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9 14:37: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商务经济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金融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根据调查可知,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金额达到5.5亿元,相对于2014年增长了28%左右。基于国际贸易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逐渐成熟,未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网络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化交易的主要模式,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我国政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越来越重视,并且给予大力支持,有助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商品税率政策、外汇、产品安全问题等,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但是传统进出口贸易在不断萎缩,2011-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达到1.7亿元与2.1亿元,相对于上一年增长比达到33%与25%左右。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达到6.6亿元,占我国总进出口贸易的18%,未来呈现逐渐增长趋势。
二、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析
(一)全球经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越来越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模式。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金融在不断提升,新的交易模式逐渐形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的物流方式与支付方式的出现,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国际贸易存在的局限性逐渐被打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为了在国家市场生存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我国制造的产品逐渐流入各个国家市场,并且占据较大比重。根据调查可知,其他国家中国制造产品达到19.9%,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产业量最高的国家。由此可见,全球经济对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企业的外贸模式转型
基于国际贸易视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在新的国际市场形势下,外贸企业要想稳定发展,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以及品牌形象。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贸易企业在面临传统贸易到电子商务贸易的转型,优秀企业的转型成功,带动了其他企业的发展。例如,诸多转型成功的贸易企业,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利用平台去进行产品销售,通过国家仓储中心进行物流运输,提高了产品的运送效率,并且贸易出口产品的价格低于当地产品价格,成功地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政府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支持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家政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越来越重视,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支持。我国政府于2012年在上海、重庆、杭州、宁波等地区,布设了跨境电子商务协同研究机构,主要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提供相关服务。2013年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主要为解决跨境电子商务海关问题,其中包括海关监管、检验、外汇等,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同年,我国政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六条支持政策,跨境电子商务地位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产品不断出现。为提高企业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加强对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并且注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跨境电子商务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用户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选择,从而完成产品的采购,例如,客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选择汽车的坐垫材质,甚至可以提出个性化要求进行产品订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节省了大量交易时间,打破了空间地域的局限,有助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全球经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外贸模式转型、政府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支持、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四方面,论述了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基于贸易周期的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9(16):66-68.
一、概论
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益深入人心。电子商务交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卖家的商品成本,拓宽了卖家的销售渠道,简化了买卖过程,改善了资金与商品的流动关系,极大得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力。虽然,电子商务交易发展迅猛并得到广泛利用,但是在市场中的占有比重与其发展形势不成正比,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致使很多消费者不敢再轻信网络交易。
网络电子商务交易不是当面交易,所以安全交易的保障就是重中之重。只有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网络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都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范畴。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系数,必须落实网络相关的安全规定。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顺利进行,要完善交易密码的保密性,特殊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依赖性。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支付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巨大优势,创造无穷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社会电子商务交易的进程,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存在的问题
1.网络信息泄漏。很多网站没有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加密处理,这就造成用户的数据信息在网上以各种形式传播。很多违法人员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用户信息,甚至可以通过路由器发出的wlan信号来获取信息,来达到其目的。通过很多案例得出,采用加密措施来防止信息的泄漏十分有必要,可以从信息的形成规律,相关格式来入手保证信息的安全。
2.通过假冒信息进行用户信息获取。很多黑客利用网络漏洞,通过更改数据格式,假冒购物网站或其他网络媒体向用户发送支付信息,利用银行支付某些程序的漏洞和用户对支付程序的不够深入了解,使用户难以分辨真伪,进而上当受骗。
3.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存在系统漏洞。在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够完善,在加上网络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又因为很多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不够重视,造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还存在很多漏洞。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管理人员对其安全性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更新交易系统,进而造成出现很多安全漏洞。
4.网络上即时交流沟通的软件安全系数不高。一些不法人员通过盗取他人的交流沟通软件的登录信息,冒充别人利用他人的信任进行网络诈骗。一些人员甚至利用某些软件的特殊功能漏洞,进行远程控制,进行不法活动。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很多沟通软件的安全系数较低,甚至当涉及财产往来是很多软件根本不进行提示,很多沟通软件的运营商不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导致很多安全漏洞未得到解决和修复。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防范措施
1.防范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入侵。如今,人们主要通过安装杀毒软件来防范网络病毒的入侵。虽然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病毒能及时被查杀,但是很多杀毒软件都存在一定的漏洞。首先,软件病毒库的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病毒的更新速度。又因为很多用户不重视病毒库的更新致使很大程度上很难查出一些入侵病毒。然后是很多的国内杀毒软件只限制在国内,这就造成了很多来源于全球的病毒不能有效查杀,也就大大降低了病毒的查杀能力。其次,现在所有的杀毒软件基本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而病毒也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传播,这就出现一个查杀范围有限的问题。最后,在Station Lock的技术下,限制了查杀病毒执行的数量程序,这就对辨别病毒的攻击意图和攻击对象造成了困难。
2.运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已经慢慢被网络运营商所接受并采用。这种技术通过对信息重新编码,重新编译,二次加密来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性。这样处理的信息及时被盗取或泄漏,如果没有相应的解密手段很难得以使用,从而做到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的本质安全。通过运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并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进行高效率、高速度的信息管理。
3.重视网络电子商务交易管理,重视安全科技投入。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和专业水准,加强学习,积极创新,为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做出应有的贡献,用自己的行动促进IT行业的良好发展。提高网络电子商务经济投入比重,着力开发一个全新的杀毒软件,解决网络防火墙在某些功能上的漏洞。突出网络防火墙的过滤程序,运用先进的体系,从数据层到应用层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安全领域,打造一个本质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结束语
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多元化的改变给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推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的进程任重道远,安全程序的复杂性正逐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网络工作人员,紧随社会时代前进的脚步,制定相应符合时代潮流的安全技术规则和安全技术手段,着力打造安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安全交易体系。同时因为网络破坏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更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拓宽思路,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安全技术手段,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协同建设,为了打造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当今社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现代物流大力发挥其“第三利润源泉”的增长机制,使区域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部门都已被区域物流所覆盖。因此,区域物流的发展不仅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而且能同时带动房地产行业、信息产业、餐饮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样的,区域经济作为区域物流的基础,其增长也能促进对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促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区域物流产业集聚与能力提升,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可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紧密耦合、相互促进的,两者的互动关系显得十分密切。
二、电子商务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大力普及,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居世界首位。这些网民覆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效率,扩大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正发挥着全新的动力作用。同时,繁荣的电子商务也为区域物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使区域物流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可见,电子商务同时作用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要素。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表现得更加紧密。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因此,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好、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其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长期处于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先地位。鉴于北京市电子商务产业基础雄厚并显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二)指标选取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的衡量指标。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物流业增加值(X0)、物流业务收入(X1)、社会物流总额(X2)、物流业从业人数(X3)、货运量(X4)、货物周转量(X5)。其中,物流业增加值是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指标;从一定意义上来看,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及物流业从业人数反映了区域物流产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全面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区域实际货物运输能力的大小,是反映区域货物运输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区域GDP(Y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Y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Y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3)、外贸进出口总额(Y4)。其中,区域GDP是衡量区域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以评价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物质基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用来反映区域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外贸进出口总额反映了区域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是衡量区域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选取上述指标的2006-201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
(三)研究方法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现行的数理统计分析中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存在数据量大、计算量大、样本需要服从某个典型的概率分布等方面的不足。再加上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有限,符合本文指标体系的完整样本数据过少,且数据灰度较大,没有典型的分布规律,因此采用上述数理统计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采用灰色关联法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展开研究。
灰色关联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四、北京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法实证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
(一)北京市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物流业增加值作为反映区域物流发展的核心指标,是目前衡量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最佳指标。因此,以物流业增加值(X0)作为参考数列,以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区域经济因素Y0、Y1、Y2、Y3、Y4作为比较数列,初值化处理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1),分析北京市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
从上表可见,γ(X0,Y2)>γ(X0,Y1)>γ(X0,Y0)>γ(X0,Y4)>γ(X0,Y3)>0.5,表明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与物流业增加值均有较高的关联度,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GDP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都超过0.6,达到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北京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物流的发展。下面将进一步对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最大,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最大,两者的密切程度也最高。对区域物流来说,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比GDP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高,这表明产业结构比GDP对区域物流的影响程度大。这是因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从而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3.外贸进出口总额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低,小于0.6,说明外贸进出口与社会消费虽然稳步增长,但对区域物流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潮流,将进一步拉动区域的内需与外需,以发挥促进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
(二)北京市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GDP从总体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是目前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最佳指标。因此,以区域GDP(Y0)作为参考数列,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物流因素X0、X1、X2、X3、X4、X5作为比较数列,初值化处理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参考数列与各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分析北京市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上表可见,γ(Y0,X1)>γ(Y0,X2)>γ(Y0,X0)>γ(Y0,X5)>γ(Y0,X3)>γ(Y0,X4)>0.5,表明北京市区域物流发展指标与区域GDP均有^好的关联度,其中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货物周转量、物流业从业人数与区域GDP的关联度都超过0.6,达到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北京市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下面将进一步对各项区域物流发展指标与区域GDP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1.物流业务收入、社会物流总额与区域GDP的关联度均超过0.8,说明这两项指标与区域GDP的联系都很紧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物流业务收入与社会物流总额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物流的需求,也就是说区域物流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这是因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区域物流的规模与质量上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使区域物流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
2.货物周转量、物流业从业人数、货运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比物流业增加值与区域GDP的关联度排名靠后,表明这三项指标比物流业增加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小,其中货物周转量与货运量反映了货物运输需求,物流业从业人数反映了物流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相对而言,货物运输需求与物流业劳动力供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发展,着重改善货物运输需求与物流业劳动力供给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货运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小于0.6,且比货物周转量与区域GDP的关联度低,说明当需要考察货物运输的里程时,货物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大了,这与北京市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北京市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发达的地区,其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明显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会显著带动区域物流的发展。由此可见,电子商务背景下,北京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
[参 考 文 献]
[1]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所谓企业的电子招标,是指通过借助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安全、可靠、便捷的招标信息的公布、投标结果的通知、标书的下载与发放以及项目合同签订等的整个过程。在电子商务时代下,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的招标系统,不仅能够使企业的招标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将极大地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最终建立公开、公平、高效的招标体系,提供可靠保障。
一、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采购的特点
(1)竞争性。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不仅是一种引发竞争的采购程序,更是一种彻底改变传统招标模式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时,企业招标之中的竞争性充分体现了现代竞争的诚信、平等、正当、高效、合法等基本原则。此外,招标也是一种有约束的、规范的竞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并确保其招标流程透明、便捷地进行,这样将会更加容易地吸引和扩大投标人的竞争,从而使招标方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所需的物资或服务,更充分地获得市场利益,有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公开性。公开性是企业招标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因特网有公开性的特点、这就决定其必须使招标事项在互联网上公开,让每个网络用户都能查得到。同时,这样还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招标对象范围,使得全世界都可以看到采购方的招标公告,谁都可以前来投标,进而更有利于企业招标的可选择性。所以,企业可以公开开标,公开投标邀请、公开投标信息、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投标要求、公布中标结果等,此过程中也能确保采购法律的公开性。(3)公平性。由于互联网无处不在,加上电子招标信息是公开的,因而每个人都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查看相关企业招标信息。从而使得所有感兴趣的承包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加入到投标行列当中,并且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框架下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歧视现象,确保电子竞标的公平进行。所以,不仅能够保证了招标程序的完整性,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供应商前来竞争投标。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招标的现状分析
(1)电子采购安全问题突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是通过网络上的虚拟数据进行交易,也就是这些交易数据都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加上当今日益猖狂的网络黑客,不同程度地导致许多企业因为安全问题而不敢采用电子招标方式,或者根本就没打算用电子招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电子招标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一是企业采购信息的安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一部分——企业的招标信息,是企业比较隐私、不愿透漏给竞争对手的资料,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电子采购的过程中,对采购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二是支付平台的安全。在电子招标过程中,支付是其最后也是最主要的环节,该流程是不允许出现问题的。然而,招标的支付需要通过电子银行支付,企业间的采购往往资金数额巨大,互联网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汇兑系统的任何安全隐患都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2)传统的招标观念有待改变。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已经不是传统的招标模式,是当今信息时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改变以往“重技术、轻商务”的落后观念。调查显示,企业传统的电子招标的实现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如果不能实现则将责任归咎于技术环境的落后,因为企业没有准确地把握电子采购概念的本质,传统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电子招标的效率。(3)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招标活动必须是依法进行,并且有法可依,否则将会是一片混乱的现象。因此,只有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催生出高水平的电子采购,然而,由于我国电子招标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其运作模式大多是照搬国外的经验,尚未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子招标法律法规,这就严重制约了电子采购的发展,并且使得电子招标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其中,电子招标所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交易的法律以及保护电子采购双方权益的法律。只有电子采购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够推动电子采购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企业招标的策略
(1)优化招标流程。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电子招标要求其作业流程必须明快、简洁、高效,杜绝冗余的作业环节,更不允许招标过程中的繁琐步骤,以便更好地提高招标作业的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招标作业流程进程分析和再设计,并结合企业招标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以使招标作业流程电子化或自动化,保证电子招标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不仅深入对自身的采购流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之所在,并及时采取对应策略,同时,还要邀请第三方咨询服务商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参与企业招标作业流程的分析与再设计,进而提高电子招标的可行性。(2)做好战略设计。一般情况下,电子招标的战略目标往往是统一采购、集中采购的过程,并且要求其能够实现采购信息共享、优化、整合供投标商群体等。由于电子招标对支出和潜在成本的节约非常大,尤其适合那些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施电子招标之前,必须努力研究招标策略,需要审慎地做好战略设计,战略设计涉及采购目标的确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同时,不仅要求日常采购主管和人员参与招标的项目流程,还要有高层管理者的关注和参与,使得整个企业招标环节都列入企业的日常规程。同时要考虑在应用中的风险和变动管理的需要,这是实施电子招标的基础性工作,提高企业招标的效率。(3)构建电子招标平台。电子招标平台是实现电子招标的载体,也是提高电子招标服务的基础,这一平台至少要由下列三个系统组成:一是企业竞价采购平台。企业竞价招标平台是一个投标商与招标商之间互不见面的网上竞价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得投标可以远程地参与采购竞价,并引发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帮助采购商最大限度地发现卖主,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协同招投标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协同的、集成的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其功能是使各种类型的用户都能在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协同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三是电子目录采购系统。该系统是将企业招标的产品目录管理、办公自动化、投标商管理等融合为一体,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招标的便捷、高效进行,并能详细地为投标商提供有关企业招标的要求与标准。(4)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保证电子招标成功运作的关键,也是电子招标的准则。科学的绩效衡量指标有助于企业发现电子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防止错误再次出现,进而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此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企业招标活动的可行性,确保该体系能够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招标质量,为企业营造一个恰当的电子招标氛围,从根本上消除电子招标的阻力,为企业电子招标的有效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平爱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模式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3)
[2]陈家珍.规范采购程序创新采购模式实现源头防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2)
[3]宋家山.烟草行业卷烟材料资质认证采购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7(4)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电子商务借力于ICT技术的方便、快捷和无处不在等优势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和商家所普遍采纳的一种重要购销模式。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居民消费,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多种政策措施,以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的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3至2015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都超过了10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仅2015年天猫双11交易额达912.17亿元,覆盖23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1]。与传统购销模式下的商品包装不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包装是指在选购、存储、运输、使用、推广等各个电子商务环节中的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包装不但包括以运输、存储、使用为目的的商品实体包装,而且包括选购、推广为目的的商品数字化包装。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销售商通过文字介绍商品的功能、特征等信息,再配以各种角度拍摄实物的照片等形式来展示、推广商品;消费者通过在网站上浏览数字化的信息来选择、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当消费者选中满意的商品时,就与销售商通过网络签订买卖合同,进而通过网络支付;销售商利用纸箱或塑料等将商品包装好后通过快递送达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中,商品数字化是消费者浏览、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只有在收到商品后才能看到实体包装。实体包装淡化了包装的促销功能,但却加强了对商品的存储和保护功能,展示和促销功能则主要由商品数字化包装来实现。
1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包装的现状
1.1数字化包装的应用现状
商品数字化包装是指在网站上对商品的虚拟展示,它是电子商务环境下销售商推广商品的重要手段,是消费者了解商品、选购商品的重要依据。真实、清晰和详细的商品信息会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在提升商家信任度的同时,促进销售量的提升;反之,则会提升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进而在影响品牌形象的同时,抑制销售量的提升。目前各类电子商务网站上,商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鱼目混杂,消费者购买时很难准确区分商品的好坏。有些网络销售商忽略对商品的数字化包装,如商品展示元素单一,文字介绍不详细,商品主要属性指标不明确,商品展示的图片不清晰,拍摄角度不够恰当,结果导致网上展示商品视觉效果较差,消费者难以识别商品具体细节。还有一些同质化商品的销售商故意夸大商品功能或者利用伪劣产品来牟利,导致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收到商品时悔单;同时,正规商品的信誉度和销售量也受到很大影响。
1.2实体包装的应用现状
商品的实体包装不仅要保护好商品,还要防止运输途中的偷盗。当前的电子商务购销模式由于订单数量多、金额低、商品尺寸繁多、购销地分散等原因,使得商品的实体包装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商品的实体包装大都比较简陋,一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的商品外包装采用较好的纸质进行设计印刷,再裱措在瓦楞纸上;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卖家为降低成本,以废弃的包装箱直接重新剪切、折叠当作外包装箱。加之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比较落后,存在许多不规范业务行为,比如抛扔、踩踏和盗窃快件等。所有这些现象可能导致原本从销售商出货时包装完好的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早已包装破损、商品损坏或者丢失。为保证商品能完整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销售商通常会在商品本身的包装外再增加几层附着包装物以保护商品的运输安全,尤其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商品或易碎的商品,还会在包装里塞满报纸、泡沫等填充物防止碰撞。商品的实体包装在使用后就完全丢弃,回收利用的很少。而这样的包装虽然提高了商品的完好性,却造成了过度包装的问题;过度包装不仅增加运输成本,而且还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形成了更多生活垃圾。另外,商品的外包装材质以纸箱、塑料袋居多,在外面还会缠上层层胶带;内部包装填充物大多采用泡沫材料。这些无法降解的材料,不仅危害生态环境,还给城市环境和大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以国内一些知名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为例,这些网站日销售商品超过百万余件,产生的包装数量巨大,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今天,商品包装已逐渐成为了阻碍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挑战[2]。
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包装设计
2.1提高包装真实性
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购买商品时大都依据视觉所看到的商品的数字化包装。好的包装形象会激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对商品的购买欲望。要在大量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真实、有效地展示出商品的各项信息,瞬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商品可以采用版面设计、色彩、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元素进行多方位展示(如图1)。通过多种元素的包装设计使商品与包装融为一体,让消费者多角度详实地了解商品信息,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以采用详细准确的文字信息为消费者提品介绍;通过版面及色彩设计改善商品包装的美观性,提升销售商的整体形象,使其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图片和影像最好以拍摄的高分辨率、近距离、多角度的实物出现,清晰、重细节、不同角度的图片和影像必然会便于消费者了解商品,打消消费者的购买顾虑。
2.2加强包装安全性
为了保证商品经过长途跋涉安全地运抵到消费者的手中,应根据商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采用合理的包装结构[3]。商品的形态、用途不同,所需要的安全程度也不同,如服装、书本类不易损坏的商品直接使用塑料袋包装;易破损的商品如玻璃制品,可以在纸箱中放置配合充气袋或等气泡膜进行保护;需冷藏易变质的食品则使用泡沫箱配置冰袋来进行保护。合理的包装结构可以减轻外来的冲击力和压力,增强包装容器的弹性。当包装内部需要填充空隙时可使用保护性气囊,气囊包装不但节省包装的用料,降低运输的成本,减少了产生的垃圾,而且保护性能极强,商品受损率基本为零。包装内部可以根据商品形态改变结构,设置一定的空间,这样可以使商品悬空固定,能有效地防止运输过程中外力的冲击,还可节省运输和存储空间(如图2)。另外,为了防止商品运输中的偷盗,可以采用专用的封箱带或封箱贴,还可以加印唯一的代码,包装如果被破坏后进行了二次包装时在消费者收货时可以马上发现。
2.3赋予包装人文性
现代的包装设计为了更适合消费群体,大力提倡人文关怀。例如易拉罐的拉环、酸奶的爱克林壶形设计等,这些微小的包装设计却方便了广大消费者。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品实体包装也应赋予商品实体包装更多的人文关怀。例如红枣之类的特色食品的包装,可以采用有地域特色风格的卡通人物,构建一种地域特色,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贴心的立体平底设计,可以方便放置;防潮拉链保障了红枣的口感,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如图3)。
2.4注重包装环保性
商品实体包装不仅要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和消费者的需求之外,也要注意包装的环保性。在商品包装过程中应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提高对包装的重复使用,以节省材料,减少成本,降低对生存环境的危害。销售商可采用新型环保的绿色材料进行包装,例如国外一款巧克力的内盒包装中,用薄煎饼代替了过去使用的塑料,减少了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进行包装时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包装材料,如果商品实体包装能承受住物流运输,可以摈弃再次的外盒包装,直接将商品整合后发货,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装材料,尽可能采用可回收、能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如一些较大体积的商品可用木材或用工程塑料包装,这类包装抗积压、可随时拼装、使用完后可拆成平面、方便运输、节约空间、环保经济。
3结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完善,越来越多销售商和消费者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传统的实体包装很难满足新型的购销模式的需求,电子商务下的商品包装设计也将逐渐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的数字化包装设计需要真实地传达商品的信息,从而来帮助企业及销售商推广商品,并促成消费者购买的决定。与此同时,商品的实体包装应该进一步增强其安全功能,打造符合现代社会的环保需求,立足消费者,具有人文关怀的包装。
作者:闾燕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4
0 引言
如今,中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较2014年而言同比下降了7%,但总量仍然庞大。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5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14.14万亿元,进口额达10.45万亿元,贸易顺差3.69万亿元,同比扩大了56.7%。
我国的贸易合作伙伴逐渐呈多元化趋势。2015年,欧盟、美国、东盟为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值分别达到3.51万亿、3.47万亿和2.93万亿元。并且,在各方不懈努力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2015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同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7%。同时,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进口铁矿砂9.53亿吨,增长2.2%;原油3.34亿吨,增长8.8%。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6%。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深。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以绝对的产品数量和对外贸易量取得了“贸易大国”的地位,但要转变“大而不强”现状,改善当前产品数量多但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就要确定“贸易强国”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在构建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商品和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的办法。
1 我国商品和服务结构概述
1.1 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结构
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2005年的142191亿美元起,每年保持25%至35%的增长幅度,至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43030亿美元。而相较同期的美国而言,其2014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仅为40337.13亿美元,从总量上看中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贸易大国,但要想成为贸易强国,仅从数量上追求进步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57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6043亿美元,总量上增幅达到284%,且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由2005年的9949%增长到2014年的12.314%,呈现良性发展趋势。而美国2014年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就已达到了303%。中国同贸易强国相比较,在对外贸易结构上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1.2 服务贸易结构
由表2数据可知,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较大比重集中于运输服务、旅游等传统服务行业,分别占比达到了26.9%、27.8%,超过半数的比重;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建筑服务等新型服务行业的比重虽然分别仅占0.8%、4.8%、0.7%,但同比增幅达到了133.8%、35.5%、27.6%。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传统的服务行业仍占据很大的比重,运输、旅游分别占据22.5%和36.7%的高比重,但新型服务行业的比重也有明显的提升,金融和建筑业分别提升至1.7%和3.4%。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发展势头迅猛,结构优化明显,但发展起步较晚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2014年的美国,服务贸易的比重较大部分侧重于新型服务贸易,其金融和专利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4%、17%。
通过计算得出表3中2010年至2014年中国各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很显然中国大部分服务行业竞争力始终保持较弱的地位,2014年仅保险服务行业、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及电影音像行业的TC指数大于0,其中保险服务行业达到0.5155,说明该行业在服务业中竞争力较大。而咨询、金融、旅游、运输和通信服务行业的TC指数均接近于-1,尤其是咨询行业的TC指数达到-0.9458,说明该行业的竞争力非常弱,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旅游业和运输业占中国服务贸易比重很大,但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仅为-0.4305和-0.2646,f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仍然很弱。
将中国参与对外贸易的货物分成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及初级产品三大部分,中国的货物出口很大部分集中于工业制成品上,2010年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94.8%,而货物进口又突出集中于高技术产品上,2010年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进口率达到了69%。虽然到2014年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进口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相较于2014年的贸易强国美国而言,其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这三类产品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1%、16.4%和109%,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进出口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
2 构建贸易强国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结构存在的阻碍
2.1 对外贸易总体结构不合理,贸易仅呈现“粗增长”的态势
1978年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足世界的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而并非贸易强国。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仅保持数量的飞速增长,而质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和贡献率均同贸易强国的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2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新型服务贸易未充分发挥作用
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就已超过货物贸易,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且从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来看,一方面,中国的服务贸易始终较大范围的侧重于传统服务行业,对于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行业的而言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贸易强国相比较更是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服务行业在对外贸易中均表现出竞争力不高,这同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且服务行业规范性较差有明显的关系。
2.3 货物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的产品层次低
中国从2013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以来,贸易大国的地位一直毋庸置疑。但同贸易强国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货物贸易也存在着很明显的结构问题。前文数据显示,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自然禀赋的突出使得中国的货物贸易发展大部分集中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上,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的比重相对较少,使得中国的货物对外贸易,尤其是货物的出口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产品层次低和竞争力弱的问题。同贸易强国的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知名度的贸易产品标准差距甚远。
3 政策建议
3.1 保持传统禀赋优势,同时加快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
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首先毫无疑问要遵守比较优势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传统品牌多且影响力大均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先天禀赋,因此要构建贸易强国,首先就应继续发挥本国的先天优势资源,稳定贸易大国的地位。同时,重视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以及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加强创新优势的培育,在重视贸易额扩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通过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政府投入力度等手段促进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的提高。
3.2 实施创新驱动,加强科研培育投入力度,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总体贸易额数量可观,但人均贸易额少,同美国等贸易强国的总量多、人均多的情况有明显差距。且中国的产品优势不明显,在对外贸易中替代性较强,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种产品竞争力弱于贸易强国的标准。要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不遗余力的加强科研培育的投入力度,通过科研经费投入、科研实验室的建设、科技人才的培育等手段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度。
中国的传统品牌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但由于建国初期受到较大程度的摧残,加上现如今市场的不规范带来的缺斤少两的问题使得中国的传统品牌在世界上的名誉受到影。而该部分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由于中国的品牌意识的薄弱,使得中国的不少知识产权没有受到保护,落入他人囊肿的专利不占少数。中国要充分发挥这部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强科研开发,就应该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品牌意识和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
3.3 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一带一路”等政策优势,加强同东盟国家的联系及其他市场的开发
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较大部分集中于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上,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资源优势愈发减弱,仅从劳动力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较邻近的东盟国家而言较高、而劳动力素质相较贸易强国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而言又较低。在全球化和贸易数字化的时代,中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同东盟国家及贸易强国的互通交流,加强“一带一路”的政策施行力度,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3.4 坚持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
大国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中国要更多地走向国际治理舞台,发挥世界贸易大国影响力,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旗帜鲜明地坚持贸易自由化,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加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参与区域贸易合作,发展布局全球的自贸网络。完善全球价值链,加强贸易政策协调,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童霞,高申荣,吴林海.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转型路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
[2]袁其刚,戴金平,刘斌.Q易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途径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3]邓小华,周婧.“低碳”内涵的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5).
[4]盛斌,钱学锋,黄玖立等.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05).
[5]唐良富,唐榆凯,张锐等.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
[6]魏浩,王露西,李.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1,(04).
一、引言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上海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大力发展工业和企业的时侯,只考虑到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工矿企业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使城市空气污浊,更严重的会导致雾霾天气。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带来的噪声污染,使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到威胁。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工厂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过多,垃圾不分类处理乱丢乱放,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甚至危及人们生存。环境污染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上海市环境污染现状
上海市环境污染问题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工业废水排放、烟尘排放、废气SO2排放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0年的7.25亿吨下降到2013年的4.54亿吨,仅为2000年的62.62%;烟尘排放量从2000年的14.12万吨下降到2013年的8.09万吨;废气SO2排放量更是从2000年的46.49万吨下降到2013年的21.58万吨,仅为2013年的46.41%。虽然上海市环境问题在一些方面得到改善,但是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每年都在增加,工业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部分。
2000年至2014年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同时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的还有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5755亿标立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13007亿标立方米,增加了约2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量由2000年的1355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924,增加了约1.5倍,可以看出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都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增加速度明显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快,比人均生产总值增加慢。2000年至2013年间,工业废水排放量却是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7.25亿吨下降到2013年的4.39亿吨,下降了约1.6倍,说明上海市在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治理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好。
三、上海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近几年来,上海市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技术进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逐步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X1:上海市生产总值(亿元)、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基期)、X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基期)、X4: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元/人)、X5:人均储蓄存款(元)、X6: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和X7:工业总产值(亿元)作为衡量上海市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上海市Y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Y2: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Y3:烟尘排放量(万吨)、Y4:废气SO2排放量(万吨)、Y5: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数据资料从上海统计年鉴中获得并整理。
(二)模型构建
1、对经济指标的分析
对选取的7个经济指标做主成分分析,直接指定因子的提取数为1个。KMO值为0.752>0.6,且P值等于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主成份分析。由特征值可以计算出出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410392、0.266483、0.30999、0.402444、0.401607、0.411229、0.414994。
记经济主成分为X,通过特征向量可以计算得到经济主成分表达式:
X=0.410392X1+0.266483X2+0.30999X3+0.402444X4+0401607X5+0.411229X6+0.414994X7(1)
2、对环境指标的分析
对所选取的5个环境指标,做主成分分析。KMO值为0.675>06,,且P值等于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主成份分析。由特征值可以计算出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48837、0.446053、0.462481、0.351964、-0.44904
得到环境主成分表达式为:
Y=-0.48837Y1+0.0.446053Y2+0.462841Y3+0.351964Y4-0.44904Y5(2)
3、回归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由公式(1)(2),计算得出的经济主成分X和环境主成分Y的数据。为分析上海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规律,可以建立如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t=β1+β2Xt+μt(3)
利用eviews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
C-2369.606256.0322-9.2551090
X-0.0360120.002564-14.045710
R-squared0.942661Mean dependent var-5711.279
Adjusted R-squared0.937883S.D.dependent var1420.216
回归模型可以写为:
t=-2369.606-0.036012Xt(4)
R2=0.942661,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经济对被解释变量环境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P值为00000,小于0.05,通过检验。系数-0.036012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每增长一个单位,环境就会恶化0.036012个单位。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上海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环境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已经过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差的阶段。但是随着上海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废气的产生量有所增长,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任重道远。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近两年有所下降,但是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上海虽然从政府、企业和居民环保意识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建议
在环境保护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人民群众和企业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使经济和环境能更好的协调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1、政府应该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做到严格依法管理,对源头防止过程必须严格要求、环境治理过程必须严格管理、对一些环境污染后果必须严肃惩治。2、政府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各种群体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积极作用。3、继续实施产业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高科技技术。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1语言是人力资本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这是语言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无论是母语的掌握还第二外语的掌握,对个人或是集体来说都是一种资本。从个人角度来看,掌握某种或几种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语言的效用(比如做编辑、翻译等直接和语言有关的工作),从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学习其他技能,综合个体总体技能服务于社会以获取收益。从集体的角度来说,某个地区或者集体的语言综合技能指数越高,那么所产生的效益汇报就越大。这说明,语言的普遍性比稀缺性更能体现其价值。
1.2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体现经济价值
从社会市场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劳动力自身掌握的技能,数量越多,质量越高,那么相对资本就高。同理,语言技能做为劳动力掌握的技能之一,也对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与酬劳收入有相对的影响作用。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统计,第二外语的掌握程度与劳动者收入成正比。例如,学者Grin对多语种的北欧国家进行了英语使用能力与个人收入情况调查研究,他选取瑞士为代表。结果指出,在排除其他干扰项(地域、性别、年龄等),英语作为一项外语技能,普通民众掌握的程度越高,得到高薪酬的几率越大。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学习英语是对劳动力本身的资本投入,具有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的使用熟练程度与社会用工需求度,这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具体体现。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经济语言学
资本就含有价值,实现效用,并有机会获得收益。那么,作为教育者和研究者,利用语言经济学结合教育学、人力资本理论,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重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随着近年的中国经济的高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收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语言经济学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进而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1语言经济学对商务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性
自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界从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涉及学位定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迄今为止,商务英语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有效的发展成果,但是面对全球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各大小企业对专业的英语商务人才的要求从求量发展到求质。企业要求职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外贸理论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具备商务沟通与专业技能操作的实践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实践能力越强的求职者,对用人单位越具有价值,企业付出的薪水成本越划算,所以,利用语言经济学指导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2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迎合语言的市场供求关系,满足商务人才市场需要,构建合理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商务英语培养式。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人才。根据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市场供求理论,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前,应该调查社会所急需的商务人才层次、规格、偏重与需求量变化等方面的数据,然后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如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确定可培养的商务人才层次,设计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保持对人才市场调查的周期频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前瞻性的教学目标调整,以求实现最有效、最经济的培养模式,以相对较低的培养成本和学习成本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收益。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开展以校企联办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实践情境型教学收模式,这是一项优化教学成本和创新教学模式的新型商务实践教学实验。通过校企联办,减少高年级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边际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培养实用性、熟练掌握商务技能的跨文化沟通人才。校企联办实践教学模式有诸多优点,首先,学校可以掌握企业的用人要求。有些企业需要应聘者提供BEC商务英语中级或高级证书,或者专四专八证书,涉外秘书证书、报关员资格证、翻译证等等。有的企业在面试时,考查应聘者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简单的商务事务的实际处理能力。例如,发一封正式的询价邮件或用英语无障碍与外商电话沟通。学校在掌握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之后,就可以有目的地、有方向地、有前瞻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毕业生在步入社会时,容易被用人单位录用,获得较高的薪酬,实现高价值的资本回报。其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在校生的实践商务技能。课堂实践教学只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通过模拟的商务场景,构建商务语境,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商务实践技能。但是,校内课堂受场地、时间、人数等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全面训练学生的实践商务技能,学生需要真实的商务平台学习和锻炼商务技能。校企联办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最后,校企联办不仅只对学校有利,同时也对合作的企业有利。在学生在企业学习的阶段,企业可以派出专门的教导员和观察员,关注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有培养价值的学生,通过接触和沟通,优先选定实习生。对于企业来说,有机会先了解、后选定实习生,并在实习期就培养实习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降低企业新员工的淘汰率,合理降低企业人才录用和培养的成本。
第一,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它既有先习得的母语,也有后习得的第二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是人们足以获得其他本钱 (知识和技能) 的本钱。语言作为本钱,它实际上是补充或取代人类的其他本钱 (知识和技能)。
第二,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 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
第三,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此时受雇者的外语熟练程度越高,其身价越高;用外语工作的经验越丰富,待遇越好。
二、语言经济学和商务英语的关系
商务英语是指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普通英语社会功能的变体,其目的是沟通商务信息、营造商务氛围、促进与英语语言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英语的原因在于两者存在共存发展的紧密联系。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人类居住环境的语言维度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在跨国公司,即使在一些独资企业也出现了员工构成多国籍、多语言化的倾向。在经济学上,网络外部性是指某一商品的消费所产生的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语言也具有这种网络效应,在一个成分互补的社会网络内,越多的人分享,效用越高。可以说,商务英语的使用人数越多,就会带来越多的收益,商务英语的推广必将带来全球经济的繁荣。
第二,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业绩与薪酬挂钩的企业激励机制,也促使纯英语学习者着手寻求新的出路。而商务英语则是彻底将英语从一种语言交流工具蜕变为使用者独具特色的一种生存技能。
第三,高科技带来的技术进步迅速渗透到商业的各个环节,国际贸易中的 B2B 交易、电子商务、网上谈判、远程结算、无纸报关等新的贸易方式开始引领一场现代化的商业变革。而这些跨国交易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商务英语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商业环境呼唤商务英语必须紧随其上。
三、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
基于语言经济学规律商务英语的有效教学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商务英语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下面笔者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例,简要解释如何利用语言经济学指导有效的商务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应用文本,如广告宣传语、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商务英语翻译实际运用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输出的“产品 ”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直接结果是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教学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提高教学的经济效益。
总之,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有用人才是教育事业的长效之举,而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因此必须不断研究商务英语教学的最佳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教育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77-81.
[2]许其潮.语言与经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7):4.
中图分类号: F71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4-0021-05
成本分析是任何经济现象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电子商务平台的经济学研究也必然要从成本意义上来加以解释。从成本意义上说,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的根源就是集群经济性。其来源就是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是企业规模经济和企业范围经济在电子商务平台层次上的延伸。网商的虚拟集群竞争降低了网商彼此的成本继而提升了电子商务的整体绩效,使得某一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的网商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官网的“孤立”网商具有更强的比较成本优势,从而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平台的集群经济性的涵义
集群经济性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用网商企业的成本来衡量的,是指在某一电子商务平台中,随着网商企业数量的增加,网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地降低。在图形上具体表现为网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部分,即网商企业平均成本随着网商企业数量的递增而逐渐下降的趋势[1]。如图1所示,假设在电子商务发展初始阶段,同一产业的网商以及上下产业链上的网商都非常少,企业之间的联系稀少,此时这些网商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很高,即初级阶段网商企业数量n1所对应的高成本LAC1;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诞生及其产业规模的扩展,越来越多的网商来此“安居乐业”,由于网商企业之间的内部联系和互动作用加强,使得网商企业增加导致的企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在n *点达到了这一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规模,即集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具有集群经济性,同样也存在集群不经济性。集群不经济性是指在某一电子商务平台中,随着网商企业数量的增加,网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也不断地增加,如图2所示的LAC1和LAC2曲线的最低点往右的部分。集群不经济性通常是因网商企业过分竞争、组织无序或结构失调致使随着网商企业的增加而集群的边际集群收益递减的状况[2]。
在学习型电子商务平台里,由于网商企业之间有显著的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不仅能够在很大幅度上降低网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如图2所示的LAC2),而且能够延缓集群不经济性的出现,扩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规模。这里,电子商务平台的学习效应是指在某个电子商务平台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网商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层等相互学习,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内部积累起产品(包括服务,下同)生产、技术、营销以及管理方面的集群特殊经验,从而导致网商企业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如图2所示,集群的学习曲线反映了集群累积性产品产量与每一企业单位产量所需投入物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集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并且使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数量规模扩大,即图2中的m*点集群最优企业规模远远大于不存在学习效应的集群最优企业规模n*点。特别是在创新型电子商务平台里,主导型网商企业的持续创新不仅能够非常显著地降低自身的成本,而且随着创新在网商企业之间的迅速扩散和创新知识在网商企业外部的迅速溢出,网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将呈“L”型(如图2所示的LAC3),电子商务平台的最优规模将呈无穷大,并且有可能彻底消除集群不经济性。因此,连续不断的生态创新和高效互动的生态学习是确保集群经济性的永恒动力。
图2电子商务学习效应与网商集群经济性的关系
二、电子商务平台的集群经济性的来源分析
电子商务平台的集群经济性来源于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性和外部范围经济性,这是电子商务平台虚拟集群的必要成本条件。虚拟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加深和细化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产生集群经济性,从而促使电子商务平台的诞生;如果出现集群不经济性,那么电子商务平台必然走向衰落。
(一)集群经济性来源之一: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
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是电子商务虚拟集群的重要组织特征,是众多中小网商企业以虚拟集群取代单一大企业规模,从而达到生态系统的集群经济性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式。
电子商务平台层次上的规模经济来源于众多网商企业之间的外部规模经济性,构成了集群经济性的主要内容,其中,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作为整体便于提供各种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便于海量网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资金流动和商品实体交易及其运输,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海量的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以及各种专门的资金、物流集中都带来虚拟集群的规模经济。
下面,对虚拟集群的规模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规模经济做一个比较。
1. 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概念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被很多学者深入研究,而电子商务企业因虚拟集群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还是一种新经济现象,并没有被正统经济学所关注。在实业界,这种漠视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现在的大部分传统大企业、大品牌都没有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一般地,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被表述为:在一个凸的齐次生产函数中,各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关键设备投入在产品成本中占显著份额,而这种关键设备作为固定成本,会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多而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少,由此产生了一种规模经济效益。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是:关键设备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并且,新古典经济学一般认为平均成本曲线是呈“U”型分布,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优规模,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的产量水平[3]。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对规模经济概念的阐述存在两个误区:首先,单个企业内部因技术经济上的缘故会产生规模经济,是以不存在外部性为先决条件的。一旦引入外部性,那么多个电子商务企业在虚拟空间上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企业规模经济,即因电子商务平台使不同企业在产业层次上分工而产生的一种虚拟空间上的规模经济。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所作的解释也是不充分的。它仅仅从技术角度去解释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却撇开了非技术性的空间因素和市场因素,如企业所受劳动力、原材料供应条件、区域市场的规模和公共设施状况等的约束。这些因素实际上制约着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与否以及可利用程度,而新古典经济学却隐含假设这些因素都不存在,片面地、孤立地谈论企业的技术经济规模。
2. 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源于网商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网商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条途径是网商通过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实现产出规模的扩大,称为内部规模扩张。其经济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网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专用机械提高产出效率;第二,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经营者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生产经验,学习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带动平均成本呈现下降趋势,竞争力得到加强,这就是内部规模经济。
另一条途径是在不改变单个网商原有要素投入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某种产品网商数量实现产出效率的提高,称为外部规模扩张。在外部规模扩张中,网商在某种产品上的虚拟空间集中化往往带有向电子商务平台集中的特色,形成一定平台体系内某种产品供应商的密集分布,因而外部规模扩张又可以理解为虚拟空间专业化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化生产在某一电子商务平台体系内的密集分布加剧了该区域内的市场竞争,从而形成迫使网商努力提高技术的“高压环境”,有利于促进该平台内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第二,专业劳动者的集中有助于信息流动和技术外溢;第三,专业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对专业化电子商务服务项目的需求,有助于该平台内社会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些经济效果综合起来即形成了对非专业化生产企业和空间的成本优势及竞争优势,这就是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
现实生活中,像淘宝网、当当网和京东商城等平台上网商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经常能够带来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其实,早在1920年,马歇尔就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列举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发展的重要性,这在电子商务的虚拟空间中同样如此。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内部的交易量越高,劳动力和资本(设备)、电子商务服务、物流和金融等方面的专业化机会越多,电子商务的边际产业收益就增加,这就是虚拟集群导致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例如,近两年淘宝网平台交易量大幅增加,使众多网商企业可以招聘具有专门技术的员工,也为采用专用的网店装修、营销服务和全国性物流支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且为相关的产业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的前、后向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机会,由此带来了外部规模经济。
3. 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是一种正反馈关系
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是有本质区别的。在网商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中,网商的效益提高得益于其自身规模的扩大,与其所在的行业规模可能无关。而电子商务平台的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因为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同一个虚拟平台,使平台实现了产业层次的规模生产,相应地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生产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供应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它们实现内部规模生产,网商企业的内、外部规模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生产效率。网商企业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网商企业两种类型的规模经济之间往往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一个核心企业(通常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品牌商、运营商)要发挥其内部技术经济规模效益,常常要以周围众多的与之相联系的中小企业(通常是分销商、服务商)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这些中小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各种要素投入、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和产业服务等。即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依赖于其外部平台聚集的规模经济。反过来说,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的众多企业之所以会在某一虚拟空间上聚集,并形成聚集规模,通常也正是由于该虚拟平台上存在着若干家核心企业,这些企业所利用的正是该核心企业给它们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说,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也仰赖于单个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第二,网商企业的这两种规模经济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在电子商务平台中,核心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电子商务平台规模的相应扩大;而产业相关联的众多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相互聚集在平台虚拟集群上,也为核心企业实现纵向一体化提供了机会,减小了信息成本,从而导致部分网商企业外部规模经济的内部化,亦即转化为单个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并且,网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不是只对某一单一产业有影响,而且还会延伸到这个产业的关联产业中。例如,苏北的沙集镇共约6万人,仅仅4年就拱起2,000家淘宝网店,主要出售木制家居用品,2010年快递费就高达1,000多万元,网店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期间,天天快递、圆通、申通、中通、惠通、运达、新飞鸿、速尔等物流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破天荒出现了5家卖计算机的商店,周边的纸箱厂、胶带厂、五金配件厂等都跟着挣得盆满钵满,目前沙集镇共有30家木材加工厂、10余家物流公司,一个带动了上下游多个产业的新产业链悄然诞生。沙集镇从一个没有资源、原有产业只是“收破烂”的地方,正朝着一个家居基地的方向发展。因此沙集镇有了“淘宝镇”之称。
电子商务平台内部企业的内、外部规模经济关系可以用图3表示。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网商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的产业规模经济以及市场规模三者是一种正反馈的互动关系:随着电子商务平台上产业内部分工的不断深化,网商企业的内、外部规模经济不断加强,平台的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展,从而形成了集群经济性,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规模的持续壮大。
(二)集群经济性来源之二:网商企业的外部范围经济
当两种产品一起生产(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便宜时,就产生范围经济。用成本函数来表示,考虑Q1单位产品1和Q2单位产品2的生产,单独生产每一种产品的成本是C(Q1,0)+C(0,Q2),一起生产的成本是C(Q1,Q2),那么范围经济(SC)的衡量:
SC=[C(Q1,0) + C(0,Q2) - C(Q1,Q2)]/ C(Q1,Q2)
如果SC总是正的,就存在范围经济。
国外有关研究指出,在1968年,200家最大的制造业厂商中的146家在11个或更多的行业中经营。而多恩、罗伯茨和萨缪尔森研究了在数量上是有非常小的厂商占统治地位的制造厂商,发现在1982年厂商平均生产1种到2种单独产品,多工厂厂商平均生产2种到3种单独产品。还有的关于范围经济实证研究指出,对通用汽车公司而言,将大汽车与小汽车、卡车组合在一起生产有足够大的好处。可见,在一定条件下,范围经济是存在的。存在范围经济并不必然意味着多种(两种)产品应该由单个厂商生产。大型企业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的范围经济(建设多工厂,进行多样化经营);小型企业集聚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生产与销售联系,从而能产生类似大企业内部范围经济一样的众多虚拟集群网商的外部范围经济。因此,网商企业的外部范围经济同样也是集群经济性的主要根源。
1. 网商企业的外部范围经济也源于网商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由于聚集企业之间形成了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不同企业的投入要素具有多元使用价值,能够生产多类型、差异化的产品。如一种新的材料产品的产生,大部分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可以适应多种产品生产,可以产生平均成本下降的经济效益[4]。
电子商务平台中有许多可能因素可带来外部范围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是共同投入的使用。可以用知识(信息)来说明,知识是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的最重要的共同投入之一。一种产品的信息很可能与另一种紧密相关的产品有关。比如知道肯德基的营销方式,可能有助于麦当劳的营销;了解了电风扇的营销状况,可能有助于空调的销售(共同的市场)。否则像信息这样的资源,会因重复建设而浪费。并且信息难以购买和销售,所以单个厂商经常生产相关的产品,诸多企业聚集在一个区域易于形成具有外部范围经济性的柔性生产系统。
如图4所示①,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都有许多可以共享的集群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网商企业不可缺少的,若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每个企业就必须自己配置这些资源,或者必须到较远的地区才能享用到这些资源。这必然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和延迟企业产品上市的时间,使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这些众多中小网商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就会有专门提供这些电子商务服务的机构诞生。网商企业资源配置就优化了,成本就降低了,从而产生网商企业的外部范围经济。
图4 电子商务平台的外部范围经济图示
随着卖家群体的迅速扩大,卖家群体的一些共同需求渐渐形成规模,于是出现了专门为卖家提供服务的卖家(“卖家服务商”)。以网店装修为例,提供网店装修服务的卖家服务商会根据网店的商品、店主的喜好等,对店名、公告、店铺介绍、商品分类、背景音乐等进行整体设计,并形成网页模板销售给店主。类似的服务或产品还有快递、培训、网络营销、名片制作、物流纸箱等。卖家群体的需求不断催生着新的服务,淘宝网上的卖家和商品因此越来越多样化。
2. 网商企业获取外部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一,虚拟空间的集群性。电子商务平台首先表现为一种网商的虚拟集群现象,同一个虚拟平台上的网商密集,市场便自发生成和快速成长。只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集中”和“扎堆”才能使大量信息通过非正式接触得以迅速传递和扩散,只有零距离才不需要库存甚至可不建库房,只有网络集中才会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邻里效应和共享机制,技术外溢和创新才会发生连带效应。因此网商企业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必须依赖于这种基本投入要素的平台集中。以阿里巴巴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截止2010年3月31日,其注册会员数5,025万名,同比增长24.8%,其中中国供应商付费会员超过10万名,同比增长80.4%。阿里巴巴的B2B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聚集了网上众多买卖者群体,而且为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提供了基础,平台商务信息通行无阻,网商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在市场、产品或经营等方面建立互补互惠的合作,形成水平或垂直形式的业务整合,以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实力、更经济的运作真正达到全球运筹管理的模式。
第二,产品的差异性。信息时代的需求多样化和生产柔性化,突出了外部范围经济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平台汇集了成千上万个网商,产品及其服务的差异程度高,聚集企业充分享受到外部范围经济的好处。以淘宝网为例,作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及其服务的差异性非常明显。2008年第一季度,淘宝网同时在线商品数超过1.4亿件,比2007年同期增长131%;到2010年8月,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5亿件,日交易额达到9亿元,约300万卖家把线下传统渠道的货放到网上销售,网货的丰富和海量是其主要特征。预计未来产品的差异性将更多地体现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按需定制,生产商将按照消费者的个性来实现柔性化生产。众多中小网商在有关差异性产品的顾客、原材料供应商、运输、产品目录、供应链联盟以及市场信息等多方面享受到电子商务平台所产生的外部范围经济,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来获得合适的回报。
第三,结构的网络性。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商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外部范围经济,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网商通过建立网络集群关系进行交易,大大降低每次交易的费用;同时形成共同的网商文化和新商业文明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网商企业之间这种网络结构形成的外部范围经济,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企业等级制科层组织的弊病。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使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能够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从最初沟通,到货比三家,再到讨价还价、签单和交货,最后到客户服务,基于统一平台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网络的便利及延伸性使阿里巴巴会员发展国际贸易更方便,成本更低廉,如不懂外语的杭州开源公司老板何荣生让名画艺术品畅销欧美。因此,拥有良好的网络结构的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被商业界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②。
三、结束语
网商企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平台的演化方向。只有企业“扎堆”使各自的成本不断降低,企业才有虚拟平台“群居”的激励。集群经济性就是大量网商企业持续成本递减效应的反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最大进步以及在劳动时所表现出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同样地,作为集群经济性两大根源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都是众多网商在电子商务平台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因此,要保持电子商务平台的稳定发展,就必须依靠不断深化网商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来充分发挥集群经济性,才能长期造就虚拟集群的比较成本优势。
[注释]
① 受“蓝海林的《技术创新与广东工业技术发展的战略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一文”启发改写。
② 2001年《远东经济评论》授予阿里巴巴“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称号,2004年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连续第五年当选《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最佳B2B网站。
[参考文献]
[1] 王步芳.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的产业集群理论[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1):12-16.
[2] Krugman P.. Where in the World I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49-60.
[3] Rey, P. and Tirole, J. .A Primer on Foreclosure.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 III[M]. MITPress, 2006.
[4] Banker, R.D., H.H.Chang, and S.K. Majumdar. Economies of Scope in the U.S.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 Information Economies and Policy, June 1998.
On Economies of Cluster of E-commerce Platform
Wang Bufan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