单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应该解决的仍然是医院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如医疗服务收费,它是医疗成本的补偿方式,也是医院持续经营的前提,医疗收费价格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才能为公众所接受。政府部门对医疗价格的定价客观上仍然是遵循这一规律的。无论谁买单,医院始终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供方”,必须面向服务的“需方”,因此公立医院的经营策略必须面向市场,逐步改变内部经营管理中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主动去适应市场,做好市场营销策划这一新课题,才能维持医院的持续经营与发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改变公立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1 改变医院对医疗服务对象的定位
(1)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习惯于“看病”不看人,科室按病种设置,服务项目、就诊流程、诊疗环境均是按病种需求设定,很少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将医院的服务对象定位于人的需求,视患者为顾客,一方面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2)医院应调整经营策略,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医院习惯于依靠技术与设备吸引患者,在这点上中小医院无法与大医院竞争。于是出现大医院超负荷运转,变成医药超市,医疗质量难以保证,而中小医院业务量不饱和,医疗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从而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种现状足以证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各级医院没有形成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3)建立平等、相互信认的医患关系。由于医院与患者信息不对称,医院的客户始终在被动地消费,客观上医患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近年来不少医院实行了患者选医生,虽然不能解决本质上的矛盾,但从形式上提高了患者的消费地位,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以上三点是围绕公立医院的市场营销所应进行的观念性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服务行业的通用的营销策略,公立医院与普通的服务行业最大的共性是提供技术与劳务服务,最大的区别是医院的非营利性,因此,在借鉴服务行业的营销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宗旨。一方面是以服务于人的需求为对象,设计医院的服务流程图,分析服务流转的过程,找出与顾客的接触点,扩充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项目,尽量做到客户需求无盲区,充分体现无微不至,宾至如归。另一方面是以人的服务为主体,提倡和激励职工树立起营销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职工同时具备技术服务能力和职业服务能力。因此,医院的营销策划就从顾客的需求入手,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以下各方面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经营策划。
2 管理顾客为需求,视顾客需求无小事
近年来卫生系统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促进了医院的服务意识,改变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态度。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还应进一步将患者转变为医院的顾客―“上帝”。许多医院也成立了市场服务部,但其工作任务大多是联系各地区的医保中心、一些大的企事业单位及做社区宣传广告而已,没有一个系统的市场管理策略。在服务行业,顾客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标的,市场营销部应将搜集顾客的需求作为日常工作,将有市场价值的需求交与业务部门研究、讨论,设计出新的服务项目。一些新项目不只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而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医院的实力,推出有特色的服务项目,能吸引顾客主动消费。另外在顾客管理的工作中还应注重发展与顾客互利互惠的关系,延伸服务空间,通过为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回访,组建健康俱乐部,经常性地举办疾病防治知识讲座, 提供病友间互相交流的场所等,以医院文化促进与顾客的联系,达到疾病宣传与提高医院知名度的双重功效。
3 精心设计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提供与消费层次相匹配的医疗条件
3.1 多功能的前台服务:一目了然的简介说明,方便快捷的查询和预约服务,热情、专业的导医服务,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建议、咨询和特别服务等。
3.2 流程通畅、舒适、幽雅、设施齐全的就医环境:医院的建筑设计除了必须符合医疗专业要求外,应尽量在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减轻顾客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需配备一些特殊设施。
3.3 让顾客明明白白地消费:目前各医院为顾客提供价格查询和费用清单,对医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这种事后告知的方式,并不能让顾客明白所有医疗收费项目及药品同治疗方案的必然联系,顾客只能事后被动接受。真正做到让顾客明白消费,应是事前告知治疗方案和相关收费标准,并让顾客作出选择。这就需要医患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和便捷的方式进行沟通,因此,适当的加大服务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3.4 尊重顾客的选择,当好顾客的参谋,做好医患勾通:让顾客理解和认同医生的治疗方案,主动配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使顾客满意,同时还可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机率,减少了医疗风险成本。
4 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的弹性价格政策
服务定价是以成本为基础,但市场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医疗成本的特点是固定成本比重较大,业务量对单位成本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各个医疗机构的成本差异相当显著。价格反映出医院的市场定位,业务量是市场对医院服务定位最好的反馈。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成本、价格、业务量相互影响牵制,因此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中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制定出不同档次的收费价格,如制定出常见病的单病种定额收费价格,同时考虑医院的公益性,如对老年和特困顾客制定优惠价格。目前公立医院执行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是按医疗项目收费,医院在执行时依据医生的医嘱将这些价格记录到患者的费用中,患者可以查询,但无法选择,感觉如“砧板上的肉”,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非常紧张,甚至于对医院的常规检查产生抵触情绪,担心最终消费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当然谈不上满意消费。而根据病种制定的价格则可使顾客消除疑虑,做到明白消费,放心消费。
5 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和展示,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5.1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如开设疾病宣传专栏或做专题采访,介绍疾病的防治办法和治疗的案例,
5.2 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开展义诊、疾病宣传和专题讲座,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的检查和宣传,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3 建立网站:以最广泛最快捷的宣传方式介绍医院的特色专科和知名专家,传递最新的医讯,方便顾客查寻,同时收集顾客的需求,成为医院对外联络和宣传的窗口。
6 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一)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进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规,可有效监督养老服务的顺利实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相关机构要在充分的社会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服务相关法规和政策,从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障其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我国政府相关机构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予以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政府只有给予养老服务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健全。因此,我国政府机构要加大财政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加大养老服务支出的比例。同时,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去,而对于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特别是无盈利组织,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减免来促进其发展。
(三)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我国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一方面,我国要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打造出一批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过硬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同时,要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到社区或养老机构去开展养老服务方面的实践活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投入到养老服务领域的热情。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升F有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灵活市场运作机制
(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
采取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辟多种渠道,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比如,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对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的社会组织进行政府补贴或进行税收减免,从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而在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立方面,可以鼓励社会资金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建立,例如合资、参股等。同时,在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要注重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跟进。
(二)培育和规范养老服务市场
严格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公平、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我国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监管,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对养老机构进行管理,对服务质量和设施条件不达标的养老机构进行惩罚和整顿,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同时,我国要引导和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完善,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挖掘缺口服务行业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养老服务机构,能基本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现有的养老机构都不具备专业的医疗服务功能。在这种形式下,养老型医院应时而生。养老型医院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养老场所,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它是传统养老机构和医院的结合体,有效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缺陷。这种类型的养老型医院可以从社区医疗机构发展而来,由卫生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另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特别是健康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因为养老院不仅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其精神需求。因此,养老机构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不断优化物质条件,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还要积极进行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三、科学规划养老服务体系
(一)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纯粹依靠机构养老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公办养老机构,只有政府加大投入,才能使床位充足,服务保质保量,让老年人满意;二是对民办养老机构,一方面要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的价格必须要在老年人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是一个矛盾。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大众对养老机构的认可程度较低,同时很多人认为将父母送入养老机构是不孝的体现,老年人本身也不愿到养老机构去生活,选择在家养老。实际上,国际上养老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大多数也是选择居家养老。结合国外成熟养老经验和我国实际国情,我国应当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并辅之以机构养老,建立起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以社区养老为依托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提升,每个子女的养老负担也逐渐增加,一个家庭往往要肩负着4个老人的养老责任。因此,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必须转变养老服务模式,将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区养老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利用社区的人、财、物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和细致化的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具体服务内容上,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包括短期护理服务、长期护理服务、老年保健服务和医疗服务等,而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具体的服务内容。
(三)以机构养老为补充
机构养老虽然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但由于这种养老模式具有专业化强的特点,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特别是为不愿意或者没有条件实现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养老场所,因此,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补充功能和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发展养老服务机构,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政府机构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例如通过财政补助或税收减免。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制定必要的标准,只有达到这一标准才允许开展养老服务。同时,对于由政府建立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尊重市场规律,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运作的市场化,提高其运营能力。
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一)不断加强服务专业化人员队伍
一是加强潜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为养老服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二是加大对现有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鼓励有经验的养老服务人员参加在职教育,从而加强服务专业化人员队伍。
(二)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