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2 16:04: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税行业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关于服务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是一种发挥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强有力的作用,我国目前在服务业上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制度,不仅是中央在贯彻执行,而且地方也很重视对服务业的财政补贴,在一些行业中,我国推出了很多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制定了企业亏损补贴的制度,在服务业发展中,很多企业由于在这样强烈的竞争环境当中,无法获利,从而导致企业根本没有原动力,这时候就需要国家在财税上进行一定的补贴,使得有些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行,甚至起死回生。国家还在很多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都建立了财政补贴的政策,比如在一些新兴的行业,由于发展的时间很短,例如专业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等这些发展历程短,自身的能力比较弱,资金欠缺的行业都分别制定出了补贴的具体数目,从而推动了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
财政奖励政策:财政奖励政策是一种有效地鼓励服务业中的各行业积极创新、积极发展的一种财政政策,通过奖励激励着服务业的发展。
财政投资政策:我国财政投资政策主要是通过拨出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服务业中的各个行业,通过财政上将资金注入,促使我国服务业中的行业有一定量的资金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或者各种项目能够运转,从而使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道路,加大投资财政投资对于服务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
(二)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减税政策:减税政策的本质即是减少了税收。减税政策主要是国家对税收的减少,也就是调整了税率,使税率下降。例如:在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中,企业应当交税的税率为25%,而当企业申请到高兴技术产业的时候税率就会下降为15%,如果能够拿到重点软件的资质的时候,企业的税率就会下降到10%,这就激发企业本身向更高水平的企业进行发展,而且又使得税收减少了,盈利增多,企业发展的势头就会更好,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免税政策是指按照税法的规定,免除应该缴纳的税款。
免税政策;免税就是在特定行业实行是指按照税法规定不征收销项税额,同时进项税额不可抵扣转出。在我国的服务业中,有些行业是能够得到免税政策的支持,例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具体的免税政策,例如: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进行免税,这样就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的发展,免税政策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税收政策环境,让它们的压力变小,从而能够拉动服务业的增长。
二、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改革
(一)加强财政支持的力度
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由于有很多新兴行业的兴起,这些新兴行业是服务业的薄弱环节,所以需要财政的支持使这些新兴的技术和新兴的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然而服务业的产业链不够完整的问题,也是需要财政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促使服务业形成一条完整有序的产业链;政策资金的不够会导致服务业出现很多的不足和漏洞,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既然我国要加大对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就应该不惜余力的加大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二)与时俱进出台财政政策
针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间非常关键。所以说在服务业发展中避免不了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然而针对这一些现实问题,我国在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的时候时间比较滞后,有些问题是积重难返的,所以这些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就必须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才能够避免这些服务业发展上的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的这一困境。
(三)增加税收优惠形式
从税收优惠的环节看,我国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主要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年度避免,缺少提取准备金、投资抵免等针对投资、研发过程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样单一的税收优惠形式导致了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能动力下降,这样便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应该调整税收优惠的形式,制定出多种优惠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四)完善税制结构
尽管国家开始实施营改增过后,在优化税制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比如我国仍然在针对一些非消费品和一些普通的消费品进行税款的征收,如汽车轮胎、护发品,从而延缓了这些行业的发展,然而还有我国的流转税所占的比例过大,而所得税的比例过小,仅占税收收入的20%左右,这也就充分地体现出了我国的税制结构的不完善,导致服务业的一些行业税收负担重,而另外一些行业税收负担小,从而更加导致了服务业的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就应该充分的优化税制结构,做到真正的让税收政策有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五)加强财税政策的落实力度
我国颁发和制定有关的财政政策时,总的目标都是想要将财税政策落实到实处,但是如今我国财税政策的落实的力度有欠缺,没有真正的全部贯彻落实,要想把财税政策完全落实到实处需要集聚中央和地方服务业中的各行各业的力量,所以中央和地方都需要努力地将制定好的财税政策贯彻和落实到服务业中去,这样才能使得我国服务业得到财税政策的支持,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一定的成效,提升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根据市委、市政府财税“双过半”考核要求,认真对照查找财税收入征管工作差距,通过组织开展收入“双过半”攻坚活动,进一步加强财税领导,分解落实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抓好征管堵漏,实现财税收入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2012年全县财税收入基本目标为125083万元,工作目标为138636万元。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1~6月财政总收入目标62542万元,其中:5月份10716万元,6月份10719万元,两月合计21435万元。
(二)部门目标
1.国税部门。全年基本目标55580万元,工作目标61603万元。1~6月目标任务27790万元,其中:5月份6296万元,6月份6299万元,两月合计12595万元。
2.地税部门。全年基本目标34837万元,工作目标38610万元。1~6月目标任务17419万元,其中:5月份4420万元,6月份4420万元,两月合计8840万元。
3.财政部门。全年基本目标34666万元,工作目标38423万元。1~6月目标任务17333万元,累计完成18195万元,已超“双过半”目标862万元。
4.矿产品规费征收办。全年基本目标45923万元,工作目标50913万元。1~6月目标任务18369万元,其中:5月份3133万元(煤炭税费1430万元、矿产品税费1500万元、烟花爆竹税费203万元),6月份2848万元(煤炭税费1428万元、矿产品税费1300万元、烟花爆竹税费120万元),两月合计5981万元。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5月20日~5月25日)。成立财税收入“双过半”攻坚活动领导小组,出台财税收入“双过半”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双过半”攻坚动员会议,全面宣传、动员、部署“双过半”攻坚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5月26日~6月25日)。各征管部门切实加强财税征管领导,广泛开展“双过半”攻坚活动,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征管科室(股室、分局)和征管人员责任,强化财税收入征管、统计、分析、调度,加大稽查堵漏和清收清欠力度,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全面完成财税收入“双过半”目标任务。
第三阶段:总结考核阶段(6月26日~7月5日)。统计、分析、总结“双过半”攻坚活动实施情况,通报各征管部门财税收入完成情况,严格按照财税收入考核办法和责任书兑现奖罚。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财税收入“双过半”任务,既是重要的经济任务,又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正视困难,树立信心,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铁的纪律和手腕,强力开展收入攻坚活动,坚决完成“双过半”财税目标任务。
(一)思想上形成共识。国库统计分析是国库会计核算的延伸与升华,而各部门数据收集难度大成为统计分析质量提高的“拦路石”,数据资源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人行益阳中支国库多次召集财政、国税、地税、行内调统等部门召开碰头讨论会,并通过建立分析人员交流微信群、QQ群等渠道宣传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努力使各部门认识到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形成共识。
(二)行动上形成共振。人行益阳中支国库科不等不靠,把平台建设纳入国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7月,组织召开了财税库半年度工作联席会,讨论研究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构想。并相继出台了《统计分析信息共享平台方案》、《益阳市财税库国库统计分析联合协作机制》,这些文件明确了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以打造国库统计分析优质品牌为目的,以数据共享为切入点,以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推进现代化服务性国库建设。具体目标包括加强财税库横向沟通联系,建立财税库统计信息收集长效机制,补充完善信息库;强化常规分析,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多维度、深层次分析数据变化产生的原因,挖掘真实情况;丰富和完善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反映当地经济特征的分析框架;结合有关焦点、热点问题,跟踪财税政策变化,共同研发具有特色的信息产品,提高调研的决策参考性。
(三)机制上形成合力。人行益阳中支国库科积极与各部门协调沟通,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了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成立了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由国库副主任任组长,人行国库科、财政国库科、国税计财科、地税计财科科长任副组长,各部门数据分析人员和相关科技人员为成员,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组,具体负责统计分析平台开发与运维;业务组,负责各部门数据归类整理和上传共享。从而形成了一个人行国库牵头组织、财税库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以集中支付系统为基础,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一)分步骤实施。第一步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共享。主要通过利用财政集中支付系统,将各部门分行业、分产业的数据进行数据上传,完成数据的存储与共享,建立统计分析数据集中库,达到便于查找、提取的目的。第二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平台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基础数据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图表展示模块、分析共享模块、政策解读模块。通过模块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和深入分析,形成最终的高质量分析报告。
(二)[KG(01mm]找准突破口。一是借助集中支付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数据的初步传输与共享,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二是完善数据库。科技部门协助将财政、税务、统计、房产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序时汇总,加工获取分税种、分行业、分产业的全口径数据以及各类经济数据,并根据数据制作相关图表,通过图表挖掘数据运行趋势与规律,最终形成集数据与图表为一体的序时数据库。三是数据资料移植。将所形成的数据移植到集中支付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初步存储与共享。[KG)]
(三)搭建共享平台。以集中支付系统平台的数据为依托,对数据进行深加工,最终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平台分为基础数据模块,用于导入各部门的基础数据如国地税的分行业、分产业、分税种数据、财政收支数据等)。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具体加工处理各部门数据,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分行业、分税种等汇总数据。图表展示模块,通过数据形成相关表格、图形,更直观地反应各类数据趋势。分析共享模块,将各部门形成的分析报告进行上传共享。政策解读模块,各部门将本部门的相关政策变化内容进行共享,提高分析人员的政策敏锐度。
四)建立会商制度。按季度组织财税库、行内调统、货币信贷等部门召开统计分析例会,由以上部门负责人和分析人员参加,半年度和年度例会邀请财税库分管领导参加,例会在季度末前一个月中下旬召开,由国库部门负责召集,财税库轮流承办。例会各单位针对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特点,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财税的影响,提出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
三、提升平台建设内涵,增强国库服务功能
统计分析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国库服务职能的提升,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统计信息交流平台的创建为国库服务职能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同时随着国库服务职能的延伸,统计分析交流平台的资源共享范围越广,内容越充实,国库服务的核心作用越突出,对宏观经济决策和财税政策实施的支持作用越大。
把握行业趋势,巩固企业服务市场地位。目前,市场上对此次收购事件褒贬不一:正面观点认为收购后双方的业务得到有效互补,可进一步提升双方在职场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反面观点则主要集中在收购溢价过高以及对LinkedIn未来发展的担心等方面。但我们认为,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公司的重要布局,此次事件是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催化剂,它反应了微软对行业的重视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正如微软CEO Satya Nadella所说,本次交易是全球领先的职场云与全球领先的职场网络的结合,通过对LinkedIn的收购,微软旨在加固其在企业级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打通职场网络,优化企业服务能力。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发现企业级服务市场的行业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业务层面,通过打通企业云平台与职场人士之间的网络连接,为企业服务引入社交元素,更好地帮助职场人士获取动态信息,协助企业拓展销售模式以及加深企业对员工的认知、优化企业运行效率等;2)技术层面,结合企业云平台的数据与职场社交数据,补强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信息流和广告投放的精准性。
重点关注
科技巨头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强势布局体现着其对行业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好符合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现状并凭借各自禀赋积极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建议重点关注:
丰东股份(002530.SZ):公司通过收购方欣科技,切入企业纳税服务行业。方欣科技专注于财税服务领域18年,并作为核心供应商承建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的纳税服务系统。依托金税三期工程,公司凭借财税云服务平台承载财税申报等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多种财税增值服务。
*ST明胶(000606.SZ):公司通过收购神州易桥,进军企业级财税SaaS服务领域。神州易桥的核心产品为财税大管家,基于财税大管家公司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包括财务管理、财税申报在内的企业财税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开发服务。
过去的一年财税工作和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是发展的一年、进步的一年。总量上,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按全口径统计是2.4亿元。质量上,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96.5%,收入质量很高;增幅上,达到了20.5%,超额完成年初预算。在支出方面,重点支出都得到保障,阳光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民生工*资金配套到位。同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灵活调动财政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和重点工*建设,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这是因为,去年是城区财政体制调整较大的一年,九月份后金融危机又对我们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取得这些成绩,从事财税工作的同志们想了很多办法、动了不少脑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财政工作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年的财税工作都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要求也不一样。可以说是,月月做、年年做,年年都很难做,但年年都要做好,因为事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财税保障。下面,我在*区长讲的基础上,再谈三点意见,等一会龙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关于今年全区各项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并在区人代会上审议通过,全区经济会议又在区委全委扩大会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现在就是如何抓好落实的问题。财税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方向标、晴雨表,至关重要。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财税工作,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有必胜的信心。今年元月份,完成财政收入31*多万元,实现了开门红,其中两税完成了27*多万元,达到了历史最高,这对于提振和坚定我们的信心、奠定今年工作的基础十分重要。虽然当前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决不能因此丧失完成目标任务的信心。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发展的平台已经基本构建起来。开发区建设方面:已经有30多家企业在建和投产,去年实现了每月新开工一家企业、新投产一家企业的目标。今年初又将有4家企业建成投产。在春节前后,又新引进了5家企业,相信到年底,开发区将有一个崭新的形象。工商企业方面:截止目前,全区52个规模企业没有一户停产和裁员,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逆势上扬,产品畅销且价格上升,春节期间依然在加班生产。今年还将有一批新的骨干企业进入到规模企业行列。去年全区实现税收1*万元的企业达到了42家,其中盈创公司去年税收在全市50强企业中排名第八,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1家超2亿元)。元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3%,全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西城改造建设方面:目前一批项目正在紧张的洽谈之中,骨干路网框架正在拉开,政务中心即将于6月份开工建设,今年西城改造将是一个大工地。老城改造的一批项目正在作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又洽谈了一批项目。与此同时,海口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规划已于上周通过专家评审,临港生态产业园规划正在审批中。总之,我区二产、三产发展方面呈现出蓬勃向上之势。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做好财税工作的基础。
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还要正确、客观、辩证地分析当前经济危机以及财税政策变化对我区的影响。应当看到,每一项政策的变化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认为,今年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对我区是利大于弊,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项。一是增值税转型。它是我国财税政策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抵扣上。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了,产业升级了,效益也会随之提升。与过去相比,它不是存量减少,只是在增量方面比预期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企业的规模效益上去后,带来的利好将远远超出固定资产抵扣所产生的影响。这是鼓励企业发展的一个好政策,企业发展了,我们的税收就有来源。所以,我认为增值税转型,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存量税收,只是在增量方面我们在与过去比较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二是小规模纳税企业税率的调整。这项政策对我们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企业发展是一个优胜劣汰、不断洗牌的过*,能生产经营下去的,就会越做越好,总量的增长能抵消一部分税率降低的影响。同时,还有一部分新的企业加入,可以弥补一些减少的因素,这方面我们要辩证的分析。
金融危机对我们有影响,特别是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后,引起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对于我们一些外向度比较高的企业和行业有一定的冲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央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出手很快,组合拳打得很有效,今后一段时间,政策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国务院已经出台了6个行业的振兴计划,据有关消息,“两会”前,国务院还将批准4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其中轻工业的振兴计划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6*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国家加大投资方面,对于拉动一些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也将会逐步显现。就我们自身而言,建筑业、房地产行业与预期相比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新的增长点,实施老城改造、西城开发将会产生新的增量。辩证、客观地分析宏观形势,认真、细致地分析自身发展态势,我们没理由不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做好工作。
对今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安排,区委、区政府很慎重,人代会通过的是增长18%,但那只是一般预算收入,在经过需要、可能等方面分析后,我们今年财政收入的增幅必须达到24%。两税、财政局和各乡镇(街道)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对于区域性任务分解,在*区长讲的坚持“三个原则”的同时,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其中,乡镇方面由过去的30%增幅调整到了25%;街道方面,也充分考虑了任务以及实际因素,与去年计划相比只增长了10%,与去年实绩相比也只增长了17%,部分街道超出20%的部分还进行了微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大家一定要在完成任务上要多花心思,多想办法。
二、加大力度,强化征管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各乡镇(街道)、全区各部门和全体财税干部都要围绕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努力,抓紧、抓实、抓主动。
第一、要生财有道,加强财源建设。抓财税工作,不能就财税抓财税,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抓财税,要以财税实现的*度检验经济发展的结果,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各乡镇、街道一定要树立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当然,抓经济、抓财税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关于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原则上任务分解不会减少,只会增加,要在全区上下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理念、意识和责任。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们抓招商引资不是无所作为,恰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元月份仅开发区就签订了3个招商引资项目。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是增长30%,这对我们的税收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各街道要利用好城区的资源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三产发展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各自特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要有新突破,在资源优势招商上要有新作为。所以,分析财税工作,不是静态的分析现有税源,而是要动态的看发展趋势,把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用发展的观念想办法、采取措施。
第二,要聚财有方,大力组织收入。一是要严格征管。这是财税工作基础。财税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治税,加强监管,抓大带小,抓易带难,多收工作税,多收辛苦税,做到应收尽收。二是要积极协税。这里讲的协税是指把可以、应该在我区纳的税收起来,不是在区里相互之间挖税,如果今年再发现街道、乡镇之间相互挖税,那就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意识问题,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制约。要研究当前经济变化,利用政策,把一些税合理、合法、合规的引进来,要根据市场经济形势,研究企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税收,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变化带来的税收,科学准确核定文化、餐饮、娱乐行业的税收,等等。从事财税工作的同志要研究经济、了解经济,在方式上、思路上、操作办法上多动脑筋,做好协税护税工作。
第三,要用财有效,加强支出管理。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工资、保民生、保重点,还要尽可能地利用财政杠杆支持产业发展。要严格控制专项支出,对会议费、考察费等一般性支出要从紧从严控制;对临时要求追加解决的经费,一律先批复后实施;对于建设类项目,必须先报项目计划,经审批后方可实施。要加强对一些专项资金和建设类资金过*的监督和结果的审计,把项目资金用好、用出效益。要继续整合各类资金,集中财力做大事。今年重点整合社区建设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
第四,要理财有法,搞活财税经营。要善于把有形的资产资源经营好,使有限资源和闲置资产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尤其要积极探索行政性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路子,探索推进公益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促进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财税政策也是资源,在依法征税的同时,要善于把无形财税政策经营好,争取项目、资金、环境,争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做好聚力和借力发展的文章。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财政工作不是部门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要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把财政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经常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针对财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要落实责任。今年下达给大家的财税任务,执行没有任何借口,更没有任何折扣。各乡镇(街道)和财税部门要将收入任务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分解到条条、块块,落实到税种、税源,明确到单位、人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加强调度,做到均衡入库,不能大起大落。
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意见》中的改革范围包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农村、投资、社会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多个领域。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改革重点锁定在财税、电力、金融、收入分配和社会体制改革五个领域。
国家发改委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和以往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改革意见相比,*年《意见》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操作性规定,并在《意见》中明确规定,要督促改革任务的完成,改革牵头负责部门要定期汇报改革进展情况。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作为具有“改革”职能的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会受国务院委托制定该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年改革重点具有操作性、能够实质性推进的领域划定在5个领域。
首先,要正式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据了解,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研究机构制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笼,目前正在征集学者和地方政府的意见。
“今年最大的改革动作就是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上述发改委人士透露,尽管《意见》中只提到“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没有更详细的说明,但高层推动财税改革的决心已定,今年将开启这一领域的改革。
事实上,启动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但财税体制改革兹事体大,不仅仅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还涉及预算民主化、公共财政转移、人大审查和监督、统一国家财政和国库、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诸多因素,以上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改革面临着复杂的形势。
“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是大家一致的判断。”7月10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郑新业对记者分析。对此,专家们多数认为“下放财权”是改革方向。
据获悉,新一轮财税改革基本思路是,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为重点,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体制机制。
在具体操作上,财政专家贾康认为,应该推进财政体制扁平化的系统性改造,主要是扩大推行“乡财县管”、“省管县”的试点范围。
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多数财政专家认为,应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上,逐步推进“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除财税体制改革外,今年还在电力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领域开展实质性改革推进。
“完善电价政策是今年重点。”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按“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目标,继续稳步推进各项电价改革,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
对此,在今年4月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也详细说明了改革思路:推动落实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方案,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意见》指出,将推进农行股改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制定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
启动收入分配、教育体制改革
除财税和金融,今年改革重点还有更令公众关注的话题——收入分配和教育体制改革将启动。
据了解,《意见》中要求,今年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出台收入分配指导性意见”。以此判断,各界所盼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将在今年迈开步伐。
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从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后,一直成为公众热议和热盼的改革。而由国家发改委、原人事部等部门牵头制定的改革方案,至今尚未亮相。
据了解,学者们一直希望收入分配方案是个一揽子方案,既包括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也包括相应提高“低保”水平。更重要的是改革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
上述发改委人士分析,《意见》中提出“出台收入分配指导意见”意味着今年该方案要亮相公众。
在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除了近两年的“医改”,未来“教育改革”也将成为热点。
据悉,《意见》中显示,要研究起草教育体制改革规划,“这表示教育改革将启动”。上述发改委人士分析,“而教改是目前公共领域中改革最滞后的方面。”
“由于教育改革涉及文化传承、思想意识等多方面范围,比医改更难。”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医改专家顾昕分析,因此,教育改革相比医改,可能更是长期命题。
垄断行业改革还需等待
在上述5领域改革得到突围后,诸多公众关注的改革焦点可能还需要等待更长时间。
据了解,之前各界广泛呼吁的“垄断行业”改革在今年还得不到突破性进展。包括铁路体制改革。
“由于还存在争议,铁路体制改革障碍不小。”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据悉,铁路体制改革方案早在2006年就摆在了决策者案头,但由于利益各方意见不一,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铁路体制改革近期展开的可能性不大。
一、前言
金融创新是指国家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资产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目标,利用新的方法以及新的技术,让金融体系中的基本要素重新组合,从而推出新的服务、市场、工具和新的制度,创造一个新的高效运作的资金营运体系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创新和发展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金融创新的成果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帮助我国的大中小企业直接或者间接解决了融资问题,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金融创新与财税政策的结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金融创新和财税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理论十分重要,本文着重从金融创新与财税政策的角度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金融创新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外部金融机构广泛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的金融局面将呈现宽松状态,同时,国际上的外部环境也会促进国内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期。
目前,外资金融企业已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并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的规模会迅速扩人。因此,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将成为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财税政策的作用原理
1.财税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
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纵轴代表成本或收益。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存在溢出效应,所以高新技术投资的社会边际收益曲线(MSR)高于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PR)。其中,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PR0)与企业边际成本曲线(MC0)交与点H0确定了较低的投资水平(I0)。政府可以实施财政政策,比如通过政府补贴或政府购买等手段进行财政的转移支付,这样的财政政策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边际收益从而促进投资的增加,图(1)所示,政府的财政政策使得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MPR0上移至MPR1,这时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PR1)与企业边际成本曲线(MC0)交与点H1确定了较高的投资水平(I1),在图形上表现为由投资水平I0沿着横轴向右移到I1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后,通过投资乘数的扩大效应,最终能够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加值远远大于投资增加的数额。
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通过减免税和降低税率的方法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增加。如图(1)所示,税收的优惠政策会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由原来的MC0移动到MC1处,此时边际成本曲线MC1与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MPR1相交于E2点,从而确定了更高的投资水平。除此之外,企业成本的降低还会导致其产品利润的提高,从而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供给量,进而会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额度。
2.财税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增长
财政政策刺激高新技术产品消费的增长和上文略有所同,其中政府购买可以起到直接刺激高新技术产品消费的作用,而财政补贴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价格,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增长。本部分重点介绍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刺激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增长[6]。如图(2)所示,假设消费者可以选择高新技术产品或其他产品,未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之前,无差异曲线U′和预算线I′确定消费者均衡点为P1,这时消费者消费高新技术产品和其他产品的量分别为X1和Y1。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之后,减免税或降低税率同样会使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价格也会随之降低,因为高新技术产品属于正常品的范围之内,所以价格下降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会使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财税政策的作用使得消费者均衡点由P1移动至P2,相应的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量由X1增加到X2单位。
以上是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财税政策可以通过刺激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和增加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财税政策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
四、结论
本文从金融创新和财税政策激励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较为迅速,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资金,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个行业里的企业,均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而此时的金融改革与创新正好迎合了高新技术产业大量需求资金的缺口,与此同时,国家政府通过财税政策的调节与激励间接刺激了该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双重的刺激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旨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一、充分肯定去年财税工作取得的成绩
*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7.25亿元,同比增长14.4%,总量居全省第4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97.22亿元,增长3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40元,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6元,增长18.2%。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税改革,使财税工作实现了四个新突破: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实现新突破。*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到33.76亿元,增长32.1%,增幅位于全省第3位,总量位于全省第8位。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亿元,达到8.2亿元,增长32.1%。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历程,我市一般预算收入踏进10亿元的门槛,经历了漫长的25年时间(*年10.36亿元),突破20亿元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年25.55亿元),去年又实现了突破30亿元的新跨越,这既是许昌经济发展成果的体现,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重视和加强财税工作的结果。二是财政收入质量实现新突破。*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89%,比上年提高0.3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7.25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7%,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市本级税收收入达到7.75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94.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9个百分点。这两个比重的显著提高,标志着我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和结构实现了新的突破。三是财政支出规模实现新突破。*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突破60亿元,达到63.68亿元,增长33.3%;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突破15亿元,达到15.1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23.7%,增长34.5%。全市财政支出的重点着力向民生倾斜,涉及民生的支出达到29.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6.3%,在规模、比重和增幅上均为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四是协税护税工作实现新突破。*年,根据市政府的要求,财税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协税护税机制,协税护税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了税收源泉控管,堵塞了征管漏洞,规范了税收征管秩序,完善了财税管理体制,治税环境明显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税收特别是小税种的持续稳定增长。*年,全市车船税、房产税、契税等小税种收入接近7亿元,增长46.4%。同时,我们还通过税源清查登记,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税源交叉管理问题,理顺了一些税种征收和一批重点项目的财税管理体制,使税收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可以说,*年我市财税工作成绩显著,可喜可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财税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协税护税成员单位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对财税部门和协税护税成员单位的工作是满意的,毛书记、李市长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为协税护税做出贡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大家也要看到,我市财税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差距。一是收入总量还比较小。我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总量为全省第8位,但与第7位、第6位的新乡、安阳的差距还较大(分别少7.3亿元、8.7亿元),位于第9位的三门峡与我们只差4亿多元,我市一般预算收入仅为郑州市的15.41%。二是收入质量还不够高。*年,我市宏观税负为7.9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负为3.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为全省倒数第7位,地方税负占宏观税负的比重为48.7%,比重仍然偏低。三是骨干财源的培植十分紧迫。近几年我市虽然加大了财源建设的力度,但真正拉动收入大幅增长的骨干财源项目仍显不够,财税收入的支撑点较少。全市纳税100强企业入库地方税收13.35亿元,仅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39.5%;地方税留成过亿元的企业仅有许昌卷烟厂和中原证券两家,这与排名前7位的省辖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培植骨干财源、重点税源的任务显得非常紧迫。四是县域财政收入不够均衡。全省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前10强中,我市仅有禹州市一家,而郑州和洛阳均为4家。我市6个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最多的禹州市突破10亿元,而最少的县(区)仅有1.7亿元,相差8.3亿元;收入增幅最高的长葛市达到52.5%,最低的几乎为零增长;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最高的魏都区为97.5%,最低的仅为71.6%,相差25.9个百分点。这些情况表明,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速和质量很不均衡。五是协税护税还存在薄弱环节。与外地相比,我市在协税护税网络建设、涉税信息采集和运用、协税护税工作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差距和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财税部门以及各协税护税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清醒认识当前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
去年底,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确定了*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概况起来主要为“1415”,即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四个主要经济指标有两个为财税收入目标,这一方面说明市委、市政府对财税工作高度重视,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壮大财政实力。坦率地讲,在财政收支连年高增长、高基数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增幅,难度很大,任务艰巨。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盲目乐观,需要客观冷静地分析形势,既要看到财税增长的有利方面,又要敢于正视影响收入的不利因素,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利于财税增长的因素。从大的环境上看,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陆续出台以及省政府对中原城市群和郑许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高度重视,将为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增添新的税源。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也会形成新的增收,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资源税税标调高以及印花税和建筑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核定增收、房地产土地增值税预征等政策的实施,必然带动相关税收的增长。此外,去年国家连续5次调高金融存贷款利率,相关金融企业今年的营业税可望增长。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有以下几个增收因素:(1)*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增速要达到14%,按照一般预算收入与GDP的弹性系数推算,财政收入可望有较大地增长。根据近三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与GDP的弹性系数推算,*年的弹性系数只要不低于1.2,一般预算收入即可突破40亿元目标。(2)*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按照近几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营业税关联度推算,建筑安装营业税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3)我市一批新竣工项目逐步形成生产能力,而且市场前景看好,已成为我市税收增长的稳定税源,东城区热电厂、首山一矿、天昌复烤、烟草薄片、泉店煤矿等一批项目有望陆续竣工投产,将为我市财政收入再添新的税源。(4)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领域拓宽、消费需求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进一步凸现,第三产业贡献的税收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扩大、机动车辆增加,以发制品企业为龙头的外贸出口企业快速发展,煤炭行业资源涨价整体收益提高等诸多因素都将拉动我市税收增长。从税收征管的环境看,各级党委、政府对财税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闻会制度极大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增加税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各级协税护税网络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税务部门治税环境进一步优化,都为实现今年收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今年前两个月收入完成情况来分析,截至2月底,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接近7亿元,达到6.96亿元,增长35.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6亿元,增长37.5%,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8.5%;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增长39.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5亿元,增长32.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9.5%。可以说,今年的财税工作开局良好,为实现全年收入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看到有利方面和增长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入分析影响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的不利因素。在国际方面,受美国次级债务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日益明显,贸易摩擦继续增多,美元贬值带给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加大,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因此,国际形势和经济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国内方面,国家严格项目核准、环评、紧缩银根和土地供应等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极有可能波及我市相关的一些税源行业或企业(如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中原证券),对我市的煤炭、造纸、炼焦、化工、化纤、水泥、冶金、电力等9个高耗能行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税收政策的调整将形成税收的直接减少。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将会带来较大的减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税率调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煤矿下井补贴提高及部分行业企业计税工资税前扣除标准调整等政策的执行,也将使所得税形成减收。初步推算,这些因素将使我市税收直接减少1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将会减收2.6亿元左右,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大约减收6000万元左右。
综合以上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和税收政策的变化会对财政增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我市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没有大的趋势性改变,且财源得到一定的扩大和巩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尚好,且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形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克服一切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完成今年的收支任务,推动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扎实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确定,财政收入的目标任务也已明确。刚才,三位局长分别对今年的财政、国税、地税工作进行了安排,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在今年的财税工作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税征收要加大力度。各级税务部门要按照“依法治税,严格征管,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从严治税,促进税收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要坚持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还要防止虚收空转。要强化税源基础调查,掌握税源总量和结构变化,加强税源分级分类调控管理,切实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相关税种的监控力度,挖掘增收潜力,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均衡解缴入库;要强化税收稽查,开展必要的专项检查,坚决堵塞“跑、冒、滴、漏”;要自觉遵守各项财税体制规定,严格按体制规定的级次组织收入入库,维护税收征管秩序;要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增强纳税服务意识,营造和谐征纳关系。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管理规范;要切实强化契税征收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减免税。各级财税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征管合力,坚持和完善财税工作例会制度,认真分析税收征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征收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2、开辟财源要舍得投入。财政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财政,只有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财政增收才有源头和活水。因此,要把加强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立足第二产业稳固主体税源(06、07年税收贡献率分别为78.9%、74.9%),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社会税源(06、07年税收贡献率分别为13.8%、23.9%),抓好重大项目催化新生税源,逐步建立比较健康稳定的地方财政增长机制。要按照李市长对财税工作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市里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重点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大企业集团、小巨人企业和全市40户重点企业、20户高新技术企业、2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30户上市后备队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使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巩固和扩大骨干税源。
3、财政支出要保证重点。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要按照市政府关于打造“民生财政”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四个倾斜”。即:确保工资、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惠民十件实事的顺利完成,确保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确保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要向城建项目倾斜、向创建项目倾斜、向社会事业项目倾斜、向推进区项目倾斜,真正使财政资金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争取支持要研究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财税政策。各级财税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各项财税政策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运用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的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要加强与上级财税部门的沟通、衔接,围绕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的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和申报项目。大家要学会创造性地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以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推动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5、财税监管要提高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财政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理财的水平及能力。*年,我们要按照李市长关于打造“阳光财政”的要求,全面推动县级部门的预算改革;要按照国家规定,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一、“营改增”的涵义
“营改增”是属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长期以来,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处于并行状态,这为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自2012年元旦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率先进行“营改增”试点工作。紧接着该项工作从上海市扩展至北京、天津、广东等十多个省市。这是继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后在税制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改革。“营改增”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现行的财税制度提供改革的动力。
二、“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说,“营改增”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等。从宏观层面来看,“营改增”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其二是为部分行业带来了税负降低的优势,形成减税效应。这两者结合起来影响和带动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具体来分析:首先,“营改增”的实施,避免了重复征税,并且许多增值税的税率较之前的税率低,为企业减轻了税负负担;其次,这些减税行为产生的良好的经济影响:“营改增”后,进项税从不能抵扣变为允许抵扣,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营改增”后,许多生产企业纷纷采用服务外包经营方式,转变了经营方式;“营改增”后,缴纳的是增值税并同时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许多服务部门从母体企业分离出来;“营改增”后,许多税率降低,保护了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营改增”的结构调整效应
“营改增”具有结构调整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实施“营改增”后,许多企业精细了产业分工和加深了专业协作。许多企业的主业和辅业得到有效分离,这样主业得到加强,提高了核心竞争力;辅业同时也可以做大。提高了产业层次,加强了产业的内外部融合。
(2)需求结构得到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其中主要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营改增”后,首先企业税负减低,进而引发整个行业的整体性税负减免,这样就调整和改善了我国的需求结构。
(3)出口结构得到优化
我国目前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档次偏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水平偏低。“营改增”后,有利于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和水平,生产业会得到大力发展,提升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使得出口结构获得优化。
三、“营改增”促进财税体制的全面改革
“营改增”属于结构性减税,它不同于全面性减税。它是同时具有减税和优化税收收入结构的双重效果,因此它产生的功效,会超越宏观经济运行层面而延伸至财税体制改革领域。
1.推动了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地方税体系的重建
“营改增”实施之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中半数以上是营业税收入。随着“营改增”的逐步推进,作为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营业税将逐步被增值税取代,这对于地方政府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会引发矛盾。依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最迟到2015年,“营改增”将全面覆盖我国所有地区和所有行业,这就要求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地方财政收支要发生新变化,必须要重建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地方税制体系,重构地方财政收支格局。
2.尽快建立直接税体系
截至2012年,全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收入占39.%,营业税收入占15.6%。“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将升至50%以上,这不利于税收收入体系布局的均衡性,财政风险将加大。因此,在进行“营改增”改革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扩围不增”。这就要求加快建立直接税体系,增加直接税会相应降低间接税的比重,这是现代税制体系的要求,也是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3.重构分税制财政体制
我国目前财政体制实行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分税制的财政体制要求增值税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以75:25比例进行分配,所得税收入则是60:40的比例进行分配。“营改增”后,营业税收入将全部作为增值税纳入税收系统。原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基于归属关系建立起来,若归属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那么分配比例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和行政关系的重新界定和调整,会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即分税制财政体制也要进行相应改革。
4.引发全面财税体制改革
由于财税职能和财税体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的运行范围遍及政府职能、政府部门和政府的活动。因此,财税体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仅“营改增”一项改革的影响不仅仅会影响财税领域范围内,同时还会触及经济体制改革,直至社会、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改革。意味着,“营改增”作为即将开始的全面性改革的导火线,将带动和引发财税体制改革、甚至是全面改革。
综上所述,鉴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们要抓住“营改增”这一难得的契机,对中国现行税制体系做结构性的重大调整。
参考文献:
[1]贾康.为何我国营业税要改征增值税[N].中国财经报,2011(06).
财税增长为国家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提供了财力支持,但财税收入的增长需要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张,否则,财税增长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营销人才的支撑,但是目前我国营销人才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高营销人才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财税增长,成为耽误之急。
一、财税收入的持续增长有赖于经济的推进
(一)财税增长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我国财税增长迅速,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增收额接近2000年全年收入总额。财税收入的迅速增长为民生经济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首先表现在农业税上,农业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国家一直希望能予以减免,但限于财力,有心无力。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国家财力得到了迅速提高。2005年起河南省所有的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实行“零赋税”。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在我国农业大省河南宣告终结。改善民生政策体现在农业税的免除上,而提高国民素质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2007年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杂费全免,这大大改善了农村受教育状况,为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外医疗保障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7年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这大大改变了过去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实施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国家财力的增长。
(二)财税收入增长来自于内生经济的推动
民富才能国强,财税收入的增长必须以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没有经济的大发展,财税增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如图1)。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验不足,经济发展不平稳,这一点在财政收入上也得到了体现。1981、1982年经济发展放缓,财税收入增速也受到了抑制,1982年甚至有所下降,从1981年的34.23亿元减少到1982年的33.49亿元。2003年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长的新一轮高峰期,财政收入增长也逐渐趋于平稳。近三年财政收入增长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可见经济发展和财税收入的增长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发展是财税增长的基础,财税收入的增长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二、经济增长需要营销人才的支撑
(一)“过剩经济”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性”转化为“竞争性”;我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转为“过剩经济”。特别是1992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改革号角的吹起,投资中国成为经济的一种潮流。国内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变得高涨,各种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国内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国营经营、民营经济万船进发的繁荣景象。过剩经济也逐步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大批营销人才
为了把过剩的商品尽快地带入流通领域以促进商品流通,加快经济发展,流通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流通的好坏关键在于营销理念的创新和营销人才的培养。所以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营销人才的支持。营销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紧俏行业,在各种人才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营销人才的市场缺口却依然很大。2007年,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社会招聘会,社会需求岗位1730个,其中市场营销岗位450个,占全部岗位数25.8%,在221个岗位中需求量居第一位,而同期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是58人。在2008年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社会招聘会,社会需求岗位3556个,其中市场营销需求数是649人,占全部岗位数18.25%,同样居需求量的第一位,而同期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是105人(如表1):
三、提高营销人才素质,促进财税发展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为营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式,营销人才也要与时俱进。所以营销人才必须具备广阔的眼光,跟上时代步伐,不能只是掌握一般的营销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在营销观念和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
首先,更新营销观念。各个层次营销人才应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充分掌握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建立起既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又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满足财税发展。
其次,提升综合素质。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营销人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国家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管理工作,也能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总之,经济繁荣,国家财税收入才会不断增长。而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营销人才的支撑,只有高素质的营销人才队伍才能为商品的流通保驾护航,所谓“不通则痛”,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队伍,畅通商品流通环境,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财税收入增长、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2、王兴辉.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目标定位及能力结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3、夏大慰,罗云辉.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