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4 14:5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浪费粮食的现状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观察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吃剩被扔掉的馒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等等。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所以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如果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入手,做到勤俭节约,我先行,以实际行动把节约落到实处,对于我们公司来说,那也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勤俭节约,我先行;就是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就是要在作风上艰苦创业,要舍得吃大苦、耐大牢,把艰苦奋斗当成有效发展的助推器,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勤俭节约,我先行,就是要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实践证明,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能力的人将会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四公司员工,我会抓住点滴时间,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向精细管理要效益。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55-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量日益提升,可是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影响着各地的用水供应量和水资源应用范围,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对现有水资源如何调度,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下面就结合黄河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情况简单谈谈经验。
1.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黄河是祖国母亲河,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据统计,其年径流量为580m3,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2.5%,而却承担着供养着1.4亿人口、160万公顷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这就使得其承受能力受到重大冲击,而由于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其汛期集中于7-10月,水量占年径流量65%以上,而由于北方普遍降水,造成黄河流域引水量不大,而在每年的其他月份,则因水量有限,造成用水紧张。从水资源利用状况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断流现象严重,供需矛盾突出。每年春秋季节为灌溉用水高峰期,此时黄河水域水资源有限,加之已建水库主要集中在兰州以上,这就造成黄河下游河道和一些直流中下游出现断流;同时,受水价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如汛期水价较低,枯水期则提升水价,很多地区用水量不能适应于实际需求,这就造成了一定经济效益的流失。其二,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灌溉区,一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水资源管理落后,投资不足,致使灌溉工程落后,甚至是老化严重,这不仅引起水资源浪费,而且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实现。如在宁夏地区,每公顷引水量为1500m3,而每立方米生产粮食仅为0.5kg,而在关中地区,由于管理先进,每立方米生产粮食达到1.5kg。其三,工业用水效益低,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性投入少,污水处理能力低等原因,造成该地区工业水污染以及水资源利用率低,进而影响其供水效益。其四,水污染严重,现代大量工农业、废水等排入河道,以及黄河周边环境破坏,造成黄河水质降低。其五,地下水资源超采。有些地区,由于径流短缺,不得不依靠地下水,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造成采补失调,地下水位下降。
2.水资源科学管理与调度的措施
2.1强化法律手段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如《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等,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工作,同时以国家级、地区级各项规定为参照,进行调度与管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根据有水量的变化进行制度性或政策性调整,同时加强法律的监督与强制作用,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惩处。
2.2进行水利设施建设
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的空间性特征,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不仅是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节水、合理用水的有效途径。其一,进行骨干水库建设。黄河流域水库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而下游用水量较大,水库设置少,这就造成了水源储存与利用的矛盾,所以,根据各地区实际特征,进行关键性水库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和水源浪费状况。其二,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由于此工程水源引入量大,季节调节能力强,这就有效地解决了黄河用水的季节性变化因素,有助于解决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的问题,而就现阶段水资源紧张缓解状况来看,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些最有力的手段。其三,加强基础性水利设施建设。加强黄河渠道的维修养护和改造工作,减少沟渠渗水现象,以保证减少水源浪费;增加灌溉技术投入,加强灌溉管理,采用何来的灌溉设备,采取喷灌、滴灌等先进方式,以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进而实现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2.3坚持全方位节水
农业用水方面,要根据土地特征和应用水量,进行适度水源利用,以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改进灌溉技术和设备,加强灌溉管理,做到节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度;采用不充分灌溉技术,对作物进行水源控制,以节约用水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如远程全流域灌溉定额可以降到每小时每平方米4500立方米,那么就能节约20%~30%的水量。工业用水方面,要充分提升工业用水的利用率,通过有效技术,提高水源重复利用度,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水污染;进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一些新型、环保产业,以实现水污染降低;生活用水方面,大力宣传节水、护水知识,增强人们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加强水资源重复利用,如生活用水先用来洗衣服,在进行冲厕所,这就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等。
2.4充分运用经济杠杆
价格因素是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有效手段,在水资源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价格控制因素,进行节水控制。根据市场特征,进行水价调整,合理制定水价标准;根据地域特征进行水价调整,在水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适度提升水价,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根据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在汛期提升水价,在枯水期适当降低水价,以协调水资源的时间利用情况;根据行业特征进行水价调整,对于一些用水量大、行业污染程度高的行业进行高额收费,对一些环保性企业,新兴技术企业和用水量少且污染程度低的企业降低收费标准,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这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5加强技术投入
粮食从生产到消费,各环各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损失和浪费。其中在生产环节造成的损失,可分为两类:一是因生产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浪费。即支持粮食生产的土地、水、农用生产资料,粮食生产主体的劳动力消耗与粮食的产出效能存在偏差,导致投入浪费。二是生产成果的损失,即在播种、生长、收割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气候、病虫害、种植技术、收割方式等的影响,粮食应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存在偏差,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
二、我国粮食生产损失现状分析
1.生产投入较大,资源利用效益偏低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领域存在着消耗大、资源利用效益偏低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耕地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程度尚不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载体。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粮食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而粮食产量可理解为耕地的现实粮食生产力。据统计,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吨,而近三年的实际平均总产为4.52亿吨;全国耕地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11349.21千克/公顷,而近3年粮食的实际平均单产为5581.50千克/公顷,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49,开发程度不足50%。二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较低。当前,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仍以大水漫灌方式为主,高效灌溉设施和技术尚未在农村普及,农业用水利用效率整体较低,远不及以色列、南非、埃及等先进国家。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上的节灌率仅为41%;单方水粮食生产率不足1.2千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千克以上的水平。大量的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被白白浪费。三是粮食劳动生产率低。200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谷物783千克,仅为美国的7%、英国的20%、日本的18%,不仅远低于先进国家,就本国来说,也仅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6%。每斤粮食内含的必要劳动投入量居于世界最高国家之列。此外,还存在种子发芽率不高、盲目使用农药和乱用农药、化肥过量施用等问题,农用生产资料消耗偏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可利用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减少人力、物资消耗,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多的生产,对实现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2.受各种因素影响,粮食实际产量减少
一是受自然条件影响。除播种面积减少导致的绝对减产外,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是造成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近50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350多亿斤。全年因灾(包括水旱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减产的比例占全国粮食比例的15%左右。二是受生产水平影响。粮食产量形成因素的60%源自栽培技术。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播期、播量、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施肥水平等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在粮食生产上很多常规性的栽培技术至今仍未被广大农民广泛应用。引种不当、播种方法欠妥、田间管理滞后,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了种植效益不高,粮食实际产量比应产量低等情况。
三、减少粮食生产环节损失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减少粮食生产环节损失,必须加大投入,从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提供生产支持、提升生产者素质等方面着手,逐年降低粮食生产减损率。
1.努力提升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保证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资源节约是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关键。只有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才能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一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行分区增产减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逐步压缩耗水量大、经济效益低的作物种植面积。改良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合理施肥。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加强生态治理与建设,保护土地利用环境,发展生物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田间节水、喷微灌和薄露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节水技术贡献率,实现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2.积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中国农业依靠自然资源高投入的潜力已经很小,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科技水平。一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把农业科研确定为国家财政预算优先倾斜部门,将农业科研经费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从不足0.1%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平均水平0.26%甚至更高。二是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种子研发和培育投入,大力推广种子精选包衣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栽培技术。推广良种工程,特别是耐密和适合套种、机收的品种,完善良种培育、引进、推广体系,提高品质育种和良种覆盖水平;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实行平衡施肥,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加大高质高效农机、农具的研发力度,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推广适时机械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先进实用技术,减少生产浪费与损失。
3.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减少因灾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一是加强防洪抗旱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快涝区的排涝建设,提高农田防洪除涝标准。加强旱情监测网络、干旱预警和抗旱水源调度系统建设。二是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继续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四级植保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构建有效的监测和防控体系。加强实时调度,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提高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加强农药生产监管,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低量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切实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三是加强农业气象监测。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为重点,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评估、农作物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等工作,开展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保障能力。
4.加大扶持、调研力度
一是强化粮食生产减损政策保障。现在我们国家已认识到粮食产后损耗的严重性,将产后减损提到重要地位。从2007年起,国家粮食局、发改委开始实施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改善粮食储存设施,降低粮食产后损失。而粮食生产领域的减损工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指导政策出台。我们应尽早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指导实施粮食生产减损工程,明确生产过程中对浪费的控制方式或手段,明确减损责任。二是加大粮食生产减损财政投入。完善补贴办法,设立粮食生产减损专项基金,促进减损增供。三是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减损统计制度。加强对粮食生产领域的动态信息监测,开展粮食生产减损抽样调查,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实行粮食生产综合信息制度,切实摸清粮食生产损耗底细。
一、石堡川水库灌区概况
石堡川水库灌区位于东经109.7°~110°,北纬35°~35.5°,居关中平原北沿,涉及延安洛川、渭南市白水、澄城三县。设施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面积31万亩。灌区受益范围包括16个乡镇,180个行政村,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灌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常年多风,平均气温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发量1192mm,年日照时数2547h,光照充足,无霜期202d。灌区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夹少量褐色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0.883%,酸碱度适中,质地、结构良好,空隙率50%,蓄水保墒能力较肥沃。灌区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树为主,是陕西省粮食生产基地和苹果优生区。
灌区地下水埋深40~100m。地下水以降雨、河流渠道渗漏、田间灌溉水渗漏补给为主。
石堡川水库灌溉工程由枢纽、干渠、支渠、抽水站及田间工程五部分组成。灌区干渠一条,长38.708km,各类建筑物148座。设计流量9m3/s,加大流量11.5m3/s。灌区支渠8条,分支渠12条,总长214.3km,各类建筑物1895座,设计流量1.0~4.5m3/s。灌区抽水站9座,总装机1350kw,扬水能力1.65m3/s。田间工程有斗渠349条,总长486.5km,建筑物2940座;分引渠2229条,长2213.5km,各类建筑物24500座。
二、石堡川水库灌区水资源现状分析
灌区水资源有三大类构成,分别是地表水、降雨集蓄利用水、地下水。
1.地表水。地表水分为客水和境内自产水,具体分析如下
客水地表径流:石堡川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6717万m3,Cv=0.9,Cs=2.5Cv,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04m3/s。石堡川水库总库容6375万m3,其中兴利库容4585万m3。
聿津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380万m3,Cv=0.9,Cs=2.5Cv。
区内地表径流:流经灌区境内的孔走河、长宁河、县西河、马村河、大峪河等五条河流多年平均总径流量4696万m3。
2.降雨集蓄利用水。灌区有人畜用水集雨窖4万多眼,灌溉用水集雨窖2万多眼,年可调蓄量396万m3。
3.地下水。灌区内地下水资源总量3219万m3,可开采量2030万m3。灌区现有机井265眼,现状可开采能力1200万m3。温泉抽水站灌溉供水系统水源取自“380”水系,该地下水系总储量13724万m3,其中静储量7355万m3,动储量6370万m3,目前已开采量1080万m3。
目前灌区水资源可用总量为8194万m3,灌区4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及人畜用水总量为9058万m3,灌溉保证率仅为43%时灌区仍缺水864万m3。
三、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石堡川水库灌区虽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灌区严重缺水,致使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衰减,直接影响了灌区的发展。灌区严重缺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水库大坝坝肩绕坝渗漏还没有彻底解决;左坝肩仍存在漏水问题、泄洪底洞淤积堵塞;水库淤积侵占有效库容;库区周围、沟边、入库沟道无水保工程,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库淤积,环境质量恶化;石堡川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管理,上游无章建库、建站情况严重等。
2.干、支渠道工程老化失修,衬砌率低,渠道衬砌冻胀破坏严重,渗漏损失大;量控水设施简易、失修,漏水严重。
3.田间工程配套差,斗分渠衬砌率36%,各类建筑物配套率不到60%,完好率30%,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方式落后,水量浪费严重。
4.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配置不合理。
四、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严重性
石堡川水库灌区水资源极度紧缺,人畜用水一靠天雨,二靠沟道泉水,十年九缺;千百年来,群众一直从事旱作农业,广种薄收,生活困难。区内仅有利用客水——石堡川水库,目前已建成40万亩设施灌溉规模,仍处于干旱低产状态,缺水已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瓶颈。
由于缺水,旱区作物仍处于广种薄收低产水平,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合理调整,群众收入差;群众吃水问题得不到解决,生活水平较低,与相邻灌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水,生态环境质量脆弱,冬春季多沙尘,绿色少于荒芜,明显落后于周边,与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条件相差甚远。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当地政府多方招商引资,已组建起了较为集中的白水、澄城工业园区,这无疑会为当地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就业平台、提升区域经济起到铸基奠石的作用,但由于缺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总之,该区域城、乡、工、农、牧、副、生态环境均极度缺水,企盼水,解决该区缺水问题,已成迫切的众望所归,社会所需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地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苦思觅想的事情。
五、解决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的途径
要解决石堡川水库灌区缺水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行节水型灌溉。其重要意义如下所述。
1.灌区水资源短缺,灌溉水利用率较低,现状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46.3%。另外,大量的“半截斗农渠”和田间渠系的不配套,制约了灌区水源工程、干支渠系工程效益发挥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灌区仍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因此只有通过节水灌溉,减小灌溉输配水系统渗漏损失的水量,才能实现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确保灌区设施面积都得到灌溉,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关键词 :碳足迹 河北省 在校大学生 低碳
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成果(项目号:201301267)。
引言
随着温室效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将成为我国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河北省作为工业大省和能耗大省,碳排放量非常大,低碳发展也成为河北省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驱者,有理想、有文化,他们有责任和有义务担任起减少社会碳排放量的使命。河北省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量大,河北省的在校大学生更应该为之做出贡献,从自身做起,减少生活和学习中的碳排放量,并引导整个社会低碳生活。本文以碳足迹为理论支撑,对河北省在校大学生低碳生活进行探,并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和建议。
1、碳足迹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碳足迹概念。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是指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木材等。碳耗用的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1.2 碳足迹研究现状。碳足迹是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碳排放的整个过程,深度分析碳排放的本质过程,进而从源头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减排计划。国外对碳足迹的研究主要包括其概念内涵的研究、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实例计算的研究等,研究范围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产品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研究,包括的行业有工业、交通、建筑、供水和医疗等,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碳足迹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研究成果不成熟,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2、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碳足迹行为
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碳足迹属于个人层面的碳足迹,用该从衣、食、住、行和用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衣。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在“衣”方面的消耗主要是指对衣服的消耗和洗衣用品的消耗。在校大学生都是年轻人,追求美丽帅气,购满衣服的数量比较高。一件衣服的排碳量为6.4kg,就在校大学生购买衣服的数量来看,会产生不少碳排放。同时,衣服的增多,洗衣用品也会消耗的多,就洗衣粉来说,1kg洗衣粉排碳0.72kg,也会产生大量碳排放量。因此,如果大学生能够适量减少对衣服的需求,将会适当减少碳排放量。
2.2 食。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在“食”方面的消耗主要是对肉类、粮食、和零食等食品的消耗。1kg肉类排碳1.4kg,1kg粮食排碳0.94kg,可以看出食素更有益于减少碳排放,不过要在保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提倡大家食素。在校大学生多为成年人,会有人有饮酒和吸烟的习惯,虽然情况较少,但是也有影响,如能控制,也能减少碳排放。
2.3 住。大学生一般都住校,“住”方面的消耗主要是能源消耗,指其在集体生活中所产生的能耗。主要包括电消耗、天然气消耗、煤炭消耗,同时生活垃圾的处理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在用电方面,主要是宿舍、教师和实验室等用电,因为是集体用电,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用电量很小。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耗主要是食堂和浴室的消耗,以及冬天供暖时的消耗。这些能源的消耗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每个学生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大多通过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导致大量甲烷和CO2产生。因此,在校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节约用电、用水,和减少垃圾的产生。
2.4 行。在交通方面,在校大学生大多是无车一族,最普遍的交通耗能是火车和公交车,坐飞机的人数也不多。也有部分同学出行会选择打车。如果在校大学生平时出门的时候多采用不行或自行车的方式,减少公交和打车的次数,将会适量减少碳排放。
2.5 用。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在“用”方面的消耗主要是指塑料袋的消耗,纸制品的消耗和一次性筷子的消耗。塑料袋的消耗不仅会产生碳排放,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纸制品和一次性筷子的消耗不仅产生碳排放,在其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树木,减少了环境中的碳吸收途径,即减少碳吸收的同时增加了碳排放,必然会增加碳足迹。
3、减少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碳足迹的对策建议
3.1 培养在校大学生低碳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先驱,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自身的低碳意识,承担起碳减排的责任。在校园中,可以利用学生社团或者公益讲座等方式进行低碳知识的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当前河北省的环境形势,让他们都重视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来,提倡大家从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减少碳足迹。
3.2 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应该加强校园管理,减少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例如,在教室和宿舍有时会出现人走不断电的坏现象,学校应采取政策措施杜绝这种浪费现象。在教室可以增加管理员的管理,减少教室用电浪费的现象。在宿舍,一方面可以增加管理员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浪费电能宿舍的惩罚,增加其节约意识。
3.3 节约资源。在减少碳足迹的工作过程中,节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校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打印许多学习资料,应该采用双面打印,减少纸张的浪费,单面的可再用于打印或者做草稿纸。班级还可以组织废纸收集,卖给回收人员。生活中应该减少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养成逛超市自己带塑料袋的习惯和自备餐具的习惯。
4、结论
河北省作为能耗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发展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量,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驱,应将低碳理念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河北省的低碳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根据碳足迹理论对河北省在校大学生的低碳生活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
参考文献
[1]管婧崟, 吴晓玲, 杨玉婷, 等. 在杭大学生生态足迹研究报告[J]. 北方环境, 2011 (11): 204-208.
[2]程明, 高莹, 张诗琦, 等. 面向大学校园的碳足迹行为的分析研究[J]. 环境工程, 2013, 1.
1、 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万物之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水利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因此,要认真分析水在各行业中的使用。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人均占有量极少,同时,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当,浪费严重,很难满足人类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严重,因此只有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有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我国的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并且人均水资源十分短缺,约为2488 m3,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耕地的灌溉需求,并且据调查发现,农业用水浪费的水资源占实际用水的1/10。比如,我国北方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的产量约为6000 kg/hm2,但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仅为2250 kg/hm2左右,因此,水资源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我国的农田灌溉面积需增加约6670000hm2,因此,对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我国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从东川区大白河的现状来看,若不改变当前的灌溉方式,其它方面的用水量不断增加,会造成大白河的水资源严重亏缺,因此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1.2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2.1 水利管理不足
我国虽然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巨大的资金来保证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但是,我国水资源管理不明确,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尤其是在节水领域,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使得水资源的灌溉利用率仅3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水资源灌溉利用率的1/2,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严重。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的是土渠灌溉,而发达国家采用的高效率的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我国北方每毫米降水量每公顷可生产7.5 kg谷物,仅为发达国家产量的1/5,单位农产品的产量十分低。并且,欧美国家降雨条件良好,降水量是我国的两倍之多,并且降雨在时间、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所以可以利用大量储存地下水来完成农田的灌溉,相对比,我国是季节性降水,降水分布不均,并且多数为被蒸发、渗漏了,多为无效水。
1.2.2 节水农业发展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研发出了低压输水管道技术,在半干旱地区采用抗旱保墒耕作等技术,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浪费,但是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现在普遍存在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需要改变,目前我国依照我国的国情所研究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山地灌溉技术就是“燕山滴灌”。因此,发展高效的节水农业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1.2.3 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增大,已高达356万km2,并且其中由于水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65万km2,约占总面积的1/3;由于风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也高达191万km2,占总面积的1/2,并且由于两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6万km2。据调查说明,我国处于山区、丘陵和风沙区的城市、农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很大,它大大降低了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容易引发泥石流和滑坡,造成河库的泥沙淤积严重。并且,它还造成的旱涝频繁,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目前生态环境失调是我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由于水土流失大大破坏了农业的生产环境。我国山地众多,在坡度较大的土地上进行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一定要依据当地的地形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
2 、水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 东川区水利建设现状分析
团结渠是东川区目前已建成的唯一的小型骨干水利工程,它是东川的命脉工程,团结渠农业灌溉年均有效供水量1300―1600万m3,亩均用水量为800―1200m3亩,景观有效供水量400―600万m3,此外还肩负着桃树沟电站装机容量2600km的发电用水。它是铜都镇农田灌溉及桃树沟电站用水的主要水源,而且是东川城市供水的替代工程,一旦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除影响农作物收成外还直接危及城市日常生活供水,故对东川城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2.2 水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1 农业生产取决于水利建设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水资源短缺,在时间、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并且水旱灾害频发。因此要确保我国农业的稳定生产,就必须加强水利建设,增强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要合理使用排灌设施。据调查发现,我国近1/2的水被用在了农业发展上,水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2.2 水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这就意味着对水利的要求也更高。农村水利设施要确保人们能够拥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还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据调查发现,我国现在有近2.6亿的人的饮用水不符合标准,甚至有点地区人们的饮水都成问题,并且经济严重落后。所以,只有提高水利建设,确保水资源充足,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2.3 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是用水问题却日益严重。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并且正在向农村转移,这就使得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愈加严峻。因此,要努力发展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2.4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建设一个生活环境良好、优雅的新农村,就需要研究水利建设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中人们大多分散居住,并且村内交通不便,卫生环境落后,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缺乏水资源,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农民缺乏节水意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因此政府要加大节水的宣传,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植被的保护和水分的涵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
在现存的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开源节流来确保农村的水利建设的发展。并且,要将市场作为主导来发展节水农业,采取价格机制来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此外,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国家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农村的水利设施,并加强对水利的控制管理,定期培训水利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更新水利设施,逐渐完善现有的水利设备,提高水利建设技术,并加强农村的水利管理,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水利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水利的管理体系。
3、 结束语
为了完善我国农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应建立完善的、高效的、科学的水利管理体系,使得水利资源管理系统化和科学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建立和谐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爱芝.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2011(04):84-85.
1淮河流域农业用水现状
1.1流域农业发展现状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流域主要经过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个省,面积约为27万km2。虽然流域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9%,但由于气候温和、日照丰富、无霜期长以及土地质量高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其耕地面积占到了全国的10%以上。流域内的淮北平原、苏北平原以及南四湖西北平原等平原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油菜、大豆和棉花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流域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0.36%,粮食播种面积占了14.56%,而粮食产量却占到了将近20%,其中小麦产量更是接近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参见表1)。近年来,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1250万hm2左右,而粮食播种面积则相对变化较大,自1999年以来,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形态,其中1999—2003年播种面积逐年递减,由1624.7万hm2减为1439.9万hm2,减幅相对较缓,年均递减率为2.8%;2003年以后,流域粮食播种面积呈现出了较大的增长趋势(2008年除外),由1439.9万hm2增长到1692.7万hm2,年均增幅4.4%,在耕地面积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使得流域内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扩大。1999—2008年,淮河流域的粮食产量的变化也经历了下降和增长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9—2003年,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由8758万t降为5852万t,年均减幅8.30%;2003年以后,粮食总产量迅速回升,2008年的产量达到了10548万t,年均增幅16.05%,这主要是受到全国粮价波动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影响(蔡建文,2005)。另外,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当流域粮食总产量发生变动时,无论是产量的增长还是下降,与全国粮食变动水平相比,其变动幅度都远大于后者,这说明流域内农业的地位相对较重要,农业生产受相关政策和市场作用的影响较大。
1.2流域水资源禀赋现状
降雨量是影响一个地区水资源禀赋的最主要因素。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74.9mm,且降水的特点为年内集中分配、地区分布不均。在降雨量的年内时空分布方面,往往集中在汛期6—9月内,这几个月的降水量决定了一年降水的丰、枯,最大月降水量以7月份出现的次数最多;在降雨量的地区分布方面,呈现南部大于北部,同纬度山区大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的规律。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变动幅度为600~1600mm。其中南部大别山区达到1600mm,北部沿黄一带为600mm,南北相差约2.7倍。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其中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多年来,淮河流域的平均地表径流量为595.1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63.17亿m3。
2009年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10.92亿m3(参见表2),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31%,而其粮食产量却占到了全国粮食产量的20%左右,另外,考虑到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等因素,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处于全国十大水资源评价片中的第九和第八位,由此可见,淮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导致的干旱灾害已成为制约流域内农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降雨量的不均匀造成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水资源禀赋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运用单位耕地水量指标(计算公式:农业用水量/耕地面积)来对流域内不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进行比较(参见表3),根据表3可以看出,流域内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为江苏,10多年来单位耕地水量的均值为4879.93m3/hm2,且近年来的单位耕地水量呈上涨的趋势,其次为山东和安徽,河南的水资源最为匮乏,仅为1432.15m3/hm2,与其他地区相差较大。
1.3流域农业用水现状
与其他粮食主产区一样,农业是淮河流域的用水大户,虽然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31%,但2009年流域农业用水量占到了全国农业用水量的12.06%。1999—2009年期间,淮河流域年均农业用水量为335.41亿m3,最大年农业用水量为397.46亿m3(2001年)。农业用水比例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用水量绝对量的变动基本一致(参见图1),2003年以前,流域农业用水比例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水平。2003年的农业用水量和比例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并在之后呈现出震动上涨的趋势,由2003年的238.14亿m3逐渐上涨到2009年的377.44亿m3,农业用水比例也一直稳定在65%左右。由此可见,以2003年为分界点,之后的农业用水量和比例都低于以往的水平,且变化幅度较小,相对比较稳定,这可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逐渐转向其他行业和部门以及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结果。以上对淮河流域农业用水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由于流域涉及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由于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禀赋等原因,不同区域的农业用水情况又会存在共性差异,如江苏和山东两地,由于水田的种植面积较大,且区域内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因而农业用水比例较高,2003年以后一直维持在70%左右;而河南和安徽由于水资源比较缺乏,且种植作物主要以旱地作物为主,同时期的农业用水比例则相对较低,大约在50%~60%之间徘徊(参见图2)。
2淮河流域农业用水面临的问题
2.1水资源总量匮乏,农业干旱严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淮河流域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在淮北平原和苏北平原这些具有较大灌区的区域,而淮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0%以上,水资源却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3.31%,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全国十大水资源评价片中位于第八位,供需严重失衡,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用水比例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农业用水被其他部门挤占,尤其是在干旱的年份,水资源首先满足的是生活用水和重要的工业部门用水,对于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的农业往往供水不足,也就使得流域干旱灾害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参见表4)。如在20世纪90年代,流域的旱灾成灾面积与建国初期相比增加了将近三倍,使得农业用水的缺口进一步扩大,这对于主要依靠灌溉来满足农业发展的区域来说,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2.2农业用水效率低下,且空间差异较大
淮河流域虽然农业用水量比较大,但用水效率较低。有研究表明,流域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王凌河等,2009),就目前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而言,与发达国家如以色列、美国、加拿大等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以上,而以色列灌溉水利用系数则已达到0.8~0.9。这主要是由于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造成的,近年来虽然在流域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但节水灌溉面积则相对较少,且节水技术的推广速度极其缓慢,如2002—2008年间,节水灌溉面积的年均增长率仅仅在3%左右,到2008年为止,节水灌溉面积只占到耕地面积的20.29%。由此可知,流域内灌溉方式大多采用漫灌、浇灌等粗放的方式,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淮河流域内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差异也比较明显(参见表5)。从单位水资源粮食产量来看,缺水比较严重的河南的农业用水效率最高,多年平均单位水资源粮食产量为4.95kg/m3,其次为安徽和山东,分别为3.36kg/m3和2.59kg/m3,水资源最为丰富的江苏的效率最低,仅为1.39kg/m3;单位水资源农业产值的情况类似,同样是河南的效率最高,单位水资源农业产值达到了15.37元,山东和安徽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且两者之间相差不大,江苏省的效率依然最低,单位产值为4.45元。相对于河南而言,其他三省的农业用水效率都有待提高,尤其是江苏。江苏农业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流域内的苏北平原属于水洼地,农作物以耗水量较大的水稻为主,由于区域内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不具备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农户节水意识较差,灌溉用水的输水损失量也比较大。最后通过流域各行政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淮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2.3农田水利设施落后,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粮食的稳产和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离不开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从流域内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来看,近10年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几乎没有任何增长(图3),由图3可以看出,1999—2008年之间,除了2006年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指标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该年的山东的统计资料中包括了山东半岛的数据)以外,其他年份相关指标基本上停留在同一水平。由此可见流域内每年的水利投资和建设仅仅是对原来老化的设施进行维修,并没有增加新的农田水利设施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等。
3实现淮河流域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策
3.1发展雨水积蓄工程,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有学者曾经指出:雨水的有效利用将成为21世纪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宋进喜等,2003)。国家水利部也针对农村水资源短缺问题于2001年了《雨水积蓄工程技术规范》。淮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即三面环绕的都是山丘地,中间和下游为冲积平原区。另外流域的降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体特征为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在山丘地区,农田水利设施极差,几乎没有大型的蓄水工程,且山丘地形坡度较大,地质疏松,自身蓄水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这就造成了降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成为本来就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蓄水工程,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流域的可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减轻洪涝灾害对地势较低平原地区的危害程度。
3.2建设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引 言
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匮乏状态以及当前的水资源污染危机,直接影响着全世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就我国当今时代水资源保护状况来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保护工作依然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完善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本文通过简单阐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谈论了完善水资源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一、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我国的总体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就人均而言,整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匮乏。这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的人均用水状况处于非常窘困的状态。所以,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现状首先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处于一种特别危险的境况,我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水荒危机。这种水荒危机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各地应用的合理分配,是整个国家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须品,其匮乏的状态将直接导致整个国家的生存危机,但是,整个水资源在各地分布状况的不均对于各地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影响严重的问题。水资源占有量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配合状况,才真正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而就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与经济配合状况来看,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污染的情况,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使得整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水资源使用状况都受到了影响,即使水资源占有量多,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也不一定十分理想。因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资源的占有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今时期,加强对于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我国必须解决的一个任务。
总之,不管是大环境下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低下,还是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我国的水资源都已经处于十分危险的处境。完善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工作,是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有限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下,获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危机对于我国的严重影响
水资源作为国家各个方面发展都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其危机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水资源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崩溃状态。本文接下来就简单介绍几点水资源危机对于我国发展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长期以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就十分匮乏的国家,其水资源危机的严重影响,首先就表现为水资源短缺对于我国人民生存以及粮食生产的威胁。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使得人均用水量十分拮据,还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粮食生产是人们生存的必备物资,但是其生产直接依赖着水资源的供给,水资源的短缺直接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低下,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进而也对人的生存发展造成一种粮食供应短缺的危机。
再者,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水资源污染及不合理开发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整个国家受到的水资源危机的影响,主要就转变成了水资源污染以及不合理开发对于国家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阻碍。水资源的合理运行,对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而言,是一种影响极大的维持条件。水资源的污染及缺乏,直接就会导致整个生态功能的失调,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水资源危机对于国家的经济也是一种极为重大的破坏因素。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依赖,是整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不仅水资源的短缺会延缓国家发展的进程,水污染也会阻碍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在治理水污染时也会形成非常高的花费。这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非常大的损坏,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陷入一定的不良状况。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对于世间万物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一种东西,水资源的短缺、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都是影响极坏的事情。因此,必须实现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一)完善水资源保护机制,实现其合理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污染与过度开发是目前对我国用水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件事情,完善水资源的保护机制,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措施。首先,国家必须严格监管及奖惩制度,制定一种完备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对工业的生产发展用水及水污染问题做出规范。其次,国家还必须落实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预防机制,推动水资源保护理念在国家各个部门及人民群众中的落实,鼓励人们自觉的节约用水,减少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及浪费。再者,国家还必须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污染预警机制,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监控,并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及时治理。国家还可以针对各个地区生存发展的需求,制定一种合理的限水令,强制人们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二)建立健全水资源调配机制,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我国作为一个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国家,各个地方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的问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用水,还在某些方面助长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及浪费心理。因此,国家必须针对各个地区发展程度的需求,建立一种流动的水资源调配机制,使国家的发展对于水资源使用的要求,随时处于一种比较及时完备的状态。首先,国家要建立健全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以及蓄水排水工程等,实现国家大的环境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其次,国家还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对地区用水实现宏观的调节,使地区各个部分的用水都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再者,国家还必须对重点用水区实施合理的控制,避免水资源调配以及供给丰富之后,重点用水区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及浪费。此外,国家还必须对工、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用水状况做出合适的调节,使每一项发展都能够得到及时的供给。
四、结语
水资源问题在整个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因此,在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大环境下,我国必须抓住机会实现新的淡水资源的开发,并做到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推动水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景,胡善华,喻正龙.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初探[A]. 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
[2] 刘光复,刘志峰,黄海鸿.建设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制造业发展新模式[A]. 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418-01
一、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的需求分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世界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加快开发利用以生物燃料为代表的可再生绿色环保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方向。
生物质能作为第四大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重要地位。开发生物质能源即可以补充常规能源的短缺,也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生物燃料。继美国和巴西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但是,粮食安全问题限制着我国燃料乙醇产量的增加。
乙醇燃料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包括酶技术)把生物质转化为乙醇液体燃料的过程。目前,乙醇生产过程中主要以淀(主要是玉米)和糖蜜原料为主,但其因为伴随粮食主要是玉米的价格连年上涨存在生产成本走高,生产企业面临持续亏损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利用玉米新粮在生产原料里的比冽已经上升到了80-90%左右,若进一步发展会造成“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在新的资源竞争领域内的优势,尽快实现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化已势在必行。结合我国资源匮乏的国情,在国内发展非粮燃料乙醇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开发和建设玉米秸秆、木薯和甘蔗渣等非粮乙醇燃料产业。“十一五”末期,乙醇汽油已经占我国汽油消费量的70%,形成以“非粮”原料为主、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经济效益为中心、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压力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生物液体燃料产业链是当务之急。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生产生物乙醇(含下游产品)2300万吨、而我国实际晴况定位的重点产品按重要性依次为:燃料乙醇、成型燃料、工业沼气、生物塑料和生物柴油。
据测算国家统计部门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亿公顷,每年仅农作物秸秆有7亿吨,其中2亿吨被作为农村燃料消耗。若将其余5亿吨用来生产乙醇,可产7000万吨乙醇。再加上木材、制糖、造纸工业下脚料和城市废纤维垃圾,总计可得乙醇8500万吨,比全国汽油消耗总量还要多,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以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成本低于用粮食发酵,原料来源广泛.秸秆发酵生产乙醇可有效解决原有的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生产中遇到的价格和资源瓶颈问题。
二、辽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现状分析
辽宁是个农业大省,秸秆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较多。作为可再生资源用来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秸秆量大质优,非常适宜推广,燃料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生产行业适用地区广泛,产业链长,无任何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有益于农民增收致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促进可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54.7万亩。其中,玉米3163.2万亩,水稻964.7万亩,保守估计玉米平均亩产1000斤,水稻平均亩产800斤,全省当年所收获的秸秆产量达3000万吨以上。
辽宁省作为农业大省之一,长期以来作为主要农村生活能源的农作物秸秆已成为占用一定的农田面积,常年堆积的废弃物,而被就地焚烧,尤其是在省内的主要粮食产区,焚烧秸秆成为普遍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我省发展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乙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观来看,发展秸秆原料生产乙醇产业的有着显著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首先,秸秆原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够获得持续的供给安全保证。其次,以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可减少食物和饲料生产对土地的需求的长期矛盾,彻底解决“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再次,以生产秸秆原料乙醇等生物制燃料时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较少,对环境影响更小,是国际发展的先进趋势,并逐渐成为全球碳交易的内容。同时,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也是当前辽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方向;为营造新兴经济产业链,发展地方产业丰厚度提供的机遇。并且,秸秆类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也为省内当地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三、辽宁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的经济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6000元左右/吨,国内试验性生产的秸秆制燃料乙醇约为7000元以上/吨,相比之下秸秆制燃料乙醇由于工艺、科研攻关的能力限制,距离产业化仍有较大差距。
依据国外公开报道,2007年加拿大Logen公司利用酶加工麦秆,从一顿原料可生产约300升乙醇。该公司的工业化生物乙醇燃料加工装置,乙醇生产成本约合430美元/吨。
以此对比分析,若秸秆按每千克0.12元征收,乙醇燃料的秸秆原料价格可按照150-200元/吨估算。如采用加拿大Iogen公司的技术,每吨秸秆可生产300升乙醇,推算的每吨乙醇产品的原料成本为600-800元。与我国目前的粮食乙醇燃料生产工艺相比,每吨产品的原料成本要低2500元以上。2011年,国内90#汽油的平均零售价格为8000元/吨左右,而以Iogen公司在加拿大的每吨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折合成人民币为3650元左右;如果在中国生产,各方面的成本将会更低。加上国家对秸秆制燃料乙醇的优惠政策,该项目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综上所述,秸秆制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完全成熟,正处于产业转化阶段。随着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与完善,秸秆制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有显著的下降空间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撑,并将进一步推动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
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强粮食供给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国际粮食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供给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采取战略措施,增加粮食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产生“挤出效应”。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城镇化加快推进,建设用地不断蚕食耕地面积。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5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4.6%。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建设用地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直接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供给能力减弱。虽然2009年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6.9万公顷,但是质量和肥力不足,只是数量意义上的占补相对平衡。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形成了土地的相对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逐步上升,这导致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个别地方政府出现忽视粮食生产的不良倾向和放松粮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给粮食安全蒙上阴影。
二、依靠国际市场无法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无法有效满足我国的粮食消费。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3700~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此外,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并不同步增长。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供给紧张状况难以缓解。
世界主要产粮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主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尽管以求自保的出口政策无可厚非,但是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我国粮食供给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2008年粮食危机中,一些国家不负责任地将粮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如果我国的粮食消费20%依赖进口,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财政压力,而且还有巨大的政治和道义压力,以及保障有效进口的巨大压力。粮食供给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也是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重要保障。
“粮食武器”已成为个别西方国家控制我国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不可避免地受到“粮食武器”的干扰。中国需要养活13亿人口,然而城市扩张和工业扩张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复合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还伴有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已经足以迫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无奈地受限于粮食。基于“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悲观预期,个别国家欲把“粮食武器”作为控制我国的战略选择。跨国粮商加紧在我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控制。丰益国际、阿丹米、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跨国公司在我国粮油市场的贸易份额持续扩大,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集团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投资并举,对我国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视。
三、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等。影响因素主要是口粮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增长。
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且质量逐步提高。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未来十年我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人口增长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按照人均400公斤年口粮消费量计算,2010年口粮消费需求为5.48亿吨。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产2.9%。表面看,我国粮食总产与口粮消费基本持平,实际上,粮食产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粮。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
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的数量、质量同步增长。质量型消费对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长,引发饲料粮消费快速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由此,导致饲料粮主要来源――大豆和玉米需求增长。有资料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3.6%,大豆消费需求较上年度增长5.7%。饲料市场需求旺盛,引发优质专用大豆、高质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现与人争粮、与人争优质粮现象。同时,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药和酿酒工业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发展,不但会增大粮食消费比例,要求提高质量标准,而且会扭曲粮食价格,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预期。
四、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1.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我国是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安全,进口粮食只能是对国内生产的必要补充,而不能危及国内产业发展,并且要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实施进口替代和产品出口战略。鉴于世界粮食供给有限、出口政治干预和“粮食武器”风险,我国有必要开展多边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避免经济风险和政治摩擦。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好可耕地,不仅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危机问题,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国要在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实现立足国内、自给自足和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有机结合。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农产品贸易机构,与多个国家签订粮食进口协议,与部分重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鼓励粮食企业走出去跨国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术援助,建立稳固的国外粮食供给来源,增加粮食安全系数。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根据粮食生产要素的现状分析和远景展望,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水土资源、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由于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是一种可控的人为因素,所以真正制约粮食生产的硬件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最基础的生产资源,是保障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和粮食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坚持走节水增产的道路;鉴于粮食政策和粮食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和生产边际曲线,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资源保护和政策激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的惟一途径;而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有增加农业要素投入和推动科技进步两种途径,在物质投入边际效益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现代科技必然成为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农业关键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中试熟化和推广普及,研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的新品种,健全粮食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从而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