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07 14:38: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篇(1)

 

[摘要] 摘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法律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基本原则、特征和功能五个方面对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阐释,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与价值。

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是法律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法律职业道德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则是强化法律职业意识的前提条件。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总和。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构成了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法律职业道德原则的要求主要包括:

1、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法律职业人员的权力和权利来自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职业人员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和正确使用法律的基本要求。这一原则在法律职业主体的相关法律中都有反映。

3、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法律职业人员必须发挥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精神,才能顺利完成职业任务。法律职业是享有崇高威望地位和声望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虽然各司其职,互相区别,互相监督,但也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虽然担负的职责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法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履行法律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严守纪律,依法执业,不超越职权擅自妨碍其它法律职业人员的正常办案,同时还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谦恭有礼,遵守有关司法礼仪。

4、恪守职责、勤勉尽责

恪守职责、勤勉尽责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严格遵守基本原则。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是恪守职责、勤勉尽责的基本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认清自己的职责,还要在履行职责时以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按照要求做好每一件工作。

5、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原则,就是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在法律职业活动中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不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做出违反法律以及行业规章规定的行为,保持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坚持这一原则,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具有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无私奉献,敬业献身的精神,这也要求法律职业人员不辞劳苦,辛勤工作,时时刻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三、法律职业道德的特征

法律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具有主体的特定性、职业的特殊性和更强的约束性等式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

主体的特定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所规范的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

2、职业的特殊性

职业的特殊性是指法律职业主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制度的实施和保障,对于这些职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体现职业的特点,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职业的先进性和树立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法律职业的政治属性。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一个国家的法律职业人员必然要服从于这个国家的政治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要求,具体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上的这种政治要求在任何国家都是必然存在的,也是道德的政治化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反映。

第二,法律职业的法律属性。法律职业是运用法律和实施法律的工作,工作的内容与法律密切相关。由于法律是国家以强制手段来调整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规范,与社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严肃性、精确性和公正性,在客观上就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应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才能有效地维护和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第三,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法律职业的专业性很强,每个法律专业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法律职业的专业性是法律职业的高层次的重要因素。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属于法律的实践人员,其专业水平的高低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法律职业的专业属性对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更强的约束性

更强的约束性是指,法律职业道德相对于一般社会道德而言,具有更强的约束性。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职业人员要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法律职业道德总是和法律职业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四、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由于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通过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行为]和生活表现出来。法律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包括示范功能、调节功能、提升功能和辐射功能

1、示范功能

示范意义上的法律职业道德是对法律职业者个人和法律职业环境的具体道德上的描述。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大多数有自己的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本身就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律职业人员中树立先进的法律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2、调节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整个社会调节中的一部分,因此,调节功能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最主要功能。

法律职业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法律职业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法律职业人员的行为和实际行动,以协调法律职业人员之间,法律职业人员与法律职业服务器对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法律职业道德进行调节的特点在于,通过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的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方式手段,使法律职业人员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协调各种相关的社会关系。。

3、提升功能

我国法律职业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法律职业道德的水准差异较大,且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加强法律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升整个法律职业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人员的提升作用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来实现的。。

4、辐射功能

法律职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职业人员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影响。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在于树立良好的法律职业的形象,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具有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法律职业道德的激励来实现的。

只有对法律职业道德有了全面、准确地认知,才能强化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收稿日期]2009-12-02

篇(2)

关健词:会计 职业道德 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不少财会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了方向,贪污、滥用职权等行为大行其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治理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本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1.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或明文规定。它是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和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主要内容。

    2.1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

2.2诚实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信用,重信用;而且要求财会人员做到不为利益诱惑,保密守信;还要坚持做到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2.3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反省、剖析、提高自己,同时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2.4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的态度额观公正,其前提是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额观的会计职业判断;再次,还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

    2.5坚持准则。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6提高技能。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才能够勤勉、谨慎地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善于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会计估计等。

 2.7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熟悉服务对名胜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

    2.8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严格执法、服务周到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3.1原则性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坚持原则能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沽,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3服务性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

    3.4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篇(3)

当前,部队的经济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胡主席提出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对部队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部队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既是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也是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随后在2009年提出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军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为部队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长期建设提供了遵照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知荣明耻、诚实守信”是财务人员的立身之本,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与核心,是财务事业的生命线,也是部队财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个别财务人员因经受不住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的考验,产生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正是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当前,在财务人员中,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以诚信为本和忠诚于党,使财务职业道德成为部队财务人员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需求。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做好新时期部队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财务工作人员担负着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树立“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的思想,把有限的经费用到部队建设最急需的任务上。只有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为部队发展提供高效有力的财力保障,确保部队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财务工作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部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财务人员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以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要求自身,一切以大局为重,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为部队建设服务,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二、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

1.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和财务人员工作规范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部队财务人员,必须把学习政治理论和财务人员工作规范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不断努力学习,自觉践行。一是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努力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这才能保证财务人员做好工作。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胡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关于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党风党纪、法规法纪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思想防线,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规范的学习。要加强对财务法规制度、财务标准及有关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从事财务职业的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使自己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从而对财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三是发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是每个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因此,作为一名部队的财务人员,要使职业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知识,讲求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维护财务人员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形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财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财务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复杂繁重,责任更大,遇到的问题更复杂,需要投入的精力也很多。在新形势下,财务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遵守职业道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对所服务的对象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四是强化克己自律、坚持原则的工作作风。克己自律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财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财务人员身处管钱管物的重要岗位,在工作中要自觉按照工作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时刻牢记一名军人的职责。做到,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遵守;不做有损自身形象的事情,不做违反原则的账目,不报违反规定的票据。用高尚的精神鼓励自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2.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

加强党委集体理财,严格按财经制度办事。财务人员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单位领导能否坚持党委理财的原则直接关系着财务人员能否按章办事,依法理财。因此,各级领导要加强党委理财意识,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制度,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为部队建设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为财务人员创造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部队财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加大对部队财务人员宣传的力度,使他们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部队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工学矛盾”为“工学相长”。开展此项工作更要取得领导的认同、重视,以及干部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强对单位领导的请示汇报,积极与干部部门协调,把部队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与干部管理相结合,通过正式行文,大力宣传实行部队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提高单位上下的认同和重视,借以取得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单位主官的重视和支持。总之,通过宣传,努力形成单位重视、关心、支持财务人员积极参加的良好氛围。

篇(4)

一、职业能力

(一)职业能力的界定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本文将其定义为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并不是单一的能力,也不是多种机械能力的叠加,而是针对某种职业相互联系的能力的集中表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二)职业能力的构成

职业能力依据属性可分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及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即适用于普通生产、工作活动中所要求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则是指某一工作领域所必须具备或要求格外严格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等;核心能力即个体开展各项职业活动所通用的,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某一时期的职业能力,例如职业道德、类化迁移能力等,具有通用性、关键性的特征[1]。三种能力的培养是相互关联、彼此促进的。

二、导游职业能力

大众旅游活动不只是简单地“走一遭”,群众通过旅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通过导游员的专业介绍获知景点的历史故事,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加见闻,这是大力推广旅游活动的意义所在。可见,导游的工作是构建游客与景区的桥梁,其工作质量对游客的旅游质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高导游员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导游服务的内容

相关著述及实际职业要求都对导游员的服务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

第一,导游员开展工作必须达到双方合约的规定,满足质与量的要求,按计划执行服务。

第二,在具体景点游览过程中,应耐心完成本职工作,介绍景点文化,宣传地方特色,解答游客疑问。

第三,统筹辅助机构的相关服务,如饮食、住宿等,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对游客的不解之处要耐心答疑解问,全权负责旅行中出现的突况。

第五,收集游客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旅行社,组织相关交流活动。

导游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能力,如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交际能力、组织应变能力等[2]。

职业能力是依据具体职业工作内容而形成的,因此,对职业能力内容的分析,应建立在具体职业内容的分解之上。就导游服务来说,其基本职业内容包括景点讲解过程和旅行生活服务。具体来讲,景点讲解涉及现场讲解过程,如历史故事讲解、旅行团员交流、答疑等;向导服务,包括现场口语导游和物化(声像、图文)导游等;生活服务,分为全程生活服务和地方生活服务,包括迎送和生活安排。

(二)导游职业能力的构成

旅行过程中,导游员的工作除了计划内规定的项目外,还包括突况的解决,每一项工作都对导游员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如现场解说能力、综合计划能力、组织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安全意识等。这些能力要素可根据属性差别划分为职业品质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及专业技能要求三类[3]。职业品质要求即要有责任感及职业道德;知识能力要求即对常规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一定储备;专业技能要求即保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交流沟通及其他专门能力。

职业品质要求,即导游员在本职工作中所具有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责任感等主观因素,这影响其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工作,职业品质的构成可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划分为职业素质和职业品格。具体来讲,导游员具有的职业素质反映在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身心素质方面,而所谓职业品格除了基本的道德要求外,还包括提供优质导游服务所必需的责任感、服务意识等。

知识能力要求,导游工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介绍和景点关联的故事、启示等,这要求导游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分为常规知识及专门性知识。基于导游服务的广阔性和突发性,其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具有广泛性,涵盖相关历史知识、美学常识、自然科学、组织管理学技能等[4]。

专业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基本组成是交际技能、组织技能及专门性技能等,是在职业技能要求下把所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依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类比转化应用,是多种能力的结合。这种综合能力的应用保证了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巩固了职业能力的实际效果,继而不断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上述三类职业能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职业品质作为主体主观因素,为导游员的各项活动开展和能力提高奠定基础;导游员职业知识储备是其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这是基于其服务内容的特殊性而决定的,是顺利开展导游服务的基本要求;导游员专业技能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评判导游员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郭东斌,刘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5(12):67-71.

篇(5)

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档案工作的“前沿阵地”,它是档案业务知识、技能、方法和管理经验的传播、介绍和交流,其工作目的就是通过业务指导人员的督促、检查、指导,使档案的形成、积累和整理工作符合归档要求,保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

一、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水平,更好的适应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专业性强,业务指导范围广,档案门类多,载体形式也多种多样,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既要有敬业精神,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更要精通专业知识。要指导别人,自己先要明白,这样才能使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准确。提高了自身能力素质工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使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现在,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数字化档案馆的建立,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只有单一的档案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档案工作的发展需求,必须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驾驭现代化办公工具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全面实行档案现代化管理。

二、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突出“服务”宗旨,做到服务到位,指导到位

业务指导工作一定要贯彻“服务”这个重要思想,在服务中实施监督,在服务中体现指导。业务指导科室作为直接面对各部门的档案馆重要的对外联络窗口,业务指导人员要经常与各基层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及负责档案工作的领导打交道。为了更好地开展归档工作,也为了档案工作的长远协调发展,我们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流程,指导文件材料的鉴定、整理和组卷,指导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录入、组卷和查询,更要以谦和的态度、踏实的作风,赢得基层部门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所以在指导部门立卷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

1.主动服务,抓好档案的源头收集工作,体现归档业务指导工作的前瞻性

业务指导工作要以超前的意识,搞好优质服务,应该常下各个部门、勤下各个部门,做到嘴勤、手勤、腿勤,掌握第一资料。每年结合实际,在上门服务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集中与分片相结合。课堂与现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通过培训指导、系统讲授档案专业知识,相关法律和档案的形成内容,归档要求和整理标准等,掌握新规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各部门立卷人员的工作技能,切实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2.突出重点,密切关注重点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发展情况,注重业务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业务指导人员在指导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既要做好一般单位和一般业务的指导工作,更要抓住重点单位和重要工作,集中力量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平时立卷(预立卷)的作用。如,密切关注学校即将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等“六重”档案的文件材料形成,做到即时办结、及时指导、即时立卷。为年终立卷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使文件材料发挥应有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

三、依照统一、规范、严谨的业务指导标准,制定与业务指导工作总体标准相配套的措施,保证案卷质量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案卷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价值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档案管理的水平,也是衡量档案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档案案卷质量关系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档案的提供利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和保证案卷质量,可采取了分阶段把关的方法保障案卷质量。

1.在各部门对纸质文件立卷整理阶段,要严格把关

以管理性文件为例,分三步把关:

第一,是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组卷是否科学合理进行把关。工作的重点是指导和协助立卷人依据本部门归档范围和工作特点,按照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间的历史联系的立卷归档原则,收集文件材料,区分不同价值和保管期限,合理组卷,系统排列。

第二,是对已进行整理与组卷的文件材料,逐件逐卷地进行把关。工作的重点是严格按照档案馆制定的案卷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同时也要有针对地对卷内文件进行校勘,如。未盖印章的文件,补盖印章;缺年少月的经核实,准确地写明年月日;残损不清,字迹模糊或签发手续不完备的文件加以弥补和查注清楚等。

第三,是对案卷标题及卷内文件目录内容的填写进行把关。

2.在归档的网上著录阶段,对著录过程把关

通过对网上著录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和自查的方式保证著录信息的准确。就是在录入前详细讲解纸质文件和网上著录的关系,同时进行实际上机操作示范,在录入中进行网上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录入完成后,立卷人利用打印预览功能把文件材料和网上著录信息逐项进行相对应的核对自查,以保证著录信息的的准确。

3.在移交阶段,对移交内容及手续把关

指导人根据案卷、卷内目录、网上数据“三位一体”核对,合格后再履行正规的移交手续。

一个案卷的形成要经过若干个环节和许多步骤,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的内容,并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有高质量的案卷。所以,必须依据有关法规制定检查验收办法及制约措施,有计划地进行检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纠正存在问题,提高与保证案卷质量。

四、创新模式,不断改进、尝试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新方法

业务指导工作应遵循超前、主动、灵活的原则。可采取的方法有:

1.培训与制发指导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如我校学位材料的指导工作。每个层次的学位材料的归档范围都是相对统一、规范的,所以可依据我校的有关制度和指导手册,编写制发具体的各层次的学位材料的归档指南。指南内容包括:归档范围、纸质文件的整理要求、纸质文件和网上录入的相对应的解释等内容,(并配以图片)。在此基础上,对学院进行培训。培训中结合纸质材料、归档指南在网上边讲解边示范,可大大提高指导效果。

2.个别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篇(6)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履行责任活动过程中必须具有的品质道德,也是会计人员从事该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基础道德标准规范于会计工作当中的延伸以及具体体现。会计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会计进行工作时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准则,还属于对一个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以及业务水准进行衡量的准则之一。欠缺职业道德,就会使得会计的整体工作出现难以弥补的损失。毫无疑问,每个领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行业领域特征来形成有关的有着群体化、被普遍认同以及都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联系至会计行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指的就是会计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以及工作上统一遵守的,呈现出会计的职业特征的,用在调整会计人员与其他职位之间以及会计人员和单位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标准。所有的行业及领域有着众多独有的道德标准规范,然而也都有着鲜明指导作用以及基础性的标准规范,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标准也是一样的,其包含的基础性道德标准有下面几方面:第一爱岗敬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本行业以及本职的工作热情对待,对于业务要积极研究,努力让自身的技能以及知识与岗位的规定要求相符合;第二遵循会计规范准则,会计的从业人员需要掌握财经法律以及国家一致的会计规范准则,自觉的遵循有关于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体制,且对会计的有关法律积极宣传,对法制概念进行传播;第三依法处理,依据会计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会计机制要求办事,保证会计的信息完整、精准、真实以及合法。

二、会计人员欠缺职业道德的缘由分析

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需要秉持的准则,从侧面体现了会计行业领域中做假账的猖狂行为与会计工作环境急需净化的实际状况。会计岗位以及人员在经济组织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这当中问题出现的高风险特点,比如为了上级领导高兴而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员工用权谋私来做假账欺骗单位以及自己等。上市公司发生的类似于银广厦以及宏光实业等等都属于会计做假账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伴随工作环境不断恶化持续的翻版。使得会计人员造假的因素非常多,详细讲有下面几个层面:

(一)受制于领导的巨大压力,被强制做假

在层级制的体制之中,会计人员在单位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业务领导下工作的,会计人员是接受上级领导的管理、指挥,压力的传导机制导致会计人员难以对上层领导进行抵抗,若是领导出现与会计规范相违背的指令以及决策之时,处于被领导的会计人员常常具有来自于道德以及导致失业的内心矛盾。这种状况在会计行业领域中有着极为充分的表现,由于会计人员把控着单位经济活动的所有会计资料数据,这些信息对于单位甚至于领导个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极为敏感。只要发生影响到单位的发展、领导自身政绩以及对外形象之时,从领导上级来的压力就集中至最底部的会计人员身上,会计人员被压力所迫就会依据领导上级的想法来篡改会计资料数据以及做假账,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

(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没有好的法律底线思维

当今,会计岗位是经济组织当中出现问题的高风险区域,因为会计人员把控着单位的来往账目、调配资金以及核查财务数据之类的权力,相当于管家。因此,一些具有很低的道德素养,没有过硬的法律意识的会计人员对私利疯狂追求,常常做出与会计规范以及公司财务管理机制相违背的行为,比如在发票上做小动作为别人或自己报销费用,依靠资金的流动处理把资金都归至自己单位甚至于自己的名下,用权谋私。有的单位发生对公款进行挪用的事故就属于会计人员不把法律法规看在眼里的体现。

(三)监管制度有着漏洞存在

对于会计人员的监管制度落实的欠缺直接造成了廉价的违法成本。完善严密的监管制度是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做事的有效科学的限制机制,但是在国内非常多公司,特别是国企,尽管有纪检审计之类的单位建立,还有类似审计监督、财务监督以及会计监督之类的一系列监督机制,然而在执行之上遭受人事关系以及公司文化制约而仅仅是走过场,对于监督而言其作用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三、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提升方法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的培训教育

必须承认的是,社会中道德走下坡路的现实情况,评判是对错非的价值观错乱以及模糊界线也进入了会计工作环境当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目前正遭受严峻考验。部分会计人员对职业认知发生了利益倾斜,觉得财务会计领域属于肥差工作,会有很多灰色收入;部分会计人员觉得做假账在企业中是常事。这些会计工作环境非常需要来自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上进行应对。单位必须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归结至一套机制系统之中,要通过奖励机制、制约监督、保障机制以及教育培训等角度来进行加强。还有,形成职业道德感必须通过地位身份、成就感以及荣誉感的支持。所以单位能采用诸如职业道德人物的优秀评选之类的活动,广泛进行宣传,为获奖者颁发奖励,只要目的是使获奖者能够有荣誉感以及承认其价值,同时对于别的职员形成正确的导向以及积极响应力。还有,还必须探索并建立整套与单位实际相符的职业道德评估体系。确定违规违法的种类还有法律惩罚力度,提升法规法律监管的力度,强制会计人员强化责任思维意识,确定道德基础规范,与此同时,对于会计人员建立必要的诚信档案,奖励那些有突出业绩、遵纪守法以及敬业奉献的职工,来对会计从业人员起到规范作用。

(二)规范会计工作环境

健康干净的会计工作大环境对于会计人员形成调整道德感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改变工作环境属于量变的一个过程,必须从部分开始处理。对于单位而言,会计工作的环境要想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与优化的条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单位一定要从内部开始对自身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净化,建立一种良心行事以及遵纪守法的氛围。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制约力,强化对于会计人员《会计法》的了解学习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教育,注重对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以及自律的培养教育,自觉提升专业的品德素质修养,强化会计人员的使命感,确定义务以及职责,确定道德以及非道德的划界。对于较高道德素质的会计人员,从利益保护以及荣誉感上提供保障;针对违背良知道德的会计人员果断调离会计岗位。通过奖惩制度确定道德的是非概念,对指导本单位强化职业道德具有正本清源的价值作用。

四、总结

因此,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持续努力以及社会所有行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韵韬.简议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及方法[J].时代经贸,2012(08).

篇(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一、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

技工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我校培养的是企业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工人。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学生生源来源的宽松性,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来我校学习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要求都较低。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不高,因此,我校的毕业生只能是具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毕业后主要是在各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工作。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过高估计自己,期望高工资:首先,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学生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技校学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是很难立即胜任的。这就是为什么毕业生到任何一个单位去了之后就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的原因,学生对所学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导致我们的学生过高估计自己,期望高工资。“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多么雄伟辉煌的大厦都得有坚实的基石。

(二)独生子女的娇惯:现在学生当中,独生子女较多,主要表现为:吃苦不够,娇气太重,没有上进心。在学校学习、实习怕累,怕脏,特别是城镇学生尤其严重。加上有些家长比较溺爱迁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这样更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后产生波动。

(三)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社会阅历很有限,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善于沟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这样不仅影响了其他员工的正常上班,同时也会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在企业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同学所缺乏的。

三、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

企业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学生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好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好多单位都愿意招收从农村来的学生,就是因为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吃得苦,比城镇学生勤快,比城镇学生好管理,服从意识强一些。还有一点,职工的工作态度是大部分企业最为看中的,他们把对工作态度看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工作态度很大部分是受个人的生活习惯性格影响的。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四、作为教师该怎样做

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做到: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抓紧有限的时间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到学习态度,我们有的同学,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在下面看小说,照镜子,甚至有的一节课上完,课本都没拿出来。到头来,埋怨说在学校什么都没学到。对我们教师而言,就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醒学生,让学生的思想能及时的回到课堂中来。学生听不懂是学生的能力问题,教师不提醒就是责任心的问题了。

第二、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养成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等习惯。遵守厂规厂纪,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但凡好的单位,他们的规章制度肯定是很严格,如果学生不能适应,轻则扣钱,重则除名。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养成。再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一丝不苟地搞卫生等习惯,实际上就是为了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工作。

第三、养成热爱班集体,工作后才能做到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单位,大家想想看,一个对单位漠不关心的人,能受到单位欢迎吗?你们可能也注意到,很多单位都有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只有爱岗、才不会下岗、只有敬业、才不会失业。

第四、定位准确,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首先要使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你只是一名中技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还很薄弱,到单位去了是要继续学习,继续磨练的。有了这种低调的心态,你帮会对工作岗位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会更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篇(8)

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重大事件层出不穷,并引起了企事业单位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无数事实和案例无情地告诉我们,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失范,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会计行业的公信度。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办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总和。会计职业道德能够反映会计行业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各行业会计所公认和共同遵守的,是从事会计职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依照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号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敬业爱岗、熟悉法规制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等。

二 我国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缺乏正确的世界观

就会计人员自身而言,大部分人员是守法重道的,但是不难看出还有极少部分人员,为了追求自己安逸的生活,视国家法律不顾,任意践踏法律尊严,做出种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扰乱了国家经济发展秩序,破坏了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当中有的为避免被辞退、失业和下岗,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屈从单位领导作假账;有的甚至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并且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处理能力,操作极具隐蔽性,一般检查较难发现,易于逃避外部监督。

2.社会诚信缺失

近年来,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现象,表现在大多数人不讲真话;政府缺乏诚信,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企业缺乏诚信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不守合同等。当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时,会计人员本身工作和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会计信息失真,假账盛行等现象很难避免。

3.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权责利界线不清,监事会、独立董事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虽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监督标准又不统一,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不能经常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4.惩罚力度不够

会计造假虽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实际工作中会计当事人及其指使造假的单位负责人受到处罚的概率与力度偏低致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会计造假带来的收益又有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在“败露成本”与“机会收益”间比较,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后者诱惑难挡,企业愿意铤而走险,便不难理解。

三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改善外部环境的建议

1.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要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制,培养会计人员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相应的约束和奖罚机制、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个人信誉等进行严格登记,守信者奖,失信者罚;加强企业领导层的会计诚信教育,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通过潜移默化,使领导层的道德天平向诚信倾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会计体系,建立市场化的监督机制和民事赔偿机制;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信用制度纳入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要求中,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定期进行评价,使会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

2.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加强在校会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之外,还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会计理论、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还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与后续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力保障。虽然涉及范围很广,但可以说办会计职业道德后续教育培训班是必要的。这种后续学习有助于会计人员扩大视野及知识更新。政府管理部门也应当建立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会计监管体系,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从而切实改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3.优化会计职业的社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一个道德意识薄弱、公共环境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不是仅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及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创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各行各业必须加强自律,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

最后,会计人员自身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后再来提升自身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更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因此,面对某些不利的环境而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信赖和崇敬。

参考文献

[1]商淑东.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5(3)

篇(9)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代表作《道德经》一书中,老子以“道”为起点和标准完成了其心目中理想人格的构建,这些思想对于培养高校辅导员良好的职业修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老子理想人格的起点和标准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虽然没有对人格问题做具体的阐述,但他提出了对人格的特殊认识,提出了一种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标准。老子哲学从天人之际开始,以道为中心说明天、人及其关系,欲探出自然的规律作为人事的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道是万物的本原,道生万物。“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2]”“道生之”,“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是物之所自得,是道之所用,也就是说,德是万物自成的本性,是万物生长遵循自然界规律的实现,故曰“德蓄之”。这就是老子哲学“言人事必本之于道”。因此人要获得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就必须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状态。

二、老子理想人格的内涵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3]”在老子看来,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包括个人的修养,必须要按照道的规律,循道以行。圣人就是道的实践者,是芸芸众生的楷模,拥有着与道合一的众多品质。

一、守柔。“弱者道之用”,老子多次提到人们要回到婴儿状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4]”“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婴儿保持了道赋予他的最原始的清净柔弱状态,没有受到后天的社会污染。婴儿的柔弱状态代表着新生,象征着生命力,因而这是“生”的法则。和柔弱相反的,就是坚强,代表着陈旧,“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无以易之”,新生胜腐朽,这是自然的法则。

二、取虚。人要“虚其心”,能虚怀若谷,是为上德。唯虚能容人,故老子认为“人无弃人”;唯虚能容物,故老子认为“物无弃物”;唯虚能宽大,故老子主张“抱怨以德”,“ 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唯虚能通变而不偏执,故老子对于“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6]总之,虚则有容,有容乃大;虚则能通,通则因应无穷。

三、施仁。“上善若水。[7]”,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有仁爱之心。“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8]”有大仁爱的人,是在追求仁爱,却不是刻意实现某种目的。可见老子提出的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的仁义观。在施仁的对象上,老子主张万物平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9]万物平等本身就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四、寡欲。老子哲学强调清心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0]“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清净无欲的心理状态是深入、正确认识万物的前提,而过高的欲望是人类最大的祸根,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老子主张降低人们的欲望,做到清静无为。

五、无私。“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天道是如此运行的,人生也是如此。故老子说:“圣人不积”,“圣人无藏”,“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即施而不求报)”。由此,老子的人生观是,一个人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人群服务,而毫无推辞(无藏),一个人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生产,而不占为己有(不积);尽以施人,而不求报酬;尽以予人,而不以为恩,有所成就亦不居功。这样的人只是完成自己的本性顺乎人性的要求,任自然的德性以行动。

三、老子理想人格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老子理想人格观的目的重在实践,圣人应“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2]”。圣人只要自己做出了表率,众人自然会去效仿。实际上辅导员的角色类似于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中央17号文件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作为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既是“辅导者”,同时也是“示范者”。在一定程度上,辅导员的人格与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的关系。因此认真理解老子的理想人格观内涵,对于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人格修养进而指导现实中的学生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遵守学生工作规律。老子重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3]”老子深信自然的秩序与和谐,在他看来,人顺乎自然是好的,违反自然是坏的;顺乎自然之道则能长且久,反乎自然之道则不能长久。辅导员工作也是如此。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有着其特殊性、复杂性,当然也有其规律性。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道”、“常”。辅导员要密切关注社会环境与学生心理、价值取向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工作的理论研究,从大量琐碎的日常性工作中总结把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把握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和规律, 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

二、以柔克刚。教育环境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与时俱进”,这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辅导员首先应做到思想“守柔”。按照老子的观点,辅导员守着柔弱,就守着新生,所以思想守柔,就能保证思想活泼而不僵化,看问题和处理事务时就能因应适宜,而不至拘执不化。另外还要做到行动守柔,只有这样,行为才能前进而不顽固,灵活而不生硬,就能“柔弱随时,与理相应”,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最终实现老子的“守柔曰强”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老子之学主张清心寡欲,倡导忘我的利他主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14]总书记说:“奉献是崇高的境界,是美好人生的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实际上辅导员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成长。它既实现了辅导员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同时其职业能力、素养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辅导员要端正对岗位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爱岗敬业,厚积薄发,最终成就“无为无不为”的人生规划。

四、以学生为本。老子指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15]有道的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这就要求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该淡化自己的意志,而应该以被管理者的意志为意志。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善性,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其次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起点。学生在能力和人品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在工作中要有宽容心,要学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后还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智者,老子以其睿智道出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和奥妙。其理论博大精深,虽然后人对其褒贬评价不一,但他的思想特别是理想人格观对于辅导员职业修养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认真研究和发掘对于辅导员职业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篇(10)

一、昌平区拆迁地区劳动力失业情况及原因分析

1. 调查对象

对昌平区15个镇(街道)101个村进行调查,涉及城乡劳动力30.8万人。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8.9万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形成此调研报告。

3.定义

失地农民是指因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依法征收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是既不同于普通农民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社会群体。

4.现状分析

(1)全区拆迁征地分类。昌平区集体土地征占按照土地用途,主要有高速公路及轨道交通用地、国家及地区级重点工程用地、地区性整体改造升级项目用地、公益性的国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平原造林及城市绿化用地以及以企业商业性用地等六种类型,共涉及全区15个镇101个村。

(2)拆迁地区人员分布。被调查的28.9万劳动力中,64096人目前处于未就业状态,占22.18%。未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马池口镇、城北街道、回龙观镇、北七家镇、南口镇、沙河镇、阳坊镇和小汤山镇等北部地区。未就业人数达到39952人,占未就业总人数的62.33%。

(3)拆迁地区人员年龄分布。拆迁地区16~25周岁的新生劳动力为36325人,占12.59%;26~45周岁的中青年劳动力为163449人,占56.63%;46~60周岁的劳动力为88860人,占30.79%。

(4)拆迁地区人员学历分布。拆迁地区人员学历呈“枣核”状分布,小学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分别为4757人和13599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65%和4.71%;初中学历最多,共有92979人,占总人数的32.18%。劳动力学历普遍为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人数达到了183974人,占总人数的63.67%。

5.原因分析

(1)学历因素制约就业。在同等学力的就业劳动力中,拥有小学及以下、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的未就业率是最高的,分别为39.33%、23.79%和24.71%。在未就业人员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和职高)以下学历共有45305人,占到了总人数的70.68%。可见,学历对劳动力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拆迁征地地区,拥有大学专科和本科等相对高学历的人员,其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

(2)未就业劳动力就业意愿不迫切。在未就业人员中,88.05%人暂时没有就业愿望,有就业愿望的人数占未就业人员总数的仅11.95%。而无就业愿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有收入不想就业”“希望继续深造或升学”以及“等待退休或正在享受相关待遇(如失业保险待遇或低保待遇等)”等方面,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有收入不想就业”,在无就业愿望群体中所占比例高达56.06%。这说明,拆迁地区城乡劳动力依靠房屋出租和村委会各项福利待遇,家庭收入稳定,就业愿望不迫切。

(3)自身素质影响就业。从未就业原因分析来看,年龄大、缺少技能、患病或残疾等自身因素未就业占总人数的31.67%;照顾家人、交通不便、季节性就业等客观因素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27.18%;刚刚离开上一家单位,没有开始重新找工作的占总人数的17.05%;缺少就业信息而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13.98%;缺乏求职技巧,不知道如何找工作而未就业占总人数的4.24%;其他原因未就业的占总人数的5.89%。

二、解决对策及措施

1.将就业指导深入到各村

针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文化学历素质较差、信息来源不对称等特点,开展团体性职业指导。围绕“一花三果”、食用菌和养殖业生产实际和发展需求,积极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和科技套餐工程。建立农民技术研修学校,组建农民技师队伍,以农村劳动力为中心、田间为课堂、实践为手段,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农业实用技术。通过技术指导、现场会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组织开展花卉工、果树工、绿化工等技能培训,提高绿色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农民的绿色就业能力。

2.开展定向培训,促进转移就业

根据合作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实行政企对接,开展数控车床工、加工操作工、汽车修理工、礼仪接待、餐饮服务、面点师、客房服务、工艺品制作等定向、对接式订单培训,切实将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转化为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岗位,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范围。

上一篇: 法医学概念 下一篇: 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