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3 16:08: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西方教育方式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解剖学实习课教学特点分析
1.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解剖学实习课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不断的深入发展,学生对基本的病例改变会有一个感性的认知,这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进行解剖学教学过程就要及时的改变教学模式,能够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解剖学实习课是全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师讲解,自己观察,然后小组之间讨论学习,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探究更为深刻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解剖学实习课的开展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在显微镜下寻找病变部位,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同时,解剖学实习课还能够提高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频率。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就会与相邻的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能够帮助学生得出最后的结构。在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具备指导学生的作用之外,还具备了点评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实习结构进行点评,同时告诉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疾病和病理的认识。在整个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描述从切片上寻找病变的位置,通过反复不断的寻找、描述,保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下,加深学生是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解剖学实习课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切实发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先将病理切片和大体标本发给学生,让学习自行观察,观察结束后,教师抽查学生的观察结果,保证学生都能够找到病变部位,能够对病变部位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由教师讲解。这样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争相发言,通过解剖学实习课教学更好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变得令人愉悦和兴奋。
二、解剖学实习课学习方法分析
1.标本、模型和挂图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在很多高等医学院校中,实验室尸源十分紧张,一般情况下每个实验室中每个学期只会制作三具全尸标本,分别是全身的肌肉标本、内脏标本和血管神经标本,再加上实验室大量的瓶装标本和一些标本,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认真观察真实尸体标本的形态和组织,使其对人体的结构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保证学生对人体的器官、构造、形态、质地、大小以及相邻情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由于解剖学实习课课程有限,如果只是让学生观察而不教学,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辅助人体模型向学生展示人体的器官之间和结构之间的空间毗邻关系。在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人体中一些局部较小,尸体标本上很难体现出来,需要教师利用放大设备进行讲解更为方便,对照尸体正常大小的标本进行讲解,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建立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理念。而对于一些教学部分切缺少标本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画讲解让学生树立相关概念,方便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
2.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现阶段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的不断提高,使得目前医学类院校中尸源十分紧张。导致在具体的解剖学实习课教学过程中,当前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在教师的示范操作下让学生了解具体的解剖步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室可以将一些小部位的局部解剖引入到课堂中,保证学生能够对某些器官的正常大小,周围组织结构以及血管和神经的关系更为直观的进行了解。此外,学校还要高效的利用尸体,可以将去年的实体标本进行局部取材,在实习课上指导学生对一些器官和部位的主要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通过动手,增强学生了解学习解剖课的真实兴趣,通过实习不断强化印象,不断加深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3.加强电化实验室教学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化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对提高医学实习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帮助。很多解剖课程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例如在讲解系统解剖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多媒体课件,对断面解剖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某些人体系统讲解过程中,利用音像制品和幻灯片进行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师教学负担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近几年,国内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开始积极尝试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在未来这种教学手段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4.教学联系临床知识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不同于电工电子、电机学等其他电气课程的实验教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电磁发射实验教学是借助脉冲功率电源对电磁发射器放电,利用脉冲大电流来驱动电磁发射器工作的。不仅实验系统复杂,而且实验中还涉及高电压和大电流,从而使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此,本文对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探讨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问题。
一、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特点
1.复杂性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特点之一首先在于其复杂性。之所以说其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二是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准备的复杂性;三是电磁发射实验教学操作实施的复杂性。
尽管电磁发射实验原理简单,但是实验系统却非常复杂,主要由发射器本体实验装置、脉冲功率电源及高压充电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构成,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目前,电磁发射实验用脉冲功率电源通常是由脉冲电容器搭建而成的,其中涉及高压充电系统、开关及触发控制系统。高压充电系统主要用于向脉冲功率电源充电,使其具备实验所需的初始储能;开关与触发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充电完毕的脉冲功率电源向电磁发射器(负载)放电。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对脉冲电流、放电电压以及弹丸速度等实验量的测量。安全防护系统主要用于确保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准备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准备好电磁发射实验教学所需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是不容易的。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同,实验过程中的测试量会不同,所需测试方法和手段也会有所差异。教学实验开展之前,将整个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系统调试准备好,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通常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仅如此,而且在每次发射实验之前,还需对整个实验系统的电气连接情况进行认真、仔细检查,所以相邻两次发射实验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较长。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操作实施的复杂性在于单个实验人员是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任务的。在电磁发射教学实验操作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实验指挥员、实验控制员、实验测量员和实验安全员等多个不同角色。实验指挥员要密切关注整个实验过程,并按预先制定的实验流程,及时下达实验指挥口令,切实履行实验指挥的职责;实验控制员要依据实验指挥员下达的实验口令,完成脉冲功率电源的充放电控制(即发射实验控制)和安全泄放控制的任务;实验测量员要全面负责实验量的测量,包括实验前的测量准备、实验后的测量数据记录和存储等;实验安全员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发现异常状况和事故苗头,要及时报告并排除故障。这些实验人员需各司其职、密切协调、相互配合才能确保电磁发射教学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
2.危险性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因需用脉冲功率电源向电磁发射器放电,以脉冲大电流驱动电磁发射器完成发射功能,所以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电压、大电流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实验中的高电压、大电流不仅会对实验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也会对实验教学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图2为电磁发射实验教学过程中因脉冲大电流流过电感器时由脉冲电动力的作用而导致电感器爆炸后的实物照片。爆炸产生的碎片若打在仪器设备和实验人员上,则可能会直接损坏仪器设备和杀伤实验人员。此外,电磁发射实验教学中的电气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实验人员绝对不能靠近带有高电压的实验设备,避免遭受电击。
3.不确定性
尽管每次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开展之前均对整个实验系统进行调试和电气检查,并已确认其处于良好状态,但是真正实验过程中有时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高压充电系统异常不能对脉冲功率电源进行充电、触发控制系统故障不能有效控制已充电的脉冲功率电源向负载放电等。甚至,还有可能因发射实验累积作用的结果,导致实验过程出现发射器或实验装置被破坏等。
二、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安全防护对策浅析
通过对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特点的梳理与分析可知,开展电磁发射实验教学是比较复杂的,且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开展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和完善实验安全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为确保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电磁发射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性。
1.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
实验安全是确保教学实验顺利实施的关键。[5,6]在电磁发射实验教学开展之前,必须对相关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要结合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特点展开,使所有实验人员要了解整个实验环节,特别是要弄清整个实验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操作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因为此时脉冲功率电源仍处于高压带电状态,如果实验人员稍有不慎碰到脉冲功率电源的高压端,就会发生触电亡人的重大事故。再有,发射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对脉冲功率电源进行泄放和安全接地处理等。要教育实验人员,在实施教学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与检查工作,不要着急,一定要有耐心,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不要开展发射实验。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
在电气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实验人员疏忽、违规操作或误操作引起的。[7]电磁发射实验教学虽然不同于电工电子、电机学等其他电气课程的实验教学,但其本质上仍属于电气学科领域。此外,其实验教学过程中涉及高电压、大电流,比普通电气课程实验教学更为复杂,安全隐患更多。因此,在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按着人员分工、各司其责、密切协同,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
3.实现高低压隔离,确保实验人员远离高压带电实验设施
由于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系统中高电压与低电压并存,为防止实验系统中的高电压窜入低电压系统,烧毁低电压电路,甚至危及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应采取光电隔离等技术措施实现高电压系统与低电压系统的电气隔离,确保实验人员远离高压带电实验设施。
4.布设防爆隔板,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装置
脉冲功率电源向电磁发射器放电过程中,因脉冲电流很大(常达数十kA、数百kA)会使电磁发射器及脉冲成形电感器上产生很大的脉冲电动力。为防止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系统中某些组件发生爆炸所带来的危险,应在实验教学系统周围布设防爆隔板,以保护其他实验装置和实验人员。
5.完善泄放和安全接地系统
电磁发射实验教学系统具有可靠的泄放装置和安全接地系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当实验教学系统中的触发控制系统发生意外故障时,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泄放装置对带有高电压的脉冲功率电源放电。此外,当电磁发射实验完成之后,一定要通过安全接地系统使实验系统安全可靠接地,从而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一定要保证泄放和安全接地系统可靠,并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否则不应开展发射实验。
6.设置实验警铃及警示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刚刚兴起的软排作为现代排球新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诞生,在其诞生的开始只是作为普通家庭中家庭成员和活动能力相对差的中老年人在闲暇之余的健身娱乐体育活动项目。软式排球在中国的出现是北京体育大学在出访日本的时候发现日本有这样的运动项目,于是他们就花重金从日本那边买回了一些软式排球,学校的教职工一接触这种运动项目就很喜欢,于是在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场上这种运动也就越来越多。自从这种新式的运动在北京开展以后,软式排球这种新事物就开始因为其表皮柔软,进行活动的难度较低,因此也就不容易使参与者因参与这种运动而受到意外伤害,又加上这种项目趣味性很高,娱乐性也很强,自然老少皆宜,再加上健身价值高等特点,软式排球便以其迅猛的势头在我国各地得到长足的发展,也不断地得到国人的接受和喜爱。基于上述理论论依据和实践发展,我们来分析和研究这种新式的排球运动项目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教学问题,这样不但对丰富和不断发展软式排球教学理论具有很强实践价值,还将对软式排球运动进一步的发展具有较强理论意义。
1 软式排球的技术特点
1.1 软式排球及特点
软式排球则是以柔软橡胶制成的无胆球,软式排球是单层球皮;硬式排球的周长大约为65厘米,软式排球不但有成人用球,其周长大约为78厘米 ,而且也有儿童用球,约为66厘米;硬式排球重量比软式排球要重一些,大约为270克,其成人用球重量为220克左右 ,儿童用球相对较轻,其重量为155克左右。之所以被我们称之为软式排球,就是因为较之硬式排球本身其具有球体软绵的特点,加上软式排球在空中运行的时候速度慢、重量相对较轻、球体内气压相对较小的特点,所以软式排球具有的健身性、趣味性比硬式排球要强,并且在开展的时候不会受到运动场地、参与运动的人数、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这种新型运动项目的以其特有的生命力简单可行,易于我国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工厂中广泛开展。
1.2 软式排球技术特点
根据近些年来对软式排球研究,这种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在运动和比赛中来回球多,也具有娱乐观赏性强的特点。那些没有排球基础的人群也能很轻易地接受。很多人在硬式排球运动过程中手指疼痛、手臂淤血的现象会让他们不想参与排球运动,而人们在参与软式排球运动中就不会出现这些意外的受伤。因为参与这种运动项目的人群对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较低,特别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动作幅度和爆发力都相对较弱,他们不能像参与硬式排球那样对抗较为激烈,软式排球中的参与者在这种运动中的运动量不是很严格;所以参与者大多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娱乐中来从事这种运动项目,因此对参与者的运动技术不高,身体素质也不做要求,只要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就行。近些年来我国大众体育迅速开展,人们对体育的娱乐性要求越来越高,软式排球就以其特有的运动特点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并不断地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广泛开展。
2 软式排球课堂教学方法
(1)学导式,“学导式”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由从被动的学转移到发自内心的主动地学,从老师讲授不断地转移到老师引导和积极调动学习者的一种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法主要是以学为主,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老师根据学生现有条件和学习的效果来组织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主动学习。这种方法操作的大致框架为:教师启发―学生自学―老师指导练习―配对练习―老师客观评价。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在软式排球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2)发现教学法。发现学习法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现有的学习问题,再加上学生本身特有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大脑思维变化上特征,老师在收集上述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启发来引导学生向正确学习方法的方向上来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主动地学习的有效方式。在软式排球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同学们练习传球时候,针对在这个时候个别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老师或者教练员要有侧重地提出各种设想来诱导学生从而达到学习运动技术的目的,这样也能有效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
(3)问题、创新意识培养法。问题、创新意识培养法是依据“生疑―思疑―解疑”,来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与创新意识的学习方法。该学习法操作的基本框架是:教学的初始阶段,(以趣生疑)―在教学的中期阶段(领略成功的喜悦)―在教学的末期阶段(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在软式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们在学习技术和战术中会遇到的情况,首先要吸引学生们对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这样他们才能对某些问题产生疑问,在不断地学习和体验学习效果后,让同学们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这样他们才能对运动技术产生源源不断动力来不断地学习技术和战术,这样也能激发自身的主观性来不断地产生一些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创新,来不断地实现运动项目的不断向前发展。
(4)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比赛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某些运动技能的实际操作和运动技术的运用当中,比赛法能从很多方面显示出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因为一切运动技能的学习最终要拿出来检验的,检验运功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比赛,也只有运动员在参与比赛中,所学习的运动技能才能得到发挥和展示。比赛法是一种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在比赛中运动员能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促使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即临场应变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 小结
由于软式排球娱乐性强,很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在我国广大地区开展得比较广泛。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来普及软式排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学导式发现法、问题意识培养法及比赛等方法能有效地促进软式排球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连道明.软式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肖德生编著.软式排球教学与改革[M].潍坊市新闻出版局,2001.
[3] 孙栋等.浅谈高校排球专项课的“自助式”教学法[J].辽宁体育科技,2002(2).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36
广西桂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14.73万hm2,而在杂交水稻制种区,杂交水稻常年制种面积约0.267万hm2,因此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特点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因素
在杂交水稻制种区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制种亲本抗性因素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制种亲本不同,会针对各类病菌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并且大部分组织通常是父本播出一段时间后才播母本,几乎各个时期都有幼嫩叶片,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1.2 杂交水稻中菌源数量发生变化
与普通水稻栽培生产相比,杂交水稻的制种过程相对比较特殊,其生产基地通常不会发生频繁的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制种条件导致制种区域病菌数量不断增加,并产生生理小种,这些生理小种致病性较强,故杂交水稻制种区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C率也会随之增加。
1.3 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对细菌的繁殖、真菌孢子的萌发都十分有利,且每种害虫也有适宜的繁殖温湿度,气候环境变化会对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情况产生直接影响,比如22~26℃就是二化螟发育的适宜温度。
1.4 栽培技术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栽培技术与普通水稻栽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机率。父本栽后要采用沟施或球肥进行单独施肥,母本插后还要施肥,花期不遇时,发育进程快的一方要偏施氮肥,发育进程慢的一方要偏施钾肥等调花肥,如果肥料施撒不当,会直接影响到稻田的通风透气性,提高水稻稻瘟病及黑粉病的发生机率。
2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杂交水稻制种病害发生特点
2.1.1 稻粒黑粉病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张颖角度相对较大,开花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如遇到适宜的气候,在母本抽穗授粉至成熟期就会发生,对制种的产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广西桂北地区以y两优系列最易感病。
2.1.2 稻瘟病
稻瘟病是最常见的水稻病害之一,其可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发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对稻田造成巨大伤害的特点。其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受害时期又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颈瘟等,其中穗颈瘟为害最大。稻瘟病的发病诱因复杂,通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率更高,广西桂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故为稻瘟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长期使用氮肥不合理、长期深灌、土壤长期干旱、日照不足等也是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2.1.3 黑条矮缩病
植株感病后会出现分蘖增多、叶片短阔、僵直等现象,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地上数节倒生须根及高节位有分蘖长出,严重者会导致病株结实不良,甚至无法抽穗。白背飞虱、灰飞虱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因素,虫体染病毒后会终身带毒。该病毒病株之间不互相传播。该病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且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
2.1.4 稻曲病
稻曲病仅为害单个谷粒,使病粒无法结实,病菌侵入谷粒在颖壳内形成丝状块,后逐渐扩大露出病原菌孢子座。稻曲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随气流传播,侵害水稻花器及幼颖。抽穗扬花期如遇低温、多雨、光照不足、长期深灌等现象,都是诱发、加重稻曲病的重要条件。
2.1.5 纹枯病
纹枯病是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限制因子之一,菌种通常在土壤中越冬,故制种本田分粟盛期为高发期,会对植株的叶鞘、叶片、稻穗、茎秆等产生损害,引起植株倒伏或枯死。细菌可在水中形成菌丝,感染水稻,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会使发病率大大增加,故高温季节前后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2.2 杂交水稻制种虫害发生特点
稻蓟马从播下父本后到抽穗扬花期均会对水稻产生危害,先吃父本,后吃母本,因此稻蓟马的防治至关重要。广西桂北地区稻飞虱主要包括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等,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稻飞虱以吸食水稻植株汁液造成为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窝。稻飞虱繁殖快,具有爆发性,还会传播病毒病,对水稻为害较大。
3 杂交水稻制种常见病虫害药物防治措施
3.1 杂交水稻制种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3.1.1 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的防治要以不伤花器、不影响商品种子的外观品质为重点,不宜大量使用含硫的多菌灵,共分4次用药,分别于母本破口前1周、母本始花期、盛花期、灌浆期,用药时间放在15:00以后,可采用30%的爱苗EC、18.7%灭黑灵WP等药物进行防治;还可以采用除硫多菌灵胶悬剂,不仅可防治稻粒黑粉病,而且不会影响种子外观色泽。注意稻粒黑粉病以重点环节为主要防控点,比如多雨、光照不足、适温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或者针对易感病品种加强防控等等。防控过程中要注重防治质量,药物喷洒要做到均匀、全面,尤其是下层穗,喷药时一定要注意喷洒,以彻底消灭病菌。如扬花期遇到大量降水,则要在降水后及时补喷药物,以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发展。
3.1.2 稻瘟病
稻瘟病的防治要做好浸种消毒,使种子隔离病原菌,可采用抗生素“402”液剂进行浸种,并加强苗叶疾病的防治。除402外还有其它多种药剂可用于浸种,不同的药剂所占比例也有不同,402抗生素浸种时所占比例为70%,如采用异稻瘟净乳剂浸种则所占比例为40%,采用克瘟散所占比例为40%,如采用扑霉灵则所占比例为45%。稻瘟病包括苗瘟、叶瘟、颈瘟等,要视具体情况采用防治稻瘟病的药物包括三环唑、丰登等进行防治。如田块处于破口、齐穗、扬花期等,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尽量选择09:00前或15:00后,否则会对杂交水稻制种授粉产生一定影响。
3.1.3 纹枯病
纹枯病的防治要注意准确把握防治指标,通常分蘖末期穴发病率在5%、拔节至孕穗期穴发病率在10%~15%则要进行喷药防治,主要采用10%井冈霉素AS进行防治,并在分蘖期、孕穗期、破口抽穗期各喷药1次,注意喷区时要多喷父本,并用足水量,稻株基部叶片也要多喷洒药物,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3.1.4 黑条矮缩病
黑条矮缩病的防治要从5月下旬灰飞虱向秧田转移开始,直至移栽秧苗前,要对父母本秧苗连续用药,间隔4d1次;在w移高峰期则要每天用药,如虫量特别高则要每天用药2次,及时扑灭迁入田间的一代成虫及二代若虫。强化统防统治,坚持集体统一同时用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灭虫效果,注意田梗上、田间的杂草要一并用药,彻底消灭病毒。
3.1.5 稻曲病
稻曲病的防治可在破口前后进行,此时母本感染最敏感,故此地用药可达到90%的防治效果。母本破口及始穗期可用20%粉锈宁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尽量选择晴天或降水间隙,药液均匀细喷,注意下层穗要喷施。喷药时尽量选择下午15:00―16:00,以避开开花高峰,以免药液影响母本受精;如用药后24h内遇大雨冲刷则要补用药1次。
3.2 杂交水稻制种虫害的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分蘖期每百窝有虫1000头、抽穗期每百窝有虫1500头即可防治。根据虫情监测和田间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挑治、兼治虫量发生一般的田块,全面防治虫量比较高的田块,压前控后,狠治上一代,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交替选用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的10%烯啶虫胺AS、40%毒死蜱EC及速效性差持效性好的25% 吡蚜酮WP等药剂,控制危害。稻蓟马的防治要充分分析其发生规律,通常可在秧苗4叶、5叶防治灰飞虱的同时防治稻蓟马,有虫株达到15%~20%时则要及时用药,主要药物包括50%稻丰散EC、25%吡蚜酮WP、5%丁烯氟虫腈EC等内吸型农药,在第1次用药物可间隔1周再用药1次,如遇降水天气再多加1次,各种农药可交叉应用,以避免发生虫僵苗。
3.3 预防为主,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具有环保、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因此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要选择抗性好的、适宜的组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抗性较强的组合为首选,并进行轮番制种。注意制种过程中密切观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以提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消除病虫源。及时清除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旁的杂草,不仅可以消除越冬虫源,还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采用强氯精对杂交种子进行浸种消毒,浸泡12h后去掉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进行催芽。浸种消毒后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且可有效消除病菌。杂交水稻制种要选择适宜的播种品种,尽量避免播撒糯稻,不仅糯稻自身抗性差,而且糯稻秧田还会成为水稻稻瘟病的发病中心,导致其它田块其它品种受到影响;改进耕作栽培方法。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需要采取水田与旱田轮番耕作的模式,桂北地区为两系秋制,这种模式可对水稻病虫害生长发育的环境起到破坏作用,大大降低大规模发生病虫害的机率。
4 结语
病虫害已成为影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掌握好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时采取防治措施,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将制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73-001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人际交往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修身、治国、平天下)这种文化注重和谐,中国人强调稳重、含蓄、伦理道德、友好谦恭、人情面子。
二、西方文化人际交往的特点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他们强调自我、张扬个性,交往时强调坦率、真诚。
三、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
西方文艺、科技等迅速崛起,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媒体网络给中国人民展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吃着肯德基,穿着阿迪达斯、耐克,手持i-Phone4听着hip-hop、玩愤怒小鸟、切西瓜的这个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上一代相比,变化很大。圣诞节、感恩节在中国盛行,商场的促销海报,街头巷尾的热闹气氛,可见民众对西方节日的接受和认同。除此以外,中国的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每年呈几何数量递增的出国留学人数足以证明我国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对国外文化或教育环境的向往。更别说各种外语,尤其是英语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了。
四、中国文化在西方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虎妈”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西方人触目惊心,却让两个女儿的各方面都很卓越,作者用“中国妈妈”指代不同于西方观念的育儿方式,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而这一观点在崇尚自由和尊重儿童个性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论。有美国读者评论说,蔡美儿的做法是虐待儿童,但也有不少美国家长表示,西方人应当借鉴这种严格的管教方式,并坦承自己也是“虎爸虎妈”。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近期中国香港“狼爸”以中国的教育方式送三个孩子进北大,引起热议。“虎妈”“狼爸”也许方式值得探讨,是非功过难以评说,但他们总是有亮点的,所以在西方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笔者观点: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类型、层次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也越来越显示跨文化交流在每个民族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文化差异却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笔者是个人物肖像摄影爱好者,拍过许多人像习作,所以在某些场合遇到很有特点的人物或外宾,经常会忍不住想要举起镜头。中国人面对陌生人举起的照相机镜头,大都是被摄者尽量躲避或者狠狠的瞪上举着相机的人一眼,再有激情拍摄的人也像做贼一样,顿时没了底气!可是大多数外国朋友都是十分配合的微笑着面对我的镜头,我当时也没有偷拍做贼的感觉,甚至还可以用英语简单做一些交流,或者几个表示友好的肢体语言引导他们转身拍摄侧面。
笔者在书城买书时遇见一个澳洲男士,看到他的白色胡子很有特点,我友好的示意我对他的胡子很感兴趣,并且举起相机给他看,他不但不拒绝,还赶紧用手把已经松散的胡子做成圈状,然后配合我的手势正面、侧面各照一张。拍摄完后我将画面调出来给他看,他说“OK!
由于中西方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也不一样,所以制约着人类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则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小小的照相机镜头,我们不难看出这背后巨大的文化差异。
笔者尝试从思维方式、教育文化、心理活动的角度分析其中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上述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
一、中西方表达礼貌的方式上的差异
(一)恭维与应答。恭维语是一职多能的社会言语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交往的不同社会环境中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英语的恭维语除了表示欣赏外,其主要的功能是协同交往双方关系的“一致性”,交际者采用积极礼貌的方略。而汉语恭维语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使对方感觉良好、欣赏、利用他人。
(二)邀请与接受。中国人通常采用螺线型思维模式,话语整体结构包括多次话轮转换,经过谈话双方多次协商之后,才能完成一个交易。这种情况在邀请与接受邀请的礼貌会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邀请人往往三番五次地邀约,以示真心实意,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礼貌的热情准则。而受邀请人推三托四,邀请人一再坚持。一方面,受邀请人要一再试探对方是否真心,是否只是礼节性的邀请,而非真实邀请。过早接受邀请则会有失于礼节;另一方面,只有一再坚持,才能体现自己的诚意,因此邀请方和受邀请方经常要经过屡次协商才达成一致。
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角度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特点,具有含蓄、委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是非此即彼,具有直截了当、开门尖山的特点。西方人也常常对中国人这种间接、委婉的回答方式常常感到困惑不解;而中国人也对西方人那种直截了当的方式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
三、历史与现行教育文化的不同,从而带来心理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儒家文化,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亦然。”搞中庸之道,就是重视思想的整合和齐一,提倡待人接物要采取不偏不倚、调和适中的态度,排斥极端的想法和做法。
西方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在社会活动中追求行为、言论、思想上与他人的差异,成了西方国家人的一种精神风尚,受到社会普遍赞赏与颂扬。在西方,如果有人说“You arevery special”(你很特别),听者会因被承认富于个性、与众不同而感到非常高兴。这种文化心理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化为特征、多元文化共存的西方文化模式。
现在我国成立了很多音乐教育机构,民族声乐艺术被广泛的传播,传统的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艺术融合达到了更高的高度,中外的声乐艺术交流更加频繁。民族声乐教育机构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学形式都是借鉴了西方的声乐教育,西方的声乐艺术比我国发展的要早,因为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音乐很是洒脱、自由,这也是我国声乐艺术所需要借鉴的地方。西洋声乐的演唱的方式相比于国内也更加系统化,因为我国民族声乐一直处在民间口口相传的阶段,没有太过系统的归纳总结。现在很多民族声乐演唱家唱歌的方式,口腔震动、气息的改变和艺术的表达等很多都是借鉴了西方的演唱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129―03
一、当代西方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产物。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秉承了资产阶级一贯坚持、标榜的“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以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地位,保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另一方面,在社会规范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品德教育、公民宗教教育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西方国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但并不是没有“政治性”色彩,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思想教育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西方的现代教育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它承担着各专业学科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在人生观、人生准则、社会准则等方面的教育上,尽管受到社会高度普及的理性文化与宗教的精神提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目标始终是爱国主义精神。例如:美国学校教育主要注重从爱国教育、法制教育、文明市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传统教育的诸多做法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对历史上象征性人物的宣传和介绍。对于历史上成就突出、贡献巨大的人,社会以多种形式彰显其功德,用以激励世人,引导青少年。再如:英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信念。英国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往往在宗教教育、道德教育的名目下进行,教育内容“集中于制度及程度上的认识”,强调要“培育青年对当前的制度有认同感,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是唯一可认同的政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开始注重“启发”人们的“政治理念”和“对争论性问题的探讨”。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来自于以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因此,多数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多关注对学生进行信仰的塑造和日常行为养成,而不是道德课程的考核成绩,很多学校有严格的学生行为守则却没有严格的道德课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注重通过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和普通课程中内涵的理性道德因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施加影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均蕴含着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自然科学给人以宽广的心胸,历史可以使人认识世界与民族关系,地理可以养成人对环境的正确态度,体育可增强人的竞争、合作意识。通过各学科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与对接,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显得更加生动和贴切。
二、当代西方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方法的产生是基于对研究对象的一定认识和实施改造的愿望。方法的本质在于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历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政治家的重视,从古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同宗教紧密结合,用宗教的方法进行教育;二是强调权威管理和教育,突出权威教育的方法;三是从多学科、多渠道研究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教育方法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主张传授和灌输,认为思想、道德及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靠外部力量的作用,包括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誓约。其二,鼓励人们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注重启发式,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包括利用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的日益显现,促使西方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特别是方法上作了较大的调整。比如,新加坡政府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使其在公民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美国的州立大学普遍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获得学位,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由于西方青年在思想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多样性,教育者非常重视运用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学科理论辅助教育,创造优美、轻松的环境氛围,设计生动多样的活动环境,让教育对象在崭新的教育方式下受到一般环境条件不能受到的濡染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代西方国家高校已经成为主流。
当代西方国家高校探索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最具特色之处就是多样性和综合性。其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宗教等,尤其是试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融合上研究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哲学和心理学的水融来指导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种教育方法在国民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得到贯彻,成为当代西方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实行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国家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西方国家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会从小培养国民对国家的热爱。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要想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只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之所以很强,是因为美国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育方式灵活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灵活,不只是单纯的说教,还会通过各种活动,把正面教育和启发式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除了公开正面教育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各种隐性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感染熏陶学生。
(三)全面性
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只是通过课堂,而是与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他们将社会如大众传媒、学校、家庭及其所在的社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都用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务、宗教教育、社团、大众传媒以及各种科研机构都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媒介相互配合、联系,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将整个社会环境营造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氛围。
(四)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其统治阶级培养适合的人才,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提出,德育的目的是培养英国资产阶级人才。直至今日,西方国家也没放松过对公民思想政治的灌输。美国虽然打着公民道德教育的口号,但实质上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美国的国民精神。由上可知,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有很多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巩固统治的公民,只是其中包裹了一层民主的外衣而已。
(五)社会适应性强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西方各国也在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宣传方式等。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他们多用民主、自由、平等、爱国主义教育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
(六)社会参与性强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他们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而且还要让其参与其中,体验情感,并促使其行为的养成。除了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配套实施外,学生还需参加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志愿者服务以及参观、旅游等。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了解所受的教育。
(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西文国家中小学阶段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大学阶段主要进行知识性教育,开设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升其思想政治方面的价值观。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价值观。
二、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为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思想文化不受其他国家的同化,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维护,突出本国的文化特色。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从上文中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先进的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国,历届统治者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一向积极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其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并且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以此扩大其文化的影响力,宣扬其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其隐蔽性强。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理论说教。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教形式和枯燥的理论内容,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进行有梯度的划分。思想政治课在农村的学校不被重视,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冲掉。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政府可以划分出专门的机构对大众进行公开正面的教育,并且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其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
(三)拓宽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将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并没有将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多是由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负责。他们一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学校也没有注重环境的熏陶。可见,我们必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宣传教育的,并加强隐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考核
西方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对教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的考核。他们在招聘相关教师时,会对受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如果考核没过则不予录取。国内对教师的考核多是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则没有专门的评审进行评估考核。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考核。
(五)扩大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有利于其行为的养成。他们常常以道德教育口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这种政治思想转换为道德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内容的灌输,更多的是对理论进行宣传讲解。尤其是学校教育,单纯的理论说教,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情绪。而且课堂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因此,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教育,促进其行为的养成。
(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不够具体,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同小异。这种宽泛、抽象的教育内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尽量细化、具体化,按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进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所谓文化渗透,其目的性大多是不单纯的,以西方文化的渗透为例,其中就大肆的宣扬西方的政治观念、鼓吹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等,以此毒害国人。如“情感教育”,一方面,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自由”的言论,影响了不少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一方面,在其国内宣扬的却是责任、忠诚等思想,以维护个体家庭的稳定和团结,以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一定要理智而客观,要用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数量、结构、层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它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中更加直接的中外文化交流,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以此推销西方的社会政治理念、民主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即以拜金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腐朽文化,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变成了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场所。
1.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
西方文化的渗透曾被我们称之为“糖衣炮弹”,足可见其隐蔽性,这是西方文化渗透的最可怕特点,让我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沦陷”,特别是学生人群,“沦陷”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例如,西方文化渗透的形式,或以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基金、交流协会等为载体,或以合作办学为载体,很少有人能看清其目的性,更多的人会认为人家是在“帮”咱们,因而“沦陷”其中。其次,西方文化的渗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西方国家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抨击,利用“小事件扩大化”、利用两国的文化差异,大肆鼓吹自己国家的“民主、文明”等,让人对其羡慕,从而对自己的国家政权产生不满,其目的性就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让更多的国家成为其附属国,好为自己的国家谋求更大的国际利益。如,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招摇过市,却不断的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在一些区域“兴风作浪”,带有一定强迫性的与某些国家结为同盟,意图分裂和瓦解一些国家的政权、遏制其经济发展,以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至高”地位。再次,西方文化的渗透涉及的范围极广,大到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等,小到生活琐事、情感问题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其他各国人民传播着希望他们接受的文化内容,以达到他们某一些利益目的。
2.西方文化渗透的形式
西方文化间接渗透的形式非常多,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化渗透形式,第一,网络渗透方式,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通过网络浏览文章、观看视频节目、游戏等,西方文化的渗透往往隐含在人们的这些活动之中,如不能客观、理性的认知文化的内涵,就会深受其害。第二,影视、报刊、杂志等形式的文化渗透,当学生贪婪的观看、阅读一些作品的时候,其不知一些腐朽的、糟粕的思想就暗藏其中,若不加以分辨就会深受其害。第三,教师宣扬,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崇尚西方文化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在教学中就会有意无意的宣扬西方政治思想、价值观等,会对学生造成较大影响。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的现状思考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施的西方文化间接渗透,与通过其它以“直接灌输式”为主体的文化渗透途径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更为明显的渗透效果,已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予高度警惕。
1.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伴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而兴起的。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始于1998 年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的成立。之后的十几年里,湖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相继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办合作项目。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中外合作势头迅猛发展,国际化脚步更加迅速,合作办学的项目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省内已有十几所高校开设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规模达上千人,合作的国家也已达30余个。目前湖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的长沙、湘潭等城市,合作的对象也主要是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
2.西方文化渗透对湖南中外合作办学师生的影响
湖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将国外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学理念带入湖南高校建设当中,为促进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西方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不可小视,特别是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人格还不定性,部分学生还处于迷茫之中,这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会给其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极大的矛盾与冲击,很有可能使学生形成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的思想。
西方文化间接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渗透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使其忘记中华忠义、孝廉等优秀文化传承,变得急功近利、自私狭隘,这种价值观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第二,西方文化的渗透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化倾销占据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有利资源,使部分人形成不科学、不健康的文化发展理念,影响了我国对优秀文化的传播。第三,西方文化的渗透破坏了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及人才培养方向,降低了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利于我国高校对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输送。此外,受西方文化影响,一些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一定的愤世、消沉的思想,甚至对我国的基本方针和发展路线产生强烈的质疑和不满,这种盲目的思想理念使其不顾国情、崇洋,以不恰当的方式将西方文化全盘移植到自己的交际圈、社会圈,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的防范机制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建立积极的防范机制,第一,应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一条更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和防范西方文化渗透的办学之路,同时加强高校管理,使西方“糖衣炮弹”的计划落空。第二,适度控制中外合作办学学校规模的发展,对其文化活动等进行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使学生在校园内更多的接触到中、西方的优秀文化,将文化分为优质文化和糟粕文化,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局面,使师生能够理性的、客观的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并科学的分析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智的选择文化的接受和传播,使整个校园文化环境更加健康。第三,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修档次,使在校学习人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有很高的基础,自身能够对不良文化加以正确的辨别和抵制。第四,引导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和目的性,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观,他们对于“糟粕”的文化就不会好奇和接受。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向学生宣传世界人民的爱国、爱和平情感,让其早日认清一些国家的不良企图,使其能够客观的、理智的看待西方文化,学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使更多的学生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树立爱国、爱民的高尚思想,那么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就难以侵入,西方文化的渗透就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抵制。在湖南地区,西方文化的渗透对高校建设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例如湖南工业大学等学校积极的开展爱国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社会认识观。又如湖南农业大学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觉和发扬,以此防范西方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及处事理念等。由此可见湖南地区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比较关注的,其防范工作开展的也小有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放松对“糖衣炮弹”的辨别、防范和抵制。
四、结语
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有其精华、有其糟粕,我们必须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不能全盘接受、亦不能全盘否定。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也应坚持这种防范心态,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的科学性,建立共赢的文化交流模式,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保持中、西方的良好交往局面,以国外的优质资源促进我国高校建设发展,同样以西方的优秀文化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使国与国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瑞红.西方文化渗透下国际合作学院学生意识文化培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86-88.
[2]张伟.影响与规避:西方文化渗透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02):17-21.
[3]陈璐,路阳.中西方节日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类群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05):155-156.
[4]赵红玲,杜根远.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党建工作“4+4”模式探讨――以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14(01):151-153.
[5]赵允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