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4:3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乡村振兴社会效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简介
蜻蜓村距武威东南6公里,紧邻金色大道,全村有13个组803户2611人,耕地面积3116亩,主导产业是文化旅游、日光温室、设施养殖及劳务输转经济,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49元。2015年被农业部评定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现代新村”,2018年被省旅发委评定为“全省旅游示范村”。
去年以来,蜻蜓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战略布局,依托区位优势、产业集群和城乡融合发展平台,按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村级牵头、公司运作、社会投入、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成立蜻蜓村乡村旅游公司,委托北京世纪唐人设计院规划全村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引进甘肃名仁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蜻蜓文化旅游产业园,目前已完成投资9800万,建成薰衣草种植、全景观时尚生态餐厅、温室采摘休闲园、人工垂钓湖、儿童体验馆,供游客欣赏美景、户外掠影、休闲采摘、体验生活。规划建设的蜻蜓会展中心、度假养老中心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2017年,蜻蜓蔬菜运销产业合作社投资2000万元,流转土地150亩,按照“吃好饭、洗好澡、上好网、睡好觉”的标准,建设集农事体验、垂钓休闲、住宿度假为一体的蜻蜓开心农场,农场划分为蔬菜区、林果区、花卉区、红色革命区,目前已建成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厕所8座、停车场1个,网络实现全覆盖,日接待游客最高达2万人次,年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解决剩余劳动力300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十分显著。
xx县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濒临汉江,全县国土面积2044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显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我县拟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湖北重镇之一”,素有“小汉口”之称,是“中华第一县”——权县所在地。xx县湿地资源丰富,汉江流经xx57公里。建国以来,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人工河流——江汉运河,全长67公里,xx境内34公里,湖北省第三xx泊——长湖70%面积在xx范围内,xx县湿地面积达40多万亩;县域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易结土球,树木适应范围广,花卉苗木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35万亩,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十里花木城,香樟成为了全国绿化苗木知名品牌;我县已成功创建了“湖北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湖北省园林城市”等,2017年xx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验收,我县已有3个镇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43个村荣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xx林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二、工作进展
1、对标评价指标,着力抓好前期准备工作。为认真落实“湖北省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务设施,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我们已成立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副书记、相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各镇镇长为成员。召开了创森动员大会,下发了《xx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分解了目标任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将创森宣传经费50万元纳入了财政追加预算,开展了创森宣传,张贴了创森标语,在电视上进行了飞播,我县创森已形成了一定氛围。
2、对标绿美荆楚,着力抓好森林环城建设。2018年县财政投入500多万元,修建了xx城区东外环、工业十路等30多公里的生态廊道;县政府筹措资金700多万元,扩建了江汉运河xx绿化带950亩;县政府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对潘集湖中心岛进行了补栽补植,高标准绿化了4.7公里、折合面积380亩的潘集湖中心路旅游通道。西荆河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已开工建设,城郊太一湖湿地公园已启动建设,主要交通干线207国道两侧各30米、五洋线两侧各50米绿化带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乐都区第五届
梨文化艺术节收入创新高
4月16-18日,海东市乐都区第五届“碾伯·寨子”梨文化艺术节在乐都区碾伯镇下寨村梨园盛大开幕。本届梨花节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三天来,我区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万元,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本届梨花节是由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主办,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和碾伯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当天,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前来观赏。除赏花以外,还有诗歌朗诵会、婚纱摄影展、酒文化擂台赛、旗袍走秀、太极拳表演、地方曲艺展演、器乐演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拥有五百多亩的生态梨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花游玩,乐都区梨文化艺术节成为乐都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本届梨花节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短程旅游引主流。本地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其中自驾游游客数量剧增,外地游客以省内周边城市为主;二是周边农户产业带动明显。每户农家提供的农家饭、品农家菜、买农产品等带动了景区内农家乐及农户家的发展,使农户们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提高。三是旅游消费带动明显。梨花节期间,我区酒店、餐饮、星级酒店等收入明显增长。四是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旅游、交通、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了梨花期间旅游市场安全。展示乐都乡村旅游的优美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现有成绩
1.1 以“小组微生”为特色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结合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提出了以“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在具体实施中,成都市探索出了“小组微生”土地整治新模式。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乡村居住空间、配套设施辐射半径、乡村景观及生态要素重组等因素,使土地整治成为多要素、多目标、多方位的美丽乡村建设载体。
1.2 以郊野公园建设为特色的上海模式。
早在2014 年,上海市就相继确定建设浦江、嘉北、青西、松南、长兴、廊下和广富林等7 个试点郊野公园。这些郊野公园在规划时坚持了农地农用,同时兼顾生态、生产和生活,实现空间农业地的复合利用。在进行乡村景观风貌专项调查基础上,整合了乡村资源要素,形成了“聚焦生态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尊重自然本底、兼顾游憩需求”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
1.3 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特色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率先在2003 年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浙江省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确立了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整治建设思路,充分挖掘乡村人文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中心城镇为连接和辐射的村域布局体系。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策略
1 )提升农用地利用效能,突出产业支撑优势。作为乡村空间重构的主要基础,资源禀赋和产业机制将通过以土地为载体的空间重构支撑乡村社会经济的重构。一是实现产业转型,使整治范围拓展到全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农用地种植结构,激励农户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发挥特色产业对上下游周边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2 )优化居民点整体布局,构建宜居生活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制度,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为美丽乡村建设畅通用地渠道;
3 )改善跨区域生态环境,促成生态要素重组。土地综合整治是人地关系的再调适,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需要从跨区域层面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综合权衡和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一方面,构建基础生态网络和绿色发展体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空间布局,增强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3.1 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力维护农民权益、盘活集体土地资产价值,统筹全域资源的整合利用,科学拟定整治的目标和方案,确保整治项目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就要求在整治任务实施前,做好区域性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衔接和编制工作。土地整治项目规划选址应以问题为导向,切实从耕地破碎化、土地利用效能低下、相关配套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中寻找突破点,科学安排整治项目和时序。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全域土地整治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从整体上统筹协调,落实和保障好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
3.2 精准施策,提供制度保障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强化政策供给,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
一是探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从总体规划、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政策体系出发,加强过程监督和资金管理,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拓宽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渠道,创新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机制。社会资金的引入不仅可以减轻土地整治项目的筹资压力,还能使群众真正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者、监督者、获益者。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决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最终成效,因此,应明确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方式;
三是创新规划用地指标使用制度,进一步挖掘存量指标,实行宅基地退出奖励机制。对零散耕地、零星建设用地进行及时整治后纳入后备资源库,通过提升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与周边耕地或建设用地连片使用。
3.3 资源整合,实现多元目标
一是针对土地破碎化问题,做好通盘谋划,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政策干预促进农用地规模经营。建立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来源投资体系,实现统收统支,破除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壁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使土地流转真正成为农民长效增收的新动能;
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做好村庄整治工作。村庄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也是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重点。通过撤并、保留、更新等手段,坚持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改造,消除脏乱差等现象,引导农村聚落形成和规模结构合理化,开辟乡村发展空间,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同时,通过改造节点中心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新局面;
三是按照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将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全域土地整治范围,使生态型土地还原其自然属性,有序推进盐碱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治理工作。同时,着力打造清洁田园,发展乡村旅游,使生态修复工作成为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4 精心设计,创新整治体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体系有别于传统土地整治模式,通过打破单一目标的局限,加强乡村生态治理和乡土文化培育,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目标多元化、环境友好化和景观生态化。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项目区地形、土壤等要素,避免干扰原生土壤理化性质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及乡村景观风貌的破坏。土壤修复需要在土壤专业调查基础上进行,对土壤回填时机和客土的特性进行充分的研判,避免土壤养分二次流失导致的改良效果不佳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本着系统规划、连片治理原则,结合各地区水资源供水能力、作物需水特性等确定输水、排水方式,积极推进老田向标准化条田转变,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增强滞蓄能力,使整治区域保持畅通且连续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在田间道路工程设计中,考虑方便乡村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境避让,并做好道路防护,避免对乡村景观产生影响;在生态防护设计中,农田林网应注重树种搭配和季相变化,以及林带方向、宽度、间距等方面设置。同时做好污染处理工程,对乡村垃圾、污水、废气等进行有效及时治理,提高农田景观异质性,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尺度效应。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功能实现、实施内容、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土地整治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体实践。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宜居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总体策略,并从规划引领、制度供给、资源整合、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以期为构建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2016年9月,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文化部、人民银行、林业局、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意见》明确了七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规划引导。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编制规划,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二是丰富产品业态。鼓励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探索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特色小镇、渔人码头等模式。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设一批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休闲农业合作社,着力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四是推动产业扶贫。支持贫困户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等,重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五是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做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加强对已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监管,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六是保护传统村落。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和监督。七是培育知名品牌。重点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农业品牌体系。鼓励各地培育地方品牌。
《意见》强调,要强化政策落实创设,鼓励各地将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鼓励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扩大信贷支持。要加大公共服务,开展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加强科技支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加强规范管理,加大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加大对认定的示范县、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的动态管理。要强化宣传推介,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中国政府网)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国内很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已把兴办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部分地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育规律,造成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开发来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投资主体的市场认识狭隘,过于注重现实需求,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只进行表层开发。有些地区急功近利,甚至放弃自己的原生态文化和民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有些地方为建设观光型农业科技园,盲目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效益不高;有些地区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均在向集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产品类型和内涵都有待加强,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品位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例如,部分以农事活动为依托的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产品,仅停留在游客入园摘果、采茶和赏花上,可供游客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不够;部分以民俗风情为依托的乡村文化游,仅限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游“民俗村”,知识性和趣味性不强。
从经营管理来看,由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经营者更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
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具有旅游行业的一般特征,即劳动密集性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等,这些特征使乡村旅游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随着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也要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思路的引领下,乡村旅游应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持久地发挥乡村旅游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产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应关注以下方面的内容:
——提高产业化认识是乡村旅游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中国农村受土地分散的影响,乡村旅游项目类型多,但规模小,没能组建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经营者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重要环节(农业资源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简单认为通过开发现有农田、果园、住宅便能建成一个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是乡村旅游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地政府、企业、农民的产业化认识。
二、淠源渠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淠源渠工程自建成以来发挥了巨大效益,但因建成年代久远,且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治理和改造,随着霍山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如渠道输水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老化、水质差、水景观单一等,主要体现在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五个方面。
1.水资源方面
淠源渠渠首拦河坝、进水闸位于佛子岭水库下游2.5km处的黄岩,渠道原设计流量7.05m3/s,后期由于灌区规划调整,渠首规划引水流量增大至10.0m3/s。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存在渠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渠道沿线及部分渠堤堤身渗漏严重等问题,水资源浪费严重,引水灌溉功能受到限制。
2.水安全方面
渠道自然驳岸缺少防护设施且高差大,渠岸植被覆盖不足,砂石堆积且大部分呈现状态;部分渠道堤岸薄弱,防洪能力不足,威胁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部分闸站建筑、桥梁老化,年久失修,影响防洪安全;部分渠道淤泥较多,存在渠道断面狭窄影响行洪能力的问题;枯水期河道蓄水能力不足。
3.水生态方面
淠源渠部分区段水质较差;生态保护不足,植被种类单一,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生物丰富度低,堤岸多数为浆砌石护岸,洪水季生物失去掩体,影响生物繁衍生息。
4.水景观方面
涉水构筑物外立面景观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乏文化景观元素;滨渠植被凌乱,缺少植物层次和色彩美感,部分堤岸土壤过于,植被不够丰富;淠源渠沿岸局部地方存在建筑垃圾乱占现象。
5.水文化方面
霍山县历史久远,人文厚重,文化特色鲜明,拥有浓厚的汉武文化、贡酒文化、石斛文化、黄芽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但滨河水景观对文化的表现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文化内容的挖掘较少,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过于简单,河湖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三、探索与实践
为解决上述水生态环境问题,保障淠源渠沿线区域防洪、用水安全,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展示霍山县“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城市名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按照《霍山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8—2022)》的相关要求,践行美丽河湖理念,围绕霍山县接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从水利、景观、水文化发展多个角度全面推进霍山县淠源渠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1.统筹规划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布局
淠源渠全线途径5镇1区,规划范围涉及佛子岭镇、衡山镇两个镇,是霍山县经济、行政、商业、文化等发展的核心区域。淠源渠横贯县域中心,沿岸呈现出山水自然、田园郊野、美丽城镇等不同风貌的水岸风景,是彰显霍山县城镇品质、文化形象的景观主轴线。淠源渠沿线分布着迎驾集团、佛子岭水库、衡山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等重要产业平台,是霍山县重要的产业廊道。同时,淠源渠集聚着众多居住小区、村落,人口密集,服务着大量人群。因此,应从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淠源渠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布局,推进水城交融,拉近人水关系,带动沿线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霍山中心城区品质和服务能级,打造景观风情轴线,为沿线居民提供休闲散步、运动健身的高品质滨水绿色空间。工程和景观布局为“一廊、两带、四区、八景、多点”,“一廊”为淠源渠生态景观轴;“两带”为全域游绿道休闲带和水文化露天博览廊;“四区”自然山水养生区、乡村田园度假区、小城人文风情区、生态休闲景观区;“八景”为金樽醉水、酒湄春醺、柳林渡波、浅岳烟湖、兰水斛趣、石拱乡情、渡槽古韵和樱浪云桥;“多点”为各个区段之间设计景观节点,节点根据场地及空间打造,把水岸空间重归于民,形成丰富多样的渠道景观,为人们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高品质空间。
2.打造安全、生态的幸福渠
(1)保障水安全
在水安全方面,淠源渠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着重拓宽和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提高堤防防洪标准:霍山县城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其他渠段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淠源渠防洪工程主要由渠道堤防、撇洪沟、渠下涵、倒虹吸、泄洪闸等组成,将淠源渠分成渠首至柳林河段、柳林河至幽芳河、幽芳河以下段3个分区,各分区节点设置节制闸控制水流。
(2)保护修复水生态
在水生态方面,因植物护岸造价低,易受牲畜破坏,且抗冲刷能力差,不宜布置在急流的岸坡迎水面。故渠道两侧生态护岸工程皆采用生态砌块,预制块缝隙中采用黏土或耕植土回填,并撒播草籽或挺水植物等,其结构及拼接方式有利于水土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且施工方便,抗冲刷能力强,并有很强的水土保持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友好工程设计,在混凝土挡墙设置鱼巢,给渠道中的鱼类提供栖息场所,保留原生乔木,丰富原有湿地断面形态。在较为宽阔的水面布置曝气增氧设备,引进海绵城市技术进行径流收集储存,通过雨水净化技术构建林、草、湿地三道防线层层过滤,净化雨水。
(3)重塑水景观和融入水文化
在水景观与水文化方面,将霍山县传统文化融入人文与水景观并存的景观重塑过程中。霍山佛子岭段与汉代韵味颇具渊源,闸站的改造便以汉代建筑之形作为样板,并与整体设计相契合;在改造淠源渠时,以传统徽派样式设计闸站,并与田园民居风格相融合;打造多元化的亲水便民设施,其中滨水绿道分为贡酒绿道、稻香绿道、石斛绿道和沁茶绿道4种,每段绿道因其主题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不仅与生态自然风光互衬,更是霍山传统文化与城市底蕴相得益彰。
(4)促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方面,依托淠源渠水利和景观工程,融入主客共享的休闲、旅游、养生、度假、观光、文化等多元功能,联动周边20余个景区景点,打造全景霍山县域中心的黄金休闲旅游带。整合淠源渠绿道休闲慢行系统,纳入霍山全域旅游环线,接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依托淠源渠治水文化和丰富的水利文化景观节点,与佛子岭水库景区、磨子潭水库等水利景区形成联动,连接沿线重要景区点,形成特色的水利文化景观旅游线。划分乡村生态功能区,在淠源渠沿岸打造诸佛庵镇、与儿街镇、磨子潭镇、上土市镇四个增长极,连接乡村资源,以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助推乡村振兴。
四、启示与建议
1.以尊重水生态系统为前提,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霍山县在城市发展布局和土地利用类型规划方面,以尊重水生态系统为前提,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尽量避免在淠源渠沿岸大搞房地产开发,增加淠源渠周边林地、草地的布置,建设高标准农田,改良农田灌溉模式,减少对淠源渠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渠道沿线禁止野泳、垂钓、野炊等;设置渠道保护范围,对于保护范围内的违规建筑进行取缔和拆除。
2.应加强对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
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需要职能管理部门对其定期进行监测、评价和维护,同时要加强淠源渠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严格渠道的取水许可,以河长制为基础制定“渠长制”,定期对渠道进行巡查并及时上报,加强对淠源渠水利工程及生态景观维修养护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大淠源渠特色工程的宣传力度,使政府和周边居民、游客共同维护和享有淠源渠生态治理成果。
3.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霍山县在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力度的同时,需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由县到镇、由镇到村的分级生态保护组织,从上到下纵向分配淠源渠资源并设置资源消耗负载阈值,对于超过阈值的组织和部门实施处罚措施;自淠源渠上游区域至下游区域,联合制定针对淠源渠的生态补偿长效制度,依据水生态监测成果和评价分数,基于淠源渠生态资源供给程度和镇、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动态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前言
为积极响应商丘市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积极融入商丘“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提升发展工程,切实推进刘集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使“乡村旅游”成为我乡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社经考察研究论证,决定依托我乡北部的明清黄河故道开发建设“刘集彩色油菜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区”项目,打造“菜花小镇”。该项目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村民参与的方式,旨在打造一座风光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集“电商网店、亲子体验、养老养生、自助采摘、自助烧烤、休闲垂钓、林下养殖、花卉园林、农耕文化、孝善文化、乡村特色购物、农家风味小吃”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休闲旅游农场。
二、项目概况
“刘集彩色油菜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区”项目,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刘集乡北部,北隔黄河故道与山东省单县相望,东与苹果之乡乔集乡毗邻,西和“千年古城”利民镇、国家优质梨生产基地田庙乡接壤,虞(城)张(集)公路横穿境。该项目地气候适宜,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优美,周边常住人口达14.6万余人,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200亩,分三期建设开发,总投资1.2亿元。
刘集乡具有独特的农耕文化背景,本地区有长期种植油菜的习惯,盛产花生、西瓜、油桃等小杂果,农家柴火鸡、农家黑猪肉、甄寨的小龙虾、怪味黄瓜条等菜品极具地方特色,同时,古黄河治水英雄喝挡(赫党)二将军和苏楼村王刘氏剜肉奉母被称“孝思格天”等美丽传说,长期向刘集人民弘扬着忠诚孝道思想。“菜花小镇--刘集”是体验农家生活、享受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三、项目的必要性
1、随着我国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绿色,更加追求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高品质生活。当前,放飞心情感受,赏农村风景,过农村土生活,摘农田鲜果蔬,吃农家野饭菜,体验农村淳朴的农家生活的自然、健康休闲,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发刘集彩色油菜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区项目,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当地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2、刘集彩色油菜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受到当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整合开发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拉动当地的消费水平,同时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一举三得的项目。
四、项目的可行性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
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旅游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而花海旅游更是热潮。春季旅游,3-4月份旅游是赏花品种缺失的季节,唯油菜花观赏担当大任。如何围绕油菜花打造特色景观,一直是各级政府、各个景区倾心关注的议题。目前刘集乡政府已经与澧县鑫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积极推广彩色油菜技术,通过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方式,使油菜花的花色种类不断更新,专家经过40余年的研究,截止2017年已研制红色、紫色、粉红色、粉白色、桃红色等花色愈20种。彩色油菜花主要适用于各大景区及特色种植基地造景。因花种新奇、花色鲜艳、花瓣大,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最大限度的挖掘产品的价值,极具特色且前途光明。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决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变现速度加快。
4、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找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5、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6、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乡村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8、刘集乡地处黄河文明腹地,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性很高。本地区有长期种植油菜的习惯,盛产花生、西瓜、油桃等小杂果,农家柴火鸡、农家黑猪肉、甄寨的小龙虾、怪味黄瓜条等菜品极具地方特色。绵延4.8公里的黄河故道大堤全部为新庄、朱集、甄寨三个村集体经济用地,没有当作承包地分给当地农民,项目建设用地不存在任何障碍。特别是作为项目景点精品聚焦的新庄村,村容村貌整洁,居民思维意识普遍较高,具备整村开发旅游产业的条件。
五、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项目设施
1、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道路设施 包括景区主辅道路、景观道路、林荫步道等;
二是供水工程 景区采用喷灌节水措施,安全绿色无污染。
三是排水及垃圾处理工程
四是鱼塘开挖
五是通讯、供电等设施建设
2、农户旅游接待改造
对原有的自然户进行统一规划,利用长期在外地务工农民闲置的房屋、院落低价租赁过来,统一标准改造成农家乐、民宿、客栈等,完善景区的小设施,包括填整草皮、绿化环境等。
3、各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
①种植园区建设。新庄村区域内黄河故道大堤堤面和堤脚共560亩,春季种植彩色油菜,夏秋季与进口红地肤进行轮作,朱集、石庄、甄寨500亩故道大堤栽植普通油菜,堤脚80亩栽植冰岛虞美人,古堤南北两岸120亩栽植多彩蔷薇,打造四季花海,供游人观赏;新庄村吴堤口村以东建设50亩以杂豆、洋芋、红芋、荞麦、山药等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区,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食用药材种植园;建设50亩拱棚瓜菜种植园;懂菜基地南侧建设60亩有机蔬菜采摘园;园区北侧建设30亩奇异鲜果采摘园。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②栽植园区建设。围绕现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50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③养殖园区建设。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千只围栏养鸡区、500只兔养殖区、500只鸭子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孔雀、鸽子、彩色山鸡等;甄寨村建设650亩小龙虾养殖区。并建鱼塘两座,投放鱼、鸭、鹅等。
④休闲设施配套。围绕现有村落,把民族性与现代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新建3个农家乐、2个土特产批零门店;建标志性景区大门2个,建停车场3个;改造提升民宿品位,建乡村宾馆10个;建设1处农耕文化博物馆、2个演艺广场;建设孝善文化产业园1个;建造5个邮票式点缀小型花园,20个休闲生态茶座,10个休息亭台、1座移动式游泳池、11座水冲式卫生公厕。
旨在把刘集乡建设成为虞城县居民的后花园、后菜园、后果园、后游园,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地、农耕文化展示地、黄河文化的宣传中心、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二)旅游项目内容
1、观光旅游项目:赏花、摘菜、林荫小道。
2、农家乐项目:农家一日游、农事体验、豫东婚嫁体验(24拜)、 特色民俗演出、学做独有风味的农家饭、农家自酿葡萄美酒等。
3、水上乐园项目:垂钓、游泳、水上游乐、湖中抓鱼、摸泥鳅等。
4、其它娱乐项目:篝火晚会、自助烧烤、下棋、打牌、品茶、K歌等。
六、市场预测与分析
1、游客旅游心态分析
中青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娱乐性、刺激性同时又具有放松心情,追求回归返璞自然的生活。
中老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文化、品尝、健身、购物、休闲等内容。
专业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科研、文化、采风、购物等。
外来旅游者市场:热衷于民俗、民情、品尝、购物等。
2、刘集彩色油菜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区游客结构主要以商丘市虞城县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主要以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1-2天。游客动机以休闲、健身、度假、娱乐、购物为主,市域区内短途游客将成为景区客源的主要来源。据了解周边的田庙乡万亩梨园、利民古城、山东浮岗镇浮龙湖等旅游景点旅游形势日渐火爆,尤其前往山东浮岗镇浮龙湖的各方游客越来越多,由此预计每年将会有3万人以上的客源。
七、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共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到2019年12月完成投资8000万元;第二期工程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完成投资2000万元;第三期工程从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投资2000万元。
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旅游优势,从该项目建成第一年开始回收,预计年均游客量可达3万人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解决当地部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家庭成员的转移就业问题,可安排1000余人就业,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有利于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同时还将带动辐射周边乡村经济、交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生态效益
本项目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更为利于取得竞争优势、赢得游客和占领先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进一步得到优化。
九、环保措施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方案的调查研究环节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局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工作实际,就长梁镇旋龙村丝弦锣鼓民族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设丝弦锣鼓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初步方案,供局班子会交流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一、调研概述
1、调研时间:2019年9月-10月;
2、调研地点:长梁镇旋龙村;
3、调研对象:丝弦锣鼓文化有关传承人。
4、调研方式:座谈、现场走访、查阅资料
二、主要问题
丝弦锣鼓从建始县长梁镇起源,逐步发展推广,形成了在全县范围内的丝弦锣鼓网络。队伍庞大,从业人员众多,有普及面、有群众基础,它构成了建始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建始丝弦锣鼓所面临的前景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打锣鼓的人越来越多,会丝弦的人越来越少;教锣鼓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名师专家越来越少,尤其是在现有的丝弦锣鼓班子中,把丝弦的曲牌能按套路演奏完整的为数不多,就连打得响丝弦锣鼓的班子也是屈指可数。锣鼓大众化了,但丝弦越来越淡,品味越来越低。
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发展困境。面对仅靠丝弦锣鼓演出难以维持生计的尴尬局面,从艺人员不得不考虑养家糊口的眼前利益。再加上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艺人们操业的门路也越来越窄,丝弦锣鼓的生存更加困难。近些年,丝弦锣鼓文化授徒、培训少,承担民间文化传帮带责任的年青艺人也就更少了,这类人才出现了青黄不结的断层带。
另一方面,丝弦是一种较高雅的民间器乐演奏方式,学精弄通很难。丝弦曲牌本身产生在人们生息的社会活动中,有喜庆欢乐的;有倾诉宣泻的;有雄伟状观的等各种音乐形象。同时,像伴奏乐器中的月琴、三弦、京二胡、京胡、箫、竹笛等乐器,没有一定的演奏功底是上不得云台的。由于配器和演奏要求,有些精湛的技法与表现形式不品味到曲牌的韵律,是无法达到音乐本身所表现的艺术感染效果。
精神与经济的互补性支持是丝弦锣鼓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丝弦锣鼓队伍中,称得上职业艺人的数量不多。目前数以千计的人从事丝弦锣鼓,都是以农为主。他们在从业中,经济来源与分配方式还是一种原始的民间运作方法。谁联系业务,就由谁根据当场锣鼓“红包”的多少进行支配,它是靠“红包”这一微薄的经济收入来维系着丝弦锣鼓班子自身的艰难地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千百种影视文化娱乐节目充斥着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对于丝弦锣鼓这一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对丝弦锣鼓文化的价值取向单一地侧重于祭事,而在助兴闹喜方面更多地是选择现代文艺团体来演绎。由于丝弦锣鼓活动时间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紧缩,其展演传承功能逐步萎缩。由于完整的丝弦锣鼓配器较为复杂,需要配备的器乐人员多,在协调性搭配、时间上统一、区域间协同、设备器材运输等方面有很多不便之处,导致一场真正的土家族交响乐难以完美演出。同时考虑到邀请演出单位或个人的演出成本的承受能力与自身社会效益的匹配度,受众选择丝弦锣鼓队伍的规模与标准逐步走向简单化。而且,在丝弦锣鼓的乐器配备方面,除了铜器(锣、钹)外,其它演奏乐器大都是自制,而且很不规范,导致演奏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不得不指出的是,随着丝弦锣鼓在广大人民群众婚丧嫁娶重要节庆演出场次的锐减,加上临时拼凑的演出队伍训练时间短,每场丝弦锣鼓的演出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仓促上演的艺人也只能把各自的师傅教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复制拉响奏完,谈不上通过演出来创新与发展丝弦锣鼓。
综上所述,建始丝弦锣鼓这一土家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重重危机:
一是村级丝弦锣鼓队伍的配器、组合趋向简单化,演绎水平无法提升;
二是部分精湛的丝弦锣鼓演奏、打击技法面临失传危机,后继乏人;
三是丝弦锣鼓艺人操业之路越来越窄,家庭经济压力导致无法专注提升与发展丝弦锣鼓演奏打击技法,艺人们无法静下心来潜心传承发扬丝弦锣鼓文化,创新与发展更是一句空话。资深的艺术家们对丝弦锣鼓文化的振兴逐渐新失去了信心;
四是信息时代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影视文化狂潮般的涌入,对丝弦锣鼓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青睐程度也逐步淡化。
三、原因分析
(一)文化起源。建始丝弦锣鼓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8月,建始县丝弦锣鼓的发源地长梁乡被命名为恩施州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点保护项目“丝弦锣鼓”。建始丝弦锣鼓又叫北乡丝弦或长梁丝弦,在长梁一带形成流传200余年,它是建始县最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之一。丝弦锣鼓以打击乐、弦乐、吹奏乐混合吹打击奏,广泛运用于民间红白喜事。建始丝弦锣鼓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干牌子”从“薅草锣鼓”里单独分离出来,与民间音调溶合形成“耍锣鼓”;第二个阶段是曲牌体戏曲音乐流入建始被本地锣鼓吸收,形成了新的“鼓吹乐”形式;第三阶段是板腔体的戏剧音乐的流入,与上述“鼓吹乐”融合并在演奏中加入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丝竹乐器,逐步形成现在所称的“丝弦锣鼓”。建始丝弦锣鼓从1953年起,就在省、州、县各级文艺汇演中登台亮相。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庆典、民间艺术展演、艺术节演出、民间吹打乐比赛、文艺调、汇演等活动演出共500多场次,它固定的模式与灵活的演出形象日趋成熟,它的音乐形式被业内人士和专家称之为“土家交响曲”。
(二)发展现状。据调查,“建始丝弦锣鼓”班队,遍及建始县全境,全县境内有班队100多个,职业的、半职业和非职业艺人近2千人,每年演出约在3500场左右(全县班队演出总和)。仅长梁镇就有班队65个,职业的半职业和非职业艺人计1256人。这个调查统计的数字是惊人,世界上任何一个乐团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队伍,所演出的场次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演出团体不可能达到的,按平均每场收入以400元计算,这个庞大的演出团体年收入可达140万元,在一个贫困地区,这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2018年6月8日,建始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在长梁镇旋龙村正式挂牌成立,该村拥有众多的丝弦锣鼓班子,从业人员达到100多人。2018年7月,省文化厅长雷文洁来该村调研民族民间文化工作与艺人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旋龙村丝弦锣鼓表演队多次登上中央、省、州、县舞台,展示出其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魅力。
(三)传承意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链接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文件精神,发扬传承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誉为“土家人的交响乐”的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族工作者义不容辞而且使命光荣的重要工作。虽然建始丝弦锣鼓文化面临以上四个方面的困难乃至今后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作为恩施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者务必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乡村振兴的千载难逢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紧紧围绕传承发扬好建始丝弦锣鼓文化工作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坚持以丝弦锣鼓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建设培训基地学校为首要,以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为重点,以资金扶持为有效保障,全方位整合资源打造建始丝弦锣鼓这一民族民间器乐音乐品牌,让其深根于建始大地并枝繁叶茂,以少数民族文化发扬传承振兴助力建始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四、措施建议
(一)建设内容建议
1、建议项目名称: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学校;项目实施单位建议:建始县民宗局、长梁镇人民政府;
2、建设内容建议:
(1)丝弦锣鼓专用展演排练厅建设(含电教室、教职工办公用房、教学桌凳和演排练厅木椅等);
(2)购置教学设备(含投影电视、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印制丝弦锣鼓专用教材);
(3)定制经营丝弦锣鼓器乐(与供应商家签订打击响器、弦乐及其它乐器供货协议,按全县需求配送);
(4)添制演出服装;
(5)培训期间办公用品及水电费用;
(二)运行机制建议
1、建立定期教研教改制度。县民宗局会同县文旅局负责外聘民乐方面的专家尽心研讨,对教材进行完善,对教学进行专题辅导,对特色民族文化品味及品牌效应进行提炼提升。
2、建立定期培训演出制度。县民宗局牵头,会同县文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开设基础班、提高班、研讨班等三类培训班,制定教学教辅计划并规范档案管理;每年举行一次全县范围的丝弦锣鼓大赛或汇报演出赛事。
3、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由建始县长梁镇旋龙村委会牵头组建或利用县内民族文化企业组建丝弦锣鼓少数民族文化传媒公司,以丝弦锣鼓文化传承基地学校为载体,组织开展培训和赛事筹办,按相关程序规定经营教材、乐器、服装及组织演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县民宗局视公司运行状况积极争取省、州民宗部门予以适当支持。
4、制定学员考核奖补政策。县民宗局会同有关单位,对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经培训结业考试考核合格,按照一定标准,据实予以奖补。
(三)项目资金意见
1、一次性投入项目:
(1)丝弦锣鼓专用展演排练厅建设,初步估算50万元;
(2)购置教学设备,初步估算10万元;
2、周期性经营项目:
(1)定制经营丝弦锣鼓器乐,初步估算15万元;
(2)添制演出服装,初步估算8万元;
3、每年需支出项目:
(1)培训期间办公用品及水电费用,初步估算10万元;
(2)学员培训奖补费用,按每年10支队伍150人每次培训15天,每人次每天培训费用130元以及往返路费50元计算,初步估算需30万元。
鉴于周期性经营项目在丝弦锣鼓少数民族文化传媒公司正式运行后可以通过经营获取效益来作为企业维持运转的有效补充,该项资金需求暂按50%测算(既11.5万元),以上所有项目初步估算共计111.5万元。
(四)社会效益分析
1、传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历史音乐文化,打造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品牌,提升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与参与度、知名度。
(一)基本信息
莲花镇白仓村距离市区26公里,距离镇政府4公里,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1921人、521户,森林覆盖率达65%,是天然的生态氧吧。全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8个,农家乐13家。全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中国红枫、日本红枫等1000余亩,种植金银花、白及、丹参等中药材200余亩,水产养殖400余亩,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万元。
(二)发展现状
该村共有巩固提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01人,2019年投入帮扶资金19.374万元,涉及产业到户14.38万元、残疾人补贴2.314万元、低保资金2.68万元;其中发展种养殖业30户70人,外出务工16户23人,公益性岗位7户8人,低保政策兜底4户6人,教育救助11户13人,医疗救助10户10人;14户贫困户通过四川七彩林业公司发展彩林产业流转土地30亩,30户贫困户到七彩林公司务工,实现了稳定脱贫。
(三)发展优势
全村有集体耕地6800亩,山林面积13506亩等村集体固定资产,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中国红枫、日本红枫等1000余亩,种植金银花、白及、丹参等中药材200余亩,水产养殖400余亩, 全村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8个,农家乐13家,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6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4万元。投资3800万元的莲花彩色生态公园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目前13000平米生态停车场已建成,3500平米接待中心广场基础施工,5公里旅游步道完成基础开挖,50亩水果采摘体现区已完成果苗栽植,莲花湖游客码头、禅意民宿区、彩林观光区、儿童户外体验中心、户外真人CS体验基地完成规划设计,连接尖山农团的旅游公路基本建成,到自贡城区40分钟车程。
二、 目标任务
依托枫叶彩林+莲花湖打造,以莲花湖为中心,打造一个集彩林观光、户外体验、康养娱乐为一体的4A级旅游渡假风景区—莲花彩色生态公园。村集体依托彩色生态公园,发展旅游服务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主要措施及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思路
莲花镇白仓村结合莲花彩色公园打造为契机,依托白仓村地理位置和区位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远郊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服务业。重点建设两个项目:一是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小型停车场项目;二是白仓村核心区湖畔茶居建设项目。
四、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小型停车场项目,投资资金20万元,修建约100个停车位生态停车场1座,占地约6亩,按每年3个月游客高峰期,每天80辆车收费5元/天计算,合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80*90=36000元/年,除去土地流转费和管理成本,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000元/年。莲花彩色生态公园白仓村核心区湖畔茶居建设项目,投资资金100万元,修建供游人休憩品茶茶室一间,占地200平米,按每年3个月游客高峰期,平均每天游客在湖畔茶居品茶观景100人,每人收费10元,合计可收入10*100*90=90000元,除去管理成本20000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70000元/年。合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二)社会效益。根据莲花镇白仓村的地理位置和丰富旅游资源,发展莲花彩色公园,提高当地旅游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白仓村的旅游事业发展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建成后,可直接解决该村多人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自主发展农家休闲业,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当地地社会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接待中心、休闲广场、停车场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三)生态效益。项目地建成将为全镇创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模式,既巩固了新农村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为综合开发地突破口,充分利用了自身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将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镇上成立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分级管理落实责任,统筹协调集力推进,党政领导纪检监督,制定工作计划和台账,确保工作按期推进。
(二)资金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使用,由村集体公司设立专户对资金进行管理,定期公开收入情况,并做好与上级财政部门协调对接,严格管控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同时,镇财政所负责对账目管理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