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18 14:36: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篇(1)

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处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优化网络布局的关键期、提质增效升级的转型期,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要坚持交通运输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以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率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供给结构为主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运输服务一体衔接、提高运营管理智能水平、推行绿色安全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网络覆盖加密拓展,综合衔接一体高效,运输服务提质升级,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安全水平提升。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油气主干管网快速发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540万公里左右。

《规划》提出了交通\输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建设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强化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二是强化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开放通道,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交通新格局,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城际城市交通。三是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提升客运服务安全便捷水平,促进货运服务集约高效发展,增强国际化运输服务能力,发展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四是提升交通发展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五是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六是加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七是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新业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打造交通物流融合新模式。八是全面深化交通管理体制、交通市场化、交通投融资方面改革。

《规划》强调,要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土地、投资、补贴等组合政策支撑保障;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强化交通科技创新,提高发展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培育多元人才队伍,培养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篇(2)

1引言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任务是:在全国统一交通运输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种运输方式只见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有秩序地构建地域综合运输网。

2发展问题研究

2.1缺少理论指导

交通运输的规划和发展,首先必须搞清楚交通运输是做什么用的、是为谁服务的,才能根据其定位和服务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建设。然而,目前的许多交通运输规划制定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系统自身发展与完善以及部门的角度进行规划,虽然也提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但规划中潜含的贯彻的理念不明确,即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作用,在我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到底应该贯彻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明确;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与目标时,没有真正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标下。由于战略定位不清,理念不明,缺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有明确的导向性目标,致使目前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一种追随需求型的规划,主要是从交通运输自身的功能作用和运输的特性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对交通运输形成的资源利用、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可能满足人们追求出行的物质享受程度、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成本、环境等没有度量尺度,即科学发展观在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中具体应如何体现,才能使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和支持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需要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内容或标准。

2.2出发点的错误

交通流的增长,除了与基本需求有关,还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控制,按交通流需求进行交通供给,则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永远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机动化是人们的天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很难通过个体自主选择来实现。在没有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成本基本内部化的情况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小汽车的使用形成耦合,交通需求结构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向,形成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交通拥堵暂时克服――产生更多的交通需求――造成新的更大的拥堵的黑洞循环。然而,目前由于缺少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的指导和约束,许多交通规划,对交通作用的理解和对交通功能的确定上存在偏差,主要是从满通工具的交通流出发,适应交通流的需要,而不是从如何更合理、更有效、更经济地提供运输产品出发,将目的与手段颠倒,而且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也主要是从自系统本身发展如何满足需求和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出发。这也是造成缺少宏观调控依据、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3预测方法的问题

运输需求预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端的工作,需要对交通运输的全面现状、运输量的生成机理、需求结构与政策的关系、流向与网络布局的关系、未来经济社会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政策等方面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把握,在对众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对相关的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较准确的判断,而不是仅仅懂得数学方法、没有对交通问题深入理解就可以进行预测,但在现实中许多情况却恰恰相反。

目前在交通运输需求预测中,一是现有统计数据的如何采用和准确程度问题,公路运输量的统计数据是采用抽样调查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与按照实际交通量推算出来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反映的是发送量的数据;二是目前采用的大多数预测模型和“四阶段法”基本上都是根据以往交通运输量与GDP、人口、人均GDP的关系,并基于原有的发展趋势进行因果关系外推或延伸预测,西方国家成熟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四阶段法”传统交通规划预测模型主要是为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从现在看来,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一是未能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预测,未能反映价格因素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需求量变化的影响,模型方法对交通政策的反映僵化和缺乏敏感性;二是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出行行为、土地使用与交通的动态相互作用等未能反映在模型预测中,八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交通预测模型进行了较大改进和新的开发,如伦敦交通战略模型研究(1996)和美国的32个大都市区规划(MPO)的多数研究都考虑了土地开发使用与交通之间的关系;

2.4交通服务为依据的规划问题

现行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自上而下进行单纯的交通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相关性不强,规划中重视行政体制内反映政治、经济隶属关系的上下二层节点的联系,而轻视同一层次节点间的联系,而且各个层次路网规划中缺乏协调、反馈机制。尽管在全国和各省的规划中,也考虑到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但考虑的主要是两点之间的联系,而非区域内在的经济、城镇体系以及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联系。

现行的交通网络主要是按行政等级进行划分,铁路分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分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实质上是按线路联系的点的重要性进行划分,从行政层次上看,结构和职能非常清楚,但从一个区域或城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上看,交通基础设施不是按承担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规划,造成功能不清、各种交通混合在一起,交通效率未能有效发挥。一是对于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之外的区域城际铁路和在规划的国省道之外的区域性公路,缺乏明确定位,规划和投资建设的主体不明确;二是在一条繁忙的线路上多种形式的出行交通混合在一起,即多个交通功能“复用”同一条线路,对运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对跨区域长途交通快速行驶的要求造成影响,也对区域内交通便捷接入或汇入的要求造成影响,在总体交通需求较小时,这些影响还可被接受,但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大,对各种功能交通要求的满足度将会不断下降,整体运行效率将会不断降低。

3结论

随着区域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或规律,有必要在目前规划的基础上增加区域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干线这一层次,以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协调区域内主要交通基础的规划布局,形成支撑区域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和资源共享的交通网络,并使其成为区域内各主体希望实现的目标。对于未来交通需求量大的通道,应按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分别布局建设线路,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线路在设计速度、出入口间距、沿线汇入车流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设计指标和服务水平,为使用者提供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使用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交通出行要求,提高网络服务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Islamabad.Software tools for forgery detection[J].Business line.2001.(5). 29~32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综合交通系统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正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但是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间,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为可操作的理论并且引导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 系统研习与构造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 用新的理论作引导来完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对加快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任务, 准确详细的运输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 有环节、分程序地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及其可持续发展。

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

综合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磁悬浮等现代运输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则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充分的使用范围。随着不同运输方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并以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 安置好子系统在总的系统里的位置和功能从而对其合理分工和设局, 完成建立一个经济和网络协调、分工合理、全面拓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1、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是指改良交通运输系统与设立规划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分配, 使其与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情况相匹配, 从而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短期和长远的发展宏图。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过程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满足社会、经济、人口、国防、环境等多方面的运输需要与条件, 建立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应与国家的社会经济规划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交通运输大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各种技术特点与环境要求, 进行综合协调规划与发展, 发挥最大的综合运输效能; 在运输规划中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 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投资效益; 要根据国家政策, 通过对环境的调查研究,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划、设计, 最后提出综合运输发展方案; 特别要注意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整体协调, 网络和枢纽系统的衔接与优化, 要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

2、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相关建设资料及数据进行建档;

(2)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诊断,与分系统的运输需求分析相统一;

(3)明确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有关政策、目标和规划准则;

(4)运输体制和财政的现状分析与未来预测;

(5)统一的与分系统的运输供给能力, 区域运输量预测,运输供给不足之处的关键项目的分析与评价;

(6) 运输组织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的措施, 编制出综合运输系统方案, 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等。

三、.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既满足了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又能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和谐, 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下去, 长远得到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综合交通体系内部各运输方式在满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从整体结构上亦要满足保证自身发展及社会大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的实现, 以期达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外部环境(经济、社会、人口, 资源、环境)之间的长期动态协调发展。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 建设配置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基础设施, 使之具有必要的综合运输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技术及系统管理, 形成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的新型格局, 同时对交通流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诱导和监控, 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运用效率; 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建设在能源消耗, 污染排放、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交通运输与环境和谐等方面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

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就是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从而限制了对未来的负面影响。可持续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能实现几个目标: 发展调控的机制能够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并协调经济发展;经济的可持续性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即环境的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结果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让更大范围的人享受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带来的好处,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 背景分析、方法选择、需求预测、方案生成与评价。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框架, 加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的考虑。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存在问题和可持续目标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一系列研究问题: 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模式研究、高度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交通需求技术研究、能源消耗分析与预测技术、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保障体系研究。

篇(4)

《中国托盘标准化发展监测分析报告(2015年度)》

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了《中国托盘标准化发展监测分析报告(2015年度)》。

2015年。全国托盘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统计监测分析表明,2015年我国生产托盘26824万片.同比增长8%,其中,标准托盘产量占托盘生产总量的比率达到33%,比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托盘保有量达到10.8亿片,同比增长11.4%,其中,标准托盘保有量占托盘保有总量的25%,占比明显上升。

报告显示.未来托盘标准化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标准托盘实施应用将从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渗透;与托盘相关的单元化物流器具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在供应链上、小范围区域内可望形成开放式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托盘生产企业将向托盘制造与租赁服务相结合转型升级。

“中国仓储协会”更名为“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

在5月26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仓储业大会上,中国仓储协会会长孙杰宣布,经国务院同资委同意、并经民政部于2016年5月16日核准批复。“中国仓储协会”更名为“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的更名,反映了物流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新的产业结构。也满足了广‘大仓储企业与配送企业的共同要求,体现了该协会的实际工作情况。协会更名后,将充实加强协会原有的“配送分会”,并将“配送分会”更名为“共同配送分会”,用绕城市共同配送与仓配一体化服务,重点推动零担运输落地配的共同化、批发市场的共同配送、机关团体的统一配送、电商包裹的共同配送、百货店与专卖店的商圈配送发展,同时推动物流各环节托盘循环共用,促进仓储业与运输业、快递业的协调发展。

《物流建筑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即将实施

篇(5)

东北首个高压船舶岸电系统启用

日前,东北地区首个高压船舶岸电项目在辽宁营口港正式启用,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该项目是在码头建设一套智能港口船舶岸电系统,将10千伏市电通过变频变压装置和船岸连接装置,直接接入靠岸船舶,以代替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容量分别为2兆瓦和3兆瓦,采用先进的智能变频变压技术,可为15万吨级及以下的船舶靠泊时提供正常供电,具有安全、稳定、高效、长寿命等优点。

“黄金水道・绿色航运”主题宣传启动

篇(6)

着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道路运输业将进入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期,道路运输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注重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逐步实现交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海南省十二五期道路运输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提升理念、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为加快完善国际旅游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安排投资600亿元,其中,道路运输460亿元。

到“十二五”末,海南道路基础设施能力将更加充分、网络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道路运输枢纽场站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城乡公路交通协调发展,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顺畅、互为补充。到“十二五”末,海南道路运输能够有力支撑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目标为:建设海口、三亚综合客运枢纽,并选择一个作为部示范工程;建成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基本建立起以海口、三亚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县市级区域枢纽为骨干,乡镇级站场为补充,农村简易站为纵深的公路客货运输站场网络,实现公路客运便捷化、货运高效化,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协调发展。

城乡运输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实现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应急运输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更加健全,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能力充分、保障有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国家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特殊物资的运输和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的旅客运输。

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技术水平有效提高,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公路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相关理论、技术和产品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保障措施到位

目前海南省“十二五”公路水路规划投资规模为600亿元,约为“十一五”规划投资规模的3.4倍,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需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各个方面予以加强和保障。

篇(7)

1、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篇(8)

珠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杨书记和李部长先后到珠江调研,对珠江释放出了一系列的积极信号,这也意味着珠江水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6月中旬对珠江而言,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时间段。全程参与了调研过程的珠江航务管理局规划处处长李万松,每每想起这段时间就热血沸腾,“借用的话,‘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要奋力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机遇期,将珠江水运的重大机遇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他说,此次调研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和部长李小鹏通过现场听取汇报,然后把问题带到一线深入了解,而不是在办公室里看宣传片认识珠江,这是在实实在在了解情况,认认真真解决问题,昭示着交通运输部在推进交通运输深化改革工作中高度聚焦珠江,也是非常难得的。据悉,此次书记和部长调研的路线选取也极具代表性。杨传堂调研的路线从佛山新港码头到广州黄沙码头。这段航道为东平水道,处于三角洲水网地带,是西江干线连接三角洲的一个通道,这里有干线,有码头,有重要的佛山港和广州港,同时属于西江干线、北江的交汇点,是珠三角最具代表性的航道,也是广州非常重要的出海口。李小鹏调研的路线从肇庆到三水的航道,肇庆对于整个珠江水运来说,处于一个干线通道上,上有广西、云南、贵州,下有广东珠三角,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航道。同时肇庆新港是珠江水系的五大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国家布局的主要港口,它的地理位置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处在关键节点通道上,保障其畅通,及港口、航道满足发展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李万松介绍,书记、部长在调研时,分别听取了珠江航务管理局的汇报,同时也听取了珠江水系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交通运输厅的汇报,他们关心四省区对珠江水运发展、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思路,他们心系近期的《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的执行情况,他们对珠江水运的发展殷切关怀。

珠江水运人备受鼓舞

据悉, 2016年3月底,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作出“使珠江成为我国第二黄金水道”的批示,当年7月底交通\输部《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要建设珠江黄金水道。“这次杨书记在调研中再次强调,既是对各省市落实情况的一个检查,也是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层面对珠江重点关注的体现。”李万松介绍,当前珠江黄金水道建设正步入正轨,货运、客运持续稳定增长,安全形势平稳有序,水运发展进入了高速通道。

他透露,本次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分别到珠江调研,让珠江水运人倍受鼓舞,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部派出到珠江的珠江航务管理局(下称“珠航局”)具有特别的意义。他说道,调研会议在珠江航务管理局召开,调研会上安排的工作,具体需要珠航局去牵头,四省区相关部门配合落实,这都强调了珠航局作为部派遣机构的地位,为今后珠航局开展管理协调工作增加了底气,当然同时也增加了能力的考验。部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为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率先垂范宣贯,发出呐喊,对珠江水运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先后到珠江调研,为珠江发展传递了积极信号,也增强了珠江水运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让大家充满了期待、鼓足了干劲。”李万松表示,调研过程中,水系省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全程参与,从地方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感觉到交通运输部代表国家对珠江水运的关注,也掀起了他们对水运建设的热情,会后他们将把调研的情况向各省区政府汇报,提出加快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措施方案。“这对解决当前困扰珠江水运发展的一些历史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此次交通运输部主要领导调研,也给予了珠江水系的港航、港口经营企业,经营运输的船东,包括航道管理人员,海事部门等一个莫大的鼓舞。“主要领导先后到访,也预示着当前交通运输部对珠江水运发展的关注真正提高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珠江水运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贯彻杨传堂书记、李小鹏部长调研珠江重要讲话精神,珠航局迅速开展行动。“为了更好地落实《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两份文件的执行情况,我们6月底开始组织宣贯团到珠江水系四省区进行宣讲,通过讲解、交流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向各省区宣传该怎么认识及理解文件,其背景及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共同探讨如何共建珠江黄金水道。”李万松表示,宣贯行动将在近期内完成,主要对象涵括四省区大部分基层的航务管理,航道、海事管理等大多数部门。

篇(9)

据介绍,交通节约能源是指加强公路、水路交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公路、水路交通使用能源的各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该办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建立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

该办法对违反规定的交通用能单位出台相应问责和出发措施,在科研、设计、生产中违反有关强制性节能标准规定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或者给予责任者行政处分;交通用能单位有漏报、迟报、虚报、拒报或者其他不按照规定报送能源统计数据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的,将淘汰的用能设备转让他人使用的,或者有其他节能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处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情况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路、水路交通能源利用及节约能源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公路、水路交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公路、水路交通使用能源的各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加强节能管理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管理体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引导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的宣传教育,增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意识。

第八条 交通运输部将公路、水路节能纳入交通发展规划,并根据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在前款规定的公路、水路交通节能规划的范围内,制定本行政区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规划。

第九条 交通运输部建立公路、水路交通能源消耗报告、统计、分析制度,配合国务院统计部门加强对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研究,改进和规范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做好公路、水路交通能源利用状况的统计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公路、水路交通能源消耗报告、统计、分析制度。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建立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

前款规定的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在该标准出台前,交通运输部先行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 交通运输部制定、修订装机功率超过300千瓦的港口机械等交通用能设备的单位产品能耗限值标准,并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推广。

第十二条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确保项目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具体评估办法按照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开发先进节能 技术,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公路、水路交通开发先进节能技术的重点和方向,建立和完善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交通运输部适时公布“营运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引导使用先进的节能产品、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工程。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公路、水路交通节能检测机构建立节能监测体系,通过节能检测机构提供的节能检测结果,获取节能监测数据。

节能检测机构应当及时提供公路、水路交通节能检测结果,并对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篇(10)

一、城市客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交通规划衔接方面

一是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衔接不畅。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规模也随之变大,带来的就是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城市发展,从而使得交通部门不断优化道路结构,合理规划道路网,采用多种形式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但是现在来讲,大多数职能部门都是分开工作,跟交通设计相关的总设计、规划、管理等都不在同一单位,其分别在交通部门、运管部门、公安部门等;另外一个就是城市客运设施管理还不规范,客运设施的执行力较小,落实起来比较困难,从而使得一些客运设施的用地被荒废或他人占有,对一些线路设计不到位,调整不及时,造成客运资源极大的浪费。

二是城市客运交通规划与大交通规划衔接不畅。由于之前的体制问题,城市交通都是单独的,一直以来都没有对交通管理和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在体制改革前,城市交通的主管部门为建设部和所在城市的城建部门,有专门独立的发展规划、融资渠道及运营管理方式,虽然也参与大交通发展规划的讨论,但其意见常被有意或无意忽略;大交通由铁路部、交通运输部和所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发展规划和管理范围是除城市交通以外的城间和城乡所有的交通运输。

三是城市内部交通规划的不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已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的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一城一交”的综合交通管理模式转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惯性,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各自为政,交通管理区域分割,部门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地面公交规划的衔接不畅、城乡结合部场站与城市公交线网的不配合、城市公交线路、站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不衔接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客运体系的效率。

2.客运枢纽管理问题突出

城市客运枢纽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大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实现综合运输“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的纽带,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发挥总体效益的关键。但由于各交通方式管理主体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不同,各种交通枢纽都是按照各自的运输生产要求独自规划、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在规划建设中未能充分考虑其他方式的需求,造成枢纽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运能等相互匹配程度较差,导致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无法组织高效率、高质量的“零距离换乘”,影响了枢纽及城市道路功能的正常发挥。

3.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基本上处于各方式自我发展状态。虽然在发展中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改革,如航空机场、公路客运站、港口码头等管理体制的变革,使城市交通与民航、公路、水运等方式之间的衔接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城市交通密切相关的铁路发展改革明显滞后于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和结构优化。

经过大部制的改革,我国公路、水路、民航、城市客运在国家层面上已经进行了统一管理;但铁路(国铁)仍是“独此一家”的全国性垄断经营,分布于城市中的铁路客运场站属于各铁路局。在一定程度上,铁路局只是铁道部的一个生产车间,并不真正拥有法人财产权,不能独立地在生产活动中自主决策、独立经营;铁路场站的规划布局、运输组织的完成等基本由铁道部统一管理,故而很难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衔接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铁路场站的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矛盾,进而影响到与城市客运体系的配合。随着城市的发展,现行铁路体制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城市客运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城市客运管理的建议

1.加强多交通方式集中统一管理

现有的客运行业管理体制,各个相关管理部门都管理城市交通的某个方面,缺少统一、权威的机构对城市客运进行管理协调。在现行分部门管理体制中,各部门都在自己的管理权限内将其“应尽”职责单方向发挥到极致,而缺少相互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使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变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难以作出灵敏反应,无法采取协调一致的革新措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要求城市客运行业管理实现逻辑上的紧密连接和一体性,注重多方式管理的协调和集中统一。这要求以规范政府职能为出发点,在国家层面,真正确立交通运输部客运行业管理的行业主管职能和地位,并明确组织构架和政府职能,严格区分客运行业公共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归属;在城市层面,要构建或整合城市客运行业管理部门,实现多头分散管理向统一集中管理的转变。

2.积极推进并落实城市客运公交优先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要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的思想,无论是铁路、公路、民航还是城市客运,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老百姓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贯穿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对城市客运交通而言,从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开始就应该把人对各种交通运输服务的需要、安全、便捷、舒适等加以全面考虑。未来的城市客运系统,应该是一个高度自动化、高度复杂化和人性化的客运服务系统:一方面,在按照机动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适时采用高标准、大运力的.BRT.模式,并与轨道交通建设有机衔接,有效疏解由于需求快速增长引发的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同时,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并贯彻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在大城市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提升城市客运结构层次和居民出行效率。

3.适时实行需求管理

上一篇: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 农业种植技术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