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6 14:46: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篇(1)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推广“九联模式”,一大批从事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农场”(公司+养殖场、养殖公司和养殖园区)模式,普遍建立了稳固的生产基地,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06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10亿元,跃居农业第一大产业;带动饲料工业产值30多亿元、兽药产值10多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100多亿元;主要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青岛市在全国畜牧业中的地位。

1.提高畜牧业工厂化生产水平。青岛市大力推广九联经验,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基地,初步走出了一条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实现畜牧业工厂化生产。目前,全市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4000多个,其中按照“九联模式”建设的现代化养殖小区300多个。其中九联集团投资2亿多元,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农场30个,工厂化养鸡车间500栋,年加工出口无公害、无药残肉鸡8000万只;正大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建成一个双层的包括12个现代化车间的肉鸡养殖示范农场,2个同样规模的养殖场(投资总额600万美元)正在建设中,3个养殖场年设计出栏无药残肉鸡720万只。在工厂化基地和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分散的家庭经营正逐步向规模养殖小区集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等系列化服务,较好地发挥了集体经济和农户两个层面的积极性。目前,青岛畜牧业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示范园区为载体、以专业化养殖小区为基础的奶牛、肉鸡、优质猪、肉牛、肉羊、蛋鸡六大区域性产业区或产业带,初步形成了良种化水平高、产业化规模大和外向型程度高的富有竞争力的畜产品优势区域。

2.促进畜牧业标准化程度提高。在推广“九联模式”的过程中,青岛市逐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产业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推动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为出发点,重点建设了畜产品质量标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示范推广、检测认证五大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九联、万福、康大集团2亿只肉鸡标准化示范基地,万福集团70万头和新雅、恒生源公司10万头优质猪标准化示范基地及一批标准化奶牛、蛋鸡养殖示范基地。由于畜牧业标准化程度高,龙头企业质量认证和国际兽医认证成绩显著,全市获得标准认证的出口肉鸡养殖场、出口生猪养殖场达到2000多个,有60多家畜产品加工企业获欧盟认证或国外兽医卫生注册,占全省的30%以上。此外,九联肉鸡出口基地、新雅优质猪基地被山东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3.加快畜牧业国际化步伐。通过推广“九联模式”,青岛市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欧盟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和日、韩等国加大技术壁垒的不利环境条件下,我国畜产品出口受阻。但青岛市畜产品出口逆势而上,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表现为:(1)传统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据海关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冻禽肉出口53290.75吨,青岛市出口19668.76吨,占全国的37%;全国冻猪肉出口268882.82吨,青岛市出口8643.24吨,占全国的3.2%;全国冻兔肉出口10251.36吨,青岛市出口2341.88吨,占全国的23%。(2)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新的出口优势产业正在兴起。突出表现为蛋品和乳制品出口的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乳品出口74860.14吨,青岛市出口16815.38吨,占全国的22%;全国鲜蛋出口94190万个,青岛市出口18838万个,占全国的20%。

二、九联集团的新探索和“九联模式”的新发展

1.“九联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推广九联“公司+农场”这一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国际化水平。但实践中该模式并未完全解决“公司+农户”关联机制问题,主要表现为:(1)公司和农户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虽然农场由公司与农户按一定股份共同承建,但农户仍独立经营,公司与农户是买卖关系,联体不联心。因为信息不对称,农户偷购药品、私加饲料、偷掺“社会鸡”、蒙骗公司等行为时有发生,增加了公司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农户养殖风险。2002年就曾发生因农户偷购药品导致药残超标而被日本“封关”两个月的严重问题,给企业经营和农户生产造成重大损失。(2)产业化建设和经营管理费用高。在产业化过程中公司与农户共同承建一个现代化养鸡车间约需投资35万元,再加上对各养殖场实施强化管理和贯彻落实肉鸡药残及其他国际技术指标与标准,公司需要支付巨额基建费用、管理费用和检验检测费用,既加重了融资压力又增加了经营风险。(3)不利于多数农民增收。实行工厂化养殖,走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之路,必然要求畜牧业养殖者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资金积累,导致许多原来合同养鸡户逐渐从产业链中分离出来,失去原有的增收渠道。

2.“九联模式”的新发展。为发展完善“公司+农场”模式,九联集团经过近两年的不断探索,借鉴发达国家股份制和合作社的经验,将“公司+农场”演变为“公司+合作社+农场”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总体指导思想是,集团组建肉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殖公司),吸收普通农民入股并以合作社的形式建设农场,较高素质的农民还可成为农场的从业工人,将农户独立分散经营转变为养殖公司对各合作社进行统一的、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实行股份制运作、专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构筑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股份合作社为载体、以现代化农场为第一车间的崭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紧紧地联在一起,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和农户生产风险、市场风险,使农户不仅分享生产环节的利润,而且分享加工增值环节的利润,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九联集团关于创立肉鸡养殖合作社的决定》,实施的具体做法是:集团作为发起人出资2000万元成立肉鸡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向村民及公司内部职工定向募股2000万元,两者合计4000万元做为养殖公司总股本。吸纳农场所在村的农民人股,组建若干肉鸡养殖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即为一个养殖农场,存栏肉鸡10万只,总投入225万元。由养殖公司从总股本中投入150~170万元,占合作社65%以上股份,农场所在村的农民人股55~75万元,占35%以下股份,流动资金由公司无息注入。合作社的肉鸡生产由养殖公司统一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养殖公司统一培训。为确保农民个人股本无风险,集团公司承诺每年最低分红率不低于15%,5年累计平均分红率不低于18%(经测算,由养殖公司对养殖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管理后,可降低运营成本1500万元,仅此所节约成本足以支付分红)。同时规定,人股3年后股权可按《公司法》要求转让给其他股东或社员,或由公司原价收购。

3.“九联模式”新发展的重要意义。“九联模式”从“公司+农场”发展到“公司+合作社+农场”,是产业化经营机制和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质的飞跃进而推进青岛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1)“九联模式”的新发展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机制日益完善。在“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下,农户难以与龙头企业真正实现“地位平等”,“利益共享”也就失去了前提,从根本上导致农户与企业不可能真正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在“公司+农场”模式中,由于养殖环节全部置于公司质量管理之下,这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公司既要投人大量的人财物力进行管理,增加企业负担,同时又难以对农户的养殖行为实施有效控制,因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农户的养殖风险。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可直接减少经营管理成本和检测费用1500余万元,降低经营风险。此外,企业以2000万元的投入,通过股份制运作可经营高达上亿元的资本,拓展了九联集团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模式使农户成为股民,有些还成为公司的从业工人,并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使农户与企业真正以资产为纽带成为利益共同体。(2)“九联模式”的新发展使农业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加入WTO后,我们所面对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是国外的单个业主和企业,而是组织化程度高、经济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经济组织。“九联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加有效地带动农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入世”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但随着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不断升级,畜牧业经济国际化所面对的已经不是单个产品、某个环节的直接竞争,而是集生产、科技、加工、销售以及质量、卫生和安全水平于一体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没有竞争优势。“九联模式”的创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化装备和现代化管理的效益,最大程度地吸纳先进科技,确保产品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水平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此基础上保持、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3)“九联模式”的新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九联模式”的创新,使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变成了投资者,由分散经营通过合作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变成了专业化生产的主体,既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养殖,又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投资。农民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增加收入,而且可以通过股份分红增加财富;不仅可以分享生产过程中的利润,而且可以作为股东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尽管由于生产的高度现代化、集约化,直接参与产业链条生产的农民数量减少了,但带动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宽了。“公司+合作社+农场”模式的形成,不仅为有效解决“三农”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畜牧基地农场化、园区化不仅适应了农村城市化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还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推广和创新“九联模式”所必须依据的几个支点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青岛市在农林牧渔各业已形成了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的龙头企业群体、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00多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纵观青岛市推广和创新“九联模式”的规律,可以得出“九联模式”的推广和创新所需要的几个基本条件:

1.加快发展工厂化生产基地。推广九联模式的关键是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农场(养殖场、养殖同区、养殖基地),并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载体作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因此,各地要依托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基地,根据技术、资金、资源等条件,重点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种植园区等。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具有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是推广“九联模式”的前提。因此要把培育龙头企业群体作为推广“九联模式”的重要基础环节。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应重视三个途径:(1)引进“洋龙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抓手,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兴办外方独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培植“大龙头”。从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3)发展新龙头。加大对内开放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其他行业特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办农业企业。积极启动民间资本,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兴办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群体的规模。

篇(2)

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是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过程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标准供给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1~2]。2015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后,标准由政府一元供给向政府与市场二元供给转变。团体标准作为一种新的标准类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同构成我国新型标准体系[3]。从近年发展实践看,团体标准得到市场积极响应,在很多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4~9]。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状况,本研究基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试图摸清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现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把握农业团体标准发展方向、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家实行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tbz.org.cn)是社会团体对外公开团体标准信息的权威渠道。本研究分别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国际标准信息分类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进行检索,收集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A农、林、牧、渔业)和国际标准信息分类(65农业)相关的团体标准,对收集到的标准筛选去重,筛除木材及木制品等不属于农业领域的标准信息,得到2016-2019年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布的农业团体标准1614条,对这些标准的机构、地区、起草单位性质、涉及产品领域和标准类型逐一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了本研究分析用数据集。

二、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现状

截至2019年底,共有327家社会团体农业团体标准,占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团体数的11.0%。其中,全国性社会团体49家,地方性社会团体278家。农业团体标准总数占团体标准总数的比例达13.3%,成为团体标准发展的热点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农业团体标准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性社会团体数量占21.1%,地方性社会团体数量占78.9%,其中,省级占29.9%,市级占25.7%,县级占23.4%。在产品领域上,农业团体标准主要涉及农产品和农用物资两大类,农产品主要包括种植业产品(57.7%)、畜牧业产品(11.5%)、水产品(3.7%),农用物资主要包括农业机械(9.2%)、实验动物(3.8%)、饲料(3.2%)、肥料(2.8%)、农药(2.4%)、农用建筑材料(1.1%)。种植业产品以水果、蔬菜、粮谷、茶叶、植物中草药为主,畜牧业产品以畜肉、乳、禽肉、蛋为主,水产品以淡水养殖鱼、虾、蟹为主,海产品关注较少。在标准类型上,农业团体标准以操作规程(51.1%)和产品标准(33.8%)为主,此外,还涉及管理标准(5.4%)、方法标准(4.9%)、其他标准(4.8%)。

三、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特征分析

(一)标准数量快速增长,地区间发展尚不平衡农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起步较早,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可追溯到的第1例公开的标准为2016年5月10日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T/CBPA0001-2015《蜂蜜》。但2016年公布的团体标准中,农业团体标准数量很少,共有10项,仅占当年公布团体标准总数的2.6%(见图1)。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确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之后,农业团体标准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度公布数量从2017年的141项增加到2019年的920项,公布数量占当年团体标准公布总数的比例从8.5%上升到14.5%。尽管农业团体标准总量呈现快速增长,但不同地区之间发展速度和规模差异较大,呈现出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位居前列的山东、广西、浙江、江苏标准数量均在百项以上(见表1),而河南、宁夏、西藏、海南、甘肃、新疆、青海、山西数量均在10项以下。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依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方法[10],以下同)农业团体标准发展优势明显,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起步更快,2017年,东部地区已有近2/3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只有1/3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二是发展力度更大,截至2019年,东部地区平均每个省份农业团体标准58.8项,西部地区则只有36项,中部地区更低(18项)。与中西部地区不同,东北地区对于发展农业团体标准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辽宁省是最早制定农业团体标准的省份之一。东北地区各省份制定农业团体标准数量也较多,平均48.7项,仅次于东部地区。

(二)产品领域覆盖广泛,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和地域特征全国性社会团体和地方性社会团体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不同产品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团体标准在大农业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农用物资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属性,易于在更广的范围内统一标准,这类产品团体标准以全国性社会团体推动为主,如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围绕农业机械、农药、实验动物了多项标准,农机领域团体标准基本涵盖耕作、播种、灌排、施肥、植保、收获和农用车辆等全部农机领域。农产品具有自然生产的属性,不同地区自然禀赋差异大,优势产业和产品特色各不相同,这类产品团体标准以地方性社会团体推动为主,如黑龙江的粮油、辽宁盘锦的稻米、湖南湖北的茶叶、内蒙古的牛羊肉、山东的蔬菜水果、江苏的虾蟹、云南的花卉等。产品相关团体标准中21.7%涉及地理标志产品,也凸显出农业团体标准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

(三)标准类型相对集中,标准制定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制定以服务于农产品供给功能为主,标准类型集中于规范农产品种养殖过程控制的操作规程标准和体现质量特征的产品标准,农业的生态、休闲、教育等服务功能相关的标准较少。市场属性决定了农业团体标准制定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导向更加突出。一是突出实用性和适用性,操作规程多以地方优势产品为核心,通过串联上下游、凝聚产业链的方式,针对种养殖环境、种子种苗、田间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采收、包装及贮藏运输等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制定细化操作标准,因地制宜地构建全程控制体系标准。二是突出行业引领,聚焦于引领行业质量水平提升和填补行业空白,如中国肉类协会优质天然肠衣标准,促进推动肠衣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农药制剂产品中微量其他农药成分限量》,为解决国家、行业、地方对农药产品中微量其他成分的管理无标可依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市场主体活力明显提升,政府仍是重要驱动力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极需政府支持和保护,这在农业标准制定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政府标准制定机构多为政府部门和受政府委托的科研机构,而作为标准实施主体的企业,参与度较低。农业团体标准则表现出更加开放的特征,标准制定机构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团体、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主体。数据统计显示,62.1%的农业团体标准起草单位涉及企业主体,表明市场主体参与制定标准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农业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中,仍有39.9%的单位为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主体分别占30.2%和28.7%。可以看出,尽管市场主体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的积极性较高,但牵头制定团体标准的能力尚显不足,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仍是现阶段农业团体标准发展的重要推动和支撑力量。

四、农业团体标准发展趋势展望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石狮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km,全市面积160km2,常住人口636700人(六普数据)。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爱拼敢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3年的石狮市GDP为570.9亿元,人均GDP 89665元,位列福建省前列。全域城市化是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传统城镇、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有“统筹布局、‘一元’管理、形态转变、以人为本”等四个主要特征。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石狮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所在。当前,石狮进行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按照“一市一城”思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有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石狮的人口、产业、劳动力、土地非农化水平都比较高,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的时机比较成熟。在此背景下,加快创新转型,构筑都市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二、石狮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一)石狮市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及其特点。石狮建市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4.07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70.9亿元。从总量上分析,三次产业的总产值明显增长,各产业的比例也发生巨大调整,由1988年的41.5:33.8:24.7升级为2013年的4.0:54.5:41.5。从比重上分析,第一产业占石狮市GDP的比重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为次要地位。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已由1988年的33.8%上升到2013年的54.5%。第三产业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已由1988年的24.7%上升到2013年的41.5%,整体说明石狮市呈现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状。

(二)石狮市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特点。石狮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渔业占据着绝对份额,林业所占的份额基本上趋于0,畜牧业也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内部结构的这种变化,反映了石狮市建市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大力发展渔业,充分利用石狮市67km的海岸线,发挥其地理优势。

石狮市第二产业为工业主导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城六支柱”,即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15]。因此,工业内部轻工业占绝对比重,以服装制造业、纺织业为主,两者总占比重约50%。

石狮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内部结构逐步优化。虽然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仍占有主导地位,但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如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在下降了5.01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娱乐业、租赁业、计算机应用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4%。

(三)石狮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第一产业中渔业占绝对比重,受如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防灾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企业总体上处于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三是新一轮经济发展急需新的支柱产业支撑。大部分产品都是低技术含量与低附加值的,极易受反倾销、技术壁垒、原材料价格上涨、商务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四是与周边地区如泉州、晋江、厦门等地产业同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五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给城市带来压力,同时“用工荒”的趋势,必将冲击占据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全域城市化视角下石狮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一)整体构想。加快创新转型,构筑都市产业体系

实行“划业入园”,推进服饰创意博览园、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等产业平台建设,加快祥鸿锦染整集控区的循环化改造,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时尚化、高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以专业市场为龙头,实行“划行归市”,加快建设轻纺城、辅料城、电商城、仓储物流园等,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做大商贸物流业。以城市更新改造为契机,推进高端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2.5产业”和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闽南消费之都”。以高新技术园区、海洋科技园区为依托,扶持一批“专、精、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船舶修造、渔业通讯、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等海洋产业。以现代经营方式为导向,发展和拓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二)各个产业调整思路

1.加速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石狮市人多地少,海洋资源丰富,因此在发展第一产业时,应坚持都市农业取向,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水产、蔬菜、花卉为重点,发展壮大“蓝色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着力建立以海洋渔业、名优水产、无公害果蔬、观赏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

2.做强做大第二产业。首先,石狮的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及其配件产业链,要“依托“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产业基础,以时尚、品牌、创意的产品为重点,注入“科技元素”,不断推动织物面料开发、染整织造技术进步,提升服装业的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在创名牌上取得突破,实现由“石狮制造”向“石狮创造”转型,打造海西纺织服装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更好的发挥其主导作用。其次,重点培育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视发展高效节能型节能设备技术。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进一步加大商贸业升级改造力度,把业态资源整合好,把品牌形象提升上来,使我市的现代商贸业优势更优,及加快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的发展。还要注重品牌的打造。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立足产业优势,在工业设计、服装鞋帽设计、创意产品设计、广告业、文化传媒等现代文化产业中注入独特的时尚元素和创意理念,在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著名文化创意、设计创意等企业的同时尽可能的打造自己的品牌。需要打造特色品牌的还有旅游业。

篇(4)

作者简介:田妹华(1967- ),女,江苏常熟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常熟学院教学管理处副处长,中学高级教师,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培训研究”(项目编号:ZCZ13D-6)。

苏州从2006年起全面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中国重要工业城市的苏州,无论从整体现代化的水平还是从社会形态来看,相对落后的还是农村。因此,在怎样高水平、高层次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上,苏州仍然任重道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非均衡性发展的影响,苏州全市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且明显呈老龄化态势。据《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为37.88万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35%,小学占60.86%,初中占25.96%,高中占2.65%,大专及以上占0.17%;按年龄分,20岁及以下占0.41%,21-30岁占2.41%,31-40岁占9.25%,41-50岁占21.06%,51岁以上占66.85%。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空前地凸现出来。

为全面了解苏州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2011年1月,学校课题组在市农委的协助下,对苏州地区六县一市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调研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入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600份);第二种形式是深度访谈(共260人次),听取相关人员对培训工作的想法和建议。调研结束后,课题组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力图客观、全面地阐述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新农村建设有效对接的策略。

一、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现状

1.培训主体多元

调查显示,苏州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机构主要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包括农科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间培训机构等。这些部门为农民培训提供了多样化的实施载体。2010年度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中,30.16%是通过政府部门牵头的培训基地,这些基地在培训项目、相关政策、资金配套、人力组织等方面的支撑力度大、保障力强,在劳动力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22.42%是通过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需要农户生产配套而为农户提供的上门技术培训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21.17%是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组织的由经营能手或技术能手牵头,开展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培训正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条重要路径;13.40%是通过民间机构,民间机构的培训大多是短期的,它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和服务,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因此,在培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10.83%是通过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具有师资雄厚、培训正规、学术水平较高的优点,但由于受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定的限制,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存在比较高的政策“门槛”,因此,培训覆盖面不广。

2.培训客体普遍

调查显示,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已全面覆盖到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五大行业。在被调查的2600人中,农业服务业68人,占2.62%,其中45人近3年接受过培训,占66.18%,这得益于全市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覆盖农村各产业乃至农民生活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畜牧业92人,占3.54%,培训率为61.96%,这与苏州市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模式密不可分;种植业1949人,占74.96%,培训率为55.87%,可见,种植业面广量大,影响面宽,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应进一步加强;渔业450人,占17.30%,培训率为52.67%,渔业是苏州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苏州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域的功能正在逐步变化,培训正在加快全市渔业生产转型升级;林业41人,占1.57%,培训率为34.15%,培训正在逐步改变林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效解决林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为苏州构建以“生态、景观、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3.培训内容丰富

调查显示,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正在从适应性、数量型向战略性、质量型转变。从2009年起,工作重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向就地就近就业转变,由服务城市向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关注农民创业、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以2009年为例,全市共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748期,重点围绕常规作物类、应时鲜果类、蔬菜类、茶叶苗木类、养殖类五大板块,推广334个新品种、188项新技术、64项新农艺、55种新肥药,农林良种覆盖率达到96.9%,共培训133361人次;举办“致福工程”培训82期,引导农民参与信息化活动,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共培训2812人次;举办创业培训68期,围绕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对现代农业现状、创新创业理念、高效农业和一村一品建设、农产品营销和质量安全、相关法律知识等培训,共培训3396人次,当年有31.5%的受训人员实现了创业;举办职业农民培训62期,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产业,按照专业化、技能化、标准化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共培训3082人次,其中617位农民成为首批拥有农业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

4.培训形式多样

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苏州市推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依据农民需求制定培训菜单,结合农时关键环节,通过进村举办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网络终端点、送科技下乡、发放明白纸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大大增强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抽样显示,59.14%的农民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培训。调查显示,鉴于当前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苏州市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进行分类指导。对新生代农民着眼于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对中青年农民,以短期培训为主,采用现场指导、教师示范、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让受训农民每人掌握1-2项先进实用技术;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则主要进行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另外,根据就业需求的差异,对主要从事第一产业、转移意向不明确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对其开展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在组织上以基地或现场示范为主,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较大面积的技术示范和产业孵化,辐射配套技术;对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以转变思想观念、培植健康心理、提高就业本领、掌握从业技巧为重点,开展就业前引导培训;对拟向二三产业技术工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加生产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课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

(二)存在问题

1.培训资源分散

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定点培训机构有16家,高等农业院校1所、科研院所5所、农广校3所、市级以上农科教示范基地25个、社区教育示范区33个,农业服务信息网站20个,现代农民教育中心12个,还有部分高、中等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办的培训机构等等。尽管这些数量可观的培训资源都在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但是,深入调查发现,纵向层面来看,苏州各县市(区)、镇培训资源缺乏有效衔接,农民缺乏培训信息及其正确引导,存在盲目接受培训的现象;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林、教育、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等,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部署,各部门都在独立运行培训资源,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抽样调查显示,29.79%的受训农户表示有过接受相似内容培训的经历,可见,资源分散导致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信息传达不畅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凡是参与培训的机构都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政策宣讲,让农民心中清楚明白。但是,调查显示,仍有17.56%的被调查者没听说过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政策信息;20.87%的被调查者尽管听说过有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但是,从来没有机会参加;39.12%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但是,预先没收到信息告知,只是盲目参加;只有22.36%的被调查者在培训前已经对培训信息有所了解。事实上,苏州市每年都会根据省里的要求,给各县市(区)下达培训任务、下拨培训经费,除此之外,各县市(区)也会追加一定经费,以2009年为例,共拿出163万元用于农民培训工作,可见各级政府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培训机构宣传渠道不畅通,导致许多农民无法及时获知培训信息,更谈不上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培训了,培训信息不畅直接制约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

3.培训层次偏低

苏州正在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占农民承包地面积的74%,已基本建成18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0个千亩示范区,总面积达49.5万亩,到2015年,全市需要完成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50%的目标值。要促进农民向职业化转变,必须给他们提供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层次才能匹配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调查显示,许多培训机构对本地农村劳动力流向与市场需求缺乏周密的前期调研,因此,也谈不上有什么前瞻性的培训实施规划,只是局限在实施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项目的范畴,有的甚至仅仅停留在完成培训指标的水平,造成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隐性流失。以2009年为例,全市93.49%的受训农民接受的仍然是“一事一训”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可见,就目前培训市场而言,普遍缺乏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兼业农户,促进农民职业化的培训项目,低层次的培训很难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培训监管低效

没有监管就没有质量。规范的培训监管应该是由监管部门按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测评培训实际状况与其应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培训质量。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过于分散,往往形成交叉重复的培训和统计,加上培训的监督管理机构由多个相关部门组成,无法真正履行其项目监管与督查的工作职能,要全面准确地评估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执行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监管就简化成了听取汇报与查阅培训台账、就业台账等文本资料,缺乏有效性。从培训情况满意度抽样调查情况可以反映出当前培训监管的效度(见图1)。

二、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对接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建议

1.明确培训目标——导引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向

苏州市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9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从2010年底的2%提高到50%。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然而,农民素质的提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须处理好培训近期效应与适应新农村建设长远战略发展目标需要之间的关系。明确近期目标是帮助农民及时掌握最新的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业生产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技术问题,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投入报酬率,提升生活品质;长期目标是帮助农民跳出传统农业“靠天、靠经验、靠补贴”的发展理念,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较强科技接受能力和较新经营理念的农业劳动者,使他们能够站在较高层次、较深层面来经营农业,依靠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开展集约式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促进苏州农业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拓展培训项目——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层次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农村劳动力培训划分为农业技术培训、基础知识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三大主要类别。其中农业技术培训具有利益外溢性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基础知识培训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拥挤性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直接受益者是整个社会;专业技能培训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针对培训的不同属性,培训项目策划应区别对待。农业基础知识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具有长效性,这种培训项目要常抓不懈。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受到普遍重视。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培训项目必须突破,培训要向深层次拓展。苏州“十一五”已率先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环境良好,优质粮油、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加速发展,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75%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正在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增长点。因此,要把关注点转向实施涵盖农民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的培训项目,加大培训职业农民、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力度,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职业农民的需求,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培育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3.创新培训模式——彰显农村劳动力培训特色

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3043家,入社农户超过30万户。这些相当规模的农业龙头合作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对传统农业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集聚了大量的农业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育好新型农民,成为这些企业的内在需求。因此,苏州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全可以推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合作组织型培训模式,这是一种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培训主体,以培训满足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或本企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为目标而实施的一种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模式。培训客体是从事或有意从事农业产业或在农业产业覆盖下的农民,在农业企业或有意在农业企业就业的农民;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产业所需的基本文化素质、科技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方式为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发挥培训主体自身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农民的行为。同时,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和扶持,以壮大整个产业链。总之,合作组织型培训模式应成为苏州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要模式。

4.健全培训机制——规避农村劳动力培训低效

通过有效的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农村劳动力培训取得实效,需要健全完善的机制。从组织机构来看,要成立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避免出现由于多头管理造成培训资源分散与浪费的现象,同时,各县市(区)、镇也应明确培训开发的组织框架,畅通信息收集、报送和反馈渠道,把各项任务逐一分解落实,防止信息衰减;从政策扶持来看,根据《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在相关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业服务体系等的培训项目上实行政策倾斜并且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对业绩显著的培训主体给予相应的奖励、补助以及培训项目申报的优先权;从资金保障来看,要建立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调动企业、行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间资本参与的格局;从运行监控来看,要加强培训前期需求调研、培训过程监控与及时修正、培训结束后实际效果的跟踪与反馈,权重于实际生产应用的培训后续评估,将评估延伸到生产一线,延伸到农民本身,确保培训工作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l]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报告[P].2008(5)

[2]宋君,童举希.苏州高校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研究[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0-33

[3]童举希,施扬.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发展,2007(11):19-20

[4]张佳,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现状调查[J].职教通讯,2011(15):44-50

[5]彭移风.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02):17-19

[6]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99-163

篇(5)

1、大力扶持青年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农民往往是躲开了这个,绕不过那个,只有进行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才能降低风险。可以说,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我省的实际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并非易事。由政府直接插手建立,会造成责任主体不清,责权利也难以统一,这是市场经济的大忌。由农民自己建立,责任主体自然明了,但现阶段单凭农民自身的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能人+青年”的模式在一些地方出现,也是我们希望形成的模式,但只是星星之火,难以形成燎原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团组织应该发挥组织的优势,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带领农村青年成立形式多样的各类“中心”、“基地”,以“团组织+星火带头人+青年”、“公司+基地+青年”、“能人(业主)+青年”等模式,形成一批以青年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团组织要在“龙头”牵动上取得突破。重点联系、扶持少数有一定规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涉农“青字号”企业,催生一批有市场意识、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兴业、产业带头人,走出一条立足本地资源,形成特色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组织应该在利益联结上找到结合点,组织涉农“青字号”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青年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在共青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2、重点搞好青年领办科技项目和星火带头人活动。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是多年来我们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目前看,农业最基本的土地政策是:承包制要保持30年不变,而且30年之后也没有必要变。尽管现在允许土地流转,但对于不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农民来说,土地依旧是他们漂泊之后的最终保障,所以土地流转在近期内仍是困难重重。可以说,农业政策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再看投入,仅以20*年为例,中央财政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就达864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的10.1%,对于我们这个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也已经是用心尽力了。可以说,我国还没有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除部分学者呼吁取消农业特产税和以中央财政来支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外,在一段时期内,对于农业的投入很难会大幅度增加。如此看来,要搞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是个优先选项。在现阶段,科技推广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关键环节,没有科技推广的突破,再好的科研成果也难以很快形成生产力。要实现这一突破,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农民尽快成为科技推广的主体。

从我省的情况看,农村青年大都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而且具有要求改变现状、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必定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是尽快形成科技推广主体的关键所在。团组织要强力推进以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为主体的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星火带头人培养活动,形成一套集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运行机制,才能在农村科技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今后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以下几点:一是抓培训。坚持长期与短期、先进性与实用性、基础知识与高新技术“三个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以农村基层团干、团员青年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造就一支投身农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二是优化项目。团组织应该通过专家论证,精选出技术先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有较高社会经济价值,并且具有较好市场前景、能够形成产业优势的领办项目,使团组织领办项目有较强的示范性和生命力。三是通过示范带动推广。农村有“村看村、户看户”的习惯,广大农村青年亲眼目睹了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后,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团组织要用示范带动推广。力争做到领办一个项目,创办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

3、切实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美国经济学家珀金斯(D.H.Perkins)在所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到1968年》一书中,曾把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欧洲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大意):中国从西汉以来,农村经济一直保持了波浪式的发展势头,它同欧洲在整个中世纪农村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他认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历史上农民向来都有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农民却被固定在土地上,不得移动,不得转业。我们也有大约三十几年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的历史,其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是大家共知的。经济改革为农民流动和转业敞开了大门,农村劳动力开始自发地转移,并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两条:第一是寻求就业机会。在现行种植方式下,种田只需要现有劳动力的30%~40%。就是说60%~70%成了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边际收益为零,需要离开土地另谋生路。第二是利益驱动。农民在寻求生路过程中,一般根据自身条件,如技能、文化、资金等状况和机遇,对各种可能的出路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农民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经济效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一条是补贴农民家庭生计。据一项系统调查资料显示,在1996~*年间,农民家庭经营(含农业和非农业)所得纯收入平均减少了9.2%;同期外出打工收入增加了40%。正是靠打工收入才使农民避免了滑向贫困的厄运,得以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结果,当然不止于求得温饱。在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中,没有农民的富裕、没有农民购买力的增长,工业品消费受到局限,就难以支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近年的经验就是一个证明。如果大批农民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的购买力怎能增长?可见农民转业又反过来对工业化起着促进作用。我们省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是在农业结构开始调整之时,而且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能否实现有序转移。因此,团组织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服务农村青年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多种形式抓劳动力转移工作,并想方设法维护青年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要送出去就业。团组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抓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并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机构,积极推荐受训青年外出务工。二是接回来创业。团组织根据外出务工青年观念新、信息灵、门路广等优势,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领头雁。

二、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定位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农业结构调整从表面上看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将农村“养牛耕田,喂猪过年”的天然封闭性分散经营转变为以规模效益为前提的产业化经营。从长远看,农业结构调整是归避了分散经营的风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也不排除局部的、阶段性的产品价格波动。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说到底是一个群团组织。尽管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机构中,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青年事务的机构,共青团代行了一些有关青年工作的职能,但也没能改变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的性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共青团无论如何发挥作用,都不能成为经济运行中的责任主体,也就是说,共青团可以从广度上、从更深层次上宣传、协调、扶持青年农民,却难以代行青年农民经济责任主体的权力。在这方面,团组织有过教训,应该注意越是在经济工作中发挥作用,就越要明了自己的性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2、真正了解当前青年农民的特征。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只有真正了解当前青年农民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为青年农民服务。当前青年农民的主要特征:一是需求内容的变化,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资金,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二是价值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导致了农村青年群体利益的觉醒,与过去相比更趋实用,效益第一的观念、市场交换的原则、平等民主的意识、独立竞争的概念等在农村青年中逐渐增长;三是择业行为的变化,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农村青年的恋土意识淡薄,大量农村青年以离土不离乡、离土也离乡等多种形式重新选择职业,青年向效益好的岗位或领域集中;四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从艰苦型向舒适型转变,休闲由单调型向文化型转变,交往由亲情型向功利型转变;五是对团组织的期望发生变化,农村青年由过去单纯要求团组织政治上的关心转向要求团组织除进一步在政治上关心外还要更多地在经济上关心他们,为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服务。

3、争取党政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是新时期党政工作在农村的主线,各级团组织要赢得党政重视和支持,就必须把青农工作的重心及时调整到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上来,积极参与到党政农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体系中。建立健全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机制,制定团组织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团组织要巧借党政部门对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的诸多优惠政策,选好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中有效运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和团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要在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上将团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科技部门、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青字号”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优势等牢牢组合起来,既要解决资金的困难,又要解决人才、技术的短缺,有效地为农村青年增效增收服务。

篇(6)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3)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解析】本组试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地形、土壤和水源,并且这些因素也都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棉花早熟的只有热量。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决定棉花品质),早熟的先决条件为热量,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

(2)决定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的是市场因素,只有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该区域农业才能得到发展。与传统棉花相比,彩色棉和有机棉市场需求量大,并且在棉花市场上有竞争力。种植棉花需要运输,会消耗水源,并且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广人稀,而棉花种植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答案】(1)A

(2)D

(3)B

例2 (2014・海南地理卷)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2示意其一般模式。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1)~(3)题。

(1)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和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1)一般来说,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因为愈靠近产品加工环节,利润越少。

(2)金属冶炼和甘蔗制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汽车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但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适合采用图示生产模式。

(3)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制造工厂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转移。产业转入地区,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制造工厂又会向其他地区转移。所以,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工人工资。

【答案】(1)D

(2)A

(3)C

例3 (2014・安徽文综卷)根据材料和图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

(2)主要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历史、劳动力、交通、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回答。

(3)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回答。工业生产对区域的影响总体来说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处于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归纳

从试题的设问角度,可以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类试题分为特征类、成因类、措施类、比较类、评价类等类型。

特征描述类:高考征描述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成因类: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措施类:设问中常见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农业与工业发展方向问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等。

比较类: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中……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评价类:评价类试题的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常见问题有“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城市区位”等。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方法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人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学生要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靠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2.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一是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影响、区位条件、可持续发展条件等。分析此类问题,学生一般应从多方面进行:从有利和不利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二是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问题,学生要抓住限定词,明确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否属于对比分析,是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等,缩小答题范围。回答“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类问题时,学生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从……方面进行评价”对评价限定了条件,学生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的角度:对某工业区位的评价,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从土地、水源、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分析,人文因素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考虑。同时,学生还要分析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矿产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且廉价,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不利条件包括地形崎岖,水源不足,能源短缺,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环境污染严重等。

3.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区域资源开发的一般思路:先分析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一般从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国家政策、经济基础等方面进行;然后分析区域开发的具体措施;最后针对区域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解答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类试题时,学生可通过空间定位确定题目所给区域,根据问题考虑和教材案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对于相同的地方,学生可以借用教材案例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地方,则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归纳分析。如晋陕蒙地区与山西能源基地有差异,其中晋陕蒙地区气候比较干旱,缺水更严重,生态更脆弱,因此在开发上就不能一味进行深加工和产业结构多元化,这样可能加剧该地区的生态破坏。

三、强化训练

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已经建成通车,从此“死亡之海”罗布泊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罗布泊地下钾盐储量全国第一。该地目前还不允许私自进入,铁路部门也暂无开通旅游客运列车的计划。读图4,回答1~2题。

1.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 )

A.穿越了地势的两级阶梯

B.铁路沿线大力植树防风沙

C.桥涵成为野骆驼迁徙的通道

D.穿越地区气候干旱,无需泄洪通道

2.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A.到罗布泊区域的游客数量大增

B.相对减小了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

C.缩小了哈密市的辐射范围

D.有利于我国钾肥资源的开发

车厘子(樱桃)是喜光、喜温、喜湿、喜肥的果树,适合在年均气温10~12℃,年降水量600~700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图5为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读图回答3~4题。

3.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与该区域普通樱桃相比,具有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果实富含糖、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的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小气候差异显著

B.交通运输便利

C.科技投入量大

D.水源丰富

4.每年春节前后,我国水果市场上依然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根本原因是( )

A.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

B.网络技术的发展

C.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

D.气候的时空差异

2014年3月6日的2014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山西省处于下游区(第23位)。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并非我国经济强省。据此完成5~6题。

5.山西省发展重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并占主体地位

7.读毛里求斯岛及其附近区域示意图(图7)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里求斯岛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目前形成了以糖业、出口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三大支柱的经济格局,2013年,金融服务业已成为该地经济第四大支柱。

(1)说明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毛里求斯大力加强港口和机场建设的原因。

(3)毛里求斯经济发展非常依赖于甘蔗,根据材料,请你为该地经济发展提一点建议。

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喜温喜湿,要求光照适中;年平均温度18~25℃;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1)近年来,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的茶树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并且向西南地区转移。分析云南和贵州两省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

(2)云南和贵州两省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通过的主要地区,分析两省水电工业发展的条件。

(3)简述近年来云南省航空运输大力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读图可知,新疆哈(密)罗(布泊)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由于铁路沿线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危害严重,可以设置护路防沙障,但大力植树不适宜;桥涵保障了野骆驼东西向的迁徙和种群基因交换;天山山麓地带春、夏季冰川融水量大,铁路线附近要有泄洪通道。

2.D由于目前罗布泊还不允许私自进入,铁路部门也暂无开通旅游客运列车的计划,到罗布泊区域的游客数量不会大增;由于沿线煤炭资源、地下钾盐的开发,兰新铁路的运输压力会增加;铁路的修建扩大了哈密市的辐射范围,使哈密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修建铁路能加快钾盐的开发,缓解我国钾肥资源不足的问题。

3.C优质“大樱桃”与该区域普通樱桃相比主要是科技投入量大,对品种进行了改良。

4.D春节前后,我国水果市场上仍然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分布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是我国水果市场上有新鲜车厘子销售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5.B读图可知,山西省煤、铁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6.D能源工业是山西的主导工业。山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化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而占主体地位,但仍以重工业为主。

7.(1)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国际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等。

(2)加强国际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该国进出口物质都是依赖海洋运输,加强港口建设有利于甘蔗种植业、制糖业、出口加工的发展;加强机场建设有利于旅游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糖业和出口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篇(7)

深入分析和总结“宝清模式”,不仅可以破解“粮食生产大县,经济发展小县,财政收入穷县”的怪圈,形成粮食主产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走上特色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道路,而且有助于引导粮食主产区形成绿色、环保、生态、文化、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对粮食主产区实现由保障功能向生态功能、富民功能、休闲功能延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宝清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宝清模式”要义

一产强化,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宝清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极其优越,全县耕地面积达到260万亩,且绝大部分集中连片分布,加之人口少,人均耕地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具有实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五”以来,宝清县持续推进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粮食主产区的基础地位获得了稳固发展,形成了一产强化的格局。

二产带动,打造现代农业“旗舰产业”。着力打造“量质并举,加工带动;精品依托,品牌带动;产业集聚,园区带动”的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经过多年的努力,宝清县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宝清农业的“旗舰”产业。

三产提升,拓宽农业服务空间。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宝清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交易等现代服务业,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交易中心,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同时,充分挖掘本地悠久的农耕历史、独特的农业风光,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弘扬宝清特色农耕文化,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促进一产三产化,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三化同步,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宝清县近年来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助推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获得大幅增长、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二)“宝清模式”的主要做法

第一、巩固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规划先行,统筹实施。以《宝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总纲,统领农业、农村、农民各项事业发展,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提高,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二是狠抓基础,强化粮食生产能力。紧抓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契机,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扶植农机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开展高产创建示范,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总产和单产水平都获得了大幅提升。三是依托示范园区,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发展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0多个,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科技大户、农机大户、致富大户和农村合作组织集中。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8%。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加强防洪、灌溉、排涝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地)建设工程、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六是坚持市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旱改水、豆改米”两大工程,调整大豆、玉米和水稻这三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大豆种植面积,发展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七是打造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架起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构建起“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八是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农家书屋的建设,设立村级科技培训室,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每年培训科技示范户1.33万户;加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向农户传授、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

第二、集成优势资源,发展品牌农业。大力推进品牌农业,实现外来强势品牌与本地原生品牌、产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与休闲品牌的融合发展。一是产品标准化:发挥机械耕作优势,打规模牌标准牌。以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为抓手,大力推进以北岗为代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了生产过程“八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操作典型模式,增强了农产品整体品质的一致性,成为构建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二是品质高端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打有机牌绿色牌。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启动点,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使绿色产业成为农产品品牌创升的新亮点。三是机制市场化:引入强势品牌,培育原生品牌。坚持实施内外联动的品牌战略。引入五芳斋、北大荒、宏达生物、南华糖业、台湾谢氏等知名企业和优势品牌,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优势品牌快速发展的格局。以生产大户、合作社、农村集体组织等为载体,发展村办、社办企业,积极培育原生品牌。四是特色集聚化:依托特色资源,延伸壮大品牌。实施“品牌牵引”战略,把培育特色作为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举措。以优质产品资源为基础,聚合产业信息资源,搭建交易平台,构筑独有的品牌地位,成功打造了“宝清大白板”白瓜籽、东北黑蜂系列产品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和“宝清•中国白瓜籽大市场”。宝清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

第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重点扶持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白瓜、甜菜、畜产品等优势主导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发展,制糖、稻米加工、大豆浸油、玉米深加工、黑蜂蜜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扶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参股等方式,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农产品产区集中,促进企业集群集聚,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二是强化产业链建设,带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依靠独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投入、自建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建立健全企业生产操作规范和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制度。三是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鼓励龙头企业集成基地和企业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平台,研究开发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建立现代农业市场流通体系。以专业市场为引领,以商贸物流为重点,加快一产与三产服务业的融合。按照“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思路,建立健全以农资大市场、果蔬批发中心、杂粮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为主,“立足宝清、辐射三江、面向远东”的现代农业市场物流体系。

第四、立足县域实际,发展休闲农业。一是普查旅游资源,规划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宝清县全面普查县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编制《宝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体系设计;着力打造湿地生态游、龙湖休闲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红色革命教育游、北大荒知青文化游五大优势旅游品牌;编制了宝清山水观光两日游、三日游专线,并完成线路的推介工作,丰富旅游产品。二是提升发展规模,旅游效益持续显现。完成一系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梨花山庄、劝农瓜果采摘园、龙湖生态休闲山庄、四合屯朝鲜民族风情园、垂钓园等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休闲农业规模不断加大,游客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效益显著提升,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成效显著。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休闲农业影响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宝清特有旅游资源、产品和服务;举办“观鸟节”、“南瓜文化节”、“东北秧歌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挖掘节庆内涵,做大节庆经济;打造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宝清旅游知名度。四是健全休闲农业服务设施,规范休闲农业发展。从扩大产业规模着手,重点支持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大力提升休闲农业服务规范化水平、积极引导县内各大酒店宾馆提档升级,实行星级化管理,提高休闲服务水平;引进知名旅行社。

第五、传承农耕文化,建设乡村文明。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强化农村文化发展措施。制定了《宝清县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机构,建立了宝清县群众性文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强化推进措施,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把乡村两级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与文化工作政绩挂钩,严格兑现奖惩。二是加大设施投入力度,搭建乡村文化活动大平台。上下联动,争取扶持。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加强同包扶单位的联系,获得上级领导和包扶单位的重视和支持。集体投入,一事一议。乡村两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成立乡村两级文体协会,对乡土文化人才进行专门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县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群体建设,组建乡村文化活动新载体。通过打造秧歌队、成立文艺剧团等文化传播载体,开展“天府之声”、“咱村也有文艺人”等系列乡村文化活动,在壮大地方文化团体的同时,使传统音乐、舞蹈、二人转等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四是开展全民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文化活动品牌。活动开展经常化。根据不同文化形式,科学安排活动时间,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参与主体全民化,无论是清晨傍晚,还是春夏秋冬,随处可见群众活动的身影,每逢重大节日,必有全民参与。五是建设文化休闲场馆,打造农耕文化传承平台。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现代规模集约农耕文化展区,将大荒原、大森林、大湿地、建成绿色生态文明展区,将临山滨水地区建成农耕休闲文化展区,将城区“五馆”建成农耕历史文化重点展区,将专业市场建成现代农业物流展区。

第六、紧抓典型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典型引路”,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用“典型引路”的办法,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村作为全省试点村,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树立样板。合理引导农民建房,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在全县145个行政村,逐步打造3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心村。二是强化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各支道硬化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供电网络、垃圾分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农村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发展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炕连灶、节能炉等农村能源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三是发展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程度。目前已经有各类农民合作社98个,特点是:一是规模大,多是跨村联合;二是综合服务能力强,通过农商联合和规模化购销,既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又为农民争取了利润盈余返还,同时为企业参与农业提供了有效途径;三是合作社发展具有活力,具有较厚的积累。四是强化区域内外交流协作,推进资源互补利益共享。主动加强与周边市、县、农场和森工系统的交流协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制定完善合作机制,重点推进十万亩果园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一批重大县场合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得、品牌共创、县场共赢,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五是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以“优先、快速、超前”的原则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打造三江地区宝清教育品牌,优质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农民提前10年享受了养老优惠政策,60周岁农村老年人不需缴费,每人每月即可领取由政府全额补贴的55元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民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民主建设得到了加强。

第七、加强农业生态保障功能,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力促七星河湿地进入世界湿地名录,东升湿地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深入实施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生态走廊建设和流域治理。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以循环农业为基础,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办好种养结合及种养沼配套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宝清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障更加有力。粮食生产大幅提升。近年来,宝清县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不断提升,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210万亩,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17%。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品牌形象初现。形成了宝清镇蔬菜、七星泡烤烟、夹信子毛葱、七星河甜菜、龙头红小豆、小城子南瓜、尖山子西香瓜七大特色产业基地。“宝青红”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宝石河毛葱”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红小豆系列产品生产之乡”和“中国宝清大白板系列产品生产之乡”。产业化经营水平取得较快提升。到2010年末,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带动基地农户5.6万户,基地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城乡人口25万人。主要粮食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取得突破,农业标准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畜牧养殖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由31%提高到42%,精深加工业占比明显提高,成为宝清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实施“豆改米、旱改水”等工程,减少大豆近100万亩,增加玉米55万亩,水稻9万亩,优势高产粮食作物和绿色、有机、无公害作物种植规模显著增加。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第六产业”快速发展。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接二连三、跨二进三战略,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与工业融合快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迅速,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农业与服务业融合持续推进,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综合效益快速显现。宝清县现代农业已经成为1×2×3的“第六产业”,推动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进程,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是畜牧业稳步发展,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10年,宝清县规模化畜牧养殖场较“十五”末期增加了34个,畜牧业产值超过20亿元;通过对养殖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养殖环节的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测、供销渠道的监管等流程实施精细管理,构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采取多重拉网式监督检查,确保了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五是“三品一标”规模逐步扩大,形成农产品优质产区。以“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为代表,“三品”认证面积突破20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1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面积100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43万亩。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的食品证书56个,认证产品涵盖大米、大豆、食用油、杂粮杂豆、蔬菜、山特产品、水产品等。建成1个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园区,1个省级有机食品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了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六是品牌体系初步建成,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依托县域优势资源,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和引进外部优质品牌,带动宝清农业发展的品牌经营战略。已经培育了具有品牌高端化特征的宝清红小豆、白瓜籽及毛葱等名牌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五芳斋、北大荒等国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优势品牌聚集发展的品牌体系,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七是现代农业格局初现,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有力推动了宝清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农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技术含量与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初步形成“粮食产业稳步发展,加工农业扎实推进,休闲农业快速腾飞,现代农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致富渠道更加多元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宝清县始终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将更高的附加值保留在农业领域。一是积极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涉农补贴,充分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县的农民种粮积极性;制定地方性产业发展引导政策,鼓励农民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民转移性收入大大增加。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积极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农民种粮直接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完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四是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实施“一加二”战略,促进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显著增进农民就地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五是利用山水林河等农业生态资源,实施“一加三”战略,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休闲产业形态,休闲消费持续增长,农民休闲农业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六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从事非农就业,拓展多重渠道,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农民务工收入显著增加。依靠多种措施多重并举,农民的收入渠道持续拓宽,农民的收入获得了显著增长,非农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持续增加。2010年,宝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190元,超过同期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8%,有10个村超过了万元。

(三)以点带面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一是重点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宝清县有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0个,示范村1个;市级试点村3个,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以北岗村、七星河村两个省级重点示范村为代表,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和在建新农村项目120余个,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屯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饮用水安全达标率、有线电视入村率和通讯覆盖率达到100%,北岗村已建成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2008年,宝清县被评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升级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双鸭山市新农村建设第一名。

二是中心村建设快速推进。组合全县145个行政村,逐步打造30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中心村。在不断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全县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到84%,行政村通村路硬化率实现100%,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2%。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宝清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完待续)

“宝清模式”的主要启示

宝清县坚持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一是以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宝清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科学技术成为助推宝清农业腾飞的重要引擎,显著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

二是以合作理念推动农业,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业生产的作用,扶持壮大农机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延伸合作组织职能,大力发展社办经济实体,加快合作组织功能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从组织生产向开拓市场延伸。

三是以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识农产品保护力度,拓展产品品类,扩大优势品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培育新的农业品牌。鼓励和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设计档次,统一品牌标识、落实品牌管理主体,构筑高端品牌和明星产品,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产地品牌价值。

四是以调整结构振兴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创建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小区,带动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林果种植、林下经济等,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实现了农业结构优化、农业效益提升、农民收入增加。

五是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农村建设主力军。根据农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大力实施“专业农民培训”和“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各村屯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形成文明的民风民俗,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村进步的主力。

(二)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创新发展现代文明

一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挖掘利用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和乡村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积极积聚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展文化事业,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

二是坚持突出地方特色,保护传承特色农耕文明。积极发挥黑土地规模生产文化和独特东北乡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特色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传承为目的,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的农耕文明,成为宝清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业产业形态、建设现代乡村文明的重要基础。

三是融合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创新培育现代农业文明。着力发挥现代规模化农业生产、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的成果,促进培育现代农耕文化、现代农村风貌、现代社区文明。密切现代农耕文明与农业发展的联系,不断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文明。

(三)在农业功能拓展中,实现产业快速融合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生态产业新模式。立足“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完成《宝清县生态县建设规划》,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县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凝练产业发展新抓手。一抓生产基地,二抓重点产业,三抓龙头企业。以基地为基础,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产业”的作用,建立一批规模大、质量高、专业化的区域性生产基地;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等十大农业重点产业;培育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

三是坚持拓展农业功能,增强农业发展新动力。依托农业生产基础优势,持续拓展农业功能,快速推进产业融合。一是实施农业与关联工业融合,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转型;二是实施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大力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四)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一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和谐乡村。宝清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民生为根本的理念,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不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增进广大农民的科学技能、经营本领;大力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保障广大农民各项权益,大大增进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环境的积极性,改进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二是加大多方投入力度,重视乡村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宝清县把乡村的社会、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村镇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队伍建设,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生动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生活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村风民俗,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在三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一是坚持挖掘利用资源,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实施以工补农。立足区域的丰富煤炭、油气等自然资源,加速工业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持续显著增强。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保障了以工补农战略的顺利实施,确保了宝清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是紧抓中心村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以城带乡。以中心镇村建设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加速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中心镇村的建设加速了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了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口不断集聚,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一体化显著推进。

三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实施以业兴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心镇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现代农业企业和园区不断聚集。产业基础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创造了新岗位,加速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村镇聚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持续巩固。

(六)在资源有序利用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坚持立足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的思路,“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合理有序利用资源潜力,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到资本、资本到利润的转变。

二是坚持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依托生态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生态、立体农业。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宝清模式”的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地方品牌意识,加速品牌农业发展宝清对品牌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以县情为基础的品牌农业路上,宝清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一是强化区域品牌意识,建设保护农产品公用品牌。宝清县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大品牌的理念还需深入和强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待突破。

二是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品牌内涵。应大力开发农业文化功能,提升农业产品品牌为地域文化标志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保持长久活力。

三是优化利用品牌资源,融合农业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应将品牌农产品有效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之中,实现农产品品牌与休闲旅游品牌的有效融合。

(二)进一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休闲农业升级宝清县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体系、发展规模、发展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急需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北大荒休闲农业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是因地制宜,总体布局。北部以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打造湿地生态乡村旅游区;东部开展和农场的区域合作,打造北大荒知青文化农场体验区;南部依托森林和水库资源,打造森林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西部依托炮台山古城遗址,开展古文化游。

三是依托文化,培育品牌。应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北大荒文化产品,树立“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的区域品牌形象;以生态、农耕、红色文化等为主题,分别打造生态、农耕、红色旅游等品牌。

四是丰富业态,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以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为核心,发展功能齐全、环境亮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园;挖掘包装民俗乡土文化,推进民俗村发展。全面提升农事节庆内涵,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通过丰富休闲农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就业富民功能。

(三)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拓展农业功能宝清农业要坚持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持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加速“三次产业”融合。

一是与产业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形成三次产业紧密结合,产业链条顺畅衔接,点、线、面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与科技化融合,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将高新技术和装备不断融入到粮食主产区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之中,向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渗透和扩散,改良现有农业产业,培育形成新兴农业产业。

三是与服务化融合,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保障能力。应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建设一支全能型、高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服务业队伍,实现农业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四是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信息平台。以整合资源、实施共享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建起覆盖全县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区域文化、特色产品、农业品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构建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推进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平台服农、支农、强农力度。

五是与品牌化融合,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品牌体系。要继续加大文化创意投入,实施品牌创意战略,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将“打造知名品牌,培育知名企业”作为宝清农业发展的着力点。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强县”的良性品牌发展之路。

六是与生态化融合,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积极探索宝清县农业主体功能分区,科学规范农业资源开发。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开发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四)进一步突出差异多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坚持乡村建设多样化。宝清县新农村建设应该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多样性的统一,避免单一模式的趋同现象,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社区文化本土化。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文化实践,积极引导和促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融合,推动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创新发展,避免把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简单地移植到乡村。

三是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围绕“文化大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协调推进文化建设,以“大湿地”、“大森林”、“大冰雪”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大粮仓”和黑土地规模经营为特色的农耕文化;以地方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为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抗联和珍宝岛等战争遗址为标志的革命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名人效应的知青文化;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农业示范价值的农场文化;以挹娄文化为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全民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坚持乡土文化体系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文明,服务新农村建设。

宝清县新农村建设愿景

一是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硕果累累。农业资源得到利用保护,清洁生产得到大力推广,循环、低碳、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重要形式;乡村环境更加洁净、清洁能源普遍应用,农村生态环境面貌一新,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呈现出“林茂谷香,水绿天蓝”的秀美景观,“一个宝清县,半个北大荒”,成为北大荒原生态文明的传承发扬地。

二是立足完善基础设施,经济区位优势卓越。未来国家将持续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宝清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为主的立体、便捷交通网络体系将陆续建成,形成“立足宝清县,辐射黑龙江,放眼东北亚”的优越区位,宝清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将成为我国东极旅游重要目的地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是立足推进“三化同步”,“三农”基础扎实稳固。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推进,整体经济持续反哺“三农”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突破,中心村镇带动“三农”更为强劲;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全面形成“产业化依托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产业化”的新格局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新态势。

四是立足农业功能拓展,产业融合更加高效。绿色农业保障力强,加工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多点开花,科技农业动力强劲,景观农业独特优美,创意农业内涵丰富。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宝清农业功能拓展将更加高效,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五是立足全面推进原则,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村各项设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齐全,形成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交织、教育科技与文化卫生全面发展的局面。宝清县乡村文明蒸蒸日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村风民俗谱和谐,乡容村貌树新风”科学发展态势。

六是立足提升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人才济济。农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合力强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成为宝清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主体。宝清县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篇(8)

对于都市农业,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具体是指分布在都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强调发挥对大都市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的农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可见,都市农业与大城市的生活消费、市场供应、旅游休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充分显示出都市现代农业的特征。

至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不能说它们本身都是都市农业,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当大城市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左右的时候,就可能进入都市农业阶段。

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就是要根据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情况并结合都市各区县、乡镇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适宜开发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

集约化生产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集约化生产,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良种化、专业化、规模化融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

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

都市农业的产业化就是要做到:1.组建龙头企业,架起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利用大都市资本经济实力,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并采取“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载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的集约化经营。2.协调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明确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双方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3.树立农业企业形象,创立品牌。要借鉴现代工商企业在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建立农业企业形象,开发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来武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确定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规模,避免主导产业和产品趋同,超出市场容量。

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

首先,要实现生产设施的自控化和生产技术的智能化。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建设和发展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设施化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并体现先进设施、技术的辐射功能。

其次,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使都市农业经济获得强有力的依托。一要实行农科教结合。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支撑,以重点攻关项目为突破口,并以提高全体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为基点,推进农科教结合,使农业科研出成果、农业教育出人才。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队伍的作用,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积极组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投身农业产业化,使科研成果与产品开发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结合,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技术推广网络。

农业生产“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都市农业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是指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农民脱贫致富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生态效益是指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使其永续利用,并防止环境污染,净化、美化、绿化都市等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效益是指保证都市农副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及改善都市投资环境等目标的实现程度。

都市农业的演变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国际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趋于成熟,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其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通过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加强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的供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园艺生产设施先进;有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制定都市农业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已基本健全,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形态多、规模大、分布广,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假日花市等多种形式。

功能

都市农业多功能的层次

都市农业多功能是具有层次的,可分为基础、拓展和主导这三个层次。基础包括:都市粮食和食物安全供给基本保障、农产品原料供给、加工和贸易、农民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拓展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教育等。主导包括:对经济的有效缓冲,对都市发展的空间维持,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融合、对工业的吸纳等。

1.农副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提供农产品商品供给保障的经济功能;二是确保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所带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和国家战略功能,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2.原材料供给。由于产业间广泛存在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长期以来农业提供的原料性产品不仅支撑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而且为国家外汇获取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都市农业确保农业的产品供给,不仅要确保食品和粮食供给,而且要确保农产品原料供给,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

3.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保险。鉴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尽管我国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发展关键时期,但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和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在我国目前的5.3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就业人员为3亿多人,隐蔽性失业约为1亿人(以2009年为例)。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不仅具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还承担着为1亿多隐蔽性劳动力失业提供失业保险的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减贫。减贫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消除贫困仍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世界银行确定的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目前还有近亿相对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农业不仅是其获得生活基本品的重要来源,也是其就业、创收、脱贫和发展最现实可行的选择。

5.生态保护。由于森林、农田等植被具有自然属性,因而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具有极大的价值。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水资源管理、生态平衡和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等方面。

6.观光休闲、文化传承、提供农业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在继承传统文化、历史和提供农业景观方面的非商品产出价值将日趋显著。在我国,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希望通过体会农家生活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在休闲农业的体会中,通过开发具有体验、观光、旅游价值的资源和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农业景观和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对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进行挖掘、整合形成新的“组合产品”,体会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文化性,为市民提供观赏、科普、示范场所和农业生态景观,提供高品质的体验感受,城乡居民都可以体会到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让农业生产提供观光旅游和文化载体等功能。

7.对经济的有效缓冲。从多功能的角度来考量,就很容易地得出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结论,促进农业粮食保障以及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的发挥。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有效的保险制度和救济制度,农业在经济危机中的缓冲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认知和重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农业部门保持相对稳定,保障了基本生活品特别是食品供给,有效保证了其国内政治稳定。我国长期强调的“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就是对这一功能的肯定。

我种的不是菜,是生活

【体验】对大自然的回归,对生命、健康、绿色的美好向往,让很多都市人行动起来,把自家阳台变成蔬菜园,做一个快乐的都市农夫。据了解,在讲求“亲近自然、绿色生活”的潮流下,“阳台农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家庭生活时尚,目前国外一些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五成左右靠“自家阳台菜园”自种自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提起阳台种菜的初衷,有的人是为了娱亲,“妈妈喜欢养花种菜,阳台正好可以满足她的需要,这也让她的生活有个寄托”;有人是为了亲子的需要,“和孩子一起种种菜,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有人是为了能够吃得放心,“吃什么都揪心,干脆自力更生有保障”;有的人是为消除工作压力,亲近自然,“看着阳台上自己亲手打理的蔬菜,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吉林省长春市市民张女士介绍说,她决定种菜的原因很简单,菜价一年贵过一年,很多朋友、邻居都在阳台自己种菜,所以张女士也加入到了“都市农夫”的行列。“我准备了几个泡沫箱,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用大蒜发一点蒜苗之类的,后来我开始种香菜、白菜、生菜等。”张女士表示,最近种菜成了一大流行,她无意中发现,小区里很多人家都在阳台上用花盆或者泡沫箱种菜。她种的菜都是家里经常吃的,现在只要每天花一点时间,浇浇水、施点肥,全家人都能吃到新鲜、绿色的蔬菜了。

北京市市民魏先生则从“都市农夫”生活中得到了意外收获。“我工作十分繁忙,长时间以来精神都高度紧张,但自从成为‘都市农夫’后,压力也随之缓解,整个人都精神了。”现在魏先生的生活十分有规律,起床后捉捉虫、浇浇水,下班后施施肥、除除草;双休日和爱人到处搜罗种子、芽苗,购买肥料、和网友讨论如何把菜种得更好。“最高兴的就是收获的时候,一家人吃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倍感幸福。”魏先生说,他还经常将多出来的蔬菜送给邻居、朋友。

模式

国外都市农业启示

日本的启示

1.确保都市农业用地。把握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生共存的原则十分必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全都市农业的发展,更是都市再生的重要课题。2.完善制度。城市规划的制定与推行过程中要重视农业与农民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资源引导作用,把都市农业列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当中。3.转变观念。以现代产业理念经营都市农业为确保都市农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依靠都市农业靠近城市的特征,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发展高科技外向型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农业。4.发挥地区优势。首先要研究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对该地区的调节作用机理及其调控途径,其次是分析探索不同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和高效性。

荷兰的启示

1.都市农业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内,对农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都市农业不但可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3.都市农业是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蔬菜、花卉、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保证了都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必要食品的需要,国内消费品占总产1/3,还可以大量出口。4.农业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效益很高。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日照缺乏,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厂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新加坡的启示

1.都市农业中的园林业在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特别是没有郊区县的大城市十分重要,其生态及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2.没有郊区县的大都市,都市农业也可以同步发展,但模式有别于有广大郊区县的大都市。3.空运陆运发达可以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市场的距离,因此流通仓储及批发市场、零售网络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4.环境保护既要立法也要教育和倡导。首先是领导者的职责与水平,不能以牺牲环境去换取工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

国外都市农业主流模式定位

国外都市农业特点:

都市农业也就是具有相当规模城市的农业,都市农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近40年来发展很快。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国际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二,多样化。集各种各样农副产品,从种类、品种到花式,应有尽有。第三,优质化。国际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必须以质量取胜。第四,专业化。欧洲各国更为明显,各国以生产拳头产品为主,进行交换,大都市也是如此。第五,高新技术化。都市农业生产及科技水平比一般地区高,人才、资金、资信有优势,现代的设施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强大辐射力。第六,环境美化。城市规划、国土治理、农林业布局,都把环境美化放在主要的地位。

荷兰:经济创汇型

荷兰都市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都市农业的典范。荷兰都市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

德国:生活功能型

德国都市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法国:生态环保型

法国都市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都市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都市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日本:综合型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都市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新加坡:花园型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更有“都市之国”及“花园式大都市”之誉称。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过去农产品多靠进口,但近年来从总量上基本可自给,主要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新加坡都市农业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绿地多,花草多,公园多,街道宽敞,楼宇密度不大,园林艺术水平高,犹如一个大都市建设在美丽的花园和花木海洋之中。

国外都市农业模式分析

国外都市农业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飞速发展。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日本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以提高都市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品大量生产;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德国都市农业以市民公园为代表。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了“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建立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公园的主旨已发生很大变化,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公园的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市镇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市民农园。租赁者要与政府签订25-30年的使用合同,自行决定如何经营,种花、植草、种菜或栽树、养花等,政府都不加干涉,但其产品却不能出售。如果承租人不想继续经营,可以中途退出或转让,市民农园选出的管委会选出新的承租人继续租赁,新承租人要承担原承租人合理的已投入的费用。目前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其产品总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荷兰来看,都市农业依附于其自身特有的交通海运和气候条件优势,以花卉和蔬菜为主要农产品,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产业化道路,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花卉业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且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在经济利用土地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且农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不仅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环节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

思考

科技创新对上海都市农业的意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吴爱忠

上海是一个拥有23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而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加上环境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必须走高效生态之路,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的多功能性逐步显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发展都市农业的城市。1994年市政府就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城市。在上海经济总量中,农业的增加值仅占不到1%。但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农业”不仅是人生命的“加油站”,滋养着人的“胃”,还滋润着人的“心”和“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多功能性以及其日益显现的隐性价值,承载着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彰显着农业在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上海农业面临着以下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以突破。一是上海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农业资源紧缺,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确保城市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城市的安全,要建设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三是上海要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四是上海农业从业人员总体上文化、技能水平低,要建设一支新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队伍,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对上海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评价指标应反映都市型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潘迎捷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最终目的在于促进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人类社会福利。为此,在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体现现代都市型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

1.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纵观人类发展的轨迹,综合考察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现实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越来越宝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也越来越重要。鉴于此,笔者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应当涵盖必要的经济、社会指标,同时也应当囊括必要的生态及文化指标。

2.体现社会历史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时出现的一种产业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能够体现这种高度城市化的人类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基本要求。综观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产业慢慢地淡出历史舞台,同时也有一些能够适应城市化发展的产业逐渐形成。然而无论其他产业如何演替,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始终存在,只不过不同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耦合的状况和方式不同。显然,作为一种新阶段中的农业的新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能够体现出这种新的趋势,并逐步实现和这些新兴产业的耦合。

3.反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与高度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显然,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当能反映出这些本质特征,否则就很难客观反映出所评价对象的实质。其主要特征可简略地总结为战略安全性、优质性、环保性、高效性、现代性、开放性、高度的市场导向性、统筹(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现代都市农业对保障城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王振

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特质,决定了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安全可控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到源头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的品质安全性。现代都市农业在地域上与城市一体,更容易从田头管到篮头;在生产方式上以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为基础,更容易做到绿色无公害;在经营者行为上,由于本地地缘关系,更容易做到行为的自觉、自律。

二是现代都市农业的政府引导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形成政府、生产者、市场三者的互动,确保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城市越大,强化政府特性表现越明显,这是当今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中,政府的直接引导表现得更加充分,一方面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府表现了更多的主动性和主导性;另一方面为建设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郊区农业,地方政府对弱势农业更多采取了直接的投资、资助、补贴手段,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提供更多“菜篮子”服务和休闲、生态服务的现代都市农业。农产品供给,特别是“菜篮子”农产品涉及民生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必需。

三是现代都市农业的市场灵敏性较强,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鲜活农产品生产,确保城市鲜活农产品的供应。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要远胜于传统的小农。特别是,因为距市场近,对市场熟悉,经营者对市场供需实际情况的了解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这是现代都市农业特有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经营者多生产经营一些投入高但附加值更高的优质农产品或时令农产品。

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

低碳化的一个好途径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吴方卫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从都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都市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及肥力更新、环境净化等方面扮演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发展良好的都市农业还是都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现代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既为都市提供鲜活、安全、优质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又发挥生态与文化功能,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中的低碳元素主要包含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之中。

实行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耕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稻田养鱼、养萍,以及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立体农业,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对都市农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农产品供应链,以及农业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都有着很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都市农业的特征是普遍实行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可以把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组合成低碳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低碳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低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低碳、高效的目的。

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森林和滩涂湿地等,为市民提供就近经常光顾的旅游观赏景区与休闲场地,让人们重新回归自然,更多地亲近阳光、绿色和新鲜的空气,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浓重的泥土气息,获得安宁与身心的净化,本身就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

而系统的工程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研究员、

管理学博士 方志权

无论从生产经营的成果来看,还是从功能来看,都市农业都不仅仅局限于向城市提供单一的食品性产品,而是转到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和服务。

篇(9)

upgrade工作室

在罗马尼亚,尽管大多数设计师正面临着复杂的经济形势,但这场金融危机反而为许多富于创造力的设计师提供了不少新的机会。到目前为止,由于整个市场可建造工程数量的减少,受金融危机波及的大多数设计师已经适时调整了工作重点,缩小办公规模,以集中利用有效资源。结果证明他们的举动是明智的,许多设计师借此机会转变成新型综合性专业设计机构。本文采访的罗马尼亚设计师Claudiu BARSAN-PIPU和Oana Maria NITUICA也将其工作重点调整为新型设计工具(主要是设计软件)的研发及生产,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事实上,金融危机只是客观上束缚了设计师的手脚,制约其技巧的充分发挥”,Claudiu和Oana在采访中告诉我们,当地设计师的收入来源从最初由客户那里直接获得,转变成依靠扩大知名度,赢得各种奖金过活,这使得很多设计师变得不注重实践性。所以他们认为“建筑设计领域本身正在遭遇行业危机,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当地的设计行业目前处于何种状态?

在罗马利亚,很多设计工作室非常厌恶当下极其盛行的“怀旧”情绪——怀恋2008年以前的黄金年代。大多数人后悔没能及时让项目建造完成,很多项目因金融危机而取消或搁浅。很多中大型的项目其实已经开始建造,但是前期资金很快花完,后期资金又无法到位,导致如今怪异工地随处可见。更有趣的是,一些迫于新的经济压力而开工的项目,要么通过偷工减料或加快进度等手段强迫完工,要么将即将完工的部分租借出去,而剩余未完工的部分则处于被遗弃的冻结状态。对一些中小型设计工作室来说,承接项目的减少迫使它们开辟新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工作室积极参加国际性的设计项目或概念设计竞赛,在海外努力开发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机会。其中的很多设计团队,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工作室在内,总是努力在国际性建筑设计竞赛中闯入决赛甚至赢得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一些全新且无法预知的因素也不断涌现,让当地设计工作室不得不抱团参与一些国际性和多学科组织,从而充实自己的资质来应对目前在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小的国家流行的大型概念设计竞赛所需要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与前几年相比,客户方面有什么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客户来说,危机爆发前那些占据绝对支配地位的地产商在危机爆发后已经几乎消失不见,试图缓解危机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使损失最小化。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在危机前总是积极主动,鼓吹利益最大化。所以,那些小型的私人投资者、有着刚性需求的小户型业主或需要对现有房子进行适当改造的家庭成为新客户的主力军。因为有效合同的数量减少,所以罗马尼亚很多设计工作室的平均营业收入也在减少,这就导致大多数工作室不得不裁员,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的设计团队。当然,这个情况也有例外,有些设计工作室在金融危机的肆掠下依旧屹立不倒。因为他们主要通过直接委派的方式绕过任何形式的竞争,承接由欧盟专项资金资助的政府项目。这个压抑的市场环境需要我们事先做出预防,并借助国际性竞赛和出售市场欢迎的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在不动根本的前提下实现业务转换。针对如今的市场环境,我们已经将工作室的业务方向调整为设计软件开发和设计工具的生产。

我很认同你们在市场遭遇困境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工作重点的举措,我想知道你们研发及生产的新型设计工具具体是什么样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进行这个工作?

最初,我们研发出室内设计工具,帮助我们的项目设计及竞赛。但很快意识到这些彼此独立的工具由于各自的特定功能的限制,很难得到重复利用。所以我们开始尝试研发新的工具。目前,研发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正积极寻找投资人及合作伙伴,从而帮助我们扩充团队,并尽快将工具推向市场。

由于多数建筑师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复杂的软件和处理复杂设计难题所需的不同工具,所以运用好现有电脑设计软件,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我们认为这就是让众多建筑师至今都与新的数字技术绝缘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可能就是学习这些技术存在一定难度,缺少与之兼容的产品以及类似的用户体验。我们的产品目前还处于研发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建筑师会比较熟练地运用于日常工作,所以我们认为视觉反馈是最重要的途径,于是我们赋予产品以简单、清晰的视觉交互功能属性,这也正是建筑比例模型如今仍然重要的原因。我们试图向人们呈现的是一种数字化参数和模拟模型,作为现有设计实践的一个扩展,有助于众多设计师向新的数字化成型模式过渡,而并非中针对极少数已经掌握这类技术的设计师。通过帮助小型设计工作室能够从这类数字化成型工具获益的方式,我们希望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同时得到更多实际的模拟反馈,从而帮助他们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创意。总之,打造更好的建筑设计作品不应仅仅视为一个应有的目标,而且还应视为一种活跃在复杂都市系统里面的动态元素。

只有你们两个人参与吗?在研发及生产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突破?目前进展到哪个阶段,市场反馈如何?

我们目前还是一个小型团队,我们必须提前把各项工作的处理次序都安排好,并采用模块式的发展策略。那样我们就能试着将那些已经完成的模块率先上线,并设计完全相同的用户体验。如此一来,当某个建筑师通过捕获新模块的方式添加新应用时,那么这个新应用的添加程序就和其它类似应用非常相似。但是现有工具中的一些可视化脚本程序暂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大型项目中;或者说就算可以,由于它们拥有不同的领域背景(工程、航天工业等),还是很难被建筑师完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将有关软件的“概念验证”视频呈现给某些合作方,包括欧洲大型或小规模设计实体。他们的反馈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产品的期望:他们都在寻找一种强有力且创意性成型化工具。这种工具在内在功能强大的同时,又能适应复杂模拟试验,且操作简便(他们希望看到内在结构复杂,外在简单明了且学习起来方便快捷的工具)。与我们有过这方面接触的公司几乎都有这样的感概:市场对这种工具很迫切,但暂时没有工具能真正填补空白。所以我希望我们研发的工具能够填补这一块。

据了解,你们经常参加一些国际性的设计竞赛,并通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计算工具,对现有建筑设计模式和建筑学的固有理论提出挑战,请举例说明你们是如何做的?这一挑战是否得到赞同或支持?

我们最近在为一个名为“布加勒斯特群集”(FOB)的平台开发一种在线互动型设计应用及模拟环境。该平台主要致力于建筑和城市规划协作体系的研究,其拥有一个由大约30位建筑设计实习生组成的团队,在布加勒斯特的数个地区同时工作。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互相协作产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植入软件中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学分析程序”中来检验。所以,借助全面的参数,诸如社会动态及兼容性、与现有都市脉络相关的体量、功能配置和混合连接等,每个参与者都能看到他的设计意图如何影响这个城市或影响其它设计。这一研究的结果在伦敦、布加勒斯特和特拉维夫的一些学术会议上呈现过,总体反响比较积极。同时,有些建筑师也表达出他们的担心,即随着设计工具(如我们开发的工具)的普遍推广,建筑师的实际状态将会有何改变。

你是否考虑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其它城市或国家?目前有无意向选择?随着产品的业务增长,我们计划将业务扩展到其它国家,推广我们设计的建筑设计程序。在数字计算化领域,有些市场似乎比其它市场对此更感兴趣,所以那就是我们首先进军的目的地。对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我们打算率先进入。

我对你的这一回答很感兴趣,前面已经提问到关于设计工具研发的详细问题,在这里还想问一下,你提到“在数字计算化领域,有些市场似乎比其他市场对此更感兴趣”,你可以举例大概是哪些市场吗?你认为他们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已经在筹划如何进入了吗?

对我们来说,似乎对此最感兴趣的市场是那些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市场,以及一些经常举办国际性建筑设计竞赛的市场。对于这类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说,拥有最先进的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能够同时承接更多设计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众多因素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方面,即当重要的建筑设计项目投标机会存在于那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国家的时候,我们估计大多数潜在客户将会来自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设计实体,因为他们不得不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在金融危机中继续生存并重新发展壮大。

作为一个工作室,我们当然在两方面都要积极主动。一方面扮演工具设计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也同时借助那些运用我们自己设计的工具完成的项目,以积极参与国际竞赛并努力争取最终胜利的方式来推广我们的想法和技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利用大量鲜活的例子来证明处理大型或地标性项目时,这类新技术所拥有的超强魔力。

建筑概念事务所

作为最早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之一,希腊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欧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这场危机自2008年爆发起至今已逾4年,且自去年起有日趋严重的趋势。由于经济回暖及增幅大大低于预期,如今人们似乎依旧看不到局势好转的迹象。在希腊设计师Minas Kosmidis看来,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也从心理层面给人们造成了巨大影响,导致人们在应对任何新的事件时会变得麻木、反应迟钝。“可以说。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在经济和心理两个层面各占50%”,Minas这样认为。

相比前几年,你的客户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巨大!客户数量减少了很多,并且在投资时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客户更倾向于将钱用于生产性领域的投资,尤其是餐厅、本土农业及畜牧业的展览空间等。

客户对设计的要求方面跟以前相比有哪些不同?设计收费方面是否发生变化,程度如何?你如何看待?

我们的客户就单个项目投资的金额也在缩减。他们开始寻求更加经济的方式,青睐低预算项目,同时又不希望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于是我们只能选用相对便宜的材料,其中很多都是回收而来,或者我们将回收材料进行再生,赋予它们新的应用。幸运的是这种在餐厅及展厅等室内设计领域流行的环保理念反而从客观上缓解了严峻的形势。

我们在设计费用收取方面也大幅缩减,最大幅度甚至高达近50%。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客户得到的设计效果会相应缩水。客户量的减少更加激励我们去做到更好,比别的设计公司表现更加突出,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我们一直在努力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金融危机是否影响到你的公司规模、员工薪酬等方面,你采取了什么措施进行应对?请详细谈谈。

我的这个事务所于20年前创立,是一个小型建筑事务所,员工人数最多时也就4个人(除我之外)。2012年下半年对我来说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因为仅仅只有一个员工为我工作。很明显,那是因为我不得不解聘一些员工,再加上去年他们遭到降薪,由此导致仅仅有一位员工为我工作的窘迫局面。不过自今年一月起,我们拿到不少新项目,于是我又开始招收新员工。现在我们又可以正常、高效地运转了。表面上看,我和员工的合作关系的稳固与否,建立在我的建筑事务所将来有可能获得多少项目,以及员工会为事务所带来多少项目等条件的基础上,但我会努力建立一种更加和谐稳固的合作关系,让我的员工有主人翁的感觉,而不仅仅是一名雇员。

是否还采取了其他措施?面对危机你还有什么应对计划?

由于我之前还没碰到如此严峻的经济危机,所以我必须时时刻刻做好“战斗”的准备,以应对危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主动出击,努力寻找新的机会。只要你尝试了,努力了,结果不重要,即旅游的过程比目的地更重要。

你是否考虑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其它城市或国家?你曾经来过中国并与这里的设计师进行交流,你是否计划拓展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市场?你认为你的优势在哪里?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由于我的事务所项目有限,所以我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细细品味我在国内完成的作品。很多公共媒体、博客、网络等媒介给予了我和我的事务所很大的帮助。我带着我的作品频繁参加世界各地知名杂志举办的竞赛,并且将我的事务所介绍给各国际知名杂志、博客及其它所有能给我及我的事务所带来积极作用的媒体。例如和贵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并荣获贵杂志去年举办的“第十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颁发的奖项,便是我的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此外,我也不断建立与其它事务所的合作关系,以开拓市场。作为世界公民,我暂时还没有业务拓展的意向目的地。

当然,我对中国市场很感兴趣,因为它总量巨大,发展势头良好,机会众多,这也是众多因素促成的结果。自2012年起,我参加了很多由“”项目(主要负责在亚洲地区推广希腊设计创意产业,为其会员在亚洲地区寻找合作客户)举办的活动。我参加了这个项目在中国举办的几乎所有重要展会,推介我们的作品,在中国市场寻找潜在合作机会。然而,在追求更加专业的过程中,我往往会表现得像一个完美主义者,时常伴有创意焦虑症。

你对目前的中国市场如何看待?

中国市场也许算不上最大的一个,但足以算得上迅猛发展的最大市场之一。在这类市场环境里,机会众多,但同时也并不是每个机会都值得把握。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对有合作意向的外国人往往会保持一种谨慎的矜持,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中国政府及中国市场应该更多地鼓励和支持“中国制造”,而非“中国生产”。

在贵杂志社给我机会前来中国并了解这个国家及其文化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途径仅限于电影、书籍以及他人的描述。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这种文化对工业、艺术及哲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古希腊文明也是如此。对父母及上级的顺从与尊重,对家庭的责任,对朋友的信任,礼貌、诚实、谦卑等品质是两个文日月古国所共同遵循的道德理念。不幸的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加上“虚假繁荣”和“经济快速扩张”等错误理念的指导,希腊陷入如今的困境。所以,吸取希腊的教训,我希望你们能够秉持传统的道德观念,谋求稳定发展。实践起来也许困难重重,但我坚信你们能够取得成功。

建筑设计事务所

意大利是一个以加工出口业为主的经济外向型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整个欧洲国家的宏观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投资预期悲观等不利因素对意大利的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设计行业,相对来说大型项目的投资建造更为谨慎,客户的预算减少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设计。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你的客户对设计的需求跟以前相比有哪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的客户对设计的要求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他们信仰高质量前提下的美学和实用性并进,对我的要求极高。事实上,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客户对美学的品味变得越来越苛刻和迫切,希望最终的效果无可挑剔。不过对于我这样的设计师来说,这种严要求也蕴藏丰富的机会,正是设计师所需要的和希望看到的。

在面对困境时,你通常会如何应对?

怎么说呢?我和你们一样,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里充满创意、机会与梦想。周围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困境,也会促使我加快构思新创意的步伐,让我的设计变得更加完美。我从小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我相信我的设计,细到酒吧、迪斯科舞厅或酒店等空间里常见的设计元素,都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对你来说,外部环境的改变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看不到太大的变化,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大部分是那些大资金运作的项目、大型建筑或政府指定项目,而我的设计领域决定了我的客户群相对来讲比较稳定,目前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相对来说他们更在乎设计本身和设计中的美学。

你是否考虑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其它城市或国家?

这个当然。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希望能将客户群体向意大利以外的国家或区域转移,然而形势的发展非我能掌控。如果能将我们的创意和“意大利制造”带到其它国家和文化领域,那将是一件令人惊奇和兴奋的事情。

如果你计划拓展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市场的话,你打算如何进入?你认为你的优势在哪里?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我倒是愿意将我的创意带入中国。我准备寻找一些希望设计出具有一定代表性项目的客户,因为我正谋划着一个如迪斯科舞厅、酒店等大型空间的设计。我梦想设计建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迪斯科舞厅,将艺术、舞台配景和新兴技术完美融合,打造一处非凡空间。我想中国或许将会是实现我这一梦想的完美场地。我的优势在于能够坚持梦想且为之付出,并最终实现梦想。我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同时也是个实用主义者。我的不足?太多太多!如果非要我说一个,那就是对自己太过苛刻,并永不满足,这有时会让我变得郁郁寡欢。

设计工作室

金融危机背景下,瑞士经济并没有遭受如其他欧洲国家那样严重的影响。不过由于瑞士法郎的坚挺,瑞士的国内产业也正在经历严峻的压力。行业竞争力被压缩,出口减少,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破产。消费者的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的购买欲有所降低。他们更加关心所买到的产品本身及其产地、质量,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

在面对危机的背景下,客户对设计的要求方面跟以前相比有哪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尽管在危机出现之前客户对设计的要求也会有变化,但危机到来之后,客户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多地受到危机影响。一般而言,项目预算会有所减少,这令让我们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分配并合理使用这些预算变得更加关键。

在设计收费方面是否发生变化,程度如何?你如何看待?

当预算紧缩时,设计质量更加重要,所以我们的设计收费并没有降低。面对危机你采取哪些措施去应对?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工作室已经着手长期项目投资,应邀设计的同时也作为投资方参与投资。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将经济波动对工作室的冲击力降至最低。

你是否考虑将公司业务拓展到其它城市或国家?目前有无意向选择?

我们已经与中国制造商就某些项目合作多年,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尚未涉足中国的室内设计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目前并不急于在中国市场寻找客户,但如果有人与我们接触并提供合适的合作项目的话,我们当然会非常愿意前来中国洽谈此事。在瑞士现代设计遗产的指导下,我们崇尚运用创新、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所有原材料及设计流程。我们工作室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注重对原材料的再利用。我们注重长线思考与产品质量,与大多数客户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你对目前的中国市场如何看待?

上一篇: 绿化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