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1 14:3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模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前言:区域经济合作是推进我国经济模式发展、产业机构合理布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我国的经济背景,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会与挑战。
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有坚实的区域经济合作载体
通过各地区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现代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经济水平飞速提高,另外,区域经济的合作,对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也有所解决,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合理的典型案例。2011年,我国出台了有关山东半岛、浙江、广东以及河北等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规划,实现了我国里海岸线的区域经济全覆盖,至此,我国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体系。各种经济带、经济区的形成,使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实现了最大效率的利用[1]。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行政区域的界限必将会被打破,将实现各个地区经济、人文、政治力量的充分聚拢,为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发展平台。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本不断降低
区域合作的范围是由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决定的,伴随我国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区域政府对区域间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政治、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可以使区域间的交易、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区域合作的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收益不断增加
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合作双方因为利益冲突在区域的经济方面产生差异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但是,在整个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突出,可以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区域内部因经济利益产生的纠纷。因此,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必须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制定一系列的区域合作规则,打破市场壁垒,保证区域内部的资金、人才、产品的正常流通。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在水电、环境等方面实行利益补偿机制,起到调节区域内部利益分配的作用,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成本过高的弊端。另外,各个区域的政府部门要根据地区原有的资源和供需程度,科学合理的选择区域内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实现区域功能的互补。在税收方面,需要政府进一步宏观调整,以推动区域间的整体性发展。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资源有所提升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国对区域市场要进行全新的整合,积极的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去,建立全方位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
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发挥了其重要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自然与人文优势,与俄罗斯和朝鲜地区的贸易合作不断增加,逐步建设了以现代产业、交易物流、旅游观光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在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疆的作用极为重要,作为向西开放的门户,将中国与中亚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云南、广西等西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到东南亚地区,加速了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实现了多方的共同发展。在东南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交流、发展也日益巩固[2]。
通过国家和政府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我国与国外的区域合作也不断增加,有利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水平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
首先,从主体上分,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第二,从合作结构看,分为产权型合作、松散型合作和联盟型合作三种发展模式;第三,从合作的空间结构上分,主要包括圈层合作和轴带合作两种模式;最后,从服务的核心内容上看,主要分为贸易型合作和品牌服务型合作;第四,在合作双方的关系上看,发展模式主要有:优势互补型合作、产品互补型合作和资源互补型合作。综合所有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进行如下划分:综合性行业合作模式、单一性行业合作模式、多元化全面合作模式[3]。
三、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
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不平衡的市场发展状况导致区域间的经济矛盾日益突出。
(二)政府影响力过强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有一定的强制力,导致区域合作的方式与内容难以拓展。政府在区域建设过程中,过多的考虑眼前利益,为了完成硬性指标,只是一味的追求政绩,区域间的市场流动出现严重停滞,致使区域间对市场进行割据,对资源强行占有的现象不断出现,失去了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原本目的与意义。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不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会导致区域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不了其原有的作用。着眼于当今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协调组织制度迫在眉睫,要开设权利凌驾于区域政府的协调机构,并使其直接与中央政府对话,对区域内的经济状况进行协调处理。
四、针对我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形成不能单单依靠市场的外部建设,更要有完备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市场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混乱无序的情况,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积极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营造出竞争力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一系列的市场规则和产业守则,整顿区域内市场竞争环境,使得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能够发挥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升级,使生产要素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进而推动区域间的合作。想要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产业结构优化,就要发展大型的跨地区企业,提高产业区域内部的经济合作水平,实现区域内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相关产业布局作出合理调整,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三)健全推进机制
首先,建立与完善区域间的合作协调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合
作区域双方的各类经济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减少贸易过程中的摩擦,进一步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4]。第一,建立协调机构,由高层部门及人员进行负责,主要研究并制定能够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效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予以决定性的意见;第二,可由专家学者建设协会机构,对区域内的经济、市场等情况进行分析,为区域合作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第三,企业间的合作会议,区域内部的企业可定期召开相关会议,这样可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对产品的宣传与销售进行探讨,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
其次,为了确保各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要建立有效地评价激励体制,让想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区能够争取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积极性,政府制定评价激励标准,对优秀发展区域或企业进行表彰,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
最后,约束和监督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合法运行的保障。想要保证区域经济合理、合法的规范运行,就要建立严格、全面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针对区域内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者,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帮扶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构建区域在市场的基础上获取经济利益的良性发展格局。政府的职能转变要从微观管理转为宏观操控,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用经济手段替代政治手段,逐渐弱化政府的主导者形象,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观念,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五)构建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内部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区域的中心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过高,而区域边缘地带的经济实力不能得到全面提升,产生经济失重的两极分化状况。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区域内部成员达成利益共识,实现利益与风险共同承担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推进合作的深入。
(六)树立生态意识
为了积极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国将设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内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尤其要重视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建设可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合作。
结论:
区域经济合作在我国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与发展趋势,能够保证我国区域的统筹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车冰清,朱传耿.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8,02:19-25.
京张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生态性。生态性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培育新的自然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既要加速发展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更要注意本区域的生态功能,特别是张家口对北京的生态功能更为重要。
层次性。任何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其中低一级的要素是它所属的高一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京张生态经济系统时,首先,应搞清它的系统等级,明确在哪个层次上研究该系统。其次,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把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把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层次间的任务、职责和权利范围,使各层次能够有机地协调起来。
整体性。京张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但它不等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的简单线性和,它具有不同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特殊结构、功能和运动规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必须从整体出发,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住系统的整体效应。
开放性。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型的耗散结构系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协同配合,同时系统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目标性。所谓目标性,是指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须具有达到最优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并集中体现了系统发展的总倾向和趋势。研究京张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那就是既要保持京张区域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京张能实行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张家口地区的发展更为紧迫。
地域性。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意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要重视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满足生态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就存在地域差异性,因此在构建生态经济系统时,要注意区域的差异性,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京张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分析
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矛盾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京张区域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生态经济问题,从根本上是由于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两大子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在相互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又无法通过内部的自我组织和反馈机制使系统得以恢复所致。
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增长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当这种有限供给与无限需求不协调时必然产生矛盾。矛盾的激烈程度主要是由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增长所选取的方式来决定的。当经济增长所选取的增长方式违背生态系统的自身平衡时,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具体表现为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等,从而进一步阻碍经济系统的发展。因此,京张生态经济系统要想协调发展,首先是要解决自身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其次要考虑自身系统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要解决这些生态经济问题,就要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二者进行耦合,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并不断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使系统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京张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模式
(一)理论基础:系统耦合
任继周院士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系统耦合的通俗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近似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结合成为一个新的、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这就是系统耦合。后来的研究则将系统耦合的概念更加理论化和科学化,并将其概括为:系统耦合是指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具有同质耦合键(性质相似)的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超循环,形成新的高级系统:耦合系统的系统进化过程。由于耦合系统较之单个的子系统具有更为复杂的内部组织和更为合理的结构,因此,系统耦合可以强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放大系统的整体效益,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的生产水平。
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组成的巨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再生产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再生产和自然生产系统的再生产相耦合的过程。生态系统是遵循自然再生产过程,对经济系统具有一定的承载极限,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承载阈值,分析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利用的敏感性、适应性,有助于阈值的确定。经济系统主要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对生态系统进行干预的一种生产方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这种干预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与经济系统的反馈机制耦合为一个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二)建设模式:协调发展
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协调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京张区域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使得双方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等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要明确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模式,使京张区域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实现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二,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实现区域产业优势的互补化。协调发展是京张区域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发展,同时彼此双方根据对方需求进行产业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京张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张家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和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京张区域中,某些地区要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地区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做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第三,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实现区域经济市场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既重视当代协调同时更重视未来彼此双方之间的协调发展,京张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近忧也有远虑,树立长期的合作发展战略,既废除地方保护主义,彻底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和封锁,按照市场发育的内在要求,逐步构建跨区域的规则统一、机制健全、价格合理的一体化市场。
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战略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京张生态经济系统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只有在双方地方政府甚至是更高层次的政府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完成。虽然,市场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市场机制以利益为导向,促使生产要素流向效益高的区域,提高了区域的发展水平,但是,也正是由于市场将生产要素推向了效益高的区域,从而限制了落后地区的发展,无力克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为了避免引起“马太效应”,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手段调控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分配国民收入,维护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重点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中要力避角色混乱,力避越位、缺位、错位,力避过多包揽经济资源,弱化社会责任。因此,京张区域应关注自身在宏观调控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方式,竭诚为区域发展构建良好的符合本区域的政策,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京张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分工协作不够协调、出现“问题区域”等不可避免,这需要双方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监测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宏观效益的最大化。政府在调控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想避免出现随着领导的更换而出现政策的变更,就应该通过立法使得相关政策能连续性和长期性地执行下去,特别是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更要通过立法保护以便能继续发挥作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确立科学的生态分区并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生态分区是为了京张整个区域更好地协调发展,特别是张家口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京张区域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自区域在整个区域所处的战略地位,形成分工合理,彼此互助,协调发展的格局。为了京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管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重建区、生态协调区进行分区,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管理,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区域生态系统,实现京张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的动态平衡,形成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其次,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只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而轻视当地居民经济发展的思维,要形成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互动的局面。
(四)树立低碳思维并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旋律,京张区域要树立低碳思维,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向往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
京张区域经济差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张家口山区居民的经济状况更是落后。这种差异性的拉大不仅影响京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影响京张区域的稳定性。因此,在京张区域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想法设法地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区域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区域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适宜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和目前不适合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可以利用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实行优势互补。这正是中国的大国优势为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实施提供的天然禀赋。中国的发展现状是必须发展经济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不能过度破坏现有的生态系统,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在考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的基础之上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市场规律与生态规律同构,在增进财富的同时实现生态文明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虽然意味着一些区域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但是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使得各个区域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那么国民经济发展在增长的持续性方面可以获得不同区域持续发展的先后推动。一些区域经济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可以实行循环经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发展循环经济所必需的清洁技术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农业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不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可以研究尝试农业的循环型生产模式,或者一些小循环。先行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其经验和模式为那些现阶段暂时还不适合全方位推行循环经济的区域利用其后发优势借鉴运用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参考,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区域划分首先应该按照国家“十五”和“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所确立的“四大板块”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精神将区域划分为四大块:东北区、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考虑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要受资源种类和丰度,环境承载力,经济技术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将东北区进一步划分为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区进一步划分为北部沿海区,东都沿海区和南部沿海区,北部沿海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区进一步划分为黄河中游区和长江中游区,黄河中游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长江中游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区划分为西南区和西北区。西南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广西。西北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二、基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克服传统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富”传统,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
在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了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不论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还是区域增长极理论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农业和农业部门属于从属的地位。缪尔达尔的因果关系理论,弗里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规律,忽略了不发达地区、农业等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中央政府的政策无论是建国初期的“以农补工”政策,还是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政策,这些政策关注的焦点都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发达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样的结果使得一方面落后区域及农业等弱势产业的发展问题逐渐被边缘化,区域差异日益扩大。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果加剧了区域发展与生态系统恶化的矛盾,资源生态系统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正视我国目前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现状基础之上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一个区域内部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平衡,通过市场作用使循环经济的参与者都能从代谢和共生的循环产业链条中获得利益。循环经济系统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企业内的物质循环――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第二层次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工业园(农业)园区;第三层次是整个国家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由于制度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的小区域模式。小区域模式是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实施封闭的循环。比如说在大型企业内部或者工业园区这种封闭式的循环比较常见,但是小区域模式对技术要求较高,会增加生态成本。只研究小区域模式循环经难以真正实施。在考虑不同区域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探讨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既可以兼顾小区域模式,又有助于向第三层次循环经济过渡,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平衡。划分不同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对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理论分析。对于一些以农业为主或者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区域,研究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克服传统区域研究中的“重富”传统,改变我国区域研究中落后区域被边缘化的现状。发展循环经济绝非发达地区的专利,经济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类的幸福,而非简单的GDP的增长,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源泉,当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幸福和GDP就不相关了。
三、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外部性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于1890年提出。庇古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因此外部性理论也称庇古理论。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负外部性)。区域之间由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也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受有限资源的制约,区域之间就会出现帕累托不最优,无效率和不公平问题,在不同区域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经济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推进区域公平,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趋于频繁。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可以减少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化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尤其是可以阻止负外部性以乘数效应进行扩散,这些优势在生态工业园区上得到体现。生态工业园区是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是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其目标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等手段,达到最终实现园区内的污染物“零排放”的目的。在生态工业园中利益是连接各方关系的纽带,对上游企业而言,是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为下游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提供给下游企业使用。但由于上游企业加工处理废弃物的过程需要消耗能源,也可能需要新增设备或技术投资,其直接经济效益通常要低于投资成本,甚至远低于投资成本。因此其向下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价格往往偏高,如果不能将原材料降下来,下游企业很可能通过其他的供应渠道购买更廉价的原材料。这样循环链条就会断裂。即使是被奉为圭臬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目前也受到这种利益关系的困扰。在同一个区域内交通成本并不高可以借助“绿色网络”的力量,降低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价格。
非均衡性基础之上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通过市场竞争,限制或取消那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完善法规标准把“问责制”和利益挂钩,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成果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迫使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充分利用资源,消除负外部性,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对一定区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特征、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的高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出众多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政府、市场及资本三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但目前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因此,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二、三大成功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一)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型+公有资本推动型
苏南模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并出资办企业。政府具有生产者和投资者等多重的职能和角色。所以苏南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和公有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苏南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苏南模式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经济辉煌的背后也深藏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政府不甚合理的集体所有制偏好造成经济成分的单一和市场发育的滞后。苏南模式下的企业主要为单一的政府支持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受到地方政府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压制,结果造成区域经济成分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由于经济的主体是不完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乡镇企业,又造成区域内市场及市场机制发育滞后。
政府片面的政绩取向。尽管苏南地区在20多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就业率的增长速度要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苏南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专注于GDP的增长,而不是更专注于关系民生的人均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官员腐败。地方政府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部分利润用来建学校、养老院等,平均主义严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公有资本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为政府官员的腐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导致了苏南不少地区腐败严重和官富民穷的、问题。
(二)温州模式:市场主导型+民营资本推动型
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角色。温州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主要得益于民间私人资本的推动和运作。因此它是一种市场主导型和民营资本推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结构。
温州模式的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温州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和温州模式相似的特点,因此有人主张将其扩大为“浙江模式”。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所以笔者在此采用浙江经济发展的数据来对温州模式的经济绩效进行更大范围的分析。
浙江模式形成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年至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突出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2002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达2000美元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在最近几年。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
(三)珠江模式:外资推动造就经济的巨大辉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使得广东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强劲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年均增长超过13%,在国内实为罕见,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陆地面积只占全国1.85%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1/7的财税收入、1/4的外资总额、1/3的对外贸易金额。
但珠江模式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对偏大;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存在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珠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属于外资推动型。但随着该地区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资优势的逐渐丧失。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资将产业和资金转向其它低工资、低地价的区域,从而使本地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
三、三种成功模式对我国其它区域经济发晨的适用与借鉴意义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
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在当时单纯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难以解决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从而使其利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空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但在现时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其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致命缺陷,已不再具有适用性,苏
南模式面临改革和创新。政府应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苏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对经济适度而合理的行政干预和管理有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
温州模式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个体私营企业及民间资本的推动。它的成功证明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温州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特点是一致的。温州模式下的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相比具有产权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分明、经营灵活、市场反应快、经济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合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以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园区内相关企业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及废物的再生利用,能够降低园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间的废弃物转化为原材料,能显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一、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以此设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并完成产业发展与环境共生的架构,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整体的效益。这些理论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指明了其建设的基本理念、发展思路与追求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需要具备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和多种功能,且不能偏废一方。园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实行清洁生产,釆用新技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全程控制园内企业的污染排放,确保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整保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园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教育水平,实现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力争使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三者互相促进,达到三种效益共赢的最终目标。
2、成员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设计园区工业生态链网结构的基础。以经济价值作为惟一目标将使生态工业的多样性大打折扣。要实现工业经济的多样性,首先要目标多元化,它确保了工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和适应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生态、社会等多重目标,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涵盖进去。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可以引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利用它们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
3、有效组织原则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把工业系统视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特类,所不同的是人类能更快和更主动地调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和共生原理,通过对系统内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科学设计,形成有序结构和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以较低的能量消耗做更多的功,以有序的生态链结构对物质多级利用,实现所组建系统的高效性。
4、层级系统原则
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不同层次间拥有不同的性质及行为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不同层次内加以解决。不同类别的企业组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它们共同维护了园区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园区内的能量物质交流交换同样由其来完成,没有交换的存在,就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这就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其他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所在。
5、区域发展及比较优势原则
尽可能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充分着眼于区域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乃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最终转向经济优势,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6、衍进性原则
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工业生态系统将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再生周期,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当然这种调整要受到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实现的。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分阶段实施,在每个阶段都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考虑和比较每个企业迁入,不仅要预测好它的未来生存空间,更要考虑好在系统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系统演替进化的贡献。
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分析
1、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①非生物环境,即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条件;②生产者,包括利用基本环境要素生产出初级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和进行深度加工和生产的高级生产者;③消费者,不直接生产“物质化”产品,但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供自身运行发展,同时产生生产力和服务功能的行业;④分解者,把工业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协作的关系,有的以核心体存在,有的以边缘形式存在。该系统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和增殖性等特征。
2、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特点
(1)追求效率优先,注重效益协调同生效率优先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协调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园区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更为重视生态效率,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排放废弃物的趋零化。
(2)构建耦合关联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利用
园区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之间的耦合关联体系,以横向产品的供应和副产品的交换为纽带,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反复循环,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建立资源利用的交换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尽可能地降低向区外排放废弃物的水平。
(3)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和谐共生
园区具有高度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较为完整的自组织系统,园区采用现代化生态、节能、节水、再循环和信息技术,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共生网络的完善,企业之间的和谐共生。
(4)实施生命周期管理,清洁生产自律
园区实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并且清洁生产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从原料的入园、产品的生产及使用、污染源的产生、废弃物的出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和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形态与运行体系
1、构建企业(产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型企业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生态经济型企业。即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营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生态化转向的企业。
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再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将流出生产系统之外的资源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生产流程中;二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三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厂内其他生产流程中的资源。
2、构建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
在确定园区内企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相互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优化园区内所有物质的使用和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将有条件的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供应网、产业生态链及产业生态园;组织构建产业生态链或者柔性生态产业园。
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循环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水平的核心。它的最高目标是物尽其用、能无空耗,即在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利用园内企业的废弃物质与能量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从企业群整体的角度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
3、构建园区与区域的融合体系
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所在区域的生态及经济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导致双方同向发展现象。能否实现企业、园区和区域的生态融合,不仅关系到园区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全面考虑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1)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融合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只是区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根基于其所在区域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的融合中,首先要研究园区产业发展对区域资源尤其是本地优势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以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作为发展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其次,根据区域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制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开辟园区与区域环境融合的新途径;再次,借助植被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将园区的绿化、美化与功能调节及城镇建设融为一体;最后,及时沟通企业之间的再生物能产生与需求信息,尽量减少由信息阻滞引发的园区企业时间融合性差所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保证园区环境质量的维持和稳定。
2)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融合
在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中,应明确确立园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提升作用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和推进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途径。首先,制定园区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园区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管理、招商引资与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其次,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以园区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为目标,分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全面实现园区信息管理的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最后,围绕园区主要产业类别,建立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同时提高园区职工环保意识与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 李胜.循环经济园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聂帅.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杨雪锋,王军.循环经济: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王元亮.基于产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
[7]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6092)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园区(政策优惠地区)模式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载体,也促进区域经济获得了很大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崛起。但这种从小规模试点,到遍地开花的以政府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包括低价格土地)为基本特征的园区模式,这种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广泛施加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经济推动方式还要延续下去吗?
在21世纪初,中国已经加AWTO,WTO提倡的是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就意味着中国由此开始公平、开放地参与全球竞争。但在国内区域之间,并没有形成类似的发展理念,事实上,我国以政策优惠和政策刺激为特征的园区发展模式,是一种“扶优扶强”和“政府选择赢家”的发展理念,这与WTO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区域未来发展而言并不是一条长期有效的路径。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是不是还要采取以碎片化为特征的区域发展理念,十分值得研讨。到底是继续采取政府颁布刺激政策的方式,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推动经济发展,还是采用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方式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各个地区更加公平的发展,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方向和基本体制构建问题。
更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规则将进一步趋向实行“竞争中立”原则,实际上是比WTO要求更高的国际竞争规则,这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直接挑战。
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一个特定产业领域。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一般也用“产业集群”或者“企业集群”来分析和描述。区域经济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及问题的一个综合性经济发展概念,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尤其体现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也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一、盱眙小龙虾发展现状
江苏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地区。我国第三大河淮河在盱眙境内绵延70公里,洪泽湖350公里岸线有95公里在盱眙境内,形成了近百万亩可用于特种水产养殖的滩涂湿地。历史上因盛产鱼、虾、蟹而有“日出斗金”之美誉。随着近年来盱眙龙虾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人工养殖龙虾逐渐兴起,形成了农(渔)民自发养殖和工商资本规模化养殖两种形式。目前,盱眙全县已发展龙虾养殖面积16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0000亩。千亩以上龙虾养殖企业共有6家,即江苏仁和农业(2000亩)、盱眙瑞鑫(1100亩)、江苏满江红龙虾园(3500亩)、江苏金香来(1200亩)、盱眙大莲湖龙虾养殖场(1500亩)、盱眙陡湖龙虾养殖场(1500亩),占全县养殖面积30%,养殖规模在100―1000亩的中小企业约有30―40家,养殖面积约10000亩左右,占全县33%,其余为农(渔)民自发小规模养殖,占全县35%左右。
盱眙龙虾节从2001年创办,至今年6月12日已连办十一届。盱眙龙虾节在“四国联动”(中国、澳大利亚、瑞典、新西兰)、“六地联办”(盱眙、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的基础上,在发扬光大历届盱眙龙虾节办节成功经验基础上,通过策划实施国内外一系列创新务实的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品牌的层次,提高盱眙龙虾的知名度、放心度,促进了盱眙龙虾产业的大发展。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辖14镇5乡,257个行政村(居),总人口74万,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濒临洪泽湖,淡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地下水和外河水源总量在丰水年45.9亿立方米,平水年24.26亿立方米,枯水年22.43亿立方米,特枯年9.89亿立方米,多年年均29.9亿多立方米,人均4609立方米。另有安徽共青、时湾和胜利三座水库,平水年可提供水1440万立方米。丰富的淡水资源为生产小龙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丰富的人力资源
盱眙县突出以优惠的人才政策、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各路英才,为龙虾企业的发展增智蓄能。按照产业关联度高、岗位匹配性高、社会公认度高的要求和标准,引进龙虾产业急需的人才。每年组织各类人才推介招聘活动100余场次,“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各类人才300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占58.4%。政府注重乡土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本籍大专以上毕业生回归率超过60%,鼓励“凤还巢”人才返乡创业,先后有1654名返乡人才创办了1548个项目。
盱眙是南京的后花园。南京是教育大省,拥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211院校,为龙虾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3、坚实的产业基础
盱眙县养殖青虾、罗氏沼虾、河蟹等虾蟹类育苗、养殖方面的配套技术已全面普及,养殖技术也已经基本成熟,有助于小龙虾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其服务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环节普遍有较高的效益。盱眙县还拥有一批加工出口企业、较强的专业营销队伍,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小龙虾产业所需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已有一批小龙虾养殖高产高效的典型。2009年,盱眙全县共销售龙虾20万吨,其中养殖捕捞龙虾10万吨,外地流入盱眙,经盱眙市场再销往全国的龙虾大约10万吨,各占50%。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美元,农民年现金收入达1000美元。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4.85亿元,一般财政收入8.81亿元。2010年1月至5月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2%。
4、便利的交通条件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东北、北与分别洪泽县、泗洪县接壤。宁淮、宁宿徐两条高速过境穿越三分之二的乡镇,到南京只需45分钟,已融入南京一小时经济圈,距省内其他大中城市都在2小时左右,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转和枢纽。淮河盱眙段1994年6月被定为省管三级航道,总长37公里;支线航道10条,总长143.92公里。盱眙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水运吞吐能力,淮河盱眙段将成为黄金水道。
5、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收入23.24亿元,增长56.5%;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增长14.2%。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规模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规模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56.3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实现增加值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实现销售收入54.43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实现利税总额3.78亿元,比上年增36.9%。区域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为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盱眙龙虾生产和销售业的发展。盱眙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长远发展的经济基础。
6、全面的政策扶持
从2001年开始,盱眙县政府每年举办一次世界瞩目的龙虾节,使得盱眙龙虾闻名海外,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资,同时为盱眙龙虾总国际化道路提供了舆论基础。盱眙县在2006年制定的《盱眙龙虾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县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2007年9月,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批复盱眙县人民政府,把盱眙县作为全省龙虾人工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03年8月19日,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盱眙龙虾协会,盱眙龙虾协会按照《江苏省盱眙龙虾协会章程》开展工作,并编纂了图书《红色风暴》(2003)和《虾潮奔涌――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发展历程纪实》(2010),以及大型画册《中国龙虾节》(2003)和《聚焦中国龙虾节》(2006),这些都极大地宣传了盱眙龙虾品牌。
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盱眙人把具有独特风味的休闲食品“盱眙龙虾”打造成了名气响亮的旅游文化品牌。小龙虾的品牌效应带动下发展旅游业也成了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盱眙是苏北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得天独厚。政府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每年举办龙虾节,知名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旅游人数从以前的不足40万人到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7亿元。旅游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龙虾产业的发展。在未来2至3年盱眙县计划使小龙虾产值突破50亿元。
2、集群品牌效应带来经济效应
1995年,盱眙人以当地多种中草药烹制出色、香、性、味俱佳的“十三香龙虾”。盱眙十三香龙虾是风味独特的创新产品,通过“盱眙龙虾节”的宣传,迅速在南京、上海和苏、锡、常等地受到追捧。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为盱眙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与时俱进实施开发区“三百工程”(每年100个项目竣工投产、100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项目正式签约),全力招引“四高一外”(高投入、高税收、高用工、高科技、外资)项目,重点强化世界500强企业招商,强化长三角中外合资企业招商以及珠三角港澳台资本。
3、促进衍生产业的发展
盱眙县推出的小龙虾衍生品除了服装外,还有玩具、工艺品、生活用具等。今年该县举办的龙虾节在北京的推介活动的内容组成之一就是研讨与小龙虾有关的数字电影拍摄的可行性。影视作品将有望成为盱眙小龙虾衍生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载体。
小龙虾消费热潮直接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以上海为例,“十三香龙虾”的价格逐渐走高,以前不同规格的小龙虾价格在28―48元/公斤之间,现在路边大排档普通规格小龙虾的价格就已经上升到50―80元/公斤。由于餐馆对龙虾菜肴制作要求较高,成本也比较高,上档次的饭店卖到了200―300元/公斤,利润很是可观。
小龙虾加工业也发展迅速,尤其是小龙虾的出口加工。淡水小龙虾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以及欧洲国家,香港也有少量份额。主要出口省份是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生产大省。从近几年我国小龙虾出口情况来看,带壳淡水小龙虾出口量、出口额均表现为持续上涨,国际价格也连年攀升。
四、深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1、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小龙虾产业要加快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离不开各级渔业部门的指导和服务。要用好各项支农惠渔政策,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省级各类渔业财政专项资金向小龙虾产业倾斜,重点支持建设种苗基地、规模生产基地、加工出口基地等。对小龙虾的加工出口,要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联系,给予政策支持和便利。
2、科技化产业集群道路
盱眙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技术有较大潜力,如规模化同步繁育、林间地养殖技术、高效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还不配套,加快提升小龙虾产业化技术水平是促进小龙虾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化产业集群之路要求盱眙县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进一步加强小龙虾苗种繁育、生态习性、养殖模式、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及时了解、研究、解决规模化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搞好试验示范,加大现有研究成果、成熟技术的宣传、培训及推广的力度,加快小龙虾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3、扩大金融支持
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小龙虾产业的信贷支持,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龙头企业、水产养殖大户和民营资本等投资或入股发展小龙虾产业。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小龙虾养殖的苗种开发、新技术引进、高效示范区建设、品牌创建等工作。
4、完善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龙虾产业的主要下游产业。食品安全则是食品加工业的重中之重。2010年南京市出现了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龙虾致肌肉溶解,这是龙虾食品安全的重要案例之一。龙虾食品安全的发生,引起了部分民众一段时间的恐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虾的销售量,给龙虾食品业带来重大打击。加强对小龙虾食品加工业的各个环节监管,提升产品安全度是当务之急。
5、提高龙虾养殖技术
盱眙县小龙虾的人工繁育技术仍然没有大的突破,龙虾产量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受到运输、生物检疫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盱眙小龙虾在海外市场的销售绝大部分以冷冻虾仁为主,这种产品的出口优势在于价格便宜,但利润有限。2011年,我国中东部地区普遍出现干旱现象,小龙虾对淡水的依赖性大,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龙虾养殖业普遍减产,使得龙虾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近2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虾食品加工业的销量。提高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运输保鲜技术是增加销量是打造世界龙虾品牌的重要环节。政府和研究机构需要加大对龙虾科研的投入成本,在基本环节提高产量和销量,保证下游产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跨行政区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1]。面对此种情况,我国就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从而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相重叠的情况,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商经营模式进行详细探究。
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下的电商功能分析
(一)电子商务对市场竞争度的重要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市场结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关弊端,从而造成各行各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市场竞争[2]。但是在电商经营模式下,我国虚拟市场范围内部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并对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从而对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进行改善,进一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功能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随着人们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物的欲望愈来愈强烈,在此种情况下,参考交易费用理论可知,人们在进行市场交易中存在着价格搜索、签订契约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浪费消费者的时间,所以消费者在进行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交易费用,长此以往下去,就会造成市场交易费用降低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绩效问题[3]。而电子商务模式的实施可以为消费者的购物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支持消费者使用网上银行进行支付,从而促进消费者改变以往的消费模式,增加网络购物的用户数量。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得到了及时解决,从而给降低交易成本。
二、分析基础上的电商经营模式定位
(一)对市场方面的经营模式进行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也更加注重消费。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企业经常借助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的一种新型购物环境,从而将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的经营目标仍然需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这样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我国需要对市场方面的经营模式进行优化,让电子商务借助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实体市场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
(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经营模式定位
电子商务模式包含B2B、B2C、C2C等众多模式,这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又包含着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内容。因此,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需要借助实体商家线上、线下共用发展的经营模式,从而降低消费者花费在搜索、市场议价等方面的费用。例如,B2C电子商务是Business-to-Customerde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5]。一般情况下,B2C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商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销售,此种模式销售模式主要是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从而为消费者的购物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降低消费者在线下市场的交易成本。
三、定位驱动下的电子商务经营平台的构建
(一)深化对电子商务环境的区域植根性分析
我国要想保证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对电子商务环境的区域植根性进行深化分析。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电子商务环境的区域植根性深化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严格按照“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功能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电子商务功能解决短板问题”这一个路径进行分析,同时我国相关部分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环境的区域植根性深化的重视程度,保证可以顺利进行电子商务深化工作。
(二)完善实体商家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根据以上相关信息可知,要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就需要实行线上、线下一体的经营模式,为线下实体商家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体系
我国要想保证在未来几年电商经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优越性,就需要完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体系,让电子商务平台中包含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我国政府招商网站以及在020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企业发展网络,并将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重要内容放在完善电子商务物理载体的优化,从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实证讨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经营模式逐渐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充足,在进行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中还仅仅局限于网上下单等简单的电子商务应用,同时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资金投入少,造成我国企业电商销售额下降,物流配送成本增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某老牌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在2014年开始尝试网上销售,但是由于此公司缺乏资金支持,物流成本较高,且企业经营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从而造成该企业使用网络销售这三年时间内,销售量并不是很好,仅仅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百分之五。针对此种情况,我国需要培养一批年轻、带有活力的电子商务运行团队,对这支团队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推动电商发展水平,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我国需要大力推近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并严格根据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环境,电子商务功能等方面内容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完善,从而保证电商经营模式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彦.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商经营模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0):41-42.
[2]李志.移动互联视域下电视电商经营路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6(5):268-269.
[3]构建供销电商经营体系服务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6(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