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4:36: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由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欧洲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原有东西方商路的受阻不畅,加之知识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精神动力的支持等,西欧国家决定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到15、16世纪,欧洲人终于成功开辟了三条新航路并发现了“新大陆”,随着地理的大发现,远洋商业活动频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拓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为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开始了早期的征服与掠夺,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他们为殖民霸权而相互角逐,相继建立起殖民霸权: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在中南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17世纪初,荷兰通过强大的海上商业优势和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先后完成,及其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使工业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力量大为增强,它们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在世界各地大肆侵略扩张,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2)19-0033-06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
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呢?
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请自主择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说明:学生之前已了解本课内容,直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式。
【学习内容一】明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
1.直接呈现两种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让学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观点1: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各国市场的总合。(常见于各类教学“课件”)
观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的是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据辞海、百度百科等整理
(2)“一体”: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
――辞海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让渡一定的国家,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
2.结合上述内容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说明:让学生结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观点1”中“总合”的表述不正确:“总合”乃“合并”之意,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各地市场之间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这明显不妥。世界市场是指各地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整体和稳定的结构状态,是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结合附注材料(2),能够得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让渡性,而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实质就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其形成的过程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过程,这含有意识形态的界定,不能混同于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另外,这里的“进程”也不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是指一种结果和状态,而不是“进程”。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事件内容的教学,也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准确揭示和严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在高中四个版本教材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说明(见上述“观点2”),其内容也是存在争议的。
教学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的过程。通过提供“附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现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材料分析、甄别史学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并养成“历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识。
【学习内容二】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15世纪―20世纪初),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三个“节点”处引发了“突变”(加速了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说明。(提示: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出发,围绕“市场行销空间的变化”和“市场内涵的丰富”两个视角进行思考。)
说明:专题复习课不仅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纵向整合,更要有认识的深化。要抓住一条主线和内在联系,将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动力因素进行考虑,科技进步是其主要的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及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而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串联的主线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市场行销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内涵的不断丰富。
鉴于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参考样式,第一个“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术:指南针、地图、船尾舵、维度表、罗盘、斜挂三角帆等(15世纪)新航路开辟市场的“发现”(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国东南沿海)主导国家(葡、西、荷、英、法)特权贸易公司的垄断性贸易(土特产、黑奴、金银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商业战争)商业资本西欧与亚非美之间最初的分工开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节点”进行阐释说明。抓住市场的“拓展”(原因及表现)、生产和贸易方式、资本形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和扩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他们经常只是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简单复述,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简单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忽视了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在分析第三个“节点”(“为何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上述示例进行仿造,而是单列了一道题目如下:
2.史学界大都认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请你运用以下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1: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说明:这则材料是从市场经济对殖民地的渗透的角度进行阐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更多的领土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不仅体现在商品行销空间的拓展方面,也体现在欧美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上。市场经济被引进到殖民地,日益被其主动接受。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资本、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为内容,瓦解着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基础,工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
材料2: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并使更广大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奋和有效一些。这些努力涉及殖民地对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依附性的扩大。依靠新的工作习惯支撑了廉价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劳动大军中来。……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说明:这则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材料3: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为了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
Abstract:In a series of early works on the Russian capitalism,Lenin advancs many thoughts about the world marke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e believes that just like labor pision,market can also grow incessantly ou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out which capitalist countries can do. And some non-capitalist Russian frontier areas have actually got involved in the world market. Lenin′s early thoughts abou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ve conducive to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Key words:Lenin;primary stage;world market;economic globalization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需要广大的市场的,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他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国内外都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或广度和深度等两大方面。市场经济在国外的横向或广度的发展就是资本和市场的全球化扩展趋势。
一、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对市场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指出:“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因而它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无止境地发展。”[1]他认为,“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同时,他阐述了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程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市场发展的限度决定于社会劳动专业化的限度。而这种专业化,按其性质来说,正像技术的发展那样没有止境。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社会分工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的范围和容量。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把资本主义市场分为两个层次:“向深度发展,即资本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工业在现有的、一定的、闭关自守的领土内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即资本主义统治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土。”[2]虽然列宁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做过专题研究,没有具体的分析和论述,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版序言中也指出,该书只是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而不涉及国外市场的问题和对外贸易的资料,但是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著作中不仅有所涉及,而且还非常重视。列宁在谈到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深度和广度过程时,强调指出:根据本书的计划,我们差不多只叙述这个过程的前一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特别必须在这里着重指出,这个过程的另一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这里他突出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扩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国外市场即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重大意义。
在《再论实现问题》中他对这一问题又详尽地加以阐述:我们“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资本主义关系在人烟稠密和已经占用的地区的形成和发展;(2)资本主义向其他地区(有些地区完全没有旧国家的移民移居和被他们占用,有些地区被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以外的部落所占用)的扩张。过程的第一方面可以称为资本主义的纵的发展,第二方面可以称为资本主义的横的发展。”[3]他认为,这种划分必然包括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在旧国家的发展,这些国家经过若干世纪,创立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各种形式,直到大机器工业;另一方面,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力图向其他地区扩张,移民开垦世界上新的地区,建立殖民地,把未开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
不过在这里要加以说明的是,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向广度和横向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扩展,由开放地区向闭关自守的领土扩展,因而,他也把俄国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区域看作是俄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他看到,在改革后时代住满了人的欧俄南部与东部边疆地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来,它们是欧俄中部和其他边疆地区,例如高加索的移民区,俄罗斯在经济上“征服”这个地方,比政治上要迟得多。俄国资本主义把高加索卷入世界商品流通之中,消灭了它的地方特点——昔日宗法式闭塞状态的残余,——为自己的工厂建立了市场。在改革后初期居民稀少的或者与世界经济甚至历史隔绝的山民所居住的地方,已经变成了石油工业者、酒商、小麦与烟草工厂主的地方。列宁认为,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化,在俄国历史上改革后的资本主义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欧俄南部和东南部、高加索、中亚细亚、西伯利亚都好象是俄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保证了俄国资本主义不仅在纵的方面,而且在横的方面都得到巨大的发展。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他谈到:“俄国的资产阶级已在大规模地修筑通往自己殖民地的铁路,在那里给自己开辟市场,把资产阶级制度的妙处带到新地区去,在那里特别迅速地培植工农业资产阶级,把大批生产者抛到经常挨饿的失业队伍中去。”[4]这里的“殖民地”指的就是“欧俄东部和北部边疆地区”。但这些“殖民地”早已成了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过去俄国企业家当然嫉妒英国人,现在铁路敷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他们兴高采烈起来,预见到边疆地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精神振奋与企业家的活动了。另一方面才是指西方和俄国向国外的扩张。列宁看到,国际资本已经把手伸向俄国、亚洲,甚至全世界,他说:“外国资本家特别愿意把自己的资本投到俄国来,在俄国建立分厂,设立公司,以便在俄国开办自己的企业。他们贪婪地向年轻的国家扑来,因为这个国家的政府比其他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更加对资本家有好感、更加殷勤……因为这个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低得多,所以外国资本家可以获得在自己本国闻所未闻的巨额利润。”[5]
“整个欧洲的资本家把魔掌伸向拥有亿万居民的世界的另一洲——亚洲,那里在此以前,只有印度和不大一部分边缘地区同世界市场有密切联系。外里海铁路已开始为资本‘开辟’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大铁路’(所谓大,不仅指它的长度,而且指建筑人无限掠夺国家钱财,无限剥削建筑工人)开辟了西伯利亚。日本已开始变成工业国,并曾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这块肥肉已经一下子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叼走了。大铁路的建筑,世界市场的扩大、商业的昌盛,——这一切引起了工业的突然飞跃,新企业的增加,对销售市场的疯狂追逐,以及新公司的创建和大批新资本(其中一部分是小资本家为数不多的储金)的投入生产。对情况不明的新市场的这种世界性的疯狂追逐,引起了巨大的破产,这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6]更为重要的是,列宁还看到了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国寻找国外市场并企图卷入战争,瓜分世界市场的扩张,施行侵略的殖民政策的本质。他指出:“如果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落后使旧区域内的市场缩小,那么他们将在其他区域、其他国家或者国家的移民区内去寻找市场。”[7]
二、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
列宁认为,对外贸易问题或国外市场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时期发展的具体条件的问题。他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指出,“当资产阶级的生产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并为自己寻找大量推销产品的国外市场。”[8]国外市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也就是前面列宁所说的,是一个发展的广度问题,即资本主义统治范围的扩展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倾向”,也就是全球化问题。市场经济在国外的横向或广度的发展就是资本和市场的无止境的全球化扩展趋势。列宁指出,国外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前所述,他不仅看到了业已形成的世界分工即世界市场的存在,甚至提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认为,这除了市场本身能够无止境地发展的原因之外,是历史条件和其他条件造成的,主要取决于下面三点:
其一,商品流通超出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广阔发展。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只是超出国家界限的广阔发展的商品流通的结果。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也没有这样的国家。”[9]他认为,马克思非常明确地阐明了对外贸易同对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关系,从而也就阐明了国外市场同这个问题的关系。他在考察了俄国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水路运输的发展、欧俄内河货运量、俄国的商船队以及外海各港口商轮航运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情况后,强调了商品流通在改革后的俄国的增长这一重要问题,指明了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及其商品流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其二,较为发达的生产部门的资本的全球化转移。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为不知道的市场而生产的各个生产者的孤立性,这种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比例的相适应经常遭到破坏。彼此互为‘市场’的各种生产部门,不是平衡发展,而是互相超越,因此较为发达的生产部门就寻求国外市场。”[10]他认为,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要使资本离开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去,这个部门就必须经过危机,那么,受到这种危机威胁的资本家就会去寻求国外市场,就会去寻求促进输出的补助费和奖金。因此,发达的生产部门就会输出资本到国外。
其三,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在《评经济浪漫主义》中列宁指出:“国外市场所以需要,是因为与一切受村社、世袭领地、部落、地域或国家的范围所限制的旧的生产方式相反,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向。同时,在一切旧的经济制度下,每次生产更新的形式和规模都和从前一样,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同一形式的更新是不可能的,无限扩大和不断前进成为生产的规律”。[11]他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又作了详尽的阐述,认为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原有技术基础上的重复。地主的徭役经济、农民的自然经济和手工业者的手艺生产就是如此。在旧的生产方式下,各个经济单位能存在好几世纪,无论在性质上或者在规模上都没有变化,不超出地主的世袭领地、农民的村庄或农村手艺人和小工业者(所谓手工业者)的附近小市场的界限。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12]他认为,大工厂超出旧市场的界限,这是毫无疑问的。厂主是立即需要市场的,如果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落后使旧区域内的市场缩小,那么他们将在其他区域、其他国家或者国家的移民区内去寻找市场。
三、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旋涡
列宁认为,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向其他地区扩张,通过移民开垦世界上新的地区,并建立殖民地,把未开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他指出:“在俄国,资本主义的这种意图在边疆地区一直表现得特别突出。”[13]他看到,“由于俄国边疆地区有大量空闲的可供开垦的土地,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特别有利的情况。不必说亚俄,就是在欧俄也有这样的边疆地区,它们由于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在经济方面同俄罗斯中部的联系还极端薄弱。例如,拿“遥远的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省来看,该省辽阔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还没有怎样开发。当地主要产品之一木材,直到最近主要是输往英国。因此,从这方面说来,欧俄的这一区域就成为英国的国外市场,而不是俄国的国内市场。”。[14]这种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全球性,决定了全球化的世界交往,列宁就此提出全球化交往观,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交往中,要超越地域性或狭隘的民族性认识方法。列宁科学论证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辨证关系,在谈到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划分时说:“采用国家的政治界限,那是太机械的解决办法,而且这是否是解决办法呢?如果中亚细亚是国内市场,波斯是国外市场,那么把希瓦与布哈拉归在哪一类呢?如果西伯利亚是国内市场,中国是国外市场,那么把满洲归在哪一类呢?这类问题是没有重要意义的。”[15]这说明,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这一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已被卷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旋涡。
同时,列宁还看到,农民不仅依赖于国内市场,更加依赖于国际市场,世界市场把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拖上世界舞台,大工业阶段的市场不但国内化而且趋于国际化,俄国的大机器工业与西欧具有资本主义的共同属性,机器大工业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迫使每一个企业主竭力无限扩大生产,越过本国的疆界,到那些尚未卷入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国家去寻找新的市场。”[16]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一脉相承的。这告诉人们,全球化发展造成的普遍联系的扩展和加深使人们无法把许多问题归为国内问题,也不能只从孤立的局部来分析问题。必须学会从全球视角看待国内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国际原因,发现其转化为国际乃至全球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4][8]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0-81、276.
[2][7][9][10][12][14][1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50、232、545、547-548.
〔中图分类号〕F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37-05
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持续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探究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根源以及发展走向,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和特征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特征作准确判断和剖析,我们就可以对资本主义危机根源及其走向有清醒的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给帝国主义概括了五个基本特征,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特征有了新的发展和表现形式。
一、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加速,资本主义的生产和集中冲破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本的国际运动从流通领域加速扩展到生产领域,使以产业资本的国际运动为核心的资本国际化最终形成。资本的全面国际化,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当今世界上,除了极少数新兴的行业外,几乎没有哪个行业没有寡头、没有垄断,而且是全球寡头、全球垄断。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校的专家在对逾4.3万家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全球近半数的财富掌控于147家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跨国公司手中。参与该课题研究的瑞士学者詹姆斯・格拉特费尔德指出,这相当于不到1%的公司控制着整个网络四成的财富。这其中大多数为金融机构,进入前20名榜单的就有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银行、高盛公司、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1〕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载体是巨型的跨国公司,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几乎所有大的公司都是跨国性的,都以在全球的发展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它们都不仅寻求在国内的垄断地位,而且寻求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这些巨型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全球垄断寡头。这些巨型国际垄断跨国公司,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以及其他服务为一体的最主要的经济实体。跨国公司通过投资社会化、生产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控制着全球的技术、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决定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导向和秩序。这些跨国公司一般具有实行全球战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结构复杂、实行一体化管理,以一个行业为主、多元化经营等特征。由于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使现代垄断组织对市场的垄断是全方位的、全领域的。它由流通领域的垄断,发展为生产和流通的一体化垄断;由单一产品或部门的联合,发展为许多产品或部门的联合;由“横向”的联合或独占,发展为“纵向”的联合或独占。
一、16—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有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两种形式。通常说的商业资本一般指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品经营资本,商业资本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在城市行会制度的瓦解过程中,控制商业资本的包买主插手生产领域成为资本家,小生产者成为领取计件工资的雇佣工人,最后包买主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起来就形成了手工工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无力从根本上改造封建的生产关系,工业资本依附于商业资本,但却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18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英、法、美、德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日益取代了手工劳动,促进历史向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转变,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随着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基本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工业资本在生产关系中取代商业资本居主导地位,它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把各国市场联为一体,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征服了世界上一大批国家和地区,使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坏了当地社会的旧秩序,而且还按自己的意愿对当地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汽时代”,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垄断应运而生。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它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①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复杂化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难以满足的,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超大企业的垄断组织有力量组织这类生产,而且有足够的资金购进先进的设备,聘请专职科研人员甚至建立科研机构,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②垄断组织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势。垄断组织是兼并的结果,而兼并本身就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吞掉和收购效益差的企业,兼并之后以先进改造落后,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趋向。③企业大了,不仅资金充足便于技术改造,而且要求管理相应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了。④超大企业更有能力和条件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快速捕捉市场信息,按需求调节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四、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早在19世纪就已产生,二战后获得了极大发展,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和私人垄断资本相比,国家垄断资本有以下特点:首先它突破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范围内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生产巨额投资的矛盾。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为尽快振兴国家经济,避免因生产的无序而造成的经济混乱,尽量协调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美国为了发展投资巨大而收益较慢的高科技产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同时还通过大量增加军需和政府订货等方式,对国家经济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在此期间尽管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具体政策也有所差异,但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加强了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成了五六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资本论》是学说特别是经济学说的宏篇巨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对经济学说继承丰富和发展的集中体现。经典经济学家在全球化的历史嬗变中构筑的伟大学说,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启迪,而且为后来的全球化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了丰富的思想财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许多重大的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新变化。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也将产生多种极不相同的与全球化的关系。正如许多学者认为的,对理论的严重挑战,并非仅仅来自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骤然剧变,还来自全球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因此,以的全球化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为理论工具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研究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变动规律的研究,即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是有顺序的:“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按照这一方法论及逻辑的要求,马克思对全球化的研究与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是一致的,体现出的基本思路是:资本的扩张性是全球化的根源,对外贸易是全球化的起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化提供了载体。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实际上私人垄断资本在19世纪下半叶又得到较大较新发展。恩格斯于1880年进而讲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这样的新形式,即“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1]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2]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等垄断资本新形式的新发展,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战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不断加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以多元的行为主体来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依靠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来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并存等。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产品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联盟或协调组织的发展等。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运动作为“结果”一旦形成,就反转过来而成为“原因”,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普遍地起着作用。伴随着这一进程,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在二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就是战败国日本、前联邦德国也都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奇迹”。概括地说主要是: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很大发展。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重大调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解。从阶级状况层面看,产业结构、阶级结构以及劳资关系都出现了新变化,劳资矛盾在继续深化中趋向总体缓和,社会在多重危机的挑战中呈现出全局性相对稳定。从上层建筑层面看,当达资本主义已是趋向成熟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相当稳定,一般能按法律规定遵守“游戏规则”,定期通过选举平稳地轮流执政。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产阶级提出了较完整的“社会安全”,“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资产阶级理论家提出的“社会机制”理论,认为一个社会要平衡地发展,既需要“动力机制”,也需要“平衡机制”,二者的有机统一有效地维系了资本主义地稳定运作。从国际层面看,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动服务,拓展了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如果说马克思列宁经历了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中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一个以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各种联系合作普遍发展为标志的“相对稳定发展状态”,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现代资本主义形态。正如德里克所指出的:“随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开放,除了几个微不足道的例外,今天的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资本活动不曾渗透到。”[3]
试想当年列宁如果固守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去分析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就无法发展理论,今天的资本主义和列宁时代相比更是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甚至“某种质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突出表现就是,当代资本主义不仅从垄断资本主义那里继承了垄断性、垂死性和腐朽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修复力、生命力、竞争力和调节力。因此从时展的高度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思想,特别是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贯穿着的关于全球化的起源、本质、过程、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的思想,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全球化的一致性即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等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另一方面,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要求当代的者不能囿于旧说,而要解放思想,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为限,而应当包括资本主义经历的各个阶段,尤其是马克思、列宁逝世以后的那些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科学地把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对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组织”这一提法,也应当根据新的情况加以研究。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界说在理论界是很有权威的。列宁根据20世纪初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新特点指出:金融资本的形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还是最新阶段?即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理论家都在探寻答案的问题。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列宁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对此作详细的论证。他认为帝国主义是过度成熟的资本主义,在此之后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因此,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这种乐观主义的估计可以说是许多革命家所共有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就曾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列宁的著作是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的。
研究中有的学者考证,[4]在列宁生前1917年出版的此书书名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这个版本有列宁写于1917年4月26日的序言。直到列宁逝世10年以后,本书才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出版。不知道1917年的版本出于何种考虑不用“最高阶段”而用“最新阶段”的提法。在俄文第1、2、3版的《列宁全集》中书名用的也是“最新阶段”。从提法本身看,“最高阶段”是到了顶的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有新的阶段出现,而“最新阶段”则意味上不封顶,此后还可能有更新的阶段出现。1935年的版本大概是根据1916年的手稿标题改回去的,但是这种改动是否注意到列宁1917年改书名的考虑?这是列宁思想史研究中有待查明的问题,同时也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不言而喻,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对象,人们最为关注的依然是同世人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资本主义的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为世人所瞩目。与此相联系,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了某些不可否认的新现象和新变革。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际学术界就以“资本主义改变了吗?”为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就目前看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界说,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起来大体上可有如下观点:一是“发达资本主义论”,这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视角的;二是“成熟的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产阶级的管理经验、能力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考察的角度;三是“国家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的角度作出的概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大变化在于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四是晚期资本主义论,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某些质的变化的角度;五是“社会资本主义论”,它着重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种种迹象加以分析;六是“人民资本主义论”、“福利国家论”、“可调节的资本主义论”、“法人资本主义论”等。还有“经济成长阶段论”、“后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或“第三次浪潮”、“科学社会”、“后资本主义论”、“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论”等,以纯技术的观点看待当代资本主义。[5]上述观点的划分是十分粗略的,每一种观点中又由于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多差别。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是承认现代资本主义在战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但以什么样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变化,是否存在从量到质的飞跃,则由于立场、方法、视角,以及政治、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分歧和差异。
这些观点对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参考价值,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运行规律。如果从本质上、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且动态变化中,来进一步考察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的话。我们认为,从发展趋势上看,当代资本主义正逐渐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那么,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能否回答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的问题呢?对此,有人认为:“金融资本”这个概念在列宁那个时代就已使用,现在仍然使用原概念,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来表述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不足以表达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变化。
西方左翼学者对这个问题也高度关注,他们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如信息革命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等等。最近,他们强调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在当代的新变化。在2001年巴黎国际大会上,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认为,“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就是说,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首先是作为当代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经济变化而出现的。我们认为,如果进一步从政治和国际综合治理的角度看,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意义在于把金融运行机制融入国际机构、国家调控之中。毫无疑问,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总体利益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也资本化了,更何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不能离开上层建筑,同时也应该看到,划分不同性质生产方式的基本依据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一定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时,也应以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引起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为依据。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提法,正是首先从全球资本生产关系重大变化的经济学分析出发,即以经济为基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集中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变化的综合性范畴,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列宁时代的重大特征,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明显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的质的变化。进一步的分析将会使我们在比较中更深刻地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
全球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和丰富。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其特征是,商品、服务、技术及资金的大规模跨境流动;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加强。正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样,金融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一旦形成,必然有其自身运动规律和丰富的内容。当代经济全球化正是以金融为主要手段,而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金融资本,它决定资本的流向、流动量及企业的利润率,甚至也是整个经济和政治的决定力量。它不受任何权力控制,也没有边界。从金融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推动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动因是西方国家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的发展。即20世纪70年代,国家资本主义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这场危机的结果没有导致革命,而是伴随着集中表现为金融全球化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使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金融资本急剧膨胀的新阶段,也就是说真正打破国家垄断时代的是1978年以来美英两国率先实施了金融自由化和放宽了金融市场管制政策,各国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从此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从而出现了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金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垄断正是通过金融垄断实现的。
战后金融资本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形成金融全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金融资本的活动提供了舞台。其次是金融自由化促使金融资本发生新的国际化变化。再次是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除推行放松金融管制、有利于金融资本发展的政策外,还直接参与支持金融资本的活动,国际金融组织机构对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一系列客观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深刻变化和本质内容,揭示了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演进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运行轨迹。当然,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实现尚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
全球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价值、规范和利益趋向统一的过程,在全球化中,各个利益不同、法律不同、关税不同的地区,逐渐形成共同的利益,统一的法律和统一的关税。这种统一,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马克思认为,这种统一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世界市场会转化为一种与个人、国家相对的异己力量,意即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全球的经济融为一体,每个个人乃至每个国家的活动都越来越受到世界市场和世界金融的控制,这种控制力量凌驾于个人和国家之上,通过经济关系来统治全世界,它有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一些地区乃至全球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认识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地位和发展呢?或者说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的表现形态怎样呢?
当代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已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像经济全球化一样,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具有双重性质定位,产生双重效应。让·克洛特·德罗奈认为,当代全球金融垄断资本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食利资本”。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并没有改变,但是资本的增殖形式却发生了变化,资本的价值形式演变成货币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二元结构。由于金融资本的发展,直接金融取代了中介金融而成为资本价值的最主要形式。由于金融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金融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资本使用价值的生产实现了全面的、不间断的、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了资本的增殖,即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当代金融资本并非置身于生产变革过程之外,它是发展信息和服务业的载体,甚至金融产品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产品。金融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的发展为促进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垄断资本具有进步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金融垄断资本又建立了金融专制统治,成为加强和扩大国内国际剥削的工具。今天,金融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领域,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现象日趋严重。金融投机造成了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并频频引发危机。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使剥削过程趋向世界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垄断资本对经济发展又具有破坏作用。
尽管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全球金融垄断的跨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更先进、更高效的生产力,给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进程。但由于现实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因此全球化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相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将以复杂且多变的形式表现出来。列宁当年提出的帝国主义阶段的三大矛盾,在当代以“核心国家之间、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核心国家内部的矛盾”三重关系重新展现出来,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球化进程把一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即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贫穷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和分工,实行最低成本战略,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纷纷流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失业成为这些国家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缺乏资金和技术使其面临着越来越严酷的剥削和掠夺。
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节,金融投机抑制经济正常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金融管制的解除,股票、债券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也得到很大发展。以美国为例,1994—1999年全部公司平均利润年增长率约为8.9%,而股市的价格却以23.6%的速度增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也成为了现金流动器,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因而不时受到难以预测的股市投机风暴的威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金融交易量大约是商品(服务)交易量的25倍;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质经济的运动(实质交易和投资)有关(费尔南德斯·德科西奥:《经济全球化——进步的因素》,载〔墨西哥〕《至上报》,1998-5-31)。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动属于没有实物经济基础的投机行为。它们不仅无助于反而有悖于实质交易和投资的运动,并往往成为实质经济的不稳定和破坏性因素。
生产无政府状态扩展到全球市场,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危机日趋临近。全球化在把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和带来较高效益的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性。巴西著名的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在他的名著《帝国主义与依附》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国际经济体系,但这种体系所依靠的私人企业和各民族国家基地同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矛盾的,这必将导致产生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新无政府状态。”[6]正如费利克斯·罗哈汀所认为的:“目前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正在引起人们对系统性崩溃的关注。即一家公司的倒闭可能会引发全球其他公司的倒闭。许多金融市场可能不是全球性的,但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联通的关系。1984年,伊利诺斯州大陆银行(TheContinentalBankofIllinois)的倒闭是因为日本的基金管理人员在处理一份日本新闻报告时错误地翻译了美国一份有关大陆银行遭遇困境的新闻报告(“rumor"一词被翻译为“disclosure")从而让人们错误地理解为这家银行已经无力偿还债务,并已抽调出这家银行在欧洲的储备。这位日本基金管理人员一个错误的翻译就可以导致美国第十七大银行的倒闭,看来,有些小事确实可以改变世界。而美国政府公开批评德国保持过高的利率导致了1987年10月美国股价的崩溃。”[7]因为当资本主义进入金融跨国垄断阶段以后,随着国家管制的解除将产生双重效应,它既为资本的全球逐利活动铺平了道路,也为更大的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了种子。特别是随着跨国兼并与收购事件的增多、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即哪个政府来管理、规范和协调其全球商业运作?谁来调控全球市场上生产和需求的平衡?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个全球市场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日益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的生产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否则,全球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及各种结构性危机将不可避免。
全球化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带来生态灾难。随着跨国公司实力的急剧膨胀,在涉及到环保、税收、医疗保健等公共利益的问题上,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竭尽全力左右各国政府的政策。政府若屈从于垄断资本的势力,丧失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人类的未来则不容乐观。目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危机已经充分暴露了这一矛盾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已不再仅仅是学者在书斋里作出的推论,而是在日益广泛、深刻的层面上成为广大民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客观现实,这既是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当代表现,也是反全球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对全球资本垄断的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其基本矛盾将日趋尖锐化,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昭示着一个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1、572
[3][美]阿里夫·德里克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检讨[J]战略与管理,1993,(1)
[4]郑异凡世界历史[J]1995,(6):34-41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060-0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进而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演变。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现阶段的金融危机有很强的解释性。
1 马克思信用理论概述
马克思认为,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与贷者发生的一定关系就是信用关系。他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可见,信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马克思在论述信用理论时,重点分析了资本主义信用的二重作用。他认为信用制度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1.1 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
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可以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由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而信用可以帮助资本的自由转移,因而有利于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一方面,对于节约因货币流通而产生的费用而言,信用可以通过节约货币而实现流通费用的节约;另一方面,信用加速了资本流通,它不仅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同时还可以使整个再生产过程加快,从而减少准备金,节约流通费用。第三,信用促进股份公司的形成。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
1.2 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解体的各种要素
信用虽然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 ,因此信用也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
一方面,信用加快了资本集中的速度。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就是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剩余价值,必然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但单个的资本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自身积累的限制,因此,资本家总是运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最大限度的吸收资本,以突破自身积累的瓶颈,加快资本积累的过程,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使可以伸缩的再生产强化到极限。此外,信用制度使得买和卖的行为可以较长时间在时空上分离,从而成为了投机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社会需求,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行为,必然加剧生产的相对过剩。
信用制度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内在的各种矛盾,给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巨大的伸缩性,在促使生产和消费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生产过剩能力和虚假需求。“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要还有现金支付的方法适用,危机,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就必然会明白地出现。”
2 运用马克思信用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产生于虚拟经济之中。由此,在危机的初期,许多人将危机的根源归于信用制度、信用危机。马克思在讨论信用与虚拟资本时就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2.1 信用制度下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信用过剩,是次贷及其衍生品为代表的虚拟资本价值泡沫的破灭,其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但是,从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会得到更一步的认识:即使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仍是生产相对过剩,其爆发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盛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政府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任由其创造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肆意发放信用,使得社会信用链条无限延长,经济的不稳定性也随着加强,只要信用链条上有一环发生断裂,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此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空前提高,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财富两极分化的加大,进一步限制了家庭的支付能力。据世界银行的资料,美国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4上升到2000年的0.45,再上升到2004年的0.462,可见,在经济增速降低的同时,美国国内的财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并无明显增长。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集中,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消费能力受限,而不得不依靠借贷的方式,实现消费的虚假繁荣。这种透支消费方式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益,肆意扩大信用,盲目放贷所形成的,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
2.2 信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1)信用加快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买和卖在时空上的分离,就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可能性,而信用制度的快速发展,则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整个社会实际上被结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信用链。社会信用链的形成,客观上以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规模放大了社会生产和消费,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消费不足的矛盾。在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链条被无限延长,生产对消费的反应越来越迟钝,商品过剩的信息被信用所创造出来的需求所掩盖,导致生产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社会信用的无限延伸也使得社会信用网络变得更加脆弱,一旦社会信用链上某个环节发生断裂,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支付危机,从而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2001年以后的五年内美国房价持续上涨,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过于乐观,低估了贷款风险,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信用等级较差,收入较低的次级信用者加入了贷款购房的队伍。同时为了转移风险,银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通过金融衍生品,特别是资产证券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结成了信用共同体。当利率上调及房价下跌之后,许多次贷者受收入的限制而选择断贷,即不再支付剩余房款。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应该收到市场反馈的信号而减少房屋的生产和供给。可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助各类金融衍生品,在股市和债券流通领取中套取现金,弥补由于次贷者断贷产生的呆账、坏账。银行信用进一步扩大,从而给房地产商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市场仍有巨大的需求,进一步导致了生产过剩。此时,支持经济发展的不是现实的需求,而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上的社会信用网络。当不能还贷的次贷者越来越多,当股市下挫而无法套取现金时,社会信用链条中银行这一环节发生断裂,从而引起连锁反应,爆发金融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言:“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2)信用加剧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由于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双重作用,在推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了生产相对过剩,使得危机的能量不断聚集。此外,信用还促使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资产价格泡沫化。由虚拟资本引发的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上产生的,是以能够带来收入的有价证券形式而存在的资本,包括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其它可转让证券等。虚拟资本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同时,虚拟资本的发展也让信用链条有无限延伸的趋势。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有着原则的区别,它们是虚拟的,本身不具有价值,仅是取得一定收益权的凭证,它的价格是预期收益的贴现。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生产结构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远远超过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在价值结构上,虚拟资产价值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虚拟资本的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正是在这种经济虚拟化趋势下,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资产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由信用链断裂所引起的危机比资本主义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都要严重。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溃时,会更加严重起来,由此引起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目前,这场危机正在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也说明了信用制度在危机中具有加剧的作用。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信用在其中起到了推动和加剧的作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信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保证一个国家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因此,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要以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信用在生产中的作用;要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特别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防止信用工具的滥用。信用和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放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创造出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虚假需求。因此,要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个人信贷法律,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加快金融市场的信息制度建设,从而让金融市场和信用工具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中图分类号】G633.5
古人云:“左史右图”,即历史学习中恰当使用地图的重要性。高三的历史学习是直接面向高考,对必修和选修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的过程,并努力追求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我感受到了恰当使用地图对推进历史知识理解的巨大辅助作用。下面就笔者的一次课堂实践谈谈历史地图的使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是人教版世界近代经济史的主要专题,也是历年高考考察的热门知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第二个阶段即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展使得世界市场得以拓展,第三个阶段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四个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最终促成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这四个阶段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世界市场的成长,有一个共同的前进动力即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其跨度却有5个世纪,学生整体掌握比较困难。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我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二第24页的世界地图,以一连串的问题提出和回答的互动和学生们复习了这个专题,重温了这段历史。
第一个问题:1500年以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哪里,这个经济中心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欧洲联系的。学生说:在地中海,在欧洲……学生零乱的回答后教师引导:1500年以前的十几个世纪里,世界文明的中心在哪里,是什么类型的文明,这种文明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恍然大悟,若有所失的喊出:中国,封建文明、农耕文明……,这个时候教师示意学生目光锁定地图中国黄河流域中上游,回想大汉帝国开创的东西文明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从长安向西一条东西方沟通的思路跃然纸上,学生看的意味深长。教师抓住有利时机问:东西方交流的另外一条路线及东西方交往的方式。学生回答:西汉帝国同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与欧洲的交往是间接的,在欧洲部分主要中转站是地中海。教师抓住时机继续讲:同学们说的很对,在1500年以前东西方的交往推动了欧洲的发展,使得意大利最早发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率先发生视乎在向世人昭示,世界近代史的帷幕将从这里拉开,这里将成为世界近代史的中心舞台,但是历史发展又充满着很多偶然曲折的因素,正当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时,1453年在东西方交往的欧洲东段部分出现了一个强盛一时的封建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时学生目光又落在下亚细亚),东西方文明的交往被其阻隔,意大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意义因此暗淡,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强劲发展,并要求重启东西交往的商路,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大陆的航路,此后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商路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图锁定大西洋沿岸),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获得了大量财富,但这些财富并未在西、葡转化为资本,推动其资本主义发展,而是流向西欧其它国家推动了大西洋沿岸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国家主要指17世界海上霸主――荷兰,18世纪海上强国法国和英国,在最后的霸主争夺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和多次英法战争,最终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长期的海外扩张,极大的推动了欧洲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经济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一书坚持的基本立场,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又适当地吸取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新科技革命作为逻辑起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新特点做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内容主要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过程、基本特征、运行机制、运行周期;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历史定位以及影响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及其固有矛盾,并用来指导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工作,妥善地处理与不同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可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抓住了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关键的观察角度
选择分析的角度是理解和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该书从单个经济体和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从单个经济体的运行来讲,由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的运行主体―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经济”、“知识经济”等许多新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技术经济”与“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当代资本主义围绕科技发展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运行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周期等都出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从整个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来讲,当代资本主义更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仅形成了全球性的世界市场,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建立了许多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并行推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也都开始融入到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风险
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在货币产生之前, 物物交换的条件下, 买和卖的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同步的, 因此, 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平衡的, 没有什么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成两次过程, 从而出现了买与卖脱节、商品卖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在这里,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了”。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换潜伏着经济危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会形成支付的连锁关系, 一旦有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使一系列支付关系不能实现, 影响整个信用关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在一国经济中居统治地位, 一切生产都是商品化的, 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个基础上, 一方面,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目标, 这种商品本性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业生产有着无限扩大的趋势,致使市场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配置资源有其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容易产生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一次到位, 因为,市场经济无法合理解决个别企业投资、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投资、生产盲目性之间的矛盾。因此,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和社会生产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驾驭一切的绝对规律。追求剩余价值和外部的市场竞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资料和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却没有顾及到需求的限制,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 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成本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这一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杠杆
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强了货币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不过,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制度 …… 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这实际上是说,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
马克思认为,信用危机只有在转化为货币危机的情况下,经济危机才会全面爆发。“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 ,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处在于促使人、 财、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产组织的高度社会化。这又使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分开,造成危机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围越大,造成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倘若没有信用体系,资本积累所导致的生产扩张将不断遭遇到工人工资收入和消费需求的限制,呈现为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但是货币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不断打破对生产扩张的束缚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其结果是信用创造的虚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决生产与消费间的尖锐冲突, “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此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往往会表现为货币流通的危机和信用的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发生,并且是隔一段时期发生一次。从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之间间隔可称之为经济周期。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更新的平均时间决定了经济周期的长短, “预付资本价值必须完成一个包含多次周转的周期,这个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的,从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时间或周期时间决定的。……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10年。……这种由一些互相连结的周期组成的长达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驰、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阶段。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的“周期性现象”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从出现一次危机到新的危机出现,就会形成一个经济周期。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商品的供求关系趋向平衡,商品的价格逐步回升,大量企业重新组织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暂时恢复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
货币的出现,买与卖的分离,是经济危机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存在信用制度,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完成的。在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共同推动下,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逐渐被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所取代,简单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经济危机爆发所需要的“一系列关系”也初步形成,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逐渐演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经济危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基于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也出现过类似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波动。这需要运用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原因,在实践上吸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使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理论上讲,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急剧下降所导致的经济混乱。并且,这个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经济危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也可能发生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工业危机等。因此,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是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齐下,努力防范经济危机风险。
我国防范经济危机风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努力刺激内需以避免经济大幅波动
我国的宏观调控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适度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也要注意区分市场经济常态下的干预和某种特殊条件下的干预。在常态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在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在某种特殊时期,政府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力度,使经济运行尽快回归常态,但是,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合理有效和公平正义,不可任意而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刺激内需方面,要注意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行较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改善投资结构,降低贷款利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判断风险的能力
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制度作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杠杆,往往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线。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有效进行信用等级的区分,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审慎推行资产证券化,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时要更加谨慎。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释放风险、活跃金融市场,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风险源。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以稳妥的态度逐步开发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真正让金融创新产品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邱海平.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J].当代经济研究,2008(3)
2.王伟光.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重读《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J].研究,2009(2)
3.郭真,梁东兴.《资本论》: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J].哲学研究,2008(8)
4.王宇伟.从马克思的《资本论 》看美国的次贷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