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7 14:38: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子支付的基本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那么什么是旅游电子商务呢?当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来调整及管理企业内部、同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进而拓展市场,开展并完成各种旅游相关的商务、金融、交易及其他综合活动。聚合性一服务性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以互联网为媒介聚集整合全球旅游信息,其蕴含的信息量大、操作便捷,且成本耗资低。旅游电子商务还支持游客直接参与,且无时间和空间限制,游客可通过指定系统完成对话交流,为其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2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优势
2.1旅游电子商务可以消除游客异地旅游的不确定心理因素。
旅游产品不能移动,只可通过游客切身前往实现。异地旅游,游客会普遍存在不确定心理,比如对景点观赏度的不确定、对景区气候、交通、饮食、住宿、消费及其他配套设施的未知,都可影响游客选择目的地的。而旅游电子商务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游客对未知景点的疑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上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所有出行线路的全面介绍,以及每条路线的报价、所含项目、服务质量等介绍。由此,游客可以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系统预先了解、选择并确定出行路线。
2.2旅游电子商务可以简化工作量并节约成本。
旅游出行费用不菲,除了自身消费的部分消耗,其余很大比例费用支付给了旅游中介。由于出行路线多在异地甚至海外,旅游企业及游客对景区的陌生,造就了传统的旅游中介的大肆兴起。旅游中介负责:景点安置游客的工作,而旅游中介多与景区一些商家形成盟商,达成商业合作协议,约定该中介带领的游客在其消费,从而双方从中各自获取一定的利益和佣金。旅游电子商务可以使游客预先了解景区的交通及配套设施,还可通过网络进行预定。由此旅游企业精简了:作量,省去了支付给中介的费用,同时也为游客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2.3旅游电子商务可以进行有效的产品宣传及营销。
旅游产品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宣传及营销需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进行。而互联网作为当今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传播途径,可以收集大量的新鲜,其与旅游产品相结合,使得旅游产品的宣传与营销方式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全新的网络宣传及营销模式、观念及策略,可以使得旅游产品的宣传及营销工作事半功倍。旅游电子网路对所有游客开放,无时间、空间、及身份限制,同时还配有图像声响,样品展:示以及文字介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自行了解、选择确认路线,从而使得企业的宣传工作做到实处。
2.4旅游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决策、经营的正确性和效率。
信息化时代,掌握时间即是成功的一半。网络化旅游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旅游政策级旅游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使得旅游企业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
3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而西方国家的旅游电子商务是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其成绩斐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也存在很多问题。
3.1旅游电子商务内容单一,缺乏个
其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所包含的景点内容陈旧单一,只包含最基本的景点介绍内容,没有具体的图片、明显的旅游标志。且内容更新不及时,夏天宣传的主体游线很可能在冬季时期仍然未下架。其二,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服务也较为单一,只有传统的预订机票、酒店、旅行团服务。这样和传统的旅行社相比,二者提供的服务内容类似,旅游电子商务毫无优势而言。其三,旅游电子商务对其服务对象无明显区分。网络旅游网站的访问者是分为私人旅行和商务旅行两类。而旅游电子商务大多是为私人旅行者提供简单的服务,而商务旅行者在旅游网站得到的信息是少之又少。其四,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模式雷同,无新意。要想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发展点很是必要。
3.2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定位不明确。
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无明细划分,常常通过标榜各自出行路线老少皆宜来吸引游客。游客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经济能力、工作类型、假期长短、喜好等都会影响到其选择路线。网络中没有将各个出行路线贴以标签来供游客选择,囫囵吞枣似的网络宣传,不但不会起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反而
导致游客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无实际下单。
3.3交易安全性较低,缺乏信用保障。
旅游电子商务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游客不能安心交易。一方面,游客对网络旅游持怀疑的态度,不确定其经营是否合规,经销商允诺的服务是否可以全部实现。另一方面,即使游客中意该网站出行路线,也有意购买,但其却担心该网站的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担心上当受骗。此外,我国的电子支付系统仍不完善导致一些游客放弃网上自主选择的旅游方式。
4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完善支付平台,消除电子支付安全隐患。
在我国,信用卡普及程度低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电子支付的完善性能。因为电子支付离不开信用卡的参与,我国信用卡使用群体比例仍旧较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支付繁荣的进度,影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信用卡的普及可以从两方面减小电子支付的风险程度:其一,信用卡普及则会带动电子银行的不断完善,由此为游客及商家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信用卡是提前消费,和个人的征信情况紧密挂钩,征信不良客户客户信用卡会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跟踪甚至停用,由此,只有征信良好的用户方可使用信用卡进行电子支付,这样为网络旅游经销商带来了很大的安全保障。
4.2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B2C、B2B以及C2C模式都可以实现在线支付,突破了电子商务资金流的瓶颈。然而,在线支付同时也引发了支付安全问题,“身份”认证、电子文件认证和网络银行在线支付的法律问题以及税收、货币、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技术基础
电子数据交换是将商业事务处理数据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报文数据格式,通过电子方式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传输。因此,企业间开展电子数据交换除了自身必须应用计算机系统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
(一)电子数据交换的环境
通信网络是实施电子数据交换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企业内的数据交换主要在商用增值网上进行。增值网供应商提供的主要业务有:私人业务、综合业务、不拒绝业务和验证业务。私人业务是指增值网保证信息只能由指定的接收者阅读,他人无法看到;综合业务是指如果没有人看信息,则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不拒绝业务是指发送端不能拒发,接收端不能拒收,并通过旁听跟踪来实现;验证业务则保证信息从指定的发送端发送。通过增值网实施数据传输,安全可靠,传输效率高。企业间业务往来中的格式化数据都可通过增值网传输,包括采购进货单、退货单、发货单、报价单、托运单、对账单、单价单、缺货通知单、付款明细表等。另外,还可在海关申报、电子对账、电子转账、保险等事务处理中传输格式化单据。
开展电子数据交换的关键是标准化问题,包括数据格式标准化和报文标准。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设计数据库结构,当需要发送电子数据交换文件时,需要通过软件提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自动将其翻译成统一的标准格式才能传输和被对方接收。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主要有以下四项:网络通信标准、处理标准、联系标准、报文标准。综观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行业标准阶段、国家标准阶段、国际标准阶段。
(二)SSL安全协议
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SocketLayer,简称SSL)是由网景(Netscape)公司推出的一种安全通信协议,它能够对信用卡和个人信息提供较强的保护,是对计算机之间整个会话进行加密的协议。在SSL协议中,采用了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两种加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安全系数。协议的整个要领可以被总结为:一个为安装了安全套接层的客户和服务器提供事务安全保证的协议,它涉及所有TCP/IP应用程序。
(三)SET安全协议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简称SET)是由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公司联合推出的规范。SET主要是为了解决用户、商家和银行之间通过信用卡支付的交易而设计的,以保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支付过程的完整、商户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以及可操作性。SET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公开密匙加密、电子数字签名、电子信封、电子安全证书等。SET协议比SSL协议复杂,因为前者不仅可以加密两个端点间的单个会话,它还可以加密和认定三方间的多个信息。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风险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风险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风险和商务交易风险。
(一)计算机网络风险
计算机网络风险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风险、计算机网络系统风险、数据库风险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另外,不论采用什么操作系统,在缺省安装的条件下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只有专门针对操作系统安全性进行相关的和严格的安全配置,才能达到一定的安全程度。网络软件的漏洞是进行网络攻击的首选目标。此时计算机网络风险主要有:未进行CGI程序代码审计、拒绝服务攻击、安全产品使用不当、缺少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二)商务交易风险
商务交易风险是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电子商务的形式多样,涉及的安全问题各不相同,但其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交易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商务安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安全隐患:窃取信息、篡改信息、假冒、恶意破坏。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的强化策略
在传统支付系统中,伪造现金、伪造签名、拒付支票等是商品交易中的风险。在电子支付系统中,由于知道私钥的任何人都能以买方的身份产生数字签名,连续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跟踪出来,电子数字文档复制不影响原文档,所以,电子支付系统存在着与传统支付系统类似的风险,而且风险可能更大。
电子支付系统的基本安全需求可以总结为:买方与卖方都必须证明自己的支付身份;要求支付交易数据不可受到非授权的参与方的更改;确保在未经用户明确授权之前不能从该用户的账户或智能卡中提取任何现金;一项或多项支付交易数据的机密性。强化安全管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一)强化安全支付服务
首先,支付交易安全服务。支付交易安全服务涉及所有的电子支付系统和所有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用户匿名性、地址不可跟踪性、买方匿名性、支付交易不可跟踪性、支付交易数据的机密性、支付交易消息的不可否认性、支付交易消息的新鲜性。其次,数字货币安全。数字货币安全服务主要与数字货币相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防止再度花费、防止数字货币伪造、防止货币被盗。再次,电子支票附加服务。电子支票附加服务基于以电子支票作为支付手段的支付系统的特定技术,其主要内容是支付授权转账(),即使某一授权的参与方可以将支付授权转移给他所选定的另一参与方。
上述三种数字货币安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冲突的,但在实施的同时可以达到风险与保护的平衡。例如,可以将这三种服务设置成仅当非法事件发生的时候才起作用(如有条件的匿名性)。
(二)强化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
首先,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服务管理、安全机制管理、安全审计管理、安全恢复管理等。其次,保密设备与密钥的安全管理。保密设备的使用,应与网络中保护对象的密级相一致。密码算法、密钥和保密协议是核心内容,同步技术和操作方式的选择也相当重要。保密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保密性能指标的管理,工作状态的管理,保密设备的类型、数量、分配和使用者的状况,以及密钥的管理等。再次,安全行政管理。安全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立、安全人事管理、安全的责任与监督等。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电子数据的特征
电子商务不是以纸张作为记录的原始凭证,而是将数据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磁(光)性信息载体上。电子数据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书面数据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由于其不同于书面数据的特征,也改变了法律对其证据效力的规定。电子数据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无形性。电子数据实质上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组电子信息,具有无形的特点。第二,不稳定性。传统的书面数据一旦形成,其形态和内容不再发生变化,除非遭受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第三,易改动性。传统书面数据一旦生成,具有不可改动性。如有改动也容易留下修改痕迹。第四,技术性。电子数据的生成、确认、传递、储存,以及为了保证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验证性等,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高技术之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会计无纸化的发展。如果电子数据的可靠性、机密性、完整性、可验证性得不到确定的保障,那么开展电子商务进行无纸化交易是不可能的。即使采取了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手段,人们仍离不开纸质凭证。
(二)电子数据的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实际上是电子数据文件中一组用二进制数0、1表示的字符串。它是通过加密技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经过加密、解密转换实现。基本原理是:报文发送方用散列算法从报文中生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报文摘要(散列值),然后用私有密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数字签名并发送;接收方用同样的散列算法计算原报文的报文摘要,再用公用密钥对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两个报文摘要相同,就确认该报文由数字签名方发送。
数字签名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一是接收方能够核实发送方对报文签名的真实性;二是发送方事后无法抵赖对报文的签名;三是接收方无法伪造对报文的签名。也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条,才能保证数字签名的有效性、可靠性。
(三)电子数据的法律承认
完善的技术是电子数据普及使用的基础。但电子数据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首先要取得法律上的承认,使其具有法律效力。由于电子商务没有国界,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需要考虑全球普遍性,建立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已受到各国的重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96年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范本。我国于1999年3月通过了新的《合同法》,也第一次承认了电子商务合同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然而,完善法规应注意以下问题: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已不同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形式。是取消书面形式的提法还是扩大书面形式的定义,是电子商务立法中面临的问题。根据功能等同法原理,把符合书面形式功能的东西视同书面形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
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涉及证据时都要求提供原件。原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会计上的原始凭证一般都要求是原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数据是记录在计算机内的一串字符,传送给接收方的也是一串字符,不可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数据不存在“原件”问题,因此,法律需要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
电子数据(尤其是电子合同)的生效时间和地点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具有重要法律意义。在传统的商务环境中,不同国家的法律对此有不同的规定。例如,英美法系国家采取“发出生效规则”,大陆法系国家则采取“到达生效规则”。由于电子数据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送,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到达生效规则更适合于电子商务活动。
签名是交易合同和单据生效的必备条件。传统的书面签字是指某具体人在交易合同和单据上亲笔写上自己的姓名或所代表的单位名以示确认,并开始承担相应责任。然而传统的签字方法无法应用在电子数据文件上。
参考文献:
1.段满珍,曹会云.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一、前言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狭义上,可把网络金融看作是交易主体以电子空间为平台进行的各种金融活动,较以往不同的是,网络金融更偏向于虚拟化和网络化;从广义上看,网络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金融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现阶段,网络金融包含的主要业务有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信托等。
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已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并且影响有加深趋势。商业银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紧盯同业之外,还必须加强对网络金融的认识,深入了解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取得竞争优势。下面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接着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
二、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
(一)网络金融的信息化
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网络金融的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更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和便捷。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所有的部分都以信息的形式存在。
(二)网络金融的虚拟化
网络金融同样具有虚拟化特点。首先表现为经营地点的虚拟化,所有的交易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没有具体和实在的交易地点;其次是经营业务的虚拟化,所有的业务都是理念中的业务;最后是经营过程的虚拟化,交易过程均以电子数据为基础。
(三)网络金融的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促进了金融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其次,网路技术特有的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速度,针对某一客户专门开发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之间金融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第三,虚拟化的网络平台降低了市场的运营成本,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透明,这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
网络金融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网络金融不仅涉及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拥有传统银行所不具有的新业务,新的业务以更新颖的形式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受到客户的青睐。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金融技术,积极进行新业务开发,为客户提供网上支付、转账、查询等各种业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利用网络银行出现的契机,不断推出多元化业务,使得银行业务收入呈现多样化。
(二)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尤其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网银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整个金融市场融合成一体,国内外银行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海外的银行不断渗透中国市场,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各个银行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增加竞争能力。
(三)网银业务模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的网银业务是从传统业务模式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相对国际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还处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这使我国的网络金融体系具备一定的风险。
(四)网银业务过于狭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都推出了网银业务,主要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系列金融信息的查询、转账等服务。但从本质上看,这些网银业务还是基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对于国外的网银业务,我国的网银业务水平还比较低,可提供业务的种类也相对较少。
四、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
1、加强网络技术创新
网银业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商业银行得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为开发多元化的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商业银行应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将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到银行业务中,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服务水平,以多元化的业务和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不断拓展电子支付业务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商业银行追求高效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客户效率,满足客户需要提供了可能。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推出多元化的电子支付业务,如,适当增加电子银行网点的数量、细化服务类型等。同时,为满足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非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支付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模式。
3、加强信息管理技术
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网络金融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大幅增加,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发展趋势。商业银行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网络金融中的应用,将信息管理技术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由单纯的业务操作向信息管理、决策转变,对各类数据的处理要做到分层次、细致化,同时,要确保网络金融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4、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金融以网络环境为平台,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金融交易提供了便捷性,但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网络诈骗事件常有发生。同时,信息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交易信息的丢失、被盗等,因此,在进行各种网络金融业务时,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注意对网络进行升级和维护,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利用法律武器保障网络金融的安全性。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建立真实的信息平台,确保交易双方相关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做到责任到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二)改进营销手段
1、革新营销理念
在网络金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式下,商业银行要注意经营理念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网络金融的营销上,不断推出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要加深对自身业务的分析,查找优势和不足,不断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建立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体系。
2、树立网络品牌形象
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商业银行不断追求的目标,良好的网络金融品牌对商业银行推广业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损害品牌形象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注意保护网络品牌形象,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
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拓展时,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划分,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相应的金融业务,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的业务需求。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利用手中的数据,尤其是网络金融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发现金融市场新的增长点,推出新颖的业务以吸引新的客户。
4、加强行业之间的联合
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客户的需求,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的新的金融业务成为新的突破点。非金融行业通过网络平台不断推出金融交易业务,而商业用户为交易双方提供资金的保障。行业之间的合作对非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业都是有益的。
(三)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1、加强网络服务的管理
网络金融业务的交易都是依托网络平台,商业银行通过网络建立的客户信息,形成了商业银行专业的数据库,银行应加强数据库的管理,形成一套网络服务的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数据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拓展自身业务服务。
2、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由于网络金融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进行,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的概率,商业银行在大限度地应用网络便捷推广业务时,应充分考虑网络金融风险,实时关注信息技术革新也可能带来的金融安全隐患,做到风险可控。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网络金融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网络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例如,银行业务的创新性和多元性、更偏向于国际化和全球化、网银业务模式滞后、网银业务过于狭窄等,最后提出了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几点措施,如,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改进营销手段等。
参考文献:
[1]齐靓靓.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01)
[2]曲林英.如何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市场研究,2012(10)
作者简介:龚志周(1978-),男,湖北武汉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1-0014-03
一、引言
在2008年5月举行的第43届世界通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表示,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到2.2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147万户。这说明中国互联网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伴随互联网而生的电子商务自然也因此成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们关注的乐园。据CNNIC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47家中国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与互联网产业相关的,市值总额超过千亿美元。由此可见,网络创业在实践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活跃,而相应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支持则显得有些相对滞后。事实上,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发现,对于什么是网络创业,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等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目前都还缺乏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本研究正是希望通过现场访谈,了解网络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及运营活动,从而分析总结出网络创业区别于其他创业的几个本质特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结合相关资料收集,来获取第一手的访谈案例材料。在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求访谈对象提供创业过程中的生动关键事件,然后将访谈内容整理成若干访谈案例,最后对这些案例进行内容编码分析,并加以总结提炼。
(一)取样
本研究在中国网络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地选择了12家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盈利模式的典型网络创业企业作为访谈研究样本,访谈对象涉及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共计19人。访谈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二)访谈提纲
围绕本研究目的,我们拟定了访谈提纲,主要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
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的盈利模式及营运情况。
您认为网络创业与一般创业有什么不同?
您认为影响网络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三)访谈实施
为了保证获取最直接的一手资料,我们对以上样本企业都基本采用了现场访谈的形式收集案例资料。访谈对象基本是公司的创业者或熟悉公司创立过程的高层管理者,他们都是网络创业过程的关键执行者,部分人还同时是公司的投资者。访谈过程采用了录音和书面同时记录的方式,最后将访谈记录整理成了10个访谈案例。
(四)确定分析单元
本研究在整理出的访谈案例中,将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情景信息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最小的内容分析单元,总共包括24个分析单元。例如: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和电话来接受客户的购书订单。在我们的网上书店正式开业以前,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技术准备。比如,我们构建了一个包括40多万种书目的全国权威性数据库,并建立了一个多功能的分类搜索引擎,使具有不同电脑操作水平的读者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书。这些都为我们一开业即能吸引到最高日访问量达5万次的斐然业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现在的网上购书支付方式包括网上银行支付和收货支付两种。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和银行及第三方物流快递公司都有深入的合作协议,现在完全可以放心地通过他们完成网上订单的最后配送及结算业务。”
(五)建立内容分析类别
我们特别邀请了管理学院熟悉电子商务及创业管理方面内容的两名博士生和一名在职MBA学员参与了前期的建立内容分析类别的研究准备工作。我们首先要求他们用简洁的形容词来描述各个分析单元部分所体现出的网络创业特征。然后通过对他们描述词语的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性、排斥性和完备性的内容分类原则,初步形成了网络创业的3个假设特征――虚拟性、技术性、分布性,并分别将它们定义为:
虚拟性:指网络创业需要借助电子网络工具跨越时空进行。例如,网上商品陈列、网上销售、网上咨询、网上信息传送等一系列远程工作、贸易活动。
技术性:指网络创业需要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知识技术支持。例如,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安全、电子支付、系统集成等。
分布性:网络创业需要拥有不同资源的人或企业跨越部门或组织边界来协作进行,例如,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委托银行进行电子结算、第三方网络技术服务支持等。
(六)内容编码
我们请了两位创业管理知识领域专家和一位网络创业企业现任总经理对整理好的10个访谈案例中的24个分析单元分别进行了各自独立的编码。为了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没有告诉编码者研究的真实目的和假设,并设计了标准化的编码表格及同一的编码培训指导语。
(七)编码信度和效度检验
1.编码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3位编码者对各分析单元的编码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我们运用等级方差分析方法(结果如表2所示),来计算肯德尔(Kendall)一致性系数(W系数):经卡方检验,W系数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说明3位编码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编码信度。
2.编码效度检验
内容效度的评定主要通过经验判断进行,一般是请一些熟悉该测量内容的人员来评判,以确定测量项目与需测量内容范畴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内容效度评定的一个常用指标“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简称CVR),它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e为评判中认为某项目很好地表示了测量内容范畴的评判者人数;N为评判者的总人数。这个公式表明,当认为项目内容适当的评判者不到半数时,CVR为负值,如果所有人认为内容不当时,CVR=-1.00;当认为项目合适和不合适的人数对半时,CVR值为零,而当所有评判者认为项目内容很好时,CVR=1.00(王重鸣,1998)。
为了检验本研究中各分析单元在多大程度上表示了网络创业特征的范畴,我们分别计算了3位编码者对24个分析单元编码结果的CVR值。结果显示,有20个分析单元的CVR=1.00;4个分析单元的CVR=0.33。由此可见,本研究的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三、 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综述及访谈案例内容编码分析技术,我们提出网络创业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网络创业区别于其他创业的3个关键维度特征包括虚拟性、技术性和分布性。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这里的电子工具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等。一次完整的商业贸易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发送货物、取货、支付汇兑等过程,这里涉及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严格地说,只有上述所有贸易过程都实现了无纸贸易,使用各种电子工具来完成,才能称之为一次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
电子商务具有交易电子化、贸易全球化、运作高效化、交易透明化、操作方便化、部门协作化、服务个性化的特点。电子商务可以使贸易环节中各个商家和厂家更紧密地联系,更快地满足需求,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贸易伙伴,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
电子商务的这些特点其实也是其自身的优点,从财务管理角度来分析,这些特点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致的,势必会受到商家的大力欢迎,而电子商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实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电子交易对传统会计的影响,结合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探索建立新型会计核算与管理模式。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的主要表现
与传统经济往来相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与管理将发生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1 支付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
传统商贸业务中的支付通常采用现金支付或者支票、商业汇票等银行转账结算。近年来,信用卡的支付也得到了迅速普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结算将采用电子支付方式,出现了电子货币、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新概念,而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网上银行,实行网上结算。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支付的网络贸易将成为商务主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但另一方面却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严重地影响了控制货币量的运作模式,加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瞬间完成,这一切都加大了会计面临的货币风险。
2 会计数据实现“无纸化”,传统会计凭证将接受挑战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上,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这些纸张上的书面数据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可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就是传统纸质原件的基本特征。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商务(无纸贸易)使原来纸质的会计原始凭证的数据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由于对电子数据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有窜改的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哪一个是业务记录的“原件”。然而,在电子数据形成和存储管理过程加强控制和传统观念转换的条件下,电子数据像纸张凭证一样可作为会计的原件。如果法律上不承认电子数据可作为数据“原件”,那么电子商务的许多数据就要模仿手工操作的方法形成纸张式的原件,会计的无纸化也就无法开展,也必定影响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
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依托的Inter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户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有利于搭载侦听、身份假冒、口令窃取。电子数据、电子货币也极易遭黑客袭击。企业内部控制不严也极易造成信息滥用和向外流失。一旦网络系统瘫痪将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整体运作。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安全网关(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VPN)等。另外,企业也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网络运行安全。例如:一旦某种软件被安装并用于执行某项功能以后,它的编码、运行和维护者则就必须相分离。
3 会计核算的重点将发生转移
电子商务中,一个网址即代表一个企业,无论是“虚拟企业”还是“实体企业”,只有通过域名网址,企业方可在网上进行国内国际交流,从事跨国经营。在这种环境下,获取信息将更为方便,同时信息的作用将更趋明显,其增值能力甚至可能逐步超过资本的增值能力。如近年来,一项新的信息资产“域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商标一样,域名网址必须先申请,经全球域名机构LANA注册登记后,方可正式使用。域名网址往往与企业的名称,商标和产品名称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域名应是企业继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商誉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应采用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
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比传统商贸模式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地位的显著提高,会计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
4 会计职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会计由核算型转化为管理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的、结构化较强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核算职能将由于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而弱化,会计人员更多从事那些非结构化、非常规的会计业务及完成对信息系统及其资源的分析评价工作,故会计的管理职能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在管理型会计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为一体,使得财务会计在现有的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内容,整个会计系统将成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提出更高要求
1 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信息社会的产物,其活动领域可以形成从政府到市场,从市场到生产,从生产到消费者的许多方面网络与联系,也即将原有的商务活动扩散,伸向商品生产企业的采购、销售环节;伸向政府的贸易,调探采购部门;伸向消费者的办公室、家庭等网络可以达到的一切地方,从而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有序的大市场。而会计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应不断的扩大。
2 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下,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新的商务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诸如:POS(收款机)、EOS(电子货币)、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EFT(电子货币)、BBS(电子公共系统)Barcode(条码)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工具,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经济交易得以迅速、准确的进行。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为了不断的满足财务报告需求者的客观需求,必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为余业服务。
3 电子商务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完整的电子商务内涵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前提条件、人的知识与技能,系列化、系统化的电子工具以及以商品交易为中心的各种商业活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核心也是人才,任何先进工具的制造、发明,工具的应用,效果的实现都要靠人来完成。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现代化与商贸有机结合的产物,需要既能够掌握运用电子商务理论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又需要精通财会理论知识及实践工作经验的复合型的、全方位人才。因而,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型、全方位人才,将是决定着该行业、该地区、该国家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4 电子商务要求会计国际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扩散,会计市场必将打破国界,而趋于国际化,使得全球各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中方便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会计商品,同时为其他用户提供出自己的会计商品,最大限度的实现会计商品等价交易的双重耦合。同时,会计市场国际化也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云芝: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情报杂志,2002(1).
[3]刘荣成:电子商务中的会计问题探讨.商场现代化,2005,(10).
伴随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等网络支付方式迅速兴起,网络洗钱(cyberlaundering)也应运而生。网络洗钱,既具有传统洗钱“掩饰或隐瞒犯罪收益”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网络技术、电子支付的时代特征,其特点是隐蔽、瞬时、分散。“8.31”特大黄金期货非法经营案即具有鲜明的网络洗钱特点,剖析其非法交易特征,将有助于银行发现涉嫌洗钱犯罪行为线索。
一、“8.31”特大黄金期货非法经营案简况
2012年,金华建设银行报告了“中天香港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可疑交易线索。经侦查,公安部部署了“8.31”浙江金华特大黄金期货非法经营案专案集群战役,在全国29个省、市抓获犯罪人329名,查明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
该案以郭某为首的犯罪集团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非法期货交易平台;自称拥有香港合法期货交易席位,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在内地大肆发展商;再由商招揽客户,让客户把保证金打入用虚假身份开立的14个私人账户,进行虚拟的黄金期货交易。案发时已发展公司、个人6000多个,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
二、“8.31”案件体现的网络洗钱犯罪特点
(一)通过互联网交易,隐蔽性较强
互联网支付工具的账户开户、办理结算、账务核对都不需要面对银行人员,资金流转以电子指令发起且不留下纸质凭证,隐蔽性很强。“中天黄金”非法黄金交易机构即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投资交易软件平台,其电子交易系统具备合约交易、资金结算等功能,服务器位于境外;非法资金流转依托网上银行进行划转。无论其非法交易活动,还是资金流转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二)电子结算,交易瞬时完成
凭借互联网支付工具的便捷性,洗钱犯罪行为人可以在瞬间把犯罪资金转移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银行也不可能实时审查网上的每一笔业务,即便事后监测到可疑之处,依靠网络的瞬时性,黑钱早已转移。以“中天黄金”为例,投资者交易资金采用T+0结算方式,无论是交易资金还是商佣金都实时结算,非法交易和资金划转都瞬时完成。
(三)依赖银行开展业务并给银行带来较大风险
绝大部分非法黄金交易平台需要借助银行系统完成客户资金结算,部分平台甚至对客户进行虚假宣传,称资金受到银行的第三方监管,具备安全保障。一旦客户出现损失,银行可能因提供开户、结算等服务而面临纠纷,这给银行合规经营带来法律风险。
(四)接收客户资金账户呈现交易对手分散、交易频繁、整数进出等交易特点
一是交易对手极为分散、交易极为频繁。为方便商营销客户,不法机构用于接收客户资金的账户往往相对固定,资金从全国各地转入往往呈现交易频繁、对手众多的特点;二是账户单向流入的资金多为千元以上整数,符合客户投资金额特征;三是账户流出资金以大额整数为主。
(五)佣金发放账户呈现定期、大进小出的交易特征
一是资金转出时间较为集中。如“中天黄金”一般每月5-10日返佣,将佣金通过网络银行转账到商银行账户,这时返佣账户出现大量转出交易。二是大额集中转入,短时间内小额分散转出。返佣账户和接收账户相分离,在发放佣金时会有单笔或多笔大额资金转入,再分散发给商。
三、商业银行反网络洗钱对策
(一)高度关注电子渠道的异常交易
近年来,地下钱庄等非法活动多利用网络银行进行大额、频繁的公转私资金转账,商业银行要高度关注此类交易行为,严格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认真排查企业网银、现金管理系统发生的异常交易,对明显可疑的交易要在业务办理环节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及时报告可疑交易,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商业银行要对符合网络洗钱异常交易特征的客户,结合客户企业性质、经营范围等加强分析,及时通过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上报,同时上调其洗钱风险分类级别;对可疑交易特征明显、怀疑存在洗钱行为、符合人行报送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要求的,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提交重点可疑交易报告。
(三)扩展可疑交易监测范围
从近年网络洗钱案况来看,所涉及的交易类型和客户行为特征日益丰富。商业银行不仅要继续关注频繁公转私交易、信用卡套现、频繁ATM转账、大量集中开户、频繁境外大额刷卡消费、地下钱庄等与洗钱活动相关的交易或客户行为,还应将非法经营、票据中介、虚假注资验资、利用股权投资非法集资、利用假证件办理业务以及偷逃税款等纳入可疑交易的监测与报告范围。
(四)提高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
从部分网络洗钱案例来看,反洗钱检测分析系统曾多次监测、生成异常交易报告,但部分营业机构和员工未能持续观察账户交易动态并向上级行报告,上级行也缺乏主动收集和分析风险信息的意识,导致相关风险没能及时得到有效防控。各商业银行要推动上下级机构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明确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下发风险提示、协助分析可疑交易报告等方式,加强对风险防控的督导力度;营业机构要定期回顾分析辖内客户交易情况和可疑交易报告情况,发现重大风险要及时上报,严防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以知识的开发与使用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引导着全新的市场模式、 企业 模式和创造价值过程,甚至导致对工作的重新定义。在这种新的经济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1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目标注重知识资本的价值
1.1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把追求经营者和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税后利润分配最大化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以人的知识的占有为基础的经济 发展 阶段,人的知识资源、智慧资源、能力资源成为创造财富、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高度智慧的员工能够根据一定目标,产生新创意、新构想、新设计、新发明,从而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产业、新的游戏规则,开辟新的市场,使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都是由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员工的创造性决定的,所以说员工的知识价值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将相对上升。
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更应考虑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员工的收人,使薪金和技能、知识水平呈较高程度的正相关,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知识资本的利润分享制度,为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享有参与税后利润分配的权利,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盈利、其个人资产积累(增长)和企业长远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2财务管理的目的更注重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交通 、运输和通讯的高速发展,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国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化和空前专业化的新阶段。这个国际经济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的高度分工与协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国家概念甚至不再重要,企业产品设计可,能在美国的某一公司,软件编制但却在英国,工程设计可能来自德国,而最终的销售可能委托给
2新 经济 时代,在财务管理的内容中知识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比重将增大
新经济时代是一种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经济过程,人的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将成为新经济中 企业 投资与管理的核心。同时,高度发达的数字 网络 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电子 商务、虚拟办公、辅助制造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使得现行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体系、内部责任 会计 体系、内部价格转移体系和内部审计稽核体系等受到一定的影响,使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1知识性资产将是财务管理的重心
新经济对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无形资产如商誉、专利权、技术秘密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使财务管理的核心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而且其内容将超出现行的无形资产的基本范畴,除专利权、版权、 计算 机软件外,许多不可辨认的如企业商誉、企业管理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越来越重要。
2.2新经济对传统的产权理论提出了挑战
电子货币的出现以及使用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快节奏的手段进行违法活动。要真正有效地管理我们的电子货币,使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电子支付存在于当今社会的任何角落,淘宝网、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正在使用支付宝、网银等方式进行交易。“货币是固定充当交易媒介的通用财产,货币的首要职能是以自身的价值作为标准,衡量各市场主体用来交易的财产价值。”
1.电子货币的界定
欧盟支付系统工作小组1994年5月向欧洲货币当局提交的《预付价值卡》报告认为:“(电子货币)是一种最近出现的新型支付工具,被称为多用途卡或者‘电子钱包’,它是包含真真实购买力的塑料卡片,为了获得该卡片,消费者必须预先支付其价值。”在1996年8月《电子货币安全》报告中认为:“‘电子货币’一词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用来描述种类繁多的支付工具和技术。”在巴塞尔委员会中沿用了类似的定义。1998年3月的《电子银行的电子货币业务的风险管理》报告中,电子货币被称为是“储蓄或预付价值的支付机制,通过销售终端(POS)进行支付,也可以在两个储蓄设备之间直接转移价值,或通过开放的计算机网络转移价值。它包括以卡类为基础(电子钱包)和以软件或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货币两种类型。”
因此,不同国家对电子货币的概念亦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货币是一种交易间支付手段。
2.电子货币的特点
电子货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必然产物。因此,电子货币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货币的基本特征即是体现其实现货币职能的多功能化、纯粹的工具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效化。这些特征主要是:
(1)网络性。电子货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电子货币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电子货币就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就像传统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一样,电子货币是从货币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信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和特殊的信息。(2)安全性。即其比传统货币更加安全,因为其在储存,携带,支付上比传统货币要求更高,它加注了许多更有效益的技术含量。(3)高效性。电子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第一,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的角度来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的整个过程,都不用采取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应该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和回笼。这样可以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所存在的诸如高成本、假币、安全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等问题。第二,电子货币使得央行实施的金融监管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第三,电子货币使得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更为行之有效;第四,电子货币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工作效率;第五,电子货币使得市场运作效率也得到全面实现。
二、电子货币的风险
1.主体风险
主体的风险主要包括发行主体的风险,媒介主体的风险和使用主体的风险。其区别于传统货币,传统货币的发行主体是特定的,而在电子货币中由于银行间的多样化导致其存在了一定的风险。除了顾客本人、网上银行等发行主体之外,还有资金划拨系统经营主体、通讯线路提供者、计算机制造商以及软件开发商等众多的相关方。一旦出现某种故障无法准确进行资金划拨,则很难确定各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媒介中,传统的货币是有形的,像纸币,金属货币等。电子货币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芯片构成,对转让者来说,其交易是在无形中形成的,没有任何可显示的痕迹表明交易的存在。使用主体来说,传统货币可以对真实货币的检验,包括其真假,数额的多少面值的大小等,对电子货币的使用者来说,其职能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到交易的完成,对货币的真实概念无法掌控。
2.信用风险
对于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而言,电子货币业务尚处于监管真空,其业务没有实行准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发行主体吸存了社会公众大量的预付资金,这种“先接收付款,后提供商品”的经营模式,容易形成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的情形,引发信用风险。对于信用卡来说,由于缺乏信用约束,如果一些人利用虚假证明、伪造身份证件、担保资料等骗取银行信用,或者持卡人恶意透支,拒不履行义务或逃避履行义务,就构成了电子货币的信用风险。由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或客户之外的原因导致的错误、渎职和欺诈等结果或行为,也会迫使发行主体承担信誉风险。例如在提供电子服务过程中,由于电力终端、网络拥塞等各种原因可能导致通讯中断,假若不能够对未完成的操作进行撤销与备份,就很容易引起数据的错误,从而影响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信誉。
3.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网络银行经营环境原因所形成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人为风险。比如黑客入侵网络系统;未经授权的第三者截取客户的机密信息;病毒侵侵入电子银行系统,故意破坏银行的相关数据;伪造、改变或者复制电子货币等。
(2)鉴定授权风险。比如伪造银行所发行的证明书,以此来欺诈客户。
4.洗钱风险
洗钱在传统货币下就存在,只是在传统货币下存在着大量的阻碍,由于其一些必要的特征,例如法定货币、证券货币,在交易中存在严格交易等要求,犯罪分子便通过无形手段进行洗钱。洗钱,从本质上讲,是将违法所得特别是货币财产所得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形式上的合法财产特别是货币财产的行为。电子货币由于其一定的特性,在网络上洗钱变得更加方便。电子货币是一种网络货币,对使用者没有严格的监控,开户者可以自由地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现代生活中,由于国际贸易的增加,在国际合作达不到完全合理的情形下,想要对网络的监控室不可能的。这种监控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维护各国的秘密,在合作中便加了一层屏障,这是的电子货币为洗钱提供了漏洞。
三、防范电子货币风险的完善途径
1. 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法规体系
要不断完善电子货币法律法规体系,以防止由于电子货币运行所带来的特有的授权、隐私保护、权利义务的界定方面的新做法所引起的风险。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必须要符合一些条件,比如事先批准,规定最低资本要求等。通过限制发行主体的准入条件,从源头上控制电子货币的风险。
2.加强对电子货币的信用风险的防范
建立良好的信用评估体系,在客户参与电子货币系统前,先对其财产、信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资金状况做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同时对客户的数字证书进行核实和备份,用来在以后的交易中对客户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以降低信誉风险发生的可能。
3.强化对电子货币环境的安全控制
定期查看硬件和软件的容量。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做到事前先测试,事中加强病毒检测和发现问题报告并加以修复,事后有总结发展计划。制订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计划,比如系统中断时,应该迅速告知客户,以及系统修复程序的制定等有关内容。实行病毒检测和内部系统安全措施的在线监控制度,并且对定期维护中心资料库所积累的信息。
4.完善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防范制度
(1)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实名认证制度和交易记录制度。
(2)扩大反洗钱责任人的范围。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外,还应该包括非银行的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和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督促其履行反洗钱义务,打击运用电子货币的洗钱活动。
5. 开展安全措施知识宣传和有关电子货币的法律宣传。
银行及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关于安全防范的宣传活动,比如防火墙、密码管理、加密技术、终端使用者合理授权等等,告知客户在不安全的电子交易中,保护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进行有关电子银行的法律宣传,使公众明白电子货币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减少一些恶意行为所造成的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与电子商务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1978年,我国开始了市场化进程,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经历了近40年的锤炼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初始阶段(1978-1984年)。该阶段未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总格局,计划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发育刚刚起步,市场机制的引入基本上都于“体制外”展开,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体制外市场化阶段”。展开阶段(1984-1992年)。该阶段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基本特征,市场体系的框架慢慢浮现,市场力量开始与计划力量相抗衡,出现了“双轨制”并存的体制模式。虽然这一模式为我国经济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也导致了“寻租”与腐败等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市场化进程,使改革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此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2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化进程便转向“快车道”行使。要素市场开始同时发展资本与劳动力,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实现了劳动力的全国性流动;企业化市场由“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结构调整的步伐,将民营经济推上了经济舞台;政府逐渐与市场相适应,由原始型的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增大了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压力。在深化阶段,市场化实现了广度与深度上的突破,市场机制在经济体制中的绝对优势愈发明显。(二)电子商务发展与前景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其将传统的商务活动形式予以改进,从全球化层面将市场造就得更广阔、更灵活、更迅捷,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19世纪40年代,人们通过电报对贸易信息进行传输,之后电话与传真逐渐发展起来。EDI(ElectronicDateInterchange)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电子商务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各项电子化商业活动。互联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贸易形态发生了变化,通过自身载体与媒介作用进行信息传递与商业贸易开展,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交换为其起步的标志。1993年以来,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与推动作用,“三金工程”、“金贸工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小组等的成立,不断地指导着国家电子商务的工作进程。2009年,以B2B为主体的电子商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时期。在此之后,电子商务不断进行创新,通过提供新服务、开辟新市场、成立新的组织方式推动我国传统经济的升级与转型,未来的电子商务必定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经济发展市场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本文选取各地区电子商务人均增长率反映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市场化指数衡量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技术进步率以及上网人数增长率作为衡量电子商务发展的辅助指标。样本空间为2005-2014年,数据部分来源于我国统计年鉴与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部分来源于文献查阅。(一)平稳性检验由于序列一般都有着程度不同的相关性,因此本文通过单位根(ADF)检验,对上文提到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此处将各地区电子商务人均增长率用ECG来表示,MI、IP以及GOP分别表示市场化指数、技术进步率以及上网人数增长率,D表示对原变量进行了一阶差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出,各序列均不平稳,但是由于各序列一阶差分的单位根检验值均比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要小,故可以认为各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能够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来对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受到检验结果对滞后阶数敏感性的影响,当敏感性比较低时,其可信度会比较高,故而为了对检验结果的敏感性进行考察,需要检验不同的滞后阶数。本文所选择的是滞后1期与2期的阶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的变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动互为因果关系,技术进步率与上网人数增长率是经济发展市场化变动的原因。(三)协整关系检验本文的分析属于多变量协整问题,故采用Johansen-Juselius的极大似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与电子商务增长率、技术进步率以及上网人数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显著性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是否仍然十分显著,市场化程度的扩大是否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采用Leamer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进行分析。(一)模型设置Leamer、Levine以及Renelt提出了如下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用来评价不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强显著”性:Y=α+βiI+βmM+βzZ+μ在该式中,Y通常指某国或某一地区人均GDP增长率,本文将其用来表示电子商务增长率。I为核心变量信息集,通常用其来表示与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关系的解释变量,此处将其用来表示与电子商务直接相关的解释变量。M为将要研究或者感兴趣的目标变量,多用于代表经济政策性或制度性等变量,本文用其表示市场化指数。Z为一组条件变量集,多将其设为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潜在重要解释变量,当然,本文将其设置为与电子商务潜在相关的解释变量。条件集Z的目的为从最大限度对目标变量M系数βm的范围予以确认。I与Z中解释变量的选择依据为文献资料以及相关实证研究结果。μ代表随机误差项。通过Levine以及Renelt的研究可知,当I与Z发生变化之时,模型分析结果不受影响。(二)模型估计与检验模型估计。在对EBA模型进行估计之时需要分两步进行:首先,通过核心变量集I以及目标变量M对Y进行基本回归:Y=α+βiI+βmM+μ此时对βm进行观察,若其统计显著,便可直接进入下一步;而若不显著,便无需进入下一步,因为这可能存在模型设置有误、各变量并无“强显著”关系等问题。其次,对模型Y=α+βiI+βmM+βzZ+μ进行多次遍历式估计,并尽可能对Z变量的线性组合进行回归分析,并发现最大与最小βm,将其分别记为βm-max与βm-min。模型检验。在对EBA模型进行估计时同样需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计算极限边界的上下边界,有:β_=βm-max+2δmaxβ_=βm-min-2δmin其中,δmax与δmin代表的分别是系数βm-max与βm-min的标准差,2为95%置信区间的近似概率值。其次,假设Y与目标变量的关系是“不显著”的,本文即假设电子商务增长率与市场化指数是不显著的,以下三个条件必须同时予以满足才能够拒绝此原假设:第一,βm∈[β_,β-];第二,,即最大边界与最小边界必须同为正或者同为负,符号必须相同;第三,βm、βm-max与βm-min在回归模型中必须都统计显著。若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没有满足,那便需要接受原假设。相反,若这三个条件全部得到满足,原假设便会遭到拒绝,这时便会接受备择假设,即Y与目标变量的关系是“强显著”的,亦即电子商务增长率与市场化指数是“强显著”的。(三)数据说明以EBA模型的设置要求为依据,定义Y为2005-2014年我国各地区人均电子商务平均增长率,目标变量M为2005-2014年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指数,核心变量信息集I包含:2014年各地区人均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EC2014)、技术进步率以及上网人数增长率。考虑到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在变量很多,综合考虑各变量的意义,并计算其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系数,本文决定选择以下变量作为潜在的重要解释变量集(条件集Z):政府干预度、网络安全程度、通讯发展水平以及组织规模,将其依次记为GOV、NS、TL以及OC。(四)EBA核模型估计通过I与M对Y进行基本回归,可以得到如下的EBA核估计模型:Y=0.29821-0.5153EC2014+0.2574TP(2.067)(-3.113)(2.265)+0.05727GOP+0.4312M+ε(3)(1.815)(3.473)R2=0.748DW=1.84F=12.24其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t检验量的值,从该核估计模型可以看出,目标变量市场化指数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由于市场化指数M的t值显著,便可以进行βm的“强显著”性检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若市场化指数M的t值不显著,βm的“强显著”性检验便没有进行的必要。(五)目标变量系数βm的“强显著”性检验如表4所示,β满足了EBA模型的三个检验,因此可以说明目标变量M对电子商务变量的影响是“强显著”的,即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抗干扰的,这也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基于经济发展市场化的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一)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对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支出,并合理引导资金投入,通过对高速传输骨干网络以及宽带互联网的工程建设,提高上网速度与效率,降低上网成本。引入与开发电子信息化的软硬件,缩短我国与互联网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对于一些投资比较困难的重要发展项目,政府可以进行直接投资,或者通过政府主导对电子商务建设给予支持。总而言之,政府与企业需要借助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整合企业内部信息与资源,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二)保障网络安全并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安全问题尤以网络安全为主日益引发关注,为了使电子商务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各级部门及相关企业需组建起专业性队伍,研发包括防火墙技术、密码技术、认证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安全技术,营造出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以使网民网上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与不可抵赖性得到有力保障。电子商务企业需提高自身整体防范能力,对网站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与配置,切实做好重要信息的保密工作。为了使电子商务健康发展,需要建设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中心、电子商务信用等级数据库等社会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评价及数字等级证书发放等措施,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商业信用问题,使之适应经济自由化的发展。(三)完善电子支付结算体系由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拥有不统一的网络通信平台,因此应该将标准统一,加强银行、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鼓励其运用银行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等进行支付与结算。各大银行应不断完善自身网银业务,通过健全电子支付与结算系统,推动我国电子支付水平的提高。(四)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为了向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各类物流企业需优化自身物流流程,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在物流成本得到降低的同时提高配送效率。通过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建设,提高专业化程度。此外,各物流企业还要积极引进外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通过企业间资源的整合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在国内建立起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五)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外部环境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应制定并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例如电子商务贸易、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保护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使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在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同时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以保障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六)宣传电子商务并培养高素质人才电子商务宣传能够提高全民电子商务意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宣传,人们会更加具有网上交易积极性,消费环境也会得到优化。对于政府来说,不仅需要建设外部环境,还要培养与引进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通过在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讲授相关课程或者采取远程教育与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素养。综上,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与电子商务之间具有“强显著”关系。经济发展市场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未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任重道远。在这一背景下,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完成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创新,因而需要更加科学、客观、深刻地理论与阐述。
参考文献:
1.郑淑芬,单姗.市场化水平及其测度[J].商业经济,2008(2)
2.陆宇海.我国市场化与电子商务关系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10)
3.华天昕,张玲玲.我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0)
4.吴倩,纪淑娴.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C2B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33)
5.余华银,宋马林,张一川.极值边界分析模型及其应用[C].纪念我国统计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五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文集,2009
6.王裴,周亮,王等.基于市场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探析[J].航天工业管理,2014(S1)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5-0044-02
1 传统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
我国的商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在经营规模、经营格局、经营业态以及经济效益、商业人才开发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尚有不少差距。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商业企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的运用和发展,加快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
1.1 传统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的特点
人们通常把商业上的事务简称为商务。商务活动涉及信息流(商品、消费者及其需求、市场、竞争对手、价格等信息的搜集和传递)、商流(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物流(商品实物的位移)和货币流。
那么,相对于传统的商务而言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即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a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将买家和卖家、企业和合作伙伴紧密结合在一起。消除时间和空间带来的障碍,在网上进行的所有商业活动。包括网上广告宣传、业务洽谈、网上订货、网上支付、电子账户、客户服务、货物配送、信息反馈等销售、售前和售后服务,以市场调查分析、客户联系、生产安排和财务核计等各项利用网络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传统商业企业来说,开展电子商务是一个顺应潮流、不断升华的过程;同时,对于社会经济而言,传统商业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2 电子商务的种类
电子商务的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比如可以按交易的对象、参与的主体、应用的平台以及是否在线支付等进行分类;目前应用最多也最广泛的分类是按照参与的主体来划分。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目前主要有三大类,即企业(Business,B)、消费者(Consumer,C)和政府(Government,G)。根据这几个不同的主体和交易特性,电子商务从理论上一般可分为9种交互关系,其中目前最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下面几类:
(1)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
(2)B to C(Business to Consumer):企业对消费者。
(3)C to C(Consumer to 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
(4)G to B(Government to Business):政府对企业。
(5)G to C(Government to Consumer):政府对消费者。
除此之外,也存在着大量同时具有几种交互内容和交互关系的电子商务种类,比如同时进行商务信息和商品交易的交互内容,或同时具备B to B 和B to C 的交互关系等。
2 传统商业企业如何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在线电子支付和现代物流配送的一种商务运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无纸”商务贸易方式。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最热门、最活跃的信息交易活动,并使我国传统商务活动面临巨大的挑战。
2.1 传统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首先,传统商业企业进军电子商务能够为推动其发展提供丰富的商业经验和资金。并利用它把自身的赢利点做得更充分。不少传统企业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也能够很自然的过渡为电子商务的配送体系。一般而言,产业供应链过长,分散度较强,产品配置和工艺流程较复杂,对新技术认同度较高的企业,就应该寻求电子商务。
2.2 传统商业模式的流程及电子商务对其进行的改造
2.2.1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对比
在传统商业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品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中间环节必然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即使是商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后,市场营销和内部管理的效率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本质上说,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商务的基本特征,仍然是以物流为主体的、迂回的、有限时空内的商务活动,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可缩短供应链的长度,节省物质资源的损耗,从而给商业企业带来极大的隐含效应。
2.2.2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造
(1)对采购流程进行的改造;
(2)对库存及物资配送流程的改造;
(3)对销售流程进行改造;
(4)对管理流程进行改造。
2.3 如何在传统商业中应用电子商务
2.3.1 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实现传统商业企业内部信息化,第一,要建立计算机局域网络,把有限的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能够互相通信、协同工作;第二,装配商业信息管理系统MIS,通过该系统对本企业的商品采购、分类、上架、财务、行政、销售等多个环节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三,要提高本企业全体职工信息化的意识,即要求大家学习信息化、掌握信息化、利用信息化,以便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应该看到,搞好企业内部信息化,不但会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会对今后开展电子商务、营造网络营销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 建立合理的物流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顺利完成
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物流配送是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传统商业企业如何快速、准确地将商品交到顾客手中,我们认为除了利用当前社会上铁路物流、邮政物流、第三方物流等形式外,还应该建立具有本行业独特的物流形式,形成一个合理的物流体系。
(1)建立连锁经营店;
(2)实现企业之间的协作配送;
(3)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机构。
2.3.3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降低库存成本、节省周转时间
企业可以通过与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建立企业间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实现物流的高效运转和统一,最大限度控制库存。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企业的供应商与企业的顾客直接沟通和交易,减少周转环节。如波音公司的零配件是从供应商采购的,而这些零配件很大一部分是满足它的顾客航空公司维修飞机时使用。为减少中间周转环节,波音公司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实现波音公司的供应商与顾客之间的直接沟通,大大减少了零配件的周转时间。
2.3.4 建立完善的支付系统和安全认证机构
(1)建立可靠的银行支付系统。支付是电子商务中很重要的环节,网上支付首先要有交易双方都信任的银行,客户和银行之间通过协议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一般还需通过具有法律地位的中介机构确认)。客户需在银行开设账号,银行接受客户在网上操作提交的支付要求并认定可信后,就根据客户的要求,在交易客户双方之间转账(即完成支付)。这种操作在Internet上完成,无须客户到银行去办理汇款。收款方也在网上查询收款的情况(或银行自动通知到款的情况)。这就适应了电子商务快节奏的运转要求。我国银行网上支付的系统正在迅速筹建中,一些银行已经率先投入服务(如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这对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无疑是一个好的信息。但电子商务系统建立的初期不必求全,即便还达不到网上支付,也可以在网上达成交易协议,可以在网上把汇款的扫描件传到供货方,供货方看到扫描文件就可以发货。
(2)建立可信的安全认证中介机构。交易双方、客户和银行之间必须建立具有法律依据的信任关系;网上传输的信息需要加密和电子签名,发出的信息不能丢失、改动和抵赖,第三方也无法窃取、篡改。为了达到上述要求,一般要在政府的监督下,建立安全认证中介机构(CA),电子商务交易有关(包括企业、个人、银行等)的各方,都需申请由该中介机构颁发的信任字(包括公开和私人密钥,用以对数据加密和解密、电子签名)。在网上交易中,首先需要进行双向认证,在确认可信任对象后,才能继续交易活动。当前公认的加密体制有SET和SSL,前者被认为是国际标准,后者是实用中的标准,两者都有商业产品。
3 结 论
信息时代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和准确性。只有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才能抓住商机,提高竞争力,企业也才能最终在新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而效率最高的就是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大大提升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而这种生产力变革的最终实现取决于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和以传统企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能否进一步整合。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调整是个关键,它要求传统企业应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适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顺应行业转型的需要。
世界已步入了电子商务时代,电子商务势在必行,未来的企业要么实施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所以,企业能否适时转型,登上电子商务这辆快车,决定着企业能否适应一个新时代,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志锋.中小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