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垃圾的坏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1 14:36: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焚烧垃圾的坏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焚烧垃圾的坏处

篇(1)

网络最初是运用于企业的,用来查阅公司所需的资料,也用来洽谈生意。这时的网络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积极的。此时的网络除了尚不完善外,我想还没有什么利弊之分。

随着技术的提高,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更适应大众的需要,有了网络游戏,有了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使环境破坏。对自然的危害: 和我们使用的任何一种工业产品一样,空调必然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几年前,空调对自然的影响主要集中讨论在制冷剂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上,但是这些年,由于制冷剂更新行程的发展,这已经不是主要因素了。未来空调对自然的影响还是体现在能耗这个领域,空调能耗已占我们生活和工业总能耗中很大的比重。能源的开材和给大气环境释放大量的热量,己以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响成的很大的负担,这才是我们长期以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电脑:因为电脑,有了网络,有了网络游戏。所以,青少年无法自拔,荒废学业,无所事事。

汽车:人口膨胀,如果每人一部汽车,人类还有生活空间么?

空调:降低了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小了免疫力。

篇(2)

乡位于县西南边缘,距县城97公里,幅员面积60.6平方公里,与区,县,县接壤。全乡耕地面积10971亩,绿化率达76.3%,辖13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7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26户,总人口20389人。

二、城镇建设

为改善城镇、农村居民住居生活条件,我乡不断的申报重点乡、聚居点、中心村的建设,尤其是规划扩大两个社区的集镇范围,让有意愿的村民到集镇规划范围内建房居住,让居民如同生活在城市状态。乡大桥及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三、市貌市政管理

我乡近半年来在两社区要加大市政管理资金投入,1是在规划集镇街道向上级争取资金40万元建设路灯;2是向上级报告我乡集镇中的网线、电线、光纤等错综复杂的改造项目;3是我乡投入8万多元栽植街道两边的绿化树及文化墙建设。

四、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我乡两社区人口近5000人,在卫生清洁方面两社区组织专人每天早上8点以前全部街道清扫完毕,垃圾全部倒到指定的垃圾场内焚烧及填埋处理。社区与居民签订门前三包制度;村道公路沿线居民必须把工具摆放到位,不乱倒垃圾,让所有人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五、交通秩序管理

我乡成立专门的交管站,现有人员4人,配备制服,警用摩托车等专门针对我辖区的治安、交通进行管理。我交管站人员不定期到公路上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对有违规的进行教育说服,对严重违章的扣留其车辆、证件及交处罚款来约束不文明操作的人员。我乡公路较窄,在弯多路急的地方立警示标志牌来提醒过往车辆慢行。每年我站还邀请红光中队及正直派出所来我乡培训驾驶员的法律知识,纠正行车中不良行为。深入学校讲解坐违规车辆的坏处和护林、防火知识。

六、扬尘治理

我乡专门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小组,对辖区内的卫生进行督查及指导,前一年街道一旦过往车辆就会造成尘土漫天飞舞的状况,让居民生活在“光灰”城市中。今年我乡为了解决防尘工作,1是投入一万多元在街道的路面上设置减速带及买水管不定期对路面的冲洗,让过往车辆减速慢行。2是在市政建设中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一座大桥让大货车或者不进场镇的小车绕道而行。从而避免了尘土漫天飞舞的“光灰”形象。3是进一步加强对街道的绿化。

七、建设市场管理

去年我两社区的车辆乱停乱放,摊点摆放不整齐的现象造成交通拥堵,车辆无法通行,到处都是刺耳的喇叭声,及不安全的隐患。1是针对以上问题我乡在社区公路一边划分专门停车位,设专门的人行道。2是投入资金修建了专门的农贸市场,让农村的农副产品摆放有序,购物人员不存在安全隐患,还乡一道整洁祥和的风景线。

八、污染治理

往年我乡街道居民沿公路两边修建住房,在技术上、资金上没有大量投入,尤其是在排污的环节上尤为严重,很多住户没有修建化粪池,就直接排入河道,让河道臭气熏天,河水变质。针对以上历史问题我乡专门安排专人进入每家每户进行宣传保护环境卫生知识,动员落实了居民修建化粪池,还了河道的整洁。

九、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方面1是组织专人打扫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打扫完毕,动员街道住居人员实行“各扫门前雪”的行动从而提高住居人员爱护卫生的素质;2是对尘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3是在街道放置垃圾桶,并立标志提醒广大人员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篇(3)

一、调研样本情况

贫困县下的农村———江苏省盱眙县兴隆乡金陡湖村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2.访谈调研对象:1.村民;2.村支部会计调研时间:2015.08.01———2015.08.15调研情况:作为贫困县的附属乡镇的一个村,金陡湖村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有任何支柱型的产业,而且人员流失严重,几乎所有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正值暑假,不少孩子被接到父母打工地过暑假,而老人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让他们独立填写问卷显然不科学。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老人们的交流能力也比较弱,很难得到有效的信息。于是我们只能放弃调查问卷这一方法。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基础设施。垃圾桶,在这个村每隔500米便有一个垃圾桶。这样的设施或放在路边,或放在之前的垃圾集中丢弃地。据了解,这个设备在之前并未出现,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才被布置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显然,这个垃圾桶有效的控制了村民乱丢垃圾的行为。垃圾集中池,我们看到并没有很多垃圾在里面,而这个池子也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这之前收集的垃圾并不是以焚烧的方式处理掉的,这就是我们产生了疑问,那这些垃圾的最终去向是哪里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到村支部,许是暑期的关系,只有村支部的张会计接待了我们。表明了来意,张会计非常热情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而我们的疑问也随之得到解答。垃圾桶等设施都是乡政府派发下来的,村里只负责安排人员将它们摆放到相应的位置,至于具体是哪个部门分派的任务,张书记并未说明。而垃圾池只是村里垃圾的中转站,乡政府会定期安排农机将垃圾池的垃圾集中,然后进行压缩,压缩后在统一运到县里进行处理。据一些村民介绍说,村里在治理垃圾上花了许多的精力和金钱,还专门发过小册子来教会村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现在大家都自觉的把垃圾丢入离家的垃圾桶,但是在垃圾分类这一块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效果,有些村民也是一头闷,全部一起扔,有时候垃圾处理员来的晚的一些,有些垃圾桶就会溢满出来,有些还随意的扔在垃圾桶旁边,惹得苍蝇乱飞。据村委会成员说在近几年村民对如何处理和分类垃圾有了关注,垃圾也不随意的扔在村口或者树头下,村委会也会对一些乱扔的村民进行教育,告诉他们正确处理和分类垃圾的好坏处,这样就会减少村民乱扔垃圾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改善村里的环境卫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过在情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似乎也还隐藏着一些形式化的问题,据一些村民反映,村里曾经组织村民突击清理垃圾,而且是直接按小时工的工资计算。村内大多为老人,这个活儿有很轻松,如果长期进行也不失为一个好决定。然而这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紧急措施,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位村民不顾身体状况,在劳动过程中还突发疾病,虽然村内也积极表明了态度,承担了部分的医药费,但显然暴露了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垃圾只是简单的集中,并未进行分类,这既是资源浪费也极容易造成污染,尤其是农村的可种植土地面积大,范围广,一枚小小的电池便会污染大片土地。如果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没有注意,很容易忽略散落在地的电池,以至于污染大量土地。而且这个村子明显大于一个普通小区,至少有十个垃圾桶,每天保洁员需要将垃圾桶里的垃圾集中到垃圾池内还要保持村内的整洁,工作量显然过大,而相较之每月仅500元的工资显得太过低廉。而如果多雇佣几个保洁员,他们的工资无论对于村内还是上级乡镇而言都是不能也不愿意承担的额外负担。更令人担忧的是,村内的现状基本是靠上级检查来激励的,而这种检查显然无法长期持续。那么一旦检查结束之后,这种集中管理垃圾的积极性如何保持。即使不会立刻消退积极性,那么等这一批设备破损到无法使用,维修的资金该从哪里来,如果没有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金陡湖的环境又将何去何从?根据走访的其他地点,我们还发现了更严重的个案,农村的垃圾都是自家先堆放垃圾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拿到附近的垃圾集中点,垃圾都基本没有处理,除了可以喂家畜的可食用的,剩下的都是生活垃圾。这个农村在公用道理上都是泥土地,道路两边都是草堆,仔细看会看到一些塑料袋和一些难以降解的垃圾,严重影响泥土的分解,同时也给人不好的印象。这不禁让人深深担忧。但是未来无法预见,这一切也只是我们的猜测,而现在金陡湖村呈现的状态也让我们一直模糊的新农村垃圾集中管理模式渐渐清晰,安排村内的剩余劳动力担任保洁员,特别是劳动力较多时可以安排轮流值班,定期更新垃圾桶等设施,这些费用完全可以通过村支部的公共财产支出。同时,在集中垃圾时应注意垃圾的分类,一些生活垃圾完全可以通过家禽将其完全消耗掉,而剩余的无法自行消耗垃圾才需要进行集中处理。在这些集中处理的垃圾中可以回收的一定要联系专业的人员进行回收,显然,这样做的成本是一个村子无法承担的,但是对于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县是完全可以承担这些成本的。如果这能够实现,相信着节约的资源会远远高于成本,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支持这种模式的建立。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垃圾没有集中投放点,缺乏人员管理,村民自觉性弱;

(二)垃圾集中管理缺乏科学性,即使有集中投放点,也没有专业人员或设备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三)垃圾集中管理缺乏合理机制,没有激励和保障机制,集中管理的设备和经费来源存在困难。

三、解决措施

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农民们对垃圾必须要处理的意识,长久以来养成的随处扔垃圾而不在意的心理暗示必须要被改变。那么改成什么样的呢?我认为正如城市中最初的改革一样,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在农村我觉得垃圾分类更有实行的必要性,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在农村有多种的用途,如喂牲畜,当肥料等等,而农村有广大的山林、耕田、荒地,可以说是填埋做肥料最好的地方。而其他的不能的分解的垃圾,例如废弃家电、陈旧衣物、损坏的电池类的、白色垃圾等等,这些都必须村委会来管,无论是教育村民,或者采用奖惩的方式,都必须有合理的方案来解决。可以说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想农村干净、卫生、美观,垃圾必须做好处理。目前的农村存在着特殊垃圾的处理,这些可能是村民在自身的利益受到集体损害的条件中做出的反应,但是我觉得这已经是农村垃圾不得不出来的危险信号了。同时经过样本调查,我们发现一个农村的卫生情况与该农村的硬件设施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农村的硬件设施好,对于农村的垃圾处理与分类才会有更好的处理,软文化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村民素质的提高才会更自觉的处理家里与村里的卫生状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各类政策也能够得到贯彻落实,也就是农村整体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当然针对上面发现的其他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则,提高村民自觉性

1.完善垃圾集中点的设备,增大垃圾桶等基础设备的密度,方便村民集中投放垃圾;2.针对一些“脏、乱、差”的地点进行定期曝光;3.从立法层面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定期安排人员针对污染性强,回收利用率高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科学的垃圾集中管理设施

1.加强收集垃圾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大设施密度;2.安排专门人员分类垃圾并清理垃圾集中点和公共场所;3.安排专人对安排人员针对污染性强,回收利用率高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4.针对一些可以由农村通过家畜等自我消耗的生活垃圾可以自我消耗。

篇(4)

(2)在《空气》的教学中,从学习空气污染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中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空气污染指标,了解大气污染和有关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及其不良后果,使学生产生危机意识,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保护法》的认识。

(3)在《化学肥料》、《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中,从学习土壤污染入手,教师列举大量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并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和播放有关视频,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了解使用化肥和农药、塑料、废电池等对土壤的污染,使学生认识到造成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渔业等资源破坏的原因,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法》的认识。

2. 挖掘有关矿产资源的教学资源,增强资源危机意识。在《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燃料与热量》的教学中,从学习金属资源和化石燃料入手,让学生了解我国有限的矿产资源(如,铁、铜)、了解综合利用煤和石油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禁止任何个人进入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等法律内容,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法》的认识。

3. 挖掘有关食品安全的教学资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教学中,从食品中某些化学元素的过量问题、在食品中掺杂有害物质或有害元素等问题入手,了解福尔马林对蛋白质的变性、过期的发霉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从而使学生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法》的认识。

4. 挖掘有关消防的教学资源,增强防火意识。在《燃烧和灭火》教学中,播放由电器的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火灾、由煤气泄露而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因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丢弃烟头而发生的火灾、在火灾现场因不懂得自救方法或不熟悉消防器材的操作而发生的各种事故和恶性后果等视频和有关图片,各种惨痛的火灾事实(尤其是对人体的伤害)能强烈的震撼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顺利引导学生学习消防法的有关知识,对易燃易爆品的存放和使用等常识。要求学生积极学习自救常识,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配合学校的疏散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和灭火能力。

二、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学习法律的意义

1. 利用举行小型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以《爱护水和节约水的做法》为主题,使学生明确爱护水的理由、深刻体会水污染的严重性,并检讨生活中浪费水的做法、交流节约水的方法,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我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主题列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各种问题。如,一次性餐具包装袋里面发现头发、买到过期或变质食品、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被改动的痕迹、随意提高某些专营商品的价格(如2011年3月份发生的哄抬食盐价案)的违法行为等问题展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展开交流,讨论依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学生身边不曾注意到的违法行为等实际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以《我的“低碳生活”》为主题,列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全球气候变暖而尽一份爱心,交流为此所努力采取的力所能及的各种各样好的实际做法,供全班学生评价和效仿。

篇(5)

有一组发到微博上的同样角度的照片,己录了2周中的天气情况,14天中仅2天能看到远处微蓝的天,其余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更夸张的是其中有一天照片就是一片灰白。拍摄者清楚地记得,那天就连离他仅有50米的一栋楼都看不见。照片让众网友纷纷感叹不已:蓝天啊,你去哪儿了?

清晨,睡眼惺忪的眼前,灰蒙蒙的一片,空气中时有一股怪味。许多人会说,又下雾了!这是雾吗?不是!现在城市中我们所见的朦胧灰雾,十之八九都是雾霾,雾霾问题几乎覆盖了1/5国土。2013年底至2014年初持续大规模雾霾污染更是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影响约6亿人口。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近年来笼罩全国1/5国土的雾霾,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高、危害程度加大,已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灾难。

雾、霾、雾霾

小时候我们常见的雾,多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水汽凝结而成的。而近年来大家才耳熟能详的“霾”,则是人为造成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这些“二次污染物”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各地因污染源不同而差异很大。目前所知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含碳颗粒、重金属、地壳物质等,它们大部分富集在细颗粒物上,散播在空气中,使大气变得混浊,视野模糊,能见度差。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万米时,这种由“细粒子”造成的视觉障碍的天气,就称为霾或灰霾。

雾和霾对人的危害,共同点都是能见度低,妨碍交通。一般雾和霾是靠湿度来区分的。观测的时候,主要是看能见度及空气中的湿度。一般出现雾的情况下,空气湿度会达到90%或者更高。如果出现天空比较混浊,能见度比较低,湿度却只有50%~60%的情况,就记录为霾;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是雾,空气中更多的是水分,如果是霾的话,空气中就会带有很多“细粒子”物质。

雾霾则是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现,尽管在定义上有明确的区别界定,但在实际观测和研究中却并不容易区分,所以经常统称为“雾霾天气”。

不要以为雾主要是水汽,对人体就没啥坏处。确实雾本身无害,但雾的凝结核主要是灰尘,如果这些灰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那么雾就变成了“毒雾”。尤其是一些有害物质一旦与水汽结合,毒性会变得更大。

此外,出现雾或者霾的时候,空气的流动性会比较差,所以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污染物,如汽车的尾气、锅炉烧出的烟尘等就不易扩散,常常会停留在大气中使能见度下降,进而形成“雾霾天气”。

如果说雾有可能“还算干净”,那么霾一定是“非常脏”的。因为霾主要由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造成,长期接触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此外,雾一般不会持续太久,随着气温上升,通常几个小时就会散去。但是霾有可能持续很久,只要没有气团运动,也就是俗话说的“刮大风”,霾可能数日不散,其危害也就持续存在。

“十面“霾”伏,祸起PM2.5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含有很多的细小颗粒。根据颗粒直径有大有小,我们将它们分为三类: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人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人肺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

这些不同大小的颗粒中,以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PM2.5颗粒的粒径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20,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其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研究发现PM2.5传输能力很强,可在空中“飞行”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公里,在大气中停留长达10天左右。在传输过程中,沙尘和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相互混合并发生化学作用,于是PM2.5就不断地吸收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可谓百毒缠身。可想而知,如果长期将这样的有毒有害微粒吸人人体会对健康产生多大的危害。

PM2.5来自哪里呢?人为排放首当其冲。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再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制定了PM2.5的准则值,高于这个值,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同时还设立了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为目前还无法一步到位的地区提供阶段性目标。我国目前执行的就是三个过渡期目标值中的最低标准:全年PM2.5平均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一年中PM2.5日均值超过75微克/立方米的连续天数不得多于3天。两项中只要一项没满足,就不算达标。

对于这个最低标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显然也远远没有达到。比如现在北京冬季PM2.5 -般都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上海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即使在广州这样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城市,PM2.5的年平均也高于标准值,在38微克/立方米左右。相比美国,我们就可以看到差距:2009年,全美国年均PM2,5为9.9微克/立方米。

鉴于此种现状我国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对外,PM2.5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

城市密集致雾霾“传染”

雾霾成因目前已经有初步定论,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直接原因是天气扩散条件极端不利,而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水平。总之,该反思的是我们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太多了。2013年年底至2014年初席卷全国的雾霾,连一向被认为宜居的江南等地也未能幸免,这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环保部门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城市密集导致的雾霾“传染”。

首先,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就在逐年加重,只是没这次严重,关注度没有这么大而已。从多年数据来看,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污染显现出累积效应。从来源上看,很多人不理解南方冬季不集中供暖,为何雾霾还如此严重。其实,火力发电导致的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都是空气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秋收后的秸秆焚烧,对当地空气中PM2.5的增加也负有一定责任。

其次,天气因素不利扩散。雾霾是污染与天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南方湿度较大不利于PM2.5的扩散。

此外,雾霾区域化明显是这次大范围雾霾的特点之一,跟城市发展的规模化、密集化不无关系。它体现出了城市发展过程的种种问题,如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留下足够的缓冲带,城市内部存在规划过密的问题。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污染物的堆积,加重累积效应,并阻碍污染物的正常扩散,即使是临海城市也会受影响。总之,越来越大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间绿化带的不断被蚕食,都会成为日后空气污染加重的隐忧。

雾霾锁城,同呼吸,共责任

有什么比健康呼吸更重要?经济的飞跃?交通的便捷?城市的光鲜?雾霾灾害已成公共危机,在这场人类一手制造的灾害中,谁又能够独善其身?

曾以“雾都”闻名于世的伦敦,如今更多的是蓝天白云,实现这一切,英国人花了50多年。可见,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

篇(6)

1.预防破伤风感染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它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如伤口、骨折。甚至木刺或铁针刺伤)而侵入人体,并在伤口深部缺氧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破伤风杆菌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全身特异性感染。而新生儿断脐带不洁净也可感染此菌,俗称脐带风,常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故又称“七日风”,死亡率极高。受灾环境中分娩。无论产妇还是婴儿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处理不当,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感染破伤风杆菌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发病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的肌肉收缩。首先从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喉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

防治措施

临床上,破伤风的治疗非常困难,死亡率高,而预防的效果极佳。所幸的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包含有破伤风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凡接受过计划免疫的年轻一代,体内都有破伤风抗体,对防止破伤风能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地震时受伤后怎么办呢?

(1)伤口处理 轻微外伤,可先进行简单的就地处理,以防感染。首先,用冷开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包扎,也可搽些红药水。重要的是避免伤口接触水,以免发炎。如若伤口较深或有异物或暴露时间较久,一定要由医务人员进行彻底清创处理,或缝合包扎,以防伤口化脓。同时进行免疫注射。

(2)自动免疫 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伤后立即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破伤风抗体,对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十分必要;对于接受过疫苗的人,可起到强化作用,并无坏处。

(3)被动免疫 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对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者非常必要。对确实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并不必要。用法是一次皮下注射1500单位。伤情严重者可用3000单位。

破伤风抗毒素在破伤风治疗中起着独特作用,用量大,必须由医生掌握。

2.不可忽视其他厌氧菌感染

唐山地震第三天被营救出1名32岁的幸存者,当时他下肢严重破损,而且被倒灌的下水道污水浸泡时间较久,就地简单清创包扎后向外地转运。因交通不顺利,途中,他的伤肢明显红肿,并向大腿及腹部蔓延,全身高热超过40℃,病人逐渐神志模糊,到达某县医院,医生将其下肢包扎打开时流出暗红色脓血,恶臭,并有气泡溢出,伤周组织暗紫,已近坏死。医生意识到,他被特殊厌氧菌――产气夹膜杆菌感染(气性坏疽),已发生败血症。这位幸存者虽从地震恶魔爪下被救出,但还没超过48小时又被厌氧菌感染夺去了生命。

以往,厌氧菌没有被人们重视,因为一般细菌培养时,它不生长,容易漏网,需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它培养出来。近年,才对厌氧菌有了深层的认识。实际上厌氧菌种类繁多,包括上百个种属。并非所有的厌氧菌对人类都有害,好多非致病性厌氧菌就定居在人体肠道内,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是人类的朋友。然而,一些致病性厌氧菌,却是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病原菌”。其中,最严重的有破伤风杆菌、败毒梭菌、肉毒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上述伤员的死亡就是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引发的悲剧。

防治措施

伤后应尽早彻底清创伤口,清除污物及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伤口;污染重或较深的伤口最好开放不缝合,不要包扎过严: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特别是甲硝唑(灭滴灵)对厌氧菌感染很有效,有报道高压氧舱治疗气性坏疽有一定疗效。

3.防止炭疽杆菌感染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容易形成芽孢,抵抗力非常强。能存活很多年。我国近年每年报告400-500例发病,十数例死亡。水灾、震灾地区,土壤中往往存在炭疽病菌的牙孢,它们随水漂移,污染环境,易引起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

防治措施

预防人类炭疽首先应防止家畜炭疽的发生。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禁止疫区猪、牛、羊圈外散养;在老疫区,猪、牛、羊要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严密观察羊、牛、马等动物发病情况,一旦发现家畜突然发病、死亡,口、鼻流血,要及时报告兽医部门诊断、处置。确诊为炭疽病的家畜,禁止食用,一定要深埋或焚烧,切不可解剖或随意抛弃尸体。家畜炭疽是人类炭疽的传染源。

目前,我国使用炭疽活疫菌,做皮上划痕接种,免疫力可维护半年至一年。青霉素是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对肠道及吸入性炭疽治疗困难,有条件的可用抗血清。

二、严防经口传染的传染病

1.霍乱或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侵入胃肠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霍乱弧菌对于生存条件要求不高,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可以污染水源而造成暴发流行。有一年,孟加拉霍乱流行区的地面水中,霍乱弧菌的检出率高达12%。温热带夏季雨水多,污染严重,是霍乱流行的最佳条件,而目前的四川震区正好给它提供了条件。霍乱感染潜伏期从几小时至3天,典型表现是上吐下泻(又叫霍痢拉)、腹泻如注,大便像淘米汤一样,没有臭味,不发烧、无腹痛,可出现严重脱水、休克,治疗不及时可死于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衰竭。

防治措施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加强水、粪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对病人要严格隔离。必要时实行疫区封锁,以免疾病扩散蔓延。人群的菌苗预防接种,可获良好效果,但持续时间短,仅3-6个月。治疗方法主要是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及应用抗生素,如链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复方SMZ-TMP等。

2.细菌性痢疾(菌痢)

细菌性痢疾(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细菌在大肠内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肠粘膜炎症、溃疡、坏死,人在受染后1-3天发病,有发热、腹痛、腹泻,粪便中有粘液或脓血。病人总有拉不完排不净的感觉,那就是痢疾典型的症状――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发生微循环衰竭、休克,甚

至危及生命。如果化验大便或进行细菌培养,很容易找到痢疾杆菌。

防治措施

(1)隔离病人 确诊菌痢或带菌者均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人用过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一般煮15分钟以上:病人粪便可在容器内加入粪便量1/5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放置1-2小时才可倒入粪池中。病人被褥和衣服要在阳光下暴晒,这样可控制感染。隔离到症状消失,停药后经大便2次培养阴性为止。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让孩子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教育孩子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3)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一定要煮沸后再吃,夏天不吃剩奶。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了再吃,把好“病从口入”关。

(4)大力消灭苍蝇和其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

(5)疫苗应用 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成功双价痢疾活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准生产的细菌性痢疾基因工程疫苗。口服痢疾疫苗使用方便,不需专人操作,只要按使用说明书服用即可。它不但可以预防国内流行的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的感染,对其它型的痢疾杆菌感染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而且临床试验证明,对慢性腹泻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能用加热的口服缓冲液或热开水服用,启开或加入缓冲液后,应在15分钟内服用。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不全者,严重胃肠道疾患者。急性传染病人,发热者,心、肝、肾疾患者忌服。

3.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炎

沙门氏菌有几千种,常见的感染类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②食物中毒型;③败血症型。

(1)伤寒和副伤寒 沙门氏菌可从小肠侵入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到达全身器官,引起持续高热、乏力、全身酸痛、肝脾肿大。肠壁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造成肠出血或肠穿孔。粪便中不断排菌,病程数周。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型 病菌可经污水或食物感染后4-24小时发生胃肠炎,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病人1周内痊愈,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死亡。

(3)沙门氏菌败血症型 沙门氏菌可以从消化道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有发热、出汗、面色苍白等中毒症状。治疗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防治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妥善处理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保护水源,禁止使用病畜病禽。

(2)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加强食物加工管理,不喝生水。肉、禽、乳、蛋类的处理、加工、贮存均应严防污染,食用时应煮熟煮透。生熟分开,腹泻病人不应接触熟食。

4.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是临床上相当常见且重要的菌株,它是肠内正常菌种但亦可侵入人体各组织而造成相当多样化的感染,如:急性肠胃炎、泌尿道感染、脑膜炎、肺炎等。大肠杆菌又分许多不同菌株,其致病性亦不同。其中,O157:H7于日本造成严重大流行后,才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早在1982年,美国发生一起由未煮熟牛肉汉堡引起相当严重的急性出血性肠胃炎大流行,事后经微生物学家追踪,发现是由一种少见的细菌所造成,并命名为大肠杆菌O157:H7。此后,许多国家亦陆续发生由此菌株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大流行。据1999年的评估,美国当年发生73000例感染,并造成61人死亡。去年(2007年)美国又发生“毒菠菜”事件,肆虐近半个美国,导致近200人中毒,数人死亡。其罪魁祸首也是大肠杆菌O157:H7。最后找到源头毒菌是通过牛的粪便流入菠菜地,造成菠菜被污染。自然界里,牛是此菌的主要带原者,所以大流行都和牛制品相关,包括:消毒不完全的牛奶、未煮熟的牛肉、受此类食物污染的器械等。

防治措施

(1)坚持熟食 此疾病大多为吃

生食或生食物引起,食用未完全煎熟的受污染汉堡包肉饼、吃未炒熟菜、饮用生牛奶、喝不洁净的水等均可导致感染。其实。O157:H7大肠杆菌在71℃水中,15秒内即可被杀死。所以吃熟食,喝开水,即可避免感染。

(2)防止接触感染 家庭和幼儿园的人和人之间接触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在准备食物或进食前要洗手,以避免感染O157:H7大肠杆菌。对于处理新鲜蔬菜的刀具、案板、菜筐等也应以开水冲洗消毒,处理者更要注意严格清洗消毒双手。

三、严防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传播的传染病,包括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汶川地震后正值虫媒泛滥季节。临时帐篷、住房内,缺少防蚊、蝇、蛉等设施,虱、蚤、螨等虫害泛滥,极易引起流行,以往就有这样的教训。

防震棚发生“窝子病”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之后,周围许多地区人们都躲进简易防震棚里居住。有一天有人报告,一家三口病倒3-4天了。他们几乎同时发病,突然畏寒发热,全身滚烫,体温达39℃-40℃,发热时还伴有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有的还鼻出血。医疗队医生赶到检查病人,体温都在38.5℃以上,面色潮红如醉汉,颈部、胸部皮肤也发红;还发现有出血斑点。一量血压都偏低,几乎进入休克状态。医护人员赶紧组织抢救,并搜集血尿标本及窝棚环境饮食检查,在他们的食品中找到了不少鼠粪。最后确定为“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并经鼠类传播的传染病。近年,我国每年报告发病1-2万例,死亡200-300人。这种病毒就寄宿在野鼠、田鼠或家鼠体内,老鼠就是宿主和传染源。鼠体内的病毒可随鼠尿、粪和唾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和食物,这些食物被人食入,或吸入带毒尘埃或通过伤口侵入;另外,鼠身上寄生的螨虫叮咬了人,也会导致感染。地震、水灾之后,野鼠巢穴食物被毁,便向人群靠近,与灾民争夺食物,同时留下带病毒的粪尿等。故出血热得以传播蔓延。

如何识别出血热

识别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根据其临床表现:高热伴三痛、三红、出血、休克、肾功衰竭等,因此,诊断并不难。

高热――为首发症状,起病急。畏寒后体温升至39度以上,上下波动3-7天,病人嗜睡、烦躁、谵语、神志恍惚,呈重危病容。

三痛――病人自述剧烈头痛,眼眶痛和腰痛,有时也会全身痛。

三红――因皮肤粘膜充血,致颜面、结膜、颈胸皮肤潮红,似醉酒面容,或称“醉汉貌”。

出血――咽颊、软颚、结膜以及腋下胸背皮肤常见点片状出血斑,时有鼻衄或肠道出血,故得“出血热”其名。

休克――病人可在高热2-3天内或在高热末期。或热退以后,出现血压下降,脉细弱、发绀、肢体厥冷,如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多器官衰竭。

肾功衰竭――先表现少尿,正常人每天排尿1500毫升左右,出血热肾损害时,24小时尿量少于500毫升,甚至只有几十毫升。体内有毒物质不能经尿排除,便会出现尿毒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人可于此期死亡,经抢救可通过多尿期逐渐恢复。

如何预防出血热

(1)灾后治理污染 特别要注意防灾帐篷或简易住房防鼠偷食污染。食物要保存好,防鼠啃及其排泄物污染,食用前要严格清洗处理。

上一篇: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下一篇: 水环境治理建议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