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中存在的弊端汇总十篇

时间:2024-02-29 14:37: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物流中存在的弊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物流中存在的弊端

篇(1)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58-0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环节的成本在逐年下降,流通环节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降低成本,获取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水平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物流就是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地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近年来,我国企业物流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很多企业物流管理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有待提高。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会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但是他们对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却是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进行传统的计划,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统一协调、信息和资金的管理,能力也非常低。有的甚至还存在企业内部管理脱节情况,能够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去思考物流管理问题的很少。这样一来,企业的物流管理就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的印记,按指标粗略制定物资计划,仅仅是少量指定供货商采购物资。无限量加大物资库存等现象,这在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创新企业物资管理模式,并使用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已经显得愈发重要。

2.企业物流配送效率低。当前大多数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也逐渐形成了物流建设的网络化布局,由于企业在资金设施和人才等方面遇到不少难题,企业又不知该如何解决,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使企业不能够顺利地完成物流配送,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水平。虽然有的企业认识到这点,企业也正在加大扩张的力度和步伐,来抢占市场先机。但是许多企业对物流系统投入又明显不足,主要是资金跟不上,企业物流配送能力和效率还是非常低,直接阻碍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3.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也比较低。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多先进经验,对物流系统升级和完善逐步形成适合本企业自身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但是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的利用还很不够,到目前为止,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广泛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人海战术”,这样不仅效益低,而且差错率也非常高,严重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企业生存下去,就必须掌握大量的基本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素质,培养谨慎的思维模式。必须掌握信息的组织原理,懂得如何发现信息以及利用信息,需要有对信息的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并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二、如何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要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增值服务。企业物流管理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就必须制定出详细可行的物流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来促进企业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实行优惠政策,来吸引大量的外部投资,有了外部的投资,就可以加大对企业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建立合理的物流配送,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管理,使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尽力使企业物流标准化,达到新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期发展下去,挖掘更多潜在的经济利益,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效应。

2.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企业物流效率低下,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的物流体制造成的物流分家。要对这一环节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物流发展模式,积极有效地进行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做到环节上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为企业自身服务逐渐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3.加强信息化的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助力,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制度的规范与完善,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对人们的信息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物流管理模式,有效拓展了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条件的物流运作新体系,这样就能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连接起来,使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成为整个企业的共享资源,改变企业各个物流部门独立和信息分散的管理模式。

篇(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网购”这种消费形式并不陌生。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统计说明,“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多种网络商务平台的销售额逐年上升。这种足不出户就能够实现贸易洽谈的经营模式在几年时间内就成就了销售模式的传奇。其中,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畅通、高效能够解决电子商务运输、产品流通、售后服务等各项问题。同时,借助于这种形式,物流管理覆盖的服务内容、技术含量也在拓展。当前形势下,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是基于计算机软件形成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在产品的销售上和传统的物流模式有所区别。通过产品电子虚拟订单,物流企业需要在配送计划、信息追踪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安全运输,在保持产品交通运输质量的同时,缩短运输的成本,达到企业物流模式运转的最佳成效。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呈现出的主要问题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上,物流管理要想征得客户的信任,就需要根据产品信息保持良好的库存预测、订货计划和配送模式。但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当前物流管理呈现出几项常见的问题:

物流企业模式相对分散。在电子商务火热的时代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辟了自己的物流公司、运输渠道。物流企业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加。但是,这些物流企业相对分散,缺乏现代化物流公司的运营规范。导致一些物流管理单位在物流业务的运行中,出现了发展弊端。例如,物流行业的各项信息不能保持透明,服务质量较为底下、业务形式十分单一、管理技术趋于传统等等。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使物流企业的模式十分分散,势必会给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带来阻碍。

忽视现代化物流理念。对于物流公司来说,传统经营理念尽管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传统的而发展弊端。例如,企业物流管理者对电子商务模式的业务衔接不够重视。对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涵盖的责任制度不够明确。这些传统的发展理念导致物流配送的效率较低,在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上出现了滞后性。再加上一些小型物流公司“家族化”经营理念发展十分保守,不能够根据时代来调整,导致物流企业中的硬件、软件建设都止步不前。

缺乏专业的科学队伍。物流配送效率的低下除了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对,还包括内部物流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不足。从整体上说,物流专业人员索要具备的素质十分全面。他们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物流知识技能,还要熟练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并且需要满足物流公司的各项需求。由于我国现代化物流管理起步较晚,因此导致员工的服务意识不够,物流企业的改革发展遭遇瓶颈。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在行业的发展中融合电子商务理论、物流理论、计算机应用和市场营销等多项技术。

如何增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制度。首先,企业物流管理者要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物流存在的发展弊端,建立一个全新的物流管理系统。在物流管理的网络结构上进行全面的完善,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具体的业务管理上,要依靠当前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将整个物流配送依照《包装废弃物处理法》等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制度,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经验,探究企业内部所具有的各项制度,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科学化的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在物流产业的发展中,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舒畅的管理制度。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在物流活动产生中,给买卖双方带来正面的影响。在物流业务的发展初期,完善企业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尽可能的减少退货、破损等物流问题的产生。减少给消费者、买卖双方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相关交货、存储、退货政策的合理性,尽可能方便客户在挑选商品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特性,提供“一条龙”式订单服务,避免商品增加不必要的流通成本。在各项技术设备上,要尝试进入新的物流理念和设备,让企业的服务更加智能化。在硬件设施上,加大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科学化企业物流的运行模式提供帮扶。

组建一支创新性物流管理队伍。在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中,一支创新型物流管理队伍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如今,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货运的最大区别。为此,精湛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术是实施物流管理的重要基础。更好的融合电子商务技术,企业要在人才的选择上,解决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除了要对企业物流员工进行定时定期的考核,还要根据物流、计算机、数据技术等多项技术,开展企业内部研发小组。促使企业职工能够树立掌握条形码、自动仓储、电子订货等物流信息技术,最终使现代技术人员形成完善的供应链条,贯彻在网络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始终。使现代物流在创新人才的推动下更加融合,加速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集中化和科学化。

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下,物流管理实现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虚拟商务信息为沟通、以标准化服务为平台的发展目标。它对企业的生产链条、销售链条、优化链条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广大物流管理者要进一步增进电子商务的配送服务。正确定位配送路线、拓宽第三方物流销售规模,实现企业物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 鄂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传感器与互联网相结合而实现

“物物联通”的网络体系。这一概念最早在1999年提出的,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涉及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的产业链。物联网的结构复杂,主要包括感知、传输和应用这三个层面。而感知层,它又是多种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智能卡、RFID标签、识别码等等。在网络层是融了三网,无论是通讯网、计算机网还是广电网以及各种专网都可以作为物联网应用传输的载体。第三是应用的层面,把感知和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作出正确的控制和决策,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它实现的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感知和发挥智能的作用。

二、物联网在网络电子商务行业运用优势

在物流行业,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使得智能物流成为了可能。

1 物联网将实现物流业务的延伸:这将有利于抓住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能力,这一潜在的消费能力所带动的市场效应将是无法估量的。如两年前苹果公司开始在卓越亚马逊上销售产品时,超过80%的产品被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现在,有超过40%的苹果产品被卖到了三四线城市。物联网的发展,不仅将大大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更使三四线城市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网购服务。

2 新建的智能化仓储系统,避免了替换原有设备的成本:与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不同,网络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物流业的新加入者,其智能化的仓储系统的实现只是初期的投入,而对于传统的物流运输企业,要实现智能化的系统,必然要淘汰大量传统的物流运输工具,引起整个系统的更新换代,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3 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随着快递数量的骤增,我国物流服务也却面临着人员缺乏的困境。智能化仓储的实现将减少对员工的需求,使企业能将资金主要用于自动化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如苏宁电器IT平台的建立,物流人员相当于原来的1/3,实现了进出货差错率几乎为零。

三、物联网在沃尔玛物流中的运用成效分析

RFID技术的普及,沃尔玛是当之无愧的先驱。在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沃尔玛以营业收入达到4082.14亿美元夺得全球第一的宝座。可以称得上是全球零售业的王者。沃尔玛由最初的乡村超市,发展成为现在全球最大的零售超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完善的物流体系。

沃尔玛2004年开始使用RFID技术,并在物流方面投入了1600亿美元,而前期的投入也给沃尔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2879.8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414.89亿美元。且近年来每年销售收入都以100亿美元增长。据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零售业的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技术,使沃尔玛每年节省了83.5亿美元,而沃尔玛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只有1.3%。

通过对其物流业务成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物联网在网络电子商务中的发展前景:

1 商品管理和仓库管理成本降低:由于采用了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减少了人力资本。

2 管理效率上升:沃尔玛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处理中心,使它在全球第一个实现了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使管理效率提升了10%左右。

3 运输透明度提高:由于建立了自己的运输车队,充分运用智能物流系统,对车队采用实时跟踪技术,能够在运输过程中随时记录商品的状态信息,是整个供应链达到了非常顺畅的连接。

4 显著改善了顾客的满意状况。

四、物联网在网络电子商务中的运用模式设计

物联网在网络电子商务应用是当前以及未来的亮点,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发展壮大,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网上销售额规模将必然会持续快速的增长,网上购物将成为传统零售市场日趋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联网模式在沃尔玛超市中得到的运用有很多我们在C2C的模式中也可以借鉴。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物联网模式将有效地解决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其运用模式设计如下:

1 入库前的准备:由网络电子商务公司向卖家提供统一的RFID标签,要求卖家提前将包裹的信息发送到公司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中,使公司能够提前做好入库前的准备工作

2 对贴有RFID电子标签包裹进行入库并分类:每个包裹贴上RFID标签后,入库时通过RFID阅读器读出标签中的EPC代码,此时商品的所有信息已被采集并存储在仓库中心的电子计算机中,通过与系统中的预入库信息进行比对,若信息一致则完成对包裹的验收,同时按目的地城市对包裹进行分类入库,提高了包裹分拣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差错率。

3 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实现统一仓储管理:从RFID阅读器读出的电子物品代码经过物品管理系统向互联网上的ONS目标名字服务器发出请求,寻找相应的PML服务器,ONS目标名字服务器反馈给相应的物品管理仓库。物品管理仓库可向指定的PML服务器查询并了解指定物品的全部信息。由于反馈的信息都是海量的,通过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地将所有的物流配送需求综合起来,进行科学的调配,将大大节省各商铺的物流成本,提高了仓储的利用率。

4 包裹出库:由于商品在入库时已经按目的城市进行分类,大大减少了拣货作业中重复确认的次数,有效地避免了对电子产品或易碎商品的损伤。当货物被装走运往别地时,有另一读写器识别并告知计算机中心,使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已经发送了多少产品。RFID技术在包裹的信息管理上比传统的条形码技术快了3倍,节约了发货时间,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

5 建立自己的运送车队,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定位:通过随时定位运输车辆对货物的运输实行统一管理,使买家能够及时了解包裹的运输状态信息。由于RFID存储数据的芯片具有反复写入功能,因此标签能够重复使用,在包裹送达买家后可回收重复使用,提高了标签的使用次数。

参考文献:

[1]郑适:《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发展与障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黄鑫:《信息技术升级铺就未来经济发展基石》,《经济日报》,2011 02-21.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简介

物流成本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物流成本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物流效益,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物流服务的水平,本课程从分析企业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物流过程的活动特点入手,在介绍当前物流成本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物流过程的主要环节,分别论述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过程中物流成本的构成、分类、核算、控制和分析,并借助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案例说明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对物流管理效益及企业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通过怎样的思路、步骤、方法、技术和手段对不同的物流活动、不同的物流组织、不同的物流系统、不同的物流业务进行成本控制与评价这一核心职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物流成本管理流程,树立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理念,掌握物流成本管理岗位技能。从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职业岗位较好的提升。

2 传统物流成本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2.1 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实务教学少

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时间还不长,职业教育长期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理论化的教学,对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把握不够,特别是在针对就业和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上严重缺乏,也无法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知识学习替代了职业教育的状况,使职业教育主要成为知识教育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特征和职能。

2.2 教师一言堂多,学生参与少

传统的高职教学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没有重视学生的参与。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高职学生有很多渠道了解更多的信息,也希望在课堂中有更多的互动,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上网玩游戏的情况,制约了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教学内容偏离企业实际操作

我国的物流专业起步时间晚,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时注重引进国外最新物流理论和实践经验,但这与国内现阶段的物流企业活动和企业物流活动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做到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时与企业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所以,我国物流专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

3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具体的运用

3.1 确定教学目标

在公路运输成本管理的环节,作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运输成本的概念及构成,掌握汽车运输成本的计算和分析方法,熟悉汽车运输成本分析及控制方法,并了解如何制定汽车运输成本预算编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进行公路运输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并为其成长为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夯实其专业基础知识。

3.2 布置工作任务

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如果直接进入常规化的教学,告知他们运输成本有哪些组成,如何计算,学生则会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对他们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驱动力。所以在组织理论教学前要将工作任务布置,以具体的案例参与来促进他们的学习。例如笔者曾以2011年5月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跟随国内最长的直达运输线路之一——广东、辽宁线路,跟随货车司机进行了三天两夜的体验,调查了解运输成本的案例,请学生分析有哪些运输成本,如何获得它们的数据。工作任务明确了,就按如下的方法分配任务:(1)将学生按3~5人分成几组,人数不能超过5人,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2)学生以组为单位接收任务,并按本次任务的要求确定小组组长、组员分工,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不同任务的小组组长应轮流担当,确保每位学生尽可能得到全面训炼。(3)规定任务完成的期限、验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

3.3 组织理论教学

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工作任务,组织相应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会详细地向学生介绍运输成本的构成及计算方法,比如,人工成本分摊的计算,燃料费用如何取得,轮胎和修理费用的计算方法,车辆折旧的计提方法,等等。严格遵照理论够用的原则,将学生必须掌握相关方法详实解说。

3.4 学生自发准备

在教学组织的同时,敦促学生进行任务的开展,学生必须按照事前的分工,去搜集案例中的需要的资料,比如,发车地点广东佛山市到目标城市辽宁省丹东市的里程,公路收费标准,燃油价格,折旧的方法等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的缺乏,也就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反馈到课堂教学上,学生会意识到理论教学中介绍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用途,自然会激发他们学生的热情。在边学习边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等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学生的准备工作也得以完成,形成一定格式的案例报告

3.5 集中演练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汇报,每组派代表一名上台演示小组的工作成绩,阐述运输成本的构成,每一项成本获得的方法,计算出总成本,判断货车司机盈亏的可能性。

3.6 总结与考评

在每组学生介绍完毕,对每一组的工作成绩进行总结,并给予相应的等级评定,选出最优小组,最优的评定由教师评定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产生,学生互评的结果和教师评定结果各占50%,关键的一点,最终的成绩必须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而平时成绩占期末综合成绩一定的比重,这样学生既得到了模拟实际工作的锻炼,又收获了成绩,一举两得,会更好地促进他们配合工作任务教学工作的开展。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项目式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两者缺一不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主要依靠高职院校自行打造,而学生的积极性则需要一定的奖惩方式来维系。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At present low level of construction site material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terials, inventory, site management is in chaos, affect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precision logistics management mod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moder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materials.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mpan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tter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项目以包工包料的的承包方式由企业承包给项目部,项目部以交管理费给所在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项目部配备材料员、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等组成项目管理班子,进行施工阶段的控制。特别在材料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自己负责采购,材料员负责材料进场及出库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涉及材料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可靠性差异大、在现场管理中存在许多弊端,制约着材料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比如:我们浙江人在山东临沂开发项目,当地生产的模板周转率只有3次,价格48元/张,而浙江生产的模板周转率可达8次以上,价格62元/张,每次摊销费用相差8.25元。作为施工方,当然不愿意用当地的模板,更愿意利用物流的方式从浙江采购模板运至山东临沂,节省大量费用。 打破项目部自性采购的传统模式,建立企业统一物流采购中心,以批量采购替代另星采购,以专业人员替代项目部单打独斗,可有效提高材料管理水平,节约大量成本。特别是远距离作业,物流管理显得犹为重要。

二、传统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的弊端

目前施工企业材料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成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

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

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三、建立精准物流管理模式的三大基础条件

3.1 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3.2 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3.3 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 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四、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4.1 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篇(6)

关键词:VMI策略供应链应用层面必备条件

一、传统库存策略在供应链环境下暴露的弊端

传统库存控制策略虽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是从本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库存成本最低的优化管理,每个企业都独自运行,只负责自己的库存、生产、分销和采购等活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订单或现金形式反馈物流和信息流。图1为传统库存控制模式下供应链的运作状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分销商、零售商、顾客六个节点,共五个层次。

而在如今供应链的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整体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上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将库存成本的负担转嫁给供应链中上游或下游的其它企业,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供应链节点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负担。在供应链环境下,传统库存管理策略暴露的问题主要包括三大类:供应链运作问题、信息问题、供应链战略规划问题。

因此,如何突破传统库存控制策略的束缚,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VMI策略的提出

供应链上存在着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的库存,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策略也应随不确定性的来源而发生变化。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大的客户价值,这就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活动同步进行,对库存管理职能进行必要的整合,以集中管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在此背景下,一些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便是其中一种。

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在VMI策略下,各节点企业共同帮助供应商制定库存计划,要求供应商来参与管理客户的库存,供应商拥有和管理库存控制权,本质上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为单级库存管理问题。

三、VMI策略的两个典型应用层面

以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有两个典型的VMI应用层面:一个应用于供应链上游层面,即制造商与其供应商之间,被称为前端VMI,与制造商的采购物流体系有关;另一个应用于供应链下游层面,即制造商(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被称为后端VMI,与制造商的销售物流体系有关(如图2所示)。

四、实施VMI策略的必备条件

1.目标的一致性

VMI的顺利实施依赖于一个共同的平台,即供应链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相互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在这个平台上,供应商和下游企业才能很好地实现集成与合作,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共同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2.利益的共享性

互利性是VMI实施的动力源泉。VMI直接使客户因库存消除受益,供应商则可能通过长期调整和重新分配库存而受益。但供应商也可能因承担客户的库存成本而增加自身的管理和处理成本,这时需要实现VMI必须存在其他的动因,如满足客户零库存的要求、竞争压力等。

3.操作的协同性

实施VMI,要求双方在合作时采取积极响应得态度,以实现快速反应(QR),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努力降低因信息不畅而引起的库存过高的状况。

4.客户库存状态的可视性

供应商为了能随时跟踪调查客户的库存状态,必须建立能够实施处理海量信息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和通畅的信息通道,对业务处理进行实时记录,以使所有参与整个业务流程的人员能够实时查询到货物的每一次位移或加工转换,保证客户状态的透明。

参考文献:

[1]王瑛孙林岩:供应链物流平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黄胜延:基于供应链下游企业间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6

篇(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的受到互联网浪潮的冲击,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传统的国际贸易也在着浪潮之重受到了影响,跨境电子商务,正在逐步的蚕食着传统跨境贸易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一现状,传统的国际贸易唯一的出路即是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升级原有的传统外贸模式,企业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一、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传统的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易,一般是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所以也称之为进出口贸易。而跨境电子商务是是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借助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使得商品,服务,要素等等的流通变得更加便捷,更自由。而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拥有更多的优势。

(一)商品和服务信息获取更加便利

因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而言,具有更多的丰富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信息,通过互联网快捷的平台支持,直达全球的消费者,使得获取信息不在受到传统贸易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的优势在于互联网上的市场信息广泛的共享和公开,网络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搜索到全球的不同商家提供的相同商品的信息,方便消费者对同一款产品进行质量和价格上的比较,从而选择出最合适自己的优质产品以及最合适自己的优质服务。

(二)企业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从局部的角度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由厂家到经销商在到各个分销商的模式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营销成本,浪费了企业的资源,而新兴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则是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直接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使得无形之中,企业大大的降低了企业营销的运营成本,并且让消费者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服务。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不能有效的对接企业与消费群体的供求关系,使得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大幅度减少。从全局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为各个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使得更多多样化的同类产品流入市场,使得商品流动的范围不断的扩大,更有利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打造自己的品牌。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更便捷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收到的各种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更具有时效性,我们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只需要轻松的点点鼠标,便可直接完成交的易信息互通,单证的传递,支付货物款等流程,省去了我们购物时繁琐的一系列流程。消费者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购买商品的物流信息,通过跨境物流系统,产品可快速的配送到全球各处。信息的高时效,商流的多样化,物流的高效化使得国际贸易更加的便捷。

二、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国际贸易升级

(一)促进国际贸易多边发展,优化配置各类资源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更高效的信息传递性,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加庞大的客户群体,进入门槛更低,所以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同时,要把相关配套的各类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配套进行深度的优化,使得生产,销售,物流达到充分的融合,以信息为交汇点,充分融合产品从出厂到销售,在到海外配送,以及电子支付,以消费者为中心,构筑相对与传统经济更便捷,更高效,更快捷的全球服务产业链。

(二)推动国际贸易企业的发展

传统国际贸易是由企业按计划生产出相应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国外消费着的需求,而这样的方式常常出现一种供不应求或者是供大于求的尴尬情况,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跨国电子商务为这种弊端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收集整合的信息,通过云计算来精准判断境外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计划,这样大大减少了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弊端,减少了企业盲目生产而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除此之外,透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及时的收集到境外客户群体对相关的产品反馈,及时的对产品的不足之处做出行之有效的变更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人群的需求,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走的更远。

(三)推动差异化竞争

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影响,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贸易的大门,推动自己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互联网的跨境电商平台为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商家的产品,云计算功能,更是让消费者很容易的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在面对自己的需求时,增加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这样的消费方式使得国际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企业去完善自己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服务,以此来打动消费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产品之中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满意,成为了当今外贸企业的一道难题。这样的竞争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更多的满足自己心里需求的产品。

三、跨境电子商务的弊端与改进

篇(8)

物流企业主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所以在现代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秉承“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的企业营销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当前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并没有对自己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正确的定位,其仍然将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物品的采购、运输、储藏等实体经营业务,为了保证物流企业实体业务经营的质量,设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详尽的管理与运营。但是当前大部分的物流企业忽视了物流企业的服务导向是顾客需求,只有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展开良好的营销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流程、实现业务的连贯,才能促进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

1.2不重视战略合作

战略发展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导向,只有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规划才能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物流企业关注的重点,为了保证物流企业能够在良好的供应链系统环境下发展,仅仅依靠订单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建立物流企业供应链间的战略合作。因为只有在物流企业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共同协作的战略环境下才能促使处于中间地位的物流企业高效的、有序的进行业务的开展与落实。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尤其是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的经营,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的订单业务量上,从而忽视了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导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所以,为了维持物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重企业供应链间的战略合作,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1.3缺乏对营销市场的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流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前许多的物流企业没有认清市场形势,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无论从采购、运输还是配送等环节都急于抢占市场份额,甚至想达到垄断的目的。但是事实证明,目前社会对于物流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仅凭几个物流公司或是某个物流企业是不可能承接所有的物流业务的。所以,为了促进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物流企业应该对当前的物流市场进行细分细化,争取通过细化后的市场找到适合本企业的物流业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2基于供应链的营销管理与创新

2.1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

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主要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进行的。物流企业可以基于供应链从物流服务产品、物流服务价格、物流服务渠道和物流促销策略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的物流企业营销进行管理。①物流服务产品。物流服务产品是无形的,但是对于物流企业的营销又是不可缺少的。一般的物流产品主要包括配送、储存、运输等,物流产品主要是为物流企业营销服务的,我们可以从注重市场需求分析、提升物流产品服务质量及加强物流服务产品的管理里程等方面提升物流服务品质。②物流服务价格。关于物流服务价格的策略的实施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所以我们必须遵循适时、适量、适质、适地、适价的“5R”定价原则来制定物流服务价格,并同时注意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与应用。③物流服务渠道。物流服务渠道的建立是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可以从顾客需求与顾客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致的划分。如:根据顾客的需求特点,将顾客进行分层,根据顾客需求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物流服务渠道;争取做到物流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一对一服务,并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还可以优化顾客的物流作业流程。④物流促销策略。关于物流促销策略物流企业可以从促销人员与促销市场两个方面进行规划整理。一方面促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精通物流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物流企业需要准确的了解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证物流促销策略的有效性。

2.2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创新分析

在当代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条件下传统的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物流企业的需求,该种营销模式存在较少的顾客需求、过度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效益较低及不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因此,为了弥补传统4P营销模式的弊端,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对4P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将4C[客户(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营销策略引入到传统的4P营销模式中,形成适合当前营销管理环境的4P+4C营销模式。

篇(9)

随着社会需求的细化,专业改革也向着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同时提高专业的技能实用性。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是物流专业的一个分支,是更细化的物流专业,是现代物流与企业物流的结合,注重物流的现代化和实用性。是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衍生出的专业。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是与之配套的专业英语,要满足本专业更为细化的英语需求。

 

1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是专业课中的必修课,安排在36~48个学时完成。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16)的指导思想,在了解本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特点的情况下,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各个专业的具体特点和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应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应用性强的专业英语教学体系。

 

在学习专业英语之前要学习《大学英语》等英语基础课和物流基础专业课,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专业英语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日常词汇和语法。专业英语不仅要学生继续深化基础英语词汇和语法,研究阅读技巧等,而应该是学生提升听说水平,扩展物流专业知识,提高物流技能素质,获取国际先进物流理念的工具。

 

2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2.1 学生英语底子薄弱,欠缺英语学习意识

 

近年来,全国生源的小幅下降,同时一本二本高校的持续扩招导致高职高专学生生源整体下降,录取分数逐年走低。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在及格线以下,由于自身的英语水平限制,导致其对专业英语学习存在畏难甚至厌烦情绪。通过笔者对本校本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抄袭情况,每周课外花在英语的时间不足一小时。

 

2.2 课堂管理问题

 

课堂气氛不活跃,回答问题不积极。传统的英语教学遵循着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讲解生词、课文,学生听讲、回答问题,教师解析答案。结果由于学生英语底子差,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老师一味按原有套路讲课,课堂气氛沉重,学生懵懵懂懂,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是很失败的课堂。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出勤率低。

 

2.3 缺乏实用性的物流英语教材

 

目前,国内的物流英语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外物流教材,这种教材较好的贴合国外物流企业的现状,而且文化和语言符合英语习惯,是一本好的英语教材。但是缺少国内物流企业的案例和场景,对高职高专学生的适用性不强,因为他们以后的就业集中在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另一类是国内英语教师或专家编著的教材,这类教材普遍存在语法生硬,阅读枯燥,和普通的英语教材一样,缺乏物流案例的引导。物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不容易,好的教材应该是在专业词汇,专业术语之外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情景演示,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理解、分析物流问题的能力。

 

2.4 教师结构不合理

 

虽然现在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力量有了提高,一般都要求硕士学历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授课的知识丰富度。但是,以往都是英语专业的老师来教授专业英语,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授课时无疑会把课程核心偏向基础英语而忽略专业知识的讲解,从而偏离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2.5 考评机制不科学

 

现在的物流英语考评为了方便教师打分,都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这种结果性评价方式为主,更有甚者直接拿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这种考评机制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没有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优性、进步性等因素考虑进来。学生不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肯定性鼓励,因此积极性不高,也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采用多样化教学提升专业英语技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物流英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学生应该掌握物流行业日常英语词汇和语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升学生用英语理解、表达物流活动的能力。教师应考虑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学生多说、多看、多思考,用英语表达行业用语、理解行业需求。

 

3.2 选择合适的教材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是物流大专业的一个分支,面对的是中小物流企业,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死扣语法和词汇,忽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要改变“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观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所以教材中的理论和实践比例要合适,搭配要合理,实践案例内容要新颖,紧跟时代潮流。教师根据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规划理论和实践内容的顺序和进度安排,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任务计划,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更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

 

3.3 提升教师的双向能力

 

物流专业老师和英语专业老师执教专业英语各有其优缺点,应该扬长补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物流专业老师要大力提升英语能力,这里不仅仅是英语词汇和语法能力,更重要的是表达和理解能力。英语专业老师普遍英语能力强,物流知识薄弱,在执教物流英语之前,应着重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增加自己物流知识储备。

 

3.4 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学评估机制

 

传统评估机制是以分数来评判的,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没有包含进步性、突优性等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指标,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多样开放的评估机制,综合考虑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指标,按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综合高效的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4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分析

 

物流专业英语是物流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课,针对传统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弊端,笔者选取某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英语为研究对象,该学校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方案于2014年9月进行调整,调整结果如下:

 

(1)加入实践环节。合理设计教学计划。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教授为主的教学设计,建立以实践应用为主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实践可以是情景对话、案例解析、物流专业现象讲解等,实践环节均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全班实行自愿分组,每组成员承担一定的任务,独立查阅和搜集资料,比如在学习仓储自动化概念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动化仓库现场,分别写系统报告和操作说明,并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演示。或者在学习多式联运概念时,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可口可乐公司物流运作的相关资料,制作演示 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知识比学知识更能掌握知识本身,以此来了解多式联运的概念。

 

(2)注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能力。要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从以前的理解和写作转变成听说,这里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理解物流事件中的需求,在企业中表现为要能听懂别人的话。这就要求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还要掌握物流专业词汇和术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专业词汇教学计划,让学生分章节学习和掌握。另一个要求是能表达物流事件中需求,在企业中表现为能让对方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能用物流专业术语和别人交流。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章节安排口语训练,让学生模仿实际业务中的相关对话,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

 

(3)教材和教师。教材必须是有实践内容的教材,或是物流企业场景对话、物流案例分析等,实践内容要新颖、实用。教师为本专业英语基础好的老师,在新入职的年轻老师中选择英语能力强的老师执教,这样的老师能熟练的用英语表达,备课难度降低,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物流知识。

 

(4)学生的评价坚持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知识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平时成绩(30%)、实践成绩(30%)、考试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情况。实践成绩为学生自主完成部分的成绩,比如,设立具体的项目调研让学生结合 T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结合学生的进步性、突优性等进行打分。

 

经过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物流专业英语能力有了不同提升。主要体现在积极性、应用性、重视度、就业等方面。

 

(1)三个学期的期末平均成绩相较以往平均成绩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比以往更重视英语学习,而且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30%,学生需要课外查询很多资料来准备实践表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2)在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一个新方向——外企物流或物流外联,以往学生的就业集中在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生产部门,而外企物流和物流外联招聘的均是英语专业或是国贸专业的学生。

 

(3)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有所增加,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准备,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机会。

 

5 结束语

 

篇(10)

一、关于电力物资物流的含义分析

 

在有计划、监督控制措施、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等情况下对资金、人力、信息和物力等一系列的电力设备和物资进行运送的过程便称为电力物资物流,其最终能够将最佳的配合和协调电力物流之间活动联系的状态达到。

 

常分为几个方面的含义对电力物资物流进行解释:

 

(1)在电力物资生产流通、供应链环节电力物流都应当发挥出作用,通过对电力电缆、电杆、变压器等等一系列物资生产环节的合理控制,能够将电力物流市场的建设工作增强,区域化联网模式实现,资源优化的配置水平能得到提高,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增强。

 

(2)采购管理的工作应当在电力物资物流中得到加强,以便将流通环节的整个成本都能够降低。

 

(3)从最基本的电力产品自身所包含的特性中看,电力物资生产作为一种流通的物资不但有实形的存在,还能够包揽着整个的产出到销售的过程,自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

 

二、关于我国电力物资物流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们常见得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从09年开始,国家电网大手笔地进行了改革,现在的电力物资由国网公司或各省电力公司集中招标采购,统一运用ERP、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进行合同采购、履约、支付等一系列工作,是一种自上而下全面统一协同的管理。

 

(一)关于ERP软件在电力物流中管理模式分析

 

物流发展的基础便是从ERP软件的应用开始的,其能够符合物资管理物流的基本要求,因而我国电网总局为了建设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的管理模式ERP,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为迎接电力物资物流管理新模式,一方面是将主数据的平台建立起来,便于能够在全公司的系统范围内将业务的主数据率先组织起来,如:物料主数据、专家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等。

 

将ERP系统的物资模块建立以后,将纵向贯通自由的交换平台以及相关物资之间的业务数据的横向集成统一搭建了出来。将功能的目标实现了,简单说就是将物资的辅助决策、物资计划、合同、仓储、监造、招标、供应商的管理以及专家的管理等八项内容之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并在将其基础功能完善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了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促进了物资物流管理的精益、集中、高效和统一等优点的构建,其目的是为了将应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二)关于硬件平台的建立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体制不断进行了改革,人员分流、主辅分离的现象在电力公司中形成,电力公司仍然有责任和权利管理安监、生产技术、修试和调度等核心工作,为了自负盈亏,企业对内部不重要的部门采取了人员分流的形式,以期将减员增效的目标达到。也因为这样,电力物资公司便成立了,不仅能够实现对立核算的财务职能,也增大了管理物资的权限。

 

一整套物资进存销的权利在物资企业中形成,若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案,就极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如:在很多的市局、县局以及地局,常见的是物资企业和物资科共存的现象,不规范的管理方式,难以划分清楚大量物资的具体去向,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将信息化的硬件平台尽快的建立起来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三、完善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物流功能的强化

 

将国家电网公司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应当积极、充分的发挥出来,努力的寻找货源,与物流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可能的增加航运物流的比例。

 

尽快将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如:建设区域中心仓库、大厅一站式服务等工作。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能力应当被加强,将工作效率提高,经项目主管的联系办法的会议制度建立起来,以便将服务质量提高,将服务经济的发展措施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服务质量的提高

 

电力企业若想要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保证电力产品的质量。信誉经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工作的施行若想在电力公司中取得效果,就需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用户是上帝),并对内部员工进行倡导,使这个观念在他们大脑中根深蒂固。

 

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将一套符合要求的业务制度或规则严格的建立起来,最好内部机制的管理工作,在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将正确的经营信誉树立起来,以便将企业形象在社会中深化。

 

(三)管理技术的完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力物资企业应当利用好各种计算机技术,改善传统的装载、传输等过程,尽可能的将现代化物流和电力公司物流之间的差距缩小。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管理者的眼光应当放的长远,避免出现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

 

(四)廉政建设的加强

 

将监督约束采购物资的机制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环节是受到外界诱惑最多、最容易的环节,在其中应当将建设廉政工作的力度加强,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规范电力企业运作的经营模式,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应当规范采购物资的管理工作,采用市场经济运营的方式,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约束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行为,采取集中采购的措施,以便实现监督的效果。

 

(五)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为了提高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有利的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需要采用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手段,只有在信息化系统中,才能够尽可能的灵活性、全面性的进行数据的统计工作,高效快捷的将数据报表或业务报表生成,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实际运营的情况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准确快速的制定出来,网络化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快捷高效的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电力企业应当尽快的将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出来,以便能够在有序管理电力物流的时候还能够将成本节约。

 

四、结束语

 

上一篇: 体育教育的内涵 下一篇: 产业融合内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