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原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1 14:42: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全面发展原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全面发展原则

篇(1)

认识人类语言发展和关键期是重要的,是开发人类潜能,培养和提高素质人才的开始。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操作性强、适应性广的针对关键期的教育引导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时期的生活是人终身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最快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培养和发展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在培养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是我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在对幼儿进行全面语言教育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一、全面渗透的原则

幼儿语言学习是他们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的知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向幼儿提供那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的环境。实际上,纯而又纯的语言教育内容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专门的语教内容或渗透的语教内容,都存在着与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的关系。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渗透到正规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在语言发展关键期进行全面语言教育的研究一日活动中,渗透到家庭教育中,这样才能发挥最有效的效果。

二、重视发展过程的原则

强调重视发展过程,其目的一是扭转过去那种把学会字、词、句和某一文学作品作为课的目标现象;二是以学习这些内容为手段,促使认知能力、情感、人格特征和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因为语言的发展与生理、心理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应将全面进行语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才能或素质。这就必须在重复发挥语言材料功能―“发展”和“过程”上下功夫。这比学会某一语一言材料艰难而复杂得多,真正意识到幼儿语言的学习即是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

三、尊重个性、智力与学习类型差异的原则

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出来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集体教训难以照顾到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得不够深入和细化,只笼统地按照能力差异施教。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因材施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人格差异。通过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及时空等方面的多种选择性,满足具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幼儿。

第二要重复考虑幼儿之间智力类型的差异。有关研究表明,每个人至少都有六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等。这六种智力在不同人身上,其发展有时是不同的。在作家、诗人的身上,语言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科学家、数学家身上,逻辑智力得大了高度的发展;在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家的身上,音乐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等。鉴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幼儿来到幼儿园时智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语言智力擅长,有的音乐智力擅长,还有的空间智力擅长。所以我们只有尊重这种差异,才能保证教学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要充分考虑学习类型的差异。除了智力类型有差异外,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现已经知道的有五种: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虽然这五种学习方式每个学习者都使用,但存在着以哪一种为主的或效率最高的差异,并加以尊重,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正如卢梭所言:“每个儿童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四、主体活动性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活动必须是主题的活动,剥夺了主体性,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是主要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密不可分的。主题活动性原则是从人的活动性本质引申出来的。我们知道,人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把自己从动物分离出来,成为活动的主体;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造了自身,创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活动样式是人发展的样式,亦是活动水平折射出人的发展水平。同理,幼儿也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世界。没有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幼儿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样式深受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影响,幼儿语言的获得也必须通过活动得以发展和表现,离开了自主自由的活动,其语言能力也就不复存在。培养能以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去讲话的幼儿是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着力强调的。过去那种把幼儿当木偶、当容器、当机械的语言教育教学形式,都是与主题性活动原则相背离的,必须彻底改变。

五、创造性原则

幼儿语言的习得具有创造性,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需要对普遍的幼儿语言教育有诸多的突破和超越,需要想一些前人未想过的问题,做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一味依靠老经验、老办法和老规矩,而要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教育能力。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具体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六、大剂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幼儿阶段有着极强的无意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应充分考虑利用这一点,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全面平衡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餐前饭后等闲暇时间让他们进行感知和积累。所谓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儿理解并会说出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更不要求他们会复述所听过的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品。这里只寻求一种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对提高幼儿的语言修养和今后的语言创造是极其有利的。许多造诣颇深的文学家,都是在幼儿时期就感知和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在培养幼儿全面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并遵循以上原则,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篇(2)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92-02

总装部队教导队学员评价是指根据总装部队教导队教学评价标准,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员个体的学习进行价值判断。学员评价既是教学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我们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学员评价有利于促进学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

一 学员评价的意义

学员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客观、公正、可靠地鉴别和评定学员的同时促进学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通过学习前期的诊断性评价帮助学员查找自身在综合素质和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促进学员发现自身在某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在学业上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取得的成绩,并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和手段;通过学期中及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在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定的同时促进学员从“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对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为进一步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二 学员评价的基本原则

实施学员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在客观、公正、可靠地鉴别和评定学员的同时,促进学员诊断和发现自身存在的弱点并及时改进,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学员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学员评价是依据总装部队教导队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学员要获得理想的评价结果,就必然要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并倾向于依据标准来调整其发展状态,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而教员通常也会采用此目标并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全面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学员评价是基于以促进学员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结果都应是为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服务。应坚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员的日常行为表现,注意收录反应学员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关注和体现学员的个体差异或特长,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业完成情况,实现实施评价的过程就是促进学员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3.公平性原则

要实现学员评价促进学员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要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以及相关人员和制度,提供学员、教员、学员队、机关等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申诉制度,确保评价工作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对学员做出客观、公正、可靠的全面鉴别和评定的同时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实现公平性的保证。多样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要改变以往学员评价内容只注重学业评价的片面性,要在学业评价的同时注重对学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实现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员更好地完成学业、以学业评价带动学员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要改变以往学员评价只是教员和管理者对学员进行的单向评价,要把作为教学主体的学员也纳入到评价主体中来,实行学员自评、学员互评、教员评价、学员队评价、机关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多方面、多渠道地收集有效信息,形成相对客观的综合评定,保证学员评价的公平性。

5.可行性原则

学员评价是对学员个体进行的整体性评价,全面性是其必然要求。但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很难也不必做到“面面俱到”,并且,有的项目可以量化,有的项目则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容易受评价者情绪和偏好的影响,或者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学员评价做到简便、直观,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导向性原则为学员评价指明方向,发展性原则保证评价促进学员发展功能的发挥,公平性原则是实现学员评价导向性和发展性的基础,多样性原则更好地保证了学员评价的公平性,可行性原则为实施学员评价提供保障。

三 学员评价的内容指标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12-01

一、遵循全面性原则,注重学生知识全面积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有“偏科”现象,某个科目的成绩非常好,而某个科目的成绩则非常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广,从最简单的物体运动,到声、光、热、力、电现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物理人才。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协调好各个知识点之家的有效关系、特殊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积累。笔者认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例如物理与语文知识的联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光现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声现象;还有物理与数学计算之间的联系、物理知识中的英文词汇缩写、很多物理器械都是仿生学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

二、遵循整体性原则,实现学生物理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错,对于教师的提问也对答如流,但是一旦用到生活实践中或者早作例题的时候往往会无从下手,这就是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的不到位,缺乏对于知识的整体认知造成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篇(4)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16-02

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他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从马克思的文本看,他的实践人学始终贯穿着科学的人学辩证法, 这些科学的人学辩证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其中,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是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探讨这一核心内容的意义在于,走出人的“抽象王国”,进入人的“现实王国”,使辩证法切实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找到通向真实的、具体的人的道路。

一、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它提倡的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人学研究绝不能完全运用西方人本学的方法,即脱离客观现实,撇开历史进程,视人为动物一样,完全是许多个体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一个类,并主观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做出某种设定,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抽象思辨,不可能达到对人的真理性认识。而是应该遵循马克思所说的,“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1]P23,即和所有科学一样,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全部社会实践和全部社会关系的考察,从中发现人的真实本性、本质和规律。人学辩证法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正在于,关注人类生存的和谐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总之,科学原则指导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存在现实,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自觉地塑造、改变自己。

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去考察人的方法。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最初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有所失落而提出的。目前学者们因学术眼光或学术角度的差别对“人文关怀”的含义缺乏统一的界定。从词源学上考察,人文关怀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还有学者们认为,人文关怀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但并不完全等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应超越历史和阶级局限,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第三种含义是从哲学和伦理学的层面上来解释的,着重强调“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和关心人。人文关怀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历史内涵。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如生态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教育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等。无论怎样的历史沿革,人文关怀的实质都是表达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的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珍重、人的利益的维护,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开发。

二、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中最重要的和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人学辩证法,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人学辩证法思想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即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考察人及人所进行的一切历史活动。

“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意即:以“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出发点的[2]P73,都是遵循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思想逻辑,归根到底是促成包括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在内的一切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力量。认识、理解、把握、关心和重视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福祉利益、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应然与实然等等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而既继承又在本质上超越了种种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人学思想和人本主义。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P96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活动”指的是人的劳动和实践。在劳动之前,人不仅能通过感觉和思维在人的头脑中主动地选择和反映客观对象,而且能够首先在思想中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人的主观需要结合起来,改变原有事物,设计、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新事物,并以此为目的和动机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劳动中,人不仅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即把外部自然物质变成人改造世界的手段,进而改变客观对象,创造出符合人的需要和理想的事物。人所具有的精神活动,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人的精神活动的实质在于抽象的理性思维。正是由于理性的力量,不仅使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成人与人自身意识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利用自然,协调甚至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人的自觉。哲学基于社会关系拓展了对于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展现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人的社会本质的致思理路。马克思不仅阐释了人为社会所同化,从而逐步融入社会的社会化历程,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在人以及人的关系作用下逐步向人的生成过程。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从而使自然界不断转化为人的客体、人的对象,转化为属人的社会化的自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多样化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形式。

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根据。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于他人、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即个人对于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4]P415人不仅是物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同时又是人自身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因而人以及人所具有的本质是一切价值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而且,人的价值是个变量,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创造新的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他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因此,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去考察人及人的历史活动。

考察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其所要实现的价值意义在于,确保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应以根本造福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保证人自身本质力量充分发挥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造福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因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P32第二,重视、开发和满足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和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精神生活底蕴,正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生存活动区别开来的“人的类本质”之所在基本区别,也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标志与根据。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开发和实现“人的类特性”、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亦即所谓“人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不断提高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水平,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普及工作,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便成为继重视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的又一重要任务。第三,重视并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特性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自身的社会关系与历史的创造中。社会作为人的社会、人的世界,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之能动的现实的表现。社会性同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一样是人的类本质之存在,而且还在人的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感性形式的体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彼岸世界,对于人来说,它是人的一面现实的镜子,是由人的交往来生成和实现的。为此,不断自觉地适当调整或变革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革命或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对现实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也是人学辩证法彻底回归到现实社会承诺的实现。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人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实现,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和谐以及因此而实现的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充分满足。从其理论意义出发加以概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则在于,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哲学看来,作为人之存在本质特征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充分证明和全面体现。哲学所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旨在揭示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从而阐发内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实际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所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6]P330。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类本质向个人的回归,而且表现为个人对人的社会特性的重新占有。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P82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单个人的独立行为,只有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上看,个人的主要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社会交往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看,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的交往,将在此基础上促进世界的普遍交往,从而建构起人的全面而丰富的关系。再次,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意味着个人自身中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必须“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和活动受到自己控制”[8]P202。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首先意味着个人需要的日益全面和丰富。人的这种日益全面和丰富的需要表现为:每个人按其自身特点生产积极的需要欲望;人的需要由单一的片面性需要发展为日益全面的需要;人的需要由低层次需要转向以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取向的积极性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地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的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但人为地把课程分为主副,便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强调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体现了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而新课程标准则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整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发挥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由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地发展。新课程标准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地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论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而新课程标准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篇(6)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成为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由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

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篇(7)

2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现最新的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主体人格的完美发展和各种需要的合理满足。”④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更新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时间在日益缩短,一次性学校教育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科技。有关研究显示,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更为形象地说,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的陈旧率为40%,10年后达到60%,20年后达到85%;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只占一生所学知识的10%~20%,还有80%~90%的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完成和更新,鉴于此,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学科前沿信息都融入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提升主体人格的品质。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应贯穿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堂课两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教学组织者来说,需要提供的是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对于受教主体来说,他通过学习这一课程体系,加上自身的内化,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文学的学习作为主体,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由文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一种“人学”,刘熙载说“文,心学也。”“文学可以说是人生(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侧面的如法学)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观念、精神、情感与价值等)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文学对于社会人生的艺术呈现又是以人、特别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为核心的,因而文学史又常常被称为人的心灵史、灵魂史(勃兰兑斯语),这是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意义。”⑤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⑥

篇(8)

随着新课改的制定,初中体育考试制随之制定。体育老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受到足够重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取消课程、全力学习的现象。这导致近些年,我国中学生及大学生整体体质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校、家长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开始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民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体育教学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层面上。这主要表现在:

1.学校方面受制于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1)资金短缺,场地不足,这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消除,片面追求语数外等涉及升学率的学科,而忽视体育教学。(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闲置破损或遗失现象严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体育的教学场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土质跑道、球场,一下雨,很多天都难以正常教学。(4)由于资金等问题,难以留住优秀老师,难以后继有人。

2.家长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广大家长也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未来的标准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为迫切。家长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便是学好所谓的考试学科,对孩子参不参加体育活动并不重视。而家长的这些陈旧观念,也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致使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看重所谓的“分数第一”,而忽视“身体第一”。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教学跟其他教学的区别点在于,体育教学可以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可以放松身心,开发智力,更有磨炼意志力的功效。而其他学科大多数具有单一性,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难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贯彻我国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自觉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难题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定期举办年级和全校运动会,并积极参与市、县、等举行的运动比赛,通过连续性的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教师的工作水平。(2)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

4.增加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场地,是教好体育课的前提之一。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学生有良好的器材和场地去开展体育教学。

篇(9)

一、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时不断被压缩,甚至出现取消课程、全力学习的现象。这导致近些年,我国中学生及大学生整体体质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国家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校、家长和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开始提高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民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体育教学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仍处在较低层面上。这主要表现在:1.学校方面受制于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1)资金短缺,场地不足,这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没有消除,片面追求语数外等涉及升学率的学科,而忽视体育教学。(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闲置破损或遗失现象严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体育的教学场地存在诸多问题,如土质跑道、球场,一下雨,很多天都难以正常教学。(4)由于资金等问题,难以留住优秀老师,难以后继有人。2.家长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广大家长也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未来的标准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为迫切。家长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便是学好所谓的考试学科,对孩子参不参加体育活动并不重视。而家长的这些陈旧观念,也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致使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看重所谓的“分数第一”,而忽视“身体第一”。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教学跟其他教学的区别点在于,体育教学可以使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可以放松身心,开发智力,更有磨炼意志力的功效。而其他学科大多数具有单一性,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但人们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难以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2.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贯彻我国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自觉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难题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定期举办年级和全校运动会,并积极参与市、县、等举行的运动比赛,通过连续性的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教师的工作水平。(2)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4.增加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建设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场地,是教好体育课的前提之一。所以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让学生有良好的器材和场地去开展体育教学。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新课改种一直强调素质教育,即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学,则可以在这些方面综合平衡发展。事实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和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学校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更应该加强体育教学。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奠定阶段,这个时候,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目标,需要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因而要在教学中从单项目标转向多项目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要让学生从单调的体育锻炼中,感受到愉快体育教学的魅力,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2)主体性原则。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和中学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争取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要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优化其教学内容与过程,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时要有针对性,简单易学,运动量适宜,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后有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生长发育情况,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多管齐下,提高认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龚泽兵工作单位: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篇(10)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原则十分必要。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关爱原则、客观公正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同志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同志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的含义

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要以教育对象为本,把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满足教育对象多方面的合理需要,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另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首先,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了解其思想政治实际发展水平,通过组织、动员、协调和激发等手段调动和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要通过教育、监督和约束等手段来促进教育对象主观世界的改造。全面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把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必然要遵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倾向,更多地从培养接班人的角度,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出要求,不断强化其政治性诉求,而弱化了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特别是从个体发展的需要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从现实的人即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满足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尊重关爱原则

尊重是对教育双方的要求,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尊师”的观念源远流长,尊重学生的观念仍显淡漠。在教育中教育者漠视教育对象,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因此尊重关爱原则应当成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的原则。

1.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

尊重关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一种职业道德,尊重关爱原则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实质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所具有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等基本的道德精神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不讽刺挖苦教育对象,不歧视教育对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生活的冷暖、学业的进步,以爱的情感投入给教育对象,关爱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并给教育对象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2.尊重关爱原则的内容

第一,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是尊重关爱原则的关键内容。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教育对象的人格千差万别。心理学认为人格没有好坏的差别,教育者应该尊重具有各种人格特质的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思想或行为,教育者应该批评甚至处分来加以制止和纠正。但是在批评或处罚教育对象时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不侮辱教育对象的人格,不损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不伤害教育对象的情感,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使教育对象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当教育对象面临两难的选择时,教育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教育者不能强迫教育对象必须选择某一方面,对于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学业上,教育对象有选择所学科目、所学专业、是否继续学业等方面的自由;在交友方面,教育者应尊重教育对象自主选择朋友的权利,对于教育对象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教育者应加以引导,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方面,教育对象有的自由,可以信仰任何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教育者对于具有和不具有的教育对象都有应该尊重并理解教育对象。

第三,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是尊重教育对象的升华,关心爱护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更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责任感。关心爱护教育对象要求在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投入,实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教育对象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应该用关爱之心循循善诱,引导疏通,用关切的语言展开讨论与批评,纠正错误意见,解决认识问题,而不是冷冰冰地居高临下地对待工作对象,戳伤人的自尊心,促进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

三、客观公正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的含义

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客观公正原则是以实事求是为前提,不带任何偏见和主观臆断,全面地分析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状况,平等公正地对待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是平等的,不因身为教育者而在教育对象面前盛气凌人,或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

2.客观公正原则的内容

第一,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教育对象,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首先要看到他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中多数人的基本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党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极少数带有根本倾向性问题的教育对象,教育者应该加以重视并且要着重解决这种问题。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必须反对片面的看待教育对象。要肯定教育对象的正确思想,正视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纠正教育对象的错误思想。

第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它需要教育者用正确的评价来引导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无处不在,在教育双方的对话里,在作业交流上,在阶段性的测试中等等。教育对象往往很在乎教育者的评价,在意教育者能不能正确的评价,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因此教育者就必须正确的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教育对象实际的思想状况出发,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充分发挥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必然要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要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平等。“教育者代表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虽然在某段时间内,可能与教育对象在知识存量、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并且拥有其职责和地位所赋予的话语权、规章制度执行权。”但这些不意味着教育双方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上一篇: 当前资本市场现状 下一篇: 媒体传播策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