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5 11:33: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时代对学生的影响

篇(1)

一、动机因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动力。英语学习的动机是由社会对英语的要求这一外在诱因和高职学生的主观愿望(如可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等)这一内在动因相结合而构成的心理效果。从宏观上讲,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就好。网络时代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英语在全球化的社会的重要性,外在诱因达到史上最高状态。高职学生的主观愿望学好英语对他们获得好的就业机会有直接的帮助作用,为此内在动机也很强烈。

高职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可在网络上搜索英语对具体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带来的机遇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对其未来职业的直接帮助作用。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尽量讲解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这些知识和内容尽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这一代的高职学生生活在读图时代,图片和视频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情感因素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指对本族语与英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英国文化关系的看法。英语在全球化的今天充斥在我们的周围,网络更是拉近了我们同世界的距离,英文电影、英文网站和英文资料等在网上触手可得,这些可以成为英语学习者可用的资源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学习英语不少于6年之久,但基本的听说都还存在问题,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打击,进而对应于产生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担忧、挫折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鉴于网络时代情感因素对高职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以西方文化中的有趣现象为支点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同感;另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难易程度合适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英语习得的信心,同时给多个学生提供并推荐程度相当的英语学习资料,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三、意志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特征是使行为主体能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并克服障碍达到目标。坚强的意志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质量。语言的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一项很单调的工作,这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作后盾。网络时代与枯燥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相比高职学生面临的诱惑有很多,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较高的自制力,高职学生很容易就会放弃,注意力转到手机上。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由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高职学生在青春期活泼好动,再好的教学形式,如果简单重复太多,学生也会兴趣锐减。高职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猜谜和角色扮演等。不同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如:翻转课堂模式;课文教学整体化;对话教学表演化等等。

篇(2)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媒体因具有容量大、载体新、时效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网络平台和物质技术环境,网上聊天、博客、微博、播客、交互网络电视等新兴的媒介手段在以新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网络文化。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常客,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最大,复杂的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甚至影响着他们的信仰。

一、网络文化的概念

网络文化隶属于文化大范畴,是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1.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支点的网络而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说,特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联系的文化现象。

2.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1)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在传统社会里,消费和文化是相对分离的,人的情感需求和终极关怀通常是在消费活动之外,通过特定仪式获得的。在网络社会里,人的心理需求、社会期望、信仰等均被压缩,还原为经济行为,即消费,消费者通过网络实现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的占有、欣赏和利用,获得物质的满足或精神的愉悦,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享受,使信息资源的享受功能发挥到极大的程度。(2)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文化日趋多元,网络也不例外。由于互联网有巨大的虚拟空间,不受现实社会中各种身份、地域的限制,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文化越来越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状态。在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趣味性和娱乐性成为生活的重要特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强大传播力量,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带给人们新鲜的阅读体验。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使之成为提升人类,尤其是大学生智慧的途径,通过网络构筑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将低智商转化为高智商,将相互分离的个别人的智慧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组织智慧、国家智慧、人类智慧。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传播为大学生实践自律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空间里,缺少他律的道德力量,只有靠个人自主的道德意识和自律精神才可以杜绝不良文化的毒害,因而大学生分享网络文化的过程就是提升他们自主意识、提高自律精神的过程,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论是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的提升,还是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利于大学生信仰的形成和稳固。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仰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虽然同样注重理想和追求,但更注重现实和功利,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2)大学生信仰呈多元化发展,进而出现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和形形、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取向面临“多元价值”的冲击,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根基不稳定。(3)受网络虚拟文化的影响,面对现实生活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出现各种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无法区分而导致盲目或困惑的状态,进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迷失。

三、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1.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主流信仰之外的信仰,改变目前理论教育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突出问题,不只注重灌输,且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大学生在信仰上及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篇(3)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具备健康的心理对未来社会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因此心理健康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处在网络社会发展前沿的各高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教育方式正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而大学生作为接受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其目前所面临的网络生活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帮助大学生求知或者学习

网络犹如浩瀚的知识海洋,为大学生展示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引领其遨游,探寻,并不断激励其树立求知的学习理念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网络信息容量之庞大,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等,已日渐成为文化传播活动、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这方神奇的天地引领着大学生不断地去接受新知识,分享新成果,远眺世界,纵观历史,开阔新思路,尝试新领域。他们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书本这一唯一的渠道来获取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新知识,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的不断发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最佳途径。

(二)丰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

网络内容的丰富多彩,表现手段的独特性和视听的强烈冲击,激发着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使其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心理。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创造了越来越逼真的网络环境,色彩绚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和仿真的多媒体画面,渲染了一个神奇无比,其乐无穷的世界,激发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进了各种网络行为,进而带动时尚的形成。据近几年来国内的调查显示,通信、获取信息、学习、娱乐、交友等是大学生网上行为的主要内容,这些在现实社会里难以全面有效兼顾的行为活动,在逼真的网络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认知和享受,正是这种虚拟自由的轻松环境氛围,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的机会,促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世界。

(三)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网络的“虚拟现实”环境和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利于突破传统思维约束,富有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在校的大学生大多都为独生子女,长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变得孤僻和偏激,甚至存在人格分裂的现象。但网络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现象,大学生通过QQ空间、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改善了自己的人际交往。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网上交流变得既方便又轻松,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也会乐于参与其中,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为大学生展示了一方美好的数字化天地,丰富、开拓了大学生日益广阔的精神世界,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网络网住了更多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源、时尚潮流,另一方面,它也网住了大学生的时间、情感、思维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并在部分大学生心理世界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具体分析可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容易使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心理障碍。由于网络上丰富的资料、刺激动感的网络游戏、以及扮演虚拟社会成员的成功感觉,无一不对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极度迷恋网络,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具体在行为上表现为极不情愿离开计算机,整天沉溺于网络社会,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症”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网络的发展容易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生偏差。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些初次接触网络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网络知识,因而常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他们往往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理上网,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使他们与那些熟悉网络知识,操作熟练的同学相比差距较大,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形的压力,长此以往会发展成为自卑心理,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过低的评价自己,缺乏自信。

(三)网络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降低,容易诱发大学生的破坏欲望。网络的特征之一即隐匿性。由于他们的自控力和责任感都较弱,因此他们在网上往往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分暴露其长期压抑在心底的需要和欲望。加上当前社会舆论对于网络犯罪案件的大量宣传,使他们认为网络犯罪是一种英雄式的壮举,而不是伤天害理,凶狠残暴的行为,这就使大学生挑战自我的心理极度的膨胀,致使他们大力施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并把破译别人的密码、进入禁止一般网民进入的社区偷阅机密资料、制造病毒、修改他人网页等等破坏行为看作是一种对自我智力的挑战。许多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长期在这种心理环境下生活,会使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下降,激发他们破坏欲,使其走入破坏性的心理误区。

(四)网络使大学生出现人格异常。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多重人格障碍。由于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扮演着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角色,拥有多个网名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扮演多种角色的冲突,容易使他们产生角色认同错误,诱发心理危机,出现多重人格障碍。二是人格异化。由于网络具有隐匿性,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对自己的言行无需负责,因而,他们往往会散布一些虚假、不负责任的信息,对别人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等一些反常的极端事件,同时网络游戏大部分都充斥着战争、暴利、凶杀等血腥内容,长期痴迷于此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格异常,表现为冷漠、无情、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

针对以上问题,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打造绿色校园网站,同时加强与社会联系,逐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篇(4)

一、价值观与大众文化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由价值观的定义可知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体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这是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种社会环境下,接受着同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而成长起来的。这种被同一时代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观念或文化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

针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大众文化有更加具体的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当代大学生即我们通常俗称的“90后”大学生。21世纪以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我国逐渐地发展壮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作为除了网络之外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另一种传媒的电视虽然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普及,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传媒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分别对网络文化和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中的主流例子或形式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负面效应,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不容忽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红人”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批又一批地涌现在大众面前,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主流形式。他们中有些凭借才华走红,有些靠搞怪作秀走红,有些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有些凭借炫富、拜金走红,更有些是通过某些幕后推手走红。面对纷繁杂芜的“网络红人”现象,当代大学生往往由于认知水平、辨别能力不够成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容易盲目跟风,从而形成一个混乱的价值体系,影响其将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鄙视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部分“网络红人”的道德坐标体系中已相当模糊。“易烨卿”“烧钱男”“雅阁女”等众多拜金女、炫富男凭借着“炫富”“辱穷”的出位言行,大肆地宣讲自己所谓“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生活。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红人”的炫富现象,在大规模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煽动下,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

三、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33-01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成员的网龄趋于低龄化,而学生由于学习的需要和时代环境的影响自然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网络。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不健康的网络信息资源泛滥成灾,中学生心理建设尚不完全很容易沉溺在网络构造的虚拟世界中从而忽略作为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以致无法完成学业任务。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内容无法跟进时展

一直以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实现,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往往都是在监督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约束、行为习惯约束甚至是思想约束,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在长期压制下要么逐渐消失要么愈加强烈,而网络时代以其特有的自由性、虚拟性极大满足了学生的这部分心理需要。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中学生其思想观念和性格特点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管理内容的缺失观念的落后不但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控学生的思想变化也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

2、管理手段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需求

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制度实施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学期间学校的管理执行人员一般都是由教师单独担任,方式基本固定与班级例会、教师组织的主题活动或者学习检测等。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网络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如果在网络时代下教师仍然坚持采取与网络无关的管理手段不仅无法帮助教师及时探查到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令教师错失管理学生的最好时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

3、肯定多于否定容易引起学生反叛心理

许多教师接管的班级中可能都存在由于沉迷网络而引起学生厌学情绪的事件,这一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对网络的不良印象,甚至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而对网络本身具有的优势全盘否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然无法站在长辈的角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优缺点,可能还会与学生产生思想分歧并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困难。如果中学生长期没有接受正确的网络引导甚至会逐渐形成难以戒除的网瘾是,甚至出现网络失德、网络违法等恶性事件。

二、解决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1、创新学生管理制度

必须承认的是,网络在对开展教学活动起到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上加以改进并创新是进行现代中学生管理的必然趋势。传销学生管理制度要求教师立足教学现状结合时展,客观系统的分析总结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特征和学生特点,准确判断网络时代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根本原因并对此进行规范性管理,尽量在保留网络优势的前提下消除网络时代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2、优化管理手段与学生建立共同话题

脱离网络的管理手段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但是却依旧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对中学生管理目标的需要。优化管理手段主要是指在学生管理中融入针对网络管理的方式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学校要培养具备一定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普及教师应该了解的基本网络知识并打破师生交流障碍,通过与学生的深入沟通可以令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这一管理手段的开展可以将班级作为管理单位,建立特定的网络交流群组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

3、引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强制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于网络的包含性和自由性发生碰撞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选择网络,长期以往还会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管理相对硬性管理而言更具有实际效果,在网络时代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可能完全脱离网络进行,因此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引导,应用科学的理论性知识和实际指导引领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网络观念和网络下意识,避免由于学生的自主摸索而出现网络的过度应用现象。

教育领域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期间同样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执行人员与中学生有着大量的接触时间,教师只有客观看待网络时代为中学生带来的双重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方案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新芝.浅谈网络时代中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3,30:25.

篇(6)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并不能独立的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或者是一件事情的是非,因此需要家长或者是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选择可以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外界影响因素。在网络时代,对小学生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在不断的增加,小学生缺少对各种诱惑的抵抗能力,容易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给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就应该加强德育工作,避免小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下面本文就从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出发,对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策略进行浅析。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小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能明辨是非、分清优劣,容易受到周围人以及环境的影响。而在网络时代,小学生面临着庞杂的网络信息,其在上网浏览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蚀,导致小学生接受错误的观点,形成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相违背的观念,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问题。

(二)小学生健康观念的形成受到阻碍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弱,其“自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喜欢标新立异,以与众不同来表达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受到网络时代各种不良青年的影响,会导致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形成不良的个性和心理,使得小学生养成好逸恶劳、喜欢攀比以及追求享乐的错误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增加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度,对德育工作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生深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和爱闹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游戏并没有抵抗能力,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仅带来了庞杂的网络信息,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游戏的发展,导致很多小学生深入游戏又不能自拔。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游戏与学习之间孰轻孰重,而学生受网络游戏的影响往往认识不到游戏对其学习的影响,这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筛选优质网络信息

在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首先应该自己了解网络,并运用网络和各种高科技知识、技术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班主任教师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帮助学生筛选优质的网络信息,让学生在优质的网络信息引导下纠正自己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减少网络信息对小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从网络信息出发,以网络实例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并告知学生不良网络信息中内容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给学生以警示,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二)小学班主任应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教师在实际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制作一些将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软件,让学生在浏览网络信息的过程中接受到网络道德教育,在无形中引导和教育学生,既避免了学生对于教师教育和观念反感,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理论,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

(三)建立班级网站让学生掌握正确网络运用方式

在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应该摆脱传统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模式,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更好的实施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应该建立属于班级的内部网站,在网站中为学生总结出网络上一些优质、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信息,并通过QQ、邮件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以及交流,让家长辅助班主任帮助学生正确的运用网络知识,进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网络运用方式,在网络中实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小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在遇到诸多问题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机遇,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面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班级管理以及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心智的发展,以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大学生之间的传播更是迅速而全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融入大学生生活,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教育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

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时代下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从传统说教向注重校园网络论坛建设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更新和维护,要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开放、互动的网络教育模式。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的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已经开设,但是它和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相比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考试成绩中所占比重小。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程学习和自我能力提高上,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好坏。在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速度和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教育者,使得教育者失去了教育中的信息优势。还有一些教育者年龄偏大,不能跟上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发展。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学校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其次,学校在教师选拔标准上,要注重对教师政治素养及其业务能力的考查;最后,要定期加强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法

学校教育者要在研究现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结合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整,辩证分析网络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快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网络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因此,在网络发展环境下,教育者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3.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比如,学校教育部门针对网络时代特征,设立专门的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分析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对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完善教育信息的反馈机制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网络上的信息。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完善教育信息的反馈机制,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和改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学校的网络建设还要提高校园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校内共享。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微电影观赏、贴吧论坛讨论等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总之,在当前网络时代,学校应加强监督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篇(8)

小学阶段是个体思想道德成型的重要阶段,做好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多是通过学校宣传、教师讲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开展,在网络时代下,对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主任,需要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调整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

一、网络时代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在科技的发展下,网络已经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他们会利用网络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不可否认,网络确实对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价值观冲突也是普遍存在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并不稳定。在网络上,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世界观朝着我国汹涌袭来,更有甚者,通过歪曲事实制造了一系列的黑色文化。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给小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劣质的信息资源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甚至导致小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出现扭曲。

德育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在网络时代下,传统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发挥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上的先天优势,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与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尊重中心地位,构建和谐关系

进入了网络时代后,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者,传统的一元权威结构被瓦解,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性。在网络时代下,关注个体的需求和体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是德育在育人方面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做,亲自参与,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身处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尊重孩子们的主体、中心地位,做到换位思考,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需求、年龄、个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方式,合理应用德育资源,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让学校成为德育联动模式的中心。

同时,还要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欣赏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特殊的年龄段,他们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同学、教师、教师的认可与关注。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用深沉的爱来看到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优等生就予以他们特别关注,也不能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过分苛责。只有认真公平的对待学生,才能够让他人从心底里接受德育教育。

(二)轉变教育思路,开展网络教学

为了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思路,将德育教学与网络相结合,通过网络时代提供的各类资源来弥补传统德育教学的短板。借助社交媒体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沟通想法,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实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自己来建立班级网页,亲自动手,将生活中的内容分享到班级网页中,进行科学的判断,在整个过程中,以孩子们的动手为主,教师只要负责监督即可。同时,设置班主任信箱,孩子们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与班主任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这对于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效用。

(三)促进道德内化,提倡合理上网

人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无律到他律的过程,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德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实现道德内化,将其践行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德育理论的传授说到底,是带有强制性的,只有引导学生将外在道德转化为自身的终身品德,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飞跃。在德育教育内容上,要积极借鉴网络技术,让德育内容变得活泼、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形成课上、课后的联动。在课后,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参观博物馆,通过实际生活来理解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德育内容,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的问题,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合理上网,在这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网站,如学乐中国网、中国儿童资源网、中国少年雏鹰网,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传至班级网页,针对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孩子们有目的的参与“网络摄影大赛”、“网络读书征文”等活动,发挥个性特长,做到合理上网。

三、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小学德育活动带来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积极应对时代的要求,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应对网络时代不良信息思潮的影响。深刻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资讯.2015(25) 

[2]窦桂梅,陈世荣.天机云锦妙剪裁——窦桂梅《晏子使楚》教学实录与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6(01) 

篇(9)

1 引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形形的信息下,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其对高校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当前,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对网络时代的相关认识不足、高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难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及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缺乏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等。这都是当前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其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

2 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网络时代的相关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悄然来临,并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其在面临各种诱惑时,难以增强抵御能力。当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就是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不足,使其安全教育模式和理念难以得到有效的更新,依旧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主,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及网络时代和教育改革等发展的需要。

2.2 高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

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专门化的安全教育,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嘱咐,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个人安全,而没有得到高校教育教学部门的重视。其在课程设置方面,难以进行专业化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一方面,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般不会涉及到安全教育问题,学生也难以从课堂中学习安全教育相关方法。另一方面,在仅有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其教育的内容存在滞后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不断增多,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求。

2.3 难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及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

在网络时代,高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要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步伐,而当前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其还没有完全跟得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方面,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得学生能够图文并茂的学习到安全常识和方法。另一方面,高校也难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难以时刻进行相关的学习,因此其在网络时代的安全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4 缺乏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

网络时代所带来的诱惑较多,使得很多大学生难以全面掌握抵制安全风险的能力。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模拟实战教学,比如在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教育上,大部分高校只是进行理论层面的教育,而学生只能了解到关于网络诈骗的相关理论知识,难以全面掌握应对技巧。所以,一旦真正发生安全隐患,将使得大学生出现手足无措,对其自身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网络时代,要想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模拟实战教学。

3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网络时代的认识

一方面,高校要在现有的安全教育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在日常的工作安排和教育教学中充分融入网络时代的相关思想,增强对网络时展对大学生安全隐患的防御意识。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以网络时展为导向,更新其安全教育模式,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并根据网络时代的相关特征随时对其安全教育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建立安全教育规划,明确安全教育职责,加强各部门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协作能力。

3.2 适度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

其一,要促使各高校在日常的安全教育过程中,根据其现有的安全教育规定,增加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安全教育。其二,要对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坚持以网络时代的发展为导向,搜集最新的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最新的安全教育,使其增强抵御安全风险隐患因素的能力,提升对大学生自身安全的保护能力。

3.3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现网络时代大学生可能面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提升在网络时代不断发展背景下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率,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相关内容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于移动客户端,比如微信公号、微博、QQ群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安全常识的宣传,使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时能够接触到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

3.4 加强模拟实战教学

随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影响的不断加深,要想提升对其进行教育的效果,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要通过理论层面,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形形的网络安全隐患对其自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增强其心理防备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模拟实战教学,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使得学生加强对网络时代安全隐患事件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对其应对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实战指导,增强学生抵御安全风险隐患的能力,确保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安全。因此,全面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质量。

4 总结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出的要求不断提升,鉴于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从加强对网络时代的认识、适度增加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移动终端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模拟实战教学等方面出发,充分结合网络时代的特征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

[2]皇甫毅.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6)

篇(10)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技术革命创新下人们生活面貌得到较大程度改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亦出现改变,大学生价值观受到的影响深刻,因此高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挑战及机遇,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设,提高其网络素养,为国家提供爱国爱民、立场坚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1.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网络社会到来后,高校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等出现新的裂变,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此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需要,因此高校教育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其教育中思考的重要课题。

1.1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受到的影响

大学生在高校期间,价值观、人生观等正处于形成时期,此时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思想的影响。网络时代下人们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面对较多的负面信息时,学生会不知所措,部分学生在面临众多信息时刻处出现疲劳感,大学生的选择能力、选择意识缺乏,因此高校需要重视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较低,这就导致其在面临网络上纷乱的信息时极易被不良信息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较多的腐朽、消极信息传播更加隐秘,改头换面在信息中传播,学生受到的影响较大;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等对高校学生关注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思想等,企图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干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的主体地位被质疑,优势消失,这就为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独面影响,教育者如何将以前的静态信息优势而转变为动态的引导优势对于教育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1.2网络时代下社会特征

网络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整体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出现,同时信息传递方式与传统比较更加快捷、公开,社会成员接受信息的方式、可能性更加灵活多变。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节奏产生决定作用,社会更加开放、动态,社会成员之间交往方式更加丰富,可能性更大,这就导致了社会信息的动态、开放,社会成员之间思想可产生互相影响,人们价值呈现出多元趋势,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并存,此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面临更大的挑战。

2.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2.1加强网络环境下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网络能够将社会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同时展现出来,因此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尽量减少负面不良新信息对其影响,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需要主义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我控制、自主评价的能力,正确积极的引动学生,对大学生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创造性及主动,该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通过有效转化,实现“春雨润无声”的渗透和指导作用,与学生达到共识,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2重视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多样文化,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接受及理解等在较大程度上是根据自身判断进行,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树立健全的网络观,使其能够正确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及冲突,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及价值判断,自觉承担起自己担负的责任。

2.3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网络时代的多元化要求高校在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时,需要加大主流价值体系的建设,从而对处于茫然状态的大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排斥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在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中,需要有一个能够支配国民行动行动的道德精神和时代忻学,从而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及前进,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其引导,使其能够自觉文明上网,坚持国家、集体利益。

2.4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积极开展相关校园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引导者,目前我国教育者普遍存在的现象时教育能力较强,然而网络水平较低,因此学校可接受教师接受培训,从而提高其网络利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手段等,占领新的阵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对网络信息及时的分析、收集并监控。高校可定期举办针对网络的活动等,针对价值观的形成等举办网络比赛、竞猜、讲解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接受相关教育,从而营造积极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价值观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国家及民族的未来,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假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有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在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时需要重视学生、社会发展规律,并采取系列措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 对碳中和的认识 下一篇: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