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14:36: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废气防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点对点开展污染重点企业的治理整顿,集中解决一批影响范围广、群众反响大的废气问题,区域内医药、化工、印染等重点企业废气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年底前全面完成“煤改气”工作;高速绍兴出口、世纪街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区内整体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群众对环境满意度有较大提高。
(一)严格项目环境准入
1.严格按照袍委办〔____5〕13号文件精神,区内以租赁厂房方式实施的企业投资项目,凡属于绍兴市本级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内的项目,不予办理项目准入相关手续。
2.从严控制医药、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业进区落户, 严格控制现有医药、化工企业擅自扩大产能,确实要实施技改项目的,需按照废气总量削减原则实施;停止燃煤锅炉审批。
(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鼓励转产。参考市区19家印染企业转型发展思路,加快出台政策,鼓励化工、印染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退二优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地段合适、条件成熟的企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
2.强制转产。加强监测分析,对工艺装备落后,虽经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影响范围大的企业,强制要求企业转产,降低污染负荷,减少废气影响。
3.加快转型。对浙医维生素厂等已经明确关停的企业,督促企业加快进度,所有生产性车间全线停产;对尚未明显推进的企业要综合施策,倒逼转型关停。
(三)开展废气综合整治
1.提升工艺装备。积极推广LDAR(泄漏检测与维修)检测,严控投料到产出各个生产环节,提高设备密封性,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淘汰密闭性差、产出率低的老、旧设备。
2.完善治理设施。开展纺织后整理烘干机、蒸化机、印花机等废气治理,完善废气收集处理装置;加快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升级改造,推广合体式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探索安装在线监测;对印染企业污水处理池废气,一律加盖封闭收集处理后排放。
3.全面实施“煤改气”。____5年6月30日前,所有列入名单企业全面采用天然气锅炉或直燃式供热,拆除燃煤锅炉或切断导热油管路;出台方案,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除行政处罚外,调整排污许可内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
4.实施脱硫脱硝。按要求对20蒸吨以上锅炉废气实施脱硫、脱硝工程治理,督促兴亚热电抓紧确定方案实施改造,确保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新标准浓度限值。
(四)严厉打击非法排污
1.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制度。结合“低小散”企业整治,以废气为重点,对存在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行为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
2.加强废气排放监测。进一步加强对废气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企业监督检查,增加监测频次,细化认定细则,对查实存在违法行为的,按照新环保法从严处理。
(五)保障措施
1.强化激励机制。开发区安排专项资金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加强支持力度;落实污染整治、减排补助政策,提高企业废气治理积极性;对不支持不配合、无故拖延工作并被通报的企业,取消当年度所有评先评优资格;对需搬迁、关停的企业及时明确政策,落实资金加快实施。
2.严格监管执法。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各类执法检查,始终保持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在检查形式上,突击检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间、节假日检查相结合,部门检查与联合督查相结合;在检点上,要加强对群众投诉多,废气隐患大的企业的检查;区环保分局要完善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
3.严处违法行为。按照新环保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精神,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严厉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机关。
(一)关于高速出口附近区域
1.情况分析
高速绍兴出口附近尤其是东北面集中了华力精细化工、联发化工、绍兴化工、东湖生化、古纤道、富士豪、大昌祥、新三江、中环等大量废气排放重点企业,各企业工艺废气综合叠加,当扩散条件较差时,高速出口附近经常能闻到气味。经监测,高速出口附近大气环境中苯、甲苯等芳香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卤代烃类均不同程度检出,臭气浓度超过在10~15之间。(臭气浓度无量纲,企业厂界臭气排放标准为20,人鼻能明显闻到。)
2.整治措施
一是积极引导绍兴华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转型升级。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对甲基苯酚(对甲酚),臭气阈值为0.00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人鼻极其敏感,影响最大,近几年虽大力整治,但无法彻底解决废气问题。
二是6月底前完成印染、化工等重点企业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在线监测,通过电流信号监控企业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三是要求相关企业每季度开展第三方监测,对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形成监测报告,区环保分局进行跟踪督促。
四是6月底前首先在马海完成一家化工企业LDAR检测,7月份开始在马海区域化工企业中全面推广。
(二)关于世纪
街中心商贸区1.情况分析
中心商贸区329国道以北集中了很多废气重点企业,如立新印染、苏泊尔制药、浙医维生素厂、震元制药、贝得药业等,经过几轮的整治,各企业均配套安装了废气收集处理装置,正常运行情况下影响较小,但企业生产中故障、破损不可避免,往往伴随废气外逸,给周边环境尤其世纪街附近居民造成影响。
2.整治措施
一是中心商贸区周边首先启动重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7月底前立新印染强制完成定型机废气处理装置升级改造,苏泊尔制药、震元制药、贝得药业等医药、化工企业中开展LDAR检测。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志码:A
A Comparison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on Exhaust Emissions of Textile Printing & Dyeing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 Textile printing & dyeing industry, as one of the major industries that generate exhaust ga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of government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the pollution control lists, limit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tandard; exhaust emissions
中国是自古以来的纺织大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家,纺织印染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15年上半年全国各省的印染布产量如表 1 所示,可看到纺织印染企业分布集中,沿海五省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5%以上。
印染行业高温、高耗水、使用多种助剂等特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印染废水标准对废水排放加以控制,然而我国现阶段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仍执行GB 16297 ―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GB 14554 ― 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其针对性不强,且颁布时间较早,与纺织印染防治工作的实际不符。自2013年起,我国开始制定《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也将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印染工业的废气严格管控。
对于大气污染的控制与研究国外相对较早,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相关法律,并经过多次修正。其中典型的法规有美国的《国家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纺织工业面料以及其他纺织品生产中的印花、涂层、染整》、日本的废气固定源和移动源排放标准、英国的《纺织面料整理和涂层的法定指南》等。目前,以上标准中,美国、英国和世界银行有针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日本、欧盟与我国一样,执行的是(类)综合排放标准。
1 国内外标准主要污染因子及限值的对比
表 2 为具体的污染因子及其限值对比,其中苯系物、氯乙烯、颗粒物、甲醛等主要污染因子需重点关注。根据对比,美国的标准主要是针对纺织染整行业的涂层、印花、染色、整理等工序,对其使用、排放的HAP(有害大气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但对于单项的特征污染物并没有进行限制,同时采用了排放浓度和削减率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并对车间工艺废气收集做了明确的规定。
日本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纺织印染行业废气排放标准,所以在这一类行业的废气排放问题上,执行的是《固定源排放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类的排放标准,对其中列出的气体种类中的卤代烃类、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硫化物(H2S、甲硫醇、甲硫醚)有明确的限值规定,但其单位并未统一,有mg/kg及mg/m3两种形式,为相关人员的执法及监测带来了一定不便。
英国的纺织印染行业主要在欧洲范围内,且主要从事高档服装面料的_发,故在英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法规,只出台了针对纺织面料整理及涂层整理的指南 ―― 《纺织面料整理和涂层的法定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纺织印染生产工艺中的涂层工艺进行有效控制和说明,该工艺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甲醛、颗粒物、NOx、NH3等,排放的要求是30 min内浓度限值不超过一定数值。这对我国涂层工艺标准的污染限值有一定积极作用。
世界银行的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污染预防和消减手册》和《纺织品制造业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共同规定。其中,前者规定了排放标准污染参数和最大值,且该限值用浓度来表示,同时不可使用稀释的办法使废气达到要求。在工厂或装置的正常操作中,应当至少有95%的时间不超过限值的最大值。后者主要列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氯气、甲醛、颗粒物等主要污染因子的限值,这与我国纺织废气排放种类基本相同,但缺少了芳香类挥发性有机气体,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以作为恶臭气体标准限量值的一个技术参考。
2 我国标准现存问题
2.1 缺乏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清单
我国没有针对纺织印染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前该行业执行的大气综合排污控制污染物种类为33种,恶臭排放标准控制污染物种类为 8 种,其中包括的污染物种类并不都适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美国标准中估算了135个主要点位会产生污染物,其中有害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甲苯、甲基乙基酮、甲醇、二甲苯以及甲醛等;日本标准规定的固定源大气污染物分为 5 类,即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粉尘、特定物质(28种)和有害大气污染物(234种);英国标准中规定了各项污染因子指标;世界银行也规定了纺织工业废气污染物种类及排放标准限值。
2.2 缺乏对污染物控制技术要求
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目前执行的标准中,对产生污染物的工序、设备没有提出防治措施。而美国标准中对设备装置针对各工序(染色、印花及整理等)具体要求的安装、运行、操作、处理效率及维护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除此之外,美国标准还针对安装有废气处理设施的污染源,做出了一些操作规范以便进行正确规范操作,对于HAP排放削减的最大程度的控制水平即最佳可行控制技术作了规定,采用了排放浓度与削减率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并对车间工艺废气进行收集。
2.3 在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指标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
工业生产排放颗粒物、恶臭气体、硫氧化物以及污染更重的挥发性有机物。除了对各种有机物进行识别外,各国还规定了排放气体中的有机物含量,但各国所用指标并不完全统一。我国采用的是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非甲烷总烃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实际上是指具有C2 ~ C12的烃类物质;美国标准中规定的是TOC(Total organic HAP),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对VOCs定义为“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对VOCs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 ~ 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从非甲烷总烃、VOCs的定义可以看出,非甲烷总烃主要指C2 ~ C12之间的烃类物质,VOCs的范围相对较广,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3 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方向
3.1 提出可以指导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清单
结合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目前遵循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该行业地区分布、产生大气污染物种类、浓度、工艺技术等情况,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及政策,划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标准包括的行业范围,根据不同工序制定出相应污染物清单。并针对不同工艺产生的不同污染物分别制定相应的排放限值,分别为纺织印染工艺(选择其中产生污染物比较多的烧毛、印花烘干、涂层、定形蒸化等工序,分别列出各工序主要污染物)、粘胶纤维工艺和污水处理站。
3.2 对总量控制要求,无组织和有组织废气排放分别制定限值
据我国《2011 ― 2020年非常规性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中关于纺织皮革制鞋工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VOCs排放总量占工业VOCs排放总量的30%左右,在不同来源VOCs排放总量中的分担比例为8.8%,对整个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制定的纺织印染标准在总量上也要进行要求控制。由于纺织印染行业无组织废气的逸散对于厂区环境、人体健康等各方面存在影响,因此在制定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过程中对于无组织排放也要规定相应限值,并规定指标为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基于目前的环境空气恶化现状,同时参照日本、英国及世界银行的方法,采用的是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限值指标。
3.3 对污染物控制设备及处理效率提出要求
以美国在《国家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设备装置提出的具体要求为参考,在纺织印染大气标准中规定新建及现有企业必须安装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对具体的处理效率做出规定,给出废气处理设施最低处理效率要求。对于无组织排放超过一定限值时,同样需要建设废气收集及处理设施,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废气处理设施系统的控制要求也要做出规定。
4 结论
苯系物、氯乙烯、颗粒物、甲醛等是当今各国纺织行业废气排放标准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需重点关注。我国现有的标准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如缺乏控制清单、缺乏技术要求、VOCs的定义指标与国际不一致等。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创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大气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清单,提出总量控制要求,对有组织和无组织废气分别限值排放,以TVOC作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指标,对污染物控制设备及处理效率提出要求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4/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二、各级党委、政府、非公有制企业要从“亲资本”转向“重知本”,坚持以人为本,合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启动“科技、文化、素质”工程,着力培育造就一支有“文化底蕴”、有“科技意识”、有“创新能力”的能驾驭市场的善科学管理的现代式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和“科学知识型、营销管理型、技术创新型”的高素质的整体员工队伍。
三、各级党委、政府、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群组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扮演好“自身角色”。各级党委、政府是非公有制企业培育、铸造“企业精神”的引导者、指导者、支持者、服务者,要当好“参谋长”、“服务员”;企业是培育企业精神的主体,企业精神来自企业、服务于企业。因此,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家要自觉成为各自企业培育、铸造“企业精神”的计划、组织、参与、实施、领导者,并起表率作用;企业员工是其参与、实施者;非公有制企业的党、政、工、团、妇组织要切实把培育、铸造企业精神作为履行职责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培育、铸造“企业精神”。
四、以“创新”为灵魂,铸造非公有制企业企业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可贵、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它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非公有制企业不仅要成为微观经济的主体,更重要的还要自觉成为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学习吸收企业发展一切优秀成果,不断充实壮大自己,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启动经营理念创新、营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创新工程”,瞄准高起点,选择创新战略,选准创新亮点,加强产业关键、共性、前瞻性技术开发,做到创新既有前瞻性、科学性、预见性,有符合企业实情、实时、实用、实效、实地“五实”运作,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这样,非公有制企业才能培育、铸造出以“创新”为灵魂的企业精神。
1.1.1纺纱工序a.清梳联:本工艺主要包括开棉、清棉、混棉、梳棉四个步骤,由清梳联一套设备来完成。清梳联主要设备包括:往复式抓棉机、重物分离器、单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主除杂机和梳棉机。b.条卷:将梳棉机出口的棉条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并使小卷的重量、长度达到规定值,且保证小卷边缘的平整度满足要求。c.精梳:由于条卷后的原棉纤维中含油杂质、棉结、纤维疵点,因此需要进入精梳机除杂;除杂后的条卷进一步分离纤维,长度不达标的短纤维被进一步去除,从而使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得到提升;精梳后的棉条最终被拉至到一定粗细,且棉纤维的平行伸直度得到提高。d.并条:将多根精梳后的棉条进行并合,棉条长片段不匀现象得到改善;然后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最终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e.粗纱: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然后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f.细纱: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g.络筒: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本工序主要废气产污环节为清梳过程中棉尘的排放(G1)、粗纱、细纱工段的棉尘排放(G2)。
1.1.2织造工序a.络筒:在络筒机上将松式络筒变为普通络筒。b.并线、加捻:部分烘干后的松筒及原纱通过并线机将两股纱线并合,然后利用加捻机进行加捻。c.上浆、烘干:部分原纱在整经前需通过自动上浆机上浆并烘干。d.整经:根据工艺设计的规定,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为形成织轴做好初步准备。e.织造:利用箭杆织机及提花机进行织造。f.割绒:部分高档毛巾需将表面的毛圈进行剪割处理,使织物表面布满平整的绒毛,使其比普通毛巾有更强的吸湿性和柔软度。本工序主要产污环节为织造棉尘的排放(G3)、割绒棉尘的排放(G4)、织造废纱的排放(S2)。
1.2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纺纱车间会产生一定量的棉尘(飞花),主要来自于清梳联(G1)和粗纱、细纱、络筒工段(G2)。清梳联工段棉尘产生量约为46.9t/a,通过型号为FD510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除尘器风量为6900m3/h,除尘效率为99%以上,棉尘排放浓度为8mg/m3,排放量为0.47t/a,排放高度为15m;粗纱、细纱工段棉尘产生量为187.5t/a,这部分棉尘被纺纱设备自带的吹吸风机进行循环过滤,吹吸风机收尘效率在97%以上,棉尘的排放量为5.6t/a,通过车间排风口无组织排放。织造工序中的络筒、并线、加捻、织造工段同样会产生一定量的棉尘(G3),棉尘产生量为29.3t/a。这部分棉尘被设备配套设置的吹吸风机循环过滤,吹吸风机综合收尘效率在90%以上,棉尘排放量为2.9t/a,通过车间排风口无组织排放。在割绒工段会产生一定量的割绒棉尘(G4),棉尘产生量为439.6t/a,通过型号为FD230的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除尘器风量为5400m3/h,除尘效率为99%以上,棉尘排放浓度为97mg/m3,排放量为4.4t/a,排放高度为15m。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法定收入。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是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强化住房保障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市住房公积金监管总体较好,但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监管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未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这与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不符,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保障机制;有利于企业增强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基本原则
㈠依法行政。依据《条例》相关规定要求和程序,认真做好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工作。
㈡积极稳妥。从促进企业发展出发,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稳步实施,全面推行。
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以人为本,以维护职工权益为核心,努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解决住房困难的能力。
三、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具体办法
㈠凡在本市辖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民办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及其在职职工均应按照《条例》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㈡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和所在单位按规定的缴存基数、缴存比例共同缴存。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单位补贴部分可计入企业成本。
㈢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在起步阶段最低可执行12%(单位、个人各6%),职工和单位的缴存基数均为职工个人上一年度全额工资的月平均数。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每年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核定。
㈣符合《条例》及省、市政策规定条件,已建制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可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或购房贷款。
1、对全镇非煤无证非法开采矿点和所有石料加工厂(点)进行排查,按照整治标准组织彻底取缔,并清理开采及加工场地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植树植草复绿。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整治,加强巡查监管。
2、对全镇持证合法非煤矿山进行综合整治,严重破坏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实施关闭;对安全生产设施不达标、乱堆乱放废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破碎加工矿石生产粉尘污染、破坏压占林地植被以及证照等手续不全的非煤矿山实施停产整顿;开展矿区粉尘、废石矿渣排放等综合治理,植树植草复绿,限期达标。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整治,做好后续规范监管。
二、整治对象及标准
(一)整治对象
1、取缔的对象:全镇非煤无证非法开采矿点和所有石料加工厂(点)。
2、关闭的对象:全镇严重破坏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持证矿山。
3、停产整顿的对象:全镇安全生产设施不达标、乱堆乱放废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破碎加工块石产生粉尘环境污染、破坏压占林地植被以及证照等手续不全的非煤矿山。
(二)整治标准
1、取缔、关闭的标准:组织人员采取拆除开采矿点和石料加工厂(点)的采矿及石料加工设备,停止供应火工用品及供电,拆除电源线路及设施,拆除地面建筑及临时工棚,遣散人员;埋填矿坑通道,在矿坑通道处设置水泥预制“严禁开采”警示标牌。清理废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恢复植被或植树植草。工商、安监、国土、环保、林业、公安、电业、交通等部门依据职责书面通知制止违法行为,依法收缴并吊(注)销相关证照及批准文件,配合镇政府开展取缔、关闭工作。
2、停产整顿的标准:组织人员对需要综合整治的非煤矿山停止供应火工用品,停止供电。由工商、安监、国土、环保、林业、公安、电业、交通等部门依据职责下发书面整改通知,抽调人员配合镇政府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达标、林地植被恢复、固体废弃物排放和破碎加工粉尘污染以及道路营运抛洒扬尘等问题的综合整治,并会同镇政府进行综合整治验收。各相关部门要细化综合治理标准并指导所在地镇政府开展整治达标。
三、整治时间
此次综合整治按照任务部署,从2013年4月1日开始,至2013年6月15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动员阶段。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6日。召开集中整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综合整治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治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为集中整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综合整治阶段。2013年4月7日至2013年5月31日。组织力量按照整治范围和整治标准依法开展综合整治。取缔关闭的矿点、石料加工厂和持证矿山及其周边区域,凡能够进行植被恢复栽种绿化的,会同林业部门制定植被恢复绿化方案,限期进行植被绿化。凡列入整治范围的非煤矿山拒不接受整治或取缔、整治后又顶风违法生产的,公安机关要对有关责任人依法采取治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有关部门要配合镇政府开展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标。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5日。综合整治工作结束后,镇政府要对照整治工作任务、标准,进行自查自验,确保整顿一家,达标一家。自查验收报告报市焦桐高速段沿线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及石料加工厂集中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后迎接市政府全面督查验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本次集中整治工作的领导,镇政府决定成立镇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及石料加工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镇党政办公室、安监办、国土所、工商分局、小关安监所、环保中队、农办、派出所、电管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统一负责全镇非煤矿山及石料加工厂整治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安监办,负责综合治理的协调、督促、汇总、上报等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人,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二)职责分工。镇政府: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非煤矿山和石料加工厂进行取缔关闭;并做好环保、安全、绿化等综合整治达标验收。
工商分局:负责会同镇政府对全镇的石料加工厂进行排查取缔和验收,查处打击无照经营行为;依法吊(注)销列入关闭的持证非煤矿山和石料加工厂的工商营业执照。
安监部门:负责对非煤矿山存在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法进行关闭;做好安全达标验收。依法吊(注)销列入关闭的持证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国土资源所:负责对全镇非煤矿山存在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严厉打击无证非法开采行为,协调综合整治验收。依法吊(注)销列入关闭的持证非煤矿山的采矿许可证。
环保所:负责全镇非煤矿山和石料加工厂存在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存在重大环境污染的非煤矿山依法实施关闭。对矿山开采加工破碎等环节粉尘污染治理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做好环保达标验收。依法撤销列入关闭的持证非煤矿山的环评批准文件。
农林部门:负责对高速沿线非煤矿山和石料加工厂存在的林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编制矿区综合整治植被恢复绿化方案,做好绿化达标验收。依法撤销列入关闭的持证非煤矿山的林地占用批准文件。
交通部门:负责对辖区等级公路沿线运输块石、石料等环节存在的违法营运、车辆超载及沿路抛洒扬尘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做好运输环节综合整治验收。
重的48%,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上缴税金3.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税收的41%,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亿元以上企业达16户,同比增长1倍。集贤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85%以上,实缴税金增长30.4%,占全市税收的82%,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利用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深入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支撑、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调研内容
(一)分析我省当前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展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二)各地在加快建立小企业、规模企业和骨干企业成长体系,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采取的成功做法。
(三)各地在提高中小企业、非公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四)围绕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在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增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与效果。
(五)各地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设想、思路与现状。
(六)各地在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的具体优惠政策措施,分析各级政府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方面的主要困难,阻碍政策落实方面的情况,影响发展环境及环境不宽松的主要原因与实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在强化政策环境、政府指导、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七)各地未来五年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八)考察发达省市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出台的地方政策法规及措施,以及可供我省在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借鉴的有效经验,其中要特别注重了解和掌握辽、吉两省在支持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包括出台的地方政策法规及措施。
三、调研方法
(一)组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市(地),采取听取全面情况介绍、召开民营企业家个体户座谈会、有关部门座谈会、深入民营企业实地考察、书面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调研。
(二)各地按省要求选取某个领域,就专门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三)赴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考察。
四、时间安排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6―0096―05
一、废弃物排放与产权界定
任何生产过程都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排放。如果这些排放行为直接影响了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和生产可能性,那么,我们说,该行为存在外部性。按照科斯的解释,当产权界定不清时,就会有外部性出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为了克服外部性,庇古开出的处方是引入国家干预。科斯的主张是将外部性内部化,或建立―个外部易市场。从循环经济的运作过程看(见图1),国家干预和市场的作用都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作用是制定最小排污标准,审议企业提交的废弃物处理方案,在自然力净化范围内拍卖排污权证,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最终废弃物无害化。生产企业的职责是向政府提交废弃物处理方案,引入符合“最小排放”标准的生产技术,或购买排污权证,在权证许可范围内排放废弃物,或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第三方治污企业从政府那里购买排污权证,从生产企业或政府那里承揽废弃物治理业务和工程,在权证许可范围内排放最终废弃物。
图1显示,在供应链的运作程序中,产品流的方向是从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零售顾客,现金从相反的方向注入和流动,顾客是供应链中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点。逆向物流是正向供应链物流的逆运作,它保证了那些可重复利用的次、废品能够在合适的回收节点上得到再处理和再利用。相比之下,副产品和废弃物流的运动过程则要复杂得多。如果没有环境法规的约束,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将直接排放于公共领地上,引发“公地悲剧”。环境法规的作用就是要对公共领地的产权边界进行界定,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到底有没有权利向公共领地排放废弃物。
通常,环境法规的制定是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来承担的。如果政府以严厉的法规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公共领地排放废弃物,那么,副产品和废弃物流将进入循环经济流程。通常,生产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废弃物处理方案:(1)生产企业将尽可能采用符合“最小排放”标准的生产技术,并设置下游车间对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进行再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2)生产企业可将副产品处理业务外包于第三方治污企业进行处理;(3)生产企业也可以将废弃物排放于政府指定的公共地点,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类似于购买排污权证),由政府对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生产企业究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取决于它必需为之支付的成本比较。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在处理废弃物时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那么,生产企业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是合理的。如果政府对废弃物排放仅仅征收极少的排污费,那么,许多企业可能有动力将废弃物排放于公共地点。因此,为了确保污染物处理市场发育的成熟,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制定和执行严厉的环保法规,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产业集聚与第三方废弃物治理
关于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论。本节将证明,产业集聚对于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与资源再循环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环保法规的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对于污染物治理和产业集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产业集群可在如下一些方面实现资源减量化:(1)相近产业的厂商在同一地点生产相近的产品,在相近的生产条件下争夺同一市场,必将引导各厂商竞争性地节约资源、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用知识资源替代消耗性的物质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2)产业集群内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生产企业对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作出敏捷、及时的反应,清除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多余存货;(3)近年来,许多制造企业逐步把产品的涵义从单纯的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甚至将其委托给外部企业去执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模式正好适应了这种服务外包的趋势,服务外包特别有利于企业关注核心竞争力、节省资源和降低成本,并有利于第三方对企业的非核心活动进行专业化的集中式管理;(4)当产业集群沿着价值链朝上下游产业延伸时,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常常是直接的面对面反应,这意味着库存和运输成本的节约;(5)从资源依赖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实现各种资源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一个资源与技术共享的合作平台;(6)集群内的共生企业共享各种集成化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建设用地,为区内物流、信息流、服务流、人才流的运动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产业集聚对于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学者都同意产业集群在促进资源减量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对于产业集聚与资源再循环、废弃物资源化的关系却很少有人留意。对于这一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壮大,集群内企业会发起制定产品的行业标准,这通常有利于产品各零部件之间的兼容,从而有利于产品的升级和循环使用(当产品过期或零部件损坏时,可通过更换零部件再投入使用)。技术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备需要组装,它可能涉及很多种零部件。同时,每一零部件又有许多厂商生产,每一个厂商、每一个地区都希望采用自己的技术标准作为行业标准,最终的市场结局可能是在全球每一个区域都各自执行本区域范围内的标准,或者由最强大的企业主导市场标准。产业集群在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为处在同一区域内的企业更容易达成协议。以硅谷半导体工业的硅片标准为例:起初,大约有2000种各种型号的硅片为硅片商所用,这常常给客户在存货、计划、零部件更换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扰,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1970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在硅谷成立,该协会大力推动零部件技术的标准化建设,虽然最初有一些厂商反对,但该协会所界定的一种型号为3英寸的硅线还是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到1975年,80%以上的硅片都符合这一标准。硅谷的技术标准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硅谷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到1997年,硅谷企业的市值超过4500亿美元,一跃成为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技术标准化使产品组装和零部件更换变得非常容易,并降低了零部件的存货成本。早期经销商可能需要为一种硅片配置大约2000种库存,而现在只用一种就够了。更重要的是,现在如果顾客的计算机某一零部件出了问题,购买一个标准件将其换掉就行了,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技术标准化已经成功地在供应
链的末端实现了产品的再利用,极大地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设想如果半导体厂商分散于世界各地,那么,半导体零部件技术标准的界定可能会面临着更大的难度,甚至是不可能的。
(2)特定行业集中于特定地区,便于运用逆向物流回收各种次、废品及包装物材料,并在回收环节的各个节点上对次、废品进行集中性再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地点因素――仓库,发挥着特别的作用:作为存储地,仓库的作用是在适当的时间,按照适当的数量对货物进行准备,并接收发送过来的货物;作为转运地,其用途是在运输链上尽可能实现联合运输;作为分配地点,其作用是从不同地点将货物集中起来,或是将货物分散到各个具体的利用点;作为次废品和包装物的集结地点,其作用是接收各种次废品和包装物,然后将其运走;作为简单的加工和维修地点,许多专门化的仓库设置了末端环节的加工和装配功能,并兼有简单的维修功能。由于与正向物流共享了同一种设施,这个系统往往能以较低的成本对物料的回收过程进行运作。由于在仓库地点设置了加工和维修车间,许多次废品往往在靠近消费者的环节就可以被就地解决,而不必运回公司的生产地。如果有一些次废品和包装物确实需要运回公司,由于产业集群内聚集了这种行业的大多数生产者,因此,这种物流逆运作可能更容易实现联合的运输经济和规模运输经济。
(3)从治理模式看,行业集中于一地有利于企业将污染治理业务外包,形成专业化的第三方污染物治理市场。通常,产业集群内的第三方治污企业具有治理污染的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
假定环保法规规定,企业向外排放1单位X类型的废弃物必须向政府缴纳R数额的排污费。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qA个单位的废弃物。如果A企业将废品向外直接排放,则必须缴纳排污费qAR。为免交排污费,企业A可设置一个下游车间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假定X废弃物处理的现有技术条件如图2中的MC和AC线所示。由于企业A的废品量为qA,因此,排污车间将在qA处生产。在qA产量条件下,废弃物处理总成本为CA,平均成本为CA/qA。假设1单位废品总是能产生1单位的环保产品,环保产品价格p由世界市场确定。于是,企业A获得的销售收入为qAP。计算可求得排污车间的利润为qAP-CA。由于qAR的存在,即使排污车间的利润为负,A企业仍将选择废弃物自处理。A企业选择废弃物自处理模式的条件是:R>CA/qA-p。
由图2可知,A企业的排污车间在qA点生产并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其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在产量q0处。为了使废弃物处理车间的生产达到最优化,摆在A企业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向其它企业承揽废弃物处理的外包服务;二是将废弃物处理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这两种方案的经济学涵义是相同的,前者同样意味着市场上有一部分企业选择了第三方服务,只不过是A企业充当了其他企业的第三方。假定A企业采纳了第二种方案,将其全部废弃物处理业务以单位价格θ外包给第三方治污企业B。企业B采用与A企业相同的生产技术,它除了从A企业承揽业务外,还从其他企业承揽许多相同的业务。B企业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承揽废弃物处理业务获得承包费;二是将废弃物转换成环保产品,获得销售收入。短期内B企业会在产量q*B水平上生产,这时,B企业的短期收益曲线(SMR=p+θ*)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E。由于存在正利润,会有一些新进入者与企业B展开竞争,导致承包费下降,直到长期均衡点E。在E点,B企业的产量为q0,承包费为θ0,经济利润为零。给三方废弃物处理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LMR=MC=AC。与此相对应,A企业将废弃物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的条件为:θ<CA/qA-p。
研究表明,如果政府征收的排污费低于平均成本与环保产品价格之差,则生产企业可能将废弃物排放到公共地点,交由政府管理。如果政府征收的排污费很大,它不得不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但是,如果第三方治污企业收取的承包费低于平均成本与环保产品价格之差,则生产企业将考虑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如果承包费太高,它可能仍将对业务进行自处理。尽管生产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三种废弃物处理模式,但是,在产业集群内,外包或第三方治污市场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政府征收排污费的作用是要给企业一个可置信威胁,其目标并不在于征收费用总额的多少,因为政府收取排污费之后,仍旧要将废弃物处理掉。对于政府来说,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制定严厉的环境法规,征收极高的排污费,迫使企业自己解决问题或委托第三方。在高额排污费这一可置信威胁之下,企业会千方百计地逼近“零排放”目标。在市场分割和分散产业布局模式下,企业可能会考虑以自处理方式解决废弃物问题,因为单个企业的废弃物排放数量不足以支持废弃物专门化处理的临界规模条件。但是,在集群生产条件下,这一临界规模条件是不难实现的。反过来,由于产业集群内滋生了专业化的第三方治污市场,降低了生产的外部性成本,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生态工业园的实际运作
理想状态下的循环经济,其上一产业环节所形成的除产品之外的剩余物,就是下一产业环节的一部分投入物。这个下一生产环节可以理解为第三方副产品治理企业。将所有这些生产环节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工业园区的生态链。从生态链的全过程看,由这种生产模式所支持的生产过程是资源的完全利用,从污染的角度看这就是零排放。
尽管产业集群在实施循环经济3R原则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产业集群却不能自动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而生态园区中由第三方服务商所组成的生态链尽管形式优美、设计科学,却看不到竞争的活力和规模经济的正反馈效应。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将产业集群与第三方治污市场结合在一起,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以产业集群和第三方治污市场作为推动力的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产业巨流,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废弃物“零排放”目标。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第一要点是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各种环保法规,明确规定生产企业有没有权利向外排放废弃物,给企业一个可置信的威胁。在这一可置信威胁之下,企业通常会千方百计地引入低物质消耗、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方法,减少生产过程中除产品之外的剩余物(资源减量化)。为了进一
步消除最终废弃物,它还会设立变废为宝的下游车间专门处理那些不可避免的废弃物源,或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进行处理。由于任何企业都没有权利向外排放废弃物,因此,总是会催生一些成本更低的利用或排除废弃物的最好方法。最终,第三方治污市场将在废弃物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市场催生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在过去的20多年中,卡伦堡并没有一个关于生态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但在严厉规则的限制和市场推动下,卡伦堡的企业一直都在寻找最有效的原料替代物以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第二要点是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只要有严厉的环境法规和强有力的执法机关,市场就会自动生成各种资源回收与再利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节点企业。然而,在分散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某一类副产物的数量过少,从而不足以支持副产物再利用所要求的最起码的规模经济,因而,市场将无法催生最有效的污染治理方式。而在集群生产条件下,常常能够满足以最低成本处理废弃物所要求的临界规模经济条件,这非常有利于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公司对各种副产品进行分类的专门化处理。有人可能会认为,当地方政府在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建设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对治污企业进行大量的直接投资。其实没有这种必要。第三方治污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自发滋生的过程。当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环境法规,给予了一个切实的可置信威胁之后,一些企业会有将治污业务外包的愿望,而潜在的第三方进入者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会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市场。当然,政府通过制定一些合理的法规对这个市场的规则进行保护和提供一些初始融资还是可以的,但政府没有必要直接进行投资。一旦在产业集群和第三方治污市场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促进机制之后,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就会快速地向前发展,同时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后,社会城市化加快,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和积累,这都无形中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因素,火灾的形式越来越严重。火灾给我国经济带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更重要的是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2002年火灾出现了历史最高期。2005年后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不过也造成了2498人死亡,直接损失14亿元。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灾对人类的影响更是深刻,拿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引起核电站爆炸引发的火灾和其他损失现在还都没有确定的数据。但是它的影响却飘向了隔海的中国,新科技、新能源造成的损失是大面积无可估量的。面对日益剧增的火灾形式,我国消防水平却滞后社会发展,资金人力远远没有达到实际需要的水平,不禁引起各界关注,加强管理。
1、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主观认识不到位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相关领导层人员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依赖性,没有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责任意识模糊,这直接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责任感以及主动性的后果。非公有制企业往往都更加关注经济利益,以积累资本作为首要目标,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不愿将宝贵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消防安全工作中去,进而导致了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规范、不到位。
2.2公安消防部门监管能力难以满足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非公有制企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涉足的领域相关宽泛,大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在公众聚集场所表现出极大的投资兴趣,随着这类场所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公安消防部门现有的监管能力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一方面,由于公安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及监管力度有限,导致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逃避了消防安全监管;另一方面,在极大的监管工作压力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安消防部门安全消防工作监管质量,存在着重监管、重处罚,而轻指导及轻服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管工作力度。
2.3行业指导和管理不到位,缺乏消防安全服务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专门型指导和服务,基本处于自我摸索状态,换句话说,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措施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但没有建立起专业性的消防安全工作咨询和服务机构,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缺乏专门型的管理工作细则和标准,这直接削弱了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约束力度。
2、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工作问题的对策
2.1创新工作机制
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致力于预防为主,不断加以完善的约束机制,只有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制约和规范,才是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根据国务院关于强化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安全标准化活动,相应的,需要安全监管部门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尽快出台非公有制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规范及相关标准,社会相关综合治理机构也要积极配合,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促进落后的,危机安全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大力促进技术和工艺的更新,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效率;(2)实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可以借鉴煤矿业安全费提取经验,时机成熟时针对非公制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实行安全费提取制度,企业自主负责并加以管理,并切实用于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3)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对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赔偿力度。按照非公有制企业的类型、实际出现消防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工伤基金管理的实际,合理调整工伤保险费缴纳比例,对于消防安全工作比较到位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适当的将费率予以下调,对于消防安全工作差、存在较大风险的企业要加大安全费的征收力度,以起到一定的惩戒作用。
2.2实行抽查以及信息公示制度
市场经济势必存在激烈的竞争,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存活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关系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形象,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甚至是经济效益。首先,公安消防部门要实行消防安全抽查制度,不定期的对社会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消防安全工作抽查,并及时将抽查结果予以公示,对于抽查未达标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并向社会公示,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列举出其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后果,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激励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关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次,相关部门和机构要进行积极协作,相互配合,可以开展消防安全管理评级活动,并尽快出善的活动细则,评级的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示,并做好对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引导、教育以及相应的辅工作,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尽快建立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3、结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公制企业也会不断的壮大,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沈维良.非公有制企业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年 第06期
[2] 李涛.当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 第11期
[3] 齐录永.私营企业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消防,2003年 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