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1 14:3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药文化背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232-0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Redesig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 A Case of Hainan Li Brocade Pattern
ZHOU Yu-ping1, LI Yi2, LIN Ming1, LUO Zhi-gang1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2.College of Fine Art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ve forward constantly. Digital technology is also in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A digital world is quietly go into our cultural life,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world.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gital, to preserve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more attention.Through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o digitize Li brocade pattern and li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Hainan Li brocade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on tradi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t the information age.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bout the study of Li brocade pattern and the research of digital technology.
Key words: digitization;the traditional culture;Li brocade pattern
1 引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度便捷和快速传播,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普遍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必备条件,一切都建立在电子信息应用的基础上。现代化行业生产也逐渐的在依赖数字科技的高度便捷而运营,从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传统模式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传统手工艺生成方式随着新兴技术生产方式的崛起在不断受到挑战。海南黎锦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其精美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然而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走出我们的视野,传统的黎锦技艺正在濒临灭绝,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情况。
如今传统行业的竞争力在不断的削减。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正视传统行业的现状,寻求新的出路,使传统行业和民族文化得以延伸并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为此,我们应该引入或创造出适合传统手工艺技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技术,依托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技术,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传统文化的潜在危机
在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中,我们面临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变化的冲击,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正在改变,这使得我们容易淡化或慢慢遗忘我们的祖先所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技艺,特别是传统的手工技艺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的后辈子孙正在面临着对这些传统文化的遗忘。因为现代化的生活文化语境在发生改变,传统的、真实可触摸的物质世界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之间的界线慢慢变得越来越模糊。垃圾文化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文化的低幼和难以分辨事物的好坏,人类的发展总是伴随文化的不断演变和沉淀。
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地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时间概念变得狭小和缩短,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的生存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冲击,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更加迫切的要求我们去保护和继承本土的传统文化。从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来看,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中记述了在2003年对黎族居住区的考察中只有10%左右的妇女继承了黎锦一部分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如今,真正全面懂得黎锦纺织技艺和黎锦图案设计的人则是寥寥无几。黎族的民族陶制工艺基本失传。除此之外,只有少量的长者才了解黎族织锦的传统工艺和织锦纹样的含义。显然传统的黎锦工艺在慢慢地淡出黎族人民的生活。黎族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快速缺失的一小部分,中国华夏民族传承下来几千年来的文化,在全球融合的大环境里怎样才能保存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反省的。
日本关于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纵观历史,自汉唐以来民族大融合,民族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发达的文化水平迅速波及周边国家,使得古代日本向古代中国学习汉唐文化并且继承和演变了我们的文字、书法、建筑、茶道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汉唐辉煌的文化在中国没有发展下来,但在今天的日本却还可以一窥汉唐时的辉煌,日本国内的传统建筑、书法、茶道、等都保护和传承的非常完好。这不得不值得我们去深刻地反思。
3 黎锦
黎锦即是黎族织锦,据《广东通志》记载“黎锦出琼州,以吴绩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丝线,成人物、花鸟、诗字,浓丽灿烂,可以为袁褥嶂幕,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海南棉纺织技术就通过调征的方式输入宫廷,多自宋朝以来就远销内陆,黎锦的技艺精湛、工序复杂、颜色鲜艳、图案新颖、做工精良、品种繁多。且与蜀锦、苏锦齐名。
3.1黎锦图案简述
黎锦图案指织绣在黎锦上的图案,黎锦图案作为黎族历史的见证和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黎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黎锦是海南黎族妇女手工织绣的一种传统工艺锦布,因其图案精美并记录了黎族人民历史生活和审美的演变而广受关注。据《中国黎族》书中统计,黎锦纹样共有。目前常见并能解读的也只有几十种了。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历史超过3000年,被称为黎族的“甲骨文”,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由于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所以黎锦图案无疑是本民族文化主要的记载形式之一。黎锦图案的传承,都是通过母女相传、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的,这种以人为载体的传承特点是艺随人走,而且在口头传承过程中会出现记忆偏差。致使目前许多黎锦包括黎锦图案都出现了失传状况。现在有了很多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手段可以将这种失传程度降低,如:利用计算机将黎锦图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不失为拯救濒临失传的黎锦技艺的最好办法,也是记录黎锦图案的最佳的选择手段。
黎锦图案纹样主要分为人形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自然现象、汉字符号等几大类。黎族按照语言服饰、习俗、地理位置的不同把黎族分为五大方言区即哈、杞、润、赛、和美孚方言区。各方言区的黎锦图案都有其特色,可根据黎锦图案的异同来区分各个方言区。黎族纹样主要用来装饰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品。如:筒裙、龙被、头巾、腰带、挂包等。
3.2黎锦图案的特点
黎锦图案中人物纹样运用的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母子纹、大力神纹、生产和生活场景图等纹样,其形态抽象、简洁、夸张;动物纹也是黎族人民较擅长用的纹样之一,多为鱼纹、蟹纹、鹿纹、鸟纹、牛羊纹、猫狗纹、龙纹等多种纹样,动物纹常表达黎族人民对生殖的崇拜,寓意多子多福。表现手法也是利用几何形式勾勒出动物的抽象形态其造型语言简洁生动。植物纹通常多为族系标志元素,植物纹一般与动物纹、人纹搭配使用,如:竹叶纹、滕子纹、棉花纹等。几何纹样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种纹样,是通过直线、方形、平行线、三角形、菱形、波浪线、锯齿线等组合构成连续的纹饰,利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的方式重复排列。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类纹样之一,它的构成形式感非常强,语言抽象简洁,符合当下设计语言的特点。汉字图案主要是受汉文化影响,主要将福、寿、喜、等吉祥文字用到黎锦图案中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其中有一些较为古老的经典图案其中包括:渔猎农耕图、祭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这些图案都是记录黎族人们农耕、祭司、丰收、婚嫁等一些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黎锦图案颜色主要以红、黄、棕、绿、黑为主要色彩,主要是利用动血、植物汁等经过加工制作而印染成的。在黎族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象征含义,黑色代表吉祥、永久、庄重、驱邪逐妖之意。红色代表人的尊严、权贵,可以赶走恶魔,谓之仙人之色。黎族人民认为最美就是金黄色,是龙的象征,象征着男性的健美和刚强的性格也有富有之意。绿色象征人的生命,黎族人民大多居于山区,他们认为绿色是生命之色。妇女多在袖口绣两道白色的线,白色代表女性的纯洁,吉祥如意。
黎锦图案经历了千年文化的沉淀其独特的纹饰在织锦文化艺术中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黎族织锦技艺精湛,自商州以来黎族织锦作为朝贡品。例如“龙被”和“广幅布”都是当年朝供的物品。黄道婆当年在海南崖州(现三亚)学习黎族的纺织技艺,后来也被广为流传到全国。对全国的纺织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南是吉贝(棉花)的原产地,它属热带气候盛产这种棉葵科野生植物。海南黎族棉花的栽培和棉纺技术当时在宋朝时期已经深入全国各地。纺织技术发是海南黎族人类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不管是从黎族织锦的纹样还是其工艺都有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4 黎锦图案的数字化处理
对黎锦图案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及再设计,既要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加以创新再设计。中心思想是要保留黎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黎锦传统图案,对其进行分割、裁剪、边缘化处理,结合PhotoShop技术提取图案中的纹样主元素,对于图案主元素的生成采用图像抠图技术、颜色拾取、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图案特征进行提取,之后加以平滑处理。下图为设计前黎锦图案原始纹样(图1)与数字化处理后新黎锦图案元素图组图(图2)。再使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对得出的图案元素加以处理,可提取出图案基因,图3为得出的四个黎锦图案基因。
4.1黎锦图案的再设计分析
黎锦图案多以抽象几何为主,由于受到经纬线编织方法制约使得黎锦图案纹样的结构都是以直线、平行线、方形、菱形、折线组成,大多由简单机械的几何图形为主。其图案语言形式简洁明了是黎族妇女对大自然形态的高度总结和概括。黎族织锦图案大多以平视构图法画面只变现一个主体没有固定的焦点,有一些重复纹样会利用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方式来表现。黎锦图案的夸张变形,是对自然物态有秩序、有目的的概括和变形,使得其变化的形象更具现代化形式美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从整个黎锦纹样来看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其设计以夸张变形和强烈的形式美感为其主要特征,这种简练、几何的造型语言恰好符合了设计的抽象化原理,传统与现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简单几何造型语言能更好地让我们来运用黎锦图案语言来创作。我们可以通过再现、再构、再造等方式来打散重组来组成新的图形语言。把再设计的图形加以利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不仅保护继承了传统文化而且使作品更具文化内涵。有民族情感的作品更容易让人们感受到民族认同感。
4.2黎锦图案色彩的再设计分析
黎锦色彩搭配和使用非常讲究,虽然黎族在长期的发展中文化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但黎族人民还是有自己的色彩观。黎锦主要以红、黄、棕、绿、黑主要。但在其搭配上还有其本民族的特色,黎族人民有其理解的色彩特征,他们创造出的色彩艳丽的黎锦图案、黎族龙被早以闻名遐迩。黎族织锦大多以黑色或棕色做底色,黎锦在色彩上注重搭配补色关系的对比,同时又注重同类色和邻近色的使用。图案用青、红、黄、白、绿等颜色相匹配,使黑色和白色产生明暗的对比、红色和绿色产生互补色的对比,在色彩的调上,以红色和黑色等纯度相接近的色彩进行搭配,使其色彩产生明度、纯度的基础上,又有强烈的补色对比,所以黎锦图案的色彩给人鲜明跳跃的色彩互补色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黎锦的色彩语言鲜明只要加以提取利用,其色彩语言容易使其形成一种特定的风格。
黎族织锦经历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才得以形成,体现了黎族妇女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把具象的物态抽象成简洁的几何语言来表达不仅体现黎族妇女的智慧而且也体现了黎锦图案可被挖掘的巨大潜力。保护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做出扬弃,黎锦图案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只要我们加以利用把海南本土的黎族图形语言加工再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让传统文化焕然一新,给予黎锦一个新的生命。黎锦图案不仅是民族传统艺术,它承载的是黎族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和发展,是黎族人民历经艰辛难得的宝贵财富,是黎族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族艺术植根于人民的生活,它淳朴又现代的造型语言符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为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带来了新技术、新手段。但同时传统文化若不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来拯救民族文化,那么很多古老黎锦文化也将面临灭绝的危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让逐渐面临消失的黎锦技艺再度辉煌起来。数字化、信息化的生活方式与原生态的生活也在慢慢交融,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正在相辅相成,双收并进。2009年黎锦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前对黎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成为了民族文化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黎锦图案的研究与数字化研究变得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 林茜.黎锦图案分类比较[J].大众文艺,2011(21):210-212.
[2] 王学萍.中国黎族[M].民族出版社,2004.3.
[3] 罗文雄.解读黎族织锦图案艺术特点与风格[J].琼州学院学报,2010(6):16-17.
论文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构建
一、文化、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
文化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们共同拥有的思想和标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如个人如何表达自己感情及思维方式、如何交往、如何解决问题等都与文化相关并随之改变。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无线电波一样,它承载信息,尽管无形但无处不在。正如大多数常听收音机的人却难以描述无线电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的一样,人们难以描述文化,尽管文化是构成人们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文化的无限性很明显,同时也很微妙、难以理解。人类特定的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在这无形、难以捉摸的文化中逐步形成的。但如果把收音机调到正确的频率,它便能传达强大的信息。因此很有必要构建准确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者对其所习得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要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这些母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具备跨文化意识。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英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讲授英语知识时,只教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也就是必须掌握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何时何地该用何种语体、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构建。R. Lado认为:“在倡导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
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进行文化比较,构建跨文化意识,这是由医学英语的特点决定的。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占极高比率,其语源差不多全部来自希腊语和罗马语,其次是来自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其本身所含的文化信息量就多,加之中医传统文化本身难以理解和学习,中西医药文化差异极大,因此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各种技能的集合体。构建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效率。
二、了解中西医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际误会
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医是其瑰宝之一,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医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我国政府曾经提出了团结中西医、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和措施。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源自中西医文化。不懂得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西医学。因此,医学英语教师要比较中西医学,让学生在中西医学对比中体会中医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硕果,在对比和构建中继承中医文化,同时也接受西医文化的精髓。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文化大熔炉,它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以“WASP”为主流的文化到“大熔炉”文化再到“多元大拼盘”文化的演变过程,其医药文化也是世界诸多民族医药文化的综合。在美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医治疾病的模式,病人和医生之间文化的脱离往往会造成少数民族中不成比例的疾病和死亡。美国白人常对少数民族文化持偏见态度,例如,黑人患心脏充血或肺炎时,接受治疗的待遇比白人差;黑人或西班牙人很难得到肾透析或肾移植。目前,美国的医院、医疗机构、政府健康组织,特别是医药和护理学校都在招募不同种族的人,以更好地训练他们治疗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病人,摆脱文化偏见。
因此,在吸收西方优秀医药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些医药文化的背景,消除与国外医务人员或病人交际时的跨文化障碍,消除文化偏见和民族歧视,让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误会消灭于未然之时。
本
三、医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1.词汇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没有词汇则什么都无法表达。词汇的差异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不同特点。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曾这样描述:每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内涵丰富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比喻和联想、典故、委婉语、禁忌语中。
医学英语词汇通常有七种构词方式:词缀、合成、词类转换、混成、逆构法、剪切、首字母缩写。根据词源,医学英语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本土词汇和外来词汇。本土词汇来源于古英语,外来词汇来源于其他语种。而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是来自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外来词汇。因此教医学生学习这些医学英语词汇时,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这些词汇不同的文化背景来源,这样学生既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又能了解国外文化,避免词汇记忆时的单调、枯燥、乏味感。
如cold一词,先说明其症状类似于“寒冷”,来源于古英语,有两种词形,即盎格鲁方言的cald和西撒克逊方言的ceald。1537年引入其“感冒、低温”之意。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大量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词汇被引入到英语中来,医学英语词汇也同样受到希腊语的冲击。
又如anorexia一词,它是1598年引入英语的希腊词汇,由前缀an-(意为“没有”)和词根orexis(意为“口味”、“食欲”)构成,因此原词意为“缺乏食欲”。1873年,英国著名医生William Whitney Gull创造了Anorexia nervosa一词,意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多发生在青少年女子中的心理失常,其特征为非正常地害怕身体发胖,体形不佳,连续性厌食和体重锐减,通常伴有自发性呕吐,经闭和其他生理变化。
再如来自拉丁语的医学英语词汇,最早受其影响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日益扩大,罗马人把其语言也带到整个帝国的其他地区。英格兰被征服者威廉领导的诺曼人征服以后,受拉丁语影响更大,因为诺曼人的语言就来自拉丁语。如abscess一词来源于1543年拉丁语abscessus,字面意思为“离开”,由前缀ab-(意为“离开”)和词根cedere(意为“走”)构成。意为“瘘管,即由于受伤、疾病或先天性变形引起的把脓肿、腔洞或空器官同身体或其他空器官连接起来的病变的通道。”
医学英语教师通过诸如上述词汇教学,医学生便能了解医学词汇中不同的词源,从而熟悉词源背后不同国家的医药文化。 转贴于
2.文化背景知识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文化背景知识指的是与具体某一语言材料有关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文教、科技等背景知识。医学英语教师在处理语言材料前,应适当介绍与材料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建构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
中医学是一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学中现代科学术语虽不多见,却有大量的中国文化哲学术语。如果教师不从传统文化背景上去讲解,只从定义出发是不行的,况且,教科书、工具书上的定义都有可斟酌之处。因此,只有从这些术语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着手,才能真正把握中医术语的内涵和本质。以“阴阳”(yinyang)为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中医学则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黄帝内经》开篇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不仅是中医药整个文化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总原则,而且是中医药学在养生方面的总原则。
西医学有很多新的现代科学术语,人们常能通过一些西方地名、人名等了解西方医药文化背景。例如,川崎氏病(Kawasaki’s disease)最早在日本发现,现在仍然发病频率最高。在美国,川崎氏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每年有4000多名儿童发此病,80%的患者年龄小于5岁;波动热(Brucellosis)或马耳他热是病人患的一种细菌感染疾病,由布鲁杆菌引起,通过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而传染,症状是发烧、虚弱、头痛,也称布鲁氏菌病或地中海热;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亦称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tosis)或霍奇金肉瘤(Hodgkin’s sarcoma),根据恶性度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分类不断在变动,本病是一种以淋巴结系统的肿胀为特征的重症疾病。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
(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
(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
(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
(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二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三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四是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五是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而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
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理论的整理、加工,继承发扬,形成疾病诊疗的理论支撑;少数民族群体疾病表达谱的建立,利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技术,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和深度。例如;对民族药材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以及种植加工、特性鉴别、质量标准等系列专项研究;对新开发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毒理进行规范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进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剂型研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实验研究等等,为民族医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改变过去经验性的标准和手工作坊式的药品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民族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学科的飞跃。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作者:王海颖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大系统,那么中医学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把中医学放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学习和研究,才能深刻领会和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母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全方位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1]。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应着重于单纯中医、中药的传播。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留学期间基本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模式,能运用中医的理论方法治病救人,这样中医的临床疗效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与西医之间无论是在基本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是中医思维特征发生的基因和灵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者是业界行内的共识。中医思维学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重关系”、“重整体”、“重直觉”、“重形象”、“重实用”、“重传统”、“尚辩证”等特征,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思维方式,明显有别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重实体”、“重局部”、“重理性”、“重抽象”、“重逻辑”等特征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东西方思维的特征各有侧重,互有区别,当然也不是水火不相容。而中医学本身就是一个理法方药具备的完整体系,因此在授课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临床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与临床案例,并结合教学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针对中药的名医案例简单分析,既能体现中医治病疗效,也便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增强学好中医治病救人的信心。在建立留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同时,适度保护其数理逻辑思维,让留学生具备两套思维能力,这也是中西医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并存于世界范围所要求的[2-4]。
重视文献原文沿着历史的足迹,透过斑驳厚重的史料,拜读先人们用智慧和心血铸就的不朽之作,虽偶有缪误但瑕不掩瑜,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就在那一部部的经典著作里。读经典就是要培养一种鉴别优劣、甄别选择的眼光和能力。当然经典也非字字珠玑,在阅读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具有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医的能力和对古典医籍研究的能力。在教学中经常精选精彩经典片段,带领学生一字一句地咀嚼原汁原味的原文,学习先辈对药物的理解,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中医药文化的家珍和真传。当前提倡读经典,不应理解为单纯的读书活动,而是思路的调整、视野的开拓、中医文化的感悟[5]。引导中医大学生关注学习经典,不仅是学习一病一方的治疗,更重要的在于体悟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体悟中医的概念、范畴、内涵,学习、熟悉、再现经典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医思维水平。改进教学方法“量体裁衣”的教学方式,增加兴趣,加强交流以《中药学》为例,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以前,没有系统看过中药的植物形态和饮片。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来源于动植物及药材的图片,图文并茂,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学生在感性认识中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视觉记忆,来学习抽象的功效应用。我们可通过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及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间接达到点名的效果。不仅使得留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时时感到压力,上课注意力集中,下课及时复习,还能够使课堂纪律显著好转。通过提问也能使教师熟悉并记住部分学生的名字,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针对留学生时刻打断授课老师讲课的问题,建议在理论课教学上课前先和同学沟通好。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考虑到中医药留学生地域和语言的差异,我们在教育的初期采取“量体裁衣”的教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为更好的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复杂的医学理论知识较浅显易懂地表现出来。教学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安排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留学生时间观念较差,经常迟到,尤其是上午1、2节课。上课时也比较自由散漫。有些学生学习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常常会当场直接提问,打断老师讲课,使得教学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对于中医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如渗湿、化湿、燥湿、祛风湿等术语的区别非常迷惑,这和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各国的文字特点有关。在《中药学》教学中,每2周给学生安排一次答疑,让学生把这2周所学的中药进行全面复习,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和病例,认真挑选若干临床模拟病例作为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再围绕病例提出问题,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中药的应用;随着问题的解决,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还可以配合让学生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我校博物馆设有专门的中药标本馆,校园专门设置一处“百草园”,可供学生参观一百多种植物类药材。我国的中医学教育已经有了深厚的沃土,教育的国际化也给我们发展医学类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好的机会和条件,促进了国内外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文化融合,才能将留学生教育发展提高到更深的层次。中医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兼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它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更要重视中医文化,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既可以了解中医特色文化,也可以不断挖掘古老的东方文明;同时,他们的融入也将自己国家的特色文化呈现给中国,使具有多元文化的中国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外国留学生在回国后,将在中国学习到的中医知识广泛地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中医的独特疗效与魅力对更多的外国人产生影响,也会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营销实践的迅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情况愈发复杂,营销难度也日益加大,当企业面对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顾客的忠诚度越来越低等问题时,文化营销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能够从整体、全局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是重要的新型营销策略,是对营销理论的不断深入与创新。
一、文化营销的基本内涵
文化营销是在传统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营销理念,与传统营销理念相比,更注重人文内涵,顺应和创造目标市场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整个营销过程传递给消费者,通过文化力进行营销,不仅能够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也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客户满意,进而提高顾客忠诚度,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文化营销在物化营销的基础上,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其在精神上的深层需求,给消费者以文化上的享受,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营销渗透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表现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文化,为产品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品牌中蕴含着的文化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也能够使产品区别于其他同质产品,使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也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联系起来,在两者之间形成认同感,有利于产生良性互动,对产品价值的理解达成共识,使产品交易上升到文化价值理念融合的高度,有利于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和优势
1.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必要性
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底蕴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国粹。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中医药企业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还有《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了发展中医药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医药迈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这样的机遇,中医药企业应该立足自身,整理和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发挥优势,开展文化营销,让消费者感知并且认同凝聚在产品和品牌中的中医药文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面对市场上西药、生物药的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中药的信任度降低等情况,中医药企业也需要大力开展文化营销,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医药企业运用文化营销的优势
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策略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度较高。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中医药产品在治疗方面的整体观,其独特的疗法使中医药产品毒副作用低,在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医的养生文化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并推崇。其次,许多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在文化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例如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在长期的营销活动中在产品和品牌中不断渗透着文化,使企业的文化感召力深入人心,在营销团队、渠道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有力的支撑企业进行文化营销。
三、文化营销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功案例―东阿阿胶
山东东阿阿胶成功的开展文化营销已经从一个固定资产几万元的小作坊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阿胶及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以文化为利器从传统企业转变成文化型企业,向中华气血滋补国宝级企业迈进。东阿阿胶挖掘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了解阿胶的历史,申请并获得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阿胶属于滋补保健品,顺应当前消费者所追求的健康理念,符合国家倡导的“治未病”,通过赋予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唤醒消费者对中医药的认知,弘扬中医药文化,进而提升东阿阿胶的品牌影响力。在品牌建设方面,东阿阿胶也植入文化战略,聘请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组成团队,搜集古代经典和民间验方,形成阿胶学术文化、美容文化和滋补文化三大体系,对品牌的文化内涵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东阿阿胶的主要标识中也运用了文化因素,红色的图形体现了浓重的东方色彩,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并认可。在企业文化营销方面,东阿阿胶倡导“厚道”文化体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并通过兴建中国阿胶博物馆,举办阿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大力传承并创新中医药文化,增进消费者对阿胶的了解,带动阿胶行业健康发展并真正实现文化价值的引领。
四、开展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企业在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时,首先应该注意核心价值的提炼要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的文化诉求点,核心价值的提炼是整个文化营销的核心,只有顺应目标客户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与消费者达成共识并形成良性互动。东阿阿胶正是深入挖掘了阿胶的历史文化背景,契合了消费者对养生、保健的心理诉求,将阿胶与中医药文化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还应该注意要用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对待文化营销,不应该只顾其中的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导致文化营销片面化、不充分。中医药企业往往只注重产品的文化营销,而对品牌和整个企业的文化营销做得不到位,收效甚微。中医药企业开展文化营销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唤醒消费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战略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王志亮.新形势下中医药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6.
[2]徐水元.阿胶“少帅”的“文化经”[J].经理日报,2008,9.
[3]罗争玉.营销文化和文化营销[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和地位
1.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药经验(或医学)。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通常所称的民族医药则是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藏、蒙、维吾尔、傣、壮、苗、瑶、彝、侗、土家、回回、朝鲜族医药等等。这些以不同民族名称命名的传统医药学知识,或自成体系,或以专科特长而闻名,在现代西医学传人之前,为各民族应对地方性疾病和常见创伤等,发挥过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民族医”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民族医学”、“民族医药”则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见于专业的或政府的各种文件资料中。
事实上,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的用词一样。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本文所述的民族医药为后者。我们不赞成以“中医学”的概念总括56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就现代民族医药的概念而言,它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和医学创造的集合,显然不能包括在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范畴之内。民族医药并非是中医药中的一个分支、一种附属品,而是与中医药处于并行平等的地位。
因此,从学科角度而言,中医学与少数民族医学应当是姊妹学科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民族医药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民族医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列在中医之下,这就造成中医药对民族医药的长兄代父现象。
2.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地位
2003年l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附则”中申明:“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应当有如下含义:
第一,民族医药享受与中医药同等的待遇。民族医药在理论体系、历史传统和诊疗方法等方面不同于中医药,但是民族医药和中医药同属于中华医药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族医药学有它独立的医学地位。民族医药并不从属于中医中药,在民族医药条例尚未制定或不另行制定的情况下,民族医药的管理是参照中医药管理条例执行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显然不能包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独特性
尽管民族医学在概念上已体现了与中医学的明显区别,国家在政策上也赋予其与中医学平行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少数民族医学发展比较滞后,缺乏统一、平衡发展的大格局,以至于不少人仍把其归于中医学的范畴。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汉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主流是儒、道两家。中医把“调节平衡”、“扶正祛邪”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及道家“万物负阴抱阳以为和”思想的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文化土壤则不同于中医学,它是55个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集合,因此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汉民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史和独特的地域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必然具有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
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2)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3)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4)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5)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
相对于中医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在理论体系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它是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当地的自然药物为资源,采用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行医方式,以本民族为服务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例如,藏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吸收了藏医学理论和印度医学以阴阳五源说为基础的赫依、西拉、巴干达的三根理论及七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维吾尔医学以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气质论为其理论基础,是以维吾尔族人民自身的医学经验并吸收了阿拉伯医学、中医学等理论形成的民族医学;傣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四塔”(风、火、水、土)和“五蕴”(色、识、受、想、行)学说;壮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阴阳为本、天地人散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三道(气道、谷道、水道)、两路(龙路、水路)和巧坞主神理论;苗医学的理论是纲、经、诊、疾,即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慢经、快经)、三十六诊、七十二疾。
3.医疗技法和用药特色
人们往往以神秘、猎奇的眼光探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其实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无外乎也是各族人民在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对某些疑难病症有着突出的疗效。例如,藏医学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医治的病种大多是青藏高原的常见病、多发病,用的药物也多是青藏高原所产的植物、动物等。由于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脑血管病、风湿病,蒙医药对骨折、脑震荡、再生障碍性贫血,维医药对哮喘、白癜风,瑶医药对肿瘤、红斑狼疮都有很好的疗效。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医疗技法上也独具特色,如藏医学的尿诊、灌肠疗法、艾灸疗法,蒙医学的拔罐穿刺法、外伤和正骨疗法、震脑术,壮医学的目诊、耳诊、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罐疗法等等。另外,各民族医学在诊疗的同时,多注重药物疗法和精神疗法的协同作用,在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诸如冥想、催眠、巫祝、引导意向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必要性
1.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现代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困境
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状况始终不及发达地区,甚至差距越来越大。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于2005年2~11月,先后4次组织研究人员分赴各地进行民族医学的相关调研,调查覆盖了江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状况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缺医少药、医疗设施简陋、医学人才队伍规模过小等问题,严重阻碍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和其他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真正摆脱了缺医少药困境的人群所占比重较小。至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教育水平低、缺医少药等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就医难的主要原因有:医疗设施不健全;边远贫困山区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受经济条件限制,负担不起药费及治疗费。
(2)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据美国商务部(USDepartmentofCommerce)报告,占全世界22%人口的中国,医疗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数的约2%,或者说,每千人大概只有2.4张病床。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知道,中国医疗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为严重的是,医疗资源分配和分布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3)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的信赖和偏爱。一方面,现代医药服务可望而不可即,即便能够享受得到,往往也是代价高昂而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医学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民族文化、习俗影响较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用药简单、看病便宜、对地区多发病和常见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等事实耳闻目睹,因此倚重民族医药、偏爱民族传统医药也就顺乎情理了。
2.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1)民族医药在近代丢失太多,继承不足,适应现代社会的科研起步较迟、起点低。(2)民族医药制药企业起步晚,人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其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十分薄弱。(3)民族医药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成药产品质量控制不完善。(4)国外众多的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完善的专利申请策略,已开始仿制与精加工我国的民族传统成药,并进一步研发新药,从而对我国民族医药构成了威胁。(5)民族医药一直局限在各自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有的用药经验仅以口耳相传,其发展和推广受到制约。目前,兼通现代医药、民族医药和语言文字的人才奇缺,各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译释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民族特色药物的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理论、应用、技术方法的创新尚处于空白,现代药品管理的各种规范很不完善,这些都与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相去甚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健康发展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
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基本对策
1.高等教育要为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培养高级人才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成立了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育模式。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师多数为本科毕业生,缺乏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未形成人事管理一体化的机制,教师脱离临床,除老教授外,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临床锻炼的机会和临床实践的经验,医、教分家现象突出;缺乏专门用于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师培训的教材;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基本没有实验课程;重专业教材而忽视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术思维局限,适应社会能力不强。此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还缺乏相应的行业协会,缺乏从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缺乏相关的职业考试制度;缺乏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社会认同程度不够。这样老套的教育模式不可能造就出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未来。
21世纪是比拼高科技人才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能否迎头赶上,根本取决于高科技人才的补给,其中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新型、成熟、适应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模式中的优点,开发国内传统医学教育的合理成分,构建适合2l世纪长久发展、合理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2)总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3)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构建系统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高等教育模式。
2.另辟蹊径,不能走“中医西化”导致资源枯竭的科研之路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科研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对民族医药体系所包含的丰富科学内涵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自古以来在个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由发展,各立学说,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逻辑性、科学性不强,难以适应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使得民族医药创新后劲不足。
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必须在保持其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特色的同时,加强专业研发工作。加强专业研发工作的前提是使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即坚信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坚持用其特有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和科研;发挥优势,即发扬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现代医学难以克服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不同民族的医药学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遗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问题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医药问题,而应当结合特定的民族文化视角,综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进行考查。既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医疗技法的搜集整理,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族医药文化,又要重视医药的实际开发研制。民族医药科研的关键是“创新”,尽快开展寻找和使用珍稀濒危药材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匮乏乃至枯竭的不利态势,加快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应不断开发民族医药的新药产品,使民族医药的品种更多,档次更高。另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应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格局,各科研机构既有合作又有明确的分工,以避免研究的重复性。
3.应用及产业化
以往的少数民族传统药品生产环节较薄弱,其产业处于自产自销、自制自用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没有现代化生产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疗效的不断肯定、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自199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新藏药就有80多种,其中12个品种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蒙药现已开发利用120多种,年产1.5万公斤,产值达575万元。目前开发利用的维药达140多种,自1993年以来,有17种维药通过新药评审,深得各界群众的赞誉。西藏、青海、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陆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民族药生产企业,完全改变了小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和药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至1998年,贵州省有民族药品生产企业70多家,产值达到7.8亿,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西藏自治区至1999年,民族药品生产企业已达22家,产值3亿,现已有70%以上的县建立了藏药厂或藏药制剂室,藏药占全区医疗用药的比例为70%以上。
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对中医文化难以理解。根据从事留学生教学工作的授课教师反映,来自东南亚如新加坡的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理解情况尚可,而来自非洲、欧美的留学生则完全是不知所云。同时,相关问卷调查显示,85%的留学生在通过汉语语言关后,面临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仍然苦不堪言,对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难以领悟精髓。究其原因,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例如,给留学生授课时如果未讲清一些理论来源的历史背景,留学生就会感到很迷惑。如气的概念,留学生对气究竟是什么东西总感到不理解,若讲清气的概念源于古人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归纳总结,他们的理解状况就能好一些。因此,对于中医药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中医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中医文化内涵,是留学生解读中医药学的有效途径,是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必要前提。要学好中医药就必须夯实文化基础。
1.2留学生中医思维缺失,临床实践技能不扎实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西医理论大多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结果,强调精密的数据,而中医理论更注重宏观整体的把握,具有重神轻形、重合轻分、重悟轻测等特征,集中表现为直观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直觉体悟。留学生长期处于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习惯逻辑思维模式,擅长精确描绘和严密推理,对于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整体把握缺乏想象的空间。因此,知识结构的反差和思维模式的冲突在留学生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中难免发生碰撞,导致留学生中医理解上的偏差,临床实践技能功底不扎实。
1.3中医文化底蕴匮乏,留学生职业认同感下降
国外对中医的接受程度不同,受多元价值体系的冲击,以及中医药社会职位供需短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2008至2011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留学生中,有37%的留学生毕业归国后放弃从医。另外,少数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就由于兴趣丧失、学业困扰、职业定位转变、中医认同感下降、环境不适应等多方面因素而主动退学。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复杂,但不排除留学生中医文化底蕴的因素。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哲学等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共同孕育了中医文化,它是集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但对于留学生来讲,面对古老而陌生的语言、知识、文化、思维模式等,他们常常陷入迷茫。面对同一事物或病症,中医理论和他们常识性的西医认识相互碰撞,不免令留学生质疑中医的科学性,而怀疑的心理会使留学生失去对中医的兴趣,思想的不稳固又使其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下降。
二、中医文化教育是中医药留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石
中医文化教育涵盖了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孕育着一代代传承型和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中医文化教育是中医药留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土壤,是中医药对外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2.1通过熟读经典理解中医文化,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自古至今,历代中医名家无不熟读经典。所谓中医经典,是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被历代中医学家所公认的、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古典医著。《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学好中医学的必读书目。经典理论是中医之本,是中医传统文化之根。因此开展中医经典的诵读对留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确立“以文化解读中医,用中医诠释文化”的教学理念,培养留学生“中医经典—中医文化—中医药理论—中医思维”循序渐进的渗透理解学习能力,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设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型教学,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中医经典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每天定时诵读经典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座谈交流、配合日常临床实践诊治,让留学生不仅逐渐熟读掌握经典,更懂得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2通过解读文化领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结合留学生导师制培养中医思维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仁术作为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理想和价值准则,提倡“以人文本,以人为贵,将人类生命的价值视为至高无上”的基本准则。“医乃仁术”是中医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浸润下,集浓厚的伦理特征和道德标准为一体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中医文化集古代中国百家之长,将阴阳五行、天文地理、音律星象、人文情理等巧妙地融会贯通。因此,通过开设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家讲坛,可以拓宽留学生文化视野,通过领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史人文环境,更能理解中医的概念范畴,达到感悟中医精髓的目的。与此同时,实施留学生导师制,切合学生特点定期进行辅导座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思维、医德医术、中医文化解读、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一对一辅导,以提升留学生对中医药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增进留学生的归属感。
2.3通过校园文化加深中医人文底蕴,巩固留学生专业思想和职业认同感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是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以“勤求博采,厚德济生”为校训,代表学校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更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勤求博采”语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表示学校师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汇通中西,学贯古今,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厚德济生”语出《易·坤卦》,体现了全校师生要宽厚仁爱,品德高尚,以仁术普济苍生,全面服务社会。可见,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核心正是源自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构建了不朽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历史的必然。蕴涵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的校园建筑、校内雕塑、人文景点正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示范和延续,亦是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与此同时,依托中医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创意作品大赛、中医气功、养生操、旅游文化、社会实践、人文素质培养等,在国际化教育中推进了中医文化建设,增进了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浓厚的中医文化渲染,有利于培养和强化留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好,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巩固留学生的专业思想,丰富其中医人文底蕴;有利于促进留学生专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树立“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特色办学理念,提升高校对外教育的知名度。
学科优势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傲慢心理由于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想学习中医药,就需要向中国学习,这便是中医药的学科优势所在。这就造成了中医药高等院校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不愿开展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例如,201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人数463人次,而出国交流人数仅为12人次[6]。这反映了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出国人数比招收的留学生人数要少很多。实际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科背景相融合能产生出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上应保持虚心态度,科学引导学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态度积极的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语言、文化交流障碍中医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教育力度欠缺,导致中医药国际交流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软工具。具体来看,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起步晚,且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和完善;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阻碍了中医药的双语教学;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能够担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中医药双语教学缺乏统一的规范教材[7]。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遭遇瓶颈。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正视双语教学及现状,发现问题,找准策略,完善中医药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快为国家和世界输送高质量的高、精、尖人才。
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不够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更新迟缓导致知识掌握泛化,课程安排很不合理,致使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能完全掌握。目前,学生功课安排较紧,无暇掌握或学习更多其他学科知识,临床急症处理能力较弱,外语、计算机和一些现代科技新知识贫乏,导致中医药类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等。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和知识体系缺乏标准,人才质量评价互通性不强,影响相互间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计划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在中医药辨证思维培养上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8]。
中医药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脱节问题中医药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与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脱节、评价与目标脱节、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脱节、教学方式方法与培养方案脱节的问题[9]。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尽管都罗列出了一些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并没有细化到各门课程和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去。因此,教师在教授某门课程或者从事某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关注的往往是所教内容或者活动内容,而很少关心这些内容如何实现目标。手段与目标的脱节导致了评价与目标的脱节。高校中每个学期的考试是对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但由于缺少目标的引导性和针对性,考试内容与目标关系不大。而且,各门课程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这也违背了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教学方式方法受具体的课程目标、学科性质、教师个性、学生状态等很多因素影响。但由于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研究,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整个培养方案的目标、内容、特点等没有建立清晰的联系。
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注意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成分,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转变教育思想,由“传授”型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型教育理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国家和世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以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与国外高校共建科研平台,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构建国际化培养平台。
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21世纪将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总量的不断增加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要去掉那些陈旧的、重复的、次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及时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有关基础知识,特别是哲学、美学知识。同时,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大学生广泛涉猎,使其不局限于学校所开课程的学习。必须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注意学科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优化中医药院校学生知识结构,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从而建立健全的教学模式,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竞争力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突出,创造能力就越强。要鼓励和支持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研究任务,使他们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人才培养固然需要反映社会的共同要求,但不能因此而抹煞个性。二是在服从与自主的关系上,既要讲服从又要讲自主。人之成才需外塑与内生相结合。三是在信仰与探索的关系上,既要讲信仰又要讲探索。人的信仰来自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及其对追求、探索结果的认定[10]。
重视实践能力,突出应用性培养[11]只有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地解决来自实践的课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同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增强情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加强实践能力,首先要加强对中医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其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制定实施临床教学评价指标,开展教学基地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开展对临床教学基地评审。促进和加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