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的含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0 14:38: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资源的含义

篇(1)

社会学方面,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网络的制约。社会网络制约价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市场规模影响价格。当产品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后,市场规模逐渐会形成市场网络,从而影响市场价格。比如,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往往在销量和品牌上占据优势,价格是对外公开且恒定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价格,避免销售者设定欺诈性价格。二是可以制止欺诈性定价。著名的经济社会学创始人格兰诺维特认为,社会网络一般通过终止未来交易制约欺诈性定价。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很好理解,即第一个购买者被欺诈后会通过社会关系传播,形成阻止被第二次欺诈的朋友圈,并不断扩大,防止商人长期欺诈消费者。这在当前信息网络共享时代,该特征表现的非常突出。三是关系影响。主要可以从嵌入关系和距离关系两方面分析,前者对产品价格有着副作用,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从而使后来者按照前一个的交易价格进行交易,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后者则是市场关系,主要通过市场已经公开的信息了解价格。一般来讲,两种关系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综上所述,社会网络的形成能够有效制约商品价格,保证公平公正的等价交换。

二、经济学角度的价格与社会学的关系

(一)价格来源于社会学

从社会建构角度来看,价格是社会建构的产物。首先,价格的形成和体系与社会统治阶级具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当前市场经济中,政府介入的越来越少,但从历史渊源来看,权力始终是决定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价格体系是人与人斗争的产物,是利益争斗中的计算工具。”的确,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可以看出,政府往往会通过补贴来压低商品价格,或者通过直接通过市场手段影响价格,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在一个企业的内容,商品价格的定价也是由企业权力层决定,比如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定位等等,都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其次,价格的定价体系是社会资源动员的结果。众所周知,商品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而市场则是由人组成的,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社会资源动员可以直接决定一项商品的定价。比如,对于某品牌的手机,在刚刚上市时往往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大量宣传,从而形成社会效应,形成自己的社会资源。当然有很多人都会认为商品的定价是在社会资源形成之前,但忽视了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形成,小米手机销售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再比如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在我国电力、水、天然气等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则是一个恒定的价格,但通过社会资源的动员,通过听证等方式可以对价格进行调整,从而满足需求。另外,各地的出租车罢工事件也是社会资源动员直接影响价格的范例。再者,社会竞争影响价格。良性的社会竞争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恶性的社会竞争可以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灾难。在市场中,商品的生产者不仅仅只有一家,否则是垄断,市场经济是不允许的。而就是因为这样,投资者再聚集一定社会资本后,就会利用银行、中介或媒体等社会资源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抗衡,而抗衡的基础则是商品的价格。社会竞争有利于制约价格定位,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此外,社会竞争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投机泡沫,商品的价值在市场中早已定位,但通过投资者的投机取巧可以将某商品企业的社会价值估值超过合理范围,从而形成泡沫,导致有人获利、有人亏损。

(二)价格作用于社会学

什么是价格?从商品交换开始,用物品A衡量另一个物品B则可称为以A物品为基数的价格。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商品交换越来越多,从而产生由社会稀有物品金、银、铜等构成的中间交换媒介,并又发展成由国家意志力掌控和保障的纸币替代物。简单来讲,价格是用来判断一个商品的价值的。由于衡量商品价格需要由市场因素决定,也会导致真实价格与公布价格的区分,前者是指商品制造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其在市场中的价值体现,后者则受销售者意志力控制,结合销售市场确定的价格。我们作为消费者一般得到的都是公布价格,但无法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衡量价格,从而要求我们消费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何理解价格的含义?最好的选择是选择历史文物或艺术家的艺术品进行解释。对于一般人而讲,历史文物和艺术品的价值非常昂贵,但懂得欣赏的人会愿意拿更多的钱抬高价格,不懂的人则不会赋予其很高的价格。从经济学理论方面分析,艺术品的价格体现出了艺术价值,历史文物的价格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了解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每一件古董或艺术品价格的背后,价格还能体现收藏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促进社会部分商人成为历史和艺术的保护者,这也是价格在社会学中的作用。

篇(2)

首先,精益管理能改变原有的企业运行模式。当前,我国企业的粗放型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人员的不作为、设备材料的浪费、不合格的产品或不满意的服务、繁冗的程序等。而精益管理能从细微处入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材料、资金、时间、空间的问题,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手头上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其次,精益管理有助于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企业集团往往由多个分工不同的企业组成,若整个企业集团均采用精益管理,则企业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协作更加流畅,效率更高,配合更完美,是社会资源就会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精益管理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企业采取精益管理后,使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与运用,社会资源就会被有序的合理的使用,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序开采、流动与使用。

二、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

我国多数企业运用精益管理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比较粗糙,我国企业在运用精益管理的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引入缺口较大,引入理论而未进行实践,精益管理在我国企业当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与应用,但是相对我国企业数量来说还未达到普及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引入缺口。在引入了精益管理这把“利刃”的企业当中,存在严重的只学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现象。许多企业积极的引进了精益管理模式,却不理解精益管理的深层含义,学习书籍较少、培训较少,只做表面文章。而有的企业认为精益管理起源于汽车制造行业,不适用于自己的企业,从而心底不重视,手头不紧抓,精益管理名存实亡。对于积极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也存在未及时监控、反馈与总结的现象,没有形成以经验指导实践的良好循环,实施过程中的错误也未能及时更正,并没用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本本主义”,理论脱离实际。精益管理是以丰田汽车精益生产方式发展完善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其与丰田公司企业环境相适应这一特别之处,然而当前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时代背景、企业的领域与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要求我国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精益管理方法。然而,我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严重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没有深入分析理论知识,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更没用量身定做符合企业自身的精益管理模式,造成精益管理形式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错误理解含义,片面强调单方面。精益管理的“精”是指精益求精,“益”是指获得收益。在我国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精益”的现象。有的企业把“精”放在了重中之重,演变成了“吹毛求疵”,付出成本更多而收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有的企业片面强调“益”,从而对细节放松,资源得不到合理安排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此,精益管理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管理办法和较大的收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企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

1.树立精益价值观,打造精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对于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以”“精益”为主打造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还能提高企业形象,无形中给企业加分。

2.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团队协作

企业的精益管理主要是依靠团队的协作完成,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团队的作用,强化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精益管理还要求员工具有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地学习精益管理相关内容,提高节约成本的意识,避免浪费,严抓产品质量,尽可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

篇(3)

1、内卷用简单的例子来讲大致就是:所有人都在电影院看电影,但是有人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了起来,后面的人因为前面的人挡到了自己,于是后面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第一排的人在坐着。孩子们上学,班里面有一个学生报了补习班,逼得大家都去报了,但是结果就是大家成绩和名次都没有什么改变,而补习班却赚了钱。

2、内卷,网络流行词,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3、内卷的引申含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整合的原则。

有关专家通过多年研究发现,要充分开发并整合英语课外资源,应当遵循以下五个原则:第一,选用的资源必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第二,要以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第三,资源信息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起来。第四,注意把握资源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及英语水平。第五,资源应具备渗透性、教育性、趣味性。

(二)整合的视角。

首先,从老师的视角看,老师应当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科学挑选和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社会性资源,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与学生的学习主题结合起来。然后,从学生的视角看,学生应当主动搜集课外资源,成为资源开发者。学生自主挑选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最后,从师生互动的视角看,若要确保课外资源能够得到多样化的开发,就要减少资源采用的随意性,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时常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课外资源的利用达到平衡状态,强化教学效果。

二、整合社会时事资源,强化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基于词汇选择,明确事态意义。

对高中生而言,社会时事属于极为有效的课外资源,利用社会时事资源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有的媒体会运用词汇给事件分类,例如使用这样的标题:“Chinese Fisherman Kills South Korean Coast Guardsman”。这个题目一出,事件内容就一目了然,但有的词汇看似客观,却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在该报道中,记者运用了以下词汇:事件:crackdown,illegal fishing,clash。中国渔民:violently,resisted,attacked,poaching,depleting,deter,wielding,ramming。韩国海警:stabbed,impound,complained,step up patrols,trying,lodge。对上述词汇分类可以看出,媒体使用了形容词violent,贬义动词resist,wielding,ram,rebel,attack等描述中国渔民的活动,而写到韩国海警时,却用的是stabbed,impound,complained,step up patrols,trying,lodge等较中性的词。从旁观者角度看来,就会认为是中国欺压了韩国。老师要教会学生认识这些词汇,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感彩,让学生明白真实事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把握及物系统,分析语句关系。

对于有的事件,可以运用不同系统的成分进行表述。及物系统内,主要包括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语言、存在六种过程,而在时事资源中,物质过程最常见,其表现的是活动与参加者的关系,例如:1.A South Korean Coast Guard member was stabbed to death by a Chinese fisherman on Monday dining a crackdown on illegal fishing. 2.Nine Chinese crewmen violently resisted South Korean coast guardsmen trying to impound their 66-ton boat.这一时事报道也是反复运用物质过程表现我国渔民的活动,容易让读者认为,是中国渔民发起了主动攻击。在这则报道中,写到韩国海警时,report,said,summon这样的词语多次出现,表达过于片面。老师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词汇中看到媒体的隐藏思想,教会学生以批判性思维思考英语问题。

三、把社会作为英语的课外资源进行整合

社会资源是英语课外资源的主要来源,而社会资源又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比如阅读资源、课程资源等。

(一)阅读资源开发。

阅读资源可以分为报纸杂志和网络阅读资源等。对高中生而言,老师可以为其挑选多种多样的英语读物,拓宽学生视野。例如:Sense and Sensibility,Titank,Tess of the D・Urbervilles,The Old Man and the Sea,Frankenstein,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Autobiocraphy等。选择阅读资源时,要注意其语言必须简洁明了,内容要积极向上,并有一定的文学性。

网络阅读资源开发,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题材多样,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新颖度,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从旁指引,帮助学生筛选,过滤掉一些内容消极的资源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二)课程资源开发。

篇(5)

关键词:社会资本 贫困 反贫困

key word: Social capital impoverished counter-impoverished

作者简介:周治勇(1975―),男,贵州毕节人,贵州省毕节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与反贫困作为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社会问题,无时无刻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大众的和谐发展、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进步,是当代乃至未来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重要任务。如何消除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首要目标和现实追求,他们解决与消除贫困问题的实践得到学术界的回应与反馈,这种回应和反馈又指导和影响了反贫困的实践。学术界各学科的研究视角与路径为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提供了可参考与借鉴的范式。

在已有研究中,对贫困形成原因的探析经历了从物质资本范式到人力资本范式,再到社会资本范式的渐进认识过程。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贫困者的物质缺乏状态。从物质资本范式出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被视为消除贫困的不二法门。但实践证明,尽管经济持续增长,但其反贫与减贫效果却收效甚微。贫困群体未消减,反而呈现扩大化的态势,并出现一些新的贫困形态。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困者获取收入机会的匮乏,造成贫困群体无法参与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致使贫困差距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扩大化趋势。这一扩散效应的具体化就是每一位贫困者、贫困家庭、贫困社区的就业机会匮乏、就业质量低下,难以维系个人、家庭、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出现集体返贫现象。

随着对反贫困及其成因研究的深入,对贫困群体自身的状况关注成为研究重点。而这一时期盛行的人力资本概念启发了研究者,使他们的研究转向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贫困问题。通过对贫困者自身状况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贫困者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弃儿是因为人力资本的缺少,即便某些人能就业,但收入的低廉也难以维持其生活。于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培训与教育成为反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和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社会资本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印证了社会资本与贫困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由个体与所属群体、组织、国家、社会结构的关系和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二者组成。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必然会对其内部的个人行为施加影响和产生效用。已有的研究证明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在青年人创业、就业中发挥了作用。 特别是民间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国家社会资本在消除与减轻贫困状态程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社会资本在减轻、消解贫困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反贫困研究中导入社会资本范式必然会对消除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社会资本缺乏与贫困的关系

既然社会资本与贫困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探讨社会资本的缺乏与贫困之间的关联度,必然会对分析贫困工作有所启示。

(一)社会资本缺乏产生贫困

社会资本作为个人最重要社会结构资源,其作用在于人们可以通过它实现某些既定目标并获得更多资源。而一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寡,取决于其自身的社会关系的广度与密度。如科尔曼所说,社会网络即社会资本,个人的社会网络越大越广,镶嵌在其身上的社会资本质与量就越大,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汲取与控制社会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当处于强势地位的人或群体大量占有和使用镶嵌于社会关系中的资源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或群体可使用的社会关系资源就大大减少,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或群体因关系的缺乏而陷入关系贫困,关系贫困剥夺了贫困者占有资源的权利,而资源的缺失必然导致贫困者陷入贫困状态。正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群体自身社会资本的单一性和有限性,使其必然走向贫困。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者创收能力和机会的缺失。当一个社会成员或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和质量都极低的时候,那么其在市场上的位置就极为尴尬。一个社会成员没有社会资本或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中给他支持或支持有限,那就容易陷入失业境地或极少的收入状态。可以说,社会资本的缺乏是一个社会成员或一个家庭贫困的重要根源。

(二)社会资本缺乏加剧贫困

社会资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非均衡性是由社会群体所处的结构性位置的优劣、高低、等次,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时空位置差异导致的。这又必然导致社会群体的社会行动能力出现差距。社会结构系统中的某些社会成员或群体因其拥有的先赋地位或自致地位,在社会结构系统中占有相对较多的资源。他们因而容易借助社会资源获得特定利益与达成行动目标。而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成员或群体,由于自身占有社会资源量少或缺失社会资源,限制了社会行动能力,无法借助社会资源获得利益与实现行动目标,致使其现有境况更加恶化。而社会资源的匮乏使得他们失去了改变贫穷状态的能力。正是获取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缺乏。让原本就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或家庭雪上加霜,出现更加贫困的“马太效应”局面。

(三)社会资本缺乏能再生产和固化贫困

贫困具有再生产和固化的倾向。社会资本缺乏对于贫困的再生产最典型的是贫困文化的形成。这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对贫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在贫困文化代际传递机制中的作用。长时期处于贫困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状态经过无数代人口传身授的强化,成为贫困地区人们的一种心理暗示与心理状态;这种贫困文化通过限定人们的所思所虑塑造人的行为,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个体,极易受这种贫困文化的影响,最终导致贫困的代际遗传和再生产,并固化成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社会资本与反贫困策略

社会资本的匮乏是贫困者丧失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的原因,波茨认为各种背景下的社会资本通常具有三个基本功能:(1)作为社会控制的来源,主要关注使社会处于良好运转中的社会规则的执行;(2)作为家庭支持的来源,关注家庭对子女的支持以及家庭内部的相互支持;(3)作为通过家庭外的网络获得收益的来源,较多地用来解释就业、职业阶梯上的流动以及企业家的成功。[1]这一理论论断为社会资本与反贫困工作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资本是镶嵌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使社会行动得以实现的资源,贫困群体和贫困社区正是因为处于社会结构系统的底层与社会关系网络的末端,从而导致在实施改变自身状态行动上的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因此,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国家意识形态和制度的保障作用来提升贫困者的社会地位,延伸其社会关系网络,构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存量,增强他们的反贫困能力,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发展。

(一)培育家庭外的社会资本

在社会资本的解释框架下,我们发现陷入贫困境地的个体或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层面外的诸多社会资本的普遍匮乏。比如物质、教育、发展机会、权利等。而这种社会资源的缺失必然限制贫困者及家庭施行计划与行动的能力。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贫困者及家庭外社会资本的培育与扶持,各种社会组织、当地社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贫困者及家庭外社会资本的培育与扶持上来。根据贫困者及家庭社会资本匮乏的现实,有针对性的给予贫困家庭相关帮助和社会资源的提供。其次,贫困个体和家庭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加强与社区、个人、政府和各种民间组织的联系。实现了彼此的认同与理解、合作与发展。

国家、地方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当地社区对贫困者及家庭外社会资本的培育与扶持,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真正关注。修复了贫困者原已断裂的社会关系网络。重新配置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缓解社会关系网络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二)消除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理论认为,排斥会作为一个社会的总体力量压迫某些个体或群体制造出贫困;也会以各种不同方式对人群做出自然或人为的类别区分。排斥是贫困的直接原因之一。贫困群体由于被排除在许多的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之外,从而被剥夺和丧失了摆脱贫困、进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种社会人为设置的“门槛”使得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缺乏越加严重。因此,消除有关社会排斥的机制对于贫困群体社会资本的累积乃至摆脱贫困十分必要。

首先,政府方面在制定有关社会政策时,充分考虑贫困群体的利益和实际。社会政策既可以确定“穷人”标签的指向(“谁是穷人”、“谁将成为穷人”),也可以再造贫困(比如政策本身就是排斥之策、解救贫困的政策因执行失误再造了贫困等)。 [2]因此,政府应该提高消除具有社会排斥作用的社会政策的工作效率,比如加大废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社会补偿机制等。

其次,应警惕和减少社会富人集团以及既得利益群体对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提升其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减少社会生活的底线失守的情况发生[3]。强势群体应积极主动的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建构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网络

贫困群体的个人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缺失,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困难或者贫苦的生活状态时,不可能获得社会结构系统以及社区的有效帮助与扶持,进而陷入绝望无助的境地,加速了他们掉出社会安全网外的概率与可能性。所以必须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为贫困者建构一个多方参与、协作配合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一方面可以满足贫困者及其家庭的心理需求与现实需要,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关系网络的全体成员来说,频繁而积极的成员互动可以增强社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与成员间的凝聚力,有利于社会系统内部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维系社会组织自身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并且,社会支持网络作为社会安全网络的一种形式,对个体的社会行动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四、结语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贫困群体的规模有所增大,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贫困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怎样有效地治理贫困、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从社会资本的分析贫困产生机制和制定反贫困政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04-0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内容,是保障社会伦理价值的核心内容。简单地说,教育公正是社会资源科学合理分配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公平适当的分配原则,才能够促进全社会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每个社会个体都具有平等分配社会资源的基本权利,个体的缺陷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全社会理所应当让这一部分特殊群体接受到平等教育,给予他们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在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方面更要体现出公正性。

一、残疾人教育公正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必然要求

社会产品最基本的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在获取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从根本意义上讲,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产品,其不归属于任何社会个体,任何社会个体不能够剥夺其他社会群体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政府部门仅是教育资源公平适当分配的代言人,而不是教育权利的赋予者。任何个体都具备享受社会资源的基本权利,社会个体的权利具有不可剥夺性。自由平等、公平竞争、参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权利的体现,其产生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自然地、不可选择地参加社会创建的过程。教育权利是保障社会个体参与公平竞争或参与社会合作的重要内容,缺乏教育的支持,社会竞争的价值性就会有所缺失。缺少了公正教育的保障,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的均等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任何社会个体都应该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正性的保证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基本要求。

二、残疾人教育公正原则的具体化

(一)公民基本权利的平等性

与正常人相比,尽管很多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然而,政府也需要同等对待这些残疾人。恰恰是因为他们在身体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所以我们必须把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能够切实保障残疾人员的基本权利。从最基本的政府底线来讲,这体现出了残疾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肯定残疾人的尊严。从现代人权理论来看,个体享有着广泛的基本权利,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现代国家中公民必不可少、最基本的。与此同时,受教育的权利也至关重要。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第46条做出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残疾人教育机会的公正性原则

对受教育者而言,教育机会指的是他们可以用来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是各个受教育者参与到各项教育活动以及进入各类教育机构的全部。对他们来讲,作为一种资源,教育机会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对个体在接受教育方面的质量以及数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对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分配机会有着间接影响。如果教育机会有差异,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的含义非常丰富,其最主要的含义就是机会共享,总体而言,各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教育机会应该总体一致。尽管这些残疾人的生理或智力精神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尽管他们在接受教育时存在林林总总的困难,但根本上应该在他们接受教育之前,就要为他们安排好与其他任何的社会成员同等的教育机会。

三、残疾人教育机会公正的建议

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在受教育机会上肯定有不少差别,这是由残疾人的自身来决定的。例如,在普通学校内,盲人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只有在特殊学校内,才有盲文教师和书籍等教育机构,才能让盲人接受正常的教育。对于很多残疾人来讲,因为家庭环境、出身等方面的差异,部分残疾人家境较好,获得教育的机会较多。相对而言,通常情况下,很多家境贫寒的,没能拥有完整的教育机会。从根本上讲,国家务必要通过各类方法和途径向广大的残疾人提供义务教育,而且是免费的,或者实行残疾人补助金制度。这样一来,即便残疾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而获得了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他们也能拥有大体相当的成就未来教育以及成就的前景。

四、总结

言而总之,在开展教育活动的相关过程中,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偿和调整,这样一来,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就得以实现,残疾人与普通人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就会大大缩小,他们也就能大面积地获得因受教育而带来的相关收益,还可以持续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以保障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宇.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J].中国残疾人,2009(06).

[2]李术.试论残疾人的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3

篇(7)

1.统计的基本含义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其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对其根本性质有很强的巩固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所有事物发展的真理,统计也一样,其实际应用是统计学发展的关键内容。

2.医保统计含义内容

统计学的基础和数学息息相关,但是根本上还存在一定差别。数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一些抽象的数量规律,但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数量之间的规律;数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的单纯的演绎,统计学最主要的方法是归纳。医保管理工作中的统计对象包含很多内容,主要有普通无社保和参保患者两种。参保患者当中又有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两种参保患者。在具体医保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大量观察,统计分组,综合指标和归纳推断等多种统计学方法。

二、根据统计学分析目前医院医保管理的现状

医保改革二十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从整体上看,医疗服务领域中竞争和民间力量大肆进入,为其整体供给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另外还使其技术装备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能力得本文由收集整理到显著提高。再有医院所有制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多层次的竞争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有促进作用,使得其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统计学的应用服务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细致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首先,卫生资源整体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中国所占的人口比重是世界的两成以上,但是卫生总费用和世界卫生总费用相比只占百分之二的份额。

其次,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群众医疗负担大。现在我国已经构建了基础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其覆盖范围小。新农合的医疗制度也没有完全影响到所有的农村人口。另外非公经济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基本都没有医保覆盖。最后就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也欠缺医疗保障。

再次,社会资金不容易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多渠道办医格局不易形成。政府本身不应该也不能完全的掌握所有医疗单位,一定要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和组织,更好的充分的使用社会资源,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融合多种资金渠道发挥社会医疗事业。

综上所述,现在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下,吸引患者的关键除了是要有先进的医学水平和技术能力,还要具备的就是医疗费用的报销能力。医院医保的报销范围、标准和比例都是影响所有参保患者决定的关键,统计学能凭借自身的职能细致分析这些方面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可参考的有效地选择标准。

三、统计学在医保管理中服务群众的具体作用

我国整体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地区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所以医院统计部门要重点分析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和医院运营提供有效可参考的数据内容和理论建设。

首先,统计学能够帮助完善医保政策。只有通过实际的数据统计才能进一步引导医院降低看病卖药的费用,可以通过部分病重住院费用单病种结算,药品限价的方法,强化社保基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使用。

其次,统计学能够帮助多元化医保模式的引入。有了统计学职能的支持,我们可以效仿国外先进的医保模式,开展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等多元化的医保模式,这些方式的引入能够保证我国医保工作的顺利有效地运行。统计学可以支持我国医保管理工作实施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的费用缴纳和管理。依靠统筹基金保证大病人群的基本医疗,依靠个人账户引导参保人员限制自身的医疗费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整体运行。

再有,统计学方法能支持保险和患者理财的顺利实施

篇(8)

前言

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在特定的时期形成的,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社会分层,哪怕是世界上最偏僻、最落后、人数最少的部落内部也存在分层现象。“分层”这个词最早存在于地质学中,但社会学家发现这个词语很适合用来形容人类社会的差异现象: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占有程度,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差异。比如美国和中国。中美两国的社会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有着千差万别,资源占有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国的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等简直没有相同点。如今,美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分层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公共管理学和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了,寄希望于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把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1、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已慢慢显现出来。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结构正在向着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靠拢,而且这种结构也已经度过了最容易起伏的阶段,逐渐地稳定下来。分析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社会资源的价值是由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来定义的,同一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被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事物所包含的价值也不相同,比如中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第二,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是决定社会群体地位的关键因素,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我国,高考分数线的划分以及录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考生和北京上海考生做同样的试题,录取分数能相差几十分。有一个笑话曾嘲讽过这个现象:高考成绩出来后,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河南考生:“爸,我530,跟一本线差了42分”“真没出息,别上了,滚去上海打工吧!”上海考生:“爸,我5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河南招了不少农民工。”虽是笑话,但却犀利的反映出了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第三,社会流动。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会受到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而主动或被动的到达社会分配的、高低不同的层级位置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地位准入”机制。社会结构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有消除了“地位差异”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才有可能消灭社会分层,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2、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的意义所在

“存在即合理。”马克思揭示了阶级产生的根源和阶级的本质,这才建立了科学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他认为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占有关系则掩盖了社会分工的原生产基础地位,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则成了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为后辈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参考。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受到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启发,随后帕累托就在《普通社会学总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经营阶级理论。作为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先驱们,这三人都提到了研究社会分层的意义。研究现代社会分层学的意义就在于:第一,现代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涉及到对社会群体分类的根本问题。分层研究首先关注的就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方面;现代社会分层对于中国社会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等级制度的社会,封建制度下的王权大于天,人分三六九等。即使现在,中国人还是非常注意级别顺序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有着非常大的变化,社会处于一个相对不是很稳定的状态,分层问题几乎涉及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社会分层关系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现象对于中国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3、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公共管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分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分层受到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而社会的管理体制又是公共管理体制的一种,这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部分。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下,社会管理体制在制度、组织和机制层面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国人经济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当代国人经济价值观的变化。经济利益是社会分层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层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为了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人们想方设法地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力图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而且人们不再“重义轻利”,而是尽量做到“义利统筹发展”。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正视并重视金钱的作用,不再过度的“视金钱为粪土”,勤劳致富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经济价值观;国人教育观上的改变。封建时代,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身的飞黄腾达,教育过度地被赋予功利的色彩。现如今,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实用功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虽然教育还是被看做改变命运的方式,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但人们已不再执着于通过教育获得怎样怎样的成功,而是开始从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的方面来看待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并不过时,人们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十分划算的投资。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别,个人的谈吐和修养都会不一样。

4、结束语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社会分层结构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学、现代社会分层、研究意义和变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戴洁.现代社会分层理论范式探析——兼论转型中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01)

篇(9)

二、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

大多数学者对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基本上一笔带过,究竟稀缺和无限在哪些方面,没有严格地定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一切资源没有不稀缺的,没有能完全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资源的稀缺和需求的无限只能是相对的,即在特定的时空情况下的稀缺和无限。但究竟高等教育的稀缺指的是什么?对高等教育的无限需求又是指什么?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有两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流入高等教育的资源是稀缺的。“高等教育这种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高等教育不能为所有人提供,一部分人能受到高等教育,而另一部分人受不到高等教育;“流入高等教育的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国家或社会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它是受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所限制的。除了教育要发展,其他行业也要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限资源要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各行各业中进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无限性也有两方面:一方面,国家、社会组织、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是无限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资源的需要是无限的。国家为了增强国力需要无穷无尽的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同样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也不断需要人才;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个人通晓各方面的知识的要求突显重要,“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况且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对资源的无限性需求,体现了流入高等教育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和学生)没有满足的时候。当今世界所有高等学校都在引进教师、吸纳经费、购买先进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扩大生源面,不断使学校资源扩大和优化。

三、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社会上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讨论也是比较多的:一是认为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教育产品的属性决定的,并将教育产品分为公共产品(义务教育阶段)和准公共产品(中学后的教育),对准公共产品的教育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的方式(王善迈,1997);二是认为决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或政府)的不只是产品的性质,还有其他的因素,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各种方式在配置中的比例或者说是程度问题(吴怡兴,1999);三是认为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是由教育产品-“教育服务”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就是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不同组合,有四种: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公共生产-私人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和私人生产-私人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应采取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和私人生产-公共提供两种,非义务教育阶段应采取公共生产-混合提供和私人生产-混合提供(王红,1999);四是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创新程度制约的,应该用制度创新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增长的原动力(康宁,2004)。

蒋莱等认为我国高等学校的资源(仪器设备和基础建设)的现状是使用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发展不协调。为此,作者提出了“三期管理”模式,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阎凤桥等认为影响学校资源配置的因素是由学校中最短缺的资源决定的。这些讨论,虽然各自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但由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理解不同,所以侧重也不同。归纳起来实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二是高等学校的资源在高校内如何进行分派;三是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评价;四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指四个方面:第一,国家(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这种资源的配置,包括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上指要新建(或撤并、升格)多少所高校、成人教育等,允许多少国外教育机构进入本国(教育贸易)等等;在质量上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什么规格什么标准的劳动者,如发展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专业教育的比例等。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是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在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各方面的需求更大,这时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了必然和可行。所以国家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所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扩大招生规模等都是从国家层面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正确解决,关键还在于如何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来配置足够的教育资源”(卢育林,2001);第二,为了实现第一方面的目标,国家(政府和社会)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入,也即要有多少其他资源流入高等学校。要发展教育就要有土地、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要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进行土地大小的投入,要有一定量的教师、教辅人员进入学校,要购置图书、仪器、设备等,要给参与教育的人员予以物质资助。

篇(10)

毋庸置疑,北京近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拉动,呈现出过度“房地产化”的结构特征和住房刚性需求的表象,房价过快高涨、地主不断涌现、社会诟病增多。

房地产投资比重快速上升到50%,难以下降。从1998年到2009年北京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1525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7%。房地产投资比重快速上升到50%,难以下降。

房价快速翻倍超过居民承受能力。2004年北京住宅平均销售价格4747元,平方米,2008年达到1 1 648元,平方米,上涨了1.45倍,年均涨幅21.2%。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2010年1--2月北京四环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已达31220元/平方米,比2009年同期上涨了1.2倍,六环路以外均价也突破了万元大关。

房地产支撑形成了变相的土地财政。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北京土地出让收入466亿元;2007年至2009年为1873亿元,超过了2008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009年更高达93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其中住宅用地600亿元、占65%。由于政策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不纳入一般预算收入,只纳入政府基金收入,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以官方发言人否认了土地财政的说法。但是不纳入一般预算收入不等于不是财政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同样是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北京政府基金收入主要依靠的是土地出让收益。财政局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收入437.6亿元,土地出让收入494亿元(含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形成了变相的土地财政。

各种社会资源继续向房地产领域集中。2008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市新增贷款进一步向房地产行业集中。截至2009年12月,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277.5亿元,同比增幅127%。从新增贷款(不含票据融资)投向看,房地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新增贷款3575亿元,占八成以上。2010年1月和2月,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继续占五大行业之首。从新增贷款投向看,1月份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建筑业。2月份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投资房地产成为社会的现实选择。

“房地产化”的三大结果

“房地产化”的结果,已然造成城市空间扩张、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严重、资源环境紧张、社会阶层对立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成本和难度,影响着“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质量。

从经济角度分析:“房地产化”过度刺激了人们各式各样的需求神经。市场上投资投机需求活跃,抬高了房价,过度挤占了基本自住需求、改善型自住需求。房地产宏观调控导向是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政策操作上对投资投机的打压不足,难以挤压分离。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居民投资性购房需求上升。200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投资性购房比例为17%,而今年上半年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购房目的为投资的比例达36.2%,表示在自住的同时也兼顾投资的受访者占近两成。

从社会角度分析:房地产投资投机盛行,一夜暴富心理侵蚀着按劳分配的社会基础。房地产呈现出的“富人俱乐部”属蚀着社会公平的底线。住房上的贫富差距、攀比和仇富心里,以及滋生出的腐败现象,使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经济风险正逐渐演变累积为社会风险、道德风险。

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分析:“房地产化”使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异常尖锐。总供给的滞后效应总是跟不上总需求膨胀的速度,买房成为每个家庭的大事,在京购房更成为千万家庭的梦想。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长期错位,有钱人侵占了过多社会资源,形成恶性循环。

俗话说,独木难支。“房地产化”现象已经造成了中央政府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面对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面对房地产巨大的短期利益,继续强化房地产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延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此时无论单纯唱高还是唱衰房地产市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必须理性对待,一步一步挤出风险和泡沫,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一同抛弃房地产的短期利益,“去房地产化”势在必行。

“去房地产化”的多种手段

“去房地产化”的真正含义是去过度市场化导向,去过度投资投机需求,去少数人过度占用社会资源,去高投资、高消耗、高利润、高房价的房地产增长模式,逐步建立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理念的可持续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保障公民基本的居住权。

基本思路是继续完善双轨制的保障体系:一是住宅市场与非住宅市场分开双轨;二是住宅市场上保障房与商品房分开双轨;三是保障房中租售实行双轨。

贯彻科学发展理念,按照“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强正确舆论导向。限制按家庭购买房屋套数,形成以多占社会资源为耻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抑制投资投机购房;倡导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旧后新的理性消费行为;从严管理政府官员住房状况;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商的社会道德责任。

适当放慢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速度,延长需求期。一般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均表明,我国正处于房地产快速增长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需求和住房消费需求都很旺盛,政策选择上就不宜再刺激需求,以免造成短期内需求集中喷发,后续有效需求不足。

上一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下一篇: 环保安全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